天山中山北坡348年降水重建

天山中山北坡348年降水重建

一、348-YEAR PRECIPITATION RECONSTRUCTION FROM TREE-RINGS FOR THE NORTH SLOPE OF THE MIDDLE TIANSHAN MOUNTAINS(论文文献综述)

顾文亚[1](2021)在《BEMD地形分解支持的不同尺度地形下中国月降水分布网格化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地形对降水的时空分布具有极其显着而复杂的影响,是导致天气系统中局地天气异常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国的地形分布复杂,小地形与中、大尺度的地形错综分布。部分小地形对降水分布有增强作用,而部分小地形对降水分布的作用等同于噪声,移除这部分小地形有助于提高降水拟合的精度。然而由于小地形广泛分布于大、中尺度地形中,导致小地形无法被量化定义,也无法被简单移除。本文创造性地引入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的思想,通过逐步提取微观地形实现对小地形的平滑,进而构造不同尺度(不同光滑程度)的地形;随后分析变化的DEM高程、坡向对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证明不同尺度地形下降水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最后建立基于不同尺度地形的分月降水模型来验证上述结果并分析小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全国的DEM数据进行地形分解。将空间分辨率为1km的DEM作为输入数据,引入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算法(BEMD),解决地形分解的关键问题,实现对DEM地形数据分解,从而获得频率由高到低的8级微观地形及其对应的余量函数。(2)基于地形分解的结果,结合地貌分类指标,实现地貌分类。基于地形分解的结果,建立微观地形波长的概念,借助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实现对微观地形频率的分类:将微观地形分为高频微观地形、中频微观地形和低频微观地形,进而将宏观余量地形的分级为高频余量地形(ORIG3尺度地形)、中频余量地形(ORIG5尺度地形)和低频余量地形(ORIG8尺度地形)。基于微观地形和宏观余量地形,结合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度等关于地貌分类的指标,实现对地貌的划分,将我国地貌可分为三个大类,22个小类。(3)分析不同尺度地形对降水空间分布影响的差异性。地形尺度发生变化,地形的DEM高程、坡度和坡向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降水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其中坡向变化对降水分布差异的影响最为显着。坡向的变化使得气象站点的主导降水方位产生变化:随着地形尺度的增大,局地地形对主导降水方位的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主导降水方位空间分布的拟合精度(主导降水方位与盛行风向的一致性)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不同地貌区域,主导降水方位的变化规律变化不一致。坡向的变化使得坡向因子分布发生变化:不同尺度地形下,山体的坡向因子分布存在差异;随地形尺度的增大,坡向因子的拟合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坡向因子拟合度最高的地形尺度受地貌类型的影响。地形尺度变化还导致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发生变化:各月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随地形尺度的增大而增大;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与各月的降水量有关,降水量越大,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越大;在ORIG3~ORIG5地形下,各月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增大的变化率最大,这表明中频微观地形的提取对降水集中的影响较大,而高频和低频微观地形对降水差影响较小。综上所述,随地形尺度的增大,坡向的变化导致降水分布向迎风坡集中的程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4)搭建基于不同尺度地形的网格化月降水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比较各尺度地形下模型的精度,选择最优模型并分析小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在各尺度地形上融合TRMM降水数据,搭建分站分月降水量估算模型B0-B3(B0对应DEM尺度地形,B1-B3依次对应ORIG3、ORIG5和ORIG8尺度地形)。选择相关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作为精度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评价各模型:随地形尺度的增大,模型的精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并在模型B2达到精度的最大值;与TRMM反演的降水模型A相比,加入地形因子的降水模型B0的MRE降低4.54%,MAE降低1.72,表明地形对降水分布影响显着;模型B2的MRE比模型B0低1.13%,MAE比模型B0低0.77,表明中、高频小地形对降水拟合有干扰作用。

孟清[2](2021)在《秦岭山地降水的时空变化及栅格数据集的获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变暖导致的大气温度上升可能会引发全球降水的再分配。降水作为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全球水循环以及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降水作为淡水的主要来源,对人类生存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秦岭山地作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变化特征,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规律,特别是如何科学地获得具有复杂地形的山地高分辨率降水栅格数据集,对于定量研究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对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位于陕西省境内的秦岭腹地为研究区,研究了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及周期变化特征,揭示了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及秦岭山地降水的气候归因及其地形效应,探析了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的获取方法。为揭示秦岭山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机理研究及秦岭山地防灾减灾与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修复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及结论如下:(1)秦岭山地1959~2018年年降水呈现下降趋势,年均温呈上升趋势。春秋季节的降水呈下降趋势,而夏季和冬季降水呈上升趋势;四季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1)秦岭山地近60年来年降水呈现下降趋势。季尺度上,春秋季节降水均呈下降趋势,而夏季和冬季降水均呈上升趋势。春秋季节降水的下降是导致年降水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年降水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季降水均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突变点。60年来秦岭山地年降水分别在20世纪70、80年代和21世纪初存在短周期的变化特征。(2)秦岭山地60年来年均温呈现上升趋势并在2001年显着区间内出现突变点,在2001年之前呈波动下降趋势,2001年后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季节气温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并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出现突变点。近60年来秦岭山地年均温度分别在1968年、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和2010年存在3~4年、2~4年和3~4年的变化周期。(2)1960~2015年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秦岭山地整体极端降水的持续性呈现减少趋势,强度呈增加趋势。(1)秦岭山地极端降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秦岭山地北坡西段宝鸡地区是年均连续无雨日数(CDD)高值区,秦岭山地中部偏西段为连续降水日数(CWD)高值区;强降水日数(R10)、强降水量(R95p)、5日最大降水量(RX5day)和降水强度(SDII)等指数呈“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位于秦岭南坡最南端的紫阳县是各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极大值区。(2)秦岭山地56年来,极端降水的持续性整体呈减少趋势;强度呈增加趋势。秦岭山地降水时间短、强度大,尤其是在秦岭山地南部地区,应加强防备,以免引起洪水灾害造成的重大破坏。(3)1959~2018年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坡向效应,影响秦岭山地年、季降水最大的五个大气指标是EASMI,SOI,SWACI,SASMI和SCSMI。(1)秦岭山地60年来,年降水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年均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除了秦岭山地南坡西段外,降水随着坡度的增加表现出上升趋势,但均不显着;温度随坡度的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2)年尺度上,60年来秦岭山地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降水均呈显着减少趋势,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气温均呈现不显着增温趋势。秦岭山地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干湿等级均属于正常等级,北坡和南坡西段的干湿状况一致,60年年均SPEI为0.07,南坡东段较暖湿,SPEI为0.08;南坡较暖干,SPEI为0.05。(3)季节尺度上,秦岭山地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春季降水均呈显着下降趋势,其余三个季节的降水在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呈现不显着的变化趋势;南坡东段的春季、南坡西段和北坡的夏秋冬季气温均呈显着下降趋势,其他季节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气温均表现出不显着的升温趋势。秦岭山地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四季干湿变化均属于正常等级。秦岭山地北坡出现春季“暖干”化趋势;南坡秋季较暖湿;南坡东段和西段的冬季呈“暖湿”化特征;南坡西段夏季呈现“暖干”化特征。(4)在十五个大尺度气候指数中,秦岭山地近60年来年降水与EASMI,SOI,SASMI,SCSMI和SWACI这五个大尺度气候因子相关性最强;而与NAO和WASMI的关系不显着。季节上,EASMI对秦岭山地四个季节的降水均呈现不同程度上的显着负相关关系;SOI对秦岭山地春秋季节的影响敏感于SWACI,而SASMI对于秦岭山地冬季降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SCSMI与秦岭山地秋季和冬季降水存在负相关关系。(4)运用Anusplin空间插值法、普通克里金方法和反距离权重法获得了三种秦岭山地长期的降水栅格数据集。经过验证发现Anusplin方法比其他两种空间插值法更适合秦岭山地的降水插值。(1)三种降水空间插值方法获得的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从空间分布和通过自检验,实测样本检验结果发现,Anusplin法更适合秦岭山地降水的空间插值,中低海拔站点标准差在20 mm以内,高海拔站点标准差在30 mm以内。(2)获得的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表明,秦岭山地年均降水的变化范围为545.4~1 155.5 mm,平均降雨量为824.8 mm;秦岭山地南坡平均降雨量为847.4 mm,北坡平均降雨量为737.3 mm,南北坡的平均降水差异为110.1 mm;四季平均降水量依次为:夏季(403.8mm)>秋季(237.3 mm)>春季(169.1 mm)>冬季(25.6 mm),且南坡降水大于北坡降水。无论是年尺度还是季尺度上,秦岭山地降水变化率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降水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和秦岭山地南坡的安康站等地区,平均海拔分布在1 177 m;而降水增多发生地主要集中在秦岭南坡的略阳站、商南站和石泉站等地区,平均海拔分布在811 m。(5)地理加权回归法的降尺度方法可提高秦岭山地TRMM年尺度数据的精度,并获得了2002年~2015年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降尺度过程输入参数考虑气候因子、地形因子越多,降尺度结果精度越高。(1)秦岭山地TRMM数据与降水实测数据存在一定误差,通过统计降尺度的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可减小误差。经分析,TRMM数据只在秦岭山地南坡西段地区表现出较高的精度,而经过地理加权回归方法降尺度结果在秦岭山地整个南坡地区均表现出较高的精度。(2)降尺度方法提高了TRMM年尺度数据的精度。将相关系数从0.71提高至0.86,将相对误差BIAS从-3.60%减少到-2.77%,将根均方根误差从99.2 mm减少到93.2 mm。(3)六个地理加权回归方法降尺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考虑的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越多,降尺度获得的栅格数据集的精度越高。即在进行山地降水降尺度研究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海拔、温度、而且要考虑风速、湿度、坡度和坡向等区域气候地形因子的影响。

薛雅倩[3](2020)在《新疆北部表土孢粉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是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热点,只有了解过去气候演变历史,才能更好的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孢子和花粉是揭示古环境、古气候的理想代用指标之一,但是由于不同种类孢粉的沉积环境多样、花粉产量差异较大以及复杂的传播过程,孢粉组合与植被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对一定区域范围内表土孢粉与植被关系的研究是利用化石孢粉资料重建古植被及古气候的关键,对于科学解释化石孢粉组合及定量恢复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北部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是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研究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化的有利场所。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天山、喀纳斯湖、北塔山、乌伦古湖、阿拉套山、巴里坤湖、艾比湖、准噶尔盆地、哈密盆地等地区所采集的482个表土孢粉,并且结合所调查的482个植被样方,对新疆北部表土孢粉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表土孢粉组合与植被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北部表土孢粉总浓度空间变化较大,总体来说孢粉浓度大小与现代植被盖度关系较弱,二者并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是孢粉浓度与植被类型有较好的相关性,孢粉浓度从森林、草原到荒漠明显降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孢粉浓度可以作为植被类型重建的参数。(2)蒿藜比值(A/C)可以很好的反映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其与降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荒漠区的A/C<0.5,荒漠草原的A/C在0.51.2之间,草原地区的A/C>1,典型草原的A/C>2,蒿藜比值(A/C)可以作为重建一个地区干湿程度及植被变化的可靠指标,但是在利用蒿藜比值(A/C)这一指标进行气候环境的定量重建时需要结合孢粉组合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予以正确判别。(3)新疆北部表土孢粉典型代表性科属中,云杉属花粉与云杉属针叶林的现生分布区比较吻合,与云杉林地的水平距离是影响表土中云杉属花粉含量的最重要因素,随着距离的增加其含量逐渐减少。强烈的气流与风的运动也会影响云杉花粉的分布,其导致南湖戈壁与哈顺沙漠云杉花粉含量普遍较高。莎草科花粉的分布规律与沼泽湿地群落及现代高山草甸的植被分布区有较好的对应,可以较好的指示其植被盖度。麻黄属花粉的分布范围与现代戈壁、荒漠植被的分布区有较好的对应,可以与蒿属及白刺属花粉结合起来区分荒漠和草原植被类型。桦木属花粉和禾本科花粉与其现生植物的分布区有较好的对应。(4)在垂直方向以新疆北部喀尔里克山为例进行表土孢粉与植被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喀尔里克山南北坡表土花粉组合特征与该地的植被垂直带特征之间总体上对应关系比较好,但是乔木植物花粉尤其是云杉属花粉表现出超代表性,在进行垂直方向的孢粉与植被关系的研究中,一定要注意判别山谷风和上升气流对花粉传播造成的影响。喀尔里克山南北坡表土花粉组合差异明显,北坡划分为5个孢粉组合带,南坡划分为四个孢粉组合带,南坡孢粉浓度与孢粉类型均高于北坡,较北坡更加湿润。通过RDA分析发现,年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具正相关性,二者与年均温呈明显的负相关性,莎草科、菊科、单缝孢和沼泽蕨等受年降水量和海拔高度影响较大,与年均温呈负相关。松属、藜科、麻黄属和蒿属受温度影响较大。

赵琳林[4](2020)在《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代表着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大部分山地冰川普遍退缩,并且其物质亏损有加速趋势。中国西部监测时长超过5年的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趋势与全球物质平衡水平及变化趋势相似。冰川退缩引起的水文变化对社会、生态和经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乌源1号冰川)冰面温度,冰川末端气象观测塔辐射四分量(入射短波辐射通量、反射短波辐射通量、入射长波辐射通量和出射长波辐射通量)数据,及大西沟气象站2013-2015年的日气温、降水、风速及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首先计算了乌源1号冰川表面能量平衡各分量,并对冰川表面能量收支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基于冰川能量平衡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拟乌源1号冰川消融期冰川表面消融能量及其融水径流量,基于改进的度日模型计算其融水径流量,并通过对比优选出性能最佳的模型。再利用校正后的1985-2017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基于优选出的模型重建乌源1号冰川表面近33年的消融能量,进而重建其融水径流量,利用同时段相关水文资料及相关研究结果对其进行验证,并利用重建的冰川融水径流与1985-2017年1号冰川水文断面观测径流量,计算了乌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贡献率。最后,选取2010-2017年共8年作为基准期,结合“巴黎协定”探讨气温升高0.7℃、1℃、1.5℃、降水增加10%、气温升高0.7℃,降水增加10%、气温升高1℃,降水增加10%、气温升高1.5℃,降水增加10%等7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冰川融水径流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了乌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本研究工作的主要结论归纳为以下几点:(1)乌源1号冰川表面净短波辐射全部为正值,净长波辐射大部分为负值,净辐射正值主要集中在5-9月,消融能量与净辐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呈现相互抵消的态势,计算的2013-2015年乌源1号冰川表面感热通量大部分为正值,日均值为13.44W/m2,而潜热通量全为负值,日均值为-8.63W/m2。乌源1号冰川表面能量收入项包括净辐射通量和感热通量,分别约占能量总收入的76.4%和23.6%;能量支出项包括消融能量和潜热通量,分别约占能量总支出的83.6%和16.4%,冰川消融主要受净辐射控制。(2)乌源1号冰川消融期融水径流约占年总融水径流量的90%,而非消融期仅占10%。通过对比与综合分析,发现与能量平衡模型相结合的结构为6-8-1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性能最佳,在考虑了冰川消融物理机制的同时,满足了径流变化的非线性特征。改进的度日模型模拟值异常偏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拟结果偏小。重建的乌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量高于天山观测试验站年报计算的乌源1号冰川消融区融水径流量,同时低于1号冰川水文断面径流量,三者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且有着较强的相关性。33年内融水径流多年平均值为175.32×104m3,其中,1985-1996年乌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1996-2006年呈增加趋势,而2006-2017年又呈减少趋势。(3)1985-2017年乌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对1号冰川水文断面径流贡献率呈波动中递减的趋势。冰川融水径流贡献率在46%-85%之间波动,多年平均值为71%。1985-1991年,1992-2007年和2008-2017年平均冰川融水径流贡献率分别为80%、70%和66%,融水径流贡献率减小幅度逐渐增大主要受1号冰川水文断面径流增加影响。(4)乌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对气温变化极为敏感,对降水变化不敏感。当升温1.5℃时,9月对气温的敏感性最大,这与冰川对气温变化本来就有滞后性,以及升温与辐射共同作用于气温较低的9月导致前所未有的升温有关。当气温不变,降水增加10%时,年融水径流量仅增加0.11%;当降水不变,气温增加0.7℃、1℃和1.5℃时,年冰川融水径流将分别增加74.62mm w.e.(7.18%)、115.11mm w.e.(11.08%)和198.99mm w.e.(19.15%);当上述升温情景分别与降水增加10%组合时,径流将分别增加76.31 mm w.e.(7.34%)、118.39 mm w.e.(11.39%)和200.80 mm w.e.(19.32%),升温幅度相同时,降水增加10%时,径流仅增加约0.3%。

蒋梦姣[5](2019)在《滇西南现代花粉—植被/气候关系》文中认为滇西南位于云贵高原的西南部,受西南季风带来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是研究西南季风变化的理想之地。研究区纬度较低,山河相见,沟谷纵横,原始植被保存良好,森林资源丰富,在研究自然环境演化和植被变化上意义重大。只有正确的认识现代花粉与植被气候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地重建古植被古气候。因此,本研究在滇西南的保山、德宏、临沧、普洱4个州市共采集了78个湖泊水库表层样品,通过这些湖泊水库表层样的花粉/炭屑分析,并对花粉/炭屑数据与植被、气候数据的数值分析,探讨了现代花粉组合与现生植被之间的关系,以及炭屑在滇西南的空间变化及其与火灾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在滇西南采集的78个表层湖泊水库样品主要来自于滇南和滇西南间山盆地季节雨林和半常绿季雨林区(A区)、滇西南中山山原河谷季风常绿阔叶林区(B区)、滇西横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区(C区)。在湖泊水库表层花粉组合中,木本植物在花粉总量中占绝对优势,草本植物花粉含量次之,灌木种属较丰富。乔木植物的花粉含量平均为66.6%(3185.8%),以桤木属占绝对优势,松属、柯/栲属的百分比含量较高,其次为桦木属、青冈属、桑科,另外还有少量的常绿栎、胡桃属、榛/鹅耳枥属、栗属花粉;乔木花粉包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性阔叶林、亚热带与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等成分。陆生草本植物花粉主要以禾本科、菊科、蒿属、莎草科、蓼科、十字花科、茜草科等为主。研究区孢子的含量也比较高,主要与当地湿热的气候有关系。滇西南湖泊水库表层样的花粉谱特征与现代植被资料的比较表明,滇西南湖泊水库表层花粉组合基本反应现代植被面貌,其优势种与现代植被的建群种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致性。为定量研究花粉与气候之间关系,本研究对湖泊水库表层样的花粉数据和样点的气候资料作了典型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样点气候数据是根据滇西南27个气象站点的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经度、纬度和海拔的线性插值取得。花粉数据选取代表性强、种类涵盖面大、平均百分比含量大于0.4%且超过一半以上的样品均含有该种属的18个花粉种属。CCA结果显示,年降水(MAP)、年均温(MAT)、春季降水量(P-Spring)是影响滇西南湖泊水库表层花粉组合空间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主要气候因子与植被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上述三个主要气候因子与花粉种属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线性和非线性相关关系,这为以后利用滇西南钻孔化石花粉数据重建古气候在数学模型的选择上提供了参考。本文通过分析滇西南不同粒径炭屑(<50、50-100和>100μm)的百分比和浓度的地区分布情况,探讨炭屑百分比/浓度与森林火灾、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湖泊水库表面样品炭屑浓度空间格局与卫星数据20012013年火灾活动相似,说明炭屑数据反映了区域森林火灾。针叶树种和旱生草本百分比含量与大中粒径之间存在正对应关系,即针叶树种百分比含量高,大中粒径炭屑的百分含量也较高;草本植物百分比含量高,大中粒径的数量和百分比含量较高。由此可见,森林火灾不仅与植被类型之间有关系,也与人类活动有一定的联系。

孙松林[6](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白磊,李兰海,师春香,刘铁,孟现勇,杨艳芬[7](2017)在《中国天山山区降水特征及其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降水是中国干旱地区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作为中亚地区"水塔"的天山山区,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的变化都会深刻地影响中亚地区的生态及人文环境。近些年,利用多数据源、多角度研究天山山区复杂环流和地理条件下的水汽时空格局与变化趋势成为热点。通过对不同来源近期数据的分析表明,天山山区降水在不同尺度下呈现增长趋势,同时极端降水也呈现增长趋势;对与降水相关的其他因素的分析表明,天山山区净水汽通量和云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而日照和总辐射呈现减少趋势;然而,由年轮重建百年尺度近代降水和区域气候模式模拟降水的结果却反映出20世纪下半叶天山山区的降水呈减少趋势;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研究发现,未来天山山区降水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

张瑞波[8](2017)在《基于树轮的中亚西天山干湿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共同面临的科学问题和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气候变化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异,其中,降水变化更是具有很强的局地性,因此,理解区域干湿变化一致性规律尤为重要。中亚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区,位于我国西风带天气系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变化敏感;天山山系是中亚干旱区最大的、最重要的山系,其孕育了诸多中亚文明,同时,该地区是国家发展战略“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理解该区域气候历史干湿变化规律对全球变化研究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树木年轮是历史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主要代用资料之一。虽然天山树轮气候学研究成果众多,但是基于仪器观测的树木径向生长规律及其对微气象因子的响应在天山山区尚未开展;另外,大量重建序列集中在中国境内,基于树轮资料理解中亚西天山区域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瞄准天山树轮气候研究薄弱领域和区域,首先基于Dendrometer方法初步揭示了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et Mey)年内径向生长规律及其对微气象因子的响应特征。并在研究薄弱的中亚西天山进行大范围树轮采样,建立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多条树轮宽度年表,分别重建了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流域、哈萨克斯坦南部伊犁阿拉套和东部准格尔阿拉套过去百年干湿变化序列,并给出了其历史干湿变化特征,结合临近的中国伊犁地区重建的降水序列,分析了西天山干湿变化的地域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最后,对比了天山山区其他序列,揭示了天山山区近百年干湿变化的主要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雪岭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1)树木年内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雪岭云杉的主要生长期即早材形成时期为5月下旬-7月下旬,经历了细胞快速分裂、增大和细胞壁加厚过程,因此,早材的宽度决定年轮的宽度。在生长季,雪岭云杉的径向生长的变化与日温度、蒸发、日照时数和水分亏缺(VPD)呈显着负相关,并与降水和相对湿度显着正相关。水分在雪岭云杉树木径向生长过程中起主要作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的水分(即春旱)制约着天山山区雪岭云杉径向生长。2)树木年际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天山山区高海拔树轮年表对气候的响应较为复杂,受温度和降水的综合影响,而低海拔树木径向生长都与生长季之前和生长季前期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降水对天山山区树木径向生长有重要影响。同时,温度变化对树木径向生长也有一定作用,具体体现在春季高温引起的干旱会导致窄轮的形成。因此,生长季前期和生长季之前的水分状况是天山山区雪岭云杉树木径向生长的有重要影响。3)树木径向生长对积雪的响应:生长季前一年的冬季降水、最大积雪深度、积雪深度大于10cm日数以及最大雪压都与树木径向生长显着正相关,积雪通过水分储存、延长融雪期和保温作用等方式影响雪岭云杉树木径向生长。2.中亚西天山百年干湿变化规律中亚西天山20世纪干湿变化规律较为一致:1900s湿润,1910s干旱化,1910s是近百年最为干旱的十年,而1917年是最为干旱的一年,1920s-1930s逐渐转湿,1940s有短暂的干旱化,1950s-1960s又变湿,1970s变干,1980s-2000s,经历了持续的快速的增湿过程,但在百年中,该增湿过程并不异常。近年来,天山山区的干湿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伊塞克湖流域持续变湿,天山北坡2000年以后有波动的干旱化趋势,但该干旱化趋势可能只是正常的气候波动而非突变,而东部天山1940年以来持续干旱。天山山区在1879年、1917年和1945年存在大范围的极端干旱。其中,1877-1880年的持续干旱与历史上中国北方“丁戊奇荒”相对应,而1917年和1945年的极端干旱在新疆、中国北方和蒙古都有对应。中亚西天山过去干湿变化存在着2-7a、11a左右的短周期和17a、30a左右的长周期变化,西天山过去百年干湿变化可能受北大西洋涛动(NAO)控制,同时,可能与大尺度的气候震荡有关。而天山东部可能受ENSO等气候震荡影响更为明显。

霍玉侠[9](2017)在《树轮宽度记录的新疆北疆地区气候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全球增温对人类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显着。气候变化导致的水循环变化加剧了水资源的不确定性,对中亚乃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都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该地区气候变化的规律及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树木年轮资料具有定年准确、连续性强、分辨率高等优点,是气候变化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气候代用指标。本研究利用采自北疆地区的树轮宽度资料,开展该地区过去数百年来的气候变化研究。首先,在天山西部和阿尔泰山采集树轮样芯,建立树轮宽度年表,选择较典型的采样点分析两个地区的树木径向生长特征及树轮气候响应关系,明确不同海拔高度的树木生长所记录的气候信号。其次,利用高海拔的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两个地区过去数百年来的温度变化历史,分析和探讨不同区域温度变化的特征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最后,利用中低海拔的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两个地区过去数百年来的干湿变化历史,并结合西北地区已有的树轮气候研究结果,揭示大范围干湿变化的时空特征,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通过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天山西部和阿尔泰山不同海拔高度的树木径向生长特征和树轮气候响应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两个地区分析的树种不同,但海拔对两个地区的树木生长及树轮气候响应关系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海拔高度(低、中、高海拔)温度及降水对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作用不同。在低海拔地区,树木生长主要受到水分条件的限制。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的重要性下降,高海拔地区的树木生长主要受到夏季温度的限制。这与目前普遍认为的森林上限的树木生长主要受温度控制的观点一致。(2)基于高海拔树轮宽度的温度变化重建结果显示,天山西部近300年来的6–8月平均最低温度重建序列具有明显的低频变化特征,在1920s以前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之后呈波动上升趋势,特别是进入1980s以后,温度快速上升至今,近20年是整个重建时段温度最高的时期。与天山地区已有的大多数树轮温度重建结果不同,该重建序列很好的记录了近百年来的快速升温事件,并且与全球陆表平均最低温度的变化基本同步。阿尔泰山近500年来的6月平均温度重建序列冷暖波动较多,20世纪是近500年来最温暖的世纪,但重建序列在19世纪波动上升之后,在20世纪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天山西部的温度重建结果不同。对比发现,天山西部和阿尔泰山的温度重建序列在低频变化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高频变化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这与两个地区观测资料的对比结果一致。(3)基于中低海拔树轮宽度的干湿变化重建结果显示,天山西部近343年来前一年7月至当年5月的降水重建序列中,持续时间较长的干旱期发生在1759–1775年、1820–1831年、1859–1864年和1913–1923年,湿润期发生在1720–1724年、1892–1903年、1959–1869年和1993–今。近百年来降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近20年是整个重建时段最湿润的时期。阿尔泰山近452年来7–8月的干旱重建序列中,持续时间较长的干旱期发生在1573–1581年、1684–1689年、1811–1826年和1977–1982年,湿润期发生在1602–1612年、1621–1630年、1738–1748年、1795–1805年、1908–1912年、1954–1960年和1990–1996年。近百年来干旱指数上升趋势不明显,但总体处于较湿润期。(4)大范围的树轮干湿变化重建结果对比发现,自1670年以来,天山西部与阿尔泰山的干湿变化一致性较好。不仅如此,这两个地区的干湿变化在过去300多年来还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及甘肃东部的干湿变化序列在年代际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这可能是由于这4个地区的树轮干湿变化重建序列都包含了较强的西风信号所致。此外,整个西北地区的干湿变化特征与NAO指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体现了NAO对区域干湿变化的影响。

张仁平[10](2017)在《新疆地区草地NPP和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提出分析植被物候与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一直是研究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新疆草地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对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十分敏感,在新疆地区开展草地物候和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着独特的意义。本文选择新疆地区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测数据、气象数据、遥感数据等多种数据源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草地植被物候和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格局、变化趋势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及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和物候的互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ANUSPLIN软件及位点、海拔等信息的插值算法是新疆地区温度和降水的最优插值方法,其降水的平均绝对误差(MAE)、相对误差(MRE)和均方根误差(RMSE)的值分别是7.29mm、2.17和12.14mm,温度的MAE、MRE和RMSE的值分别是2.17℃、0.45和2.15℃。在2001-2014年期间,新疆地区年均温度和年降水均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达到0.34℃/10a和3.1mm/10a。2)当雪深<30cm时,AMSR2雪深产品高估了当地雪深,台站雪深>30cm时,AMSR2雪深产品则低估了当地雪深。改进后雪深模型的反演精度提高明显,其中,基于AMSR2A亮温数据改进的雪深模型精度最高,平均误差(BIAS)和RMSE分别为2.5cm和6.9cm。3)草地植被物候多年均值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海拔每升高1000m,返青期推迟13天,枯黄期提前7天,生长季长度缩短20天。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返青期在第100136天,枯黄期在第256291天,生长季长度在122190天。新疆草地返青期整体呈现提前趋势,返青期提前速率为0.11d/a,草地枯黄期呈推迟趋势,推迟速率为0.14d/a。生长季长度呈延长趋势,生长季长度延长速率为0.25d/a。4)春季气温的上升会促进返青期提前,但是1月份气温的上升不利于草地返青。春季降水不利于海拔较高区域的草地返青,如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和温性草甸草原。1月份的降水不利于大部分区域(除高海拔区域)的草地的返青。3月份和4月份较厚的雪深不利于草地返青,其它月份的雪深对草地返青期影响不明显。积雪消融越晚,草地返青越迟。5月份到10月份的气温的升高均有利于枯黄期的推迟,9月份之前的降水对于大多数草地枯黄有延迟作用,但9月份的降水会导致大部分草地枯黄期的提前。5)CASA模型基本可以反映新疆地区草地植被实际NPP(NPPA)。2001-2014年期间,新疆草地NPPA平均值为102.49 gC m-2yr-1。新疆NPPA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如下特点:山区NPPA高于盆地NPPA,北疆NPPA高于南疆NPPA。降水能够促进新疆地区草地NPPA增加,其中,夏季和秋季的降水对草地NPPA的影响最为明显,温度对新疆地区草地NPPA影响不大。6)新疆草地NPPA增加的区域占草地总面积的69.7%,草地NPPA减少的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30.3%。人类活动主要驱动了草地NPPA的增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草地NPPA减少的作用相差不大。对于三种不同草地类型来说,草原NPPA增加和减少的面积比例基本相等(约各占50%),气候和人类活动对草原起着类似的作用(约各占25%);荒漠草地NPPA增加的面积占荒漠草地面积的82.8%,其中人类活动引起的荒漠草地NPPA增加的面积占荒漠草地面积的70.1%;然而,草甸NPPA减少的面积占草甸面积的67.7%,人类活动导致的草地NPPA减少的面积占草甸总面积的49.5%;在32.3%的草甸NPPA增加的面积中,由气候变化引起的NPPA增加的面积占草甸总面积的26.1%。7)新疆草地物候和净初级生产力的关系比较复杂,草地返青主要对春季NPPA有明显的影响。草地枯黄期和秋季NPPA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明显。生长季长度越长,春季NPPA越高。

二、348-YEAR PRECIPITATION RECONSTRUCTION FROM TREE-RINGS FOR THE NORTH SLOPE OF THE MIDDLE TIANSHAN MOUNTAI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48-YEAR PRECIPITATION RECONSTRUCTION FROM TREE-RINGS FOR THE NORTH SLOPE OF THE MIDDLE TIANSHAN MOUNTAINS(论文提纲范文)

(1)BEMD地形分解支持的不同尺度地形下中国月降水分布网格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降水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
        1.2.2 地貌类型划分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目的
        1.3.2 技术路线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1.2 气候特征及降水概况
    2.2 资料介绍
        2.2.1 气象观测资料
        2.2.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2.2.3 TRMM卫星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二维经验模态分解及流程图
        2.3.2 降水空间化模型
第三章 BEMD地形分解和地貌分类
    3.1 BEMD地形分解
        3.1.1 一维经验模态分解
        3.1.2 二维经验模态(BEMD)地形分解
        3.1.3 同一分辨率下不同尺度地形的定义
    3.2 地形尺度分级
        3.2.1 微观地形波长的定义
        3.2.2 微观地形分类指标
        3.2.3 不同尺度地形的分类
        3.2.4 不同尺度地形的波长分布特征
        3.2.5 不同尺度地形下DEM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
    3.3 基于BEMD地形分解的地貌分类
        3.3.1 不同尺度地形的地形起伏度
        3.3.2 基于地形分解的地貌划分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不同尺度地形对降水空间分布影响的差异
    4.1 不同尺度地形下坡向的变化及其对降水分布影响的差异
        4.1.1 不同尺度地形下主导降水方位的变化
        4.1.2 不同尺度地形下坡向因子的变化
        4.1.3 不同尺度地形下平均主次降水方位降水差的变化
        4.1.4 不同尺度地形下降水分布的变化
    4.2 不同尺度地形下DEM高程的变化及其对降水分布影响的差异
        4.2.1 研究背景
        4.2.2 不同尺度地形下DEM高程的变化规律
        4.2.3 不同尺度地形下DEM高程变化对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4.3 不同尺度地形下坡度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月降水量高空间分辨率网格化模拟验证
    5.1 降水的宏观趋势项
    5.2 不同尺度地形下月降水量高空间分辨率网格化模拟
        5.2.1 不同尺度地形下构建模型的站点数的确定
        5.2.2 不同尺度地形下全国降水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5.2.3 典型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3 最优降水空间分布模型
        5.3.1 不同尺度地形下降水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5.3.2 降水空间化模型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5.3.3 最优降水模型的降水空间分布
        5.3.4 典型地貌地区最优降水模型的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教育经历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2)秦岭山地降水的时空变化及栅格数据集的获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全球变暖趋势加剧影响着其他圈层的物质能量交换
        1.1.2 全球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增加了灾害防御工作的难度
        1.1.3 山地降水是山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
        1.1.4 遥感技术为获取准确的降水栅格数据提供技术支撑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极端降水事件研究进展
        1.2.3 山地降水和气温变化研究进展
        1.2.4 降水插值方法研究进展
        1.2.5 山地卫星降水降尺度研究进展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亟待解决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秦岭山地概况及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温与降水资源
        2.1.4 水文水资源
        2.1.5 植被及土壤资源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气候数据来源及处理
        2.2.2 数字高程模式数据来源及处理
        2.2.3 大气环流指数数据来源及处理
        2.2.4 卫星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趋势分析法
        2.3.2 突变检验方法
        2.3.3 小波变化相干法
        2.3.4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2.3.5 极端气候分析法
        2.3.6 空间插值法
        2.3.7 统计降尺度方法
第三章 过去60年来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与特征
    3.1 结果与分析
        3.1.1 60年来秦岭山地降水的变化趋势
        3.1.2 秦岭山地降水的突变检验及周期特征
        3.1.3 60年来秦岭山地气温的变化趋势
        3.1.4 秦岭山地气温的突变检验及周期特征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时空特征
    4.1 结果与分析
        4.1.1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4.1.2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突变检验
        4.1.3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空间差异性
        4.1.4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
    4.2 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地形效应及归因
    5.1 结果与分析
        5.1.1 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的地形效应
        5.1.2 秦岭山地不同区域年降水和年均气温变化趋势及干湿状况
        5.1.3 秦岭山地不同区域四季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及干湿状况
        5.1.4 秦岭山地降水变化的气候归因分析
    5.2 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Anusplin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的获取
    6.1 结果与分析
        6.1.1 基于Anusplin插值法的秦岭山地降水时空变化
        6.1.2 降水栅格数据集的误差检验
        6.1.3 基于不同空间插值法获取的降水栅格数据集精度评估
        6.1.4 基于Anusplin的秦岭山地57 年来降水变化
    6.2 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秦岭山地降水降尺度研究
    7.1 结果与分析
        7.1.1 卫星数据及降水降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7.1.2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的精度检验
        7.1.3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最优模型选取
        7.1.4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秦岭山地14 年来降水变化
    7.2 讨论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本文创新点
    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新疆北部表土孢粉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来源
        1.1.1 选题背景
        1.1.2 项目来源
    1.2 研究现状
        1.2.1 表土孢粉研究区域
        1.2.2 表土孢粉研究方向
        1.2.2.1 表土孢粉与植被的关系
        1.2.2.2 表土孢粉与气候的关系
        1.2.2.3 表土孢粉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2.3 表土孢粉研究方法
    1.3 拟解决的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植被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野外调查及样品采集
        3.1.1 表土样品采集
        3.1.2 植被调查
    3.2 样品的实验室前处理及孢粉鉴定
        3.2.1 实验室前处理
        3.2.2 孢粉形态鉴定
    3.3 孢粉数据的处理方法
        3.3.1 孢粉百分含量的计算
        3.3.2 孢粉浓度的计算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新疆北部表土孢粉空间分布规律
        4.1.1 新疆北部表土孢粉总浓度空间分布规律
        4.1.2 新疆北部表土孢粉蒿/藜比值空间分布规律
        4.1.3 新疆北部表土孢粉典型代表性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
        4.1.3.1 新疆北部云杉属花粉空间分布规律
        4.1.3.2 新疆北部莎草科花粉空间分布规律
        4.1.3.3 新疆北部麻黄属花粉空间分布规律
        4.1.3.4 新疆北部桦木属花粉空间分布规律
        4.1.3.5 新疆北部禾本科花粉空间分布规律
    4.2 新疆北部垂直带表土孢粉与植被的关系
        4.2.1 喀尔里克山北坡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4.2.2 喀尔里克山南坡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4.2.3 喀尔里克山南北坡孢粉垂直带谱对比
        4.2.4 喀尔里克山表土孢粉与气候的关系
        4.2.4.1 采样点的气象数据
        4.2.4.2 表土样点孢粉的排序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本研究主要孢粉类型镜下鉴定实拍图版
附录 B 表土孢粉采样点的具体信息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基本情况
    教育背景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4)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冰川消融模型研究进展
        1.2.2 神经网络径流模拟研究进展
        1.2.3 乌源1号冰川消融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特色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特色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天山地区
    2.2 乌源1号冰川
3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
        3.1.1 气象及水文数据
        3.1.2 物质平衡观测数据
        3.1.3 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
    3.2 方法
        3.2.1 冰川表面能量-物质平衡消融模型
        3.2.2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3.2.3 改进的度日模型
        3.2.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2.5 敏感性分析
        3.2.6 数据评估
4 乌源1号冰川表面能量参数变化及能量收支分析
    4.1 乌源1号冰川表面辐射平衡
    4.2 乌源1号冰川表面湍流通量
    4.3 乌源1号冰川表面能量收支
    4.4 小结
5 乌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重建及其过程模拟
    5.1 乌源1号冰川消融能量模型优选
        5.1.1 冰川能量平衡模型
        5.1.2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5.1.3 改进的度日模型
        5.1.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5.1.5 模型优选
    5.2 乌源1号冰川1985-2017年融水径流重建
        5.2.1 ERA-Interim数据评估与校正
        5.2.2 冰川融水径流重建
        5.2.3 乌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变化及贡献率计算
    5.3 小结
6 乌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6.1 气候变化情景设定
    6.2 乌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对气温的敏感性
    6.3 乌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对降水的敏感性
    6.4 乌源1号冰川年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滇西南现代花粉—植被/气候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现代花粉研究区域与研究方向
        1.2.2 现代花粉与植被之间关系
        1.2.3 现代花粉与气候因子之间关系
        1.2.4 炭屑研究现状
    1.3 拟解决路线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系统
    2.3 气候
    2.4 水文
    2.5 植被与土壤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实验样品野外采集
        3.1.2 气象资料
    3.2 研究方法
        3.2.1 花粉/炭屑样品实验处理方法
        3.2.2 花粉/炭屑的鉴定
        3.2.3 花粉/炭屑的数学统计方法
        3.2.4 气象数据获取与处理
        3.2.5 花粉、气候因子、炭屑的数理统计方法
第4章 结果分析
    4.1 花粉谱结果分析
        4.1.1 湖泊水库表层花粉总体特征
        4.1.2 花粉谱组合特征
        4.1.3 聚类分析
    4.2 典范对应分析结果
    4.3 花粉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
    4.4 蕨类孢子与气候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5 炭屑分析
        4.5.1 滇西南各州市炭屑含量及其浓度分布情况
        4.5.2 滇西南炭屑百分比与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
第5章 讨论
    5.1 湖泊水库表层花粉组合特征与植被之间的关系
    5.2 花粉百分比与气候因子之间关系
    5.3 炭屑与森林火灾关系
第6章 结论
第7章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图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主要参加的学术会议和工作
致谢

(6)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聚落
        1.3.2 传统聚落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1.3.4. 聚落景观
        1.3.5. 景观特征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数据
        1.5.4. 研究框架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土壤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水系
        2.1.5. 动物植被
        2.1.6. 自然灾害
    2.2. 历史人文环境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2.2.3. 语言文字
        2.2.4. 风俗习惯
        2.2.5. 宗教信仰
    2.3. 社会经济环境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8.3.5. 景观基因图谱
    8.4. 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9.2. 主要创新点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9.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中国天山山区降水特征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山山区降水现状和变化趋势
    1.1 降水的时空分布
        1.1.1 基于站点数据源的研究
        1.1.2 基于再分析数据源的研究
        1.1.3 基于遥感降水数据源的研究
        1.1.4 基于面雨量数据源的研究
        1.1.5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数据源的研究
    1.2 极端降水
    1.3 重建历史降水及变化趋势
    1.4 未来气候变化下降水的变化趋势
    1.5 降水误差
    1.6 天山山区固、液态降水分离
2 天山山区水汽和云量的变化趋势
    2.1 水汽通量的变化
    2.2 云量的变化
    2.3 日照的变化
3 地形对天山山区降水的影响
    3.1 坡向的影响
    3.2 高程的影响
4 天山山区降水研究的发展方向

(8)基于树轮的中亚西天山干湿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树轮气候学研究国际前沿
        1.2.1 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
        1.2.2 树木年内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研究进展
    1.3 天山山区树轮气候研究进展
        1.3.1 树轮对气候的响应
        1.3.2 历史气候重建
        1.3.3 研究的薄弱环节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天山山区现代气候变化
    2.3 西天山气候概况
    2.4 气象资料
    2.5 研究树种——雪岭云杉
第三章 雪岭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规律
    3.1 雪岭云杉年内径向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3.1.1 数据与方法
        3.1.2 雪岭云杉径向生长的日变化
        3.1.3 雪岭云杉径向生长的年内变化
        3.1.4 雪岭云杉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3.1.5 小结
    3.2 雪岭云杉年际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3.2.1 中亚西天山树轮年表的建立
        3.2.2 中亚西天山树轮宽度年表的基本特征
        3.2.3 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3.2.4 小结
    3.3 雪岭云杉径向生长对积雪的响应
        3.3.1 数据和资料
        3.3.2 树木径向生长对积雪的响应
        3.3.3 小结
第四章 中亚西天山百年干湿变化重建与分析
    4.1 吉尔吉斯斯坦西天山百年干湿变化特征
        4.1.1 伊塞克湖流域高低海拔树轮年表对气候的响应差异
        4.1.2 伊塞克湖流域降水、PDSI和SPEI重建与检验
        4.1.3 伊塞克湖流域百年干湿变化分析
        4.1.4 小结
    4.2 哈萨克斯坦南部1770年以来降水变化特征
        4.2.1 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4.2.2 过去246年降水量重建与检验
        4.2.3 哈萨克斯坦南部过去246年的降水变化
        4.2.4 小结
    4.3 哈萨克斯坦准格尔阿拉套过去189年干旱变化
        4.3.1 气候响应分析
        4.3.2 帕尔默干旱指数重建与检验
        4.3.3 准格尔阿拉套过去189年PDSI变化
        4.3.4 小结
第五章 天山历史干湿变化特征对比
    5.1 新疆伊犁地区降水变化重建
    5.2 中亚西天山历史干湿变化对比
    5.3 天山百年干湿变化规律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树轮宽度记录的新疆北疆地区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预期目标
    1.3.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树轮年表的建立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森林分布
2.2 区域气候特征
    2.2.1 天山西部
    2.2.2 阿尔泰山
2.3 树轮年表的建立
    2.3.1 树轮样品的野外采集
    2.3.2 样品的实验室处理
    2.3.3 树轮年表的建立
2.4 树轮气候研究方法
    2.4.1 树轮气候响应分析
    2.4.2 树轮气候重建与检验 第三章 北疆地区树轮气候响应特征分析
3.1 天山西部树木径向生长特征及树轮气候响应关系
    3.1.1 资料与方法
    3.1.2 树木径向生长特征
    3.1.3 树轮气候响应关系
3.2 阿尔泰山树木径向生长特征及树轮气候响应关系
    3.2.1 资料与方法
    3.2.2 树木径向生长特征
    3.2.3 树轮气候响应关系
3.3 海拔对树木生长及树轮气候响应关系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树轮宽度记录的北疆地区温度变化
4.1 天山西部 6–8 月平均最低温度重建与分析
    4.1.1 资料与方法
    4.1.2 树轮年表的统计特征
    4.1.3 树轮年表记录的气候信号
    4.1.4 近300年来 6–8 月平均最低温度重建及其变化特征
    4.1.5 重建结果的空间代表性及与其他温度序列对比
4.2 阿尔泰山6月平均温度重建与分析
    4.2.1 资料与方法
    4.2.2 树轮年表的统计特征
    4.2.3 树轮年表记录的气候信号
    4.2.4 近500年来6月平均温度重建及其变化特征
    4.2.5 重建结果的空间代表性及与其他温度序列对比
4.3 两个地区温度重建序列对比
    4.3.1 温度观测资料对比
    4.3.2 温度重建序列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 树轮宽度记录的北疆地区干湿变化
5.1 天山西部降水重建与分析
    5.1.1 资料与方法
    5.1.2 树轮年表的特征分析
    5.1.3 树轮年表记录的气候信号
    5.1.4 降水重建及其变化特征
    5.1.5 重建结果的空间代表性及与其他降水或干旱序列对比
5.2 阿尔泰山scPDSI重建与分析
    5.2.1 资料与方法
    5.2.2 树轮年表的特征分析
    5.2.3 树轮年表记录的气候信号
    5.2.4 scPDSI重建及其变化特征
    5.2.5 重建结果的空间代表性及与其他干旱序列对比
5.3 大范围干湿变化特征分析
    5.3.1 树轮干湿变化数据
    5.3.2 北疆地区干湿变化对比
    5.3.3 北疆与西北中东部干湿变化对比
    5.3.4 影响因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6.2.1 创新之处
    6.2.2 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新疆地区草地NPP和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温度和降水插值研究进展
        1.2.2 被动微波反演积雪雪深的研究进展
        1.2.3 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2.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1.2.5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物候的关系
    1.3 研究区概况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新疆地区气候特征
    2.1 数据来源
        2.1.1 温度和降水数据
        2.1.2 雪深数据
        2.1.3 土地覆盖数据和DEM数据
        2.1.4 AMSR2雪深产品及雪深算法和SSM/I数据集
    2.2 研究方法
        2.2.1 插值方法
        2.2.2 基于AMSR2亮温数据的雪深模型的改进研究
        2.2.3 结果验证与误差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温度和降水5种插值结果分析
        2.3.2 温度和降水的时间序列趋势分析
        2.3.3 积雪产品在北疆地区的精度评价
        2.3.4 AMSR2积雪产品算法改进研究
        2.3.5 基于AMSR2雪深产品改进模型与SSM/I的雪深关系分析
    2.4 讨论
        2.4.1 温度和降水的插值分析
        2.4.2 被动微波的局限性
        2.4.3 大型水体的影响
        2.4.4 积雪的物理属性
        2.4.5 AMSR2雪深产品
        2.4.6 改进的雪深模型
    2.5 小结
第三章 新疆地区草地物候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物候数据来源
        3.1.2 精度验证
        3.1.3 空间趋势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产品验证
        3.2.2 物候多年平均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3.2.3 物候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新疆草地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1 研究方法
        4.1.1 偏最小二乘回归
        4.1.2 物候与气温和降水的空间相关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草地物候对气候变化的时间响应分析
        4.2.2 物候对气候变化的空间响应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新疆草地NPP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1 数据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草地植被NPP_A和NPP_P遥感估算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草地植被NPP_A估算结果验证
        5.2.2 草地植被NPP_A和NPP_P时空格局分析
        5.2.3 草地NPP_A对气候因子的时间响应特征
        5.2.4 草地NPP_A对气候因子的空间响应特征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新疆草地NPP的影响
    6.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新疆草地NPP相对作用评价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NPP变化趋势
        6.2.1.1 NPP_A变化趋势
        6.2.1.2 NPP_P变化趋势
        6.2.2 NPP_A变化的原因
    6.3 讨论
        6.3.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新疆草地变化的影响
        6.3.2 政策因素导致草地恢复
        6.3.3 研究的局限性
    6.4 结论
第七章 新疆草地NPP_A与物候的关系
    7.1 研究方法
        7.1.1 草地NPP_A与物候的时间相关分析
        7.1.2 草地NPP_A与物候的空间相关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草地物候期对NPP_A的影响
        7.2.2 草地NPP_A对物候的空间响应分析
        7.2.3 草地NPP_A与生长季长度的关系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348-YEAR PRECIPITATION RECONSTRUCTION FROM TREE-RINGS FOR THE NORTH SLOPE OF THE MIDDLE TIANSHAN MOUNTAINS(论文参考文献)

  • [1]BEMD地形分解支持的不同尺度地形下中国月降水分布网格化模拟研究[D]. 顾文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秦岭山地降水的时空变化及栅格数据集的获取[D]. 孟清. 西北大学, 2021(10)
  • [3]新疆北部表土孢粉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的关系研究[D]. 薛雅倩. 河北地质大学, 2020
  • [4]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研究[D]. 赵琳林.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滇西南现代花粉—植被/气候关系[D]. 蒋梦姣.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中国天山山区降水特征及其研究进展[J]. 白磊,李兰海,师春香,刘铁,孟现勇,杨艳芬.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8]基于树轮的中亚西天山干湿变化研究[D]. 张瑞波. 兰州大学, 2017(03)
  • [9]树轮宽度记录的新疆北疆地区气候变化研究[D]. 霍玉侠. 兰州大学, 2017(01)
  • [10]新疆地区草地NPP和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张仁平. 兰州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天山中山北坡348年降水重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