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震速报信息发布的现状与展望

福建地震速报信息发布的现状与展望

一、福建地震速报信息发布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霍英豪[1](2021)在《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频发、受地震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全球地理分布上来看,我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且由于地理位置和板块运动的原因,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同时对我国产生挤压,因此在板块运动的交界处成为了地震活动频发的地带,也就是我国的几大地震带。破坏性的大地震经常发生在这些地区,发生地震的同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最多,远超其它类型的自然灾害。地震发生后会给灾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对灾区人民来说,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地震给灾区造成的破坏,减小损失,地震应急救援部门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会展开相应的工作。但是由于地震波及到的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大远超想象,因此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于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不清楚震区的破坏情况和破坏程度,这种情况下,在展开工作时,不能有针对性的工作部署,如果能在震后快速的得到地震影响场的分布,那么将给我们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指导,也可以为指挥部门提供做决策时的参考依据。地震烈度影响场就是指地震造成的影响,一般用地震烈度等震线来表示,呈椭圆形分布,从内到外烈度等级逐渐减小,中心位置为极震区。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震后不同阶段的地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在震后快速的得到地震烈度影响场的分布,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其中,对于分阶段的地震数据,本文定义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定义为地震发生后的10-15分钟内,该阶段能收集到的地震数据为地震的基本参数,分别是震级的大小、震中位置坐标、震源的深度数据等等,该阶段通过选用合适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地震基本参数进行计算,能够得到第一阶段的地震烈度分布;第二个阶段定义为震后的两小时,在震后的两小时内,收集这个阶段的余震目录,通过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余震目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地震烈度影响场的长轴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一阶段生成的地震影响场进行修正;第三个阶段则定义为震后的12小时内,在该阶段内,收集到的地震数据包括地震仪器烈度数据、调查烈度数据以及12小时内的余震目录,在该阶段,对收集到的烈度数据进行计算,并且再次利用12小时内的余震目录来确定地震影响场的长轴方向,然后利用计算的结果对第二阶段的结果进行综合的修正,得到第三阶段的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在进行本研究时,首先通过大量地查阅相关文献,对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发展以及适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是对烈度修正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即如何利用烈度数据对地震烈度影响场进行修正,最后研究了余震分布对地震烈度分布的影响,对二者的联系做出说明,并给出了使用余震目录对地震烈度分布进行修正的方法。以芦山地震和长宁地震为实验震例,进行了基于本研究思路的实验,计算得到的不同阶段的芦山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将最后的计算结果与最终中国地震局发布的芦山地震烈度图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结果在高烈度地区与实际结果相符,较为一致,相信可以在震后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王巍[2](2020)在《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地震分级应急响应机制经过2008年8级汶川地震、2010年7.1级玉树地震、2013年7.0级芦山地震、2017年7.0级九寨沟地震等大地震的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得到不断完善。每次地震后对本次应急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能力评价对各级政府和部门来说都很重要。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指出应该对地震应急响应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因此,本文立足地震应急响应阶段,提出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供评价方法,这对于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倒逼地震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多次国内外地震应急响应事件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首个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价模型,探索了可用于它方评价的路径,可以对发生的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应急响应能力评价,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提出了重大地震灾害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在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从响应主体的角度进行一级评价指标的划分,4个一级评价指标为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社区应急响应能力、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和群众应急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4个二级评价指标和48个三级评价指标。其次,在确定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时,结合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及案例,首先明确了评价指标的内涵,再确定出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分析评价指标C1队伍响应能力时,结合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关于《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地震响应标准工作程序》的标准初稿作为本研究的成果之一。再次,在修正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时,共进行了两次专家问卷调查工作,征求专家意见,第一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499份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修正和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276份反馈,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运用SPSS软件和MATLAB工具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四次地震为例,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模型,具体评价了四次地震中的政府应急响应能力。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明确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关曙渊[3](2020)在《地震预警中PLUM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地震多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纵观历史,地震及其诱发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能够有效的减小地震造成的灾害,并且对震后救援以及物资分配提供相应的指导。局部无阻尼运动传播(The Propagation of Local Undamped Motion Method即PLUM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地震预警方法,能够解决多点同时地震和断层向单侧方向扩张导致局部出现烈度异常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日本仪器烈度计算、中国仪器烈度的计算和PLUM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国内和国际上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的发展进程、我国地震预警台站的安装以及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2.日本气象厅仪器烈度的发展进程:1996年气象厅仪器烈度计算标准、2008年实时仪器烈度计算标准和2013年实时仪器烈度计算标准。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了三种仪器烈度计算标准;3.详细阐述PLUM方法原理、日本气象厅关于PLUM方法的规定、以及日本预警区域划分标准。以日本2011年3月9日发生的7.3级地震为例,展示PLUM方法预警过程及其优缺点;4.以我国九寨沟地震为例,采用中国仪器烈度计算方法,展示PLUM方法的预警过程及准确性。对PLUM方法预测公式进行了改进,并且对该方法在我国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马鹏举[4](2020)在《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烈度用于标度地震引起地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现场宏观烈度的评定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烈度评定指标的模糊性以及评估人员的主观性往往会造成评定结果的差异。基于强震观测记录估计的仪器地震烈度可以快速、客观地评估强震台站附近地表所受影响和可能的破坏程度。本文基于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2016年新西兰Kaikoura地震和2019年美国Ridgecrest地震的地震动数据分别开展了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修正的麦卡里烈度(MMI)与地震动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基于克里金插值方法绘制烈度等值线图等的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编制了典型仪器地震烈度算法(中国地震局仪器地震烈度行业标准、美国Shake Map、日本气象厅仪器地震烈度和福建省地震局仪器地震烈度)的MATLAB程序,并利用汶川地震91个台站的50gal以上的地震动数据计算了不同台站的仪器地震烈度,并与官方公布的宏观地震烈度进行了对比。(2)研究了日本气象厅和福建地震局仪器地震烈度算法中参考加速度(a0或a0.5)与PGA、PGV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0与PGV的相关性要优于a0.5,而a0.5与PGA的相关性要优于a0。对滤波频带和参考持时的研究结果表明:滤波范围为0.5-10Hz、参考持时为0.3s对应的a0更加稳定。(3)基于最小二乘法研究了MMI与地震动主要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MI与地震动主要参数的均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基于分段回归方法研究了仪器地震烈度的分段模型,结果表明仪器地震烈度的分段模型大大改善了高烈度区数据的拟合效果、提高了MMI估计的精度。(4)以美国北岭地震为例,研究了基于克里金插值方法绘制烈度等值线图的方法,结果表明针对北岭地震选用球状模型绘制的烈度等值线图的效果较好。

刘小棠[5](2020)在《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一部分,发生概率不大,但是在工业化升级、城镇化加速、人类生活更加依赖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的今天,在区域人口、经济密度不断增长、人类财富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大地震极易造成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中断等公共危机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我国地震最多的省份中,内蒙古排名第七,这就使得人民群众对于防震减灾工作有更迫切的要求,而针对内蒙古地区应急管理特别是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在“一案三制”建设、地震应急服务、应急物资储备、地震监测能力、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发布共享、地震科普宣传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通过总结分析日本及美国的地震应急管理经验,提出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可以借鉴的政策措施,以期达到提升该地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目的。

赵昆[6](2020)在《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财富越集中,人口越密集,地震灾害风险将更加凸显,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冲击与影响就越广泛。我国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一个个强致灾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和损失。青海省地震呈现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的特点,地震灾害风险极大,因此开展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为例,立足青海省情、震情,对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经验启示,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总结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剖析了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管理能力不足、社会参与不够等问题,从机构改革不够彻底、保障措施仍需强化、重点工程亟需实施、公众素质有待提升等方面分析问题成因。结合公共管理理论,立足地震系统实际和本人工作实践,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实施重点工程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十个方面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赵岑[7](2019)在《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预警是一种新兴的实时地震减灾技术。在地震预警中,对预警目标地点地震动大小的预测是一个关键技术环节。常规的预警算法利用P波记录进行地震定位、估算震级,然后运用地震动衰减关系(GMPE)来估计S波的地震动参数。地震定位的误差、震级估算的误差,再加上GMPE本身的固有不确定性,导致估算出来的S波地震动参数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诸如Pd–PGV模型之类的现地预警模型,利用P波地震动参数和S波地震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来进行预测,但忽略了震源信息、传播路径、场地条件等关键因素的影响,预测精度不高。在这一环节上,目前的预警算法有待改善。本文针对预警目标场地地震动预测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现地预警模型——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本文称为S/P谱比模型)。在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到P波后,利用P波3秒反应谱的观测值,乘以S/P模型的谱比预测值,对随后到达监测台站的S波的反应谱进行预测。将反应谱预测结果与事先设定好的报警阈值进行比较,即可判断是否需要发出警报。新的预警模型丰富了地震预警的算法,提高了对预警目标场地S波地震动参数的预测精度。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日本、美国西部、中国西南3个地区的地震记录,研究了S波反应谱与P波前3秒的反应谱的比例关系(本文称为S/P谱比值),及其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发现:震级、震源距离、场地条件是S/P谱比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频发的中小地震,S/P谱比值不依赖于震级;在需要预警的中短距离范围内,S/P谱比值不依赖于震源距离;场地条件对S/P谱比值存在显着的影响,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模型使用的场地参数(VS30或场地类别SC)容易勘测;在日本俯冲带地区,S/P谱比值基本上不受地震类别的影响,S/P模型避免了使用P波记录确定地震类别的困难;震源机制对S/P谱比值的影响较小,在大部分谱周期上统计不显着,可以不考虑。2.分别建立了适用于日本俯冲带地区的S/P模型、适用于美国西部的S/P模型、适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S/P模型。3.在建立模型后,利用S/P模型和P波3秒反应谱的记录值,对S波反应谱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值和记录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4.参考中国高速铁路暂行的地震紧急处置方案,以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PGA=40、80、100或120 gal为报警阈值,对S/P模型的预警效果进行了测试,统计了正确报警、误报和漏报的比例。结果表明:S/P模型能够有效地运用于高铁预警中;模型预警效果良好,正确报警的比例比误报和漏报大许多。5.对S/P模型的预测对象进行了扩展,使其除了S波反应谱和PGA之外,也能够对地面运动峰值速度PGV、谱强度SI、日本气象厅地震仪器烈度IJMA进行有效的预测。

胡寒冰[8](2019)在《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频发的地震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在不断增加。高效有序的地震现场工作可以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维护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和切实保障人民根本利益。2017年,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微信小程序正式发布。因其跨平台、开发便捷、易用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开发人员采用。本文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微信小程序平台,完成了“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并初步实现了其功能。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介绍了各国地震现场工作的基本内容、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发展体系。对比国内外地震现场的工作模式和已有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工作辅助软件,引出了“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2)设计了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和运行环境。设计了数据库的格式规范,采用MySQL数据库,以满足多来源多类型数据,实现数据的合理储存和快速提取,以及Android,iOS和BlackBerry等跨平台应用。(3)系统设计了五大功能模块,包括:信息共享、烈度评定、房屋安全鉴定、生命线工程调查、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系统实现了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包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以及信息可视化和信息采集多样化,系统功能全面,使用方便。(4)详细说明了系统的界面布局,在地震应急期间对小程序进行了测试,初步实现了系统各项功能,并对小程序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总结,为系统改进提供依据。该系统在松原5.7级地震中得到初步应用,基本达到灾害调查人员现场使用需求。该系统可以实现迅速上传和获取急需的灾情信息;评定各调查点地震烈度,同时在地图上生成调查点烈度分布,辅助地震烈度评定工作;开展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等功能。通过该系统科学有效的辅助地震现场工作人员开展灾害调查工作,同时在救灾工作中尽可能将地震现场资料进行信息化存储,为灾后恢复重建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王玥[9](2019)在《防震自救式移动终端应用设计》文中指出地震是一种不可预期的自然灾害,其破坏性大,突发性强,致灾面广,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中国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部分地区地震断裂层明显,地震活动频繁。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进步,政府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了防震减灾的工作中。智能手机的普遍推广,三网融合,移动通信,GPS智能定位系统,地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计算等高科技领域内的技术不断成熟与发展,使灾难和危机情景下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分析变得简单快捷,也为科学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遇。当前,国内关于地震自救指导的移动终端应用型系统设计,主要还停留在电子工程方面的预测装置警报和地震中地理信息技术(GIS)的开发应用,并没有存在一款专门为普通大众研发的地震自救型手机App移动应用设计。其次,在地震类App的总体设计中,偏重于智能手机终端的程序编码和算法开发,忽视了App应用终端的交互设计和视觉审美呈现。设计中存在着功能不全,结构单一,系统设置重复,信息架构陈旧等缺陷。为了配合国家快速、高效、及时应对地震的紧急救援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应用系统设计,在遵循系统设计理论和产品交互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震前、震中、震后三块不同情境模式的功能设计,提高用户在灾难场景下的自救行为能力。我们设计了一款新型的手机防震自救应用App程序,该系统在地震发生前收集必要的知识,在地震过程中检测到地震速报并提醒用户在第一时间逃生。震中通过物联网传导技术分享用户的即时消息,规划紧急避难路线,达到用户自助式防灾逃生的效果。地震发生后,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线上系统与地理定位结合,提供可能被掩埋人员的信息,指导救援团队工作。建立灾情圈共享信息并为灾民提供震后保障与智慧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刘健蕖[10](2019)在《地震谣言治理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特别是自“5.12”汶川地震以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由此引发的地震谣言在社会上广泛传播,随着我国地震谣言事件进入“高发期”,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造成了公众心理恐慌。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地震谣言的内容、载体和传播形式都在发生变化,过往对于地震谣言的定性研究,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地震谣言治理工作理论指导需求。2018年来,伴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政府很多部门处于机构重组阶段,各部门的职能、权力转移,面对频繁出现的地震谣言,如何根据当前地震谣言传播情况和社会结构重新布置治理工作,已成为政府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信息因素三个方面对地震谣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地震谣言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地震预报技术不过关、地震预报技术不过关的社会背景、谣言制造者谋求利益、群众对地震存在恐惧的心理因素、文字或行为信息被群众误解和、信息源模糊的信息等因素所引起的。本文通过收集前人研究成果和全面归纳,总结了地震谣言的5个特点,分别是与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关注度高、同类型谣言泛滥、影响范围广和传播速度快。此外,通过对2018年内发生的34个地震谣言事件传播和治理两方面的关键信息的进行整理统计及对比研究,本文总结了关于当前社会背景中地震谣言出现的新的4个传播情况,分别是传播渠道主要是互联网、少震区更易传播地震谣言、地震谣言类型多样、高学历者也可能是传谣人。为了吸取过往治理失败的教训和总结有效的治理措施,笔者对“南阳、驻马店地震谣言事件”和“九寨沟地震谣言事件”两个案例的治理过程、问题和经验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通过地震背景、治理方式和治理时效三个方面对上述两个案例进行了横向比较,深入挖掘地震谣言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的地震谣言治理工作中主要有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地震谣言治理主体单一、专家力度辟谣不够、治理机制不健全、辟谣平台太少、政府辟谣不及时、谣言治理效果不明显。当下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使得信息传输更快捷,地震谣言的产生环境更加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震谣言发生时,创新地震谣言治理机制、拓展地震谣言治理技术手段、消除社会公众恐震心理和打击造谣传谣者,才能科学、有序的进行舆论引导,有效防止谣言的产生和扩散,避免社会的恐慌、混乱,进而得到公众的信任与支持,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

二、福建地震速报信息发布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地震速报信息发布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研究现状
        1.2.2 地震烈度表研究现状
        1.2.3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
    2.1 地震烈度
        2.1.1 烈度与烈度表
        2.1.2 烈度的影响因素
        2.1.3 地震仪器烈度
    2.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2.2.1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2.2.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方法
    3.1 基于衰减关系判定地震烈度影响场
    3.2 基于余震目录修正地震烈度影响场
    3.3 综合烈度和余震目录修正地震烈度影响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芦山地震背景及数据
        4.1.2 长宁地震背景及数据
    4.2 震例计算
        4.2.1 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4.2.2 四川长宁6.0 级地震
    4.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研究成果总结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附录1 历史地震资料
附录2 四川芦山7.0级地震调查烈度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地震灾害等级
        2.1.2 地震应急响应阶段
        2.1.3 应急响应能力
    2.2 基本决策方法
        2.2.1 头脑风暴法
        2.2.2 德尔菲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3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2.3.3 数据包络分析法
        2.3.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2.3.5 灰色综合评价法
        2.3.6 几种比较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类型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3.3.2 体系的初步构建
        3.3.3 体系的修正
    3.4 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
        3.4.1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
        3.4.2 社区应急响应能力
        3.4.3 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
        3.4.4 群众应急响应能力
    3.5 小结
第四章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1 样本数据的分析检验
        4.1.1 样本数据信度分析
        4.1.2 样本数据效度分析
        4.1.3 专家权威性和样本修正
    4.2 构造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指标权重排序
    4.4 结果分析
        4.4.1 本文结论与原始数据的对比
        4.4.2 样本筛选与分类对比
        4.4.3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5.1 灾情回顾
    5.2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情况对比
    5.3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第一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2 第二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3 标准草稿
    附件4 第二次调查问卷结果原始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地震预警中PLUM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地震预警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烈度速报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章节安排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日本气象厅仪器烈度计算
    2.1 引言
    2.2 日本气象厅地震烈度
        2.2.1 1996年气象厅仪器烈度
        2.2.2 2008年仪器烈度计算
        2.2.3 2013年仪器烈度计算
    2.3 日本仪器烈度三种不同计算方法的应用
    2.4 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LUM方法原理及其应用
    3.1 引言
    3.2 日本气象厅地震预警标准
        3.2.1 预警用户分类及相关内容
        3.2.2 气象厅中地震触发阈值以及预警发布的相关内容
    3.3 PLUM方法中日本区域的划分
    3.4 PLUM方法中的核心内容
    3.5 PLUM方法的实现
    3.6 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LUM方法在九寨沟地震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地震预警系统相关内容介绍
    4.3 我国台站记录地震动数据相关内容介绍
    4.4 PLUM方法应用于国内地震事件的关键点说明
        4.4.1 地震预警区域的划分
        4.4.2 实时仪器烈度的计算
        4.4.3 台站记录地震动数据的获取
    4.5 PLUM方法在九寨沟地震中的应用
    4.6 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引言
    5.2 总结
    5.3 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仪器地震烈度研究现状
    1.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典型仪器地震烈度的计算方法及比较
    2.1 典型仪器地震烈度的计算方法
        2.2.1 中国地震局仪器地震烈度行业标准
        2.2.2 美国Shake Map
        2.2.3 日本气象厅仪器地震烈度
        2.2.4 福建省地震局仪器地震烈度
    2.2 2008年汶川地震仪器地震烈度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比较
    2.3 小结
第三章 仪器MMI与主要地震动参数关系的研究
    3.1 数据
    3.2 方法
        3.2.1 最小二乘法
        3.2.2 分段回归法
    3.3 主要地震动参数
    3.4 仪器MMI与主要地震动参数关系研究
        3.4.1 MMI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
        3.4.2 MMI与地震动参数平均值相关性分析
        3.4.3 IMM与a_0分段回归模型研究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克里金插值方法绘制烈度等值线图的研究
    4.1 克里金方法
        4.1.1 区域化变量
        4.1.2 变差函数
        4.1.3 网格间距
        4.1.4 搜索半径
    4.2 数据
    4.3 北岭地震烈度等值线绘制及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5)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震灾害的影响
        1.1.2 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意义
    1.5 核心概念
2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理论研究现状
    2.1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研究阶段划分及主要成果
    2.2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建设发展历程
    2.3 我国应急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3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3.1 现状分析
        3.1.1 地震应急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3.1.2 地震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3.1.3 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
        3.1.4 地震灾害监测能力持续增强
        3.1.5 地震应急知识科普宣传工作不断加强
    3.2 问题分析
        3.2.1 地震监测情况不容乐观
        3.2.2 地震应急服务能力难以满足需求
        3.2.3 基层工作人员老龄化情况严重
        3.2.4 公众主动防灾意识较弱
    3.3 原因分析
        3.3.1 各级政府对地震灾害防御工作缺乏足够重视
        3.3.2 对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缺乏整体规划
        3.3.3 “一案三制”的地震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3.3.4 专业人才引进与发展机制欠缺
4 国外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研究
    4.1 日本地震应急工作的特点
        4.1.1 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4.1.2 综合性应急管理体制
        4.1.3 较为完善的应急教育和宣传
        4.1.4 日本地震应急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4.2 美国地震应急工作的特点
        4.2.1 较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
        4.2.2 较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
        4.2.3 专业的应急管理队伍和教育培训机制
        4.2.4 非政府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
        4.2.5 美国地震应急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5 改进和完善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的对策
    5.1 增强地震风险管理意识
        5.1.1 不断优化顶层设计
        5.1.2 逐步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5.2 进一步完善“一案三制”体系建设
        5.2.1 推进地震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5.2.2 逐步建立地震应急信息共享机制
        5.2.3 推进地震应急法制化建设
        5.2.4 修订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
    5.3 多方位提升地震灾害应急防御水平
        5.3.1 提高地区基础设施抗震水平
        5.3.2 探索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工作
        5.3.3 进一步增强地震监测能力
        5.3.4 对地震信息数据加以有效利用
        5.3.5 开展常态化应急救援演练
        5.3.6 加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5.3.7 切实提升社会公众应急避险能力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综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特色创新和应用价值
        一、特色创新
        二、应用价值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地震
        二、地震灾害
        三、风险
        四、风险管理
        五、灾害风险管理
        六、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七、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理论
        三、公共治理理论
第二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 地震灾害风险环境背景
        一、构造背景复杂
        二、地震活动频繁
        三、地震风险高
    第二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一、中央机构改革
        二、青海省管理体制
    第三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一、省级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二、市县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第四节 地震灾害风险工作现状
        一、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二、业务体系逐步健全
        三、工作保障得到强化
        四、人才结构不断完善
        五、风险防治突出特色
        六、响应管理逐步明晰
第三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第一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不顺畅
        二、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三、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四、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社会参与不够
    第二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机构改革还不彻底
        二、保障措施仍需强化
        三、重点工程亟需实施
        四、减灾合力还未形成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和启示
    第一节 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日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美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土耳其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北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山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浙江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四、国内其他典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
    第三节 国内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一、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二、国内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第五章 提高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地震风险管理机制
        一、发挥专业主导作用
        二、强化综合协调作用
        三、加强协调配合作用
    第二节 强化过程管理,健全地震风险管理体系
        一、兼顾防、抗、救全过程管理
        二、健全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三、提升地震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四、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 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地震风险管理能力
        一、通过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隐患底数
        二、通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
        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减灾实效
    第四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多元参与形成减灾合力
        一、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能力建设
        二、及时搭建参与平台,完善参与机制
        三、推广地震巨灾保险,实现风险转移
        四、创新减灾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7)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地震预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2.1 地震预警的概念
        1.2.2 地震预警的方式
        1.2.3 关于地震预警的几个注重点
    1.3 面向公众的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现状
        1.3.1 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
        1.3.2 美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1.3.3 意大利的地震预警系统
        1.3.4 中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1.4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现状
        1.4.1 日本高速铁路的地震预警系统
        1.4.2 中国高速铁路的地震预警系统
    1.5 地震预警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5.1 地震预警中的地震定位
        1.5.2 震级估算方法
        1.5.3 预警目标场地的地震动预测
    1.6 研究现状总结与本文研究主题
        1.6.1 研究现状总结
        1.6.2 本文的研究主题
    1.7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建立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的基本方法
    2.1 S/P模型的基本思路
        2.1.1 S波与P波频谱相关性的分析
        2.1.2 实际记录数据中的观察
        2.1.3 反应谱作为预警参数的优越性
    2.2 P波和S波到时的拾取
        2.2.1 P波到时的拾取
        2.2.2 S波到时的拾取
    2.3 建立模型的基本方法
        2.3.1 随机效应回归方法
        2.3.2 残差分析方法
        2.3.3 显着性检验与拟合优度
        2.3.4 回归参数的平滑方法
第3章 基于日本Ki K-net台站数据的S波 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
    3.1 数据集的建立
        3.1.1 记录的收集、检查与筛选
        3.1.2 地震记录的相关信息
        3.1.3 建立模型使用的样本集
    3.2 模型的建立
        3.2.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3.2.2 方程形式
        3.2.3 模型参数
    3.3 残差分析
        3.3.1 模型残差分布
        3.3.2 震源机制影响的分析
        3.3.3 地震类别影响的分析
        3.3.4 场地间残差的分析
    3.4 模型标准差
        3.4.1 模型标准差的大小
        3.4.2 和地震动衰减关系比较
    3.5 模型预测与报警检验
        3.5.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预测结果
        3.5.2 S波反应谱的预测结果
        3.5.3 报警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适用于美国西部的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
    4.1 样本集的建立
        4.1.1 记录的检查与筛选
        4.1.2 采用的样本集
    4.2 模型的建立
        4.2.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变化趋势
        4.2.2 方程形式
        4.2.3 模型系数和标准差
        4.2.4 残差分析
        4.2.5 S/P谱比值的预测
    4.3 模型预测与报警结果
        4.3.1 S波反应谱的预测结果
        4.3.2 报警结果
    4.4 模型的局限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适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谱比模型
    5.1 数据集的建立
        5.1.1 地震记录的来源
        5.1.2 地震资料的收集
        5.1.3 记录的检查、筛选与数据处理
        5.1.4 建立模型所用的数据集
        5.1.5 数据集的构成特点
    5.2 模型的建立
        5.2.1 美国西部模型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适用性
        5.2.2 模型建立的步骤
        5.2.3 路径项的回归
        5.2.4 震级项的回归
        5.2.5 模型常数项的确定
        5.2.6 场地效应项的确定
        5.2.7 模型确定
    5.3 模型检验
        5.3.1 S波反应谱的预测
        5.3.2 报警结果
        5.3.3 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预测结果比较
        5.3.4 和P_a-PGA现地预警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
        5.3.5 模型的局限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地震动强度参数的S波P波比值模型
    6.1 对PGV的S/P模型
        6.1.1 对P_d-PGV方法的改进
        6.1.2 模型的建立
        6.1.3 PGV的预测
    6.2 谱强度SI的S/P模型
        6.2.1 谱强度SI在地震预警中的用途
        6.2.2 模型的建立
        6.2.3 谱强度的预测
        6.2.4 基于SI的高铁预警检验
    6.3 仪器烈度IJMA的预测模型
        6.3.1 地震预警中仪器烈度的预测方法
        6.3.2 通过PGV、SI的预测结果换算IJMA
        6.3.3 使用P波烈度IP预测IJMA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地震现场工作现状
        1.2.2 国外地震现场工作现状
        1.2.3 国内地震现场灾害调查系统
        1.2.4 国外地震现场灾害调查系统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功能设计
        2.1.1 需求分析及前端设计
        2.1.2 后端后台处理系统
    2.2 系统开发及技术路线
        2.2.1 小程序文本结构简要介绍
        2.2.2 小程序架构设置
        2.2.3 小程序开发中的重要组件
        2.2.4 小程序发布
        2.2.5 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
    2.3 系统数据库设计
        2.3.1 数据库选择
        2.3.2 数据库分类及对应表单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功能设计和核心报表
    3.1 地震烈度调查
        3.1.1 地震烈度调查基本概念
        3.1.2 地震烈度调查基本方法
        3.1.3 设计思路及内容
    3.2 生命线工程震害调查
        3.2.1 生命线工程震害调查基本概念
        3.2.2 生命线工程震害调查基本方法
        3.2.3 生命线工程震害调查设计和基本内容
    3.3 地震地质灾害调查
        3.3.1 地震地质灾害调查基本概念
        3.3.2 地震地质灾害调查基本方法
        3.3.3 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设计及基本内容
    3.4 地图功能
        3.4.1 盲估地震烈度图实现
        3.4.2 调查结果地图显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实现及应用
    4.1 系统功能实现
    4.2 系统功能测试
        4.2.1 系统性能测试
        4.2.2 系统应用测试
        4.2.3 调查问卷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9)防震自救式移动终端应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防震自救系统与移动终端应用设计
    1.1 防震自救系统及特征
        1.1.1 防震自救系统产生背景
        1.1.2 防震自救系统原理
        1.1.3 防震自救系统特征
    1.2 移动终端应用设计
        1.2.1 移动终端应用设计现状
        1.2.2 移动App交互设计趋势
    1.3 搭载移动终端的防震自救式应用设计
        1.3.1 防震自救App设计的技术支持
        1.3.2 防震自救App设计的理论支撑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防震自救式移动终端应用设计的用户研究
    2.1 目标用户调研
        2.1.1 问卷调查
        2.1.2 用户访谈
    2.2 用户需求分析
        2.2.1 震前用户需求调查
        2.2.2 震时用户需求分析
        2.2.3 震后用户需求分析
    2.3 用户行为习惯分析
        2.3.1 用户避难行为研究
        2.3.2 用户避难心理分析
        2.3.3 用户与建筑的相互作用
    2.4 用户角色模型建立
        2.4.1 创建用户角色
        2.4.2 使用场景模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移动终端防震自救应用程序功能模块设计
    3.1 待机状态下的功能设计
        3.1.1 震前知识科普功能
        3.1.2 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案
        3.1.3 震前预演模式设定
    3.2 灾难模式下的功能设计
        3.2.1 智能识别警报设计
        3.2.2 空间灾害救助设计
        3.2.3 避难场所选择设计
        3.2.4 避难路线规划设计
    3.3 恢复模式下的功能设计
        3.3.1 灾后应急方案设计
        3.3.2 灾区信息搜集上传
        3.3.3 灾区社交平台建立
        3.3.4 灾民医疗服务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防震自救式移动终端App设计实践
    4.1 防震自救式App的设计策略
        4.1.1 平静高效,减少注意
        4.1.2 架构清晰,操作友好
        4.1.3 情境交互,深化体验
    4.2 “震援”APP组织模块及信息架构设计
        4.2.1 同类产品功能比较
        4.2.2 功能组织模块设计
        4.2.3 信息架构层级设计
    4.3 “震援”App设计表达
        4.3.1 标志字体设计
        4.3.2 界面图形设计
        4.3.3 整体色彩设计
        4.3.4 交互方式设计
    4.4 防震自救式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展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用户防震自救的问卷调查
附录B 防震自救App用户访谈汇总
附录C “震援”App移动应用设计展示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地震谣言治理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
    1.3 主要概念与相关理论
        1.3.1 主要概念
        1.3.2 相关理论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本章小结
2 地震谣言产生的原因与特点
    2.1 .地震谣言产生的原因
        2.1.1 地震预报技术不过关
        2.1.2 谣言制造者谋求利益
        2.1.3 普遍存在的恐震心理
        2.1.4 相关信息被误解
        2.1.5 信息源模糊
    2.2 .地震谣言的特点
        2.2.1 与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
        2.2.2 关注度高
        2.2.3 同类型谣言泛滥
        2.2.4 影响范围广
        2.2.5 传播速度快
    2.3 本章小结
3 地震谣言传播现状分析
    3.1 2018年国内地震谣言概况
        3.1.1 2018年国内地震谣言事件
        3.1.2 事件分析
    3.2 地震谣言传播现状
        3.2.1 传播渠道主要是互联网
        3.2.2 少震区更易传播地震谣言
        3.2.3 地震谣言类型多样
        3.2.4 高学历者也可能是传谣人
    3.3 本章小结
4 地震谣言治理案例研究
    4.1 南阳、驻马店地震谣言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4.1.1 南阳、驻马店地震谣言事件概述
        4.1.2 南阳、驻马店地震谣言辟谣经过
        4.1.3 南阳、驻马店地震谣言治理问题分析
    4.2 九寨沟地震谣言治理经验
        4.2.1 九寨沟地震谣言事件概述
        4.2.2 九寨沟地震谣言事件辟谣经过简述
        4.2.3 九寨沟地震谣言事件治理经验分析
    4.3 治谣比较
        4.3.1 地震背景比较
        4.3.2 治理方式比较
        4.3.3 治理时效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地震谣言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5.1 地震谣言治理现状概述
        5.1.1 政府是治理主体
        5.1.2 治理时效
        5.1.3 治理模式
    5.2 地震谣言治理存在的问题
        5.2.1 .地震谣言治理主体单一
        5.2.2 .专家辟谣不多
        5.2.3 治理机制不健全
        5.2.4 辟谣平台太少
        5.2.5 政府辟谣不及时
        5.2.6 谣言治理效果不明显
    5.3 地震谣言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5.3.1 缺少多中心协同治理
        5.3.2 地震预报技术不过关
        5.3.3 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5.3.4 舆论引导方式不当
        5.3.5 地震谣言监测不到位
        5.3.6 缺少恐震群众的信任
    5.4 本章小结
6 地震谣言治理策略
    6.1 .创新地震谣言治理机制
        6.1.1 加强多主体协同治理
        6.1.2 融入系统化辟谣平台
        6.1.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6.2 拓展地震谣言治理技术手段
        6.2.1 向公众提供预警服务
        6.2.2 利用大数据技术预防地震谣言
        6.2.3 寻求地震预报公开形式
    6.3 消除社会公众恐震心理
        6.3.1 普及地震科普宣传
        6.3.2 确保建构筑物抗震设防过关
    6.4 .打击造谣传谣者
        6.4.1 健全法律法规
        6.4.2 采取惩罚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福建地震速报信息发布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D]. 霍英豪.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D]. 王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地震预警中PLUM方法的研究[D]. 关曙渊.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4]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研究[D]. 马鹏举.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5]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研究[D]. 刘小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赵昆.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7]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D]. 赵岑.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8]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D]. 胡寒冰.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9]防震自救式移动终端应用设计[D]. 王玥. 东南大学, 2019(05)
  • [10]地震谣言治理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 刘健蕖.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福建地震速报信息发布的现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