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98 也可以显示 USB 图标

Windows 98 也可以显示 USB 图标

一、Windows 98也能显示USB图标(论文文献综述)

陈钲涛[1](2019)在《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英汉科技翻译实践报告 ——以电视机说明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的商业、科技和文化交流都达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由于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先进的科技产品和电器层出不穷,在国际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在进出口贸易中,对科技产品说明书翻译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本文选取的源文本是Finlux品牌的电视机说明书。作为信息型的科技文本,该说明书的语言具有简洁、准确、专业、客观和规范的特点。在词汇层面,广泛运用电子和通信专业的词汇和术语,且存在大量的缩略词和复合词。在句法层面,遵守语言的客观性,大量使用被动语态和名词化等结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选用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作为理论支撑,为翻译中遇到的难点提供解决思路。翻译转换理论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其中范畴转换又分为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体系转换四方面,可以分别解决句法和词汇层面遇到的各类问题。本文在第四章中将会运用范畴转换对翻译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翻译转换应用于电视机说明书的汉译中。通过翻译实践,译者发现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在电器说明书的英汉科技翻译中具有适应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结构转换的指导下,根据语义调整句子的结构来把握目标语言的准确表达;在类别转换方面,根据英汉词汇的不同特点来进行词类转换,使译文通顺易懂;单位转换中,在句子层面将五类单位进行相互转换,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内部体系转换中,对原文的术语没有保持直译,而是在目标语体系中查找最地道最正确的版本来替代原文的词语。综上所述,卡特福德的转换理论对科技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译者也希望此报告可为日后说明书类科技翻译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李成[2](2018)在《智能书写展示多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校研制的智能书写展示系统在大中小学以及科研单位的使用,系统操作简单易学,功能实用,得到了一线教师以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好评。但是随着产品的推广,出现了在一些较大的教学空间(例如大学阶梯教室,空间大,人数多),由于单板系统屏幕太小,显示容量受到了限制,产品不能满足大空间课堂教学的问题。因此采用分屏技术,设计黑板书写的内容或者线性电子资料通过多屏进行有序的展示,对产品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智能书写展示多板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智能书写展示多板系统从软硬件上都不是简单地屏幕数量的增加。在实际设计中硬件方面需要考虑外部液晶显示器的布局,同时通过矩阵拼接器将触摸一体机中的高清信号传递到显示器中;以及系统功能中包含的屏幕内容的有序显示、不同屏幕间的有序切换等具体问题。多板系统的软件功能设计方面,通过分屏技术在扩充了多屏的硬件基础上实现总体的多屏功能,另外在保持原有的智能书写系统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产品使用者提出的有效建议,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着重对智能书写中具体的曲线绘制环节出现的曲线不光滑的问题,采用三次样条插值算法进行改进,使系统中绘制的曲线更加流畅、光滑。同时新增实物展台功能,可以方便地将纸质资料以及授课所需要的实物通过系统进行展示,用于教师上课讲解。智能书写展示多板系统其余主要功能保持原有的智能书写系统设计思路,根据多板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与实现。多板系统有三板、四板、五板……本文只针对专门在大型阶梯教室使用的智能五板系统进行介绍。

廖述常[3](2016)在《便携式声学换能器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水声试验系统的声学换能器的计量主要是在实验室的消声水池中进行,部分在湖上试验场中完成,但仅限于未进行装配的声学换能器。安装在舰船或艇上的设备是无法在实验室或消声水池中测试的,海上实操工作中便携式的意义尤为突出,因此研制能够满足海上试验现场测试的便携式设备的需求日渐强烈。论文研究的便携式声学换能器自动测试系统主要功能是完成对舰载或艇载声呐设备的换能器或换能器阵的工作性能进行测试,可以自动完成声源级、指向性等技术指标的测试工作,同时能够采集并存储原始声信号数据以备事后的鉴定工作需要。整个测试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主要包括高阻抗前置放大单元、程控滤波单元、单端转差分电路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等模块,各模块功能包括接收信号的调理、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存储及事后处理等几个部分。显控软件主要包括参数设置、数据测试、数据分析、数据管理和结果显示等模块。同时介绍了显控软件的测试系统配置,描述了该系统软件的测试操作使用过程。经过多次消声水池实验和海上试验,证明了便携式声学换能器自动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测量结果可用,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魏万根[4](2014)在《嵌入式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编程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述了嵌入式系统相比于桌面PC在工业控制领域的显着优势。嵌入式Windows CE系统凭借美观友好的界面及其成熟稳定的开发技术,使它获得了众多开发者的青睐,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之一。基于Windows CE开发的嵌入式微型控制系统满足了电火花线切割数控市场对实时性、精确性、稳定性和耐用性的严格要求,对建立我国自己的工业控制体系具有深远意义。在针对Windows平台运行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编程系统CAWEP特性,及深入分析其系统功能和数据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了以ARM为硬件平台、Windows CE为软件平台将其嵌入式微型化开发的总体设计方案。课题研究了Windows CE开发环境的搭建和内核定制,包括添加和裁剪系统组件、编译操作系统映像、下载OS映像至硬件设备。在掌握WindowsCE操作系统开发模型、开发流程及Windows CE与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之后,成功完成了基于Windows CE的CAWEP移植开发工作。并根据实际开发经验,总结了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调试技巧,并对基于Windows CE的CAWEP使用实例进行了展示和描述,其内容涵盖了图形绘制、图元编辑、视图缩放、加工代码生成及加工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移植开发后的CAWEP在Windows CE系统上运行稳定、高效可靠,商业价值显着。最后对研究工作及成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值得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魏晨曦[5](2012)在《基于SMP8655的UPnP AV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电脑、手机、数码产品和数字家电等信息终端的性能迅速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智能楼宇、智能家居和信息家电的发展,使住宅环境作为技术实用平台的作用日渐显着,家庭网络中的信息设备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也一直都是研究的重点课题。而家庭网络中的音视频嵌入式终端更是各大电子设备厂商追逐的热点。本文旨在实现一个基于UPnP AV框架的嵌入式多媒体终端系统,实现家庭网络中不同音视频终端设备之间的资源和服务共享。本文首先概述了数字家庭网络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几种主流数字家庭网络协议的优劣势,然后深入研究了UPnP协议的实现机制和UPnPAV框架下设备的服务内容以及设备和控制点的协同工作过程。其次探讨了平台选型的参考标准,评估了平台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最终选用SMP8655作为硬件开发平台。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设计了三层系统架构,并按照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对模块仔细划分,解决了平台移植以及播放器开发等技术难点,采用Qt语言进行用户图形接口设计实现了跨平台特性。最终实现了一个基于UPnP协议,集成了媒体服务器、媒体播放器和媒体控制点功能的嵌入式终端系统。该系统支持红外遥控器输入控制,支持播放多种格式的音频和高清视频文件,并能兼容第三方的UPnP AV设备。最后结合第三方UPnP设备,对该文实现的SMP8655AV终端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达到设计目标。本文设计的系统突破了家庭音视频设备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了家庭信息化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使得人们更便捷地享受信息服务,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高湛[6](2012)在《基于NiosII的多功能电子相册设计》文中认为电子相册又称为数码相框或者电子相框,是一种展示数字图像的平台。近年来,数码照片的数量呈现出指数增长的态势,极大地推动了电子相册的发展。电子相册市场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快速成长期,许多知名电子设备厂商看好其发展前景,纷纷进入该领域。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多种电子相册方案,虽然这些方案各有特色,但是通过分析这些方案,发现性能较好的电子相册售价偏高,消费者关注度不高;消费者关注度高的产品普遍价格较低,但是其功能较为单一。因此,设计一种功能丰富、成本较低的电子相册,对于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抢占大量市场份额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采用Altera公司推出的低成本Cyclone II系列FPGA芯片,充分利用FPGA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及Nios II软核处理器的灵活性,设计性能稳定的SOPC系统。并移植uC/OS-II操作系统及MiniGUI图形用户界面支持系统,设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最后实现功能丰富、性能稳定、界面友好、成本较低、升级方便的电子相册系统。论文的工作主要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硬件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算法,构建基于Nios II软核处理器的SOPC系统,设计用户自定义模块,搭建外围电路。用户自定义模块使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用于对图像进行旋转、缩放、模糊处理、锐化处理、灰度化及Sobel边缘检测,扩展带文件系统的SD卡作为图像及音频文件的存储空间,采用LTM触摸屏作为系统显示界面及人机交互接口。软件设计部分则采用uC/OS-II作为电子相册的操作系统,在其基础之上移植面向实时嵌入式系统的轻量级图形用户界面支持系统MiniGUI,并进行界面、应用程序的设计。本设计可用于家庭中个人照片的展示,替代传统相册,还可以用于商场、店铺中产品的展示。本系统以Nios II为核心,搭建SOPC系统,用硬件逻辑的方式设计图像处理的相关模块,处理速度快。并且uC/OS-II,MiniGUI运行稳定、占用空间小。因此,本设计具有设计灵活、硬件可裁剪、系统稳定、升级方便、设计周期短、成本低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杜楠[7](2012)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GPS车辆导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当今社会,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等问题越发频繁,因此对数量快速增长的机动车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的需求明显增长;同时,人们对汽车人安全性、舒适性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传统的交通信息服务已不能满足要求。以上原因促使人们致力于研究智能交通系统,以此能够对移动目标进行实时、全天候监控调度,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嵌入式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集成通信、定位、地理信息、多媒体等技术于一身,实现车辆定位、车辆导航、信息服务、多媒体娱乐等功能,不但能向驾驶者提供路况及导航信息,还能为乘坐者提供多媒体娱乐服务,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智能化水平。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智能化将是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研究一款高性能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有着极大的市场空间。本文根据当前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提出基于Intel凌动处理器Atom-510平台和嵌入式Ubuntu操作系统的车载信息终端总体构想。文章主要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方面详细展开讨论。硬件方面,针对本设计对中央处理器性能要求高的特点,采用新一代Atom-510嵌入式系统平台作为主控单元。并且根据功能需求,增加了GPS模块接口电路、GPRS模块接口电路、倒车监控模块等,并讨论了各个模块电路的实现方案。软件开发方面,以嵌入式Ubuntu操作系统为软件设计平台,并使用QT/Embedded实现各功能显示界面。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功能丰富、操作简便、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易于扩展。

王豫莹[8](2012)在《基于FPGA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据采集,作为获得最初信息的重要途径,是监测被控对象和控制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数据采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器械、交通设备、生物工程等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仪表总线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数据采集技术朝着高速率、高性能、易操作的方向发展。本课题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一种高速、高精度、实时性强且具有低成本、灵活接口的通用型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基于FPGA技术,采用SOPC设计理念,应用Nios Ⅱ软核处理器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控制高速A/D转换器进行数据采样,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送入FIFO中缓存,Nios Ⅱ控制USB接口芯片将数据传送给PC机,最后以LabVIEW为数据处理平台,完成对采集信号的显示和分析功能。本文介绍了典型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架构,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前端高速A/D转换器模块、FPGA主控端和USB接口电路。根据每个模块的设计思想与程序流程进行了软件设计,主要包括Nios Ⅱ软件设计、USB固件程序设计、USB驱动程序开发并且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传输速率测试,最后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程序界面。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速度快、方便可靠等优点,能够达到稳定的最高传输速率约为20MB/s。

张长江[9](2011)在《基于ARM-CAN总线的车载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汽车性能和人们需求的提高,在汽车上应用的电子设备、线束越来越多,线束的增加不但占据了车内的有效空间、增加了装配和维修的难度、提高了整车成本,而且妨碍整车可靠性的提高。同时由于大量分布在车内不同位置的车载控制单元的增加,也加大了司机的操作难度。为了使不同的汽车电子系统能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下工作,增加人们的操作简易性,节约导线数量,进一步降低成本,需要寻求功能强大的控制模块和车载网络系统,以实现对这些离散的电控单元进行集中、方便、有效的控制。本文采用ARM和CAN总线技术,利用CAN总线通信网络传送数据、ARM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制器和高低速CAN总线通信网关,把中高档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车身电子系统和监测系统等各设备终端挂接在CAN总线上,变复杂繁余的导线线束为独立的数据接口节点,从而完成对中高档汽车各设备终端的集中、有效、方便的控制。同时在ARM微控制器上移植了μClinux操作系统,以更好的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另外研究了基于CAN总线通信网络的车载监测系统的设计,与ARM微控制器结合实现汽车网络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的设计。在此平台上,结合具体的车载环境就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并可以实现汽车驾驶智能化控制的开发。然后采用轻量级图形用户界面支持系统MiniGUI为车身电子系统编写了用户界面,以实现对车身电子系统各设备终端进行集中与可视化的控制。整篇论文主要分析了车载嵌入式系统的一般软硬件组成、车载网络系统及其分类、车载嵌入式开发的基本方法与流程;研究了ARM微处理器及其体系结构和W90P710嵌入式系统;完成了CAN总线网络协议分析、CAN总线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及CAN总线驱动程序的开发和CAN驱动模块在μClinux系统下的编译与加载等;分析了Linux操作系统启动引导程序BootLoader的原理与移植、μClinux的体系结构、原理和μClinux系统的交叉编译与移植;研究了图形界面系统MiniGUI的原理、体系结构及其安装与移植,分析了MiniGUI的编程原理,实现了基于MiniGUI皮肤窗口的车身电子系统控制界面的设计;同时探讨了车载监测系统的原理及其设计,以搭建汽车网络控制系统开发平台。最后本文就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接着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以使系统更加完善,应用性更强。

印盼[10](2011)在《基于S3C2440和Linux的硬件驱动的研究和实现》文中指出在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嵌入式的硬件设备更替速度日益加快,操作系统内核代码也在一步步的更新,所以在各种各样的硬件设备上移植linux操作系统和硬件驱动程序将是市场的需要。本文以天嵌公司生产的TQ2440开发板为底板,配置和移植了最新的linux2.6.30.4内核、yaffs文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通过串口线连接PC和开发板,将PC和开发板设置在同一个局域网内并通过网络传输图像数据,由开发板负责采集图像数据,在PC上使用uvcstream软件实时显示采集到的图像。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到的各个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嵌入式Linux内核源码结构和yaffs文件系统结构,并给出了内核和文件系统的移植方法。然后分别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下各个硬件设备驱动程序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且编译出镜像,最后成功移植到开发板上,运行稳定,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Windows 98也能显示USB图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indows 98也能显示USB图标(论文提纲范文)

(1)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英汉科技翻译实践报告 ——以电视机说明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ask
    1.1 Requirements of Translation Task
    1.2 Quality of the Source Text
Chapter2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dure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2.1.2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2.2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Task
        2.2.1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2.2.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Selected
        2.2.3 Translation Plan Made
    2.3 Quality Control of the Target Text
        2.3.1 Self-proofreading
        2.3.2 Professional Revision
Chapter3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3.1 Level Shifts
    3.2 Category Shifts
        3.2.1 Structure Shifts
        3.2.2 Class Shifts
        3.2.3 Unit Shifts
        3.2.4 Instra-system Shifts
    3.3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in EST Translation
Chapter4 Case Stud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4.1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4.1.1 Lexical Problems
        4.1.2 Syntactic Problems
    4.2 Solutions Based on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4.2.1 Solutions Based on Structure Shifts
        4.2.2 Solutions Based on Class Shifts
        4.2.3 Solutions Based on Unit Shifts
        4.2.4 Solutions Based on Instra-system Shifts
Chapter5 Conclusion
    5.1 Findings and Benefit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Ⅰ Glossary
AppendixⅡ Source Text
AppendixⅢ Target Text
Achievements

(2)智能书写展示多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硬件组成与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2.1 硬件组成
    2.2 分屏技术
    2.3 三次样条插值函数
    2.4 VB应用相关技术
    2.5 VBA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分析
    3.1 需求分析
        3.1.1 问题提出
        3.1.2 功能需求分析
    3.2 可行性分析
        3.2.1 技术可行性
        3.2.2 经济可行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功能设计
    4.1 功能设计目标
    4.2 系统硬件设计
        4.2.1 LED液晶电视
        4.2.2 图像拼接控制器
        4.2.3 红外触摸一体机
        4.2.4 系统接线以及工作原理
    4.4 多板系统功能设计
        4.4.1 五黑板功能设计
        4.4.2 三次样条插值绘制光滑曲线功能设计
        4.4.3 电子资料展示功能设计
        4.4.4 资料与黑板同时展示功能设计
        4.4.5 实物展台功能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功能实现与测试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系统功能实现
        5.2.1 五黑板功能模块的实现
        5.2.2 三次样条插值绘制曲线功能实现
        5.2.3 电子资料演示功能的实现
        5.2.4 资料与黑板同时展示功能实现
        5.2.5 实物展台功能实现
    5.3 系统功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便携式声学换能器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水声测试发展概况
        1.2.1 水声测试技术发展历程
        1.2.2 一般测试方法
        1.2.3 自动化测试装置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自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2.1 基本声学参数概述
        2.1.1 声源级
        2.1.2 发射指向性
        2.1.3 自由场中计量测试的远场条件
    2.2 自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2.1 标准仪器仪表方案
        2.2.2 高性能嵌入式采集处理设备方案
        2.2.3 低功耗嵌入式采集处理设备方案
        2.2.4 信号调理电路加成品采集卡方案
        2.2.5 四种方案横向比较与选定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动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3.1 自动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3.2 硬件主要模块设计
        3.2.1 高阻抗前置放大模块设计
        3.2.2 程控滤波器模块设计
        3.2.3 单端模拟信号转差分模块设计
        3.2.4 数据采集单元
    3.3 系统硬件电路测试
        3.3.1 频幅特性测试
        3.3.2 电噪声特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便携式自动测试系统显控软件设计
    4.1 显控软件设计
        4.1.1 参数设置模块
        4.1.2 数据测试模块
        4.1.3 数据分析模块
        4.1.4 数据管理模块
        4.1.5 结果显示模块
    4.2 功能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池实验和海上试验数据分析
    5.1 消声水池实验情况
    5.2 海上试验情况
    5.3 测试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4)嵌入式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编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数控技术研究现状
    1.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技术研究现状
        1.3.1 电火花加工的产生
        1.3.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基本原理及特点
        1.3.3 电火花线切割技术研究现状
    1.4 嵌入式技术研究现状
        1.4.1 嵌入式技术发展历程
        1.4.2 嵌入式技术的应用
        1.4.3 嵌入式技术发展趋势
    1.5 Windows CE技术及研究现状
        1.5.1 Windows CE版本历史和发展现状
        1.5.2 Windows CE广阔的应用前景
    1.6 基于Windows CE的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1.7 课题研究背景
    1.8 课题研究意义
    1.9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火花线切割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系统CAWEP总览
    2.1 CAWEP开发平台
    2.2 系统功能设计
    2.3 系统数据设计
        2.3.1 数据类设计
        2.3.2 命令类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嵌入式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编程系统开发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
    3.1 嵌入式系统概述
    3.2 嵌入式微处理器
    3.3 嵌入式操作系统
        3.3.1 嵌入式操作系统分类
        3.3.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3.4 硬件平台的设计
        3.4.1 ARM应用市场
        3.4.2 ARM体系特征及选型
        3.4.3 硬件平台选定
    3.5 软件平台的设计
        3.5.1 常见嵌入式操作系统
        3.5.2 软件平台的选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indows CE操作系统及体系结构
    4.1 Windows CE操作系统介绍
    4.2 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特点
        4.2.1 系统功能模块化
        4.2.2 稳定的实时性支持
        4.2.3 良好的兼容性和多平台支持
        4.2.4 丰富的多媒体支持
        4.2.5 广泛的全球性支持
        4.2.6 强大的开发平台支持
    4.3 Windows CE的开发概述
        4.3.1 Windows CE开发类型
        4.3.2 Windows CE开发流程
    4.4 Windows CE体系结构
        4.4.1 Windows CE操作系统模型
        4.4.2 Windows CE 6.0的体系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Windows CE开发环境的搭建与内核定制
    5.1 开发环境简介
    5.2 安装Visual Studio 2005
        5.2.1 安装Visual Studio 2005
        5.2.2 安装Visual Studio 2005 Service Pack 1
    5.3 安装Windows Embedded CE 6.0
        5.3.1 安装Platform Builder 6.0 Service Pack 1
        5.3.2 安装Windows Embedded CE 6.0 R2
        5.3.3 安装Windows Embedded CE 6.0 R3
    5.4 安装Microsoft ActiveSync同步工具
    5.5 板级支持包BSP
        5.5.1 BSP的基本概念
        5.5.2 BSP包的内容
        5.5.3 BSP包的开发
        5.5.4 BSP的安装
    5.6 定制Windows CE 6.0系统
        5.6.1 构建Windows CE 6.0操作系统工程
        5.6.2 添加支持硬件平台应用的特性组件
        5.6.3 编译生成Windows CE 6.0操作系统运行时映像
    5.7 运行Windows CE 6.0系统
        5.7.1 模拟器上运行
        5.7.2 需要注意的问题
    5.8 SDK
        5.8.1 SDK简介
        5.8.2 SDK的生成与导出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编程系统向Windows CE平台开发的实现
    6.1 创建新项目
        6.1.1 直接移植方案
        6.1.2 创建基于TQ2440平台的新项目
    6.2 移植开发各功能模块
        6.2.1 拷贝原始文件
        6.2.2 移植类的头文件及源文件
        6.2.3 对话框资源移植
        6.2.4 菜单栏和工具栏的移植
        6.2.5 状态栏的移植
        6.2.6 其他资源的移植
        6.2.7 界面的显示和工具栏的加载
        6.2.8 状态栏的加载
    6.3 移植开发的关键技术
        6.3.1 WinCE MFC与标准桌面系统MFC的差异
        6.3.2 存储器的限制
        6.3.3 字符及字符串处理差异
        6.3.4 用户界面设计
    6.4 调试技巧总结
        6.4.1 更改字符集
        6.4.2 定位错误
        6.4.3 Windows CE诊断和调试机制
    6.5 成果展示
        6.5.1 图形绘制
        6.5.2 图形编辑
        6.5.3 视图缩放
    6.6 目标设备实际测试
    6.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与项目
致谢

(5)基于SMP8655的UPnP AV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项目来源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UPnP 协议
    2.1 UPnP 概述
    2.2 UPnP 网络的组成
        2.2.1 设备
        2.2.2 服务
        2.2.3 控制点
    2.3 UPnP 协议栈及所有协议
        2.3.1 XML 语言
        2.3.2 TCP/IP 协议
        2.3.3 HTTP、HTTPMU 和 HTTPU 协议
        2.3.4 SSDP 协议
        2.3.5 GENA 协议
        2.3.6 SOAP 协议
    2.4 UPnP 工作过程
        2.4.1 设备寻址
        2.4.2 设备发现
        2.4.3 设备描述
        2.4.4 设备控制
        2.4.5 设备事件
        2.4.6 设备表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UPnPAV 架构
    3.1 AV 架构设计目标
    3.2 MediaServer
        3.2.1 ContentDirectory 服务
        3.2.2 ConnectionManager 服务
        3.2.3 AVTransport 服务
    3.3 MediaRenderer
        3.3.1 RenderingControl 服务
        3.3.2 ConnectionManager 服务
        3.3.3 AVTransport 服务
    3.4 ControlPoint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平台
    4.1 播放器的选型标准
    4.2 SMP8655 开发板介绍
        4.2.1 SMP8655 开发板硬件资源
        4.2.2 SMP8655 开发板软件资源
    4.3 开发环境搭建
        4.3.1 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安装
        4.3.2 SMP8655 开发板启动过程
        4.3.3 YAMON 的编译与移植
        4.3.4 内核编译及移植
        4.3.5 根文件系统建立
        4.3.6 编译 MRUA 包
        4.3.7 Qt/Embedded 交叉编译及移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UPnP 终端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方案分析与设计
        5.1.1 系统设计目标
        5.1.2 系统设计架构
    5.2 终端 GUI 设计
        5.2.1 Qt 和 Qt/Embedded
        5.2.2 遥控器程序设计和实现
        5.2.3 界面设计
    5.3 终端播放系统的实现
        5.3.1 系统模块概述
        5.3.2 逻辑控制中心模块
        5.3.3 主窗体模块
        5.3.4 AV 核心模块
        5.3.5 系统设置模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目标和方法
    6.2 测试环境:
    6.3 播放性能测试
        6.3.1 音频格式支持测试
        6.3.2 视频格式支持测试
    6.4 UPnP 功能测试
        6.4.1 设备发现测试
        6.4.2 MediaServer 功能测试
        6.4.3 ControlPoint 功能测试
        6.4.4 MediaRenderer 功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基于NiosII的多功能电子相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电子相册常用方案分析
        1.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章节安排
2 相关技术与理论
    2.1 Nios II 处理器及 SOPC 技术简介
        2.1.1 Nios II 软核嵌入式处理器
        2.1.2 SOPC 简介
    2.2 MiniGUI 简介
        2.2.1 MiniGUI 特点
        2.2.2 MiniGUI 软件结构
        2.2.3 MiniGUI 运行模式
    2.3 数字图像处理
        2.3.1 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
        2.3.2 彩色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多功能电子相册系统方案设计
    3.1 功能分析
    3.2 硬件结构设计
        3.2.1 外围电路规划
        3.2.2 自定义模块设计思路
    3.3 软件流程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自定义模块设计
    4.1 缓冲区设计
    4.2 图像旋转模块设计
        4.2.1 设计思路
        4.2.2 FPGA 实现
    4.3 图像缩放模块
        4.3.1 双线性插值算法概述
        4.3.2 模块设计
        4.3.3 插值系数生成模块实现
        4.3.4 插值运算模块实现
    4.4 切换特效模块设计
        4.4.1 设计思想
        4.4.2 FPGA 实现
    4.5 图像模糊处理模块设计
        4.5.1 平滑滤波概述
        4.5.2 均值滤波的 FPGA 实现
    4.6 图像锐化处理模块
        4.6.1 锐化原理概述
        4.6.2 图像锐化的 FPGA 实现
    4.7 反色处理模块
    4.8 图像灰度化处理
    4.9 素描特效处理模块
        4.9.1 Sobel 算子检测方法原理
        4.9.2 Sobel 算法的 FPGA 实现
    4.10 本章小结
5 软件设计
    5.1 移植 MiniGUI
        5.1.1 MiniGUI 的 GAL 的移植
        5.1.2 MiniGUI 的 IAL 的移植
    5.2 控件应用
    5.3 主界面设计
        5.3.1 窗口的概念
        5.3.2 窗口类型与风格
        5.3.3 主窗口的创建方式
        5.3.4 系统主界面创建
        5.3.5 主界面过程函数设计
    5.4 下拉式菜单设计
        5.4.1 建立主菜单
        5.4.2 添加子菜单条目
        5.4.3 编写菜单命令处理代码
    5.5 对话框设计
        5.5.1 定义对话框模板及控件
        5.5.2 对话框过程函数
    5.6 效果展示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成果

(7)基于嵌入式系统的GPS车辆导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
    1.3 嵌入式工控系统简介
        1.3.1 计算机工业分类
        1.3.2 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s)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嵌入式车载 GPS 导航系统的整体分析与设计
    2.1 嵌入式车载 GPS 导航终端的功能设计
    2.2 GPS 系统简介
        2.2.1 GPS 定位系统的总体架构
        2.2.2 GPS 定位原理
    2.3 系统整体设计原则与思路
        2.3.1 硬件平台设计原则
        2.3.2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型
        2.3.3 系统总体结构
    2.4 系统硬件设计
    2.5 软件平台选择
        2.5.1 软件操作系统
        2.5.2 图形用户界面软件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嵌入式车载 GPS 导航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Atom Z510 电路设计
        3.1.1 技术指标
        3.1.2 Atom-510 嵌入式系统底板研究
        3.1.3 桥片介绍
        3.1.4 Intel SCH 架构
        3.1.5 桥片的功能及访问方法
    3.2 CF 卡接口设计
    3.3 音频电路设计
    3.4 GPS 模块的设计
        3.4.1 GPS 模块的选型
        3.4.2 GPS 模块电路设计
    3.5 GPRS 模块的设计
        3.5.1 GPRS 模块简介
        3.5.2 GPRS 技术优势
        3.5.3 BenQ M23 模块
        3.5.4 电源设计
        3.5.5 串口设计
        3.5.6 SIM 卡电路设计
        3.5.7 音频输入电路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入式车载导航系统软件平台的构建
    4.1 嵌入式 Ubuntu 的配置
    4.2 GPS 接口功能实现
        4.2.1 GPS 数据格式
        4.2.2 程序功能
    4.3 GPRS 接口功能实现
        4.3.1 BenQ M23 模块特点
        4.3.2 AT 指令
        4.3.3 软件架构
    4.4 GPS 和 GPRS 的功能组合
        4.4.1 工作模式
        4.4.2 GPS 单元与 GPRS 单元融合工作模式
    4.5 GPS 信息由 GPRS 串口输出
        4.5.1 相关 AT 指令
        4.5.2 GPS 信息由 GPRS 方式传输相关 AT 指令
    4.6 嵌入式 GPS 车载导航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4.6.1 Qt 的编程特性
        4.6.2 Qt/Embedded
    4.7 Qt/Embedded 开发环境
        4.7.1 Qt 的支撑工具
        4.7.2 信号与插槽
        4.7.3 Qt/Embedded 程序开发流程
        4.7.4 音频播放设计与实现
        4.7.5 视频播放设计与实现
        4.7.6 图片浏览功能设计与实现
        4.7.7 摄像头监控设计与实现
    4.8 上位机监控终端界面环境设计与实现
        4.8.1 LabView 介绍
        4.8.2 LabView 特点及应用领域
        4.8.3 基于 LabView 的上位机监控终端界面设计与实现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调试与性能分析
    5.1 系统测试方案
    5.2 硬件测试
        5.2.1 GPS 模块测试
        5.2.2 GPRS 模块测试
    5.3 软件功能测试
        5.3.1 视频测试
        5.3.2 音频测试
        5.3.3 摄像头监控测试
    5.4 联合测试
    5.5 测试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基于FPGA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3 FPGA 的发展及其应用
    1.4 LabVIEW 在数据采集领域的应用
    1.5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2 系统涉及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2.1 典型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
    2.2 FPGA 和 SOPC 技术介绍
        2.2.1 FPGA 概述
        2.2.2 SOPC 技术
    2.3 硬件描述语言
    2.4 Avalon 总线
    2.5 Nios Ⅱ 软核处理器
    2.6 USB 总线技术
    2.7 LabVIEW
    2.8 本章小结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
    3.2 前端数据采集电路
        3.2.1 ADS2807 简介
        3.2.2 A/D 转换器硬件电路
    3.3 USB Interface 电路
        3.3.1 USB 接口方案的选择
        3.3.2 USB 芯片选择
        3.3.3 USB 电路原理图设计
        3.3.4 FX2 接口芯片的 Slave FIFO 传输模式
        3.3.5 USB 与 FPGA 接口电路
    3.4 时钟及电源电路
    3.5 本章小结
4 FPGA 固件设计
    4.1 IP 核
    4.2 A/D 采样控制器逻辑设计
    4.3 定制 FIFO
    4.4 SOPC 系统设计
        4.4.1 构建 Nios Ⅱ 软核系统
        4.4.2 添加 USB 部分模块
        4.4.3 配置锁相环 PLL 模块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软件设计
    5.1 Nios Ⅱ 软件设计
    5.2 USB 固件设计
    5.3 数据传输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LabVIEW 应用程序设计
    6.1 LabVIEW 环境下的 USB 驱动开发
        6.1.1 NI-VISA 开发平台
        6.1.2 NI-VISA 的 USB 驱动简介
        6.1.3 创建 USB 驱动
    6.2 USB 部分
        6.2.1 USB 控制传输实现
        6.2.2 USB 块传输实现
        6.2.3 描述符信息实现
    6.3 数据接收、转换及处理模块
        6.3.1 数据接收与转换模块
        6.3.2 数据处理模块
    6.4 传输速率测试及结果分析
        6.4.1 波形存储和读取
        6.4.2 传输速率测试及波形显示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基于ARM-CAN总线的车载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简述
        1.1.1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1.1.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
    1.2 车载网络系统简述
        1.2.1 车载网络的发展
        1.2.2 车载网络主流协议及分类
    1.3 车载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3.1 车载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1.3.2 车载网络控制系统发展趋势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系统硬件平台及相关技术研究
    2.1 系统总体设计
        2.1.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2.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 ARM微控制器模块的研究
        2.2.1 ARM微处理器的应用领域与特点
        2.2.2 ARM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及寄存器和指令结构
    2.3 W90P710嵌入式实验系统的研究
        2.3.1 系统特性
        2.3.2 系统架构
        2.3.3 W90P710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
    2.4 基于W90P710的系统各功能模块实现
    2.5 CAN通信模块的分析与实现
        2.5.1 CAN总线技术分析
        2.5.2 CAN分层结构与CAN高层应用协议的确定
        2.5.3 CAN总线原理分析
        2.5.4 CAN总线传输过程分析
        2.5.5 CAN模块的硬件设计
第3章 系统软件平台及相关技术研究
    3.1 BOOTLOADER分析与移植
        3.1.1 BootLoader的启动过程分析
        3.1.2 BootLoader系统移植分析
    3.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的研究
    3.3 μCLINUX操作系统的原理与分析
        3.3.1 μClinux的小型化方法
        3.3.2 μClinux的体系结构与内核源码简析
        3.3.3 μlinux的内存管理
        3.3.4 μClinux的进程管理
    3.4 CAN总线驱动程序的分析与设计
        3.4.1 Linux/μClinux驱动程序原理
        3.4.2 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的结构分析
        3.4.3 CAN模块驱动程序设计
        3.4.4 CAN驱动程序的编译与加载
    3.5 基于W90P710的μClINUX交叉编译与移植研究
        3.5.1 μClinux的安装设置
        3.5.2 μClinux的交叉编译分析
        3.5.3 μClinux的系统移植实现
第4章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系统的研究
    4.1 嵌入式GUI的发展和应用
        4.1.1 嵌入式GUI简述
        4.1.2 嵌入式GUI的应用选型
    4.2 国产嵌入式图形界面系统:MINIGUI
        4.2.1 MiniGUI原理分析与主要功能特征
        4.2.2 MiniGUI体系结构分析
        4.2.3 MiniGUI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关系
    4.3 MINIGUI的安装与运行
    4.4 MINIGUI的交叉编译与移植
        4.4.1 MiniGUI的IAL输入引擎的编写与移植
        4.4.2 MiniGUI的GAL图形引擎
        4.4.3 MiniGUI交叉编译及移植的实现
        4.4.4 MiniGUI在汽车上的实用意义
第5章 汽车网络控制开发平台的实现
    5.1 车载监控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
        5.1.1 车载监测系统的组成分析
        5.1.2 车载监测系统的原理分析
    5.2 车载网络控制系统实时数据信息处理的研究
    5.3 基于车载网络控制系统的汽车智能控制分析
        5.3.1 空调事件分析
        5.3.2 疲劳驾驶事件分析
第6章 基于MiniGUI的车身电子系统界面设计
    6.1 MINIGUI编程基础
    6.2 MINIGUI的窗口与消息机制原理分析
        6.2.1 MiniGUI的窗口简介
        6.2.2 消息和消息循环机制
        6.2.3 窗口过程和子窗口分析
    6.3 MINIGUI皮肤界面编程分析
        6.3.1 皮肤及皮肤元素属性定义
        6.3.2 MiniGUIExt扩展库
        6.3.3 皮肤窗口的应用
    6.4 车身电子系统人机交互主界面的设计
    6.5 车身电子系统各分支界面窗口的设计
        6.5.1 车窗界面设计
        6.5.2 车灯界面设计
        6.5.3 电动座椅界面设计
        6.5.4 空调界面设计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S3C2440和Linux的硬件驱动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论文结构
        1.2.1 本文研究的内容
        1.2.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硬件部分
    2.1 电源模块
    2.2 微处理器简介
        2.2.1 ARM处理器的工作状态和处理异常机制
        2.2.2 ARM处理器的寄存器
    2.3 FLASH存储器
    2.4 主存储器SDRAM
    2.5 串口
    2.6 网卡
    2.7 USB接口和摄像头
    2.8 触摸屏
第三章 软件部分
    3.1 bootloader简介和使用
    3.2 嵌入式Linux系统及内核简介
    3.3 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以及制作交叉编译器
    3.4 获取和配置Linux内核
    3.5 yaffs文件系统的构建
    3.6 Linux设备驱动
        3.6.1 FLASH存储器驱动
        3.6.2 串口驱动
        3.6.3 网卡驱动
        3.6.4 USB接口和摄像头驱动
        3.6.5 触摸屏驱动
    3.7 QT图形用户界面
    3.8 编译mjpg-streamer软件
        3.8.1 mjpg-streamer软件简介
        3.8.2 mjpg-streamer软件获取和编译方法
第四章 设计方案测试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
附录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Windows 98也能显示USB图标(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英汉科技翻译实践报告 ——以电视机说明书为例[D]. 陈钲涛.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2]智能书写展示多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成. 山西大学, 2018(04)
  • [3]便携式声学换能器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 廖述常.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4]嵌入式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编程系统的研究[D]. 魏万根. 广东工业大学, 2014(10)
  • [5]基于SMP8655的UPnP AV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 魏晨曦.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6]基于NiosII的多功能电子相册设计[D]. 高湛. 重庆大学, 2012(03)
  • [7]基于嵌入式系统的GPS车辆导航的设计与实现[D]. 杜楠.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2)
  • [8]基于FPGA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豫莹. 陕西科技大学, 2012(10)
  • [9]基于ARM-CAN总线的车载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D]. 张长江. 东北大学, 2011(05)
  • [10]基于S3C2440和Linux的硬件驱动的研究和实现[D]. 印盼.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Windows 98 也可以显示 USB 图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