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费改税”——湖南游县“费改税”试点的实践与困惑

走近“费改税”——湖南游县“费改税”试点的实践与困惑

一、走近“费改税”——湖南省攸县“费改税”试点的实践与困惑(论文文献综述)

赵金坡[1](2011)在《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1979-2009年农村中师毕业生的求学、受业、工作、生活及其变迁为考察对象,主要利用人类学的实地研究(field study)和口述史(oral history)的方法,构筑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来源、培养、就业及其社会生活等多维的历史影像。具体地,在回顾中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史实的基础上,研究以“加入者”、“受业者”、“坚守者”、“背离者”的观察视角,考察了不同历史阶段农村中师毕业生们及其“后继者”的现实景况;同时研究试将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等有关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这段教育历史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解读。通过历史考察,本研究主要发现:(一)在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政府政策、农村家庭与中师生个体三者之间的交叉互动,共同构建了1979-2009年我国农村小学师资状况历史发展的现实,这一交叉互动不仅体现在我国中等师范学校发展变迁过程中,还体现在农村社会群体对“未来小学教师”教育的选取心态上。(二)“未来的农村小学教师”只能依靠农村。对这一群体的预定与确保,需要基于农村实际,需要在对中师教育的历史继承中改革,需要在良好的政策引导下走向可持续。根据地方实情,制订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学子报考师范,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农村小学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工作的起点与关键。(三)农村小学教师原始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并不意味着对“面向农村,面向小学”为培养方向的农村师资培养传统的改变,中等师范教育的终结,并不意味着中师教育优良传统的消散。中师教育留给现行“未来农村小学教师”教育可借鉴与继承的优良传统包括:职业和执业思想教育方面、课程设置方面、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的环境创设方面以及教育实践方面等。(四)改革开放以来任教于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中师毕业生们的业务水平、生存状态,流动状况,以及群体心态,值得关注与研究。它们对于中师之后的“未来小学教师”群体—尤其是小教大专毕业的教师群体—构成重要影响;同时对当前国家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有参考价值。

黄海[2](2008)在《当代乡村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 ——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6年)》文中指出本文将湖南省北部地区红镇作为田野个案。以曾好义和陈根生为代表的红镇“混混”为结点,对乡村社会“混混”之生命史与越轨行为进行展示与剖析。以展现在1980年代以来,乡村社会所经历的重大社会变迁中乡村秩序所发生的种种盛世抑或“乱世”的蜕变,并进而考察乡村社会的道德与话语变迁、秩序和权威变异,尝试理解20年来乡村社会灰色化变迁的某种逻辑。本文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社会所发生的种种重大社会事件,对乡村“混混”的生命史产生了直接和持续的影响,在国家政策与乡村“混混”越轨行为的互动影响中,在市场的急剧侵袭下,乡村社会发生了生活与结构转型,这种转型是乡村社会灰色化再生的根本原因。现代性的市场要素植入使得原本需要秩序的乡村,在国家横暴性、常规性权力的减弱,市场冲击和乡土内生整合力瓦解的三重因素作用下,产生了以凸显经济与身体暴力控制为特点的乡村灰色化变异,金钱和身体暴力成为乡村社会转型中,维系秩序与权威的一种日益明显的结构性整合力量。沿着这一思路,本文试图回答五个问题:一是自1980年代以来湘北红镇的社会秩序灰色化是如何形成的;二是乡村“混混”与越轨力量为什么能在当代乡村中成为一种秩序维系的异化力量;三是灰色化的乡村秩序是如何演绎与如何可能的;四是从不透明到透明的乡村灰色化为什么会成为当代乡村秩序的有机部分和“常态”现象;五是红镇乡村社会中的“扶植型秩序”是如何可能的。本文最终得出结论:乡村社会转型直接给乡村越轨力量的萌芽、生发与成长提供了土壤,国家后全能主义政治治理方式的转型为乡村“扶植型秩序”的产生、运转与维系提供了空间。因此,乡村社会的灰色化变迁不仅在宏观上是后全能主义政治治理变迁的结果,也是在微观上越轨力量得到社会意义的结果。从人民公社时期动员型体制过渡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后的压力型体制的基层国家力量,由于后全能主义政治治理的本质特征,使得其在与村庄地方性秩序的互动中,催生出了“扶植型秩序”。前者构成乡村社会秩序转型的决定性基础,中者生发出乡村社会转型的内生性土壤,而后者则成为乡村社会转型的催生性力量。三者互构形塑出越轨力量的成长壮大与乡村社会秩序的灰色化变迁。

陈桂棣,春桃[3](2003)在《中国农民调查》文中认为为自己哭泣,我们感慨。为他人哭泣,我们感动。为农民哭泣,我们感谢。多少年如一日为中国农民哭泣,我们感奋。作家陈桂棣夫妇,耗时三年,访遍安徽乡村,收集的材料和废弃的手稿,几近等身。其中艰难曲折,难以想象。听他俩哭述农民的命运,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眼泪。

何文庭,夏新文[4](2000)在《走近“费改税”——湖南省攸县“费改税”试点的实践与困惑》文中研究说明

二、走近“费改税”——湖南省攸县“费改税”试点的实践与困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近“费改税”——湖南省攸县“费改税”试点的实践与困惑(论文提纲范文)

(1)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二、已有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过程与理论工具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师教育发展及农村中师毕业生群体特征概述(1979-2009)
    一、恢复调整中的中师教育(1979-1984年)
    二、繁荣时期的中师教育(1985-1991年)
    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中师教育(1992-1998年)
    四、过渡与转型时期的中师教育(1999-2009年)
第二章 加入者:为什么选择中师
    一、家庭与个人选择的背后
    二、政策对选择中师的影响
第三章 受业者:中师所给予的
    一、职业理念与敬业思想
    二、课程设置与一专多能
    三、自我管理与主动成长环境的创设
    四、对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视
第四章 坚守者:乡村学校的工作与生活
    一、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二、乡村学校生活
    三、婚恋与社会交际
第五章 背离者:理想与现实之间
    一、不同时期的同一个理由
    二、从背离到被背离
    三、一项关于中师毕业去向情况的调查
第六章 后继者:竞争中的迷惘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大专生
    二、本科院校中的免费师范生群体
结语:谁是未来的农村小学教师
    一、关于研究的几点说明
    二、研究发现
    三、期待
附录
    附录一:本研究重要采访活动
    附录二:有关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中师毕业生"情况问卷调查
    附录三:口述资料样本
    附录四:河南信阳师范学校教育实习成绩评定表
    附录五:中师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调查表
    附录六:湖南省祁阳县教育局《关于做好2090年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 划招生工作的通知》
参考资料和文献
后记

(2)当代乡村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 ——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出场人物一览表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警察是“弱势群体”?
        1.1.2 历史逻辑的断裂与延续
    1.2 地点选择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切入点
        1.3.2 研究目标
        1.3.3 文献综述
    1.4 理论预设及分析概念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安排
2 “混混”网络、结构与基本特征
    2.1 背景:抢劫事件
    2.2 “混混”群体网络特征
    2.3 “混混”营生模式
    2.4 从“混混”群体到个体
3 后集体、记忆与社会变迁(1981-1991)
    3.1 背景:分田到户
    3.2 后集体时代的社会记忆
    3.3 社会变迁与“混混”出场
    3.4 “混混”从边缘到前台
        3.4.1 村庄的转型
        3.4.2 村庄记忆与历史的吊诡
        3.4.3 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型
4 市场、“混混”与成长逻辑1992-1995)
    4.1 背景:市场来袭
    4.2 “混混”的成长逻辑
    4.3 干部与村民的选择
    4.4 “混混”成长的土壤生成
        4.4.1 社会事件与个体选择
        4.4.2 市场化的另一面
        4.4.3 权力不动的单项度改革
5 税费、越轨与农民日常反抗形式(1996-2000)
    5.1 背景:税费沉重
    5.2 越轨行为与日常反抗的结合
    5.3 村民与干部的逻辑
    5.4 “混混”从前台到核心
6 支配、权力与乡村秩序重构(1999-2003)
    6.1 背景:支配类型
    6.2 权力支配下的秩序重构
    6.3 村民与干部的生活世界
    6.4 “扶植型秩序”的建立
7 赌场、暴力与乡村社会转型(2003-2006)
    7.1 背景:赌场风云
    7.2 “混混”势力与秩序主导
    7.3 基层政府的应对策略
    7.4 双重权威的同步弱化
        7.4.1 根源在于“权力太小”?
        7.4.2 横暴性权力还是常规性权力
        7.4.3 双重权力的同步弱化
8 结论
    8.1 乡村社会的转型
    8.2 “异态”与“常态”的乡村“灰色化”
    8.3 “越轨”与“自洽”的乡村“混混”
    8.4 “扶植型秩序”何以可能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相关重要文件汇编

(3)中国农民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在现实与目标的夹缝中
第一章殉道者
    1骚动的路营村
    2案惊中央
第二章恶人治村
    1一切,发生在五分钟内
    2可怕的村霸
    3悲剧还在延伸
    4第四种权力,你在哪里
第三章漫漫上访路
    1享受冷漠
    2感受温差
    3天高皇帝远
    4上访有罪
    5逼上梁山
第四章天平是怎样倾斜的
    1怪圈
    2税费如牛毛达标价更高
    3龙多作旱
    4城乡分治与马太效应
第五章弄虚作假之种种
    1罕见的电报
    2可敬的领导
    3骗你没商量
    4火爆三个月
第六章寻找出路
    1税费改革第一人
    2进了一回中南海
    3两个县委扩大会
    4冒出一个新兴镇
    5墙内开花墙外香
第七章天降大任
    1知音
    2不争论,干给他们看
    3改与不改就是不一样
    4难忘阜阳会议
    5报告进入最高决策层
    6“十三号文件”诞生
    7是非功过凭青史
    8中国农民的福音
第八章破题
    1迟到的“新闻”
    2两份“内参”
    3南极人的喜泪
    4天下第一难题
    5一号议案
    6寄希望于安徽
第九章敢问路在何方
    1市场不相信眼泪
    2在辉煌与富足的背后
    3小岗村的忧虑
    4中国改革正在过大关
    5跳出黄宗羲定律
并非尾声大幕正在拉开

(4)走近“费改税”——湖南省攸县“费改税”试点的实践与困惑(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作法
    1. 制定方案, 合理确定税负。
    2. 清理造册, 落实税负任务。
    3. 规范程序, 确保征收到位。
    4. 加强监督, 严格支出管理。
二、实践效果
    1. 农民赞赏:
    2. 乡村干部肯定:
    3. 乡镇财会人员反映:
三、存在的问题
    1. 税收的稳定性与各种达标活动的随意性矛盾日趋突出。
    2. 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3. 未能真正体现公平税负原则。

四、走近“费改税”——湖南省攸县“费改税”试点的实践与困惑(论文参考文献)

  • [1]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 赵金坡.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2]当代乡村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 ——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6年)[D]. 黄海.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
  • [3]中国农民调查[J]. 陈桂棣,春桃. 当代, 2003(06)
  • [4]走近“费改税”——湖南省攸县“费改税”试点的实践与困惑[J]. 何文庭,夏新文. 调研世界, 2000(01)

标签:;  ;  ;  

走近“费改税”——湖南游县“费改税”试点的实践与困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