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宣传研究要点

2000年宣传研究要点

一、2000年宣传研究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朱可鑫[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任成金,何颖[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山东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农村文化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逐渐减弱,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开始释放,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我们以中共中央、山东省委关于农村文化建设政策的调整和农村文化的发展变迁为线索,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村文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历史的回顾与梳理,以期对新时代农村文化发展有所裨益。

赵栋梁[3](2020)在《基于战略转型的南京造币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印钞造币行业下属的一家国有企业,南京造币公司承担着印钞造币专用装备研制和流通硬币制造的特殊使命。企业自2000年以后发展迅速,也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但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电子支付飞速发展、以及数字货币的加快研制运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和战略挑战。公司主业计划性生产任务持续波动性下降,产能过剩,战略转型势在必行。在战略转型过程中,原有的企业文化能否匹配战略并发挥积极作用,是企业必须正视的关键问题。论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的有关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理论关系;其次,分析公司及其所处行业的战略转型现状和公司企业文化的现状;再次,利用本土化的企业文化量化模型构建问卷开展调查,结合访谈,发现公司企业文化存在以下问题:企业文化对战略转型缺乏引导和支撑、文化建设体系不够完善、员工思想偏于保守且对变革有畏惧、企业文化建设与互联网经济链接不紧密、企业文化落实措施不到位等,进一步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基于公司的战略转型,提出了战略转型中公司企业文化的新定位和“1+8+1”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方向是面向互联网新媒体升级文化传播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推进社会责任建设,发挥货币文化的独特优势推进货币文化产业业务,加强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并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提出了企业文化落实的立体保障措施。论文指出,必须从改变理念、明确定位、完善体系、抓住重点、有效实施等方面综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有效促进南京造币公司的战略转型。

杜海龙[4](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张宇龙[5](2020)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论文研究 ——基于社会责任自觉性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范围内,言论与出版自由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集权主义时期、自由主义时期、社会责任时期。社会责任论的出现,是其进入社会责任时期的标志。这一理论最终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主要内容为:一,必须以“公意自由”为前提;二,新闻人要有明确的责任心;三,必须遵守权力部门的法律法规。在社会责任论成熟之前,世界各国的新闻人已经具有了不同程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新闻人应对社会负责,这一认识在中国经历了缓慢的发展过程。民国时期,第三代职业新闻人对社会责任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论文显示,该系毕业生对社会责任具有某种自觉性的认识。尤其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他们将社会责任意识与保家卫国的社会政治需求相结合,以其专业的新闻知识服务于维护国家的完整统一。在全面抗战的背景下,他们对新闻管控和新闻自由的认识,经历了抗争、妥协、反思这样一个过程,最终意识到二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对新闻的宣传、监督、道德、教化等社会功能的深入理解,经历了从个人意志表达到代表“公意”服务社会的转变。

潘力[6](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大众媒介的代表作品和内容现象,分析了近四十二年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大众媒介也称大众传媒,指向大量受众广播之传播媒体。以往,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是四大传统大众媒介,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大众媒介中不可或缺甚至最为重要的一元,人们阅读、观看大众媒介,通过内容获取信息和得到娱乐消遣。大众媒介内容是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展现媒介内容的写作技法包含了文章体裁选择、主题确定、题材挑选、叙事角度、表达方式、文字风格、篇幅长短、修辞手法等等。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生产实践活动,写作以技法为手段,通过文章和作品形成交流、传达、沟通,影响社会生活。不同的写作技法受写作主体(作者)的文化认知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发展水准影响,呈现出复杂缤纷的面目,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发展情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众媒介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写作技法,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状况,成为历史的记录,许多新闻报道已经成为宝贵的史料。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后,此前受“左”的思潮影响,传媒几近毁灭,报纸、电视台和电台失去了大众传媒的性质,在写作技法上单调雷同,除了社论及大批判文章外,没有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但近四十二年来,大众媒介却以异常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也通过这些媒介的作品,感受着写作技法的不断变化成长。简而言之,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在这四十二年来经历了从单调到多元、从精英化到草根化的演变历程。通过参考大量的相关传播学和写作学的论着以及经过分析大量大众媒介的写作样本,本文将其划分为四个大致阶段,分别为1978—1992年的媒体复苏阶段、1992-2001年的媒体市场化阶段、2002年至2010年的互联网媒体兴起阶段、2010年至今的手机互联网时代。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也只能是大致概念,边界难免有重叠和模糊之处,比如提到的第一篇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改革开放之前,但因其对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也列进了研究作品之中,研究文本的截止时间在2019年末。对于互联网发展时代与手机互联网时代的交叉部分,本文以大众普及度或者是以标志性媒介诞生作为该阶段的划分。在这四个阶段里,大众媒介写作技法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演变趋势:以政治宣传为目标的写作技法从权威到柔化:因为国情,“喉舌功能”始终是中国媒介的第一个标签,而中国政治生态的变化,伴随着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影响着媒体写作方式的改变。从重大事件的“传声筒”到九十年代中期的“舆论监督”到如今官媒的互联网化表达方式,面对同样的宣传职责,大众媒体写作技法比以往都更灵活、更具人情味。受众推动写作技法不断走向通俗与成熟:“受众”在这四十多年间指读者、观众、听众与网民,这一概念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技术的产物,同一个受众往往兼具多种身份,既是读者也是听众,甚至可能也是作者。作者的受众意识是直接影响写作技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中国媒体的受众经历了被忽视到被重视的过程。中国的大众媒介曾经可以居高临下地发声,而在后来的发展中,为了争取受众的认可,故事化和娱乐化成为最显着的媒介写作趋势。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作者与受众的边界已经开始变得模糊,越来越多的受众成为了作者。技术革新推动写作技法的创新:四十二年来,技术的革新进步使中国大众媒介不断创新成为可能。大众迎接了电视机的普及、电脑普及、智能手机普及和互联网技术对生活的彻底改变,不同的技术带来了不同的媒体表现形式,也和不同的写作技法紧密联系。技术的进步让阅读与写作都更加便捷,曾经风光无量的平台不再高不可攀,“写作”可以容纳的手段越来越多,媒介写作的门槛越来越低,去精英化和多元化是技术革新为媒介写作技法带来的显着变化。本文试图在三万余字的篇幅内对四十二年来中国大众媒介的代表性作品的写作技法做一次全景式浏览,因时间、篇幅和水平所限,难免有所遗漏,期待专家和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温丽华[7](2020)在《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文中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战场,面对大量网络信息鱼目混珠,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也借助网络进行传播。为此研究社会思潮在网络传播的方式及其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引导,保证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正与网络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开展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其目的是为了透过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现象去看本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网络信息,自觉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传播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矛盾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索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及引导的要素、特征、模式、原则和方法,全文包括导论、正文的六章内容和结语。导论部分提出了本论题研究的缘起及其重要性,阐述了国内外对“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这一问题的研究综述,并论述了本论题的研究方法及重难点、创新点。第一部分主要研究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概述。首先分析社会思潮和网络社会的内涵,阐述了社会思潮的科学定义和各要素组成,以及网络的定义与特征;其次对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进行概述,分析了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两种表现形式,以及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特征;最后对社会思潮的网络引导进行概述,界定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对象,同时分析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呈现出阶级性与交互性的并存、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破与立的统一等特征。第二部分阐述了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理论基础与借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和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为本论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同时,传播学中有效传播的五大原则、整体互动传播模式理论、威廉斯的媒介文化理论,心理学中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等为本论题提供了理论借鉴。第三部分是对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现状分析。论题阐述了网络中广泛传播的几种社会思潮以及它们带来的不良影响,包括威胁国家的长治久安、动摇群众的“四个自信”、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阻碍个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经历了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成功经验,包括注重用马克思主义评析网络上的多元社会思潮、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动力作用、注重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建设、注重引导方式的与时俱进等。随后,阐述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面临的挑战,包括主导力不足、创新力不足、协同力不足和出现“圈层化”,并分析这些挑战背后的原因。第四部分尝试构建社会思潮网络引导“主体互动”模式。在分析了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切入,构建“主体互动”的社会思潮网络引导模式。文章分析了“主体互动”模式的基本结构,包括核心圈层、次要圈层和边际圈层,详细阐述了“主体互动”模式的三大要素,即引导者、受众和重要平台。最后从引导者的角度分析如何促进互动和协同,主要包括发挥宣传思想工作主管部门的协同作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理论与实践引领作用、发挥主流媒体的融合作用、发挥网络意见领袖队伍的风向标作用。第五部分论述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原则。阐述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三个重要原则:一是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实现引导、在扬弃发展中凝聚共识;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即结合受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筹网络的虚拟性和现实性、促进引导者与受众的共同发展;三是坚持“创新驱动、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即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原则、推动大众化与时代化的融合原则、实现多元载体的一体化发展原则。第六部分探索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方法。结合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原则,从扩大红色阵地、转化灰色阵地、压缩黑色阵地的角度阐述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方法。一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方法,包括网络文化产品开发法、网络品牌打造法、网络服务供给法;二是提高辨析社会思潮能力的方法,包括网络交互对话法、网络舆情引导法、网络监管治理法;三是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技巧,包括化整为零法、以小见大法和情景模拟法。结束语部分是对本课题研究的未来展望。开展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落脚点在于更好地开展社会思潮网络引导。要推进社会思潮网络引导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需求,分析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现象,从现象出发总结本质。这些内在的本质是可认识的,但也是隐蔽、开放、变化的,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入脑、入心、入行。

张慧玲[8](2020)在《上海电台与沪剧播音研究(1949-1990)》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新政权开始接管上海,接管上海旧广播电台即属接管工作之一。上海人民政府通过对不同性质的广播电台采用不同的接管办法,顺利地完成了上海电台新旧性质的转换。其中原上海公营电台被没收,大部分私营电台依旧存在,私营电台的广播内容较之前却有所变化,教育与服务节目需占一定的比例,以配合国家建设等宣传。由于私营电台的商业性质,其经营管理与政府的管制标准存在差距。因此,出于巩固新政权的需要,政府开始有步骤地对私营电台进行改造,首先组织成立具有公私合营性质的联合广播公司;其次,上海人民电台对具有私营性质的联合广播公司进行收购,上海的电台由此改造完成。随着对电台管制步骤的推进,广播节目发生变化,沪剧播音时间随着私营电台的减少和广播周率的合并逐渐下降;另外,为配合社会主义的宣传,沪剧播音剧目中现代戏有所增多。所有电台改造完成后,上海的电台进入国营化时期,政府加强了对广播电台的管理。广播工作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尤其在大跃进时期、“文革”前夕和“文革”期间,广播电台的政治色彩浓厚。沪剧播音节目也不例外,现代戏占主导地位,经典传统剧目或被积压,或被禁止播出。在“文革”前夕,诸多经典剧目甚至被归入“坏”节目行列,直接限制了沪剧题材的多样化发展,节目驱于单一,广播艺术呈现僵化的特点。在新时期,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广播工作的调整,促进了广播节目的开放。沪剧新剧目的创作、旧剧目的开放以及沪剧新人的培养,为沪剧播音提供了剧目与人才,广播电台亦为沪剧本身及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在沪剧播音繁荣景象的背后,由于受到电视媒体、其他娱乐形式的冲击及听众收听爱好的变化等影响,沪剧播音开始出现了危机。新时期下,沪剧播音出现生机与危机并存的局面。

隆琴[9](2020)在《20世纪50年代工人劳动模范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模范源于革命战争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壮大。从革命战争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劳动模范的形象及其发挥的作用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为凸显劳模群体在不同时期的特点,本文分别论述了革命战争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五”建设时期及“大跃进”时期的劳模群体,总结归纳了劳模群体的形象特征与变化特点。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劳模群体的规模庞大且种类繁多,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工人劳模,尤其是一线产业工人劳模。在论述过程中,本文不仅采用了全国劳模的资料,而且纳入了长寿县的档案资料,力图展现劳模群体的多重面貌。在革命战争时期,劳动模范呈现出“为革命苦干献身”的“革命型”劳模形象,他们为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劳动模范源于苏联,最早诞生在中央苏区,随后活跃在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及整风运动中,后又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劳模群体中最为典型的是吴满有和赵占魁,他们是边区人民学习的榜样。中国共产党通过选树劳模,在群众中首次树立了“劳动光荣”的理念,调动了人民群众在工作、生产与战争中的积极性,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人劳模呈现出“对党忠诚、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的“老黄牛式”劳模形象,他们不仅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而且维护了新中国的稳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延续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树劳模。为了扩大劳模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对劳模进行了塑造,力图更好地发挥劳模的作用。首先,中国共产党给予劳模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待,彰显了劳动模范的光荣形象。其次,加强了对工人劳模的宣传,强调工人阶级在新中国成立后翻身做主。最后,在劳模教育过程中注重提升劳模的科学文化与政治素养,促使劳模以更高的生产热情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老黄牛式”劳模不仅在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中带头苦干,而且在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带头捐款,还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护厂与反特,为国民经济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一五”建设时期,工人劳模呈现出“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技术型”劳模形象,他们创造和推广了许多先进经验与先进技术,推动了“一五”计划的完成。之所以劳模呈现出“技术型”劳模形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的基础教育和职工业余教育发展较快,二是苏联选派大批专家及先进生产者到中国传授先进经验与技术,三是中国共产党转变了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为了巩固与强化“技术型”劳模形象,劳模奖励以激发工人的创造性为旨归,劳模表彰与宣传强调劳模拥有先进经验与先进技术。“技术型”劳模的科学文化素养较高,他们是学习与推广苏联先进经验的领军人,他们在先进生产者运动中发扬了创造精神,他们推动了“一五”计划的完成。“大跃进”时期,工人劳模呈现出“又红又专”的形象,他们是执行总路线的先锋。由于政治环境趋紧,劳模的政治身份越发重要,劳模群体中的党员占比增长较快。由于劳模评选、表彰与塑造都强调政治挂帅,因此工人劳模呈现出“又红又专”的劳模形象,他们在“大炼钢铁”中追求高速度,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发扬了协作精神,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敢想、敢说、敢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但是,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浮夸与虚浮现象,劳模的成绩被夸大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在“大跃进”中存在着偏差,但是劳模“努力增产、追求卓越、敢想敢干、乐于协作”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通过探析工人劳模群体的历史嬗变,可以发现工人劳模群体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工人劳模由生产型劳模转变为技术型劳模,劳模的骨干作用不断凸显。事实上,劳模群体的变迁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劳动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展现出中国历史的嬗变。通过探究劳模群体的变迁,既可以展现劳模群体在不同时期的特殊样态,也可以反映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现实诉求。这启示我们要采用科学的劳模评选方法,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丰富与发展劳模精神的内涵,充分发挥劳模的作用。

李丹慧[10](2016)在《分朋引类:中国分化苏联东欧集团再探讨(1964—1965)》文中研究指明19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走向分裂,中国将建立国际反美帝统一战线的外交战略,调整为既反关帝又反苏修,着手建立国际反苏修统一战线。为实现此目标.毛泽东提出了"第二中间地带"等理念。中国确立了分化修正主义集团,集中一切力量孤立和打击苏修的对东欧方针,试图分化社会主义阵营中属于苏联势力范围的罗、德、波、捷、匈、保东欧六国。罗马尼亚成为中国构建反苏阵线中的间接同盟军;东欧另五国则在中苏关系破裂后基本配合莫斯科的对华政策,与苏联形成了抗衡中国的苏东集团。

二、2000年宣传研究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宣传研究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村文化的转型(1978-1995)
    (一)农村文化建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
    (二)农村文化建设与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相配合
    (三)农村文化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逐渐减弱,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开始释放
    (四)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始出现
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村文化的初步发展(1996-2005)
    (一)通过文化下乡活动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引导和支持
    (二)通过城市文明的辐射作用来推动农村文化消费观念变化和升级
    (三)推动农民主体意识觉醒的过程中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村文化的初步繁荣(2006-今)
    (一)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齐头并进
    (二)政府扶持引导与农民自办相互协调
        1. 山东各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农村文化有力扶持。
        2. 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性也被充分激发出来。
    (三)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传统保护并重
    (四)农村文化生活和农民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3)基于战略转型的南京造币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问题和基本思路
        1.3.1 研究问题
        1.3.2 基本思路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企业文化基础理论
        2.1.1 企业文化的定义
        2.1.2 企业文化的结构
        2.1.3 企业文化的功能
        2.1.4 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
        2.1.5 企业文化的测量和诊断
    2.2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
        2.2.1 企业战略
        2.2.2 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第三章 南京造币公司发展现状与战略转型
    3.1 行业及公司的基本情况
        3.1.1 中国印钞造币概况
        3.1.2 南京造币公司概况
        3.1.3 公司组织结构
        3.1.4 公司人员结构
        3.1.5 公司基本生产经营模式
    3.2 中国印钞造币行业的战略转型
        3.2.1 现代企业制度为战略转型奠定基础
        3.2.2 “十三.五”规划明确了转型方向
    3.3 南京造币公司的战略转型
        3.3.1 对形势总体判断
        3.3.2 战略转型的基本原则
        3.3.3 战略转型要点和业务方向
第四章 南京造币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4.1 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历程
        4.1.1 萌芽期:精神文明建设(2004年以前)
        4.1.2 初创期:学习型组织建设(2004-2009年)
        4.1.3 转化期:天印文化体系建设(2010-2015年)
        4.1.4 提升期:职业化团队建设(2016年-现在)
    4.2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特点
        4.2.1 忠诚理念扎实牢固
        4.2.2 顶层设计初步构建
        4.2.3 文化体系初步形成
        4.2.4 企业名气得到传播
    4.3 公司当前文化体系简介
        4.3.1 体系的定位
        4.3.2 文化理念方面
        4.3.3 制度文化方面
        4.3.4 物质文化方面
第五章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
        5.1.1 方案设计
        5.1.2 问卷调查实施结果
        5.1.3 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5.1.4 访谈调研实施结果
        5.1.5 对访谈调研的整理分析
    5.2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5.2.1 企业文化对战略转型缺乏引导和支撑
        5.2.2 文化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5.2.3 员工思想偏于保守且对变革有畏惧
        5.2.4 企业文化建设与互联网经济链接不紧密
        5.2.5 企业文化落实措施不到位
    5.3 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机制体制方面的原因
        5.3.2 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
        5.3.3 员工素质方面的原因
        5.3.4 在文化传导方面的原因
第六章 基于战略转型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6.1 企业文化定位和原则
        6.1.1 转型期的企业文化定位
        6.1.2 企业文化建设坚持的原则
    6.2 构建支持战略转型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
        6.2.1 “1+8+1”企业文化建设体系
        6.2.2 八个文化系统的建设内容
    6.3 转型战略下企业文化建设重点方向
        6.3.1 企业文化与互联网
        6.3.2 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
        6.3.3 企业文化与文化产业
        6.3.4 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
    6.4 立体化推动转型期文化建设落地
        6.4.1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点”
        6.4.2 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线”
        6.4.3 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面”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企业文化建设调查问卷
附录2 企业文化访谈调研提纲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5)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论文研究 ——基于社会责任自觉性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1 关于燕京大学新闻系研究
        2 关于燕大新闻系毕业论文的研究
    (三)基本思路和创新点
一 关于新闻社会责任理论
    (一)新闻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
        1 言论自由思想的发展
        2 新闻界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日益认同
    (二)近代中国新闻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1 社会责任理论的内容
        2 中国新闻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二 积极回应抗日救亡使命
    (一)新闻界的救国救民之责
        1 提出应对日本侵华宣传之策
        2 关注战时宣传战问题
        3 深入认识新闻界的作用
    (二) 抵制外国文化侵略
三 体认新闻管控与新闻自由之关系
    (一) 全面抗战爆发前对政府新闻管控的抵制
    (二) 全面抗战期间对政府新闻管控之“妥协”
    (三) 战后对新闻“自由”的重新认识
四 对新闻社会功能认识的深化
    (一) 强调宣传的客观性和正义性
    (二) 代表民意 监督政府
    (三) 强化新闻道德意识 深化新闻道德认知
    (四) 引导舆论 教化民众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关键词的界定及研究方法
    (一)改革开放
    (二)大众媒介
    (三)写作技法
    (四)演变历程
    (五)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
        2.研究方法
二、1978-1992年:大众媒介复苏阶段
    (一)权威严肃的“新华体”和社论仍是绝对主流的大众媒介写作技法
        1.通行多年的“新华体”
        2.担当社会转型风向标的社论
    (二)新体裁、新题材、新形式发轫
        1.经济类新闻题材遍地开花
        2.深度报道体裁萌芽
        3.电视专题片与直播的叙事方式兴起
三、1992-2002年:大众媒介发展阶段
    (一)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娱乐化
        1.纸媒娱乐与体育题材兴盛
        2.电视娱乐节目的兴起
        3.大众媒介叙事方式的通俗化
    (二)大众媒介的写作技法走向成熟:特稿与《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
        1.《中国青年报》冰点专刊和《华西都市报》的特稿
        2.《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电视新闻杂志”与“舆论监督”
四、2002-2010年:大众媒介蓬勃阶段
    (一)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成熟与多元
        1.《北京:非典阻击战》的公众传播使命
        2.特稿《举重冠军之死》的文学写作技巧
    (二)激烈竞争带来写作技法的媚俗与失范
        1.《走近科学》:在“故事性”和“故弄玄虚”之间
        2.“纸包子”事件:谣言的泛滥与反省
    (三)网络社区和自媒体的崛起孕育了新的写作技法
        1.网络社区的写作:在虚拟世界狂欢
        2.博客时代:人人拥有自己的写作平台
        3.网络写作技法反哺传统大众媒介
    (四)汶川大地震中的中国大众媒介写作
五、2010年至今:大众媒介转型阶段
    (一)技术进步推动写作潮流:从碎片化、精准推送到视频表达
        1.从微博开始的碎片化阅读与写作
        2.甬温线动车事故与微博写作
        3.垂直细分、信息推送的写作方式
    (二)“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写作技法改变
        1.宣传主管部门从“三贴近”到“强四力”的要求
        2.传统媒体更紧密地追随新媒体的写作技法
    (三)与年轻受众的广泛共情: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中的大众媒介写作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7)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论题研究缘起及价值
        (一)本论题研究的缘起
        (二)本论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本论题的研究方法
        (二)本论题研究的重难点
        (三)本论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概述
    一、社会思潮和网络的内涵
        (一)社会思潮的内涵
        (二)网络的内涵
    二、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内涵
        (一)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表现形式
        (二)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特征
    三、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内涵
        (一)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对象
        (二)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特征
第二章 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理论基础与学科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
        (三)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二、传播学的理论借鉴
        (一)有效传播的五大原则
        (三)整体互动传播模式
        (三)威廉斯的媒介文化理论
    三、心理学的理论借鉴
        (一)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第三章 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现状分析
    一、网络中广泛传播的社会思潮及其不良影响
        (一)网络中广泛传播的社会思潮
        (二)网络中广泛传播的社会思潮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我国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实践经验
        (一)我国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经验总结
    三、社会思潮网络引导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引导的主导力不足
        (二)网络引导的创新力不够
        (三)网络引导的协同力较弱
        (四)网络“圈层化”导致引导效果不佳
第四章 社会思潮网络引导“主体互动”模式探索
    一、“主体互动”模式的内涵
        (一)主体间性: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新视角
        (二)“主体互动”模式的构建标准
        (三)“主体互动”模式的基本结构
    二、“主体互动”模式的要素分析
        (一)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引导者
        (二)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受众
        (三)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主要平台
    三、引导者之间的互动与协同
        (一)发挥宣传思想工作主管部门的协同作用
        (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理论与实践引领作用
        (三)发挥主流媒体的融合作用
        (四)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风向标作用
第五章 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原则
    一、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
        (二)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实现引导
        (三)在扬弃发展中凝聚共识
    二、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
        (一)结合受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二)统筹网络的虚拟性和现实性
        (三)促进引导者与受众的共同发展
    三、坚持“创新驱动、一体化发展”的原则
        (一)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二)推动大众化与时代化的融合
        (三)实现多元载体的一体化发展
第六章 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方法
    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以扩大红色阵地
        (一)网络文化产品开发法
        (二)网络品牌打造法
        (三)网络服务供给法
    二、提高辨析能力以转化灰色阵地、压缩黑色阵地
        (一)网络交互对话法
        (二)网络舆情引导法
        (三)网络监管治理法
    三、社会思潮网络引导中的技巧
        (一)化整为零法
        (二)以小见大法
        (三)情景模拟法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课题
致谢

(8)上海电台与沪剧播音研究(1949-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理论方法与史料来源
    四、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接管与改造时期的沪剧播音(1949-1953)
    第一节 上海旧广播电台被接管前后
        一、政府对旧广播电台的接管办法
        二、旧广播电台被接管后的播音情况
    第二节 私营电台改造时期的沪剧播音
        一、从私营到公私合营时期
        二、私营电台改造完成之际
    小结
第二章 政治运动频繁时期的沪剧播音(1954-1976)
    第一节 上海电台国营化初期的沪剧播音
        一、广播工作的改进与沪剧播音
        二、沪剧播音的回升
    第二节 大跃进与调整时期的沪剧播音
        一、广播大跃进与沪剧播音
        二、广播工作的调整与沪剧播音
    第三节 “文革”前夕及“文革”期间的沪剧播音
        一、“文革”前夕沪剧播音革命化
        二、“文革”时期的沪剧播音
    小结
第三章 市场化时期的沪剧播音(1977-1990)
    第一节 广播电台节目调整与改革
        一、广播节目的改观
        二、综合文艺节目的创办
    第二节 沪剧播音与听众反映
        一、沪剧播音剧目变化
        二、沪剧播音新人辈出
        三、听众收听爱好的变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20世纪50年代工人劳动模范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及港澳台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模范
        (二)对劳模群体分期的说明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中央苏区到解放区:劳模群体的孕育与雏形
    一、中央苏区劳模群体的产生
        (一)劳模溯源:苏联劳模群体概况
        (二)劳模初现:中央苏区的春耕模范
        (三)劳模群体扩大:中央苏区的模范工人
    二、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
        (一)大生产运动的产物:生产好的劳动英雄
        (二)整风运动的产物:工作好的模范工作者
        (三)劳模表彰: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大会
    三、解放区的支前模范、战斗英雄与工业劳模
        (一)支援前线的支前模范
        (二)英勇杀敌的战斗英雄
        (三)增产立功的工业劳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人劳模群体(1949-1952)
    一、劳模表彰会议与劳模群体
        (一)劳模评选以生产成绩为主
        (二)劳模表彰采用最高规格
        (三)工人劳模群体的结构特征
    二、劳模塑造彰显工人“翻身”
        (一)劳模奖励:经济与政治上的优待
        (二)劳模教育:科学文化与政治觉悟
        (三)劳模宣传:工人阶级翻身做主
    三、“老黄牛式”工人劳模
        (一)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护厂”与“反特”
        (二)在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中带头苦干
        (三)在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带头捐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五”建设时期的工人劳模群体(1953-1957)
    一、劳模评选与劳模群体结构
        (一)在新一轮评选中落选的劳模
        (二)劳模评选强调技术并注重民主
        (三)劳模群体的结构特征
    二、“技术”导向下的劳模塑造
        (一)劳模表彰:以“技术”为首要
        (二)劳模奖励:鼓励创造
        (三)劳模宣传:先进经验与技术
    三、“技术型”工人劳模
        (一)科学文化素养显着提高
        (二)学习与推广苏联先进经验与技术
        (三)在先进生产者运动中发扬创造精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工人劳模群体(1958-1960)
    一、劳模评选与表彰凸显政治性
        (一)劳模评选注重政治身份
        (二)政治挂帅的群英会
        (三)劳模群体的结构特征
    二、政治牵头的劳模塑造
        (一)劳模奖励:注重精神奖励
        (二)劳模宣传:红透专深
        (三)劳模教育:政治教育为主
    三、“又红又专”的工人劳模
        (一)在“大炼钢铁”中追求高速度
        (二)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发扬协作精神
        (三)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敢想、敢说、敢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劳模群体变迁的特点与经验启示
    一、劳模群体变迁的特点
        (一)劳模群体结构的变化特点
        (二)由生产型转向技术革新型
        (三)劳模的骨干作用不断凸显
    二、对劳模群体历史考察的经验启示
        (一)采用科学的劳模评选方法
        (二)劳模塑造要做到实事求是
        (三)不断丰富劳模精神的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2000年宣传研究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D]. 朱可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J]. 任成金,何颖.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3]基于战略转型的南京造币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 赵栋梁.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5]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论文研究 ——基于社会责任自觉性的视角[D]. 张宇龙.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D]. 潘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11)
  • [7]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D]. 温丽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上海电台与沪剧播音研究(1949-1990)[D]. 张慧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20世纪50年代工人劳动模范群体研究[D]. 隆琴.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分朋引类:中国分化苏联东欧集团再探讨(1964—1965)[J]. 李丹慧.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16(02)

标签:;  ;  ;  ;  ;  

2000年宣传研究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