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和害虫影响亚洲水稻产量

杂草和害虫影响亚洲水稻产量

一、杂草和病虫影响亚洲稻米产量(论文文献综述)

严羽[1](2021)在《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生物制剂应用与操作规程制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农业的高产栽培伴随着化学农药与化肥的超频、过量施用,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威胁,正逐步成为影响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寻求更加安全高效的农资产品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生物制剂作为一类对环境友好且具防病增产作用的纯天然药物备受人们关注,特别是在有机种植方面,其更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研究以代表性生物制剂枯草芽孢杆菌、申嗪霉素和春雷霉素为材料,研究生物制剂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及其对水稻植株生理生化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为这些生物制剂在生产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制剂对稻瘟病的防效分别以药剂进行叶片喷施和种子处理+叶片喷施的方式测定生物制剂对稻瘟病的防效。结果表明,种子处理+叶片喷施的方法对稻瘟病的防效明显高于仅叶片喷施,且相同处理方法下,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稻叶瘟和穗瘟的防效均要高于申嗪霉素和春雷霉素。经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种子处理+叶片喷施后,清水对照组叶瘟病株率为49.33%,穗瘟病穗率为49.22%,穗瘟病指为32.5;而处理组叶瘟病株率、穗瘟病穗率和穗瘟病指则分别为18.33%、18.25%和16.6;分别以病株率、病穗率和穗期病指计算防效,种子处理和叶片喷施配合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效可达62.84%、63.63%和48.92%。而分别以病株率、病穗率和穗期病指计算防效,申嗪霉素和春雷霉素的防效则为 58.11%、54.62%、34.23%和 54.05%、54.05%、29.85%。2、生物制剂对水稻防御酶的诱导作用以供试药剂进行叶片喷施,处理后,水稻中POD活性均显着升高,且均在施药1 d后,酶活性达最大值;1d后各处理水稻叶片中POD酶活有不规则下降,7 d后春雷霉素处理酶活已与对照无差异。药液处理后1 d内,各理水稻叶片内PPO酶活性与对照无差异;1d后酶活上升,第3d达最高值;第5 d时春雷霉素处理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的酶活已与对照无差异,但申嗪霉素处理不仅在第3 d时的酶性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且3d后一直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直至第9d,仍显着高于对照。CAT酶活在各处理水稻叶片中的变化情况与PPO酶类似,均是1 d后上升,3d达最高值,第5 d时与对照基本没有差异。SOD酶活测定结果测显示,各药剂处理后其酶活变化不一致;申嗪霉素处理后,酶活一直上升,且直到第9 d仍显着高于对照;枯草芽孢处理后,酶活在第3d和第5d显着高于对照,其它时间点酶活与对照差异不显着;而春雷霉素处理后,SOD酶活基本与对照没有差异,甚至在第7 d和第9 d还明显低于对照。3、生物制剂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分别以药剂进行叶片喷施和种子处理+叶片喷施处理后,相比清水对照,处理组的水稻单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明显增加,且以种子处理+叶片喷施的方法增加效果更为明显。相同处理方法下,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的作用要优于申嗪霉素和春雷霉素,相较于对照,其单穗实粒数净增了 32粒,结实率提高了14.75%,千粒重增加了2.81g。而申嗪霉素和春雷霉素的穗实粒数净增值、结实粒提高值和千粒穗增加值分别为23粒、13.25%、2.43g和16粒、11.75%、1.82g。稻米品质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制剂处理后稻米品质得到明显提升,且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的稻米品质明显优于申嗪霉素和春雷霉素。以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种子处理+叶片喷施处理后,其稻谷出糙率达85.4%、精米率达76.9%、整精米率达72.4%,而清水对照的出糙率仅为82.5%、精米率为73.2%、整精米率为65.6%;不同处理间,以清水对照处理的青米率为最高,达14.37%;对稻米垩白度与垩白米率的影响处理间有差异,除以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种子处理+叶片喷施的方式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米率较清水对照有显着下降外,其它处理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米率均与对照无差异或比对照显着增加。稻米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除以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种子处理+叶片喷施的方式稻米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外,其它处理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4、基于实验结果与田间实践制定的有机优质稻米生产操作规程依据本文实验结果,在企业现有的有机稻米生产操作规程中增加“通过适当推迟播种期、肥水调控、防虫网覆盖、稻鸭共作、稻蟹共生措施,综合使用效果较好的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源农药减轻有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部分,进一步扩充生产操作内容的丰富性。

杨莹莹[2](2021)在《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重要农艺性状QTL分析及qHD6的精细定位》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剑叶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极大。水稻粒形对稻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抽穗期是决定水稻地区适应性、季节适应性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性状。剑叶形态、粒形和抽穗期都是由主效和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遗传基础非常复杂。非洲栽培稻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具有抗病虫、耐干旱、耐高温、耐盐碱等优良基因,对改良亚洲栽培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籼稻品种中9B(Z9B)为遗传背景构建的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WP60为研究材料,利用WP60与Z9B杂交衍生的F2、F2:3、F3:4和目标区间交叠的剩余杂合体群体,对剑叶形态、粒形和抽穗期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并对位于第6染色体短臂上的抽穗期QTL-qHD6进行了精细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共定位到16个粒形和剑叶形态性状QTL,包括2个粒长QTL,3个粒宽QTL,2个籽粒长宽比QTL,2个千粒重QTL,1个剑叶长QTL和6个剑叶宽QTL;分布于第1、6、7、10和11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2.25%~25.64%;有4个多效性QTL区间,有4个QTL q GW7-1、q FLL10、q FLW10、q TGW7在F2和F2:3群体中被重复检测到,其中位于第7染色体RM3589-RM3394区间检测到同时控制粒长、粒宽、籽粒长宽比和千粒重的QTL,贡献率最高可达17.10%,是一个新的来源于非洲栽培稻的粒形QTL。以上定位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粒形、剑叶形态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在F2:3和F3:4群体中,稳定检测到2个抽穗期QTL;分别为位于第6染色体RM1369-RM6775区间的qHD6,两年贡献率分别为17.11%、8.72%;LOD值为10.78、5.35;和位于第10染色体RM25366-RM216区间的qHD10,两年的贡献率分别为18.61%、18.22%;LOD值为7.61、8.42;利用F2:3群体极端早熟和极端迟熟株系混池测序也验证了抽穗期定位结果,接下来我们在S208分离群体中利用分子标记筛选qHD6呈两种亲本基因型的单株各6个,分三期播种种植成株系,分期播种试验表明,不同播期近等基因系之间抽穗期均相差6天,不受环境温度影响;然后我们利用分子标记在F2:3群体中筛选得到仅在qHD6区间分离的单株种植成NIL-F2群体,在目标区间加密标记并筛选得到4个杂合区间更小且呈连续交叠的单株,种植成NIL-F2群体将qHD6定位在标记RM63~Y1之间656 kb范围内,发现该区间包含调控开花的关键基因Hd3a和RFT1,测序发现WP60与Z9B相比,Hd3a在启动子区域发生了12个碱基的插入和3个碱基的替换,编码区未发生变异;而RFT1在WP60和Z9B的编码区和启动子区域均无差异。NIL-Z9B和NIL-WP60中Hd3a的Real-time PCR结果显示,NIL-WP60中Hd3a的表达量极显着升高,从而促进水稻早抽穗。因此推测Hd3a是qHD6的候选基因。

涂德宝[3](2020)在《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湖北、安徽等长江中游地区推行水稻“籼改粳”工程,然而很多中粳品种引入长江中游稻区种植后,由于品种生态适应性差异,导致其产量表现不稳定以及品质变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长江中游稻区粳稻的发展。因此,明确粳稻在长江中游稻区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对于稳定和保障长江中游粳稻优质高产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8年在湖北省襄阳、枣阳、随州、荆门、公安、武穴6个典型生态点以5种类型水稻(常规粳稻、杂交粳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为对象开展分期播种试验。于2017-2018年在湖北枣阳、安徽六安以及江苏扬州以7种优质粳稻品种(南粳9108、粳565、丰粳3227、武运粳80、皖垦粳2号、甬优4949和粳两优4466)为对象开展区域对比试验。进行不同生态区和不同播期条件下粳稻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源库关系等方面差异的研究,明确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并进一步分析研究源库特征变化以及灌浆期高温对粳稻品质形成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中游稻区粳稻生育进程表现出随播期推迟播种-抽穗天数明显缩短,而抽穗-成熟天数延长,不同区域抽穗-成熟天数差异显着。随播期推迟粳稻播种至抽穗天数缩短极差值可达30天,抽穗-成熟天数延长极差值可达15天。不同区域粳稻抽穗-成熟天数极差可达27天。导致生育进程明显变化的主要因子为温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播种-抽穗天数与营养生长期平均温度(VT)和花前平均温度(FT)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同时抽穗-成熟天数与灌浆期平均温度(GT)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长江中游稻区,粳稻区域不同播期平均产量差高达2 t hm-2-4 t hm-2,不同播期产量差高达1.1 t hm-2-3.5 t hm-2,不同区域选择适宜播种期可提高产量和缩小产量差。研究发现粳稻产量与VT和GT显着负相关,相关系r分别为-0.285**和-0.269**(n=96)。本研究发现当21.5℃<VT<24.2℃搭配21.7℃<GT<25.6℃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粳稻产量。(3)在长江中游稻区,不同播期和不同区域粳稻品质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播期粳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范围为4.9%-40.9%;垩白粒率差异范围为4.3%-34.5%以及垩白度差异范围为1.3%-34.8%。相关性结果表明粳稻的整精米率与GT显着负相关。同时淀粉RVA特征值中峰值黏度、崩解值以及消减值与GT显着正相关。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适温灌浆期高温可诱使粳稻垩白粒率增加8.0%-41.5%,诱使垩白度增加1.2%-25.8%左右,显着增加了稻米糊化温度,同时降低直链淀粉含量。灌浆期高温主要是通过影响植株叶鞘中干物质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中转运以及影响籽粒中淀粉分支酶活性,造成籽粒灌浆速率变慢,最终导致籽粒重量降低,进而导致籽粒垩白的显着增加以及淀粉特性变差。(4)源库关系数据结果表明,在长江中游稻区,随着播期的推迟,粳稻的品种出现源显着变小,叶库比和茎库比显着变小。研究表明粳稻叶面积和比叶重与VT、FT以及幼穗分化期平均温度(RT)呈显着和极显着负相关性。进一步研究源库关系对粳稻品质形成机理发现,叶面积指数较高、比叶重较大、叶库比以及茎库比相对较大的较优源库关系可显着的提高粳稻稻米品质。主要表现为粳稻蛋白质量分别下降0.93%-1.07%,垩白度降低4.7%-22.4%,垩白粒率有降低趋势,糊化温度显着降低,总淀粉含量增加4.6%-6.2%,食味值显着提高。同时发现比叶重与水稻产量极显着正相关。研究表明,较优的源库关系有利于提高净同化率,促进茎鞘干物质转运,延长灌浆活跃生长期。从而提高籽粒的最终粒重,促进了籽粒淀粉的合成,显着提高稻米品质。综上所述,粳稻品种在长江中游稻区不同生态区以及不同播期条件其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源库关系存在显着差异。差异的形成主要与花前温度(尤其是VT)和灌浆期温度(GT)密切相关。本研究当21.5℃<VT<24.2℃搭配21.7℃<GT<25.6℃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粳稻产量,同时根据源库关系与VT和品质的相关性以及GT与品质的相关性。我们认为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可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优的稻米品质。根据这一发现,在粳稻种植生产实践中,可综合当地连续多年气象资料检索结果,作为确定长江中游稻区选择适宜品种和适宜播种期的参考依据。

魏来[4](2020)在《富锦市水稻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文中提出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水稻种植区,在保证粮食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富锦市作为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全省粮食产量最高的县级市,其水稻种植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以机插秧为代表的机械化种植模式在富锦市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随着物质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水稻直播技术也得到迅速提升和推广。关于机插秧和直播两类模式孰优孰劣的讨论越来越多,选择合理高效的种植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水稻种植所带来的综合效益,促进富锦市水稻种植可持续发展,继而确保黑龙江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地位。为保证富锦市水稻种植可持续发展,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投入产出分析、综合效益评价等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富锦市主要水稻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评价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水平,帮助水稻种植户和相关部门选择和推广合适的种植模式,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保证富锦市水稻种植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分析了富锦市水稻种植现状,阐述了富锦市主要采用的水直播、旱直播和机插秧三种种植模式的标准技术流程及特点。(2)对富锦市主要水稻种植模式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从水稻种植的投入要素构成和产出分析入手,比较不同种植模式投入产出差异,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每种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影响水稻产出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投入产出角度上,水直播模式效益最高、旱直播模式次之,机插秧模式最低。(3)构建了水稻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水稻种植特点,建立了由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3个一级指标,每亩产值、每亩农药使用量、技术满意度等1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水稻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4)构建了基于AHP—熵权法的TOPSIS水稻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富锦市主要水稻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直播模式综合效益最高,旱直播次之,机插秧最低。并通过障碍度模型,确定了影响不同种植模式综合效益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直播模式综合效益最高,旱直播模式次之,机插秧模式最低。(5)根据投入产出分析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针对不同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水稻种植模式推广和综合效益提升的建议。

陈美虹[5](2020)在《稻壳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起源和进化》文中指出稻壳素(momilactone)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在植物病原体防御和化感中发挥重要作用,最早在稻壳中发现。绝大部分植物暂未有稻壳素研究报道,只有部分禾本科植物与非维管束苔藓植物大灰藓(Insomniella plumaeforme原拉丁名Hypnum plumaeforme)能分泌稻壳素,其中栽培水稻、野生稻和稗草基因组中都含有稻壳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大灰藓与禾本科植物属于完全不同的植物学分类,便在进化上引出了稻壳素起源的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大灰藓基因组中稻壳素生物合成基因的分子结构及不同物种中稻壳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进化关系,我们对基部植物大灰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同时测定了稗草合成稻壳素的能力,并进行植物基因组稻壳素基因簇的大规模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大灰藓基因组中存在一个150 Kb大小的区域,该区域内包含串联排列的两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Ip DTC1/Hp DTC1基因和稻壳素A合酶(MAS)基因。酶功能预测和应激性诱导实验证明了这些成簇基因是负责大灰藓稻壳素生物合成的功能性基因簇;(2)稻田稗草可在稻瘟病菌诱导下合成稻壳素;(3)对已测序植物大范围调查发现,只有两类禾本科植物(稻属和稗属)和大灰藓中存在稻壳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并且这些基因簇之间没有共线关系。这些结果表明,大灰藓、水稻和稗草稻壳素基因簇功能相近,可能是趋同进化的结果。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苔藓植物防御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这对于探究次生代谢产物基因簇的进化起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殷颖珊[6](2019)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稻鸭共作”模式研究 ——以中山市南朗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加大农业产业调整力度,积极走绿色、高附加值和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增长之路,努力协调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众多的新型农业发展理论和农业生产模式当中,稻鸭共作作为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循环经济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中山市南朗镇为例,就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展开分析和探讨,并通过对南朗镇100户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总结出基于农户视角的“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的绩效评价,同时,针对该模式的实施和推广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和改进策略。针对中山市南朗镇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论文划分为五部分开展详细论述。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交代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等,并就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和评述。论文第二部分为理论综述,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概念进行介绍,如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和稻鸭共作技术等。论文第三部分对中山市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历程予以回顾,并针对中山市南朗镇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的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论文第四部分基于中山市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现状分析,总结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和问题。论文第五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优化和解决策略,以促进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在地区内的顺利推广。

罗璇[7](2019)在《稻田放养适宜鸭品种的筛选及其对稻鸭共作系统的作用》文中提出稻鸭共作作为一种生态循环农业方式,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稻鸭共作生产中主要选用当地的地方麻鸭品种为主,但由于不同地方麻鸭的生长性能和田间劳作能力差异较大,导致稻鸭共作效果参差不齐。基于此,本文以小体型的金定鸭、“役用鸭”(绿头野鸭♂×金定鸭早)和苏邮1号,以及中体型的高邮鸭和“白改鸭”等5种各有特点的鸭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鸭品种在零日龄耐水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田间回捕率和行为学之间的差异,分析比较稻鸭共作模式下不同鸭品种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差异,筛选出最佳适于稻田放养的鸭品种,并进一步验证所筛选的鸭品种对稻田杂草、土壤、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作用效果,研究旨在为稻鸭共作技术的优化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为比较不同鸭品种耐水时间、成活率和田间工作时间,在零日龄时开展耐水性试验,结果表明,苏邮1号、金定鸭和“役用鸭”的耐水时间达到30h以上,高于“白改鸭”和高邮鸭。育雏期成活率以金定鸭最高(96.93%),其次是“役用鸭”(94.17%)和苏邮1号(92.24%);田间回捕率以“役用鸭”最高(100.00%),高邮鸭最低(66.67%);将18日龄雏鸭按15只/亩放入试验田,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连续观察5 d,观察发现,“役用鸭”、金定鸭和苏邮1号每天的活动时间分别为324.50 min、315.75 min和314.50 min,极显着高于高邮鸭和“白改鸭”(P<0.01)。2、为分析比较不同鸭品种在稻田间的生长发育和肌肉品质差异,经田间合理补饲后,在90日龄回捕时进行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金定鸭、“役用鸭”和苏邮1号等小体型鸭体重达1.3 kg以上,中体型的高邮鸭和“白改鸭”上市体重在2.1-2.2 kg之间,各品种均能达到相应的标准体重。屠宰性能测定发现,各品种的屠宰率达80%以上、全净膛率达60%以上,稻鸭共作模式下各个鸭品种生长发育良好。肌肉营养价值测定结果显示:“役用鸭”、金定鸭和苏邮1号的胸肌蛋白含量最高,而水分含量最低;pH值以“役用鸭”最高,显着高于金定鸭(P<0.05);高邮鸭的脂肪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最高。3、为了筛选出适宜于稻鸭共作的鸭品种,选择零日龄耐水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田间工作时间、上市体重以及田间回捕率等与稻田放养鸭性能相关的重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 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1%,建立了稻鸭共作下鸭的综合性能评估模型:Y=0.307zx1+0.356zx2+0.296zx3-0.483zx4+0.233zx5,经过对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确定“役用鸭”、金定鸭和苏邮1号为适宜于稻鸭共作的鸭品种。4、为进一步验证所选鸭品种对稻田生态和水稻生长的作用效果,以金定鸭为试验对象,按照稻鸭共作标准技术方案及有机水稻栽培要求进行水稻和鸭的管理,经田间杂草调查发现,稻鸭共作区杂草发生为3.26株/m2,对农田杂草的控制率达99.5%;稻鸭共作区土壤的碱解氮水平较对照区提高了 13.58 mg/kg,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虽有一定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稻鸭共作的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0.26%、2.15%、2.72%(P<0.05),水稻产量比对照组增加了 75.24 kg/亩;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高于对照组25162元/hm2。稻鸭共作对鸭的生长性能、肌肉品质以及稻米品质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和改善作用。综上所述,金定鸭和“役用鸭”体型较小、田间游动时间长、耐水性能好、成活率高,在回捕时可达到标准体重,能充分发挥稻田役用潜力,用于稻鸭共作可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和稻田工作效果;苏邮1号活动力尚可、产肉性能良好、肌肉品质突出,对回捕稻田放养鸭的屠体有较高要求的可选苏邮1号用于稻鸭共作,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稻鸭共作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杂草、改良土壤、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宋广鹏[8](2019)在《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生态效应分析》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的三大主食之一,以往的水稻种植多以化肥和农药来保高产,但易引起环境污染,稻米品质安全性得不到保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优质无公害大米越来越多地受到人民的追求。追求优质高效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稻鸭共作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复合种养方式,具有较高的生产和生态价值。本文利用大田田间试验,设置 0.067ha(OR1),0.200ha(OR3),0.333ha(OR5)3 种规模田块处理和对照(CK,无稻鸭共作,施用化肥),通过分析不同规模稻鸭共作系统对稻田土壤、田面水和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不同规模稻鸭共作下农田生态效应,为水旱轮作下稻鸭共作规模优化提供参考方案。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长期稻鸭共作下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发生变化。长期稻鸭共作田块OR1、OR3和OR5处理土壤容重分别较CK低5.3%、11.5%和8.0%。经过两年试验后3种规模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7.6 g/kg、16.9 g/kg和19.7g/kg,其中OR1和OR3分别较试验前提高了 5.8%和9.4%,OR5较试验前降低1%,CK为14.0 g/kg,无显着差异。有效氮含量表现为增加明显,OR1、OR3和OR5齐穗期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31.2%、103.1%和39.7%,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 46.8%、25.1%和42.6%,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6.4mg/kg、6.8mg/kg和6.8mg/kg,较试验前分别提高了36.9%、21.5%和26.0%,CK为6.8g/kg,无显着差异。而速效钾无显着差异,两年平均值分别为 140.9 mg/kg、138.5 mg/kg 和 145.3 mg/kg,显着低于对照的 179.4 mg/kg。3种规模处理下各处理的pH值和CK之间无显着差异。和CK比较,稻鸭共作期间会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OR1和OR3,OR5处理水体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低54.6%、106.7%和68.5%,稻鸭共作淹水过深对作物生长不利。2.3种规模稻鸭共作田块田面水平均温度显着低于CK,约降温0.4~0.9℃,且降温效果在温度较高时更明显。水体养分方面,OR1、OR3和OR5处理水体NH4+-N含量分别比对照高7.3%、19.5%和9.7%;NO3--N含量分别比对照高61.9%、61.0%和10.9%;研究初步表明稻鸭共作存在氮流失风险。水溶性钾比对照分别低25.2%、8.1%和14.9%;水溶性磷各处理与对照无显着差异。另外,稻鸭共作可以提高水体溶氧量,OR1,OR3和OR5处理下水体溶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 6.0%,11.0%和0.9%。3.OR1和OR3处理的水稻齐穗期光合作用强度分别比对照低18.2%和20.3%,OR5和对照没有显着差异。OR1和OR3处理水稻齐穗期根活性和对照没有显着差异,但比OR5均高35.1%。OR1、OR3和OR5处理的作物地上生物量比对照低20.2%、13.9%和26.1%。3种稻鸭共作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低24.9%、19.7%和24.4%。3种处理中,OR3的产量最高,该处理下水稻的有效穗数显着高于其他两种处理。

李旭凯[9](2017)在《稻属AA基因组转座子功能解析和中国芒草地理分布与生物质降解效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座子(transposable elements,TE)是一类可以通过自身编码的酶进行切割、复制、重新整合等一系列生物化学过程,在基因组不同位置间移动的、重复的DNA序列,它广泛存在于真核和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并对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进化有着重要影响,是基因组的重要成分。60多年前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对玉米籽粒色斑进行研究发现了转座子(TE)。这一理论与之前传统的经典遗传学理论相违悖,当时的科学界并不接受转座因子学说。但是现今,基因组测序项目已经证明,转座子对其宿主基因组大小的改变、染色体的重排、基因结构的破坏、新基因的产生、基因表达活性、microRNA的形成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转座子(TE)介导的插入突变已被大家公认。稻属(Oyza)属于禾本科(Poaceae),有24个物种,其中有3个物种是栽培稻(亚洲栽培稻O sftiva 的两个亚种O.sativa ssp. Indica、O. sfativa ssp. Japonica 和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ma Steud),普遍分布在亚洲、非洲、澳洲和南美洲的热带与亚热带等地区。稻属物种按照染色体组类型的不同,划分为了 10个基因组类型:AA, BB, CC, BBCC,CCDD,EE, FF,GG, HHJJ 和 HHKK。栽培稻所属的 AA基因组由9个物种组成,即3种栽培稻(O. sativa ssp.Indica、O. sativa ssp.Japonica和Oyza glaberima)和6种野生稻(普通野生稻Oyza rufipogon、尼瓦拉野生稻Oryza nivara、短舌野生稻Oryza barthii、展颖野生稻Oryzaglumaepatula、长雄蕊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和南方野生稻Oryza meridionalis)。其中这些野生稻与水稻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它们蕴藏着相当多的人类目前尚未了解与利用的优异基因,并且至今在水稻常规育种中取得的绝大多数研究突破取得的成果,几乎都与发掘和利用这些AA基因组野生稻中的优异基因有关。发掘及利用稻属AA基因组野生物种中蕴藏着的诸多优异基因资源,对拓宽水稻育种的遗传基础,确保稻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对稻属植物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研究,有助于育种工作者去改进水稻品质,对粮食生产和安全具有关键的意义。近几年,多种栽培稻物种和野生稻物种的基因组已经测序完成,并公布在数据库上供研究者下载使用,比较基因组是开展稻属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研究对稻属植物AA基因组的8个近缘物种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和转座子插入分析,重建了AA基因组8个物种的系统发育树,计算了各物种的分化时间。与此同时,基于转座子插入到基因内部的分析,探讨了栽培稻的起源,从全基因组水平上对稻属AA基因组8个物种的转座子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并对转座子的位置、数目、插入区域偏好性和对基因结构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1937个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CDS序列构建了稻属AA基因组8个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1)澳大利亚的O.meridionalis为AA基因组的基部类群;2)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籼稻(O. sativa indica)和粳稻(O.sfativa japonica)和分别和O. rufipogon.与 O.nivaar 聚类为独立的两个分支,支持 O. sativa japonica和 O. sativa indica为多次起源的观点;3)非洲一年生野生种O.barthii 是非洲栽培稻O.glaberrima的祖先;4)进化树估测稻属AA基因组亚群大约在4.8百万年前产生分化,亚洲、非洲栽培稻分别在0.78 MYA和0.28 MYA开始分化。2.对稻属AA基因组8个物种的转座子进行注释,结果表明,稻属基因组序列可以注释为转座子相关序列分别为140.36 MB, 151.70 MB, 86.77 MB, 103.23 MB,91.57 MB, 83.62 MB, 81.73 MB, 61.75 MB(分别是 O. sativa Japonica,O. sativa Indica,O. nivara, O. rufipogon, O. glaberrima, O. barthii, O. glumaepatula O. meridionalis genomes),分别占基因组的 37.49%,35.53%,25.68%,30.55%,28.94%,27.13%,21.92%和18.39%,其中反转录转座子所占基因组比例最高,在反转录转座子中又以Gypsy所占比例最高。栽培稻转座子数目与野生稻差不多,但是序列长度大于野生稻。3.对序列设定了三个分析区域:基因区、基因上游2 kb和基因下游2 kb区域,对稻属物种中转座子在不同区域的插入位置偏好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转座子插入栽培稻基因里的数目明显少于野生稻,但是在基因上下游2 kb没有这种差异。插入到基因中的转座子大部分作为内含子,转座子构成外显子的例子中,栽培稻略小于野生稻。对基因内部和基因上下游2 kb区域内含有转座子序列的基因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GO、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有转座子插入的基因主要参与核苷酸结合,花粉与雌蕊相互作用,激酶活性,细胞蛋白质修饰,代谢过程,分子功能,细胞过程,分解代谢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水解酶活性,酶调节活性,碳水化合物结合,胚后发育等,该结果进一步暗示了转座子对水稻驯化有重要作用,揭示了栽培稻及其野生祖先种基因组与基因的变异与进化规律。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问题的关注,发展非石油替代燃料成了社会的普遍认识。作为第二代生物乙醇的纤维乙醇因为其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与粮食作物对土地的竞争受到广泛的重视。木质纤维素来源包括农林废弃物以及迎合生物能源发展需要的能源植物,其中包括草本和木本。木质纤维素是自然生成的复合体,其中包括以下三种生物高分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木质纤维素要转化为纤维素乙醇,生物质抗降解屏障是其最大的障碍。芒属(Miscanthus)属于禾本科(Poaceae或Gramineae),是多年生C4植物,具有诸多优点:光合效率很高;分蘖能力强,生物量大,生长快速;自交不亲和,生态型丰富,杂种优势强,对养分的需求低,便于管理;抗性和环境适应性较强,几乎不需求喷洒杀虫剂;水分利用效率高,无需专门进行灌溉,雨水就可以保证其在贫瘠干旱的土地上良好生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能够在作物的边际土地上种植,不与粮争地等。芒属有14个物种,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地区。中国是芒属植物的资源中心,主要种类有荻(M. saccharforus Benth)、南荻(M. lutarioriparius Spp.)、芒(M. sinensis Anderss)、五节芒(M.floridulus Warb)等,其中芒的分布最为广泛。本文为研究芒草地理分布如何影响芒草细胞壁成分及降解转化效率,探索选育高降解效率的优质芒草的最佳地理位置。我们从全国收集的1400份芒草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四个种类(芒、五节芒、荻、南荻)的171份芒草,绘制种类来源地理分布图,并对细胞壁组成与结构、生物质糖化和地理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每个种类的芒草展现了代表性的地理位置,荻主要分布在北方,五节芒主要分布在南方,芒分布较广,而南荻分布较窄。不同的地理分布造成四个种类的细胞壁组成多样性。南荻有较高的纤维素和木质素,荻有较低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芒和五节芒有较低的木质素和较高的半纤维素。细胞壁组成的多样性导致降解效率的多样性。经1%NaOH或1%H2SO4预处理芒草茎秆,荻的酶解六碳糖产率较高,南荻的酶解六碳糖产率较低,芒的总糖释放较高。根据生物质降解效率与芒草分布相关性分析,发现降解效率高、低材料在地理分布上存在一条黄金分割线(42°25’ N,108°22’E 到 22°58’N,116°28’E),根据概率公式 P(H/L|East) = P(H/L∩East)/P(East),91%的高材料分布在分割线以东。同时,平均、最低气温以及平均降雨量均不是影响生物质降解效率的主要因子,而日照辐射才是影响生物质降解效率的主要因子。在细胞壁成分和壁聚合物的特征方面,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结晶度(CrI)呈现出相对高的概率值,这也说明半纤维素和纤维素CrI是决定芒草降解效率的内在因素。本研究首次确定了芒草生物质酶解产糖与太阳辐射有密切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定义的芒草分布黄金分割线东北的区域选择芒草种质资源,将有更大的概率获得生物质降解效率更高的材料。此外,由于平均日照是唯一一个对芒草生物质酶解产糖起到正影响的气象因子,平均日照应该作为繁育能源植物芒草的首选因素。本研究结果为收集和繁育优质的能源芒草种质资源具有指导意义。

高光杰[10](2017)在《施用有机肥条件下不同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辽宁省主栽14个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有机肥生产条件下不同品种产量及稻米品质特性的差异,以期为有机稻高产优质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1.不同粳稻品种的干物质及产量表现施用有机肥条件下沈稻529和五优135具有较高干物质积累能力,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的积累量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抽穗前后干物质积累量存在较大差异,干物质积累量排在前5位的品种有沈稻529、五优135、沈稻47、沈农315、盐丰47,分别为883.7 g·m-2、870.93 g.m-2、800.98 g·m-2、750.03 g.m-2、738.26 g.m-2;产量由高到低排在前5位的品种有沈稻529、五优 135、沈稻47、沈农315、沈稻505,分别为9.53 t.hm-2、9.45 t·hm-2、9.1 t·hm-2、8.95t·hm-2、8.75t·hm-2.总体来看干物质积累量越高产量表现越高。2.不同粳稻品种的光合生产特性旭粳6号和沈稻9号的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水稻剑叶气孔导度以沈稻9号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显着;沈稻11、沈稻47的水稻剑叶胞间CO2浓度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沈稻9号剑叶蒸腾速率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齐穗期、成熟期沈稻529叶面积指数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叶面积衰减率以沈稻529最高,为0.0914,与其他品种差异显着;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以旭粳6号最高,其次是五优135、沈稻529;抽穗至成熟期净同化率沈稻529最高,为2.8g·m-2·d-1,与其他品种皆达到显着水平。3.不同粳稻品种的品质表现从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来看,沈稻8号、沈稻7号、沈稻529、丰优307、沈稻11和沈稻47在有机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从品质评价值来看,以沈稻529、旭粳6号最高,分别为83、82,除与丰优307、沈稻47未达到显着水平,与其他品种差异显着。4.稻米产量、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产量与每穗颖花数呈显着正相关,与每穗成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品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垩白率和垩白度与整精米率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粒长呈显着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精米率达到极显着正相关,与整精米率呈显着正相关,与垩白率、垩白度呈显着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品质品价值与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适口性与整精米率呈极显着正相关,冷饭质地与精米率呈显着负相关。从稻米理化特性与品尝食味的关系可看出,除蛋白质含量与气味达到显着正相关外,其他指标均未达到显着水平。食味值相关分析表明,感官品尝测定的综合值与气味、外观结构、适口性、滋味呈极显着正相关。稻米品质和产量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的高低对于品质的好坏影响不显着,每穗颖花数和每穗成粒数与糙米率呈显着负相关,千粒重与糙米率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6,与精米率、粒宽、胶稠度呈显着正相关。

二、杂草和病虫影响亚洲稻米产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草和病虫影响亚洲稻米产量(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生物制剂应用与操作规程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有机水稻的生产
        1.1.1 有机水稻生产的定义
        1.1.2 有机水稻生产的现状
        1.1.3 有机水稻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1.2 有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1.2.1 有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
        1.2.2 稻瘟病菌研究进展
        1.2.3 稻瘟病的防治
    1.3 生物制剂对稻瘟病的防治与应用
        1.3.1 生物制剂的由来
        1.3.2 生物制剂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品种
        2.1.2 供试药剂
        2.1.3 供试仪器
    2.2 生物制剂对稻瘟病的田间防效测定
        2.2.1 小区设计
        2.2.2 药剂浓度
        2.2.3 处理方法
        2.2.4 田间调查
        2.2.5 防效计算
    2.3 生物制剂对水稻的促生作用测定
    2.4 生物制剂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2.5 供试药剂对水稻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2.5.1 田间施药
        2.5.2 田间采样
        2.5.3 粗酶液的制备
        2.5.4 酶活性测定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物制剂对稻瘟病的防效
    3.2 生物制剂对水稻防御酶的诱导作用
    3.3 生物制剂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3.4 生物制剂对稻谷质量的影响
    3.5 生物制剂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6 基于研究结果的田间操作规程制定
        3.6.1 栽培思路
        3.6.2 地块选择
        3.6.3 产地环境要求
        3.6.4 品种选择及产量目标
        3.6.5 栽培措施
        3.6.6 病虫草害防治
        3.6.7 收获
4 讨论
    4.1 有机稻米生产的制约因素
    4.2 生物制剂在有机稻米生产的应用
    4.3 食用有机稻米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致谢

(2)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重要农艺性状QTL分析及qHD6的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稻属的分类
        1.1.1 亚洲栽培稻的起源
        1.1.2 非洲栽培稻的起源
        1.1.3 源于非洲栽培稻的有利性状相关基因
    1.2 渗入系的构建与应用
        1.2.1 渗入系的构建
        1.2.2 渗入系在QTL定位中的应用
    1.3 水稻粒形性状的遗传研究
        1.3.1 已克隆控制粒长的主效基因
        1.3.2 已克隆控制粒宽的主效基因
        1.3.3 已克隆控制粒重的主效基因
    1.4 水稻叶形性状的研究进展
        1.4.1 已克隆控制叶形的主效基因
    1.5 水稻抽穗期的研究进展
        1.5.1 水稻成花素基因Hd3a和 RFT1
        1.5.2 抽穗期调控通路的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粒形与剑叶性状的QTL定位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材料的种植
        2.1.2 试验材料的表型考察
        2.1.3 引物设计和遗传图谱构建
    2.2 常用的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器材和常用仪器
        2.2.3 数据分析
    2.3 实验方法
        2.3.1 田间取样
        2.3.2 水稻叶片DNA提取
        2.3.3 PCR扩增
        2.3.4 6%的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检测
        2.3.5 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4 结果与分析
        2.4.1 F_2和F_(2:3)群体及亲本粒形和剑叶形态性状的表型分析
        2.4.2 F_2和F_(2:3)群体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2.4.3 F_2和F_(2:3)群体粒形和剑叶形态性状的QTL定位
    2.5 讨论
第三章 抽穗期QTL-q HD6 的精细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群体构建方法
        3.1.2 田间实验与性状考查
    3.2 实验方法
        3.2.1 DNA标记检测
        3.2.2 数据分析
        3.2.3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亲本材料产量性状
        3.3.2 抽穗期基因QTL定位
        3.3.3 F_(2:3)和F_(3:4)群体抽穗期性状的QTL定位
        3.3.4 F_(2:3)群体中抽穗期QTL的混池测序
        3.3.5 近等基因系的表型比较
        3.3.6 构建剩余杂合体对q HD6 进一步精细定位
        3.3.7 近等基因系之间抽穗期差异分析
        3.3.8 候选基因的预测
        3.3.9 抽穗期基因的表达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水稻粒形及剑叶性状的遗传研究
    4.2 水稻抽穗期性状的遗传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1 长江中游“籼改粳”的必要性
    2 籼粳稻的差异
        2.1 籼粳稻产量差异
        2.2 籼稻和粳稻品质差异
    3.气候因子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3.1 气候因子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2 气候条件对稻米产量的影响
        3.2.1 温度对产量的影响
        3.2.2 太阳辐射对产量的影响
        3.3 气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3.1 温度对品质的影响
        3.3.2 太阳辐射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4.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4.1 源库特征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2 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对稻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3 淀粉形态与结构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5.研究思路及基本内容
第一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生长发育的差异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气象数据收集
        1.3 生育期记载
        1.4 茎蘖动态
        1.5 产量构成因子
        1.6 试验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数据
        2.2 生育进程的变化
        2.3 茎蘖动态
        2.4 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和太阳辐射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3.讨论
    4.小结
第二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产量表现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生育期记载
        1.3 气象数据收集
        1.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测定
        1.5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态区及不同播期产量差异
        2.2 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
        2.3 产量与各生育阶段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2.4 不同处理温度变化情况
    3.讨论
    4.小结
第三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的稻米品质差异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气象数据收集
        1.3 品质测定
        1.4 数据分析处理
    2.结果分析
        2.1 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和太阳辐射的差异
        2.2 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
        2.3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
        2.4 稻米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
        2.5 稻米蛋白质含量
        2.6 稻米品质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
    3.讨论
    4.小结
第四章 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对粳稻源库特征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气象数据收集
        1.3 生育期记载
        1.4 水稻叶面积测定
        1.5 干物质量测定
        1.6 数据分析处理
    2.结果分析
        2.1 不同播期水稻叶片相关性状差异
        2.2 库性状变化
        2.3 源库关系
    3.讨论
    4.小结
第五章 源库关系对粳稻品质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气象数据收集
        1.3 干物质和叶面积
        1.4 品质测定
        1.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1.6 试验指标计算
        1.7 灌浆动态的测定
        1.8 数据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稻米品质差异
        2.2 水稻源库关系的差异
        2.3 水稻叶鞘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2.4 籽粒灌浆动态
    3.讨论
    4.小结
第六章 粳稻品质对灌浆期高温的响应及其机理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灌浆动态
        1.3 试验品质测定
        1.4 淀粉分支酶活性
        1.5 淀粉结构
        1.6 试验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稻米品质差异
        2.2 叶鞘物质转运差异
        2.3 灌浆动态差异
        2.4 淀粉合成酶活性差异
        2.5 淀粉结构差异
    3.讨论
    4.小结
第七章 结语
    1.研究总结
    2.本研究创新点
    3.研究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富锦市水稻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方法
    2.1 相关概念
    2.2 指标赋权方法及选定
        2.2.1 主观赋权法
        2.2.2 客观赋权法
        2.2.3 赋权方法选择
    2.3 综合评价方法及选定
        2.3.1 综合评价方法
        2.3.2 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3 富锦市水稻生产概况
    3.1 富锦市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环境
        3.1.3 社会经济
    3.2 富锦市水稻生产现状
    3.3 富锦市主要水稻种植模式概况
        3.3.1 旱直播
        3.3.2 水直播
        3.3.3 机插秧
4 富锦市水稻主要种植模式投入产出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4.1.1 数据来源及问卷设计
        4.1.2 种植户个体特征统计分析
    4.2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投入产出情况
        4.2.1 不同种植模式投入情况
        4.2.2 不同种植模式产出情况
    4.3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4.3.1 C-D生产函数模型
        4.3.2 模型检验
        4.3.3 变量选择及研究假设
        4.3.4 模型初步拟合
        4.3.5 模型修正
        4.3.6 模型结果分析
5 水稻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1.2 评价指标选取及含义
    5.2 指标权重确定
        5.2.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5.2.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5.2.3 结合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权重
    5.3 基于改进TOPSIS的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5.3.1 改进TOPSIS模型构建
        5.3.2 障碍度模型构建
6 富锦市水稻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与分析
    6.1 权重确定
        6.1.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6.1.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6.1.3 AHP—熵权法组合确定最终权重
    6.2 基于改进TOPSIS模型的综合效益评价
        6.2.1 综合评价
        6.2.2 分类评价
    6.3 不同种植模式综合效益障碍因子诊断分析
    6.4 政策建议
        6.4.1 推动水稻种植模式转变,大力推广直播技术
        6.4.2 优化生产要素投入,提高水稻产出水平
        6.4.3 加强配套技术研究,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6.4.4 积极开展农户培训,加强种植技术的示范和指导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水稻种植模式调查问卷

(5)稻壳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起源和进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水稻化感
        1.1.1 化感作用
        1.1.2 水稻的化感作用
        1.1.3 化感物质稻壳素的发现
        1.1.4 稻壳素的作用
        1.1.5 稻壳素的合成机制
    1.2 基因簇
        1.2.1 基因簇起源模型
        1.2.2 基因簇的鉴定
        1.2.3 稻壳素基因簇相关基因
    1.3 其他植物与稻壳素
        1.3.1 稗草与稻壳素
        1.3.2 大灰藓与稻壳素
    1.4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测序
    2.2 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
        2.2.1 基因组拼接、组装和注释
        2.2.2 系统发生树和分化时间估计
        2.2.3 植物基因组中稻壳素基因簇的鉴定
        2.2.4 RNA提取和定量RT-PCR
        2.2.5 IpMAS基因功能鉴定
        2.2.6 裂殖酵母中3OH-syn-pimaradienolide的生物转化
        2.2.7 IpCYP1和IpCYP2 基因功能鉴定
3.结果
    3.1 大灰藓基因组拼接、组装和注释
    3.2 大灰藓基因组的进化
    3.3 大灰藓基因组中稻壳素基因簇的鉴定
    3.4 稻壳素成簇基因的酶功能
    3.5 稗草中稻壳素的测定
    3.6 植物中稻壳素基因簇的进化
4.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基于循环经济的“稻鸭共作”模式研究 ——以中山市南朗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稻鸭共作概念
2 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2.1 循环经济理论
    2.2 稻鸭共作技术的循环经济模式
3 中山市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现状
    3.1 中山市农业发展情况
    3.2 中山市南朗镇介绍
    3.3 中山市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推广历程
    3.4 中山市南朗镇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现状
    3.5 中山市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问题
4 中山市稻鸭共作循环经济模式发展优化策略
    4.1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养殖质量
    4.2 构建科学体系,完善生产技术标准
    4.3 加强生产区域规划,优化生产环境
    4.4 建立“公司+农户”产业发展体系
    4.5 加大财政投入,丰富激励政策
    4.6 加强技术宣传,加快产业发展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山市镇(区)“稻鸭共作”模式情况调查问卷(种植户)

(7)稻田放养适宜鸭品种的筛选及其对稻鸭共作系统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2 稻鸭共作的发展历程
        2.1 “稻田养鸭”的起源与发展
        2.2 稻鸭共作技术在日本的发展
        2.3 稻鸭共作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3 稻鸭共作技术相关研究进展
        3.1 稻鸭共作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3.2 稻鸭共作对稻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
        3.3 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
        3.4 稻鸭共作对鸭生长发育及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4 当前稻鸭共作存在的问题
        4.1 鸭品种良莠不齐
        4.2 鸭高效饲养技术缺乏
        4.3 水稻草病虫害防治仍很棘手
        4.4 稻鸭共作标准化技术亟需建立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鸭品种在稻田的生长发育与行为学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主要试验仪器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鸭品种耐水时间比较
        2.2 不同鸭品种育雏期成活率比较
        2.3 不同鸭品种田间行为学观察
        2.4 不同鸭品种田间回捕率比较
        2.5 不同鸭品种田间生长发育监测
        2.6 不同鸭品种屠宰性能的比较
        2.7 不同鸭品种常规肉品质的差异比较
        2.8 不同鸭品种在田间综合性能的比较
    3 讨论
        3.1 不同鸭品种耐水性比较
        3.2 不同鸭品种育雏期成活率比较
        3.3 不同鸭品种田间行为学观察
        3.4 不同鸭品种的成鸭回捕率比较
        3.5 不同鸭品种生长性能比较
        3.6 不同鸭品种屠宰性能的比较
        3.7 不同鸭品种常规肉品质的差异比较
        3.8 不同鸭品种在田间综合性能的比较
第三章 金定鸭对“稻鸭共作”系统效果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仪器与试剂
        1.4 测试指标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鸭共作对鸭屠宰性能的影响
        2.2 稻鸭共作对鸭肌肉常规肉品质的影响
        2.3 稻鸭共作对鸭胸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4 稻鸭共作对鸭胸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5 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的影响
        2.6 稻鸭共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7 稻鸭共作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2.8 稻鸭共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9 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3.1 稻鸭共作对鸭屠宰性能的影响
        3.2 稻鸭共作对鸭肉品质的影响
        3.3 稻鸭共作对鸭肉氨基酸的影响
        3.4 稻鸭共作对鸭肉脂肪酸的影响
        3.5 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的影响
        3.6 稻鸭共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7 稻鸭共作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3.8 稻鸭共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9 经济效益分析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生态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2 研究进展
        1.2.1 稻鸭共作系统对稻田环境的影响
        1.2.2 不同规模稻鸭共作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提出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试验设计
    2.4 技术路线
    2.5 取样及测定
        2.5.1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
        2.5.2 田面水指标测定
        2.5.3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2.2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土壤pH的影响
        3.2.3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3.2.4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3.2.5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3.2.6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3.2.7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田面水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田面水pH的影响
        4.2.2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田面水温的影响
        4.2.3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田面水溶性氮的影响
        4.2.4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田面水溶性磷含量的影响
        4.2.5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田面水溶性钾含量的影响
        4.2.6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田面水溶氧量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水稻齐穗期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5.2.2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水稻齐穗期根活性的影响
        5.2.3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水稻成熟期生物量的影响
        5.2.4 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5.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主要结论
    6.3 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稻属AA基因组转座子功能解析和中国芒草地理分布与生物质降解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稻属AA基因组转座子比较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转座子概述
        1.1.1 转座子的功能
        1.1.2 转座子的分类
        1.2 稻属基因组
        1.2.1 稻属植物简介
        1.2.2 稻属AA基因组
        1.2.3 稻属AA基因组起源及其进化
        1.2.4 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及其进化
        1.3 水稻中的转座子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稻属AA基因组序列和注释信息的搜集
        2.1.2 RNA-seq数据的搜集和预处理
        2.1.3 Bisulfite-seq数据的搜集和预处理
        2.2 转座子的注释
        2.2.1 从头(De novo)算法
        2.2.2 基于同源性的算法
        2.2.3 联合算法
        2.2.4 稻属AA基因组转座子鉴定
        2.3 直系同源基因和基因家族鉴定
        2.4 共线性分析
        2.5 系统发育分析
        2.6 RNA-seq数据分析
        2.7 转座子与基因的关系
        2.8 基因GO及KO注释
        2.9 基因组甲基化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稻属A基因组物种进化树
        3.2 栽培稻基因组含有更多的TE序列
        3.3 驯化使TE从栽培稻基因区被排除
        3.4 TE主要存在于基因的内含子中
        3.5 TE选择性的在特定功能基因中保留或排除
        3.6 TE影响基因功能而改变农艺性状
    4 讨论
    5 论文数据说明
第二章 芒草不同品种的地理分布与生物质降解效率关系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生物质能
        1.1.1 化石能源的枯竭与危害
        1.1.2 生物能源与能源植物
        1.2 植物细胞壁的结构
        1.2.1 纤维素结构
        1.2.2 半纤维素结构
        1.2.3 木质素结构
        1.2.4 植物细胞壁各组分之间的互作
        1.3 生物质降解
        1.3.1 生物质的预处理
        1.3.2 纤维素与生物质降解
        1.3.3 半纤维素与生物质降解
        1.3.4 木质素与生物质降解
        1.3.5 细胞壁与生物能源
        1.4 能源植物——芒草
        1.4.1 芒草生物学特性
        1.4.2 芒草的种类
        1.4.3 芒草的研究现状
        1.5 植物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细胞壁多糖成分提取和测定
        2.3.2 木质素含量测定
        2.3.3 比色法测定六碳糖和五碳糖
        2.3.4 GC-MS测定半纤维素单糖
        2.3.5 HPLC测定木质素单体组成
        2.3.6 纤维素结晶度测定
        2.3.7 生物质稀酸预处理及酶解
        2.3.8 生物质稀碱预处理及酶解
        2.3.9 气象数据的获得
        2.3.10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大类芒草的分布
        3.2 四大类芒草来源地的气候
        3.3 四大类芒的细胞壁组成
        3.4 四大类芒草的降解效率
        3.5 降解效率与芒草地理分布的关系
        3.6 降解效率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3.7 细胞壁组分与芒草地理分布的关系
    4 讨论
    5 论文数据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部分perl程序代码
    附录B.部分OrthoMCL程序运行代码
    附录C.部分circos程序代码
    附录D.稻属AA基因组8个物种TE相关基因GO富集分析
    附录E.栽培稻与野生稻KO富集差异
    附录F.中国171份芒草材料来源地的部分气象数据
    附录G.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施用有机肥条件下不同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用有机肥条件下不同粳稻品种群体生长状况比较
        2.1.1 不同粳稻品种主要生育时期群体茎蘖数
        2.1.2 不同粳稻品种齐穗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2.1.3 不同粳稻品种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2.1.4 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输出转换特性
    2.2 施用有机肥条件下不同粳稻品种光合生理指标比较
        2.2.1 不同粳稻品种主要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
        2.2.2 不同粳稻品种光合特性
        2.2.3 不同粳稻品种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净同化率
    2.3 施用有机肥条件下不同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比较
        2.3.1 不同粳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4 施用有机肥条件下不同粳稻品种的品质表现
        2.4.1 不同食味测定方法测得的食味得分和相应品种
        2.4.2 不同粳稻品种的碾磨品质
        2.4.3 不同粳稻品种的外观品质
        2.4.4 不同粳稻品种的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
    2.5 施用有机肥条件下稻米产量、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2.5.1 粳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相关系数
        2.5.2 稻米品质间的相关性
        2.5.3 稻米外观品质与米饭特性间的相关性
        2.5.4 稻米碾磨品质与米饭特性间的相关性
        2.5.5 稻米蒸煮营养品质与米饭特性间的相关性
        2.5.6 米饭特性间的相关性
        2.5.7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3 结论与讨论
    3.1 施用有机肥条件下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及产量特性
    3.2 施用有机肥条件下不同粳稻品种光合特性
    3.3 施用有机肥条件下不同粳稻稻米品质特性
    3.4 稻米品质与食味值相关性分析
    3.5 稻米品质与产量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四、杂草和病虫影响亚洲稻米产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生物制剂应用与操作规程制定[D]. 严羽. 扬州大学, 2021(08)
  • [2]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重要农艺性状QTL分析及qHD6的精细定位[D]. 杨莹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 涂德宝.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4]富锦市水稻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D]. 魏来.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5]稻壳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起源和进化[D]. 陈美虹. 浙江大学, 2020(01)
  • [6]基于循环经济的“稻鸭共作”模式研究 ——以中山市南朗镇为例[D]. 殷颖珊.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7]稻田放养适宜鸭品种的筛选及其对稻鸭共作系统的作用[D]. 罗璇. 扬州大学, 2019
  • [8]不同规模田块的稻鸭共作系统生态效应分析[D]. 宋广鹏.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稻属AA基因组转座子功能解析和中国芒草地理分布与生物质降解效率分析[D]. 李旭凯.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2)
  • [10]施用有机肥条件下不同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特性的研究[D]. 高光杰.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杂草和害虫影响亚洲水稻产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