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农民观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转变农民观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转变农民观念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贾保营[1](2021)在《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文中提出对于中国乡村而言,贫困是个历史性窠臼。晚清民国以来,为解决乡村的贫困问题,政府与民间力量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进行实践,但均以失败告终。集体化时代虽然没有出现“减贫”这样的表述,但实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为改革开放后乃至当前的减贫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考察时发出“走合作化道路”的号召;并提出“给农业插上科学的翅膀”。考察集体化时期的反贫困实践,可以为当前的减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因此,考察集体化时期的反贫困实践,极具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昔阳县为例,以报纸、地方史志与基层档案为主体资料,并辅以田野口述,尝试揭示环境、技术、制度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试图较为全面展现集体化时期中共的减贫实践。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讲述了昔阳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制度以及农民的生活状态。作为分析的起点,了解昔阳原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制度、环境与贫困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集体化时代国家重要文献的梳理,找出国家对贫困的理解以及反贫困措施。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即是国家不同阶段反贫困措施在昔阳县的实践效果。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土改如何在昔阳展开以及土改后昔阳农村的状态。通过对土改前后的昔阳县的考察,我们既可以看到土改对于乡村社会的重大意义,又可以理解农业合作化的历史背景与实践逻辑。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农业合作化与技术改革是如何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以摆脱贫困的。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论述的是农业水利化与农业机械化。第七章以井沟为例,进行了微观史的研究。第八章则是呈现集体化后期昔阳的面貌,总结分析昔阳反贫困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通过考察,发现中国共产党以制度优势为依托,以技术为发展引擎,通过积累偏高、消费偏低的方式带领中国人民跳出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公社体制虽未彻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是技术实践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这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积蓄了潜能。集体化时代改造传统农业的举措,使农民的能力、观念都发生了改变,培育了人力资本。这看似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相似,但其改造传统农业的具体路径则与舒尔茨所提倡的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集体化时代的中国,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极度稀缺,传统的农民却数量众多,市场机制并不能改造传统农业。中国共产党运用国家的力量,将稀缺的现代化生产要素下沉到乡村,并借此改造了传统农业,培育了人力资本,积累了国家资本,摆脱了恶性贫困循环。这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改造传统农业,极具启发意义。

刘林莉[2](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人类生存、生活以及生产的决定性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总布局,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了突出地位,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以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目标,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出发,围绕建成“美丽中国”这一主题,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等多领域、多层面采取行动,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新举措,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生态文明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但是,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依然严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并不稳固,特别是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成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短板。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系统梳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凝练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涵与特点,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明确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思路,梳理国内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阐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理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国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等方面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依据,从改革开放前28年、改革开放初期和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时期这三个时期农村的主要建设任务及其对农村生态文明的影响,厘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历史依据,并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等方面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现实依据,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依据三个方面阐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条件,为下文阐述奠定基础、指明方向。第三部分从农业、农民与农村等方面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从自然观、生态观、环境观、发展观与生产力观等方面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观念;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创新建设与传统保护、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党政共管与民众参与、道德规范与法律治理等方面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从生态规划、生态法规、生态文化、生态产业与生态环境等方面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从目标要求、观念更新、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等方面系统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实际,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第五部分从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两方面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现实价值。

李丽[3](2020)在《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法治要良好运行,健全完备的制度体系和公民深厚的法治观念是其必要条件,法治观念是推动法治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既是农村法治社会有效建立的根本所在,也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更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然而与国家法治化进程相比,农民的法治观念还明显不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农民法治观念培育也愈显无力和低效。现实抵牾催促着我们对农民法治观念培育进行反思和检视,以实现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良性质变。缺乏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明晰基本理论问题,才能进一步把握培育农民法治观念的精髓和理想进路。法治是一种成熟、多元而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制度框架,作为上层建筑,根植于社会现实土壤的中国法治必然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内涵。法治观念是法治的个体观念表达,是个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象与法治规律的主观心理感受和把握,是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能动反映和内在自觉。法治观念包含法治认知、法治情感、法治意志三个相互关联又逐层递进的结构要素。新时代中国农民的法治观念是指农民个体所具备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相适应的主观心理感受和内在自觉。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是培育者与农民的双向互动,既包括培育者的法治教育引领过程,又包括农民自主建构过程,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应包含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法、培育环境四要素,遵循法治知识的传授与教育、法治实践的体悟与认同,法治环境的联动与耦合的培育机理。我们对农民法治观念的内在结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要素和运行机理的理论解答,搭建起了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架构和模型。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指向的“农民”是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整体意义上群体,拥有广义的外延范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判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规划,新时代背景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了新际遇。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既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农民法治观念的提升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造了条件。理论概括是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重要方式,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引。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农民教育思想作为其理论成长点和根基,并提取绵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借鉴西方的成熟学说。这些理论成果为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理依托。历史是真理之母。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应链接历史,感悟历史经验对现实的启迪与昭示。改革开放是我国法治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起点。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经历了准备阶段(1978年——1985年)、起步阶段(1986年——1996年)、展开阶段(1997年——2011年)和新时期(2012年——至今)。脉络的梳理使得培育经验愈加清晰,四十多年来,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遵循;采取“送法下乡”模式,将农村纳入现代法治建设的轨道;紧抓依法治村,建立村民自治制度,为农民践行民主法治观念提供制度平台;坚持德、法共治,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助推作用;开展农村立法、司法、执法建设,注重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带来的积极影响。透过历史之境,总结培育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历史参照与借鉴。疑乃思之始,问乃学之端。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是实践的指引,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最优良的方法论传统和最鲜明的方法论特征。新时代农民的法治观念既有积极表现,也确实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不断丰富,但法治认知模糊;法治期待产生,但司法认同度不高;守法观念形成,但依法办事观念欠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在新时代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农民主体性的缺场,“唯培育者为主体”倾向;培育内容多以法律知识为中心,忽视法治的价值内涵;培育多采用单向度灌输式方式,忽视法治实践与交往互动;各培育主体未形成有效合理,农村普法机制运行不畅;农村法治建设不完善,培育微观环境不佳等多维度困境和挑战。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全面、深入、辩证地挖掘问题根源,能深化我们对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研究当前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实抵牾,有利于定位化解矛盾的着力点,为构建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理路提供现实指引。在这样一个革故鼎新的伟大时代,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新要求,呼唤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回归和彰显,探究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路向。理论、历史、现实像是三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必须坚持培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主体间性原则和本土化原则,以完善农村法治建设、促进农民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农民法治认知、强化法治情感体验、增强法治信任、培养法治思维为具体目标,构建多层次培育目标体系。根据农民心理发展特点,农村培育环境与资源,结合农民法治需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取向,培育应采用“唤起民众”式培育法、法治实践体验法、生活化培育法,重点培育农民的法律至上观念、权利保障观念、依法办事观念、权力制约观念。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可遵循以下路径开展:发挥党政的主导作用,扩大社会主体的参与范围,凸出重点农民群体的培育工作,明晰各培育主体责任,共同构建“党政、社会、农民”协同联动的培育大格局;通过完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机构设置、加紧队伍建设、强化经费保障、健全评估体系完善农村普法机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让农民在各类法治活动中,在依法治村的实践中,在纠纷处理解决中深化民主法治实践,提升农民法治体验;通过完善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一核三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等途径优化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乡土环境。

杜凯华[4](2020)在《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地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又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甘肃省由于受到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和经济社会状况影响,农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普遍不高,成为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选择甘肃省典型县域作为研究区域,开展县域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研究,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推进乡村农业振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评述了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法,分析了甘肃省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现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了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探讨了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西和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9.28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6%;流转方式以出租为主,还有转包、转让、互换、作价入股等;流转主体主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流转大户等。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面积占流转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第二,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总面积13.4万亩,规模化经营模式主要有:经营主体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专业大户带动型、农业项目带动型;规模经营种植以中药材为主,花椒、苹果、土豆、蔬菜次之;土地自然条件、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主体、农民及相关制度等是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逐年提高,但规模化经营水平有待提升。据此,提出规范土地流转、转变农民观念、培育壮大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农地规模化经营的规章管理制度等建议。

杨艳丽[5](2020)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与驱动因素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相关文件多次强调支持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就黑龙江这一农业资源大省而言,粮食产量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但由于传统农业的路径依赖,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就业容量小,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全国排名持续下降。通过考察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查找导致农村产业发展缓慢的因素,探寻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尽快推进黑龙江省农村产业全面发展,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实地调查及统计资料相结合,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当前黑龙江省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分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访谈对象,运用扎根理论,识别和选取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驱动因素,构建理论模型,以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驱动因子进行验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作用路径及影响程度。从农户微观视角进行问卷调研,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农户参与产业融合意愿的驱动因素。最后为提高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加强各相关因素的作用力度,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从问题意识着眼阐释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和根源,以制度变迁理论为指导指出黑龙江省原有的资源型路径依赖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缓慢的原因,引入产业发展粘性理论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研究基础。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指出应针对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驱动策略。(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统计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法,从总指数和子指数两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正从低度融合向中低度融合转变,产业融合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在现有衡量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因素中,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村服务业融合处于中低度发展阶段,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业增效还处于低度发展水平,农民增收同样处于低度发展水平且在所有评价因素中所产生的效应最弱。(3)对于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进行识别和选取。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农业企业负责人、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乡村干部的访谈,识别相关驱动因素,经过开放性译码、主轴性译码、选择性译码,构建理论模型,探索政府支持、市场因素、农业产业化组织方式、资源禀赋、技术创新等六个方面的相关指标因素,提出研究假设。(4)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推进主体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软件对各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应用AMOS软件对因子进行验证性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驱动因素,得出这些因素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程度,从作用力程度看,农业产业组织方式因素>政府支持因素>资源禀赋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市场推动因素>人力资源推动因素;从作用效果看,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增效>农民收入>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村经济发展。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中,市场推动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尤其是人力资源因素的动力不足。对农民收入和农业多功能性发挥作用力度还相对较弱,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对这几个方面予以重视。(5)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目的出发,通过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参与主体即普通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借鉴计划行为理论探索黑龙省农户参与产业融合意愿的驱动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做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家庭禀赋、感知行为和对外部环境的响应等方面对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意愿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对合作社满意度相对较高,对企业引领产业融合认知不足,风险认知、政策认知、年龄因素都是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意愿的因素。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1)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2)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能力,创新主体间的利益联结,促进人力资源吸纳和培养,加快农户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3)注重科技创新,提高融合质量;(4)加强政府支持,通过政策、财政和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田丽[6](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职院校一直是农民培训的中坚力量,本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工作为切入点,将当前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高职院校作为研究主体。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社会阶层理论、增能理论以及系统论等为理论支撑。在实际调查中,主要通过对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发放在线电子问卷进行调查,并对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老师与负责人进行访谈调查。在分析梳理调查所获得资料的基础之上,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培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发现并阐述了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优势与意义。同时,也对高职院校培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一的阐述。当前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结构性矛盾突出、高职院校自我发展意识薄弱、培育方式不合理、培育内容单一与培训教师结构有待优化。通过对问题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导致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困境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传统价值观念导致培育困境、城乡二元体制的禁锢、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与方式的落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基于上述问题与问题成因,本文从高职院校内部工作机制创新和外部支持环境优化两方面来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从高职院校内部工作机制创新方面来看,具体有: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强化主体价值,增强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力促培育方式多样化;科学设置培育内容,优化涉农专业群结构与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从外部支持环境优化方面来看,具体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树立平等的职业农民观念;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机制;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赋权为核心,激励农民广泛参与。

张宇[7](2019)在《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要求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实行了扶贫开发战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特别关注与农民、农村、农业相关的问题,其中农民是最具有能动作用方面,要特别注重农民的观念问题,使农民转变观念,形成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为新农村建设提档加速。因此,研究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分为五章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本章对这一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综述、创新点进行介绍。首先论述了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并根据搜集的资料提炼出国内外学者关于贫困、反贫困和农民观念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的相关概念以及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实现农民观念现代化的时代蕴意。详细论述了该研究涉及的扶贫开发、农民观念、农民观念现代化的内涵,说明实现农民观念现代化有利于增强扶贫开发效果,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都有能动的影响。第三章立足于社会发展及扶贫开发现状,对农民观念的现状作详细说明,说明农民观念在发展过程中其市场经济观念、民主法治观念、进取竞争观念和科学发展观念增强,但是农民还存在市场竞争观念缺乏、宗族观念深厚、生态观念不强、组织合作观念较低的问题。第四章针对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存在的问题,从历史、现实和组织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历史方面主要是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制约和传统文化观念的消极影响;现实因素主要是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现行相关制度限制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组织方面因素主要是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和社会舆论导向功能不到位。从这三个方面详细论述阻碍农民观念现代化的因素。第五章对农民观念存在问题进行原因解读的基础上,从为农民提供物质基础、制度保障、文化支持、教育培训和舆论引导方面提出促使农民观念现代化的路径,以期在扶贫开发进程中实现农民观念现代化。

樊荣[8](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高素质农民的需求巨大而迫切,农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研究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所取得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成就,对进一步提高新时代农民教育的有效性,增强农民的政治认同,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理论、现代国家建构理论和政治认同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比较研究法等,将史实叙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立足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建构的社会背景,深入探讨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国共产党从阶级意识、国家认同、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和文化生活四个方面对农民进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全文共有八章内容,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界定核心概念,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必要性与实践框架。主要阐述了在建构社会主义新型国家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治运动进行农民教育,努力将农民培养成为“有觉悟、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推动乡村社会的变革。第三章,阶级意识教育与乡村秩序重建。主要是通过土地改革运动和集体化运动,阐释了农民阶级意识教育所经历的培育阶级观念——明确阶级归属——确证阶级地位——强化阶级信任——坚定阶级意志的过程,实现了对农民政治观念的重塑,推进了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第四章,国家认同教育与农民新型国家观念的确立。从新型国家的归属意识教育、政治权威认同教育和国家利益观教育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进行的国家认同教育,培育了农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实现农民对新型国家政治权威的认同。第五章,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与农民农民思想的革新。本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通过农业合作社运动、人民公社运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向农民尤其是乡村政权中的党员干部灌输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新思想、新观念,使农民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从思想革新到行为改变的认同过程,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第六章,文化生活教育与农民新生活理念的塑造。中国共产党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对农民开展了识字教育、生产技术教育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教育,塑造了农民的新生活理念,加快了乡村社会新风尚的形成。第七章,新中国成立后农民教育的经验总结与当前启示。主要剖析在新型国家建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失误,及其对新时代农民教育发展的启示。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全文主要观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方向。本文尝试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野。首先,理论视域有所创新。本文将农民教育置于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建构的历史背景之下,运用政治认同理论分析框架,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国家发展目标的不同,选取阶级意识、国家认同、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三方面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国家建构、政治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农民教育实践之中。其次,尝试综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农民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主,吸收了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现代国家建构和政治认同等理论,对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作整体的透视和分析,力求改变目前有关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研究的碎片化状况,使研究更加系统化、理论化。最后,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宽。本文不局限于研究农民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手段本身,而是将研究进一步延伸到明确农民教育的作用效果,避免了过去或孤立地研究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或单纯地描述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变迁状况的不足,有利于客观评价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历史经验。第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研究的新内容。目前,学术界对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研究涉足不多,对其重要性和特殊性未给予充分地重视。首先,本文以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建构为背景,以政治运动为主线和载体,从国家——农民双向互动视角,勾勒出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演变进路及其实践效果,实现研究的全景式、动态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其次,将政治运动纳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研究的视野,分析其作为农民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教育实践演进的依托,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思想与实践运动的统一。再次,将文化生活教育纳入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着重研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施农民教育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生活实践的特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和进一步深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侧重某一运动时期或仅研究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某一个方面的局限性。

张宇[9](2019)在《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的时代蕴意》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就必须要我国人口全部脱贫,这就要求我们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而扶贫主要是在我国的贫困地区,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因此,转变农民观念,实现农民观念现代化在扶贫开发中有重要意义。

袁玉稳[10](2018)在《当代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来实现,因而转变人民的思想观念,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观念是不可或缺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凸显,农民观念呈现出既开放进取又保守落后的尴尬状态。然而,对于一个农民群体占国家绝大多数人口的中国,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现代化,就必须持续推动农民的思想观念及心理状态从传统走向现代。所以,协助农民不断破除陈旧观念,并培养起符合时代要求与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效推进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之中,陈旧的、落后的观念不断被淘汰,新的、先进的观念不断出现,最后形成适应并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思想。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是一种持续的推动力,不断推进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意义重大,对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实现社会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围绕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民思想观念现状进行研究,文章除绪论与结论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社会转型与思想观念现代化的相关理论。首先,分别对社会转型的内涵及特征、思想观念及其现代化进行了阐述;其次,阐述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思想观念的内涵与特征;最后,论述了我国社会转型与思想观念现代化的辩证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转变。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分别是农民生产经营消费意识日益品质化与现代化;农民政治权利诉求观念从被动逐渐趋于主动;农民的宗族意识逐渐消解;农民文化观逐步走向多元化与现代化以及农民社会生活品质观念日益绿色化与秩序化。第三部分主要剖析了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事物的发展呈螺旋式上升,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农民的思想观念现代化进程亦是如此。此部分总体上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予以考虑,进行了问题及原因分析。首先,列举出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症结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概述了当代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根据文章论述的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主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夯实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实现的物质基础;其次,增强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再次,营造农村良好政治生态;从次,推进农村社会管理规范化;最后,强化农民生态主体意识。

二、转变农民观念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变农民观念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概念界定
第一章 昔阳县自然社会状况
    第一节 生态环境
        (一)多山少土
        (二)交通闭塞
        (三)灾害多发
    第二节 社会制度与生活水平
    小结
第二章 贫穷的本质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减贫实践及其失败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贫困”的解构与重构
        (一)土地改革与道路选择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与“技术革命”
        (三)技术赋能
    小结
第三章 土地革命:穷富拉平
    第一节 昔阳旧貌
        (一)人口与土地
        (二)农民生活
        (三)生态环境
        (四)农民与农业
    第二节 土改过程
    第三节 土改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技术革命:提高产量
    第一节 组织起来与学习技术
    第二节 技术革新的路径
        (一)培育良种
        (二)合理种植
        (三)改良土质
        (四)工具改革
    第三节 技术与制度之间的张力
    小结
第五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第一节 “秃岭”遇“山洪”
    第二节 水利建设
        (一)改造“三跑田”与闸沟垫滩
        (二)修建水库
        (三)治河与打井
        (四)机电灌溉
    第三节 水利工程与粮食增产
    第四节 治水与“育人”
    小结
第六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第一节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的实践
        (一)土壤改良
        (二)良种培育
        (三)密植与管理
        (四)水利灌溉
        (五)道路与运输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与乡村社会
    小结
第七章 减贫的微观史研究——井沟村
    第一节 井沟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默汉”的消逝
    第三节 “井沟学大寨,大寨帮井沟”
    第四节 机械灌溉
    第五节 减贫的效果
    小结
第八章 昔阳县减贫的成就及历史地位
    一、集体化时期昔阳县取得的历史成就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昔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阐释
        (一)生态文明建设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理论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三)国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
        (四)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历史依据
        (一)改革开放前28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现实依据
        (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依然严峻
        (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
        (三)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
        (一)农业绿色发展
        (二)人居环境优美
        (三)农民观念转变
        (四)农村社会和谐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更新
        (一)自然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二)生态观: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
        (三)环境观:环境就是民生
        (四)发展观:绿色发展
        (五)生产力观: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
        (二)坚持创新建设与传统保护并举
        (三)坚持重点治理与整体推进结合
        (四)坚持党政共管与民众参与共建
        (五)坚持道德规范与法律治理融合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生态规划,加强顶层设计
        (二)健全生态法规,强化制度保障
        (三)建设生态文化,培养生态意识
        (四)发展生态产业,夯实农业根基
        (五)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渐进性
    二、系统性
    三、人民性
    四、实践性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理论
        (二)丰富和拓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三)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三)为别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3)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基本问题概说
    2.1 法治观念的透析
        2.1.1 法治观念的界定
        2.1.2 法治观念的结构
    2.2 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界定
        2.2.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含义
        2.2.2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要素
        2.2.3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机理
        2.2.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新时代际遇
    2.3 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思想溯源
        2.3.1 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2.3.2 文化基因:中国农民培育的相关理论
        2.3.3 西学借鉴:西方法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回溯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进程
        3.1.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准备阶段(1978 年——1985 年)
        3.1.2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起步阶段(1986 年——1996 年)
        3.1.3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展开阶段(1997 年——2011 年)
        3.1.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新时期(2012 年——至今)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经验总结
        3.2.1 党的领导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根本遵循
        3.2.2 “送法下乡”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主要模式
        3.2.3 村民自治为农民践行民主法治观念提供了制度平台
        3.2.4 思想道德教育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助推器
        3.2.5 注重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实检视
    4.1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实效
        4.1.1 法律知识不断丰富,但法治认知模糊
        4.1.2 法治期待产生,但基层司法认同度不高
        4.1.3 守法观念形成,但依法办事观念欠缺
    4.2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4.2.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呈现“唯培育者主体”倾向,农民主体性缺场
        4.2.2 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以法律知识为中心,忽视了法治的价值内涵
        4.2.3 农民法治观念多采用单向度灌输式培育,法治实践与交往互动重视不足
        4.2.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未形成有效合力,农村普法机制运行不畅
        4.2.5 农村法治建设不完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微观环境不佳
    4.3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困境的根源剖析
        4.3.1 社会层面:“半熟人社会”的乡土社会结构
        4.3.2 经济层面:“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弊考量
        4.3.3 政治层面:“非利益捆绑”的村镇关系
        4.3.4 文化层面:传统乡土法文化的掣肘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基本对策
    5.1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原则
        5.1.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5.1.2 坚持主体间性原则,凸显农民主体地位
        5.1.3 坚持法治观念培育与乡村“本土资源”相结合
    5.2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目标
        5.2.1 全局性的根本培育目标安排
        5.2.2 系统性的具体培育目标设定
    5.3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内容
        5.3.1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法律法规普及
        5.3.2 凸出对法治价值内容的教育与引导
    5.4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方法
        5.4.1 “唤起民众”式培育法
        5.4.2 法治实践体验法
        5.4.3 生活化培育法
    5.5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具体路径
        5.5.1 明晰培育主体,推进党政、社会、农民协同联动
        5.5.2 完善农村普法机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5.5.3 深化农民法治实践,提升农民法治体验
        5.5.4 优化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一: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访谈提纲

(4)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要评价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一、相关概念
        (一)农村土地
        (二)土地确权
        (三)土地流转
        (四)农地规模化经营
    二、基础理论
        (一)产业政策理论
        (二)土地产权理论
        (三)规模经济理论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获取
    一、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经济
    二、数据获取
第三章 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现状
    一、农地规模化经营面积变大
    二、农地规模化经营主体数量增多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龙头企业
        (三)流转大户
        (四)家庭农场
    三、农地规模化经营模式多样化
        (一)经营主体带动型
        (二)主导产业带动型
        (三)合作组织带动型
        (四)专业大户带动型
        (五)农业项目带动型
    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
第四章 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指标的释义
    二、综合评价
        (一)评价方法
        (二)评价结果
        (三)结果分析
第五章 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
    一、土地流转因素
        (一)土地权属不明确
        (二)土地流转合同纠纷日益增多
        (三)农地地形导致土地流转困难
    二、农民自身因素
        (一)农民认识不到位
        (二)农民收入不稳定
    三、规模化经营主体因素
        (一)规模化经营主体发育不健全
        (二)规模经营主体管理水平不高
    四、相关制度因素
        (一)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第六章 提高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
        (一)明确土地权属
        (二)规范土地流转合同
        (三)培育流转市场,激活土地流转
        (四)规范土地流转形式
    二、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技能
        (一)解放思想,转变农民观念
        (二)提高农民技能,增加农民收入
    三、培育壮大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提高管理水平
        (一)培育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
        (二)提高规模化经营主体管理水平
    四、建立健全农地规模化经营的规章制度
        (一)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二)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制度建设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与驱动因素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产业融合
        2.1.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1.4 农村产业融合动力
        2.1.5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路径依赖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2.4 农户行为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既有问题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3.1.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1.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模式现状
        3.1.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现状
        3.1.4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现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既有问题分析
        3.2.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既有问题内容
        3.2.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既有问题根源
    3.3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
    4.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指标选取
        4.1.3 评价指标解释
    4.2 评价方法选择
        4.2.1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选择
        4.2.2 评价方法选择
        4.2.3 融合水平区间划分方法选择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算
        4.3.1 数据来源
        4.3.2 测算过程及结果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结果分析
        4.4.1 综合指数分析
        4.4.2 子指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驱动因素识别与选择
    5.1 研究取向与方法
        5.1.1 质化研究取向的选择
        5.1.2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确定
    5.2 研究设计与对象选取
        5.2.1 研究设计
        5.2.2 研究对象选取
    5.3 数据收集
        5.3.1 访谈备忘录
        5.3.2 研究资料收集
    5.4 研究资料分析
        5.4.1 开放性译码
        5.4.2 主轴性译码
        5.4.3 选择性译码
        5.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5.5 研究假设
    5.6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6.1 研究设计
        6.1.1 问卷设计
        6.1.2 变量设定
    6.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1 数据来源
        6.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 数据分析
        6.3.1 信度与效度分析
        6.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6.3.3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6.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户参与产业融合驱动因素研究
    7.1 理论分析框架
    7.2 数据来源及模型选择
        7.2.1 数据来源
        7.2.2 模型选择
        7.2.3 变量界定
    7.3 农户参与产业融合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2 相关性分析
        7.3.3 因子变量的适合性检验
        7.3.4 因子分析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模型估计
        7.4.2 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8.1 立足资源禀赋以发挥比较优势
        8.1.1 坚持因地制宜以发展特色产业
        8.1.2 促进城乡融合以形成要素整合
        8.1.3 加强地域联合以构建产业集群
    8.2 提升主体能力并强化利益联结
        8.2.1 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能力
        8.2.2 促进农户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8.2.3 增强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8.3 注重科技创新以提高融合质量
        8.3.1 利用先进技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8.3.2 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8.4 加强政府支持促统筹协调发展
        8.4.1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8.4.2 加强财政投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8.4.3 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响应乡村振兴的时代呼唤
        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高等职业院校大有可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概念界定
        1.新型职业农民
        2.培育路径
        3.乡村振兴战略
    (四)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
        2.国外研究
        3.文献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二)社会阶层理论
    (三)增能理论
    (四)系统理论
二、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概述
    (二)调查设计与调查对象选择
        1.调查问卷设计与对象选择
        2.访谈提纲设计与对象选择
    (三)培育现状分析
        1.问卷信息分析
        2.访谈信息分析
三、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优势与意义
    (一)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优势
        1.高职院校具有植根于农的亲民性使其具有独特优势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
        3.高职院校拥有资源优势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保障
        4.高职院校培育平台为农民接受终身教育提供服务
    (二)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1.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2.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积累农民人力资本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困境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高职院校自我发展意识薄弱
    (三)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单一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不尽合理
    (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困境成因分析
    (一)传统价值观念导致培育困境
    (二)城乡二元体制的禁锢
    (三)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与方式落后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六、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探析
    (一)高职院校内部工作机制创新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
        2.强化主体价值,增强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3.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力促培育方式多样化
        4.科学设置培育内容,优化涉农专业群结构与课程体系
        5.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
    (二)外部支持环境优化
        1.应对乡村振兴战略,树立平等的职业农民观念
        2.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机制
        3.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4.以赋权为核心,激励农民广泛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及时代蕴意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扶贫开发
        2.1.2 农民现代化
        2.1.3 农民观念现代化
    2.2 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的时代蕴意
        2.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
        2.2.2 培育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
        2.2.3 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2.2.4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传统,统筹城乡发展
        2.2.5 顺利实施扶贫开发的必要途径
第三章 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现状分析
    3.1 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的表现
        3.1.1 小农经济意识弱化,市场经济观念增强
        3.1.2 道德契约意识淡化,民主法治观念加强
        3.1.3 愚昧无知意识虚化,科学发展观念明确
        3.1.4 安于现状意识退化,进取竞争观念发展
    3.2 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3.2.1 农民的市场竞争观念缺乏
        3.2.2 农民的宗族观念深厚
        3.2.3 农民的集体观念不强
        3.2.4 农民的组织合作观念较低
第四章 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1 历史因素
        4.1.1 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制约
        4.1.2 传统文化观念的消极影响
    4.2 现实因素
        4.2.1 农民文化水平偏低
        4.2.2 现行相关制度限制
        4.2.3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4.3 组织方面的原因
        4.3.1 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
        4.3.2 社会舆论导向功能不到位
第五章 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的路径
    5.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观念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5.1.1 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5.1.2 拓展农民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5.1.3 转变生产观念,促使农民角色转变
    5.2 完善农村相关政策,为农民观念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5.2.1 进一步贯彻落实居民户口制度
        5.2.2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5.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观念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持
        5.3.1 充分利用当地公共文化场所
        5.3.2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5.3.3 大力传播农村主流文化
    5.4 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为农民观念现代化提供教育培训
        5.4.1 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5.4.2 切实保障农村基础教育
        5.4.3 促使城乡教育公平发展
    5.5 发挥大众传媒作用,为农民观念现代化提供舆论引导
        5.5.1 规范并合理引导大众传媒发展
        5.5.2 鼓励农民掌握并运用互联网
        5.5.3 大力完善农村传媒设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基本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1.5.1 农民教育释义
        1.5.2 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
        1.5.3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
        1.5.4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理论
        1.5.5 现代国家建构理论
        1.5.6 政治认同理论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必要性与实践框架
    2.1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历史背景
        2.1.1 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2.1.2 建构社会主义新型国家
        2.1.3 新型国家建构推动乡村变革
    2.2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现实之需
        2.2.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
        2.2.2 为建构新型国家培养乡村干部人才的需要
        2.2.3 形塑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需要
    2.3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实践框架
        2.3.1 农民教育的目标导向
        2.3.2 农民教育的内容
        2.3.3 农民教育的载体选择
第3章 阶级意识教育与乡村秩序重建
    3.1 新中国乡村新政权建设的需要
        3.1.1 农民传统宗法观念亟待改造
        3.1.2 新型国家政权向乡村的下移
        3.1.3 乡村政权建设需要重塑农民的政治观念
    3.2 阶级意识启蒙教育:土地改革运动
        3.2.1 培育阶级观念:诉苦运动
        3.2.2 明确阶级归属:划分阶级
        3.2.3 确证阶级地位:实现翻身
    3.3 阶级意识的深化:集体化运动
        3.3.1 强化阶级信任:动员入社
        3.3.2 坚定阶级意志:赋予权利
    3.4 农民确立阶级意识与乡村秩序重建的互构
        3.4.1 阶级结构的变化:消灭地主阶级
        3.4.2 权力结构的变革:贫雇农成为新的政治精英
        3.4.3 乡村政治文化嬗变:乡村秩序重建
第4章 国家认同教育与农民新型国家观念的确立
    4.1 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建构的需要
        4.1.1 国家观念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4.1.2 新型国家观念的确立需要国家认同教育
        4.1.3 国家认同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4.2 国家认同教育的全面展开
        4.2.1 新型国家的归属意识教育
        4.2.2 新型国家的政治权威认同教育
        4.2.3 新型国家利益观的认同教育
    4.3 国家认同教育转变了农民的国家观念
        4.3.1 培育了农民的爱国主义情感
        4.3.2 形成了农民对国家权威的认知
第5章 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与农民思想的革新
    5.1 制度与思想实现统一的需要
        5.1.1 制度认同教育是制度与思想相互依存的纽带
        5.1.2 新与旧的交锋:新中国制度与思想的更迭
    5.2 集体化运动中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
        5.2.1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
        5.2.2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
        5.2.3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
    5.3 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革新了农民的思想
        5.3.1 牢固树立集体主义思想
        5.3.2 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第6章 文化生活教育与农民新生活理念的塑造
    6.1 农民传统的文化生活现状需要改变
        6.1.1 传统社会心理束缚农民观念的更新
        6.1.2 乡村封建迷信盛行阻碍农民思想解放
    6.2 文化生活教育的基础:文化启智
        6.2.1 冬学的扫盲识字教育
        6.2.2 农村业余学校的生产技术教育
    6.3 文化生活教育全面展开:移风易俗
        6.3.1 破除迷信观念的教育
        6.3.2 开展禁毒、禁赌、禁娼教育
        6.3.3 改造游民、巫婆神汉特殊群体
        6.3.4 进行新婚姻观教育
    6.4 文化生活教育更新了农民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6.4.1 民间信仰的移易
        6.4.2 择偶观和婚姻仪式的变革
        6.4.3 现代生活方式的养成
第7章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教育的经验总结与当前启示
    7.1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历史经验
        7.1.1 教育思想和实践运动相统一
        7.1.2 新观念与农民诉求的统一
        7.1.3 政治教育嵌入文化教育
        7.1.4 农民教育的日常生活化
        7.1.5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失误
    7.2 对新时代农民教育发展的启示
        7.2.1 国家发展目标、教育目标、农民利益诉求相互协调
        7.2.2 农民教育主体间实现互动
        7.2.3 营造农民教育的生活化氛围
        7.2.4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首要任务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9)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的时代蕴意(论文提纲范文)

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动力
二、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
三、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四、是顺利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必要途径

(10)当代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
        2.研究方法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1.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课题的创新点
一、当代社会转型与思想观念现代化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及特征
        1.社会转型的一般含义
        2.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内涵与特征
    (二)思想观念及其现代化的涵义
        1.思想观念的涵义
        2.思想观念现代化的内涵
    (三)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观念的内涵与特征
        1.农民思想观念的内涵
        2.农民思想观念的特征
    (四)我国社会转型与思想观念现代化的辩证关系
        1.社会转型推动思想观念现代化
        2.思想观念现代化助推社会转型
二、当代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转变
    (一)农民生产经营消费意识日益品质化与现代化
        1.生产观念日益现代化
        2.经营观呈现品质化、多元化
        3.消费理念从生存需求型向生活享受型转化
    (二)农民政治权利诉求观念从被动逐渐趋于主动
        1.政治信仰更加坚定
        2.民主与公民意识逐渐增强
        3.遵制行为日趋强化
    (三)农民的宗族意识逐渐消解
        1.农民的集体责任感增强
        2.村庄的集体凝聚力增强
        3.农民的集体归属感增强
    (四)农民文化观逐步走向多元化与现代化
        1.教育观逐渐走向现代化
        2.娱乐审美多元化
        3.科技观念增强
    (五)农民社会生活品质观念日益绿色化与秩序化
        1.社会保障意识和诉求有大幅度提高
        2.公共环境意识有大幅度增强
        3.社会交往意识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三、当代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当前农民思想观念存在的问题
        1.经济利益观念仍需引导
        2.民主政治意识总体上不高
        3.科学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4.社会管理理念仍需端正
        5.生态意识仍需巩固
    (二)农民思想观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2.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完善
        3.文化生活层次不高
        4.宗族意识尚有遗存
        5.生态文化建设滞后
四、当代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夯实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1.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转变农村经营模式
        2.提升农民劳动技能,培养农村新型劳动力
        3.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农民发展的物质条件
    (二)增强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文化底蕴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农民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
        2.引导农民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打牢农民文化思想根基
        3.培育“四有”农民,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4.建设农村文化娱乐活动载体,提升文化娱乐活动层次性
    (三)营造农村良好政治生态
        1.加强农村普法力度,培育农民法律情感
        2.健全农村民主政治机制,提高农民政治行为层次
        3.发挥基层党员榜样示范作用,提升农民自我效能感
    (四)推进农村社会管理规范化
        1.扫除农村黑恶势力,净化农民基层政权土壤
        2.正确引导教育农民,促进宗族意识现代化转型
        3.辩证对待宗族与村治互动关系,端正治理观念
        4.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五)强化农民生态主体意识
        1.开展生态宣传教育,强化绿色环保观念
        2.完善农村生态法制建设,筑牢法律保障
        3.引导农民践行生态道德,从他律到自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转变农民观念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D]. 贾保营. 山西大学, 2021(12)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 刘林莉. 西南大学, 2020(01)
  • [3]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 李丽.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4]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研究[D]. 杜凯华.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与驱动因素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的实证分析[D]. 杨艳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D]. 田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研究[D]. 张宇.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9)
  • [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研究(1949-1966)[D]. 樊荣.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9]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民观念现代化的时代蕴意[J]. 张宇. 祖国, 2019(01)
  • [10]当代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研究[D]. 袁玉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标签:;  ;  ;  ;  ;  

转变农民观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