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NNT的土层分类系统

基于MATLAB-NNT的土层分类系统

一、基于MATLAB-NNT的土层分类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1](2021)在《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产量稳定性和氮磷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水资源匮缺是干旱半干旱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用尽量少的水促进栽培草地的高效生产,不仅是干旱半干旱区草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是解决生态用水和生产用水间矛盾的重要举措。分根区灌溉是一种低成本、宜推广、节水效果明显的节水灌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多地的多类作物生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我国北方种植最广的草种,其面积随种植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将不断扩大,目前已形成以河西走廊、科尔沁草地和河套灌区为主的三大紫花苜蓿生产基地,其干旱半干旱的生境迫使高效节水,成为我国北方紫花苜蓿栽培草地高效生产的重要科学问题。虽然已有研究采用一年三茬、或两年且年内一茬的试验,证实了分根区灌溉能够应用于紫花苜蓿栽培草地的生产,但紫花苜蓿栽培草地收获年限介于5-10年,且每年可收获多次,因此,亟需研究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生产周期内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分根区灌溉条件下的土壤干湿循环,必然影响土壤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从而影响土壤养分的可利用性和作物养分利用。我国北方地区土壤缺磷少氮富钾,因此,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氮磷利用及土壤氮磷可利用性的影响,是阐明分根区灌溉条件下紫花苜蓿产量维持的重要科学问题。本研究以灌溉方式为主区,灌溉量为副区,设置田间裂区试验(灌溉方式为分根区灌溉(以交替沟灌的方式操作)和常规沟灌(以每条沟均灌溉的方式进行);灌溉量为紫花苜蓿需水量(ETc)的0.7 ETc、0.85 ETc、1.0 ETc和1.15 ETc),通过3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产量稳定性和节水效益的影响,从紫花苜蓿生物量分配、根系特征、氮磷分配、及土壤氮磷可利用性的角度,尝试分析分根区灌溉维持产量稳定和高效节水的途径,查明分根区灌溉与灌溉量的最优组合模式,理论上为分根区灌溉影响多年生牧草的生产提供研究思路,生产上为优化紫花苜蓿栽培草地节水和氮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分根区灌溉对每茬和生长季内紫花苜蓿产量和节水效益的影响,发现分根区灌溉能够维持紫花苜蓿产量的稳定性,且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分根区灌溉没有影响每年每茬次紫花苜蓿产量,但是显着增加了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增幅达到了71.41%;同时,分根区灌溉还显着增加了灌溉水分生产力、总用水量水分生产力和经济水分生产力,三年数据平均后的增幅分别为117%、87.56%和87.33%。分根区灌溉显着降低了紫花苜蓿栽培草地生产的总投入,三年平均降低16.92%,同时,显着增加了总收益、净收益和净收益比,三年的平均增幅为8.73%、17.40%和6.76%。三年试验数据结果说明,分根区灌溉能够维持紫花苜蓿产量稳定性,且能够提高作物水分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再次证实分根区灌溉是一项能够面向农户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2.通过分析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叶茎根生物量影响的变化特征,发现分根区灌溉增加了茎、根生物量,但减少了叶生物量。分根区灌溉增加了每茬和生长季紫花苜蓿茎生物量和生长季根生物量,但是显着降低了每茬和生长季叶生物量。分根区灌溉显着促进生物量向紫花苜蓿茎和根的分配,但是减弱了其向叶片的分配,说明分根区灌溉通过权衡茎和叶的生物量,及改变生物量在紫花苜蓿不同器官的分配来维持紫花苜蓿地上产量稳定。3.通过分析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根颈特征、根系特征及根系活性吸收面积的影响,发现分根区灌溉促进了紫花苜蓿根颈和根系生长,增强了根系生理活性。分根区灌溉显着增大了紫花苜蓿根颈直径、根颈芽、主根直径、侧根长、侧根数、总根长、总根系面积和根瘤数,同时显着增大了根系活性吸收面积,但是没有影响紫花苜蓿主根长,说明分根区灌溉通过促进根系补偿性生长,确保作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从而为紫花苜蓿产量稳定和提高水分生产力奠定了基础。4.通过分析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叶茎根氮磷吸收和分配的影响,发现分根区灌溉促进了紫花苜蓿植株叶茎根的氮吸收和根的磷吸收,促进氮向紫花苜蓿叶的分配和磷向紫花苜蓿根的分配。分根区灌溉显着增加了每茬紫花苜蓿叶、茎氮含量及生长季根的氮和磷含量,同时显着增加了每茬和生长季紫花苜蓿叶、茎和生长季紫花苜蓿根系氮和磷的吸收。分根区灌溉促进氮向紫花苜蓿植株叶片分配,而促进磷向紫花苜蓿根系分配,说明分根区灌溉条件下紫花苜蓿植株不同器官的氮磷吸收,及氮磷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是分根区灌溉条件下紫花苜蓿产量稳定的途径之一。5.通过分析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叶茎根中氮磷计量比的影响,发现分根区灌溉增加了紫花苜蓿叶、茎和根中的氮磷计量比,其根系氮磷计量比的变异系数和路径系数大于茎叶的变异系数和路径系数。分根区灌溉显着增加了紫花苜蓿叶、茎和根中的氮磷比。2017,2018和2019年,分根区灌溉使紫花苜蓿叶片氮磷计量比分别从常规沟灌条件下的14.54增加至16.24,由14.21增加至16.20,由14.67增加至16.32,说明分根区促使紫花苜蓿从氮磷共同限制状态转向磷限制状态。分根区灌溉条件下紫花苜蓿根系氮磷计量比的变异系数大于茎和根氮磷计量比的变异系数,且结构方程模型中根系氮磷计量比的路径系数大于茎和叶的路径系数,说明分根区灌溉条件下紫花苜蓿根系氮磷计量比,较叶和茎的氮磷计量比能更好的表征紫花苜蓿生长所处环境的氮磷限制状态。6.通过分析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栽培草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比值、无机氮储量和全氮储量的影响,发现分根区灌溉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比值、无机氮储量,但是降低了土壤全氮储量。分根区灌溉增加了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比值和土壤无机氮储量,表明分根区灌溉增加了土壤氮可利用性。然而分根区灌溉降低了土壤全氮储量,表明分根区灌溉降低了土壤氮可利用性的潜力,说明采用不同氮素形态含量和储量,评价分根区灌溉与紫花苜蓿栽培草地氮可利用性的关系时,会出现分异现象。7.通过分析分根区灌溉对土壤速效磷及全磷含量和储量的影响,发现分根区灌溉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储量,但对土壤全磷含量和储量没有影响。分根区灌溉条件下紫花苜蓿土壤磷含量和储量的变异系数基本一致,因此择其一就可以评价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磷可利用性的影响;分根区灌溉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储量,但是没有影响土壤全磷含量和储量,说明分根区灌溉降低了土壤磷的可利用性,但是没有影响土壤磷可利用性的潜力。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虽然显示速效磷对分根区灌溉条件下紫花苜蓿栽培草地生产的贡献很大,但需要关注土壤磷供给的潜力。8.发现紫花苜蓿因研究主要目标不同时,灌溉方式和灌溉量具有不同的最优组合模式。基于Matlab 2017a构建的二元二次回归模型,经过fminsearch函数寻优,发现灌溉方式和灌溉量的最优组合,因目标函数不同而存异,其中维持高产的最优组合为:分根区灌溉+1.06ETc灌溉量;最大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分生产力、总用水量水分生产和经济水分生产力最优组合分别为:分根区灌溉+0.70ETc灌溉量、分根区灌溉+0.70ETc灌溉量、分根区灌溉+0.86ETc灌溉量和分根区灌溉+0.87ETc灌溉量。最大根系氮含量、氮吸收和磷含量的最优组合基本一致,为分根区灌溉+0.98ETc灌溉量,分根区灌溉+0.99ETc灌溉量、分根区灌溉+0.98ETc灌溉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无机氮储量最大值对应的最优组合模式分别为:分根区灌溉+1.08ETc的灌溉量和分根区灌溉+0.98ETc的灌溉量。

牛智航[2](2020)在《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典型入库河流健康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河流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但是近年来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使河流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全球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云水库是首都重要的地表水源地,其生态健康事关城市平稳运行,市民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保障水源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所研究白河和潮河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密云水库的健康,开展潮河和白河健康评价研究,对掌握两条河流的健康状况,进而采取有效的修复和管理措施,保障密云水库的用水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结合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期望,确定了潮河和白河健康内涵的定义:最大程度上保证两条入库河流的健康状况,使其自然生态功能可以良好的发挥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需要,使人类对入库河流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2)选择河流水文、水质状况、河流地貌、生物状况和社会服务功能,五个层面共16个指标构建了针对潮河和白河的健康评价体系,对两条河流进行健康评价。(3)将河流健康等级分为“理想状况”、“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及“病态”5个等级,确定了评价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并对每个健康等级赋予分值。(4)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构建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MATLAB编程语言进行计算。得出结论:白河得分86.92,潮河得分88.3,白河和潮河各断面以及整体的健康程度均属于“理想状况”,但两条河流的生物状况和白河的河流水文指标健康等级较低。(5)根据白河和潮河实际情况和评价结果,提出了修复和治理的5项措施。

左萍萍[3](2020)在《基于SCPTU的土层不确定性分析与桩承载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中岩土工程参数选取存在不合理现象,面临设计和施工偏于危险的隐患,易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和潜在风险。长期以来,我国岩土行业获得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方法因受到现场取样和室内试验条件诸方面的限制,对岩土力学参数进行精准量测存在困难,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经验估计获取。地震波孔压静力触探(seismic 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SCPTU)是一种原位测试技术,具有无需取样、高精度、连续测试、高重复性、简单快捷等优点,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青睐。因此,基于SCPTU测试技术对岩土工程力学参数进行评价,应用SCPTU参数对土层识别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单桩承载效应进行分析,对提高我国岩土工程实践中的地基基础设计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借助协作表示理论的优势,提出基于概率协作表示和加权协作竞争表示的土层识别方法,为进一步对单桩承载效应评价提供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为更好地表征土体力学参数间的相似性,借助概率量化参数属于每类的可能性,探讨了基于CPTU参数的稀疏自动编码技术和概率协作表示相结合的土层识别研究。通过与现场钻孔取样结果验证,表明该方法在软土场地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同时可以量化混合层中各成分的比例,是对经典图表法的有益补充。(2)为避免概率协作表示法存在参数相关性高的问题,尝试提出加权协作竞争表示的土层识别方法。通过对几种典型场地的识别案例表明,加权协作竞争表示法更能表征土层沉积的过程。将该方法应用于区域场地的宏观评价,可直观获取地质层沿钻孔深度分布的概况,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3)回顾了应用CPT/CPTU对单桩承载力进行预测的方法,结合江苏某项目,评价了各预测法用于静压桩的适宜性。讨论了桩端阻力影响区的取值范围,侧阻退化效应对侧壁摩阻力的影响,以及时效性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应用CPTU数据提出了基于加权协作竞争表示的单桩承载力预测新方法。通过与同地质条件的静载试验对比,验证了提出新方法的有效性。

陈豪[4](2020)在《黑龙江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自然和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表层地球系统发生剧变的风险不断增加。极端天气、北极甲烷爆发、永久冻土层退化、新型病毒等问题的出现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全球环境变化的负面影响,一次次向我们预示着“人类世”时代面临气候失控的可能性。因此,本论文将全球变化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区域气候变化及其水文响应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中高纬寒区对全球变化响应强烈的典型流域——黑龙江流域为研究区,试图揭示该区域变化环境下重要的陆地水循环格局和过程的演变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区域减缓和应对全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多源时空观测数据和系统分析方法,本研究识别并揭示了历史时期黑龙江流域主要的气候、水文和下垫面要素变化的基本特征,为深入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水文过程及湿地分布动态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本研究核心工作之一——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发,提出了重要需求:即适用于中高纬寒区黑龙江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发,一方面要能够重现流域长期历史径流序列,给出多种陆地水文通量和储量更精细的时空演变过程模拟结果,还要能够支持对复杂的下垫面和气候因素双重胁迫下的流域水循环格局和过程的变化进行量化、评估和预估。2)结合当前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化新进展,以加强模型对网格及次网格水文过程的准确表达,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及尽可能利用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手段为指导原则,对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进行了必要的更新及完善,完成了其新版本ESSI-3模型的研发,实现了黑龙江全流域陆地水循环过程的精细模拟。在不同尺度和数据基础上的模型适用性评估结果表明ESSI-3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黑龙江流域关键的水文过程如径流、蒸散发、陆地水储量、地下水储量等的时空演变。同时,本研究系统介绍了驱动ESSI-3模型所需地面气象、土壤、植被和地形及水系等参数的获取方法,解决了大范围尺度模型驱动参数获取不易的问题,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地面气象要素空间降尺度工具集和一套针对气候模式数据不确定性评估及数据订正、融合和降尺度的新的方法体系。3)基于湿地发生、发育机理,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湿地分布表征指标——气候-土壤-地形指数(CSTI),并在湿地分类精度评价方法和最大熵模型支持下,有效地证明了新指数在湿地分布表征方面的优越性。同时,基于TOPMODEL模型原理,通过三参数幂指数函数法将CSTI指数和ESSI-3模型,进行了有效连接,构建了一个动态湿地模块。模块应用结果表明,其能够较好地再现黑龙江流域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季节性动态变化特征。4)围绕变化环境下黑龙江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的响应机制及趋势预估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基于耦合了动态湿地模块的ESSI-3模型,深入分析了近20年来黑龙江流域12种关键水文过程分量对主要气候和下垫面要素变化的时空响应特征和响应机制以及未来30年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这些水文过程和流域湿地分布的变化趋势等。结果表明,一方面各水文过程分量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呈现出复杂的机制以及强烈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但仍有规律可寻,且研究中识别出了流域内不同水文过程变化的主导因素和典型区域;另一方面对未来时段各水文过程分量的变化趋势的探究表明,未来复杂的气候变化环境下,流域的关键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在空间上将呈现出或延续或加剧或扭转的变化格局,这些结果为科学、有效地应对黑龙江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刘源[5](2020)在《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是位于水陆交互地带的独特自然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湿地也是全球受自然与人类活动干扰最为严重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特别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地矛盾突出,湿地被干扰与资源被破坏的问题尤为严重,导致了一系列的自然与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我国湿地的信息化管理与决策亟待加强。寒区湿地是我国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湿地类型,在全国范围内有超过半数的自然湿地为寒区湿地,且很多还是江河源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在生态保护与利用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保护区是嫩江水系的主要发源地,该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以寒温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是很多珍稀水禽繁衍的主要栖息地,但由于寒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分比较简单,系统调节能力较弱,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尤为敏感,近些年的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导致多年冻土融化加快,同时森林耗水量大幅度减少,高位湿地退化现象严重,湿地面积呈现总体减少趋势。这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洪涝与干旱等重大自然与生态灾害加剧,也会引发了下游湿地水文过程的显着变化。因此,本研究对近40年来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进行信息提取,并通过动态变化研究正确了解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及时掌握湿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变化特征,为湿地的保护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Sentinel-1号雷达等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其它地形辅助数据,并根据构建的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分类体系,提取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资源分布信息,开展南瓮河湿地分布格局动态变化研究,监测分析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在近40多年来的分布特征及面积转移变化情况。本文的研究工作及成果总结如下:(1)构建了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分类体系,提取了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地资源分布信息。研究综合野外实际调查所获得的结果,以《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检测技术规程》和《湿地公约》中有关湿地分类的准则为参考,构建了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分类体系。将研究区范围内所含有的景观类型划分为以下7大类型:水体、阔叶林、耕地、草本沼泽、森林湿地、人工用地、针阔混交林。并通过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的分类提取方法,提取了1976年至2018年共9期的南瓮河湿地分类信息。(2)基于随机森林的分类方法提取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的总体分类精度在88%以上,Kappa系数为0.84,7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制图精度均达到了80%以上,其中草本沼泽的制图精度在85%以上,森林湿地的制图精度更是达到了91.79%,总体来说该方法能将绝大部分类型较好地进行区分。(3)推演出了近40年来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分布格局的演变规律。在1976-2018年间,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的总面积在逐渐减少,面积一共减少了139.21km2。其中森林湿地的转出面积较大,森林湿地退化严重,而草本沼泽变化较小。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气温的变化对研究区内中海拔地区的影响较为明显。湿地的变化主要稳定在海拔370-550米范围内,在1976-1997年和1997-201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森林湿地、草本沼泽以及水体三种类型在海拔400-450米之间变化最为明显,其中森林湿地的面积减少最大。近20年以来,人类活动明显加剧,景区和道路等人工用地的建造,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湿地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湿地景观破碎化加剧。研究区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均匀度呈现出一定的起伏变化,近10年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开始明显降低,湿地的优势景观类型退化越来越突显,生物多样性面临减少。(4)根据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的历史变化及现状,对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提出保护建议。根据对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格局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湿地变化的原因,进而从建设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动态监测管理系统、适度减少人类活动、加强寒区湿地保护的管理、扩大宣传力度进而提高民众对湿地保护意识、继续加强对寒区湿地的科学研究工作等方面提出有关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的保护对策。

任杰[6](2020)在《基于NDVI的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及驱动力研究》文中指出伊犁盆地西部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项目的关键区,其地处西北内陆,具有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诸如土壤盐渍化、草地退化、水域缩减等生态退化现象有所出现,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共同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因此对于研究区生态环境演化研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以伊犁盆地西部地区为重点研究区,基于RS与GIS技术以及LUCC理论,系统研究了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问题,并定量分析了影响生态环境演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陆地卫星遥感数据对伊犁盆地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化研究,得到了研究区自1980年代以来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草地作为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主体,其面积在研究时段内一直在减少,根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结果分析,减少的草地主要转化为耕地、林地与水域;研究区中的盐碱地、沼泽地、沙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其增加幅度在不断降低,说明研究区整体的生态环境已经趋于平稳。(2)基于GIMMS-NDVI与MODIS-NDVI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平台,使用最大值合成法(MVC)与时间序列数据重建技术,获得研究区不同尺度的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同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标准差、均值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数学手段对伊犁盆地及其西部地区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下地表植被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伊犁盆地整体NDVI均值约为0.653,整体植被覆盖率较高,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从时间上来看,植被覆盖年际变化幅度为-0.003/10a,表明植被覆盖有微弱下降的趋势;从空间上来看,伊犁盆地的山前平原区与戈壁荒漠区属于生态敏感区,研究区河流上游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轻度降低,河流下游平原区中度增加;从盆地尺度看,伊犁盆地植被覆盖减少的区域面积略高于增加区域。(2)伊犁盆地西部地区以荒漠为生态基底,主体生态为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2001-2018年研究区的整体植被覆盖不断增加,生长季NDVI均值变化幅度为0.034/10a;植被覆盖减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低山区的戈壁、荒漠等稀疏植被区域以及水体边缘区;植被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农业植被区。(3)基于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形地貌数据、气象数据、地下水位埋深数据与地下水矿化度数据、人口与经济发展等非遥感类数据,结合数学统计分析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伊犁盆地西部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量化研究,发现自然因素是研究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的绝对推动力,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及其变化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地形地貌类因素基本控制了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基本空间格局,气温、降水、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等自然驱动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是地表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区海拔超过700m的区域植被覆盖主要受自然因素的独立影响,低于700m的区域受气温、降水、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人口以及经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冯亮[7](2020)在《山西南部石灰岩山地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灰岩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同时也是山西太行山、吕梁山、恒山等地生态系统发育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对石灰岩建材需求量的增长,露天采矿业发展迅猛,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为使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重新绿起来,本文将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山西南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个演替阶段,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数量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对其不同演替阶段中群落的物种组成、植物区系、生活型、物种多样性及种间关联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以了解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特征,评价群落演替的状态,旨在为山西南部石灰岩山地群落的物种恢复和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调查区域内共记录物种119种,分属于39科、88属,以菊科、豆科、蔷薇科植物居多。其中,裸子植物有2科、2属、3种,被子植物有37科、86属、116种,以草本植物为主,灌木乔木植物次之。在四个演替阶段中,物种呈现出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随着演替的进行,植物的生境逐渐得到改善,草本植物在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导致物种数量出现下降。(2)在石灰岩山地群落中,植物的39个科可以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世界分布最多,泛热带分布次之;属可以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北温带分布所占比例最高,为27.27%,世界分布次之。在四个不同演替阶段中,科的分布均以世界分布为主,说明了石灰岩山地植物对环境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属的分布以世界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并且泛热带分布的属在四个阶段中都普遍存在,符合当地的气候特征。(3)在样方内出现的所有植物中,按照Raunkiaer的分类系统,共包括了五种生活型,其中地面芽植物最多,占比33.61%,其次为高位芽植物,占比21.85%;按照中国植被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四类,其中草本植物的种类最为丰富,代表性植物主要有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大披针薹草(Carex lanceolata)等等,灌木次之。在演替的前两个阶段均以地面芽植物为主,地下芽和高位芽次之,说明该区冬季严寒且漫长,植物需要依靠冬雪或者枯枝落叶层才能安全过冬。在之后的两个阶段则高位芽植物占比不断提高,乔灌物种充分生长,说明这两个阶段的生境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土壤厚度的累积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等都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4)在多样性分析中,在演替的前三个阶段,除Pielou均匀度指数外,其余的三个指数均为草>灌>乔,体现出草本层植物种类较多,丰富度较高。其次,从演替的各个阶段来看,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呈单峰曲线变化,这种波动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群落的演替过程。(5)对各个演替阶段的主要物种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种对间存在着相关联的状态。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间的正负关联比呈现上升的趋势,说明物种利用资源的相似性也在提高,物种间的关系趋于稳定。(6)通过为植物建立回归模型,可以看出,乔木物种将在下一个演替阶段占据绝对优势,群落将朝着乔木林的方向逐渐过渡,群落层次明显,物种的多样性会进一步提高,群落更加稳定。

蒋德松[8](2019)在《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岩溶是一种常见的不利工程地质,其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3,尤其在南方地区分布更为密集,如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和湖北等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大量的基础设施修建在岩溶区。在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经常遇到岩溶的情况,如何评价岩溶区路基的稳定性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与经济。因此,对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溶洞截面形状、几何尺寸及分布形态的影响,结合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对路基荷载作用下圆形、马蹄形溶洞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考虑溶洞旋转角度和溶洞空间分布的路基极限承载力。在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工程安全和减小路基沉降,提出桩网复合地基岩溶处治方法,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岩溶路基稳定性评价和处治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研究路基下伏圆形溶洞的稳定性,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将路基荷载及岩层上覆土层荷载作为整体考虑,建立理论分析模型。基于复变函数理论,通过映射函数将分析平面映射到单位圆的外域中,采用保角变换和柯西积分等求解手段,推导得到路基荷载作用下含圆形溶洞地层中的各应力分量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求得溶洞洞边上任意一点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同时引入Griffith强度破坏准则判断各点的破坏状态,从而对溶洞的整体稳定性作出评价。(2)在路基下伏圆形溶洞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复变函数法在岩溶区路基稳定分析中的应用。针对路基下伏马蹄形溶洞稳定性问题,介绍了三种任意截面形状溶洞的映射函数确定方法,包括图解结合法、多角形逼近法和三角插值法。在此基础上,求得路基荷载作用下含马蹄形溶洞地层中溶洞洞边的各应力计算公式,并求得各点的最大、最小主应力。结合Griffith强度破坏准则,对溶洞洞边各点的破坏状态进行判断,得到了路基荷载作用下马蹄形溶洞稳定性评价方法,并采用数值分析和工程实例对所提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3)根据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将上、下限定理转化为相应的数学规划模型,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有限元极限分析程序。该方法结合了极限分析法和有限元法的优点,不需要通过人为构造机动场和静力场,也不需要荷载-位移曲线判断路基的极限承载力,可直接求解得到上限解和下限解,为复杂工况下岩溶路基稳定性分析奠定了基础。开发了自适应的网格划分技术以减小上限解和下限解的相对误差,其能根据能量耗散的不同自动调整网格划分的密度。(4)采用有限极限分析法对路基荷载作用下矩形溶洞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首先建立路基荷载作用下矩形溶洞稳定性数值分析模型。然后对路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无量纲处理,总结成设计计算表格。详细探讨材料物理力学参数、溶洞跨径、高度和旋转角度对路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5)将修正的Hoek-Brown准则直接嵌入有限极限分析程序中,对多溶洞地层上方路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以单个圆形溶洞上方路基承载力作为参照对象,定义了衡量多溶洞条件下路基承载力的无量纲参数,得到了可供工程实践采用的设计计算表格,并探讨了溶洞大小、溶洞间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和岩体参数对路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6)对于岩溶区路基容易失稳的工况,综合考虑工程安全和减小路基沉降,提出桩网复合地基处治岩溶的方法。从有无溶洞的工况出发,对不考虑溶洞影响下的桩土应力比进行计算,同时分析桩网复合地基处治溶洞后筋材变形与受力的关系,以指导桩网复合地基岩溶处治过程中筋材的设置。

李欣怡[9](2019)在《山地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分类研究》文中提出地质环境问题评价现已成为一种提出环境保护措施有效且可用于实践的方法,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问题日益显着。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问题是采煤活动的技术和地质背景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多而繁杂,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正在不断地探索当中,因此分析对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破坏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一个普遍适用评价方法对煤矿开采沉陷区地质环境预防或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重庆市煤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重庆市三十多个煤矿的生产资料和地质资料,总结了几类地质环境环境问题,提炼了对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的两大影响因素,即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及重庆市煤矿的特点,选择了AHP-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重庆市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分类展开研究。基于本文提出的模型,分析重庆市打通一矿的生产资料和地质资料,运用模型计算出打通一矿开采沉陷区地质环境破坏程度的类别为强烈。在采煤沉陷区分类方法确定的基础之上,通过分类结果及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反查井上下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具体原因,可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生产区域、已采区域提出了比较合理的治理技术。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本文的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分析重庆市三十多个煤矿生产资料和地质资料,总结了重庆市煤矿开采沉陷区的几类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因煤炭资源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地下水疏干和地表水位下降;土地的占用、破坏和水土流失;地表建筑物产生大量变形等。(2)通过分析引起各种采煤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建立问题与原因的因果联系,总结出影响沉陷区地质环境的两大类因素,结合具体的地质环境总结提炼出15个基本影响指标,即矿区影响范围内的地貌类型,地面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岩性,倾角,断层,褶皱,采后时间,采空区处理方法,开采深厚比,重复采动次数,产量,矿井涌水量,充分采动程度,煤柱留设合理性,开采程序合理性,建立影响因子指标体系。(3)通过对矿山和基本影响指标的分析,确定AHP-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山地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破坏程度进行分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指标的权重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合指标的取值和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特点,选取梯形分布和半梯形分布函数确定隶属度,最终建立完整的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分类的数学模型。(4)基于本文提出的模型,选取重庆市打通一矿进行实例验证。通过分析打通一矿的生产资料和地质资料,得到十五个基本指标的取值,将定性指标量化后,带入到所建立的模型,得到打通一矿开采沉陷区地质环境破坏程度的类别为强烈,另外通过对打通一矿的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以及现场实测数据整理分析计算得到的地表移动变形值,得到该矿山开采沉陷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强烈,与所建数学模型计算出的破坏等级一致,验证本文所构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郭文砚[10](2019)在《采煤沉陷区大型建筑地基沉降规律研究及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采煤沉陷区分布广、面积大是我国煤矿区存在的普遍问题,确保采煤沉陷区大型建筑地基稳定是煤炭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开展大型建筑地基沉降与变形研究及稳定性分析非常有必要。论文以淮北矿区相城煤矿采煤沉陷区大型建筑建设为工程背景,主要针对大型建筑地基沉降变形与稳定性问题,通过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相似模拟、软件建模和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结合采空区钻探资料,分析采空区覆岩结构类型;通过FLAC3D正交模拟地表残余沉降主控因素;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分析采动与载荷作用下采空区空隙分布与松散层沉降特征;通过Matlab软件建立矩形载荷下方空间任意点附加应力计算模型和地基土体空间压缩沉降计算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建立采空区中部垮落岩体的残余沉降计算公式,利用砌体梁“S-R”稳定理论分析采空区断裂砂岩结构的稳定性和沉降特征,利用极限强度理论和突变理论分析残留煤柱的稳定性和建立煤柱失稳沉降计算公式;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建立载荷作用下采空区上方岩土体协同沉降计算模型,建立载荷作用下地基土体空间压缩沉降和岩土体协同沉降叠加的地基总沉降模型。通过地基沉降与变形研究,对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有效治理措施降低载荷下地基土体沉降和采空区残余沉降。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通过采空区覆岩结构分析,基岩层为单一砂岩关键层结构。残留煤柱与边界砂岩断裂结构失稳和中部垮落岩体裂隙压实是采空区沉降的主要因素。FLAC3D正交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地表残余沉降与建筑物载荷、松散层厚度呈正相关,与基岩厚度、基岩岩性和煤柱宽度呈负相关变化。(2)通过Matlab软件建立矩形载荷下方空间任意点附加应力计算模型。若矩形载荷面积越大、长宽比越大、土体泊松比越小,则矩形中心正下方附加应力越大,并由中心向四周衰减变化,附加应力等值线近似矩形,变化程度小,受力越均匀;但靠近矩形边界处,附加应力快速减小,变化程度大,受力不均匀越明显。随着深度增大,附加应力极值减小,由中心向四周衰减变化,附加应力等值线近似椭圆,变化程度更小,附加应力的影响范围增大。载荷对浅部土体的附加应力作用更集中,随着深度增加,附加应力影响向周边土体扩散,作用减弱。(3)采空区中部垮落岩体残余沉降计算式为:上覆岩层载荷越大、岩块抗压强度越低、建筑物载荷附加应力越大、残余碎胀系数越大,采空区中部垮落岩体残余压缩沉降越大。压缩沉降主要与垮落岩块自身强度和残余裂隙空间大小有关。(4)根据砌体梁结构“S-R”稳定理论,采空区边界砂岩层断裂岩块发生滑移失稳。砂岩层断裂结构沉降可按下式计算:(5)煤柱失稳沉降可分为:①当煤柱宽度小于等于9m时,煤柱在开采阶段发生失稳破坏,则建筑物加载阶段,煤柱下沉可按采空区垮落岩体沉降分析;②当煤柱宽度大于9m小于9.7m时,煤柱在加载阶段失稳下沉,沉降按△S=M 2l0/B+2l0计算;③当煤柱宽度大于9.7m时,煤柱不失稳,但在煤柱塑性区范围可能出现煤柱和直接顶破坏,岩块存在“潜在”沉降,沉降可按(6)根据相似模拟实验结果,开采阶段采空区两侧空隙和采空区中部离层是加载阶段采空区的主要沉降来源。载荷作用下,采空区中部沉降增大并逐步稳定。但采空区两侧沉降则与煤柱、顶板和岩层断裂铰接结构的稳定性相关,若结构失稳,沉降快速增大;结构稳定,则空隙空间一直存在,是采空区“残余”沉降的主要集中区域。松散层沉降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载荷影响下松散层的沉降可以看成松散层自身孔隙的压实沉降和采空区覆岩沉降产生的协同沉降的叠加。(7)通过Matlab软件建立地基土体分层总和沉降模型计算地基土体压缩沉降。载荷正下方地基土体压缩沉降值最大为0.359m,并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中心区域沉降较均匀,倾斜变化程度小。在载荷边界,沉降快速降低,倾斜最大,最大值为14mm/m。地基在边界处倾斜大且变化程度大,建筑物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8)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将砂岩层的沉降作为“等效开采厚度”计算采空区上方岩土体协同沉降。载荷正下方地基协同沉降最大为0.196m,最大倾斜为1.45mm/m,最大水平变形为1.44mm/m,最大曲率为0.06(10-3/m)。(9)载荷作用下的地基沉降可看成地基土体的压缩沉降和岩土体协同沉降的叠加。叠加计算后建筑物下方地基最大沉降为555mm,最大倾斜为14.9mm/m,最大曲率0.06(1 0-3/m),最大水平变形为1.44 mm/m。(10)综合建筑物载荷影响下采空区地基稳定性和地基总沉降与变形分析,办公大楼基地稳定性差,需对地基进行加固治理。通过注浆充填采空区空隙降低采空区沉降和桩基础加固来降低土层压缩沉降。(11)地基加固处理后,布置测点监测地基沉降,从建筑物建设到监测结束(共2105天)地基最大沉降为34.8mm,建筑物倾斜观测最大值为0.142mm/m,小于高层建筑物沉降允许值(200mm)和倾斜允许值(2mm/m),地基稳定性好。

二、基于MATLAB-NNT的土层分类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MATLAB-NNT的土层分类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产量稳定性和氮磷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分根区灌溉技术提出、优点及其应用
        1.2.2 分根区灌溉对作物地上生物量及节水效益影响的研究
        1.2.3 分根区灌溉对作物根系生物量、形态及生理活性影响的研究
        1.2.4 分根区灌溉对作物氮磷利用的影响研究
        1.2.5 分根区灌溉对土壤氮磷可利用性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2.1 试验设计
        2.2.2 试验小区建立
        2.2.3 灌溉处理与田间管理
        2.2.4 土壤水分监测
    2.3 植物和土壤样品采集、测定及指标计算
        2.3.1 样品采集
        2.3.2 样品处理
        2.3.3 植物土壤样品测定
        2.3.4 指标计算
    2.4 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三章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产量稳定性和节水效益的影响
    3.1 结果
        3.1.1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1.2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1.3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水分生产力的影响
        3.1.4 分根区灌溉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2 讨论
        3.2.1 分根区灌溉与紫花苜蓿产量的稳定性
        3.2.2 分根区灌溉与节水效益
        3.2.3 分根区灌溉与经济效益
    3.3 小结
第四章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叶茎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4.1 结果
        4.1.1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叶茎根生物量的影响
        4.1.2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4.2 讨论
        4.2.1 分根区灌溉与紫花苜蓿叶片、茎和根系生物量
        4.2.2 分根区灌溉与紫花苜蓿生物量在叶片、茎和根系的分配
    4.3 小结
第五章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
    5.1 结果
        5.1.1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根颈特征的影响
        5.1.2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5.1.3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
        5.1.4 根颈特征、根系形态特征与生理活性间的关系
    5.2 讨论
        5.2.1 分根区灌溉与紫花苜蓿根颈特征
        5.2.2 分根区灌溉与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学特征
        5.2.3 分根区灌溉与紫花苜蓿根系生理活性
    5.3 小结
第六章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氮磷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6.1 结果
        6.1.1 分根区灌溉对叶、茎和根氮含量的影响
        6.1.2 分根区灌溉对叶、茎和根磷含量的影响
        6.1.3 分根区灌溉对叶、茎和根氮吸收量的影响
        6.1.4 分根区灌溉对叶、茎和根磷吸收量的影响
        6.1.5 分根区灌溉对氮磷在紫花苜蓿植株叶茎和根分配的影响
    6.2 讨论
        6.2.1 分根区灌溉与紫花苜蓿植株叶茎根的氮磷吸收
        6.2.2 分根区灌溉与氮磷在紫花苜蓿植株叶片茎和根系的分配
    6.3 小结
第七章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植株氮磷计量比的影响
    7.1 结果
        7.1.1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叶茎根氮磷计量比和氮磷关系的影响
        7.1.2 生物量与氮磷计量比的关系
    7.2 讨论
        7.2.1 分根区灌溉与紫花苜蓿叶茎根中的氮磷计量比
        7.2.2 分根区灌溉条件下紫花苜蓿叶、茎和根中氮磷比与生物量的关系
    7.3 小结
第八章 分根区灌溉对土壤氮可利用性的影响
    8.1 结果
        8.1.1 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栽培草地土壤水分、pH和容重的影响
        8.1.2 分根区灌溉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8.1.3 分根区灌溉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比值、无机氮和全氮储量的影响
    8.2 讨论
        8.2.1 分根区灌溉与土壤水分和容重
        8.2.2 分根区灌溉与土壤氮可利用性
    8.3 小结
第九章 分根区灌溉对土壤磷可利用性影响
    9.1 结果
        9.1.1 分根区灌溉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储量的影响
        9.1.2 分根区灌溉对土壤全磷含量和储量的影响
        9.1.3 紫花苜蓿生长季产量与土壤磷可利用性的关系
    9.2 讨论
        9.2.1 分根区灌溉与土壤磷可利用性
        9.2.2 分根区灌溉条件下紫花苜蓿产量与磷可利用性的关系
    9.3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典型入库河流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1.3.1 河流健康内涵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国外研究进展
    1.4 国内外在河流健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典型入库河流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气象
        2.1.4 河流水资源
    2.2 密云水库流域典型入库河流概述
        2.2.1 典型入库河流概况
        2.2.2 水环境现状
        2.2.3 入库河流健康内涵
    2.3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主要环境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密云水库流域典型入库河流健康评价方法
    3.1 河流健康评价尺度
        3.1.1 空间尺度
        3.1.2 时间尺度
    3.2 河流健康评价原理和选择
        3.2.1 河流健康评价原理
        3.2.2 河流健康评价原理选择
    3.3 河流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3.3.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3.2 评价体系构建步骤
        3.3.3 评价体系构建
        3.3.4 评价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3.4 河流健康评价标准确定
        3.4.1 河流健康状况分级
        3.4.2 河流健康评分方法
        3.4.3 河流健康评分标准
    3.5 河流健康评价方法概述及确定
        3.5.1 河流健康评价方法概述
        3.5.2 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的选择
    3.6 构建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3.6.1 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步骤
        3.6.2 模糊合成算子简介
        3.6.3 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潮河和白河健康评价
    4.1 潮河和白河监测数据获取
        4.1.1 潮河和白河监测点布置
        4.1.2 数据来源
    4.2 权重计算
        4.2.1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
        4.2.2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4.2.3 用于计算权重的MATLAB代码和解释
    4.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对潮河和白河健康评价
        4.3.1 潮河各断面健康评价
        4.3.2 白河各断面健康评价结果
        4.3.3 综合评价结果
        4.3.4 河流修复措施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专家调查表

(3)基于SCPTU的土层不确定性分析与桩承载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基于CPT/CPTU土层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CPT/CPTU的土层识别
        1.2.2 基于统计分析的土层识别法
    1.3 基于CPT/CPTU桩承载力研究现状
        1.3.1 基于CPT/CPTU预测单桩承载力的经验方法
        1.3.2 基于CPT/CPTU预测单桩承载力的理论方法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基于CPTU数据的概率协作表示土层识别研究
    2.1 引言
    2.2 基于稀疏自动编码技术的CPTU数据预处理
        2.2.1 CPTU参数选择
        2.2.2 参数归一化处理
        2.2.3 基于稀疏自动编码的力学特性参数特征提取
    2.3 基于概率协作表示的土层界面识别
        2.3.1 协作子空间内的样本表示
        2.3.2 概率子空间外的样本表示
        2.3.3 属于特定类子空间的概率
        2.3.4 ProCRC模型
    2.4 实验设计
        2.4.1 训练集X建立
        2.4.2 实验流程
    2.5 工程应用及讨论
        2.5.1 案例1
        2.5.2 案例2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加权协作竞争表示的CPTU土层识别
    3.1 概述
    3.2 相关理论概述
        3.2.1 协作表示
        3.2.2 概率协作表示
        3.2.3 协作竞争表示
    3.3 基于加权协作竞争表示的土层识别
        3.3.1 WCCRC原理
        3.3.2 CCRC与 ProCRC之间的联系
        3.3.3 WCCRC与 ProCRC之间的联系
        3.3.4 WCCRC的识别分类流程
    3.4 工程实例及讨论
        3.4.1 互层沉积场地
        3.4.2 巨厚软土场地
    3.5 区域场地宏观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加权协作竞争表示的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CPT/CPTU计算单桩承载力方法
        4.2.1 国内应用CPT确定单桩承载力方法
        4.2.2 国外应用CPT/CPTU确定单桩承载力方法
    4.3 已有CPT/CPTU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评价
        4.3.1 工程地质概况
        4.3.2 基于CPT/CPTU单桩承载力计算结果
        4.3.3 基于已有CPT/CPTU的单桩承载力方法评价
    4.4 基于WCCRC的单桩承载力预测新方法
        4.4.1 桩端影响区范围
        4.4.2 不同土体类型的影响区范围
        4.4.3 压桩过程中侧阻退化效应
        4.4.4 土层中的侧阻退化因子
        4.4.5 静压桩承载力的时效性
    4.5 案例分析
        4.5.1 案例分析
        4.5.2 讨论
    4.6 单桩承载效应分析
        4.6.1 单桩沉降变形分析
        4.6.2 案例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待发表)论文

(4)黑龙江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及其水文响应
        1.2.2 分布式水文模型
        1.2.3 湿地水文建模
        1.2.4 模型支持下的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2.5 黑龙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水文响应研究中面临的若干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黑龙江流域气候、水文要素及典型下垫面变化:观测
    2.1 引言
    2.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域概述
        2.2.2 观测数据来源
        2.2.3 分析方法介绍
    2.3 黑龙江流域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2.3.1 气温时空演变特征
        2.3.2 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2.3.3 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2.4 黑龙江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4.1 径流变化特征及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多尺度响应
        2.4.2 陆地水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间的关系
    2.5 黑龙江流域典型下垫面遥感监测及变化特征分析
        2.5.1 流域中国一侧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沼泽湿地转化
        2.5.2 积雪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2.5.3 地表冻融状态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2.6 结语
第3章 流域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建模
    3.1 引言
    3.2 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的发展
        3.2.1 ESSI-1和ESSI-2 模型
        3.2.2 ESSI-3模型研发的必要性及模型概述
    3.3 ESSI-3模型水文过程参数化方法
        3.3.1 雨雪分离
        3.3.2 冠层截留
        3.3.3 积雪消融
        3.3.4 地表产流与土壤水过程
        3.3.5 壤中流
        3.3.6 蒸散发
        3.3.7 地下水储量与地下径流
        3.3.8 土壤温度
        3.3.9 汇流
    3.4 ESSI-3模型分布式驱动参数获取
        3.4.1 高分辨率、高精度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
        3.4.2 土壤物理参数
        3.4.3 植被生态参数
        3.4.4 地形及水系特征参数
    3.5 不同尺度和数据基础的ESSI-3模型适用性评估
        3.5.1 流域内多水文站点径流模拟精度评估
        3.5.2 实际蒸散发模拟精度评估及其与遥感反演结果的对比分析
        3.5.3 流域中国一侧地下水动态模拟结果验证与评估
        3.5.4 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模拟结果验证与评估
        3.5.5 ESSI-3模型雨雪分离算法验证与评估
        3.5.6 ESSI-3模型土壤温度算法验证与评估
    3.6 结语
第4章 动态湿地模块及其与ESSI-3模型的耦合
    4.1 引言
    4.2 动态湿地模块与ESSI-3模型耦合的关键问题
        4.2.1 湿地的概念及表征指标的选择问题
        4.2.2 耦合所涉及的关键过程参数化问题
    4.3 一种新的湿地分布表征指数-CSTI
        4.3.1 CSTI指数的研建思路和计算方法
        4.3.2 CSTI指数用于预测湿地分布的有效性评估
    4.4 动态湿地模块及其与ESSI-3模型的耦合和评估
        4.4.1 关键过程及参数化方法
        4.4.2 动态湿地模块的评估
    4.5 结语
第5章 变化环境下黑龙江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的响应及预估
    5.1 引言
    5.2 流域水文过程对主要气候和下垫面要素变化的响应特征
        5.2.1 模拟策略及分析方法
        5.2.2 流域下垫面土地覆盖和LAI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5.2.3 研究时段气候要素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机制
    5.3 预估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的响应特征
        5.3.1 模拟策略及分析方法
        5.3.2 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分析
        5.3.3 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主要水文过程的响应特征分析
        5.3.4 预估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黑龙江流域湿地分布动态
    5.4 结语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湿地分类与信息提取研究
        1.2.2 湿地遥感数据应用研究
        1.2.3 湿地分布的时空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水文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1.4 地形地貌特征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光学影像
        2.2.2 雷达影像
        2.2.3 其他处理
    2.3 野外调查及分类体系的确定
        2.3.1 野外调查
        2.3.2 分类体系确定
第3章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分类特征选取
    3.1 波段选择及纹理信息提取
        3.1.1 光谱特征的选取
        3.1.2 纹理特征信息提取
    3.2 淹水范围的提取
        3.2.1 多尺度影像分割的概念
        3.2.2 多尺度影像分割流程
        3.2.3 Sentinel-1 数据多尺度分割
        3.2.4 Sentinel-1 数据淹水范围提取
    3.3 训练样本的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嫩江源区湿地信息提取
    4.1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信息提取
        4.1.1 随机森林分类算法
        4.1.2 构建随机森林模型
        4.1.3 重要性评估
    4.2 分类结果与精度验证
        4.2.1 分类结果
        4.2.2 精度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变化分析
    5.1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年际面积变化监测
    5.2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空间转移矩阵分析
    5.3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5.3.1 基于类型指数年际变化分析
        5.3.2 基于景观水平指数的年际变化分析
    5.4 地形因子分析
    5.5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及对策
        5.5.1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演变的自然驱动力分析
        5.5.2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演变的人为驱动力分析
        5.5.3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保护对策与建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NDVI的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背景
    2.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2.4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遥感数据处理与GIS空间分析
    3.1 遥感数据来源与其技术特点
    3.2 遥感数据处理
    3.3 GIS空间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伊犁盆地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规律
    4.1 伊犁盆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演化规律
    4.2 伊犁盆地植被覆被变化时空演化规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驱动力分析
    5.1 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5.2 自然驱动因素
    5.3 生态环境演化驱动力综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山西南部石灰岩山地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1.1.2 石灰岩矿山的特点以及现状
        1.1.3 演替理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本文创新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设置及调查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重要值的计算
        2.3.2 群落特征分析
        2.3.3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2.3.4 种间关联性分析
        2.3.5 回归模型的建立
3 结果分析
    3.1 植物群落区系组成
        3.1.1 草本群落阶段(Ⅰ)区系组成
        3.1.2 灌草群落阶段(Ⅱ)区系组成
        3.1.3 灌木群落阶段(Ⅲ)区系组成
        3.1.4 乔灌群落阶段(Ⅳ)区系组成
        3.1.5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区系比较
    3.2 植物群落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2.1 草本群落阶段(Ⅰ)区系分析与比较
        3.2.2 灌草群落阶段(Ⅱ)植物区系分析与比较
        3.2.3 灌木群落阶段(Ⅲ)植物区系分析与比较
        3.2.4 乔灌群落阶段(Ⅳ)植物区系分析与比较
        3.2.5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区系地理成分比较
    3.3 植物群落生活型的分析与比较
        3.3.1 草本群落阶段(Ⅰ)植物生活型的分析
        3.3.2 灌草群落阶段(Ⅱ)植物生活型的分析
        3.3.3 灌木群落阶段(Ⅲ)植物生活型的分析
        3.3.4 乔灌群落阶段(Ⅳ)植物生活型的分析
        3.3.5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生活型比较
    3.4 物种多样性的分析
        3.4.1 草本层多样性指数的分析
        3.4.2 灌木层多样性指数的分析
        3.4.3 乔木层多样性指数的分析
        3.4.4 比较各演替阶段多样性指数
    3.5 种间关联性分析
        3.5.1 总体关联性分析
        3.5.2 草本群落阶段(Ⅰ)优势种的种间相关性分析
        3.5.3 灌草群落阶段(Ⅱ)优势种的种间相关性分析
        3.5.4 灌木群落阶段(Ⅲ)优势种的种间相关性分析
        3.5.5 乔灌群落阶段(Ⅳ)优势种的种间相关性分析
        3.5.6 石灰岩山地群落优势种的种间相关性分析
    3.6 建立回归模型
        3.6.1 植物回归模型的参数
        3.6.2 模型的计算方法及结果
        3.6.3 模型的概述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岩溶的基本特性
        1.2.1 岩溶的发育及形态
        1.2.2 岩溶塌陷的机理
        1.2.3 岩溶的调查
        1.2.4 岩溶灾害风险评估
    1.3 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3.1 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1.3.2 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1.3.3 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1.4 岩溶处治方法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复变函数分析法
    2.1 概述
    2.2 复变函数法简介
        2.2.1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
        2.2.2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复变函数表示
        2.2.3 保角变换
        2.2.4 柯西积分公式
        2.2.5 复势函数确定方程
    2.3 路基荷载作用下圆形溶洞稳定性分析
        2.3.1 计算模型与基本假定
        2.3.2 含圆形溶洞地层中应力场的求解
        2.3.3 溶洞稳定性评价
    2.4 结果对比验证
        2.4.1 数值验证
        2.4.2 工程实例
    2.5 小结
第3章 路基荷载作用下马蹄形溶洞稳定性分析
    3.1 概述
    3.2 理论计算模型
    3.3 映射函数确定方法
        3.3.1 图解结合法
        3.3.2 多角形逼近法
        3.3.3 三角插值法
    3.4 马蹄形溶洞稳定性分析
        3.4.1 含溶洞地层中应力场的求解
        3.4.2 马蹄形溶洞稳定性评价
    3.5 工程实例验证
    3.6 小结
第4章 岩溶区路基稳定性有限元极限分析
    4.1 概述
    4.2 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简介
        4.2.1 下限有限元极限分析法
        4.2.2 上限有限元极限分析法
        4.2.3 计算机实现步骤
    4.3 考虑溶洞旋转角度的岩溶区路基极限承载力计算
        4.3.1 问题描述与参数取值
        4.3.2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4.3.3 影响因素分析
        4.3.4 破坏模式分析
    4.4 结果对比与验证
    4.5 小结
第5章 多溶洞地层中路基极限承载力计算
    5.1 概述
    5.2 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法
        5.2.1 Howk-Brown破坏准则简介
        5.2.2 Hoek-Brown破坏准则的光滑化处理
        5.2.3 网格自适应划分技术
    5.3 计算模型
        5.3.1 问题描述与参数取值
        5.3.2 网格划分
    5.4 单个溶洞的影响
        5.4.1 H/R对 N_σ的影响
        5.4.2 GSI对 N_σ的影响
        5.4.3 m_i对N_σ的影响
        5.4.4 γ对N_σ的影响
        5.4.5 破坏模式分析
    5.5 多个溶洞的影响
        5.5.1 H/R对ξ的影响
        5.5.2 X/R对ξ的影响
        5.5.3 Y/R对ξ的影响
        5.5.4 GSI对ξ的影响
        5.5.5 m_i对ξ的影响
        5.5.6 γ对ξ的影响
        5.5.7 破坏模式分析
    5.6 .结果验证与对比
    5.7 小结
第6章 岩溶区路基桩网复合地基处治方法研究
    6.1 概述
    6.2 路堤下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
        6.2.1 计算模型
        6.2.2 桩土相互作用分析
        6.2.3 加筋体受力变形分析
        6.2.4 路堤土拱效应分析
        6.2.5 荷载分担比与沉降计算
        6.2.6 工程实例验证
        6.2.7 参数分析
    6.3 岩溶区桩网复合地基处治及受力分析
    6.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9)山地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煤沉陷区研究现状
        1.2.2 矿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方案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问题分析及分类方法确定
    2.1 采煤沉陷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2.2 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2.3 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的评价原则与方法
        2.3.1 评价原则
        2.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分类综合评价
    3.1 综合评价的步骤
    3.2 多层次模糊数学原理
        3.2.1 评判方法概述
        3.2.2 模糊综合评判的一般模型
        3.2.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评价指标确定的原则
        3.3.2 评价指标确定的方法
        3.3.3 评价指标的确定
        3.3.4 评价指标的分级和取值
    3.4 评价指标的量化
    3.5 隶属函数及隶属度的确定
    3.6 AHP确定权重
        3.6.1 构造判断矩阵
        3.6.2 一致性检验
        3.6.3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3.7 模糊综合评判采煤沉陷区的具体过程
    3.8 本章小结
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分类实例研究.
    4.1 打通一矿沉陷区地质资料
        4.1.1 打通一矿地质环境背景
        4.1.2 打通一矿开采历史及现状
    4.2 打通一矿现状评估
    4.3 打通一矿预测评估
    4.4 打通一矿岩移观测
    4.5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分类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采煤沉陷区大型建筑地基沉降规律研究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厚松散层条件采空区地表沉陷研究
        1.2.2 采空区残余变形研究现状
        1.2.3 采空区建筑地基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大型建筑工程采空区勘察和覆岩结构分析
    2.1 采矿地质条件概况
        2.1.1 建设场地位置
        2.1.2 地层与水文地质条件
        2.1.3 采矿条件
    2.2 采空区现状勘察
        2.2.1 采空区物探勘察
        2.2.2 采空区钻探勘察
    2.3 采空区覆岩结构分析
        2.3.1 采空区覆岩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2.3.2 采空区覆岩结构变化过程
    2.4 采空区地表残余沉降“活化”影响因素
        2.4.1 残余沉降“活化”影响因素分析
        2.4.2 采空区地表沉降主控因素分析
    2.5 小结
3 载荷作用下采空区与残留煤柱非线性沉降规律
    3.1 大型建筑地基应力场空间分布规律
        3.1.1 地基自重应力
        3.1.2 地基附加应力
        3.1.3 矩形均布载荷下地基附加应力空间分布
    3.2 采空区中部垮落岩体残余沉降计算
    3.3 采空区边界断裂砂岩层沉降计算
        3.3.1 砂岩层断裂结构分析
        3.3.2 断裂结构失稳力学分析
        3.3.3 断裂结构沉降分析
    3.4 载荷作用下残留煤柱变形失稳沉降计算
        3.4.1 煤柱应力大小分析
        3.4.2 残留煤柱强度失稳分析
        3.4.3 残留煤柱突变失稳分析
        3.4.4 残留煤柱失稳沉降计算
    3.5 小结
4 载荷作用下采空区上覆岩层空隙分布与沉降研究
    4.1 长壁开采采空区残留空隙实测分析
        4.1.1 采空区实测岩层移动数据分析
        4.1.2 采空区相对空隙率分析
        4.1.3 采空区破裂岩体碎胀特性
    4.2 相似模拟研究
        4.2.1 相似模拟实验方案设计
        4.2.2 实验模拟结果分析
    4.3 小结
5 载荷作用下地基总沉降和变形预测方法研究
    5.1 载荷作用下地基土体压缩沉降计算模型
        5.1.1 载荷作用下地基土体空间受力分析
        5.1.2 地基土体分层总和沉降模型
        5.1.3 拟建办公大楼地基土层压缩沉降计算
    5.2 载荷作用下采空区上方岩土体协同沉降计算模型
        5.2.1 岩土体协同沉降机理
        5.2.2 概率积分法预计地表移动与变形
        5.2.3 采空区上方岩土体协同沉降计算模型
        5.2.4 拟建办公大楼区域岩土体协同沉降计算
    5.3 载荷作用下地基总沉降与变形预测
    5.4 小结
6 办公大楼地基稳定性评价及加固治理措施
    6.1 办公大楼地基稳定性评价
        6.1.1 采空区“两带”发育高度
        6.1.2 建筑物载荷影响下采空区地基稳定性
        6.1.3 采空区地基沉降与变形预计
        6.1.4 地下水影响
    6.2 办公大楼地基加固治理措施
        6.2.1 采空区注浆治理与效果检测
        6.2.2 桩基础加固治理
    6.3 治理后办公大楼地基稳定性分析
        6.3.1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6.3.2 治理后地基沉降与变形预计
    6.4 办公大楼沉降监测及分析
        6.4.1 测点布置
        6.4.2 测点沉降分析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基于MATLAB-NNT的土层分类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根区灌溉对紫花苜蓿产量稳定性和氮磷利用的影响[D]. 张静. 兰州大学, 2021(09)
  • [2]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典型入库河流健康评价[D]. 牛智航.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3]基于SCPTU的土层不确定性分析与桩承载效应研究[D]. 左萍萍. 江苏大学, 2020(02)
  • [4]黑龙江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估研究[D]. 陈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0(06)
  • [5]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D]. 刘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NDVI的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及驱动力研究[D]. 任杰.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7]山西南部石灰岩山地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特征研究[D]. 冯亮.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法研究[D]. 蒋德松. 湖南大学, 2019(12)
  • [9]山地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分类研究[D]. 李欣怡. 重庆大学, 2019(01)
  • [10]采煤沉陷区大型建筑地基沉降规律研究及稳定性分析[D]. 郭文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9)

标签:;  ;  ;  ;  ;  

基于MATLAB-NNT的土层分类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