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表达 2003

职场表达 2003

一、职场表情2003(论文文献综述)

易惠媚[1](2021)在《粤语脱口秀节目《粤知一二》的话语研究》文中认为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以碎片化形式风靡中国,《粤知一二》趁着这股风潮迎合时代的习惯,抓住机会获得众多受众的欢迎。作为语言类的脱口秀节目,它的内容是如何通过语言被表述出来,被社会建构吸收的,值得研究。话语分析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涵盖了多个学科。它已应用于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并用于研究话语的意义。本文主要运用话语分析理论以及传播学和修辞学等相关知识,探讨《粤知一二》节目的话语特征和价值。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脱口秀与话语分析的现状,界定了脱口秀的概念,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先决条件。然后从文本分析、话语呈现、话语价值三个方面对《粤知一二》进行了研究。在文本方面,《粤知一二》话题类型有四个:生活日常、两性情感、娱乐话题、广府话题;修辞策略分为语言修辞与视觉修辞。语言修辞归纳出静态语言的两大特色,即押韵与类比的多处妙用。视觉修辞中肢体语言丰富魅力,字幕话语补充说明,景别话语转变强调情绪;节目风格幽默有趣,且地方色彩和口语色彩鲜明。在话语呈现方面,《粤知一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话语定向为受众,以受众为中心开展节目;第二,话语互文利用引用解构粤语流行元素、戏仿调侃经典作品,在搞笑中达到传播效果。最后在话语价值方面,分析与探究了节目话语表达出来的亚文化多方价值:第一,吐槽文化的草根阶级的话语介入,彰显反抗精神;第二,粤语方言文化身份建构,实现小众文化的价值需求;第三,亚文化满足社会群体情感需求,折射主流价值,深化节目意义。总而言之,通过对《粤知一二》的细致研究,从语言的使用到话语主题的表达,节目都是在运用幽默轻松的形式包裹正能量的意义,给当下的娱乐化的社会带来一些思想上的参考。

范伟[2](2021)在《员工心理弹性影响任务适应绩效的作用机制 ——情绪维度和情绪动力的交互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鉴于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下,在职员工关于适应动荡工作环境、应对激增工作压力的普遍需要,以及积极心理特质的研究热潮的兴起,系统探究积极心理特质提升员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工作压力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现有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认为,心理弹性能够通过增加积极情绪的感受程度、减少消极情绪的感受程度,提升员工积极适应结果变量。然而,现有心理弹性通过情绪体验提升员工积极适应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1)在中介变量的选取上,无法体现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侧重高效价低唤醒情绪体验的理论内涵,以及心理弹性的维持情绪稳定和促进弹性恢复的动态作用机制;(2)在结果变量的选取上,无法体现心理弹性的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压力困难的构念内涵,排除积极心理特质所共有的构念内涵的潜在效应。因此,本文相关研究依据心理弹性的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压力困难的构念内涵,心理弹性的维持情绪稳定和促进弹性恢复的动态作用机制,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情绪效价-唤醒交互理论,以及现有情绪动态体验的相关研究结论,(1)选取能够体现适应工作任务变化的构念内涵的任务适应绩效作为结果变量,同时选取任务熟练绩效作为控制积极心理特质所共有的利于绩效的构念内涵的效标变量;(2)选取情绪效价体验和情绪唤醒体验作为中介变量,从而探究高效价低唤醒情绪体验的提升积极适应结果变量的拓展建构效应。由此探究静态动态整合视角下,心理弹性通过情绪体验的维度类型和动态变化提升员工任务适应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依次通过三个部分共一个质性研究和三个实证研究(一个实验研究,两个问卷研究),旨在探究心理弹性通过情绪体验的感受程度和变化程度提升员工任务适应绩效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质性研究方式(研究一),探究职场情境中心理弹性水平如何影响情绪效价体验和情绪唤醒体验的感受程度和变化程度。第二部分通过情绪静态视角的实验研究(研究二)和问卷研究(研究三),分别探究实验情境(研究二)和职场情境(研究三)中,心理弹性通过情绪效价体验和情绪唤醒体验的感受程度提升员工任务适应绩效的作用机制。第三部分通过情绪动态视角的问卷研究(研究四),分别探究资源损耗情境(研究四1)、资源充盈情境(研究四2),以及资源转换情境(研究四3)中,心理弹性通过情绪效价体验和情绪唤醒体验的感受程度、维持程度,以及波动程度提升员工任务适应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最终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心理弹性通过情绪体验的感受程度提升员工任务适应绩效的作用机制的程度高低和作用方向,受到情绪体验的维度类型的影响。其次,心理弹性通过情绪体验的变化程度提升员工任务适应绩效的作用机制的程度高低和作用方向,受到情绪体验的维度类型、动态变化类型,以及资源盈亏情境效应的共同影响。最后,相比任务适应绩效,心理弹性通过情绪体验的感受程度、维持程度,以及波动程度,提升员工任务熟练绩效的程度更低。本文相关研究系统探究了静态动态整合视角下,心理弹性通过情绪体验的维度类型和动态变化提升员工任务适应绩效的作用机制。理论贡献方面,本文相关研究拓展了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的适用视角和情绪体验的适用类型,完善了情绪稳定程度的动态测量定义的适用情境和情绪体验的适用类型,构建了心理弹性的人格特质-情绪过程-适应结果的因果逻辑的理论模型,由此推进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领域的拓展深化。实践启示方面,本文相关研究依据情绪体验的维度类型和动态变化的交互作用,解释心理弹性提升员工任务适应绩效的作用机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员工自我情绪调节提供了建议方向,旨在帮助在职员工提升任务适应绩效和维持心理健康水平。

刘璐[3](2021)在《《积极心态助力领导者成长》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翻译实践报告文本选自面向领导群体的《积极心态助力领导者成长》一书。该书作者结合自身数十年间向各类企业领导者提供咨询指导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破坏型领导”这一全新概念,指出领导者应打破以往的刻板观念,勇于以“愚者”的姿态推动企业发展。领导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从全新视角审视自己的工作方式,释放心理压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领导力。本次翻译实践选择的文本从体裁上来看属于议论文,从文本类型上来看兼具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的特征。作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运用客观且通俗的语言提出了自己对于领导者的期待和建议。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对“词汇的翻译”“直接引用句的翻译”“语篇衔接的处理”三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调整或重构词汇、语句、衔接关系以使译文文本产生与源语文本相似的效果。首先,笔者对翻译中的词义变通处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源语文本的上下文语境,对同一词汇进行了不同的引申处理,以贴近原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其次,笔者将直接引用句根据内容分为话语和心理两方面进行讨论,力求打破原文结构和词句的束缚,再现出交际目的及人物内心感受。最后,笔者通过分析原文语篇的衔接方式,重新梳理句间关联,重新构建符合译入语表述习惯的衔接方式,避免译文出现逻辑混乱问题。

周瑾[4](2020)在《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人物形象及传播研究 ——以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为例》文中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目的是交流意义。从传播符号学的角度来讲,传播是双方主体利用符号传达意义、交流,并由此建立符号探究社群的过程。换言之,符号是传播意义的必要条件,媒介则是承载符号的重要载体。人们的意义交流要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符号文本与媒介的双重作用。对符号意义的研究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影视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本文旨在以皮尔斯符号学作为研究方法,吸收和借鉴影视理论和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具体的电视剧人物案例分析,在理论层面探讨电视符号传播的意义问题。本文突破了静止的结构主义二元论,转而以皮尔斯为代表的三元动态体系,将符号传播看作是动态、开放的符号化过程。在这个符号过程中,符号的意义由再现体、对象和解释项三个构件组成。皮尔斯将符号学体系建构在现象学“三性原则”之上。将再现体、对象和解释项之间的关系分为三个学科,第一个学科是关注符号品质特征的“符号语法学”,第二个学科是关于再现体与对象之间经验研究的“批判逻辑学”,第三个学科是处理解释项与再现体之间抽象理解关系的“普遍修辞学”。此外,皮尔斯的传播符号学思想还包含三组三元关系:第一组是符号本身的三个构件,即再现体、对象与解释项;第二组是传播过程的三个部分,即发送者、符号与解释者;第三组是传播过程中由解释项组成的三元关系,即意图解释项、共同解释项与效力解释项。这三组三元关系在符号传播过程中是相互关联的,发送者与解释者之间以符号为中介进行交流,而符号的三元关系决定了主体双方必然以“获得符号的解释项”为传播目的,最后传播行为的达成,必须依靠解释项之间的融合,以寻求“共同解释项”为最终标志。本文首先在两大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即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逻辑符号学,对比两者的差异与共同之处,分析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优势与研究影视剧的切入点。接着,本文以近十年的都市情感剧为研究对象,在皮尔斯符号学的指导下剖析人物形象符号的内涵。人物外在的空间符号,分为宏观层面的都市空间符号、中观的职场空间符号与微观的家庭空间符号。人物内在的身份符号,分为服饰符号、言语符号与自我符号的建构。另外,本文从当代都市情感剧中概括出两性人物形象的特征,辅以女性主义观点加以解析,旨在揭示电视剧文本符号的意义。最后,本文以“预调研”的形式,总结归纳出观众观看动机的多元性、符号解读的分歧与共识,证实了皮尔斯符号学作为影视剧研究方法论的可能性,即符号的意义并不存在于文本结构之中,而在于观众与电视制作者之间的传播过程中,进一步说,符号在被接受并得到解释时,被解释者以另一个符号代替。因此,符号意义的解释是动态衍义的过程,当下的解释只能暂时结束一个符号环节,而不能终结意义。都市情感剧的意义是通过人物形象符号进行传递的。符号蕴含了社会文化、人类共识、抽象思想等信息,电视剧以符号的形式表达思想与价值观,建构现实社会的文化语境,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模式。然而,受众与电视剧是互动的关系,人们在解读符号的过程中生产新的符号,以便捷的互联网平台作为媒介,发送并反馈新的符号信息,由此观众成为符号传播的发送者。观众的知识、兴趣与需求影响对符号的解读,转而又影响电视媒介发挥作用的程度和形式。因此传播主体间存在交互性,符号的意义正是双方互动协商的产物。本文将皮尔斯符号学相关理论引入电视传播符号的意义研究,希望能为传播符号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解读影视符号文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苟海燕[5](2020)在《《韩国文化教室》(1-6讲)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以及中韩两国交流日益密切的现实情况,本次翻译实践选择的翻译文本是韩国图书出版宝库社于2016年8月出版的《韩国文化教室》一书,该书以外国留学生的角度为读者们介绍了韩国的大学文化,职场文化,广播电视文化,网络及SNS文化,饮食文化,健康与美容,精神文化,礼节文化,仪式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节日文化,目前尚无中文译本。本次翻译实践由两人合作完成,笔者负责翻译第一至六讲,韩语原文5.4万余字,中文译文4.8万余字。本篇翻译报告中总结了整个翻译实践过程的经验教训,并试图总结该类型文本常用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旨在为日后其他同学翻译类似题材的韩国语图书提供参考与借鉴。该文本的语言平实简练,通俗易懂,作者写作的首要目的在于向外国读者介绍韩国丰富多样的文化。根据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分类,本书为信息功能型文本,此类文本注重信息传达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因此在翻译时宜主要采用交际翻译。翻译中的难点在于汉字词及外来词的直译难以被读者理解,标题句和长定语句的难以摆脱源语言的语法特征等问题,因此本报告在案例分析章节从词汇(包括汉字词、外来词),句子(包括标题句、长定语句)两个层面分析了文本中的典型案例,在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增译、减译、分译、合译、转换等翻译技巧,使译文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读者阅读更加流畅自然。本翻译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简单地介绍了本报告的撰写目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第二章为翻译任务简介,包括翻译文本的内容与语言特色的概述,以及翻译重难点分析;第三章为翻译过程简述,总体分为三个阶段: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稿审校;第四章为翻译理论简介及翻译案例分析,翻译案例分别从词汇、句子两个层面展开分析;第五章为结语,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与不足,以及往后的努力方向。希望本书的中文译本能够加深中国民众对韩国文化的认识与了解,缓解中韩两国交流中的碰撞与摩擦,消除对对方国家的偏见和误解,为中韩两国长久平稳的友好关系奠定思想上的基础。

卞寒月[6](2020)在《影视热点形象的网络再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社会的迅猛崛起为人们的日常文化创作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其中,影视热点形象的网络再生产汇聚成了一道异彩纷呈的网络文化景观。影视热点形象的网络再生产指的是受众通过对流行媒介文本中的热点人物形象进行能动性改编和二次创作的网络文化传播活动。社会语境是理解传播现象的出发点。从宏观层面来看,影视热点形象网络再生产的兴起得益于文化格局的开放与包容、娱乐经济与消费社会的推波助澜以及新媒介技术的赋能。进而视之,受众、资本和政府三股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影视热点形象的网络再生产。首先,出于多种目的,生产性受众利用影视热点形象的网络再生产进行社会化舞台上的个人展演。其次,在网络中流量可转换成经济资本,关系可转换成社会资本,这两种资本成为网络再生产活动的隐形推手。最后,政府会对网络中的内容生产发挥导向作用,管控恶搞文化,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同时促进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融合创新。尽管影视热点形象的网络再生产形式花样繁多,但仍旧遵循符号生产的基本模式。一般来说,影视人物形象的符号化、人物符号的IP式裂变是符号生产的基本套路,但其生产的内容常常走向夸张式刻板形象。此外,诞生于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再生产活动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受众偏好下的选择性解读使再生产对象具有不可预测性,消费社会的娱乐化表征本性使再生产内容具有戏谑性,作为时尚的狂欢则使再生产形象的流行具有短暂性。在网络再生产的影视热点形象的传播扩散中,社会化网络带来了趣缘化与跨领域的传播机理,社会网络中的关系与互动构成了其独特的扩散路径。在整个传播扩散过程中,情感动员与认同建构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所在。在情感动员中,情感的共振、联结与释放能调动普遍的社会情感;在认同建构中,出于对影视形象的自我投射,人们有了认同基础,继而通过“我们”与“他者”的对立,来表达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了意识形态对主体的询唤。影视热点形象的网络再生产作为一种网络文化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是社会现实的镜像化表达,是民众情感的隐喻式呈现,也是艺术生产的创新性实践。然而,宽松的社会语境在提供肥沃的生长土壤的同时,也留下了乱象滋生的缝隙,对此应充分重视并寻求对策。第一,针对影视热点形象网络再生产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要强化导向意识,及时纠正错误的和偏激的舆论倾向;第二,针对由于对商业利润过分追求而出现的乱象,应完善市场法规,破除“灰色地带”;第三,针对再生产活动中出现的低俗文化现象,应提升大众的媒介素养,共同营造绿色的媒介生态。

朱锦精[7](2020)在《青年亚文化的转向 ——以“丧文化”为例》文中提出“丧文化”是近些年来流行于我国青年群体之中的一股青年亚文化风潮。从表情包、语录到主题影视剧、歌曲、游戏,“丧文化”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全民关注的文化热潮,凭借着丰富的载体形式成为青年群体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舞台。传统青年亚文化研究理论往往遵从伯明翰学派的研究定势,从“抵抗与收编”的理论话语来讨论出现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但是网络时代出现的“丧文化”拥有着更多互联网的新特性。本文将“丧文化”放置于青年亚文化的体系中进行研究,运用互联网的视角加以审视。通过文本分析法、深度访谈法,归纳“丧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现象,梳理“丧文化”的风格建构过程,分析“丧文化”背后所蕴含着的情绪内涵,探讨当青年亚文化与互联网“联名”后所发生的特征上的转变。研究发现,“丧文化”作为网络时代出现的青年亚文化,其“丧”的含义已经脱离了现代汉语规范中的内涵,泛化为一个包含有多重含义的标签。“丧文化”群体运用“拼贴”、“挪用”、“同构”等方式,对现实生活中已有的符号加以颠覆和解构,把已知的意义和用途转向其他的意义和用途,以此搭建了一个属于本文化群体的话语体系,呈现出以“虚拟的颓废精神”为形象,以“展现自身颓丧状态”为行为,以“自嘲”为行话方式的“丧文化”风格。“丧文化”所反映出来的群体心态,可以折射出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年群体的精神诉求和集体面貌,研究发现,“丧文化”并不仅仅存在颓废、消极的负面情绪,也蕴含着青年群体娱乐、狂欢的乐趣,更深藏着一种自信和向上的积极心理。拥抱了互联网之后的青年亚文化,逐渐游走在真实与虚拟、抵抗与消解、边缘与大众、本地与全球之间的界限之中,其群体身份呈现出普泛化、流动性的转向,生产方式迈入数字化、自我再生产的路径,审美趣味也显露出碎片化信息的流行、以娱乐性消解抵抗性、全球化与本土化辨证融合的新特征。本文通过对“丧文化”的梳理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大众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网络时代出现的青年亚文化,让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在激发青年活力、增强青年创造力上不断发挥作用。

吴兰兰[8](2020)在《成人初显期群体家庭微信代际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弥补国内关于成人初显期群体在微信媒介环境下,其家庭代际传播研究的不足,明晰个体化崛起的话语权力变迁过程,反思在家庭本位的传统观念中个体的意义与价值,并给予转型中的家庭代际沟通一些思考,本文运用权力话语理论、传播学理论、社会学等理论,以成人初显期群体(18—25岁)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的量化研究和文献分析法、焦点小组访谈法的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父母进入子女微信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分段研究,分析其中的冲突、规训、控制与协商、反控制的过程。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其中研究现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家庭代际传播研究、社交媒介环境下的代际传播研究以及关于成人初显期群体的研究。从第二部分起进入正文部分,这一部分是微信社交媒介的家庭代际传播的内容解读,分为进入前(建构与防御)、进入中(冲突与区隔)、进入后(协商与让渡)三个阶段。第三部分是微信社交媒介的家庭代际传播的效果评估,经过论证得出三个观点:个体从家庭群体脱嵌以及在规训的反抗中个体崛起,从单向权威到质疑权威再到双向权威的代际话语权力变迁,父母偶像身份消解与新型代际关系建立。第四部分是从成人初显期群体和父母两个主体出发,针对上述两部分的解读与分析提出优化策略。最后是关于个体化、个人主义的几点余论补充。

池莉[9](2019)在《大树小虫》文中提出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1.俞思语俞思语足月出生。分娩之前医院找了熟人,不料还是呛到羊水吸入胎粪,出生时没了呼吸,窒息十分钟,住进重症监护室。都以为她不行了,傍晚她却有了自主呼吸。次日又发烧、呕吐、四肢僵硬、哭声拉直,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从那时起直至今天,俞思语支气管与肺,都相当脆弱,只要伤风感冒,必久咳不愈,有时还会咯血,粉红色带泡沫痰那种,多年查无因,中西医皆难治愈,对空气要求高,易气短,常需深呼吸。

魏蓓[10](2019)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文中研究说明电影自诞生起就与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小说传播的有效途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小说频频被改编成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从纵向来看,这一时期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表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潜隐着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氛围和精神态度的历史变迁。20世纪80年代,在人道主义指引下,改编经历了“人性的复归”到“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的过程;90年代,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改编观念相对自由、灵活,女作家参与改编的现象却减少,导演的地位凸显,改编作品中的女性渐被遮蔽;进入21世纪后,在消费主义导向下,不仅改编数量众多,题材和类型更加多样与广泛,部分改编作品在更多地展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同时,突显时代女性的独特性。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也带来了主题意蕴的多重演绎、形象内涵的双重变奏、叙事策略的多维变化等相关问题。主题方面,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形式演绎,还原、变通以及延伸等。有些女作家小说的主题在电影中出现通俗性的转移,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女作家小说中对历史叙事的关注在电影中被消解,主题也随之简化与弱化。还有些女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出现主题意蕴的重构,影片与原作的主题大相径庭,这是主题的置换与颠覆。通常而言,女作家往往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其创作中的人物,而改编电影并非都由女性来编剧或执导,从虚构的小说文字到可观的银幕塑造在不同性别的导演执导中,人物形象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女性导演执导的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有所强化;男性导演对女性意识则有所弱化,而美化男性形象。同时,女作家小说中的某些次要人物在改编的电影中被重新塑造,女性导演往往突出女性主导性与性别色彩;多数男性导演则消解小说原着中的隐含主题。此外,女性导演常增加情感因素、凸显情节的曲折动人;男性导演则淡化女性人物精神世界的开掘、增加人物行动的比重。叙事策略方面,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征,即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偏爱和多元叙事视角杂糅,以及女性叙事视角的选择;在时间的选择层面将人物至于特定的时代,在时间的顺序安排上采取非线性叙事,兼用倒叙、插叙,增加悬念和寓意,在时间的变形层面常借助时间的省略,片段性地突显女性的人生剪影;在叙事空间的截取与呈现上隐含对人物“宿命”的某种纠葛。总体分析与对比女作家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后发生的变化,彰显了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的主流传媒中的现实处境。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在扩大女性文学传播途径、丰富电影类型、增添独特魅力等意义的同时,给小说原着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和突出情感发展、忽视其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这为当代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得失。

二、职场表情200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场表情2003(论文提纲范文)

(1)粤语脱口秀节目《粤知一二》的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粤知一二》节目的文本话语
    第一节 话题
        一、生活日常
        二、两性情感
        三、娱乐话题
        四、广府话题
    第二节 修辞
        一、语言修辞
        二、视觉修辞
    第三节 风格
        一、吐槽幽默有趣
        二、地方色彩和口语色彩鲜明
第二章 《粤知一二》节目的话语呈现
    第一节 话语定向
        一、话题有意选择,增强受众粘性
        二、叙述结构线性发展,易于受众理解
        三、弹幕话语交互,加强受众参与感
    第二节 话语互文
        一、引用
        二、戏仿
第三章 《粤知一二》节目的话语价值
    第一节 吐槽价值倾向与宣泄
        一、吐槽价值的话语权倾向
        二、吐槽行为的冒犯宣泄
    第二节 粤语文化价值认同需求
        一、新媒体下粤语的处境
        二、粤语文化价值认同建构
    第三节 亚文化的价值特征
        一、凝集群体情感需求
        二、折射主流文化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粤知一二》1000期节目题材分类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2)员工心理弹性影响任务适应绩效的作用机制 ——情绪维度和情绪动力的交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客观现实背景
        1.1.2 理论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2.1.1 心理弹性的概念定义
        2.1.2 心理弹性的测量方法
        2.1.3 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
    2.2 情绪体验相关研究
        2.2.1 情绪体验的定义分类
        2.2.2 情绪体验的测量方法
        2.2.3 情绪体验的实证研究
    2.3 任务适应绩效相关研究
        2.3.1 任务适应绩效的概念界定
        2.3.2 任务适应绩效的测量方法
        2.3.3 任务适应绩效的实证研究
    2.4 现有相关研究述评
        2.4.1 现有情绪视角的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
        2.4.2 现有情绪视角的心理弹性的研究不足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和假设
        3.1.1 研究问题
        3.1.2 研究假设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创新
        3.3.1 研究理念
        3.3.2 研究内容
        3.3.3 研究方法
第四章 情绪视角的心理弹性的作用初探(研究一)
    4.1 本章概述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程序
        4.2.3 研究材料
    4.3 研究结果
        4.3.1 访谈材料处理方法
        4.3.2 心理弹性水平和情绪体验感受的关系
        4.3.3 资源盈亏情境及其变化影响效应
    4.4 研究讨论
第五章 情绪静态视角的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
    5.1 本章概述
    5.2 研究二:基于实验情境的实证依据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结果
        5.2.3 研究讨论
    5.3 研究三:基于职场情境的实证依据
        5.3.1 研究方法
        5.3.2 研究结果
        5.3.3 研究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情绪动态视角的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
    6.1 本章概述
        6.1.1 研究概述
        6.1.2 研究方法
    6.2 研究四1:基于情绪体验的动态变化的实证依据
        6.2.1 研究假设
        6.2.2 研究结果
        6.2.3 研究讨论
    6.3 研究四2:基于资源盈亏情境差异的实证依据
        6.3.1 研究假设
        6.3.2 研究结果
        6.3.3 研究讨论
    6.4 研究四3:基于资源转换情境的实证依据
        6.4.1 研究假设
        6.4.2 研究结果
        6.4.3 研究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讨论
    7.1 研究结果
        7.1.1 情绪静态视角的心理弹性提升员工任务适应绩效的作用机制
        7.1.2 情绪动态视角的心理弹性提升员工任务适应绩效的作用机制
    7.2 理论启示
        7.2.1 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拓展
        7.2.2 情绪稳定的动态测量定义完善
        7.2.3 心理弹性的定义视角模型整合
    7.3 实践价值
        7.3.1 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7.3.2 指导自我情绪调节策略
    7.4 研究局限
        7.4.1 被试选取
        7.4.2 变量测量
        7.4.3 研究设计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研究一访谈提纲
        第一部分:心理弹性的构念内涵
        第二部分:开放式访谈题目:心理弹性水平和情绪体验感受的关系
        第三部分:情境式访谈题目:心理弹性水平和情绪体验感受的关系
    附录二:实验研究相关材料
        心理弹性量表
        实验指导语
        情绪启动材料(部分)
    附录三:问卷研究相关测量量表
        心理弹性量表(部分)
        情绪稳定量表(部分)
        工作情绪量表(部分)
        任务绩效量表(部分)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作者简历:
        国内教育经历
        国外教育经历
        授课经历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参与课题:
后记

(3)《积极心态助力领导者成长》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2.1 翻译实践简介
    2.2 翻译实践过程
第3章 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
    3.1 文本分析
        3.1.1 文本类型分析
        3.1.2 文本体裁及语言特点分析
        3.1.3 翻译理论与翻译策略
    3.2 译前准备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词义的变通处理
    4.2 直接引用句的处理
        4.2.1 话语引用句
        4.2.2 心理引用句
    4.3 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处理
        4.3.1 词汇衔接
        4.3.2 语法衔接
第5章 结语
    5.1 翻译实践总结
    5.2 问题与不足
    5.3 翻译感想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附录2 术语表
附录3 《学位论文用翻译实践导师核准意见书》
致谢

(4)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人物形象及传播研究 ——以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皮尔斯符号学在传播学中的发展态势
        1.1.2 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的研究价值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的传播研究现状
        1.2.2 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都市情感剧人物形象
        1.2.3 女性主义观点下的都市情感剧人物形象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作为研究方法的皮尔斯符号学
    2.1 皮尔斯符号学与索绪尔符号学的比较
        2.1.1 两种理论的相同之处
        2.1.2 学科归属和研究对象的区别
        2.1.3 对符号概念及其结构的不同阐述
    2.2 皮尔斯符号学的传播研究优势
        2.2.1 符号传播主体之间的交互性
        2.2.2 皮尔斯符号学抽象概念的跨学科性
        2.2.3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符号意义的动态性
第3章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的符号解读
    3.1 人物形象的空间符号建构
        3.1.1 都市空间符号
        3.1.2 职业空间符号
        3.1.3 家庭空间符号
    3.2 人物形象的身份符号建构
        3.2.1 着装符号
        3.2.2 言语符号
        3.2.3 自我符号
    3.3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女性形象的符号类型
        3.3.1 都市情感剧中大龄未婚的女性
        3.3.2 消失的母亲
        3.3.3 家庭与事业夹缝中的女强人
    3.4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男性形象的符号类型
        3.4.1 都市情感剧中柔情似水的男性
        3.4.2 示弱的父亲
        3.4.3 拯救者形象的“伯乐”
第4章 受众对当代都市情感剧的能动性解读
    4.1 观众的多样性观看动机
        4.1.1 娱乐消遣
        4.1.2 现实主义
        4.1.3 理想主义
        4.1.4 忠于演员
        4.1.5 批判性的回应
    4.2 观众的符号解读分歧
        4.2.1 剧情的叙事关注点
        4.2.2 角色的性格特征评价
        4.2.3 单个事件的不同解读
        4.2.4 观众与电视文本的距离关系
        4.2.5 对叙事的错误理解或回忆
    4.3 观众的符号解读共识
        4.3.1 具体与抽象
        4.3.2 整体与部分
        4.3.3 矛盾与和谐
第5章 当代都市情感剧的传播效果及改进建议
    5.1 当代都市情感剧的传播效果
        5.1.1 虚拟娱乐的效果
        5.1.2 现实教育的效果
        5.1.3 批判协商的发展效果
    5.2 当代都市情感剧发展的改进建议
        5.2.1 剧情更符合逻辑
        5.2.2 角色更多元立体
        5.2.3 服化道更真实细腻
        5.2.4 制作人当好“把关者”角色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 A
        A.1 访谈提纲
        A.2 受访者基本情况
        A.3 部分访谈记录

(5)《韩国文化教室》(1-6讲)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翻译任务简介
    2.1 作品简介
    2.2 翻译重点与难点
第三章 翻译过程
    3.1 译前准备
    3.2 翻译过程
    3.3 译稿审校
    3.4 翻译理论简介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词汇翻译
        4.1.1 汉字词的翻译
        4.1.2 外来词的翻译
    4.2 句子翻译
        4.2.1 标题句的翻译
        4.2.2 长定语句的翻译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韩国文化教室》(1-6讲)原文
附录2: 《韩国文化教室》(1-6讲)译文
学P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影视热点形象的网络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影视热点形象网络再生产的兴起
    第一节 影视热点形象网络再生产出现的社会语境
        一、文化格局的开放与包容
        二、娱乐经济与消费社会的推波助澜
        三、新媒介技术的赋能
    第二节 影响影视热点形象网络再生产的三种力量
        一、生产性受众:社会化舞台上的个人展演
        二、资本:网络再生产活动的隐形推手
        三、政府:对网络再生产活动的监管
第二章 影视热点形象网络再生产的模式与特性
    第一节 符号生产与裂变:影视热点形象网络再生产的常见模式
        一、人物形象的符号化
        二、人物符号的IP式裂变
    第二节 社交媒体时代影视热点形象网络再生产的特性
        一、再生产对象的不可预测性:受众偏好下的选择性解读
        二、再生产内容的戏谑性:消费社会的娱乐表征
        三、再生产形象流行的短暂性:作为时尚的狂欢
第三章 网络再生产的影视热点形象的传播扩散
    第一节 社会化网络中内容再生产的传播机理
        一、趣缘化:走向群体协作传播
        二、跨领域:实现圈子的互联互通
    第二节 扩散路径:社会网络中的关系与互动
        一、关键节点的主导:从意见领袖到普通个体
        二、扁平的社交互动:从普通个体到普通个体
    第三节 传播扩散中的情感动员与认同建构
        一、情感动员:情感的共振、联结与释放
        二、认同建构:传播过程中的意识形态询唤
第四章 对影视热点形象网络再生产的思考
    第一节 影视热点形象网络再生产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现实的镜像化表达
        二、社会情绪的隐喻式呈现
        三、艺术生产的创新性实践
    第二节 影视热点形象网络再生产的乱象与对策
        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与强化导向意识
        二、对商业利润的过分追求与完善市场法规
        三、对低俗文化的纵容与提升媒介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青年亚文化的转向 ——以“丧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 文本分析法
        (二) 深度访谈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芝加哥学派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
        (二) 伯明翰学派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
        (三) 后亚文化时期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
        (四) 网络时代“丧文化”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丧文化”溯源
    一、“丧文化”:青年亚文化的延伸
        (一) “丧”与“丧文化”
        (二) “丧文化”的文化现象
        (三) “丧文化”的定义
    二、抵抗与收编:历史中的“丧精神”
        (一) 西方历史中的“丧精神”
        (二) 中国历史中的“丧精神”
第三章 “丧文化”的风格形成及其建构路径
    一、“丧文化”的风格
        (一) 言丧:形象的“掩面罩”
        (二) 晒丧:行为的“泄压阀”
        (三) 自嘲:行话的“变声器”
    二、“丧文化”的风格建构路径
        (一) 拼贴:重组的流行
        (二) 挪用:意义的游牧
        (三) 同构:共享的内涵
第四章 “丧文化”群体心理的建构与探究
    一、错位化的“丧文化”群体心理
    二、看得见的:消极心理
        (一) 从众:潮流的“号召力”
        (二) 求异:陌生的“新鲜感”
        (三) 孤独:情感的“占位符”
        (四) 无助:群体的“生长痛”
        (五) 狂欢:情绪的“宣泄口”
    三、看不见的:积极心理
        (一) 自信:自嘲的“幽默感”
        (二) 竞争:示弱的“障眼法”
第五章 从“丧文化”看青年亚文化的转向
    一、拥抱网络的青年亚文化
        (一) 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
        (二) 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
    二、群体身份的转向
        (一) 群体的普泛化
        (二) 流民的邂逅
    三、生产方式的转向
        (一) 数字化建构
        (二) 自我更迭的再生产
    四、审美趣味的转向
        (一) 碎片化信息的流行
        (二) 抵抗的娱乐性消解
        (三) 本地化的国际范
结语 解开“丧文化”困境的“钥匙”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成人初显期群体家庭微信代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家庭代际传播的研究
        (二) 关于新媒介下家庭代际传播的研究
        (三) 关于成人初显期群体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 问卷调查法
        (二) 文献研究法
        (三) 深度访谈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微信社交媒介的家庭代际传播的内容解读
    一、进入前:建构与防御
        (一) 建构私人领域:微信已成成人初显期群体自我认同的精神家园
        (二) 奏响防御前奏:对于即将闯入的“入侵者”多不安的心理态度
    二、进入中:冲突与区隔
        (一) 全景敞视媒介环境下的文化冲突
        (二)成人初显期群体的隐私边界触碰
        (三) 规训控制与控制的无效
    三、进入后:协商与让渡
        (一) 技术反哺父母,传授微信功能使用
        (二) 移情换位思考,尊重彼此价值观念
        (三) 改变言语策略,学习对方表达习惯
第二章 微信社交媒介的家庭代际传播的效果评估
    一、个体从家庭群体脱嵌以及在规训的反抗中个体崛起
        (一) 从家庭“后台”行为隐蔽到家庭“后台”行为暴露
        (二) 从寻求家庭保护到个体从家庭社群藩篱中脱嵌
        (三) 从隐私风险管理到私人空间的扩大化
    二、单向权威—质疑权威—双向权威的代际话语权力变迁
        (一) 单向权威:信息垄断下父母经验的单向传输
        (二) 质疑权威:离开原生家庭走向学校和职场的必经之路
        (三) 双向权威:妥协让步下的代际沟通的新胜利
    三、父母偶像身份解构与新型代际关系建立
        (一) 亲子迷恋关系破碎,父母偶像身份渐失光环
        (二) 宗族仪式与依赖弱化,代际关系趋向理性与利己
第三章 微信媒介的家庭代际传播的优化策略
    一、对成人初显期群体的代际传播建议
        (一) 改变角色期待,减少角色冲突
        (二) 主动技术反哺,缩小信息鸿沟
        (三) 转换表达方式,优化沟通效果
        (四) 增强情感功能,弱化物质交换
        (五) 建立内部评价,寻求自我认同
    二、对成人初显期群体的父母代际传播的建议
        (一) 承认代际断裂,接受亲子分离
        (二) 更多提升自我,减少焦虑转嫁
        (三) 尊重多元价值,多方换位思考
        (四) 摒弃权力规则,多些平等理解
        (五) 构筑公私边界,避免道德越轨
余论
    一、个体崛起是否意味着家庭道德力量式微
    二、成人初显期群体的个体化是否代表个人主义的发展
    三、成人初显期群体的个体化是否可能走向失败
参考文献
附录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个案访谈的基本情况
    关于成人初显期群体原生家庭的微信代际传播研究的调查问卷
致谢

(9)大树小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
    1.俞思语
    2.钟鑫涛
    3.钟欣婷
    4.格瑞丝
    5.钟永胜
    6.高红
    7.俞亚洲任菲菲
    8.俞爷爷俞奶奶
第二章故事只是男女主角2015年度实施造人计划始末
    1.2015年1月没怀上
    2.2015年2月没怀上
    3.2015年3月没怀上
    4.2015年4月没怀上
    5.2015年5月没怀上
    6.2015年6月没怀上
    7.2015年7月没怀上
    8.2015年8月没怀上
    9.2015年9月没怀上
    10.2015年10月没怀上
    11.2015年11月没怀上
    12.2015年12月真相大白

(10)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历程描述: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演进
第一节 80年代:人道主义指引下的女性“发现”
    一、“人性”的复归
    二、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
第二节 90年代:商业化大潮冲击下的女性“找寻”
    一、时代转型期的女性疏离
    二、市场中渐被遮蔽的女性
第三节 21世纪:消费主义导向下的女性“狂欢”
    一、众声喧哗下的女性起舞
    二、观感追求下的女性涌现 第二章 主题意蕴:影像的多重演绎
第一节 主题的“忠实”再现
    一、还原:思索女性生命体验
    二、变通:凸显女性成长历程
    三、延伸:叩问女性现实困境
第二节 主题的通俗转移
    一、简化:专注两性情感
    二、弱化:过滤复杂人性
第三节 主题的“意蕴”重构
    一、置换:张扬个人欲望
    二、颠覆:追忆青春岁月 第三章 形象内涵:“图”与“文”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呈现与立体化
    一、时代召唤下的奋斗女性
    二、社会浪潮中的底层女性
    三、市场推动下的“媚俗”女性
第二节 性别视阈下的形象重塑
    一、女性导演的强化
    二、男性导演的改写 第四章 叙事策略: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
第一节 叙事视角:定于一元或多元杂糅
    一、第三人称与女性叙事
    二、视角转换与男性观察
第二节 叙事时间:乐于营构与跌宕变形
    一、时间的选择与女性的历史境遇
    二、时间的错乱与女性的神秘疯狂
    三、时间的变形与女性的命运起伏
第三节 叙事空间:艺术截取与审美呈现
    一、荒僻的“角落”与美丽的心灵
    二、“躁动”的校园与焦虑的青春
    三、复杂的职场与纯真的爱情 第五章 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小说与电影的双赢局面
    一、再言说的“利”与“益”
    二、立体解读女性世界
第二节 小说与电影“跨界”的局限
    一、电影对小说“断章取义”
    二、市场语境下的“疲”与“弊”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和谐共生的方向
    一、遏制无底线媚俗
    二、坚守艺术的“初心” 余论
一、荧屏中的批判介入
二、女性精灵的飞舞与再生
三、阿喀琉斯之踵:电影与小说的不可通约性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四、职场表情2003(论文参考文献)

  • [1]粤语脱口秀节目《粤知一二》的话语研究[D]. 易惠媚.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2]员工心理弹性影响任务适应绩效的作用机制 ——情绪维度和情绪动力的交互作用[D]. 范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1)
  • [3]《积极心态助力领导者成长》翻译实践报告[D]. 刘璐.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4]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人物形象及传播研究 ——以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为例[D]. 周瑾.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5]《韩国文化教室》(1-6讲)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苟海燕. 山东大学, 2020(11)
  • [6]影视热点形象的网络再生产研究[D]. 卞寒月.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青年亚文化的转向 ——以“丧文化”为例[D]. 朱锦精.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成人初显期群体家庭微信代际传播研究[D]. 吴兰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大树小虫[J]. 池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6)
  • [10]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D]. 魏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职场表达 200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