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山林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小龙山林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一、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意涵,李广[1](2020)在《麦积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及策略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大力倡导生态化发展的背景下,生态旅游成为了人们寻求合理利用自然、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方法。基于此,简要介绍了麦积国家森林公园,并对麦积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挑战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麦积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保庭耀[2](2019)在《小陇山林区滩歌林场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提出立足林场产业化发展,以小陇山林区滩歌林场产业发展现状为例,系统分析总结了林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符合滩歌林场实际的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胡博[3](2019)在《甘肃省小陇山森林旅游调查研究》文中提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20世纪90年代,森林旅游开始迅速发展。国家级、省级、市级森林公园纷纷建立,标志着中国的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时期。进入21世纪之后,森林旅游业已经成为国人较为关注的绿色产业。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天天生活在“钢筋混泥土的森林”、向往着“绿色的森林”。这成为现代人的“绿色梦”。因此,更多的人们选择去城郊森林公园游憩、康养、休闲、徒步、摄影和观赏野生动植物。从而释放压力,恢复身心健康。本研究是以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麦积山国家森林公园为调查地,论述了小陇山林区资源概况及小陇山森林旅游开发现状;其次,依据实地调查进行问卷设计、数据处理和回收,包括数据分析和数据结果。数据分析由人口学、行为学、时空特征分析和SPSS24.0软件分析组成,数据结果是根据SPSS24.0分析出来的客观数值,得出小陇山森林旅游研究结果;最后,结论与建议,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得出调查结论。形成对小陇山森林旅游开发的建议。

陈垚,李健[4](2018)在《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生态旅游是国际国内持续的热点旅游形式,也是甘肃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开发的优势、机遇及存在的问题,从空间布局、旅游产品线路设计、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

路秀明,包卫东[5](2017)在《林业调查填写林区地名五要素——以小陇山林区地名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分析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开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准确填写林区地名做了一些探讨,并提出几点体会。

刘江[6](2014)在《小陇山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与规划思考》文中指出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时空模型和空间格局评价信息系统,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刘存斌[7](2012)在《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效率与区域效应分析 ——以小陇山林区为例》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服务业产品(特别是旅游产品)的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逐渐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其发展逐渐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独特形式,是在旅游者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达到愉悦身心和健身养生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生态旅游不仅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生态旅游产业呈现出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因此生态旅游业发展是否有效率是决定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另外,生态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区域效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效应,对区域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陇山林区是甘肃省较早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之一,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对小陇山林区乃至陇东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小陇山林区为研究区域,在对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业及其区域效应的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将定性分析和定量方法相结合,首先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和基于PLS的STIRPAT模型,对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产业发展效率以及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GIS手段,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收入、外汇、产业关联效应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小陇山生态旅游产业的区域效应进行了客观定量分析,基于此,采用社会调查和统计学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区域效应(包括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社会感知度,进一步对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区域效应进行了主观层面的半定量分析。基于以上分析结论,提出了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期为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产业战略提供参考和指导。(1)研究期间,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TFP指数均大于1,表明各项投入产出和发展配比是有效率的,生态旅游发展处于效率改善阶段。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发展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对外依存度、旅游企业数量和人力资本。其中,对研究区生态旅游发展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对外依存度,旅游企业数量次之,人力资本最小,但三者的影响程度的差别不是很大。(2)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就业效应较为明显,综合就业系数为0.27281,其中,旅游业发展对住宿餐饮的综合就业效应最为明显,其次是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小陇山林区的旅游外汇收入对甘肃省的旅游外汇收入的贡献较大,且对甘肃省的旅游外汇收入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着。小陇山旅游业收入已经成为陇东南地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对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显着,表明直接经济效应较为明显;小陇山地区GDP对小陇山旅游业依赖度大于国家和甘肃省,生态旅游业发展对小陇山林区的间接经济效益也较大。(3)从旅游业与各行业的后向关联系数可以看出,旅游业有较高的消耗系数,说明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的拉动能力较强,有较大的后向关联度,其中旅游业对餐饮、运输和住宿业的直接带动作用大于其他部门;对于前向关联,旅游业的前向关联度比较低,说明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这是由旅游产业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总的说来,旅游业的后向关联大于前向关联,说明旅游业发展对其他产业的拉动能力大于旅游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4)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总体质量得到了显着改善与提升,环境质量出现了集中好转,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在缩小,生态环境的良性演化更加平稳、均衡。小陇山林区旅游业发展与NDVI值存在着负向对应关系,即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负效应,但是这种负效应在不断减弱。(5)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效应社会感知度的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值为3.68,处于较好水平;区域社会文化效应值为3.52,也处于较好水平;区域生态环境效应值为3.45,处于一般水平,这表明:小陇山林区社会公众认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已经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生态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社会公众对其的正向效应的感知水平一般。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总效应值为3.58,出于较好水平,这说明: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区域发展总体上带来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安长生[8](2009)在《浅谈小陇山林区森林公园发展思路及对策》文中认为就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森林公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小陇山林区森林公园发展前景的一些对策。

张瑛春,独军[9](2009)在《关于小陇山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探讨》文中指出针对小陇山森林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分析其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曹文[10](2008)在《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财富加速积累,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我们痛苦地反思:我国的天然林资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天然林在调节气候、防御自然灾害、保护国土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天然林资源这种明显的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的典型特征,客观上要求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的建设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确立以国家长期、稳定投入为主体的投资机制,这是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收缩生产建设职能,退出经营性和一般竞争性领域,把投资重点转到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这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天保工程的资金需要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机遇。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财政的供给保障能力。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本文指大农业含林业)新阶段。国家通过资金和政策向农林倾斜,改善农林生产和生活条件,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确立天保工程建设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的资金投入政策,加快了林业生态建设的步伐,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通过对天保工程进行评价分析:工程建设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工程区社会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工程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工程设计方案存在先天缺陷、林区必要的基础设施缺乏资金投入、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低、木材替代产业发展缓慢和地方财政困难等。发达国家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普遍做法,是由政府对林业提供保护和支持,制定一套促进林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所不同的只是各国对林业保护和支持的程度、重点以及具体财政政策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共同点是,各国均把林业作为公共财政重点支持的领域。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天保工程是一项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公益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一个与林业生态建设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分配体系,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为加快林业特别是公益林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为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天保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财政支持。天保工程的资金投入机制自身就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林区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天保工程投入的财政政策。

二、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麦积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及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麦积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2 麦积国家生态旅游发展条件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2.1.2 区位优势明显
        2.1.3 基础设施条件良好
        2.1.4 区域旅游产品组合良好
    2.2 劣势
        2.2.1 自身条件的制约
        2.2.2 外部环境条件的不利影响
        2.2.3 旅游开发开发深度不够
    2.3 机遇
        2.3.1 国内外生态旅游迅猛发展
        2.3.2 客源市场不断扩大
        2.3.3 较好的政策条件支持
        2.3.3.1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机遇
        2.3.3.2国家政策带来的机遇
    2.4 挑战
        2.4.1 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2.4.2 省内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日益趋同
        2.4.3 管理机构建设及人才培养问题
3 麦积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策略
    3.1 保护先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突出特色,注重差异化发展
    3.3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3.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麦积国家森林公园知名度
    3.5 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服务人才

(2)小陇山林区滩歌林场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林区产业发展现状
    1.1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2 苗木培育产业发展现状
2 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化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
    2.2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2.3 产业长效的资金链不足
    2.4 生态旅游宣传的力度不够
3 发展思路
    3.1 抓住两区生态旅游产业建设
    3.2 扩大两地育苗基地建设
    3.3 巩固林下经济基地建设
4 结束语

(3)甘肃省小陇山森林旅游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森林旅游研究
        1.2.2 国内森林旅游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数量统计分析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森林旅游
        2.1.2 森林旅游资源
        2.1.3 森林旅游产品
        2.1.4 森林旅游产品类型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休闲经济学理论
        2.2.3 休闲层次论
        2.2.4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5 森林美学与景观鉴赏理论
3 甘肃省小陇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概况
    3.1 基本状况
        3.1.1 麦积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3.1.2 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3.2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资源状况
    3.3 甘肃省小陇山森林旅游发展现状
4 数据分析
    4.1 问卷设计与回收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回收与处理
    4.2 小陇山森林旅游者总体旅游情况调查
        4.2.1 小陇山森林旅游者人口特征
        4.2.2 小陇山森林旅游者行为特征
        4.2.3 小陇山森林旅游者空间特征
    4.3 数据分析
        4.3.1 问卷相关性检验
        4.3.2 信度分析
        4.3.3 效度分析与因子分析
        4.3.4 因子描述性统计
        4.3.5 相关性分析
        4.3.6 回归分析
        4.3.7 人口学因素对重游意愿的差异分析
    4.4 研究结果
5 结论和开发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开发建议
        5.2.1 全面科学规划小陇山森林旅游资源
        5.2.2 深层次挖掘小陇山森林价值内涵
        5.2.3 强化森林旅游环境保护意识
        5.2.4 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5.2.5 基于人口学因素对重游意愿的差异分析的开发建议
    5.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甘肃省小陇山森林旅游调查问卷
致谢

(4)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现状
    1.1 山景
    1.2 水景
    1.3 森林草原
    1.4 沙漠戈壁
    1.5 珍禽异兽
    1.6 文化古迹
    1.7 军事遗迹
    1.8 民族风情
2 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 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3.1 优势和机遇
    3.2 存在的问题
4 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4.1 优化空间布局
        4.1.1 祁连林海—丝路风情森林生态旅游区
        4.1.2 黄河山水—城市 (休闲消夏) 森林生态旅游区
        4.1.3 秀山丽水—陇上江南森林生态旅游区
        4.1.4 黄土绿岛—养生陇东森林生态旅游区
        4.1.5 高山峡谷、雪域藏乡森林生态旅游区
    4.2 打造精品产品及线路
        4.2.1 旅游产品
        4.2.2 旅游线路
    4.3 减缓环境影响
        4.3.1 加强统一规划, 促进合理开发
        4.3.2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
        4.3.3 促进森林旅游景区与森林公园及其周边地区协调发展

(5)林业调查填写林区地名五要素——以小陇山林区地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林业地名普查的意义
2 林业地名的含义、要素及性质
3 准确填写林业地名的五个要素
    3.1 地名的类别
    3.2 地名的字形
    3.3 地名的读音
    3.4 地名位置
    3.5 地名的含义

(6)小陇山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与规划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2 目标与任务
    2.1 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
    2.2 项目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
        2.2.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体系确立
        2.2.2 获取精准的评价因子
        2.2.3 森林生态服务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算法及方法确立
        2.2.4 基于知识发现建立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时空模型
        2.2.5 建立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与规划决策系统
3 效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
    3.2 经济效益
    3.3 环境效益
    3.4 其他效益

(7)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效率与区域效应分析 ——以小陇山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主要目的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与意义
        1.3.1 主要创新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态旅游内涵
        2.1.1 生态旅游涵义
        2.1.2 理论基础
    2.2 生态旅游发展历程与研究方向
        2.2.1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2.2.2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2.3 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研究进展
        2.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4 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2.5 小结
第三章 小陇山生态旅游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2 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3.2.1 生态旅游资源的结构与特点
        3.2.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3.3 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3.3.1 生态旅游开发优势分析
        3.3.2 生态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3.4 小陇山生态旅游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4.1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3.4.2 基于PLS和STIRPAT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小陇山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效应分析
    4.1 旅游业的区域效应的概念与特征
        4.1.1 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的概念界定
        4.1.2 旅游业区域效应的基本特征
    4.2 小陇山旅游业的就业效应
        4.2.1 旅游就业系数传递模式
        4.2.2 小陇山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效应
        4.2.3 小陇山旅游业的综合就业效应
    4.3 小陇山旅游业的创汇效应
    4.4 小陇山旅游的经济收入效应
        4.4.1 小陇山旅游业的直接经济收入效应
        4.4.2 小陇山旅游业的间接经济收入效应
    4.5 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关联效应
        4.5.1 产业关联效应的理论分析
        4.5.2 生态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实证分析
    4.6 发展生态旅游的生态环境效应
        4.6.1 研究思路
        4.6.2 总体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4.6.3 各县区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4.6.4 旅游产业发展与NDVI对应分析
    4.7 生态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的社会感知度分析
        4.7.1 评价因子设定
        4.7.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4.7.3 评价模型
        4.7.4 生态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的社会感应度评价
    4.8 小结
第五章 小陇山林区旅游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5.1 加快区域旅游政策制定及落实
    5.2 整合区域内部旅游资源,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5.3 加快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5.4 引进专业型管理团队,培养高素质人才
    5.5 实施品牌开发战略,提升旅游知名度
    5.6 小陇山生态环境保护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浅谈小陇山林区森林公园发展思路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陇山森林旅游发展历史
2 森林公园现状
    2.1 森林公园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2.2 森林公园旅游业势头良好
    2.3 自然景观多样性丰富,类型全、品位高
    2.4 人文景观品位高,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
3 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总体经营思想还较落后
    3.2 开发存在体制性障碍
    3.3 景点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3.4 基础设施差
    3.5 资金不足
    3.6 生态退化现象不容乐观
4 发展对策和建议
    4.1 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
    4.2 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4.3 森林公园应联动发展、形成规模
    4.4 集中力量打破交通瓶颈的制约
    4.5 开发林产品、土特产品及绿色食品
        4.5.1 林产品及土特产品
        4.5.2 绿色食品

(9)关于小陇山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旅游现状
2 小陇山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2.1 林区生物多样性
    2.2 自然景观丰富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2.4 区位优势明显
3 存在问题
    3.1 资金不足
    3.2 基础设施落后
    3.3 运行机制不合理
    3.4 景点分散, 线路过长
4 发展思路与建议
    4.1 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4.2 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
    4.3 加强资金投入
    4.4 突出地方特色
    4.5 建立多元化机制
    4.6 改善基础设施
    4.7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

(10)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合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体系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创新之处
        1.3.4 研究方法
        1.3.5 研究技术路线
2 我国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背景分析
    2.1 我国天然林资源概况
        2.1.1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规模与分布
        2.1.2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特点
    2.2 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
        2.2.1 我国森林资源破坏比较严重
        2.2.2 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3 天然林资源破坏的原因分析
        2.3.1 人口急剧增长和毁林开垦
        2.3.2 对森林认识的偏差
        2.3.3 山区老百姓生活贫困
        2.3.4 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政策导向失误
        2.3.5 市场失灵的存在
        2.3.6 森林火灾、森林病虫鼠害与环境污染
    2.4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2.4.1 林区森林资源枯竭,经济陷入困境
        2.4.2 林区社会发展出现困难
    2.5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启动
        2.5.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目标和特点
        2.5.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点
        2.5.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内容
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的理论分析
    3.1 天然林资源的经济学特征
        3.1.1 天然林资源作为环境要素的价值
        3.1.2 天然林资源的外部性
        3.1.3 天然林资源的公共物品特征
    3.2 天然林保护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必然性
        3.2.1 公共财政—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行为
        3.2.2 天然林保护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性分析
        3.2.3 国家要从宏观层次上支持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3.2.4 对营林造林者给予财政支持是国际社会的普遍经验
    3.3 积极财政政策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提供资金保障
        3.3.1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3.3.2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
        3.3.3 积极财政政策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提供了财力支撑
        3.3.4 中央财政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资金供给能力不断提高
        3.3.5 公共财政的构建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提供了财政支持
4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投入的财政政策分析
    4.1 公共财政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资金投入政策设计
        4.1.1 公共财政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投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1.2 公共财政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投入要素的确立
    4.2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投入的财政政策宏观分析
        4.2.1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资金支出总量分析
        4.2.2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分析
    4.3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资金支出的区域分析
        4.3.1 长江中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资金支出规模和标准
        4.3.2 东北、内蒙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资金支出规模和标准
    4.4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4.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职工“四险”补助和混岗职工安置的财政政策
        4.4.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融机构债务免除的财政政策
5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政策评价
    5.1 天然林保护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定位分析
        5.1.1 公共财政支持天然林保护的目标
        5.1.2 天然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型
    5.2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5.2.1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的总体评价
        5.2.2 天然林保护工程县的生态效益评价
        5.2.3 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
    5.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社会效益评价
        5.3.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县的社会效益
        5.3.2 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社会效益
    5.4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
        5.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县的经济效益
        5.4.2 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经济效益
    5.5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5.5.1 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工程建设成为中央财政的长期负担
        5.5.2 后续产业缺乏有效引导,尚未形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5.5.3 工程投资选择静态标准不合理
        5.5.4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5.5.5 工程方案中遗漏项目较多,缺乏党政工青妇等管理人员工资
        5.5.6 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经济发展步履艰难
6 国外森林资源保护的财政政策分析与经验借鉴
    6.1 保护森林的公共财政支出政策的比较
        6.1.1 发达国家与森林相关的公共财政支出政策
        6.1.2 发展中国家的林业财政政策
    6.2 保护森林资源的税收政策的比较
        6.2.1 发达国家的林业税收政策
        6.2.2 发展中国家的林业税收政策
    6.3 保护森林的财政专项补助政策
        6.3.1 发达国家财政专项补助政策
        6.3.2 发展中国家财政专项补助政策
    6.4 政府性收费与基金政策
        6.4.1 美国的林业基金政策
        6.4.2 德国的森林灾害补助措施
        6.4.3 英国的林业基金政策
        6.4.4 日本的造林补助政策
        6.4.5 瑞典的林业基金制度
    6.5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共性与特性分析
    6.6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经验与借鉴
        6.6.1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经验总结
        6.6.2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借鉴
7 案例研究:小陇山实施天保工程财政投资绩效分析
    7.1 小陇山林区基本概况
        7.1.1 自然地理状况
        7.1.2 社会经济状况
        7.1.3 森林资源状况
        7.1.4 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7.2 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执行情况
        7.2.1 木材产量调减
        7.2.2 森林资源管护任务加大
        7.2.3 森林资源面积、蓄积增加
        7.2.4 育苗面积扩大,出圃苗木增加
        7.2.5 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确保了资金使用足额到位
    7.3 小陇山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7.3.1 建立适应工程管理需要的干部队伍和新的管理体制
        7.3.2 建立了森林资源管理管护机制
        7.3.3 积极培育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妥善分流安置富余职工
        7.3.4 实行了会计委派制、资金报账制和内部审计制,确保资金使用效果
    7.4 小陇山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投入绩效分析
        7.4.1 全局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性转变
        7.4.2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7.4.3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7.4.4 职工分流安置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8 完善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投入政策建议
    8.1 公共财政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资金投入对策
        8.1.1 加大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投入和政策扶持
        8.1.2 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地方财政补偿
        8.1.3 公共财政要及时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农民的利益补偿
        8.1.4 公共财政按照分类经营原则对林场、森工企业进行支持
        8.1.5 公共财政要大力支持公益林的建设,建立政府赎买公益林制度
        8.1.6 公共财政要扶持商品林的生产
    8.2 加大长江、黄河上游贫困山区政府扶贫力度的政策建议
        8.2.1 抓好工程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进行分类经营
        8.2.2 加大扶贫力度,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
        8.2.3 加快工程区贫困山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8.2.4 对贫困山区实行特殊的补偿政策
        8.2.5 把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和消除贫困结合起来
        8.2.6 鼓励全社会参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转产项目和扶贫开发
        8.2.7 坚持天然林保护与扶贫移民搬迁相结合
    8.3 加大政府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8.3.1 建立和完善林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
        8.3.2 健全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8.4 拓宽社会资金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投入以及加强资金监管
        8.4.1 调整信贷政策,加大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转产项目的扶持力度
        8.4.2 完善天保工程的保险制度,保证工程稳健运行
        8.4.3 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项目资金运营的监管和稽查
9 结论与讨论
附表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融机构债务免除情况表(第一批)
附表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触机构债务免除情况(第二批)
参考文献
获奖成果目录清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麦积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及策略探究[J]. 张意涵,李广. 南方农业, 2020(03)
  • [2]小陇山林区滩歌林场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保庭耀.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9(08)
  • [3]甘肃省小陇山森林旅游调查研究[D]. 胡博.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 陈垚,李健. 中国林业经济, 2018(04)
  • [5]林业调查填写林区地名五要素——以小陇山林区地名为例[J]. 路秀明,包卫东. 林业勘查设计, 2017(03)
  • [6]小陇山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与规划思考[J]. 刘江. 农业与技术, 2014(02)
  • [7]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效率与区域效应分析 ——以小陇山林区为例[D]. 刘存斌. 兰州大学, 2012(04)
  • [8]浅谈小陇山林区森林公园发展思路及对策[J]. 安长生. 甘肃科技, 2009(09)
  • [9]关于小陇山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探讨[J]. 张瑛春,独军. 林业实用技术, 2009(03)
  • [10]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政策研究[D]. 曹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小龙山林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