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年第9卷,标题索引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年第9卷,标题索引

一、《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年第9卷文题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马晓丽[1](2021)在《ILK对食管鳞癌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基因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研究其在食管癌中功能,为食管癌的精准诊疗奠定理论基础和临床参考。方法:1)采用meta分析评价ILK在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表型及预后间的相关性;2)筛选ILK高表达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建立ILK慢病毒干扰序列。将ILK慢病毒干扰序列转染食管鳞癌细胞系TE-1和KYSE-150,用q RT-PCR检测干扰载体转染后ILK的表达。在细胞水平上,利用MTT增殖、克隆检测、流式细胞仪凋亡检测、Transwell小室侵袭及划痕愈合等技术,研究ILK基因消减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3)建立ILK慢病毒干扰载体,转染KYSE-150细胞。在裸鼠皮下分别接种sh ILK及对照细胞株,建立KYSE-15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观察肿瘤生长,测量肿瘤大小和体积。在动物水平上,研究ILK基因消减对食管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基于RNA-seq技术筛选食管癌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筛选可能参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键调控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结果:第一部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ILK在消化系统肿瘤组中高表达,ILK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程度及生存预后呈相关性,与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第二部分:在体外ESCC细胞水平,沉默ILK基因后,可显着抑制TE-1、KYSE-150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促进TE-1、KYSE-150细胞凋亡。ILK基因消减后,TE-1、KYSE-150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明显减弱。第三部分: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结果发现,ILK干扰组裸鼠肿瘤生长缓慢,相比较于对照组,肿瘤的重量及体积均偏小,ILK基因消减后影响了裸鼠成瘤的能力。基于RNA-seq技术,ILK基因干扰后挖掘到5540个食管癌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为2839个,下调基因为2601个。上调的基因有SOD2、IRF6、PER1、PHLDB2、TNFAIP3等,下调的基因有RPL21、HYOU1、WARS、SUPT16H、DHCR24等。可能参与TNF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Fox O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NF-k B信号通路等。结论:ILK在消化系统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程度及生存预后呈相关性,与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相关性。ILK基因消减抑制ESCC细胞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及转移,促进细胞凋亡。体内致瘤研究证实,ILK基因消减会阻碍KYSE-150移植瘤的生长。基于RNA-seq技术筛选出食管癌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预测差异表达基因,可能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

王欣怡[2](2019)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为了揭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其临床高危因素,为PTMC的治疗及远期复发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9年1月-2019年1月为时间节点,检索PubMed英文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MEDLIN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PTMC颈部淋巴转移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in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风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表明:年龄<45岁,男性,多灶性,肿瘤直径>5mm,包膜外侵,伴钙化,肿瘤位置位于腺体非上极(峡部及下极)的合并效应量OR和95%CI分别为0.56[0.43-0.68]、1.74[1.47-2.04]、0.53[0.47-0.59]、2.61[2.28-2.99]、1.88[1.56-2.27]、1.57[1.29-1.91],0.75[0.57-0.97]存在统计学意义(前几种因素P值均为<0.00001,但肿瘤位置位于腺体非上极(峡部及下极)P=0.03),因此以上提及相关因素与PTMC出现颈部CLNM明显相关。(2)PTM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风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表明:年龄<45岁,男性,多灶性,肿瘤直径>5mm,包膜外侵,肿瘤位置位于腺体上极、CLMN的合并效应量OR和95%CI分别为0.57[0.46-0.71]、2.01[1.59-2.53]、0.39[0.32-0.48]、2.86[2.07-3.94]、3.32[2.74-4.03]、2.63[1.76-3.94]、8.59[4.57-16.14],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01),以上相关危险因素是导致PTMC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关键因素。(3)BRAF基因突变与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合并效应量OR及95%CI为3.71[1.48-9.27],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表明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与BRAF基因突变有关联。结论年龄<45岁,男性,多灶性,肿瘤直径>5mm,包膜外侵,伴钙化,肿瘤位置位于腺体非上极(峡部及下极)是PTMC颈部CLNM风险因素;年龄<45岁,男性,多灶性,肿瘤直径>5mm,包膜外侵,甲状腺癌灶发生部位位于腺体上极、PTMC发病时伴有颈部CLNM是PTM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BRAF基因突变是影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张亚玲[3](2013)在《中外肿瘤学期刊参考文献准确性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对10种中外肿瘤学核心期刊各100条参考文献在PubMed上核查,中外期刊参考文献的准确性有较大差距。中文期刊的差错率比10年前有极大的降低,其差错以作者姓名的相关问题最为突出,期次项和刊名的差错次之,文题项着录准确性较高。对差错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

刘庚[4](2013)在《扶正化瘀方改善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配合化疗对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方法:将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胃癌、结肠癌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单纯化疗组应用FOLFOX方案全身化疗。中药加化疗组在化疗同时服用“扶正化瘀方”中药水煎剂,每日一剂。两组均观察四周,试验结束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Karnofsky评分、QLQ-C30生活质量调查、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扶正化瘀方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力状况(KPS评分)、疼痛、总体健康状况,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但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疲倦、食欲丧失症状方面与单纯化疗组无显着差异,两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呼吸困难、失眠、经济困难均无明显改善。结论:扶正化瘀方可以改善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症状、体力状况,减轻由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姚翔[5](2010)在《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及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中医证候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运用Meta分析软件对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2、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病人的辩证论证,对其中医辩证分型及常见的用药规律进行总结;方法:1、运用Meta分析软件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从而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的疗效进行评价,通过对1999-2008年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且以现代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的检索,根据入选、剔除标准确定入选论文,对入选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对文献结局资料进行录取,运用RevMan4.2 (Review Manage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Meta分析结果,并进行偏倚及敏感度进行分析。2、通过对浙江省中医院2003—2009年期间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例收集,根据入选、剔除标准确定入选病例,回顾性的对入选的病例的中医辩证分型、中药治疗(入院首次中药处方)和肝功能的Child分级进行提取,利用加权百分率法进行统计,得出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的常见中医辩证分型和常见的中药运用规律。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了28篇有关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Meta分析对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进行评价:中医治疗组相对于西医对照组,瘤体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54,95%可信区间(1.34-1.76)、瘤体稳定率:相对危险度RR为=1.58,95%可信区间(1.33-1.87)、生活质量(卡氏评分)稳定率:相对危险度RR为=1.49,95%可信区间(1.34-1.65)、半年生存率:相对危险度RR为=1.66,95%可信区间(1.32-2.09);分别对四个指标进行总体效应假设检验,P<0.05,都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浙江省中医院的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进行回顾性分析,有162份病例入选,运用加权百分率法进行统计,涉及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常见辩证分型依次是:脾虚证、肝郁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困证(蕴/组)、气滞证、阴虚证、湿热证、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等;常用的中药是:茯苓、白术、米仁、猪苓、鸡内金、山药、八月札、蛇舌草、太子参等;涉及的中药种类有: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化湿药、利水渗湿、理气药、活血化瘀等;按照浙江省中医院肝癌中医单病种标准进行分类,常见证型及其中药:脾虚证:(包括脾虚证、脾虚湿困/蕴/组、肝郁脾虚)茯苓、白术、米仁、猪苓、鸡内金、山药、八月札、蛇舌草、太子参等,气滞证:(包括气滞证、肝郁气滞)柴胡、郁金、八月札、白芍、陈皮、猫爪草、川楝子、枳壳、木香等,血瘀证:郁金、丹参、元胡、赤芍、枳壳、莪术、桃仁、红花、三菱、丹皮、川芎、延胡索等,湿热证:(肝胆湿热、湿热证):柴胡、白芍、茵陈、垂盆草、金钱草、海金沙、黄芩、黄连、黄柏、川朴、苍术等,阴虚证:生地、熟地、红枣、白芍、北沙参、南沙参、枸杞子、麦冬、石斛、五味子、鳖甲、青蒿等。结论:1、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进行评价:得出:1.1中医药治疗组在瘤体有效率方面优于西医对照组,即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肝癌在瘤体有效率方面优于西医治疗晚期肝癌;1.2中医药治疗组在瘤体稳定率方面优于西医对照组,即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肝癌在瘤体稳定率方面优于西医治疗晚期肝癌;1.3中医药治疗组在生活质量(卡氏评分稳定)稳定率方面优于西医对照组,即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肝癌在生活质量(卡氏评分稳定)稳定率方面优于西医治疗晚期肝癌。1.4中医药治疗组在半年生存率方面优于西医对照组,即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肝癌在半年生存率方面优于西医治疗晚期肝癌。2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2.1常见辩证分型以:脾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困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气滞证、湿热证、阴虚证;2.2常见中药种类:益气健脾、疏肝理气、化湿药、利水渗湿等;2.3常见的中药有:茯苓、白术、米仁、猪苓、鸡内金、山药、八月札、蛇舌草、太子参、党参等;

段治文[6](2004)在《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文中研究表明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的研究,而对科学文化史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史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尝试突破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依据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体制建构以及科学文化观念变迁等三个层次,对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新的观照。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无序、散漫和缺乏目标的状态,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在探讨中国近代科技的源起及其历史文化缺陷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按三个层次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科技建制以及科学文化观的变迁。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具有新意的探索:比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及政策环境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建国以来三代领导集体的视野和重要探索;在科技发展建制上,文章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当代中国科学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就是建国初期新体制的建立、5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式“大科学”体制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上,文章第一次揭示了科技大潮与社会主义思潮两次历史性合流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上,文章更是首次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经历了“人民科学观”、政治化科学观以及理性化科学观三种形态的历史转换,等等。 通过对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文化思考,本文认为:经过长期曲折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深入人心,中国不可能再回到以往那种不重视科学以致反科学的老路上去。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目前中国不仅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而且在如何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问题上更是存在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探索中国本土科学技术发展的出路,推动中国原创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等,仍是今日中国的严峻课题。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的融合,以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而且要实现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以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更要通过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冲破传统的制约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以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这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必由之路。

卢秀珍[7](2010)在《VEGF、Ang-1/Ang-2促进CNV分化成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VEGF、Ang-1/Ang-2三种细胞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及成熟的影响,及其对CNV分化以及成熟过程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培养大鼠脐静脉内皮细胞内加入VEGF、Ang-1/Ang-2因子后,划痕实验和MTT检测对细胞迁移与增殖的影响,观察内皮细胞形态、活性、迁移能力,通过扫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细胞间连接的改变;采用激光光凝诱导建立大鼠CNV动物模型后,分别玻璃体腔注射VEGF、Ang-1/Ang-2,通过其眼底荧光造影与病理切片的变化观察上述因子的作用。结果:划痕实验显示仅有VEGF时,与空白对照组细胞迁移无明显差异,仅有Ang-1存在时,不仅不能增加RUVEC细胞的迁移作用,反较空白对照组有所减弱,仅Ang-2单独作用时RUVEC迁移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当VEGF与Ang-1或Ang-2联合作用时,RUVEC迁移较对照组明显增强;MTT实验结果表明:单纯加入VEGF或Ang-1或Ang-2的任何一种因子,都不能起到有效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联合应用VEGF+Ang-1/VEGF+Ang-2可有效促进增殖,提高Ang1或Ang2的浓度,效果倾向于更明显,增加VEGF的浓度达到相似的效果;而仅联合应用Ang-1+Ang-2无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在此基础上增加VEGF才能有效促进细胞增殖。动物实验显示血管生成素-1组比对照组晚期渗漏明显减少,VEGF组较对照组晚期渗漏明显增加;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实验组瘢痕形成,VEGF组和对照组可见肉芽组织。结论:VEGF与Ang-1虽然是血管形成过程中始动并且使之持续的重要因子,但仅有VEGF并不能有效促使内皮细胞迁移与增殖;同样Ang-1虽然被认为是维持血管稳性的因子,但其作用也必须是在VEGF存下才能发挥出来;Ang-2单独作用时仅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当VEGF与Ang-1/Ang-2联合应用时,可有效促内皮细胞迁移与增殖,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血管生成素1能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成。血管生成素1能促进新生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成熟,促进瘢痕形成。

二、《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年第9卷文题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年第9卷文题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ILK对食管鳞癌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ILK表达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表型及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检索数据库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4 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ILK对食管鳞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功能影响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细胞系及来源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ILK对食管鳞癌体内成瘤性的影响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来源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2)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4)扶正化瘀方改善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临床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病例来源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病例标准
        1.1.4 排除病例标准
        1.1.5 剔除或中止标准
        1.1.6 临床疗效性指标观察
        1.1.7 统计方法
        1.1.8 分组方法
        1.1.9 治疗方法
        1.1.10 观察周期
    1.2 结果
        1.2.1 一般临床资料
        1.2.2 治疗前研究资料比较
        1.2.3 QLQ-C30生活质量调查比较
        1.2.4 KPS评分
        1.2.5 中医症候积分
        1.2.6 两组体重比较
    1.3 讨论
        1.3.1 生存质量与中医药临床研究
        1.3.2 扶正化瘀方探讨
        1.3.3 疗效评价
    1.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及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中医证候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理论研究
    一 原发性肝癌的概述
    二 原发性肝癌分期标准及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界定
    三 现代医学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四 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Meta分析研究
    第一 Meta分析研究
        一 材料
        二 方法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3、研究对象
        4、检索范围
        5、检索策略
        6、文献纳入标准
        7、文献排除标准
        8、争议解决方法
        9、质量评价
        10、结局资料评价指标
        11、统计学方法
    第二 Meta分析研究
        一 文献检索结果
        二 Meta分析结果
        1、实体瘤瘤体有效率
        2、实体瘤瘤体稳定率
        3、生活质量(卡氏评分)稳定率
        4、半年生存率
第三部分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中医证候学分析
    一 对象与方法
        1、病例来源
        2、研究方法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统计方法
    二 统计结果
        1、病例资料收集结果
        2、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中医辨证分析及中药频率分析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一 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Meta分析研究
        1、Meta分析简介
        2、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各指标的比较
        3、敏感性分析
        4、偏倚控制的识别与控制
    二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中医证候分析
        1、证型分析
        2、用药规律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一 结论
    二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6)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中国近代科学的源起及其历史缺陷
一、 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新开端
    (一) 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科学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 新中国科学的重建
        1 科研机构的组建与中国科学新体制的建立
        2 科学人才的集聚与自然科学界的大团结
        3 中国科学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三) 科学文化观的第一次转型与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1 科学文化观的转型与“人民科学观”的历史奠定
        2 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与本士化
        3 对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二、 第一代领袖群体的科技战略思想
    (一) 工业化视野下的科技观
    (二) “向科学进军”的主要思想和实践
        1 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2 切实解决好知识分子问题,努力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
        3 科技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结合,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4 走群众路线,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
    (一) 科学体制的转换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1 建国之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变革
        2 建国以后科学体制的转换与“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二) 科学建制国家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世界科学建制发展的新动向
        2 中国现代化后发展特点的历史要求
        3 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作用和反思
        1 科学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2 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3 “大科学”体制下取得的突出成果
        4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的“大科学”体制
四、 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观的历史迷途
    (一) 科学文化观的第二次转型与“政治化科学观”的确立
    (二) 科学政治化的背景及原因探析
        1 历史原因:人民科学观的进一步发展与高度政治化的形势
        2 根本原因:整风与反右后全社会政治意识畸形转向并向各领域渗透
        3 现实原因:急于求成,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
        4 内在原因: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
    (三) 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与民众科学文化的畸形发展
        1 群众性的科技协作网建立
        2 群众性科技革新运动全面开展和畸形演变
    (四) 科学与反科学仅一步之遥
五、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一)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
        1 拨乱反正“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开端
        2 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深化
    (二) 江泽民对科技战略思想的发展
        1 科技动力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基础
        2 科教兴国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3 技术创新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核心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再度合流
        1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阐述和新认识
        2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汇流的战略展开
六、 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变革及其影响
    (一) 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
        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
        2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3 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二)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体现
        1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2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技法制体系
        3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奖励制度
        4 开始建设并初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三) 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七、 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的新发展
    (一) 科学文化观的再次转型与“理性化科学观”的初步形成
        1 科学文化观再次转型的历程
        2 对科学的理解进入了一个理性化的时期
    (二)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与民众科学素养评价
        1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
        2 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
    (三) 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
八、 21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对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二) 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
    (三) 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四) 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
附录一: 科学中国的历程:1949-2004年重要文献编目
附录二: 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团体一览表
附录三: 作者在中国科技文化史领域发表的相关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VEGF、Ang-1/Ang-2促进CNV分化成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细胞培养与因子作用观察
    实验方法与结果
        一、划痕法测定细胞迁移能力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二、MTT法测定细胞增殖
        (一)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实验中不同浓度因子的筛选
        (二)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实验
        三、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一) 取材与方法
        (二) 结果
    分析
    结论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主要试剂及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一) CNV动物模型的制作
        (二) 血管生成素-1对CNV的抑制作用的评估
        (三) 血管生成素-1对视网膜毒性的评估
        (四) 血管生成素-1对已形成的CNV的作用的评估
        (五)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一、血管生成素-1对激光诱导的鼠CNV形成的抑制作用
        (一) CNV的发生率
        (二) CNV的眼底血管造影结果
        二、玻璃体注射血管生成素-1对视网膜毒性作用
        (一) 视网膜电图
        (二) 视网膜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
        三、血管生成素-1对已形成的CNV的作用
        (一) FFA结果显示
        (二) 组织病理切片照片
    分析
        一、血管生成素-1对激光诱导的鼠CNV的抑制作用
        二、玻璃体注射血管生成素-1对视网膜毒性作用
        三、血管生成素-1对已形成的CNV的作用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四、《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年第9卷文题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ILK对食管鳞癌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功能研究[D]. 马晓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21
  • [2]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Meta分析[D]. 王欣怡.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3]中外肿瘤学期刊参考文献准确性的对比分析[J]. 张亚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03)
  • [4]扶正化瘀方改善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D]. 刘庚.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5]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及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中医证候学分析[D]. 姚翔.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2)
  • [6]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段治文. 浙江大学, 2004(03)
  • [7]VEGF、Ang-1/Ang-2促进CNV分化成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卢秀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年第9卷,标题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