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手稿——李俊勇设计作品(服装)

设计师手稿——李俊勇设计作品(服装)

一、设计师手稿——黎俊勇设计作品(服装)(论文文献综述)

黄梦洁[1](2020)在《亚文化元素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以涂鸦艺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涂鸦艺术是随着街头亚文化的爆发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其一直倡导的自由主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如今,涂鸦艺术在时尚界和潮牌设计领域不断进行结合与创新,众多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将涂鸦艺术结合到作品的创作中,从而创作出诸多让年轻大众喜爱的潮流服饰产品。而涂鸦艺术形式所蕴藏的文化,以其表现手段直接将富于思考性而有别于其他的艺术形式,通过服装设计直观地表达出来。论文采用文献研究、图文分析、社会学与设计学相结合的研究法,从而分析亚文化在服装设计当中的应用,并且进行举例论证。论文首先从亚文化的历史来源、发展状况角度出发,了解亚文化以及涂鸦艺术的起源、发展阶段,并对亚文化表现形式进行整体的视角分析,归纳出亚文化和涂鸦艺术在服装设计应用中的艺术形式;其次,结合国内外基于涂鸦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实例,采用图文分析的研究法,分析涂鸦艺术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最后通过设计实践重点分析日本般若形象在服装中的设计表达方法,从而得到具有涂鸦艺术形式特征的服装,并得出结论进行前景展望。潮流品牌开始将涂鸦元素应用于服装设计,甚至在一直被主流文化元素把持的高端市场,也隐隐有涂鸦艺术的影子出现。论文通过对亚文化理论进行梳理,对涂鸦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并以日本妖怪文化中的般若为主题进行了服装的设计,以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亚文化在服饰设计方面有了新的发展突破与发展,为其他设计师将涂鸦艺术有效的应用到服装设计中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发。将亚文化中的涂鸦艺术与服装设计融合,表达出现代青年群体标新立异的文化思想与服装艺术的完美融合,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晓青[2](2017)在《桃花源·迹》文中研究表明西太后驾到!一个与环保有关的Vivienne Westwood。"革命已经开始,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的事实是大多数人要接受的。通过各行各业人们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这不再是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斗争,而是白痴和环保人士的战争。"被誉为时装界的"朋克之母"的Vivienne Westwood如是说。读到这句话时,抬眼看到被雾霾笼罩的窗外,心头更是一颤。Vivienne Westwood是不可多得的富有革命性的女设

李嘉文[3](2016)在《基于中小品牌企业需求的服装设计素材库构建》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诞生以来,信息技术促使所有的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而服装行业,这一从最初的手工业发展起来的传统行业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当今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服装设计相关的素材网站也越来越多,针对中小品牌服装企业设计师需求的专业性设计素材库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这也将会给中小品牌服装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益处。本课题以当今时代环境作为背景,先对当下服装设计素材库进行分类和比较,再从目前的经济现状、时尚趋势以及服装设计师参与形式这三大变化推论出服装设计素材库的上升发展趋势,最后总结出当下服装设计素材网站的现存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这也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重点所在。随之笔者依据时代背景对当下中小品牌服装企业的划分范围进行了界定,并根据其属性把企业分为“服装设计工作室”、“自产自销型服装企业”、“以组货为主的服装企业”、“服装定制店”“贴牌生产企业”五类;之后笔者分析了当下中小服装企业的特点与发展优势,把企业服装设计师的常用设计行为归纳为“新颖设计”、“变形设计”和“重用设计”三类,并总结出中小品牌服装企业设计师在服装产品开发与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这也是本课题进行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方面。最后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对中小品牌服装企业的设计师们进行了调研,并针对回收样本进行了数据分析,总结出中小品牌服装企业设计师所需求的设计素材特征,以及其他在平台中渴望实现的部分,并依次概括为“针对某一品类细化的服装设计图片与流行情报需求”、“深入的视听需求”、“互动交流需求”与“精确的设计素材定制需求”五类,然后从这些需求出发来实现对服装设计素材库的构建。本课题所阐述的基于中小品牌企业需求的服装设计素材库构建方法已在中国皮革设计创意服务平台中得以实践。一方面,平台为中小裘皮革企业设计师们提供了与裘皮革服饰相关的丰富的图片素材、最新行业内流行情报以及裘皮革服饰最新制作工艺等,另一方面,平台还为裘皮革设计师们提供了活跃的线上互动平台,其可以方便的上传个人创意作品,并与其他设计师用户就某一设计热点进行交流,并对平台日后的提升提出了参考建议。

王少杰[4](2014)在《美术馆与区域文化关系研究 ——以广东美术馆为案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美术馆”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谈论词汇,各地争相建立起了博物馆、美术馆,各地方都希望把自己的区域文化作为一个品牌呈现出来,而博物馆和美术馆就是文化意象最大的实体表征。以广东美术馆建馆以来的客观资料为依据,笔者将对广东美术馆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冀希能够通过广东美术馆的案例,以演绎的方法论述美术馆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内在逻辑。文章以广东美术馆对传统视觉图像的保存为切入点,分析了美术馆与区域艺术史之间的关系以及被边缘化的文化图像的问题;在当下文化的建构与生成方面,笔者通过对历届“广州三年展”的分析和串联,描述了美术馆在区域文化建构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可能做出的贡献,并延展到美术馆对于区域文化历史的保存、现状的反映和未来的构想三个方面。最后,笔者提出了两个与之关系密切且紧要的文化理论问题进行讨论,分别是美术馆的文化话语权和公信力与美术馆对区域文化的文化误读。文章尝试把美术馆与区域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秩序化与文本化,并在实践的层面上探讨操作的可能性。

陈思[5](2013)在《世界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身披戏服 ——试论作为当代艺术创作手法的“戏剧性”》文中提出“人生如戏,戏若人生”“戏”本是为人所编撰,就会因时代主题的不同而产生多样的创作方式和手段。“戏”既是基于人生经验的折射方式,不同国家、区域、民族就会有着典型的不同特征和“折射”条件。基于此,今天的人生主题必有今天的对“戏”的认识,途径和表达需求。戏剧性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空间,艺术空间中,进行着“化学反应”。通过它自身的张力,在艺术语境中渗透出更大的舞台效力,捕捉着观者的视觉焦点,刺激着观者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同时,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创作手法,“戏剧性”在我们的艺术作品中显现的淋漓尽致。它的视觉张力,它的感官刺激,它的‘戏剧’呈现,无不牵引着我们进入到这个“境”中,去更全面,更彻底的感受艺术作品所带出的能量和讯息。本文希望通过剖析“戏剧性”的定义及其所涉及的范畴,来结合我们的艺术创作,从而进发出更多的艺术呈现方式,艺术创作语法和作品展示陈列空间。如:我们的橱窗(我们暂且可以称之为——便携式展览空间)。似乎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语言的呈现空间,展览形式。“戏剧性”不仅仅是传统戏剧中的剧场显现,还可以嫁接出更多的艺术形态。本文还将在分析戏剧性的同时,通过对“类舞台”的总结和归类,开发出我们日常社会中具有戏剧性的空间,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丁蕾[6](2013)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由数字媒体语境下传受信息方式的变化入手,从视觉形式、视觉思维、视觉媒介、视觉文化等多方面进行视觉艺术创新的深入研究。研究旨在:1、从视觉对象的改变这一角度去认识新媒体,总结出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路。2、对新媒体导致的传统媒介形态的变化作深入剖析,寻找适合发展的新的创作规律,探寻新旧媒介在视觉艺术创新方面的合作共生之路。3、从视觉传播及艺术生产与消费角度认知数字媒体艺术,开辟视觉艺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视觉艺术创新首先在于“观看之道”。数字媒体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新的视觉传播形态产生的基础。伴随着各种视觉媒介及视觉行为的发展,人们对物象进行观看、感受、分析、认知的方式发生变化,新媒体技术实现了视觉语汇的丰富变化,形成了视觉形式新的审美特征,这些都对视觉主体之“看”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视觉艺术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共同组成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借助视觉媒介的参与构成一个完整的视觉传播体系。在当下视觉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语境中,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以视觉信息为标示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既包括新媒体艺术在技术、形式、观念等方面的创造性重构,也包括传统视觉媒介的再媒介化,新视觉媒介的物化及新旧视觉媒介的跨媒体化与个性化;视觉艺术创新还体现在数字媒体语境下艺术跨文化、产业化及可持续化发展的深层建构中。视觉艺术创新已不只局限于视觉艺术创作领域,而是整个视觉艺术创作机制、视觉传播构成与消费者参与的行为活动方式的全面创新。本文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理论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和有益的尝试。

朱政[7](2012)在《昆剧《公孙子都》创作历程探微》文中研究指明昆剧《公孙子都》是由浙江昆剧团于1997年起稿、历经“四易其名、十易其稿”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保持常演常新的一部新编昆剧剧目。该剧是根据京剧《伐子都》一折为原型,进而重新创作,用整本昆剧武生戏的方式予以呈现,在常以“三小戏”(小生、小旦、小花脸)见长的昆剧舞台上,可谓是独树一帜。该剧创作过程长达十几年,通过对剧本的整“旧”如“新”,对音乐的整“新”如“旧”,以及对表演、舞美等方面长久的雕琢打磨,最终确立以“武戏为主、兼有文戏”的“心理剧”的创作概念,在不断的舞台实践过程中绽放异彩,使其在国内外重要的评比参演中折桂大奖,屡获殊荣。对于一部新编昆剧武戏,其创作时间之漫长、排演过程之艰辛、改编手法之繁复,不但是剧目自身在新时期昆剧传承道路上的一次积极探索,也是当下众多新编剧目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缩影。本文以新编昆剧《公孙子都》作为研究对象,以剧目的创编者、演出者——浙江昆剧团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历时两年的田野调查,对该剧在传统历史故事整改、传统唱腔与现代作曲手法结合、昆剧武戏表演、现代剧场展示的舞美效果以及作品问世后所产生的多种反馈,都做了认真整理,并对其调查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与客观分析,力求还原该剧的创作历程,以期对新编剧目中出现的“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各种实践形式做出一些梳理性的探索,以此抛砖引玉,进一步探讨新编昆剧在创作上的经验与得失。

李宁[8](2010)在《水彩语言在设计思维表达中的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时代,科技发展为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辅助手段,但众多设计师却因过分依赖电脑操作而忽视了传统的手绘方式。因此,重新认识设计手绘图在计算机图像时代的存在价值,重新定位绘画语言在设计表现中的独立地位,无疑是当代设计师值得深思的命题。本文结合当前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态势,对水彩语言(绘画语言中的水彩分支)在设计思维表达中的价值进行分析与研究,从哲学的层面探析现代设计中思维与表现、绘画与设计等关系的二元融合性,研究色彩规律在设计表现中的意义。对绘画语言进行理论上的梳理与实践上的探索,是创造高水平的现代艺术,重构新的多元精神文化的前提与契机。文章以水彩语言为研究线索。首先对水彩语言概念进行阐述,分析水彩语言由媒介材料、表现技法这两个基本层面构成,并且阐明水彩画是水彩语言的本体价值载体。而后探析在设计思维表现过程中,视觉意象通过视觉形态得以呈现,设计师以图形记录创意,并用手绘的艺术形式进行视觉表达。水彩语言将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意境充分渗透到设计思维的表达中,拓展了它的实用价值。通过古今中外的设计手绘案例,分析得出水彩语言能方便、快捷的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师的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思维的效果图和作品,是将抽象思维内容具象化的合宜手段。同时,水彩作为便捷的设色工具,她还被广泛地运用在传统的工艺美术中,这些都忠实地反映、再现了主体的设计意图。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绘画形态,水彩一直贯穿于绘画的发展史之中,并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种与艺术教育训练的基础课而存在,水彩语言也因此拥有了独立的美学价值。通过考证绘画和设计手绘图的史料可以得出水彩在掌握色彩规律与意象表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思维中的“意象”与表现中的“意境”相融汇,使我们能从艺术哲学的角度审视意象与表现的互动关系。本文结尾总结了绘画语言与设计表达的融合。作为绘画语言之一的水彩语言与设计思维表达的融合体现了艺术规律的普遍性,引申出艺术底蕴对设计思维表达的实践支撑作用。

王钟英[9](2000)在《设计师手稿——黎俊勇设计作品(服装)》文中认为

二、设计师手稿——黎俊勇设计作品(服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设计师手稿——黎俊勇设计作品(服装)(论文提纲范文)

(1)亚文化元素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以涂鸦艺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研究的目的
        1.2.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文献
        1.3.2 国内相关文献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重点与个案互补研究
        1.4.3 图文分析法
        1.4.4 社会学研究方法与设计学研究方法并重
    1.5 创新点与关键问题
        1.5.1 创新点
        1.5.2 关键问题
2 亚文化及亚文化元素在服装中的体现
    2.1. 亚文化概念
    2.2 亚文化理论分析
        2.2.1 芝加哥学派
        2.2.2 伯明翰学派
        2.2.3 后亚文化
    2.3 亚文化风格构成及在服装中的应用
        2.3.1 切割重组风格简析
        2.3.2 拼贴风格简析
        2.3.3 同构风格简析
        2.3.4 表意实践风格简析
3 涂鸦艺术的发展及视觉特征
    3.1 涂鸦艺术的发展历程
    3.2 涂鸦艺术的表现形式
        3.2.1 签名涂鸦
        3.2.2 模板涂鸦
        3.2.3 手绘涂鸦
        3.2.4 3D立体涂鸦
        3.2.5 数码涂鸦
    3.3 涂鸦艺术的美学特征
        3.3.1 涂鸦材料种类繁多
        3.3.2 色彩传递方式鲜明
        3.3.3 图式表达具体具象
4 涂鸦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4.1 涂鸦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技巧及转换
        4.1.1 服装工艺转换与表达
        4.1.2 服装构成转换与表达
    4.2 涂鸦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图案转换及应用
        4.2.1 字体转换图案应用
        4.2.2 植物转换图案应用
        4.2.3 卡通转换图像应用
    4.3 涂鸦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品类拓展
        4.3.1 涂鸦艺术在成衣服装中的设计实践
        4.3.2 涂鸦艺术在创意服装中的设计实践
        4.3.3 涂鸦艺术在服装配饰中的设计实践
        4.3.4 涂鸦艺术在服装包装中的设计实践
5 涂鸦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实践——以般若形象为例
    5.1 设计思路及灵感来源
    5.2 设计创作与制作
        5.2.1 系列服装效果图
        5.2.2 设计表达
    5.3 创意分析及成衣展示
    5.4 设计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中小品牌企业需求的服装设计素材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服装设计素材库现状研究
    2.1 服装设计素材库相关概念综述
        2.1.1 服装设计的概念及特点
        2.1.2 服装设计素材的概念及特征
        2.1.3 服装设计素材库定义及分类
    2.2 服装设计素材库的发展优势及现存问题分析
        2.2.1 建设服装设计素材库的背景优势
        2.2.2 服装设计素材库现存状况与问题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品牌服装企业现状研究
    3.1 关于我国中小品牌服装企业
        3.1.1 我国中小服装企业范围界定
        3.1.2 我国中小品牌服装企业特征
        3.1.3 我国中小品牌服装企业属性界定
    3.2 我国中小服装企业设计行为与现存问题分析
        3.2.1 中小品牌服装企业设计流程分析
        3.2.2 中小品牌服装企业设计行为分析
        3.2.3 我国中小品牌服装企业现存设计问题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中小品牌企业需求的服装设计素材库构建
    4.1 基于中小品牌服装企业设计师的问卷调研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回收情况与数据统计
    4.2 基于中小品牌企业需求的服装设计素材库构建内容
        4.2.1 服装设计图片素材收集
        4.2.2 服装流行情报整合
        4.2.3 设计资源可视听化
        4.2.4 设立互动交流专区
        4.2.5 针对企业需求的设计素材定制化服务
    4.3 基于中小品牌企业需求的素材库栏目设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服装设计素材库构建实践
    5.1 中国皮革设计创意服务平台简介
    5.2 基于中小裘皮革企业需求的平台构建实践
        5.2.1 裘皮革服饰设计图片素材库构建
        5.2.2 裘皮革服饰流行情报素材构建
        5.2.3 平台设计资源视听化构建
        5.2.4 平台互动建设
        5.2.5 专业的裘皮革服饰设计素材定制化服务
    5.3 基于中小品牌裘皮革企业需求的平台栏目设置
    5.4 基于中小品牌企业需求的服装设计素材库提升的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局限性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美术馆与区域文化关系研究 ——以广东美术馆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章 美术馆与区域文化的互为性
    第一节 美术馆及区域文化
    第二节 互为的美术馆与区域文化
第三章 广东美术馆与区域文化
    第一节 作为文化前沿的广东
    第二节 广东美术馆对传统及经典文化的观照
        一、岭南文化的视觉图像
        二、被边缘化的文化图像
    第三节 广东美术馆对当下区域文化的建构
        一、广州三年展与区域文化
        二、美术馆参与区域文化建构的出发点——文化的身份认同
        三、美术馆参与区域文化建构的方式——知识生产
第四章 美术馆与区域文化之间的文化关系
    第一节 美术馆的文化话语权与公信力
        一、作为美术馆馆藏的物品
        二、美术馆的阐释系统
        三、美术馆的文化理想
    第二节 美术馆对区域文化的文化误读
        一、区域文化的“被误读”
        二、美术馆对区域文化的有意误读
        三、美术馆的文化宽容与人文关怀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5)世界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身披戏服 ——试论作为当代艺术创作手法的“戏剧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戏剧性的传统呈现和嫁接
    1.1 戏剧性的传统定义
    1.2 传统戏剧性的体现和承载方式
    1.3 戏剧性的重新嫁接——戏剧性中的荒诞性
    1.4 戏剧性在日常的具体呈现及社会空间中的类舞台
    1.5 类舞台在艺术语境中的舞台效力
二 戏剧性在艺术语境中的挥发
    2.1 戏剧性促成的几大条件要素
    2.2 促成戏剧性的方法论的具体分析及其在社会空间和艺术作品中的施效
    2.3 戏剧性在艺术语境中的呈现及其舞台张力
三 新的领域的可能性
    3.1 戏剧性在艺术创作手法上的新的可能性
    3.2 橱窗的新的身份
    3.3 戏剧性所连带的更多领域的可能性
结语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6)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本课题的研究基础与现状分析
    三、 本课题的基本结构
    四、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视觉转向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新媒体影响视觉文化
        一、 视觉转向:从“视觉”到“视觉化”
        二、 视觉文化的后现代范式:从仿象到拟像
        三、 视觉对象:从文化全球化到文化个性化
    第二节 艺术与生活的彼此渗透
        一、 艺术的“终结”:生活化的艺术
        二、 艺术“终结”之后:艺术化的生活
        三、 后工业社会艺术生产方式的重构
        1、 以技术复制为特征的后审美艺术
        2、 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
        3、 后工业社会的文化创意产业
第二章 数字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播
    第一节 数字环境下的视觉新媒介
        一、 媒介的数字化生存
        1、 原子社会与比特世界
        2、 视觉媒介的数字化
        二、 数字媒体艺术
        1、 数字媒体艺术概念
        2、 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观看之道
        一、 看与被看的互动关系
        1、 角色转换:视觉传播的主体与客体
        2、 双重身份:视觉内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
        3、 隐身交往:虚拟主体之间
        二、 生产者之“看”
        1、 视觉体验:综合知觉
        2、 视觉传达:多维视野
        三、 消费者之“看”
        1、 视觉形式的接受:选择
        2、 视觉活动的参与:交互
第三章 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创新的语法革命
    第一节 创造性:作为视觉艺术的本质
        一、 创新技术:科学与艺术的“重逢”
        1、 数字媒体技术
        2、 “技术性艺术”并非“唯技术”
        3、 虚拟现实技术:从创造图像到创造视觉世界
        二、 创新形式:以视觉信息为标示的跨界的多维交互
        1、 社会变化与传统渗透下的“旧”与“新”
        2、 多维的艺术跨界交流
        三、 创新观念:基于高科技的艺术创造
        四、 形态嬗变:无所不在的生活状态与“文化沙漠”的救赎
    第二节 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媒介的共生与融合
        一、 传统艺术媒介新视觉形态的衍生
        1、 传统媒介艺术的存在与再媒介化
        2、 媒介的物化与物的媒介化
        二、 跨媒体:新旧媒体的整合与分众传播
        三、 多种感觉通道的整合
    第三节 低碳经济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 精神生态的交互,媒体生态的体验,社会生态的和谐
        二、 “软实力”体现跨文化传播优势
        三、 数字媒体艺术的产业化
第四章 编码与解码: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实践
    第一节 四维与五感:从纸皮书革命到数字出版物革命
        一、 传统书籍设计:平面不平,开卷有益
        二、 电子书:无纸化阅读体验
        三、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共生与融合
        1、 电子书的媒介特征
        2、 电子杂志形态分析
        3、 书籍数字出版 DIY
    第二节 移情与沉浸:会展设计的视觉空间
        一、 2012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VS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1、 2012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2、 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3、张艺谋 PK 丹尼·博伊尔
        二、 上海世博会的展示设计
        1、 创意构筑未来——跨界的互动空间
        2、 一切始于世博会——新科技、新文化、新理念
    第三节 越界:当代艺术从“超设计”到“重新发电”
        一、 可视与可读:徐冰的《天书》与《地书》
        二、 Beauty from the deep:石至莹绘画作品《公海》与碧欧泉品牌 DNA
        三、 绘画性的未来语境:吴俊勇之《千江有水千江月》
        四、 与互联网对话:关于群展《你不是个小玩意儿》
    第四节 异构时空:3D 数字电影的艺术与技术
        一、 3D 也属于艺术片:电影《皮娜》
        二、 奇观的再定义: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
        三、 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共谋: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四、 创造图像的艺术:3D 立体动画片《驯龙高手》
结论:关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的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昆剧《公孙子都》创作历程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选题缘起
    二 概念界定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综述
第一节 探源溯流:《公孙子都》之题材演变
    一 昆剧《公孙子都》与京剧《伐子都》
    二 昆剧《公孙子都》的探索历程
第二节 度曲初探:《公孙子都》之音乐阐释
    一 昆剧《公孙子都》的唱腔设计
        (一) 传统唱腔曲牌的选用
        (二) 对曲牌主腔与联套方式的分析
        (三) 人物“主题音调”与曲牌“惯用音调”的分析
    二 昆剧《公孙子都》的配乐设计
        (一) 主题音乐贯穿全剧
        (二) 场景音乐在剧中的运用
第三节 人性开掘:《公孙子都》之当代演绎
    一 昆剧之“武”
    二 “武戏文唱“与“文戏武唱”
第四节 光影虚实:《公孙子都》之舞台呈现
    一 昆剧《公孙子都》的舞台设计
    二 昆剧《公孙子都》的服装设计
第五节 双重语境:《公孙子都》之舆论与启示
    一 不同受众群对《公孙子都》一剧的认知异同
    二 对《公孙子都》创作历程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8)水彩语言在设计思维表达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1.1 目的
        1.1.2 意义
    1.2 和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1 释义法
        1.4.2 文献法
        1.4.3 案例研究法
    1.5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5.1 预期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水彩语言
    2.1 关于语言
        2.1.1 "语言"的词义考证
    2.2 水彩语言特征
        2.2.1 水彩的媒介材料
        2.2.2 水彩表现技巧
        2.2.3 水彩语言的本体价值
        2.2.3.1 水彩画的历史发展沿革
        2.2.3.2 水彩画的内在精神属性
    本章小结
第3章 设计思维表达中水彩语言研究的内在意义——遵循色彩规律
    3.1 水彩与色彩的共性
    3.2 关于色彩的视觉特性
    3.3 色彩表现的形成历史
    3.4 色彩情感的丰富性
    3.5 色彩科学理论
        3.5.1 中国古代色彩光学研究
        3.5.2 西方现代色彩光学的研究
        3.5.3 色彩心理学研究
        3.5.4 色彩化学研究
    3.6 色彩基本规律体系研究
        3.6.1 色彩(水彩)色相对比
        3.6.2 色彩(水彩)明暗对比
        3.6.3 色彩(水彩)冷暖对比
        3.6.4 色彩(水彩)纯度对比
        3.6.5 色彩(水彩)面积对比
    3.7 色彩(水彩)规律运用体现
        3.7.1 民间美术中色彩规律显现
        3.7.2 影视动画设计中色彩运用个案研究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计思维表达界定
    4.1 思维的词义探源
    4.2 思维存在的生理载体
    4.3 思维的类型属性
        4.3.1 形象思维的艺术性
        4.3.2 逻辑思维的特征属性
        4.3.3 灵感思维特征属性
        4.3.4 发散性思维的特征属性
    4.4 视觉思维的介入
    4.5 创造性思维模式
        4.5.1 创造性思维的类型
    4.6 多种思维模式综合——视觉形态的生成
    4.7 视觉形态转化为设计形态
    4.8 设计思维表达的物化形式——手绘图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彩语言与设计思维表达的融合——水彩语言的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分析
    5.1 水彩语言体现的设计画面处理要素
    5.2 实用价值案例
        5.2.1 传统工艺美术设计领域
        5.2.2 现代设计手绘领域
    5.3 美学价值的体现——意境
    5.4 水彩在审美教育中的职能
    本章小结
第6章 绘画与设计的二元性融合
    6.1 设计与绘画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区别
    6.2 绘画对设计的渗透
    6.3 绘画语言向设计的过渡——工艺美术的运用
    6.4 艺术思维与设计思维的融合性
        6.4.1 具象艺术
        6.4.2 抽象艺术
        6.4.3 意象艺术
    6.5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6.6 艺术规律的普遍性
        6.6.1 意象的机制
        6.6.2 艺术规律的体现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论文发表
    作品发表
    实践创作成果
附录

四、设计师手稿——黎俊勇设计作品(服装)(论文参考文献)

  • [1]亚文化元素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以涂鸦艺术为例[D]. 黄梦洁.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2]桃花源·迹[J]. 晓青. 中国服饰, 2017(02)
  • [3]基于中小品牌企业需求的服装设计素材库构建[D]. 李嘉文. 浙江理工大学, 2016(08)
  • [4]美术馆与区域文化关系研究 ——以广东美术馆为案例[D]. 王少杰.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8)
  • [5]世界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身披戏服 ——试论作为当代艺术创作手法的“戏剧性”[D]. 陈思. 中国美术学院, 2013(04)
  • [6]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 丁蕾. 南京艺术学院, 2013(12)
  • [7]昆剧《公孙子都》创作历程探微[D]. 朱政.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8]水彩语言在设计思维表达中的价值研究[D]. 李宁.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1)
  • [9]设计师手稿——黎俊勇设计作品(服装)[J]. 王钟英. 中国皮革, 2000(02)

标签:;  ;  ;  ;  ;  

设计师手稿——李俊勇设计作品(服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