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

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

一、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尹葛子煦[1](2021)在《抗菌肽联合用药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念珠菌(Candida)是一类真菌,又被称为假丝酵母菌,是真菌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这类病菌在人体中主要是以共生的状态分布于阴道、口腔、皮肤以及消化道等人体器官中。Candida可能会引起皮肤表面的感染,更为严重的情况可能还会导致全身系统性的感染。有研究表明,白色念珠菌病在真菌感染性疾病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除控制其系统性感染、降低病死率外,寻找有效改善浅表感染、成本低、效果强的抗真菌治疗方法的需求十分迫切。在生物体中,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先天性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天然免疫力的多肽,具有杀菌灭活、去除病毒、活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的功效。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000多种AMPs,表明AMPs在生物体的免疫应答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有一些文献与临床实验验证了AMPs与抗菌药联合使用对Candida的协同作用。但是AMPs实验范围有限、应用程度较低,且AMPs耐药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考虑到传统抗真菌药物的诸多弊端,结合大量研究,我们挑选了一些具有文献基础并且广泛应用的AMPs与传统抗真菌药物进行协同研究,进行部分抑菌浓度指数检测(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筛选具有协同作用的AMPs与抗菌药组合,以期为念珠菌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近几年来,在诸多相关文献中常使用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C.parapsilosis)作为指示菌,与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进行对比,以验证AMPs对C.albicans的作用。因此,本次研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C.albicans为工作菌,并设置C.parapsilosis为阳性对照,充分验证AMPs联合用药对C.albicans的抑制作用,增强实验说服力。在实验中,通过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最小抑菌浓度实验(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与不同AMPs分别作用,包括AP16、AP16-K、KK-20、Mt6-21DLeu和Hst-5。结果表明,Hst-5的MICC.albicans、MBCC.albicans分别为32±10μg/m L、64±10μg/m L,其MICC.parapsilosis、MBCC.parapsilosis分别为16±10μg/m L、64±10μg/m L。表明Hst-5在对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的抑菌与杀菌作用上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采用棋盘法确定了5种AMPs与6种抗真菌药ICZ、Am B、5-FC、VCZ、FCZ、PCZ联合作用对真菌的抗菌效果。结果显示Hst-5&Am B对C.albicans抑制作用的FICI值为0.2±0.1,对C.parapsilosis抑制作用的FICI值为0.3±0.1,说明Hst-5&Am B联合作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FICI<0.5)。为了进一步验证Hst-5&Am B对真菌的协同杀菌作用,再次使用棋盘法,分别选取20株临床分离的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作为受试菌株,发现Hst-5&Am B联合作用于C.albicans和C.parapsilosis的FICI指数均小于0.5,体现明显的协同作用;并且联合作用可以让Hst-5与Am B两种药物的MIC值都明显降低,提升了杀菌能力。另外,在芽管及菌丝抑制实验中,证实了Hst-5&Am B联合使用对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生长抑制的协同作用。为了充分了解Hst-5协同Am B抗真菌的原理,分别从细胞膜磷(Pi)通透性、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单独使用抗菌肽Hst-5作用C.albicans或C.parapsilosis时,培养基的Pi浓度均值分别为0.093±0.001μg/m L、0.090±0.002μg/m L,未对真菌的细胞膜通透性产生影响;而当Hst-5&Am B联合作用于C.albicans或C.parapsilosis时,培养基的Pi浓度均值分别为0.263±0.010μg/m L、0.242±0.010μg/m L,相较于单独使用抗菌药Am B对细胞膜通透性的更强(p<0.05)。Am B单独作用时,能够使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的ROS值都增长50左右;而Hst-5&Am B联合作用时,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的ROS值均增长200左右,影响程度更显着(p<0.05)。Am B单独作用能够使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细胞膜的脂质产生过氧化损伤,Hst-5&Am B联合作用能够加重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的ROS升高而增加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以此初步验证了Hst-5&Am B是通过氧化损伤发挥了对C.albicans、C.parapsilosis的协同杀菌作用。总体来说,通过AP16、AP16-K、KK-20、Mt6-21DLeu和Hst-5五种AMPs单独作用的抗菌活性筛选,发现Hst-5对于C.albicans的抑制有着积极作用。在联合用药的抗菌效果研究中发现Hst-5能够与Am B对C.albicans产生协同抑制作用。另外,初步阐明Hst-5协同Am B是通过过氧化损伤原理抑制C.albicans。本研究为AMPs在临床上的更好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寻找高效、便捷、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研究基础。

郝伟锋[2](2021)在《通过筛选小分子药物库和联合疗法治疗念珠菌感染》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医院真菌感染,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和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念珠菌病的重要病原菌。现有的抗真菌药物(唑类,多烯类,棘白菌素类和嘧啶类)对临床分离的念珠菌耐药性强、抗菌谱窄,不良反应多,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寻找安全、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方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耐药问题常见的途径为寻找新的抗真菌药物或者使用现有药物联合用药两种途径。此课题分别从这两种途径出发以求为治疗临床念珠菌耐药问题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1.药物库筛选寻找新的抗真菌药物:此课题首先用Candida albicans SC5314菌株初步筛选了含584种小分子化合物的药物库,能抑制菌株至少80%生长的化合物被用于后续实验。随后通过剂量—依赖试验、XTT试验、扫描电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等方法验证所选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2.醋酸氯己定与氟康唑联合用药对耳念珠菌的活性研究:用EUCAST药物敏感性测定方法和时间—生长曲线实验探究醋酸氯己定单用和联合用药时对浮游状态下耳念珠菌的抗真菌活性。采用结晶紫法、棋盘微量稀释法通过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评价两种药物联合抗生物膜效果。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进一步验证联合用药对生物膜的超微结构影响。结果:1.含584种小分子化合物的药物库被用来初步筛选评估抗Candida albicans SC5314的活性。当化合物浓度为133μM时,42种对浮游Candida albicans SC5314的生长抑制达到80%以上。5种小分子化合物(U73122,Disulfiram,BSK805,BIX01294,GSKJ4)可有效抑制所有测试念珠菌菌株,其中Disulfiram(双硫仑)显示出了最强的活性,尤其是对氟康唑耐药的菌株。双硫仑对念珠菌菌株的BMIC50和BMIC80(mg/L)分别为:Candida auris CBS10913(32,128),Candida auris CBS12373(32,64),Candida albicans SC5314(128,>256)。扫描电镜下观察,双硫仑作用后,Candida albicans SC5314致病的菌丝相细胞消失,仅见皱缩、聚集的酵母相细胞,相同的酵母相细胞改变在Candida auris同样出现,并伴随着结构破坏的生物膜形态。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双硫仑刺激的生物膜生物量显着降低。2.氟康唑单用时对耳念珠菌的MIC80为2~32 mg/L,醋酸氯己定单用时为2~8 mg/L。时间—生长曲线验证了氟康唑与醋酸氯己定联用时,在抑制浮游相耳念珠菌生长时具有协同作用。棋盘微量稀释法进一步验证了氟康唑与醋酸氯己定联用(FICI<0.1875)对耳念珠菌生物膜的生长有较强的协同抑制作用。扫描电镜显示不加药组细胞细胞形态呈卵圆形,有繁殖旺盛的芽痕结构。当两药物合用时,细胞呈聚集状,形态进一步变形呈扁平状,细胞膜破裂穿孔,生物膜数量减少,结构完全破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联合用药组活细胞数量明显受到抑制,联合组生物膜的平均厚度从40μm降低到25μm。结论: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小分子化合物药物库的筛选,鉴定出5种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化合物。其中双硫仑对白色念珠菌的浮游相和生物膜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且活性最强。除此之外,此课题亦证实了醋酸氯己定与氟康唑在治疗耳念珠菌感染时的强协同作用。这些结果对于治疗临床念珠菌耐药性问题有重要意义。然而,本研究有很多局限性,因为只有少量的念珠菌被测试,且研究多局限于体外试验,未完全考虑免疫系统、药物在体代谢等多种因素,因此在体内具体应用的潜在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徐航[3](2021)在《真菌CYP51含硒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真菌感染的治疗,特别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真菌感染类型的变化及真菌变异速度的加快,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增多,而可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且缺点明显,远不能满足临床上真菌感染的治疗需求。因此,发现结构新颖、高效低毒的抗真菌先导化合物对于研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意义重大。目前,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三方面着手:①发现新的抗真菌药物靶点、研究真菌产生耐药的机制与抗真菌药物应用的关系。②在已有的优势靶点中开发新骨架化合物或引入其它抗真菌机制。③对现有药物进行结构改造。显然,后两者为经济实用且研发周期较短的药物研究策略。真菌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CYP51)是目前上市的抗真菌药物最多的作用靶点,该酶参与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过程,抑制该靶点可有效地抑制真菌繁殖。目前,临床应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CYP51抑制剂类抗真菌药均为氮唑类化合物,鉴于氮唑类药物的广谱抗真菌活性、确切的疗效和结构多样性等方面的优势,仍有巨大的结构改造空间从而开发出更加广谱、高效、低抗性且低毒的新型CYP51抑制剂。相关研究表明,有机硒化合物具备多种生物活性,含硒小分子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研究亦有多篇报道。有机硒药物化学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在药物分子中引入含硒官能团或含硒结构,从而改善或改变药物分子的生物活性。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工作中发现了大量具有优良抗真菌活性的含硒化合物,同时证明在抗真菌化合物中引入有机硒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强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和改善相关药代动力学性质。因此,有机硒化合物在抗真菌药物研发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开发前景。本文通过对已有的真菌CYP51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总结,结合课题组前期含硒抗真菌化合物的研究成果,依据相关药物研发策略,设计并合成了四类共计132个目标化合物,并系统进行了药理活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均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确证。首先,采用骨架跃迁的药物设计策略对经典的CYP51氮唑类抑制剂的结构骨架进行修饰,通过引入1,2,3-硒二唑结构片段,设计并合成了具有1,2,3-硒二唑结构的S系列目标化合物(S01~S24)24个。通过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S01、S03、S07和S11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杀真菌活性和抗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活性。此外,部分化合物还表现出对氮唑类耐药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活性,显示出其在治疗多药耐药真菌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研究前景。针对化合物S07的抗真菌机制研究表明,S07具有中等程度的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细胞内源性活性氧(ROS)生成的活性。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化合物S07与真菌CYP51(PDB ID:4UYM)的作用模式。细胞毒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性。在S系列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中发现,具有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细胞ROS生成活性双重作用机制的目标化合物具有较突出的抗真菌活性。基于这一研究结果,本文采用分子融合策略,分别将联二硒醚和硒醚结构引入CYP51氮唑类抑制剂结构骨架中,设计并合成了 18个具有联二硒醚结构的M系列目标化合物(M01~M18)和18个具有硒醚结构的N系列目标化合物(N01~N18)。初步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杀菌活性,其中代表化合物M01、M03、M05、N02、N03和N05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耐药菌活性,还具有一定的抗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活性。抗真菌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M01和N03不仅对真菌CYP51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还具有良好的促真菌细胞ROS生成活性。后续的细胞毒实验、溶血实验和体外肝微粒体稳定性实验表明,联二硒醚类化合物相比于硒醚类具有更低的毒性、极低的溶血性,具有良好的代谢稳定性。体内药效学实验表明,化合物M01在小鼠体内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可以显着降低小鼠肾脏载菌量,同时,小鼠体内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低毒性。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化合物M01和N03与真菌CYP51(PDB ID:5TZ1)的作用模式,为进一步的化合物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基于上述S、M和N系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构效研究结果,选择具有促真菌产生ROS活性的氮唑类抗真菌药物咪康唑为先导化合物,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了 30个咪康唑的含硒类似物(A01~A30),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测试的8种普通菌株和5种氮唑类耐药菌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目标化合物A03具有比咪康唑更强的杀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A03具有比阳性对照药咪康唑、氟康唑更强的CYP51抑制活性,并具有同咪康唑相当的促真菌ROS生成活性。然而,进一步的细胞毒实验、溶血实验和体外肝微粒体稳定性实验表明,A03具有中等程度的细胞毒性、潜在的溶血性和较差的肝微粒体稳定性,因此,作为苗头化合物,需要对A03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优化。为了改善苗头化合物A03的潜在溶血作用、细胞毒性和较差的代谢稳定性,通过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合成共42个B、C系列目标化合物(B01~B28和C01~C14)。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B17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且比A03具有更低的代谢速率、细胞毒性和溶血作用。同时,B17亦显示出的较好的杀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且对氮唑类耐药菌株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进一步的抗真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B17具有良好的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ROS生成活性。体内抗真菌活性实验表明,B17在小鼠体内可明显降低小鼠肾脏载菌量,具有良好的体内活性。针对目标化合物B17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和分子对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和作为抗真菌先导化合物的研究潜质,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的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和拓展了有机硒化合物在抗真菌药物领域的应用,也为基于具有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细胞ROS生成活性双重作用机制的抗真菌新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研究基础。

邱丽娟[4](2021)在《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的活性化合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重症感染病人的增加,全世界的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上升。此外,手术病人增多和住院天数的增加也导致院内真菌感染的防控面临严峻挑战。临床上,从真菌感染病人血、痰、尿等送检样本中分离的菌株中大部分是念珠菌,而其中白念珠菌的占比又超过40%。因此防治临床上白念珠菌感染,尤其是白念珠菌侵袭性感染至关重要。目前,临床可用的有效抗真菌药物与其他抗细菌或者抗病毒类药物相比,数量十分有限,而且抗真菌药物的长周期使用也容易导致真菌耐药的产生。真菌作为真核生物,与哺乳动物细胞多有相似,因此抗真菌药物易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这也使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缓慢,临床迫切需要研发新的有效的抗耐药真菌的药物。为了解决抗真菌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研究增强现有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抗真菌增效剂,包括化学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大分子药物。本课题延续课题组的研究方向,通过化合物库筛选及前期活性化合物的结构改造,获得了协同氟康唑抗菌的化合物FQ-17和CZ-66以及协同卡泊芬净的化合物硬脂酸单甘油酯,并初步探讨了CZ-66与氟康唑合用使真菌胞内ROS升高,并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作用机制,为抗耐药真菌联合用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方法和结果:1.本课题考察了CZ-66与不同类型的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合用效果,明确了CZ-66与氟康唑合用的抗真菌谱。首先通过体外筛选考察了CZ-65、CZ-66及吩嗪类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发现单用CZ-65、CZ-66及吩嗪类衍生物对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白念珠菌都没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利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了CZ-65、CZ-66、吩嗪类衍生物与氟康唑合用以及硬脂酸单甘油酯与卡泊芬净合用对常见临床感染真菌的抗菌谱,结果显示CZ-65与氟康唑合用对临床常见致病念珠菌的抗菌活性不明显;CZ-66、FQ-12、FQ-17和FQ-18与氟康唑合用能明显增强氟康唑的抗真菌活性,而硬脂酸单甘油酯可以增强卡泊芬净的抗念珠菌活性。之后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筛选了更多的临床真菌,结果显示CZ-66协同氟康唑对80%以上的临床耐药菌有协同抗真菌效果。此外,还选取了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等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和CZ-66合用,结果显示CZ-66与上述药物均有协同抗真菌活性。2.本研究选取白念珠菌为代表,利用琼脂纸片扩散实验法考察CZ-66单药、氟康唑单药以及CZ-66协同氟康唑的抑菌圈,结果发现协同用药的纸片周边无真菌生长,而单药的纸片周边都有真菌生长,表明CZ-66协同氟康唑可能存在杀真菌作用。3.绘制CZ-66协同氟康唑对真菌的生长曲线和杀菌曲线,结果发现0.5μg/m L CZ-66协同0.5μg/m L氟康唑仍有显着的杀菌作用,进一步验证了CZ-66与氟康唑协同有杀菌作用。4.考察了CZ-66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CZ-66单药、氟康唑单药及两药合用对诱导菌丝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单药还是两药合用均不能抑制菌丝的形成。5.利用荧光探针DCFH-DA测定了CZ-66单药、氟康唑单药以及CZ-66与氟康唑合用后对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影响。结果发现CZ-66与氟康唑合用比单药作用下的细胞内ROS水平显着升高,加入抗氧化剂Vc和谷胱甘肽后,CZ-66与氟康唑合用的杀菌有所减弱,证明CZ-66协同氟康唑的杀菌作用部分依赖于ROS的升高。6.真菌细胞壁疏水性考察发现,CZ-66与氟康唑合用后白念珠菌细胞壁表面疏水性发生显着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显示,两药合用后真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出现严重损伤,提示CZ-66与氟康唑导致真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损伤,发挥协同杀真菌作用。7.为了探究CZ-66的作用靶点,本课题利用DARTS的实验方法,考察与CZ-66相互作用的靶点蛋白。通过探索CZ-66与白念珠菌总蛋白作用的实验条件,包括蛋白酶浓度、蛋白与药物作用时间,胶的浓度以及CZ-66的不同浓度。最终发现,加入10 m M的CZ-66,在55-60 k D的位置出现一个差异条带。对条带进行质谱鉴定,通过峰面积、分子量、蛋白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和蛋白功能的分析,初步推断Cdc19p可能是CZ-66的作用靶点。之后,利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在发酵碳源(葡萄糖、蔗糖、半乳糖等)培养基和非发酵碳源(甘油)培养基中进行体外抗真菌研究,发现在发酵碳源和非发酵碳源中均具有的协同抗真菌作用,但在非发酵碳源培养基中协同作用明显减弱,初步验证CZ-66可能通过影响Cdc19p的功能发挥抗真菌作用,具体的作用靶点和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结论:本课题通过吩嗪类衍生物和前期结构改造系列化合物的筛选,得到了与氟康唑协同的抗真菌的化合物CZ-66、FQ-12、FQ-17、FQ-18以及与卡泊芬净协同的硬脂酸单甘油酯。采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选用多种临床抗真菌常用药和CZ-66合用,发现与氮唑类有协同杀菌活性。CZ-66与氟康唑合用可以升高胞内ROS,同时导致白念珠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出现明显损伤,细胞表面疏水性改变。此外,为了进一步探讨CZ-66的作用靶点,本课题成功建立了CZ-66体外与白念珠菌蛋白作用的DARTS体系,并找到差异条带,质谱鉴定后,初步推断Cdc19p可能是CZ-66的作用靶点,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张丽娟[5](2021)在《分离自COPD患者Aspergillus lentulus毒力因子测定及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揭示分离自COPD患者的Aspergillus lentulus(A.lentulus)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体外药物敏感性特点,进一步了解其感染动物模型后的毒力及毒力因子的表达情况,通过检测炎症通路中间产物及终末炎症因子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宿主免疫反应机制。方法:对分离自COPD患者痰标本中的目标菌株进行显微镜下形态学特点的观察,进行扩增β-tubulin(560bp)基因,与基因库序列比对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按照CLSI M38-A2标准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以烟曲霉及白色念珠菌为对照,选择A.lentulus菌液浓度1×106CFU注入蜡螟幼虫larvaes体内,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对比larvaes的生存率、体表黑素化评分和活动度评分。液氮研磨A.lentulus感染的larvae组织,以显色法及酶法检测(1,3)-β-D葡聚糖及半乳甘露聚糖表达。分别以A.lentulus、烟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的不同MOI值:0、1、5、10、20作用于鼠树突状细胞,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β的含量。最后,用1×106CFU的A.lentulus菌液注入蜡螟幼虫larvaes体内,q RT-PCR检测感染后larvaes体内Caspase-1及TNF-α的m RNA含量。结果:1)分离菌株镜下观察:A.lentulus培养外观呈白色絮状菌落,镜下可见透明分隔菌丝,产孢子少,48℃下不能生长;2)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扩增结果与A.lentulus标准株具有99%的同源性;3)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A.lentulus患者菌株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依次为:两性霉素B(2μg/ml)、5-氟胞嘧啶(64μg/ml)、氟康唑(>64μg/ml)、伊曲康唑(0.5μg/ml)、伏立康唑(1μg/ml)、咪康唑(4μg/ml)和米卡芬净(≤0.015μg/ml),而标准株FH5T药敏结果中,除咪康唑(MIC 2μg/ml)和米卡芬净(MIC≤0.03μg/ml)外,其它药物最小抑菌浓度与患者菌株相同;4)在蜡螟幼虫larvae的感染模型中,烟曲霉及白色念珠菌组蜡螟幼虫在24-48小时内全部死亡,而A.lentulus患者菌株组蜡螟幼虫的体表黑素化评分、生存率评分及活动度评分在48小时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57.5%、73.3%和53.3%。A.lentulus患者菌株组和标准菌株组(1,3)-β-D葡聚糖水平与PBS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A.lentulus患者菌株组和标准菌株组半乳甘露聚糖水平与PBS对照组比较有升高,且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lentulus患者菌株组和标准菌株组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5)白色念珠菌、烟曲霉及A.lentulus作用于鼠树突状细胞后均可引起IL-1β升高,白色念珠菌处理48小时、MOI=20时,IL-1β水平较其它时间点及浓度值时显着升高(P<0.01),烟曲霉处理12小时、MOI=10时诱导IL-1β升高与MOI=0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A.lentulus处理48小时、MOI=1时诱导IL-1β升高与MOI=0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从12小时开始,相同时间及浓度下,烟曲霉所诱导的IL-1β水平均显着高于A.lentulus患者菌株组(P<0.01);6)A.lentulus患者菌株和标准菌株感染larvae后均可诱导蜡螟体内Caspase-1和TNF-α的升高(P<0.05),而标准株组和患者株组两因子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分离自COPD患者的A.lentulus以白色絮状为主,镜下呈透明分隔菌丝,产孢少,48℃下不能生长,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咪康唑具有较高的MIC值,对米卡芬净敏感;2)A.lentulus毒力弱于烟曲霉及白色念珠菌,且其毒力作用缓慢;3)A.lentulus作用鼠树突状细胞后可引起其IL-1β的释放,相同条件下A.lentulus诱导IL-1β释放的能力弱于烟曲霉;4)半乳甘露聚糖可作为早期A.lentulus侵袭性感染的监测指标;5)NLRP3/Caspase-1炎症小体通路参与了A.lentulus感染宿主的免疫反应,该过程中伴有TNF-α的升高。

张可[6](2021)在《念珠菌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及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ERG11基因突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念珠菌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死亡危险因素、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有效预防、早期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20年1月某院所有血培养念珠菌阳性16岁以上住院患者,从医院电子病例系统及实验室信息系统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微生物学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等。结果共收集137例念珠菌血症病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4.0(43.0,71.0)岁,男性占57.7%。32.1%的病例患糖尿病,主要的易感因素有留置导尿管(63.5%),输血(60.6%)及入住ICU(46.7%)。27.7%的患者预防性地使用抗真菌药物,其中65.8%的患者存活。26.3%的念珠菌血症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光滑念珠菌为优势菌种(30.7%),热带念珠菌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最高。ICU病区的分离率(43.1%)及病死率(56.1%)均为最高。糖尿病(OR=5.562,P=0.002)、低蛋白血症(OR=8.464,P=0.000)、深静脉置管(OR=5.228,P=0.006)及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OR=3.809,P=0.046)增加患者死亡风险,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OR=0.306,P=0.048)可改善患者预后。结论念珠菌血症患者的年龄大、合并症重、病区分布广、侵入性操作多、死亡率高,分离株耐药率高。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深静脉置管、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念珠菌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预防性地进行抗真菌治疗是念珠菌血症患者存活的保护因素。第二部分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ERG11基因突变分析目的分析热带念珠菌临床分离株ERG11基因突变,探讨其与唑类耐药的关系。方法从某院检验科菌种保存库中随机挑取52株热带念珠菌,对所有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验证后,PCR扩增ERG11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 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并分析突变位点。结果热带念珠菌唑类药物耐药株与敏感株的ERG11基因突变不同,实验发现耐药株的ERG11基因存在A395T、C461T突变(分别对应Y132F和S154F氨基酸置换位点),而敏感株的ERG11仅发生同义突变。结论热带念珠菌ERG11基因突变参与唑类耐药的发生。

李一曼[7](2020)在《银杏内酯B与氟康唑联用对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数量急剧增加,在免疫系统缺陷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Calbicans,CA)是较为常见的侵袭性真菌,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念珠菌病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如今可供选择抗真菌制剂有限,唑类药物因其低毒高效而常被长期大剂量应用于临床用于预防或治疗真菌感染,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耗时长并且投入大,而当下抗真菌药物与非抗真菌药物联用是对抗真菌耐药的研究热点。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受体拮抗剂,具有抗血小板作用。有文献报道GB可以提高哺乳动物体内钙离子浓度,而诸多研究表明扰乱胞内钙离子稳态可对抗真菌耐药。目前尚无GB与氟康唑(Fluconazole,FLC)联用对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的研究报道。目的探索GB与FLC联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的体内外作用,并研究其潜在的协同抗真菌机制。方法首先进行体外效果评估,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GB与FLC对耐药白色念珠菌的浮游菌的作用;采用XTT比色法测定GB与FLC联用对白色念珠菌4、8、12、24h等不同时间段形成生物膜的作用。其次进行体内效果评价,建立大蜡螟幼虫真菌感染模型,通过测定比较不同药物组别的生存率、真菌载菌量和组织病理切片,进行药物联用的体内效果评估。最后探索药物联用潜在的协同抗真菌机制,用具有菌丝诱导能力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干预后白色念珠菌的形态转变情况;采用荧光探针Fluo-3/AM探究药物联用对胞内钙离子稳态的影响;采用荧光示踪剂Rh 6G研究GB对耐药白色念珠菌的药物转运体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GB与FLC协同抗耐药真菌的机制。结果(1)GB单用抗真菌活性较弱,与FLC联用具有协同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的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联用的体外研究发现,GB仅对实验用的两株耐药菌具有较弱的抗真菌作用,MIC值分别为64μg/mL和128μg/mL。但当GB与FLC联用后,FLC的MIC值可由大于512μg/mL降低至0.25-1μg/mL,且FICI值为0.06-0.25,均小于0.5,显示出强烈的协同作用。(2)GB与FLC联用具有协同抗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作用生物膜是白色念珠菌重要的毒力因子,也是导致其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GB单用对白色念珠菌不同时间段的生物膜均无效,当与FLC联用时,对白色念珠菌4、8、12h形成的生物膜具有协同作用,FICI值介于0.06-0.25之间,药物联用后可以将FLC的MIC由>1024μg/mL降低至0.25-2μg/mL,并且对于不同的菌株,生物膜形成的时间越短,联用时FLC的MIC就越低。但随着时间增加,药物联用对各菌株24h形成的生物膜显示出无关作用,FICI值均大于0.5。(3)GB与FLC联用可以提高大蜡螟幼虫的生存率、降低其真菌载菌量并且减少其组织损伤本章采用大蜡螟幼虫侵染模型进行体内研究,实验结果表明GB联用FLC可以提高大蜡螟幼虫的生存率,减少其死亡;药物联用后可以显着降低大蜡螟幼虫体内的白色念珠菌的数量;组织病理切片显示,生长对照组和药物单用组中黑色菌块密且面积较大,幼虫组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而GB与FLC联用组中损伤明显降低,菌块的数量和面积均大幅减少。(4)GB与FLC联用可以抑制耐药白色念珠菌的形态转变在具有菌丝诱导能力的RPMI-1640培养基中,对照组和药物单用组中的白色念珠菌均呈现密集且狭长的菌丝态,而GB与FLC联用组中细胞数量不仅明显减少,菌丝长度也显着缩短,在视野中也可观察到一些酵母态细胞,说明GB与FLC联用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发生形态转变。(5)GB与FLC联用可以干扰胞内钙离子稳态离子稳态是保持细胞正常生理活性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单用组与对照组的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趋势几乎一致,而GB+FLC组在20min后荧光强度升高与其他三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说明药物联用协同抗真菌可能与胞内钙离子稳态紊乱有关。(6)GB抑制药物转运体的活性FLC和Rh 6G均为白色念珠菌细胞膜上药物转运体的底物,在本实验中用荧光示踪剂Rh 6G作为FLC的替代物。实验结果表明,GB可以增加细胞对FLC的摄取,同时抑制细胞膜上与耐药相关的外排泵高表达,使得进入细胞内的FLC减少外排,胞内抗真菌药物浓度增加,从而提高耐药白色念珠菌对FLC的敏感性。结论本文首次研究探索了 GB与FLC联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的作用。研究表明,GB与FLC联用体外和体内均产生协同作用。药物联用潜在的协同机制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抑制白色念珠菌形态转化;扰乱细胞内钙稳态;抑制细胞膜药物转运体的活性等。未来我们还将就协同抗耐药真菌的机制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将为寻找新的抗真菌药物靶点并开发新的抗真菌药物提供思路。

马生妍[8](2020)在《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的抗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念珠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条件性致病真菌,由于抗真菌药物以及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和死亡率不断上升,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将疗效逐年下降的抗真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逆转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在降低有效用药剂量的同时,减少毒性及获得性耐药的产生。前期发现,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具有很好的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但GML对真菌方面的作用研究尚处于空白。本研究通过药敏实验及联合药敏实验检测GML对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及与抗真菌药物联合作用效果;利用分光光度计、细胞壁特殊染色法、GC/MS、流式细胞仪及DAPI染色等方法,观察检测了 GML作用后念珠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及细胞膜的合成,细胞质内大分子蛋白的外泄情况及细胞核等结构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电泳、荧光酶标仪分析检测了 GML作用后菌体总蛋白表达和胞内ROS水平的变化情况;然后利用XTT法、Sport assay、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观察GML作用念珠菌后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成熟生物被膜活性和结构的影响,测定了 GML对念珠菌黏附能力、菌丝形成、水解酶分泌等毒力因子的影响;最后qRT-PCR检测GML作用念珠菌后,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ALS3、HWP1、ECE1、ERG11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GML对念珠菌的MIC介于15.6 μg/mL-250 μg/mL之间,MFC介于31.3μg/mL-500 μg/mL之间。联合用药发现,GML与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茶皂素组合联用于白色念珠菌FICI指数在0.14-0.37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GML与氟康唑、伊曲康唑、茶皂素等组合联用于克柔念株菌FICI指数介于0.28-0.49,表现为协同作用。GML作用后能有效延长了念珠菌生长的延滞期,在对数生长期抑制其生长。GML作用念珠菌损坏了其细胞壁、细胞膜完整性,抑制细胞膜的合成,导致通透性增加胞内大分子物质大量外泄,胞外含量相比对照显着上升(P<0.05)。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受损,并阻碍了菌体蛋白质的正常表达,影响细胞正常代谢。GML作用后菌体内线粒体产生ROS水平与对照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最终造成细胞死亡。GML还通过降低念珠菌细胞表面疏水性,抑制黏附和菌丝形成,显着下调白色念株菌ALS3、HWP1、ECE1、ERG11和克柔念珠菌ERG11基因的表达(P<0.01)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并破坏生物被膜的维持,有效降低生物被膜的厚度和活力。

李梦月[9](2020)在《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探索体癣微生物菌落结构的演替规律;针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两种常见致病真菌,利用本实验室所保藏的益生菌筛选出最佳抗真菌菌株,探索其抑菌机理和产生的抑菌物质,并与抗真菌药物进行体外敏感性检测。从而为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皮肤病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本研究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皮肤表面患处和距离患处3 cm远(患旁)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特征,了解其演替规律。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采集25例皮肤病患者的患处和患旁的50份皮屑样品,提取总基因组DNA,扩增目的片段并测序。结果显示,在门的分类等级上,大约98%的序列属于Actinobacteria、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在属的分类水平上,皮肤患处和患旁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种类上的相似性,数量上的差异性。相对丰度排名前3的细菌属为Pseudomonas、Corynebacterium、Staphylococcus,不同之处在于皮肤患旁中乳酸杆菌属比皮肤患处的相对丰富。所有样品的真菌菌落结构也较为相似,大约97%的序列属于Basidiomycota和Ascomycota,在属的分类水平上,皮肤患处和患旁样品的真菌群落结构也存在相同的优势菌群,最丰富的两个属分别是Cryptococcus和Trichophyton,Cryptococcus在患处和患旁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1.0%和50.1%,Trichophyton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3.7%和17.9%,不同之处在于皮肤患处的白色念珠菌比皮肤患旁的丰富,马拉色菌则相反。通过鉴定皮肤病患者中皮肤表面的细菌和真菌群落,为皮肤疾病或屏障结构受损下的微生物菌群鉴定研究奠定了基础。乳酸菌能分泌多种抗菌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本研究通过真菌培养和鉴定,针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两种优势致病真菌,利用本实验室自主建立的益生菌库,筛选出一株抗真菌效果最佳的益生菌,结果均为植物乳杆菌YM-4-3,将其发酵后探讨其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机理,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抑菌物质破坏了红色毛癣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为了更准确的了解盐胁迫下植物乳杆菌YM-4-3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将两者进行液体共培养,对白色念珠菌进行48 h抑菌实时监测,结果在含有2.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抑菌效果最好。两者共培养12 h后,p H值从小到大依次为:2.0%Na Cl<0.9%Na Cl<0.0%Na Cl<3.0%Na Cl。随后探讨抑菌物质的化学本质,发现其主要是有机酸、细菌素等,且不耐高温。通过q PCR技术检测不同盐浓度培养下细菌素的表达差异,探索盐胁迫下植物乳杆菌素对抑菌效果的影响。将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和白色念珠菌共培养于含有0.0%-3.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从转录组水平,对培养36 h的该菌株的植物乳杆菌素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发现植物乳杆菌受到Na Cl的诱导后,在2.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细菌素的表达量普遍上升。最后,应用微量稀释法对六种常见抗真菌药物和四种不同盐浓度下益生菌发酵上清浓缩液进行体外抗真菌效果的评价,探讨其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从而为解决传统药物治疗中诸如药物不良反应和真菌耐药性等问题奠定理论基础。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抑制效果明显;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抑制效果敏感。添加不同盐浓度的发酵上清浓缩液会降低抑菌效果,且发酵上清浓缩液最小抑菌浓度较高,但是抑菌效果明显,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菌效果。

梅小燕,黄静,陈宇丽[10](2020)在《阴道念珠菌病对常见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阴道念珠菌病对常见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进行阴道念珠菌病检查的非妊娠妇女600例,采用Etest法对检查出的80例阴道念珠菌病患者进行体外抗药敏试验。结果非妊娠妇女阴道念珠菌病检出率为13.33%(80/600)。80例阴道念珠菌病患者中,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构成率分别为92.50%、6.25%、1.25%和3.75%,有3例患者是混合念珠菌感染,分别有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1例,白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2例,混合感染率为3.75%(3/80)。白念珠菌对氟康唑、氟胞嘧啶、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分别为89.19%、97.30%、91.89%、72.97%和98.65%。结论阴道念珠菌病是妇科常见病,其主要的致病菌是白念珠菌。白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二、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抗菌肽联合用药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流行病学
        1.1.2 抗菌药物种类及抗菌机制
    1.2 AMPs活性研究及介绍
        1.2.1 AMPs定义与分类
        1.2.2 AMPs的构效关系
        1.2.3 AMPs的作用机制
        1.2.4 AMPs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
    1.3 五种AMPs概述
        1.3.1 AP16 与AP16-K
        1.3.2 KK-20
        1.3.3 Hst-5
        1.3.4 Mt6-21DLeu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AMPs单独抗菌活性筛选
    2.1 实验器材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菌种
    2.2 实验方法
        2.2.1 五种AMPs的合成
        2.2.2 真菌的培养
        2.2.3 五种AMPs的 MIC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联合用药的抗菌效果研究
    3.1 实验器材和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菌种
    3.2 实验方法
        3.2.1 真菌的培养
        3.2.2 微量棋盘稀释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六种抗真菌药抗菌效果
        3.3.2 Hst-5 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3.3.3 Mt6-21DLeu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3.3.4 KK-20 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3.3.5 AP16-K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3.3.6 AP16 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3.4 讨论
第4章 Hst-5与AmB体外协同抗真菌的作用研究
    4.1 实验器材和仪器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菌种
    4.2 实验方法
        4.2.1 真菌的培养
        4.2.2 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4.2.3 Hst-5与AmB协同作用对真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4.2.4 芽管及菌丝抑制实验
    4.3 实验结果
        4.3.1 Hst-5与AmB对40 株临床分离菌种的作用
        4.3.2 Hst-5与AmB联合用药对真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4.3.3 Hst-5与AmB联合作用对芽管及菌丝抑制研究
    4.4 讨论
第5章 Hst-5协同AmB抗菌机制研究
    5.1 受试菌株
    5.2 真菌培养基
    5.3 主要化学实验试剂
    5.4 仪器设备
    5.5 实验方法
        5.5.1 细胞膜磷通透性检测
        5.5.2 细胞内ROS水平检测
        5.5.3 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检测
    5.6 实验结果
        5.6.1 Hst-5&AmB协同作用对细胞膜磷通透性的影响
        5.6.2 Hst-5&AmB协同作用对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5.6.3 Hst-5&AmB协同作用对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5.7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通过筛选小分子药物库和联合疗法治疗念珠菌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小分子化合物药物库的抗真菌活性初步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菌株
        1.1.2 小分子化合物药物库
        1.1.3 药品与主要试剂
        1.1.4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EUCAST初步筛选小分子化合物
        1.2.2 倍比稀释法测定阳性化合物对真菌的剂量—依赖效应
    2 结果
        2.1 初步筛选化合物结果
        2.2 阳性化合物剂量-依赖效应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双硫仑对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菌株
        1.1.2 药品与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双硫仑对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1.2.2 扫描电镜观察双硫仑对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
        1.2.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双硫仑对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双硫仑可抑制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
        2.2 双硫仑对生物膜扫描电镜分析
        2.3 双硫仑对生物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CHA与 FLC联合用药对耳念珠菌的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菌株
        1.1.2 药品与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CHA的最低抑菌浓度实验
        1.2.2 CHA与 FLC的时间-生长实验
        1.2.3 CHA与 FLC棋盘联合法对生物膜的活性实验
        1.2.4 扫描电镜观察CHA与 FLC联合对念珠菌生物膜影响
        1.2.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HA与 FLC联合对念珠菌生物膜影响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CHA对浮游菌的药敏实验
        2.2 CHA单用或与FLC联合用药对生物膜的药敏实验
        2.3 CHA与 FLC联合用药对生物膜扫描电镜分析
        2.4 CHA与 FLC联合用药对生物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口腔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体内模型及耐药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真菌CYP51含硒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简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真菌与真菌感染
    1.2 目前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及其局限性
    1.3 具有研发前景的抗真菌药物靶标及其研究进展
    1.4 硒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1.5 小结
第二章 含1,2,3-硒二唑结构的CYP5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2.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2.3 抗真菌机制研究
    2.4 细胞毒实验
    2.5 分子对接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具有二硒醚/硒醚结构的CYP5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3.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3.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3.3 抗真菌机制研究
    3.4 细胞毒实验
    3.5 溶血实验
    3.6 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3.7 M01的体内抗真菌活性评价
    3.8 M01小鼠体内急性毒性与亚急性毒性实验
    3.9 分子对接研究
    3.10 小结
第四章 咪康唑含硒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真菌活性研究
    4.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4.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4.3 抗真菌机制研究
    4.7 分子对接研究
    4.8 小结
第五章 苗头化合物A03的结构优化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5.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5.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5.3 细胞毒实验
    5.4 溶血实验
    5.5 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5.6 抗真菌机制研究
    5.7 体内抗真菌活性评价
    5.8 化合物B17药代动力学研究
    5.9 分子对接研究
    5.10 小结
第六章 实验部分
    6.1 化学合成实验部分
    6.2 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
    6.3 体内抗真菌活性实验
    6.4 抗真菌机制实验
    6.5 药理活性实验
    6.6 药代动力学测定
    6.7 分子对接研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及个人简历
致谢
附图

(4)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的活性化合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吩嗪类衍生物协同氟康唑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第二部分 硬脂酸单甘油酯(GMS)协同卡泊芬净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第三部分 CZ-65及CZ-66协同氟康唑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筛选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第四部分 CZ-66协同氟康唑抗白念珠菌的作用研究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第五部分 CZ-66和氟康唑合用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第六部分 利用DARTS方法探究抗真菌药物CZ-66的作用靶点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真菌耐药机制和新型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
致谢

(5)分离自COPD患者Aspergillus lentulus毒力因子测定及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A.lentulus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和毒力因子测定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3 内容与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A. lentulus作用于鼠树突状细胞后IL-1β 的表达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3 内容与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A.lentulus可能的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致病真菌毒力因子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6)念珠菌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及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ERG11基因突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念珠菌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引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热带念珠菌对于三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
    引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步骤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个人简介
附录二 致谢
附录三 综述 热带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参考文献

(7)银杏内酯B与氟康唑联用对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银杏内酯B与氟康唑联用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的体外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实验药品及来源
        1.3 实验试剂及来源
        1.4 实验仪器及型号
        1.5 实验药品及试剂的配制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GB与FLC联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浮游菌的体外作用
        2.2 GB与FLC联用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体外作用
    3. 实验结果
        3.1 GB与FLC联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浮游菌的体外作用
        3.2 GB与FLC联用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体外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章 银杏内酯B与氟康唑联用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的体内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昆虫感染模型
        1.3 实验药品及来源
        1.4 实验试剂及来源
        1.5 实验仪器及型号
        1.6 实验药品及试剂的配制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大蜡螟幼虫感染模型的建立
        2.2 生存率分析
        2.3 真菌载菌量的测定
        2.4 组织切片观察
    3. 实验结果
        3.1 生存率分析
        3.2 真菌载菌量的测定
        3.3 组织切片观察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银杏内酯B与氟康唑联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形态转换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实验药品及来源
        1.3 实验试剂及来源
        1.4 实验仪器及型号
        1.5 实验药品及试剂的配制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菌悬液制备
        2.2 药液的稀释
        2.3 实验操作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银杏内酯B与氟康唑联对耐药白色念珠菌胞内钙浓度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实验药品及来源
        1.3 实验试剂及来源
        1.4 实验仪器及型号
        1.5 实验药品及试剂的配制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菌液的配置
        2.2 探针的孵育
        2.3 流式细胞仪测定胞内钙离子浓度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五章 银杏内酯B与氟康唑联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的药物转运体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实验药品及来源
        1.3 实验试剂及来源
        1.4 实验仪器及型号
        1.5 实验药品及试剂的配制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菌液的配置
        2.2 罗丹明6G的吸收
        2.3 罗丹明6G的外排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的抗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临床念珠菌生物学特性
    1.2 念珠菌耐药性发展及产生机制
    1.3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和研发趋势
    1.4 月桂酸单甘油酯(GML)药理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设计思路
第二章 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药物联用效果评价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菌体结构的影响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生物被膜及其他毒力因子的影响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真菌病的概述
        1.1.1 真菌病的分类
    1.2 体癣的概述
        1.2.1 体癣病的危害
        1.2.2 常见体癣病原真菌的介绍
    1.3 皮肤微生物
        1.3.1 皮肤与皮肤微生物
        1.3.2 皮肤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1.3.3 皮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
        1.3.4 皮肤微生物研究进展
    1.4 真菌治疗的研究现状
        1.4.1 抗真菌药物的机理
        1.4.2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介绍
        1.4.3 益生菌概述
        1.4.4 植物乳杆菌的性质
        1.4.5 植物乳杆菌的功能
        1.4.6 益生菌抗真菌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1.6.1 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1.6.2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研究
        1.6.3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研究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演替规律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样品采集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用试剂及配制
        2.2.4 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2.3 实验方法
        2.3.1 DNA提取
        2.3.2 细菌16SrDNA和真菌ITS区域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2.3.3 测序结果分类鉴定
        2.3.4 多样性指数和系统发育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样品信息
        2.4.2 样品序列信息和多样性指数
        2.4.3 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2.4.4 不同位置细菌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2.4.5 细菌系统发育分析
        2.4.6 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2.4.7 不同患病部位真菌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菌株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试剂
        3.2.4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3.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3.3.3 皮肤真菌生长速率的测定
        3.3.4 乳酸菌对病原真菌的抑菌试验
        3.3.5 植物乳杆菌YM-4-3对红色毛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3.3.6 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菌株的分离鉴定结果
        3.4.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3.4.3 红色毛癣菌的生长速率
        3.4.4 盐胁迫下抗真菌乳酸菌的筛选
        3.4.5 植物乳杆菌YM-4-3抑制红色毛癣菌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3.4.6 药敏试验结果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菌株
        4.2.2 实验引物
        4.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乳酸菌对病原真菌的抑菌试验
        4.3.2 植物乳杆菌YM-4-3抑菌效果的实时监测
        4.3.3 氯化钠对植物乳杆菌YM-4-3产酸的影响因子
        4.3.4 乳酸菌来源抑菌物质化学本质及作用特性研究
        4.3.5 荧光定量PCR
        4.3.6 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盐胁迫下抗真菌的乳酸菌筛选
        4.4.2 植物乳杆菌YM-4-3抑菌效果的实时监测
        4.4.3 氯化钠对植物乳杆菌YM-4-3产酸的影响因子
        4.4.4 乳酸菌来源抗真菌物质化学本质的研究
        4.4.5 YM-4-3菌株细菌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
        4.4.6 药敏试验结果
        4.4.7 发酵上清浓缩液的pH值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阴道念珠菌病对常见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阴道念珠菌病检查
        1.2.2 阴道分泌物采集和镜检
        1.2.3 菌种鉴定和保持
        1.2.4 药敏试验和MIC值判断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VVC检出率和患者临床症状
    2.2 阴道念珠菌病菌种分布
    2.3 74株白念珠菌的敏感性
    2.4 9株非白念珠菌的敏感性
3讨论

四、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菌肽联合用药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D]. 尹葛子煦. 吉林大学, 2021(01)
  • [2]通过筛选小分子药物库和联合疗法治疗念珠菌感染[D]. 郝伟锋.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真菌CYP51含硒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徐航. 沈阳药科大学, 2021(01)
  • [4]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的活性化合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D]. 邱丽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5]分离自COPD患者Aspergillus lentulus毒力因子测定及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研究[D]. 张丽娟.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6]念珠菌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及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ERG11基因突变分析[D]. 张可.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银杏内酯B与氟康唑联用对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李一曼. 山东大学, 2020(02)
  • [8]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的抗菌机制研究[D]. 马生妍. 宁夏大学, 2020(03)
  • [9]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D]. 李梦月.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阴道念珠菌病对常见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J]. 梅小燕,黄静,陈宇丽. 中国处方药, 2020(04)

标签:;  ;  ;  ;  ;  

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