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世间做菜,却有风骚的天赋——论吕本中的诗歌创作

谁在世间做菜,却有风骚的天赋——论吕本中的诗歌创作

一、世业中微谁料理,却收才具入风骚——论吕本中诗歌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祝尚书[1](2019)在《重读吕本中:政治倾向与诗史情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吕本中是后期江西诗派的领袖,现存诗歌一千二百多首。其诗多为朋友间唱酬赠答,感事抒怀,但却随处流露出对徽宗朝黑暗政治的憎恶、对金侵略者的仇恨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关切,紧贴时代脉搏,继承了《诗经》《离骚》以来的优秀文学传统。其中许多作品记录了"靖康之难"给广大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堪称"诗史"。诗中政治态度鲜明,内涵丰富,对早期江西派诗人疏离政治的创作倾向进行了有力的反拨,为后江西诗派特别是中兴诗人指明了方向。

魏素芬[2](2012)在《论吕本中“活法”“悟入”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吕本中提出的“活法”“悟入”说是我国古代诗歌理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使北宋王朝在江西诗派主导下陷入窠臼中的诗歌健康起来,从此茁壮成长,达到了诗歌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高峰。“活法”“悟入”诗论既尊重法度,又讲究在熟练运用法度基础上的超越和创新;既要求学习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又要在一丝不苟基础上的思考。因此,此诗论不仅适用于诗歌,在其它领域也有着指导作用,不仅适用于宋代诗歌特定的时期,对今天我们的学习和以创新为宗旨的社会也有着榜样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要想研究吕本中的“活法”“悟入”说,应该先从人物背景及思想成因入手,因此,文章先简介吕本中其人、背景和他诗学理论的主要成因。吕本中诗学理论的成因是本章的重点,从宋朝理学禅学盛行、宋初诗坛状况和显赫、博学的家学这三个方面来考察。最后得出:吕本中诗学理论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的必然。第二部分是对吕本中主要的诗学理论“活法”说的具体阐释。先从“活法”说的源头入手,梳理“活法”理论的源流;再对“活法”理论作具体阐释。在对“活法”进行阐述时定义是首要谈的,接下来论述“活法”说的评价标准。“活法”说的评价标准是流转圆美境界,要达到流转圆美的境界须从四个方面努力:字字当活、宏大深远之气、含蕴丰富深远之意象和贵有警策性的言语。另外,吕本中也非常重视诗歌的社会功用,因此,第三小节是论述吕本中对诗歌社会功用的认识。第三部分写吕本中“悟入”说的实现途径。“悟”一词来源于宗教,不同于“顿悟”,与“渐悟”更为相似,那如何才能“悟”呢,从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和考遍精取着三方面来实现“悟入”。第四部分是吕本中“活法”“悟入”诗学思想的影响及其现代意义。影响:“活法”“悟入”诗论对南宋诗歌影响最大,尤以对杨万里诗歌的影响为最。现代意义:吕本中要求学习要刻苦、一丝不苟,作诗讲究继承和超越,为今天浮躁但又处处讲究创新的社会树立了榜样。吕本中“活法”“悟入”说不会因为时代的更迭而消逝,反而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焦群[3](2012)在《靖康之变与吕本中诗歌新变》文中研究表明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蹄踏入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这可谓宋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了。出身北宋世家大族,在北宋诗坛已具诗名的吕本中不幸身逢这一惊天剧变。金人两番围攻汴京城,他皆在城中,得以亲眼目睹、亲身感受靖康之变的方方面面。汴京围解后,他踏上南下逃亡的漂泊之路,从此至死,未得北归。靖康之变对吕本中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因为靖康之变,吕本中离开中原故土,被迫南渡,生活空间上由北方向南方转移。其次,生活质量由靖康之变前的诗酒风流下降到靖康之变后的颠沛流离、衣食无着。再次,靖康之变前,身为贵胄子弟,过着安适生活的吕本中心境轻松平和,而经历了家国之变,饱尝了战乱之苦后,诗人心境悲愤沉痛,再难如从前。两番经历宋、金汴京围城战的吕本中在围城中已运史笔于诗歌,直接描写靖康之变的方方面面;南渡后,吕本中仍用诗歌时时表现对靖康之变的回忆。靖康之变对吕本中诗歌创作的影响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意象、风格等方面。靖康之变前,吕本中诗歌的题材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类:优游唱和的闲适、位卑官冷功业无成的苦闷、感念时事;而靖康之变后其诗歌的题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时事之念、归隐之兴。靖康之变使吕本中诗歌的意象选择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靖康之变前月意象大量出现于吕诗中,表达闲适之情、怀友思乡之感;而靖康之变后吕本中对中原意象钟爱不已,常用它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回归故国的渴望以及失国的悲凉,所以月意象、中原意象分别是靖康之变前、后吕本中诗歌的主题意象。靖康之变前、后吕本中皆爱用雁意象,但两个时期他笔下的雁意象内涵不尽相同。靖康之变前吕本中常用雁意象寄怀友思亲之情、寓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而靖康之变后吕诗的雁意象内涵在承续先前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拓展,寄飘零之叹、家国之思,是南渡人的群体象征。以靖康之变为界,吕本中诗歌的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靖康之变前清新圆活似谢朓,靖康之变后沉郁顿挫似杜甫。与吕本中一样经历了靖康之变的宋代诗人难以数计,通览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所收的15位两宋之际着名作家以及《全宋诗》中所载两宋之际其他一些着名诗人的诗歌,可大体看出靖康之变对宋诗演变的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一、诗歌的写实性加强,继承杜甫的“诗史”精神,以时事入诗;二、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昂。如果没有靖康之变,宋诗也许会沿着北宋“大晟词人”粉饰现实或者江西诗派末流生硬艰涩的路子走下去,然而靖康之变给宋诗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宋诗推进了一种新的境地。由此可见,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尤其是突变事件,往往会改变文学的面貌甚至发展轨迹。

罗秋文[4](2011)在《吕本中原本《童蒙训》研究》文中认为吕本中生于北宋吕氏望族,这个家族不但出了三位宰相,而且学术气氛浓厚,祖父吕希哲热衷于讲学,对吕本中有很深的影响。宋代的官学和私学都很兴盛,尤其重视童蒙教育,许多着名学者都亲自编写蒙学教材。吕本中诗人和官僚的双重身份,为他的广泛交游提供了便利。时代的趋势,家族的影响加上自身的学识,使得他为家塾编写的教材《童蒙训》内容丰富,包含修身治学、论说诗文、为官处事等多方面内容。《童蒙训》在流传过程中,其中论为官处事的内容被剥离出来,编成《官箴》;论说诗文的内容被删削,大多散逸在各种诗话文献中,今人郭绍虞将其收集,编成《童蒙诗训》;论修身治学的内容被保留下来,成了今本《童蒙训》的内容。《官箴》和《童蒙训》在宋、元、明、清各代都广为流传。原本《童蒙训》包含的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主要反映了这些内容:一、治学的内容、态度、方法和途径;二、须培养的思想品行和懂得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三、学作诗写文章的步骤、方法和学习的典范,对历代诗文的评论;四、为官处事的态度和原则——清、慎、勤、忍。原本大致以一、二点的内容为一卷,以三、四点的内容各为一卷,共三卷。今本《童蒙训》的内容只有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的内容编在《童蒙诗训》中,第四点的内容编在《官箴》中。宋代的多本文献引用了吕本中的《童蒙训》,包括以上四方面的内容,证明《官箴》和《童蒙诗训》是由《童蒙训》脱胎而来。《童蒙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童蒙教育的内容、士人心理、官场文化、政治和学术面貌,以及吕本中的诗学主张。书中涉及了很多官职名称,反映了受元佑党案冲击的官僚的贬谪生活,对研究宋代历史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杨丽[5](2010)在《宋南渡诗人叙事性诗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就宋南渡前后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叙事性诗歌的整体情况作一探究,以史佐文,以文补史,尝试发掘这一时期叙事性诗歌的整体概貌与一般规律。全文共拟四章。第一章南渡前后叙事性诗歌的搜集整理。把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到南宋高宗绍兴末年(1162)约60年的时间段划定为整理研究区间,筛选这一时段叙事性诗歌较为丰富的诗人,汇总其诗作并进行群体观照,划定南渡诗人的类别,阐述其叙事性诗歌的一般特点。第二章南渡前后叙事性诗歌的整体概貌。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因素入手分析谄谀奔竞、崇尚理趣、折射自我等别于前朝诗歌的整体特点。第三章南渡前后叙事性诗歌的主流价值。本章分四小节。分别从爱国主义奏响了弱势时代的悲音,民生疾苦传递出心忧时世的责任,革变创新搏动着诗歌艺术的生命三个方面论述这一时段叙事性诗歌的主要价值与贡献。第三节重点研究吕本中、陈与义等几位叙事性诗作颇丰,成就较高,影响尤大的诗人,对其在这一时段中叙事性特征明显的诗作进行梳理探究,简析“活法”理论和“简斋体”对叙事性诗歌的驱动与影响。第四节略谈南渡特殊时世中叙事性诗歌的影响意义。第四章南渡前后叙事性诗歌的生存土壤。试图解析宋南渡时期在北宋抑武重文政策以及一直漫流延续的党派之争和仿佛突发的民族矛盾等三大主流因素对叙事性诗歌的决定性影响。同时指出炽烈的理学之风和声势渐壮的词体对诗歌在前代时世中一统江山地位的不同程度的挑战和冲击。结语简述研究成果及基本成文后新的思考。

林楷贤[6](2010)在《吕本中的诗论及其创作实践》文中认为吕本中是江西诗派最为着名的诗人之一,他创作《江西宗派图》、首次提出“江西诗派”这一重要概念,开启了宋代诗歌分门别派的历史。吕本中提出“活法”、“悟入”等诗法同时努力加以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关于吕本中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已形成阶段性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研究吕本中的诗论及其创作实践。关于吕本中的诗论,本文认为,在研究对象方面,不但应该重点研究吕本中的诗话,同时应该从吕本中的创作实践中提取诗学观点,并将其以“诗话重要补充”的身份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在诗论分类方面,本文认为吕本中的诗论应该分为“创作论”和“风格论”两部分进行研究。其中创作论包括“悟入说”、“活法说”、“苦吟频改”等具体创作技巧,风格论包括“诗贵警策”、“气力雄浑”、“字字当活,活则自响”等风格追求。关于吕本中的创作实践,在诗歌内容方面,本文以其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感时诗为对象,以诗歌感情为主体,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积极探究吕本中感时诗在各个时期的细微变化;在诗歌风格方面,本文重点探讨吕本中诗歌“清新圆活似谢”和“沉郁悲凉顿挫似杜”的特点。

李昇[7](2010)在《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学术与诗文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代家族文学研究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又一个新的文学研究领域,它是以家族为研究对象、以文学为本位的研究,是文学与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交叉研究形成的一个结果,反映了当前学术研究向学科融合的发展走向。本文在这种学术背景启发之下,选取宋代东莱吕氏家族为研究对象,因该家族为宋代名门望族,它不仅在北宋政治地位显赫,吕氏家族学术的成就也使得该家族在宋代享有盛名,同时在文学方面,吕氏家族出现了像吕本中这样的文学大家,这使得吕氏家族在宋代文学史上处于一种不容忽视的地位。总之,东莱吕氏家族在宋代家族中很具有代表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只是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吕氏家族的学术为切入点,围绕学术与文学之关系研究吕氏家族成员的文学创作。本文首先按照吕氏家族成员学术的不同特点将吕氏家族学术发展期分为形成、转折和成熟三个时期,然后重点研究这三个时期内家族成员的学术与诗文创作之关系,每个时期均以该时期的一个代表人物为研究中心,为避免挂一漏万,在研究中也注意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比较,这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四章的内容,为全文主要的三个部分。本文通过研究吕公着、吕希哲、吕本中、吕祖谦和吕祖俭等吕氏家族成员的学术成就及诗文创作发现,随着吕氏家族学术特点由“学粹”而“广大”,家族成员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变得由不重视到重视起来,同时还发现吕氏家族学术传承明显,家族成员的学术成就随着家族学术传承的累积而不断增大,他们的诗文创作也变得越来越具有学者气质,这些都说明了学术对文学创作有重要影响。

姚红[8](2009)在《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及其文献考论》文中指出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其研究一直颇受学术界关注。最近二十多年来,学界越来越多地以家族的视角研究文学,这成了一个重要的学术生长点,反映出宋代文学在文化学视野下研究的一种趋势。宋代东莱吕氏家族簪缨世家,文献相继,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瞩目的世家大族之一。本文力图对宋代东莱吕氏家族的政治活动和文献着述做系统梳理和总结,并对其源流做清晰描述,然后从家族文化层面予以解释。同时,通过对这个家族的研究,指出在“唐宋变革”说之外,还存在一种家族生存发展的新的范式。通过以上研究,为以后进一步从学理上挖掘吕氏家族的政治活动、文学成就及学术地位奠定基础。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动机和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研究现状与选题价值,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也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特别是揭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一次对宋代东莱吕氏家族的政治活动和文献着述做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为人们全面了解这个“簪缨”世家和“巾箱”世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第一次对宋代东莱吕氏的源流做了清晰描述,同时,通过对宋代东莱吕氏家族的研究,指出在“唐宋变革”说之外,还存在一种家族生存发展的新的范式,在具体写作过程中,细节方面也出现了不少创新之处。第一章通过对墓志铭、行状、史传、笔记小说以及家谱等诸多资料的搜检,对东莱吕氏渊源、宋代世系行状及姻亲关系作详细考论。东莱吕氏在唐五代就较为发达,由五代入宋发展成一个有着全国影响力的大家族,在普遍“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宋代显得十分突出。第二章将宋代东莱吕氏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在宋代政权建设中的作用和主要成绩,也对一代名相吕夷简的任相政绩重新加以审视和评价。第三章对吕氏家族的着述进行了全面考察,也钩辑了其家族成员部分散佚之文献,以期尽可能多地还原家族着述,并对现存善本文献做一综述。第四章分析了吕氏的家族文化,吕氏是科宦世家,家风严谨,家学淳厚,这三者是家族能维持二百余年门风不坠的重要原因。本章还从经史集三个方面阐述了吕氏家学及其特点。

吕肖奂[9](2009)在《宋代南丰曾氏家族第四代诗词创作考论》文中提出南丰曾氏第四代①,在政治地位以及仕宦上没有达到上一代人(曾巩、曾布、曾肇等)的那种辉煌,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没能像上一代那样享有盛誉。但是这一代人如曾纡、曾统、曾续、曾纁、曾纮、曾绎等人的诗词创作,在北宋末、南渡初也颇受时人称道,他们大都与江西诗派成员交往密切,诗歌创作也基本都属于"江西续派",这固然是受时代环境以及诗坛创作潮流影响,但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说是曾氏家族这一代人有着共同或相近的创作倾向与审美取向。

乔飞[10](2009)在《吕本中诗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西诗派之实,来源于黄庭坚;但江西诗派之名,却是得自吕本中。吕本中作为江西诗派在南宋时期的理论代表,其诗学思想既出于江西又超越江西,是对江西诗派的继承与发展。其年少时期创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为江西诗派立名,虽有偏颇之处,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在黄庭坚诗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形成了“悟入”“活法”两大主要诗学理论,为江西诗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江西诗派成为南宋文坛的佼佼者,并对后世文坛形成很大影响。吕本中在江西诗派中地位特殊、影响重大,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值得细致研究的诗人理论家。本论文试图以吕本中的个人经历和家族背景为切入点,将其诗学思想进行梳理与总结。由于材料等原因,吕本中的诗学思想很难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论文重点将他所着的《江西诗社宗派图》及其提出和推崇的“悟入”“活法”二理论,进行了源流上的整理,并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在有限的材料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理清其诗学思想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在逻辑性探讨其诗学思想的同时,本文又努力将其诗学思想放在中国诗学思想历史中进行比较与探讨,力求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吕本中的诗学思想及其影响作一个相对完整和全面的探究。全论文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吕本中诗学思想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价值进行简要的梳理与概括,并对论文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简单的界定和廓清。第一部分:吕本中其人其世及其诗学理论思想渊源。主要是结合历史材料,对吕本中其人其书进行考察和总结,并对其家族政治背景进行梳理,得出吕本中家学渊源深远,家族中为官历史久远,对其本人的仕途和思想影响很深;并从理学渊源和禅宗渊源两条线索入手,考察了吕本中对二者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小结将吕本中诗学思想的精神内核归结为理学思想,得出其诗学理论的本质是禅宗思想外衣下的理学内核,援佛入理是其诗学思想的主要特点。第二部分:吕本中诗学理论的基本内容。此部分从《江西诗社宗派图》入手,对此图的内容与价值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吕本中最重要的彼此独立而又像互相联系的两大诗学思想:“悟入”和“活法”理论,分别对二者的理论源流和特点进行总结,接着在如何实现“悟入”“活法”层面,又将二者合二为一,实现了逻辑上的关联。诗人的创作往往形象的体现出诗人的诗学主张,吕本中的诗歌创作就是其诗学思想理论的生动体现,本论文将其诗歌创作单列一小部分,以此从创作层面上来考察吕本中的诗学理论。第三部分:吕本中诗学思想的影响及现代意义。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为江西诗派立名,不仅在当时形成极大反响,而且对后世直至明清时期也有很深远的影响,引得后人对此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评述;吕本中在当时最有影响的“悟入”“活法”理论,对后世的诗人及其诗学思想也有很大意义,其思想甚至影响到了近代的同光体诗人群;吕本中追求博读,做学问一丝不苟,而又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对现代学术界有很强的警示作用;他的为官之道也为共产党人尤其是为官之人树立了榜样。结语部分,对吕本中的诗学思想进行总结,并对其理论中的不足之处作出较公允的评价。虽然吕本中的诗学思想中带有一定的封建性,具有其本身无法克服的弊端,但仍不失为我国古代诗学理论思想中的一笔珍贵财富,值得我们对它进行深入的挖掘与研究。

二、世业中微谁料理,却收才具入风骚——论吕本中诗歌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业中微谁料理,却收才具入风骚——论吕本中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2)论吕本中“活法”“悟入”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吕本中“活法”“悟入”说的成因
    1.1 宋王朝理学禅学的盛行
        1.1.1 理学是“活法”“悟入”说形成的坚实基础
        1.1.2 禅宗是“活法”“悟入”说形成的重要原因
    1.2 宋朝初年诗坛状况
    1.3 吕本中显赫、博学的家族
2 吕本中“活法”说的具体阐释
    2.1 “活法”诗论的源流
    2.2 “活法”说的具体阐释
        2.2.1 “活法”说定义
        2.2.2 “活法”说的评价标准——流转圆美
        2.2.3 诗歌的社会功用
3 吕本中“悟入”说的实现途径
    3.1 博览群书
    3.2 勤于思考
    3.3 考遍精取
4 吕本中“活法”“悟入”说的影响及现代意义
    4.1 “活法”“悟入”说的影响
    4.2 “活法”“悟入”说的现代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靖康之变与吕本中诗歌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靖康之变始末
    二、吕本中及其作品流传概况
    三、研究动态及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靖康之变对吕本中生活的影响
    第一节 生活空间:由北方到南方
    第二节 生活质量:由诗酒风流到颠沛流离、衣食无着
    第三节 心境:由轻松平和到悲愤沉痛
第二章 直面剧变——吕本中诗歌对靖康之变的直接描写
    第一节 围城中:吕本中在靖康之变中的经历与感受
        一、直录战争现状,描绘战斗场面
        二、讴歌战斗豪情,抒写必胜信念
        三、批判时政
        四、抒写战乱带给人民和自己的苦痛
    第二节 南渡后:吕本中对靖康之变的回忆
        一、回忆战况
        二、谴责金人入侵的恶行
        三、颂扬抗金壮志,表达胜利希望
第三章 靖康之变前、后吕本中诗歌的变化
    第一节 题材内容之变
        一、靖康之变前吕本中诗歌的题材内容
        (一) 绿酒留连醉,红灯取次诗:优游唱和的闲适
        (二) 老觉平生事业非:位卑官冷功业无成的苦闷
        (三) 乾坤德甚大,盗贼尔犹存:感念时事
        二、靖康之变后吕本中诗歌的题材内容
        (一) 漂流只自知:乱离之苦
        (二) 十年参差故乡梦:家国之思
        (三) 天际每垂忧国泪:时事之念
        (四) 百年心迹付林丘:归隐之兴
    第二节 意象之变
        一、靖康之变前主题意象——月意象
        (一) 以月营造美好意境,表达闲适之情
        (二) 以月寄相思,抒发怀友思乡之感
        二、靖康之变后主题意象——中原意象
        (一) 对故国的思念和回归故国的渴望
        (二) 失国的悲凉
        三、靖康之变前、后一以贯之但内涵拓展的意象——雁意象
        (一) 靖康之变前雁意象之内涵
        (二) 靖康之变后雁意象之内涵拓展
    第三节 风格之变
        一、靖康之变前清新圆活似谢朓
        二、靖康之变后沉郁顿挫似杜甫
余论 靖康之变对宋诗演变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吕本中原本《童蒙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吕本中的生平和家族
    第一节 诗名远扬、仕途不济的人生
    第二节 权势显赫、学养丰厚的家族
第二章 《童蒙训》创作的文化背景
第三章 《童蒙训》原本考述
    第一节 《童蒙训》与《童蒙诗训》
    第二节 《童蒙训》与《官箴》
    小结
第四章 《童蒙训》原本的文化价值
    第一节 治学修身的门径
    第二节 学诗作文的方法
    第三节 为官处事的准则
    第四节 北宋历史的投影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宋南渡诗人叙事性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南渡前后叙事性诗歌的搜集整理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框定
    第二节 诗人诗作的梳理
第二章 南渡前后叙事性诗歌的整体概貌
    第一节 崇尚理趣成为一代风流
    第二节 折射自我成为一种追求
    第三节 谄谀奔竞成为一时风尚
第三章 南渡前后叙事性诗歌的主流价值
    第一节 爱国主义奏响了弱势时代的悲音
    第二节 民生疾苦传递出心忧时世的责任
    第三节 革变创新搏动着诗歌艺术的生命
    第四节 特殊时世叙事性诗歌的影响意义
第四章 南渡前后叙事性诗歌的生存土壤
    第一节 民族冲突迭起
    第二节 阶级矛盾绵延
    第三节 党派之争炽烈
    第四节 理学日趋大成
    第五节 词体声势渐壮
结语
参考书目
致谢
附录

(6)吕本中的诗论及其创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述评
        1.1.1 关于吕本中的家世
        1.1.2 关于吕本中的诗歌
        1.1.3 关于吕本中的诗论
        1.1.4 关于《江西宗派图》
    1.2 小结
第二章 吕本中的家世、师承及经历
    2.1 家世
    2.2 师承
    2.3 经历
第三章 吕本中的诗论
    3.1 创作论
        3.1.1 悟入说
        3.1.2 活法说
        3.1.3 苦吟频改
        3.1.4 掌握诗法的途径
        3.1.4.1 广泛阅读,涵泳经典
        3.1.4.2 勤于揣摩,熟而生巧
        3.1.4.3 涤尽尘埃,胸次宽广
    3.2 风格论
        3.2.1 诗贵警策
        3.2.2 气力雄浑
        3.2.3 字字当活,活则自响
第四章 吕本中的创作实践
    4.1 吕本中的创作实践概况
    4.2 创作内容——以感时诗为研究对象
        4.2.1 政和宣和年间的感时诗
        4.2.1.1 政和宣和前期——批判现实,感慨人生
        4.2.1.2 政和宣和后期——积极用世,忠君进取
        4.2.2 靖康之变期间的感时诗
        4.2.3 小结
    4.3 创作风格
        4.3.1 清新圆活似谢
        4.3.2 沉郁悲凉顿挫似杜
    4.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学术与诗文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当前古代家族文学研究概括述评及本文研究情况简介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内涵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三、本文研究情况简介
第一章 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学术特点与诗文创作概观
    第一节 东莱吕氏家族的学术特点及发展分期
        一、从轻科举到重科举——由经义之学到理学的表现
        二、由"学粹"至"广大"
        三、一以贯之的"心性之学"
    第二节 吕氏家族成员诗文创作概观
        一、诗歌创作情况
        二、散文创作情况
第二章 吕氏家族学术形成时期的诗文创作——以吕公着为中心
    第一节 吕公着的学术思想
        一、吕公着讲义中的学术思想
        二、从吕公着奏章中的引文看其学术思想
    第二节 吕公着的学术思想对其诗文创作的影响
        一、吕公着学术思想影响下的文学思想
        二、吕公着诗文创作的特点
第三章 吕氏家族学术转折时期的学术思想与诗文创作——以吕本中为中心
    第一节 《童蒙训》研究
        一、《童蒙训》的性质
        二、从《童蒙训》与《吕氏杂记》的异同看吕本中的学术对家学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吕本中的学术思想与其诗论及说理诗
        一、吕本中的学术思想与其诗论
        二、吕本中的说理诗
    第三节 吕本中的散文创作
第四章 吕氏家族学术成熟时期的诗歌创作——以吕祖谦为例
    第一节 从《少仪外传》看吕祖谦对家族学术的继承与发展
        一、《少仪外传》研究
        二、《少仪外传》与《吕氏杂记》、《童蒙训》之比较
    第二节 吕祖谦学术思想影响下的诗歌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及其文献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动机和研究内容
    二 研究现状与选题价值
    三 概念及方法
第一章 家世源流
    第一节 东莱吕氏渊源考论
    第二节 东莱吕氏宋代世系行实考论
    第三节 宋代东莱吕氏姻亲考论
    附:东莱吕氏家族宋代世系表
第二章 政治世家
    第一节 宋代政治中的吕氏家族
    第二节 吕夷简奸臣说考辨
第三章 文献故家
    第一节 吕氏家族着述考
    第二节 现存吕氏家族善本文献知见录
第四章 家族文化
    第一节 科第
    第二节 家学
    第三节 家风
参考文献
简历和在校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宋代南丰曾氏家族第四代诗词创作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一门兄弟独良眉——曾纡的诗词
二、 流泽于今有凤毛——曾统曾续曾纁以及曾纮曾绎等人诗词

(10)吕本中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吕本中其人其世及其诗学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 吕本中其人其世
    (二) 诗学理论的思想渊源
    小结
二 吕本中诗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 《江西诗社宗派图》内容与价值
    (二) “活法”:规矩备具而又出于规矩之外
    (三) “悟入”:掌握“活法”之法门
    (四) 如何实现“悟入”“活法”
    (五) 诗歌创作:诗学思想的形象体现
三 吕本中诗学思想的影响及现代意义
    (一) 吕本中诗学思想的影响
    (二) 吕本中诗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世业中微谁料理,却收才具入风骚——论吕本中诗歌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读吕本中:政治倾向与诗史情怀[J]. 祝尚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2]论吕本中“活法”“悟入”说[D]. 魏素芬. 辽宁大学, 2012(02)
  • [3]靖康之变与吕本中诗歌新变[D]. 焦群. 安徽大学, 2012(10)
  • [4]吕本中原本《童蒙训》研究[D]. 罗秋文. 江西师范大学, 2011(04)
  • [5]宋南渡诗人叙事性诗歌研究[D]. 杨丽. 山西大学, 2010(03)
  • [6]吕本中的诗论及其创作实践[D]. 林楷贤. 广州大学, 2010(05)
  • [7]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学术与诗文创作研究[D]. 李昇. 广西师范大学, 2010(01)
  • [8]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及其文献考论[D]. 姚红. 浙江大学, 2009(04)
  • [9]宋代南丰曾氏家族第四代诗词创作考论[J]. 吕肖奂.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10]吕本中诗学思想研究[D]. 乔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谁在世间做菜,却有风骚的天赋——论吕本中的诗歌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