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

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

一、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1](2021)在《恢复力视角下矿区植被扰动-损伤-修复综合评价与恢复方案》文中研究说明植被恢复是矿区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前提。植被是干旱、生态脆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健康状况影响矿区整体生态质量,因此西部矿区生态恢复的核心内容是植被恢复。围绕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植被损伤和土壤损伤的单一研究较多,矿区采煤植被影响系统层面研究不足,采煤扰动下植被-土壤耦合损伤过程与协同自修复特征不明,同时植物光合生理自修复机制不清等。研究以中国西部神东矿区为目标区域,基于文献分析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初步构建矿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研究框架,并在框架指导下开展实验区采煤植被影响研究。首先基于不同应力区监测实验,初步探索采煤塌陷机理及其对植被生境的扰动特征;其次,应用无人机和高光谱技术,基于不同尺度探索矿区植被-土壤耦合损伤空间差异性;第三,基于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实验区不同尺度上植被自修复动态特征,揭示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规律,探索区域植被典型物种自修复光合生理机制;再次,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评价矿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最后,结合矿区植被恢复力评价结果,选取恢复力提升关键时间阈值点和典型区域,应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和生态雨洪管理模型,构建分区差异性植被恢复力建设方案。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部矿区采煤塌陷及其环境扰动具有空间差异性。薄基岩、厚煤层、浅埋深综放采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区特征,采空区的最大下沉速度比煤柱区大,采空区上方地表间隔出现台阶状裂缝,工作面边界附近出现动态裂缝;塌陷不同应力区的土壤受到扰动应力类型与强度不同,土壤性状损伤程度也表现出差异性,其中土壤体含量、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受塌陷扰动变化差异显着,可以作为后期研究植物损伤的关键环境因子;(2)植被-土壤耦合损伤表现出空间异质性。采煤塌陷扰动对植被健康造成损伤,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采煤塌陷扰动对乔木和灌木生长影响显着,对草本影响较小;塌陷不同应力区的的杨树、柠条和油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中性区和压缩区的杨树、柠条和油蒿受损严重,拉伸区杨树、柠条和油蒿受损相对较轻,糙隐子不同应力区受损差异不明显;相较于非采区,不同应力区各植物样本不同SPAD值对应波段反射率差值显着减小,同时研究初步识别出不同应力区,采煤扰动下各典型植物光谱指数的特征波段;植被-土壤耦合损伤评价表明,中性区群落-土壤耦合损伤和种群-土壤耦合损伤均表现出强脱钩型,即土壤损伤与植被损伤耦合性最差,同时柠条-土壤在不同塌陷应力区均表现为强脱钩型,即柠条-土壤耦合损伤受采煤扰动影响较大,可作为后期个体恢复力研究典型植物;(3)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呈现出阶段性变化规律。采煤塌陷干扰对植被群落的生态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即群落自修复过程初步化分为初级阶段(自修复2年、16年)、中级阶段(自修复1、3、4和12年)和高级阶段(自修复6、8、10年),随自修复阶段增高,群落物种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优势物种由一年生草本植物演变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磷含量是制约群落抵抗性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含量是影响群落自修复性和鲁棒性的主要限制因子;黑沙蒿、狗尾草、硬质早熟禾、雾冰藜等等耐胁迫物种,受沉陷影响小,适应性较好,耐贫瘠性强,自修复力强,矿区植被修复与重建时可作为备选物种;不同自修复年限的群落-土壤自修复耦合类型均属于拮抗耦合状态,CK、自修复2a、6a、10a区域群落-土壤自修复协调度类型属于良好协调状态,其余属于属于处于中度协调状态;种群-土壤自修复耦合类型均属于拮抗耦合状态,协调度类型均属于处于中度协调状态;杨树-土壤、柠条-土壤和糙隐子-土壤自修复耦合类型均属于拮抗耦合状态,自修复1a、2a区域杨树-土壤和柠条-土壤自修复协调度类型均属于处于中度协调状态,自修复2a区域糙隐子-土壤自修复协调度高于ck和自修复1a区域,表明糙隐子受到扰动后较快自修复;(4)环境对植被系统恢复力影响大于采煤扰动对恢复力影响,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随自修复时间变化特征与植被自修复特征一致。系统层面,环境子系统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大于采煤扰动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因子层面,采深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大于采厚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生长环境系统指标因子对恢复力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水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容重;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随自修复时间变化特征表现为:自修复2年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最低,之后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逐渐增大,自修复8年后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接近对照区植被,之后又逐渐下降;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空间差异表现为:自修复第2年(恢复力最低的年限),各区域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CK、压缩区、拉伸区、中性区。(5)基于LID的恢复力建设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矿区植被系统恢复力,方案可在未来矿区生态恢复实践中开展实验应用。1年一遇暴雨强度背景下,3套恢复力建设方案均可明显提升实验区域的恢复力,随着暴雨强度重现期时间的增加,3套方案提升实验区恢复力的效果逐渐降低且各方案提升效果差异也越来越大,具体表现为恢复力建设方案3>恢复力建设方案2>恢复力建设方案1。论文研究可为西部矿区植被损伤与恢复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研究成果对缓解西部矿区水资源压力,促进矿区生态恢复,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论文有图77幅,表61个,参考文献246篇。

廖承锐[2](2020)在《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南极、北极并列,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超过4000m,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而敏感,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影响。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中心,由于地表沙物质丰富、气候干冷多风、植被稀疏低矮等,季节性的风沙灾害,给城镇生活和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植被恢复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区域生态防护功能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的两种重要途径,也是林草资源资产增值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西藏高原河谷沙地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试验,从样方、样带和区域三个尺度,揭示了人工恢复模式下,不同沙地类型、沙障处理及海拔梯度下植被结构、物种多样性与生境因子变化的关系;首次在高寒沙地上,通过地面激光扫描技术(TLS),从植被水平覆盖和垂直结构的角度,揭示了自然恢复模式下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随地形/微地形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恢复模式下沙地典型群落的植被与土壤的关系,阐明了植被恢复模式对植被和土壤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西藏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西藏高原河谷沙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植被恢复特征存在极大差异。在河滩、河岸和山坡三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试验中,共有14种植物种存活,不同沙地类型间的植株生长具有不同的特点。综合各植物种组成和生长特征,在河滩流动沙地上,籽蒿的重要值可达25%,生长最好;在河岸流动沙地上,藏白蒿和藏沙蒿的重要值分别为28%和16%,生长状况最优;而在山坡流动沙地上,拉萨狗娃花、花棒和藏沙蒿的长势最好。这些植物种均可以考虑作为植被恢复初期的适生植物种,在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过程中作为最优选择。山坡流动沙地不同海拔的植被恢复过程中,植株生长和土壤质量得到了改善。从先锋期(2011)到发展期(2017),随着植被盖度和高度的显着提高,其对土壤性质的改善极为明显,主要的土壤颗粒组成从中细砂变为了极细砂。在发展期,植株生长以中坡为优,pH值与株高呈显着正相关。沙障处理在人工恢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沙障处理下的植被恢复效果不同。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秸秆沙障更有利于植株生长;而石方格及塑料方格的铺设能够提高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沙地植被恢复潜力。(2)砂生槐群落的自然恢复成效显着。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冲积扇中部的个体生长最高。株高和冠幅投影面积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株高和海拔、坡度均显着相关(r分别为0.167和0.145,p<0.01)。随着海拔的升高,砂生槐种群的分布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减小的趋势。在海拔为3593-3643 m,坡度为20°~25°的西南坡,其生境条件最有利于砂生槐种群的生长和分布。(3)在0-20 cm土层上,自然恢复模式下的砂生槐灌丛和长芒草草地的粉砂含量较大,分别为50.77%和62.16%,高于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柳树林和藏沙蒿灌丛。四种植被恢复模式中,长芒草草地粉砂含量最高,土壤容重最低。在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着,而在20-40 cm土层中,不同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长芒草草地(23.37 g·kg-1)>砂生槐灌丛(17.42 g·kg-1)>藏沙蒿灌丛(14.85 g·kg-1)>柳树林(8.43 g·kg-1)。藏沙蒿灌丛的铵态氮含量高于其它植被恢复模式,因此,在沙地植被恢复模式中,自然恢复模式对于土地退化的防治而言至关重要,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并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叶片全碳、氮、磷与土壤容重、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正相关。(4)根据高寒河谷沙地恢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变化采取相应的经营对策。在河滩沙地上,良好的水、气条件有利于乔、灌、草相结合的沿江(河)防风固沙体系的构建,同时,应注重沙障等地面措施的实施;在河岸沙地上,植被恢复模式应贯彻“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针,自然恢复以围栏封育为主,辅以适生灌丛的补种及飞播种草固沙等人工恢复措施;在山坡沙地上,人工恢复采用沿等高线人工脚踩回头撒播的植被种植方法,在构建完整的恢复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因子的影响,同时,应严格执行围栏封育和禁牧措施。并且,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的过程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保障体系的完善。

张晓克[3](2020)在《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经典群落调查法,针对乌海市甘德尔山的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进行分析。根据山体不同位置以及地形等立地条件,对甘德尔山植被(群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其中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结构外貌(乔、灌、草)的原始规划与现状进行对比观察。为了能够使植被恢复有效果,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必须要加强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植被恢复的研究分析。因此我们对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进行群落学评估,客观认识其群落演替的发展阶段,揭示植被恢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1.甘德尔山地区虽然有一些古老孑遗种,但植物种类组成较贫乏。针茅在群落相对盖度、相对频度、相对多度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禾本科植物针茅是甘德尔山的优势种。2.在自然因素中,有许多制约植被生长及存活的因素,对于乌海地区来说,降雨量、海拔、坡向对植被群落盖度影响较大。3.甘德尔山造林树种丰富,适地适树,除部分沙生灌木外,总体造林成活率均在85%以上。植被的成活率整体上表现为乔木>灌木,阴坡>阳坡,低海拔>高海拔,在阴坡低海拔部位树种最容易存活。4.对比2014年~2019年的调查数据,2018年的植被状况较好,其他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所以对于乌海在未来的生态建设与绿化过程中,必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管护与建设并重,特别是需要保护已经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

木皓可[4](2020)在《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矿业废弃地带来的影响涵盖了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下滑和社会问题加剧等多个方面。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伴随矿业资源的进一步采竭,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必将遏制更多区域的生态、社会以及经济建设可持续。作为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的手段,在政策以及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景观规划设计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矿业废弃地重建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当前的实践普遍存在急功近利、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并且相关系统性理论发展的滞后和对资源的保护不足也对矿业废弃地真正实现可持续造成了困难。梳理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法已成为我国当下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关键议题。以景观规划设计为手段的矿业废弃地重建历时已久,国内外都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了长期的相关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融入和发展。本文在明晰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等概念的基础上,以发展时序为线索,系统性的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废弃地景观重建的理论实践发展历程,提出了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在不同历史环境下由单一考虑景观美化到复合统筹多样效益的历史使命。随后,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文献分析,并结合相关优秀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完成了文章基础部分研究。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可以分为“环境资源评价”、“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及“实证研究”三个部分。通过基础研究部分的梳理和实地调研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文章首先将矿业废弃地中对游憩开发以及生态恢复两个维度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类型进行梳理总结,并以协调发展和保护为切入点,搭建了“矿业废弃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以此为空间布局提供指引。此外,为了使矿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能实现可持续的长效运行,在明确重要资源和借鉴前人具体实践方法的基础上,以规划设计落实为导向提出了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规划设计策略,从“空间布局”、“生态修复”、“特色营造”三个维度进行论述,并具体以其内包含的十个方面阐述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法。最后,文章以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实证的载体,对规划设计路径进行了验证,以确保具体的可实施性。在承德市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发展的背景驱动下,论文从风景园林视角介入,以双峰寺铁矿文化遗址公园为实证案例,以期为相关同类型的矿业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提供路径与参考。

任玉雪[5](2020)在《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研究 ——以唐山市东湖郊野公园南片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煤矿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产生了大量煤矿废弃地。这不仅影响着城市的空间格局,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破坏。近年来,煤矿废弃地的再利用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用地的后备有利资源,因其所在位置大多为城乡结合地区,废弃地改造的方向随即指向郊野公园,郊野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游憩场所,还可以促进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本文通过对煤矿废弃地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辨析,综合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进展,总结出目前煤矿废弃地所面临的问题,并提炼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规划设计要点和实施策略。其次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加以实例的验证,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立足时代背景,以唐山东湖郊野公园南片区为例,针对场地的特殊条件,选取相关单因子通过Arcgis平台进行适宜性分析,加权叠加重分类计算出场地的地质安全适宜性、生态恢复适宜性以及游憩适宜性,从而得出场地内部游憩安全适宜性,以此指导场地的分区。共分为适宜性高(5分)、适宜性较高(4分)、适宜性中等(3分)、适宜性一般(2分)、适宜性低(1分)五个区域。结果表明,适宜性级别越高的区域游人的可参与度更高,适宜性级别低的区域则以生态修复为主导,游人参与度低。由高到低的适宜性分区分别可开展工业主题活动的文创园区、瓜果采摘的田园综合区、花海田园景观区、生态湿地和季相景观林区以及生态恢复区。在评价结果和规划目的的基础上,采用多重生态修复结合的具体手段对场地进行治理,如土壤生态修复、水体生态修复、植被生态修复和废弃物的生态修复。尝试建立一种对于尺度较大的煤矿废弃地的适宜性评价体系,更加精准科学的将场地进行分区,并为后续的总体规划和场地设计提供依据。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修复为基,游憩安全为底”治理废弃地的可行方法,为同类型的煤矿废弃地的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陈曦[6](2020)在《大庆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城市边缘区作为资源型城市生态危机的主要承载区域,未来空间规划与发展尤为关键。大庆油田作为中国最大的寒地油田,城市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本文以大庆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城乡规划学、遥感地学等学科理论基础,选取1980-2017年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大庆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特征,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从而提升研究区生态安全、探寻土地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给予帮助。研究主要内容:(1)大庆城市边缘区时空演变特征文本依据研究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风险-价值-弹性)特征,利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框架,构建大庆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分析生态安全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庆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1980-1990年、2000-2010年变化幅度较大。1980-2000年,由于油田开采、扩建以及耕地无序开垦等人为因素的增加,研究区(特别是采油区内部)蓝绿空间面积减少,区域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安全下降。2000-2017年,由于石油减产,生态保护意识提升,使得人为扰动因素减少。研究区(特别是采油区外部)草地覆盖度等级增加,区域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安全提升。采油区内部,草地持续退化,生态环境无明显改善,是生态安全预警的主要区域。(2)大庆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本文以生态安全时空分析为依据,运用叠图法与阻力模型分析法,识别区域生态网络,界定管控范围,从而优化研究区生态-景观空间格局,制定管控策略与保障机制。研究表明,识别预警区面积9791.63km2,保护区面积625.90km2。在大庆城市边缘区构建“一环、双核、四区、九片、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以及“一带、一轴、三产、五区、多点”的景观空间格局,确立生态修复与保护管控策略以及法律、规划、监督、经济、技术与管理多项保障机制,实现本区域物质丰富、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安全的宏大愿景。

李占坤[7](2020)在《基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山地景观规划研究 ——以包钢大青山生态基地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工作之余休憩的时间增多,乃至公众生活水平需求的日渐提高,致使市民游玩的意愿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由于近几十年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和提高,也进一步加大了人民群众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距离,还有人们生活节奏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强,也导致了广大人民群众承受的压力逐年增强。正因如此,广大人民期盼着能够返璞归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真切感受大自然。城市周边的山地景观区域,依靠其自己所富于变化的自然空间和景观特点,是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的理想区域。我们对这些山地区域内所已有的地形地貌加以利用,对原有的花草树木等植物植被进行改造,重新系统的规划山地区域内景点景观,建设一些自然景观环境优美、适合游玩休憩的场地,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和愿望。这是将山地景观生态恢复原状甚至重新建设的主要方式,对恢复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固有着重大价值。在城市周边相对适宜的山地区域进行景观建设,除了能够减少山地区域水土流失状况,还能大面积缩减现有荒山面积,实现城市周边山地区域的综合利用开发,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自我循环十分有利。同时,在适宜条件下,结合经济林构建山地区域景观,能够明显提升山地区域的经济收益。所以,对于山地区域的景观规划和建设而言,不仅能够维护生态环境、满足社会所需,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这对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本文是从景观规划的角度,对城郊生态条件较差山地区域,进行山地景观规划的探讨,研究这类山地区域的景观规划的原则和要点,对山地区域景观规划及发挥山地的游憩功能方面做出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通过对城市周边的山地生态环境及景观的恢复和重建,最终达到使得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的目的。本文所研究的山地景观规划工作是在对环境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以对包钢大青山生态基地区域的山地景观规划工作作为实践进行研究,将山地区域景观规划与环境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系统理论结合,为内蒙古中部山地区域的山地景观规划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及实践依据。通过对大青山生态基地山地景观的规划实践工作的总结,具体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在进行山地区域景观规划时,必须要遵循尊重自然法则、符合美学原则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三个主要原则。其次,从景观的层面分析,对大青山等山地区域而言的是景观规划工作,主要目的是让山地地区保持相对平稳的生态均衡,实现生态的全局性。第三,在植物种植方面,山地景观规划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绿化植树和地被恢复,而是要综合考虑山地区域的各项生态因子,将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的相关理论作为景观规划的具体指导原则,构建一个相对平稳,功能日趋健全,可自我维护并联系革新的植被系统。

徐朝亮[8](2019)在《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生态补偿研究》文中认为矿产资源是江西的优势资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也成为了江西经济得以崛起的重要依托。2014年11月,江西省被列入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这对江西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概念、生态补偿研究进展文献资料,阐述了江西省环境补偿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其次,基于江西省实际,论述了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关于江西省矿产资源开采环境生态补偿的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次,引入博弈工具对矿业生态补偿中的主要利益相关方进行了行为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矿业生态补偿指标体系及补偿模型;最后,结合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利用研究成果,提出了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补偿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政府面临沉重的治理责任;基于国情和省情,江西省矿产资源开采环境生态补偿政策有待完善;在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中,本文认为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化解博弈困境;在生态补偿指标体系中,专家学者认为环境破坏补偿处于优先补偿地位;在生态补偿标准上,本文认为以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损失为基础,通过市场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对其进行衡量可操作性较强;同时提出了六条政策建议: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参与机制,拓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资金渠道;二是建立和完善政府间环境管理与生态恢复的协同机制;三是加强对矿业企业的监督力度,调控市场主体行为;四是转变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注重对地方环保指标的考核;五是加强财政转移支付,探索和推动“造血式”生态补偿;六是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技术。

赵方博[9](2019)在《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关键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重要生态屏障,发挥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草原植被作为草原生态系统格局中的一种重要组分,是草原环境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生态要素,是草原地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载体。多少年来,草原地区植被在守护绿色、抵御风沙、孕育生命、承载文明的同时,也经历了无尽沧桑与风霜洗礼。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气候暖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草原生态面貌巨变。植被退化、草地沙化等问题及其引发的关联效应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以植被覆盖变化为切入点,开展植被恢复动态与保护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草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对丰富和发展草原生态恢复学理论、切实地指导草原生态保护、植被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以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遥感数据为基础,在GIS、遥感技术和结构方程模型支持下,结合实地调研,综合运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土地评价与管理学、地统计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多时段、多角度分析了研究区植被盖度时空变化与恢复动态,定量化解析了其空间差异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基于此模拟和辨识出对区域植被恢复和生态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关键单元,耦合自然、人类活动干扰等多种因素进行生态关键区生态安全评价,提出生态安全格局与植被恢复策略,为人类活动影响下植被恢复和草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1)锡林郭勒盟以自然植被为主体,1981-2006年区域植被覆盖度整体趋于下降。研究时段内植被恢复程度空间差异较大,东部植被趋于改善,西部植被趋于退化,总体上植被退化面积要大于改善面积。(2)1961-2000年研究区93.76%的区域内年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对植被盖度增加具有积极作用,植被改善最明显的降雨区段为200~250mm。1961-1998年多年平均气温随年份均呈现轻微增加趋势,93.8%的区域年平均气温与植被盖度呈正相关。1998-2010年,900~1200m高程分布区内植被改善明显,0-3°坡度分布区植被覆盖变化明显,相同坡度条件,植被退化单元频率较高。(3)在2000-2010年、各旗(县)水平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变异、平均高程、平均坡度、最大耕种面积是影响植被盖度平均值变化的主导因子,共同解释了植被盖度变化的96%,年平均降水量对植被恢复直接作用最大;平均高程、平均坡度、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等因子变异和多年平均载畜量是影响植被盖度空间变异的主导因子,解释度达到0.89,平均高程变异系数对植被盖度空间变异作用最大,年平均降水量变异系数次之。(4)以1981-2006年为时段,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最佳区(植被盖度为0.8以上)重心空间漂移较大,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历史研究时段内区域最佳植被覆盖单元空间占比最大为33%(1996年),最小为6%(2000年),随着时间递进,最佳植被覆盖空间占比呈下降趋势。(5)根据最佳植被覆盖单元分布及其发生频次,确定了植被恢复的生态关键单元分布,研究区植被生态关键区面积20794km2,占比为10.38%。通过生态关键单元空间受阻分析,划定出全域植被恢复的生态功能区。(6)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及其差异,从景观格局稳定性、生态脆弱性和人类活动干扰影响,构建了生态关键区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确定了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了植被恢复与生态保护策略。

张如霞[10](2019)在《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湿地具有净化空气、保护动植物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蓄水防旱等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的干扰破坏,湿地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功能退化等严重问题。为解决湿地生态系统失调、生态功能退化等困境,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加强湿地保护,推动各地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工作,为湿地生态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本文选取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这一城市特殊湿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出发点,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承载力理论为指导,梳理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归纳国内外优秀湿地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的规律和方法。通过文献阅读、影像解译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文化资源、地形地貌特征、现状问题、空间形态、生态特征和功能作用等进行归纳总结,重点阐述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问题,如黄河湿地被过度开垦、生态环境破坏、景观破碎化严重、生态功能降低等,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以前期的研究分析概括为基础,在探索如何修复黄河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黄河湿地资源环境出发,以生态优先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分区保护为原则,修复湿地自然生态环境,挖掘不同区域资源特色,使其形成郑州边缘区域的一个天然的生态保育屏障和特色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的魅力之地。因此,对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宏观、中观、微观三种空间尺度下进行规划设计研究:(1)宏观层面上进行整体保护规划。根据湿地的生态功能分别对绿地、水系、坑塘、动物栖息地进行联通,通过生态保育带的构建、水系联通、生物保护廊道布局和文化景观带布局等各类廊道连入生态网络系统,构建“一带,四区,多节点”的生态系统网络格局,规划文化传承区、生态体验区、湿地生态修复区、鸟类栖息地保护区,选取典型代表性地段进行重点工程规划设计,通过廊道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网络和沿黄湿地生态保育屏障。(2)中观层面上进行各分区重点地段的修复规划设计。根据各分区的资源特点、环境现状、地理位置等进行规划目标定位,在不同分区内选择典型示范区作为重点工程进行规划设计,从生态、文化、景观等方面探讨不同区域内具体的特色规划设计策略,设计特色生态、文化景点,使其成为具有湿地生态保护、生态体验和文化发展的先行典范区。(3)微观层面上对湿地植物景观、湿地驳岸和基础设施进行优化提升设计,增强黄河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增强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形成连续、有机的生态环境。本文将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通过对郑州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尺度下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规划设计研究,提出了较为完整的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规划设计策略,丰富了研究理论,为未来的城市湿地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二、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恢复力视角下矿区植被扰动-损伤-修复综合评价与恢复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西部矿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估理论框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采煤塌陷与环境扰动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及煤炭开采特征
    2.2 研究区塌陷过程监测方案
    2.3 研究区采煤塌陷及覆岩应力变化特征
    2.4 研究区采不同扰动地表变形规律
    2.5 采煤塌陷环境扰动特征
    2.6 本章小结
3 不同塌陷应力区植被-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3.1 研究区植被-土壤耦合损伤监测方案
    3.2 不同塌陷应力区群落-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3.3 不同塌陷应力区种群-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3.4 不同塌陷应力区个体-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典型受损区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特征
    4.1 典型受损区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监测方案
    4.2 典型受损区植物群落-土壤协同自修复动态特征
    4.3 典型受损区植物种群-土壤协同自修复动态特征
    4.4 典型受损区植物个体-土壤协同自修复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价
    5.1 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基础模型
    5.2 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模型构建
    5.3 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模型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植被恢复力分区适应性建设方案
    6.1 低影响生态集雨设施类型筛选与矿区用地产流模块构建
    6.2 “自然+LID”植被适应性恢复力建设方案设计
    6.3 恢复力建设方案实施效果模拟评价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成果与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区植被恢复研究
        1.2.2 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模式研究现状
        1.2.3 植被恢复的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2.4 地形及土壤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
        2.2.2 群落分析
        2.2.3 土壤与植被样品分析
        2.2.4 雷达数据处理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植被特征变化
    3.1 三种类型沙地植被恢复特征
        3.1.1 植物种类的差异
        3.1.2 植株生长的差异
        3.1.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1.4 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3.1.5 讨论
        3.1.6 小结
    3.2 沙障对沙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3.2.1 植被种类的差异
        3.2.2 植株生长状况的变化
        3.2.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2.4 讨论
        3.2.5 小结
    3.3 基于TLS不同海拔植被恢复特征的动态变化
        3.3.1 土壤性质和植株生长的变化
        3.3.2 土壤性质随海拔的变化
        3.3.3 植株生长随海拔的变化
        3.3.4 讨论
        3.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TLS自然恢复模式下砂生槐群落的植被特征变化
    4.1 不同地形土壤状况
        4.1.1 土壤粒度特征
        4.1.2 土壤性质的变化
    4.2 株高分级与个体数量随地形的变化
    4.3 空间分布随微地形的变化
        4.3.1 个体分布随高程的变化
        4.3.2 个体分布随坡度的变化
        4.3.3 个体分布随坡向的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恢复模式下高寒河谷典型群落的植被特征研究
    5.1 沙地不同群落间的土壤状况
        5.1.1 土壤物理性质
        5.1.2 土壤养分含量
    5.2 沙地不同优势植物种的植株生长与叶片养分
    5.3 讨论
        5.3.1 植被特征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5.3.2 叶片养分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藏高原沙地植被可持续经营对策
    6.1 植被恢复现状与存在问题
        6.1.1 现状
        6.1.2 存在的问题
    6.2 植被恢复的影响因素
        6.2.1 自然条件
        6.2.2 人为干扰
    6.3 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6.3.1 对策
        6.3.2 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3)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概述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水文条件
        2.1.4 自然气候
        2.1.5 土壤状况
        2.1.6 植被情况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图
    2.4 样地设置
    2.5 野外调查与数据收集
    2.6 甘德尔山造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
        2.6.1 甘德尔山造林树种选择
        2.6.2 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
    2.7 数据处理
        2.7.1 重要值计算
        2.7.2 植物多样性计算
3 甘德尔山植被群落特征
    3.1 甘德尔山植物区系组成
        3.1.1 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3.1.2 植物区系的分析
    3.2 甘德尔山植物生活型统计分析
    3.3 植物水分生态类型统计
    3.4 甘德尔山研究区群落优势种分析
    3.5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情况
        3.5.1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分布及特征
        3.5.2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盖度
4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稳定性分析
    4.1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动态分析
        4.1.1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动态分析
        4.1.2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动态分析
    4.2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4.2.1 甘德尔山植物多样性变化
        4.2.2 群落多样性相关分析
5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分析
    5.1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受气候的影响
        5.1.1 降雨量对植被群落盖度的影响
        5.1.2 大风对植物群落盖度的影响
    5.2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受地形地貌的影响
        5.2.1 坡向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5.2.2 海拔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5.3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分析
        5.3.1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
        5.3.2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分析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
        6.1.2 植被恢复重建治理的进程
    6.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矿业资源采竭带来的危机
        1.1.2 矿业废弃地新生的转机
        1.1.3 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再思考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矿业废弃地
        2.1.1 矿业废弃地的概念
        2.1.2 矿业废弃地的特征
    2.2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2.2.1 景观重建的概念
        2.2.2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国外发展概况
        2.2.3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国内发展概况
        2.2.4 小结
    2.3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相关理论研究
        2.3.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3.2 生态规划理论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4 循环经济理论
        2.3.5 过程艺术
3 矿业废弃地重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3.1.1 项目概况
        3.1.2 问题及策略
        3.1.3 设计内容
        3.1.4 小结
    3.2 上海辰山植物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问题及策略
        3.2.3 设计内容
        3.2.4 小结
    3.3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问题及策略
        3.3.3 设计内容
        3.3.4 小结
    3.4 日本国营明石海峡公园
        3.4.1 项目概况
        3.4.2 问题及策略
        3.4.3 设计内容
        3.4.4 小结
    3.5 汤山矿坑公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项目总体思路
        3.5.3 设计内容
        3.5.4 小结
4 矿业废弃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
    4.1 矿业废弃地资源总结
        4.1.1 对场地生态重建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
        4.1.2 对场地游憩开发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
    4.2 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构建思路
        4.2.1 评价方法
        4.2.2 构建思路
    4.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4 评价指标选取
        4.4.1 “生态敏感性”适宜性
        4.4.2 游憩适宜性
        4.4.3 用地适宜性
    4.5 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5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策略
    5.1 规划设计原则
        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5.1.2 生态恢复优先原则
        5.1.3 体现地域特色原则
    5.2 规划设计策略
        5.2.1 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5.2.2 生态修复:师法自然,重建进程
        5.2.3 特色营造:显山漏底,文化为本
6 实证研究
    6.1 项目背景
        6.1.1 地理区位
        6.1.2 生态区位
        6.1.3 发展区位
        6.1.4 自然气候条件
        6.1.5 自然灾害概况
    6.2 场地条件概况
        6.2.1 设计范围
        6.2.2 历史发展概况
        6.2.3 矿业用地概况
        6.2.4 交通条件分析
        6.2.5 水文条件分析
        6.2.6 植被条件分析
        6.2.7 景观文化资源分析
        6.2.8 SWOT分析
    6.3 目标与策略
        6.3.1 设计定位
        6.3.2 设计目标
        6.3.3 设计原则
        6.3.4 规划设计策略
    6.4 适宜性评价
        6.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6.4.2 “生态敏感性”适宜性
        6.4.3 用地适宜性
        6.4.4 游憩适宜性
        6.4.5 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6.4.6 适宜性分区解读
    6.5 总体规划设计
        6.5.1 空间布局
        6.5.2 总体平面
        6.5.3 总体鸟瞰
        6.5.4 空间结构
    6.6 分区设计
        6.6.1 自然科普区
        6.6.2 文化感知区
        6.6.3 山地运动区
        6.6.4 艺术创意区
        6.6.5 休闲游憩区
        6.6.6 山林保育区
    6.7 专项设计
        6.7.1 竖向规划
        6.7.2 水系规划
        6.7.3 植物规划
        6.7.4 生境规划
        6.7.5 道路和边界规划
        6.7.6 标识系统和服务设施规划
        6.7.7 特色景观和游憩系统规划
        6.7.8 用地平衡表
7 结语
    7.1 总结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所获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5)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研究 ——以唐山市东湖郊野公园南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研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煤矿废弃地
        (1)煤矿废弃地的概念
        (2)煤矿废弃地的类型及特征
        (3)煤矿废弃地的危害
        (4)煤矿废弃地具有的潜在价值
        2.1.2 生态修复
        2.1.3 景观再生
        2.1.4 郊野公园
    2.2 国内外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研究进展
        2.2.1 国外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研究进展
        2.2.2 国内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研究进展
    2.3 理论基础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2 恢复生态学理论
        2.3.3 景观游憩学理论
        2.3.4 工业遗产学理论
3 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再生研究
    3.1 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再生的原则
        3.1.1 整体规划原则
        3.1.2 生态优先原则
        3.1.3 景观再生原则
        3.1.4 游憩安全原则
    3.2 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再生的策略
        3.2.1 尊重采矿文化挖掘场地精神
        3.2.2 塑造地域性格展示人文景观
        3.2.3 重构生态网络激活场地活力
    3.3 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再生的规划方法
        3.3.1 评价指标因子分析
        3.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3 指标体系研究方法
    3.4 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再生的模式
        3.4.1 观光科普模式
        3.4.2 休闲农田模式
        3.4.3 湿地景观模式
        3.4.4 主题文化模式
    3.5 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再生的技术手段
        3.5.1 地形修复技术
        3.5.2 土壤改造技术
        3.5.3 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
        3.5.4 水景营造与修复技术
        3.5.5 废弃煤矿设施处理技术
        3.5.6 废弃材料的再利用与污染物处理技术
4 相关案例研究与分析
    4.1 唐山市南湖生态城中央公园
        4.1.1 项目背景
        4.1.2 规划理念
        4.1.3 设计策略
        4.1.4 借鉴意义
    4.2 十涧湖国家湿地公园
        4.2.1 项目背景
        4.2.2 研究方法
        4.2.3 设计策略
        4.2.4 借鉴意义
    4.3 首钢北区开放空间景观规划改造
        4.3.1 项目背景
        4.3.2 规划理念
        4.3.3 设计策略
        4.3.5 借鉴意义
    4.4 青西郊野公园
        4.4.1 项目背景
        4.4.2 研究方法
        4.4.3 设计策略
        4.4.4 借鉴意义
    4.5 埃森关税同盟工业区(ZOLLVEREIN公园)
        4.5.1 项目背景
        4.5.2 规划理念
        4.5.3 设计策略
    4.6 日本国营明石海峡公园
        4.6.1 项目背景
        4.6.2 规划理念
        4.6.3 设计策略
        4.6.4 借鉴意义
    4.7 借鉴与启示
5 唐山东湖郊野公园南片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5.1 场地概况
        5.1.1 地理区位
        5.1.2 城市概况
        5.1.3 上位规划解读
        5.1.4 城市发展需求
    5.2 现状分析
        5.2.1 周边环境分析
        5.2.2 场地现状分析
        5.2.3 SWOT分析
    5.3 规划思路
        5.3.1 规划定位
        5.3.2 愿景目标
        5.3.3 规划策略
    5.4 游憩安全适宜性评价研究
        5.4.1 研究路线
        5.4.2 生态安全适宜性评价研究
        5.4.3 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
        5.4.4 游憩安全适宜性评价结果
    5.5 总体规划
        5.5.1 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5.5.2 景观分区
        5.5.3 交通规划
        5.5.4 竖向规划
        5.5.5 水系规划
        5.5.6 植物景观规划
        5.5.7 服务设施规划
        5.5.8 建筑规划
        5.5.9 景观铺装规划
        5.5.10 照明灯光规划
    5.6 专项规划
        5.6.1 生态修复专项规划
        5.6.2 游憩体系专项规划
    5.7 详细设计
        5.7.1 工业文创区
        5.7.2 花乡乐活区
        5.7.3 花海游赏区
        5.7.4 田园体验区
        5.7.5 湿地休闲区
    5.8 用地平衡表
6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文本

(6)大庆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
        1.1.2 城市边缘区作为资源型城市生态空间危机的主要承载区域
        1.1.3 矿业棕地作为资源型城市边缘区主要构成因素,具备双重属性
        1.1.4 生态安全建设——国家生态战略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1.5 中国石油之都——黑龙江省大庆市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3.3 研究框架
2 相关基础研究
    2.1 理论基础
        2.1.1 景观生态学
        2.1.2 城市景观生态学
        2.1.3 恢复生态学
        2.1.4 生态空间理论
        2.1.5 城市空间理论
        2.1.6 景观都市主义
    2.2 概念界定
        2.2.1 城市边缘区
        2.2.2 生态安全格局
        2.2.3 矿业棕地
        2.2.4 自然修复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1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相关研究
        2.3.2 生态安全格局相关研究
        2.3.3 矿业棕地相关研究
        2.3.4 研究进展综合评述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大庆城市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特色资源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大庆油田与城市发展
        3.2.1 因油而生——从千古荒原到特大油田(1959年之前)
        3.2.2 依油而兴——从油田开采到城市衍生(1960年—2001年)
        3.2.3 贫油而转——从石油减产到现代化城市建设(2002年—)
    3.3 大庆土地环境特征
        3.3.1 现状特征
        3.3.2 存在问题
    3.4 研究区界定
        3.4.1 城市边缘区
        3.4.2 油田生产区
    3.5 本章小结
4 大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空间演变特征
    4.1 研究区空间信息提取与分析
        4.1.1 遥感数据获取
        4.1.2 数据预处理
        4.1.3 影像解译与分类
        4.1.4 土地利用分析方法
    4.2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
        4.2.1 不同用地类型面积变化特征
        4.2.2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特征
    4.3 蓝绿空间时空变化特征
        4.3.1 蓝绿空间总体变化特征
        4.3.2 绿地空间变化特征
        4.3.3 水体空间变化特征
    4.4 非蓝绿空间时空变化特征
        4.4.1 耕地空间变化特征
        4.4.2 建设用地空间变化特征
        4.4.3 未利用地空间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节
5 大庆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空间演变特征
    5.1 研究方法
        5.1.1 指数测算方法
        5.1.2 时空分析方法
    5.2 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
        5.2.1 生态风险总体变化特征
        5.2.2 不同景观类型生态风险变化特征
        5.2.3 不同象限生态风险变化特征
    5.3 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
        5.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特征
        5.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
        5.3.3 不同象限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
    5.4 生态弹性时空变化特征
        5.4.1 生态弹性总体变化特征
        5.4.2 不同象限生态弹性变化特征
    5.5 本章小节
6 大庆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空间演变特征
    6.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模型概述
        6.1.2 指标体系设置依据
        6.1.3 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6.1.4 评价因子计算方法
    6.2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6.2.1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6.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2.3 评价单元与分析方法
    6.3 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特征
        6.3.1 目标层指数变化特征
        6.3.2 生态安全指数变化特征
        6.3.3 生态安全分级变化特征
        6.3.4 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6.4 生态安全空间自相关变化特征
        6.4.1 全局自相关变化特征
        6.4.2 局部自相关变化特征
        6.4.3 生态安全预警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大庆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7.1 生态安全优化
        7.1.1 优化目标与原则
        7.1.2 优化内容
        7.1.3 优化方法
    7.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7.2.1 动态叠加分析
        7.2.2 生态网络识别
        7.2.3 空间格局规划
    7.3 生态安全空间管控
        7.3.1 生态修复管控
        7.3.2 生态保护管控
    7.4 生态安全保障机制
        7.4.1 法律保障
        7.4.2 规划保障
        7.4.3 监督保障
        7.4.4 经济保障
        7.4.5 技术保障
        7.4.6 管理保障
    7.5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基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山地景观规划研究 ——以包钢大青山生态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进展
        1.2.1 国外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进展
        1.2.2 国内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进展
    1.3 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的发展趋势
        1.3.1 生态恢复产业概况
        1.3.2 行业规模不断增加
        1.3.3 修复治理系统化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山地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概述和思路
    2.1 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基本概念
    2.2 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基本思路
    2.3 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基本原则
    2.4 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目标
    2.5 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评价标准
    2.6 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指导理论
        2.6.1 恢复生态学原理
        2.6.2 景观生态学
        2.6.3 生态保育理论
第三章 包钢大青山生态基地山地景观规划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现状分析
        3.1.3 地形地势地貌
        3.1.4 气候条件
        3.1.5 植被
        3.1.6 水系及水资源
        3.1.7 土地利用现状
        3.1.8 主要旅游资源
    3.2 景观总体规划
        3.2.1 指导思想
        3.2.2 景观规划依据
        3.2.3 规划设计理念及目标
        3.2.4 规划设计原则
        3.2.5 景观生态模式分析
        3.2.6 大青山生态基地景观总体布局
        3.2.7 建设用地规划
        3.2.8 功能分区及景点分布规划
        3.2.9 交通组织规划
        3.2.10 游览线路规划
    3.3 分区及游憩项目规划说明
        3.3.1 栽培管理区
        3.3.2 生态教育区
        3.3.3 生态实训区
        3.3.4 生产经营区
        3.3.5 修养管理区
        3.3.6 生态林区
    3.4 种植规划
        3.4.1 种植类型
    3.5 造林工程设计方案
        3.5.1 建设目标
        3.5.2 立地类型
        3.5.3 林种和树种的确定
        3.5.4 造林技术设计
        3.5.5 抚育与管护
        3.5.6 苗需求测算
    3.6 服务设施规划
        3.6.1 导游牌、路标
        3.6.2 园灯、公用电话
        3.6.3 厕所分布
        3.6.4 垃圾箱及垃圾站
        3.6.5 景区级服务设施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2.1.1 生态补偿内涵
        2.1.2 生态补偿的目的
        2.1.3 生态补偿国内外研究进展
    2.2 环境补偿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
        2.2.2 博弈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产权理论
3 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及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3.1 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及对环境的影响
        3.1.1 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状况
        3.1.2 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3.2 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政策及存在问题
        3.2.1 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政策
        3.2.2 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4 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指标体系及费用模型构建
    4.1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及相关方博弈分析
        4.1.1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
        4.1.2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博弈
        4.1.3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生态补偿博弈分析
    4.2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生态补偿的原则
    4.3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生态补偿形式
    4.4 基于层次分析法补偿指标优先序确定
        4.4.1 数据来源
        4.4.2 指标体系
        4.4.3 研究方法
        4.4.4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生态补偿指标优先序确定
    4.5 生态补偿费用标准模型构建
5 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及启示
    5.1 国内经验
    5.2 国外经验
    5.3 启示
6 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生态补偿政策建议
    6.1 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参与机制,拓宽生态补偿资金渠道
    6.2 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
    6.3 加强对矿业企业的监督力度,调控市场主体行为
    6.4 转变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注重地方环保指标考核
    6.5 改进财政转移支付方式,探索和推动“造血式”生态补偿
    6.6 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技术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关键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1.2.2. 草原植被变化及驱动
        1.2.3. 草原植被退化与防治
        1.2.4. 草原地区植被恢复及影响因素
        1.2.5. 草原生态保护、生态关键区及安全格局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与难点
        1.4.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自然环境概况
        2.2.1. 气候气象
        2.2.2. 地形地貌
        2.2.3. 土壤
        2.2.4. 植被
        2.2.5. 生物多样性
        2.2.6. 水文
    2.3. 经济社会现状
    2.4.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情况
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
        3.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处理
        3.2.2. 景观、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处理
        3.2.3. 植被、气候时间序列数据
    3.3. 数据分析
        3.3.1. 空间数据分析
        3.3.2. 数理统计分析
        3.3.3. 景观指数计算与分析
    3.4. 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
    3.5. 研究区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4. 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变化与恢复动态
    4.1. 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4.1.1. 主要植被类型与分布
        4.1.2.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与分布
    4.2. 盟域不同时段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与恢复程度
        4.2.1. 1981-2006年GIMMS NDVI变化特征
        4.2.2. 1998-2010年SPOT NDVI变化特征
    4.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植被覆盖变化与恢复程度
    4.4. 小结
5. 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时空差异及影响机制
    5.1. 不同影响因子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1.1. 降水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1.2 温度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1.3. 地形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1.4. 经济社会因素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2. 基于SEM多因子耦合作用的植被恢复定量分析
        5.2.1. 区域平均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因子路径分析
        5.2.2. 区域植被覆盖空间变异影响分析
    5.3. 小结
6. 锡林郭勒盟植被恢复关键单元辨识及其空间辐射效应
    6.1. 高植被覆盖空间变化及转移特征
        6.1.1. 植被覆盖高值空间分布及转移特征
        6.1.2. 植被覆盖高值单元空间振幅及关键单元识别
    6.2. 生态关键单元空间辐射效应及受阻能力分析
        6.2.1. 生态关键单元辐射阻力面构建
        6.2.2. 基于植被覆盖的生态关键单元辐射效应及受阻分析
    6.3. 植被生态关键单元及其辐射阻力
    6.4. 小结
7. 生态关键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植被恢复策略
    7.1.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7.1.1.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7.1.2. 景观格局稳定性
        7.1.3. 景观生态敏感性
        7.1.4. 人为活动干扰强度
        7.1.5. 软件计算
    7.2. 生态关键区景观格局稳定性分析
    7.3. 生态关键区景观生态敏感性分析
    7.4. 生态关键区生态安全评价
    7.5. 生态关键区植被恢复区划及生态保护策略
        7.5.1. 生态安全导向下的植被恢复区划
        7.5.2. 不同植被恢复分区的生态安全保护策略
    7.6.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背景
        1.1.2 政府政策导向
        1.1.3 城市生态建设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划定
    1.3 文献综述
        1.3.1 湿地研究进展
        1.3.2 黄河流域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湿地
        2.1.2 湿地自然保护区
        2.1.3 生态修复
        2.1.4 生态规划设计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生态恢复学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环境承载力理论
3 相关案例分析
    3.1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3.1.1 项目概况
        3.1.2 总体布局
        3.1.3 规划特色
        3.1.4 经验借鉴
    3.2 伦敦湿地公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总体布局
        3.2.3 规划特色
        3.2.4 经验借鉴
    3.3 新加坡双溪布格湿地保护区
        3.3.1 项目概况
        3.3.2 总体布局
        3.3.3 规划特色
        3.3.4 经验借鉴
    3.4 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
        3.4.1 项目概况
        3.4.2 总体布局
        3.4.3 规划特色
        3.4.4 经验借鉴
    3.5 借鉴总结
4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策略研究
    4.1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规划策略
        4.1.1 分区保护
        4.1.2 水体保护
        4.1.3 生物多样性保护
        4.1.4 文化保护
    4.2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规划策略
        4.2.1 河道生态修复策略
        4.2.2 湿地植物修复策略
        4.2.3 湿地景观修复策略
        4.2.4 基础设施设计
    4.3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利用规划策略
    4.4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管理策略
        4.4.1 完善科研监测和管理体制
        4.4.2 加强社区共管共建
5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分析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区位分析
        5.1.2 交通概况分析
        5.1.3 文化旅游资源
        5.1.4 地形地貌条件
        5.1.5 气候水文变化
        5.1.6 土壤质地结构
        5.1.7 动植物资源概况
    5.2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
        5.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2 郑州黄河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
        5.2.3 黄河湿地用地现状问题原因分析
    5.3 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要素分析
        5.3.1 空间形态
        5.3.2 生态特征
        5.3.3 功能作用
        5.3.4 与城市发展关系
    5.4 上位规划分析
6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设计实践
    6.1 总体规划思路分析
        6.1.1 规划理念和构思
        6.1.2 规划目标
        6.1.3 规划定位
        6.1.4 规划原则
        6.1.5 规划依据
    6.2 规划层次策略研究
        6.2.1 宏观策略:战略整体生态保护规划
        6.2.2 中观策略:分区重点工程生态修复规划
        6.2.3 微观策略:生态专项优化设计
    6.3 宏观整体生态保护规划
        6.3.1 生态保育带的构建
        6.3.2 水系空间的联通
        6.3.3 生物保护廊道的布局
        6.3.4 文化景观带的布局
    6.4 中观分区重点工程特色规划
        6.4.1 巩义河洛文化传承区
        6.4.2 荥阳广武生态体验区
        6.4.3 郑东新区湿地修复区
        6.4.4 中牟鸟类栖息地保护区
    6.5 微观生态景观提升设计
        6.5.1 湿地植物景观优化
        6.5.2 驳岸和护岸优化设计
        6.5.3 基础设施建设
7 结语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创新之处
        7.2.2 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7.2.3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ABSTRACT

四、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恢复力视角下矿区植被扰动-损伤-修复综合评价与恢复方案[D]. 王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D]. 廖承锐.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D]. 张晓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D]. 木皓可.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研究 ——以唐山市东湖郊野公园南片区为例[D]. 任玉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大庆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D]. 陈曦.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7]基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山地景观规划研究 ——以包钢大青山生态基地为例[D]. 李占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生态补偿研究[D]. 徐朝亮.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9]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关键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D]. 赵方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设计研究[D]. 张如霞.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