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空调冷热源多元化趋势

论建筑空调冷热源多元化趋势

一、试论建筑空调冷热源的多元化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洪学新,郑龙飞[1](2020)在《茶生态理念下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策略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茶生态理念优化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方案,既有效降低了暖通空调的用能成本,也有效节约了能源支出,提高建筑运行的经济性。因此,随着绿色低碳经济逐渐成熟,在设计、建设建筑工程时,要对建筑整体状况进行详细勘察,制定合理的空调节能优化方案,尽可能实现暖通实效与节能降耗的有效统一。本文以茶生态理念的基础内涵和特征为研究基础,针对目前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茶生态理念下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策略。

关琦[2](2020)在《北方典型农村住宅节能优化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形势向好、人民生活改善,农村居民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北方地区农村住宅基数大,增量多。但是由于农村住宅建设多采用粗放型自建生产模式,现有建筑的围护结构在热工性能、材料环保性能等方面普遍不理想,大规模村民的自建行为由于缺乏节能意识与相关知识,导致建筑能耗居高不下。据统计,北方地区的农村住房冬季采暖能耗约占生活能耗的80%。为节约建筑能耗,改善居住环境,亟需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针对北方地区农村住宅普遍存在的冬季室内温度低,采暖能耗高等问题,本文首先利用WZYWW-2无线温度记录仪与FLIR T530红外热像仪对位于严寒地区的辽宁省宽甸县的农村住宅的室内环境进行现状调查与实际测量,发现农村住宅存在室内温度低、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较差、炕面温度分布不均等问题。本文从农村住宅体形与围护结构两个方面出发,选取了农村住宅热环境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软件DeST-h与Fluent建立农村住宅模型,对农村住宅的体形系数、长、宽、高、窗墙面积比、屋顶形态及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等影响因素逐一进行分析,进而发现各因素在北方地区的气候下条件下的作用规律。通过正交试验,对农村住宅的各节能措施进行综合优化设计,分别分析农村住宅在六种不同保温特性的外窗和外墙工况参数条件下,农村住宅的长、宽、高、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对建筑单位面积累计热负荷的影响,以确定不同围护结构参数控制下的农村住宅几何形态体系组合优化方案。通过比较各种不同围护结构工况条件下的最优方案,比较各节能措施对建筑能耗影响趋势,探究围护结构性能参数与建筑形态最优方案之间的关系。经计算,优化后的农村住宅单位面积累积热负荷比原农宅降低了65.20%,冬季最冷月室内平均温度比原农宅提升了4.31℃,符合低能耗农宅设计要求。针对太阳能供暖系统普遍存在的供能不稳定、成本高、室内温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联合采暖的建筑供热方案。通过控制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为整体所需的采暖能耗的占比量,提出四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联合采暖方案,其中当太阳能为建筑采暖提供25%的能耗,生物质采暖炉为建筑提供75%的能耗时,初投资金额最小。该方案储热水箱容积为0.4m3,便于室内储存,解决冬季储热水箱保温问题。该太阳能生物质联合供暖方案每年可节约11768.85MJ的热量。本研究能够为低能耗农村住宅设计提供指导,对北方地区农村住宅的节能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

郑东林[3](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区域建筑群节能改造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愿景与既有城区更新改造和建筑能效提升工程不断推进,区域建筑群大规模节能改造(Large-scale building energysaving retrofit,简称LSBESR)成为生态环保低碳重要内容及提升区域能效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区域建筑群是多业态的集群,由于多系统耦合、多设备集成、多参数集合等特征的存在,LSBESR面临众多相互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预测难度;同时,国内外LSBESR预测理论体系尚不成熟,缺乏适用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此外,一些城市不断推进能源信息化建设,逐渐积累了存量建筑的能耗信息,也迫切需要挖掘数据的内在价值。本文围绕LSBESR问题,建立了节能改造基础数据库,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LSBESR能耗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同时,所提出的预测模型给出了不确定性能源参数量化方法、基于意愿因子的预测修正模型和多目标决策优化策略等,解决了诸多核心难题,包括:区域建筑群预测模型物理建模复杂,已有传统区域预测模型缺少技术细节支撑,模型设置参数不确定性量化困难和很难获取自下而上的实际能耗数据校正等问题。具体而言:(1)通过对1118幢公共建筑和100幢建筑的大规模数据采集,构建了LSBESR数据库,包括建筑、能耗、设备、运行、技术、意愿6个子库。统计得到了区域建筑群能源参数(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电梯设备功率、冷热源效率等)统计规律和用能基准,为预测模型中能源参数的输入条件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逆向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数据挖掘的区域建筑群能耗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实现了对回归统计、物理建模等方法的整合,构建了宏观稳态能量平衡方程和典型建筑模型,并融入不确定性因素。所编制的Matlab程序采用蒙特卡罗模拟(Monte Carlo,简称MC)对抽样数据进行仿真,实现了区域能源参数的宏观统计特性和单体建筑运行条件的一致性,能快速准确预测区域建筑群能源消耗。某中心城区的研究案例表明:模拟值与实际观测的年能耗数据偏差为2.14%,月度均方差变异系数为6%,能耗归一化指标变化区间为[0.87,1.13]。模型能输出的逐时、逐日、逐月、逐项能耗数据可为预测节能改造奠定理论基础。(2)本文对LSBESR进行了模拟预测和验证。通过已建立的区域能耗随机模型,采用自上而下的后推校准法测算节能潜力。同时,本文还建立了全局性敏感参数分析方法和单参数节能改造因子回归模型,模拟发现内部负荷因子对能耗影响最显着。通过调整能源参数,可模拟不同改造情景约束条件下的节能量概率分布曲线和归一化值的分布区间,例如:研究案例常规情景下平均节能率为10.8%,大于5.8%的概率为84%,而在低碳情景下,节能率大于22.5%的概率则为84%。同时,本文针对已完成节能改造的15幢建筑,采集了基础信息和能源参数,并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前与改造后的能耗数据显示,模拟节能量与实际观测值的偏差为14.3%。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风险决策提供支撑。(3)本文研究了LSBESR模型中9个不确定性源和不确定性参数的量化方法,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能量校正模型,建立了对可识别及待估计参数的贝叶斯模型。该模型采用哈密尔顿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算法,将能源参数的先验信息作为初始输入条件,并利用区域建筑群能耗观测值和后验联合条件概率密度得到了不确定能源参数的后验分布概率,解决了能源参数不确定性,理论模型与建筑原型偏差以及观测误差传递等问题。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制冷系统综合性能系数的后验分布概率与上述参数的先验分布概率相比,二者均值分别相差19%与12%,预测模型的不确定度为9.5%。采用贝叶斯能量模型得到能源参数的后验分布后,能耗模拟值与观测值偏差由5.4%下降到0.97%,与先验信息模拟值相比,空调冷源、外窗隔热和高效照明3项综合措施节能量偏差度为27.8%,上述结果确保校正模型能显着提高LSBESR预测精度。(4)本文搭建了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改造意愿因子预测修正模型和全生命周期多目标决策优选模型。首先,通过构造意愿因子隶属函数,获得区域建筑群大规模改造实施概率矩阵,并采用离散MC模拟方法来预测基于改造意愿的区域整体节能改造。其次,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单位节能效益增量成本模型和风险随机变量的量化方法,并建立了基于MC模拟的风险决策控制优化模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节能量修正曲线呈现单峰正态分布,相比之下,节能投资则呈现双峰高斯分布,其预期节能量调整系数为0.8,且意愿因子与节能期望值之间存在强对数关系;同时,采用多维度指标阈值控制(包括节能、经济、风险等)可实现对节能措施组合策略包的权衡判断和逐步优化。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预测模型为LSBESR可行性研究、规划、预测、决策和优化等提供了理论指导。

田悦丰[4](2019)在《西安市居住建筑朝向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发展,世界能源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对能耗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建筑能耗的研究已成为各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针对建筑能耗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了,在建筑构造形式、新型构件、新型材料、以及充分利用新能源等方面都有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缺少建筑朝向对能耗的影响研究。深化研究建筑朝向与能耗的关系,可以促进建筑节能设计理论及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细化和发展,能够在建筑方案阶段就对建筑能耗有较好的把控。本文首先对西安地区居住建筑朝向的布局特点及节能信息进行了统计调研,提取出由于太阳辐射等气象因素对建筑能耗带来具有影响效果的建筑设计参数——建筑朝向、平面布局以及围护结构的构造,分析整理出西安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特征。其次,通过对目前主流能耗模拟软件的对比分析,确定选择Design Builder软件对居住建筑朝向与能耗的关系进行模拟研究。并结合该软件的特点,对能耗模型的边界条件及模拟方法进行确定。然后,分别以居住建筑朝向和不同节能标准下的围护结构为变量,进行能耗模拟实验。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模拟结论进行回归分析及对各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建筑能耗随节能标准改变的变化趋势、对能耗的影响程度以及与能耗的定量关系式。最后,根据调研结果选定8种不同平面形状,分别对这8种平面形状的居住建筑在不同朝向下的能耗逐一进行模拟。采用数据统计法对不同平面形状与朝向以及能耗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到总体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从更多元的角度进一步说明居住建筑朝向与建筑能耗之间的关系。为新建居住建筑选择适宜朝向的节能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徐进[5](2019)在《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绿色化”发展思路和“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的提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规模化高速发展新时期。面对绿色建筑发展多年来一直未得到根本改观的建筑师“缺位”和“失语”的现实困境,如何切实发挥建筑师的龙头作用,在设计源头即奠定和夯实建筑的绿色基石,确保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质量,避免绿色建筑设计的方向性偏差,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也是本研究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秉承“回归基本概念,回归基本原理,回归问题本身,面向现实情境、‘复杂问题有限求解’”的宗旨,采用整体、综合、融贯的系统思维,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展开。首先,以2008-2014年期间广东省内部分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和全部获得广东省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共计155项,含单体建筑600余幢)设计文本及申报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建筑学、经济学、系统论等学科基本理论,对绿色建筑设计现状、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和探究。指出了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普遍存在忽视环境和气候而以主动式技术应用为主导的倾向和“达标应对式”设计盛行的现象,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源于建筑师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等存在认知误区或偏差;二是在我国现有发展模式下,身陷市场的建筑师基于制度约束等现实情境而采取的“理性”选择所致。其次,回归绿色建筑基本概念和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并结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全面、系统的解析,紧扣当下建设实际,多方面阐释和论证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主导和核心即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制约要素即方案阶段建筑本体防热和自然通风设计,指出适应气候、融合自然的低能耗建筑本体是绿色建筑的绿色内核和基石。系统地厘清和明确了建筑师的角色定位和基本职责。再次,以建筑学基本理论为主导,综合历史学、地理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理论,探究了广府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的体现及内在机理,指出广府传统民居利用建筑本体防热和自然通风的生态智慧,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环境等多重约束下做出的“理性”选择而非主动适应气候的“理想”选择,与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倡导的以“防热”、“自然通风”为主的设计理念高度契合。强调学习和借鉴传统民居生态经验需要历史性地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技术等多视角展开,辨析和把握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内在机理和本质,避免陷入“符号化”、“表象化”的窠臼。进而,基于“建筑师角色无法替代”和“设计决策关乎利益和价值判断”等既有研究结论,确定“把住设计核心和关键要素”与“设计约束”并举的对策研究思路,借鉴文化学“文化结构”层级概念,探讨并尝试建构了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三层次框架:1)观念层面:确立绿色建筑观—结合自然、适应气候的低能耗建筑本体是绿色建筑的绿色内核和基石;2)制度层面: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整体性、性能导向和灵活性等原则;鉴于绿色建筑正外部性及设计方案抉择关乎利益及主观价值等因素,需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体系及设计约束机制,包括设计标准、评价标准、设计指引和设计审查以及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制度等;3)实操层面:在明晰和确立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基础上,采用基于气候分析的建筑空间防热设计和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方法,在制度层面的保障下奠定建筑的绿色基石。针对现行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和评价机制相对后置的现状及弊端,提出了完善方案阶段绿色建筑设计评审机制的初步设想和建议。最后,基于对既有建筑防热设计和自然通风设计方法的总结和进一步分析,结合本研究前述成果,提出了建筑空间防热设计和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的概念、设计机理、设计思路以及设计要素优先次序等,并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和虚拟实验,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方向性的佐证和进一步阐释。本研究对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及设计管控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尽了些许微薄之力,对绿色建筑设计有关人员尤其是建筑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史靖塬[6](2018)在《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态保护理念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当前城市地区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矛盾、乡村人口与建设用地基数大、城市扩张和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乡村人居环境面临更多的生态矛盾,成为国家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在我国西部省份如重庆山地区域,由于面临经济发展阶段相对落后,生态环境更加敏感脆弱,以及适应性规划的思想观念、建设方法与技术方法滞后等问题,亟需开展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生态规划与建设问题的基础上,在理论层面构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理论,并在实证层面探讨重庆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生态适应性的规划路径。首先展开对乡村人居传统生态观念及历史规律的梳理,分析当代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理论基础,借鉴人居环境科学空间层级观念,将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问题划分为“宏观—村域、中观—村落、微观—农宅环境”等3个层次。并进一步提出宏观村域层面的生态适应性控制路径、中观村域层面的生态适应性优化路径,以及微观农宅环境层面的生态适应性提升路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由6个部分组成。(1)论文沿着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思路,以重庆地区为例,展开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调查。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角度,提出乡村村域原生状态下良好的生态网络格局需要采取规划措施予以控制,乡村聚落规划结构生态要素层面有待进一步优化,以及乡村农宅环境生态营建活动还处于较低水平并有待提升等3个核心问题。(2)构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历史规律认知、现代理论基础认知、乡村规划的生态适应性机制分析及内容诠释,并提出对应三个层次的规划路径。首先,总结了乡村人居环境生态适应性的时间发展规律和生态营建智慧。其次,研究生态适应性的理论基础,从整体指导意义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生态适应性理论,到不同空间层次的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适应性规划理论以及适宜技术理论。然后,分析内生机制、外部推动机制、差异化机制和多尺度引导机制等生态适应性机制。最后提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构成内容,包括规划生态适应性的目标、原则与要素,以及“格局控制——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的规划路径框架。(3)在宏观村域层面,以格局控制为导向,研究重庆乡村村域的景观生态格局控制路径。首先对村域生态适应性的内涵构成进行研究,如景观生态资源调查分析、景观生态格局与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服务功能分析与分区、村域建设适宜性分析与评估等;其次提出生态适应性在村域总体规划的应用路径,如乡村生态特色与定位研究、村域景观生态空间规划、村域空间管制规划、村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等;最后结合重庆地区实际案例展开实证研究。(4)在中观村落层面,以结构优化为导向,研究重庆乡村聚落环境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针对村落空间规划结构层面的各类要素,在路径层面进行调整,以达到有效节约资源与能源、规划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等生态目标,并缓解因规划建设产生的生态矛盾。重庆乡村聚落环境空间结构优化路径的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点空间结构簇群布局、公共空间乡土化与生态化、道路交通生态化规划,以及基础设施近自然处理等4个方面。(5)在微观农宅环境层面,以品质提升为导向,研究重庆乡村农宅环境的生态品质提升路径,具体归纳出节地性引导、节能性引导、节材性引导与在地性引导等4种路径。节地性引导路径提出了战略性引导、指标性控制与合理化设计等3种路径。节能性引导路径从农宅居住环境节能规划、适应季节的农宅节能设计、户用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展开研究。节材性引导路径包括了农宅建设材料的节约化和乡土材料的模块化。而在地性引导路径则针对普通农宅环境和传统民居环境两种主要类型进行分析。(6)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视角、生态适应性分析方法,与生态适应性的规划路径等3个方面。首先,论文基于不同空间层次聚居,通过机制和要素分析,尝试提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视角。其次,初步提出“3种生态发展挑战、3个人居环境空间层级、3类生态适应性路径”的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分析方法。最后结合分析方法,针对性提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生态适应性的“格局—结构—品质”规划路径,即宏观村域、中观村落与微观农宅环境所对应的生态适应性具体规划路径。

刘峰[7](2014)在《北方既有城市社区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能源方案选择是城市社区能源系统设计或优化改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论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既有城市社区能源优化集成系统方案的选择建立相匹配的综合评价体系,评价目的在于确定能源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和改造实施的方向,寻求一个最优的能源优化集成系统方案。首先,分析了城市社区能源系统的现状及国内主要能源系统模式的适用区域及耗能分布。通过文献调研与理论分析,根据评价指标选择原则,结合本课题研究对象的具体特性,建立了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既有城市社区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定量化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定性化指标的评定依据。然后,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结合文献研究、专家意见以及工程数据提出了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或评判决策,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科学合理分配,构建了既有城市社区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最后,建立了既有城市社区建筑能耗预测和社区周边资源能源潜力评估的方法。利用构建的综合评价体系对示范工程的四种能源集成系统优化改造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比较适宜本示范工程的改造方案:地源热泵系统与太阳能集热复合系统。并给出了四种改造方案的优先选择顺序。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工程的评价结果符合当地经济、环境、社会和国家能源政策的要求,验证了该综合评价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该研究成果为既有城市社区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

金坤[8](2014)在《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体育产业是体育科学与经济科学交叉的新领域,也是第三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中国的体育产业化目前还处在初步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公共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化的重要载体,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其设计特征和策略都有很大的变化;而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弊病,也和产业体制和政策有关。从体育产业化的角度来研究公共体育场馆,具有独特的人文社科视点。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地区差异性大,而浙江省的体育产业化在国内领先,阶段清晰,研究其公共体育场馆的相应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借鉴价值.因此从分析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和产业化进程着手,整理和总结了该省公共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特征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而对产业化的发展和需求变动对建筑设计特征的影响及相关设计策略作了详细的分析。本研究结论也可供其它地区的体育建筑设计参考。全文共约21.2万字,图表961张。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第1章),解释研究的背景、意义、基本概念等,陈述研究方法和框架。其次(第2、3章),对体育产业和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历程、概念、相互关系作了深化及分析,对产业背景和设计特征的元素作了筛选。并把浙江省的产业化进程分为成长、过渡、快速发展三个阶段,按阶段对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典型实例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归纳出产业化进程中设计特征的演变趋势—综合化、高效化、专业化、多元化。接着(第4、5、6、7章),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和需求相联系,从总体布局和功能组合、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设计理念和形式表达四个方面,对设计特征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项研究;并考虑与产业的协调发展,结合实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策略.最后(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另外,在附录中选取了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部分实例,并作简要分析。

龚玮[9](2013)在《合肥地区地源热泵示范项目实测与节能分析》文中认为地源热泵技术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暖通空调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日益迅速,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2006年,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同时规定,需要对示范项目进行检测及验收评估。2008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测评导则》出台,对测试内容和工程评价方法作了详细说明,规范了地源热泵系统能效测评工作。2009年底,合肥市成为首批“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之一。随后,合肥市城乡建委公布了首批21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其中包括7个地源热泵项目。针对合肥地区日益增多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目前仍缺少对于实际工程的测试及检测结果的对比节能分析,缺乏对地源热泵系统在合肥地区应用情况整体性调查和总结分析,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进行研究。以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工程为例,本文首先介绍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测评方法及评价标准;其次利用DeST软件模拟计算该项目在传统空调方案下的能耗情况;最后以该项目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各项测试结果,研究系统的运行情况,同时计算得到地源热泵系统的实际能耗情况,通过对比传统空调模拟数据突出地源热泵系统在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上所具有的优势。此外,将通过实际检测获得的合肥地区其他地源热泵示范项目的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计算分析,说明地源热泵系统在合肥地区不同建筑类型中的应用情况,在整体分析中尝试发现测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控制问题的具体办法以及设计运行建议。经过上述研究,试图通过研究结果来表明地源热泵系统在合肥地区应用的适应性;同时,通过实例工程的介绍,使地源热泵系统的检测技术得到一定程度地了解与提高,此外,研究中对实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也可以为以后的工程设计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晓恒[10](2012)在《基于复合冷凝技术的热泵热水系统蒸发侧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冷凝热回收技术是指在空调系统压缩机的冷凝侧采用风冷+水冷或水冷+水冷的复合冷凝模式取代传统建筑冷热源单一的水冷或风冷的冷凝模式,向环境排热获取冷量并将部分冷凝余热加热卫生热水。本技术对环境、能源及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在对冷凝热回收技术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基于复合冷凝技术的热泵热水系统在蒸发侧进行了优化。本文首先对提出了蒸发侧优化后基于复合冷凝技术的热泵热水系统的新的系统形式。对新的系统在运行工况及其功能优越性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系统性能系数的优化方程。优化后的系统蒸发侧采用全水冷模式,释冷通过室外水池排放冷量,提升了系统蒸发温度;并在蒸发侧增设了蓄冷水箱,从而实现了夜间电网多余的谷段电力(低电价)与水的显热相结合来蓄冷,以低温冷冻水的形式储存冷量,并在用电高峰时段(高电价)使用储存的低温冷冻水。通过CYCLEPAD软件,实现了蒸发侧优化后基于复合冷凝技术的热泵热水系统的模拟。分析模拟结果知:无论是新增的全水冷蒸发模式还是蓄冷模式并未对系统的冷凝侧产生影响,系统原有的冷凝热回收技术功能,仍可以顺利的进行;全水冷蒸发模式提高了系统的蒸发温度从而在原基于冷凝热回收热泵热水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性能系数;新系统蓄冷功能的增加,使系统综合性能系数方面,在原有的空调性能系数和卫生热水性能系数之上,包含了冷水性能系数,从而,系统综合性能系数提升了6%。引入火用分析方法,由浅入深地,对传统基准循环系统、基于冷凝热回收的热泵热水系统以及蒸发侧优化后的该系统进行火用分析。先建立了各系统的火用分析模型,分析了相关部件的火用损失,最后得出了三个不同系统目的火用效率随蒸发、冷凝温度的关系对比图。蒸发侧优化后的系统比原系统目的火用效率有了3%到8%的提升,具有高产品火用量输出,低代价火用量损失的特点。总之,蒸发侧优化后的基于复合冷凝技术的热泵热水系统从综合性能系数和用火用情况来考察,都是具有更为稳定、节能、高效的特点。

二、试论建筑空调冷热源的多元化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建筑空调冷热源的多元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茶生态理念下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茶生态理念内涵及特征
    1.1 茶生态理念的内涵
    1.2 茶生态理念的特征
2 当前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2.1 缺乏节能设计的良好意识
    2.2 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方案
    2.3 缺乏全面完善的系统筛选方案
3 茶生态理念下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策略
    3.1 以茶生态理念为基础,充分、低碳利用各类资源
    3.2 以茶生态理念为指引,贯穿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全过程
    3.3 以茶生态理念为导向,实现暖通空调节能与舒适的双重目标
4 结语

(2)北方典型农村住宅节能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农村住宅节能标准的发展情况
        1.2.2 低能耗农村住宅研究进展
        1.2.3 能耗模拟软件的应用概况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北方地区典型农村住宅热环境测试
    2.1 测试对象概况
    2.2 北方典型农宅实验测试方案
        2.2.1 测试的时间与频率
        2.2.2 测试工具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房间温度的变化结果分析
        2.3.2 外围护结构与火炕表面表面温度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住宅初始模型建立
    3.1 能耗模拟软件的选取与比较
    3.2 DeST能耗模拟软件介绍
    3.3 初始模型的确定
        3.3.1 初始模型所在地区的确立
        3.3.2 初始模型的建立
        3.3.3 室内相关参数的设定
    3.4 初始模型能耗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住宅低能耗优化设计
    4.1 农村住宅几何形态优化设计
        4.1.1 农村住宅体型系数优化分析
        4.1.2 农村住宅几何尺寸优化分析
        4.1.3 农村住宅窗墙比优化分析
        4.1.4 农村住宅防寒沟优化分析
        4.1.5 农村住宅屋顶形态优化分析
    4.2 农村住宅围护结构及保温层优化
        4.2.1 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优化设计
        4.2.2 农村住宅保温层结构优化设计
    4.3 农村住宅综合优化
        4.3.1 初始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4.3.2 透明围护结构控制下的农村住宅优化方案
        4.3.3 非透明围护结构控制下的农村住宅优化方案
        4.3.4 低能耗农宅优化方案的整合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能耗农村住宅清洁采暖模式研究
    5.1 太阳能热水辅助采暖系统
    5.2 常规采暖方式的对比与分析
    5.3 太阳能-生物质能联合供暖系统节能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3)基于数据挖掘的区域建筑群节能改造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区域建筑节能改造意义
        1.1.2 国内规模化建筑节能改造推进情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节能改造基准模型
        1.2.2 节能改造预测模型
        1.2.3 节能改造决策模型
        1.2.4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1.2.5 本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构成
第二章 区域建筑群大规模节能改造基础问题和研究方法
    2.1 区域建筑群大规模节能改造的定义
    2.2 区域建筑群大规模节能改造预测模型难点
        2.2.1 不确定性源的量化问题
        2.2.2 高维模型的复杂性
    2.3 区域建筑群大规模节能改造预测模型建模方法
        2.3.1 不确定性基本理论方法
        2.3.2 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2.3.3 数据挖掘方法
        2.3.4 多准则决策优化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SBESR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3.1 数据库信息系统设计和内容
    3.2 城市级存量建筑能耗数据库
        3.2.1 存量建筑能耗指标库
        3.2.2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建筑聚类方法
    3.3 区域级LSBESR能源信息基础数据库
        3.3.1 LSBESR能源信息基础数据库分析
        3.3.2 约束性条件下的LSBESR基准模型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区域大规模建筑群能耗随机模型和验证
    4.1 逆向模拟方法
    4.2 区域建筑群随机能量方程
        4.2.1 典型建筑模型定义
        4.2.2 典型建筑能量平衡原理
        4.2.3 区域建筑群能量需求预测模型
        4.2.4 区域建筑群能源消耗预测模型
        4.2.5 能源预测随机模型仿真
    4.3 模型随机变量的确定和抽样
        4.3.1 不确定性量化和随机参数分布
        4.3.2 大规模改造中不确定性源参数分析
    4.4 区域大规模能量预测随机模型验证
        4.4.1 预测模型精度和验证标准
        4.4.2 随机模型的输入参数
        4.4.3 预测模拟结果校验
        4.4.4 能耗预测结果讨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能耗随机模型的节能改造预测和验证
    5.1 区域大规模建筑群节能改造预测
        5.1.1 区域大规模建筑群节能量计算
        5.1.2 基于基础数据库的改造潜力研究
        5.1.3 能源参数的敏感因子分析
        5.1.4 单参数改造因子回归模型
        5.1.5 不同情景下的节能改造概率分布预测
    5.2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能量方程校正模型
        5.2.1 给定条件下的贝叶斯能量校正模型
        5.2.2 不确定参数调整计算流程
        5.2.3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
        5.2.4 不确定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5.2.5 贝叶斯能量校正模型和能耗预测模型对比
        5.2.6 基于后验分布的节能改造措施预测分析
    5.3 区域大规模建筑群节能改造预测模型验证
        5.3.1 节能改造预测验证建筑群样本信息
        5.3.2 实际改造建筑群节能改造前后能耗变化
        5.3.3 预测模型改造前后能源参数的变化
        5.3.4 预测模型输出与实际改造前后数据的验证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改造意愿的LSBESR预测随机模型修正研究
    6.1 节能改造意愿因子体系
    6.2 研究程序
    6.3 基于改造意愿因子的预测修正模型
        6.3.1 节能改造数据的预处理
        6.3.2 FMADM模型和隶属函数研究
        6.3.3 基于区域建筑群改造意愿的蒙特卡罗模拟预测
    6.4 意愿因子与LSBESR改造期望量化关系研究
        6.4.1 区域技术难易程度和方案分类
        6.4.2 大规模节能改造实施概率矩阵
        6.4.3 意愿与改造期望的拟和关系
        6.4.4 .应用案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建筑群节能改造多目标逐步优化决策方法
    7.1 区域建筑节能改造多目标决策数学模型
        7.1.1 多目标决策因素分析
        7.1.2 多目标优化决策实施步骤
    7.2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和MC模拟的技术策略包优化模型
        7.2.1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单位增量成本效益模型
        7.2.2 .基于MC模拟的风险控制模型
    7.3 案例研究
        7.3.1 模拟结果
        7.3.2 讨论分析
        7.3.3 政策优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
    8.1 研究内容和结论
    8.2 研究创新性
    8.3 今后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4)西安市居住建筑朝向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现状
        1.1.2 建筑能耗现状
        1.1.3 建筑节能设计研究现状
    1.2 居住建筑能耗研究现状
    1.3 居住建筑的发展历程
        1.3.1 相关概念
        1.3.2 我国住宅户型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3 西安地区城市住宅的发展现状
    1.4 主要研究工作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章小结
2 西安地区居住建筑现状分析
    2.1 西安地区气候概况
        2.1.1 建筑热工分区
        2.1.2 气温状况
        2.1.3 风环境特征
        2.1.4 太阳辐射
    2.2 建筑节能相关概念
        2.2.1 建筑物耗热量
        2.2.2 传热系数
        2.2.3 得热系数
    2.3 西安市居住建筑调研情况
        2.3.1 西安地区居住建筑调研信息统计
        2.3.2 西安地区居住建筑调研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能耗模拟
    3.1 能耗模拟软件
        3.1.1 De ST
        3.1.2 Ecotect
        3.1.3 PKPM
        3.1.4 DOE-2
        3.1.5 Energy Plus
        3.1.6 Design Builder
        3.1.7 模拟软件对比优选
    3.2 模拟方法及评价指标
        3.2.1 模拟方法
        3.2.2 模拟评价指标
        3.2.3 物理模型
    3.3 边界条件
        3.3.1 场地气象参数
        3.3.2 物理模型参数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节能标准下居住建筑朝向对能耗的影响
    4.1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4.1.1 场地气象条件
        4.1.2 Activity Template
        4.1.3 Construction Template
        4.1.4 Openings Template
        4.1.5 Lighting Template
        4.1.6 HVAC
        4.1.7 基准面的确定
    4.2 模拟数据整理
    4.3 同一节能标准下不同朝向对能耗的影响
        4.3.1 能耗“圈”与朝向之间的变化
        4.3.2 模拟数据分析
    4.4 不同节能标准下建筑朝向与能耗的关系
        4.4.1 能耗“圈”与朝向之间的变化
        4.4.2 模拟数据分析
    4.5 节能 75%标准下不同玻璃SHGC值导致的模拟结果差异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不同平面形状下居住建筑朝向对能耗的影响
    5.1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5.2 模拟数据整理
    5.3 模拟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附录2 图表目录
附录3 能耗模拟实验数据
附录4 西安地区居住建筑朝向调研报告
致谢

(5)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全球共识
        1.1.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进入常态化
        1.1.3 绿色建筑实践中建筑师的“缺席”与“迷失”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域界定
        1.2.1 相关概念释义
        1.2.2 研究域的界定
    1.3 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动态及述评
        1.3.1 国外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动态
        1.3.2 国内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动态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意义
第2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现状问题及思考
    2.1 绿色建筑发展及设计概况
        2.1.1 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2.1.2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概况
        2.1.3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设计概况
    2.2 建筑设计的绿色“缺失”与建筑师的绿色“迷思”
        2.2.1 建筑设计的绿色“缺失”主要体现
        2.2.2 建筑师的绿色“误会”与“迷思”
        2.2.3 绿色建筑的“神”、“形”之辩
    2.3 绿色建筑的“创新”体现与建筑师的“失语”
        2.3.1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与“创新”
        2.3.2 实践中“理性”建筑师的选择性“失语”
        2.3.3 绿色建筑的复杂性探究及思考
    2.4 关于“达标应对式”设计模式的反思
        2.4.1 “达标应对式”设计模式的是非功过
        2.4.2 绿色建筑正外部性与“看得见的手”
        2.4.3 绿色建筑的设计“龙头”之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
    3.1 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特征
        3.1.1 绿色建筑的内涵
        3.1.2 绿色建筑的特征
    3.2 回归本原辨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3.2.1 基于绿色建筑的本质内涵界定绿色建筑的绿色性能
        3.2.2 基于建筑整体性能探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3.2.3 基于环境负荷探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3.3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3.3.1 评价指标概况
        3.3.2 评价指标与建筑专业设计的关联
        3.3.3 设计阶段划分及各阶段设计要求
        3.3.4 各设计阶段的特点
        3.3.5 各阶段设计内容与绿色建筑指标的关联
        3.3.6 绿色建筑设计各阶段的核心与关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湿热气候区传统建筑的生态经验
    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4.1.1 岭南和岭南传统建筑
        4.1.2 广府、广府传统建筑和广府传统民居
        4.1.3 时间范畴
    4.2 岭南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4.2.1 自然环境
        4.2.2 历史沿革
    4.3 广府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及其局限探讨
        4.3.1 广府传统民居的历史沿革
        4.3.2 广府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及设计特点
        4.3.3 广府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及其局限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探讨
    5.1 建筑设计方法经典理论解析
        5.1.1 设计问题及设计过程的本质
        5.1.2 建筑设计方法经典理论辨析
        5.1.3 建筑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思考
    5.2 对绿色建筑设计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的进一步分析
        5.2.1 基于“时间尺度”和“设计问题模型”对关键设计要素的再分析
        5.2.2 避免主观因素及“强权”干预的关键设计要素再分析
    5.3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框架建构
        5.3.1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框架
        5.3.2 对策一:澄清认识,回归本源,重构绿色建筑观
        5.3.3 对策二:确立设计原则,完善设计指引,健全管控机制
        5.3.4 对策三:把握设计核心,抓住关键要素,建筑绿色基石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解析
    6.1 设计概念与建筑节能设计机理
        6.1.1 被动式设计、生物气候设计、建筑热工设计与建筑气候设计
        6.1.2 适应湿热气候的建筑节能设计机理
        6.1.3 结合自然的建筑空间防热和通风设计
    6.2 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
        6.2.1 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的内涵及机理
        6.2.2 建筑外部空间自然通风设计
        6.2.3 建筑表皮与内部空间自然通风设计
    6.3 建筑空间防热设计
        6.3.1 建筑表皮防热设计
        6.3.2 建筑外部空间防热设计
        6.3.3 建筑内部空间防热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范例及能耗实验
    7.1 岭南特色的绿色设计典范—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
        7.1.1 项目概况
        7.1.2 设计理念
        7.1.3 设计方法
        7.1.4 设计特点
    7.2 自带绿色“基因”的理性设计范例—广州发展中心大厦
        7.2.1 项目概况
        7.2.2 设计理念
        7.2.3 设计方法
        7.2.4 设计特点
    7.3 针对典型办公建筑能耗敏感性的正交实验
        7.3.1 正交实验表的因素及水平选取
        7.3.2 正交实验基础模型设置
        7.3.3 标准层正交实验
        7.3.4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7.3.5 重点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7.3.6 实验结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二元矛盾背景下,乡村规划生态适应性理念滞后
        1.1.2 乡村建设基数大所导致的生态问题
        1.1.3 乡村生态问题的模糊性与严重性
        1.1.4 城市发展对乡村传统生态优势的影响
        1.1.5 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生态宜居需要
        1.1.6 重庆乡村具有生态适应的典型代表性
    1.2 研究对象、范围及基本概念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方法
        1.4.2 现场调研
        1.4.3 文献研究
        1.4.4 比较研究
        1.4.5 其他研究方法
    1.5 相关研究及综述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工作
        1.5.3 研究综合评述
    1.6 研究框架
        1.6.1 主要研究思路
        1.6.2 研究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重庆乡村人居环境面临的生态问题
    2.1 宏观层面:全域乡村景观生态格局发生变化
        2.1.1 城乡用地结构变化及生态格局影响较大
        2.1.2 村域景观生态格局逐渐被改变
    2.2 中观层面:乡村聚落重构的生态丧失
        2.2.1 村落空间构成状态的生态丧失
        2.2.2 村落公共空间规划的生态丧失
        2.2.3 聚落交通组织的生态丧失
        2.2.4 聚落基础设施的生态丧失
    2.3 微观层面:乡村农宅环境的生态缺失
        2.3.1 农宅环境用地集约度低
        2.3.2 农宅环境的能源问题
        2.3.3 农宅环境用材待生态提升
        2.3.4 农宅环境地域特征的缺失
    2.4 三个层面的核心问题分析
        2.4.1 宏观层面的核心问题
        2.4.2 中观层面的核心问题
        2.4.3 微观层面的核心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理论研究
    3.1 乡村人居环境生态适应传统观念的发展演进
        3.1.1 远古时期——朴素的择居适应
        3.1.2 封建时期——和谐的自然观念
        3.1.3 当代时期——觉醒的生态意识
    3.2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理论基础
        3.2.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3.2.2 生态适应性理论
        3.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2.4 生态适应性规划理论
        3.2.5 适宜技术理论
    3.3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机制分析
        3.3.1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内生机制
        3.3.2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外部推动机制
        3.3.3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差异化机制
        3.3.4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多尺度空间引导机制
    3.4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内容构成
        3.4.1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目标
        3.4.2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原则
        3.4.3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要素
        3.4.4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路径
    3.5 本章小结
4 重庆乡村村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格局控制路径
    4.1 村域规划生态适应性内涵的构成
        4.1.1 村域景观生态资源分析
        4.1.2 村域景观生态格局分析
        4.1.3 村域生态敏感性分析与评估
        4.1.4 村域生态服务功能分析与分区
        4.1.5 村域建设适宜性分析与评估
    4.2 生态适应性在村域总体规划的应用
        4.2.1 乡村生态特色与定位研究
        4.2.2 村域景观生态空间规划
        4.2.3 村域空间管制规划
        4.2.4 村域产业发展规划
        4.2.5 村域空间布局规划
    4.3 案例研究:以重庆南川区金龙村村域总体规划为例
        4.3.1 金龙村基本情况
        4.3.2 村域生态适应性研究
        4.3.3 研究结论在村域总体规划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重庆乡村聚落环境规划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
    5.1 村落居民点因地制宜的簇群布局
        5.1.1 簇群布局的基本规律与规划手法
        5.1.2 簇群农宅单元的组合类型解析
        5.1.3 整体空间形态与设计
    5.2 公共空间规划的乡土化和生态化
        5.2.1 村落公共空间的类型分析与规划准则
        5.2.2 重庆村落公共空间的乡土化规划
        5.2.3 重庆村落公共空间的生态化规划
    5.3 道路交通的生态化规划
        5.3.1 重庆村落道路交通的特征
        5.3.2 重庆村落道路交通的类型归纳
        5.3.3 重庆村落道路交通的生态化规划
    5.4 基础设施的近自然处理
        5.4.1 重庆村落基础设施类型的适应要求
        5.4.2 近自然处理的概念与特征
        5.4.3 重庆村落基础设施的近自然处理方法
    5.5 案例研究:以重庆大观镇高山移民村落规划为例
        5.5.1 村落规划背景
        5.5.2 村落规划现状要素简要评析
        5.5.3 村落规划中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
    5.6 本章小结
6 重庆乡村农宅环境规划的生态品质提升路径
    6.1 重庆乡村农宅环境生态品质提升路径的基本思路
        6.1.1 农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6.1.2 生态品质提升路径的原则
        6.1.3 生态品质提升路径的目标和构成
    6.2 重庆乡村农宅环境规划的生态品质提升路径解析
        6.2.1 农宅环境规划的节地性引导路径
        6.2.2 农宅环境规划的节能性引导路径
        6.2.3 农宅环境规划的节材性引导路径
        6.2.4 农宅环境规划的在地性引导路径
    6.3 案例研究:重庆合川塘湾村农宅环境节能性评定与规划改进
        6.3.1 案例背景与节能性标准评定
        6.3.2 基础分评定——农宅节能与能源利用
        6.3.3 附加分评定——农宅场地风环境分析
        6.3.4 问题总结与优化改进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论文的不足
    7.4 研究工作的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C.附录1: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与生态需求调研问卷
    D.附表

(7)北方既有城市社区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城市社区能源系统现状及系统模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既有城市社区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
    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2.2 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2.2.1 初投资
        2.2.2 年运行费用
        2.2.3 使用寿命
        2.2.4 政策支持
    2.3 能源优化集成系统技术效益评价指标
        2.3.1 一次能源利用率
        2.3.2 输送效率
        2.3.3 系统节能量
    2.4 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环境效益评价指标
        2.4.1 CO_2减排量
        2.4.2 SO_2减排量
        2.4.3 NO_x减排量
        2.4.4 粉尘减排量
    2.5 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2.5.1 资源可利用性指标
        2.5.2 价格合理性指标
        2.5.3 安全可靠性指标
        2.5.4 技术成熟性指标
    2.6 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3章 既有城市社区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3.1 既有城市社区能源优化集成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3.1.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
        3.1.2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3.2 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经济效益评价
        3.2.1 经济效益评价的单因素评判矩阵
        3.2.2 经济效益评价权重的计算
        3.2.3 经济效益的综合评判
    3.3 能源优化集成系统技术效益评价
        3.3.1 技术效益评价的单因素评判矩阵
        3.3.2 技术效益评价权重的计算
        3.3.3 技术效益的综合评判
    3.4 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环境效益评价
        3.4.1 环境效益评价的单因素评判矩阵
        3.4.2 环境效益评价权重的计算
        3.4.3 环境效益的综合评判
    3.5 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社会效益评价
        3.5.1 社会效益评价的单因素评判矩阵
        3.5.2 社会效益评价权重的计算
        3.5.3 社会效益的综合评判
    3.6 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的综合评价
        3.6.1 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综合评价的单因素评判矩阵
        3.6.2 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综合评价权重的计算
        3.6.3 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的综合评判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既有城市社区能源利用优化集成技术示范研究
    4.1 示范工程基本概况
        4.1.1 建筑概况
        4.1.2 建筑既有冷热源系统及末端设备概况
        4.1.3 示范工程实测总能耗
    4.2 示范工程能源需求预测
        4.2.1 建筑冷热负荷预测
        4.2.2 建筑供暖季累计热负荷预测
        4.2.3 建筑空调累计冷负荷预测
        4.2.4 生活用热水耗热量预测
    4.3 示范工程能源资源潜力评估
        4.3.1 气象地理条件
        4.3.2 太阳能资源潜力评估
        4.3.3 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评估
        4.3.4 其他能源资源情况
    4.4 示范工程能源优化集成系统模糊综合评价
        4.4.1 优化改造技术方案
        4.4.2 示范工程的综合评价
    4.5 示范工程能源系统优化改造建议
    4.6 各因素隶属度及权重值对评判结果的影响分析
        4.6.1 各因素权重值对评判结果影响
        4.6.2 各因素隶属度对评判结果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浙江省概况
        1.1.2 浙江省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1.1.3 全民健身和休闲体育在浙江省的普及
        1.1.4 浙江省城市化的加速推进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2.1 概念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理论
        1.4.1 方法
        1.4.2 理论工具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基本框架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的基本框架
    1.6 创新点陈述
2 概念深化及关系分析
    2.1 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分类
        2.1.1 内涵
        2.1.2 内容分类
    2.2 国内外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过程
        2.2.1 国外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过程
        2.2.2 国内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过程
    2.3 国内外体育产业化发展模式、特点的比较
        2.3.1 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和特点
        2.3.2 国内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和特点
        2.3.3 国内外体育产业比较和启示
    2.4 公共体育场馆与体育产业化的关系
        2.4.1 公共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的物质载体
        2.4.2 产业化在公共体育场馆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4.3 相互之间的不利影响
    2.5 消费需求的驱动力分析
        2.5.1 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
        2.5.2 体育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2.5.3 关系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2.6 浙江省体育产业化的历程划分和发展趋势
        2.6.1 浙江省体育产业化的历程划分
        2.6.2 浙江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
3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历史进程及特征分析
    3.1 建筑设计特征要素的筛选
    3.2 成长期(1949年—1977年)
        3.2.1 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化的背景
        3.2.2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3.2.3 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3.2.3.1 总体布局与功能组合
        3.2.3.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
        3.2.3.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
        3.2.3.4 设计理念与形式表达
    3.3 过渡期(1978年—2000年)
        3.3.1 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化的背景
        3.3.2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3.3.3 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3.3.3.1 总体布局与功能组合
        3.3.3.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
        3.3.3.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
        3.3.3.4 设计理念与形式表达
    3.4 快速发展期(2001年—至今)
        3.4.1 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化的背景
        3.4.2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3.4.3 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3.4.3.1 总体布局与功能组合
        3.4.3.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
        3.4.3.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
        3.4.3.4 设计理念与形式表达
    3.5 建筑设计特征的发展趋势分析
4 总体布局和功能组合的综合化趋势
    4.1 产业区域规划与集群化
        4.1.1 体育产业的区域布局
        4.1.2 体育产业的集群化
    4.2 总体布局的综合化
        4.2.1 场馆的区域规划与定位
        4.2.2 场馆的选址与共享
        4.2.3 建筑群体的综合化布局
    4.3 功能组合的综合化
        4.3.1 功能组合的相互促进
        4.3.2 功能综合的多种模式
        4.3.3 竞技单元内的功能综合
    4.4 大众健身休闲的综合化
        4.4.1 健身休闲与产业的发展
        4.4.2 健身休闲与布局综合
        4.4.3 健身休闲与功能综合
5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的高效化趋势
    5.1 体育产业的属性与结构调整
        5.1.1 体育产业的高效属性
        5.1.2 体育产业的结构调整
    5.2 竞赛空间的高效化
        5.2.1 体育场馆的类型细化
        5.2.2 看台区的视线设计
        5.2.3 疏散方式的选择
        5.2.4 比赛厅和休息厅的氛围
    5.3 使用模式的高效化
        5.3.1 场馆的经营风险
        5.3.2 赛时和赛后的平衡
        5.3.3 比赛场地的多功能设计
        5.3.4 看台的灵活组合和空间利用
        5.3.5 附属用房的转变
    5.4 赛后转型与临时建筑
        5.4.1 与城市融合的赛后转型
        5.4.2 拆卸和循环使用的临时建筑
6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的专业化趋势
    6.1 产业运行机制转变与专业化
        6.1.1 产业运行机制的转变
        6.1.2 场馆管理模式专业化
        6.1.3 竞技体育的职业化
        6.1.4 竞技体育的院校化
    6.2 配套设施的专业化转变
        6.2.1 竞赛辅助空间的专业化改变
        6.2.2 服务配套设施的专业化
        6.2.3 跨产业的服务配套设施
    6.3 技术应用的专业化
        6.3.1 体育工艺的内容与拓展
        6.3.2 新材料应用
        6.3.3 结构选型
        6.3.4 场地设计
        6.3.5 物理环境设计
        6.3.6 智能信息设计
    6.4 特殊群体—残疾人体育建筑的专业化
        6.4.1 残疾人体育的特点
        6.4.2 特殊的管理模式
        6.4.3 配套设施的特殊性
        6.4.4 室外空间的无障碍技术应用
        6.4.5 室内空间的无障碍技术应用
        6.4.6 设备系统的专业化
7 设计理念和形式表达的多元化趋势
    7.1 体育产业模式的多元化
        7.1.1 体育产业模式的特点
        7.1.2 体育产业与城市人文、设计特征
    7.2 建筑潮流的多元化及整合
        7.2.1 建筑潮流的发展与流派
        7.2.2 多元整合的趋势
        7.2.3 公共体育场馆与建筑潮流
    7.3 设计理念的多元化
        7.3.1 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
        7.3.2 高技术的运用
        7.3.3 新地域主义
    7.4 形式表达的多元化
        7.4.1 新体育风格的形成
        7.4.2 非几何构成——解构
        7.4.3 柔和弹性——简约
        7.4.4 整体覆盖—表皮
8 结论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1.1 体育产业化和公共体育场馆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
        8.1.2 应在产业化的背景中研究公共体育场馆的设计特征
        8.1.3 公共体育场馆设计特征的发展趋势是综合化、高效化、专业化、多元化
        8.1.4 公共体育场馆的设计策略要与体育产业的属性和发展趋势相符合
    8.2 设计策略总结
        8.2.1 布局和功能的整合
        8.2.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的优化
        8.2.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的拓展
        8.2.4 理念和形式的多元兼容
        8.2.5 前期策划和后期评估的完善
    8.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3.1 产业的发展变动对体育场馆发展的不利影响
        8.3.2 产权制度改革对体育场馆发展的影响
        8.3.3 重视社区健身休闲场所的设计研究
        8.3.4 借鉴和学习国外体育产业化和体育建筑设计的经验
        8.3.5 加强对场馆投资、产出的经济分析和比较研究
        8.3.6 对体育场馆特有的设计特征作进一步的重点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实例
    1. 浙江省体育馆
    2. 杭州游泳健身中心
    3. 杭州黄龙体育中心
    4. 台州体育中心
    5. 杭州奥体博览城
    6. 金华体育中心
    7. 嘉兴体育中心体育场
    8. 湖州南太湖湿地奥体公园
    9. 温州奥体中心
    10. 舟山体育中心体育馆
    11.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
    12. 慈溪体育中心
    13. 义乌梅湖体育会展中心
    14. 椒江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15. 临海市体育文化中心体育馆
    16. 三门金鳞体育中心
    17. 嘉兴市残疾人奥林匹克中心
    18. 浙江省残疾人体训中心
作者简历

(9)合肥地区地源热泵示范项目实测与节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国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2.2 国内发展与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源热泵系统能效测评简介
    2.1 地源热泵系统测试评估的必要性
    2.2 地源热泵系统测试
        2.2.1 测试内容
        2.2.2 测试条件
        2.2.3 测试设备仪器、测试要求
        2.2.4 系统测试方法
    2.3 工程评价方法
        2.3.1 节能效益评估
        2.3.2 环保效益评估
        2.3.3 对经济效益的评估
        2.3.4 判定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程实例建模与模拟计算
    3.1 关于 DeST 软件的简介
    3.2 建模与动态负荷计算
        3.2.1 建筑建模
        3.2.2 建筑动态负荷计算结果
    3.3 建筑能耗模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源热泵示范项目实例检测与节能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数据检测与采集
        4.2.1 检测方案
        4.2.2 检测设备
    4.3 数据整理与节能分析
        4.3.1 室内外温湿度
        4.3.2 机组性能系数及能耗检测
        4.3.3 系统能效比及能耗检测
        4.3.4 节煤量与节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肥地区地源热泵示范项目测试结果与综合分析
    5.1 示范项目简介
        5.1.1 某综合性办公楼项目
        5.1.2 某住宅小区项目
        5.1.3 某办公及培训中心项目
        5.1.4 某别墅群项目
    5.2 示范项目测试结果及综合分析
        5.2.1 用户室温效果检测
        5.2.2 机组及系统性能测试结果
        5.2.3 节能分析
        5.2.4 经济效益
    5.3 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5.3.1 机组及系统方面
        5.3.2 运行与管理方面
        5.3.3 解决问题的对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10)基于复合冷凝技术的热泵热水系统蒸发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简介
    1.2 冷凝热回收技术研究现状
    1.3 仿真软件 CYCLEPAD 简介及火用分析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第2章 基于复合冷凝技术的热泵热水系统蒸发侧优化
    2.1 复合冷凝技术简介
    2.2 基于复合冷凝技术的热泵热水系统
        2.2.1 系统工况模式
        2.2.2 系统技术优势
    2.3 系统蒸发侧的优化
        2.3.1 系统蒸发侧优化后的形式
        2.3.2 优化后的系统新增功能分析
        2.3.3 优化后的系统节能性分析综述
        2.3.4 系统性能系数优化方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 CYCLEPAD 软件仿真的蒸发侧优化研究
    3.1 传统制冷循环的 CYCLEPAD 模型
    3.2 基于 CYCLEPAD 仿真的蒸发侧优化研究
        3.2.1 复合冷凝模式制冷循环的 CYCLEPAD 模型
        3.2.2 蒸发侧优化后的 CYCLEPAD 模型
    3.3 蒸发侧优化后的复合冷凝循环分析
    3.4 蒸发侧优化后的系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蒸发侧优化后的系统火用分析
    4.1 火用分析的基本原理
        4.1.1 火用平衡与火用损失
        4.1.2 普遍火用效率和目的火用效率
    4.2 蒸发侧优化的后的系统火用分析
        4.2.1 系统各部件的火用分析模型
        4.2.2 系统冷热源模型的用火用情况计算
        4.2.3 蒸发侧优化后冷热源系统用火用优越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试论建筑空调冷热源的多元化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茶生态理念下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策略探究[J]. 洪学新,郑龙飞. 福建茶叶, 2020(07)
  • [2]北方典型农村住宅节能优化设计[D]. 关琦.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3]基于数据挖掘的区域建筑群节能改造预测模型研究[D]. 郑东林.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西安市居住建筑朝向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D]. 田悦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与方法研究[D]. 徐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 史靖塬. 重庆大学, 2018(09)
  • [7]北方既有城市社区能源优化集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D]. 刘峰. 山东建筑大学, 2014(03)
  • [8]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D]. 金坤. 浙江大学, 2014(07)
  • [9]合肥地区地源热泵示范项目实测与节能分析[D]. 龚玮.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4)
  • [10]基于复合冷凝技术的热泵热水系统蒸发侧优化研究[D]. 张晓恒. 湖南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论建筑空调冷热源多元化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