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出台特困人群再就业政策

连云港出台特困人群再就业政策

一、连云港出台特困群体再就业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吴旭东[1](2020)在《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 ——以盐城市W村为例》文中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的贫困治理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进展,面对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当前贫困治理已经到了决战决胜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要全面完成精准脱贫目标任务,巩固脱贫工作成效,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从物质及经济发展层面自上而下给予贫困户帮扶,还需要多点发力,引入社会力量帮助贫困户自下而上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社会工作的理论范式、实务优势正是这样一支有效的专业力量。社会工作产生初始是以扶贫济困为价值目标的一项慈善活动,在实践中逐步演化为一门专业化、科学化的学科,并发展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现代职业。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价值伦理契合了贫困治理的内在要求,社会工作理论为贫困治理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理论支撑,优势视角等系列理论的具体运用,为贫困治理工作目标的实效性奠定了基础。通过采用专业方法、理论,采取专业人员来办理专业事情,帮助贫困户挖掘内在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内生动力,重树信心向往美好生活,增强自我脱贫的能力本领,从而最终实现摆脱贫困的目标。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为贫困治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社会福利实践中,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理论与方法对于精准脱贫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思考的地方,介入贫困治理,助力精准脱贫具有较强的契合度、针对性、实效性。旨在建构社会支持系统,支持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和自我发展目标。本文以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以苏北革命老区江苏省盐城市的W村为调查对象,研究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实务介入,合理制定扶贫方案,优化链接社会资源,多元选择服务方式,针对性地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策略性开展精准服务。探讨通过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贫困治理的实践,切实为贫困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促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为该领域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提供借鉴参考,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指导性和针对性。

张竹昕[2](2019)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山区贫困县产业空间特征及其规划对策研究 ——以湖北宣恩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进入第四十个年头,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调整时期。截止2017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约3046万人,西部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54%,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在精准扶贫这个大背景下,山区贫困县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过去以资金援助、项目支撑为主的扶贫方式,难以从根本上提高该地区自我造血能力。而产业发展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对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确保彻底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贫困地区彻底脱贫,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进行了协调和引导,即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将贫困地区农民向二三产业进行转移,以实现产业要素优化配置,这在中国目前精准扶贫发展时期,产业空间扩张的驱动作用下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山区贫困县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产业扶贫仍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贫困面大、交通不发达、灾害频发以及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等制约因素。因此,本文从国家政策和地方探索维度出发,研究影响产业空间的政策内容,即:产业扶贫模式,对产业扶贫模式与产业空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理论搭建,总结产业空间特征,从而对精准扶贫战略进行优化、调整,使山区贫困县更好地发展。本文的行文思路是“理论基础—案例研究—应用研究成果提出对策—研究总结”。本文选择湖北宣恩县作为案例,通过文献检索与资料收集、现场调研法、多学科交叉法、实例分析法以及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法的方式,对案例的精准扶贫发展过程、产业空间、产业空间规划、精准扶贫与产业空间规划了梳理,并详细描述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宣恩县产业空间特征,以帮助我们合理地制定符合山区贫困县产业空间规划。各章节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在阐述选题背景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并就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研究思路做出了安排;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阐述了产业空间中的产业布局区位理论、产业空间组织理论、产业空间布局理论,就产业空间、产业空间规划以及精准扶贫和产业空间规划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为宣恩县概况及其精准扶贫历程,对宣恩县案例的代表性,城镇化、经济概况以及宣恩县精准扶贫发展历程进行了叙述;第四章为宣恩县产业空间特征分析,从研究维度、研究内容和作用关系三个层次对精准扶贫与产业空间的作用关系了纵向梳理,将影响产业空间的政策内容分为宏观全域旅游、易地扶贫搬迁和新技术产业扶贫模式,中观扶贫产业园建设和龙头企业牵引扶贫模式以及微观移民社区产业扶贫模式等三种类型,并从整体形态、功能布局、空间格局三个方面对宣恩县的产业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结合产业空间影响因素和产业空间评价,提出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宣恩县产业空间问题。第五章为研究应用,借助本文研究的宣恩县产业空间特征所提出的产业空间问题,宣恩从宏观层面--精准调控城乡产业空间布局、中观层面—加快产城融合,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以及微观层面--认清产业空间特征三个层面对产业空间对策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从全国贫困县角度出发,提出产业空间规划对策建议:(1)适应贫困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的非均衡性发展,基于“点--线--面”的发展模式,结合各乡镇自身区域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抓点抓线;(2)实施“工业向少数园区集中”战略,通过园区吸纳,联动发展;(3)通过县城在区域范围内的磁极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对产业的持续吸引和人口的迁入与集聚,以业就农,解决贫困人口的住房和就业问题;第六章为研究总结,对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创新点、研究不足进行了回顾,并就未来仍需深化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雄[3](2018)在《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社会救助体系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并列的三大社会保障系统之一,它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收入差距问题成为社会更加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救助体系改革的呼声也随之高涨。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社会救助改革中,须从顶层制度设计与现实问题解决相结合,注重制度建设和完善。我们需要加强中国在社会救助领域的改革能力,完善相关法律监管制度框架,统筹社会救助项目资金,整合相关部门管理和信息要素,进一步加强中国对社会救助资源的统筹能力。按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十九大的要求,统筹社会救助体系既在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也是实现社会救助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支出绩效的必然路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本文厘清了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以及当前社会救助的主要研究成果,其次本文从纵向的角度详实梳理现代社会救助制度与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从而理顺统筹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内外部需求,其次本文基于国外文献研究,梳理了统筹社会救助体系的相关理论,为文章的撰写提供学理支持,再次本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统筹社会救助体系的财政投入效率进行了评测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优化顶层设计、明确各项社会救助体系的功能定位、推进制度政策归并整合的架构、具体思路、操作方案,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本文内容来看,第一部分前言。本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理论与现实意义进行概括、总结。从选题的理论与现实导向来看,社会救助体系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而且从现实改革需要来看,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提高社会救助体系的全局性、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在统筹社会救助体系方面,达成共识、推动改革。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社会救助体系的起源与发展。首先,介绍了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的起源与发展;其次本部分着重介绍了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发展脉络、资源投入以及发展成效。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统筹社会救助体系的现实需求。一方面,从外部需求出发,梳理了现代政府从分工到集成的变革;另一方面,从内部需求出发,梳理了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统筹不足的主要表现:央地权责的模糊化、制度边界的混串化、项目内容的错乱化、管理体制的分散化、资金调剂的堵塞化以及待遇水平的差异化等六个方面。第四部分基于国内外有关社会救助体系统筹的理论流派,了解支持社会救助统筹的理论依据,其中主要包括公民社会权利与公平正义论、制度交易成本与制度公平效率以及现代性转型与社会融合。第五部分是统筹社会救助体系的财政投入效率分析。本部分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13-2017年各省的面板数据以及2017年度全国各地市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在省级单位中,统筹进度较快的东部地区财政支出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各地市中,实行城乡统筹标准的地市财政支出效率要明显高于未实行城乡统筹标准的地市,因此,统筹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本研究对推进我国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六部分是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力求政策建议切实、可行,为未来统筹社会救助体系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翟赵亮[4](2017)在《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政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就业公平为核心价值观,以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扶持政策为研究对象,以江苏省公益岗位开发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为切入点,通过组织座谈会和调研问卷,对现行的政策进行分析评估,探讨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并提出意见建议。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公平是党和人民最为关心的突出问题之一。贫困大学生缺少相对优质的社会人际资源,获得的就业机会偏少。如果他们在毕业后的一定时期内无法实现就业,则有可能导致其个人和家庭处境更加窘迫,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遗传。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提供方,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失业的贫困大学生,保障了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本文认为:由于政府没有梳理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既要负责制定政策,又要全程筹集资金、下达行政命令开发岗位,还要负责人员的管理、培训、考核,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反而造成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岗位开发数目逐年减少,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岗位“留岗率”偏高,“有进有出、能聘能退”的机制未得到落实;岗位的“就业援助”效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就业管理服务部门和贫困大学生都对这个政策颇有怨言。本文针对完善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政策,提出以下对策:在岗位开发上,要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供给匹配机制;在岗位的管理和服务上,要大胆引进社会组织,采用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由社会组织聘用贫困大学生;在公益性岗位的培训上,采用市场化的“获证奖补”方式提高积极性,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建立培训创业导师机制;在公益性岗位的资金来源筹措上,要开拓渠道,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在资金使用的监管上,要探索建立多方参与的项目资金监管模式。

冯艳[5](2015)在《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联合国已将其列为社会发展问题三大主题(贫困、污染、人口)之首,因此,如何反贫困也就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难题。然而,直至今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没有能完全彻底地解决这一难题。中国虽然经过长期反贫困战略的实施,已使大多数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失衡,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还在逐渐拉大且日益严重,致使彻底消除贫困任务仍然还十分艰巨,它不仅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滋生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如何消除贫困仍然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加速人们摆脱贫困,为了实现精准扶贫,消除区域发展差距,使人们真正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本文以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级、市、县级的区域贫困度的测度、识别,并对区域致贫因素及反贫困战略和路径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区域贫困问题是贫困研究领域中的一全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它可以丰富贫困研究理论,扩大人们对消除贫困研究的视角,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实践上,该课题研究对分析致贫因素,寻找化解贫困直至彻底消除贫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我国“四个全面”和对世界承诺的千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献和理论基础。内容主要有:绪论,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的内容与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国内外关于区域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区域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发展理论流派与区域发展的阶段理论,贫困和区域贫困的内涵,区域贫困测度方法及区域贫困识别标准等。第二部分是中国区域贫困度识别、测算及贫困区域的空间分布。主要内容有:根据贫困发生率测算方法,测算区域的贫困程度,并根据测算的结果建立区域贫困识别的标准,从贫困深度(收入缺口)和贫困广度(贫困发生率)两个方面对中国31个省域(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区域贫困程度进行测度,并基于地区年人均收入水平对380个地市级区域(333个地级行政区域和47个县级市和自治州的区域贫困程度进行测算,然后分别对省、地市级区域的类型(极度贫困、相对贫困、一般区域、相对富裕、富裕)进行了识别,描绘这些区域在中国版图上的空间地理分布。第三部分是贫困区域致贫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有:通过所建立的省级区域贫困发生率与区域致贫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区域贫困与区域自然禀赋(自然环境、能源和资源)、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市场化程度、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经济与产业结构、财政收入、投资规模、消费水平、经济外向度)、区域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劳动适龄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教育经费投入)、区域财政与金融发展(财政在社会保障及扶贫专项的投资和经融机构的规模、结构及效率)、区域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包括道路里程数、电话普及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乡低保率、医院人均床位数)等的关系对区域贫困广度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这5个分组要素综合成5个代表性指标分析其和区域贫困广度的关系。第四部分是中国反贫困政策及其成效分析。主要内容有:对于我国所实施过的和正在实施的反贫困政策及其所产生的收入增加和生活条件改善等效果进行分析,找出这些政策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贫困区域反贫困路径的选择提供政策依据。第五部分是中国区域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根据第三和第四部分对我国贫困问题的分析,重点讨论在新形势和新阶段下制定反贫困战略目标以及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贫困区域反贫困的路径设计。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从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看,尽管如何界定贫困及区域贫困还存在各不同认识,但收入水平与贫困线下贫困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即贫困发生率仍然是绝大多数界定区域贫困内涵的根本,因此,以此为根据对区域贫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其科学合理性;按照我国所确定的贫困标准,通过本文所构建的区域贫困度测度算法,结合区域贫困发生率和收入缺口,对我国2013年31个省域(台湾、香港和澳门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和380个地市级(333个地级市和47个县级市及自治州)城乡一体的区域贫困度测算识别分析发现,我国仍然有很多省域处于相对贫困或贫困区域水平之下。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确定的贫困标准,情况还要严重。(习近平在2015年联合国大会上讲话中曾指出,如果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尚有2亿人口处于贫困水平下)。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差距在逐渐拉大,彻底消除贫困,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仍然任重道远;导致区域贫困的因素十分复杂,实证分析表明,贫困区域致贫因素与生态环境恶劣、资源禀赋匮乏、经济基础薄弱、人力资源短缺、科学技术落后或体制和政策缺失等众多种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是其全部或部分因素的综合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部分贫困区域的社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的状态,无法通过内部驱动使其彻底摆脱贫困状态,必须通过外部作用加以解决;虽然,1994年,我国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2001年又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目前,正在执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建立了农村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大多数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攻破了贫困的第一道封锁线,进入扶贫开发的攻坚阶段。但通过对这些反贫困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效果分析发现,在制订和落实反贫困发展战略和政策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需要化解的问题;因此,制定基于贫困程度与贫困类型的差别化区域反贫困战略目标和政策,摆脱完全靠政府投入,着力发挥贫困区域内部优势,协调区域间平衡发展和帮扶力度,大力促进社会化参与程度是区域反贫困路径的根本选择。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区域贫困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以区域为研究单位,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给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区域贫困测度、识别的标准、模型和方法,并对我国省、地市级和部分县乡镇的区域贫困度进行了测算分析,描绘出了它们的空间地理分布;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贫困区域致贫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区域反贫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我国所实施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绩效分析评价,找出其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的贫困程度和类型,提出了差别化的区域反贫困战略目标、政策和路径选择。

陈汝军[6](2013)在《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保障是民生之要,是安国之策。社会保险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的人数众多,涉及的领域宽广,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建立到现在已经走过60多年的历程。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职工大省。多年来,在贯彻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同时,江苏紧密结合省情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有效实施为江苏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国家和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实践,全面梳理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脉络,分析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主体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能、作用,对江苏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完善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部分政策,从而更好地提高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效果。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分为制度改革的起步、制度的统一与功能展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三个阶段。通过先行先试,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全社会养老保险意识普遍增强;二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全国统一,各项管理不断规范;三是省级统筹稳步推进,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制度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四是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五是养老保险的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面对新形势江苏省养老保险政策实施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即政策实施的主体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资源不足、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不高、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较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部分政策不够合理等四个方面。其中,这些不够合理的政策主要表现为: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水平不高,养老保险制度部分参数设计不够合理,多支柱体系不够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进展缓慢,养老保险参保结构不够科学等方面。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主体。根据我国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性质、职能,从理论上分析,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该是服务型政府的执行机构。江苏省养老保险经办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机构的性质、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都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随着江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方式的变化,将有更多的人群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事业发展在整体上将进入科学管理、精细管理的新阶段。因此,必须逐步理顺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提升养老保险标准化建设的水平,大力推行网上社保经办业务,合理利用市场资源提高经办服务效率,以利于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资源。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产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稳定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统计,2010年底,全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工3284万人,约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21.4%。对于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问题,全国各地进行了一些探索。江苏省较早地将农民工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范围,2007年至2011年,农民工参保人数五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但是历年的参保率都在40%左右徘徊。农民工参保率不高主要有历史因素、劳动力因素、企业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原因。因此,必须对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坚持分类保障的原则。对在城乡各类单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制度明确他们必须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对于收入不稳定,流动频繁的农民工和劳务派遣的农民工,在制度上可作出弹性规定,即根据本人自愿可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也可以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适应农民工流动频繁的特点和身份经常在农民和职工之间转换的情况,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种制度的转换衔接。同时,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加大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执法维权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流程,增强农民工参保的便携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养老权益。人口结构是影响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江苏是在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作为人口大省,江苏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主要呈现“二大三高”的特征,即绝对数量大、地区差异大,高速、高龄、老年抚养比高,养老金的实际支出占GDP的比例逐年上升。从最近几年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数据看,虽然当期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总体上并不严重,但是人口老龄化对基金长期平衡的渐进影响仍然是十分明显的。必须切实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来源,强化基金的预算管理,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对于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针对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不够合理的问题,必须进行适当调整,达到完善政策的目的。第一,要提高省级统筹的水平,在实现统一制度政策、统一经办管理规程、统一信息系统等基础上,实现基金的统收统支,增强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二,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重要参数,维持适当的企业缴费比例是促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缴费比例是一个动态的量,应该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基金运营状况适时调整。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高达20%的费率,给许多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不利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还会引起严重的代际冲突,增加扩面征缴的难度。要适当降低企业缴费比例,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我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但是多年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没有全面展开,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致使制度变形。由于国家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给予补助等原因,江苏省的个人账户做实工作进展缓慢。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加快步伐,积极实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政策。第四,建立养老保险多支柱体系,确立政府、单位、个人养老保险责任合理的分担协调机制,是未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江苏省的企业年金发展滞后,没有起到养老保险第二支付应有的作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强制参加企业年金,不断扩大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范围。第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人群应该主要是企业职工,但是由于江苏省养老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比例明显偏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加以改善。

王飞鹏[7](2012)在《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社会和谐之基础。通过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公平就业、充分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长期以来,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劳动就业制度的影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资源不仅供给不足,而且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及不同群体之间分布严重不均,严重阻碍和制约了我国就业及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就业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一条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劳动者均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为总目标,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并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公平正义、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对我国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原则及制度建设进行了整体构思。本文内容结构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共分六章。第一部分,理论基础研究(引言、第二章)。这一部分是全文的基础研究部分。首先,在分析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并对其研究目标、技术路径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整体构思。其次,梳理和总结了本研究的理论支点,如公平正义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科学发展观,对其核心思想及价值理念进行了归纳和提炼,形成了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基本原理和价值准则。第三,在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层次及内容体系。第四,在分析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最后,在探讨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研究视角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为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及制约因素分析提供了评价标准和方法指导。第二部分,现状及问题的成因分析(第三章、第四章)。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首先借助上一章的评价指标,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和归纳了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现状有了一个全面的把握和认识。其次,以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现状为依据,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为我国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实践依据。第三部分,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第五章、第六章)。这一章是本文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部分。首先,对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的职能定位及开展公共就业服务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发达国家缩小公共就业服务差距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以期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提供借鉴。其次,在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发展现状及均等化的制约因素,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原则和保障机制建设。总体来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为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要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还应结合我国国情及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现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以“公平正义、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按照责任与能力相对称、发展与改革相结合、需求与供给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劳动者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和快乐就业为目标层次,以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体化为载体,以城乡和区域间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建设为突破口,以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完善和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提升为重点,最终实现各类劳动者群体均等地享受公共就业服务的宏伟目标。具体可分三步走,即完善体系、城乡对接、提高水平。目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和体制建设,只有建立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才能确保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建设长效发展和科学发展。在制度建设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有: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制和机制、创新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模式等。

李学斌[8](2012)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提出自2000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社区养老成为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养老方式,社会变迁的诸多因素导致我国城市家庭养老功能的衰微,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和实际养老状况都是居家养老,面对家庭养老的弱化趋势,欲实现社区养老必须人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当前有关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汗牛充栋,但存在着实践丰富而理论欠缺的问题,以往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局限于对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忽视了对其他模式的概括总结和比较,并且局限于对策应用型研究,缺乏理论概括和提升。本论文从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南京市的实地调查,以南京为代表,概括出我国现有社区养老服务的主要实践模式,并进行了分类研究,包括行政主导型的街居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合作供给的政府购买模式、作为计划经济遗产的单位服务模式以及作为市场经济产物的市场服务模式。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资金来源、输送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各种模式的不同特征及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文章通过分析认为:可以将现有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分为市场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和非市场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街居服务、单位服务、政府购买服务这三种模式属于非市场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家政服务为代表的市场服务模式属于市场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从服务范围上,市场服务模式适用的服务对象范围最广,其次是街居服务模式、单位服务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适用范围最小,因此应大力发展市场型社区养老服务,并加以规范化管理。从服务内容上,政府购买模式和市场服务模式可以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照顾服务,但这些照顾服务还停留在家政服务低水平的生活照料服务,还不能为老人提供居家康复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等专业化服务。而街居服务模式和单位服务模式更多地为健康老人提供非照顾型服务,以社会管理、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未将照料服务纳入服务范围。伴随未来我国人口高龄化、空巢化的发展,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医疗健康服务、长期照顾服务是今后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在服务内容上应加强的方面。在服务资金上,街居模式和政府购买模式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福利的色彩,单位服务模式由单位出资开展各项服务,更具有单位福利的色彩。在市场型模式中,资金源自老年人及其家庭,是一种市场交换关系。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面向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料保险制度,因此,养老服务的资金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未来发展看,应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迅速发展带来的照顾需求。在服务输送机制上,街居模式、政府购买模式及单位模式这三种模式与政府关联更为紧密,受到政府的更多重视,建立有系统的、自上而下的科层化管理体制,由于有正式组织、特别是政府的监督管理,运作较为规范。由于日前我国家政服务行业缺乏规范化管理以及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市场型模式的运作尚不够规范,亟需政府加大管制力度。论文对单位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创新性研究,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作为计划经济遗产的单位服务模式具有其独特优势,在未来发展趋协上,可以对单位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实行社会化改革,但应继续发挥单位养老服务的优势,建立单位与社区合作管理服务退休职工的机制。文章认为:从社会学角度看,四种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产生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变迁在养老服务领域的体现,即从国家一元化的整体性社会结构转向国家、单位、民间组织、市场的多元化社会结构,福利提供亦由国家单一主体转向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它们分别对应满足着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老人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分别对应满足不同自理能力的老人的需求。研究指出,福利多元主义对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分析研究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理论思路。福利多元主义强调不应视政府为提供福利的唯一来源,指出了政府以外的多个福利来源部门:志愿部门、私营部门和非正式部门。我国作为一个拥有超过1.7亿庞大老年人口的国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部门绝不可能完全依赖政府唯一提供渠道,必须鼓励提供主体的多元化,由政府之外的其他组织如民间养老机构、家政服务公司、传统单位等多个部门提供。福利多元主义背景下的西方社区照顾模式、照顾管理协作模式对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实践具有借鉴意义。笔者认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应依托多个载体,发挥不同模式的优势特点,鼓励各种模式共同发展才能满足老年人巨大的社区服务需求。在对服务模式的选择上,坚持主体优势原则、成本—效率原则、需求满足原则。积极利用多元福利提供体系,发挥不同模式在提供服务中的优势,实践福利治理,实现老年人安享晚年,更好地提高他们晚年生活的质量。

肖艳辉[9](2012)在《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转型期的“制度性贫困”背景对社会救助制度的责任模式选择有着急切的定位需要。从一个全球范围的视角来比较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的社会救助责任模式,找出共同经验,为我所用,意义重大。发达国家的英、美、德、瑞典都经历了国家无责任阶段的慈善救济模式、国家有限责任的补济救助模式、国家强责任阶段的凯恩斯-贝弗里奇模式、多元主体责任阶段的国家和社会共享模式阶段。这几种模式变迁有着深刻的原因:既有共同的社会大背景,也有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影响。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经济危机、丁人运动的大规模爆发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福利依赖现象的滋长是其共同的社会原因。理论原因的影响因不同的阶段而分别不同:国家无责任阶段,主要有致贫原因个人因素论、社会连带思想、守望相助思想。国家有限责任阶段,主要有制度变迁理论、负所得税理论。国家强责任阶段,主要有社会制度不平等论、德国新历史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福利经济学、新剑桥学派、费边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发展等的影响。多元主体责任阶段,主要有经济自由主义、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社会风险分担理论、“合理利己主义”理论、贫困陷阱理论、福利依赖理论、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思想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南非、拉美国家、俄罗斯和我国,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模式有着一定的类同性。改革开放前基本上都是实行全民覆盖与有选择补助的社会救助计划,而在民主化的改革进程中,得益于联合国的推动,将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应用于国内的社会救助制度改革,从以往单纯的生活救助变为发展被救助者“可行能力”的救助,以解决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制约的紧张关系;在责任承担上,除了强调国家的主要救助责任外,也开始强调被救助者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一些救助项目开始实行私有化改革,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在救助方面的效用。理论方面的影响主要是贫困者应得权利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我国社会救助责任模式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儒家传统思想、社会结构贫困观、社会救助“秩序控制论”、社会救助“经济影响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和“人民利益观”、唯物史观应用于社会救助制度及反“福利依赖”思想、社会排斥理论等。域外国家制度变迁带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在制度模式上由单纯的生活救助向工作导向型转换,注重发展被救助者的可行能力;国家权力向社区放权和转移,寻求国家和社会共担的责任模式。在影响制度变迁的原因方面带来的启示主要有模式的选择与社会背景相对应、模式的转变与社会需求相对应,观念影响模式选择。除了域外的经验外,还要借鉴我国传统社会的丰富经验。我国未来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选择要在克服现有不足的基础上,确立国家责任为主和社会责任为辅的社会救助责任模式,应选择发展被救助者可行能力的救助模式,应建立综合式的社会救助模式,应从“输血式”模式向“造血式”模式转换,国家救助责任应向“社区合作”模式转移。

梁德友[10](2010)在《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对弱势群体进行伦理关怀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它关涉到弱势群体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是弱势群体真正摆脱弱势地位,融入主流社会的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弱势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本文把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置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运用建立在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透视基础之上的道德社会学研究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演绎相统一、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佐证的研究思路,探索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并尝试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体系。伦理关怀以“人是目的”作为指向和尺度,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肯定的一种深层次关怀。伦理关怀的“伦理性”不仅体现在关怀方式、方法上,而且还体现在关怀的内容上。从人的三种存在方式来分析,伦理关怀有物质—精神—道德三个维度,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必须从这三个维度展开;从道德责任的角度来分析,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责任主体有政府、社会、弱势群体个人。其中,政府和社会是弱势群体改变弱势地位不可或缺的外部支持。弱势群体个人必须承担起“自我关怀”的责任,积极改造弱势心理,主动增权,提高自我关怀能力;从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方式来分析,必须坚持人道主义原则、公平与倾斜原则和发展原则,运用伦理的手段和伦理的方法,对其进行伦理关怀和支持,促进其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从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道德实践分析,应坚持“以生存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以权益为保障,以尊严为目的”为路径取向。其中伦理救助是维护弱势群体尊严,构建弱势群体精神家园,实现对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深层次需求。在伦理救助路径选择层面,本文探讨了思想道德教育在弱势群体伦理救助中的价值、意义以及策略方法。

二、连云港出台特困群体再就业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云港出台特困群体再就业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 ——以盐城市W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对象
        1.1.4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贫困相关研究
        1.2.2 精准扶贫相关研究
        1.2.3 社会工作介入扶贫相关研究
        1.2.4 概念界定
    1.3 研究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精准扶贫的现状及问题
    2.1 扶贫现状
        2.1.1 精准扶贫路径
        2.1.2 精准扶贫举措
        2.1.3 精准监管机制
    2.2 精准扶贫困境
        2.2.1 扶贫对象主观参与度不高
        2.2.2 专业扶贫开发力量不足
        2.2.3 扶贫政策宣传不够
        2.2.4 扶贫开发措施形式单一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探索
    3.1 社会工作概述
    3.2 个案工作介入
        3.2.1 初访案主
        3.2.2 服务目标
        3.2.3 个案成效评估
    3.3 小组工作介入
        3.3.1 小组背景
        3.3.2 需求评估
        3.3.3 小组活动计划
        3.3.4 小组活动内容
        3.3.5 小组工作评估
    3.4 社区工作介入
        3.4.1 摸底调研
        3.4.2 发展计划
        3.4.3 社区行动
        3.4.4 社区工作评估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对策、建议与反思
    4.1 对策
        4.1.1 发挥专业优势,协助精准识别
        4.1.2 倡导增能赋权,发展自助能力
        4.1.3 运用优势视角,激活自身潜能
        4.1.4 聚合资源优势,推进精准脱贫
    4.2 建议
        4.2.1 加大购买服务力度,推动服务机构孵化培育
        4.2.2 加强社会工作宣传,夯实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力量
    4.3 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精准扶贫背景下山区贫困县产业空间特征及其规划对策研究 ——以湖北宣恩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现实问题
        1.1.1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调整时期,山区贫困县是精准扶贫的主战场
        1.1.2 现阶段产业扶贫是山区贫困县精准扶贫的有效实现形式
        1.1.3 产业扶贫与产业空间的相互作用日趋强化
        1.1.4 山区贫困县产业扶贫面临着普遍性的发展困境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产业布局区位理论
        2.1.2 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2.1.3 产业空间布局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产业空间研究
        2.2.2 产业空间规划研究
        2.2.3 精准扶贫与山区贫困县产业扶贫研究
        2.2.4 相关研究评述
    2.3 本章小节
3 宣恩县概况及其精准扶贫发展历程
    3.1 案例代表性
    3.2 宣恩县概况
        3.2.1 地理位置
        3.2.2 地形地貌
    3.3 精准扶贫背景下山区贫困县产业扶贫的机遇
        3.3.1 政策发展机遇
        3.3.2 市场发展机遇
    3.4 宣恩县经济与城镇化发展概况
        3.4.1 宣恩县经济发展概况
        3.4.2 宣恩县城镇化发展概况
    3.5 宣恩县精准扶贫发展历程
        3.5.1 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阶段
        3.5.2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阶段
        3.5.3 易地扶贫搬迁阶段
    3.6 本章小节
4 精准扶贫背景下宣恩县产业空间特征分析
    4.1 精准扶贫与产业空间的作用关系
        4.1.1 研究维度—国家政策和地方探索两个政策维度
        4.1.2 研究内容—影响产业空间的政策内容
        4.1.3 作用关系—产业扶贫模式与产业空间特征的理论搭建
    4.2 产业扶贫模式下产业空间特征
        4.2.1 整体形态:宏观形成面状产业空间,中观轴向拓展、内向填充
        4.2.2 功能布局:宏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观工业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激增,微观出现社区工厂微空间
        4.2.3 空间格局:中观由同心圆向工业驱动的扇形特征转变
    4.3 精准扶贫背景下产业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4.3.1 整体影响因素
        4.3.2 功能影响因素
        4.3.3 空间影响因素
    4.4 产业扶贫实施后宣恩县产业空间评价
        4.4.1 产业的空间集聚效益
        4.4.2 产业空间结构水平
        4.4.3 产业经济竞争力
        4.4.4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效果
    4.5 精准扶贫背景下宣恩县产业空间问题
        4.5.1 边界作用抑制,产业空间细碎
        4.5.2 城乡产业分工不明确,布局层次低
        4.5.3 产业经济滞后与消除贫困之间的问题
        4.5.4 产业空间规划动态弹性不足,产业扶贫项目运行不佳
        4.5.5 搬迁社区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关系耦合欠佳
    4.6 本章小节
5 精准扶贫背景下宣恩县产业空间规划对策研究
    5.1 精准扶贫背景下宣恩县产业空间规划原则
        5.1.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
        5.1.2 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原则
        5.1.3 精准脱贫,规划引领原则
        5.1.4 创新驱动,完善体系原则
    5.2 精准扶贫背景下宣恩县产业空间规划对策
        5.2.1 宏观县域层面--精准调控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5.2.2 中观规划区层面—加快产城融合,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
        5.2.3 微观城市规划区层面--认清产业空间特征
    5.3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工程实践项目
    C 宣恩县“精准扶贫”中产业扶贫相关政策一览表
    D 宣恩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览表
    E 宣恩县企业分布一览表
    F 2017 年宣恩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G 宣恩县2015年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备查表
    H 产业扶贫贫困户调研问卷
    I 产业扶贫社区工作人员调研问卷
    J 论文数据采集
致谢

(3)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社会救助的内涵外延
        1.3.2 社会救助的基本问题
        1.3.3 社会救助的统筹问题
        1.3.4 社会救助的财政问题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
2 社会救助体系的起源与发展
    2.1 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的起源与发展
        2.1.1 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的起源
        2.1.2 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的发展
    2.2 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发展与成效
        2.2.1 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发展脉络
        2.2.2 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资源投入
        2.2.3 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发展成效
3 统筹社会救助体系的现实需求
    3.1 外部需求:现代政府生产力从分工到集成的变革
        3.1.1 工业社会的分工机制显着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3.1.2 分工与集成融合更加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3.2 内部需求: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统筹不足的主要表现
        3.2.1 央地权责的模糊化
        3.2.2 制度边界的混串化
        3.2.3 项目内容的错乱化
        3.2.4 管理体制的分散化
        3.2.5 资金调剂的堵塞化
        3.2.6 待遇水平的差异化
4 统筹社会救助体系的理论支持
    4.1 公民社会权利与公平正义论
    4.2 制度交易成本与制度公平效率
    4.3 现代性转型与社会融合
5 基于低保标准的统筹社会救助体系的财政投入效率分析
    5.1 低保标准的动态变化与城乡分割
        5.1.1 低保标准的动态变化
        5.1.2 低保标准的城乡分割
    5.2 统筹城乡低保标准基层实践
        5.2.1 北京市城乡低标准的统筹
        5.2.2 上海市城乡低标准的统筹
        5.2.3 其他地市城乡低保标准的统筹
    5.3 统筹社会救助体系财政支出效率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5.3.1 模型选择
        5.3.2 指标选择
    5.4 省级层面统筹社会救助体系财政支出效率分析
        5.4.1 第一阶段DEA分析
        5.4.2 第二阶段SFA分析
        5.4.3 第三阶段DEA分析
    5.5 市级层面统筹社会救助体系财政支出效率分析
6 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主要原则与要求
        6.1.1 厘清统筹社会救助的四组关系
        6.1.2 把握统筹社会救助的主要特征
        6.1.3 明晰统筹社会救助的核心关键
        6.1.4 平衡统筹社会救助的公平效率
    6.2 具体建议与措施
        6.2.1 统筹央地关系:明晰制度权责
        6.2.2 统筹相关制度:厘清救助边界
        6.2.3 统筹项目内容:理顺救助层次
        6.2.4 统筹管理平台:提升救助效率
        6.2.5 统筹财政投入:优化救助资源
        6.2.6 统筹待遇水平:实现救助均等
附录
参考文献

(4)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政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展望与不足
第一章 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政策概述
    第一节 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政策的背景
        一、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
        二、贫困大学生的失业问题
        三、帮扶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
    第二节 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政策的变迁
        一、初级阶段(2002-2008年)
        二、进展阶段(2008年-至今)
    第三节 江苏省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政策概述
        一、招募的对象及岗位设置
        二、招募流程
        三、日常管理
        四、政策待遇
    第四节 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就业公平理论
        二、劳动力市场均衡模型
第二章 江苏省贫困大学生政策实施情况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岗位开发情况
        二、人员安置情况
        三、资金安排情况
        四、人员期满退出情况
    第二节 江苏省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政策调研
        一、本次调研的设计思路
        二、调查问卷结果汇总
        三、座谈会情况总结
第三章 江苏省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岗位开发层面的问题
        一、开发难度大
        二、数量种类饱和
    第二节 岗位管理层面的问题
        一、责任归属不清
        二、福利待遇偏低
        三、岗位凝聚力差
    第三节 岗位培训层面的问题
        一、培训种类单一
        二、培训形式简单
        三、培训师资缺乏
    第四节 岗位资金层面的问题
        一、省级补助资金不足
        二、地方资金筹措困难
第四章 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政策的完善方向
    第一节 政府的角色定位
        一、政府是公益性岗位政策制定的主导者
        二、政府在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管理中担当间接提供者
        三、政府是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成本的分担者
    第二节 完善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政策的建议
        一、建设以需求为导向的岗位开发机制
        二、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进行岗位管理
        三、改进提升公益性岗位培训机制
        四、扩展公益性岗位资金的筹措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座谈会发言提纲
致谢

(5)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贫困的概念
        2.1.2 贫困标准与贫困测度
        2.1.3 致贫原因与反贫困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贫困与贫困标准
        2.2.2 反贫困模式与政策绩效研究
第3章 区域贫困相关理论
    3.1 贫困与区域贫困的概念与内涵
        3.1.1 个体(家庭)贫困定义与贫困标准
        3.1.2 区域贫困的定义与标准
    3.2 区域发展理论
        3.2.1 区域发展理论主要流派
        3.2.2 区域发展进程
    3.3 区域贫困形成机理与反贫困理论
        3.3.1 区域贫困形成机理
        3.3.2 区域反贫困理论
    3.4 区域贫困测度与识别理论
        3.4.1 区域贫困的测度方法
        3.4.2 区域贫困识别标准与等级划分
第4章 区域贫困的测度、识别与空间分布
    4.1 区域贫困的变化趋势分析
        4.1.1 全国城乡贫困动态
        4.1.2 省域贫困动态
    4.2 省域贫困测度与识别
        4.2.1 省域城乡一体的贫困广度和深度
        4.2.2 省级贫困区域的贫困等级与空间分布
    4.3 地级市区域贫困测度与识别
        4.3.1 地市级区域贫困测度方法
        4.3.2 地市级区域贫困识别标准
第5章 贫困区域致贫因素实证分析
    5.1 贫困区域与区域自然禀赋
        5.1.1 自然禀赋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1.2 区域贫困度与自然禀赋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5.1.3 区域贫困度与自然禀赋因素的关系分析
    5.2 贫困区域与区域经济基础
        5.2.1 经济基础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2.2 区域贫困度与经济基础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5.2.3 区域贫困与经济基础因素的关系分析
    5.3 贫困区域与区域人力资本
        5.3.1 人力资本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3.2 区域贫困度与人力资本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5.3.3 区域贫困与人力资本因素的关系分析
    5.4 贫困区域与区域财政金融
        5.4.1 财政与金融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4.2 区域贫困度与财政金融面板模型估计与检验
        5.4.3 区域贫困与区域财政金融的关系
    5.5 贫困区域与区域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
        5.5.1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因素的选择与模型设定
        5.5.2 区域贫困度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面板模型估计与检验
        5.5.3 区域贫困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关系分析
    5.6 区域贫困致贫因素的综合分析
        5.6.1 自然禀赋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2 经济基础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3 人力资本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4 财政金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5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6 区域贫困度致贫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第6章 反贫困政策与成效
    6.1 农村反贫困政策与效果
        6.1.1 农村反贫困政策
        6.1.2 农村扶贫政策的效果
    6.2 城市反贫困政策与效果
        6.2.1 城市反贫困政策
        6.2.2 城市反贫困政策的效果
    6.3 城乡一体反贫困政策与效果
        6.3.1 城乡一体反贫困政策
        6.3.2 城乡一体反贫困政策效果
    6.4 反贫困政策存在的问题
        6.4.1 反贫困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体系不健全
        6.4.2 扶贫政策衔接性差,投入和目标相脱节
        6.4.3 以政府扶贫为主,缺乏专业化和社会化参与
        6.4.4 以物质性措施为主,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
        6.4.5 反贫困可持续性弱,返贫现象控制不力
第7章 贫困区域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1 区域反贫困总体战略与路径
    7.2 贫困区域反贫困政策措施
        7.2.1 中国扶贫开发现状
        7.2.2 中国反贫困战略的思考
    7.3 扶贫攻坚时期的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3.1 西部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3.2 中部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3.3 东北地区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4 贫困区域差别化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4.1 贫困区域反贫困战略与途径
        7.4.2 相对贫困区域的反贫困战略与途径
        7.4.3 一般区域的反贫困战略和途径
第8章 结论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综述
        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研究
        二、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三、综合评价
    第三节 论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社会保险
        二、养老保险
        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总体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总体思路
    第五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有待完善之处
第二章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回眸和审视
    第一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发展历程
        一、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起步(1984—1996年)
        二、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与功能展开(1996—2000年)
        三、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2000—2010年)
    第二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成效
        一、全社会养老保险意识普遍增强
        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全国统一,各项管理不断规范
        三、省级统筹稳步推进,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制度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四、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五、养老保险的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平显着提升
    第三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实施的主体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资源不足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不高
        三、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较大
        四、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部分政策不够合理
第三章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主体--社保经办机构
    第一节 我国社保经办机构概述
        一、社会经办机构是服务型政府的政策执行机构
        二、当前我国社保经办机构存在的问题
        三、实现社保经办机构管理体制创新
    第二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的现状与进展
        一、江苏省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概况
        二、江苏省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的进展
    第三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一、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二、提升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思考
第四章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现状及政策回顾
        一、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现状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回顾
    第二节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历史沿革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调查分析
        一、江苏省农民工基本特征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
        三、基于苏南、苏中、苏北农民工的调查分析
    第四节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五节 完善江苏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建议
        一、调整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
        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三、加大执法维权力度,提高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参保率
        四、调整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优化转移接续流程
第五章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
    第一节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绝对数量大
        二、地区差异大
        三、老龄化速度快
        四、高龄占比高
        五、老年抚养比高
    第二节 江苏省养老金支付情况分析
        一、养老金支付水平现状
        二、未来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的合理支出水平
    第三节 江苏省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基本特点
        一、参保人数变化情况
        二、离退休人数变化
        三、负担系数
        四、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
        五、总结
    第四节 实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简要探索
        一、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来源
        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
        三、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
第六章 优化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思考
    第一节 提高省级统筹的水平
        一、全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历程
        二、江苏省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实践
        三、江苏省省级统筹面临的问题
        四、提升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水平的路径是实现基金的统收统支
    第二节 降低企业缴费比例
        一、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现状
        二、企业缴费比例偏高的负面效应
        三、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可行性
    第三节 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一、个人账户的产生和发展
        二、我国个人账户做实的简要历程
        三、江苏省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的基本情况
        四、江苏省个人账户做实情况
        五、加快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的步伐
    第四节 扩大企业年金的范围
        一、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回顾
        二、企业年金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江苏企业年金发展情况
        四、完善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
    第五节 完善养老保险的参保结构
        一、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结构情况
        二、参保群体结构形成的原因
        三、采取切实措施优化参保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江苏省养老保险部分年份相关图表
附录2 江苏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
附录3 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
致谢

(7)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视角与内容界定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内容
        1.3.3 数据来源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论文框架与创新点
        1.5.1 论文框架
        1.5.2 创新及不足
2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
    2.1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支点与概念界定
        2.1.1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支点
        2.1.2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概念界定
    2.2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判断标准与内容体系
        2.2.1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判断标准
        2.2.2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体系
    2.3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与实现机理
        2.3.1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
        2.3.2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理
    2.4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2.4.1 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绩效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2.4.2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3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取得的成效
        3.1.1 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不断完善为均等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3.1.2 公共就业服务财政投入增多为均等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3.1.3 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为均等化提供了组织平台
        3.1.4 对就业弱势群体的积极援助为均等化奠定了发展基础
    3.2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
        3.2.1 公共就业服务财政投入不足且地区分布不均
        3.2.2 地区间公共就业服务发展不平衡
        3.2.3 不同群体享受的公共就业服务差异较大
        3.2.4 公共就业服务总体效率和满意度不高
4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发展不均的成因分析
    4.1 公共就业服务发展不均的成因分析:机会均等视角
        4.1.1 发展战略:非均等发展战略
        4.1.2 政治理念:均等化取向不清晰
        4.1.3 制度设计:制度体制不健全
        4.1.4 需求表达:农村居民需求表达机制欠缺
    4.2 公共就业服务发展不均的成因分析:投入均等视角
        4.2.1 政府职责:财政分配制度不科学
        4.2.2 经济基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4.2.3 协调机制:公共财政转移支付能力不足
    4.3 公共就业服务发展不均的成因分析:结果均等视角
        4.3.1 自然差异:区域自然条件差异
        4.3.2 政府效率:就业服务管理体制不统一
        4.3.3 供给机制: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机制不健全
5 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及均等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5.1 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的职能定位
        5.1.1 职业中介服务职能
        5.1.2 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发服务职能
        5.1.3 劳动力市场调节计划管理服务职能
        5.1.4 失业保险计划管理服务职能
    5.2 典型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及均等化的实践经验
        5.2.1 英国公共就业服务实践的经验
        5.2.2 美国公共就业服务实践的经验
        5.2.3 澳大利亚公共就业服务实践的经验
        5.2.4 加拿大公共就业服务实践的经验
        5.2.5 德国公共就业服务实践的经验
    5.3 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借鉴
        5.3.1 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模式
        5.3.2 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经验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6.2.1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
        6.2.2 明确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层次
        6.2.3 科学把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原则
        6.2.4 合理选择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路径
        6.2.5 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8)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国内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综述
    二、国外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的理解和确认
    二、理论视角:福利多元主义
    三、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服务维度分析框架
第四章 行政主导型的街居服务模式
    一、街居服务模式的由来
    二、街居服务模式案例分析
    三、街居服务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四、社区居委会与民间组织在提供服务方面的差距
    五、街居服务模式的完善和创新
第五章 政府与社会合作供给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一、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由来
    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案例分析
    三、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四、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完善
第六章 计划经济的遗产——单位服务模式
    一、单位服务模式的由来
    二、单位服务模式案例分析
    三、单位服务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四、单位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服务模式
    一、市场服务模式的由来
    二、市场服务模式案例分析
    三、市场服务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四、家政服务公司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五、家政企业对政府和社会的期望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若干问题的讨论
    三、未来研究的期望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附录一 访谈大纲
附录二 个案访谈对象名单
附录三 主要访谈记录
附录四 政府购买模式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反馈调查问卷
附录五 相关政策法规
参考文献
致谢

(9)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1.4 基本内容和逻辑结构
第2章 我国转型期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选择面临的困惑
    2.1 转型期的制度性贫困背景
    2.2 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频繁变迁
    2.3 当下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选择面临的困惑
        2.3.1 政府全部负责抑或与社会共担责任
        2.3.2 输血式模式与造血式模式如何兼顾
        2.3.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责任如何划分
        2.3.4 是依托单位还是依托社会
        2.3.5 是依托社会保险还是依托社会救助
        2.3.6 是模式创新还是传统模式改良
        2.3.7 是政策推动还是立法推动
第3章 典型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变迁及原因分析
    3.1 国家无责任阶段
        3.1.1 英国
        3.1.2 美国
        3.1.3 德国
        3.1.4 瑞典
    3.2 国家有限责任阶段
        3.2.1 英国
        3.2.2 美国
        3.2.3 德国
        3.2.4 瑞典
    3.3 强政府责任阶段
        3.3.1 英国
        3.3.2 美国
        3.3.3 德国
        3.3.4 瑞典
    3.4 多元主体责任阶段
        3.4.1 英国
        3.4.2 美国
        3.4.3 德国
        3.4.4 瑞典
    3.5 主要原因分析
        3.5.1 国家责任变迁的社会背景因素
        3.5.2 各阶段的学说及其影响
第4章 典型发展中国家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变迁及原因分析
    4.1 南非
    4.2 拉美国家
    4.3 俄罗斯
    4.4 主要原因分析
        4.4.1 贫困者应得权利理论及其影响
        4.4.2 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及其影响
第5章 我国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变迁及原因分析
    5.1 我国古代社会的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
        5.1.1 中央政府主要责任阶段
        5.1.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共担责任阶段
    5.2 我国近代社会的强政府责任模式
    5.3 我国现代社会的频繁变迁责任模式
        5.3.1 政府和集体以及个体共同责任阶段
        5.3.2 主要依靠集体和生产自救阶段
        5.3.3 集体和个体责任向强国家责任过渡
        5.3.4 强国家责任发展阶段
    5.4 我国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频繁变迁的原因分析
        5.4.1 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
        5.4.2 社会结构贫困观的影响
        5.4.3 社会救助“秩序控制”理论的影响
        5.4.4 社会救助“经济影响”理论的影响
        5.4.5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和“人民利益观”的影响
        5.4.6 唯物史观应用于社会救助制度及反“福利依赖”思想的影响
        5.4.7 社会排斥理论对社会救助制度的影响
第6章 比较与启示
    6.1 比较
        6.1.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6.1.2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6.1.3 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6.2 启示
        6.2.1 向“工作导向型”救助模式转换
        6.2.2 向社区放权和转移
        6.2.3 模式的选择是与社会政治背景相对应的
        6.2.4 模式的转变是与社会需求相对应的
        6.2.5 观念影响模式选择
        6.2.6 我国社会救助模式的选择要吸取我国传统社会经验
第7章 我国未来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选择可行之策
    7.1 我国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不足分析
        7.1.1 社会救助中的国家基本法律责任缺位
        7.1.2 国家立法责任履行不够
        7.1.3 国家立法责任和行政责任配合不够
        7.1.4 国家履责方式存在问题
        7.1.5 社会救助国家司法责任虚置
    7.2 我国社会救助统一立法的价值选择
    7.3 应确立国家责任为主和社会责任为辅的社会救助责任模式
        7.3.1 政府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划分及合作
        7.3.2 政府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划分理由
    7.4 我国社会救助模式应向发展可行能力转换
        7.4.1 可行能力与自由的关系
        7.4.2 可行能力与平等的关系
        7.4.3 可行能力与发展的关系
        7.4.4 可行能力理论对反贫困的启示
        7.4.5 可行能力对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启示
        7.4.6 能力贫困的界定
        7.4.7 能力救助的主要内容
    7.5 我国应建立综合式社会救助模式
    7.6 我国应从“输血式”模式向“造血式”模式转换
    7.7 我国应从依托政府和单位向依托“社区合作”模式转移
        7.7.1 向“社区”合作模式转移的理由
        7.7.2 我国大连依托“社区服务社”的成功案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核心概念及经典理论应用
        1.2.1 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综述
        1.2.2 核心概念
        1.2.3 经典理论及其应用路径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与创新
        1.4.1 选题重点、难点
        1.4.2 学术创新
2 弱势群体伦理关怀述略:理论架构与意义
    2.1 伦理关怀概念意蕴
        2.1.1 "关怀"的通约性探寻
        2.1.2 "关怀"的伦理学解读:基于诺丁斯的思想
        2.1.3 伦理关怀内涵:元伦理学的探讨
    2.2 伦理关怀维度探析
        2.2.1 人的存在方式:伦理关怀的人性基础
        2.2.2 伦理关怀的维度
    2.3 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理论基础
        2.3.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2 "德福一致"理论
        2.3.3 人的需要理论
    2.4 弱势群体伦理关怀正当性证成
        2.4.1 弱势群体观评述
        2.4.2 马克思主义弱势群体观
        2.4.3 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正当性
3 镜像透视: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实践演进与启示
    3.1 中国传统社会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历史返观
        3.1.1 弱势群体:一个古老的话题
        3.1.2 中国传统社会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思想基础与理念
        3.1.3 养之、教之:中国传统社会弱势群体伦理关怀实践
        3.1.4 中国传统社会弱势群体伦理关怀反思
    3.2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
        3.2.1 过渡时期(1949—1956)
        3.2.2 计划经济时期(1956—1978)
    3.3 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检视
        3.3.1 社会转型:转型期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背景分析
        3.3.2 体制之殇:转型期弱势群体的成因剖析
        3.3.3 社会救助:转型期弱势群体关怀的制度安排
        3.3.4 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关怀的伦理审视
    3.4 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国际借鉴与启示
        3.4.1 西方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理论概述
        3.4.2 制度保障:西方社会弱势群体伦理关怀路径选择
        3.4.3 西方弱势群体伦理关怀实践的价值启示
4 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主体建构与责任分析
    4.1 弱势群体伦理关怀责任主体建构
        4.1.1 弱势群体伦理关怀主体:政府、社会和个人
        4.1.2 伦理关怀主体建构的价值和意义
    4.2 政府主体的责任边界
        4.2.1 道德责任与政府公共性
        4.2.2 政府主体关怀弱势群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3 善治:政府关怀弱势群体行为的伦理旨趣
    4.3 社会主体的伦理取向
        4.3.1 提高社会的道德宽容度
        4.3.2 弱势群体的社区融入
        4.3.3 第三部门支持
        4.3.4 强势群体的责任
    4.4 个人主体的道德自觉
        4.4.1 个人主体:"能动的行动者"
        4.4.2 改造弱势心理
        4.4.3 消除能力贫困,主动增权
5 基于伦理关怀的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道德实践路径
    5.1 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原则
        5.1.1 人道主义原则
        5.1.2 平等与倾斜原则
        5.1.3 发展原则
    5.2 以生存为核心,完善弱势群体的物质关怀体系
        5.2.1 作为人权的生存权
        5.2.2 底线生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5.2.3 底线保障:完善弱势群体物质关怀体系
    5.3 以发展为目标,强化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
        5.3.1 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及其发展
        5.3.2 弱势群体教育现状:以农民工为例
        5.3.3 加强教育支持,实现弱势群体的"内源"发展
    5.4 以权益为保障,健全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
        5.4.1 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内涵
        5.4.2 底层表达: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方式
        5.4.3 畅通渠道:健全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
    5.5 以尊严为目的,构建弱势群体精神家园
        5.5.1 伦理救助概念界定
        5.5.2 意义生存:弱势群体伦理救助之道德必然
        5.5.3 改变"去道德化生存"现状:弱势群体伦理救助的现实诉求
        5.5.4 实施伦理救助,构建弱势群体精神家园
6 余论: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学术原境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四、连云港出台特困群体再就业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 ——以盐城市W村为例[D]. 吴旭东.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2]精准扶贫背景下山区贫困县产业空间特征及其规划对策研究 ——以湖北宣恩县为例[D]. 张竹昕. 重庆大学, 2019(01)
  • [3]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D]. 王雄.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4]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政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翟赵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D]. 冯艳. 辽宁大学, 2015(06)
  • [6]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D]. 陈汝军. 南京大学, 2013(05)
  • [7]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 王飞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07)
  • [8]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李学斌. 南京大学, 2012(07)
  • [9]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比较研究[D]. 肖艳辉. 湖南大学, 2012(05)
  • [10]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 梁德友.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连云港出台特困人群再就业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