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建议

河南省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建议

一、关于河南省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世荣,庞勇,张会儒,王兵,叶兵,江泽平,谢和生,牛晓栋,王登举,丁易,吴水荣,宋庆丰,王晓慧,张超[1](2021)在《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文中指出天然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与生态资源,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覆盖范围最广、投资规模最大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自2000年正式启动以来,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以及东北、内蒙古、新疆、海南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保护修复、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深远影响。天保工程二期于2020年结束,全面定量评估天保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和国内外的巨大影响,可为全面推进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复提供科技支撑,为后续政策修订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样地调查、生态站观测、比较分析等手段,构建了适用于天保工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涵盖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生态修复措施和政策设计5个方面,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开展全国性的重大生态工程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杨朝兴[2](2020)在《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林业实践与探讨》文中认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赋予林业新的目标任务。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居于承上启下的特殊区位,省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林业实践与探索具有典型意义。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回顾梳理了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林业实践,客观分析了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探讨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林业途径措施。

董玮[3](2017)在《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森林的生物机能为核心的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越来越表现出基础性、主体性和先导性。由于林业的基础是森林,其公益性、产业性和弱质性密不可分,经营、管理和外部性都伴随着较高的综合风险,尤其需要公共政策的协同发力和持续保障。当前,在“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新战略,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同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实施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发展以林业为支撑的林业生态经济正在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推进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面。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完善林业公共政策体系日益上升为国家战略,日渐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讨论的热点。在促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林业公共政策,通过政策的实行完成对相关群体利益的调节,利用利益激励机制实现对森林生态建设的推动和林业经济增长的促进,进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林业公共政策作为经济激励方式,在体现生态保护经济性的同时又兼顾了经济发展的生态性,其实行有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本文以公共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为分析基础,从林业的两大特殊属性——公共品与外部性出发,从理论上阐释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并从实践上进行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与公共政策的效应测度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网站资料以及实际调研,本文对省级和农户层面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以及公共政策实施与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评价并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对林业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林业财政政策、林业产权政策和林业管制政策三大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3-2013年涵盖9个省份1497个样本农户的跟踪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我国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并测算了各政策的贡献度。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双重分析结果提出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的优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视经济系统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思想,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释义模型,认为经济的扩大化再生产不是无限的,必须受到能量传递不可逆转条件的制约。林业经济增长也并非无限,而必须有适度的规模,适度规模的约束条件即林业生态的承载力。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在一定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发展林业经济,达到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以及废弃物的吸收平衡,即达到稳态均衡。(2)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及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研究。通过宏观统计数据,认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总体状况以及区域生态发展差异状况,明确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描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较大,森林生态功能较弱。基于公共品与外部性理论,指出了林业公共政策施行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通过对我国林业公共政策的演进以及当前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梳理,结合对政策执行及需求等现实情况的调研,反映了林业公共政策的总体情况,并指出存在财政支出结构刚性、产权改革目标偏离、管制寻租及委托代理风险等问题。(3)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利用历年森林资源普查数据、林业发展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从宏观、微观两方面以及规模、结构、分配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对我国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进行了测算。整体来看,南方林区及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好,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的均值分别为1.899和1.821,南方林区对区域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更高,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更多依赖对林业资源消耗。而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差,其指数分别为0.908和0.871,尽管东北林区及西南林区林业资源丰富,但是对林业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存在效率损失。(4)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区段和类型划分。按照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大小,将我国不同区域林区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优质区、良好区、成长区和落后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优质区主要包括贵州、广东等5个省份,均分布在南方林区,单位林业生态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倍以上,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林业生态良好区主要包括江西、辽宁等9个省份,单位林业生态所生产的经济效益处于1和2之间,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好。成长区包括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基本分布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尽管这两大国有林区林业资源特别丰富,但是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并未发挥森林资源的比较优势。林业生态经济落后区包括山东、江苏和甘肃3个省份,该区域省份在考察期间生态水平均呈现了下降趋势,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严重损害了林业生态资源和环境。(5)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与差异分析。根据对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结果,分析案例省份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并继而比较省份之间政策因素的差异,识别出重点政策因素,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不同地区间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政治基础的差异,其公共政策的实施与执行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财政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公共管护支出、林区补偿标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方面;产权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林权证的规范化管理、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保险以及林权纠纷调处问题等方面;相较于林业财政政策和产权政策,各省份间的管制政策差异性较小,只是对于不同林区伐后森林郁闭度、林分蓄积量、采伐强度等的数值规定略有不同。(6)林业公共政策的生态经济效应测度。在定性分析找出政策因素的基础上,做更深一步的公共政策效应及贡献度定量分析,以遴选出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有突出作用的政策类别,为政策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效应。其中,对林业生态经济效应影响系数最高的三项分别是:产权政策中的林地流转政策、管制政策中的林木采伐指标是否易获得以及财政政策中的造林补贴政策。造林补贴主要针对生态林有较为显着的效果;而对于商品林,抚育补贴、集体林权改革、林木资源管制政策效果较为明显。(7)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析。对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林业生态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35.53%,管制政策8.63%,财政政策8.21%。对于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5.14%,财政政策0.83%,管制政策0.16%。不同省区由于所处区位、资源、环境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各项林业公共政策在各地区的贡献度表现不同。综合来看,产权政策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管制政策在湖南、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财政政策在湖南、辽宁、福建三省贡献度较高。(8)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是当地资源、经济、社会、体制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不同的发展模式与政策搭配存在效力的差异。从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要素利用角度,提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提高林地产出率、森林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林业资本产出率、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制度效率等。结合对生态经济和公共经济学理论的演绎推理,明确公共政策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进而针对不同林区所处的不同区位、不同权属、不同林种等特征,设计差别化的林业公共政策组合方案,并辅以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多层次公共政策组合体系。

王俊燕[4](2017)在《流域管理中社区和农户参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去的30多年,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较快的经济体之一,并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由于绝大多的贫困人口生活在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农村社区、小流域和流域生态功能区,使资源环境压力和资源权属、生计、贫困等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拉大了地区之间收入水平差距,而且导致了不同群体在资源分配、社会参与和利益表达上的不平衡。制度性的障碍是流域内社区和农户不能参与资源管理决策的主要因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研究关注点放在了流域资源和生态管理中农村社区和农户参与的制度环境和支撑制度运转的机制、存在障碍和可能的参与路径方面。研究首先梳理评价了我国过去和当前流域管理的范式及存在问题;剖析了当前的制度环境下社区和农户参与的制度障碍(资源产权和法律法规),制度障碍的具体体现和影响贯穿于第四、五章的实证调查和案例分析中;通过实证调查呈现了在现有流域管理体制下的社区和农户的参与现状、存在问题和进行了原因分析;在利益界面的视角下,以漳河流域水资源使用的外部性为例,对社区和农户参与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了社区和农P在小流域资源管理"利益冲突典型事件"的参与行为特点、与小流域资源管理其他行动者之间的互动;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了"中国小流域管理项目"的参与机制以及现有制度环境对参与机制的制约。在此基础上,为建立包括社区和农户及其利益代表在内的多利益群体参与的流域管理机制提出构想。社区和农户参与的制度环境分析发现,我国现有的产权制度、法律法规,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是限制社区和农户参与流域管理制度性障碍。社区和农户在流域资源管理中的参与和小流域资源管理中的参与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研究具体得出如下结论:(1)产权制度。在流域现有的产权制度安排下,社区和农户的产权主体地位不清晰,权利界定不完整,国家所有权对集体所有权的强势和控制以及自然资源所有权相配置的自然资源行政管理权的惯性越位和对农村集体和农民用益物权的挤压。(2)法律法规框架。在现有的流域资源法律法规框架下,表现为行政权的强势与社区和农户资源物权的弱势。在社区和农户缺乏参与机制的条件下,政府行使的资源使用和保护的公权力对小流域内社区和农户资源使用权利造成过度限制,使资源使用者难以获得合理的补偿。研究还发现,现有流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对不同用水者的取水权、用水的优先顺序和补偿等方面没有清晰的界定。因此,农户和社区在流域资源管理中的参与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3)流域管理体制。现行的流域管理体制在组织机构设置上,难以充分保障社区和农户的利益;在权力配置结构上,表现为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和职能交叉重叠,缺乏包括社区和农户在内的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流域管理协商机制,排斥了他们在流域资源管理中的参与。(4)社区和农户参与的实证研究。在实际的参与过程中,以流域资源管理的重要事项、关键环节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为例发现,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参与程度相对最低。在流域资源管理现有参与中,公众缺乏组织化的利益表达主体和有效的参与渠道;流域政策制定过程中以政府和专家决策为主导;公众参与形式单一和公众参与结果反馈不完善等问题。我国流域资源管理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不同层次的资源使用者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微妙的利益界面。以漳河流域水资源使用的外部性为例,以利益界面为分析视角,分析社区和农户参与的可能性。总体而言,农村社区和农民的利益被各方忽视。需要在社区和小流域层面建立相应的民主机制,给予社区和农户参与社区和小流域公共资源管理、使用和分配的权利,使博弈双方通过谈判的方式合作解决争端。建立流域区域内、小流域内的社区和农户参与是解决流域跨行政区外部性矛盾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还需要建立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协调和博弈机制,确保各级政府都能够从流域的公共利益出发行使公权力。在社区和农户参与条件下,流域不同区位间利益主体间的磋商谈判机制,是克服"外部性"矛盾冲突的重要制度安排。要实现上述利益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需要建立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参与式治理机制。尤其是代表流域周边民众和公共利益的组织参与流域资源管理的决策过程,在利益博弈中确保社区利益的最优化。(5)案例分析。从社区和农户在小流域的资源管理中的"利益冲突"典型事件分析得出,产权制度不明确影响了对受影响社区和农户水土资源的补偿,案例呈现的是对农户的自然资源权益缺乏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同时基层缺乏有效的民主参与机制,使农民有效地参与到社区集体资源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中。案例中社区和农户在资源使用和管理中的参与方式更多以各种抗争和冲突的群体事件呈现出来。在这些事件中,案例中涉及的那些社区组织,在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博弈中,并没有在帮助社区居民在社区资源的规划和分配、表达和争取自身的利益诉求发挥积极作用。社区和社区内的农户参与也缺乏外部社会力量的支持。农民参与的程序性权利的缺失。农民参与的渠道还十分缺乏,基本上仅限于行政村这一基层社区。对于对于更高层次的参与,很多时候采取上访或者群体抗争的方式。类似的事件全国各地多次发生,各级政府并没有制度化的公共协商机制和程序规则,应有法律性或者政策性的制度化参与规定,形成制度化的可持续参与渠道。从"中国小流域管理项目"的个案分析得出,该项目以"项目为载体",为社区和农户提供了一个利益博弈机制和平台,展示了农户和社区代表在社区、小流域管理中的参与。但是,以"项目为载体"搭建的社区和农户参与存在制度困境,现有制度安排对项目参与的运行存在制约。从社区和农户的角度而言,外部发展资源自上而下的输入,决定了项目资源的争取和使用过程,嵌套在现有的流域管理行政管理体制内。在从社区和小流域的资源管理进阶到高层次的流域管理中,社区和农户缺乏相应的组织实体或者机制实现与国家高层政府的互动和沟通。因此,需要构建一个良性的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包括社区和农户利益代表在内的流域管理协商机制。总之,根据制度分析、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发现,本文对社区和农户制度化参与进行了制度设计。社区和农户制度化参与流域管理的整个制度设计构想包括制度建构、机制设计、启动条件和动力机制。在参与的机制设计方面,根据流域管理公共事务的空间范围,分别从流域层面、中小流域层面、社区层面这三个层次,从参与主体、参与范围、参与程序、参与渠道和工具进行了系统的设计。按照辅助原则由低到高逐步推行,并据此选择最应当承担该项责任的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来执行和处理对应于不同流域尺度的事务。

梁哲[5](2017)在《山西省森林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影响作用巨大,并与人们平日活动息息相关,对于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有着不能被忽视的作用。随着人们不断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加重,人们逐渐意识到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国家也不断大力推进森林资源生态建设。其中,建立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尤为重要,确定一种合理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标准对于建立森林资源的科学生态补偿机制非常重要并具有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森林资源生态补偿概况,借鉴公共物品理论、生态资本理论等相关理论得出的研究成果,研究有关山西省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确定政府作为补偿主体对补偿对象,即林农、国有林企业等进行补偿,并以山西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具体案例,在以成本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公众支付意愿,利用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从政府、公众等不同层面研究补偿标准问题,并提出山西省在不断地实践中推进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工作的具体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现行补偿标准能够对工程投入成本及工程建设机会成本进行合理补偿,发展机会成本补偿较为不足,其补偿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不断提升补偿标准,政府保证投入足够的财政支出来支持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建设问题,推动补偿工作进行,保障国有林企业、林农等利益。(2)实施区域被调查者愿意支付的生态补偿费用为1.72元/亩·年,大部分被调查者愿意对森林资源生态补偿支付费用,被调查者的年龄、职业、是否了解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否意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有无了解等因素对被调查者能否对于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工作付出一定补偿费用有着显着影响。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希望能为山西省科学性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科学性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的指导下,促进山西省林业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全省自然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董彦华[6](2013)在《基于森林资源变化的忻州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忻州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两次(2000年、2005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依据,从森林资源量及质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对忻州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阶段性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年、2005年两个调查间隔期内,林地面积增加了5.8万hm2,活立木蓄积增加了27.13万m3,其中乔木林地面积增加了1.21万hm2,乔木林地蓄积增加了20.02万m3;森林面积净增加1.41万hm2,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6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天然乔木林资源面积增幅放缓,人工乔木林资源呈现出面积和蓄积双增长的趋势;在森林质量方面,单位面积蓄积量、蓄积略有减少,平均郁闭度呈现增长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忻州林业的生产经营和下一步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决策依据。

惠婷婷[7](2012)在《我国天保工程造林碳汇潜力研究》文中提出天保工程作为我国一号生态工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它以天然林保护为主,辅以公益林建设,形成了潜在的碳汇效益。本文结合我国森林2020年“双增”目标,选择天保工程一期造林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预测其2011-2020年碳汇潜力。论文分析了国内森林乔木层碳储量测定方法研究现状,引入生物量因子法和生物量方程法的概念,归纳整理了森林乔木层碳储量各种测定方法,并从方法数据库和方法应用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法、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生物量扩展因子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论文采用生物量转扩因子法对天保工程造林碳汇潜力进行研究,分析了林分活生物量碳库、死有机质碳库以及土壤碳库2011-2020年累计增量与年增量,讨论了天保工程造林活动的碳汇价值,结果表明:(1)天保工程一期造林2011-2020年活生物量碳库累计碳储量逐年增长,且有加快的趋势,至2020年累计碳储量达到0.27Pg C02;(2)死有机质碳库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增量趋于稳定,2020年土壤碳库年增量最大约为0.002Pg C02,总体上,活生物量碳库远大于死有机质碳库和土壤碳库;(3)天保工程一期造林活动对于实现2020年森林“双增”目标的贡献较大,对于抵消全球及我国碳排放的贡献较小,但是,造林活动仅是天保工程内容的一小部分,天保工程总的碳汇潜力尚待进一步研究。

刘永红,倪嶷[8](2011)在《天保工程二期政策及相关问题解读》文中认为在总结了天保一期工程实施背景、范围及投入、主要政策及总投入、主要成效及突出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天保工程二期政策的形成过程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了天保工程二期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期限、实施范围,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主要政策、资金投入和保障措施。特别是对主要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对照一期工程,指出二期工程在地方配套资金投入、森林管护、社会保险和政策性支出等补助标准、中幼林抚育财政补助等方面有所突破。

田新程[9](2011)在《天保工程:中国生态复兴之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成就综述》文中指出1998年是值得中国人永远牢记的一年。这一年,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危害最大、损失最严重的全流域大洪水,松花江和嫩江也分别出现了超

刘惠兰[10](2011)在《山更绿 水更清 天更蓝》文中研究说明为遏制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特别是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决定在12个省(区、市)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并于2000年在17个省(区、市)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 实施天保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的战略任务,?

二、关于河南省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河南省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1.1 森林资源评估
    1.2 森林生态效益评估
    1.3 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估
    1.4 天然林生态系统动态及保护修复技术评估
    1.5 天保工程政策评估
2 评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2.1 森林资源评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2.2 生态效益评价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2.3 天保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2.4 天然林生态系统动态及保护修复措施评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2.5 天保工程政策评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3 结语

(2)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林业实践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林业实践
    1.1 通过规划引导沿黄林业建设
    1.2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造林绿化
    1.3 加强黄河流域湿地保护立法
    1.4 严格管护沿黄天然林公益林
2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形势任务
3 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林业途径
    3.1 科学规划多方筹措投资
    3.2 统筹推进城乡国土绿化
    3.3 加强科技攻关技术推广
    3.4 依法保护森林湿地资源
    3.5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
4 结语

(3)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林业生态经济
        二、林业公共政策
        三、政策贡献度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林业属性特征与政府干预
        一、林业的公共品特性
        二、林业外部性的相关研究
        三、政府干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林业生态经济与公共政策相关研究
        一、林业生态经济演进、内涵和模式
        二、林业财政政策相关研究
        三、林业产权政策相关研究
        四、林业管制政策相关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第三章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与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第一节 中国林业发展总体状况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描述
        一、林地资源数量变动及趋势
        二、林地资源质量变化
        三、林木资源变动及趋势
        四、林木资源质量变化
    第三节 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及演进
        一、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二、中国林业公共政策演进及存在的问题
        三、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国际视角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
    第一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林业生态经济规模情况
        二、林业生态经济结构情况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微观农户的考察
        四、基于林业经济分配情况进一步考察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测度:改进熵值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
        二、评价方法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指标评价结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效应
    第一节 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与区域差异
        一、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
        二、林业公共政策区域差异
    第二节 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
        一、基本研究框架构建
        二、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三、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基于公共政策贡献度的进一步分析
        一、贡献度理论模型构建
        二、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测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建议
    第一节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二、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二节 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一、林业公共政策的优化目标
        二、促进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局限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典型案例调研情况
    调研情况一:林业生态经济
    调研情况二:政策需求情况
附录 B:部分国际林业公共政策列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后记

(4)流域管理中社区和农户参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发展的失衡
        1.1.2 对发展的反思
        1.1.3 现实的问题
    1.2 研究背景
        1.2.1 流域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2.2 社区和农户参与流域管理的历史回顾
        1.2.3 对不同时期社区和农户参与流域管理的评价
        1.2.4 当前社区和农户参与流域管理的必要性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4.4 相关概念和术语
        1.4.5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参与相关理论综述
        2.1.1 参与的理论来源
        2.1.2 治理理论
        2.1.3 自然资源产权理论
        2.1.4 外部性理论
    2.2 参与相关文献综述
        2.2.1 社区和农户参与的宏观制度背景反思综述
        2.2.2 公共政策领域中的参与研究
        2.2.3 流域管理中的参与研究
        2.2.4 发展干预中的参与研究
    2.3 相关研究评述
第三章 社区和农户参与流域资源管理的制度环境分析
    3.1 我国流域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3.1.1 我国流域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现状
        3.1.2 社区和农户视角下,我国流域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3.2 我国流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
        3.2.1 我国流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3.2.2 社区和农户视角下,对流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评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现行流域管理架构下的社区和农户参与分析
    4.1 我国现行流域管理体制
        4.1.1 我国流域管理体制之组织机构设置现状及问题分析
        4.1.2 我国流域管理体制之权力配置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
    4.2 现有流域资源管理体制下社区和农户参与分析
        4.2.1 现有流域资源管理中的参与要素简介
        4.2.2 流域资源管理参与者参与的实证调查和分析
        4.2.3 流域资源管理中社区和农户现有参与存在的问题
        4.2.4 社区和农户现有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 利益界面视角下,社区和农户参与的可能性分析-以漳河流域水资源使用的外部性为例
        4.3.1 漳河流域资源使用存在的外部性问题
        4.3.2 社区层面的农户之间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参与和合作困境
        4.3.3 社区和农户对小流域外部性的解决缺乏合适的参与主体和渠道
        4.3.4 流域不同区位间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缺乏对社区和农户利益的考量
        4.3.5 跨流域的外部性传递中,超越"外部性"冲突之外的上一级政府没有提供切实可行的利益协商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区和农户在小流域资源管理中的参与案例研究
    5.1 社区和农户在小流域资源管理中的"利益冲突"案例分析
        5.1.1 近年来发生在小流域资源管理中典型群体事件/集体行动
        5.1.2 小流域资源管理典型群体事件中的参与分析
    5.2 社区和农户在"中国小流域管理项目"背景下的参与案例
        5.2.1 中国小流域管理项目简介
        5.2.2 "中国小流域管理项目"下的参与
    5.3 对"中国小流域管理项目"参与的分析和评价
        5.3.1 参与的制度困境:从社区和农户的角度
        5.3.2 参与的制度困境:从政府的角度
    5.4 延伸讨论:从社区、小流域到流域的资源管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区/农户制度化参与流域管理的条件和制度设计
    6.1 概述
    6.2 制度建构
        6.2.1 流域资源产权制度
        6.2.2 流域管理法律法规/政策
        6.2.3 流域管理体制
    6.3 程序和机制设计
        6.3.1 流域层面的参与机制设计
        6.3.2 中/小流域层面的参与机制设计
        6.3.3 社区层面的参与机制设计
    6.4 参与平台和启动条件
    6.5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机构访谈
    附录2: 问卷调查
    附录3: 英赠项目问卷调查——户级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5)山西省森林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森林资源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及实践
        1.2.2 国内森林资源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及实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态补偿的涵义
        2.1.2 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
        2.2.2 生态资本理论
        2.2.3 效率与公平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法学理论基础
第三章 山西省森林资源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3.1 山西省森林资源概况
    3.2 山西省森林资源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3.3 山西省森林资源生态补偿现状
第四章 山西省森林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
    4.1 生态补偿主客体的确定
        4.1.1 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4.1.2 生态补偿主体界定
        4.1.3 生态补偿客体(对象)界定
    4.2 生态补偿的依据、原则与方式
        4.2.1 生态补偿的依据
        4.2.2 生态补偿的原则
        4.2.3 生态补偿的方式
    4.3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4.3.1 生态补偿额度核算方法
        4.3.2 机会成本法下的森林资源生态补偿标准的建立
第五章 案例研究——以山西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例
    5.1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提出及必要性
    5.2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工程区基本情况
    5.3 山西省森林资源生态补偿金额的确定
        5.3.1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建设投入成本的估算
        5.3.2 林木停伐及相关经济产品回报损失
        5.3.3 发展机会成本的估算
        5.3.4 估算结果及相关讨论
    5.4 可支付意愿调查
        5.4.1 问卷设计
        5.4.2 实地调查
        5.4.3 调查样本特征
        5.4.4 支付意愿计算分析
        5.4.5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及结果分析
第六章 森林资源生态补偿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森林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6.2 健全森林资源生态补偿管理体制
    6.3 提高森林资源生态补偿标准并丰富资金来源渠道
    6.4 降低地区发展机会成本
    6.5 加快建立地方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
    6.6 确立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税费制度
    6.7 提高公众有关森林资源生态补偿的认知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基于森林资源变化的忻州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背景
    1.3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原则
    1.4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内容简介
    1.5 忻州市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
    1.6 研究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气候
    2.3 土壤
    2.4 矿产
    2.5 植物资源
    2.6 动物资源
3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3.1 林地面积动态变化
    3.2 林木蓄积动态变化
    3.3 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动态变化
    3.4 乔木林资源动态变化
    3.5 森林资源质量变化
4 结论与建议
    4.1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
    4.2 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成就
    4.3 进一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7)我国天保工程造林碳汇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森林碳储量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森林乔木层碳储量测定方法分析
    2.1 碳储量测定方法的多样化问题
    2.2 碳储量测定方法分析
        2.2.1 国内碳储量测定方法汇总
        2.2.2 生物量因子法与生物量方程法
        2.2.3 碳储量测定方法归纳与整理
    2.3 三种常用测定方法的应用对比研究
        2.3.1 三种方法的数据库对比
        2.3.2 三种方法的应用对比
    2.4 讨论
3 我国天保工程造林碳汇潜力研究
    3.1 天保工程一期建设概况
    3.2 碳汇潜力研究的层次结构
    3.3 碳汇潜力研究的具体方法
        3.3.1 数据处理方法
        3.3.2 乔木林和草灌工程区碳储量测定方法
    3.4 乔木林工程区碳汇潜力研究
        3.4.1 工程区蓄积潜力预测
        3.4.2 工程区生物量换算
        3.4.3 防护林和特用林乔灌草总生物量计算
        3.4.4 活生物量碳库、死有机质碳库及土壤碳库增量估算
    3.5 草灌工程区碳汇潜力研究
        3.5.1 草灌碳储量测定的具体方法
        3.5.2 草灌碳储量测定过程及结果
    3.6 结果与讨论
        3.6.1 天保工程造林2011-2020年碳汇潜力
        3.6.2 不确定性分析
        3.6.3 讨论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8)天保工程二期政策及相关问题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天保工程一期实施成效
    1.1 实施背景
    1.2 范围及投入
    1.3 主要政策及总投入
    1.4 主要成效
        1.4.1 森林资源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1.4.2 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1.4.3 职工收入保障得到改善
        1.4.4 林区就业渠道拓宽
        1.4.5 促进森工企业改革
    1.5 当前天保工程区存在的突出问题
        1.5.1 森林质量仍然不高
        1.5.2 生态状况仍然脆弱
        1.5.3 民生问题仍然突出
        1.5.4 林区发展仍然落后
2 天保工程二期政策形成过程
    2.1 认真总结
    2.2 进行评估
    2.3 专题调研
    2.4 充分协商
    2.5 征求意见
    2.6 专家论证
3 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1 是保护天然林资源的客观要求
    3.2 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
    3.3 是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的战略选择
    3.4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
    3.5 是实现森林资源“双增”目标的有效途径
4 天保工程二期主要内容
    4.1 实施期限
    4.2 实施范围
    4.3 指导思想
    4.4 主要目标
    4.5 主要任务
    4.6 主要政策
    4.7 资金投入
    4.8 保障措施
5 天保工程二期政策的突破
    5.1 取消了要求地方配套资金投入20%的做法
    5.2 大幅提高了森林管护、社会保险和政社性支出等投入的补助标准
    5.3 将森林经营纳入工程, 增加安排中幼林抚育财政补助政策
    5.4 建立了对改革的奖励机制政策
    5.5 增加了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后备资源培育的补助政策
    5.6 政策资金补助标准实行动态管理

(9)天保工程:中国生态复兴之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成就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生态效益篇绿色屏障全面构筑, 生态状况逐步改善
    森林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
    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社会效益篇和谐林区逐步建立, 生态文明渐入人心
    分流安置渠道呈现多元化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生态文明渐入人心
经济效益篇产业结构有效调整, 林区经济发展壮大
    林区接续产业发展壮大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改革创新篇企业改革取得进展, 经营机制不断创新
    森工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天然林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展望发展篇由单纯保护转向保护与培育并举

四、关于河南省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J]. 刘世荣,庞勇,张会儒,王兵,叶兵,江泽平,谢和生,牛晓栋,王登举,丁易,吴水荣,宋庆丰,王晓慧,张超. 生态学报, 2021(13)
  • [2]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林业实践与探讨[J]. 杨朝兴. 林业资源管理, 2020(02)
  • [3]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D]. 董玮. 安徽大学, 2017(12)
  • [4]流域管理中社区和农户参与机制研究[D]. 王俊燕.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7)
  • [5]山西省森林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梁哲. 太原科技大学, 2017(01)
  • [6]基于森林资源变化的忻州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评价[D]. 董彦华.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 [7]我国天保工程造林碳汇潜力研究[D]. 惠婷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1)
  • [8]天保工程二期政策及相关问题解读[J]. 刘永红,倪嶷. 林业经济, 2011(09)
  • [9]天保工程:中国生态复兴之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成就综述[J]. 田新程. 中国林业, 2011(10)
  • [10]山更绿 水更清 天更蓝[N]. 刘惠兰. 经济日报, 2011

标签:;  ;  ;  ;  ;  

河南省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