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华加强指纹检测工作

兴华加强指纹检测工作

一、兴化加强指纹破案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刘坤[1](2021)在《环境污染犯罪侦查主体研究》文中提出

朱勤滨[2](2018)在《清代前期帆船出海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帆船出海管理是海洋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管理的规章制度、实施主体、特定空间和民间基础四个方面,对清代前期的帆船出海管理进行研究。文章主要认为:清代前期出海帆船规制存在变化和适用范围。以船体规定来看,出海船只桅杆数量,从“商船双桅、渔船单桅”的管控,转到不予限制。船只尺寸大小,从最初通过桅杆数量进行牵制,转向限定载重量和梁头尺寸。与此同时,各项标准严宽不定,适用上内海、外洋有所区别。船只刊烙油饰,从清初的不成文规定,经强化推行转而制度化,落实上地方各异并有反复重提的特征。对规制的考察不能仅局限在禁限出台时的形态,还要重视其流变过程、适用范围和地方形态。官方对帆船的管理深入出海的整个环节,照票在其中起到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照票体系的完善与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官方管理能力的强弱,其经历了混乱不清到分离有序的过程,体现了背后职能部门从权责交织向分工协作的转变。船照的申领、变更、调适,以及与关牌、验单的配套使用,呈现了文武衙门、上下层级机关在出海管理中的协作。清朝的帆船出海管理不止于陆上防范,对于船只出入的港地和海上航行都有相应规定,这是官方对船只在海域空间强化管理的表现。沿海港地的船只出洋权限有所不同,粤、闽、江、浙四省,不仅海关大关口岸有船只出洋许可权,一些重要港口也获准船只出国。受内外因素的制约,奉、直、鲁三省没有成为官方指定的船只通洋口岸。帆船于海上航行并非毫无约束,逐汛挂验、指定航线、两地觉察等措施都是官方希图强化对海上船只的管理。船只出海管理还有赖于民间机制。出海活动关系国计民生,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并客观存在的内容。整个出海活动有各类主体参与其中,他们分享着出海带来的利益。官方将管理的对象瞄准这些主体,充分利用经济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机制,使其相互制约,分担相应的出海管理职能。从而平衡官方管理与民间出海的双边需求。清廷正视海洋活动的作用,海洋管理的目的兼顾海防与经济民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海洋政策,“严禁”不是清朝海洋管理的全部。在具体管理上,各项措施的完善与体系化,管控能力的提升,管理基础的拓宽都深刻体现了清朝海洋管理能力的提升。官方对帆船出海的过于强势管制,以及过于琐细的管理举措,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帆船自由航行的活力,限制了清代的海洋发展。不过,管理中存在的弹性空间,则削弱了上述的负面影响。

仲小刚[3](2018)在《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网络犯罪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网络主要存在虚拟性、跨区域性、高科技与高智能性等特点,网络犯罪近年来不断地呈现高涨之势。网络犯罪初以计算机为侵犯对象逐渐发展至以网络作为犯罪工具,目前发展至以网络作为空间实施网络犯罪。网络空间作为新的空间涵盖各种类型的网络犯罪,比如,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侵权、网络恐怖主义等等。目前网络犯罪在全球都呈现增长趋势,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为了抑制网络犯罪的增长已经开始采取建立联合机制、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等措施打击与防范全球性网络犯罪。我国也愈来愈重视网络犯罪的防范,继《刑法修正案九》施行后又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网络安全法》,但是在立法依据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网络犯罪的防范若仅仅从完善立法层面看略显单一,其更需要从网络犯罪心理、网络技术、网络道德等多方面进行防范。本文笔者通过分析网络犯罪的概念、网络犯罪的特点、我国网络犯罪的成因、国外网络犯罪防范考察与借鉴,从立法、网络心理、管理、网络道德、网络技术、国际合作六个角度提出针对我国网络犯罪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防范对策。文章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研究涉及的创新之处。文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域内外关于网络犯罪的各种观点,笔者通过对各种观点的分析提出本文对当下网络犯罪的界定及网络犯罪的具体特点。文章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网络犯罪现状,并从我国立法、心理、技术、教育分析我国网络犯罪的成因。文章第四部分主要考察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四个国家的网络犯罪现状、法律规定及网络犯罪的防范考察借鉴。文章第五部分笔者根据我国网络犯罪的现状、特点、成因以及域外网络犯罪的考察借鉴从多维度、全方面提出我国网络犯罪的防范原则与网络犯罪防范对策。希望通过这些对策及建议能够为我国网络犯罪的防范有所裨益,引起更多的思考与研究。

邹莹[4](2018)在《看守所现行管教制度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以B看守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看守所作为保障诉讼及司法顺利、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机构,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人民公安工作的重要方面,管教民警队伍是看守所管理的核心,是不断提高我国看守所管理水平的“牛鼻子”。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当前看守所及管教制度的沿革及现状,为深入研究管教队伍提供了充实的依据。文中创新性从管教民警的视角,分析了在当前看守所管教民警队伍遇到的执法新形势,指出了当前看守所法制建设及硬件规划建设度不足,分析出了管教因警力匮乏、职业发展不畅通等原因带来的新挑战。本文参考分析了西方主要国家未决羁押特点,最后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和思考,从内外部认知、法制建设、硬件资源落实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并给出了进一步保障警力配置,加强管教队伍福利保障,盘活管教民警资源,让完善并推行激励机制,建立管教民警岗位轮换制度等激发看守所一线民警的队伍活力的建议,可作为看守所后续立法及管理提升的参考。看守所管教队伍管理的持续完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马兴波[5](2016)在《明人笔记考论》文中研究指明古代的笔记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笔记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在明人笔记研究过程中则呈现出了单部笔记研究和某一类笔记研究为主的情况,鲜有学者能对明人笔记进行宏观的把握和论述。同时,在明人笔记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笔记、小说和笔记小说三者概念相互混淆使用的情况。本文以明人笔记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在回顾笔记研究的过程后,总结归纳了了笔记的定义,对明人笔记作了基本的界定。在此基础上,以《明人着述总目稿》(“上海师大《明代作家分省人物志》课题组”编写,未刊稿)及《中国古籍总目》(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作为依托,遴选出约1000部明人笔记作为研究对象。进而从中选取了不同内容与不同时代的230余部笔记作为考述的对象。在论述中则以笔记内容的分类作为整体框架,多部笔记的内容分析和综合归纳相结合,分析明人笔记的特点,归纳明人笔记的价值,了解明人笔记与历史、文学、学术、哲学等多方面的关系,力争能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而清晰的明人笔记发展的轮廓。在篇章结构上,本文分为上下二编。上编为明人笔记概论部分,按照概念辨析、内容分类、价值与特点归纳四个角度进行论述。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五章。下编为明人笔记考述部分,按照内容分类与时间排列的单篇明人笔记考述汇编。上编绪论部分首先对笔记和笔记小说研究领域做了回顾和分析,然后辨析了笔记与笔记小说的概念,分析了其混淆的缘由,将笔记这种文体作了一个概念的规定,并按照内容题材的不同将笔记分为史料类、叙事类、考辨类、论说类和杂俎类五种,最后对明人笔记的价值进行总的归纳。上编第一章以史料类笔记作为研究对象。史料类笔记具有补史、证史、纠史的价值。补史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皇帝与宫禁、食货志和各地城市记载的补充上;证史价值可以体现在严嵩传等大臣的传记、对外交流、铁券和科举等方面;纠史价值可以体现在明清易代的记载、灾难和起义的记载以及对待商人观念的变化等方面。上编第二章以叙事类笔记作为研究对象。白话类叙事类笔记具有受到史传文学影响的特点、搜奇志怪题材居多的特点;文言类叙事笔记则多具有文人雅趣的意境。最后本章从佛教地狱轮回、道教神仙世界、民间鬼魂思想和精怪观念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明人叙事类笔记的叙事张力。上编第三章以考辨类笔记作为研究对象。考辨类笔记呈现出知识的广博与错讹并存的情况。同时在知识体系上呈现出继承前人与怀疑辩难两种不同的风格。上编第四章以论说类笔记作为研究对象。论说类笔记内容上集中表现为追求天地宇宙人生自洽的理论体系、生死富贵的超脱、人性的反思和个人修养、对文史知识的关注等五个方面,在语言上具有骈偶的特点和言近旨远的韵味。上编第五章以杂俎类笔记作为研究对象。杂俎类笔记有些内容已经在前四种中有所论述。在这一章则介绍了有关博物类、生产类、医学类、文人雅趣类笔记的内容和特点。上编结语部分总结归纳明人笔记的价值、特点并对明人笔记的研究方向提出设想。下编明人笔记考述部分是将明人笔记分为史料、叙事、考辨、论说和杂俎五类分别进行考述。五类笔记下的每部书按照书名由来、作者小传、内容提要与版本述略四个部分做出简要的介绍。书名由来部分是根据作者的自叙来对书名作一解释,对于理解每部书作者的写作动机、了解成书过程有着直接的帮助;作者小传部分是将作者生平作一简单介绍,以期能知人论世,加强对每部书内容的理解;内容提要部分是将每部明人笔记的内容做概括、总结和评价,从而对每部明人笔记有一个较为宏观的印象;版本述略部分是将每部明人笔记的古籍版本作一介绍。在此基础上,再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对每一类笔记进行排列,从而能对每部书有一个坐标式的定位。

谭啸[6](2015)在《我国反恐情报的搜集与利用》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中国境内外面临着暴力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三股势力威胁。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海量的数据充斥着网络,信息规模庞大,数据类型多样,非结构化数据使数据处理变得越发困难,信息噪声将有价值的信息淹没在数据海洋之中。由于信息的来源极为广泛,内容也颇为复杂,如何将信息去除噪音,只去搜集能高效生产情报的信息,不遗漏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达到信息的精准高效运用,这需要对信息源挑选。面对数量不断增多的恐怖袭击事件,我国已初步建成适合本国国情的满足反恐需要的情报体系,但是从近几年发生的暴恐事件来看,我国的反恐形势并不乐观,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何展开反恐领域中的信息辨伪工作,减少情报失察,如何增强我国反恐机构情报分析能力、预警能力,解决这些问题都有助于打击恐怖主义犯罪。通过梳理我国当前反恐机构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明确恐怖主义信息搜集内容边界,论述建设情报搜集监测系统,反恐情报数据库重要性与迫切性。虽然有关恐怖主义议题众多,近年来恐怖主义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但是我国的反恐情报研究十分薄弱。反恐情报研究是反恐工作也是情报工作,反恐情报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情报工作,有着反恐怖主义情报研究的自身特征。恐怖袭击事件往往发生十分突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恐怖主义手段形式多样,现实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恐怖主义势力的威胁。应对恐怖活动的强隐蔽性,反恐情报应以全源情报为基础,挖掘信息之间的弱关联性,提炼出有价值的反恐情报。使用文献调研方法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全球权威研究机构与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情况,并对反恐领域中传统情报周期与“以目标为中心’’的情报流程概念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恐怖袭击产生原因,抽象恐怖事件一般性的演变过程,梳理恐怖活动中的信息流动情况。在情报流程理论基础上,对反恐信息来源进行归纳分类,阐述反恐机构对情报的使用与利用方法。提出通过从内容分析入手,归纳整理有助于掌控恐怖组织信息的方法。通过从反恐部门处置具体暴恐案件入手,分析办案人员使用的破案方法及情报利用情况来归纳具体案件中反恐情报支撑基础。通过借鉴国外反恐数据库及反恐情报机构的成功经验等多种方法来明确反恐信息具体搜集边界,构建搜集内容体系。论述反恐情报体系构架原则与关键要素,指明存在的不足与可改进之处,探讨如何在我国现有反恐指挥机构布局基础上,建立合理高效的情报反恐体系。提出提高我国反恐机构预警能力,避免暴恐事件发生,加强打击恐怖主义活动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具体方法。

张露[7](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杨帆[8](2014)在《宋代县级财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宋一代,繁荣的商品经济和时常窘迫的国家财政同时存在。财政,能够充分反映社会经济状况和政府执政素质的一种衡量因素、一种现实的分配制度,一种直接影响国计民生的调节剂,吸引着宋朝的统治者们将大量的时间和执政精力投入其中。宋代致力于建立了一套严密的、高度集中的中央至地方财政管理体系,它的税费征收体制不但沿袭了众多五代时期的弊病,还衍生出自己本时代由于军事压力等原因而造成的多种征收名目和上供方式。宋代另辟蹊径的创造了专门管理财政的一套人事体系,设置了能与地方官相制衡的主管经济的专门性官员。相配套的官僚体制和财政系统,几乎可以将宋代整个社会的财力牢牢的控制在皇权之下,但同时造成了地方上的财务难以维系。遇到灾荒、战事,这种高度集中的体系,尾大不掉,不能在实际的地方财物征收过程中灵活的调整政策。地方上的行政系统,一定会在保证中央财政需要和满足自身财政所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县级财政做为宋朝整个财政系统的基层单位,实际上是整个财政循环系统最先启动的关键点,它的收益一直影响着财政的整体数量,县级财政是宋代财政的根本。县级财政在宋初的独立性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太祖认识到藩镇割据的弊病之后,无论是从财政上还是从行政、军事上,钳制基层行政单位,基层财政的自我平衡、独立性受到了影响。随后,北宋中后期和整个南宋内忧外患的局势,使得地方上很难完成叠加的财政任务,又面临着筹集满足自身行政运行成本的需要。这无疑促使地方政府的机动性有所增强,无论是否在法律的规范内,都是行政体制对财政需要的一种妥协。从效果上来看,它确实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从博弈的角度讲,这是财政、行政、民政三方妥协的结果,即县级政府提高了自身的财政机动性。尤其是南宋,县级财政的独立性显而易见,从现代财政学的角度讲,它也具备了可控的收支项目和财赋征集手段,并有了财赋分配权力。县级财政的管理工作,人员设置简单、处理的事务复杂,理论上县令统一管理一县大小事宜,财政更是重中之重。而丞、尉、簿、监当官、巡检等各司其职,管理文书、治安、财簿整理等工作。同时,它们之间的职能是交叉的,相互兼职,界限相对模糊。县治的优劣和县级官员的个人素质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正直强干的廉吏,甚至能承担起一个县的兴衰。那些县级官员未能逐一亲自处理的事务,由县内的各种吏人来担当,实际上,百姓与政府的接触端口就在广大吏人身上。这群俸禄微薄、身负差役、时常被官员鱼肉,又常常鱼肉人民的人,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执行任务的情况,最真实的反应了宋代行政体制上的缺陷和解决宋代基层财政困窘的种种途径。这种存在于县级政府的官、吏、民人事关系,直接影响了县计的管理水平。宋代财政系统可以看做是一个环形循环模型,县级政府是循环中的底层单位。外循环,即县级政府参与宋代整个财赋征集系统,它是以基层财赋征集单位为起点,上送到中央的路线为半圆,再以中央的财政再分配和监管为另一半圆;内循环即是一县维持自身行政成本的可自由支配财赋,它是将从百姓手中征收的可控财赋做为起点,直到送至县政府成为财赋储存的过程看做一个半圆,再以县政府财政再分配的支出为另一半圆。外循环是县级财政对法定总量的追求,内循环是县级财政对自身需要的灵活掌握。在两个循环的角色扮演中,基层的财赋真实状态逐渐呈现出来,两税不再作为财赋征集的重心,更多税费名目的涌现,更多征收数量的叠加,更多偶例成为俗例。两个循环中,县级财政表现出从属性和独立性,每一种特性的表现都是它在夹缝中求得自我平衡的路径选择。整体财政的不给,造成县级财政不得不开辟“新的”途径,法律制度不再作为行政的参考标准。税目的创造和数量的叠加,都是人为超越法律界限的行为,只要是能达到上级财政单位要求的税费征收,政府都认作“合法”。在完成财政任务的同时,县级政府同时要满足自身的需要,这些都要叠加在百姓的头上,增加了对贫民的掠夺。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逐渐降低,生活条件每况愈下,在大部分的农产品和现金被征缴之后,赤贫的农民丧失了再生产资料和对劳作的兴趣,农业生产应对财政高强度剥削之后的结果就是不断萎缩,反作用于财政。而这一恶性循环,在基层财政的实况中,不断上演。有宋一代,县级政府在整合财赋的工作中逐渐完善了账簿整理格式、申报时间等,每一级的书写、储存、上报、修改都由专门的人员按时完成。县级官吏根据不同的财政征集需要,细化了不同账簿的种类,与此同时,监管财簿系统制造、储存的体系随之成熟,如果执行得当的话,这种财簿造册、储存、申报、监管体制完全可以为宋代财政提供有力的支持。从真宗开始,宋代的财政败坏情况日见端倪,其原因,有外部的军事、外交压力,也有内部的官僚执政体系的影响和腐败成本的增加。宋代为解决梦魇般的财政危机,开始在基层竭泽而渔,造成的不良民生可想而知。财政的不断危机正是一个国家执政能力枯竭的危险信号,终宋,未能出现一个可靠的财政政策来挽救,也未能出现一个在大时代中力挽狂澜的财臣,其表现出来的财务信息滞后,人事财事相脱离的现象,在当今社会的基层财政事务中依稀可见。

朱声敏[9](2014)在《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研究》文中认为明代,州县官在整个司法程序中起着关键作用。其肆意淹禁、出入刑名等渎职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腐蚀了国家机器,从而引起广泛关注。论文即尝试对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问题进行比较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向来有“明主治吏不治民”的传统,以严密的法律规范官员司法权力的行使是中国古代“吏治”的一个重要特征。明代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立法成就,对官吏司法责任也规定得更为全面,且法律形式多样,处罚原则明确。无论是接受词状,还是证据的收集和使用,抑或是羁押、审讯、判决、执行,在任何一个诉讼阶段,明代均有比较完善的规范对州县官进行约束,以杜绝司法过程中的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或者不负责任的行为。然而,在人治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徒法不能以自行”,人的因素往往比法律更为重要。于是,为保证州县官在司法活动中律己守法、恪尽职责,统治者还采用各种措施加以督促和监控。首先,统治者加强对官吏的思想道德控制,利用传统的鬼神崇拜、善恶报应观念和清廉、仁恕、公正、勤慎的官箴劝诫培养州县官仁政爱民、慎重刑狱的意识。其次,统治者以法律的形式迫使官吏学习律令,又预设了选举、回避、考课、审级监督、司法监察等诸多制度以警戒、督促州县宫。尽管明代制定了周密的责任制度,又采取了各项防范措施,但州县官司法渎职现象还是非常普遍,在受理、侦查、审判、执行、狱政等环节都有腐败发生;案件当事人、证人和其他民众都可能遭受非法侵凌,其文字记载令人触目惊心。推原其故,从微观而言,州县官个体素质存在问题;中观而言,国家司法制度存在缺陷;宏观而言,高度君主专制下的政治生态不可避免发生的权力腐败致使明代历朝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法纪松弛的局面,这就为州县官司法渎职提供了土壤。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因为州县官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佐贰首领官、吏胥、里老、乡绅、讼师等群体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分享权力资源、介入州县司法,他们不可避免地对州县官的司法活动产生影响,或补偏救弊,或推波助澜。

李冰[10](2014)在《利用牙齿、腭皱及颅面骨骼特征进行法医学同一认定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用口腔放射影像资料进行同一认定,是目前法医牙科学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口腔颌面X线曲面断层片或X线头颅侧位片同一认定特征指标的选择,是根据口腔颌面部的牙齿、颅骨、颌骨、腭皱及其毗邻结构的具有独特形态特征的生理解剖特征、病理变化和牙齿的各种治疗情况等进行的。根据口腔颌面x线片同一认定的方法与指标还有待进一步客观化、标准化。近年来随着口腔保健水平的提高以及牙科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牙齿发生病变的情况在逐渐减少。单纯依靠牙齿病变和治疗特征进行同一认定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情况。有必要探寻新的识别指标来解决无牙科治疗者的法医学同一认定。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腭皱的形态,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个体特征,在人的一生中从不改变,甚至疾病,外伤或化学腐蚀都不会改变腭皱的形态和位置。因为人类腭皱形态的独特性及稳定性,使其逐渐成为法医同一认定中又一新的的识别标志。本研究分别对随机抽取的200张牙齿有治疗史者的X线曲面断层片及600张X线曲面断层片(牙齿或治疗或没有治疗)的全口牙列不同区域进行全面观测,根据牙齿排列特征及牙齿病变和治疗特征进行初级编码和分级编码,统计其牙列编码的多样性。本研究还选取200张x线头颅侧位片,通过SNA角、SNB角的相互关系以及后面高(S-Go)与前面高(N-Me)比值,对颌面骨骼形态进行矢状向8类分型及垂直向3类的综合分类,同时筛选出8个测量指标对颌面特征进行数字编码,为利用口腔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同一认定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本课题结合腭皱的形状、数量、位置、分布等特征,对200例腭皱的形态图进行全面系统的编码、统计分析及评估,以期建立腭皱形态学识别系统的同一认定指标。同时,在标准条件下采集腭皱图像信息,通过腭皱数字图像识别系统,进行图像降噪,图像增强,图像分割,特征提取,边缘检测,信息匹配,结合Matlab软件处理,实现更快更准确的腭皱图像辨别。并期望对腭皱形态的收集,记录和计算机分析提出标准和统一的程序,为法医同一认定中提供一种有效方法。研究结果显示:(1)600张x线曲面断层片(牙齿或治疗或没有治疗)中,共有544种类型的全口牙列编码,全口牙列编码多样性为90.67%,其中上颌牙列编码的多样性为74.84%,下颌牙列编码的多样性为74.33%。200张牙齿有治疗史者的X线曲面断层片中,共有198种类型的全口牙列编码,全口牙列编码多样性为99.0%,其中上颌牙列编码的多样性为98.0%,下颌牙列编码的多样性为98.5%。(2)600张X线曲面断层片(牙齿或治疗或没有治疗)中,前牙区牙列编码的多样性仅为24.33%,而牙齿有治疗史者的前牙区牙列编码的多样性高于随机抽取组为59.50%,两组各个后牙区牙列编码的多样性均大于前牙。(3)提出X线头颅侧位片矢状向9类及垂直向3类共27类面型分型,筛选出牙颌面8项定量分级识别指标变异系数较大,一些分级测量指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00例受试者腭皱形态编码的多样性为100%,个体间未见腭皱类型完全一致,每个个体不论男性与女性均表现有独特的腭皱形式,且同一个体左右侧腭皱形态及分布亦不同。其中波浪形腭皱形态所占比例最大(23.03%),三分叉形态出现比例最小(0.74%)。不同性别腭皱形态所占比例,波浪形及曲线形腭皱形态所占比例均较大,女性:波浪形(22.7%)及曲线形(18.28%);男性:波浪形(24.11%)及曲线形(21.43%)。(5)对腭皱进行图像采集、特征提取、边缘检测、信息匹配,结合Matlab软件处理,能实现更快更准确的腭皱图像辨别。本研究提示,有牙齿治疗特征者全口牙列编码、后牙区牙列编码的方法对于这类人群的法医学同一认定有非常高的价值;采用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同一认定时可先作矢状向及垂直向分型鉴别,再联合用所选取的8项定量分级识别指标,对牙颌面形态进行识别编码,口腔颌面部相关组织软硬组织具有独特形态特征的解剖结构,在法医学鉴定中可用于同一认定。

二、兴化加强指纹破案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化加强指纹破案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2)清代前期帆船出海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文章资料与框架
第二章 海洋帆船管理规制的演变及其适用
    第一节 帆船桅杆数量限定
    第二节 帆船尺寸大小规定
    第三节 帆船刊烙油饰规制
    小结
第三章 多重照票下的官方出海管理职能
    第一节 船照的时空差异与类型
    第二节 船照申领、登记与更换
    第三节 船照、关牌与验票的联合使用
    小结
第四章 港口出入权限与海上航行稽查
    第一节 清初设海关之原意
    第二节 海关与对外通商口岸
    第三节 沿海省份船只出洋权限
    第四节 海上航行稽查
    小结
第五章 出海管理的民力利用与秩序维护
    第一节 船户利益与管理
    第二节 船只租赁及其管束
    第三节 海上贸易牙行与出海管理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网络犯罪概述
    2.1 网络犯罪的概念
        2.1.1 域外对网络犯罪的界定
        2.1.2 域内对网络犯罪的界定
        2.1.3 本文对于网络犯罪的界定
    2.2 网络犯罪的特点分析
        2.2.1 网络犯罪隐蔽性极高
        2.2.2 高科技与高智能性相结合
        2.2.3 网络犯罪空间虚拟性及跨区域性
        2.2.4 网络犯罪成本低廉
        2.2.5 主体低龄化倾向日趋严重
        2.2.6 危害结果严重及易扩散
        2.2.7 网络犯罪证据难以保存
第3章 我国网络犯罪的现状及成因
    3.1 我国网络犯罪现状
    3.2 我国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
    3.3 我国网络犯罪的成因
        3.3.1 立法成因
        3.3.2 心理成因
        3.3.3 技术成因
        3.3.4 教育成因
第4章 防范网络犯罪域外考察及借鉴
    4.1 美国网络犯罪
        4.1.1 美国网络犯罪成群体忧患性犯罪趋势
        4.1.2 美国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
        4.1.3 美国防范网络犯罪借鉴
    4.2 英国网络犯罪
        4.2.1 英国网络犯罪呈高发态势网络诈骗及黑客袭击频繁
        4.2.2 英国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
        4.2.3 英国防范网络犯罪借鉴
    4.3 德国网络犯罪
        4.3.1 德国网络犯罪横行但受害者羞于报案
        4.3.2 德国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
        4.3.3 德国防范网络犯罪借鉴
    4.4 日本的网络犯罪
        4.4.1 日本网络犯罪创新高
        4.4.2 日本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
        4.4.3 日本防范网络犯罪借鉴
第5章 我国网络犯罪的防范原则与对策
    5.1 我国网络犯罪的防范原则
        5.1.1 互联网本质属性原则
        5.1.2 国际合作原则
    5.2 我国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策
        5.2.1 完善立法防范网络犯罪
        5.2.2 心理动机防范与心理疏导对策
        5.2.3 加强管理制度防范网络犯罪对策
        5.2.4 网络技术防范对策
        5.2.5 网络道德防范对策
        5.2.6 全球化合作防范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4)看守所现行管教制度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以B看守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贡献
第2章 我国看守所现行管教制度概述
    2.1 我国近代看守所制度的发展沿革
    2.2 我国看守所设置的特点
        2.2.1 看守所设立的相关法律法规
        2.2.2 看守所和其他监所的区别
        2.2.3 我国看守所职能概述
        2.2.4 国看守所机构和人员设置
    2.3 看守所管教制度和管教人员
第3章 现行看守所管教制度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看守所管教制度执法环境的挑战
        3.1.1 执法严格度要求大大提升
        3.1.2 执法的信息化要求不断提升
        3.1.3 执法对象以新型涉案人员为主
    3.2 看守所设置及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匹配
        3.2.1 看守所设立跟不上行政区域的调整
        3.2.2 看守所规划及建设标准执行参差不齐
    3.3 看守所管理条例存在滞后性和管理盲区
    3.4 管教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
    3.5 管教民警职业发展缺乏规划引领
第4章 西方国家未决羁押制度概览
    4.1 西方国家未决羁押场所设立的法理依据
    4.2 西方国家未决羁押制度的主要特点
    4.3 西方代表性国家未决羁押场所的设置
第5章 看守所管教制度的改进与完善对策
    5.1 加大管教制度解读和对管教队伍的教育
        5.1.1 对外加大对管教制度及管教工作的宣传力度
        5.1.2 对内提升管教队伍的培训和教育水平
    5.2 创新性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看守所的设置
        5.2.1 提升看守所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水平
        5.2.2 整合优化看守所资源配置
    5.3 推动专项立法实现羁押看守规范化管理
        5.3.1 建议设立《看守所法》及《羁押法》
        5.3.2 建立中国特色的看守所管理体制
    5.4 盘活管教人力资源提高管教岗位吸引力
        5.4.1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严格执行轮岗制度
        5.4.2 提升管教人员待遇树立职业荣誉感和忠诚度
        5.4.3 提高管教民警入职门槛
        5.4.4 加强思想建设和心理干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明人笔记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 明人笔记概论
    绪论
        第一节 “笔记”与“笔记小说”研究综述
        第二节 “笔记”与“笔记小说”概念混淆现象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笔记小说”作品的重新分类与“笔记”的概念定义
        第四节 “笔记”作品选定的范围与分类
    第一章 史料类笔记
        第一节 史料类笔记概论
        第二节 史料类笔记的“补史”价值
        第三节 史料类笔记的“证史”价值
        第四节 史料类笔记的“纠史”价值
    第二章 叙事类笔记
        第一节 叙事类笔记概论
        第二节 史传文学传统
        第三节 搜奇志怪题材
        第四节 诗化境界与文人情怀
        第五节 叙事张力与思想来源分析
    第三章 考辨类笔记
        第一节 考辨类笔记概论
        第二节 考辨类笔记的广博与错讹
        第三节 考辨类笔记的学术继承与怀疑辩难
    第四章 论说类笔记
        第一节 论说类笔记概论
        第二节 论说类笔记的内容分类
        第三节 论说类笔记的语言特色
        第四节 论说类笔记中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潮
    第五章 杂俎类笔记
        第一节 杂俎类笔记概述
        第二节 博物类笔记的内容特点与原因分析
        第三节 生产类笔记
        第四节 医学类笔记
        第五节 文人雅趣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下编 明人笔记考述
    明人笔记考述体例说明
    一 史料类笔记考述
        《闲中今古录》黄溥
        《立斋闲录》宋端仪
        《遵闻录》梁亿
        《彭文宪公笔记》彭时
        《可斋杂记》彭时
        《水东日记》叶盛
        《复斋日记》许浩
        《方洲杂言》张宁
        《謇斋琐缀录》尹直
        《寓圃杂记》王锜
        《菽园杂记》陆容
        《病逸漫记》陆釴
        《贤识录》陆釴
        《皇明纪略》皇甫录
        《下陴纪谈》皇甫录
        《琅琊漫钞》文林
        《百可漫志》陈鼐
        《震泽长语》王鏊
        《震泽纪闻》王鏊
        《守溪长语》王鏊
        《都公谈纂》都穆
        《前闻记》(《枝山前闻》)祝允明
        《西吴里语》宋雷
        《连抑武杂记》(《笔记》)连镶
        《双槐岁钞》黄瑜
        《见闻纪训》陈良谟
        《双溪杂记》王琼
        《对客燕谈》邵宝
        《畜德录》陈沂
        《见闻杂记》李乐
        《余冬序录摘抄》何孟春
        《金台纪闻》陆深
        《停骖录摘抄》《续停骖录摘抄》陆深
        《豫章漫录摘抄》陆深
        《玉堂漫笔》陆深
        《愿丰堂漫书》陆深
        《知罪录》黄绾
        《青溪暇笔》姚福
        《孤树裒谈》李默
        《今言》郑晓
        《病榻遗言》高拱
        《丘隅意见》乔世宁
        《先进遗风》耿定向
        《凤洲杂编》王世贞
        《觚不觚录》王世贞
        《订正吴社编》王穉登
        《佑山杂说》冯汝弼
        《汤廷尉公余日录》汤沐
        《汝南遗事》李本固
        《泾林续记》周元暐
        《眉公见闻录》陈继儒
        《香案牍》陈继儒
        沈榜《宛署杂记》
        《客座赘语》顾起元
        《涌幢小品》朱国祯
        《酌中志》刘若愚
        《甲行日注》(《叶天寥年谱》)释木拂
        《先拨志始》文秉
        《惕斋见闻录》苏瀜
        《留都见闻录》吴应箕
        《霜猿集校订补注》华阳道隐撰孟森注
        《黄忠节公甲申日记》黄淳耀
        《永历纪事》丁大任
        《祁忠敏公日记》祁彪佳
        《烬宫遗录》祝渊
        《朱茂时琐记》(又名《秀水朱氏日记》)朱茂时
    二 叙事类笔记考述
        《剪灯新话》瞿佑
        《效颦集》赵弼
        《剪灯余话》李昌祺
        《石田翁客座新闻》(《客座新闻》)沈周
        《花影集》陶辅
        《猥谈》祝允明
        《志怪录》(《祝子志怪录》)祝允明
        《野记》祝允明
        《巳疟编》刘玉
        《吴中故语》杨循吉
        《苏谈》杨循吉
        《翦胜野闻》徐祯卿
        《异林》徐祯卿
        《庚巳编》陆粲
        《冶城客论》陆采
        《世说新语补》何良俊撰、王世贞删定
        《校镌鸳渚志余雪窗谈异》(《鸳渚志余雪窗谈异》)周绍濂
        《杂存》(《碧里杂存》)董谷
        《琅嬛史唾》徐象梅
        《北窗琐语》余永麟
        《黯然堂类纂》潘士藻
        《玉堂丛语》焦竑
        《迩训》方学渐
        《甲乙剩言》胡应麟
        《涉异志》闵文振
        《西山日记》丁元荐
        《苹野纂闻》伍余福
        《觅灯因话》邵景詹
        《剪桐载笔》王象晋
        《尘余》谢肇淛
        《金华杂识》杨德周
        《二酉委谭》王世茂
        《宦游纪闻》张谊
        《耳鸣录》许元毅
        《纪周文襄公见鬼事》佚名
        《西轩客谈》佚名
        《皇明世说新语》李绍文
        《清言》(《兰畹居清言》)郑仲夔
        《癸未夏抄》释静福
    三 考辨类笔记考述
        《拾遗录》胡广
        《传疑录》陆深
        《丹铅余录续录摘录总录》杨慎
        《艺林伐山》杨慎
        《谭苑醍醐》杨慎
        《琐语编》杨慎
        《焦氏笔乘》《焦氏笔乘续集》焦竑
        《少室山房笔丛》胡应麟
        《枕谭》陈继儒
        《正杨》陈耀文
        《疑耀》张萱
        《艺彀》邓伯羔
        《名义考》周祈
        《徐氏笔精》徐渤
        《延休堂漫录》罗凤
        《通雅》方以智
        《物理小识》方以智
        《玄亭涉笔》王志远
        《卮林》周婴
    四 论说类笔记考述
        《龙门子凝道记》宋濂
        《萝山杂言》宋濂
        《演连珠编》王子充
        《拟连珠编》刘基
        《郁离子》刘基
        《霏雪录》镏绩
        《笔畴》王达
        《于氏中说》于镒
        《胡文穆杂着》胡广
        《读书录》薛瑄
        《豢龙子》董谷
        《井观琐言》郑瑗
        《蜩笑偶言》郑瑗
        《桑榆漫志》陶辅
        《玉壶冰》都穆
        《读书札记》徐问志
        《读书笔记》祝允明
        《祝子罪知录》祝允明
        《拘墟晤言》陈沂
        《传习录》王守仁
        《空同子》李梦阳
        《河汾燕闲录》陆深
        《海沂子》王文禄
        《竹下寤言》王文禄
        《汲古丛语》陆树声
        《病榻寤言》陆树声
        《西堂日记》杨豫孙
        《归有园尘谈》徐学谟
        《玉笑零音》田艺蘅
        《蟫精隽》徐伯龄
        《了凡四训》袁了凡
        《自知录》释袾宏
        《娑萝馆清语》屠隆
        《松霞馆赘言》李长卿
        《醒心药石》杨继益
        《雨航杂录》冯时可
        《林居漫录前集别集畸集多集》伍袁萃
        《审是帙》张靖之
        《蒲团上语》鲍在齐
        《丹甑》袁宗道
        《菜根谭》洪应明
        《木几冗谈》彭汝让
        《偶谭》李鼎
        《小柴桑喃喃录》陶奭龄
        《暖姝由笔》徐充
        《闲情小品》华淑
        《叔苴子》庄元臣
        《西峰淡话》茅元仪
        《弋说》沈长卿
        《艺圃撷余》王世茂
        《批点何高二论》钱普
        《琐言》于谷山
        《抽史》邓予垣
        《世纬》袁衷
        《采芹录》徐三重
        《复初录》黄道周
        《林泉随笔》张纶
        《谰言长语》曹安
        《六砚斋笔记二笔三笔》李日华
        《心病慈航》王舜鼎
    五 杂俎类笔记考述
        《草木子》叶子奇
        《多能鄙事》刘基
        《黎子杂释》黎久之
        《谰言编》曹安
        《蒙泉杂言》岳正
        《石田杂记》沈周
        《南园漫录》张志淳
        《雩史》钱琦
        《何恭简公笔记》何孟春
        《物异考》方凤
        《溪山余话》陆深
        《春雨堂随笔》陆深
        《四友斋丛说》何良俊
        《水南翰记》张衮
        《清暑笔谈》陆树声
        《耄余杂识》陆树声
        《长水日抄》陆树声
        《损斋备忘录》梅纯
        《留青日札》田艺蘅
        《雨船记》王穉登
        《遵生八笺》高濂
        《窥天外乘》王世茂
        《累瓦二编》吴安国
        《郁冈斋笔尘》王肯堂
        《画禅室随笔》董其昌
        《西台漫记》蒋以化
        《筠轩清秘录》董其昌
        《考古秘诀鉴定新书》(《考古新编》)张谦德
        《群碎录》陈继儒
        《太平清话》陈继儒
        《五杂俎》谢肇淛
        《燕寓偶谈》杨继益
        《杂记》于谷山
        《万历野获编》沈德符
        《墨娥小录》佚名
        《县笥琐探摘抄》刘昌
        《新知录摘抄》刘仕义
        《询蒭录》陈沂
        《脉望》赵台鼎
        《近峰闻略》皇甫录
        《峤南琐记》魏浚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我国反恐情报的搜集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恐怖主义历史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反恐情报搜集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现状
        1.3.1. 文献调研
        1.3.2. 国内外反恐情报工作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2. 反恐中的情报需求
    2.1. 反恐情报工作特点
        2.1.1. 反恐情报定义与特点
        2.1.2. 反恐情报工作的作用与意义
    2.2. 反恐情报周期与情报流程
        2.2.1. 传统情报周期的不足
        2.2.2. 以目标为中心的情报流程
    2.3. 恐怖袭击中的的情报
        2.3.1. 我国恐怖主义威胁来源
        2.3.2. 恐怖袭击一般演变过程
        2.3.3. 恐怖活动中的信息流动
    2.4. 反恐机构中的情报运作
        2.4.1. 我国反恐职能部门及关系
        2.4.2. 反恐情报运用中的障碍
3. 反恐情报搜集内容的明确
    3.1. 反恐信息源分析
        3.1.1. 反恐信息来源
        3.1.2. 反恐情报分析方法
    3.2. 信息搜集内容体系的制定
        3.2.1. 制定体系目的
        3.2.2. 制定原则、产生机制及依据
    3.3. 反恐信息搜集内容方法探讨
        3.3.1. 国外数据库借鉴
        3.3.2. 恐怖主义网站剖析
        3.3.3. 反恐部门处置案例分析
4. 反恐情报体系的构建
    4.1. 体系构建原则与关键要素
        4.1.1. 理想的组织框架
        4.1.2. 数据库系统的建设
        4.1.3. 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4.2. 我国现有体系结构
        4.2.1. 结构现状与不足
        4.2.2. 体系结构的改进
5. 结语
    5.1. 主要结论与发现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5.1 搭配偏误分析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8)宋代县级财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宋代中央至州军级政府财政体系概述
    第一节 三司
        一、三司的形成与职能
        二、熙宁变法后三司的财政权力变化
    第二节 转运司的设置与职责
        一、转运使的职能、考课
        二、转运司、使的权力分割
    第三节 总领所
        一、总领所的建立
        二、财权的分割
    第四节 州军级财务管理概述
        一、宋代州军级政府的财政管理
        二、州军财政概况
        三、州军财赋的管理人员和机构
第二章 县级官员的设置与职能
    第一节 县令的职能、选拔及财政影响
        一、基本职能内容
        二、关于“不许差”制
        三、县令的选拔
    第二节 县令、知县的考课对财政职能之影响
        一、考课之法的成熟过程
        二、考课与磨勘意义的转变
    第三节 其他县级官员
        一、县级其他官员的设置
        二、职能的交叉
        三、丞、簿、尉的俸禄
    第四节 县级吏人
        一、县级吏人概况
        二、县级吏人的职能及俸禄问题
        三、县级吏人与县级官员间的关系
    第五节 俸禄与欠俸现象对县计的影响
        一、俸钱、职钱
        二、禄粟
        三、职田
        四、增俸措施
        五、欠俸现象
    第六节 阙员问题之财政影响
第三章 县级财政的外循环
    第一节 外循环涉及的主要项目
        一、两税
        二、两税附加税
        三、免役钱
        四、身丁税钱
        五、经总制钱
        六、头子钱、田契钱
        七、月桩钱、版帐钱
        八、仓储
    第二节 其他征敛
    第三节 地方志中对上送税费的记载
第四章 县级财政的内循环
    第一节 正式收入
        一、拨给
        二、截留
        三、征榷
        四、县计自筹
    第二节 其他所得
        一、加耗、斛面
        二、折变
        三、杂税
        四、行政手续费
        五、侵移
        六、重征
    第三节 县计的支出
        一、军费支出
        二、福利、赈济支出
        三、接待费用
        四、县学开支
        五、宗室寄养
        六、其他费用的支出
第五章 县级财政账簿
    第一节 记载租税的账簿
        一、簿书的修造演变
        二、簿书修造出现的问题
        三、租税簿的衍生品——畸零册
    第二节 记载户口(丁口)的账簿
        一、丁口簿的修造
        二、户籍的修造
    第三节 记载土地的账簿
        一、砧基簿的修造
        二、砧基簿的存放和使用
    第四节 其他凭据、簿册、契约
    第五节 账簿的监管
第六章 县计的困窘
    第一节 困窘的呼声
    第二节 困窘的原因
        一、上级的侵夺
        二、各县税费设置不均
    第三节 困窘的影响
    第四节 税费减免
        一、灾荒免税
        二、兵乱减税
        三、拖欠酌免
        四、其他减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明代州县官司法职责之立法形式和原则
    第一节 明代州县官司法职责之立法形式
    第二节 明代州县官司法职责之立法原则
第二章 明代州县官的司法职责(上)
    第一节 受理案件的职责
    第二节 证据采集和使用的职责
    第三节 审理案件的职责
第三章 明代州县官的司法职责(下)
    第一节 羁押涉案人员的职责
    第二节 判决的职责
    第三节 行刑的职责
    第四节 监管下属的职责
第四章 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思想道德防范
    第一节 鬼神报应观念
    第二节 官箴
第五章 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制度防范
    第一节 法律教育
    第二节 审判监督
    第三节 司法监察
    第四节 科举、回避与考课制度
第六章 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主要表现及其直接原因
    第一节 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 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直接原因
第七章 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社会因素
    第一节 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
    第二节 法为私用的功利意识
    第三节 贪婪好利的社会风气
    第四节 残忍苛虐的执法态度
第八章 地方群体对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上)
    第一节 佐贰官、首领官对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
    第二节 吏胥对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
    第三节 里老对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
第九章 地方群体对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下)
    第一节 乡绅对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
    第二节 讼师对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10)利用牙齿、腭皱及颅面骨骼特征进行法医学同一认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X线曲面断层片同一认定指标的建立
    1 研究对象、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X线头影侧位片同一认定指标的建立
    1 研究对象、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腭皱形态在法医学同一认定中指标的建立
    1 研究对象、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腭皱数字图像识别系统在同一认定中的建立
    1 研究对象、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兴化加强指纹破案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污染犯罪侦查主体研究[D]. 刘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2]清代前期帆船出海管理研究[D]. 朱勤滨. 厦门大学, 2018(07)
  • [3]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策研究[D]. 仲小刚. 吉林财经大学, 2018(02)
  • [4]看守所现行管教制度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以B看守所为例[D]. 邹莹. 天津大学, 2018(07)
  • [5]明人笔记考论[D]. 马兴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6]我国反恐情报的搜集与利用[D]. 谭啸. 南京大学, 2015(12)
  • [7]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 [8]宋代县级财政研究[D]. 杨帆. 河北大学, 2014(11)
  • [9]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研究[D]. 朱声敏. 南京大学, 2014(08)
  • [10]利用牙齿、腭皱及颅面骨骼特征进行法医学同一认定的研究[D]. 李冰. 山西医科大学, 2014(12)

标签:;  ;  

兴华加强指纹检测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