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色金属行业全方位服务商——兼谈知识型服务企业管理

打造有色金属行业全方位服务商——兼谈知识型服务企业管理

一、创建有色金属行业的全方位服务商——兼议知识型服务企业的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吉理[1](2020)在《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旨在通过建设一批示范性物流枢纽,共同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全国性物流网络体系,促进物流资源集聚和产业发展要素融合,解决传统物流节点集散功能薄弱、产业支撑能力不强、规模经济作用有限等问题。通过国家物流枢纽的布局和建设,一方面提升了物流总体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为区域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经济价值的提升创造了机遇,通过不断培育和发展高价值的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能。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发展态势强劲的港口型物流枢纽作为分析对象,研究以港口型物流枢纽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为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规划中枢纽产业和枢纽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向。首先,构建了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体系,对研究涉及的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和经济圈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本文研究背景下的“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机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典型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为基础,结合港口型物流枢纽形成机理,深入探讨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并参考传统经济圈的产业圈层结构,分析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演化特征、划分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类别,还对港口型物流枢纽的产业集群发展效应进行了剖析。再次,结合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机理,以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期、发展期和涌现期三个阶段的发展特征为依据,总结提炼出“枢纽+物流”“枢纽+服务”“枢纽+平台”三种阶段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不同发展模式下结合典型性案例提出特色化的发展手段;基于以上分析,应用“蘑菇云”模式探索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演进规律,并构建了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模型。最后,以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为研究对象,运用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模型对其枢纽发展基础和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选择“枢纽+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提出运用“服务+大宗商品交易”及“服务+跨境贸易”这两种特色手段进行针对性发展。

万里洋[2](2016)在《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先进制造业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具备先进性和高技术性的特点,这就使得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将优化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从而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可行的路径。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先进制造业提供专业化、知识化的服务,是依托先进制造业而存在,并且在制造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并且可以通过两者关系进一步剖析其发展规律,为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和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整理发现对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关系的研究已比较成熟,对于先进制造业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其与服务业的相关研究入手,国外则从先进制造技术的视角进行研究,然而对于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先进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以往学者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最终确定本文进行研究的方法。根据山东省统计局和山东经济信息网中的数据统计,首先,通过行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研究对象的行业进行筛选。其次,对山东省的先进制造业从产值、面临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产业层次略低、欠缺创新支撑能力、与资源环境尚未形成协调发展等问题。再次,对山东省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分别就产值、就业能力和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其规模与山东省先进制造业的差距较大。运用VAR计量经济模型,对山东省2000-2014年度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对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动力,而先进制造业对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却很微弱,两者的互动发展关系并不明显。最后通过对山东省典型先进制造业企业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证明本文的研究结论。

李菁帼[3](2016)在《兰州陇星沃尔凯采暖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营销是现代企业营销发展的趋势,也是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营销因其固有存在的优势,如无店面成本、无时间限制、查询方便快捷、便于消费者进行比较等有利因素,使得网络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国内各个行业营销市场的很大份额。随着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的急速扩大,传统制造企业固有的营销模式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本文研究的兰州陇星沃尔凯采暖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新型采暖散热器、太阳能集热器为主的传统制造型企业,“陇星散热器”更是一个在西北地区家喻户晓的新型采暖散热器品牌。然而作为散热器行业的龙头企业,陇星集团至今仍未对网络购物市场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陇星采暖散热器品牌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就如何为该公司制定合理有效的组合营销策略展开研究。笔者首先从对整个行业的网络营销情况开始分析,对国内散热器网销总体情况进行了综述,并讨论散热器作为网销产品的可能性。其次,对陇星集团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以及内部环境分析,探究了陇星集团在散热器以及一系列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外部环境分析找出了机会与威胁,根据内部环境分析结果找出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再次,通过对陇星产品网络营销的SWOT分析,进行网络营销竞争的STP战略性定位。最后,针对陇星散热器系列产品所面临的困难,结合该公司的发展规划目标,设计并选择了适合陇星散热器现阶段发展的网络营销策略,并阐述了落实策略的实施保障。

肖迪[4](2015)在《GD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物流在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作用的加大,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行业的重视。加上经济、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快速发展,人们真正的认识到了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并享受到了物流业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GD物流公司是在国家物资储备系统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成立的一家仓储型物流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仓储、装卸、货代、质押监管等业务,是一家资本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仓储物流企业。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仍存在规模小、现代经营理念缺乏、资源分散、信息化程度低等不利因素。为了使公司能够完成由传统的仓储型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公司的转变,本文运用企业战略管理、资源整合理论,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GD物流公司内外部环境、产业环境进行分析,找出了公司外部机会、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劣势。提出了GD物流公司应采取在稳固现有业务及市场的基础上,依托国家物资储备物流网络,积极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和区域市场的扩张型发展战略。GD物流公司在经营层面应采取一体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和国储物流联盟等经营战略。在GD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对企业的组织、客户资源、能力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使得GD物流公司各项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为GD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陈晓峰[5](2015)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理论分析与经验求证》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聚作为经济活动分布的一种地理特征,被认为是一国(地区)生产率和竞争优势的源泉之一。产业集聚不仅仅是单一产业在地理上不断集中的过程,而更多地表现为相关产业的协同集聚,表现为相关产业价值创造活动的深度整合。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已分别呈现较强的集聚化态势,但在价值链整合层面,关联产业的企业间价值创造及创新机制的协同效应并不显着,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产业集聚的竞争力效应,也对区域间产业协同集聚乃至城市间分工协作机制的运行形成阻滞。因此,以更广阔的跨区域视界,多维度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动力机制和生成路径,对拓宽和深化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空间、对充分发挥我国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效应、对微观经济组织拓展价值链网络并合理有效地嵌入集聚经济圈的战略选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直接的应用价值。产业集聚论题最早可追溯至马歇尔(1890)对产业“杂居”问题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地理学兴起则为产业协同集聚的创新研究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产业协同集聚的机制及其效应成为研究的重点。沿着这一研究方向,国内外学术界在产业间协同集聚度的测算与区域间产业集聚比较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在产业维度与空间维度之间并未形成稳定的“交集”,特别是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跨行业协同集聚方面存在理论盲点。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产业联动与空间协同定位等特征性事实的经验分析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具有产业和空间双重属性,而且两者之间存在双向传导的特质,决定这种传导效率的则是制度变量。基于此,本文架构了一个由“产业——空间——制度”三构面所形成的理论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内,作者以产业协同集聚的形成机理及效应解构为重心,刻画产业间协同集聚机理的决定因素,试图深度解析关联产业间跨区际协同集聚的内生性机制。其中,理论分析层面主要借鉴Venables(1996)的垂直关联模型(CPVL)并引入生产性服务业部门,通过模型推演,从中间投入品与产业关联的角度诠释协同集聚形成的生成条件。实证分析层面,考虑到产业集聚研究的适宜区域层次不宜太高,故以长三角地区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基于2005年—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两位数行业代码样本数据,综合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联立方程SUR估计、SEM模型和动态面板回归等计量分析方法展开相应的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简要概括为:(1)规模经济、价值链匹配、空间临近、商务成本节约、制度支持等构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从产业、空间联动演进为协同集聚的主要条件,但具有明显的行业与空间异质性。其中城市规模在产业协同集聚的形成及其效应更替过程中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2)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呈现出一定的拟合态势,但产业关联度强且空间集聚度高的行业组合配对占总组合配对数的比例仍旧偏低,多数城市还处于协同集聚互补效应与挤出效应(双重效应)并存阶段;(3)体现需求关联的制造业可获得性对生产性服务业区位选择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而体现成本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可获得性也对制造业的区位选择也具有正向显着影响,但相对而言后者的影响程度会更大一些。其中,交通运输和通讯业的发展对两大产业的空间联合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4)产出关联、知识存量都对产业协同集聚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中心城市的辐射方面,省会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要大于上海这一特大中心城市。在特定城市空间内,存在一个均衡租金水平使得协同集聚双重效应的协调度最大,这也内生出一个最优城市规模使得双重效应协调度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显着。上述研究结论拓展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关系,特别是疏通了产业属性和空间属性之间的传导过程。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尝试将产业、空间和制度三构面进行整合并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中来,并基于行业与空间异质性验证了相关因素对产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关系与作用强度,明晰了产业协同集聚的内生机理,避免了整体分析不够深入的缺陷;同时,从价值链与城市空间两大视角剖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中双重效应的生成机理及其协调演进过程,避免了对产业集聚效应单一视角研究的种种局限,使得研究更具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协同集聚净效应”为根本宗旨,以“城市集聚区”为主要平台来构建多维度的对策体系,这将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个新思路。

袁晓辉[6](2014)在《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城作为承载创新活动集中产生的载体,是引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也将为中国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示范。本文旨在融合创新理论与城市理论,探索从空间规划角度支撑科技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论文系统梳理了创新理论和城市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国内外科技城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发展演化框架。通过对北京未来科技城和武汉未来科技城的深入调查与国内外其他科技城的综合分析,论文研究了科技城在产业布局、社会组织、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等四个方面的发展特征、机制和理想模式。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面向创新驱动的科技城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和内容框架,并在规划实例进行了应用。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六个方面。1)科技城实现创新和发展主要依赖于五个演化机理:知识创新源、人力资本、嵌入性、创新环境和全球-地方联结;科技城发展具有阶段性,包括政策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三个阶段;科技城发展环境需要产业氛围、人才氛围和空间氛围的互动。2)科技城产业布局要点为:加强创新源带动作用、集中布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关联布局相关技术基础企业、弹性布局研究开发生产综合体、分散布局主体间互动交流平台、预留消费者服务业发展空间。3)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为:年龄结构年轻化、教育水平两极化、职业构成多样化和收入水平两极化。人才氛围营造需要满足知识型工作者和服务型工作者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同时促进阶层间的互动与交流。4)科技城空间结构在经济、社会、信息和规划机制的影响下,呈现出以创新源、知识共享和科技服务功能为核心,专业化创新生产单元和多样化生活服务单元环绕,相关功能组团为外围的空间结构,区别于传统新城和开发区。5)科技城专业化生产方式和多样化生活方式影响各类用地的规模与组合模式,呈现出专业化、混合化和弹性化的新特征。6)科技城总体规划在参与主体、服务重点、基本思路、操作方法和成果特征等方面区别于传统新城规划;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重点内容包括科技产业体系的模块化组织,M型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空间匹配,促进集聚空间效应发挥的技术植入和镶嵌体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集约混合土地利用模式,集成优化的智慧基础设施和弹性可操作的规划实施引导。

詹浩勇[7](2013)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前三十多年取得高速发展的中国,当前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发展的严峻挑战。在这一过程当中,制造业尽快摆脱要素投入与产品低端锁定、产业竞争力弱、大而不强的困境,实现整体转型和升级,成为最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而问题的真正解决,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因为众所周知,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增加制造业生产的迂回度和知识含量,提升制造业效率和竞争力,以及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上述基本认识只涉及到“应该发展”和“发展什么”的问题,而没有涉及到“如何发展”特别是“何地发展”的问题,也就未能真正把握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随着地理因素被纳入主流经济学考察的视野,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状态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因为一个显着的事实是,基于报酬递增和外部性的产业集聚及由此形成的集聚经济圈正有力地推动着一国及其区域的经济增长,并成为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工具。近年来,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显着出现了向集聚经济圈中心城市、城市中央商务区和制造业园区集聚的趋势。可以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的显着规律,成为区域和城市的新兴增长极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产生了积极的外溢效应,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那么,生产性服务业如何在空间上形成合理集聚,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值得重点研究。产业集聚有着颇为久远的理论渊源,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新经济地理理论奠基以来,正式宣告产业的空间分布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主流研究范式。其后,产业集聚的研究领域迅速丰富和扩大,伴随着主要发达国家服务经济崛起主导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已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分支。然而在以往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中,多只是静态地讨论既有的不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层面的影响,而很少结合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其主要服务对象——制造业的联系,从产业发展升级动态匹配的视角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作用和对策问题。本文尝试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和紧迫要求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何地发展”的问题,以期更好地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产业结构和工业化理论为基础,以集聚经济圈和城市产业空间演化为现实背景,把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关系与作用的主线,按生产性服务业“为何集聚——怎样集聚——如何促进集聚”的逻辑顺序渐次展开,为以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的合理集聚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对策。本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是理论与文献综述。本部分梳理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演变和最新实践,接着回顾了制造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的主流方向和进展。进而,概括了生产性服务业及其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互动研究的现状。随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和需要重点突破的几个问题。其次,从理论、实证和对策的角度,回答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三个主要问题,即“为何集聚?怎样集聚?如何促进集聚?”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具体来说:第一,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与关系,并寻找经验证据,回答“为何集聚”的问题。即在区分制造业价值链中的生产性服务职能基础上,分别探讨功能型服务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而利用我国城市单元数据,验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溢效应及其中介渠道,为后续对策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第二,基于城市分类的视角,研究不同类型城市发展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重点行业和区位分布,回答“怎样集聚”的问题。即把握区域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和区位禀赋特征,分别分析中心城市、先发工业化城市、后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内涵,探讨怎样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格局,进而构建城市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结构机理和一般性分析框架。第三,研究以生产性服务业合理集聚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政策和建议,回答“如何促进集聚”的问题。产业集聚离不开“有为政府”政策和措施的有力支持。基于当前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的关键性因素,并结合不同类型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要求,提出相应的保障政策和建议,为产业集聚提供外部动力。最后是本文的结尾部分,概括主要研究结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拓展的可能方向。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为制造业价值链基本性活动服务的功能型服务业通过集聚,在服务业企业产生竞争和协同合作的基础上,为制造业提供了基于商业便利的外部性,其传导机制是降低了制造业的贸易成本,也就是说使制造业取得了一种成本上的剩余。另一方面,为制造业价值链支持性活动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不仅集聚在制造业企业及其集群周边,还体现出向集聚经济圈中心城市及其中央商务区集中的趋势。该类型服务业集聚有利于知识的加速生产和积累,并通过知识空间溢出,为制造业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而且,伴随着集聚经济圈内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在更广的区域范围内提升了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获得了整体经济性。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使制造业取得了一种收益上的剩余。贸易成本的缩减和创新收益的提升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反过来,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将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更高的专业化要求,从而强化后者集聚的规模报酬递增效果,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和集聚程度加深,从而为更新一轮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于是在一种累积循环因果机制中可以实现产业的良性互动。(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效应的发挥,与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禀赋密切相关,同时还需要克服阻碍这种外溢跨区域传递的制约条件;功能型服务业集聚完全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来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还未体现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明显的推动作用。基于我国城市样本2009年横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确实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积极的外溢效应,但这种作用只局限于集聚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城市,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发挥对制造业影响的有利作用,需要获得其所在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环境的有力支撑。也就是说,不同区域和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利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方式要有所区别:对于中心城市和工业较发达的城市,可全面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对中小城市,应围绕其主导或者支柱制造业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具体目标,有侧重地形成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另外,区域性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也没有体现出显着的对相邻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而服务业的特殊属性、不恰当的区域保护主义和区域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的缺位等都成为制约这种区域间外溢效应的主要因素。因而,需要努力创造破除这些障碍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在我国集聚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功能型服务业集聚的贸易成本缩减中介效应来实现的;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还缺乏对制造业的创新驱动作用,这和行业发展规模、集聚区运营管理及基础制度等方面的因素相关,合理加快和改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发达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是支持区域全局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的政策着力点。(3)各类城市应根据自身经济基础和区位禀赋,在加强区域产业合作的基础上,发展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以集聚经济圈为基本单元,并根据其工业化特征和产业结构基础以及区位环境,将其中的城市划分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先发工业化城市和后发工业化城市,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方向,及城市间怎样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格局。首先,中心城市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甚至服务经济时代,也适宜于集聚高端生产性服务要素。因而,中心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在于以创新驱动制造业价值链层次的整体提升。为此,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宜采用以城市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圈层式专业化集聚,重点集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兼顾集聚功能型服务业,推动中心城市及集聚经济圈区域范围内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其次,先发工业化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它们的区位环境却决定了高端生产性服务要素集聚还缺乏比较深厚的基础。所以,先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在产业内升级,即提高产业加工程度和附加价值。因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宜发展围绕特定产业集群配套的体系化集聚,并积极与中心城市加强协作,主动接受知识溢出和智力支持,依托若干主要产业集聚区形成合理集聚。第三,后发工业化城市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近年来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中快速发展;然而,这类城市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需实现转型发展,重点关切提高人的素质,妥善处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重走发达地区传统工业化弯路。为此,应以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节能与环保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业为重点,发展和集聚有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利作用,应着力提升发达区域知识生产和外溢的能力、后发达区域服务要素集聚的设施和制度保障力,及关键性基础制度环境的支持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离不开“有为政府”有效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为进一步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溢作用,我国发达区域需要优化创新集聚环境,营造创新集聚氛围,善用创新集聚成果,协调创新集聚资源布局,提升知识生产和外溢的能力;后发达区域则需要加强现代化交通、通讯网络设施建设,降低服务业要素集聚的商务成本,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的进程,夯实区域转型发展的制度基础。而在更根本的层次,需要改善关键性基础制度建设,构建一个良性竞争、健康公平、人尽其才的市场交易环境,提升基础制度环境的支持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以产业集聚理论、产业结构和工业化理论为基础,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和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的系统梳理和归纳,区分了功能型服务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溢作用机制,并构造了相关的理论分析模型。同时,基于我国城市一级数据,提供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作用及其中介效应的经验证据。本文实证研究的贡献之一,是在全国范围城市层面上提供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对制造业作用效果的经验证据;另一方面,则对不同类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进行了中介效应检验,从经验证据上进一步印证和深化了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内在原因的认识,这是本文实证研究的又一增量贡献。(2)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出发,基于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和区位禀赋,创新性地从统一完整的角度划分了三种城市类型,探寻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先发工业化城市、后发工业化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思路,并凝炼了不同类型城市形成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结构机理与一般性分析框架。上述结构机理和一般性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3)对通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创新性对策建议,尤其是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体的业态模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例如,从全球绿色创新浪潮的大背景切入,在总结广西南宁商品交易所发展基于循环利用资源的废弃物商品交易有益启示的基础上,将其提升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协同创新的高度,并建议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先发工业化城市中积极发展这一新兴交易方式,推进区域制造业绿色转型。又如,建议在城市科技型制造业集聚区全面推进设立各商业银行的科技金融专营支行,为急需资金的科技型制造企业提供注重成长性、面向未来的金融支持;提出推广发展基于网络数字化平台的“虚拟性”集聚模式,创新对小微制造企业的高效金融支持。对于上述集聚创新,还提出了相关扶持政策的设想。当然,本文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重点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机制与外溢效应的基础上,关于后者对前者影响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同时,文中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横截面分析也可能未能反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变化趋势。另外,对我国不同类型区域和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应用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化,从而为其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决策参考。

刘春雷[8](2013)在《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萌发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西方企业大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尤其在信息化与全球化两大潮流的合力推动下,其功能、结构、特点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作为根植于企业生产实践但却相对独立于传统高等教育系统的各具特色的企业大学,在其逐渐发展、完善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也探索出各自的成功之道。然而,不同的企业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在的行业各异,所在国家的社会文化、经济土壤各不相同,因此具体企业大学的成功之道显然难以推广和效仿;同时,企业大学是基于母体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应运而生的,具有实践先于研究的特点,由此导致了对企业大学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如火如荼的企业大学实践。近年来,国外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对企业大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遗憾的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至今对企业大学知之甚少。这不仅影响到企业大学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而且使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和研究不能及时吸取企业大学的许多独特经验和有价值的理念,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尤其是与现代企业和企业制度的联系与合作。本论文是从高等教育视角开展的企业大学研究。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深入研究了企业大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通过研究企业大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企业大学的总体发展规律与趋势以及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内外驱动因素。基于实践调研并结合典型案例,全面分析现代企业大学的发展现状,从企业大学的内外关系、运营模式、产品认证到服务范围、存在形式、所属组织的规模属性,较全面地分析归纳了现代企业大学的共性特征,分析阐述企业大学的组织性质和组织运行逻辑,并分析探讨了企业大学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第二,从高等教育的视角开展了企业大学与相关高教机构、企业大学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论文着重比较分析了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行业性大学及商学院、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教育公司等高教机构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比较中深入剖析了企业大学的组织性质和组织运行逻辑。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大学与高等教育、大学、学习型组织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与界定。论文认为,企业大学主要从事在职成人继续教育,其高端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其产生发展源自母体企业对知识要素及专业化知识生产服务的内在需求。企业大学由母体企业出资创办并运营管理,是隶属于母体企业并服务于母体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核心业务的新型专业化多功能的知识生产服务组织。企业大学提供的知识生产服务是以生产实践逻辑为基础,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学科专业逻辑,同时又是与母体企业的生产实践相融合,是其它高教机构所无法替代的。企业大学以求善求用的知识观为指导;以发展企业学习能力、增长企业智慧为使命;以专业化的知识生产服务为支撑:以全员全面全程学习为基础;以服务发展战略为核心;以改善工作绩效为导向;以最优化最大化知识效能为宗旨;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第三,从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着眼,探讨了企业大学的价值及其对高等教育多元化创新发展的启示。论文概括了企业大学对现代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三点重要启示:其一,企业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领域拓展了高等教育的边界;其二,企业大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效能化、多元化、信息化、国际化,由此促进了大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其三,企业大学将信息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注入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之中。从高等教育视角深入研究企业大学的发展规律、共性特征、组织性质及组织运行逻辑,能对企业大学实践予以科学指导,遵循企业大学的客观规律来设计、创办、运营、管理、建设、发展企业大学,预测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科学评价企业大学并引导企业大学的健康发展。从高等教育视角深入开展企业大学研究,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的时代需要。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创业型大学、高等教育公司、企业大学的崛起和迅猛发展,表明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知识经济?如何在科技创新要素、人力资本要素等知识要素的开发、生产上发挥关键作用?借鉴企业大学的经营之道、成功之道,遵循人力资本开发和知识创新的客观规律,加强与企业创新实践的联系,参与建立企业大学联盟、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大学应用类专业的发展。

邓强[9](2013)在《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建设工程监理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人才密集型咨询服务行业。自1988年开始,国家建设部明确提出建立建设监理制度,并于1997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其作出规定。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是省内最早成立和开展监理业务的单位之一。经历数年发展,公司在如地铁、环保等领域的监理业务,在广东省甚至全国形成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在企业实现监理业务的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全面分析该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战略指引,也为监理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背景和案例公司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简要回顾了国内对建设监理企业和行业的相关研究现状及参考文献。其次通过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同时,在重工监理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公司的内部资源和能力。再次,在内外部环境分析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法找出该公司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以及企业的优劣势,并作出相应的战略选择;最后是建立战略目标和具体分阶段步骤保证战略的有效实现通过以上分析结果讨论,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尽管国家宏观经济不乐观以及该行业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建设监理行业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二,重工监理公司虽然拥有技术资源、组织背景和品牌形象的优势,但也面临产品结构单一、内部资源不能整合等问题。第三,根据SWOT分析,重工监理的战略应该遵循以企业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扩张策略,由本土化从事单一业务为主的地方化企业发展成为以监理业务为核心、涵盖工程招标代理项目管理、造价咨询为一体的相关多元化大型综合工程管理服务的全国化企业。第四,重工监理改革以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框架设计为关键点,按集中聚焦阶段、整合阶段、相关多元化阶段分步推进,并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完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强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构建风险防范系统、战略领导力、基于业务的流程再造、企业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并推行卓越绩效准则予以保障有效实施。

李燕[10](2012)在《基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全国有118座资源型城市,其中69个城市被国务院认定为资源枯竭城市。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问题,在“十七大”就明确提出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利用服务外包产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这一思路的提出对于资源型城市制定区域中长期发展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制定全国服务外包发展战略与政策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从全球价值链治理角度,结合信息、通讯和高技术应用,将原来由内部完成的服务活动交予外部企业执行的过程。从服务外包的实现形式上,既可以通过服务产品的跨境交易,也可以通过自然人流动实现服务交易。资源产业发展的服务外包业务属于垂直行业领域的知识流程外包业,其具有技术密集、知识产权承载、国际化运营的特点,处于价值链的高端。资源城市发展工程技术服务外包产业,把自然资源输出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化为社会资源如知识、技术、信息、管理、文化为主的输出模式。这种路径选择,既符合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提高优势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又能够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要素投入结构上,实现了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型增长;从产业组织方式上,加深了专业化分工程度,形成产业集群;从区域空间结构上完善了城市功能,增强了集聚和辐射能力。论文选取了全球18个主要服务外包承接地国家,利用1998至2008年间的统计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服务外包产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资本形成总额、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服务贸易占GDP比例和私营部门国内贷款额占GDP比例等因素对服务外包产业影响较显着。从典型国家的发展实践看,服务外包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动力。政府在产业发展初期采取了大量的扶持政策,在物理空间上设立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在政策体系上配套各种优惠措施,在制度环境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从微观层面看,企业依托外包经验和品牌效应,业务领域越来越多样化,嵌入垂直行业的知识流程外包业呈现强劲的增长趋势。从中观层面看,服务外包产业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强的集聚性,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链条不断延长,生产的迂回程度逐渐加深,出现了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城市也因服务外包产业的聚集发展,塑造了新的城市品牌形象,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资源城市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协调;吸引资金能力差、自我积累不足;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机制体制僵化、创新能力弱:城市环境差、社会问题较多等共性问题。同时,各个资源城市的区位条件和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地区中要素的流动性不同、技术体系的复杂程度不同、信息化水平不同、企业高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不同、产业发展水平和所处阶段不同,这些都决定了资源城市发展服务外包业,特别是工程技术服务外包业,必须根据城市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的技术特征来差异化地选择发展道路。论文选取了47个资源型地级市的13个指标,对城市2005年至2009年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采用变异系数法来确定各个指标权重,然后通过各城市得分进行排序,判断各城市发展的相对水平。在此结果上,提出综合实力较强的资源型城市应不断推进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在技术体系复杂的石油产业和冶金产业所在城市,以现代化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形成某一领域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在地处偏远、产业技术层次低下、劳动力剩余严重的资源城市中,应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为转型的重点,鼓励企业在区外开采资源,异地搬迁资源企业。通过资源产业的价值链分解,本文提出资源企业培育服务外包项目的三种类型:一是基于专业工程技术的服务外包业务;二是基于高新技术应用的服务外包业务;三是基于共性业务流程的服务外包业务。服务外包的开发与运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对企业发展外包项目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本文设计了服务流程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对资源企业发展服务外包项目的能力进行评价。论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企业运作服务外包项目和管理服务外包风险的具体策略。由于服务外包产业是新兴产业,尤其在资源型城市中刚刚起步,亟需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扶持。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改善生态环境,配套优惠政策,制定招商引资策略,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全面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大庆市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为主导、信息技术服务和专业服务为两翼的服务外包发展格局。大庆油田企业坚定不移的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外向型发展过程中,用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用产业链集成优势扩大市场空间,为资源企业开发外部市场树立了样板。

二、创建有色金属行业的全方位服务商——兼议知识型服务企业的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建有色金属行业的全方位服务商——兼议知识型服务企业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物流枢纽研究
        1.2.2 产业集群经典理论研究
        1.2.3 港口领域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1.2.4 枢纽经济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港口型物流枢纽概述
        2.1.1 物流枢纽的定义及分类
        2.1.2 港口型物流枢纽的定义
        2.1.3 港口型物流枢纽的构成要素
        2.1.4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的特征
    2.2 产业集群概述
        2.2.1 产业集群的定义
        2.2.2 产业集群的基本类型
        2.2.3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
    2.3 经济圈理论
        2.3.1 经济圈的概念
        2.3.2 经济圈理论在枢纽领域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机理
    3.1 典型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3.1.1 南京港口型物流枢纽(龙潭国家物流枢纽)
        3.1.2 上海港口型物流枢纽(上海港)
        3.1.3 鹿特丹港口型物流枢纽(鹿特丹港)
        3.1.4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总结
    3.2 港口型物流枢纽形成机理
        3.2.1 港口型物流枢纽形成过程
        3.2.2 港口型物流枢纽功能层次
    3.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
        3.3.1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3.3.2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演化过程
        3.3.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效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4.1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内涵
        4.1.1 模式基本概念
        4.1.2 模式提炼思路
    4.2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提出
        4.2.1 产业集群形成期——“枢纽+物流”模式
        4.2.2 产业集群发展期——“枢纽+服务”模式
        4.2.3 产业集群涌现期——“枢纽+平台”模式
    4.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演进
        4.3.1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总结
        4.3.2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演进规律
    4.4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模型
        4.4.1 建模思路
        4.4.2 港口型物流枢纽发展基础分析
        4.4.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5.1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发展基础分析
        5.1.1 枢纽发展概况
        5.1.2 枢纽构成要素分析
        5.1.3 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5.2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
        5.2.1 产业集聚度分析
        5.2.2 产业关联性分析
        5.2.3 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分析
        5.2.4 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判断
    5.3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先进制造业内涵与范畴
        2.1.2 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内涵与范围
    2.2 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理论
        2.2.1 需求遵从理论
        2.2.2 供给主导理论
        2.2.3 产业互动理论
        2.2.4 产业融合理论
    2.3 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机制
        2.3.1 基于专业化社会分工、外包的互动机制
        2.3.2 基于价值链的互动机制
        2.3.3 基于交互创新的互动机制
第三章 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行业选择及分析
    3.1 山东省先进制造业行业选择
        3.1.1 山东省先进制造业行业选择指标体系选取
        3.1.2 山东省先进制造业行业选取方法
        3.1.3 山东省先进制造业行业选择
    3.2 山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
        3.2.1 先进制造业产值分析
        3.2.2 先进制造业发展面临问题
        3.2.3 先进制造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3 山东省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行业选择
    3.4 山东省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3.4.1 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分析
        3.4.2 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分析
        3.4.3 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 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
    4.1 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现状分析
    4.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4.2.1 模型介绍
        4.2.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4.3 模型构建及互动关系研究
        4.3.1 平稳性检验
        4.3.2 Johansen协整检验
        4.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3.4 脉冲响应分析
        4.3.5 方差分解分析
    4.4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A企业情况概述
    5.2 A企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5.2.1 A企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5.2.2 A企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存在问题
    5.3 A企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措施
第六章 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对策建议
    6.1 加快培育和发展山东省先进制造业
    6.2 推动山东省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6.3 促进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良好互动发展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3)兰州陇星沃尔凯采暖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四)研究内容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相关概念
    (二)营销基本理论
三、采暖散热器行业网络营销现状
    (一)采暖散热器作为网络产品的可行性分析
    (二)国内采暖散热器行业网络信息化发展现状
    (三)国内采暖散热器行业网络营销现状
四、陇星集团采暖散热器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一)散热器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二)散热器行业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三)影响顾客购买因素分析
五、陇星集团内部营销环境分析
    (一)企业基础活动分析
    (二)企业支持活动分析
六、陇星集团的网络营销战略设计
    (一)陇星集团网络营销的SWOT分析、
    (二)网络营销竞争定位战略设计(STP)
七、陇星集团网络营销策略设计
    (一)产品策略——顾客价值策略
    (二)价格策略——顾客成本策略
    (三)渠道策略——便利性策略
    (四)促销策略——沟通
    (五)陇星散热器与顾客双赢的 4R理论策略
    (六)陇星集团网络整合营销策略
八、陇星集团网络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一)网络营销团队建设
    (二)加强售后工作
    (三)解决安装壁垒
九、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GD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战略管理理论
        2.1.2 资源整合相关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综述
        2.2.2 资源整合文献综述
3 GD物流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GD物流公司现状
        3.1.1 GD物流公司基本情况
        3.1.2 GD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3.2 GD物流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2.1 宏观环境分析
        3.2.2 广东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3.2.3 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3.3 GD物流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3.1 人力资源分析
        3.3.2 内部管理分析
        3.3.3 业务情况分析
        3.3.4 核心竞争力分析
        3.3.5 内部环境综合分析
    3.4 GD物流公司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4.1 战略目标模糊不清
        3.4.2 组织资源分散
        3.4.3 物流服务品种单一
        3.4.4 规模优势无法发挥
4 GD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的构建
    4.1 GD物流公司SWOT分析
        4.1.1 SWOT分析
        4.1.2 SWOT矩阵分析
    4.2 GD物流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4.2.1 GD物流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4.2.2 战略目标实施阶段的划分
    4.3 GD物流公司经营战略方案
        4.3.1 一体化战略
        4.3.2 差异化战略
        4.3.3 国储物流内部联盟战略
    4.4 本章小结
5 GD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5.1 组织整合
    5.2 客户资源整合
    5.3 能力资源整合
        5.3.1 基础设施整合
        5.3.2 技能资源整合
        5.3.3 人力资源整合
    5.4 信息资源整合
        5.4.1 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
        5.4.2 GD物流公司企业信息系统的构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理论分析与经验求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现实背景及意义
        1.1.2 理论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的主要目标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框架、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3.2 研究的总体框架
        1.3.3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4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3 本文的技术路线
    1.5 相关概念与范围界定、不足之处
        1.5.1 相关概念界定
        1.5.2 研究范围界定
        1.5.3 研究的局限性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聚形成与演进的纯理论线索
        2.1.1 空间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溯源:微观静态分析
        2.1.2 区域经济理论与产业集聚:宏观动态分析
        2.1.3 新经济地理理论与产业集聚
        2.1.4 要素拥挤、过度集聚与集聚经济
        2.1.5 简要评述
    2.2 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进展
        2.2.1 产业集聚的存在性检验
        2.2.2 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2.2.3 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2.2.4 简要评述
    2.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与协同集聚(综述拓展)
        2.3.1 产业关联研究
        2.3.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研究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产业协同集聚的理论机理与形成条件
    3.1 产业联动的理论分析
        3.1.1 产业联动的理论解释
        3.1.2 产业联动的主要动因:前后向关联
        3.1.3 基于要素分配的产业联动机理分析
    3.2 产业集聚空间联动的理论分析
        3.2.1 产业集聚中空间关联机制的进一步解析
        3.2.2 产业集聚空间联动的理论机理分析
    3.3 产业联动、空间联动促进协同集聚的主要条件
        3.3.1 内部与外部规模经济
        3.3.2 产业集聚间的联动形式与效应
        3.3.3 价值链匹配与协同集聚
        3.3.4 空间联动
        3.3.5 制度支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协同集聚的现实考察:产业与空间特征
    4.1 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与空间集聚的基本评判
        4.1.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交叠
        4.1.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功能分化与城市功能扩展
    4.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集聚度拟合分析
    4.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测度与分析
        4.3.1 产业维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4.3.2 空间维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分析
    4.4 研究拓展:产业协同集聚的二维综合评判
        4.4.1 长三角产业协同集聚的产业—空间四象限分布图
        4.4.2 产业—空间四象限分布图的演进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联动与集聚依存性的计量检验
    5.1 两大产业间的动态关系检验
        5.1.1 数据与模型说明
        5.1.2 变量选取与实证分析
        5.1.3 小结
    5.2 产业集聚间的依存性检验
        5.2.1 研究模型
        5.2.2 变量选取及表征、数据来源
        5.2.3 计量结果与分析
    5.3 基于垂直关联的空间联动分析
        5.3.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3 实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形成机理的经验求证
    6.1 理论假说的提出
        6.1.1 基于产业联动视角
        6.1.2 基于空间联动视角
        6.1.3 基于制度视角
    6.2 产业协同集聚的计量检验
        6.2.1 变量描述与模型设计
        6.2.2 假说检验及讨论
    6.3 主要结论
第7章 协同集聚效应及其解构:互补效应与挤出效应
    7.1 异质性视角下协同集聚效应的生成与演进
        7.1.1 行业异质性与协同集聚效应
        7.1.2 空间诉求差异与协同集聚效应
        7.1.3 协同集聚效应:一个现实印象
    7.2 协同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
        7.2.1 城市空间视角
        7.2.2 价值链视角
    7.3 理论假说的实证检验
        7.3.1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描述
        7.3.2 实证分析
    7.4 协同集聚双重效应的协调度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政策启示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相关政策启示
    8.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范围自主创新能力竞争加剧
        1.1.2 国家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1.3 科技城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
        1.1.4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发展转型需要示范
        1.1.5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1.2 研究意义
        1.2.1 明确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意义
        1.2.2 尝试构建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理论框架
        1.2.3 揭示科技城规划区别于一般新城规划和开发区规划的核心内涵
    1.3 研究界定
        1.3.1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
        1.3.2 科技城规划
        1.3.3 四大未来科技城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
        1.5.2 案例研究
        1.5.3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1.5.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1.5.5 理论实践互动反馈
第2章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研究进展
    2.1 科技城发展过程与创新驱动的科技城
        2.1.1 世界科技城总体发展过程研究
        2.1.2 科技城向创新驱动的演进
    2.2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产业布局研究
        2.2.1 产业链与创新集群视角
        2.2.2 产业模块与创新网络视角
        2.2.3 产业支撑与区域创新系统视角
        2.2.4 产业类型与创新知识基础视角
        2.2.5 已建科技城的产业布局模式
    2.3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社会结构研究
        2.3.1 社会阶层构成特征研究
        2.3.2 创意阶层特征和需求研究
        2.3.3 社会阶层分异研究
    2.4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空间结构研究
        2.4.1 知识和创新视角
        2.4.2 社会空间视角
        2.4.3 生态格局视角
        2.4.4 已建科技城的空间结构
    2.5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土地利用研究
        2.5.1 科研生产视角
        2.5.2 人才需求视角
        2.5.3 创新环境视角
    2.6 研究进展总结
第3章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演化机理与发展环境
    3.1 科技城创新的激发因子
        3.1.1 企业
        3.1.2 大学和研究机构
        3.1.3 人才
        3.1.4 政府
    3.2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演化机理
        3.2.1 演化机理 1:知识创新源(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source)
        3.2.2 演化机理 2: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3.2.3 演化机理 3:嵌入性( embeddedness)
        3.2.4 演化机理 4:创新环境( innovation milieu)
        3.2.5 演化机理 5:全球—地方联结( global-local nexus)
        3.2.6 五个演化机理的相互作用
    3.3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阶段
        3.3.1 起步期:政策驱动下的要素集聚和基础设施建设
        3.3.2 发展期:投资驱动下的产业集群专业化发展
        3.3.3 成熟期:创新驱动下的多样化系统性的自组织发展
    3.4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环境
        3.4.1 产业氛围
        3.4.2 人才氛围
        3.4.3 空间氛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企业访谈的科技城产业布局研究
    4.1 央企主导的科技城产业布局:北京未来科技城
        4.1.1 主要产业构成
        4.1.2 产业集聚机制
        4.1.3 产业组织模式
        4.1.4 产业创新机制
        4.1.5 产业布局模式
    4.2 多类型企业共生的科技城产业布局:武汉未来科技城
        4.2.1 主要产业构成
        4.2.2 产业集聚机制
        4.2.3 产业组织模式
        4.2.4 产业创新机制
        4.2.5 产业布局模式
    4.3 理想的科技城产业氛围营造
        4.3.1 科技城的主要产业类型
        4.3.2 理想的科技城产业氛围营造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问卷调查的科技城社会结构分析
    5.1 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理论及假设
        5.1.1 高技术社会结构特征理论
        5.1.2 创意阶层特征及空间需求研究
        5.1.3 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假设
    5.2 两个未来科技城的企业人才调查
        5.2.1 调查概况
        5.2.2 受调查者基本构成特征分析
        5.2.3 受调查者居住通勤情况分析
        5.2.4 受调查者对当前空间的评价
        5.2.5 受调查者理想工作生活空间
        5.2.6 调查结果分析与局限性
    5.3 关于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的讨论
        5.3.1 中国当前城市社会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
        5.3.2 中国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与发展趋势探讨
    5.4 理想的科技城人才氛围营造
        5.4.1 科技城的人才氛围
        5.4.2 科技城人才氛围营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案例分析和理论演绎的科技城空间结构研究
    6.1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空间发展机制分析
        6.1.1 经济 -空间机制
        6.1.2 社会 -空间机制
        6.1.3 信息 -空间机制
        6.1.4 规划 -空间机制
        6.1.5 几种机制整合
    6.2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空间结构模式
        6.2.1 空间接触需求及匹配
        6.2.2 中央研发休闲区CR2D
        6.2.3 企业生产创新单元
        6.2.4 居民生活服务单元
        6.2.5 外围功能组团
        6.2.6 与其他类型城区空间结构的比较
    6.3 四大未来科技城空间结构特征与评价
        6.3.1 区域空间结构
        6.3.2 内部空间结构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案例分析的科技城土地利用研究
    7.1 土地利用混合
        7.1.1 生产用地与生活用地关系
        7.1.2 生活用地与生态用地关系
        7.1.3 生产用地与生态用地关系
        7.1.4 混合用地:第四类空间
        7.1.5 用地功能混合和邻近情况评估
    7.2 各类用地特征
        7.2.1 高技术制造业用地
        7.2.2 生产者服务业用地
        7.2.3 消费者服务业用地
        7.2.4 单一功能的居住用地
        7.2.5 混合功能的居住用地
        7.2.6 交通设施用地
        7.2.7 绿地与广场用地
        7.2.8 用地构成比较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思考与建议
    8.1 科技城规划理论核心
        8.1.1 科技城规划的概念回顾
        8.1.2 科技城规划的基本问题
        8.1.3 科技城规划的作用机制
    8.2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框架探讨
        8.2.1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8.2.2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2.1 系统提出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的核心机制
        9.2.2 揭示科技城当前发展的现实特征与理想模式
        9.2.3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内容创新
    9.3 不足与展望
        9.3.1 科技城演化发展框架的实践验证
        9.3.2 国内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的特征研究
        9.3.3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的指标体系研究
        9.3.4 科技城发展的其他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未来科技城产业组织及配套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B 未来科技城企业人才构成特征和空间需求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存在的不足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综述
        2.1.1 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
        2.1.2 产业升级和转型理论
    2.2 产业集聚的理论拓展与应用研究
        2.2.1 制造业集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
        2.3.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2.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2.4 小结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与关系
    3.1 生产性服务业及其集聚的基本含义和机理
        3.1.1 生产性服务业的含义和分类
        3.1.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含义和成因
    3.2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3.3 功能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与关系
        3.3.1 制造业基本性活动外包与功能型服务业集聚发展
        3.3.2 功能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溢机制与关系
    3.4 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与关系
        3.4.1 制造业支持性活动外包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发展
        3.4.2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知识溢出的渠道
        3.4.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模型分析
        3.4.4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与集聚经济圈制造业资源优化配置
    3.5 小结
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的对象区域和行业
        4.1.1 区域
        4.1.2 行业
    4.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作用的模型构建与分析
        4.2.1 变量的选取
        4.2.2 模型选择与估计
        4.2.3 模型结果分析
    4.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作用的中介效应分析
        4.3.1 变量选取
        4.3.2 样本及数据的选择
        4.3.3 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4.3.4 中介效应模型估计及检验
        4.3.5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4.4 小结
5.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城市分类研究
    5.1 中心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5.1.1 中心城市的经济基础与区位禀赋
        5.1.2 中心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与内涵
        5.1.3 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行业与区位
        5.1.4 案例分析: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5.1.5 中心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结构机理
    5.2 先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5.2.1 先发工业化城市的经济基础与区位禀赋
        5.2.2 先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与内涵
        5.2.3 先发工业化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行业与区位
        5.2.4 案例分析:柳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5.2.5 先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结构机理
    5.3 后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发展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5.3.1 后发工业化城市的经济基础与区位禀赋
        5.3.2 后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目标与内涵
        5.3.3 后发工业化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行业与区位
        5.3.4 案例分析:防城港市制造业转型发展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5.3.5 后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结构机理
    5.4 小结
6. 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与建议
    6.1 发达国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及启示
        6.1.1 积极实施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
        6.1.2 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城市氛围
        6.1.3 注重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制度支撑
        6.1.4 启示意义
    6.2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的政策与措施着力点
    6.3 提升发达区域知识生产和外溢能力的政策与建议
        6.3.1 增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创新能力
        6.3.2 有效拓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投融资渠道
        6.3.3 加大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态新型集聚的支持
        6.3.4 为创意阶层集聚提供优良的城市功能和环境
        6.3.5 协调优化经济区域内创新资源的布局
    6.4 提升后发达区域服务要素集聚设施和制度保障力的政策与建议
        6.4.1 建设完善现代化交通和通讯网络设施
        6.4.2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投资环境
        6.4.3 稳步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6.4.4 优化经济和产业科学发展的制度基础
    6.5 提升关键性基础制度环境支撑力的政策与建议
        6.5.1 培育多元化服务业竞争主体
        6.5.2 努力加强和改善信用制度建设
        6.5.3 寻求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6.5.4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机制
    6.6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概念界定
    六、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企业大学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企业大学实践发展
        一、企业大学的由来
        二、企业大学实践发展现状
        三、企业大学实践发展述评
    第二节 企业大学理论研究
        一、企业大学研究主体与研究视角
        二、企业大学理论研究述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历史透析
    第一节 企业大学发展历程分析
        一、厂办学校的兴起:20世纪10年代前
        二、企业大学的萌芽:20世纪10—50年代
        三、企业大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今
        四、企业大学总体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第二节 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一、相关概念描述
        二、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
        三、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外在驱动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企业大学现状解析
    第一节 企业大学实践案例
        一、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简述
        二、中国电信学院
        三、爱立信中国学院
        四、国美培训中心
    第二节 企业大学的内部关系
        一、隶属关系
        二、组织架构
        三、共性特征分析
    第三节 企业大学的外部关系——企业大学联盟
        一、基于企业大学联盟的教育服务
        二、企业大学联盟模式
        三、共性特征分析
    第四节 企业大学的运营模式
        一、项目管理模式
        二、共性特征分析
        三、筹资模式
        四、共性特征分析
    第五节 企业大学的学习项目认证与服务范围
        一、学习项目认证
        二、共性特征分析
        三、服务范围
        四、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节 企业大学的存在形式
        一、实体形式与虚拟形式
        二、共性特征分析
    第七节 企业大学所属组织的规模与属性
        一、组织规模
        二、组织性质
        三、共性特征分析
    第八节 企业大学共性特征分析总结
        一、组织性质——自助服务
        二、组织运行逻辑——生产实践逻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大学与相关组织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企业大学比较研究的维度
    第二节 企业大学与提供公共服务的高教机构
        一、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
        二、企业大学与行业性大学及商学院
        三、企业大学与高等职业院校
    第三节 企业大学与提供市场服务的高教机构
        一、企业大学与高等教育公司
        二、企业大学与教育培训公司
    第四节 企业大学与提供自助服务的高教机构
        一、企业大学与企业培训部门
        二、企业大学与组织大学
    第五节 企业大学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企业大学与高等教育
        二、企业大学与大学
        三、企业大学与学习型组织
        四、企业大学的内涵阐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大学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社会生产实践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
        一、社会生产实践促进了现代高等教育的生态多样化
        二、社会生产实践促进了现代高等教育知识体系的发展
        三、社会生产实践促进了现代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内容形式、人才培养发生根本变化
        四、社会生产实践促进了现代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发展环境的完善
    第二节 企业大学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
        一、企业大学拓展了高等教育的边界
        二、企业大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效能化、多元化、信息化、国际化与大学体制机制创新
        三、企业大学将信息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注入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企业大学深化研究的探讨
    第一节 企业大学的核心能力与核心价值
        一、企业大学的核心能力
        二、企业大学的核心价值
    第二节 企业大学的职能类型与知识类型
        一、企业大学的职能类型
        二、企业大学的知识类型
    第三节 企业大学的发展模式
        一、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大学
        二、参与合作联盟的企业大学
        三、提供市场服务的企业大学
        四、企业大学的发展演变
    第四节 企业大学的评价原则
        一、创办企业大学是否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内生实质性需求
        二、企业大学运行是否遵循企业大学的内在逻辑
        三、知识生产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水平是评价企业大学的关键指标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局限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调研资料
    A X学院调研报告
    B X学院访谈纪要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9)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工程管理专用术语的概念
        1.1.2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制发展背景
        1.1.3 研究企业背景介绍
        1.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1.3.1 战略管理的思维模式
        1.3.2 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理论
        1.3.3 竞争战略理论
        1.3.4 PEST 分析法
        1.3.5 SWOT 分析法
        1.3.6 “5 力模型”分析法
        1.3.7 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1.3.8 知识管理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2.1 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2.1.1 政策法规分析
        2.1.2 经济环境分析
        2.1.3 技术环境分析
        2.1.4 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分析
    2.2 工程监理行业环境分析
        2.2.1 行业历史发展分析
        2.2.2 行业现状分析
        2.2.3 工程监理行业发展取得的进步
        2.2.4 行业发展存在的劣势
        2.2.5 国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3 市场环境分析
        2.3.1 产品分析
        2.3.2 顾客分析
        2.3.3 监理市场需求和竞争定位分析
    2.4 产业环境竞争分析
        2.4.1 行业竞争者分析
        2.4.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2.4.3 买方对产品的认知和议价能力
        2.4.4 供方的议价能力
        2.4.5 替代产品
    2.5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2.5.1 广州珠江工程监理公司
        2.5.2 广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2.5.3 广东粤能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2.6 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2.6.1 机会
        2.6.2 威胁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部环境分析
    3.1 企业概况
        3.1.1 企业发展历程
        3.1.2 企业的发展行为模式分析
        3.1.3 企业现状分析
    3.2 企业的内部资源分析
        3.2.1 人力资源
        3.2.2 技术资源
        3.2.3 组织背景资源
        3.2.4 声誉资源
        3.2.5 财务资源
        3.2.6 企业文化
    3.3 企业的能力分析
        3.3.1 市场开拓能力
        3.3.2 品质管理能力
        3.3.3 创新能力
    3.4 企业核心竞争力
        3.4.1 核心竞争力的辨识
        3.4.2 核心竞争力分析
    3.5 优势与劣势分析
        3.5.1 优势
        3.5.2 劣势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略规划
    4.1 SWOT 分析
    4.2 企业宗旨
    4.3 战略指导思想
    4.4 企业战略定位
        4.4.1 产品定位
        4.4.2 核心业务细分领域市场定位
        4.4.3 目标顾客定位
        4.4.4 区域定位
    4.5 企业战略选择
        4.5.1 集中化聚焦战略
        4.5.2 纵横向整合战略
        4.5.3 多元化战略
    4.6 企业战略目标
        4.6.1 市场目标
        4.6.2 盈利目标
        4.6.3 创新目标
        4.6.4 社会目标
    4.7 战略阶段性目标
        4.7.1 近期目标(1~2 年)
        4.7.2 中期目标(3~4 年)
        4.7.3 远期目标(5~6 年及以上)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工监理发展战略实施
    5.1 战略实施的关键点
        5.1.1 公司治理结构
        5.1.2 组织框架优化
    5.2 战略实施步骤
        5.2.1 收缩与聚焦阶段
        5.2.2 整合阶段
        5.2.3 相关多元化阶段
    5.3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5.3.1 创建学习型组织
        5.3.2 完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5.3.3 强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5.3.4 构建风险防范系统
        5.3.5 推行卓越绩效准则
        5.3.6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5.3.7 搭建知识管理平台
        5.3.8 实现有效的战略领导
        5.3.9 基于业务的流程再造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IV-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10)基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English Catalog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服务外包相关研究
        1.4.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1.8 论文创新点
2 服务外包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相关理论
    2.1 服务外包相关基本概念
        2.1.1 服务外包
        2.1.2 服务外包的分类
        2.1.3 服务外包产业演进趋势
    2.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相关基本概念
        2.2.1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2.2.2 资源型城市的特征
        2.2.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2.3 服务外包的基础理论
        2.3.1 国际分工理论
        2.3.2 交易成本理论
        2.3.3 委托代理理论
        2.3.4 资源基础理论
        2.3.5 全球价值链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服务外包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机理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 服务外包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机理
        3.1.1 服务外包的融合性促进产业空间集聚
        3.1.2 服务外包规模效应实现城市比较优势价值
        3.1.3 服务外包高衍生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3.1.4 服务外包知识溢出效应优化技术结构
        3.1.5 服务外包吸纳就业效应改变劳动力结构
        3.1.6 服务外包产业的外部性重塑城市形象
        3.1.7 服务外包的现代生产方式提升城市能级
    3.2 服务外包促进资源型产业转型的机理
        3.2.1 服务外包突破资源的硬约束
        3.2.2 服务外包减弱资源型产业的脆弱性与波动性
        3.2.3 服务外包实现生产方式的多元化
        3.2.4 服务外包灵活配置经济社会资源
        3.2.5 服务外包实现产业链延伸与价值增值
    3.3 服务外包产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3.1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的选取
        3.3.2 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
        3.3.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典型区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概况
    4.1 国外典型国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4.1.1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4.1.2 爱尔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4.1.3 菲律宾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4.2 国内典型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4.2.1 成都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4.2.2 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4.2.3 杭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4.3 国内外服务外包园区发展概况
        4.3.1 印度软件园
        4.3.2 中国服务外包园区
    4.4 国内外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经验
        4.4.1 以产业升级 发展方式转变为基本动力
        4.4.2 创新机制体制 科学制定规划
        4.4.3 从产业园区化到园区城市化发展
        4.4.4 高技术引领服务外包产业结构升级
        4.4.5 生产性服务催生高端业务流程服务
        4.4.6 提升全球交付能力与标准化认证
    4.5 本章小结
5 资源型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与路径选择
    5.1 服务外包产业空间布局特征与资源型城市条件分析
        5.1.1 服务外包产业的布局特征
        5.1.2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总体状况
        5.1.3 资源型城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条件分析
    5.2 资源型城市发展水平比较
        5.2.1 资源型城市评估的指标选择
        5.2.2 资源型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5.2.3 资源型地级市发展水平评估
    5.3 资源型城市发展服务外包的路径选择
        5.3.1 城市多元化发展服务外包业
        5.3.2 园区承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5.3.3 转变城市功能发展现代服务业
        5.3.4 机制体制创新集聚要素发展
    5.4 本章小结
6 资源型产业发展服务外包业务的运行模式与管理
    6.1 资源型产业价值链分解与服务外包业务
        6.1.1 资源型产业价值链深度分解
        6.1.2 资源型产业的价值链与可外包环节
        6.1.3 资源型产业服务外包业务模式
    6.2 服务流程成熟度评估
        6.2.1 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6.2.2 层次分析法
        6.2.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6.2.4 服务流程外包项目评价
    6.3 服务外包项目的运作与风险管理
        6.3.1 服务外包项目运作
        6.3.2 服务外包风险管理
    6.4 本章小结
7 资源型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7.1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7.1.1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业
        7.1.2 强化资源共享与协作创新
        7.1.3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
        7.1.4 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7.1.5 建设专业园区促进企业集聚
        7.1.6 建立服务外包行业协会
    7.2 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7.2.1 完善资源补偿机制 加强城市管理
        7.2.2 编制服务外包发展规划
        7.2.3 支持资源型企业“走出去”
        7.2.4 优化服务外包制度环境
        7.2.5 制定招商引资策略
        7.2.6 建设公共信息平台
    7.3 资源型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对策
        7.3.1 实施服务外包战略
        7.3.2 加大高技术创新和应用
        7.3.3 提高服务项目交付能力
        7.3.4 加强复合人才培养与培训
        7.3.5 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7.4 本章小结
8 案例
    8.1 大庆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8.1.1 发展概况
        8.1.2 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8.1.3 产业布局
    8.2 大庆油田“走出去”战略实施
        8.2.1 市场开发阶段
        8.2.2 市场规模稳定阶段
        8.2.3 市场结构调整阶段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创建有色金属行业的全方位服务商——兼议知识型服务企业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D]. 吉理. 东南大学, 2020(01)
  • [2]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研究[D]. 万里洋. 山东理工大学, 2016(02)
  • [3]兰州陇星沃尔凯采暖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 李菁帼. 兰州大学, 2016(08)
  • [4]GD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肖迪.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5]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理论分析与经验求证[D]. 陈晓峰. 苏州大学, 2015(11)
  • [6]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D]. 袁晓辉. 清华大学, 2014(05)
  • [7]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 詹浩勇. 西南财经大学, 2013(12)
  • [8]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D]. 刘春雷. 南京大学, 2013(08)
  • [9]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邓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6)
  • [10]基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D]. 李燕.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打造有色金属行业全方位服务商——兼谈知识型服务企业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