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气体系统腐蚀泄漏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高压气体系统腐蚀泄漏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一、高压气系统腐蚀泄漏原因浅析及解决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儒[1](2021)在《真空技术在托卡马克杂质控制与粒子清除相关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托卡马克磁约束聚变装置中,真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托卡马克各级真空室提供良好的真空环境及壁条件,满足等离子体放电与装置高效运行的需求。本论文围绕托卡马克真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针对壁处理过程中氘粒子清除率测量,以及杂质粒子清除等托卡马克真空运行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了相互关联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下列的研究成果。在托卡马克装置真空技术发展方面,利用SRS-RGA200质谱计在40 eV和70 eV两个电离能对氘氦电离几率不同的特性,实现在总压10-6~10-2 Pa范围内,对氘气含量1~100%的氘氦混合气体的进行区分和分压测量。新发展的质谱分辨技术成功应用于氦辉光放电清洗期间的氘清除率测量,获得了 4-12 A清洗电流下的氘清除率数据。该实验研究为托卡马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真空到超高真空气压范围、经济高效的真空测量技术。在真空壁处理控制等离子体杂质方面,针对EAST装置真空泄漏后真空条件快速恢复问题,开展了真空表面清洗和表面涂层对粒子清除效果和杂质控制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高温烘烤和放电清洗累积清除壁上的水和氢杂质分别为39.9克和28.2克,使装置的本底真空达到3.0× 10-6 Pa。经过3天约1700秒等离子体锻炼和锂化涂层处理有效地缓解了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氢氘比也被控制在0.2,稳定的等离子体放电脉冲也得以重新建立。同时,装置内引起钨溅射的碳杂质含量减少约80%,等离子体中钨含量降低了约60%,达到了从源头控制钨溅射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了强有力的真空壁处理能够实现泄漏后等离子体放电快速恢复。该研究也加深了锂化涂层对杂质控制机制的理解,进一步证实了锂化对杂质控制的效果。最后,集成应用真空技术研制了一套能够与EAST并行交叉实验的溅射平台。利用真空抽气技术、真空测量技术、真空表面处理和真空涂层技术研制了该装置的等离子体源、诊断系统、抽气系统、壁处理系统和磁体等关键模块。该装置的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材料溅射实验平台具有参数调节灵活等优点,拥有10-5 Pa超高真空环境和0.63 T稳态强磁场的运行能力,等离子体密度1018~1020 m-3、电子温度1~10 eV,可以为聚变堆材料性能研究和发展高效真空壁处理技术提供科学研究平台。综上所述,真空粒子清除、真空测量、真空表面处理和真空涂层等先进真空技术在托卡马克杂质控制与清除研究中进行了有效的应用。本论文发展了燃料粒子清除、氘清除率测量的托卡马克真空技术,阐明了真空壁处理控制EAST装置杂质源的机制,为提高EAST托卡马克高参数、长脉冲等离子体的运行能力提供科学手段。

任日菊,周斌,程伟,乔光谱,王明[2](2021)在《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失效分析及铵盐腐蚀结晶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分析某煤柴油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E-104)管束失效案例,初步判断系统存在铵盐垢下腐蚀风险。建立了反应流出物系统的仿真模型,由此分别计算失效换热器管程、壳程发生铵盐结晶的风险,结果表明:所研究系统中不存在NH4HS结晶风险;系统铵盐结晶温度随腐蚀性元素含量的提高稍有提高;在原工况、新工况下,热高压分离气系统的NH4Cl结晶温度分别为177℃和181℃,冷低压分离油系统的NH4Cl结晶温度分别为178℃和182℃;在原工况操作条件下,E-104的管、壳程均存在NH4Cl结晶的风险。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对NH4Cl结晶温度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l元素含量>N元素含量>系统气相流量>系统操作压力,并进一步得到NH4Cl结晶温度随Cl、N含量的变化规律,利用此规律进行预测将大大提高对NH4Cl结晶温度的预测效率。

孙云峰[3](2020)在《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优化及标准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节能优先、绿色低碳的能源发展背景下,天然气依然是我国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改善大气环境最现实的能源。松辽盆地的徐深气田作为中国天然气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试采建设以来,特别在大庆油田“以气补油”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地处高寒地区、储层品味较差、天然气中CO2含量较高等特征使得该产区的开发难度和开发效益更具挑战性,地面集输过程中易于形成水合物、集输设施易于发生腐蚀、集输系统设计缺乏标准化,破解降投资、控成本方面的技术难题是实现气田持续有效发展的关键。作为气田开发的配套工艺技术,地面集输环节是气田安全、平稳、高效开发的保障。因此,实现集输工艺的优化、集输系统的简化,构建集输工艺模式的标准化,是降本增效、保证高寒地区徐深气田有效开发的重要支撑。开展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优化设计可以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针对研究对象徐深气田产区具有村屯、沼泽等不可穿跨越障碍的特点,建立了障碍多边形逼近表征方法和管道绕障路由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考虑障碍对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的影响,以集输站场和管道建设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以管网结构特征、站场及管道布局可行性、站场处理气量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含障碍的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优化数学模型。针对模型的层次结构和求解难点,优势融合混合蛙跳算法和烟花算法,分别提出改进的爆炸算子、改进的变异算子和镜像搜索算子,构建了混合蛙跳-烟花新型智能优化算法(SFL-FW)。根据收敛性定理证明其SFL-FW算法能够以概率1收敛于全局最优解,且数值对比实验显示SFL-FW算法相较于同类群智能优化算法优化性能更好、更全面。对于徐深气田某区块的应用实例表明优化后管网建设总投资减少320.81万元,节约投资比例14.17%,验证了所提出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从气田集输管道选型偏大、管道伴热功率过高的矿场实际出发,以管道建设总投资最小和管道伴热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以运行工艺、流动安全、取值范围等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多目标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数学模型。考虑模型多目标、多约束、多决策变量及高度非线性的求解难点,融合Max Min策略、拥挤距离策略和约束可行性准则提出混合多样性排序策略,构建了多目标混合蛙跳-烟花智能优化算法(MSFL-FW),应用于徐深气田集输管道的优化实例表明,可以节约投资643.44万元,减资比例20.3%,验证了所提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针对采气管道的水合物防治及系统运行,本文考虑气质、温度、压力及产液因素,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甲醇加注量对水合物分解的影响,并综合单井投资和运行能耗,对比了电热工艺与注醇工艺在保障高寒地区集气管道平稳、高效运行中的优势及潜力,结果表明,在温度高于17℃后,压力升高时,水合物生成温度变化率逐渐减小,在恒定温度、压力下,水合物的生成时间与生成量成线性增长特征,总体生成时间分布在80~100min,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相关于天然气组分,同一温度下,天然气密度越大,丙烷、异丁烷含量越多,生成水合物的压力越低;注醇防冻工艺是电伴热集气工艺的接替技术,该工艺单井投资较电伴热能降低65.56%,单井运行成本还能降低16.45%,且注醇防冻工艺适用于管线长度较大,水量相对较小的气井。构建了井间轮换计量、多井加热炉换热的集气系统简化工艺技术,确定了一套轮换计量工艺应不超过10口气井,气量比不超过1:10,单井计量时间宜选择在8h~24h。同时,研究揭示了集气管道的腐蚀行为及成因,认为2205双相不锈钢是最好的耐CO2腐蚀和氯离子应力腐蚀的管道材料,虽然316L不锈钢耐CO2腐蚀能力强,但是对含氯离子介质应力腐蚀非常敏感,所形成防腐技术在含二氧化碳徐深气田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腐蚀隐患,杜绝了腐蚀穿孔泄漏事故的发生。在上述对集输工艺及其运行优化的基础上,从优化工艺流程、井站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管阀配件安装形式相结合出发,并与电力、自控、土建、防腐等辅助专业相互配套,按照在高寒地区实现季节性模块化预制、统一建设标准、立足基本工况实现系列化的思路,划分井站的典型工况,依据递进补充完善的思想,形成了适合于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标准化设计方法,突破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与施工的传统模式,构建了深层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标准化模式,并应用于徐深3区块的工程设计中,使设计周期同比缩短20%以上,建设工期同比缩短10%以上。综合研究及工程应用实践认为,结合气田井站布局、集输运行参数、管道防冻、计量分离及防腐进一步优化集输系统,并针对高寒地区地面建设周期受限的事实,进行标准化技术研究,对实现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黄福军[4](2020)在《微小型自由活塞发动机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装置不断涌现,这些产品的能源供给方式主要来源于自身携带的可充电电池或一次性电池。而传统电池存在功率密度低、续航时间短、存在有毒物质等缺点,这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日常体验,也成为限制MEMS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而迫切需要研发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重量比、长续航的微型能源动力系统。碳氢燃料的能量密度普遍可达50MJ/kg,而且燃料补充迅速,因此基于碳氢燃料燃烧的微型能源动力系统是破解目前锂电池难题最具潜力的替代方案。本文采用基于气态碳氢燃料的微小型热机方案,对此进行了探究。选取双活塞式自由活塞发动机方案,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运行频率适中等优点,可与直线发电机直接耦合,能有效提高发动机空间利用率,省去了中间传动装置,功-电转化效率高,活塞与气缸间摩损小,泄漏易于控制。采用双活塞式布局,使得发动机在单个运行周期内完成两次做功冲程,故系统功率密度较高。本文展开了基于微小型双活塞式自由活塞发动机的设计理论、样机研制和参数性能研究,论文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主要成果总结如下。论文第二章根据自由活塞发动机工作特点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分别分析了泄漏、散热、电磁、燃烧等模型。建立了自由活塞发动机控制体,对其进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分析,并对气缸扫气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对发动机支架系统进行了受力形变及振动分析,得出了最大形变量与支架尺寸的关系。论文第三章建立了自由活塞发动机零维设计仿真模型,该模型包括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块,并考虑了传热、摩擦、电磁等对发动机运行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变参数下发动机的运行规律。分析了发动机支架受力形变情况,基于静力学和振动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支架系统进行了应力与模态分析,完成了支架的优化设计与加工。根据直线电机设计理论,分析确定了直线电机基本参数,完成了直线电机的加工并对该样机进行了倒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直线电机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根据微小型自由活塞发动机特点,提出了针对微小尺度自由活塞发动机的飞溅润滑策略,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润滑方法的可行性。完成了发动机其他主要零部件的设计研制,如气缸套筒、点火控制系统、连杆及其防自传装置。第四章建立了自由活塞发动机实验系统,开展了系统全面的实验研究。首先建立了第一代原理样机实验系统,该样机采用火花塞点火,工作方式为两冲程。对该样机进行实验探究发现,该发动机可以通过手动启动的方式进行启动并实现连续运行,然而由于点火系统以及进气阀控系统存在信号延迟,导致发动机运行性能较差。针对样机测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对第一代样机进行了改进以及相关结构的优化。优化后的样机采用辉光塞点火,并耦合了设计的直线电机,整个自由活塞发动机系统功能更加完善。与改进前的样机相比,改进后的样机各方面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升。以改进后的样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变参数下发动机基本运行特性,完成了发动机指示功率和指示热效率对外部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探究了外部扰动(负载、气体流量)对发动机运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发动机压缩空气储能特性。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减小样机尺寸,减轻重量,基于等比例缩放原则,对第一代样机进行了微型化设计,完成了第二代原理样机的研制,该样机单侧气缸排量为1.6cm3,采用辉光塞点火,工作介质为丁烷,是目前国际上已知的同类机型中尺寸最小的一款样机。首先对第二代样机基本运行特征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对第二代样机进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定量得出了该样机各项损失占比,为后期样机的改进和性能提升指明了方向。最后基于获得的两代原理样机实验结果,完成了自由活塞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随尺度变化的敏感性分析。论文第五章在改进后的第一代原理样机台架上开展了燃料掺氢的实验研究,并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通过在主燃料中掺加一定体积分数的氢气(1%-5%),旨在促进燃料在气缸内的充分燃烧,进而提高发动机性能和改善排放。实验中通过改变掺氢比例,获得了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特征和缸内燃烧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掺氢能够显着提高发动机行性能和改善排放。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三维数值仿真,建立了自由活塞发动机气缸模型,研究了不同掺氢比对发动机缸内燃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实验中结论,揭示了发动机性能提高和排放改善的内在机理。

董传富[5](2019)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动态风险分析》文中指出城市燃气管道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受到复杂环境和质量缺陷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事故频发。城市燃气管道多敷设于人口密集区,输送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性,因此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传统的风险分析方法无法对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和实时判断,导致结果容易偏离实际。因此,对城市燃气管道事故进行动态风险分析对于预防和降低管道事故,保障燃气管道安全运行非常有必要。本文结合城市燃气管道的实际状况,应用贝叶斯网络(BN)、可靠性工程理论,研究城市燃气管道运行过程中的实时风险,提出了基于BN的城市燃气管道动态风险分析方法,旨在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风险控制和应急措施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对城市燃气管道泄漏事故统计分析,得到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原因主要有第三方破坏、腐蚀、管道缺陷、误操作及自然灾害等。利用蝴蝶结(BT)模型系统地识别出燃气管道的动静态风险因素,得到阴极保护失效(X14)、外防腐层失效(X15)、违章施工(X37)等动态风险因素和含杂质量偏高(X21)、壁厚不均匀(X25)等静态风险因素。(2)通过映射算法将城市燃气管道泄漏风险BT模型转化成BN模型,参考燃气管道事故数据库、相关文献及专家打分法确定基本事件的失效概率。利用最小割集、结构重要度、敏感度的分析结果及基本事件的失效概率,结合基本事件的动静分类结果,得到违章施工(X37)、蓄意破坏(X46)等排名前15的关键动态基本事件。(3)利用贝叶斯理论结合基本事件发生次数、物理可靠性模型对基本事件失效概率进行修正,用贝叶斯理论结合事故前兆数据对安全屏障失效概率进行更新,得到动态基本事件和安全屏障的时变失效概率。利用BN的推理功能,得到城市燃气管道动态泄漏失效概率和各事故出现的动态概率。(4)分析了城市燃气管道泄漏扩散模型,改进了城市燃气管道动态泄漏扩散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喷射火、蒸气云爆炸及火球等事故后果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压力、管径、裂口面积和风速等动态因素对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后果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压力、裂口面积及管径与事故伤害半径成曲线正比函数,而风速则成曲线反比的关系。(5)分析了城市燃气管道定量风险分析模型,提出了多后果的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动态风险分析模型,并分析了风险可容许准则,得到适用城市燃气管道的风险可容许准则。最后以某城市地下燃气管道为例进行工程实例应用,分析并计算了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动态风险,验证了文章建立的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动态风险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张莉洁[6](2018)在《中贵线南充输气站运行安全评价》文中提出在天然气输气管道系统中,输气站场扮演着为天然气提供动力的职责,是整个输气管道系统的重中之重,保障整个管道输气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然而,由于长距离输气管道的输气站场设备装置较多、设备运行的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等种种要求,需要通过科学管理的手段来确保输气管道系统的运行安全,保障站场的安全平稳输气。为达到以上目的,本论文充分调研了国内外输气管道项目,了解了国内外输气管道工程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对天然气输气站场目前存在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天然气输气站场目前所采取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存在的安全管理现状。并以南充输气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AZOP和LOPA分析方法对南充输气站运行工艺方法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通过HAZOP分析方法,提出了 16条建议;本次评估结合前期HAZOP分析结果,对南充站加压输气、分输流程、清管球收发等工艺展开了保护层分析(LOPA),发现了7个风险点,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分析的7个风险点均不满足风险可容忍标准,对不满足风险容忍标准的7个风险点提出了整改建议。以保证输气站场的安全平稳运行,预防各类事故发生,保障输气站场及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卢夏辉[7](2018)在《民航飞机APU航线维护及车间修理的故障分析与维修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辅助动力装置(Auxiliary Power Unit),以下简称APU。1963年,波音727,第一架安装有APU的民航喷气客机问世,大大减少了民航客机对机场设施的依赖,允许客机飞往较小或较偏远的机场。自此拉开了 APU在民航领域广泛应用的序幕。本文首先以霍尼韦尔公司生产的APU为例介绍APU目前的在民航领域的应用、运行维护、主要APU厂商及产品。并介绍了其在民航飞机上的功能及航班各阶段的应用。对航线维护工作及车间修理工作作初步介绍。其次介绍了 APU的结构特点、各部件功能及APU的运行原理。对可能影响APU在翼时长、可靠性的部件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再次,以霍尼韦尔的性能监控软件PTMD为例阐述目前航空公司对APU进行性能监控对航线维护及车间修理的好处。从原理出发,加上本人航线排故经验对APU航线可能出现的会对APU在翼时长、可靠性造成影响的主要故障进行分析。从APU车间修理流程、修理深度定义及修理深度的制定策略出发,对APU车间修理的故障及产品升级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对航线维护及车间修理的故障分析,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对APU的维护策略进行研究。良好的维护策略有助于提高APU的在翼时长、可靠性。降低航空公司及修理场的维修成本。

姚大鹏[8](2017)在《重庆城区CNG加气站风险分析与应急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对多起CNG加气站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表明,CNG加气站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低压工艺系统、加气系统、高压储气井系统、天然气压缩系统和供配电系统,共占事故总数的91%。各系统发生事故分别占事故总数的9%、48%、13%、14%和7%,主要事故类型为泄露、爆炸、燃烧三种。对同类型项目的风险管理和本课题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CNG加气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急管理措施。研究对象是重庆市城区CNG加气站,选取代表重庆市区地形地貌、人文、自然环境、周边人口密集的特定CNG加气站,对CNG加气站主要工艺设备、周边环境风险、加气作业流程、人员违章操作等方面因素进行安全风险分析。从CNG加气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发,采用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事故模拟等方法,建立安全分析模型,找出影响CNG加气站安全运行的主要隐患。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消减工艺设备流程、人员操作、HSE合规、周边环境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建立加气站标准化风险防控管理和事故应急管理体系。通过详细的实地调研,采集加气站现场设备及周边环境人员等参数,实现了CNG加气站安全分析定量计算。经过实践观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风险防控措施的可行性。将CNG加气站风险防控措施在中国石油销售系统CNG加气站加以推广,对实现加气站科学的标准化安全管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鑫[9](2016)在《基于云模型与熵权法的CNG加气站风险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天然气汽车的推广,CNG汽车以其燃料价格低廉、改装便捷之优势,保有量逐年增加,对应的CNG加气站的需求也在稳步增加。但是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加快,许多CNG加气站周边居民密度加大,安全距离逐步压缩,CNG加气站的潜在事故后果影响日渐加大,CNG加气站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舆论关注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价CNG加气站安全现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CNG加气站工艺、设备的组成,对大量CNG加气站事故统计分析以及对各站现场安全检查结果的分析,参考相关标准规范,建立了更为全面的符合CNG加气站实情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减少专家运用指标体系打分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影响,论文引入云模型理论概念,编制了打分修正程序,修正专家运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的打分,一定程度上减小专家主观因素的影响。用熵权法得出所建立的CNG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将修正后的专家各项指标打分权重相乘,得出CNG加气站评价总分,最终确定CNG加气站的风险等级。论文以标准CNG加气站为例,建立了设备、环境、安全管理、泄漏影响四方面组成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对乐山CNG加气站进行风险评价,评价结果为中等风险,主要风险存在于站场设备使用年限过长、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故障、外部环境复杂和安全管理不完善等,符合现场运行情况。

周登极[10](2016)在《燃气轮机智能故障管理理论及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化进程加深,工业4.0的革命浪潮即将席卷而来。这场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工业变革将带来一批全新的智能设备及智能化的设备管理技术,重新定义人与机器的协作机制。随着设备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设备的故障管理成为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技术,智能化成为工业4.0时代下故障管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的本质是用数据获得知识。随着传感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眼下正是一个多源数据自动产生的时代,这也为开展智能故障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燃气轮机作为广泛应用于国防与能源工业的高新技术动力设备,设备复杂度高,故障种类繁多,且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开展智能故障管理难度大,收益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旨在充分挖掘与燃机相关的多源数据的价值,进行其智能故障管理理论及方法的研究。首先,针对支撑燃气轮机智能故障管理研究的数据获取技术,开展了三项研究:1)针对监测数据的获取,搭建了总体性能测试系统,进行了总体稳态性能测试、故障对总体性能影响测试、故障长期发展趋势跟踪,以支撑后续研究;2)针对仿真数据的获取,研究了工质的热物理性质和部件建模方法,基于模块化建模的思想建立了燃气轮机性能仿真模型,该模型对两台实际燃机的仿真误差均在1%以内;3)针对传感器测量的不确定性,进行了两项研究,即基于模型的数据调和与面向测量偏差的传感器故障诊断,应用这两项技术可以有效地削弱测量不确定性,识别故障传感器并进行数据恢复。接着,对燃气轮机智能故障管理进行了三项研究,即故障特征分析、故障状态评估和故障趋势预测。故障特征分析研究旨在将故障模式的危害性、后果、发展趋势等属性信息化,从而确定合适的维护策略。以“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理论为基础,对其两大分析工具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和逻辑决断图进行改造:提出一种应用于故障管理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并确定待分析的故障属性与评价标准;建立一种基于故障知识库的维护策略逻辑决断模型,智能化地制定维护大纲。据此,提出动态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设想,拓展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应用范围的边界,并设计了一套动态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分析方法,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显着提高视情维护的故障管理水平。故障状态评估研究旨在采用监测数据智能地定位故障部位、识别故障模式、评估故障程度,分别对基于模型与基于数据的两种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1)针对当下主要智能算法应用于基于模型的燃气轮机气路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采用模拟退火-粒子群混合算法进行故障诊断。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出现局部最优解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全局搜索的速度;2)将支持向量机应用于基于数据的气路故障诊断,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诊断框架。和神经网络的对比分析表明,诊断精度要求相同时,该方法需要的训练样本更少。故障趋势预测研究旨在将更多的数据引入常规的时序预测中,智能地预测燃机衰退性故障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两种新型预测模型:1)基于马尔可夫过程与关联分析的灰色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将同类设备的衰退性故障发展曲线应用于趋势预测,并能预测数据的波动性;2)基于故障概率密度的性能衰退趋势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可靠性参数与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将同类设备的历史故障记录应用于故障特征参数的趋势预测,以提高预测精度。最后,基于本文研究成果开发了燃气轮机智能故障管理系统,应用该系统开展了两项案例研究:1)针对突发性故障的分析。该案例中智能故障管理系统可以迅速监测到微小的压气机叶片击伤,及时避免故障危害扩大;2)针对衰退性故障的分析。该案例中智能故障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衰退性故障的发展趋势,在线完成维护任务排程,相较于定时维护,机组可以获得更佳的可用度与经济性。本文理论研究工作建立在与英国Cranfield University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方法验证与应用得到了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的大力支持。

二、高压气系统腐蚀泄漏原因浅析及解决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气系统腐蚀泄漏原因浅析及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真空技术在托卡马克杂质控制与粒子清除相关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热核聚变与托卡马克
    1.2 托卡马克真空技术
    1.3 托卡马克杂质问题
        1.3.1 等离子体边界与偏滤器
        1.3.2 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
        1.3.3 等离子体中杂质的危害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EAST托卡马克真空及相关诊断系统
    2.1 EAST托卡马克
    2.2 EAST真空室第一壁材料
    2.3 EAST托卡马克真空系统
        2.3.1 EAST真空抽气系统
        2.3.2 EAST真空测量系统
        2.3.3 EAST壁处理系统
        2.3.3.1 高温烘烤壁处理
        2.3.3.2 放电清洗壁处理
        2.3.3.3 第一壁表面涂层
    2.4 EAST边界粒子及杂质诊断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真空技术在氘清除率测量的研究
    3.1 EAST氘清除率真空测量现状
    3.2 新型高分辨率气体分析系统
        3.2.1 系统设计与选型
        3.2.2 系统离线标定实验
        3.2.3 EAST氦放电的分压监测
    3.3 先进氘氦分压真空质谱测量技术
        3.3.1 实验准备
        3.3.2 氘氦分压计算和标定结果
        3.3.3 EAST氘清除率监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真空壁处理在轻杂质控制的实验研究
    4.1 托卡马克轻杂质来源
    4.2 EAST真空泄漏后的壁条件恢复
        4.2.1 真空泄漏及应急处理
        4.2.2 真空恢复时杂质粒子清除率评估
        4.2.3 常规放电对杂质粒子清除率
    4.3 EAST真空泄漏后等离子体性能的恢复
        4.3.1 等离子体脉冲长度变化
        4.3.2 等离子体中杂质辐射演化
        4.3.3 等离子体约束改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真空壁处理对钨杂质源控制研究
    5.1 材料溅射行为
    5.2 EAST钨溅射杂质来源
    5.3 真空壁处理对EAST钨溅射源控制研究
        5.3.1 长期放电钨溅射监测
        5.3.2 放电清洗控制钨溅射源
        5.3.3 锂涂层抑制钨溅射行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溅射实验平台上真空技术的集成应用
    6.1 溅射实验平台研制背景
    6.2 溅射实验平台总体设计
    6.3 材料溅射实验平台硬件研制
        6.3.1 等离子体源设计选型
        6.3.2 真空系统设计
        6.3.3 磁体系统设计
    6.4 材料溅射实验平台运行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失效分析及铵盐腐蚀结晶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装置简介及腐蚀机理分析
    1.1 装置简介
    1.2 主要腐蚀机理分析
2 铵盐结晶预测模型
    2.1 仿真模型的建立
    2.2 铵盐结晶温度的计算
    2.3 两种工况下铵盐结晶温度的计算
        2.3.1 E-104管程结晶温度的预测
        2.3.2 E-104壳程结晶温度的预测
        2.3.3 E-104管、壳程发生铵盐结晶的风险
3 关键因素对结晶温度的影响
    3.1 正交试验的设计
    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 结 论

(3)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优化及标准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然气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2.2 天然气集输技术及管网建设
        1.2.3 高含CO_2气井集气系统的腐蚀与防护
        1.2.4 天然气集输站场工艺优化及标准化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障碍条件下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优化
    2.1 障碍表征及绕障路由优化
        2.1.1 障碍表征
        2.1.2 点与多边形的关系判定
        2.1.3 绕障最短路优化
    2.2 障碍条件下集气管网拓扑布局优化模型建立
        2.2.1 集气流程和拓扑结构基本概况
        2.2.2 含障碍拓扑布局优化目标函数构建
        2.2.3 含障碍拓扑布局优化约束条件建立
        2.2.4 完整数学模型
    2.3 拓扑布局优化数学模型的全局优化求解
        2.3.1 基本烟花算法和混合蛙跳算法
        2.3.2 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原理及主要算子
        2.3.3 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收敛性分析
        2.3.4 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求解性能分析
        2.3.5 基于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模型求解
    2.4 拓扑布局优化技术应用
        2.4.1 布局区域基础信息
        2.4.2 含障碍集气管网拓扑布局优化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
    3.1 多目标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模型构建
        3.1.1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目标函数建立
        3.1.2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约束条件建立
        3.1.3 完整优化模型
    3.2 基于多目标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模型求解
        3.2.1 多目标混合蛙跳-烟花算法构建
        3.2.2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模型求解
    3.3 规划方案优化辅助平台开发
        3.3.1 软件总体框架
        3.3.2 软件运行环境
        3.3.3 数据库构建
        3.3.4 软件功能模块
    3.4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技术应用
        3.4.1 气田集输管网基础信息
        3.4.2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气站工艺优化简化技术研究
    4.1 井间轮换分离计量技术原理
    4.2 多井加热炉换热技术原理
    4.3 升一集气站工艺优化简化运行试验
        4.3.1 计量分离工艺优化简化研究
        4.3.2 多井加热炉换热工艺研究
        4.3.3 井间轮换计量试验
        4.3.4 优化简化运行试验效果
    4.4 集气站工艺优化简化技术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采气管道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技术研究
    5.1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规律研究
        5.1.1 实验装置
        5.1.2 实验方法
        5.1.3 实验介质
        5.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 电热集气工艺试验
        5.2.1 技术原理
        5.2.2 试验内容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注醇集气工艺试验
        5.3.1 试验内容
        5.3.2 试验效果
        5.3.3 运行成本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集气管道腐蚀行为及防腐效果评价研究
    6.1 腐蚀行为及成因
        6.1.1 气井腐蚀影响因素与腐蚀速率关系
        6.1.2 地面工艺腐蚀影响因素
        6.1.3 腐蚀影响因素界限范围确定
    6.2 防腐对策研究与评价
        6.2.1 缓蚀剂加注
        6.2.2 防腐材质
    6.3 防腐涂层评价和优选
    6.4 防腐技术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徐深气田集输工艺标准化设计模式研究
    7.1 标准化设计的必要性
        7.1.1 减轻劳动强度,保证设计质量
        7.1.2 加快材料和设备采办进度
        7.1.3 可提高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7.1.4 奠定预制化制造、组装化施工的基础
    7.2 标准化设计的现状
        7.2.1 国外标准化设计现状
        7.2.2 国内标准化设计现状
    7.3 标准化设计基本思路
        7.3.1 在高寒地区实现季节性模块化预制需要标准化设计
        7.3.2 标准化设计需要采用的先进工艺技术
        7.3.3 标准化设计需要制定规范统一的建设标准
        7.3.4 标准化设计需要立足工况实现系列化
    7.4 深层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研究
        7.4.1 深层气田井场标准化设计
        7.4.2 深层气田站场标准化设计
    7.5 深层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应用与评价
        7.5.1 徐深3井区产能建设工程概况
        7.5.2 标准化设计的应用及评价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附录

(4)微小型自由活塞发动机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基于燃料燃烧的微型能源动力系统分类
        1.2.1 微型热电系统
        1.2.2 微型光电系统
        1.2.3 微型热机系统
    1.3 微型能源动力系统对比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2章 FPLE系统设计理论
    2.1 FPLE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FPLE基本结构
        2.1.2 两冲程发动机扫气形式
        2.1.3 两冲程发动机换气特点
        2.1.4 FPLE工作原理
    2.2 FPLE动力学分析
        2.2.1 FPLE活塞组件运动分析
        2.2.2 燃烧室热力学分析
        2.2.3 圆筒形直线电机受力分析
        2.2.4 FPLE摩擦力分析
    2.3 FPLE热平衡分析
        2.3.1 能量总输入
        2.3.2 扫气损失
        2.3.3 指示功率
        2.3.4 散热损失
        2.3.5 机械摩擦损失
        2.3.6 泄漏损失
        2.3.7 排气焓
        2.3.8 不完全燃烧损失
    2.4 FPLE支架受力与振动分析
    2.5 FPLE 气缸与活塞尺寸约束关系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FPLE设计分析与研制
    3.1 微小尺度FPLE在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3.2 FPLE系统平台组成
    3.3 FPLE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
        3.3.1 仿真结果及分析
    3.4 扫气系统设计
        3.4.1 活塞、气缸与气缸盖的选择
        3.4.2 气缸套筒设计与加工
    3.5 FPLE支架系统设计与优化
        3.5.1 FPLE支架模型建立
        3.5.2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处理
        3.5.3 有限元模型的约束与加载
        3.5.4 仿真工况
        3.5.5 仿真结果
        3.5.6 支架系统加工
    3.6 FPLE连杆及其防自转装置
    3.7 圆筒形单相永磁直线发电机设计
        3.7.1 直线发电机结构和原理
        3.7.2 直线发电机的分类
        3.7.3 永磁体材料和充磁方式的选择
        3.7.4 圆筒形直线发电机设计参数
        3.7.5 圆筒形直线发电机基本参数确定
        3.7.6 圆筒型永磁直线电机样机
        3.7.7 直线电机倒拖测试
    3.8 FPLE部件间润滑与密封
        3.8.1 润滑系统的作用
        3.8.2 润滑的种类
        3.8.3 FPLE的润滑
        3.8.4 FPLE连杆与支撑孔密封
    3.9 FPLE点火系统
        3.9.1 火花塞点火系统
        3.9.2 辉光塞点火系统
    3.10 FPLE燃料供应系统
    3.11 数据采集与测量系统
    3.12 本章小结
第4章 FPLE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4.1 第一代FPLE原理样机实验测试与改进
        4.1.1 微小型FPLE启动
        4.1.2 FPLE单缸燃烧与双缸燃烧运行特性对比
        4.1.3 点火位置对FPLE运行特性的影响
        4.1.4 第一代FPLE原理样机改进与优化
    4.2 改进后的FPLE样机实验研究
        4.2.1 辉光塞点火下FPLE启动过程
        4.2.2 FPLE与凸轮连杆发动机运行曲线对比
        4.2.3 FPLE变参数研究
        4.2.4 参数敏感性分析
        4.2.5 外部扰动对FPLE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4.2.6 FPLE 的压缩空气储能特性
    4.3 第二代FPLE样机热平衡分析
        4.3.1 第二代FPLE样机简介
        4.3.2 第二代FPLE样机启动
        4.3.3 第二代FPLE基本运行特性
        4.3.4 第二代FPLE热平衡分析
        4.3.5 FPLE主性能参数随尺度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FPLE燃料掺氢实验与仿真研究
    5.1 FPLE性能提升途径
    5.2 FPLE样机实验平台
    5.3 火焰自发光高速图像采集
        5.3.1 火焰沿气缸轴向传播过程
        5.3.2 火焰沿气缸径向传播过程
    5.4 实验工况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燃料掺氢对FPLE启动过程的影响
        5.5.2 FPLE性能参数
        5.5.3 FPLE运行工况范围
        5.5.4 FPLE运行稳定性
        5.5.5 热释放特性
        5.5.6 缸内燃烧自发光图像
    5.6 FPLE缸内燃烧动力学仿真
        5.6.1 仿真平台介绍
        5.6.2 CONVERGE数学控制方程
        5.6.3 计算模型的选择
        5.6.4 化学反应机理的选择
        5.6.5 控制方程离散和求解
        5.6.6 三维模型实体建立
        5.6.7 网格划分及其控制参数设置
        5.6.8 初始条件设置
        5.6.9 仿真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动态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城市燃气管道风险分析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动态风险分析研究现状
        1.2.3 现有风险分析技术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本章小结
2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动态风险因素识别
    2.1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工艺简介
    2.2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事故统计分析
        2.2.1 国外城市燃气管道事故统计分析
        2.2.2 国内城市燃气管道泄漏事故统计分析
    2.3 基于BT的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动态风险因素分析
        2.3.1 蝴蝶结模型
        2.3.2 构建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风险BT模型
        2.3.3 基于BT的城市地下燃气管道风险因素识别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失效概率动态分析
    3.1 BN及模型转化
    3.2 动态更新机制
        3.2.1 事件失效概率更新
        3.2.2 安全屏障失效概率更新
    3.3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动态泄漏风险BN模型
    3.4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失效概率分析
        3.4.1 基本事件失效概率的确定
        3.4.2 基本事件失效概率更新和关键事件识别
        3.4.3 基本事件失效概率改变
        3.4.4 安全屏障失效概率更新
        3.4.5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事故概率更新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后果动态分析
    4.1 影响燃气管道事故后果因素动态分析
    4.2 燃气管道泄漏模型
        4.2.1 燃气管道稳态泄漏模型
        4.2.2 燃气管道动态泄漏模型
    4.3 城市燃气管道扩散模型
        4.3.1 高斯扩散模型
        4.3.2 动态扩散模型
    4.4 燃气泄漏事故危险性分析
        4.4.1 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性危险范围
        4.4.2 火灾爆炸事故的伤害范围
        4.4.3 事故后果伤害模型
    4.5 燃气管道事故后果影响因素动态分析
        4.5.1 燃气管道事故影响因素的确定
        4.5.2 压力对管道事故后果的影响
        4.5.3 管径对管道事故后果的影响
        4.5.4 裂口面积对管道事故后果的影响
        4.5.5 风速对管道事故后果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城市燃气管道泄漏风险动态计算及可容许准则
    5.1 城市燃气管道泄漏动态风险
    5.2 燃气管道泄漏动态风险分析指标
    5.3 燃气管道动态风险分析模型
        5.3.1 个人风险分析
        5.3.2 社会风险分析
    5.4 城市燃气管道风险可容许准则
        5.4.1 个人风险可容许准则
        5.4.2 社会风险可容许准则
    5.5 本章小结
6 工程案例分析与研究
    6.1 实例概况
    6.2 燃气管道泄漏动态失效概率计算
    6.3 燃气管道泄漏失效后果动态分析
        6.3.1 燃气泄漏率及泄漏量的计算
        6.3.2 燃气泄漏扩散模型的计算
        6.3.3 各事故模型的计算
    6.4 燃气管道泄漏动态风险分析
        6.4.1 个人风险分析
        6.4.2 社会风险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荣誉及奖励

(6)中贵线南充输气站运行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运行安全性评价现状
        1.2.1 国外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1.2.2 国内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1.2.3 HAZOP分析研究现状
        1.2.4 保护层分析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南充输气站及其安全管理现状
    2.1 南充输气站概况
        2.1.1 所辖中贵天然气管道概况
        2.1.2 南充输气站工程概况
        2.1.3 南充输气站工艺流程
        2.1.4 主要设备相关参数
        2.1.5 安全保障措施
    2.2 南充输气站典型设备的风险因素辨识
        2.2.1 风险识别
        2.2.2 风险控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充输气站工艺安全HAZOP分析
    3.1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3.2 HAZOP分析方法及流程
        3.2.1 方法概述
        3.2.2 分析流程
    3.3 HAZOP评估实施
        3.3.1 评估实施方式
        3.3.2 HAZOP分析工作成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充输气站保护层分析方法
    4.1 保护层分析的目的
    4.2 LOPA工作程序
    4.3 LOPA详细步骤
        4.3.1 风险点及重要控制点识别
        4.3.2 场景识别与筛选
        4.3.3 后果及严重性评估
        4.3.4 识别场景初始事件
        4.3.5 识别独立保护层
        4.3.6 场景频率的计算
        4.3.7 风险的评估与建议
    4.4 硬件安全完整性的结构约束
        4.4.1 A类子系统与B类子系统的概念
        4.4.2 结构约束
        4.4.3 IEC 61511中硬件故障裕度要求
        4.4.4 硬件随机失效的安全完整性等级要求
    4.5 SIL验证方法流程
        4.5.1 SIL验证具体流程
        4.5.2 验证说明
    4.6 LOPA评估结论及建议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7)民航飞机APU航线维护及车间修理的故障分析与维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辅助动力装置(APU)简介
        1.3.1 辅助动力装置(APU)的基本功能
        1.3.2 辅助动力装置(APU)的应用
    1.4 辅助动力装置(APU)航线维护
    1.5 辅助动力装置(APU)的车间修理
第二章 APU功能、结构特点及运行原理分析
    2.1 GTCP 131-9BAPU功能及安装位置
    2.2 GTCP 131-9B APU LRU安装位置及功能分析
        2.2.1 右侧部件
        2.2.2 左侧部件
        2.2.3 APU齿轮箱正面部件
    2.3 GTCP131-9B APU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分析
    2.4 131-9B APU运行原理分析
        2.4.1 负载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2.4.2 APU的防喘保护
        2.4.3 发电机及其他附件
        2.4.4 APU温度控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PU航线维护故障分析
    3.1 APU性能监控
        3.1.1 PTMD
        3.1.2 PTMD检测的参数及其所反映的APU部件
        3.1.3 PTMD实际应用
    3.2 APU典型故障研究与在翼排故
        3.2.1 APU排气温度过高分析
        3.2.2 APU起动故障分析
        3.2.3 引气故障分析
        3.2.4 APU喘振分析
        3.2.5 滑油泄露,高滑油耗量及客舱滑油味分析
        3.2.6 APU异响分析
    3.3 在翼典型故障小结
第四章 APU车间修理故障分析
    4.1 APU车间修理简介
    4.2 APU修理深度分析
        4.2.1 主要定义
        4.2.2 维修深度的制定分析
    4.3 APU车间发现及产品升级
        4.3.1 APU高小时磨损分析
        4.3.2 负载压气机轴承低小时失效分析
        4.3.3 二级涡轮的改进分析
        4.3.4 润滑组件故障导致高空起动不成功分析
    4.4 APU车间修理小结
第五章 APU维修策略研究
    5.1 航线维护对车间修理的帮助
    5.2 车间修理方案在航线维护中的应用
    5.3 产品改进提高航线可靠性
    5.4 APU维修策略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重庆城区CNG加气站风险分析与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天然气汽车发展状况
        1.2.2 国内CNG加气站风险分析研究状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重庆城区CNG加气站工艺与设备分析
    2.1 重庆城区CNG加气站分布现状及周边环境
    2.2 鱼洞CNG加气站工艺流程与装置系统分析
        2.2.1 鱼洞CNG加气站工艺流程
        2.2.2 鱼洞CNG加气站系统分析
        2.2.3 不同储气系统的优缺点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庆城区CNG加气站的安全风险分析
    3.1 重庆城区CNG加气站的事故案例分析
    3.2 重庆城区CNG加气站的工艺风险分析
        3.2.1 工艺装置的危险性分析
        3.2.3 压缩机工艺生产的风险分析
        3.2.4 压力容器的爆炸危害
        3.2.5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
    3.3 重庆城区CNG加气站的环境风险分析
    3.4 重庆城区CNG加气站的操作风险分析
        3.4.1 脱硫装置操作的风险分析
        3.4.2 压缩机操作的风险分析
        3.4.3 加气作业操作的风险分析
    3.5 人员违章作业行为的危害分析
        3.5.1 员工“三违”行为的危害分析
        3.5.2 习惯频发性“三违”行为的危害分析
    3.6 CNG加气站的其它危害分析
        3.6.1 腐蚀危害
        3.6.2 雷电、静电危害
    3.7 CNG加气站的天然气燃烧爆炸数值模拟
        3.7.1 模拟条件
        3.7.2 鱼洞CNG加气站的事故模拟
        3.7.3 鱼洞CNG加气站的评估结果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庆城区CNG加气站风险防控改进措施研究
    4.1 加气站风险控制改进措施分析
    4.2 重庆城区CNG加气站的双重预防机制分析
    4.3 工艺生产、环境、操作、人员违章防控的改进研究
    4.4 加气站岗位HSE职责的建立
        4.4.1 加气站经理HSE职责的建立
        4.4.2 值班长HSE职责的建立
        4.4.3 安全员HSE职责的建立
    4.5 岗位操作员工违章行为的纠正措施研究
        4.5.1 矫正不安全行为的“五步法”研究
        4.5.2 自我规范行为养成的关键因素研究
    4.6 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改进措施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NG加气站事故状态下的应急管理研究
    5.1 CNG加气站应急管理流程
    5.2 CNG加气站应急处置体系研究
        5.2.1 天然气泄露的应急处置流程
        5.2.2 天然气泄漏引起的燃烧、爆炸的应急处理流程
        5.2.3 H_2S中毒的应急处理流程
        5.2.4 脱硫剂中毒的应急处理流程
        5.2.5 地震及自然灾害的处置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云模型与熵权法的CNG加气站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CNG加气站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1 CNG加气站发展现状
        1.2.2 CNG加气站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CNG加气站风险因素研究
    2.1 CNG加气站系统构成
        2.1.1 调压计量系统
        2.1.2 净化系统
        2.1.3 增压系统
        2.1.4 储气系统
        2.1.5 售气系统
        2.1.6 高压管道系统
        2.1.7 控制系统
    2.2 CNG加气站事故案例统计与分析
    2.3 CNG加气站风险因素分析
        2.3.1 设备因素
        2.3.2 环境因素
        2.3.3 安全管理因素
        2.3.4 泄漏影响分析
        2.3.5 CNG加气站风险因素汇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CNG加气站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1 现有CNG加气站风险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3.2 指标体系确立原则
    3.3 指标来源
    3.4 指标体系建立
    3.5 指标说明
        3.5.1 设备因素
        3.5.2 环境因素
        3.5.3 安全管理因素
        3.5.4 泄漏影响系数
    3.6 指标分值确定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云模型与熵权法的CNG加气站风险评价方法构建
    4.1 评分修正-云模型理论
        4.1.1 云模型基本理论
        4.1.2 基于云模型风险因素评分计算
        4.1.3 云模型修正过程
    4.2 权重确定-熵权法
    4.3 基于云模型与熵权法的CNG加气站风险评价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CNG加气站风险评价方法应用
    5.1 风险评价流程
    5.2 应用实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燃气轮机智能故障管理理论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行业背景
        1.1.2 技术背景
        1.1.3 燃气轮机故障管理现状
        1.1.4 小结
    1.2 研究发展历程和现状
        1.2.1 故障特征分析研究历史及现状
        1.2.2 故障状态评估研究历史及现状
        1.2.3 故障趋势预测研究历史及现状
        1.2.4 故障管理系统研究历史及现状
        1.2.5 小结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
第二章 燃气轮机总体性能测试及仿真研究
    2.1 引言
    2.2 燃气轮机总体性能测试
        2.2.1 总体性能测试系统介绍
        2.2.2 测试内容及步骤
    2.3 燃气轮机总体性能仿真模型
        2.3.1 工质热物理性质
        2.3.2 部件模型
        2.3.3 部件特性的修正方法
        2.3.4 系统参数匹配
        2.3.5 性能仿真模型验证
    2.4 燃气轮机传感器数据调和
        2.4.1 数据调和原理与功能
        2.4.2 建模
        2.4.3 方法评估与对比研究
    2.5 燃气轮机传感器故障诊断
        2.5.1 D-S证据理论
        2.5.2 面向测量偏差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
        2.5.3 方法评估与对比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燃气轮机故障特征分析研究
    3.1 引言
    3.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3.2.1 RCM的发展历史
        3.2.2 RCM的核心思想与基本原理
    3.3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3.3.1 故障管理中的FMEA
        3.3.2 故障特征评价准则
        3.3.3 应用实例
    3.4 维护方式逻辑决断
        3.4.1 逻辑决断图
        3.4.2 基于知识库的维护逻辑决断模型
        3.4.3 应用实例
    3.5 动态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
        3.5.1 DRCM核心思想
        3.5.2 一种简化的DRCM分析方法
        3.5.3 应用实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燃气轮机故障状态评估研究
    4.1 引言
    4.2 燃气轮机气路故障分析
    4.3 基于模型的燃气轮机气路故障诊断
        4.3.1 衰退对部件及系统性能的影响
        4.3.2 基于模型故障诊断的原理
        4.3.3 常见的智能算法
        4.3.4 基于SA-PSO混合算法的燃气轮机诊断方法
        4.3.5 方法评估与对比研究
    4.4 基于数据的燃气轮机气路故障诊断
        4.4.1 支持向量机
        4.4.2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气路故障诊断框架
        4.4.3 方法评估与对比研究
    4.5 基于工作状态的高温叶片损伤评估研究
        4.5.1 一种综合故障损伤评估框架
        4.5.2 方法验证与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燃气轮机故障趋势预测研究
    5.1 引言
    5.2 一种基于马尔可夫过程与关联分析的灰色预测模型
        5.2.1 建模
        5.2.2 方法评估与对比研究
    5.3 一种基于故障概率密度的性能衰退趋势预测模型
        5.3.1 故障概率密度分布获取
        5.3.2 建模
        5.3.3 方法评估与对比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燃气轮机智能故障管理应用案例
    6.1 引言
    6.2 燃气轮机智能故障管理系统
    6.3 突发性故障评估应用实例
        6.3.1 问题描述
        6.3.2 故障管理系统分析过程及结果
    6.4 衰退性故障维护任务排程应用实例
        6.4.1 问题描述
        6.4.2 故障管理系统分析过程及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高压气系统腐蚀泄漏原因浅析及解决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真空技术在托卡马克杂质控制与粒子清除相关的应用研究[D]. 王俊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失效分析及铵盐腐蚀结晶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J]. 任日菊,周斌,程伟,乔光谱,王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01)
  • [3]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优化及标准化技术研究[D]. 孙云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微小型自由活塞发动机理论与实验研究[D]. 黄福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0(08)
  • [5]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动态风险分析[D]. 董传富. 重庆科技学院, 2019(10)
  • [6]中贵线南充输气站运行安全评价[D]. 张莉洁.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7]民航飞机APU航线维护及车间修理的故障分析与维修策略研究[D]. 卢夏辉. 厦门大学, 2018(02)
  • [8]重庆城区CNG加气站风险分析与应急管理研究[D]. 姚大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9]基于云模型与熵权法的CNG加气站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 黄鑫.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5)
  • [10]燃气轮机智能故障管理理论及方法研究[D]. 周登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高压气体系统腐蚀泄漏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