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1月我国部分合成树脂进出口统计

2002年1-11月我国部分合成树脂进出口统计

一、2002年1~11月我国部分合成树脂进出口统计(论文文献综述)

崔索拉(CHOISORA)[1](2020)在《韩中贸易对韩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自1992年韩中建交以来,韩国和中国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额持续增长,中国已在2002年成为韩国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对象国。自此,在韩国的经济贸易中,中国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韩国对中国的经贸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在韩中贸易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地位也发生着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迎来了新局面,自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从“世界工厂”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至此,中国和美国一起,在全球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韩国自开放以来,一直是对外出口主导型的国家,与开放前相比,当前韩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有所提高,但韩国的对外贸易形态却没有较大发展。过去,韩国经济对美、日表现出高度的贸易依存,但与中国建交后,韩国对中国进出口的较高依存度日益显现。这说明,作为对外出口主导型经济增长国家,韩国经济领域呈现出对其他国家高度依赖的情况,也就是说韩国对外部经济环境很敏感。那么,韩国为什么选择对外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呢?韩国过去对美国和日本表现出高度的依存,但为什么在与中国建交后对中国又表现出更高的依存度呢?另外,韩中贸易是否会对韩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呢?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本论文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通过研究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和韩中贸易发展过程的理论,证实国际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说明韩中贸易的发展过程,并对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进行了说明。第三章通过研究韩国对外贸易政策了解韩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并指出韩国贸易对美国、日本和中国具有高度贸易依存度的背景。另外,通过观察韩中贸易的发展过程,指出对贸易在韩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分析韩中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主要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说明韩中贸易对韩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在研究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时,将使用OLS回归分析与VAR脉冲响应方法,对韩国和中国1992年建交以来至2018年贸易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通过OLS回归结果与VAR脉冲响应图来看,韩国与中国之间的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均能够对韩国经济增长带来拉动效应,并且在韩中进出口贸易中,进口贸易对于韩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第五章通过实证分析总结韩中贸易对韩国经济的影响,并对两国的贸易发展进行说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性建议。此外,本论文还提出了韩国今后在韩中贸易中应持有的立场和在高新技术产业中韩国应该与中国进行必要合作等建议。这些基于实证的研究结论与建议对韩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郝俊丽[2](2020)在《“新北方政策”下的韩俄经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发展趋势,所有国家和地区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其中。面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态势,韩国也提出了自身的合作战略。从李明博政府的“新亚洲构想”到朴槿惠政府的“欧亚倡议”,再到文在寅政府提出的“新北方政策”、“新南方政策”和“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都体现出韩国积极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发展趋势。2017年9月7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出席第三届东方经济论坛时,提出了“新北方政策”,试图打造一个从朝鲜半岛到俄罗斯远东,再经北极覆盖东北亚并拓展到欧亚大陆的广阔经济区域,其重点是通过韩国与俄罗斯的合作建立欧亚经济共同体。韩俄两国经济合作的现实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两国地理位置靠近,合作便利;第二,两国经济优势互补,合作空间广阔;第三,韩国提出的“新北方政策”与俄罗斯提出的“新东方政策”有众多利益契合点。为进一步落实韩俄具体领域的合作,韩国提出了“九桥战略”并得到了俄罗斯方面的积极回应。双方成立了专门的合作磋商机制并已多次展开探讨,深入研究了在天然气、铁路、港湾、电力、北极航线、造船、农业、水产、医疗及其他领域的合作,目前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在“新北方政策”的积极推动下,韩俄两国的经济合作正在稳步推进。但是从总体上看,韩俄双边贸易发展不稳定且结构单一;跨境合作项目停滞,合作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两国的合作机制也不成熟。其中半岛无核化僵局的桎梏、韩美同盟的束缚以及俄罗斯投资环境不佳是阻碍双方深入合作的主要因素。长远来看,尽管朝核问题及西方对俄制裁仍将是影响韩俄两国合作的主要因素,但是在韩俄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双方已建立了稳定的磋商机制并已就潜力明显的合作项目展开了积极探讨。同时双方的合作机制也逐渐成熟,韩俄双方决定2020年正式签署服务和投资项目自由贸易协定,届时韩俄经济合作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张明黎[3](2019)在《对外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效果研究 ——基于江苏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际贸易的繁荣,也加剧了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各国积极采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本国产业,其中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一种贸易救济手段。江苏作为全国外贸大省,进口额在2011年首次超过2000亿美元大关,之后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如此庞大的进口额对江苏本土产业造成的冲击不可忽视。因此,深入研究江苏对外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效果对江苏本土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选取1997-2017年江苏发起或参与发起反倾销调查共92起案件为研究对象,通过进口贸易、反倾销总体情况、涉案行业、涉案产品、涉案国别、结案特征六个指标描述江苏对外反倾销的现状。其次,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江苏对外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并引入锦纶6切片的案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进口来源地是江苏对外反倾销的第一目标国家。第二,江苏对外反倾销存在较强的贸易限制效应。征收反倾销税使得进口金额和进口数量出现大幅度下降,进口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对进口的影响持续三年。第三,反倾销措施对于涉案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发挥了反倾销措施的贸易救济效果。第四,江苏对外反倾销产生贸易转移效应,提醒我们不能忽视贸易转移效应削弱保护涉案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方,在对外反倾销如何发挥更好作用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对于政府而言,需要提高贸易救济运用水平,建立常态化贸易救济机制;第二,对于行业协会而言,行业协会需要充分发挥协调管理和桥梁作用;第三,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应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积极配合性。希望以此帮助江苏更好地利用反倾销措施保护江苏地方产业的发展。

杨洋[4](2018)在《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油气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垄断特征明显。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正面临低油价的冲击,存在常规油气采收率低,非常规油气田的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旋律下,油气垄断企业如何高效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油气垄断企业经营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现有国内外文献对油气垄断与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主要基于行业或产业层面,将垄断属性与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具有垄断属性的油气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市场结构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利用分析归纳、实证分析、比较研究等有关研究方法,围绕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对我国油气垄断企业的垄断属性、影响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水平、提升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策略和建议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总体逻辑思路是:通过研究我国油气垄断的属性、油气垄断的市场集中度,分析确定我国油气垄断的市场结构,考虑到我国油气垄断的特殊性,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时,将垄断作为单独的一类影响因素,与企业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共同研究,发现各类影响因素对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方式和程度。根据各类影响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参考现有研究,构建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三家油气垄断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多角度评价和比较分析,提出提升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策略和建议。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一是研究借鉴市场结构、技术创新有关理论,界定了我国油气垄断存在自然垄断、经济垄断、行政垄断三重属性,分析了我国油气行业和国外油气行业的市场结构类型,分析描述了我国油气企业在垄断经营前提下的技术创新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二是采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分析垄断属性、油气企业内部和外部存在的诸多不同因素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利用ISM模型分析多因素的影响作用方式和层级结构,利用DEMATEL模型分析各类因素的影响强弱关系。三是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油气垄断企业2005-2017年的数据为依托,对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评价。基于改进时间序列DEA模型,以投入为导向分析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效率;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从整体出发评价三大油气垄断企业的综合技术创新效率。最终发现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利用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或较高水平,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并具有不断提升的发展趋势。四是基于比较视域,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油气垄断企业与10家代表性国有大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比较评价,采用同期横向比较方法对比分析我国油气垄断企业与国外三家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发现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水平与国内代表性企业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与国外代表性企业相比偏低。五是基于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依托实证评价结果,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两种视角,从国家创新政策、油气经营管理体制、企业创新管理和创新文化等诸多方面,为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提出了策略与建议。本文的研究丰富完善了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方面的理论研究,对未来我国油气行业的改革方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期对油气垄断企业在今后的技术创新活动中调整技术创新战略,降低经营活动和技术创新过程的成本,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提供指导和参考。

吴可亮[5](2015)在《中韩自贸区建设及其对吉韩合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自2012年5月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来,中韩两国在30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14轮谈判,目前已草签协定文本,两国将于年内正式签署协定并予以生效。中韩两国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达成如此高水平的自贸协定,与其各自的自贸区战略密切相关。中国自贸区战略的目的是通过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强同合作伙伴的相互依存关系,配合我国全方位和平外交战略的推进;韩国自贸区战略的目标是通过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相互取消关税等贸易壁垒,作为包括海外企业在内的生产基地,成为全球"自由贸易轴心"。中韩间现已形成全方位、深层次、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格局。与国家间贸易快速增长形成对比的是,进入21世纪后吉林省与韩国的贸易额一直在5亿7亿美元区间波动。中韩自贸协定的达成,对于吉林省而言,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袁东明[6](2014)在《第4章 打造中国石油石化大企业集团发展的升级版》文中研究表明4.1石油石化行业平稳发展中蕴育着变化2013年,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发展总体平稳,行业增加值低速增长,国内原油产量和消费需求及下游主要石油石化产品产量均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是,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平稳发展也孕育着几大变化:一是行业盈利能力逐年下降,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优质企业挤压和淘汰落后企业的情况将越来越突出;二是行业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等产品价格市场化决定机制正在逐渐形成;三是行业增量和存量的

谭民[7](2013)在《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从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概念和内涵入手,探讨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意义、现状、范围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继而在确认保障能源安全是中国和东盟当前的一项共同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分析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现有的法律机制;然后分别从能源贸易合作与能源投资合作的角度,阐述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以及能源投资合作的法律制度与存在的法律问题;最后通过分析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提出完善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法律制度的建议。除引言外,全文分为五章(主体部分)及结论共六个部分,基本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概述”。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是指中国和东盟及其成员国为了保障各自的能源安全而在能源贸易与能源投资领域进行的国际合作,其主体是中国和东盟及其成员国。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意义重大,不仅可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保障彼此的能源供应安全,也可降低运输成本,保障彼此的能源运输安全,还有利于双方资本与市场的互换。当前,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已从现实和制度两个层面展开:在现实层面,双方优势互补,相互依赖;在制度层面,双方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已初步建立。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能源产品贸易、能源服务贸易和能源投资,但存在专门性的法律合作机制缺失、能源货物贸易的产品出口限制、能源服务贸易和能源投资的壁垒障碍等法律问题。第二章“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法律机制”。虽然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当前基本未形成专门性的法律机制,但是中国与全体东盟成员国都是联合国、WTO、CAFTA等国际组织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成员,中国与部分东盟成员国还是MIGA、ICSID、泛亚铁路(新加坡-昆明)、“GMS经济合作”等国际组织和(次)区域性组织(合作)的缔约国或参与国。中国还与所有的东盟成员国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与除马来西亚和文莱之外的东盟成员国订有双边贸易协定。此外,中国与缅甸签订了《中缅油气管道协议》。上述双边协定和国际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框架下的多边协议,部分内容涉及能源贸易和能源投资问题,可对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起到规范和指引作用。总体上,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法律机制可分为普遍性多边合作、区域性多边合作、次区域合作、双边合作4个层次。第三章“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的法律制度与存在的问题”。中国和东盟及其成员国并未就能源贸易合作制定专门的规则,相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WTO协议、CAFTA框架协议、CAFTA货物贸易协议、CAFTA服务贸易协议和CAFTA争端解决协议之中。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由遵守WTO纪律、非歧视、贸易自由化等构成。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也存在不少法律问题。能源货物贸易方面的法律问题主要有:能源产品的非关税进口限制措施约束不够完善、能源产品的出口关税不受约束、例外条款为实施非关税出口限制措施提供便利、国有能源企业对国际能源贸易的负面影响等。能源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问题主要是:能源服务并未单列、市场开放程度不够、限制性规定较多、例外条款为实施限制措施提供便利。第四章“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法律制度与存在的问题”。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主要法律依据有CAFTA投资协议、CAFTA服务贸易协议、TRIMs协议、SCM协议、TRIPs协议、GATS、MIGA公约、ICSID公约等普遍性或区域性多边条约,以及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签署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总体而言,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由促进投资自由化、公平和公正的投资保护、投资争端解决司法化等构成。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主要存在下列法律问题:东道国的能源投资准入限制性规定较多、国际条约对东道国能源投资准入控制权的约束不足、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适用范围不清、东道国对外国能源企业的违约或征收行为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第五章“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前景展望”。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既存在有利的合作基础,也存在不利的合作因素。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有利基础是优势互补的资源配置、现实存在的相互需求、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不利因素在于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发达国家对东盟地区事务的介入、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完善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法律制度,需从能源货物贸易、能源服务贸易和能源投资三个方面着手。在能源货物贸易方面,应当约束能源产品的出口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并严控例外条款,尤其是环保例外条款的使用。在能源服务贸易方面,应将能源服务单列,并扩大能源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在能源投资方面,应当清理中国与各东盟成员国国内法中违反现有国际条约能源投资准入、保护义务的规定,将国民待遇适用于能源投资的准入阶段、同时允许将不能开放或不能给予国民待遇的行业分别列入“暂时排除清单”和“敏感清单”,利用MIGA的投资担保机制防范潜在的政治风险、加大对海外能源投资的保护程度,加强ICSID争端解决机制在投资争端解决方面的利用。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梳理,再次指出:在能源安全遭受重大挑战的当前,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并具有现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虽然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基本未形成专门性的法律机制,但是仍然存在可以利用的综合性法律机制,同时也有一些具体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不过需从构建专门性的法律合作机制、约束能源产品的出口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例外条款的使用、扩大能源服务和投资的市场开放程度、加强能源投资的保护等方面进行完善。

廖正品[8](2009)在《中国塑料工业(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2008年我国塑料工业的发展状况,包括各种塑料制品的产销量、产值及进出口情况、合成树脂产销量及进出口情况、塑料机械产销量及进出口状况、塑料助剂的产销量等;同时还指出了我国塑料工业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廖正品[9](2009)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中国塑料工业》文中提出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塑料工业在 2008 年度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内容涉及:塑料制品加工业、塑料加工机械业、塑料原辅材料和塑料助剂等。文中图表丰富,数据翔实,事例典型。对塑料工业面临的难题,文章作了缜密的分析,揭示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近期的发展思路。为保持资料完整和内容连贯,方便读者阅读,本刊增加页码全文刊发。——编者

邴涓林,李承志[10](2008)在《2007年中国PVC生产、应用和市场状况》文中研究说明概括了2007年我国聚氯乙烯(PVC)行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 PVC 的供需状况和市场情况及国内电石、原盐的供需状况,分析了其对电石法 PVC 生产的影响和目前我国PVC行业状况、生产原料路线和相关产业政策,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PVC 和烧碱行业也将会出现拐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 PVC 行业今后的发展形势进行了一些展望和思考,并指出解决 PVC 环境问题、实现我国PVC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二、2002年1~11月我国部分合成树脂进出口统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1~11月我国部分合成树脂进出口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1)韩中贸易对韩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及不足
        1.4.1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1.4.2 本文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回顾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要素禀赋理论
        2.1.3 技术差距理论
        2.1.4 出口主导型增长理论(Export-led growth)
        2.1.5 产业内贸易理论
        2.1.6 内生性增长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韩中经贸发展的研究
        2.2.2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韩国对外贸易及韩中贸易发展关系现状分析
    3.1 韩国对外贸易整体概况
        3.1.1 韩国对外贸易政策
        3.1.2 韩国对外贸易发展阶段性特征
    3.2 韩国对中国进出口额及进出口结构
        3.2.1 韩国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量
        3.2.2 韩国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
    3.3 韩国对中国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1 韩中贸易不平衡及原因
        3.3.2 韩国对中国贸易依存度高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韩中贸易对韩国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
    4.1 韩中贸易推动韩国的产业结构优化
    4.2 韩中贸易对韩国就业结构及就业人口产生影响
    4.3 韩中贸易对韩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模型设定
        4.3.2 数据处理与来源
        4.3.3 回归分析
        4.3.4 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新北方政策”下的韩俄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3.1 历史研究方法
        0.3.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与难点
        0.4.1 创新点
        0.4.2 难点
1 文在寅政府“新北方政策”的提出及内容
    1.1 文在寅政府“新北方政策”的提出背景
        1.1.1 区域经济合作的浪潮
        1.1.2 开拓市场及能源入口
        1.1.3 推动朝核问题的解决
        1.1.4 与相关国家关系的提升
    1.2 文在寅政府“新北方政策”的内容
        1.2.1 打造韩国的欧亚经济区域
        1.2.2 以韩俄合作为核心
        1.2.3 区域差异化战略
2 “新北方政策”下韩俄经济合作的现实基础及合作现状
    2.1 韩俄经济合作的现实基础
        2.1.1 地缘优势
        2.1.2 经济互补
        2.1.3 政策契合
    2.2 韩俄经济合作现状
        2.2.1 韩俄贸易现状
        2.2.2 韩俄投资现状
        2.2.3 具体合作成果
3 韩俄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3.1 韩俄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3.1.1 双边贸易不稳定且结构单一
        3.1.2 跨境合作项目停滞不前
        3.1.3 双方合作机制不成熟
    3.2 韩俄经济合作中的制约因素
        3.2.1 无核化僵局的桎梏
        3.2.2 韩美同盟的牵制
        3.2.3 俄罗斯投资环境欠佳
4 韩俄经济合作前景展望
    4.1 韩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提升
        4.1.1 韩俄在新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4.1.2 双方合作机制逐渐成熟
    4.2 地缘政治风险仍是制约韩俄合作的主要因素
        4.2.1 朝鲜半岛无核化举步维艰
        4.2.2 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持续存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对外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效果研究 ——基于江苏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倾销的概念
        1.2.2 反倾销的概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反倾销的贸易效应研究
    2.2 反倾销的产业效应研究
    2.3 理论基础
        2.3.1 贸易保护理论
        2.3.2 公平贸易理论
        2.3.3 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分析
        2.3.4 反倾销的产业效应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江苏对外反倾销的现状分析
    3.1 江苏进口贸易现状分析
    3.2 江苏对外反倾销特征分析
        3.2.1 总体情况分析
        3.2.2 涉案行业分析
        3.2.3 涉案产品分析
        3.2.4 涉案国别分析
        3.2.5 结案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江苏对外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实证分析
    4.1 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的描述性分析
    4.2 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的实证检验
        4.2.1 计量模型、变量说明及相关数据来源
        4.2.2 实证结果分析
        4.2.3 稳健性检验
        4.2.4 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的行业差异分析
        4.2.5 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的国别(地区)差异分析
    4.3 进口锦纶6切片案例回顾
    4.4 反倾销措施的产业效应
        4.4.1 对涉案行业的影响
        4.4.2 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江苏对外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实证分析
    5.1 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的描述性分析
    5.2 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的实证检验
        5.2.1 计量模型、变量说明及相关数据来源
        5.2.2 实证结果分析
        5.2.3 稳健性检验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4)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1.2.2 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
        1.2.3 垄断与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观点、思路与方法
        1.4.1 主要观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重点与难点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重点
        1.5.3 研究难点
第2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与现状研究
    2.1 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
        2.1.1 市场结构理论
        2.1.2 技术创新理论
        2.1.3 油气资源及其产业
        2.1.4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2.2 油气垄断现状分析
        2.2.1 我国油气垄断属性分析
        2.2.2 油气垄断市场结构分析
    2.3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2.3.1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做法
        2.3.2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取得的成绩
        2.3.3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2.3.4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2.4 小结
第3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1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多重影响因素分析
        3.1.1 垄断属性影响因素
        3.1.2 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3.1.3 企业外部影响因素
    3.2 基于ISM模型的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3.2.1 建立影响因素集及分析相关性
        3.2.2 构建可达矩阵
        3.2.3 描绘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3.3 基于DEMATEL模型的影响因素强弱分析
        3.3.1 模型分析步骤
        3.3.2 模型构建与计算
        3.3.3 计算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确定评价指标的原则
        4.1.2 确定评价指标的依据
        4.1.3 基于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4 评价指标的数据收集与处理
    4.2 基于改进时间序列DEA模型的评价
        4.2.1 DEA方法
        4.2.2 改进时间序列DEA模型
        4.2.3 数据标准化处理
        4.2.4 应用及结果分析
    4.3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
        4.3.1 BP神经网络方法
        4.3.2 评价指标处理
        4.3.3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应用
        4.3.4 BP神经网络评价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比较研究
    5.1 与国有大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5.1.1 比较分析模型及比较样本企业选择
        5.1.2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比较分析
        5.1.3 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分析
    5.2 与国外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5.2.1 国外样本油气公司简介
        5.2.2 国内外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比较
    5.3 小结
第6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策略及建议
    6.1 研究结果及原因分析
        6.1.1 研究结果
        6.1.2 原因分析
    6.2 策略与建议
        6.2.1 基于企业管理层面的提升策略
        6.2.2 针对政府层面的提升建议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中韩自贸区建设及其对吉韩合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韩自贸区建设的进程及其特点
    1. 进程
    2. 特点
二中韩两国自贸区战略及其实践
    1. 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及其实践
        (1)自贸区战略
        (2)实践
        (3) FTA对于中国的意义
        (4)下一步走势
    2. 韩国的自贸区战略及其实践
        (1)自贸区战略
        (2)实践
        (3) FTA对于韩国的积极意义
        (4)下一步走势
三中国及其主要省份与韩国经贸合作情况
    1. 中韩经贸合作总体情况
    2. 主要省区对韩合作情况
        (1)广东省
        (2)江苏省
        (3)山东省
        (4)陕西省
        (5)辽宁省
        (6)黑龙江省
四中韩自贸区对吉韩经贸合作的影响
    1. 吉林省与韩国经贸合作
        (1)基本情况
        (2)特点
    2. 中韩自贸区对吉韩经贸合作的影响
        (1)石化
        (2)农业
        (3)文化
五结论

(7)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概述
    2.1 国际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
        2.1.1 国际能源贸易合作
        2.1.2 国际能源投资合作
    2.2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
        2.2.1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意义
        2.2.2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现状
        2.2.3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范围界定
        2.2.4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本章小结
3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法律机制
    3.1 普遍性多边合作法律机制
        3.1.1 联合国的影响
        3.1.2 世界贸易组织的规范
        3.1.3 世界银行集团的促进
    3.2 区域性多边合作法律机制
        3.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能源合作
        3.2.2 泛亚铁路与中国-东盟能源合作
    3.3 次区域合作法律机制
        3.3.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能源因素
        3.3.2 泛北部湾合作与能源问题
    3.4 双边合作法律机制
        3.4.1 双边贸易和投资保护协定
        3.4.2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
        3.4.3 《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
    3.5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法律机制的主要特点
        3.5.1 总体上可分为四个层次
        3.5.2 大多为综合性合作机制
        3.5.3 少数专门机制因具体项目而设
    本章小结
4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的法律制度与存在的问题
    4.1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概述
        4.1.1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4.1.2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的发展趋势预测
    4.2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的法律制度
        4.2.1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的主要法律依据
        4.2.2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4.3 能源产品的进出口限制
        4.3.1 进口限制约束存在问题
        4.3.2 出口限制缺乏有效规制
        4.3.3 近期中国在WTO的涉讼案件及其启示
    4.4 国有能源企业的垄断专营
        4.4.1 国有能源企业对国际能源贸易的影响
        4.4.2 WTO对国营贸易企业的规制
        4.4.3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中的国营贸易问题
    4.5 能源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
        4.5.1 能源服务并未单列
        4.5.2 贸易壁垒名正言顺
        4.5.3 例外条款提供便利
    本章小结
5 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法律制度与存在的问题
    5.1 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概述
        5.1.1 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5.1.2 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发展趋势预测
    5.2 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法律制度
        5.2.1 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主要法律依据
        5.2.2 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5.3 能源投资准入的限制
        5.3.1 能源投资准入
        5.3.2 相关条约对东道国投资准入管制权的约束
        5.3.3 中国及东盟各国对能源投资准入的限制
    5.4 能源投资的待遇与保护
        5.4.1 能源投资待遇
        5.4.2 能源投资保护
        5.4.3 相关条约对能源投资待遇和能源投资保护的规定
        5.4.4 部分东盟成员国近期采取的措施对中国的影响
    本章小结
6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前景展望
    6.1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有利因素
        6.1.1 优势互补的资源配置
        6.1.2 现实存在的相互需求
        6.1.3 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
    6.2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不利因素
        6.2.1 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6.2.2 发达国家的介入
        6.2.3 南海问题的国际化
    6.3 完善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法律制度的建议
        6.3.1 能源货物贸易合作方面
        6.3.2 能源服务贸易合作方面
        6.3.3 能源投资合作方面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7.2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具有现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
    7.3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存在可利用的法律机制
    7.4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有具体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
        7.4.1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的法律制度
        7.4.2 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法律制度
    7.5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中国塑料工业(2008)(论文提纲范文)

1 塑料制品行业
    1.1 总产量持续快速增加, 市场需求仍然旺盛
    1.2 行业利润增幅回落, 亏损面扩大, 亏损额上升
    1.3 塑料制品出口企稳, 进口增速继续回落
    1.4 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西北地区产业在崛起
    1.5 新产品产值比重偏低, 产品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2 塑料机械行业
    2.1 2008年中国塑机行业经济运行特点
    2.2 产业特点
        2.2.1 产业分布相对集中
        2.2.2 经济类型特色鲜明
        2.2.3 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2.2.4 科技力量继续增强
        2.2.5 产品档次逐步提高
        2.2.6 贸易逆差依然存在
        (1) 塑料机械的出口情况:
        (2) 塑料机械的进口情况:
3 合成树脂
    3.1 合成树脂消费基本现状
    3.2 合成树脂生产能力状况
    3.3合成树脂需求浅析
4 塑料助剂行业
5 存在突出问题
    5.1 总体装备水平偏低、工艺技术相对落后
    5.2 产品结构不合理, 低档产品产能相对过剩
    5.3 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5.4 大中型塑料企业 (集团) 少, 一些产品未形成集约化规模经营
    5.5 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差距明显
    5.6 国产原材料供不应求, 专用料大部分依赖进口
    5.7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产品质量控制有待加强
    5.8 出口产品附加值偏低, 满足国外日常消费需求
    5.9 废塑料行业二次污染严重, 缺乏分类技术规范
6 塑料产业发展思路
    6.1 指导思想
    6.2 基本原则
7 建议及措施
    7.1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7.2 培育产业企业集群, 共建特色区域品牌
    7.3 增强企业质量意识, 争创产品驰名品牌
    7.4 广泛开展职业培训, 努力提高员工素质
    7.5 积极搞好塑料回收, 再生利用, 注重环保
    7.6 加快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发展战略
8 结束语

(9)可持续发展中的中国塑料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1 塑料制品业持续稳定发展
    1.1 2008年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1.1.1 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西北地区产业在崛起
        1.1.2 总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仍然旺盛
        1.1.3 总产量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减缓, 12月份首现负增长。
        1.1.4 各子行业的产量变化不大, 少数下降多数增长
        1.1.5 总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成为领先轻工其他行业的新型大行业
        1.1.6 行业利润增幅回落, 亏损面扩大亏损额上升
        1.1.7 塑料制品出口企稳, 进口增速继续回落
        1.1.8 新产品产值比重偏低, 产品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1.2 子行业蓬勃发展, 应用领域在拓宽
        1.2.1 中空制品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1) 塑料饮料瓶
        (2) 饮水包类瓶 (桶) 的市场
        (3) 啤酒塑料包装瓶
        (4) 大型化工液体包装容器成为发展热点
        (5) 塑料托盘在物流运输中前景广阔
        (6) 塑料汽油箱
        (7) 药品固体剂型包装、化妆品与洗涤用品包装
        (8) 塑料软包装容器
        1.2.2 塑料包装薄膜是民生所需, 引领着发展潮流
        (1) BOPP薄膜行业向集约型增长和规模化效应方向发展
        (2) BOPET薄膜发展减速
        (3) BOPA薄膜市场开发任重道远
        (4) BOPS片材行业开拓国际市场成绩显着
        (5) CPP薄膜行业发展态势严峻
        (6) CPE缠绕膜发展情况
        (7) 镀铝膜行业已形成规模
        (8) 塑料购物袋逐步规范发展
        (9) 复合膜包装行业规模巨大
        1.2.3 复合膜软包装行业高起点, 走创新之路谋发展
        (1)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节能减排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3) 开展标准化工作, 完善复合膜标准体系, 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4) 培育特色区域与产业集群, 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
        1.2.4 塑料编织制品应用领域广, 获得高速发展
        1.2.5 人造革合成革新兴产业聚集发展
        (1) 贸易总量等综合实力增强
        (2) 高档合成革已经形成行业发展主流
        (3) 环境治理水平大大提高, 实现清洁生产
        (4) 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
        (5) 合成革之都与基地、研发中心, 区域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
        (6) 名牌战略与专利战略推进, 提升行业科技进步水平
        1.2.6 塑料配线器材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目标
        (1) 技术创新
        (2) 节能减排
        1.2.7 塑料改性新材料行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方向
        1.2.8 农用薄膜行业生产经营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差
        (2) 农用薄膜销售市场秩序混乱、生产经营无序竞争
        (3) 农用薄膜原材料价格不稳定, 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盈利困难
        (4) 农用薄膜经营销售的不规范
        1.2.9 塑料管道行业发展状况
        (1) 农村节水灌溉、城镇管网改造用塑料管前景广阔
        (2) 塑料管道优异性能显着, 市场空间日渐扩大
        (3) 塑料管道仍需国家政策引导支持健康发展
        1.2.10 塑料异型材及门窗制品喜中有忧, 核心是质量问题
        (1) 产能规模差异巨大
        (2) 水平差异巨大
        (3) 布局不合理
        (4) 规模不合理
        (5) 产品档次与质量良莠不齐
        1.2.11 硬质PVC发泡制品制 (修) 订标准势在必行
        (1) 制定或修订相关标准, 规范行业行为
        (2) 重点引导PVC发泡中空格子板的发展
        (3) 发展PVC发泡装饰材料
        (4)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 促进出口增长
        1.2.12 废塑料再生利用大有可为
        (1) 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现状
        (2) 进口废塑料量及来源分析
        (3) 2008年国内再生塑料消费量测算
2 塑料机械行业取得良好业绩
    2.1 2008年中国塑机行业经济运行特点
        2.1.1 行业经济继续增长
        2.1.2 行业实力不断增强
        2.1.3 应对挑战成效明显
        2.1.4 科技创新力度加大
        2.1.5 转型升级进展良好
        2.1.6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
    2.2 中国塑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2.1 行业规模持续上升
        2.2.2 行业地位显着提升
        2.2.3 产业分布相对集中
        (1) 企业分布状况
        (2) 工业总产值分布状况
        (3) 销售收入分布状况
        2.2.4 经济类型特色鲜明
        2.2.5 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2.2.6 科技力量继续增强
        2.2.7 产品档次逐步提高
        2.2.8 名牌战略加快推进
        2.2.9 贸易逆差依然存在
        (1) 塑料机械的出口情况
        (2) 塑料机械的进口情况
        (3) 塑料机械的进出口比较
        2.2.10 困难挑战前所未有
3 塑料合成树脂消费量大幅增长
    3.1 合成树脂消费基本现状
    3.2 合成树脂生产能力状况
    3.3 合成树脂需求浅析
        3.3.1 包装业
        3.3.2 农业
        3.3.3 建筑业
        3.3.4 电子电器
        3.3.5 日用品
4 塑料助剂行业消费量逐年递增
    4.1 增塑剂
    4.2 阻燃剂
    4.3 热稳定剂
    4.4 抗冲改性剂与加工助剂
    4.5 发泡剂
    4.6 抗氧剂
    4.7 光稳定剂
5 存在的突出问题
    5.1 总体装备水平偏低、工艺技术相对落后
    5.2 产品结构不合理, 低档产品产能相对过剩
    5.3 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5.4 大中型塑料企业 (集团) 少, 一些产品未形成集约化规模经营
    5.5 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差距明显
    5.6 国产原材料供不应求, 专用料大部分依赖进口
    5.7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产品质量控制有待加强
    5.8 出口产品附加值偏低, 满足国外日常消费需求
    5.9 废塑料行业二次污染严重, 行业发展缺乏分类技术规范
6 塑料产业发展思路
    6.1 指导思想
    6.2 基本原则
    6.3 建议与措施
        6.3.1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6.3.2 培育产业企业集群, 共建特色区域品牌
        6.3.3 增强企业质量意识, 争创产品驰名品牌
        6.3.4 广泛开展职业培训, 努力提高员工素质
        6.3.5 积极搞好塑料回收, 再生利用注重环保
        6.3.6 加快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发展战略
7 结束语

四、2002年1~11月我国部分合成树脂进出口统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韩中贸易对韩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崔索拉(CHOISORA). 山东大学, 2020(12)
  • [2]“新北方政策”下的韩俄经济合作研究[D]. 郝俊丽. 辽宁大学, 2020(01)
  • [3]对外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效果研究 ——基于江苏数据的实证分析[D]. 张明黎.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4]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 杨洋.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1)
  • [5]中韩自贸区建设及其对吉韩合作的影响[J]. 吴可亮. 当代韩国, 2015(03)
  • [6]第4章 打造中国石油石化大企业集团发展的升级版[A]. 袁东明. 中国大企业集团年度发展报告(紫皮书)2013, 2014
  • [7]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 谭民. 武汉大学, 2013(01)
  • [8]中国塑料工业(2008)[J]. 廖正品. 中国塑料, 2009(05)
  • [9]可持续发展中的中国塑料工业[J]. 廖正品. 国外塑料, 2009(05)
  • [10]2007年中国PVC生产、应用和市场状况[J]. 邴涓林,李承志. 中国塑料, 2008(07)

标签:;  ;  ;  ;  ;  

2002年1-11月我国部分合成树脂进出口统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