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MS小型柔性制造系统的研发

P-FMS小型柔性制造系统的研发

一、P-FMS小型柔性制造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曾鹏飞[1](2011)在《面向共享与交换策略的多领域协同产品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针对多学科领域协同产品设计过程的产品信息共享、数据一致性管理、过程互操作、多媒体支撑环境等涉及信息、数据、知识共享和交换方面的关键技术与平台系统开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某型高压往复泵设计为例,对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首先对协同产品设计的概念、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细致地进行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分析,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方向,阐明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主要研究目标,并给出了论文的组织结构。(2)在多学科领域产品模型共享与交互方面,提出了基于共享产品信息模型的多学科协同设计方法。构建了一种可共享的产品信息模型及其创建与发布机制。建立了多领域协同的轻量化共享产品设计框架及其体系结构。实现了消息驱动的设计应用共享模式。基于扩展的事件驱动过程链(eEPC)图,建立了共享信息模型环境下的协同设计过程模型。提出了双令牌的基于设计优先权和排序时间的协同设计过程交互控制机制。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有限源排队系统理论完成了共享协同设计系统运行指标的分析与仿真。基于XML构建了设计信息共享的表达方法。(3)在跨企业领域协同设计过程动态数据共享与一致性管理方面,提出了基于P2P网络的协同设计过程数据一致性控制与管理方法。建立了P2P网络环境下的协同设计数据管理模型。构建了协同过程的P2P设计群组模型、设计Peers的动态管理方式和设计对等群组的交互模式。提出了一种设计数据非一致性的侦测模型,建立了基于设计约束的P2P数据更新的一致性控制。构建了基于JXTA开发平台的协同产品设计过程数据一致性管理框架体系。(4)针对群组协作环境下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与冲突消解的需求,构建了多媒体支撑的多学科协同设计环境。建立了多媒体协同环境的系统运行模式、功能体系和网络结构。描述了系统开发的结构方案设计、交互过程实时媒体流事件处理以及RTCP控制方法。完成了系统的服务器端设计、客户浏览器端设计。完成了会议系统的角色定义与管理,及其安全认证。实现了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集成,并实施了系统的测试工作。(5)在跨企业协同的过程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方面,将过程描述语言—PSL本体引入协同产品设计过程,提出了基于PSL本体的产品设计过程互操作方法。构建了设计过程的本体结构模型及其OWL描述,实现了设计过程本体与PSL本体的映射以及基于PSL参考本体的过程系统语义交换。提出了设计过程本体概念之间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基于Web服务实现了协同过程设计服务的组合与协调模式。构建了基于PSL本体的协同设计过程互操作的实现框架,以及互操作过程本体的XML映射与通信机制。(6)在综合分析现有产品设计的多领域学科耦合和跨企业协同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多学科协同产品设计过程为中心的适应性服务系统平台模式。建立了多学科协同设计的服务集成框架和设计服务组合的层次结构,分析了设计过程服务系统平台的内容与功能层次。确立了平台系统的主要内容与建设任务。完成了原型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程序开发工作,并以某型高压往复泵设计为例.,进行了应用验证。

朱宁[2](2013)在《“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工业制造业大量渗透国内建筑业的今天,建筑师传统的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已经不足以覆盖建造的全过程,传统的建筑学缺乏与制造业知识体系的衔接,缺乏与其他工程学科的协同能力;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面临结构调整和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工程学科的专门人才也缺乏对建造过程的宏观理解。本文以制造业的视角看待建筑的建造过程,探讨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最终落脚点在二者的协同发展。其历史过程的时空广度不局限于“建筑业”或“制造业”的范畴,笔者将其抽象为两个“过程”的概念:“造屋”与“造物”。本文对建造过程的研究分为因素、系统与案例三部分,从三个层次阐释建造过程的哲学本质以及“造屋”与“造物”的协同关系,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建造过程的内涵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建造过程的系统如何架构,并实现相应的功能,为建筑的目标服务?建造过程如何借鉴历史和国外案例,整合并带动下游制造业产业链,在中国当前国情下提升建筑的品质?围绕这些基本问题,本文通过批判的形而上学、系统论与技术史论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上篇应用批判的形而上学方法,论述输入、输出、控制、机制等因素的历史演变,以及这些因素与“造屋”与“造物”的主体——人的基本需求、劳动过程的附加价值、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关系。中篇根据系统理论建立建造过程的系统架构,通过类比人对物的实体改造手段、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方式建立两个概念: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下篇利用技术史论方法,从“造屋”与“造物”协同关系的角度,重溯建筑历史中一些关键案例的技术过程,重新给予历史内容以合理的分析评价;并且将这些分析方法尝试应用于中国当前的国情,以期为现实中的建筑业、建筑师和建筑学提供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首先,基于系统理论,本文建立了建造过程中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的理论内核,提出系统建构是人超越于机器的协同能力。其次,通过对建造过程中人的劳动进行价值批判,本文说明建造过程的本质是人工对自然材料附加价值的提升,提出知识建构是人在建造过程中的核心价值。本文提出建筑技术科学在建筑学本身以及与其他工程学科对接中的“桥梁作用”,最终落脚点在于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建筑学科当前所面临的工程品质问题现状具有针对性的现实意义。

陈君[3](2014)在《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装产品是制造产业链中的关键基础设备,不仅是一个国家极端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的重要体现,更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强以及订单交货期的日益缩短,重装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也越来越紧密,这对重装产品的研制过程提出更高的要求。技术准备作为重装产品研制的核心环节,是连接设计部门与生产部门的重要纽带,为后续的生产制造提供关键性的产品数据和技术指导文件。对其合理有效的管理则是提升重装产品研制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为加强产品数据管理、增强技术准备过程控制、打破部门限制、缩短研制周期、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本文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重装制造业发展现状,从BOM数据集成、过程管理及项目协同方面对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的方法、体系及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了重装产品特征和我国重装制造业发展现状,总结了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重装产品技术准备主体业务流程及其特点的分析,构建了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系统体系。详细研究了系统的业务模型、结构特征和结构,给出了支持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2)提出了基于订单信息驱动的重装产品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管理技术。首先,阐述了重装产品BOM管理的意义,详细分析了重装产品BOM结构及其特点。接着,针对重装产品面向订单设计制造的特性,建立了基于订货代号的BOM模型。随后,通过分析重装产品BOM多视图演化过程及关联关系,提出了基于规则的重装产品BOM多视图映射方法,给出相应的映射规则和算法。最后,针对重装产品BOM管理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关联性,研究了基于改进多色图的重装产品BOM版本管理方法及应用。3)研究了基于扩展OPN(Object-oriented Petri nets,面向对象Petri网)的重装产品技术准备过程管理方法。首先,详细分析了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需求及特点。进而,为保证重装产品技术准备过程的顺畅运行和数据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反馈,提出了基于扩展OPN的重装产品技术准备过程动态建模方法,以此构建全局过程控制模型。对模型的组成和应用模式进行详细论述,并基于P/T不变量法对模型的性能进行分析验证。最后,为适应过程中任务分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详细分析任务分配的影响要素,建立任务分配模型,并通过引入模糊集和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任务分配方法和应用过程进行深入研究。4)为实现跨企业的重装产品项目协同,研究了重装企业动态联盟构建方法。讨论重装企业动态联盟构建需求及过程,分析重装产品项目协同分解的特点,研究基于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的项目协同分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合作伙伴选择原则和要素,建立合作伙伴评价体系,提出基于GRA(Grey Relational Analysis,灰色关联分析)的合作伙伴选择算法,且针对指标权重提出了基于主客观融合的组合赋权法,并给出应用实例。5)设计和开发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系统。详述系统的集成应用框架和主要功能,并通过某重装企业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本文的技术和方法。

臧洁[4](2011)在《分布式制造企业中协同生产任务分配的若干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化信息网络的形成,使得制造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降低成本、改进服务和提高产品质量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如何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快速捕获市场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及及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成为摆在制造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分布式制造企业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协同生产,可以充分利用各联盟企业的制造资源和技术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合理的成本实现产品生产制造的过程,实现对传统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以及资源合理配置等。目前协同生产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企业的重视,然而协同生产中的很多影响因素需要考虑且不能被简单地忽略,同时新的管理及运作方式不断涌现,使得已有研究与决策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这就导致分布式制造环境下协同生产的决策与优化需求日益迫切。鉴于此,本文以分布式制造企业为研究背景,在对分布式制造研究现状,尤其是协同生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优化理论及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产品的协同生产任务分配的若干重要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及核心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1)围绕分布式制造企业中协同生产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介绍了分布式制造和协同生产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综述了协同生产任务分配的信息模型、优化配置模型以及求解算法,这些工作为以下关键问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2)研究了生产能力约束下单产品在多厂协同生产中的生产和运输决策问题。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考虑了单产品在多厂、多用户物流网络系统中的生产任务分配、生产周期以及运输频率,建立了该问题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根据数学模型的特点,通过简化该模型的目标函数,设计了启发式算法对单产品的协同生产优化分配和运输问题进行了求解。(3)研究了生产能力约束下多产品在多厂协同生产中的生产和运输决策问题。在(2)的基础上,研究对象扩展到多产品。考虑了多产品在多厂、多用户的物流网络系统中,其生产任务分配、生产周期和运输频率的决策问题,建立了能力约束下多产品协同生产优化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为了有效求解该模型,设计了适合问题特点的分配启发式算法来实现对多产品多厂协同生产和运输问题的有效管理。(4)研究了分布式制造环境下考虑交货期和能力约束的复杂产品协同生产任务优化分配问题。根据复杂产品生产需求,提出了复杂产品的精益生产管理流程。考虑联盟企业的生产能力约束和复杂产品的交货期约束,采用网络图的矩阵法表示复杂产品关键部件的先后顺序关系,以最小化制造费用和运输费用为目标,对复杂产品关键部件的生产任务在联盟企业的优化分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问题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为有效求解该数学模型,开发了针对该问题的离散粒子群算法。该算法提出适用于“关键部件-联盟企业”关系的离散粒子编码方法,采用基于可行性规则的方法处理约束问题,避免了罚函数的选择,较好地改进了算法的搜索速度和收敛性能。根据某重型燃机的开发实例,进行了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5)研究了公差约束条件下的复杂产品协同生产任务分配问题。考虑联盟企业的生产能力约束、复杂产品的交货期约束以及满足装配要求的公差约束,以最大化公差和最小化制造费用、运输费用以及质量损失费用为目标,建立了该问题的两阶段数学规划模型。结合问题解的特点,把两阶段模型整合成一个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开发了针对该问题的分散搜索算法。该算法采用启发式方法随机产生初始解,并针对问题特点,开发了参考集更新方法、子集产生方法、子集合并和改进方法等多种机制实现对考虑公差约束的复杂产品协同生产问题的有效管理。

郭永兴[5](2014)在《基于光纤光栅的高陡边坡及危岩落石监测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边坡工程是交通设施建设中常见的土木工程形式,高陡边坡的失稳和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交通运输安全。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陡边坡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开展高陡边坡的在线安全监测与预警迫在眉睫。目前边坡安全监测大都采用传统的电磁类传感和仪器,这类设备不具备在线监测以及抗自然界电磁干扰等能力。而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传感器具备电磁类传感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其光信号可远距离传输、具有抗雷击等电磁袭扰、可串接复用等,这些优势特别适用于野外恶劣环境下的工程健康监测。本文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国家铁道部)和中铁二院工程集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重大基金的支持下,以高陡边坡和危岩落石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安全运营中重要、关键物理量的光纤光栅传感安全监测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注重理论设计与工程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将提出的监测新原理和方法以及研制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于实际边坡工程现场和落石冲击试验现场。在边坡安全监测方面,通过建立边坡模型并开展离心加速变形试验,研究了边坡的变形失稳特征和机理,在此理论研究基础上,针对边坡内部变形的特殊需求,提出了一种通过监测埋入到坡体内部的柔性杆的变形反演出边坡内部变形特征的测量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传感器模型的试验验证。针对传统的光纤光栅锚杆测力方法存在的操作不便且无法标定等缺陷,研制了一种新型光纤光栅锚杆测力计;根据边坡表面位移监测要求,研制并开发出一种斜面结构的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并通过工程实际验证了这些传感器及仪表的有效性。采用ANSYS显式动力学分析了防护网受落石冲击过程,研究了危岩落石防护网的受力变形特征和光纤光栅传感测量方法与实施技术。根据数值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温度自补偿的拉力传感转换弹性结构体。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该弹性体制造了两种量程的光纤光栅拉力传感器。此外,根据防护网振动冲击监测要求,研制了一种增敏结构的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以及一种全金属封装的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并在工程现场应用。研究过程中,将理论设计与工程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对吊水岩边坡的内部变形长期在线监测进行了研究,引入了一种变形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通过对吊水岩边坡两个光纤光栅变形监测点几个月的数据利用该方法处理,得出该吊水沿边坡处于非稳定的加速变形状态。将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应用于吊水岩大桥的伸缩缝位移监测,传感器长期工作性能稳定,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同时,开展了贵广铁路某边坡的锚杆应力长期监测,获得了锚杆不同长度处的应力变化情况。同时验证了研究工作的可靠和有效性。将光纤光栅拉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以及应变光栅应用于落石冲击试验中,有效的获得了整个试验过程中钢丝绳拉力和钢柱应变的动态响应过程监测数据,监测结果与防护网的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此外,根据防护网的冲击数值模拟和两次现场试验结果,提出了五种落石冲击判别响应模式,对落石冲击判别监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孔德成[6](2014)在《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为典型代表的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工程实施实现了技术创新,以技术研发带动了资源整合,以过程控制促进了管理创新,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科技水平,而且极大地拉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巨系统,需要大量技术资源集成,既需要基础研究的支撑和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又需要多单位协作,从而研制出一系列关键工程技术产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提高,我国提出了“863”计划、“973”计划,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相继启动实施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每一个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成功都是一些高新技术的系统整合优化的结果。然而,当今各类科技资源注重全球化配给、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加强、技术发展纵深化趋势愈加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组织实施过程中针对技术任务的系统分配和技术成果的综合优化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欠缺基于工程技术需求的顶层设计规划;围绕工程技术系统整合过程的组织管理体系层次过多,工程参与主体多元化,各主体间利益协调难度大、欠缺以技术研发推动知识传承、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基于这样的背景,本论文融合技术整合理论、协同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分解与优化问题展开研究,尝试提出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概念体与和理论分析框架,以满足新形势下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分解与优化的理论需求,指导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分解与优化实践。本论文基于系统科学思想,采取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专家咨询与群体访谈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分析提炼出在复杂重大科技工程实施中技术分解和优化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基于技术整合和技术集成理论,提出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在梳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中的技术分解过程和技术成果的协同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提炼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任务分解的一般原则、构建了技术任务分解模型,设计了技术任务分解策略,给出了技术成果的协同优化方法。最后,从界面协同、知识协同和信息协同三个方面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过程控制进行了研究。界定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界面的概念内涵,剖析了界面障碍的成因,设计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界面协同控制机制;构建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复合隐性知识传承模型,设计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知识协同控制机制;研究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信息协同控制过程,设计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信息协同控制机制。本论文通过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概念体系、技术总成过程和协同控制机制与方法等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有:第一,建立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理论分析框架,给出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概念,分析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研究范畴,构建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微观和宏观过程模型,进一步通过分析得出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要以战略集成为先导,以组织集成为载体,以知识集成为核心。第二,在分析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需求基础上,提出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中任务分解的一般原则和基本定义;针对顶层技术任务,构建了基于可靠性ATC方法的顶层任务柔性分解模型;针对分系统级技术任务,分析了基于模块化技术进行任务分解的可行性与意义,给出了分解策略,构建了模块化技术任务分解模型。第三,基于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任务柔性分解结果,研究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成果的协同优化方法。提出了系统级技术协同优化目标和模块级技术协同优化目标,并分析了目标间的协同性;针对模块级技术协同优化,构建了协同优化模型,并基于微粒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具体实现;针对系统级技术协同优化,给出了系统级技术的模糊多目标分层渐进优化方法。第四,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过程控制进行了研究。基于系统论视角对技术总成系统进行了科学界定,分析了技术总成系统的涌现性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系统进行协同控制的涌现性效应,构建了定量分析模型,继而给出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协同控制的总体思路。第五、从界面协同、知识协同、信息协同三个方面分析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协同控制过程,提出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三位一体”协同控制模式。基于界面管理理论,界定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界面的概念,分析了界面特征,剖析了技术总成的界面障碍,设计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界面协同机制;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界定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知识协同的概念,运用微分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基于技术总成的多层次隐性知识传承模型,设计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知识协同控制机制;最后界定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信息协同控制的概念,从组织和内容两个视角研究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信息协同控制过程,提炼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信息协同控制模式。第六、基于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分别从政府层面、工程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有助于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政策建议。

张高阳[7](2014)在《非硅MEMS柔性微装配线的自主式控制系统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复杂三维微小型结构件及系统的装配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武器系统微小型化的研究进展,本文以目前我国军工行业亟需解决的微小型机电引信自动化微装配线控制系统技术为重点研究对象,对非硅MEMS柔性微装配线控制系统技术和相关理论及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应用性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非硅MEMS柔性微装配线的控制系统总体技术研究:分析了非硅MEMS柔性微装配线的特点和功能需求,介绍了微装配线的自主式控制方法,对比分析了自主式控制系统与中央控制式控制系统的特点与控制能力;针对现有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自主式单元控制模块+专用显微视觉系统+多传感器+CAN总线的控制系统的开放式总体架构;该控制系统架构以可重配置的控制单元作为控制系统构建的核心控制模块,以专用显微视觉系统作为视觉检测单元,以CAN总线构建可靠的实时总线通信网络,实现了多轴运动控制、视觉反馈控制、力反馈控制、多I/O逻辑控制、多工位协调控制等控制目标;最后,介绍了控制系统可重配置方法,采用模块化方法分析了控制系统的软件功能模块。(2)控制系统的自主式单元控制模块研究:为了满足微装配线的复杂控制要求,实现控制系统的可重配置,提出了自主式控制单元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将模块化、可重配置思想引入到控制单元底层硬件的设计过程中,研制了“主控模块+逻辑扩展模块+隔离驱动模块”三级结构的控制单元模块;为了保证控制单元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设计实现了控制单元内部的3级自监测机制,论述了控制单元的可重配置方法,通过对控制单元的功能实验,标定了控制单元的模拟量转换精度并验证了CAN总线的通信性能,为装配过程力反馈控制以及总线控制网络的构建奠定了基础。(3)基于自主式单元控制模块的装配精度控制技术研究:介绍了自主式单元控制模块的多轴运动控制与力反馈控制方法;采用适当的等效方法建立了微动平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其数学模型,以控制系统设计为目的对其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应用双自由度控制理论设计了微动定位平台的双稳闭环控制系统,分析了双稳闭环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特性,通过激光干涉仪标定实验标定了微动定位系统的重复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单元控制模块的硬件过采样加均值平滑滤波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应用效果;建立了力反馈装配机构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接触力控制实验研究,应用比例微分闭环控制实现了装配过程接触力高阻尼无超调控制目标。(4)面向柔性自动化微装配的显微视觉控制技术研究:针对微装配线控制系统对视觉检测系统的特殊需求,本章提出了专用于微装配线的高精度显微视觉系统设计方法,研制了包含成像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二级结构的模块化显微视觉系统,保证了控制系统的柔性化与可重配置,系统指标满足了微装配线高精度快速对位检测的要求;为了对装配对位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设计实现了视觉系统底层高分辨率图像采集与显示驱动软件;对基于显微视觉的装配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推导了单工位视觉对位装配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建立了显微视觉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先看后动、看动装配、直接视觉反馈装配三种控制策略的动态响应分析,得到了视觉反馈对位装配中三种控制策略的稳定性,预测出了不同视觉反馈控制策略下视觉对位装配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5)步进驱动系统的大振荡机理与轨迹优化控制研究:为解决步进驱动系统运动控制中的振荡、丢步和失调等问题,改善步进驱动系统的控制性能,优化步进驱动系统的控制,通过研究步进驱动系统的微步驱动控制过程,提出了包含步进电机、驱动器、轨迹控制器的步进驱动系统的仿真建模方法,建立了步进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大振荡、丢步及失调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推导了步进驱动系统产生大振荡及丢步的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稳态截止频率的速度轨迹优化控制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步进驱动系统速度轨迹优化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郭春东[8](2013)在《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国家保持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需综合考虑内部资源条件与外部环境因素限制,采取适宜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对技术创新活动做出统筹部署,科学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扬长避短,取得最佳效果。对国家而言,产业技术创新方向的宏观把握和前瞻性预测的成功与否,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制度安排以及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将引导产业驶入不同的发展轨道。因此,对于国家抑或企业来讲,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技术创新决策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本论文以探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因素为出发点,构建了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的选择方法,并针对技术并购目标企业搜索与评价方法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此外,本文以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作为案例,重点考察和探究了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数控机床产业强国,西门子和发那科两家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形成的主要创新成果总结如下:(1)运用改进的技术路线图系统探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影响因素基于技术创新系统的观点,改进了技术路线图的绘制方法,并根据其演绎的技术态势、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状态信息,总结、归纳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集合,从理论上探析了各影响因素如何发挥作用和交互影响机制;结合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实际,绘制了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详细地梳理并形象地反映了其动态发展过程,解析了数控机床企业面临的技术竞争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并选择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数控机床产业强国,西门子和发那科两个领先企业作为典型案例,深入探究了技术创新发展历程中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日本,深入挖掘了其在80年代超越美国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的交互影响过程。(2)构建了基于企业技术进步与管理水平的创新资源配置评价模型针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的不同因素,会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系统研究了动力源因素的作用机理,包括研发投入指标、专利指标和绩效指标的Granger因果分析、动力源因素的AMOS潜在结构;以代表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全因素劳动生产率和专利授权数量为主要产出变量,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为主要投入变量,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DEA效率模型和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资源配置边际弹性分析模型;基于西门子、发那科两家公司的年报数据,对数控机床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3类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及AMOS潜在结构,深入研究了它们的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活动,为我国企业科学合理地配置技术创新资源,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建议和参考。(3)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方法及决策模型,构建了面向技术整合的企业并购双方的技术资源与能力匹配分析框架根据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理论探析结论,提出了基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量化模型;为将并购失败的防范措施前移,减少技术整合失败的概率,提出了面向技术整合的企业并购双方技术资源与能力匹配的分析框架、目标企业搜索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及企业技术相似度与互补度的计算方法,并基于西门子和发那科的历史并购案例,定量化地分析总结了技术相似度和互补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利用沈阳机床的并购案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相应的并购建议;以西门子的多元化和发那科的专业化技术创新发展为例,详细阐释了它们如何运用并购方式实施多元化(专业化)经营,系统总结、归纳了各阶段的特点与规律,并利用代表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全因素劳动生产率、代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专利数量、代表企业盈利水平的资产收益率数据进行了转折点检验分析。

王小明[9](2014)在《基于Markov理论的模具项目群监控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模具生产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由于模具订单的生产特征与项目特征非常吻合,因此绝大多数模具企业都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来进行模具生产管理。然而,与其他经典项目多为确定性环境下的单项目管理不同,模具制造项目具有高随机性、多项目竞争共享资源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现有项目管理方法很难适用于模具制造项目管理。加之当前我国大多数模具企业还停留在凭经验进行主观决策的水平,由此就容易导致生产管理混乱,项目拖期严重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我国模具制造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改善我国模具制造业的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项目管理包含项目计划和项目监控两大模块,两者均为项目成功执行的重要保障。然而,一方面,过去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一直集中在项目计划功能上,对于项目监控则缺乏足够重视;另一方面,现有关于项目监控的研究主要是面向建筑工程与软件开发等经典项目类型,而缺乏面向模具制造项目的监控研究。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重点考虑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随机性等特征,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马尔可夫理论在模具制造项目群监控问题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因模具制造过程中频繁出现的随机返修而导致订单完工时间难以准确估计的问题,以模具制造项目网络的关键路径为研究对象,在一定假设前提下采用了一种考虑返修的多级多服务排队系统来对其进行描述,并利用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理论进行建模分析。提出了考虑动态服务率的队列长度评估方法,并推导出指定模具订单的完工时间计算公式。详细介绍了四种计算模具完工时间近似概率分布的方法。(2)针对离散时间下的模具制造资源可用量不确定、任务工期不确定和资源与工期双重不确定三类随机问题,利用离散时间马尔可夫链理论构建了模具项目群状态演化模型。将不同优先规则作为模具制造项目群的生产控制策略输入该模型进行状态演化,通过对比演化结果来判断各规则的优劣性。研究了该演化模型可能遇到的状态空间维数灾问题,提出了基于状态转移概率阈值和工期累积概率闽值过滤的应对方法。(3)针对模具制造项目群排队分析模型和状态演化模型无法对生产控制策略进行优化的问题,采用离散时间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对一般化的模具项目群监控问题进行建模。描述了该随机优化模型的最优准则及基于动态规划值迭代算法的最优策略求解。接着,重点分析了行动空间维数灾问题,提出了通过限制可选行动集的方法来加以应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考虑任务外协的项目群监控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多规则组合的算法MRC。(4)针对所构建的模具制造项目群监控模型难以求解大规模项目群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近似原则的求解方案。该方案通过资源解耦的方法来实现项目群的分离,从而极大降低问题规模。在构建并验证项目近似负荷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考虑任务外协的项目群监控问题,并提出了基于任务重要度和外协启发式策略的启发式算法H-SA。(5)针对空间近似原则下的算法H-SA所得结果可能存在资源浪费及监控指标评估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组合近似的改进求解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在当前决策时刻对可能需要外协的项目进行资源协调优化,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任务外协达到降低项目群总成本的目的。基于该方案提出了改进算法H-SCA。(6)开发了基于马尔可夫理论的模具制造项目群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生成项目群实例数据或导入标准案例数据以作为学术研究实验平台,也可以与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接成为实际应用系统。另外,本研究还设计了相应的计算实验对所提出的模型与算法加以验证。通过上述研究和应用工作,一方面较全面的解决了模具项目群监视和优化控制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将马尔可夫理论的应用研究范围进行了一定扩展。论文相关研究和应用结论能够为模具制造企业进行制造项目管理提供有效决策辅助。

宋陈娟[10](2013)在《基于Web的远程FMS通信控制系统》文中提出本次课题就长安大学自动控制实验室的柔性制造系统为开发平台,旨在建立一个基于Web的柔性制造系统的远程通信控制系统。文中首先对柔性制造系统和远程实验室进行理解和论述之后,制订了实验室小型柔性制造系统的远程通信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其次,对系统中的硬件部分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将柔性制造系统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加工存储系统和物流平台。再次,分别对加工存储系统和物流平台的软硬件进行介绍,并对各个工作站的控制程序进行设计,随后进行远程控制的设计并进行调试运行。最后,基于网络控制系统的开放性对远程实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系统进行安全性设置与稳定性测试。经过研究可以表明,基于Web的远程通信控制系统,不仅充分体现着系统的柔性,而且打破了空间、时间等对教学实验活动的约束。将此远程控制系统进一步结合到当代自动化工业生产中,对柔性制造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可以解放一定的生产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因此,本次课题研究对教学实验系统与自动化产业的网络化、信息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P-FMS小型柔性制造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FMS小型柔性制造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共享与交换策略的多领域协同产品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协同产品设计
        1.2.1 CAD技术的发展
        1.2.2 协同产品设计产生的背景
        1.2.3 协同产品设计的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课题来源与选题意义
        1.4.1 课题来源
        1.4.2 选题意义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协同设计模型共享与交互
    2.1 多领域协同产品设计需求
    2.2 多学科协同模式下的产品信息共享模型
        2.2.1 共享产品模型视图
        2.2.2 共享信息模型文件格式—.3D
        2.2.3 共享信息模型的创建与发布
    2.3 基于共享信息模型的协同设计框架及其体系结构
    2.4 设计信息共享的消息驱动模式
    2.5 协同设计过程建模与交互控制
        2.5.1 基于共享信息模型的设计过程建模及其环境定义
        2.5.2 共享模型的交互过程控制
        2.5.3 设计请求的冲突消解
    2.6 协同过程共享设计信息的表达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P2P网络的设计数据一致性
    3.1 P2P网络
        3.1.1 P2P定义及特点
        3.1.2 P2P网络的应用
        3.1.3 JXTA—开放式P2P开发平台
    3.2 基于P2P的设计过程数据管理
        3.2.1 基于P2P环境的协同产品设计
        3.2.2 P2P环境下的协同设计数据管理
        3.2.3 P2P协同设计数据管理模型
    3.3 协同设计的P2P群组建模
    3.4 基于P2P的协同设计数据一致性控制
        3.4.1 设计数据非一致性检测
        3.4.2 P2P数据更新控制方法
        3.4.3 基于设计约束的P2P数据更新
        3.4.4 基于设计约束的数据更新一致性控制
    3.5 基于JXTA的协同设计数据一致性管理框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时协同过程的多媒体支撑环境
    4.1 CSCW与协同设计多媒体支撑环境
    4.2 基于Java的多媒体应用技术
        4.2.1 流媒体传输与控制技术
        4.2.2 Java媒体框架技术
        4.2.3 组播技术
    4.3 多媒体实时协同支撑环境的体系构建
        4.3.1 多媒体交互模式与体系结构设计
        4.3.2 系统开发方案设计
        4.3.3 实时媒体流的传输
        4.3.4 基于RTCP的媒体流控制
        4.3.5 服务器端设计
        4.3.6 客户浏览器端设计
    4.4 多媒体支撑环境的安全性
        4.4.1 交互过程角色定义与管理
        4.4.2 系统程序模块的安全认证
    4.5 多媒体支撑系统与PDM系统的集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协同产品设计的过程互操作
    5.1 企业协同与互操作
        5.1.1 互操作的定义
        5.1.2 集成与互操作
    5.2 协同产品设计的互操作
        5.2.1 协同产品设计的互操作需求
        5.2.2 面向互操作的协同设计过程模式
    5.3 基于本体论的过程描述
        5.3.1 过程描述语言——PSL
        5.3.2 PSL核心
        5.3.3 PSL扩展
        5.3.4 基于PSL的过程本体语义交换方法
    5.4 基于PSL本体的协同设计过程建模
    5.5 设计过程本体的语义相似性
        5.5.1 设计过程本体映射发现
        5.5.2 设计过程本体概念相似性
    5.6 基于Web服务的协同设计过程组合与协调
        5.6.1 Web服务技术
        5.6.2 面向服务的协同产品设计过程
    5.7 协同设计过程的互操作框架
    5.8 过程本体的XML映射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学科协同的适应性设计过程服务平台
    6.1 多学科协同的适应性设计过程服务体系
    6.2 适应性服务组合的结构层次
    6.3 适应性服务平台的目标与任务
        6.3.1 多学科协同设计与优化环境
        6.3.2 设计过程互操作服务
        6.3.3 多学科协同过程数据服务
        6.3.4 设计过程的知识服务
    6.4 原型系统开发与应用实例
        6.4.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6.4.2 应用实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获奖情况

(2)“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释题:“造屋”与“造物”
    1.1 研究对象
        1.1.1 “造屋”:建造过程中的问题
        1.1.2 “造物”: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工艺技术领域:以“造物”类比“造屋”
        1.2.2 系统设计领域:将“造物”系统化形成“造屋”
        1.2.3 工程应用领域:“造屋”应用“造物”提升品质
    1.3 “造屋”/TECTONICS 与“造物”/TECHNICS 的释义
        1.3.1 “造”/Bauen:中西文中均表达“价值提升过程”之意义
        1.3.2 “造屋”与“造物”的同源性与差异性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4.1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分析
        1.4.2 “造屋”与“造物”的系统综合
        1.4.3 “造屋”与“造物”的案例应用
上篇:因素分析篇
    第2章 “造屋”与“造物”的时空尺度
        2.1 控制因素
        2.1.1 客观约束
        2.1.2 主观需求
        2.2 输入因素
        2.2.1 材料、能源、信息
        2.2.2 人与材料
        2.3 机制因素
        2.3.1 “机制人”:工具、技能
        2.3.2 媒介、协作、竞争
        2.3.3 技术: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驾驭
        2.4 输出因素
        2.4.1 离散性输出:多样性输出与不稳定输入相协调
        2.4.2 连续性输出:规模化与多样性输出的矛盾
        2.4.3 非线性输出:类型化、家用化、规模定制化满足多样性的输出
        2.5 小结
    第3章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演变
        3.1 控制与机制:“造屋”与“造物”中的关键因素
        3.1.1 制造因素及其在历史过程中的演进概述
        3.1.2 人的因素的细分:工艺技术与人力组织
        3.2 工艺技术中的控制与机制:从技艺到术语
        3.2.1 机制优先:单项技艺中非系统化的控制性信息
        3.2.2 控制优先:术语对多项技艺的集成
        3.3 人力组织中的控制与机制:从工匠到工业
        3.3.1 机制优先:工匠组织与技艺分工
        3.3.2 控制优先:工业组织与必要技能
        3.4 小结
    第4章 “造屋”与“造物”的审美批判
        4.1 审美对象的来源
        4.1.1 审美对象的界定:审美的过程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
        4.1.2 形而下与形的批判:对“制作美”与“形式美”的现象学还原
        4.1.3 形而上的批判:理性的“目的”与审美的“合目的性”的差距
        4.2 机制之美与控制之美
        4.2.1 机制之美:劳动、发现、变化
        4.2.2 控制之美:反思、统摄、规律
        4.3 机械审美观念批判: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平衡
        4.3.1 经验层面的机械审美:对制造能力的崇拜
        4.3.2 形式层面的机械审美:与抽象形式的耦合
        4.3.3 理性层面的机械审美:对知识组合的趣味
        4.4 小结
    本篇总结
中篇:系统综合篇
    第5章 实体系统
        5.1 “造屋”与“造物”实体系统:封闭系统的静态有序
        5.1.1 “造屋”与“造物”在系统中的边界条件
        5.1.2 实体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5.2 材料属性与有序性
        5.2.1 材料的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
        5.2.2 人工化的有序性
        5.3 界面材料及其工艺探索
        5.3.1 研究界定
        5.3.2 材料及其工艺的“类型化”:德国制造联盟的早期理念
        5.3.3 材料和工艺的实证方法:立体主义传统
        5.3.4 材料与手工艺的探索与整合:魏玛包豪斯
        5.3.5 材料实验的“飞跃”:“白院住区”住宅展览
        5.4 现代复合材料的应用
        5.4.1 复合材料:可“设计”的材料
        5.4.2 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
        5.4.3 复合材料的“造物”应用
        5.5 基于材料工艺属性的组合
        5.5.1 多材料、多工艺的集成创新:产品工艺设计
        5.5.2 多工种的组合制造规划:分离面设计
        5.5.3 多实体材料组合下的终端制造
        5.6 小结
    第6章 信息系统
        6.1 “造屋”与“造物”信息系统:开放系统的动态有序
        6.1.1 动态有序的实现条件
        6.1.2 信息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6.2 几何的度量
        6.2.1 视觉性的相对度量:细部关系
        6.2.2 触觉性的绝对度量:表面粗糙度
        6.2.3 度量系统配合的精确性
        6.3 受力的形变
        6.3.1 基于静力学的“造屋”
        6.3.2 轮船、飞机、汽车的动力学因素与静力学固有形式
        6.3.3 制造中的力学因素
        6.4 数字的整合
        6.4.1 数字信息对产品的控制理论
        6.4.2 “负反馈”:“信息流”控制“材料流”
        6.4.3 “正反馈”:意识的耗散结构与信息编解码
        6.5 小结
    第7章 系统中的机器与人
        7.1 实体系统中的机器技艺:代替人工
        7.1.1 以机械的运动代替人手的运动
        7.1.2 以机械的组织代替人力的组织
        7.1.3 以机械的反馈代替人脑的反馈
        7.2 信息系统中的机器术语:架构在机器技艺之上
        7.3 机器世界中人的角色:知识建构
    本篇总结
下篇:案例应用篇
    第8章 “造屋”是“造物”的“试验场”、“市场”和“博物馆”
        8.1 建筑工程:“造物”的“试验场”
        8.1.1 工程师的“试验场”:“造物”的储备
        8.1.2 建筑师的“试验场”:“造物”的思辨
        8.1.3 “造屋”技术转移中的控制与机制
        8.2 建筑设计:“造物”的“市场”
        8.2.1 “造屋”的附加价值
        8.2.2 “造物”提升“造屋”价值
        8.2.3 现代系统设计:建筑业与制造业整合
        8.3 建筑史论:“造物”的“博物馆”
        8.3.1 发现:文化的空间
        8.3.2 研究:工艺的进化
        8.3.3 创造:时代的精神
        8.4 小结
    第9章 中国当前“造屋”与“造物”的协同进程
        9.1 边界条件
        9.1.1 缘起:制造业渗透建筑业的必要性
        9.1.2 结构转型:制造业结构与建筑业的关系
        9.1.3 社会转型:劳动力成本增长,但并非全盘反映附加价值上升
        9.1.4 “造屋”下游产业链:制造业的“培育期”
        9.2 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协同作用
        9.2.1 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的三个技术层次
        9.2.2 建筑业带动下游制造业提升品质的两条实践路径
        9.3 建筑师:专业人才的内核、系统与环境
        9.3.1 内核:建筑师的知识体系
        9.3.2 系统:建筑师的统率能力
        9.3.3 环境:建筑师的职业环境
        9.4 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的桥梁作用
        9.4.1 建筑技术科学渗透建筑学的教学体系
        9.4.2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衔接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
        9.5 小结
    本篇总结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论文研究成果
        10.1.1 理论内核:基于系统理论架构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
        10.1.2 价值批判:探索“造屋”与“造物”过程中人的价值
        10.1.3 现实意义: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
    10.2 领域展望
        10.2.1 理论研究:建筑学中的建造过程研究
        10.2.2 实践展望:建筑业对工业结构调整的责任——也是建筑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第 1 章附文:“造屋”与“造物”的词源学解读
附录B 第 4 章附表:《营造法式》术语分类列表
附录C 第 5 章附表 A:魏玛包豪斯工艺车间分类列表
附录D 第 5 章附表 B:1927 年展览住宅所使用的材料及其工艺列表
附录E 第 8 章附表:“造屋”与“造物”在部分建筑师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关联列表(19 世纪至今)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重装产品特征和我国重装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1.2 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BOM 管理研究现状
        1.2.2 协同过程管理研究现状
        1.2.3 协同管理体系构建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体系架构
    2.1 重装产品技术准备主体业务分析
    2.2 重装产品技术准备特点
    2.3 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方法
    2.4 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系统构建
        2.4.1 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系统特征
        2.4.2 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系统结构
    2.5 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系统关键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订单信息驱动的重装产品BOM管理
    3.1 重装产品 BOM 管理的意义
    3.2 重装产品 BOM 分析
    3.3 基于订货代号的 BOM 模型
    3.4 基于规则的重装产品 BOM 多视图映射方法
        3.4.1 重装产品BOM视图演化过程
        3.4.2 重装产品BOM多视图属性映射
        3.4.3 基于规则的重装产品BOM多视图结构映射
    3.5 基于改进多色图的重装产品 BOM 版本管理
        3.5.1 多色图理论
        3.5.2 基于改进多色图的重装产品BOM版本管理建模
        3.5.3 基于改进多色图的重装产品BOM版本管理模型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扩展OPN的重装产品技术准备过程管理
    4.1 重装产品技术准备过程协同管理特征分析
    4.2 基于扩展 OPN 的重装产品技术准备过程动态建模
        4.2.1 面向对象Petri网简介
        4.2.2 面向全局过程的扩展OPN模型定义
        4.2.3 面向全局过程的扩展OPN模型构建
        4.2.4 基于P/T不变量分析法的模型性能分析
    4.3 基于模糊集与 TOPSIS 的任务分配
        4.3.1 模糊集理论
        4.3.2 基于模糊集的任务分配建模
        4.3.3 基于模糊集与TOPSIS的模型求解算法
        4.3.4 实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项目协同的重装企业动态联盟构建
    5.1 重装企业动态联盟构建需求及主过程
    5.2 基于 WBS 的重装产品项目协同分解
        5.2.1 基于WBS的重装产品项目协同分解定义及特点
        5.2.2 基于WBS的重装产品项目协同分解方法
    5.3 基于 GRA 的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方法
        5.3.1 合作伙伴选择原则
        5.3.2 动态联盟合作伙伴评价体系
        5.3.3 基于GRA的动态联盟作伙伴选择算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6.1 系统背景
    6.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6.2.1 系统开发需求
        6.2.2 系统集成框架
        6.2.3 系统功能模型
    6.3 系统实例
        6.3.1 项目定义及分解
        6.3.2 集成化产品研制
        6.3.3 BOM变更及多视图查询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4)分布式制造企业中协同生产任务分配的若干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背景及研究工作的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
    1.5 参加的科研项目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与综述
    2.1 分布式制造概述
        2.1.1 分布式制造的产生背景
        2.1.2 分布式制造的定义及生产模式
        2.1.3 分布式制造的特征和特点
    2.2 协同生产概述
        2.2.1 协同生产的涵义
        2.2.2 协同生产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2.3 协同生产的合作模式
    2.3 协同生产的研究现状
    2.4 分布式制造企业中协同生产任务分配研究现状
        2.4.1 协同生产资源信息建模综述
        2.4.2 协同生产优化配置模型综述
        2.4.3 协同生产求解算法综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能力约束下单产品多厂协同生产决策问题
    3.1 单产品在多厂区协同生产决策问题的背景
    3.2 能力约束下单产品多厂协同生产问题(CMSPWC)的数学模型
        3.2.1 CMSPWC问题的描述与假设
        3.2.2 参数和变量
        3.2.3 单产品多厂决策模型
    3.3 求解CMSPWC问题的启发式算法设计
        3.3.1 数学模型的改进
        3.3.2 启发式算法的基本思想
        3.3.3 启发式算法的基本步骤
        3.3.4 启发式算法的流程图
    3.4 计算试验与结果分析
        3.4.1 算例设计
        3.4.2 实验与结果分析
        3.4.3 多算例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能力约束下多产品多厂协同生产决策问题
    4.1 多产品在多厂区协同生产决策问题的背景
    4.2 能力约束下多产品多厂协同生产问题(CMMPWC)的数学模型
        4.2.1 CMMPWC问题的描述与假设
        4.2.2 参数和变量
        4.2.3 多产品多厂协同生产决策模型
    4.3 求解CMMPWC问题的启发式算法设计
        4.3.1 数学模型的改进
        4.3.2 启发式算法的基本思想
        4.3.3 启发式算法的基本步骤
    4.4 计算实验与结果分析
        4.4.1 实验设计
        4.4.2 计算实验
        4.4.3 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考虑交货期和能力约束的复杂产品协同生产优化分配问题
    5.1 复杂产品协同生产的背景
    5.2 复杂产品相关概述
        5.2.1 复杂产品的概念
        5.2.2 复杂产品的特征
        5.2.3 复杂产品的生产需求
        5.2.4 复杂产品的精益生产管理流程
    5.3 考虑交货期和能力约束的复杂产品协同生产优化分配问题(CMOACP-WDC)的数学模型
        5.3.1 CMOACP-WDC问题描述
        5.3.2 复杂产品的关键部件描述
        5.3.3 参数和变量
        5.3.4 CMOACP-WDC问题模型
    5.4 求解CMOACP-WDC问题的离散粒子群算法
        5.4.1 粒子群算法简介
        5.4.2 离散粒子群算法编码及初始化
        5.4.3 离散粒子的速度和位置更新
        5.4.4 基于可行性规则的方法
        5.4.5 离散粒子群算法的执行步骤
    5.5 计算实验与结果分析
        5.5.1 算例设计
        5.5.2 计算实验与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考虑公差约束的复杂产品协同生产优化分配问题
    6.1 考虑公差约束的复杂产品协同生产背景
        6.1.1 考虑公差的复杂产品协同生产问题背景
        6.1.2 公差的相关概述
    6.2 考虑公差的复杂产品协同生产优化分配问题(CMOACP-WT)的数学模型
        6.2.1 CMOACP-WT问题的描述
        6.2.2 两阶段的数学模型
        6.2.3 两阶段模型的特点
    6.3 求解CMOACP-WT问题的分散搜索算法
        6.3.1 分散搜索算法简介
        6.3.2 解的编码与解码方法
        6.3.3 初始解产生及解修复
        6.3.4 产生初始的参考集
        6.3.5 产生和合并子集
        6.3.6 更新参考集
        6.3.7 分散搜索算法框架
        6.3.8 分散搜索算法的流程图
    6.4 实验算例与结果分析
        6.4.1 算例设计
        6.4.2 实验数据的产生与参数设定
        6.4.3 测试结果分析
        6.4.4 不同规模的计算试验与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

(5)基于光纤光栅的高陡边坡及危岩落石监测技术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边坡监测研究现状
        1.2.2 危岩落石监测研究现状
        1.2.3 光纤光栅传感的工程应用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1.3.1 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2章 光纤光栅的传感原理及封装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光纤光栅的传感原理
        2.2.1 光纤光栅的基本理论
        2.2.2 光纤光栅的传感特性
    2.3 光纤光栅的封装技术研究
        2.3.1 光纤光栅的封装技术简介
        2.3.2 边坡环境下胶黏剂封装的耐久性问题
        2.3.3 光纤光栅的金属封装技术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陡边坡变形监测研究
    3.1 引言
    3.2 高陡边坡变形失稳特征和机理研究
        3.2.1 高陡边坡模型的建立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高陡边坡内部变形测量方法及传感器技术研究
        3.3.1 引言
        3.3.2 深部分布式变形的光纤光栅测量方法
        3.3.3 应变—变形位移转化的梁单元分解法
        3.3.4 应变—变形位移转化的差分方程法
        3.3.5 两种测量理论的传感器模型实验验证
        3.3.6 工程实际传感器的设计
    3.4 高陡边坡表面变形位移传感器的研制
        3.4.1 引言
        3.4.2 位移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3.4.3 性能测试
    3.5 高陡边坡变形锚固力监测传感器的研制
        3.5.0 引言
        3.5.1 传统的光纤光栅锚杆测力方法
        3.5.2 新型光纤光栅锚杆计的研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危岩落石安全监测研究
    4.1 引言
    4.2 危岩落石防护网的受力变形特征研究
        4.2.1 防护网的结构组成与防护原理
        4.2.2 显式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
        4.2.3 有限元分析结果
        4.2.4 监测对象的确立
    4.3 危岩落石防护网拉力监测研究
        4.3.1 防护网拉力监测分析
        4.3.2 拉力传感弹性结构的提出与理论分析
        4.3.3 光纤光栅拉力传感器的制造与性能测试
    4.4 防护网冲击振动监测研究
        4.4.1 危岩落石冲击监测分析
        4.4.2 光纤光栅的振动检测方法与传感器技术现状
        4.4.3 增敏型结构的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研制
        4.4.4 金属封装结构的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研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应用
    5.1 甬台温高速吊水岩边坡工程监测
        5.1.1 工程概况与监测分析
        5.1.2 边坡内部变形传感器布置与安装
        5.1.3 监测结果
        5.1.4 监测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5.1.5 边坡表面位移传感器的应用
    5.2 贵广铁路某边坡工程监测
        5.2.1 工程概况与监测分析
        5.2.2 传感器布置与安装
        5.2.3 监测结果与分析
    5.3 落石冲击试验现场监测
        5.3.1 落石冲击试验平台概况
        5.3.2 传感器的布置与安装
        5.3.3 监测结果与分析
        5.3.4 基于监测结果的拉力预警响应模式分析
        5.3.5 长跨度防护网的冲击振动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支持项目
致谢

(6)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中主要符号及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技术整合相关研究
        1.3.2 技术集成相关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协同管理理论
        2.1.1 协同论概述
        2.1.2 协同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2.1.3 协同管理的类型
    2.2 知识管理理论
        2.2.1 知识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2.2.2 知识管理的定义
        2.2.3 知识管理的维度
        2.2.4 知识管理的内容与目标
        2.2.5 知识管理的模式
    2.3 系统工程理论
        2.3.1 系统工程过程
        2.3.2 国内外系统工程发展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框架分析
    3.1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概念与特征
        3.1.1 工程概念
        3.1.2 工程特征
    3.2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3.2.1 存在问题
        3.2.2 解决思路
    3.3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概念解析
        3.3.1 概念界定
        3.3.2 研究范畴
        3.3.3 相关概念辨析
    3.4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过程分析
        3.4.1 微观过程分析
        3.4.2 宏观过程分析
        3.4.3 投入产出模型
    3.5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支撑要素分析
        3.5.1 CMSTP 技术总成的先导:战略集成
        3.5.2 CMSTP 技术总成的载体:组织集成
        3.5.3 CMSTP 技术总成的核心:知识集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技术任务分解
    4.1 工程技术需求分析
        4.1.1 工程技术分类
        4.1.2 工程技术问题分析
    4.2 CMSTP 技术总成的任务分解原则和基本定义
        4.2.1 一般原则
        4.2.2 基本定义
    4.3 基于可靠性约束 ATC 方法的顶层任务优化分解
        4.3.1 ATC 方法概述
        4.3.2 基于传统 ATC 方法的目标层分解
        4.3.3 基于可靠性约束 ATC 方法的顶层任务柔性分解过程
    4.4 基于模块化的分系统级技术任务分解策略
        4.4.1 模块及模块化的概念综述
        4.4.2 基于模块化分解的可行性与意义
        4.4.3 基于模块化的技术任务分解策略分析
        4.4.4 模块化技术任务分解模型的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技术成果优化
    5.1 技术总成的优化目标
        5.1.1 技术总成的优化目标体系
        5.1.2 技术总成优化目标的协同性分析
    5.2 技术总成的模块级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构建
        5.2.1 协同优化模型概述
        5.2.2 模块级技术协同优化模型构建
        5.2.3 基于微粒群算法的模块级技术协同优化实现
    5.3 技术总成的系统级技术优化模型构建
        5.3.1 模糊理论概述
        5.3.2 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
        5.3.3 系统级技术模糊多目标分层渐进优化模型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过程的协同控制
    6.1 CMSTP 技术总成过程协同控制必要性分析
        6.1.1 技术总成系统界定
        6.1.2 技术总成系统的涌现机理分析
        6.1.3 协同控制的涌现效应分析与模型构建
    6.2 CMSTP 技术总成过程协同控制的总体思路
    6.3 基于界面理论的 CMSTP 技术总成界面协同控制
        6.3.1 界面界定及特征分析
        6.3.2 界面障碍识别
        6.3.3 界面协同机制控制设计
    6.4 基于微分动力学的 CMSTP 技术总成知识协同控制
        6.4.1 知识的分类和知识协同的概念界定
        6.4.2 复合隐性知识协同模型构建
        6.4.3 知识协同控制机制设计
    6.5 基于组织与内容的 CMSTP 技术总成信息协同控制
        6.5.1 信息协同控制的内涵
        6.5.2 基于组织的信息协同控制
        6.5.3 基于内容的信息协同控制
        6.5.4 信息协同控制模式设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典型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案例分析
    7.1 大飞机的发展历程
    7.2 大飞机项目的技术需求
        7.2.1 大飞机项目的主要应用技术
        7.2.2 大飞机项目待突破的关键技术及技术总成必要性
    7.3 大飞机项目技术总成的技术任务分解
    7.4 大飞机项目技术总成的技术集成优化
        7.4.1 系统级技术集成优化
        7.4.2 模块级技术集成优化
    7.5 大飞机项目技术总成的过程控制
        7.5.1 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新型组织管理模式
        7.5.2 构建主制造商供应商系统集成控制模式
        7.5.3 构建信息协同管理平台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对策建议
    8.1 政府层面
    8.2 工程层面
    8.3 企业层面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7)非硅MEMS柔性微装配线的自主式控制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微装配控制系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装配的控制系统总体技术
        1.2.2 微装配的运动控制与过程控制技术
        1.2.3 微装配的显微视觉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1.2.4 微装配的装配精度控制技术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非硅 MEMS 柔性微装配线的控制系统总体技术
    2.1 柔性微装配线的特点及控制需求分析
        2.1.1 柔性微装配线的特点
        2.1.2 柔性微装配线的功能及技术要求
        2.1.3 柔性微装配线的系统组成
    2.2 微装配线控制系统的总体技术
        2.2.1 微装配线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2.2.2 控制系统的开放式总体架构技术
        2.2.3 控制系统的模块化与可重配置
    2.3 控制系统的模块化软件技术
        2.3.1 控制系统软件的总体架构
        2.3.2 控制系统的控制软件模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控制系统的自主式单元控制模块研究
    3.1 自主式控制单元的模块化设计
        3.1.1 控制单元的模块化总体架构
        3.1.2 单元内部的主控制模块
        3.1.3 单元内部的硬逻辑扩展模块
    3.2 控制单元的可重配置与可靠性设计
        3.2.1 控制单元的可重配置方法
        3.2.2 控制单元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设计
    3.3 控制单元的功能实验
        3.3.1 控制单元 A/D 的校准与标定
        3.3.2 控制单元的总线性能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主式单元控制模块的装配精度控制方法
    4.1 单元控制模块的复合控制方法
        4.1.1 开闭环兼容的多轴联动运动控制
        4.1.2 基于控制单元的高速实时过程控制
    4.2 X-Y 微动平台精密定位运动控制
        4.2.1 X-Y 微动定位控制系统的构建
        4.2.2 X-Y 微动定位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4.2.3 X-Y 微动定位系统的双稳闭环控制
        4.2.4 X-Y 微动定位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
        4.2.5 X-Y 微动定位系统的重复定位精度标定
    4.3 装配机器人的接触力过程控制
        4.3.1 力反馈装配系统硬件组成
        4.3.2 力传感器的去噪与滤波
        4.3.3 力传感器接触力的标定
        4.3.4 接触力反馈控制实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柔性自动化微装配的显微视觉控制技术
    5.1 微装配线的专用显微视觉系统设计方法
        5.1.1 显微视觉系统的总体方案
        5.1.2 显微视觉系统的设计原理
        5.1.3 显微视觉系统的硬件实现
    5.2 高分辨率原始图像采集与显示驱动技术
        5.2.1 RAW 格式图像采集驱动方法
        5.2.2 XGA 格式图像显示驱动方法
    5.3 显微视觉系统测量精度与速度的标定
        5.3.1 像素比例系数与测量精度标定方法
        5.3.2 显微视觉系统测量精度的标定
        5.3.3 显微视觉系统的时间消耗与测量速度
    5.4 视觉对位装配系统运动学分析与建模
        5.4.1 单工位视觉对位装配系统的建立
        5.4.2 视觉对位装配系统的运动学分析
        5.4.3 显微视觉系统的建模
    5.5 基于视觉的对位装配控制策略分析
        5.5.1 静态先看后动对位控制系统分析
        5.5.2 基于视觉的动态反馈对位控制方法
        5.5.3 双闭环视觉反馈对位控制系统分析
        5.5.4 直接视觉反馈对位控制系统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步进驱动系统大振荡机理与轨迹优化控制
    6.1 现代步进驱动系统建模方法
        6.1.1 现代步进驱动系统的控制结构
        6.1.2 两相混合步进电机及负载模型
        6.1.3 步进电机驱动器建模方法
        6.1.4 速度轨迹控制器建模方法
        6.1.5 步进驱动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6.2 步进驱动系统速度轨迹优化控制
        6.2.1 步进驱动系统的稳态、振荡与失调
        6.2.2 步进驱动系统的大振荡与丢步机理分析
        6.2.3 步进驱动系统速度轨迹优化控制方法
    6.3 步进驱动摆臂系统的速度轨迹优化控制
        6.3.1 步进驱动摆臂系统
        6.3.2 摆臂系统的速度轨迹产生方法
        6.3.3 摆臂系统速度轨迹优化控制实验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7.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8)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2.1 技术创新理论及模式
        2.1.1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2.1.2 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综述
    2.2 技术路线图研究综述
        2.2.1 技术路线图的定义和内涵
        2.2.2 技术路线图的划分及其类型
        2.2.3 技术路线图的绘制
    2.3 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研究综述
        2.3.1 国外关于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
        2.3.2 我国关于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理论探析
    3.1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影响因素分析
        3.1.1 技术创新路线图绘制方法
        3.1.2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的理论解析
    3.2 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2.1 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的绘制
        3.2.2 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发展历史脉络探析
        3.2.3 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影响因素
    3.3 数控机床产业强国技术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3.1 美国
        3.3.2 日本
        3.3.3 德国
        3.3.4 关键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3.4 数控机床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3.4.1 西门子
        3.4.2 发那科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作用机理和创新资源配置研究
    4.1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作用机理研究
        4.1.1 财务和专利数据来源
        4.1.2 变量及计算方法
        4.1.3 企业研发投入、专利指标和绩效指标因果分析
        4.1.4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的潜在结构分析
    4.2 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4.2.1 基于 DEA 的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4.2.2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企业创新资源配置边际产出水平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方法及决策模型
    5.1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方法研究
        5.1.1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分析
        5.1.2 基于动力源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模型
    5.2 面向技术整合的技术并购中并购方和目标方匹配研究
        5.2.1 问题背景
        5.2.2 研究方法与数据
        5.2.3 面向技术整合的技术并购中并购双方匹配研究框架
    5.3 数控机床领先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分析
        5.3.1 西门子的多元化技术发展路径与创新模式选择分析
        5.3.2 发那科的专业化技术发展路径与创新模式选择分析
        5.3.3 企业技术发展路径与创新模式选择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局限性
    6.3 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成果
致谢

(9)基于Markov理论的模具项目群监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模具制造项目管理问题
        1.2.1 模具制造项目的定义
        1.2.2 模具制造项目管理目标
        1.2.3 模具制造项目进度管理
        1.2.4 项目监控研究现状
    1.3 MARKOV理论
        1.3.1 Markov理论的提出背景
        1.3.2 Markov理论的方法特点
        1.3.3 Markov理论在制造领域的研究现状
    1.4 基于MARKOV理论的模具项目进度监控
    1.5 本文的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的模具完工时间预测
    2.1 引言
    2.2 模具制造串联排队系统
        2.2.1 考虑返修的模具制造系统描述
        2.2.2 订单加工时间近似分析
    2.3 考虑返修的模具完工时间预测
        2.3.1 系统状态定义
        2.3.2 基于事件的状态转移
        2.3.3 队列长度与模具完工时间评估
    2.4 模具完工时间概率分布计算与验证
        2.4.1 基于多个独立伽马变量之和的计算方法
        2.4.2 基于H函数和G函数的计算方法
        2.4.3 基于Phase-type分布的计算方法
        2.4.4 基于中心极限定理的计算方法
        2.4.5 误差分析与假设检验
        2.4.6 计算实例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离散时间马尔可夫链的模具完工时间预测
    3.1 引言
    3.2 模具项目群生产三类离散随机问题
        3.2.1 资源可用量概率模型
        3.2.2 任务工期概率模型
    3.3 基于离散时间马尔可夫链的模具项目群状态演化建模
        3.3.1 基于状态演化的项目完工时间预测
        3.3.2 演化模型的状态定义
        3.3.3 演化模型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3.4 生产策略选取与维数灾应对
        3.4.1 适用于模具项目群生产的控制策略
        3.4.2 演化结果与模具项目群监控指标
        3.4.3 演化模型维数灾问题及其应对方法
    3.5 计算实例
        3.5.1 随机生成项目群监控问题案例数据
        3.5.2 项目群状态演化示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模具项目群监控
    4.1 引言
    4.2 模具项目群监控问题描述
    4.3 模具项目群监控MDPs模型
        4.3.1 决策时刻与状态定义
        4.3.2 可选行动与转移概率定义
        4.3.3 成本函数定义
    4.4 最优策略
        4.4.1 MDPs模型最优准则
        4.4.2 值函数迭代算法
    4.5 项目群监控MDPS模型维数灾应对
        4.5.1 MDPs模型维数灾
        4.5.2 行动空间限制方法
    4.6 不考虑任务外协的多规则组合算法MRC
        4.6.1 MRC算法流程
        4.6.2 算法示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空间近似原则的模具项目群监控问题求解
    5.1 引言
    5.2 空间近似原则与近似求解方案
        5.2.1 空间近似原则可行性分析
        5.2.2 空间近似方案总体框架与关键点
    5.3 近似负荷模型
        5.3.1 基于工期均值的项目群确定性计划
        5.3.2 非监控项目的近似负荷
        5.3.3 近似负荷模型仿真验证
    5.4 考虑任务外协的启发式算法H-SA
        5.4.1 项目任务重要度评价指标
        5.4.2 启发式外协策略H
        5.4.3 H-SA算法流程
        5.4.4 算法示例
    5.5 考虑任务外协的改进算法H-SCA
        5.5.1 空间组合近似改进方案
        5.5.2 项目资源协调优化
        5.5.3 H-SCA算法流程
        5.5.4 算法示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模具项目群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1 引言
    6.2 模具项目群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6.2.1 系统运作流程
        6.2.2 系统功能树
    6.3 模具项目群监控系统详细设计
        6.3.1 主要功能设计
        6.3.2 数据库设计
    6.4 模具项目群监控系统开发平台与实例演示
        6.4.1 系统开发平台
        6.4.2 系统应用实例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和主要参与的项目
致谢
附录
    附录A. 基于SimEvents的三级串联排队系统仿真模型
    附录B. 项目群数据(项目网络结构如图3-3所示,交货期紧急程度c=0.8)
    附录C. 项目群数据(项目网络结构如图3-6所示,交货期紧急程度c=0.8)
    附录D. 数据库表清单

(10)基于Web的远程FMS通信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来源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及论文内容安排
        1.4.1 课题所做的主要工作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远程 FMS 控制系统选择与分析
    2.1 柔性制造系统概述
        2.1.1 柔性制造系统概念
        2.1.2 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及规模
        2.1.3 柔性制造系统的通信控制系统
    2.2 远程实验室的系统结构体系
        2.2.1 C/S 结构体系概述
        2.2.2 B/S 结构体系概述
        2.2.3 C/S 和 B/S 比较
    2.3 远程实验室实验平台的分层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工存储系统的远程控制的分析与设计
    3.1 加工存储系统的构成与内部通信
        3.1.1 加工存储系统的构成
        3.1.2 加工存储系统的内部通信
    3.2 加工存储系统的远程控制的网络结构
    3.3 加工存储单元远程通信控制的分析与设计
        3.3.1 CP343-1 IT 简述
        3.3.2 加工存储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态
        3.3.3 加工存储系统组态工程 Web 发布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物流平台远程控制的实现
    4.1 物流平台的介绍
        4.1.1 AGV 小车
        4.1.2 物流调度
    4.2 物流平台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4.2.1 人机界面软件组态王
        4.2.2 组态王 6.53 的应用
    4.3 物流平台远程监控与实验现场的连接
        4.3.1 建立组态王工程
        4.3.2 组态王工程的 WEB 发布设置
        4.3.3 浏览器端的设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安全性讨论
    5.1 系统安全性分析
    5.2 系统安全设置
    5.3 系统稳定性及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P-FMS小型柔性制造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共享与交换策略的多领域协同产品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曾鹏飞. 东北大学, 2011(07)
  • [2]“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D]. 朱宁. 清华大学, 2013(07)
  • [3]重装产品技术准备协同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 陈君. 西北工业大学, 2014(07)
  • [4]分布式制造企业中协同生产任务分配的若干优化问题研究[D]. 臧洁. 东北大学, 2011(07)
  • [5]基于光纤光栅的高陡边坡及危岩落石监测技术与应用研究[D]. 郭永兴.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4)
  • [6]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理论与方法研究[D]. 孔德成.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7]非硅MEMS柔性微装配线的自主式控制系统技术研究[D]. 张高阳.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8]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D]. 郭春东. 北京理工大学, 2013(04)
  • [9]基于Markov理论的模具项目群监控方法[D]. 王小明. 广东工业大学, 2014(03)
  • [10]基于Web的远程FMS通信控制系统[D]. 宋陈娟. 长安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P-FMS小型柔性制造系统的研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