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咨询中人性观的思考

高校心理咨询中人性观的思考

一、高校心理咨询中人性观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邬婷[1](2020)在《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研究》文中指出未成年人处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发展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抽象化和复杂化,并且逐渐形成完善的结构。而未成年人虽然可塑性很强,但是心理机能的发展还不成熟,面对自我概念的抽象化和复杂化的发展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很难准确地识别自我概念,尤其是当他们的自我概念与体验存在张力,自我概念与理想自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时,紧随而来的就可能是焦虑和过分敏感。若处理不好,容易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有学习能力不足、人际交往障碍、家庭关系紧张或疏离、青春期困惑、情绪压力、网络成瘾甚至自伤、自杀等问题,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未成年自我概念的特殊性决定了未成年自我概念的识别很有必要。未成年人是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在为未成年人开展服务的实务过程中发现,作为第三方很难理解只有未成年人自身能够获得的体验,以及识别未成年人的自我概念,这对社会工作者与未成年人服务关系的建立、服务计划的设定和服务目标的达成以及服务成效的体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未成年人克服自我概念识别过程中的困难,协助重要他人识别未成年人的自我概念及其行为对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影响,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未成年人积极自我概念的发展。本文通过采用访谈法、观察法、个案研究,选取了学龄期和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在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的体验域和知觉域的形成,了解到家庭和学校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体验、重要他人的评价及未成年人自身的重要反应对未成年人的知觉域形成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形成,以及在对外界价值观歪曲的符号化所形成的自我概念与由体验感知所形成的自我概念之间的张力下,自我的发展演变过程。本文探讨了在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者对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识别的操作化策略,即建立良好的专业合作关系、达到同感共情、坦率交流情感等策略,从而帮助社会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建立自由接纳的关系,减少社会工作者因不理解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而导致的误解和矛盾,激发未成年人积极的自我辅导行为。

毛丽伟[2](2020)在《正面管教及其教育理念的心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正面管教及其教育理念源起于40年前的美国,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尼尔森和洛特联合创新并加以倡导而形成的。它在理论上以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为基础;在其形成过程中,美国心理学家德雷克斯在阿德勒的基础上发展的新个体心理学思想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历史上,正面管教首先是作为一个以家庭教育实践为指向的父母培训课程,因其成效而广受关注、得到发展,并逐步被运用到学校教育和课堂管理。它反对惩罚与娇纵,主张在家庭生活中和善与坚定并行,帮助家长掌握个体心理学思想及多种方法解决日常的育儿挑战,与孩子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与合作的关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并找到引导孩子自信、自律、拥有强大内心力量的成长途径。本文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并结合我国当今时代的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对正面管教及其教育理念开展较系统的研究,以期对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论文首先通过对正面管教诞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的追溯,说明正面管教的相关概念背景,在此基础上,具体且深入地阐述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目标与方法等,并结合国内外关于正面管教的实证研究结果,评述正面管教实际效果以及关于正面管教的研究现状。接着通过对它的教育理念的挖掘,阐述它的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并由此进一步说明正面管教的精神实质。并通过与其他相关研究的对比研究证实了正面管教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与促进。最后,论文对正面管教进行客观的评价,它是一个有价值的父母培训课程,但也存在些许不足,在同时考虑到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我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上,根据具体国情提出一些本土化的相关建议。

罗肖肖[3](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研究 ——基于管理学人性假设视角》文中指出接受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核心要素,在接受过程中,主体接受动力的效度和强度是评判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生力量。如何遵循客观规律,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激活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论对于人的基本认识,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及其动力,识别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多层次、多角度的动力,进而对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大有裨益。基于这样的逻辑起点,本文研究的思路如下:首先,对人性假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厘清人性假设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及其动力激发的内在依据及作用;其次,基于人性假设视角,立足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现实状况,力求揭示现存的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并且从社会、教育及接受主体三个方面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的原因展开分析。再次,在对问题探讨之后,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在宏观层面明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新要求,为进一步激发接受主体动力明确方向。最后,从激活动力、调节动力、强化动力和永葆动力等四个逻辑环节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激发提出策略。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借鉴管理学人性假设的相关理论,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以及“复杂人”假设理论基本上已得到学界认可,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人性假设理论的科学性,为借鉴和引入管理学理论分析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问题的合理性作以说明,有助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第二,经过探讨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对物质利益的非理性需求、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足、对自我发展需要的认知偏离以及对多元价值选择困惑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主要问题,制约着主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显着趋势,加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系列讲话精神共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着力把握接受主体利益需求的合理性、着力发掘接受主体社会获得的内隐性、着力调适接受主体自我期待的合规性以及着力增强接受主体价值选择的稳定性。第四,本文的落脚点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激发,我们要以关照接受主体的正确需要激活动力、以增强接受主体的社会获得感调节动力、以鼓励接受主体积极自我实现强化动力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主体价值选择永葆动力,实现接受动力的持续增强和永久保持。

张超凡[4](2020)在《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编制及其与共情疲劳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是指咨询师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最潜在、核心的评价,并且这种评价会影响到咨询中的互动,对咨询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将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作为研究主题,探讨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方法、开发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工具,为建设和发展心理咨询师队伍提供参考。同时探究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的特点及其与共情疲劳的关系,扩充对心理咨询师群体特征的认识和实证研究。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研究一: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的量表编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及归纳、发放开放式问卷调查,界定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因子。其次根据核心自我评价因子,建构量表层次结构,并编制对应条目,依据专家及朋辈意见,编制形成《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初稿)。最后采用SPSS及Amos统计分析方法对《量表初稿》进行再次修订。根据量表条目区分度、因子分析、内部一致性系数等指标对其进行修订,使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最终形成《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研究二: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特征及其与共情疲劳的关系发放自编《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心理咨询师共情疲劳量表》,探讨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与共情疲劳的关系。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及其与共情疲劳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编制《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共20个项目,4个维度,分别是:专业才干、处世态度、个人品质和情绪调控。具有良好信效度,可以作为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测量工具使用。第二,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第三,第三,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在专业背景上差异显着。第四,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总体在职业资格上存在显着差异;从职业类型方面,在专业才干维度上,专职心理咨询师显着高于兼职心理咨询师,而在情绪调控维度,兼职心理咨询师显着高于专职心理咨询师。第五,核心自我评价在接受督导和督导他人情况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第六,核心自我评价在个案频率和工作年限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第七,除个人品质与二次创伤不存在相关关系外,其他核心自我评价及其各维度(专业才干、处世态度、个人品质、情绪调控)与共情疲劳及其两个维度(职业倦怠、二次创伤)之间均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显示,情绪调控和个人品质能够负向预测共情疲劳。

宋娜,孙燕,徐惠萍[5](2020)在《刍议本土高校心理咨询实践中的叙事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事治疗作为最具后现代特色的心理疗法,其本土化应用一直是咨询师和相关领域学者们的关注焦点。叙事治疗关注心理问题的内化与权力运作的关系,与来访者一起探讨心理问题背后的主流论述,这种解构性的思想与传统的心理咨询流派有很大的不同。叙事治疗的"短平快"和对来访者的认知能力要求是其适用于国内高校心理咨询的重要依据。叙事治疗为本土高校心理咨询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即:叙事治疗关注事件的意义,而非问题本身,叙事治疗为国内将"社会文化"纳入心理咨询的考量框架提供操作路径的参考,其"语言建构故事"的理念值得借鉴和思考。

胡月[6](2019)在《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风建设对高校的发展是积极的,有意义的,更是一所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它充分的诠释了学校长期形成中的教育思想和治学理念,也与学生的思政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的介绍了学风建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接着分析两者之间的潜在联系,最后重点探讨了在学风建设的主题下,推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措施,以期为高校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宋丹[7](2019)在《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文中认为家庭是每个人出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居所,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关于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宏理论和微理论框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切入,探讨家庭因素中各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对全国16所高校的78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重点采集大学生家庭诸因素信息。分析了远环境(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近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远近环境各自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并以此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模型。同时在研究中重点考察家庭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作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深度剖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因素,并就咨询方向和策略提供思路和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个体差异从家庭因素角度进行多维的探讨,以期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议与对策。具体而言,本文通过以下三个研究探讨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一:关注大学生成长的环境系统,分析远环境(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近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不同家庭结构对学生的心理症状、心理社会发展存在部分差异,但依恋不存在差异;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差异不大,但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社会发展得分显着低于双亲家庭的大学生;单亲家庭和双亲家庭大学生在胜任感、情绪表达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着差异。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母子次系统对心理症状、心理社会发展、依恋均有显着影响,说明了其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症状的影响,母子次系统在失能混乱、躯体反应、人际问题及心理症状总分上均显着。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婚姻次系统、父子次系统、母子次系统、亲子次系统四个次系统均能显着影响心理社会发展。家庭系统分化对依恋的影响,只有母子次系统在依恋的四个类型上显着。家庭系统分化中各次系统的分化水平与性别、年龄、所学专业均不存在显着相关;婚姻次系统与家庭结构显着相关;母子次系统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着相关。不同家庭结构中,在婚姻次系统、父子次系统、亲子次系统上,双亲家庭优于单亲家庭;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家庭系统分化差异不显着。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心理症状;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心理社会发展;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依恋。表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人格、学业、心理健康等产生影响。研究二:基于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重点考察家庭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水平的中介作用,研究还发现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调节作用,具体结论如下: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家庭系统分化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且家庭系统分化调节了家庭环境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父子次系统调节了家庭环境和依恋的关系,母子次系统、父子次系统以及婚姻次系统,调节了家庭环境和心理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三:选取五个典型案例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情况概述、分析成因、解开症结的路径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进行深度剖析,并就治疗方向和对策提供思路和建议。纵观以上三个研究发现:首先,家庭结构是重要的远环境;其次,家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近环境。通过“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路径讨论,发现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第三,家庭经济地位通过影响家庭系统分化进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系统分化-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路径进行讨论,发现:(1)母子次系统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依恋之间的关系;(2)母子次系统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良好的家庭系统分化,能够降低或减少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最后,家庭远近环境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远环境是基础保护系统,近环境是免疫防御系统,两者是层层递进关系。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启示我们,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要运用系统化、生态化的视角,更好地回归教育本位,共同营造育人氛围,既关注特殊群体,更惠及众多学生。

胡寒春[8](2018)在《“和”文化视阈下高校心理咨询的哲学基础》文中认为根植于我国"和"文化理念、对接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学,是高校心理咨询理论建设一项现实而迫切的任务。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要从我国文化哲学出发,吸纳"和"文化的人性观以此构建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理论基石,引入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来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要助力和谐稳定校园建设,寻求民族的、文化的理论才是真正的出路。

薛惠[9](2013)在《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监狱是社会的缩影,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窗口,监狱的文明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一个国家的服刑人员在社会总人口所占的比例是极少的,但每一个服刑人员牵动着他的家庭、亲人和朋友,更牵动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于服刑人员的犯罪行为给个人或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或严重的危害,很多人认为他们的犯罪行为不可饶恕,给予严惩才能起到警示和教育他人的作用。事实表明严刑峻法并不能杜绝犯罪,也不能完全把服刑人员改造好,有时候甚至导致报复社会的更大刑事案件发生。刑罚虽然具有惩罚服刑人员的作用,但刑罚的真正目的是将犯了罪的人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使他们回归社会后不再危害社会,不再继续犯罪。监狱是刑罚执行的场所,刑罚执行理念不仅影响到监狱的工作开展,也影响到服刑人员改造的效果。随着时代的更迭和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犯罪和刑罚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国家已由专制走向民主,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刑罚由严厉走向轻缓。更多的人认识到服刑人员虽然造成了社会危害,但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希望对服刑人员不再采取惩罚、报复等刑罚,而是采用劳动改造和思想矫正的方式,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重塑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思想和心灵深处解决服刑人员的犯罪问题,为他们回归社会后成为守法公民创造条件。作为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狱,同样也受到人类社会民主和文明的影响,尤其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要求监狱的管理更加法治化和人性化。按照依法治国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要求改造服刑人员是我国监狱面临的重大使命和紧迫任务。为完成监狱对服刑人员改造的历史使命,必须提高监狱的管理水平,出路在于创新。监狱及其管理机构要转变观念,将监狱从一个服刑人员关押场所转变为服刑人员的矫正场所,加大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力度,不断提高矫正水平和质量,使服刑人员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刑满释放后不再犯罪。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服刑人员行为约束和心理矫治,劳动技能的培养,成功地改造了一大批服刑人员,但也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注重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并加大思想矫正力度日益成为监狱管理的重要内容。论文以思想矫正为红线,前后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本体论。介绍了服刑人员概念的演变,分析中西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渊源流变并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加强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是其回归社会后成为守法公民的前提和条件,也是降低再犯罪率的重要途径。第二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依据论。本章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人格动力学理论、人道主义理论、社会激励理论、亚文化理论的角度讨论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理论依据;而尊重服刑人员基本权利,追求行刑效益最优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要求是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现实依据。第三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论。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由矫正主体、矫正对象、矫正介体等静态要素和施教系统、接受系统、反馈系统等动态要素组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具有能动性、发展性、连续性的特点。分析和研究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机制和内在规律,有助于推动和开展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教育工作。第四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影响因素论。思想矫正过程是服刑人员由外在规制到内在规制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观念滞后,矫正教育者和服刑人员的道德观念和思想素质,矫正环境和矫正制度等因素是影响矫正效果的重要条件。第五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对策论。本章根据当前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现状,结合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理论研究最新成果,提出矫正主体思想上要重视服刑人员的思想矫正工作,建立专职的思想矫正工作队伍,对服刑人员进行文化教育、劳动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多种主体参与的社区矫正活动等对策是提升矫正效果,使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的重要途径。

潘柳燕[10](201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对心理健康教育要不要涉及价值问题和如何处理价值问题,一直存有争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心理健康教育价值问题的客观性。理论层面,通过论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具有明确价值导向的教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阐明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问题的客观性;实践层面,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审察,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离不开对价值问题的处理。首先,从问卷调查中,了解到高校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引导上的普遍倾向和不同看法;其次,通过对专家的深度访谈,发现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处理所持观点及具体的处理方法各有不同,从而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有许多不同的处理方法;最后,通过对国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干预情况的分析,了解其特点,进一步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是客观存在和不容回避的。第二部分,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具体价值理念。基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具有明确价值导向性的教育活动,本部分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理念。首先,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出发,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即人本性、积极性、发展性和健康性的理念,它们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秉持的基本信念和基本看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其次,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价值理念,包括关爱生命、提倡积极、促进发展、引导适应、主动预防和及时矫治等价值理念。六个具体价值理念是四个基本理念的具体化,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各有其关注的重点和不同的任务,可以解决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第三部分,论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和处理价值问题的基本原则。首先,根据大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心理健康维护的需要,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即增进以心理和谐为核心的整体健康,提高以人格完善为根本的心理素质,促进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创造富有意义的生命价值等。四个价值目标体现为四个层次,其顺序由低到高依次是:即维护心理和谐→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实现生命价值。它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标和指南针;其次,进一步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目标的具体要求,并从“维护心理和谐,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完善;关注个人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领悟生命意义,促进价值实现”四个层面进行了具体详实的论述。价值目标的具体要求是四个层次目标的全面展开和具体实现;再次,承上启下地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价值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即生命意识与生命成全相融合原则;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原则;一元价值与多元价值相共生原则;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相结合原则;本土化与普适性相补充原则等。这些基本原则既体现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目标相承接与相统一,又提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价值问题处理的约束与规制,也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不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价值问题的引导路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它们都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不同路径。首先,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价值问题的引导。其中重点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引导问题,认为不仅要秉持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理念,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而且还要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与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并从内容和方法两个视角论述了如何进行具体的价值引导;同时,区分了其他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引导的不同特点,并提出了一般性的指导性原则。其次,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价值问题的引导。一是概括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价值引导的一般特点,如情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特点等;二是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价值引导的具体路径,即把价值引导融入整个活动的指导思想、方案设计、活动评价以及具体的活动形式之中等。再次,探讨了网络和朋辈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问题的引导,主要是根据网络和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提出了网络和朋辈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引导的具体做法。第五部分,探讨了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处理方法。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特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早讨论价值问题如何处理的领域,争论的焦点是,心理咨询中是应该价值中立,还是价值干预?本文认为,在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是一个系统过程,价值中立是价值干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种方法和一种态度。基于此,首先,回顾了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提出的历程,认为心理咨询活动中的价值问题的提出,既受科学主义和社会的思潮影响,也是心理咨询学科发展的必然;并对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和积极心理学派在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的方法和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供借鉴。其次,探讨了心理咨询过程不同阶段的价值干预的具体操作方法,提出了在咨询关系建立阶段要把握好价值中立的尺度,在咨询实施阶段需做好价值澄清和价值引导,在咨询结束阶段要做好价值干预的评估以巩固效果等;再次,提出了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即支持性价值干预方法、教育性价值干预和分析性价值干预方法,并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并展望了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论文体现了从一般到具体的研究逻辑和过程,即从论证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问题的客观性入手,进而提出并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然后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引导的具体路径以及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基本过程与基本方法,最后完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问题的比较全面、系统的探索,得出较完整的研究结论。

二、高校心理咨询中人性观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心理咨询中人性观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促进其自我认识
        2、实务工作中未成年人服务的困境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未成年人的心理社会特征
        2、未成年人自我概念
        3、当事人中心理论的运用
        4、文献评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
        1、自我概念
        2、当事人中心理论
    (五)研究必要性
        1、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特点
        2、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的困境
        3、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的重要意义
    (六)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二、未成年人体验世界与知觉域
    (一)体验世界
        1、未成年人体验世界的含义
        2、未成年人体验世界可能的来源
    (二)未成年人知觉域的形成
        1、家庭和学校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2、重要他人的评价
        3、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体验
        4、未成年人自身的重要反应
    (三)本章小结
三、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一)知觉域与自我概念
    (二)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形成
        1、被察觉到的学习、生活中的体验
        2、被忽视的体验
        3、被否认或歪曲的体验
    (三)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发展演变
    (四)本章小结
四、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的操作化策略
    (一)建立关系:消除未成年人隔阂
        1、平等看待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地位
        2、真诚觉察未成年人的体验及进行沟通
        3、尊重未成年人的潜能及独特价值
        4、无条件积极关注
    (二)同感共情:分享未成年人体验世界
        1、感知学习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体验
        2、体验生活情境当下的自我
        3、理解未成年人的内外体验及其意义
        4、建立共情同感
    (三)坦诚交流:引导未成年人表达自我
        1、不固定角色
        2、自由地表达和交流
        3、无防御反应
        4、自我交流
    (四)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对未成年人本人的访谈提纲
    附录2 对未成年人家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3 对未成年人老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4 对未成年人负责社会工作者的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正面管教及其教育理念的心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正面管教的研究综述
    2.1 正面管教的含义
    2.2 正面管教的诞生及发展
    2.3 正面管教的内容
    2.4 正面管教的实证研究评述
3 正面管教的心理学基础
    3.1 阿德勒与德雷克斯对正面管教的贡献
    3.2 个体心理学的要义及对正面管教思想的启示
    3.3 正面管教的理论奠基:个体心理学的人性观思想
4 正面管教与其他相关研究的对比研究
    4.1 正面管教与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的对比研究
    4.2 正面管教与积极教育的对比研究
5 对正面管教的评价与建议
    5.1 正面管教的积极贡献
    5.2 正面管教存在的问题
    5.3 正面管教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5.4 对正面管教本土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研究 ——基于管理学人性假设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人性假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的一般理论
    (一)人性与人性假设
        1.人性的概念
        2.关于人性的几种观点
        3.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接受动力
        1.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概念与实质
        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的内涵
        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来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状况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现状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存在的问题
        1.对物质利益的非理性需求
        2.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足
        3.对自我发展需要的认知偏离
        4.对多元价值的选择困惑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1.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的观念冲突
        2.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主体关怀不足
        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需求取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新要求
    (一)着力把握接受主体利益需求的合理性
    (二)着力发掘接受主体社会获得的内隐性
    (三)着力调适接受主体自我期待的合规性
    (四)着力增强接受主体价值选择的稳定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激发的策略
    (一)激活动力:关照接受主体的正确需要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合理需求
        2.以认知行为疗法破解主体的非理性需要
    (二)调节动力:增强接受主体的社会获得感
        1.为接受主体提供优质的获得内容
        2.引导接受主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3.以宣泄法排解接受主体负面情绪
    (三)强化动力:鼓励接受主体积极自我实现
        1.培养接受主体的自律意识
        2.以榜样教育法激励主体追求自我
        3.为接受主体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四)永葆动力: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选择
        1.以价值澄清法消除接受主体的价值困惑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价值选择
        3.以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护航主体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编制及其与共情疲劳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心理咨询师的概述
        1.1.1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概念
        1.1.2 心理咨询师群体的相关研究
    1.2 核心自我评价的概述
        1.2.1 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与结构
        1.2.2 核心自我评价的测量工具
        1.2.3 核心自我评价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共情疲劳的概述
        1.3.1 共情疲劳的基本概念
        1.3.2 共情疲劳的测量工具
        1.3.3 共情疲劳的研究现状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2.1.1 问题提出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设计与方法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设计
        2.2.3 研究对象
        2.2.4 研究假设
        2.2.5 研究方法
3 研究一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编制
    3.1 开放式问卷调查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及程序
        3.1.3 研究结果
    3.2 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的维度建构及项目编制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过程
        3.2.3 研究结果
    3.3 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初测量表的编制及施测
        3.3.1 研究方法
        3.3.2 研究结果
    3.4 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正式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3.4.1 研究方法
        3.4.2 信度检验
        3.4.3 效度检验
    3.5 讨论
4 研究二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与共情疲劳的关系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工具
        4.3.3 统计工具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的特点
        4.4.2 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与共情疲劳的关系研究
    4.5 讨论
        4.5.1 心理咨询师分布特点
        4.5.2 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特点的分析
        4.5.3 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与共情疲劳的相关分析讨论
5 总讨论
    5.1 关于编制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讨论
    5.2 关于核心自我评价特点及其与共情疲劳关系的讨论
        5.2.1 关于核心自我评价特点的讨论
        5.2.2 关于核心自我评价与共情疲劳关系的讨论
    5.3 建议与对策
        5.3.1 个人层面
        5.3.2 组织层面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刍议本土高校心理咨询实践中的叙事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一、叙事治疗视阈下的心理问题
二、叙事治疗与本土高校心理咨询实践
    (一)本土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期待与叙事治疗的“短平快”
    (二)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叙事治疗的解构思想
    (三)文化多样性与叙事治疗的“地方性知识”
三、叙事治疗对本土高校心理咨询实践的启示
    (一)一种世界观,一种生命意义
    (二)多元文化,多元价值
    (三)“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

(6)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风建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一)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满足学生自身成长的基本需求
二、学风建设同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潜在联系
    (一)两者的基本内涵相同
    (二)两者的总体目标一致
    (三)两者的教育内容联系密切
三、以学风建设为永恒主题,推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引导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明确学风建设的总体目标
    (二)充分发挥出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优势,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对学生党支部、团委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榜样形象
四、结语

(7)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
        1.1.1 心理健康的定义
        1.1.2 心理健康的标准
        1.1.3 心理健康的测量
        1.1.4 本研究心理健康衡量指标
    1.2 关于家庭因素的研究
        1.2.1 家庭结构的相关研究
        1.2.2 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研究
        1.2.3 家庭系统分化的相关研究
        1.2.4 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1.3 关于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生态理论
        1.3.1 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宏理论
        1.3.2 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微理论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1.1 理论框架
        2.1.2 现有研究不足
        2.1.3 本研究拟解决问题
    2.2 研究目的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总体设计
3 研究一:家庭远近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3.3 数据处理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4.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3.4.3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3.4.4 家庭系统分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4.5 家庭结构对家庭系统分化的差异分析
        3.4.6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家庭系统分化的差异分析
        3.4.7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5 研究小结
4 研究二:家庭近环境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作用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统计结果
        4.3.1 中介检验
        4.3.2 有中介的调节检验
    4.4 研究小结
5 研究三:关于心理问题学生家庭环境成因的个案分析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呈现
        5.3.1 案例一:家庭期望过高引发的自杀男孩
        5.3.2 案例二:再婚家庭引发的抑郁症女孩
        5.3.3 案例三:丧偶式婚姻引发的个体分化不良男孩
        5.3.4 案例四:家庭期望调适疗愈的焦虑症女孩
        5.3.5 案例五:关爱与支持疗愈的残缺家庭男孩
    5.4 研究小结
6 对策与展望
    6.1 家庭因素倒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革新
        6.1.1 审视当下现状
        6.1.2 展望未来趋势
        6.1.3 构建家校成长模式
    6.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反补家庭因素缺位
        6.2.1 重塑育人氛围
        6.2.2 关注特殊症候群
7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附录
后记

(8)“和”文化视阈下高校心理咨询的哲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和”文化的内涵与高校心理咨询
二、“和”文化的人性观是构建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理论基石
三、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是促进为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认知视角

(9)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 论文研究的背景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现状分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二) 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中西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之比较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二) 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概述
    一、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相关概念界定
        (一) 从“犯人”、“罪犯”到“服刑人员”
        (二) 服刑人员概念确定的意义
        (三) “思想矫正”释义
    二、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历史沿革
        (一) 西方国家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历史变迁
        (二) 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渊源和发展概况
        (三) 当代教育刑主义下的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思潮
    三、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性质和特点
        (一)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是一种价值观重塑的过程
        (三)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是一种社会复归过程
    四、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意义
        (一) 丰富和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
        (二) 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
        (三) 降低服刑人员再犯罪率
第二章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二) 人道主义行刑理论
        (三) 人格动力学理论
        (四) 社会激励理论
        (五) 亚文化理论
    二、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现实依据
        (一) 尊重服刑人员基本权利的需要
        (二) 体现行刑效益的实际需要
        (三)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三章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分析
    一、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定义
    二、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运行和环节
    三、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基本机制
        (一)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接受机制
        (二)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动力机制
        (三)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说服机制
        (四)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沟通机制
第四章 影响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观念滞后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一) 重刑主义观念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二) 功利化观念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二、矫正工作者自身素质对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一) 矫正工作者文化程度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施教过程的影响
        (二) 矫正工作者心理素质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施教过程的影响
    三、服刑人员自身素质对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一) 服刑人员心理素质对思想矫正过程内反馈的影响
        (二) 服刑人员道德素养对思想矫正过程内反馈的影响
        (三) 服刑人员的认知水平对思想矫正过程内反馈的影响
        (四) 服刑人员的文化素养对思想矫正过程内反馈的影响
    四、矫正环境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一) 监区环境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环体的影响
        (二) 社会支持度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环体的影响
    五、矫正制度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一) 矫正教育者的主体范围规定不明确
        (二) 服刑人员的奖惩激励缺乏制度制约
第五章 完善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矫正主体观念,注重思想矫正在服刑人员改造中的作用
        (一) 树立尊重服刑人员基本人权的观念
        (二) 转变社会对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态度
    二、开展道德教育,使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 培养服刑人员耻感意识,加强道德教育
        (二) 培养服刑人员道德自省,加强道德内化
    三、构建主体间性思想矫正教育模式,开展服刑人员的个性化教育
        (一)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模式的新突破
        (二) 开展服刑人员个性化矫正,提高矫正效果
    四、开展多样化矫正活动,提高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工作质量
        (一) 开展文化教育,提高服刑人员的知识水平
        (二) 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服刑人员守法意识
        (三) 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提高服刑人员的劳动技能和生存能力
        (四) 开展心理咨询,提高服刑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
    五、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营造良好的思想矫正教育环境
        (一) 加强监区、家庭、社会环境的构建,营造积极向上的矫正氛围
        (二) 构建政府组织为主导,多种力量参与的社区矫正教育模式
    六 完善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工作的相关制度
        (一) 完善思想矫正工作的衔接制度
        (二) 健全矫正工作者职业准入制度
        (三) 建立服刑人员人格调查制度和定期走访制度
        (四) 完善服刑人员考核制度
        (五) 构建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奖惩机制的听证制度
结语:高墙内外人性的流露
参考文献
附录: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质性研究探索与尝试
后记

(10)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二、本论文的相关概念
    三、本论文的研究现状
    四、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问题的客观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明确导向性的教育活动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本质
        (二)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性质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二)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三)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联系
    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离不开价值问题
        (一)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价值问题的处理最为困难
        (二)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价值问题的处理有不同办法
        (三) 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价值问题处理的不同特点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理念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
        (一) 人本性
        (二) 积极性
        (三) 发展性
        (四) 健康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价值理念
        (一) 关爱生命
        (二) 倡导积极
        (三) 促进发展
        (四) 引导适应
        (五) 主动预防
        (六) 及时矫治
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与处理价值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
        (一) 增进以心理和谐为核心的整体健康
        (二) 提高以人格完善为根本的心理素质
        (三) 促进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四) 创造富有意义的生命价值
    二、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目标的具体要求
        (一) 维护心理和谐,促进身心健康
        (二) 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完善
        (三) 关注个人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四) 领悟生命意义,促进价值实现
    三、心理健康教育中处理价值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 生命意识与生命成全相融合原则
        (二)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原则
        (三) 一元价值与多元价值相共生原则
        (四) 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相结合原则
        (五) 本土化与普适性相补充原则
第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引导的具体路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引导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引导
        (二) 其他类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引导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引导
        (一)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价值引导的一般特点
        (二)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价值引导的具体路径
    三、网络和朋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引导
        (一)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引导
        (二) 朋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引导
第五章 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提出
        (一) 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缘由
        (二) 不同心理学派的价值问题处理方法
    二、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处理的基本过程
        (一) 关系建立阶段价值问题的处理
        (二) 咨询实施阶段价值问题的处理
        (三) 咨询结束阶段价值问题的处理
    三、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 支持性价值干预方法
        (二) 教育性价值干预方法
        (三) 分析性价值干预方法
结语: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件1
附件2
后记

四、高校心理咨询中人性观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研究[D]. 邬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正面管教及其教育理念的心理学研究[D]. 毛丽伟. 吉林大学, 2020(08)
  • [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研究 ——基于管理学人性假设视角[D]. 罗肖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心理咨询师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编制及其与共情疲劳的关系研究[D]. 张超凡.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刍议本土高校心理咨询实践中的叙事治疗[J]. 宋娜,孙燕,徐惠萍. 西部学刊, 2020(01)
  • [6]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题[J]. 胡月. 青年与社会, 2019(30)
  • [7]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 宋丹. 苏州大学, 2019(06)
  • [8]“和”文化视阈下高校心理咨询的哲学基础[J]. 胡寒春.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 [9]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D]. 薛惠.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10]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D]. 潘柳燕. 武汉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高校心理咨询中人性观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