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地理》2003年总目录

《热带地理》2003年总目录

一、《热带地理》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仲磊[1](2021)在《片段化森林群落多维度和多尺度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了解生境片段化后长期的群落构建轨迹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现实世界中,由于干扰发生时间的不同以及初始条件的异质性,片段化生境和连续生境内群落构建过程的比较研究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我在这里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克服了这些困难。1959年,在修建新安江水库大坝期间,库区森林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砍伐,为水库建成后所形成的片段化景观中的湖(即千岛湖)内“岛屿”以及邻近“大陆”的植物群落构建创造了相似的起点。半个世纪以后,本研究从物种、谱系结构和功能性状等角度出发,探索了千岛湖地区的岛屿以及邻近大陆的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群落构建过程,以及岛屿和邻近大陆森林群落的分化情况。研究地点:中国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地区。研究方法:本研究在千岛湖地区共调查了26个岛屿和26个邻近大陆样地的木本植物群落(>46,000个胸径≥1 cm的个体,隶属于91种)并测量了物种水平的12个功能性状。(1)计算了多个功能多样性指数(功能多样性指数、功能均匀度指数、功能离散度指数和群落功能性状加权平均数),并使用了广义线性模型来探究岛屿和大陆样地群落水平的功能性状对环境梯度的响应;(2)使用方差分解的方法来区分物种组成差异的主要环境和空间驱动因子,并比较了扩散限制和生境过滤对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3)使用功能性状和谱系结构的相关指数研究了生境过滤和竞争排斥过程对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结果:研究发现,在局域尺度上,片段化本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起群落的分类和功能α多样性的下降,使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在区域尺度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起γ多样性的下降,优势种更占优和稀有种的匮乏,演替出现减缓甚至停滞等诸多方面。12个功能性状中,有10个的群落加权平均值在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间存在显着差异。此外,大多数性状沿着土壤肥力梯度发生显着的变化,且不同生境(岛屿vs.大陆)的变化特点不同。此外,岛屿样地物种组成主要受局域环境因子影响,提示生境过滤的重要性,但是大陆样地的物种组成主要受空间因子的影响。最后,绝大多数的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的功能和谱系结构的发散度均没有显着偏离随机预测值。主要结论:本研究表明生境片段化对于生物多样性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片段化生境中性状-环境关系出现了分化,片段化生境中较低的生物多样性是由生境过滤、竞争排斥、扩散限制等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发现有助于加深对于生境片段化如何影响群落构建的理解。

赵郁豪[2](2020)在《千岛湖片段化生境中蚂蚁群落的构建机制》文中指出生境片段化是指原来连续的生境受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影响,逐渐转变为隔离的且面积较小的斑块的过程。生境片段化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群落的构建过程,其中生物群落的构建过程主要包括生态位过程(环境过滤和种间竞争等)和中性过程(扩散限制和生态漂变等)。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片段化生境中植物和鸟类等生物类群开展,缺乏对片段化生境中蚂蚁群落构建过程的研究。蚂蚁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且对生境变化十分敏感。对片段化生境中蚂蚁群落构建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生境片段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此外,现有的关于蚂蚁群落构建的研究多是从物种多样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忽略了蚂蚁不同功能特征(功能多样性)和进化背景(谱系多样性)对其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功能多样性有助于揭示群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谱系多样性则反映了物种间的进化关系,有助于我们从进化的角度来阐释群落构建过程中不同生态过程的相对重要性。人工陆桥岛屿系统具有形成历史相同和地理界限清晰等优势,为研究片段化生境中群落的构建过程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本研究基于物种、功能和谱系多样性三个维度,结合不同的群落构建模型和方法(如零模型),对千岛湖片段化生境中蚂蚁群落的构建过程展开如下研究:(1)从物种多样性角度出发,探讨种间竞争是否影响千岛湖蚂蚁群落和不同功能群蚂蚁的构建;(2)千岛湖蚂蚁群落和不同功能群的空间分布是否呈现嵌套格局,以及何种生态过程影响其的空间分布格局;(3)结合蚂蚁群落性状分布以及功能和谱系结构,探讨生态位过程对蚂蚁群落构建的影响,以及不同大小和隔离度岛屿上决定蚂蚁群落构建的主要生态过程是否相同。2017-2018年,我们在浙江省千岛湖地区选择了33个研究岛屿,通过陷阱法、凋落物收集法和手拣法调查蚂蚁群落多样性,测量蚂蚁的体长、眼宽、后足长上颚长和触角柄节长等功能性状特征,并基于3个核基因片段构建蚂蚁种水平的系统发育树。基于以上数据,从物种、功能和谱系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影响蚂蚁群落构建的主要生态过程,主要结果如下:(1)千岛湖蚂蚁群落以及多数功能群(广布类群、机会主义类群、专性捕食类群和温热气候特化种类群)都符合以竞争为主要群落构建机制的恒定体型比例模型。此外,专性捕食类群内两两物种共存的数量要显着少于预测值。(2)千岛湖蚂蚁群落不存在嵌套格局。但是对不同的功能群来说,亚优势类群和专性捕食类群存在显着的嵌套格局,物种多度和岛屿面积是影响其嵌套的主要因素。(3)蚂蚁群落的平均体长和上颚长随着岛屿面积增加而增加,眼宽、后足长和触角柄节长则随着岛屿面积增加而减少,小岛上的性状组合是趋向于能够抵抗干扰的杂食性性状。功能分散指数(FDis)的预测值与岛屿面积显着正相关,且大多数小岛上功能丰富度(FRic)和功能分散指数的实际值低于预测值。隔离度对千岛湖蚂蚁群落的性状分布没显着作用。(4)蚂蚁群落的谱系结构总体趋于聚集而群落的功能结构总体趋于发散。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加,蚂蚁群落的谱系和功能结构从聚集逐渐变为发散,但岛屿隔离度隔离度没有显着作用。本研究表明,生态位过程主要影响专性捕食类蚂蚁,这可能与它们食性范围窄和生境需求特殊有关。相比于隔离度,岛屿面积对蚂蚁群落多样性和构建的影响更大,岛屿面积越小,岛上的环境会越恶劣和均质,导致无法适应这些条件的物种丧失。蚂蚁群落的功能结构对竞争作用更敏感,而谱系结构对环境过滤更敏感,因此,谱系并不能成为功能在群落研究中的替代指标。后续的研究应该同时从物种、功能和谱系多样性的角度对群落构建过程进行研究。

刘俊[3](2019)在《从“格致”到“科学” ——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研究》文中提出小学科学教科书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文本,是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它的编写质量对科学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立足于大量的、一手的科学教科书文本,探讨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历程,通过对不同时期科学教科书的介绍、分析,探究不同时期科学教科书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现今科学教科书的编写和使用提供启示。文章拟分为五章,每章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清末的小学“格致”教科书,分两节论述了西学教科书的引进和近代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繁荣。介绍了早期的西学启蒙译着和西学启蒙教科书。近代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空前繁荣,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满足了各级各类学堂教学的需要,教科书开始从以翻译为主走向编译、自编之路,现代意义的科学教科书开始诞生。第二章为民国时期的小学“科学”教科书,从民初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多样化和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模式化时期进行介绍。这一时期各个民营出版机构迅速崛起,出版了大量的科学教科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和使用更加规范和科学。第三章探讨全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科学”教科书。此时,国民党统治区下的小学科学教科书主要使用国定本教科书,多在原有科学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再出版,发展和建树不大。这一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和解放区的小学科学教科书,多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农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民族性、阶级性和政治性。第四章为从“格致”到“科学”: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科学启蒙,通过前三章的分析,从教学目的的转变、教学内容及编排的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三个方面论述,其变化不仅是内容名称的变化,更是科学文化教育观的变化。最后总结对当前小学科学教科书编纂的启示,从科学教科书的内容如何选择、科学教科书如何编排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如何落实三个角度论述。

沈卉卉[4](2019)在《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研究 ——兼论中国金枪鱼远洋渔业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金枪鱼是最重要的海洋鱼种之一,以罐装、生鱼片等各种形式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金枪鱼渔业由于其较大的生产价值,对沿海国和远洋渔业国,尤其是依赖渔业经济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日本、美国等远洋渔业大国的推动下,金枪鱼渔业从传统的竿钓拓展到延绳钓、围网等捕捞效率较高的作业方式。随着人工集鱼装置、直升机等现代技术的应用,金枪鱼渔获量得到迅速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资源衰退、捕捞能力过剩、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兼捕渔获物大量上岸等问题,不仅导致鱼类种群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梳理金枪鱼渔业管理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探索其背后的动力机制,分析了由于资源分配不合理而带来的诸多管理问题,提出只有根据金枪鱼鱼类种群高度洄游的特性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金枪鱼渔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金枪鱼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了金枪鱼渔业资源再分配的方法体系,具体的分配途径以及审核机制。同时,文章讨论了中国作为非传统远洋渔业国,非发展中小岛屿国家,非金枪鱼资源大国,如何在资源衰退、竞争激烈的金枪鱼渔业中生存和发展,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思考,以期为中国金枪鱼远洋渔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金枪鱼渔业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意义和作用。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查、数据统计、比较分析等。通过渔业资源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资源现状和趋势,评估管理措施的实施效力。通过文献搜集和整理对金枪鱼渔业管理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归纳、整理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矛盾,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第一章作为论文的理论框架,介绍了渔业资源“公地悲剧”存在的原因和背景,以现代产权理论作为资源管理和分配的理论基础,阐述了现代渔业资源管理中的发展趋势,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负责任捕捞理论以及生态系统方法等。第二章较为系统地构建了渔业资源管理的法律框架,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执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规定的协定》、《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关于港口国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措施协定》、《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和粮农组织四个国际行动计划。《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金枪鱼等高度洄游鱼种列出了专门的条款,呼吁沿海国和相关国家通过建立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进行合作管理。为了确保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国际社会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指导原则,通过了《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执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规定的协定》和《关于港口国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措施协定》等国际文书,为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三章对金枪鱼渔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梳理。在1958年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召开之前,国际社会并没有具体的针对金枪鱼的管理措施和法律法规,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资源分配体系,渔业管理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收集金枪鱼相关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了解种群当前和过去的状况及趋势。由于捕捞技术的限制,当时的金枪鱼捕捞量并未超过最大平均可持续产量,资源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随着捕捞技术的发展,渔获量的迅速增加,国际社会开始意识到有必要限制捕捞量以避免资源的衰退。1961年美洲间热带金枪鱼渔业委员会第一次出台金枪鱼渔获管理限制规定,为下一年黄鳍金枪鱼设置了总捕捞限额。此后,总可捕量制度成为控制金枪鱼捕捞能力的主要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配额分配体系。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始实施,海洋渔业管理从本质上产生重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五个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RFMOs)相继成立,负责金枪鱼渔业的管理工作。文章第四章讨论了这些RFMOs实施的养护管理措施及其资源分配和实施方式。一方面RFMOs从技术上对渔具、渔网、捕捞规格、捕捞时间和区域等进行限制,确保种群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实施配额制度和捕捞能力限制,确保金枪鱼种群的捕捞量不超过最大可持续捕捞产量。但是,由于配额的核定多基于历史捕捞量这一定量因素,很多国家允许捕捞的资源配额与其实际捕捞能力不匹配,导致过度捕捞、产能过剩以及非法捕捞问题仍然存在,同时还伴有海鸟、海龟、鲨鱼以及海洋哺乳动物的兼捕,威胁金枪鱼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措施的执行效力也因此受到质疑。第五章作者分析了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导致金枪渔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技术不足、政策缺陷和执法不力等。成员国在提交捕捞数据中存在低报、高报、或误报的情况,而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几乎无法核实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在提交的数据中,只有金枪鱼和渔船相关数据较为充分,但是兼捕渔获物和其他生物数据,由于渔民辨识困难,或者没有明确的规定,往往提交不完整。此外,兼捕仍然是金枪鱼渔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管理组织要求渔船在作业时避开鲨鱼和海洋哺乳动物聚集和活跃区域,但是这仅仅是作为建议,并非强制性要求。政策和决策体系本身的缺陷也是导致养护管理措施执行不力的主要因素。在确定总捕捞量和捕捞努力量分配标准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现有种群状况和捕捞努力量水平、成员国的历史捕捞量、成员国的历史捕捞方式和习惯捕鱼法以及对养护和管理措施的遵守情况等。以上这些因素中,只有历史捕捞量是可以明确核定的标准,事实上在配额的分配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也是根据成员国的历史捕捞量进行分配的,并一直遵循“相对稳定”原则,配额的变动不大,导致一些传统远洋渔业国家和区域捕捞配额相对较多,新兴渔业国家虽然在捕捞设备和捕捞能力上发展较快,现有的捕捞配额却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和渔业企业的需要。而且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内部的决策体系导致成员国无法就一些实质性问题达成一致,使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仅仅“走过场”。成员国内部存在多重利益分歧,在执行养护管理措施时并没有像执行国内政策那么严格,对本国渔船和捕捞活动的监管上也经常渔业利益高于养护利益。尤其是对公海作业的渔船的监管上,由于能力限制或主观意愿的缺乏,常常导致一些违法捕捞行为的发生。此外,成员国在养护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的消极态度从侧面反映了缺乏激励措施的情况下,成员国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权利和义务的界限不清,定位模糊。作者提出,基于权利的管理体系使渔业从业者能以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行渔业生产,从而主动削减过剩产能,淘汰老旧渔船。进一步说,渔业资源使用权的有效分配促使成员国主动承担资源养护的责任,以保障其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长期回报。作者建议配额分配机制的改革以总可捕量为依据,由独立评审机制决定成员国应享有的配额比例。除了历史捕捞数据,成员国对养护的责任(包括打击非法捕捞的实践和效力)也作为重要的分配依据进行考虑。在短期内,作者建议采用基本配额+可转让配额叠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即保护历史捕捞者的利益,又为新成员的加入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金枪鱼渔业管理中要进一步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通过非政府组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能力建设,弥合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差距,加强对资源的利用。最后,作者分析了中国发展金枪鱼远洋渔业的可能性及对策。作为一项战略性产业,适度有序的发展金枪鱼渔业是现阶段中国的最优选择。在全球经济的衰退和渔业资源的减少的大环境下,中国一方面需要减少渔船数量、控制捕捞能力,严惩违法行为,提高履约水平,以树立积极的渔业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资源调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通过国际合作和谈判争取其他国家转让配额,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延长产业链,进行渔获物深加工,从而提高鱼品的单位价值。最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渔业大国,需要积极适应管理制度的不断演变,在国际渔业管理中贡献中国智慧,在构建国际秩序中发挥应有的大国作用。总之,确保金枪鱼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对于国际社会、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还是作为远洋渔业大国的中国,金枪鱼渔业管理制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周先涌[5](2019)在《海南省三沙市空中昆虫群落结构与种群动态》文中研究表明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南海生态系统是中国国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南海地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对保护和利用南海生物资源有重要意义。历史上,中国科学家对南海海洋生物和岛礁生物已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但对空中的生物物种结构研究甚少。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16°50.1′N;112°19.8′E)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也是南海地区的“咽喉”重地,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距东南亚国家300-850 km,在绝大多数迁飞性昆虫的迁飞主降区-波及区之间。且岛上无耕地和露天农作物,在适合的天气系统下,是迁飞性昆虫往返我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可能“中转站”。利用高空测报灯手段对其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明确空中过境昆虫群落结构、种群动态和迁飞昆虫种类,为阐明国家和地区间的昆虫转移危害规律奠定基础,为重要的农作物害虫,尤其是重大的迁飞性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迄今,共监测到243种昆虫,隶属于11目75科211属。其中,鞘翅目、鳞翅目和半翅目为永兴岛最主要的优势目,膜翅目和蜚蠊目次之;甜菜青野螟、一种小型拟步甲、白背飞虱、东方蜜蜂和台湾乳白蚁分别为这些目的优势种。与之对应,丰富度最高的三个目依次为鳞翅目(99种,40.74%)、半翅目(56种,23.05%)和鞘翅目(39种,16.05%),而丰富度低于前三个目的昆虫群落因方法(物种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样,昆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因方法(Shannon-Wiener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的差异得出不一致的结果。共监测到已被证实的迁飞性昆虫共39种,其中包含绝大多数农业迁飞性害虫和6种主要迁飞性天敌。发现33种关键性害虫,33种次要性害虫、11种间歇性害虫、66种零星发生害虫和23种重要天敌。另外,探明了黑肩绿盲蝽的种群动态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种群动态具有一致性。证实了南海地区多种重大害虫存在跨海迁飞转移危害和天敌伴迁行为,丰富了对南海地区昆虫种群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认知,为预防和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吴慧鋆[6](2018)在《近代楚辞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楚辞学主要以道光至五四前后的楚辞学者、专着、专论为研究对象,属于断代史、专题史研究。本论题以近代着述为纲,以学者、论点为纬,以近代学术思潮的发展演变为背景,采用文本研读和文献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勾勒近代楚辞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成因,分析其总体特色、成就地位与历史局限,考察近代楚辞研究对楚辞学史的推动与影响。为叙述方便,将近代楚辞着述分为七类,每类先概述总貌,后选取代表性学者进行个案研究。名物训诂、史实考证类楚辞着述体现了乾嘉汉学的余绪。此类着述坚守传统朴学的治学宗旨与研究方法,着力于名物训诂、校雠文字与楚辞作品的内部、外部考证。俞樾《读楚辞》《楚辞人名考》用因声求义、通古释今、因形求义等方法训诂并考证楚辞人名。孙诒让《札迻》卷十二《楚辞王逸注》用寻文究义、引证古籍法等训诂字词,分析楚辞异文。王树枏《离骚注》广引书证,训诂楚辞名物、进行字词阐释。审定音韵、考释方言类楚辞着述一方面延续古音理论,另一方面开辟了新的研究方法与视角,主要包括直接注音、分析韵式、考察方言等。朱骏声《离骚赋补注》运用古音理论对《离骚》注音与句式归纳,对双声叠韵等连绵词进行补说。徐昂《楚辞音》研究间隔协韵、声韵隔协、声韵远协等3种韵式。李翘《屈宋方言考》从方言角度阐释楚辞音义,溯及方言源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分别段落、阐释义理类楚辞着述从篇章结构入手,注重把握作品微意与诗人情感。颜锡名《屈骚求志》分《离骚》为五大节三十一小节,把握楚辞结构,考订楚辞篇目次第,用“以意逆志”法突出屈原的忠君之情与强邦之才。傅熊湘《离骚章义》分《离骚》为九章二十二节,驳斥以其他学说附会楚辞的做法,力求“纲举目张、词旨明豁”。毕大琛《离骚九歌释》将《离骚》分为十四节,通过创作背景与创作主旨的分析,探求屈子之志。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分全文为十七段,分析“求女”意象与次数,“宓妃”、“退修初服”所代表的意象。诗话、词话中的楚辞评论重在发掘楚辞的“慷慨悲歌”之气与艺术特质,主要包括《楚辞》与《诗经》的关系、文体辨析、艺术手法、文学影响等。方东树《昭昧詹言》探索楚辞产生的文化历史原因,将其纳入儒家诗教范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以“沉郁说”提倡“词为尊体”,以诗骚为标准评判历代词作。刘熙载《艺概》辨析楚辞文体,分析语言、句式、结构、意境等方面的特色。“公羊”学派影响下的楚辞着述体现了“经世”与“疑古”思潮,虽有纠枉过正之弊,却是近代楚辞研究方法变革的前奏。曹耀湘《读骚论世》考订屈子生平与创作顺序,用“知人论世”法分析《天问》创作主旨,大量比附历史史实。王闿运《楚辞释》以“六经注我”法解读楚辞创作背景、创作主旨,突出屈原的政治作用,寄予自己的军事政治理想。廖平用“六变”理论附会楚辞,渗透尊经尊孔之论,否定屈原对楚辞作品的归属权。综合融通类着述既有以汉学为主要内容的训诂考据,又有以宋学为特征的义理阐发,亦涉及关乎文学理论的品评分析。郭焯莹的《读骚大例》提出“意由声音证入”等读骚六例,涵盖考证、训诂、音韵、校勘、义理、语法等。马其昶《屈赋微》博采众长,既注音训诂,又对楚国史实进行比附。郑知同《楚辞考辨》对楚辞相关内容的考证兼及对楚辞艺术手法的辨析,在训诂与文学评论之间寻求汇通。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楚辞着述以开放心态接受西学,把现代因素融入本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楚辞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学术转型。梁启超考证作品篇目与编纂过程,分析楚辞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考察屈原思想渊源与主要行历,肯定屈原“独立不迁”的斗争精神。王国维进一步发展梁启超、节的“文分南北”论,将屈原的斗争精神概括为“欧穆亚”精神,用二重证据法考证《天问》中的相关人名与史实。刘师培确立“宗骚”的文学研究视角,援引西方文学地理论阐释楚辞,立足传统考订楚辞异文。综上,近代楚辞学历经继承传统、全面总结,革故鼎新、求新求变,援引西学、别开瑰境3个阶段,实现了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的真正革新,完成了楚辞学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在楚辞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丽铃[7](2016)在《论黄锦树创作中的“父亲”与“还乡”》文中指出东南亚华文文学有其独特性,它不仅生长在亚洲版图内,亦不断挑战和超越中西文化视野形成了多种文化融合的区域,而且逐渐转换成具有本土性的文化特色,即由诸多国家(地区)组合而成为具有所谓“南洋话语”的文学共同体。而其中最突起的则属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以下简称“马华文学”),1尽管在上世纪60年代由于社会政治等诸多客观的历史的因素,从而分成为新(加坡)、马(马来西亚)两家,以至于在短时期内处于一种低沉困顿的状态,但经历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冲刺后,尤其是70年代中叶《南洋商报》副刊揭开了“马华文学的前途”讨论之序幕,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马华文学的觉醒。认真说来,马华文学虽有过沉寂期,但社会环境的逐步完善和自由,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华文教育的推广以及每年留华、台生人数不断的增加,亦使它大大地加速其华文文学的进程。本文以留台马华作家黄锦树的《刻背》其中一篇最具“南洋话语”短篇小说—《旧家的火》2中为主轴,从他在作品中出现的鲜明的个人风格、抒情传统为起点,探讨他在马华文学中所建构的“中文现代主义”和“现代中国性”。黄锦树以马华题材开拓了独具视野的马华小说风貌体系,并探究在所谓这些个别研究的“个案”中,那些似乎不存在的“中国、中文和父亲”的幽灵。《刻背》将为我们直指出;黄锦树本人所触及的“现代中文主义者”的身份。“中文现代主义”除了可说是一段恋父者历经亡父后的弥留状态;以“缺席的父亲”作为为书写外。此处,更是以“黄锦树现代中文主义”的形式姿态,在他的奇幻想象、魔幻传奇境地和氤氲的胶林深处。在马共出没---《南洋人民共和国备忘录》里,黄锦树挑战南洋华人的政教禁忌,又或者是他旁敲着历史如何的颠覆真实、碎纸屑又是如何的颠覆着历史,且一再的挑战历史不能说的、没人敢写的秘密,以及那些对马共的想象和全面翻转等等。特别是在马来西亚的“月球暗面”里,作为一个看似“没有国籍的人”及“不被国家承认的魂”的马来西亚台籍作家,却总有着叹似“回不去的家园”和“被背叛的祖国”的无奈和感慨。作为一名“离散”华人作家,在如此广义的马华文学范畴里,黄锦树占据了一个微妙且重要的位置。而文毕,笔者才豁然明白;“千里归乡,原来是为了告别。”

岑晓腾[8](2016)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文中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效用,人类通过从生态系统获取收益以不断地满足和提高自身福祉。然而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损害,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面临着生态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矛盾,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本质目的是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助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并为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本文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为研究切入点,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所选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采用直接市场法与替代市场法对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做定量分析;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促进理解两者之间的传导和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源数据,从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和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两方面对研究区内的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分析土地利用景观要素的结构特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选取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的两组指数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在21年间内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城市化现象,城市景观主要来自于农业景观的转入,同时有一定规模的建设景观和林业景观复垦为农业景观。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度加剧、丰富度多元化、斑块形状复杂化、斑块团聚程度下降且分散化的趋势。农业和建设景观呈破碎化加剧,前者斑块形状区域规则,后者趋于不规则;建设和水体邻近度下降,农业邻近度稳中有升,林业邻近度处于波动状态;水体、林业和建设景观的斑块分散度上升,农业景观呈下降。(2)对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分类,并对1993-2013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生产总值进行核算。首先核算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功能量,其次采用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确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最后对各类型的服务价值进行汇总。研究表明: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为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贡献;区域内总价值、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供给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调节服务价值保持稳定;各类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满足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区县逐渐增加的特征。(3)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景观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景观指数间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复杂关系,且具有权衡/协同作用;景观丰富度、破碎度和分散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价值;林业景观分散度、农业和水体景观破碎度是关键性指标,林业、建设和水体斑块形状的复杂度也是重要指标,与多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较大关联度;林业景观格局的不同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起关键性作用;各景观指数对各类型服务价值的作用机制有较大差异,供给服务、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废物处理、防护功能和文化服务价值这一组价值与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之间存在权衡作用。(4)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对两者的影响和反馈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复杂动态关联关系;土地利用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生态系统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表现在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服务价值供给/需求异质性影响。(5)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为目标,提出土地利用工程优化和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土地利用工程优化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性状来提高并优化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质量;对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和基质的调整可以促进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的优化,从而提升景观连通性,促进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交换,提高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陈柏娟[9](2015)在《红水河梯级电站水库鱼类资源初步分析》文中认为2013年6月至9月,对红水河天生桥水库、平班水库、龙滩水库、岩滩水库、大化水库、乐滩水库、桥巩水库共7座已竣工使用的梯级电站水库开展鱼类资源调查研究。通过对采获的1099尾鱼类样本表形性状、年轮及性腺相关参数的测定和统计分析,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调查期内,红水河各座调查水库共“采获”鱼类66种,隶属于5目14科59属;其中以鲤形目种类最多,有2科47种,占采获鱼类种类总数的71.21%;其次为鲇形目,4科10种,占15.15%;鲈形目6科7种,占10.61%;鲑形目和鲟形目各1科1种,各占1.52%。在科级分类阶元上,以鲤科鱼类为最大类群,有42种,占采获鱼类种类总数的63.64%;鳅科和鳍科各5种,分别占7.58%;鲇科3种,占4.55%;鮨科2种,占3.03%;胡子鲇科、鮰科、丽鱼科、鰕虎鱼科、刺鳅科、太阳鱼科、塘鳢科、银鱼科、鲟科各1种,均占1.52%。2.梯级电站建设前后,红水河“有记载”(包括本次调查团队已往收集样本及调查访问等相关信息)生活或洄游通过的鱼类171种,隶属8目25科103属。忽略可能有生活或洄游通过但本次未采获到的种类,红水河各梯级电站库区现有鱼类的目、科、属和种分别为“有记载”鱼类的62.50%、56.00%、57.28%和38.60%。总体上,与有记载相比,现存鱼类种类数量下降趋势突出。3.调查区现有专业和非专业捕捞鱼船共4867艘,2012年总捕捞量为5024吨。渔获物中鳙、鲤、翘嘴红鲌、餐、草鱼、斑鳠、鲫、赤眼鳟、卷口鱼、大口鲇等约占总渔获量的80%,是各梯级电站库区种群数量最多、渔获量最大的种群。按资源开发率50%计,2012年红水河7座调查电站水库鱼类总资源量约10049吨。4.由于近年来可能的捕捞过度,以及水域生态环境从原河相向湖相转变,导致非定居型鱼类产量逐年下降。在单一种类上,采获的66种鱼类中,餐的种群生物量(尾数)约占渔获总量的10%,鱼类优势种群小型化趋势明显。5.由于网箱养殖鱼类逃离等缘故,近年来外来鱼类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不少适应水库环境的外来种类大量繁殖,影响本地物种的发育繁殖;各水库罗非鱼数量有所增多,形成竞争优势;上游库区肉食性翘嘴红鲌种群数量较大,在个别水库形成了优势种群。6.水库建成蓄水后,受影响最大的是产漂浮性卵的大型洄游性鱼类,尤其是“四大家鱼”等多种淡水鱼类的洄游受到严重阻隔,加之产卵场所减少,被迫向上游湾、汊迁移;漂浮性鱼卵也因大坝的阻断不能正常漂流孵化,导致相关水域鱼类多样性水平下降。7.在采获鱼类的年龄组成上,各水库鱼类年龄组成简单,多种鱼类以2~3龄的低龄鱼居多,5龄及以上鱼类极少,鱼类种群多样性明显下降。8.水质状况:比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GB3838-88),按“综合水质级别的判断”的各库区水质均为II类;在营养水平上,上游至下游,从天生桥水库至乐滩水库的6座水库水质均为中营养型,桥巩水库水质为轻度富营养型。

徐知兰[10](2012)在《UNESCO文化多样性理念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影响》文中指出“文化多样性”作为近年来经常出现联合国教科文组各种文件和战略计划中的新概念,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及其下属的世界遗产中心等机构,也逐渐出现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语境中,并与世界遗产保护领域近年来发展的新趋势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因此,厘清“文化多样性”这一概念对世界遗产体系产生影响的机制,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了解,掌握其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热点问题,有益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因此,本论文的主题就是试图对“文化多样性”这一概念影响世界遗产体系的时间阶段、途径、方式和结果做初步的整理,加深对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了解。论文以相关的会议记录、评估报告等文献作为主要的研究材料,结合对具体遗产地申报案例的研究,通过对文献进行阅读、整理与归纳,并分析重要的遗产地实例,以自1946年UNESCO成立起至今,其成立早期文物保护部门和1972年建立世界遗产体系之后的发展历程作为主要线索,分析了UNESCO的“文化多样性”概念是如何在各个阶段对世界遗产保护产生影响的。论文首先回顾了“文化”概念在20世纪从人文主义概念向人类学概念转变的变迁过程,并讨论了文化“多样性”概念在文化人类学中的理论渊源。随后,以1946-1972年世界遗产体系的基础酝酿阶段、1972-1992年《世界遗产公约》开始实施的发展阶段、和1992年-21世纪进行反思的调整阶段为线索,探讨了UNESCO的“文化多样性”理念在各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及其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影响。最后,以第三阶段的发展为重点,对世界遗产的全球战略、宗教圣地相关文化景观、和文化线路遗产类型作为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案例研究,反观了教科文组织现代“文化多样性”理念对世界遗产体系新发展的影响结果。论文最终得出结论,在世界遗产体系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中,UNESCO的“文化多样性”概念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通过建立规范与立法、传播学术思想、分配资金技术、结合当代生活、推动文化交流等五种不同的途径,推动了世界遗产体系的从人文主义的文化遗产观念向人类学观念过渡的范式转变过程。最后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发展趋势和对中国遗产保护的启示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二、《热带地理》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带地理》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片段化森林群落多维度和多尺度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1.1 多维度和多尺度生物多样性
        1.1.1 基本概念
        1.1.2 生物多样性格局
    1.2 群落构建
        1.2.1 区域物种库与物种形成
        1.2.2 区域与局域的连接:扩散过程
        1.2.3 选择过程
        1.2.4 生态漂变
        1.2.5 演替
        1.2.6 常用的研究方法
    1.3 生境片段化
        1.3.1 生境片段化的定义和成因
        1.3.2 生境片段化现状
        1.3.3 生境片段化本身的效应
    1.4 片段化生境中生物多样性格局及群落构建机制
        1.4.1 生境片段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2 片段化生境中的群落构建机制
        1.4.3 陆桥岛屿-邻近大陆系统的研究优势
    1.5 本研究的目的、结构和意义
2 研究地概况和数据获取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植被和植物资源
        2.1.5 开展的研究
    2.2 数据获取
        2.2.1 研究岛屿及大陆样地的选取
        2.2.2 样地设置和植物群落调查
        2.2.3 群落重构时间的确定
        2.2.4 功能性状的选择与测量
        2.2.5 环境因子的测量
3 岛屿-邻近大陆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3.1 引言
    3.2 分析方法
        3.2.1 种类组成
        3.2.2 岛屿物种丰富度的预测
        3.2.3 演替的指标
    3.3 结果
        3.3.1 陆桥岛屿-邻近大陆系统多样性格局
        3.3.2 岛屿物种丰富度的预测
        3.3.3 演替进程的比较
    3.4 讨论
        3.4.1 陆桥岛屿-邻近大陆系统多样性格局
        3.4.2 岛屿物种丰富度的预测
        3.4.3 演替进程的比较
        3.4.4 小结
4 生境梯度上的木本植物功能性状分布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划分环境梯度
        4.2.2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谱系信号
        4.3.2 功能多样性:岛屿vs.大陆
        4.3.3 功能性状分布随环境梯度的变化
    4.4 讨论
        4.4.1 功能多样性:岛屿vs.大陆
        4.4.2 功能性状分布随环境梯度的变化
        4.4.3 小结
5 岛屿-邻近大陆森林的多维度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
    5.1 前言
    5.2 分析方法
        5.2.1 物种组成及β多样性
        5.2.2 谱系树的构建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物种组成及β多样性格局
        5.3.2 环境和空间对β多样性的作用
        5.3.3 功能性状和谱系结构
    5.4 讨论
        5.4.1 物种组成及β多样性格局
        5.4.2 扩散限制vs.生境过滤
        5.4.3 生境过滤vs.竞争排斥
        5.4.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2.1 长期监测
        6.2.2 个体水平的功能性状的研究
        6.2.3 “天然的”优势种移除实验
参考文献
附录
简历

(2)千岛湖片段化生境中蚂蚁群落的构建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和生境片段化
        1.1.1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1.1.2 生境片段化
    1.2 群落构建过程的理论研究
        1.2.1 群落构建研究发展历史
        1.2.2 群落构建的主要生态过程
        1.2.2.1 生态位过程
        1.2.2.2 中性过程
        1.2.3 群落构建过程的研究方法
        1.2.3.1 零模型
        1.2.3.2 戴蒙德法则
        1.2.3.3 恒定体型比例模型
        1.2.3.4 Fox优势状态模型
        1.2.3.5 嵌套模型
        1.2.3.6 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
        1.2.3.7 谱系多样性
    1.3 蚂蚁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3.1 蚂蚁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3.2 蚂蚁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进展
        1.3.3 蚂蚁群落谱系多样性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
2 研究地点和数据获取
    2.1 研究地点
    2.2 研究岛屿
    2.3 蚂蚁采集
        2.3.1 陷阱法
        2.3.2 凋落物收集法
        2.3.3 手拣法
    2.4 蚂蚁形态学鉴定
    2.5 蚂蚁基因提取及扩增
        2.5.1 序列扩增及测序分析
    2.6 蚂蚁功能性状测量
    2.7 蚂蚁功能群划分
3 基于竞争作用的群落构建模型验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蚂蚁群落调查充分性
        3.2.3 戴蒙德法则检验
        3.2.4 恒定体型比例模型检验
        3.2.5 Fox优势状态模型检验
    3.3 结果
        3.3.1 岛屿蚂蚁群落调查结果与调查充分性
        3.3.2 戴蒙德法则
        3.3.3 恒定体型比例模型
        3.3.4 Fox优势状态模型
    3.4 讨论
        3.4.1 戴蒙德法则
        3.4.2 恒定体型比例模型
        3.4.3 Fox优势状态模型
4 蚂蚁群落嵌套格局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岛屿及性状参数
        4.2.3 群落嵌套分析
        4.2.4 生境嵌套分析
        4.2.5 被动采样分析
        4.2.6 选择性灭绝和选择性迁入分析
    4.3 结果
        4.3.1 蚂蚁群落嵌套格局
        4.3.2 生境嵌套
        4.3.3 被动采样
        4.3.4 选择性灭绝和选择性迁入
    4.4 讨论
        4.4.1 生境嵌套和被动采样
        4.4.2 岛屿以及物种性状参数对亚优势和专性捕食类群嵌套格局的影响
5 蚂蚁群落多性状功能多样性和单性状分布格局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岛屿参数和功能性状参数选取
        5.2.3 多性状功能多样性指数
        5.2.4 单性状分布指数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岛屿参数对多性状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5.3.2 岛屿参数对单性状分布的影响
        5.3.3 标准化分析
    5.4 讨论
        5.4.1 蚂蚁多性状功能多样性格局
        5.4.2 蚂蚁单性状分布格局
6 蚂蚁群落物种、功能和谱系多样性格局比较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岛屿和性状参数选取
        6.2.3 系统发育树构建
        6.2.4 物种、功能和谱系多样性指数
        6.2.5 谱系信号
        6.2.6 功能和谱系群落结构指数
        6.2.7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系统发育树和谱系信号
        6.3.2 蚂蚁物种、功能和谱系多样性格局
        6.3.3 蚂蚁功能和谱系群落结构格局
    6.4 讨论
7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7.2.1 区域蚂蚁功能群划分
        7.2.2 蚂蚁扩散能力的定量分析
        7.2.3 Beta多样性与群落构建
        7.2.4 蚂蚁群落的变化对岛屿生物群落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3)从“格致”到“科学” ——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研究
        二、清末民国科学启蒙的研究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格致”和“科学”
        二、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
        三、科学启蒙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末的小学“格致”教科书(1840-1911)
    第一节 西学教科书的引进(1840-1896)
        一、书的雏形:早期的西学启蒙译着
        二、中国近代最系统的西学启蒙教科书
    第二节 近代小学“格致”教科书的繁荣(1896-1911)
        一、学堂版教科书
        二、书坊版教科书
        三、官编本教科书
        四、独具特色的教科书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小学“科学”教科书(1912-1937)
    第一节 民初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多样化(1912-1927)
        一、学制与课标
        二、三大书局的科学教科书
    第二节 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模式化时期(1927-1937)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的科学教科书
        二、新课程标准和修正课程标准下的科学教科书
    小结
第三章 全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科学”教科书(1937-1949)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区下的小学科学教科书
        一、国立编译馆与“国定本”科学教科书
        二、正中书局的“新中国教科书”《高级小学自然》
        三、其他科学教科书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根据地的小学科学教科书
        一、陕甘宁边区的自然、常识
        二、晋察冀边区的自然、常识
        三、晋冀鲁豫边区的自然、常识
        四、山东根据地的自然、常识
    第三节 解放区的小学科学教科书
        一、华北解放区的自然、常识
        二、东北解放区的自然、常识
    小结
第四章 从“格致”到“科学”: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科学启蒙
    第一节 教学目的的转变:从社会需要发展到人与社会并重
        一、清末民初以社会实际需要为目的
        二、1922 年新学制后强调人与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教学内容及编排的变化:从“读本”发展到“课本”.
        一、教材内容的选取从重科学知识到实践探究
        二、编写从翻译着作到自编课本
        三、目录从数列式到大单元组织法
        四、语言从“文体”文到“语体”文
        五、图画从普通单一到精美丰富
        六、课文辅助系统从粗略到完善
        七、教材教授法提示由简单到详细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改变:从讲授发展到自主探究
        一、清末民初以知识的讲授为主
        二、1922 年新学制后重视自主探究
    小结
第五章 对当前小学科学教科书编纂的启示
    一、科学教科书的内容如何选择
    二、科学教科书如何编排
    三、科学素养的培养如何落实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研究 ——兼论中国金枪鱼远洋渔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意义及作用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一章 渔业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1.1 渔业管理基本概念
    1.2 渔业管理的发展
    1.3 渔业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1.3.1 公地悲剧
        1.3.2 现代产权理论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4 负责任捕捞
        1.3.5 渔业生态系统方法
第二章 渔业资源管理法律体系
    2.1 传统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法律框架
    2.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3 后UNCLOS时代国际渔业资源管理
        2.3.1 《种群协定》
        2.3.2 《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
        2.3.3 《港口国措施协定》
        2.3.4 《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
        2.3.5 FAO国际行动计划
第三章 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历史演进
    3.1 金枪鱼渔业的发展历史
    3.2 金枪鱼资源渔获历史
    3.3 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演变
第四章 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构建
    4.1 金枪鱼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
        4.1.1 美洲间热带金枪鱼委员会(IATTC)
        4.1.2 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委员会(ICCAT)
        4.1.3 养护南方蓝鳍金枪鱼委员会(CCSBT)
        4.1.4 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
        4.1.5 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
    4.2 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现状
        4.2.1 捕捞数据上报
        4.2.2 渔获量限制
        4.2.3 捕捞能力限制
        4.2.4 合规和执法管理
        4.2.5 兼捕渔获物管理
        4.2.6 技术性管理措施
第五章 金枪鱼渔业管理制度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5.1 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问题
        5.1.1 资源管理技术不足
        5.1.2 资源分配体系的政策缺陷
        5.1.3 执法不力
    5.2 完善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对策
        5.2.1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2.2 加强海上执法
        5.2.3 资源分配决策体系的变革
        5.2.4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5.3 基于使用权的配额分配体系
第六章 中国的金枪鱼渔业发展历程及展望
    6.1 中国金枪鱼渔业介绍
        6.1.1 发展扩张(1988-1994)
        6.1.2 结构调整阶段(1995-1998)
        6.1.3 巩固发展(1999-2015)
        6.1.4 控制规模,规范有序发展(2016-今)
    6.2 中国的金枪鱼渔业政策
    6.3 中国的金枪鱼渔业管理实践
        6.3.1 数据收集和上报
        6.3.2 渔船管理
        6.3.3 船员管理
        6.3.4 加强执法
        6.3.5 参与政策制定
    6.4 中国金枪鱼渔业发展展望
        6.4.1 加强资源调查,提高生产效率
        6.4.2 严惩违法行为,提高履约水平
        6.4.3 完善产业链,开发国内市场
        6.4.4 参与国际合作,维护正当权益
        6.4.5 完善国内立法,加入国际协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5)海南省三沙市空中昆虫群落结构与种群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迁飞
        1.1.1 昆虫迁飞的定义
        1.1.2 迁飞类型
    1.2 迁飞研究进展
        1.2.1 起飞阶段
        1.2.2 定向
        1.2.3 飞行能力
        1.2.4 降落
    1.3 永兴岛的重要性
    1.4 昆虫群落生态学
        1.4.1 昆虫群落生态学的定义
        1.4.2 昆虫群落结构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1 研究内容
        1.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空中昆虫种类组成与结构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
        2.3.1 鳞翅目空中昆虫种类组成
        2.3.2 半翅目空中昆虫种类组成
        2.3.3 鞘翅目空中昆虫种类组成
        2.3.4 昆虫纲其它目空中昆虫种类组成
        2.3.5 物种丰富度
        2.3.6 空中昆虫群落的物种组成
        2.3.7 物种多样性
        2.3.8 优势目和优势种
        2.3.9 昆虫种群类别
        2.3.10 年季间昆虫群落动态
第三章 鳞翅目昆虫主要种类的数量动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
        3.3.1 鳞翅目昆虫年季间动态
        3.3.2 鳞翅目昆虫群落结构
        3.3.3 主要鳞翅目昆虫的种群动态和性比
第四章 半翅目昆虫主要种类的数量动态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
        4.3.1 半翅目昆虫年季间动态
        4.3.2 半翅目昆虫群落结构
        4.3.3 主要半翅目昆虫的种群动态和性比
第五章 鞘翅目昆虫主要种类的数量动态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方法
    5.3 结果
        5.3.1 鞘翅目昆虫年季间动态
        5.3.2 鞘翅目昆虫群落结构
        5.3.3 主要鞘翅目昆虫的种群动态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近代楚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二、研究综述与现状概览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名物训诂、史实考证——体现朴学特色的楚辞着述(一)
    第一节 名物训诂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俞樾楚辞训诂的方法与特色
        一、因声求义
        二、通古义求训诂
        三、因形求义
        四、句法、文法释义
        五、综合考释
        六、实事求是的朴学特色
    第三节 孙诒让楚辞训诂的内容与方法
        一、训诂字词
        二、异文校订
        三、断句之法
    第四节 王树枏《离骚注》的训诂内容与方法
        一、名物训诂
        二、人名考证
        三、地名考证
        四、字词释义
        五、音韵训诂
第二章 审定音韵、考释方言——体现朴学特色的楚辞着述(二)
    第一节 审定音韵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朱骏声《离骚赋补注》:补说音韵与文法
        一、音韵补说
        二、从语音角度考订异文
        三、名物史实考证补说
        四、词意句意补说
        五、句法、文法补说
    第三节 徐昂《楚辞音》:三种韵式、以音校文
        一、《楚辞音》概貌
        二、注音方法:新旧交融
        三、三种韵式:间协、隔协、递协
        四、划分层次:以韵为节
        五、异文校勘:声学原理
    第四节 李翘《屈宋方言考》:注释方言、溯源风物
        一、指明《楚辞》中的楚地方言
        二、注释方言兼补充王、洪之注
        三、注释方言兼纠正王、洪之注
        四、注释方言兼异文考订
        五、兼释楚地文化
第三章 分别段落、阐释义理——体现理学特色的楚辞着述
    第一节 阐释义理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颜锡名《屈骚求志》:以骚解骚、以意逆志
        一、把握结构:分节释义
        二、字词训诂:关乎文理
        三、前后呼应:注重文章脉络
        四、解骚方法:“以意逆志”
        五、楚辞篇目次第考订:以屈原之志为核心
        六、文学观:“文以载道”
    第三节 傅熊湘《离骚章义》:纲举目张、词旨明豁
        一、纲举目张:划分《离骚》章节
        二、承前启后:分析层次
        三、脉络贯通:对《离骚》结构艺术的认识
        四、词旨明豁:释义特点
    第四节 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与毕大琛《离骚九歌释》
        一、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虚实为界、阐释意象
        二、毕大琛《离骚九歌释》:分析主旨、探析结构
第四章 风骚手法、诗教主旨——诗话、词话中的楚辞评论
    第一节 诗话中的楚辞评论概述
    第二节 方东树《昭昧詹言》:庄骚为天地至文
        一、楚辞的产生
        二、庄骚为天地至文
        三、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四、学屈须得法
        五、《招魂》《大招》主旨
    第三节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词之本原乃诗骚精神
        一、词之“本原”与楚辞之本
        一、以风骚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三、继承与突破:以“沉郁”之说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第四节 刘熙载《艺概》:楚辞乃志士之赋
        一、辨析文体:楚辞属于赋体
        二、评定人格:楚辞乃志士之赋
        三、分析艺术特征:综合多法
        四、突破传统:肯定楚辞的辩证之美
第五章 革故鼎新、力求新说——“公羊”学派影响下的楚辞着述
    第一节 力求新说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曹耀湘《读骚论世》:知人论世与楚辞研究
        一、屈原生平
        二、《楚辞》编次考订
        三、《天问疏证》
    第三节 王闿运《楚辞释》:经世思潮与楚辞研究
        一、政治化的阐释特点
        二、“兴楚返王”的主体内容
        三、毁誉参半的影响
    第四节 廖平《楚辞新解》《楚辞讲义》:疑古思潮与楚辞研究
        一、继承传统字词训诂
        二、体现时代特色
        三、附会“六变”思想
        四、提出“屈原否定论”的猜测
        五、“只论不证”的推理
第六章 融通汉宋、综合多家——体现综合融通特色的楚辞着述
    第一节 综合融通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郭焯莹《读骚大例》:读骚六例,融通汉宋
        一、以朴学解骚
        二、依经评骚
        三、以史解骚
    第三节 马其昶《屈赋微》:博采众长、经世致用
        一、屈赋微的注释内容
        二、屈赋微的注释特点
        三、比附史实:经世致用的影响
        四、突出死国精神:寄寓救国之慨
    第四节 郑知同《楚辞考辨》:只论不辨、阐析艺术
        一、《楚辞考辨》体例
        二、考证屈原篇目次第
        三、《离骚》作年
        四、《九歌》篇数
        五、《九歌》各篇所祭之神
        六、《九章》篇次
        七、对楚辞艺术性的分析
第七章 援引西学、变革传统——“新学”背景下的楚辞着述
    第一节 中西融合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梁启超楚辞研究的特点与贡献
        一、屈原作品考订
        二、突出楚辞的文学性
        三、屈原思想渊源与主要行历
        四、屈原“独立不迁”的个性
    第三节 王国维楚辞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一、楚辞对南北文学的继承与突破
        二、屈原的“欧穆亚”精神
        三、二重证据法
    第四节 刘师培对传统楚辞研究的继承与突破
        一、援引西学:推动楚辞“文学地理论”研究
        二、打破传统:确立“宗骚”的文学研究视角
        三、植根小学:校勘楚辞异文
第八章 近代楚辞学的演变轨迹、学术史地位与转型特征
    第一节 近代楚辞学的演变轨迹
        (一)近代前期:继承传统、考辨周翔
        (二)近代中期:突破传统、求新求变
        (三)近代后期:综合融通、别开瑰境
    第二节 近代楚辞学的学术史地位
        (一)对传统楚辞学的总结
        (二)对现当代楚辞学的全新开启
    第三节 近代楚辞学的转型特征
        (一)近代楚辞学的内在矛盾
        (二)近代楚辞学的局限与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7)论黄锦树创作中的“父亲”与“还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一位“小说家中的小说家” 第一节
    有关黄锦树及其创作 第二节
    黄锦树作品介绍 第二章
    民族主义思潮下的华文文学 第一节
    东南亚海外华文文学 第二节
    再次回到马华文学 第三节
    在“悦纳”与“排除”之间的马华文学 第三章
    黄锦树小说中的“还乡主题 第一节
    两个望他乡的游子 第二节
    还乡,家安在? 第三节
    缺席的“中国式”父亲 第四章
    黄锦树小说的创作特色 第一节
    马华文学中的“自然写作” 第二节
    抒情叙事存在,还是书写出口,寓言虚无? 第三节
    小说中的“意象”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附录

(8)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研究进展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范围及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遥感影像处理
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3.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结构特征分析
        3.1.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特征
        3.1.2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
    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2.1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方法
        3.2.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2.3 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确定
        3.2.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变化分析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及核算方法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4.1.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4.2 研究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2.1 供给服务价值评估
        4.2.2 调节服务价值评估
        4.2.3 文化服务价值评估
    4.3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4.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结构特征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异分析
        4.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差异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的定量分析
    5.1 基于相关分析的指数间关联分析
        5.1.1 景观指数间相关性检验
        5.1.2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5.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灰色关联分析
        5.2.1 景观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5.2.2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5.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排序分析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5.3.2 排序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机制探讨
    6.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
    6.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驱动机制
        6.2.1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异质性
        6.2.2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样性
        6.2.3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稳定性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机制
        6.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自然环境影响
        6.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6.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异质性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7.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的技术总体框架
    7.2 土地利用优化工程策略
        7.2.1 土地地类优化
        7.2.2 地类结构优化
        7.2.3 防护治理优化
    7.3 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
        7.3.1 识别生态系统源地
        7.3.2 构建景观累积阻力面
        7.3.3 建立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
        7.3.4 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红水河梯级电站水库鱼类资源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河流型水库鱼类资源研究现状
        1.1.1 主要研究内容
        1.1.2 主要研究方法
        1.1.3 我国河流型水库鱼类资源的变化趋势
    1.2 红水河概况
        1.2.1 地理位置
        1.2.2 河系特征
        1.2.3 梯级电站建设
    1.3 红水河鱼类资源研究概况
    1.4 水库鱼类资源面临的问题
        1.4.1 江河水利工程对水库鱼类资源的影响
        1.4.2 渔业生产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1.5 本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调查研究方法
    2.1 调查范围
    2.2 调查项目
    2.3 鱼类资源调查
        2.3.1 鱼类样本采获方法
        2.3.2 样本测定及年龄鉴定
    2.4 渔业生产调查
    2.5 理化因子调查
        2.5.1 采样点设置
        2.5.2 水样采集及保存
        2.5.3 测定项目及检测方法
    2.6 数据处理
        2.6.1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2.6.2 Jaccard相似性系数公式
        2.6.3 相对重要性指数(IRI)
        2.6.4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
        2.6.5 体长(L)与体重(W)关系式
        2.6.6 成熟系数公式
        2.6.7 丰满度公式
        2.6.8 繁殖力公式
        2.6.9 水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
        2.6.10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2.6.11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第三章 红水河鱼类资源现状
    3.1 红水河鱼类物种组成
    3.2 红水河鱼类区系分析
    3.3 各库区渔获物组成及优势种
        3.3.1 天生桥库区
        3.3.2 平班库区
        3.3.3 龙滩库区
        3.3.4 岩滩库区
        3.3.5 大化库区
        3.3.6 乐滩库区
        3.3.7 桥巩库区
    3.4 各库区采获鱼类样本的物种多样性
        3.4.1 各库区鱼类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
        3.4.2 各库区采获鱼类群落的相似性
    3.5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
    3.6 鱼类多样性特征分析
    3.7 外来物种对红水河鱼类资源状况的影响
    3.8 渔业生产
第四章 红水河主要经济鱼类及生物学
    4.1 主要经济鱼类种类及生态特点
    4.2 几种主要经济鱼类种群现状
        4.2.1 鲫鱼
        4.2.2 南方拟餐
        4.2.3 餐
        4.2.4 尼罗罗非鱼
        4.2.5 大口鲇
        4.2.6 黄颡鱼
第五章 理化因子
    5.1 物理指标
    5.2 化学指标
    5.3 各库区水质状况评价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及其参加的课题

(10)UNESCO文化多样性理念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UNESCO 对“文化多样性”的新认识
        1.1.2 《世界遗产公约》及相关体系的发展
    1.2 概念定义
        1.2.1 “文化多样性”理念与 UNESCO 的认识
        1.2.2 世界遗产保护体系
    1.3 文献综述
        1.3.1 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学术着作
        1.3.2 UNESCO 与世界遗产保护相关文献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1.5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第2章 当代“文化多样性”理念的形成:学术渊源与时代背景
    2.1 “文化”、文化哲学与文化研究
        2.1.1 人文主义文化哲学
        2.1.2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
        2.1.3 欧洲人文主义文化概念的形成
        2.1.4 一战前后的文化概念
        2.1.5 人类学文化概念与全球化
    2.2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多样性”
        2.2.1 不同的进化观点
        2.2.2 传播论和文化区域理论
        2.2.3 文化相对论
        2.2.4 文化功能学派与新文化进化论
        2.2.5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人类学
    2.3 UNESCO“文化多样性”定义的提出背景
        2.3.1 官方概念提出的过程
        2.3.2 全球政治与社会背景
    2.4 UNESCO《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概念阐释与意义
        2.4.1 特性、多样性和多元化
        2.4.2 文化多样性与人权保障
        2.4.3 文化多样性与创作
        2.4.4 文化多样性与国际团结
        2.4.5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意义
    2.5 小结
第3章 基础与酝酿:1946-1972
    3.1 “文化多样性”概念在 UNESCO 工作中的五个阶段
    3.2 二战及其后的理论背景
    3.3 1946-1972 年的 UNESCO 文化政策
        3.3.1 文化与知识(1945 年以后)
        3.3.2 文化与政治(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
    3.4 UNESCO 文化政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3.4.1 建立规范与立法
        3.4.2 传播学术思想
        3.4.3 分配技术与资金
        3.4.4 结合当代生活与跨文化交流
    3.5 小结
第4章 开端与发展:1972-1992
    4.1 冷战时期的理论背景
    4.2 1972-1992 年的 UNESCO 文化政策
    4.3 文化遗产相关的政策重点
    4.4 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具体影响
        4.4.1 建立规范与立法
        4.4.2 传播学术思想
        4.4.3 分配技术与资金
        4.4.4 结合当代生活与跨文化交流
        4.4.5 推动文化交流
    4.5 小结
第5章 反思与转变:1992-21 世纪
    5.1 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与学术观念
    5.2 1992 年以后的 UNESCO 的文化政策
    5.3 世界遗产保护相关文化多样性政策
    5.4 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具体影响
        5.4.1 建立规范与立法
        5.4.2 传播学术思想
        5.4.3 分配技术与资金
        5.4.4 结合当代生活
        5.4.5 推动文化交流
    5.5 小结
第6章 全球战略:世界遗产理论范式转变
    6.1 全球战略的提出与理论背景
    6.2 世界遗产的不平衡性研究 1994-2003
        6.2.1 简介
        6.2.2 分析成果
        6.2.3 结论
    6.3 关于突出普遍价值概念的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精神圣地与文化景观:澳洲乌卢鲁秘密圣地与其他宗教、精神遗产
    7.1 澳洲乌卢鲁-卡塔曲塔国家公园
        7.1.1 简介与历史
        7.1.2 文化景观与宗教精神
        7.1.3 价值评估
        7.1.4 管理规划
        7.1.5 “文化多样性”的观念
    7.2 五台山世界遗产
        7.2.1 遗产描述
        7.2.2 历史与发展
        7.2.3 价值评估与标准阐释
    7.3 日本平泉净土宗庙宇、园林与考古遗迹
        7.3.1 遗产描述
        7.3.2 价值评估与标准阐释
        7.3.3 申报过程
    7.4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
        7.4.1 遗产描述与申报过程
        7.4.2 价值评估
        7.4.3 标准阐释
    7.5 小结
第8章 文化线路:人类学与全球化的遗产定义
    8.1 概念产生始于跨学科研究、文化交流与地区发展背景
        8.1.1 欧洲文化线路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8.1.2 美国国家公园遗产廊道侧重区域规划与发展
    8.2 理论发展过程体现文化多样性的当代内涵
    8.3 文化线路的元素特征
    8.4 世界遗产与预备名录的文化线路
        8.4.1 世界遗产名录的第一条文化线路
        8.4.2 预备名录中的文化线路
    8.5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1.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 3 个阶段与 UNESCO“文化多样性”理念的变化
        9.1.2 产生影响的 5 种途径与 2 种方式
        9.1.3 理论与实践的 3 个当代案例
        9.1.4 世界遗产保护范式转变
    9.2 讨论:世界遗产发展的新趋势与对中国的启发
        9.2.1 世界遗产发展的新趋势
        9.2.2 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热带地理》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片段化森林群落多维度和多尺度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D]. 仲磊. 浙江大学, 2021(01)
  • [2]千岛湖片段化生境中蚂蚁群落的构建机制[D]. 赵郁豪. 浙江大学, 2020(08)
  • [3]从“格致”到“科学” ——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研究[D]. 刘俊.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4]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研究 ——兼论中国金枪鱼远洋渔业的发展[D]. 沈卉卉.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5]海南省三沙市空中昆虫群落结构与种群动态[D]. 周先涌.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0)
  • [6]近代楚辞学研究[D]. 吴慧鋆. 苏州大学, 2018(12)
  • [7]论黄锦树创作中的“父亲”与“还乡”[D]. 黄丽铃. 南京大学, 2016(02)
  • [8]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D]. 岑晓腾. 浙江大学, 2016(12)
  • [9]红水河梯级电站水库鱼类资源初步分析[D]. 陈柏娟. 广西大学, 2015(05)
  • [10]UNESCO文化多样性理念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影响[D]. 徐知兰. 清华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热带地理》2003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