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总磷含量的测定

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总磷含量的测定

一、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总磷含量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邹岩利[1](2021)在《不同磷源对蛋鸡生产性能、胫骨质量与肠道磷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磷是蛋鸡的必需矿物元素之一,本研究针对在添加1500U/kg植酸酶(PHY)的条件下对目前蛋鸡日粮中磷的几种不同来源:磷酸氢钙(DCP)、磷酸一二钙(MDC P)、磷酸二氢钙(MCP)进行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磷源对不同产蛋阶段蛋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骨密度和磷的消化吸收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磷源对不同产蛋阶段蛋鸡的适用性,为饲料生产中优质磷来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试验一不同来源磷对产蛋高峰期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胫骨磷含量以及肠道吸收的影响。试验选用3600只49周龄高峰期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90只蛋鸡。所有组都在添加1500 U/kg植酸酶的条件下进行,试验进行五种不同日粮处理,其中对照组(CON组)以磷酸氢钙(DCP)为无机磷来源;磷酸一二钙组(MDCP组)为磷酸一二钙等磷替换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组(MCP组)为磷酸二氢钙等磷替换磷酸氢钙;90%磷酸一二钙组(90%MDCP组)按磷酸一二钙组90%的水平添加;85%磷酸二氢钙组(85%MCP组)按磷酸二氢钙组85%水平添加。设置90%MDCP组和85%MCP组是根据MDCP和MCP相对DCP生物学效价分别按110%和120%计。在试验进行的第2、4、6、8、10、12周进行蛋品质测定,第6、12周采集血液样品,试验开始后第12周末采集胫骨,肾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分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蛋品质在试验全程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从数据上分析,MCP组产蛋率最高,蛋重最高,破蛋率最低,是产蛋高峰期最优的供磷组合,且90%MDCP组和85%MCP组在产蛋性能上并未表现出显着低于其他试验组的结果,因此可以考虑在添加植酸酶条件下适当降低磷的供应,以降低成本,但由于磷供应量的降低,导致血液磷含量的降低,这有可能对于更长期的产蛋产生不利影响。试验二不同来源磷对产蛋末期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胫骨磷含量以及肠道吸收的影响。试验选取1800只100周龄产蛋末期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蛋鸡。此日粮处理、样品采集与试验一完全一致,结果表明蛋品质无显着性差异(P>0.05),全周期90%MDCP组产蛋重显着高于85%MCP组(P<0.05)。85%MCP组破蛋率显着于MCP组(P<0.05)。从产蛋性能来讲推测使用MCP和MDCP与植酸酶的搭配要优于其他组合,85%MCP组已无法满足产蛋末期生产需要。在血液指标分析可知,MCP组血钙、血磷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以上可推荐在产蛋末期在添加1500U/kg条件下使用MDCP或DCP作为无机磷源更利于生产,在产蛋末期使用85%MCP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P<0.05)。

尹伟[2](2020)在《磷酸分解磷矿关键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法磷酸是制取磷酸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磷化工行业的基础产品,广泛应用于磷酸盐工业和磷复肥行业当中,需求量大,传统湿法磷酸的生产主要是以硫酸分解磷矿制取磷酸。传统二水法湿法磷酸会产生大量的磷石膏,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消化这部分磷石膏。因此提出用磷酸法分解磷矿制取高纯度白石膏技术解决方案,磷酸分解磷矿产生的废渣量非常少,第二步沉淀产生的石膏白度和纯度均较高,从源头上解决了磷石膏的难以利用问题。采用磷酸两步法分解磷矿,第一步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温度、液固比、磷酸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反应得到磷酸二氢钙液相与反应废渣,在加入适宜助剂种类与用量并在适宜的过滤机选择下进行固液分离,第二步加入浓硫酸沉淀钙,得到高纯度的白石膏和磷酸,部分磷酸和洗涤液返回到第一步磷酸分解磷矿系统中。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反应温度、液固比、磷酸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中、高品位磷矿分解率的影响,并确定适宜工艺条件下磷矿的分解率,该实验较合适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75℃,液固比9:1,反应时间3h,磷酸浓度30%(以P2O5计算),该条件下,磷矿的分解率分别为99.78%、98.62%。采用响应曲面法进一步对磷酸分解高品位磷矿优化实验,建立了磷矿分解率与A反应温度、B磷酸浓度、C液固比三因素的二次回归模型方程:Y=91.92+5.60XA+0.48XB+11.60XC-0.35XAXB-4.65XAXC+2.30XBXC+5.86XA2-14.74XB2-7.43XC2。用建立的模型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液固比10:1,磷酸浓度27%,该条件下的磷矿分解率为96.6%,与模型的预测值接近,模型可用于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了酸解磷矿过程中,较优工艺条件下F、P在气、液、固三相中的平衡分布。为磷酸分解磷矿过程中F的回收利用提供基础性理论指导。为了得到磷酸产品,同时使部分磷酸返回到磷酸分解磷矿系统中,需要使用硫酸沉淀分解液中的钙离子,得到磷酸与白石膏。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浓硫酸与磷矿分解液反应时硫酸过量系数、反应温度与时间3个工艺参数对反应后石膏性能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工艺参数为硫酸过量系数1.1~1.2,反应温度为65~75℃,反应时间为2h,并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石膏中游离水含量约为38.5%,水溶性P2O5含量约为1.92%。采用偏光显微镜观测石膏晶型,石膏为片状晶体,尺寸较小,含有部分碎晶,实际工业化生产中由于有大量的晶种,石膏晶型尺寸会有很大改善,同时石膏中的游离水与水溶磷会相应下降。实验条件下的石膏的白度为85~88。

张晓[3](2020)在《不同养殖密度及饲料蛋白质、磷含量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营养代谢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红鳍东方鲀幼鱼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养殖密度及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蛋白质、磷含量对红鳍东方鲀生长、饲料利用、氮磷排泄、血清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相关代谢过程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平均初始体重15.60 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研究对象,设计两因素三水平(2×3)的实验,配制3种不同蛋白梯度(38.87%(低蛋白组)、45.55%(中蛋白组)及51.00%(高蛋白组),占饲料干重)的等脂实验饲料,设置3个密度梯度为:1.53 kg/m3(0.196 m3体积的实验桶,每桶20尾鱼,低密度组)、2.30kg/m3(每桶30尾鱼,中密度组)、3.06kg/m3(每桶40尾鱼,高密度组)。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实验为期8周,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结果显示,增重率在高、中蛋白组显着高于低蛋白组(P<0.05),但当饲料蛋白含量一定时,养殖密度对增重率没有显着性影响。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鱼体常规成分没有显着性影响。当饲料蛋白一定时,高密度组的血清总蛋白和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中密度组(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在低蛋白组显着高于中蛋白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在低蛋白组显着高于高蛋白组(P<0.05)。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氨氮排泄没有显着性交互作用。静水投喂3 h后氨氮排泄率在高密度组显着高于低密度组(P<0.05)。结论:45.55%饲料蛋白质含量已经能够满足红鳍东方鲀幼鱼正常生长的需求。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氨氮排泄没有显着性交互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适宜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5.55%,适宜的养殖密度为2.30kg/m3。2. 饲料中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磷排泄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平均初始体重14.98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研究对象,设计两因素三水平(2×3)的实验,配制3种不同总磷梯度(0.68%(低磷组)、0.98%(中磷组)、1.31%(高磷组),占饲料干重)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设置3个密度梯度为:1.53kg/m3(0.196m3体积的实验桶,每桶20尾鱼,低密度组)、2.30kg/m3(每桶30尾鱼,中密度组)、3.06kg/m3(每桶40尾鱼,高密度组)。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实验为期8周,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结果显示,低密度组摄食率显着高于中密度组(P<0.05)。增重率在高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低密度组显着高于高密度组(P<0.05)。静水投喂3h后,高磷组养殖水体活性磷酸盐、总磷浓度显着高于中磷、低磷组,中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高密度组养殖水体活性磷酸盐浓度显着高于低密度组(P<0.05)。高密度、中密度密度组养殖水体总磷浓度显着高于低密度组(P<0.05)。低磷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高磷组(P<0.05)。中磷组全鱼粗蛋白显着高于高磷组(P<0.05)。全鱼灰分含量在高磷、中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全鱼钙、磷含量在高磷、中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碱性磷酸酶在低磷组显着高于中磷、高磷组(P<0.05)。血清磷含量在低磷组显着高于高磷组(P<0.05)。血清维生素D3含量在高磷、中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在高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血清皮质醇含量在低磷组显着高于高磷组(P<0.05)。饲料磷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皮质醇、维生素D3、降钙素、甲状旁腺素、脊骨钙磷含量、全鱼钙含量及水体活性磷酸盐浓度的影响具有显着性交互作用。结论:低磷(0.68%)和高养殖密度(3.06kg/m3)都会抑制红鳍东方鲀的生长。饲料中磷含量和养殖密度的增加会使水体中的磷排泄量增加。饲料磷含量升高显着降低了红鳍东方鲀幼鱼鱼体和血液中脂肪的积累。磷含量的不足会导致红鳍东方鲀幼鱼矿化作用降低,影响血液中的钙磷代谢。饲料磷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钙磷代谢具有显着性交互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适宜的饲料总磷含量为0.98%,适宜的养殖密度为2.30kg/m3。3. 水解鱼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平均初始体重14.96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研究对象,设计2个对照组,正对照组鱼粉为40%,负对照组鱼粉为28%,并在负对照组中分别添加5.2%、10.4%水解鱼蛋白(替代6%、12%鱼粉),共配制4种等氮等脂实验饲料,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实验为期8周,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增重率在正对照组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5.2%、10.4%水解鱼蛋白组和正对照、负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静水投喂3h后,正对照组水体中氨氮浓度显着高于负对照组和5.2%水解鱼蛋白组(P<0.05),与10.4%水解鱼蛋白组差异不显着(P>0.05)。10.4%水解鱼蛋白组显着高于5.2%水解鱼蛋白组(P<0.05),与负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5.2%水解鱼蛋白组与负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补体蛋白C3含量在负对照组显着低于5.2%、10.4%水解鱼蛋白组和正对照组(P<0.05)。血清补体蛋白C4含量在负对照组和5.2%水解鱼蛋白组显着高于10.4%水解鱼蛋白组和正对照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M在10.4%水解鱼蛋白组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高鱼粉具有显着的促生长作用,但较高的鱼粉含量会造成水体中氨氮排泄量的增加,添加适量的水解鱼蛋白(5.2%)可减少水体中的氨氮排泄量。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水解鱼蛋白(10.4%)替代鱼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鱼体的免疫能力。

王璞[4](2020)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磷、铁的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一:基于生长和饲料利用率评价大口黑鲈饲料中可消化磷需求量本试验研究了在大口黑鲈的实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磷酸二氢钙(MCP)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鱼体组成、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沉积率、椎骨的钙和磷含量以及血浆钙和磷含量的影响,以评估大口黑鲈饲料磷的最佳需求。配制了六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通过补充MCP(0、5、10、15、20和25 g/kg)使其含有不同水平的可消化磷(5.7、6.7、7.8、8.7、9.3和10.0 g/kg)。每种饲料饲喂三组大口黑鲈幼鱼(初始体重16.5±0.15 g,每组25尾),养殖试验共持续60天。结果表明,随着磷水平的升高,鱼体增重率显着增加,饲料系数,脏体比和肝体比显着降低(P<0.05)。随着磷水平的升高,全鱼的粗灰分,磷和钙含量,磷的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沉积率也显着增加(P<0.05)。当饲料可消化磷分别达到9.3、9.3和7.8 g/kg后,椎骨磷和钙水平以及血浆磷基本达到稳定,不再显着增加(P>0.05)。基于增重率和椎骨磷含量的折线模型分析表明,大口黑鲈的可消化磷需求量分别为8.9和9.6g/kg。综上,在饲料中添加MCP可以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建议饲料中可消化的磷需求量为8.9 g/kg。试验二:不同磷水平饲料中补充柠檬酸对大口黑鲈的作用效果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对大口黑鲈生长、营养物质利用和氮(N)、磷(P)排放的影响。分别配制磷酸二氢钙(MCP)添加量为5、10、15 g/kg的三组饲料(P5,P10,P15),在P5,P10饲料中分别添加10 g/kg的柠檬酸,共5组试验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16.0±0.16 g)的大口黑鲈60天。结果显示,随着MCP添加量的增加,大口黑鲈增重率、全鱼粗灰分、全鱼磷、蛋白沉积率、磷沉积率、磷消化率、P排放量、椎骨磷和血浆磷含量均显着增加(P<0.05),N排放量和全鱼粗脂肪含量显着下降(P<0.05)。在P5饲料中添加柠檬酸,显着提高了鱼体增重率(+5.6%)和血浆磷含量,降低了饲料系数(-0.05)和N排放量(P<0.05),达到了和P10组基本一致的水平(P>0.05);在P10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在数值上改善了生长性能(P>0.05),达到了和P15组基本一致的水平(P>0.05)。此外,在P5,P10饲料中补充柠檬酸,均显着提高了磷消化率,降低了P排放量(P<0.05)。综上所述,在低磷饲料中添加10 g/kg的柠檬酸可改善大口黑鲈生长、提高饲料和磷的利用率。试验三:大口黑鲈对铁需求的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铁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营养成分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分别配制铁含量为187.1 mg/kg和104.8 mg/kg的基础实用饲料和半纯化饲料,在两个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无机铁(硫酸亚铁)0、50、100、200、400 mg/kg,制成10组饲料,饲喂体重为13.52±0.15 g的大口黑鲈8周。结果表明,在半纯化饲料和实用饲料中,随铁添加量增加,大口黑鲈增重率、蛋白沉积效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量、血清铁含量和过氧化氢酶含量增加,饲料系数降低(P<0.05),当铁添加量达到100 mg/kg后,上述指标基本达到稳定;根据增重和添加量的折线回归分析,所确定的实用饲料和半纯化饲料中的适宜铁添加量分别是76.6 mg/kg和81.9 mg/kg;此外,实用饲料在生长性能、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含量等方面要显着优于半纯化饲料(P<0.05)。综上,大口黑鲈实用饲料和半纯化饲料中铁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76.6 g/kg和81.9 g/kg,此时饲料中的总铁含量分别为263.7mg/kg和186.7 mg/kg。试验四:大口黑鲈饲料中有机铁的效价评估本试验旨在评估有机铁在大口黑鲈饲料中的效价。配制以酪蛋白和鱼粉为主要蛋白质源的半纯化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对照组)分别补充无机铁(硫酸亚铁)50、100和200 mg/kg,有机铁(酵母铁)25、50和100 mg/kg,共7组饲料,饲喂大口黑鲈(13.52±0.15 g)8周。结果表明,添加两种铁源显着影响了增重率,饲料系数,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P<0.05)。饲料中补充无机铁≥50 mg/kg和有机铁≥25 mg/kg,显着提高了增重率,降低了饲料系数;当无机铁的添加量达到100 mg/kg,有机铁的添加量达到50 mg/kg时,血红蛋白含量基本达到稳定,而红细胞的数量则随铁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根据增重率和血红蛋白的回归分析,以FeSO4为铁源时,铁的补充量为92.0-104.5 mg/kg,以有机铁为铁源时,铁的补充量为46.2-51.1 mg/kg。以增重率和血红蛋白为评价指标,有机铁对无机铁的相对生物效价为197%和218%。

商军,华贤辉,张浩然,田恺,张亦菲,徐汀[5](2020)在《对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磷含量标准的修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国家标准GB/T 6437—2002《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进行修订。增加了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和磷标准贮备液的保存期;删除干灰化法中"不适用于含磷酸二氢钙(Ca(H2PO4)2)的饲料"的内容;修订了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修订后的方法,经试验验证,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0 mg/kg和60 mg/kg,磷在0~15.0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方法回收率为94.6%~98.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4.1%,磷酸二氢钙对饲料中总磷的测定无影响。修订后方法应用于实际各类饲料产品中总磷含量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时博[6](2018)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磷的最适需求量及高水溶性磷酸—二钙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在低磷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二氢钙(MCP)和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MDCP),通过研究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氮和磷的消化率与沉积率以及全鱼和椎骨磷含量与全鱼粗灰分含量的影响,确定大口黑鲈对磷的最适需求量以及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同时,通过对胆汁酸合成及脂肪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的研究,确定磷元素对大口黑鲈脂质代谢的影响。1.大口黑鲈对磷的最适需求量及磷元素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在低磷基础饲料(6.6g/kg)中分别添加8.86、11.08、13.29、15.51g/kgMCP,使其所提供的磷水平为2.0、2.5、3.0、3.5 g/kg。并把5种饲料分别命名为P0、P2.0、P2.5、P3.0、P3.5。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8.5±0.01)g的大口黑鲈,每组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MCP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时,不仅可以提高鱼体增重率,还可以增加鱼体磷和氮的沉积率。分别通过折线模型和二元回归模型分析确定,当饲料可消化磷水平为0.51%时(此时总磷含量为0.98%),获得最高增重率和磷沉积率。低磷胁迫对大口黑鲈肝脏没有影响,且肝脏组织结构正常,没有明确病理反应,但缺磷情况下会引起大口黑鲈血磷水平的降低。针对大口黑鲈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水平分析表明,MCP的添加可以通过上调APOA1增加胆固醇向肝脏的转运,同时还上调CYP7A1激活胆汁酸的合成通路及胆固醇代谢通路。此外,在最适磷添加水平下,还可以上调CPT1α,调节大口黑鲈对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促进鱼体能量代谢。2.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相对于磷酸二氢钙生物学利用率的研究:在低磷基础饲料(6.6g/kg)中分别添加8.86、11.08、13.29、15.51 g/kg的MCP,以及9.34、11.67、14.01、16.34 g/kg的MDCP,使得2种磷酸盐所提供的磷均分别为2.0、2.5、3.0、3.5 g/kg,9种饲料分别命名为P0、P2.0、P2.5、P3.0、P3.5、DP2.0、DP2.5、DP3.0、DP3.5。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8.5±0.01)g的大口黑鲈,每组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养殖周期为8周。双因素结果显示:随饲料中磷水平的升高显着提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磷消化率与沉积率、氮沉积率以及全鱼和椎骨磷含量和全鱼粗灰分含量(P<0.05),且2种磷源间对以上指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着(P>0.05)。分别以增重率和磷沉积率为指标,通过斜率比法计算得出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00%和118%。由此表明在水产饲料中MDCP能够替代MCP的使用,同时还具有价格低于MCP的优势(当饲料中总磷含量为0.98%时,用MDCP替代MCP可以大约节约1043/吨)。

时博,郁欢欢,郑银桦,吴秀峰,陈沛,梁旭方,薛敏[7](2018)在《大口黑鲈对磷的最适需求量以及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在低磷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二钙(MCP)和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MDCP),通过研究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氮和磷的消化率与沉积率以及全鱼和椎骨磷含量与全鱼粗灰分含量的影响,确定大口黑鲈对磷的最适需求量以及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首先配制低磷基础饲料,然后在低磷基础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8.86、11.08、13.29、15.51 g/kg M CP,以及9.34、11.67、14.01、16.34 g/kg高水溶性M DCP,使得2种磷酸盐所提供的磷均分别为2.0、2.5、3.0、3.5 g/kg,9种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P0、P2、P2.5、P3、P3.5、DP2、DP2.5、DP3、DP3.5。每种饲料投喂4桶(重复)初始体重为(8.53±0.01)g的大口黑鲈,每个桶放养40尾,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MCP和高水溶性MDCP均显着提高了大口黑鲈的增重率、磷消化率与沉积率和全鱼粗灰分含量(P<0.05),且2种磷源对以上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随MCP添加水平的升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全鱼粗灰分含量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磷沉积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均以P0组最低。随高水溶性MDCP添加水平的升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磷消化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磷沉积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以P0组磷沉积率最低,DP3组磷沉积率最高。分别以增重率和磷沉积率为指标,通过斜率比法计算得出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00%和118%。以M CP为磷源,饲料可消化磷含量为0.51%时,增重率和磷沉积率达到最高。以高水溶性MDCP为磷源,饲料可消化磷含量为0.52%时,磷沉积率达到最高。

高文龙,陈学航,张建刚,王佳才,肖超,冯永渝,李顺方[8](2017)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磷酸二氢钙中磷和钙》文中研究说明磷酸二氢钙用途广泛,可作为肥料、饲料原料(畜禽磷和钙的主要来源),也可用作膨松剂、面团调节剂、缓冲剂、营养增补剂、乳化剂、稳定剂等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中磷和钙含量的快速监测对于控制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快速、准确地测定磷酸二氢钙中钙和磷的含量意义重大。测定磷的常用方法是磷钼酸重量法。GB/T

黄在龙[9](2017)在《低品位磷矿湿法磷酸法制磷酸一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磷酸一钙是磷酸钙盐中磷含量最高、溶解度最大、生物学效应最好的一种盐。目前工业上生产磷酸一钙主要是用热法磷酸或者二水法湿法磷酸净化后得到的高浓度磷酸与碳酸钙反应。但是,热法磷酸生产成本高、能耗大、适用于磷精矿,硫酸法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附加值低的磷石膏,造成资源的浪费。本研究用盐酸分解低品位磷矿,用筛选的萃取剂把铁等杂质离子从溶液中转移出去,用净化后的溶液直接生产磷酸一钙,综合利用钙磷资源,从而提高磷矿资源利用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部分:用盐酸分解磷矿,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盐酸浓度、盐酸实际用量(酸比)、反应时间、加料温度等因素对磷矿中磷及其他杂质离子浸出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进一步优化浸矿工艺条件,权衡目标物质磷与杂质离子铁的浸出率,选择最优的浸矿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20wt%、酸比1.01、加矿温度25℃、反应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磷的浸出率可达96.75%,铁的浸出率为22.85%,既保证了较高的磷浸出率,又抑制了磷矿中铁的浸出。选取不同的溶剂正丁醇、正戊醇、辛醇、异丙醚、石油醚、甲基异丁基醚(MTBE)、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磷酸三丁酯(TBP)、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DEPHA)、MIBK+DEPHA、TBP+DEPHA、MIBK+TBP作为萃取剂,除去浸出液中的铁,选出分离效果最好的萃取剂TBP+MIBK混合萃取剂,铁磷的分离系数F,PO可达467.47。设计均匀试验,考察萃取因素对萃取指标的影响,对数据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描述混合萃取剂的比例、相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因素与磷铁分离系数的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y=150.8823-35.6023X1+1.1037X1 X2+0.7152X1 X4-0.3297X2 X3-0.2784X2 X4+0.0096X3 X4+0.7008X22-0.0203X42并通过回归方程给出最优化的萃取工艺条件为:混合萃取剂的组成比例为1:1,相比为1:1,萃取时间23min,萃取温度25℃。采用相比变化法,绘制萃取平衡等温线,得到铁离子的萃取饱和容量为25 g/L,以及萃取平衡方程:y=25.54-49.72e-3.31x经过萃取净化的磷酸,通过调节溶液的pH=3、调节钙磷比为1:(4.7—4.8),结晶过滤并干燥得到白色产品磷酸一钙。

李优琴,吕康,周维仁,陈小龙[10](2016)在《饲料级磷酸盐中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建立饲料级磷酸盐中磷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磷酸盐中总磷含量的测定条件,并与国标方法进行比较测定了不同种类饲料级磷酸盐样品。[结果]优化后的测试条件为:测试波长420 nm,显色酸度控制在0.51.0 mol/L,显色温度不低于15℃,显色时间2030 min。方法回收率97.5%100.1%,比较2种方法测定各样品的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结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级磷酸盐中磷的含量,方法简单、快捷,可以满足标准要求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二、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总磷含量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总磷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磷源对蛋鸡生产性能、胫骨质量与肠道磷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磷
        1.1.1 磷的吸收与转运
        1.1.2 影响磷代谢的调控因素
        1.1.3 影响磷吸收的调控因素
    1.2 磷对蛋鸡的重要性以及需要量
    1.3 磷酸盐类型及特点
        1.3.1 磷酸氢钙
        1.3.2 磷酸二氢钙
        1.3.3 磷酸一二钙
        1.3.4 不同来源的磷酸盐对蛋鸡的应用效果
    1.4 植酸酶的应用
        1.4.1 植酸酶的来源
        1.4.2 植酸酶的作用机理
        1.4.3 植酸酶在蛋鸡生产上的重要作用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试验一:不同来源磷对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蛋性能、胫骨磷含量以及肠道吸收的影响
        2.1.2 试验二:不同来源磷对产蛋末期蛋鸡产蛋性能、胫骨磷含量以及肠道吸收的影响
    2.2 基础饲粮组成
    2.3 饲养管理
    2.4 检测指标和方法
        2.4.1 生产性能指标
        2.4.2 血液指标
        2.4.3 蛋品质指标
        2.4.4 胫骨指标
        2.4.5 肠道及肾脏指标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一不同来源磷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的影响
        3.1.1 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1.2 不同来源磷对产蛋高峰期蛋鸡蛋品质指标的影响
        3.1.3 对蛋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1.4 不同来源磷对产蛋高峰期蛋鸡胫骨质量参数的影响
        3.1.5 不同来源磷对产蛋高峰期蛋鸡肠道基因表达指标的影响
    3.2 试验二不同来源磷对产蛋末期蛋鸡的影响
        3.2.1 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2.2 不同来源磷对产蛋末期蛋鸡蛋品质指标的影响
        3.2.3 对蛋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2.4 不同来源磷对产蛋高峰期蛋鸡胫骨质量参数的影响
        3.2.5 不同来源磷对产蛋末期蛋鸡肠道基因指标的影响
4 讨论
    4.1 在添加植酸酶条件下不同来源磷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的影响
    4.2 在添加植酸酶条件下不同来源磷对产蛋末期蛋鸡的影响
5 结论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磷酸分解磷矿关键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世界磷矿资源概述
    1.2 我国磷矿资源的分布、特点及主要用途
        1.2.1 磷酸种类
        1.2.2 磷酸生产工艺概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磷矿的湿法分解工艺探讨
        1.3.1 硫酸分解工艺
        1.3.2 盐酸分解工艺
        1.3.3 硝酸分解工艺
        1.3.4 混酸分解工艺
        1.3.5 硫酸氢铵分解工艺
        1.3.6 硫酸和硫酸氢铵混合分解工艺
        1.3.7 有机酸分解工艺
    1.4 磷酸二氢钙
    1.5 磷石膏
        1.5.1 磷石膏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1.5.2 磷石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5.3 磷石膏在新型材料上的应用
    1.6 选题背景及意义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目的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2.1.1 磷矿原料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流程
    2.3 实验分析方法
        2.3.1 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分析
        2.3.2 磷酸分解磷矿中氟含量测定分析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2.3.4 扫描电镜分析
        2.3.5 白度分析
        2.3.6 石膏游离水含量的测定
        2.3.7 石膏水溶性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
第三章 磷酸分解磷矿的工艺研究
    3.1 实验方法
    3.2 单因素实验设计
    3.3 单因素实验结果
        3.3.1 温度对磷矿分解率的影响
        3.3.2 液固比对磷矿分解率的影响
        3.3.3 反应时间对磷矿分解率影响
        3.3.4 磷酸浓度对磷矿分解率的影响
        3.3.5 X射线衍射分析
        3.3.6 扫描电镜分析
    3.4 磷酸分解中品位磷矿实验研究
        3.4.1 单因素实验设计
        3.4.2 单因素实验结果
        3.4.2.1 温度对磷矿分解率的影响
        3.4.2.2 液固比对磷矿分解率的影响
        3.4.2.3 反应时间对磷矿分解率的影响
        3.4.2.4 磷酸浓度对磷矿分解率的影响
    3.5 响应曲面法优化实验
        3.5.1 响应曲面法实验设计
        3.5.2 建立回归模型
        3.5.3 模型检验与分析
        3.5.4 优化结果的验证
    3.6 磷酸分解磷矿时P、F的迁移分布
        3.6.1 实验条件一P、F分布
        3.6.2 实验条件二下P、F分布
        3.6.3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酸沉淀钙盐的工艺研究
    4.1 实验方法与流程
        4.1.1 分解液的制备
        4.1.2 硫酸沉淀钙盐流程
    4.2 硫酸沉淀钙盐条件实验
        4.2.1 硫酸用量对石膏的影响
        4.2.2 反应温度对石膏的影响
        4.2.3 反应时间对石膏的影响
    4.3 硫酸沉淀钙盐优化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4.4 石膏扫描电镜图(SEM)
    4.5 本章部分实验过程记录
    4.6 石膏白度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1.1 磷酸分解磷矿
        5.1.2 硫酸沉淀钙盐工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不同养殖密度及饲料蛋白质、磷含量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营养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鱼类蛋白质营养的研究进展
        1.1.1 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1.1.2 蛋白质的吸收和排泄
        1.1.3 鱼类对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1.2 鱼类磷营养的研究进展
        1.2.1 磷的生物学功能
        1.2.2 磷的吸收和排泄
        1.2.3 鱼类对磷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1.3 养殖密度对鱼类营养研究进展
        1.3.1 养殖密度对环境的影响
        1.3.2 养殖密度对鱼类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4 红鳍东方鲀氮、磷需求量及养殖密度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设计
        2.1.2 实验鱼和养殖管理
        2.1.3 实验取样
        2.1.4 生化分析
        2.1.5 水质测定与分析方法
        2.1.6 计算方法及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
        2.2.1 不同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2.2.2 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氨氮排泄的影响
        2.2.3 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肠道和肝脏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饲料蛋白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2.3.2 不同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氨氮排泄的影响
        2.3.3 不同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血清、肝脏、肠道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饲料中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磷排泄、相关生化指标及脂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设计
        3.1.2 饲料制作
        3.1.3 养殖实验
        3.1.4 取样方法
        3.1.5 生长指标的测定
        3.1.6 饲料中总磷和有效磷的测定
        3.1.7 机体成分和血液指标的测定
        3.1.8 静水磷排泄实验
        3.1.9 数据统计
    3.2 实验结果
        3.2.1 生长结果
        3.2.2 机体成分
        3.2.3 磷排泄
        3.2.4 脂肪含量、钙磷和抗应激代谢相关生化指标
    3.3 讨论
        3.3.1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3.3.2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形体指标及体组成的影响
        3.3.3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磷排泄的影响
        3.3.4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脂肪含量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3.3.5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钙磷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3.3.6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抗应激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饲料制作
        4.1.2 养殖实验
        4.1.3 取样方法
        4.1.4 生长指标的测定
        4.1.5 机体成分和血液指标的测定
        4.1.6 静水氮排泄实验
        4.1.7 数据统计
    4.2 实验结果
        4.2.1 生长结果
        4.2.2 机体成分
        4.2.3 氮排泄
        4.2.4 免疫相关生化指标
        4.2.5 蛋白代谢相关生化指标
        4.2.6 肌肉质构
    4.3 讨论
        4.3.1 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4.3.2 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氨氮排泄的影响
        4.3.3 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免疫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磷、铁的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鱼类的磷营养
        1.1.1 磷对鱼类生长性能的影响
        1.1.2 磷对鱼体营养物质组成的影响
        1.1.3 磷对鱼类消化吸收的影响
        1.1.4 磷对鱼类组织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1.1.5 鱼类磷需求量
        1.1.6 饲料中影响鱼类磷利用的因素
        1.1.6.1 磷源
        1.1.6.2 钙磷比
        1.1.6.3 植酸酶
        1.1.6.4 酸化剂
    1.2 鱼类的铁营养
        1.2.1 铁对鱼类生长性能的影响
        1.2.2 铁对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1.2.3 铁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2.4 铁对消化吸收的影响
        1.2.5 铁对矿物元素的影响
        1.2.6 鱼类对铁的需求量
    1.3 展望
第二章 基于生长和饲料利用率评价大口黑鲈饲料中可消化磷需求量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设计与试验饲料
        2.2.2 试验鱼和饲养管理
        2.2.3 样品采集
        2.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2.4.1 生长指标与形体指标
        2.2.4.2 营养成分分析
        2.2.4.3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生长性能
        2.3.2 全鱼、肌肉营养物质组成
        2.3.3 营养物质利用率
        2.3.4 椎骨及血浆钙、磷含量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磷水平饲料中补充柠檬酸对大口黑鲈的作用效果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与试验饲料
        3.2.2 试验鱼和饲养管理
        3.2.3 样品采集
        3.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4.1 生长性能
        3.2.4.2 营养成分分析
        3.2.4.3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生长性能
        3.3.2 全鱼组成以及椎骨磷、血浆磷含量
        3.3.3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3.3.4 营养物质沉积率及N、P排放量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大口黑鲈对铁需求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与试验饲料
        4.2.2 试验鱼和饲养管理
        4.2.3 样品采集
        4.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4.2.4.1 生长性能
        4.2.4.2 营养成分分析
        4.2.4.3 血液学指标
        4.2.4.4 矿物质含量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
        4.3.2 全鱼、肌肉和肝脏常规组成
        4.3.3 血液指标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大口黑鲈饲料中有机铁的效价评估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设计与试验饲料
        5.2.2 试验鱼和饲养管理
        5.2.3 样品采集
        5.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5.2.4.1 生长性能
        5.2.4.2 营养成分分析
        5.2.4.3 血液学指标
        5.2.4.4 矿物质含量
        5.2.5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生长性能
        5.3.2 体组成
        5.3.3 血液指标
        5.3.4 相对生物利用度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对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磷含量标准的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试验方法
        1.2.1 试样前处理
        1.2.1.1 干灰化法
        1.2.1.2 湿法消解法
        1.2.1.3 盐酸溶解法(适用于微量元素预混料)
        1.2.2 磷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1.2.3 试样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2 磷标准贮备液保质期的确定
    2.3 待测试样和标准溶液放置稳定性的确定
    2.4 磷酸二氢钙对干灰化法测定饲料中总磷的影响
        2.4.1 饲料中添加磷酸二氢钙回收率试验结果
        2.4.2 饲料中添加磷酸二氢钙后不同称样量对总磷测定的影响
    2.5 方法学验证
        2.5.1 线性范围
        2.5.2 检出限(LOD)和定量限确定(LOQ)
        2.5.3 精密度试验
    2.6 试样测定
3 结论

(6)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磷的最适需求量及高水溶性磷酸—二钙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水产饲料现状及其发展
    1.2 磷的生理功能与代谢
        1.2.1 磷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
        1.2.2 动物对磷的吸收途径与其生理功能
        1.2.3 水产动物对磷的营养需要量
        1.2.4 关于磷酸盐生物学利用率的研究
    1.3 脂质代谢过程
        1.3.1 胆汁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
        1.3.2 脂肪代谢过程中的关键基因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口黑鲈对磷的最适需求量及磷元素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2.1 前言
        2.1.1 磷的生理作用
        2.1.2 脂肪的生理作用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鱼
        2.2.2 受试物
        2.2.3 试验饲料
        2.2.4 试验管理及分组
        2.2.5 样品采集及分析
    2.3 指标测定
        2.3.1 生长指标和形体指标
        2.3.2 营养成分分析
        2.3.3 磷和氮消化率
        2.3.4 血浆生化指标
    2.4 大口黑鲈肝脏中胆汁酸合成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检测
        2.4.1 简并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4.2 RNA的提取
        2.4.3 反转录与cDNA模板的制备
        2.4.4 荧光定量上机与数据处理
    2.5 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切片制备与观察
    2.6 数据统计
    2.7 试验结果
        2.7.1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二氢钙对大口黑鲈氮和磷消化率与沉积率的影响
        2.7.2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二氢钙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2.7.3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二氢钙对大口黑鲈全鱼和椎骨磷含量以及全鱼粗灰分含量的影响
        2.7.4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磷酸二氢钙对大口黑鲈血浆生化指标和全鱼脂肪含量的影响
        2.7.5 RNA提取与反转录
        2.7.6 磷对胆汁酸合成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2.7.7 磷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切片的影响
    2.8 讨论
        2.8.1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二氢钙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2.8.2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磷酸二氢钙对大口黑鲈氮和磷消化率与沉积率的影响
        2.8.3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磷酸二氢钙对大口黑鲈全鱼和椎骨磷含量以及全鱼粗灰分含量的影响
        2.8.4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二氢钙对大口黑鲈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2.8.5 磷对胆汁酸合成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2.8.6 利用磷酸二氢钙对大口黑鲈磷需求量进行评估
    2.9 小结
第三章 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相对于磷酸二氢钙生物学利用率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鱼
        3.2.2 受试物
        3.2.3 试验饲料
        3.2.4 分组及试管管理
        3.2.5 样品采集及分析
    3.3 指标测定
        3.3.1 生长指标和形体指标
        3.3.2 营养成分分析
        3.3.3 磷和氮消化率
    3.4 数据统计
    3.5 试验结果
        3.5.1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二氢钙和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3.5.2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磷酸二氢钙和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对大口黑鲈氮和磷消化率与沉积率的影响
        3.5.3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磷酸二氢钙和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对大口黑鲈全鱼和椎骨磷含量以及全鱼粗灰分含量的影响
        3.5.4 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相对于磷酸二氢钙的生物学利用率
    3.6 讨论
        3.6.1 不同磷源和磷添加水平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3.6.2 不同磷源和磷添加水平对大口黑鲈氮和磷消化率与沉积率的影响
        3.6.3 不同磷源和磷添加水平对大口黑鲈全鱼和椎骨磷含量以及全鱼粗灰分含量的影响
        3.6.4 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相对于磷酸二氢钙的生物学利用率
    3.7 小结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大口黑鲈对磷的最适需求量以及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
    1.2 试验饲料
    1.3 分组及饲养管理
    1.4 指标测定
        1.4.1 生长指标和形体指标
        1.4.2 营养成分分析
        1.4.3 磷和氮消化率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MCP和高水溶性MD-CP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MCP和高水溶性MDCP对大口黑鲈氮和磷消化率与沉积率的影响
    2.3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MCP和高水溶性MDCP对大口黑鲈全鱼和椎骨磷含量以及全鱼粗灰分含量的影响
    2.4 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
3 讨论
    3.1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MCP和高水溶性MDCP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MCP和高水溶性MDCP对大口黑鲈氮和磷消化率与沉积率的影响
    3.3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MCP和高水溶性MDCP对大口黑鲈全鱼和椎骨磷含量以及全鱼粗灰分含量的影响
    3.4 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
4 结论

(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磷酸二氢钙中磷和钙(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仪器工作条件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2.2 方法的精密度
    2.3 方法的准确度

(9)低品位磷矿湿法磷酸法制磷酸一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磷酸一钙的性质及用途
        1.2.1 磷酸一钙的性质
        1.2.2 磷酸一钙的用途
    1.3 磷酸一钙的发展
        1.3.1 普通过磷酸钙
        1.3.2 重过磷酸钙
        1.3.3 磷酸一钙
    1.4 湿法磷酸简介
        1.4.1 湿法磷酸的生产
        1.4.2 湿法磷酸的净化方法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原料及分析方法
    2.1 实验原料
        2.1.1 X射线荧光分析
        2.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光光谱分析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1 药品
        2.2.2 仪器
    2.3 分析方法
        2.3.1 氟、氯、磷的测定方法
        2.3.2 钙、镁的测量方法
        2.3.3 铁的测定方法
第3章 盐酸分解磷矿的工艺研究
    3.1 实验方案
    3.2 单因素实验
        3.2.1 盐酸用量对浸矿效果的影响
        3.2.2 盐酸浓度对浸矿效果的影响
        3.2.3 加料温度对浸矿效果的影响
        3.2.4 反应时间对浸矿效果的影响
    3.3 正交优化分析
    3.4 矿渣分析
第4章 湿法磷酸的净化
    4.1 萃取剂的选择
    4.2 萃取因素分析
    4.3 萃取等温线与萃取饱和容量
第5章 磷酸一钙的制备
    5.1 实验方案
    5.2 产品制备与分析
        5.2.1 不同磷补充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2.2 溶液中钙磷比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2.3 溶液pH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饲料级磷酸盐中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
        1.1.2 主要仪器。
        1.1.3 主要试剂。
    1.2 样品前处理
    1.3 测定方法
    1.4 磷标准系列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2.2 比色酸度的影响
    2.3 显色温度、时间的确定
    2.4 回收率试验
    2.5 国标法和分光光度法比较
    2.6 光度法测定其他条件控制
3 结论与讨论

四、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总磷含量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磷源对蛋鸡生产性能、胫骨质量与肠道磷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D]. 邹岩利.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磷酸分解磷矿关键工艺技术研究[D]. 尹伟. 贵州大学, 2020(01)
  • [3]不同养殖密度及饲料蛋白质、磷含量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营养代谢的影响[D]. 张晓.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4]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磷、铁的需求研究[D]. 王璞.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5]对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磷含量标准的修订[J]. 商军,华贤辉,张浩然,田恺,张亦菲,徐汀.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0(01)
  • [6]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磷的最适需求量及高水溶性磷酸—二钙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的研究[D]. 时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7]大口黑鲈对磷的最适需求量以及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研究[J]. 时博,郁欢欢,郑银桦,吴秀峰,陈沛,梁旭方,薛敏. 动物营养学报, 2018(09)
  • [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磷酸二氢钙中磷和钙[J]. 高文龙,陈学航,张建刚,王佳才,肖超,冯永渝,李顺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7(11)
  • [9]低品位磷矿湿法磷酸法制磷酸一钙的研究[D]. 黄在龙. 武汉工程大学, 2017(04)
  • [10]饲料级磷酸盐中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J]. 李优琴,吕康,周维仁,陈小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2)

标签:;  ;  ;  ;  ;  

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总磷含量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