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对武器走私展开调查

巴基斯坦对武器走私展开调查

一、巴着手调查走私军火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杰[1](2021)在《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研究(1877-1946)》文中认为19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正式批准成立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关于该公司的相关研究,学术界主要专注于公司本身的个案研究,分析英国在北婆罗洲地区的殖民政策,对公司的发展历程与英国殖民政策之间的联系则缺乏整体性认识,进而忽视了公司在北婆罗洲历史上和英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探讨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兴衰历程,将公司的成立、主要活动和结束与英国殖民政策的演进联系起来,进一步探究公司在北婆罗洲历史上和英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论文主体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绪论部分是对论文选题缘由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介绍。正文部分以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成立、主要活动和结束为顺序,将公司的研究分为四章进行具体阐释:第一章是叙述北婆罗洲的地区形势,分析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成立的原因。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对婆罗洲的总体政策依然处于“重贸易而非领土”的传统“非正式帝国”殖民政策框架之内。70年代末期,北婆罗洲的地区形势发生了变化,西班牙政府和荷兰政府均加紧了在北婆罗洲的殖民竞争,该地区的战略和商业价值迫切要求英国采取干预措施。同一时期,英国执政的保守党提出的“正式帝国”殖民政策,支持与北婆罗洲建立领土上的联系,这导致保守党的“正式帝国”理念与自由党的传统“非正式帝国”理念产生冲突。在两种帝国理念争执不下的背景下,英国政府最终决定批准成立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在避免承担海外责任的情况下,阻止了其他欧洲大国插手北婆罗洲地区,维护了英帝国的海外利益。第二章主要叙述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领土扩张的进程和性质。公司成立后,其首要任务是扩张领土和巩固统治基础。公司的领土扩张导致北婆罗洲的地区形势愈加紧张,一是沙捞越和北婆罗洲竞相占领文莱领土,二是西班牙和荷兰加剧了在北婆罗洲的殖民扩张,北婆罗洲的这一形势需要英国政府进一步干预。同一时期,英国在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处于“正式帝国”殖民政策的扩张阶段,于是,1888年,北婆罗洲沦为英国保护国,该地区正式被纳入英国的殖民主义体系之内。这也意味着公司在北婆罗洲的领土扩张便正式具有了殖民扩张的性质,从而导致公司在领土扩张期间不断遭到文莱苏丹和当地人民的抵抗。沙捞越作为公司的竞争对手,从一开始就抗议公司的扩张行为。最终,在英国政府的庇护之下,公司成功地于1904年确定了北婆罗洲现如今的边界,同时巩固了在北婆罗洲的势力。第三章是论述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经济发展活动如何导致北婆罗洲的本土贸易模式转变为新型的殖民贸易体系。公司在成功巩固领土后,其任务重心就转向发展经济,谋求商业利益。尽管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新的经济政策,但经济状况一直处于破产边缘。直到20世纪初,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尤其是得到英国“正式帝国”殖民政策下殖民地发展战略的支持,公司通过发展殖民地经济产品,将北婆罗洲的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商品化,致使北婆罗洲传统的本土贸易模式转变为新型的殖民贸易体系。这一新型殖民贸易体系通过开发北婆罗洲的资源使公司获取了大量利润,但这一利润主要流入英国,公司很少将产出转化为北婆罗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四章主要阐释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结束的原因,评价公司的作用和历史地位。二战后,英国的殖民政策和发展方向需要根据新的国际形势作出调整,公司在北婆罗洲的统治正式告终。文章认为,公司具有政治性和商业性,政治性体现在公司是英国殖民统治的代理机构,是英国间接控制北婆罗洲的工具;商业性体现在公司积极发展殖民地经济产品,追求商业利润。同样,公司不仅在大英帝国殖民统治历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也对北婆罗洲的地区发展有深刻影响。公司使得英帝国版图扩大,并扩展了英国的贸易范围。此外,公司在行政管理机制、贸易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也为北婆罗洲地区引入新的成分。结论部分总结了公司的成立、主要活动和结束与英国殖民政策演进的联系,以及公司在北婆罗洲历史上和英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蒋林倩[2](2021)在《中国早期侦探片研究(1920-1949)》文中提出自1920年第一部本土侦探短片《车中盗》问世,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29年的时光中,这个移植自西方的商业电影类型在民国复杂乱世图景中进行着自身的探索与演变。本文根据类型电影相关理论圈定侦探片范围,广泛搜寻影片本事、报刊文章、影像等第一手资料展开研究,结合国内外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对侦探片进行考察,梳理其类型流变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早期侦探片文本风格与观念内涵之变化,将其大致划分为1920年-1927年多元素杂糅的萌芽期、1928年-1938年的类型范式形成期以及1939年-1949年向间谍题材与黑色风格倾斜的转型期。文中针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侦探影片,进行文本细读式的叙事解构与宏观角度的社会文化论析,分析现存影像的美学风格,并尝试回归历史现场,还原观众的评议与国共两党围绕侦探片发生的意识形态争锋。最后章节从类型电影所蕴含的文化心理角度出发,观察早期侦探片对民国社会问题的审视,以及其在中西方多重价值观念的共同影响下,对社会秩序的想象性建构,从而探究侦探片这个早期商业电影类型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挖掘侦探片曾经被主流话语体系所遮蔽的价值意义。

安迪·威尔,王智涵[3](2021)在《月球城市》文中研究表明一段两米长的光纤,引发了月球城市里难得一见的血案一家来自中国的神秘公司,引领太空通信网络升级大战在月球上生活没那么浪漫,要活下去就需要钱。一切都从她想赚钱开始……阿尔忒弥斯是希腊神话里的月亮女神,也是人类第一座且唯一一座月球城市的名字。这座城市由五个巨型穹顶组成,不同的穹顶下生活着不同阶层的人。贾丝明·巴沙拉是一个阿拉伯裔女孩,在阿尔忒弥斯靠送快递和走私物品为生,经济上捉襟见肘,基本位于社会的底层。因此,当有人抛出橄榄枝,出巨资让她破坏桑切斯铝业公司的采矿机时,她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她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阴谋,这个阴谋足以让月球基地整个完蛋。面对巨额酬金和月球城市的安危,贾丝明·巴沙拉该如何抉择?

柳直[4](2020)在《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转折期。多年的农村斗争环境使中共的城市经济管理经验近乎空白,因此,中共初入城市,如何做好城市经济建设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关于中共城市经济建设的研究,建国后的很丰富,解放战争时期的较少,且散见于城市接管研究中的经济管理部分。既无法展现历史的复杂面向,更看不到中共在初次接触城市经济时由稚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旅大作为中共最早接触的工业大城市,是中共进行经济管理的学习场所与试验场,为研究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而,本文以中共旅大经济重建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厘清其经过、述析其得失、总结其经验,借以探究中共最初是如何探索与学习,掌握管理城市经济的能力。旅大作为中共领导下的特殊解放区,既负有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责任,还担负着支援前线战争的任务,这一切都离不开旅大生产的发展。然而,中共的经济重建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中共接手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乱摊子”。二是中共干部长期在农村工作,对管理工业城市非常陌生,缺乏经验。三是旅大正处于苏军军事管制之下,如何与苏军和睦相处,取得苏军的信任,以便顺利开展工作,是旅大中共需要面对的崭新的问题。旅大中共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地着手旅大经济重建工作。解决民众基本生活问题,安定民生是经济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前提。解放之初,社会经济处于停顿和混乱状态,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存。其时旅大有三至五万人经常处于失业与半饥饿状态,居住环境更是破败不堪。为此,旅大中共采取整顿粮市、开荒等方式增加粮食;组织无业贫妇和老弱病残等做鞋、织网以解决其生活出路;发动住宅调整运动使贫苦民众迁入新居。民生问题的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使初入旅大的中共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开动机器,开展工业生产既是保证本地民众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亦是支援前线的内在需求。旅大中共与苏军充分沟通协商,从其手中陆续接收了一批日本遗留的大型工厂,先后克服了资金、技术、原料、管理等难题,恢复与发展了民用工业,组织与创办了军事工业。几年间,旅大中共大力发展公营工业,奖励与扶持私营工业,在中苏合营企业中虚心学习技术与管理经验。旅大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既保障了民众基本需求,大批军工产品又有力地支援了战争。旅大因港兴市,依靠外地粮食、原料的输入及加工品的输出得以发展并带动市内商业繁荣。可以说,对外贸易是旅大的生命线。解放之初,旅大对外受国民党封锁,海、陆交通断绝,市内摊贩充斥街头,奸商横行,市场秩序混乱。为此,旅大中共积极发展公营商业,保护与扶助正当私商,有计划地组织消费合作社以调剂市场,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加强贸易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粮食与工业原料的进口及成品的推销。旅大商业步入正轨,保障了民生与生产的发展。作为苏军军管区,旅大的货币发行权掌握在苏军手中。由于红军票流通量过多,导致旅大物价不断上涨。为此,苏军决定实施货币“贴帖”,降低货币流通量以稳定币值。但是,效果并不显着,物价仍在缓慢增长。于是,随着东北全境解放,1948年11月中苏双方商定再次实行货币改革,以彻底解决物价与货币发行权问题。“关东币”的发行提高了币值,降低了物价,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强了中共的经济力量,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表明苏方对旅大的经济控制逐步松动,中共在经济领域的发言权得到提升。城市与乡村互相依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支持。过去,旅大农民饱受殖民统治者与封建地富的双重剥削,亟需中共实行土地改革,改变生产关系。考虑到旅大多市郊农村的现实情况与苏军军管的特殊性,中共将调整土地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前采取逐步削弱地富势力的方针;建国后,实施土地调剂。旅大土改成功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农副产品、工业原料等,并成为工业品的消费市场,促进了旅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旅大作为中共最早尝试经济建设的大工业城市,对初来乍到的中共来说,是城市新环境。中共面临着管理大工业的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也找不到模式可以模仿。旅大中共边摸索边学习,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成效显着。经济上,农业生产逐年提高,工业恢复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规模与水平,商业与贸易日渐繁荣,物价稳步下降,失业现象被彻底消灭,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性质上,基本确立了以公营企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而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也使旅大成为新中国生产型城市的典型。中共在旅大的经济重建表明,在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中,干部要转换思想,与时俱进。既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推行中共的经济政策,将发展工业生产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又要积极开展方针政策宣传、妥善照顾各阶层利益以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为经济重建提供保障。

杨淑慧[5](2020)在《1931-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演变研究》文中认为1931年至1941年间的中美关系复杂多变,同时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发展轨迹也是根据美国利益的抉择而演变进行的。远东危机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在日本和国际形势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变化。“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美国面对日本对华的侵略行径,在国际形势和国内局势的综合考虑下,华盛顿政府决定对日本侵华行为采取“不承认主义”政策,它是此时美国远东外交中理想主义与现实利益相结合的产物。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面对国内经济困境其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国内经济,由此也就决定此时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面对中国问题,罗斯福政府在继续上任政府“不承认主义”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不干涉”政策,但美国的不干涉不等于对中国问题的置之不理,在涉及自身利益时,美国政府还是会采取积极措施来与华合作,棉麦借款和《中美白银协定》的签订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卢沟桥事变爆发初期,美国在对华问题方面继续坚持消极的不干涉政策,但面对此时日本企图建立亚太霸权的野心和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美国开始突破孤立主义的桎梏并转变对华政策进行实质性的支持。1939年欧战爆发后,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军事同盟,日本以《基本国策纲要》为基础,目的是迅速结束与华战争并确定南下方针。此时美国深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于是美国为避免欧亚两线作战便开始采取积极的对华政策援助中国,试图将日本拖垮在中国战场无暇再顾其他。这一时期美国对华的支援为中国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予有力的支持与帮助,并给中国人民增添了抗战的决心和信心。当然,十年间不同时期美国对华政策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但不论其如何演变与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维护自身利益并使其利益最大化。

金迷迷[6](2019)在《肯尼亚族群冲突与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肯尼亚族群问题由来已久,早在被殖民时期,族群间就常因土地、边界划分、经济不平等问题冲突不断。自独立后,肯尼亚政局总体上保持稳定,不过族群间权力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1990年代民主化后,国家陷入“逢选必乱”的怪圈,引发大量族群冲突。在牧区,由于长期被边缘化,为争夺牧场资源,族群间资源竞争冲突频繁。虽然已步入现代国家的行列,肯尼亚国内未爆发任何内战且保持了长期的政治稳定,但族群间的尖锐矛盾仍未能消弭反而爆发了更激烈的冲突,严重影响着肯尼亚民主化发展与民族国家建构。族群冲突基于族群认同,但也源于现代国家构建中更为深层次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结构性诱因。本文着眼于族群冲突与族群整合研究,以肯尼亚的权力斗争型冲突与资源竞争型冲突为重点,剖析族群冲突问题的历史根源。在分析冲突致因的基础上,探究肯尼亚政府如何处理国内的族群关系,以及冲突管理行动的效力与不足之处。但目前来看,肯尼亚的族群整合之路十分艰辛,困境重重,尚未完全具备通过政治谈判来解决族群冲突问题并真正实现族群和解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综述、概念界定以及主要研究途径与方法作了简单论述。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梳理肯尼亚国家的发展历程与族群结构,重点介绍了肯尼亚的基库尤族、卢奥族与卡伦津三大主体族群,从族群发展历程以及族群对肯尼亚独立进程的影响方面分析肯尼亚的族际关系形势。这一部分主要为揭示肯尼亚族群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奠定基础。其后的两个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第三部分主要阐述肯尼亚的两种族群冲突类型,即权力斗争型和资源竞争型的族群冲突问题,从冲突的表现行为、特点出发,分别从民主转型、政党竞争、有罪不罚方面剖析其冲突成因。第四部分,主要针对肯尼亚的权力斗争型与资源竞争型族群冲突问题,分析政府、公民社会组织、国际社会、社区传统机制为解决族群问题所作的冲突管理行动。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语。这一部分简要总结了全文研究内容,概述了肯尼亚族群冲突问题的致因、肯政府的冲突管理行为。最后,对肯尼亚未来解决族群冲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强调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公民社会组织在冲突管理领域具有非凡的建设性能力,政府需与其加强冲突管理合作。

杜万岭[7](2019)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外米禁交涉研究》文中提出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攫取了大量在华特权。其中,列强迫使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成为中外进出口贸易的窗口,极大便利了粮食的输出。晚清政府为维护权益,以条约的形式对出口物品加以限定,尤其对粮食贸易的管控更加严格。中方多次出台米禁政策,限制大米、小米、小麦、豆类以及杂粮的出口。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为了维护粮食安全,中方继续推行米禁政策。列强激烈反对中方出台的禁止粮食出口的政策,明确向民国北京政府提出抗议,甚至不顾中方的米禁政策而偷运谷米出境。这种情形之下,中外围绕解除米禁及粮食走私问题的交涉十分频繁。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中外米禁交涉是近代交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近代中外关系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在解决米禁纠纷的过程中,民国北京政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据理力争从而维护中国的合法权益。对于列强干预、请运、偷运粮食出口的行为,民国北京政府根据不同的情况,以条约制度及国际法作为解决纠纷的基本原则与各国进行交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外双方在米禁问题上的矛盾。除中外政府间的交涉外,商会也为米禁问题的解决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在民国北京政府的努力之下,中外米禁纠纷得到了一定的解决。由于该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民国北京政府虽然力图彻底解决中外米禁纠纷,但是在交涉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在列强的压力之下,民国北京政府在交涉中往往趋于妥协,满足各国的运米请求。对于列强干涉中国内政及走私粮食的行为,民国北京政府也没有予以严惩。这既体现出民国北京政府外交制度的不完备,也反映了在近代不平等条约制度的压迫之下,中国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外米禁交涉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的认识近代中外关系,并对民国北京政府外交制度的变化有新的认识。

俞健奇[8](2018)在《从“抗日志士”到“半山”群体:赴陆台籍人士与国民党政权之互动关系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表明日据时期,出于对日本殖民当局统治的不满和对中国革命的向往,一批台籍人士离开台湾,通过种种方式前往大陆。他们中的一些人加入到国民党政权,投身中国的建设事业,同时也继续开展反日斗争。抗战爆发后,赴陆台籍人士以“抗日志士”的身份,在东南沿海建立了许多抗日团体。由于抗战需要,国民党政权对他们进行收编和扶植,利用他们在沦陷区和台湾岛内开展各项抗日工作。由于收复台湾的共同目标和集体行动,也由于国民党的支持,他们逐渐凝聚成一个政治群体,开展了一系列“复台”宣传与准备工作。当然,由于他们背后的支持力量来自国民党的不同派系,因此,这个群体也具有类似的派系属性。台湾光复后,赴陆台籍人士大多返回台湾,继续参与政治活动,由于在大陆求学、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他们具有与日据时期留在台湾的本土人士、大陆人士不同的特质,而被台湾人称为“半山”。凭藉大陆经历和台籍身份,“半山”群体成为沟通国民党政权与台湾本土社会的桥梁,对政府则反映民意争取台人权益,对民众则疏解情绪解释政府施政,成为台湾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积极参与台湾的政治文化活动,掌握较为丰富的资源,为台湾战后的政治、经济、社会重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他们的兴起,客观上对台湾的“本土人士”的政治空间造成挤压,加上在“二二八事件”中“半山”群体的大部分站在国民党政权一边,甚至某些“半山”参与了对台湾民众的军事镇压行动,因此成为台湾“本土人士”不满的对象之一。“半山”群体沟通国民党政权与台湾民众的任务以失败告终,尽管“半山”群体日后在台湾政坛仍保有权势地位,但在台湾“本土人士”的历史记忆里却逐渐沦为反面角色。本文以赴陆台籍人士与国民党政权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了台籍“抗日志士”与国民党政权建立联系的过程及其内部关系。首先,分析这批台籍人士前往大陆的原因、途径及他们的两种来源,并介绍其在国民党政权内的分布,探究他们进入国民党政权的路径。其次,叙述抗战时期国民党政权对台籍“抗日志士”的活动,由禁止到容许,再到大力扶持的过程,并以此探究国民党对台方略的演变。最后,以台籍团体为对象,分析台籍“抗日志士”的内部关系,包括台湾革命同盟会与国民党台湾党部之间在组织统属、活动策略、人事任命、经费分配等方面的冲突与矛盾,以及两大团体内部因为理念不同、权力争夺而引发的内部紧张关系。第二章介绍了台籍“抗日志士”在抗战中的表现。首先,分析国民党政权收编台籍“抗日志士”的初衷,认为国民党是要让他们潜入台湾,在岛内从事革命运动,破坏日军后备力量,以支援国民党对正面战场的作战,但这个计划由于种种原因失败。其次,叙述台籍“抗日志士”在情报收集、抗战宣传、组训民众、军事行动等方面为抗战所做的贡献。再次,对台籍“抗日志士”以恢复台湾省制为中心的复台诉求,以及对战后接收和重建台湾的积极参与,并将其言行与国民党接收台湾的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审视国民政府接收台湾政策形成过程中的问题,凸显其局限。最后,从正反两方面对其在抗日与复台活动中的成败进行评价,并分析原因。第三章介绍了台湾光复初期“半山”群体返台后的活动。首先,进一步厘清了“半山”的定义,认为“半山”指的是在中国大陆长期居留,抗战时期为国民党政权工作,战后返回台湾,继续参与政治的台籍人士,“半山”群体则是这些人的集合和总称,文章阐述了“半山”成员返台后的不同处境,探析了“半山”群体分化的原因,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陈仪的用人倾向、国民党中央对某些台籍人士的偏见以及国民党派系政治斗争。其次,介绍了“半山”群体在陈仪主政台湾时期的各项政治文化活动。再次,叙述了“半山”群体在“二二八事件”及其善后过程中的表现,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然后,阐述了“二二八事件”平息后“半山”群体派系的发展,以及消解的过程,指出虽然多数“半山”成员1950年代中期之后逐渐退出政坛,但一些“半山”群体成员如谢东闵、连震东、黄朝琴等在1960年代的台湾政坛仍然拥有较高的权位和相当的影响力。然而,“半山”群体的消解之势已无可阻挡,至1970年代初期,随着人员的凋零,这个“半山”群体终究走入了“过去”,走进了“历史”。最后,描述“半山”群体的政治立场和内部差异,对其功过进行正反两面的论述。

靳挺宇[9](2018)在《美国对“伊斯兰国”的金融反恐研究:策略和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击毙后,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恐怖主义组织对人类社会产生新的威胁,如何打击新型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美国在打击“伊斯兰国”的反恐行动中,没有使用其向来倚重的派遣地面武装力量进行直接军事作战的方式,而是围绕切断“伊斯兰国”的资金链这一目标开展了金融反恐。因此,本文对下列问题进行研究:美国为什么要对“伊斯兰国”进行金融反恐?美国对“伊斯兰国”的金融反恐采用了哪些策略?美国的金融反恐依托于什么机制?取得了什么成效?美国对“伊斯兰国”进行金融反恐受到代价预期、利益相关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主、客观两个层面的原因。主观上,美国需要以合适的手段打击“伊斯兰国”,以维护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客观上,受到国内反战舆论、国家安全政策调整、战争成本预期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本研究在对美国2011-2016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3-2017年美国反恐报告、美国财政部文件分析之后,发现美国对“伊斯兰国”的金融反恐的实践中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因素。美国使用了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冻结恐怖资金和空袭“伊斯兰国”经济设施等多种金融反恐策略,通过多元化的机制来打击“伊斯兰国”。最后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对“伊斯兰国”的金融反恐策略和机制相对完善,在遏制“伊斯兰国”资金筹措和流转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伊斯兰国”最终被“剿灭”的进程。但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比如:在恐怖袭击活动成本日益低廉化的今天,其金融反恐策略难以追踪到较小数额的恐怖资金流动等。

宁彧[10](2018)在《尼日利亚“博科圣地”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09年7月,“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博尔诺州首府迈杜古里发动暴乱,随即遭政府镇压,领导人穆罕默德·优素福被法外处决。次年9月,新任领导人阿布巴卡尔·谢考以“复仇”的名义掀起“圣战”。从此,尼日利亚陷入了严重的安全危机中。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难民问题突出成为“博科圣地”问题之于尼日利亚的真实写照。自2011年起,尼日利亚政府从未停止对“博科圣地”围剿,其中也伴随着数次效果不甚理想的和谈。2015年后随着问题外溢,在非盟主持下,地区合作逐步推动,多国联合部队成立。虽然取得了些许成效,但时至今日,“博科圣地”仍保持一定频次的恐怖袭击,威胁依旧。“博科圣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产物。尼日利亚独立后,西方制度明显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政局动荡不安,频繁的转型使尼日利亚政治异常敏感。第三共和国后,深感权力被分享的北方政治精英积极推行伊斯兰教法撕裂国家。不仅如此,少数族群问题与政治腐败问题更成为“博科圣地”抨击政府的借口。单一的石油经济结构、忽视地区间平衡、漠视民生,贫困与失业问题成为“博科圣地”壮大的土壤。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长期对立、伊斯兰教内部极端化倾向明显、萨拉菲主义兴起且为极端势力所利用,又成为“博科圣地”意识形态的基础。“博科圣地”有着特点鲜明的发展脉络。穆罕默德·优素福是“博科圣地”的开创者与推动者;阿布巴卡尔·谢考进一步将“博科圣地”推向了极端化的深渊,彻底蜕变为恐怖主义组织。在内外力互动作用下,“博科圣地”先后经历了多次大的分裂,穆罕默德·阿里与卡纳马基地、“优素福伊斯兰运动”与“安萨鲁”、穆罕默德·马尔万派、阿布·巴纳维的“伊斯兰国西非省”等都是“博科圣地”分裂与整合的产物,从而凸显了该组织内部意识形态与行动实践的差异。“博科圣地”具有清晰的体系建构特征。萨拉菲主义构成了“博科圣地”意识形态的核心,阿里、优素福、谢考,乃至巴纳维等人的不同阐释,对其既有继承,更有分歧。对文化、族群、现实利益等因素的解读又突出了其意识形态的特殊性。随着领导人的不同、斗争策略的转变、外部压力的强弱变化,“博科圣地”呈现出动态的组织结构特征。虽具有明显的“等级制”,但趋于“扁平化”。由于组织的分化或分裂,其外部形态又呈现“网络化”。“博科圣地”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特性,一是本土化成员占据主体,且由于领导人的族群身份,卡努里人组织中占据多数,但“博科圣地”问题并不等于卡努里族群问题。儿童兵与女性圣战者则是“博科圣地”人员组成的新特点。二是资金来源。来自国内的“合法”性收入、捐赠性收入在最初占据主导。但是,随着该组织的恐怖暴力化,其资金的犯罪性收入比例加大,且与外部的资金联系日益加深。尼日利亚国家发展中的南北经济差异、政治隔阂、危机管理问题与“博科圣地”互为影响。大量贫困失业人员、北方伊斯兰化等有利于该组织的发展壮大。尼日利亚政府应对软硬失当则进一步催生了“博科圣地”的极端化。该组织的长期存在对尼日利亚国家造成了严重伤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动荡、国家形象受损。不仅如此,它还挑战了地区安全,乃至国际社会。在地区安全层面,活跃于萨赫勒地区“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青年党”等极端组织与“博科圣地”的互动恶化了地区安全形势,而“博科圣地”的壮大进一步催生了“动荡弧”的发展演变。对于“博科圣地”问题,非盟、西共体、尼日利亚周边国家均积极应对,推动合作。其中,非盟完善了制度层面的设计,并推动多国联合部队扩充、部署;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有效遏制了“博科圣地”的肆意蔓延;西共体则提供了必要的援助。但是,地区国家的合作也由于各国的历史争端与现实分歧而面临一定挑战。在国际安全层面,“博科圣地”与“基地”组织总部、“伊斯兰国”的联系强化了其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身份;该组织对阿布贾联合国大楼的袭击、对域外国家公民的劫持、对西方国家的言语威胁、在国内制造屠城惨案与大规模人质事件等,无一不引起世界震惊。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法国、美国等世界大国审慎应对,协助萨赫勒地区国家打击“博科圣地”。本文认为,“博科圣地”经过了从“内生”到“外溢”的发展过程,尼日利亚国家生态、政府危机治理、地区局势动荡、反恐合作不力与其产生、发展、壮大有着一定关系,但这并非是简单的直接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互借”的复杂模式。从根本上看,“以暴易暴”并非长久之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政局稳定、平衡地区差异、重视民生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才是彻底解决“博科圣地”,乃至撒哈拉以南非洲极端组织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巴着手调查走私军火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着手调查走私军火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研究(1877-194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档案文献
        1.官方档案
        2.时人记载
    (四)研究意义
        1.学术意义
        2.现实意义
    (五)概念界定
    (六)思路框架
    (七)研究方法
    (八)创新点和不足
一、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成立(1877-1881)
    (一)英国在北婆罗洲的殖民扩张
        1.19世纪英国对婆罗洲地区的关注
        2.英商获得北婆罗洲的领土租借权
        3.英商在北婆罗洲地区的初期活动
    (二)大国在北婆罗洲的殖民竞争
    (三)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成立
        1.北婆罗洲公司特许状的申请
        2.北婆罗洲公司的成立原因探析
    小结
二、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领土扩张(1881-1904)
    (一)英国正式建立北婆罗洲保护国
        1.北婆罗洲公司成立后北婆罗洲的地区形势
        2.北婆罗洲沦为英国保护国
    (二)北婆罗洲公司巩固在北婆罗洲的势力
        1.北婆罗洲公司领土扩张的进程和性质
        2.北婆罗洲人民与北婆罗洲公司之间的斗争
        3.沙捞越和文莱对北婆罗洲公司领土扩张的抗议
    小结
三、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经济发展(1904-1942)
    (一)北婆罗洲本土贸易模式的变化
        1.北婆罗洲西海岸的贸易模式和变化
        2.北婆罗洲东海岸的贸易模式和变化
    (二)新型殖民贸易体系的形成
        1.殖民地经济产品的发展
        2.新型殖民贸易体系的形成
    (三)北婆罗洲公司的经济发展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小结
四、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结束和历史地位
    (一)二战对英国远东殖民体系的冲击
    (二)日本的占领与北婆罗洲公司统治的结束(1942-1946)
    (三)北婆罗洲公司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早期侦探片研究(192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早期侦探片”概念界定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期:西风东渐,炫异争奇(1920-1927)
    第一节 侦探的踪迹:文本溯源
        一、从传统公案小说到现代侦探小说
        二、踩在“福尔摩斯”肩上的原始侦探片
    第二节 从观赏到仿制
        一、电影传入初期,欧美侦探片风行沪上
        二、《车中盗》:改编而来的发轫之作
    第三节 本土素材的杂糅奇观
        一、惨遭禁映:骇人心目的犯罪描写
        二、侦探套餐:“言情”“拆白”+“武打”
        三、初受好评:描摹社会之底色
        四、自我调侃:侦探迷的逗趣生活
第二章 形成期:“侠探”“智探”,并行银幕(1928-1938)
    第一节 渐趋稳定的类型范式
        一、“劫盗-缉匪”叙事模式与侠义型侦探形象
        (一)传统因果线性结构
        (二)符号化的正邪对立
        (三)多元身份诠释侠义
        二、“凶案-推理”叙事模式与智慧型侦探形象
        (一)追随悬念进入迷宫
        (二)好搭档霍桑与包朗
        (三)“回到祖国”的陈查礼
        三、《浪淘沙》:超乎类型的表现主义美学
    第二节 风雨飘摇中的观念博弈
        一、徐欣夫“三部曲”:国民政府意识形态书写
        二、“滚开罢,侦探片与软性电影论者”:左翼影人批判话语
第三章 转型期:谍影重重,“黑色”思潮(1939-1949)
    第一节 亚类型间谍侦探片热潮
        一、抗战叙事的另类表述与国共角力
        二、“间谍斗争+桃色纠纷”:抗日语境中的国民党特务形象
        三、《孤岛天堂》:隐蔽而激昂的救亡图景
    第二节 黑色元素席卷探案故事
        一、“凶杀”“恐怖”“猎奇”:情绪宣泄的飨宴
        二、混乱时局中的扭曲形象与百态人心
第四章 文化心理:早期侦探片的恐惧与救赎
    第一节 “城市为万恶之薮”
    第二节 想象性秩序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相关史料
    二、研究资料
    三、理论参考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月球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4)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解放初期旅大经济困境
    第一节 中共旅大政权之建立
        一、“旅大”简介
        二、苏军进驻旅大
        三、中共建党建政
    第二节 历史遗产与新生问题
        一、殖民地城市经济遗产
        二、诸多棘手的经济问题
    第三节 重建经济的挑战
        一、苏军接收后的旅大经济
        二、管理城市经验的稚嫩
        三、不得不考虑的苏联因素
第二章 保障民生:解决民众基本生存问题
    第一节 整顿粮市和开荒增产
        一、整顿市场以规范粮市
        二、开垦荒地以增加粮产
    第二节 为贫困民众创造就业机会
        一、订购军鞋——为无业妇女谋生计
        二、生产自救——为失业工人找出路
    第三节 调整住宅为民安居
        一、两级分化的居住场所
        二、调剂优劣住房的努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建工业:民用与军需并重
    第一节 恢复与发展民用工业
        一、工业停废与市场旺需
        二、适时整顿公营和私营工业
        三、民用工业成绩检视
    第二节 发展军工企业满足军需
        一、解放战争提出的新任务
        二、军工企业的贡献与经验
第四章 商业探索:服务生活与生产
    第一节 整顿畸形繁荣的市场
        一、混乱无序的低端商业
        二、多方整顿成效初显
    第二节 创办消费合作社的新举措
        一、创建与整理
        二、成效与不足
    第三节 促外贸服务生活与生产
        一、贸易对旅大的重要性
        二、促进外贸的举措与成效
第五章 货币改革:为经济重建护航
    第一节 第一次币改——货币“贴帖”
        一、解放前后旅大货币金融状况与问题
        二、货币“贴帖”过程
    第二节 第二次币改——关东币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二、币改经过与问题处理
    第三节 货币改革的影响
        一、对旅大经济的作用
        二、经济之外的多重效应
第六章 市郊土改:发展农村与服务城市
    第一节 建国前的温和土改
        一、土改的特殊背景
        二、削弱地富土地和调整雇佣关系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土改深化——土地调剂
        一、进一步土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土地调剂的运作与博弈
    第三节 土地改革成效
        一、旅大农村土改的经济绩效
        二、土改对旅大城市的影响
结语
    一、旅大经济重建成绩
        (一) 经济层面
        (二) 经济之外层面
    二、经济重建的经验
        (一) 稳固政权是前提
        (二) 对苏关系是基础
        (三) 工业建设是重点
        (四) 宣传动员是推力
        (五) 统一战线是法宝
        (六) 干部思想是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1931-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论文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九一八”事变后的美国对华政策
    第一节 事变发生后中美两国的反应及策略
    第二节 “不承认主义”声明
    第三节 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因素
第二章 罗斯福执政初期的美国对华政策
    第一节 罗斯福政府初期的与华外交
    第二节 美国的“不干涉主义”政策
    第三节 美国与华经济合作
第三章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后美国政府的反应与策略
    第二节 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第三节 美国对华经济援助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前夕的美国对华政策
    第一节 二战爆发后美国援华抗战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美国对华援助内容
    第三节 美日谈判中的美国对华关系
第五章 1931—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特点
    第一节 不同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特点
    第二节 1931—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呈现的共同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肯尼亚族群冲突与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选题的缘起
        2.研究意义
    (二)主要解决的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四)概念界定
        1.族群
        2.族群冲突
        3.族群整合
    (五)主要研究途径与方法
一、肯尼亚及其族群关系
    (一)肯尼亚发展历程
    (二)肯尼亚的族群结构及族际关系
二、肯尼亚族群冲突类型
    (一)权力斗争型冲突
        1.冲突行为
        2.冲突特点
        (1)以政党联盟为基础
        (2)暴力选举常态化
        3.原因分析
        (1)民主转型的适应性问题
        (2)以族群为基础的政党竞争
        (3)有罪不罚使冲突升级
    (二)资源竞争型冲突
        1.冲突行为
        2.冲突特点
        (1)偷盗牲畜成为一种政治手段
        (2)冲突从个人层面转移到公共层面
        3.冲突原因
        (1)牧场资源稀缺
        (2)气候变化与生态影响
        (3)小武器扩散
        (4)牧区被边缘化
三、肯尼亚的族群整合
    (一)权力斗争型冲突管理
        1.政府行动
        (1)改革宪法
        (2)议会建立调查委员会
        (3)发展和平教育
        2.公民社会
    (二)资源竞争型冲突管理
        1.发挥传统司法机制的作用
        2.加强小武器管控
四、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外米禁交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状况
    三、创新与不足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外米禁交涉的背景
    第一节 实行米禁政策的原因
        一、粮食作物的种植比重有所降低
        二、自然灾害频发使粮食减产
        三、粮食市场混乱造成米价过高
    第二节 米禁政策的发展历程(1644-1912)
        一、鸦片战争前的米禁政策(1644-1840)
        二、鸦片战争后条约制度下的米禁(1840—1912)
    第三节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米禁的出台及执行
        一、米禁政策的出台
        二、米禁政策的执行
第二章 米禁政策的“废”与“立”交涉
    第一节 中日废除米禁问题的交涉
        一、东三省粮食出口的“禁”与“弛”交涉
        二、江苏坚持米禁引发的争论
    第二节 对英国质疑米禁合理性的应对
        一、湖南粮食短缺引来质疑
        二、中英关于条约依据的交涉焦点
    第三节 与其它国家关于废止米禁政策的交涉
第三章 禁运期间各国要求粮食出口的交涉
    第一节 以赈灾为由的弛禁粮食交涉
        一、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的粮食援助交涉
        二、对不合理借粮的拒绝与交涉
    第二节 由最惠国待遇引起的米禁冲突
    第三节 一战时期军需粮食出口交涉
        一、中法战时粮食出口的交涉
        二、中英军用粮食出口交涉
第四章 违约及走私粮食交涉
    第一节 外商违约出口豆类的交涉
    第二节 各国违约私运面粉出口的交涉
        一、私运东三省面粉出口的交涉
        二、私运山东面粉出口的交涉
    第三节 偷、漏税款走私米粮交涉
第五章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外米禁交涉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中外米禁交涉的特点及性质
        一、米禁交涉的特点
        二、中外米禁交涉的性质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米禁交涉成效分析
        一、米禁交涉的成效分析
        二、交涉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中外米禁交涉的历史影响和启示
        一、中外米禁交涉的历史影响
        二、中外米禁交涉的启示和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从“抗日志士”到“半山”群体:赴陆台籍人士与国民党政权之互动关系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台籍“抗日志士”与国民党政权
    第一节 台籍“抗日志士”进入国民党政权的路径
    第二节 国民党政权与台籍团体的形成及发展
    第三节 台籍“抗日志士”的内部关系
第二章 台籍“抗日志士”与抗日战争
    第一节 台籍“抗日志士”的抗日运动
    第二节 台籍“抗日志士”的复台运动
    第三节 对抗战时期台籍“抗日志士”的评价
第三章 “半山”群体与光复初期台湾政治
    第一节 “半山”群体的出现与分化
    第二节 陈仪主政时期的“半山”群体
    第三节 “二二八事件”及其善后中的“半山”群体
    第四节 “半山”群体的消解
    第五节 对光复初期“半山”群体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美国对“伊斯兰国”的金融反恐研究:策略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美国打击“伊斯兰国”策略的研究
        (二)对“伊斯兰国”的研究
        (三)金融反恐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国对“伊斯兰国”金融反恐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节 背景分析
        (一)中东出现权力真空
        (二)“伊斯兰国”趁势崛起
    第二节 对“伊斯兰国”进行金融反恐的原因
        (一)维护美国地缘利益的需要
        (二)美国反恐战略调整的结果
        (三)进行针对性打击的需要
        (四)其他客观原因
第二章 美国对“伊斯兰国”金融反恐的策略
    第一节 反洗钱和反恐怖筹资
        (一)策略目标
        (二)主要内容
        (三)实施效果
    第二节 冻结恐怖组织资产
        (一)策略目标
        (二)主要内容
        (三)实施结果
    第三节 空袭“伊斯兰国”重要经济设施
        (一)策略目标
        (二)策略内容
        (三)实施结果
第三章 美国对“伊斯兰国”的金融反恐机制
    第一节 美国国内金融反恐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了法律体系
        (二)执法机构和执法机制
        (三)金融反恐情报机制
        (四)交易报告和监督机制
    第二节 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金融反恐合作机制
        (一)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
        (二)联合国框架下金融反恐机制
        (三)埃格蒙特集团(EgmontGroup)
        (四)反ISIS金融反恐联盟(CIFG)
    第三节 打击“伊斯兰国”的金融反恐双边合作机制
        (一)与约旦政府的双边合作机制
        (二)与伊拉克政府的双边合作机制
第四章 成效与问题
    第一节 成效
        (一)打破了“伊斯兰国”的战略企图
        (二)重创了“伊斯兰国”的组织功能
        (三)维护了美国的海外利益
        (四)挽回了美国的声誉
    第二节 问题
        (一)浪费严重
        (二)恐怖活动的成本逐渐变低,少量资金难以追踪
        (三)与一些国家难以达成合作
        (四)未彻底清除“伊斯兰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尼日利亚“博科圣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博科圣地”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博科圣地”产生的政治族群背景
        一、政治局面动荡不安
        二、北方伊斯兰教法改革影响消极
        三、少数族群问题突出
        四、腐败问题怵目惊心
    第二节 “博科圣地”产生的经济背景
        一、频繁的经济调整
        二、过分依赖石油资源
        三、忽视地区均衡发展
        四、无序的城市发展
    第三节 “博科圣地”产生的宗教背景
        一、伊斯兰教传播与丹·福迪奥圣战
        二、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对立
        三、伊斯兰教内部派别的矛盾
第二章 “博科圣地”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优素福与“博科圣地”初创(2002—2005)
        一、阿布巴卡尔·拉万引退与穆罕默德·优素福继任
        二、谢里夫与优素福的“盟友关系”
        三、穆罕默德·阿里出走与卡纳马基地建立
        四、国内小规模冲突爆发
    第二节 优素福与“博科圣地”爆发(2005—2009)
        一、优素福回国与伊本·泰米叶清真寺建立
        二、优素福与宗教界关系恶化
        三、优素福与政府关系破裂
        四、迈杜古里暴乱前兆
        五、迈杜古里暴乱
        六、政府执法问题出现
    第三节 谢考继任与“博科圣地”“复仇”(2010—2015)
        一、谢考掌权与“复仇”旗号
        二、政府首次和谈与组织分裂
        三、“安萨鲁”成立
        四、政治协商失败与冲突再度升级
    第四节 谢考与“博科圣地”效忠“伊斯兰国”(2015年以后)
        一、巴加屠杀
        二、地区合作与谢考效忠“伊斯兰国”
        三、军事压力与组织再次分裂
        四、“博科圣地”的现状:蛰伏与偷袭交替
第三章 “博科圣地”的体系建构
    第一节 “博科圣地”的意识形态
        一、阿布巴卡尔·拉万与穆罕默德·阿里的教团型萨拉菲
        二、穆罕默德·优素福的政治型萨拉菲
        三、阿布巴卡尔·谢考与反政府武装型萨拉菲
        四、“安萨鲁”与萨拉菲主义意识形态的转向
    第二节 “博科圣地”的组织结构
        一、“博科圣地”领导人及更替
        二、“博科圣地”组织结构演变
        三、“博科圣地”当前的组织形态
    第三节 “博科圣地”的人员构成
        一、“博科圣地”中的本土人员
        二、“博科圣地”中的外籍人员
        三、“博科圣地”中的儿童兵与女性“圣战者”
    第四节 “博科圣地”的资金活动
        一、“合法”性收入
        二、犯罪性收入
        三、捐赠性收入
        四、“博科圣地”资金的国际联系
第四章 国家发展视野中的“博科圣地”问题
    第一节 尼日利亚国内经济政治困境与“博科圣地”
        一、南北经济差异问题
        二、南北政治隔阂问题
    第二节 尼日利亚政府危机治理困境与“博科圣地”
        一、制度政策及效力局限性
        二、军事应对及效果问题
        三、政治手段及协调性问题
    第三节 “博科圣地”对尼日利亚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人员伤亡、人口劫掠及难民问题
        二、国内经济损失
        三、尼日利亚的割裂状态
        四、尼日利亚国家形象的负面影响
        五、“博科圣地”的地区乃至国际影响
第五章 地区安全视角下的“博科圣地”问题
    第一节 萨赫勒“动荡弧”的背景及效应
        一、萨赫勒“动荡弧”的背景
        二、萨赫勒“动荡弧”的效应
    第二节 萨赫勒“动荡弧”的单元互动
        一、“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与“博科圣地”的关系
        二、“青年党”与“博科圣地”的关系
        三、“博科圣地”对萨赫勒“动荡弧”的支撑
    第三节 地区层面的合作应对
        一、非洲联盟在制度层面的完善
        二、“新版”多国联合部队的形成、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三、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反应
第六章 国际安全视域中的“博科圣地”问题
    第一节 “博科圣地”的国际恐怖主义特征
        一、“博科圣地”与“基地”组织总部的关系
        二、“博科圣地”与“伊斯兰国”的关系
    第二节 “博科圣地”的“国际圣战”实践
        一、暴力的表达
        二、言语的威胁
    第三节 国际社会的反恐应对
        一、联合国的反应
        二、欧盟的行动
        三、法国、美国的部署及存在的问题
结论
附录
    一、“博科圣地”大事记
    二、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巴着手调查走私军火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研究(1877-1946)[D]. 刘春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中国早期侦探片研究(1920-1949)[D]. 蒋林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月球城市[J]. 安迪·威尔,王智涵. 译林, 2021(01)
  • [4]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D]. 柳直. 山东大学, 2020(04)
  • [5]1931-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演变研究[D]. 杨淑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肯尼亚族群冲突与整合研究[D]. 金迷迷.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7]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外米禁交涉研究[D]. 杜万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8]从“抗日志士”到“半山”群体:赴陆台籍人士与国民党政权之互动关系研究(1927-1949)[D]. 俞健奇. 南京大学, 2018(01)
  • [9]美国对“伊斯兰国”的金融反恐研究:策略和机制[D]. 靳挺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03)
  • [10]尼日利亚“博科圣地”问题研究[D]. 宁彧. 云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巴基斯坦对武器走私展开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