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新世纪中国艺术新辉煌

再创新世纪中国艺术新辉煌

一、共创中国美术新世纪的新辉煌(论文文献综述)

林木[1](2020)在《《美术》杂志中的时代风云——1976—2000年《美术》杂志巡礼》文中研究指明《美术》杂志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机关刊物,是新中国美术界创办历史最悠久,也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专业杂志,中国美术界几乎所有重要的美术现象,都最及时、最全面地反映在《美术》杂志之中。《美术》杂志这种中国美术晴雨表的性质,使新中国成立以来变化最大最剧烈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美术现状,也直接地记录在这个时期的《美术》杂志之中。本文通过对新时期中1976年至2000年间中国美术界各种思潮和美术现象在《美术》杂志中清晰呈现的梳理,从杂志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这个跌宕起伏、风云际会的美术时代。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徐亚男[3](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张文[4](2018)在《桂林抗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已有七十多年。加强对抗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重温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警醒世人,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维护世界和平,都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桂林抗战文化的研究引人注目,取得了比较多的研究成果,如史料形式的编着不少,但还有许多研究领域尚待开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桂林抗战文化城为切入点,以1937至1944年桂林文化城的抗战文化运动为主线,以国共两党有关抗战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重要领导人关于文化抗战的重要论述为根本立论依据,借鉴学术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探讨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发展的时代背景、主客观条件、发展繁荣的表现与原因,桂林抗战文化的内涵、特征、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和发展于中国的全面抗战爆发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统一战线的形成之际,有其一定时代背景和独特的主客观条件。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重心被迫西移,文化机构和文化人士纷纷内迁,桂林因其独特的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文化人士,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创造了辉煌的抗战文化,使桂林成为西南大后方重要的文化中心和闻名于世的“文化城”。一时间,文人荟萃,书店、出版社林立,报刊、图书琳琅满目,文艺活动如火如荼,高潮迭起,新闻出版战线呐喊呼号,社会科学有声有色,教育与科技艰难前行,成为桂林文化城辉煌的抗战文化史诗。桂林“文化城”的形成和桂林抗战文化的繁荣,绝非偶然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早期马列主义的传播和全国抗战文化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二是桂林的特殊地位开启了大门;三是文化重心西移和文化人内迁构筑了平台;四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指引了航向;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抗日、团结、进步”的方针,并以其卓越的胆识和正确的策略,通过直接掌舵、理论导航、统战护航、“借力”助航、“斗争”引航等一系列高超的艺术领导着抗战文化运动,使桂林文化城和桂林抗战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五是政治环境比较宽松提供了空间。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民族危难之际,亦使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桂系地方实力派给桂林抗战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环境和土壤。全面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对文化战线服务于抗战作了一些开明的规定,改变了过去对进步文化和进步文化人士的“围剿”政策,采取了某些民主和相对开明、进步的政策措施。新桂系在抗战初期抗日的态度比较坚决,他们借“抗日反蒋”旗帜罗致人才,在一段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对进步文化人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对抗日民主运动持比较宽容和积极的态度。六是广大进步文化人的抗争和奉献唤醒了民众;七是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动力,爱国主义是文化战线团结抗日的基石。桂林抗战文化的发展繁荣呈现出几个历史阶段和特征:随着大批名流入桂,文人荟萃,文化团体蓬勃发展,桂林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走向高潮的前奏;随之而来是如火如茶的抗战文艺运动、新闻出版战线的呐喊呼号,社会科学空前繁荣,桂林抗日救亡文化运动高潮兴起;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桂林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在低潮中坚持和发展,广大文化人在迂回曲折中作战,教育与科技艰难前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大批留在香港的民主人士和进步文化人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大营救,辗转来到桂林,加入到文化抗战的大潮中,桂林的抗日救亡运动从低潮重新走向高潮。抗战文化是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民族文化。桂林抗战文化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成果,其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二是服务救亡图存,致力团结抗战;三是宣传科学的思想理论;四是传播、集聚正能量。在特征上,桂林抗战文化除了具备一般抗战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即政治性、群众性、批判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突出特征:如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宣传抗战主题;以通俗化大众化的内容唤醒民众;以广泛多样的形式鼓舞人民斗志;以团结进步民主包容为价值取向,等等。桂林抗战文化在抗战文化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历史作用,它构筑了大后方“文化抗战”的重要阵地,增强了抗战的文化力量;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全面抗战与持久抗战;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斗争艰辛、成绩卓着的光辉一页,它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作为我国抗战文化的缩影,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经验实际上也是抗战文化的经验。如: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保证;爱国主义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精神支柱;统一战线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法宝;面对艰险、勇往直前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内因,等;桂林抗战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丰硕成果,是中国抗战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中国抗战文化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色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成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近代民族解放战争所形成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抗战文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里程碑,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化史的内容,丰富了现代文学艺术宝库。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因种种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也难免存在一些局限或不足之处。如:报刊宣传偶尔出现过偏右现象;与地方党组织的关系应该更加密切;革命文化阵营内的争论民主性不够;偶尔出现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现象。回顾抗战历史,研究抗战文化,探讨其当代价值,是当代中国应有的责任。抗战文化的当代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发掘抗战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促进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文价值主要表现在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桂林抗战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一、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因素;二、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三、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资源;四、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五、唤醒历史记忆,警惕军国主义的重要武器;桂林抗战文化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启迪,如,必须坚信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领导和引领;必须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主体作用;必须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人类应该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蒋欣欣[5](2018)在《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文中指出已有研究认为,新闻媒体上的“第一夫人”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一夫人”的公共活动及其所展现的国家形象,也可以反映新闻媒体的建构方式和意图。本文采集《人民日报》1949-2018年关于中国“第一夫人”的新闻报道,以框架理论为研究方法论,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及其变迁做了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官媒重视“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建构,其媒介形象变迁呈现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报道数量方面,呈现出“n”形、“N”形和“M”形特征,“M”形特征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二是报道方式方面,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实现从“脸谱式”刻画到“生动式”呈现转变,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和中国政治发展新时代,彭丽媛的“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和生动。(2)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主要通过报道议题与报道框架表现。中国“第一夫人”独立参加公共活动时,其报道议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等相关事务;此外,陪同性框架是建构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要框架,政策性框架、礼仪性框架和义务性框架居于次要位置。(3)彭丽媛时期媒介形象的框架在不变中有变,此阶段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媒介形象全面体现在“量”、“质”、“议题”、“框架”等角度。彭丽媛时期的“第一夫人”报道总量、年均报道量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将“第一夫人”作为报道主要对象的新闻报道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第一夫人”,此时期政治外交议题有所下降,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议题大幅度提升,陪同性框架占比减少,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遵循了世界通行框架,但也突出了自己的政治风格和文化色彩。研究发现媒介形象所反映的“第一夫人”活跃程度与国家发展和政治运行有关,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与他国同中有异的重要因素,个人魅力和时代背景促成了彭丽媛引发中国“第一夫人”热。研究认为要重视“第一夫人”在与最高领导人角色互补、提升国家软实力、对女性的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建议在塑造“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时将要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也要做好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积极推进“‘第一夫人’外交”的制度化,给予“第一夫人”更多自主空间。

马锋辉[6](2014)在《美术馆展览的文化坐标及其实践 ——以浙江美术馆为例》文中提出美术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大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展览是美术馆的主业,最能反映美术馆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随着现代规则的转变而不断升级和加载新的功能,美术馆展览也已经从单纯的作品展示转向研究、典藏、教育和普及等多元化发展。展览不仅要体现美术馆的学术理念、学术观点,同时还要体现文化态度和文化立场。建构科学合理的展览体系对于美术馆更好地提升社会文化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美术馆展览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缺乏理论体系的指导。本论文提出“文化坐标”的观点,就是基于体系建设和价值定位的实践运用,有益于美术馆界的专业发展。美术馆展览的“文化坐标”具有多元互动的参考轴系,在坚持公共文化服务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包含了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地域风格与国际视野、艺术演进与时代精神等文化内涵和视觉主题,全面展示艺术成就,注重培育学术品格,健全完善保障机制,通过丰富的艺术展览精神产品满足社会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美术馆展览的“文化坐标”体现了现代美术馆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这是新型美术馆在时代背景下的实践经验。浙江美术馆在开放运行之初就提出展览“文化坐标”的理念,大胆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本论文研究的依据主要来源于浙江美术馆在展览策划、项目实施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模式,建立起“观点—实践—研究—理论—实践”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美术馆展览“文化坐标”的理论阐述,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理论观点和实际运作的完全匹配性是论文的创新点。对于“文化坐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现阶段美术馆展览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先导性,符合我国美术馆的运行惯例。希望对我国美术馆界的专业规范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并更好地适应美术馆事业的时代进步,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新的特点、新的模式。

周晨[7](2011)在《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一个世纪中,与中国动画电影传播密不可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因素组成的社会历史语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历史语境,在相当程度上有力影响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意义模式表达、作品形态构成和艺术风格特色等诸多方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动画电影在题材内容选择、艺术观念走向和审美风格流变等方面的历史进展,都在其更为广阔的文化生态发展变迁中烙下深刻的时代印记,同时也以自身的创造发展,反映和影响其所在时代的文化生态。因此,从文化生态和中国动画电影进展之间所具有的互动影响、相生相关情况来加以观照、研究,无疑是研究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一个比较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角度。本文将文化生态和中国动画电影进展结合起来进行观照、研究,绝不仅仅是对相关作品及史料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梳理,而是认真地将中国动画电影放到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历史语境及文化生态中加以仔细考察研究,即通过相关的历史性梳理、回顾和分析研究,努力描绘揭示中国社会不同时代文化生态现实与相关动画电影发展之间有机相关的现象及原因。全文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发展主要划分这样几个阶段:中国动画的学步与发展(1926——1948)——民族化动画的别样辉煌(1949—1966…1978)——中国学派的固守与式微(1979——1994)——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化进程(1995——2010)。关于这样阶段划分及命名,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对各个阶段的划分界定,主要根据中国动画电影自身发展情况来确定,其中大部分阶段明显跟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阶段完全一致,这正好说明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进展与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及相应的文化生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进展在其相关发展阶段所拥有的主要特征,并非说明其在相关阶段一定是完全纯粹的或者说是绝对排他的,因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进展尽管有很多的起伏变化,但是从来就血脉相连,除了经常会“与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也自然会有不可避免的螺旋式上升。再次,十年文革,文艺发展十分萧条,动画电影也是如此,在其不多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总体上来说与十七年的一脉相承(在某些方面发展可能要更为偏颇一些),所以没有必要另外加以划分。本文将被国际同行赞誉的“动画中国学派”的源起时期的代表作前移至《铁扇公主》的见解,对于关注中国动画电影在艺术与商业方面努力实现有机而完美的结合,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历史影响。经过对于文化生态与中国动画电影进展的相关历史研究,可以使人看到既往的成就与不足,看清发展愿景及必由之路,倡导并坚持艺术民族化、文化产业化和营销全球化这样的理念和实践,努力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和不断发展着的社会文化生态中,不断创造中国动画电影的新辉煌。

傅守祥[8](2005)在《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文中研究表明尽管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等人把作为文化工业的大众文化贬得一钱不值,但是大众文化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中蓬勃壮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大众文化利用大众传媒制造身体幻象、提供游戏化的心理经验、克服认同焦虑,使更广泛意义上的大众充实了文化生活;它也许是趋时的、媚俗的,但是它却为文化消费者欣然接受。所以,在当今这个感官享受取代理性反思、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发达是必然的。 在不断高涨的技术理性的支撑下,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使得人类的自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爆棚程度;技术的专制、市场逻辑的横行,使早先谦卑的人类接连宣布“上帝之死”、“人之死”和“作者之死”;从物质丰盈、思想平面化和艺术化归生活的部分现实参照及理论臆想出发,有些人又不断探讨“艺术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历史的终结”甚至“宗教的终结”和“哲学的终结”等问题,将高高在上的一个个精神圣像掀翻在地。同时,消费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神话,它不仅可以用性和暴力满足人们的欲望,而且可以用世俗化的方式溶解经典艺术,使其纳入市场的范畴,变成消费对象;市场是传统意识形态最有力的解构力量,它以世俗化的方式拆散了历史曾赋予艺术品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它单一的意识形态指向逐渐脱去,已不止向人们述说那曾经存在的高于天的革命理想和审美乌托邦。面对这种深刻的世俗化和广泛的民主化浪潮,高雅文化的至高地位和传统研究的学科视野经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经典艺术的创造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不再适用于新兴的大众文化或者大众艺术,技术和市场在文化领域的强力介入使当今时代出现了一种明显的文化泛化与审美泛化的趋势。 在迅猛发展的现代高科技的强力支持下,在扩大市场以赚取更大利润的雄厚资本操纵下,渗透着审美趣味巨变的大众文化彻底扭转了几千年来人类因因相袭的群体形而上沉重,转而走向企图个性化的个体体验性轻松。从经典艺术美的陶冶到关注身体感觉和生理欲念的快感美学,从经典艺术的“人”之代言到大众文化的当下体验,从经典艺术的文字想像到大众文化的图像复现,从经典艺术的观念幻象到大众文化的身体喜剧,从

扬盅,江洲[9](2005)在《2004年中国美术大事述评》文中研究表明第十届全国美展各展区分别开幕,优秀作品展在京展出,全国美展受关注"第十届全国美展"各画种展览自2004年8月19日起先后在全国9个展区隆重举行,展览从全国数万件作品中遴选出3100多件作品参加了展出,共有597件获奖提名作品参加总评。总评于2004年10月23日在北京结束,评定金奖18件、银奖73件、

李伟[10](2004)在《美术媒体要为美术事业服务——“中华泰山美术论坛”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文中提出 2004年5月18日下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办,泰山美术馆、泰安新大都饭店承办的“中华泰山美术论坛”在山东省泰安市新大都饭店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系泰山文化大典系列活动”艺术之源泰山行”内容之一,上午曾举行了中国美协美术家泰山写生基地揭牌仪式。 参加“中华泰山美术论坛”的有:《美术》杂志、《中国书画报》、《江苏画刊》、《荣宝斋》、《中国画家》、《美术界》、《东方美术》、《中国画》、《国画》、《国画家》、《振龙美术》、《中国画坛》、《美术家》、《时代国画》等美术媒体的代表,还有来自内地、香港、澳门的知名画家、美术评论家,以及泰安市宣传部、文联、美协、报社的代表等共130余人。其中主要有:魏传义、江碧波、傅二石、蔡超、章飚、孙克、王阿敏、李人毅、李伟、何东、

二、共创中国美术新世纪的新辉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创中国美术新世纪的新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1)《美术》杂志中的时代风云——1976—2000年《美术》杂志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一、反思与重建
    (一)历史的转折
    (二)形式问题的讨论
    (三)创作方法的讨论及现代主义的思潮
        1. 历史进化论
        2.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讨论
        3. 现代主义的崛起
二、八五美术新潮
    (一)’85美术新潮的形成
    (二)’85美术新潮与新潮理论
    (三)’85美术新潮的退潮与理论反省
三、传统文化的批判与中国画的发展
    (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创新
    (二)全盘西化反激下传统的回归
        1. 中国画的复兴
        2. 工笔画的崛起
        3. 中国美术史研究热的兴起
四、从躁动走向沉静

(3)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理论意义
    三、选题实际意义
    四、相关研究综述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桂林抗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海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重点与难点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主要创新之处
        (二) 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一、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相关概念
        (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相关概念
        (二) 桂林抗战文化与桂林抗战文化精神等相关概念
        (三) 桂林抗战文化与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二、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理论支撑
        (一)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
第二章 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发展的条件
    一、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发展的客观条件
        (一) 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影响
        (二) 全国各地抗日救亡运动相继爆发
        (三)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四) 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比较宽松的政策影响
        (五) 地方实力派提供了较好的政治氛围
        (六) 桂林的文化和地理条件
    二、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发展的主观条件
        (一)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二) 内迁文化人的特殊作用
第三章 桂林抗战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阶段特色
    一、桂林抗战文化发轫
        (一) 战前桂林的社会政治背景
        (二) 名流聚桂文人荟萃
        (三) 各种文化社团相继建立
    二、初次高潮兴起
        (一) 抗战文艺运动勃兴
        (二) 新闻出版战线呐喊呼号
        (三) 社科阵地砥砺奋进
    三、低潮中坚持和发展
        (一) 文化人在迂回曲折中作战
        (二) 杂文兴起为战斗檄文
    四、从低潮重新走向高潮
        (一) 文艺作品异彩纷呈
        (二) 戏剧活动重新活跃
        (三) 最后的坚守与高歌
第四章 桂林抗战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一、桂林抗战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 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
        (二) 宣传科学的思想理论
        (三) 服务救亡图存团结抗战
        (四) 传播集聚正能量
    二、桂林抗战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 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宣传抗战主题
        (二) 以通俗化大众化的内容唤醒民众
        (三) 以广泛多样的形式鼓舞人民斗志
        (四) 以团结进步民主包容为价值取向
第五章 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作用与基本经验
    一、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作用
        (一) 构筑了大后方文化抗战的重要阵地
        (二) 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三) 强化了文化抗战的力量
        (四)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五) 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六) 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
    二、桂林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经验
        (一)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保证
        (二) 爱国主义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精神支柱
        (三) 统一战线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法宝
        (四) 面对艰险勇往直前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内因
第六章 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局限
    一、桂林抗战文化上的历史地位
        (一) 红色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成果
        (二) 中国抗战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三) 中国抗战文化的缩影
        (四) 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局限或不足
        (一) 报刊宣传偶尔出现过偏右或者过激现象
        (二) 与地方党组织的关系应该更加密切
        (三) 革命文化阵营内的争论民主性不够
        (四) 偶尔出现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现象
第七章 桂林抗战文化的当代价值及重要启迪
    一、桂林抗战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 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因素
        (二) 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
        (三) 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资源
        (四) 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
        (五) 唤醒历史记忆警惕军国主义的重要武器
    二、桂林抗战文化的重要启迪
        (一) 必须坚信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 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群众
        (三) 必须坚持党对先进文化的领导和引领
        (四) 必须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五) 必须强化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5)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理论述评与研究命题
    2.1 “第一夫人”与国家形象
    2.2 媒体与政治人物形象构建
    2.3 “第一夫人”的报道框架与议程
    2.4 中国政治文化环境与“第一夫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论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对象与样本获取
    3.4 编码规则
        3.4.1 高层次编码规则
        3.4.2 中层次编码规则
        3.4.3 低层次编码规则
    3.5 研究过程与分析工具
4 高层次研究结果
    4.1 “第一夫人”报道数量呈现“N”“N”和“M”特征
    4.2 “第一夫人”报道主要对象
        4.2.1 横向:报道主要对象“是‘第一夫人’”占比较低
        4.2.2 纵向:“第一夫人”单独报道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
5 中层次研究结果
    5.1 “第一夫人”报道议题
        5.1.1 横向: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领域
        5.1.2 纵向:彭丽媛时期所有报道议题比例均高于其他时期
    5.2 “第一夫人”报道框架
        5.2.1 横向:陪同性框架在报道框架中占主导地位
        5.2.2 纵向:彭丽媛时期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
    5.3 报道主要对象、报道议题、报道框架的交叉分析
6 低层次研究结果
    6.1 报道高频词分析
        6.1.1 主要运用陪同性框架建构“第一夫人”媒介形象
        6.1.2 陪同性框架在政治外交议题中具有差异化表现
        6.1.3 陪同性框架在王光美时期有四种特殊表现形式
    6.2 中心词社会网络分析
        6.2.1 中国“第一夫人”单独参与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活动
        6.2.2 “第一夫人”依附于最高领导人开展独立活动
        6.2.3 “第一夫人”独立参与的活动带有女性符号特性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1.1 中国官媒历来重视“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
        7.1.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呈现逐步“生动化”
        7.1.3 中国“第一夫人”独立承担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事务
        7.1.4 陪同性框架是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框架
        7.1.5 彭丽媛时期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
    7.2 研究讨论
        7.2.1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政治因素
        7.2.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文化因素
        7.2.3 新时代“‘第一夫人’热”的个人和时代因素
    7.3 研究启示与建议
        7.3.1 研究启示
        7.3.2 研究建议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新中国历任国家主席和夫人*
    C.《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夫人”报道样本及编码

(6)美术馆展览的文化坐标及其实践 ——以浙江美术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 美术馆的发展现状
        2. 美术馆展览的特点和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凸显美术馆的社会文化效益
        2. 构建美术馆展览的策划体系
        3. 提出美术馆展览的实施规范
        4. 探究美术馆的文化发展内核
    1.3 研究的方法与论文的结构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贡献
第二章 文化坐标是美术馆展览的核心价值
    2.1 美术馆展览的功能定位
        1. 坚持公益性原则
        2. 培养大众审美趣味
        3. 展示艺术发展成就
    2.2 美术馆展览的学术品格
        1. 坚持自主策划
        2. 突出展览主题
        3. 注重学术普及
    2.3 美术馆展览的文化内涵
        1. 传统历史中的文化积淀
        2. 时代变革中的文化传承
        3. 国际视野中的文化交融
        4. 时代精神中的文化创造
第三章 传统强基:继承创新中的视觉标杆
    3.1 在展览文化坐标中的定位分析
        1. 传承有序的历史渊源
        2. 普及广泛的社会影响
        3. 立足当下的视觉创新
    3.2 展例解读
        1. 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结构和解读
        2. 神州国光——黄宾虹艺术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结构和解读
        3. 杭州·中国画双年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意义
        4. 书风书峰:2011 浙江书法名家作品展
        (1)策展背景和思路
        (2)实施特点
        (3)展览解读
    3.3 实施启示
        1. 强化自主策划
        2. 体现综合效应
        3. 吸引社会支持
        4. 注重展览解读
第四章 地域流风:历史进程中的文化特征
    4.1 在展览文化坐标中的定位分析
        1. 地域美术中呈现的文化特征
        2. 美术思想中彰显的社会功能
        3. 艺术演进中产生的美术形态
    4.2 展例解读
        1、“白社”及其群体研究之“吴茀之艺术展”、“张书旗艺术展”
        (1)策展背景和思路
        (2)展览结构和特点
        2. 鲁迅与新兴木刻纪念系列展览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结构
        3. 浙江现代版画系列展
        (1)刀木人生——赵延年先生捐赠作品展
        (2)八十凝望——赵宗藻艺术回顾展
        (3)瘦骨刀魂——张怀江作品展
        (4)刀锋民魂——张漾兮诞辰百年艺术展
    4.3 实施启示
        1. 重视地域特色、增强保护意识
        2. 整合美术资源,树立学术品牌
        3. 注重互动交流,发挥典藏效应
        4. 拓展征集渠道,增加资源积累
第五章 当代文脉:中西融合中的文化根源
    5.1 在展览文化坐标中的定位分析
        1. 现代思潮的传播启智
        2. 民族内涵的探索实质
        3. 当代艺术的思考立场
        4. 文化品格的传统溯源
    5.2 展例解读
        1. 东西贯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大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结构
        (3)展览亮点
        2. 致葵园——许江作品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结构和解读
        3. 春——蔡国强个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结构和解读
    5.3 实施启示
        1. 展陈设计的当代性
        2. 展示平台的拓展性
        3. 国际借展的规范性
第六章 国际视野:时代境遇中的促进意义
    6.1 在展览文化坐标中的定位分析
        1. 文化艺术特征的相互吸引
        2. 艺术表现构成的不断拓展
        3. 人本关怀精神的共同探索
    6.2 展例解读
        1. 2013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学术主旨
        (3)展览主题
        (4)展览结构
    6.3 实施启示
        1. 多渠道借展促成主办全球性展览
        2. 大力度理性收藏国外艺术家作品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7)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基本观点与主要方法
第一章 中国动画的学步与发展(1926—1949)
    第一节 相对“自在”的早期电影生态
        一、政治动荡中的文化自在
        二、相对纯粹商业语境下的商业电影实践
    第二节 动画电影的本土化
        一、“动画开山尊万氏”:“拿来主义”的模仿阶段
        二、“抗日宣传立奇功”:动画电影本土化的第一步
    第三节 《铁扇公主》:商业美学的先行者
        一、商业美学的成功起步
        二、跨越时代的“动画真经”
第二章 民族化动画的别样辉煌(1949—1966…1978)
    第一节 高度“自为”的文化生态
        一、电影国有化与“事业动画”的发展
        二、“单位”里的艺术家
        三、社会主义文艺观的确立与影响
    第二节 美术片:民族化的别样辉煌
        一、“美术片”的起步与探索发展
        二、“文变染乎世情”的动画电影创作
        三、民族化的成功启示
第三章 中国学派的固守与式微(1979—1994)
    第一节 中国电影的变革与突围
        一、文化转型中的电影变革
        二、理论改革引领实践创新
        三、电影体制的现代建设
    第二节 美术片的文化守成
        一、温水里的青蛙:体制变革中的美术片
        二、文化守成带来的“异养”匮乏
    第三节 《天书奇谭》:民族动画现代化的“盗火者”
        一、锐意翻新的剧作典范
        二、讽刺与狂欢的动画情趣
        三、民族性的现代表达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化进程(1995—2010)
    第一节 与狼共舞: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
        一、电影全球化“门开一隙”
        二、从“以小搏大”到“守护文化版图”
        三、电影政策:平台与助推器
    第二节 围栏下中国动画电影的成长
        一、《宝莲灯》:好莱坞动画大片启蒙下的产业化尝试
        二、政策给力:助推中国动画电影厚积薄发
        三、新世纪动画电影:方兴未艾泥沙俱下
    第三节 围栏里的“领头羊”:《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系列
        一、原创的动力
        二、营销至上打造品牌
        三、稳健的产业链延伸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8)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致谢
绪论 大众文化的勃兴:从文化的神性体悟到审美的世俗消费
第一章 经典文化:从意识形态的等级到动态约定的民主
    一、经典文化的形成:意识形态的沉积与精英控制的阴谋
    二、经典文化的失宠:精英主义的式微与文化范式的调整
    三、经典文化的焦虑:文化消费的冲击与趣味选择的多元
    四、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从传统的固守到开放的竞争
第二章 审美范式:从传统形而上学走向当代社会行为学
    一、存在之思的想像:形而上学的落寞与现代审美的分流
    二、审美范式的世俗化:艺术哲学的重构与审美风尚的改变
    三、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审美解放的幻象与时尚生活的隐忧
    四、视觉转向的仿真:大众经验的重构与视觉感性的飞扬
第三章 忘忧享乐: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泛化与快感体验
    一、大众文化的快感美学:审美泛化中的美学危机与趣味剧变
    二、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分歧:审美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对抗
    三、大众文化的身体话语:身体幻象的欢乐与审美体验的超越
    四、大众文化的审美张力:消费时代的喜怒哀乐
第四章 欢乐想像:大众文化的审美实践与叙述批判
    一、市场逻辑:大众文化后革命氛围中的消费性想像
    二、时尚美学:文化时尚中的感性体验与审美快感
    三、审美狂欢:身体本位的欢乐寄托与虚拟自由
    四、欢乐叙述:隐性强化两性不平等的广告话语
第五章 肉身成圣:大众文化时代的身体思考与审美判断(存目)
    一、肉身之忌:匿名的躯体与肉身的羞耻
    二、身体之炫:身体的诱惑与消费的时尚
    三、身体之思:善用疾病与疾病的隐喻
    四、此生成圣:身体圆心与身性和合
结语 忧郁的审美现代性与悖论中的度量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

四、共创中国美术新世纪的新辉煌(论文参考文献)

  • [1]《美术》杂志中的时代风云——1976—2000年《美术》杂志巡礼[J]. 林木. 美术, 2020(1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桂林抗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 山东大学, 2018(02)
  • [5]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D]. 蒋欣欣. 重庆大学, 2018(04)
  • [6]美术馆展览的文化坐标及其实践 ——以浙江美术馆为例[D]. 马锋辉. 中国美术学院, 2014(12)
  • [7]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D]. 周晨. 苏州大学, 2011(06)
  • [8]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 傅守祥. 浙江大学, 2005(07)
  • [9]2004年中国美术大事述评[J]. 扬盅,江洲. 中国美术馆, 2005(01)
  • [10]美术媒体要为美术事业服务——“中华泰山美术论坛”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J]. 李伟. 美术, 2004(06)

标签:;  ;  ;  ;  ;  

再创新世纪中国艺术新辉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