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儿童误食毒苹果毒饵中毒事件调查

5名儿童误食毒苹果毒饵中毒事件调查

一、5名儿童误食苹果毒饵引起中毒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范秋菊[1](2021)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安全问题也时常发生,有些化学安全事故的产生,甚至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严重危害,带来严重的后果。化学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并非先天形成,需要从教育层面入手,逐渐培养学生的化学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在如今的教学中,化学安全教育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越发重视对学生的化学安全教育。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要求学生需要具有化学安全意识。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也增添了许多化学安全教育内容,以促进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但通过文献阅读与实践调查发现,目前的中学化学安全教育研究主要呈现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教学策略多、教学实践少的特点。化学安全教育实践形式以课堂讲授的形式为主,教学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展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安全知识的获取与拓展,也缺乏对学生的及时评价。本研究在文献阅读积累与实践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安全教育实践研究。主要研究实践过程如下:首先,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化学安全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统计分析,为教学实践提供社会现实基础,更明确教学目标;其次,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了解研究对象的化学安全教育基本状况,为本研究的教学实践提供调查基础与实践依据;最后,以教育学相关理论为指导,开展多元化的化学安全教育实践,并从学生作业、课堂表现、课后访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反馈,以了解化学安全教育实践的效果。在本研究中,多元化教学形式主要以微课设计与应用、科学写作、专题手抄报设计与制作三种形式进行,旨在以多元化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化学安全意识。本研究对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化学安全问题进行统计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社会生活中,化学安全问题仍常有发生,一些化学安全问题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使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造成人员死亡或受伤等。较多化学安全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两个原因:(1)人们化学安全知识的缺乏、化学安全意识薄弱;(2)部分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受现实利益影响。从对实习学校高一年级中4个班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对高一年级3位化学教师进行的访谈中,得出以下结论:(1)化学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得到师生广泛认可;(2)现实教学中的化学安全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很少采取其他形式进行;(3)学生对于化学安全知识的了解层面较窄,也很少主动关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化学安全问题。本研究中采取微课设计与应用、科学写作、专题手抄报三种形式进行教学实践,丰富了化学安全教育实践形式。通过教学实践,以多元化教学形式进行化学安全教育,具有以下教学效果:(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2)能使学生的化学安全知识得以自我拓展,培养化学安全意识;(3)能在学习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造性能力;(4)有利于教师及时评价,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化学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能通过作业批阅及时反馈给学生。

邓亮亮[2](2019)在《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认为儿童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美好的童年生活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近年来幼儿园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因此政府对幼儿园安全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就十分必要,它不仅可以减少幼儿园幼儿伤害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对于进一步保障在园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构筑和谐有序的学前教育环境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运用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事故安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幼儿园的发展状况和安全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幼儿在园的安全问题的种类、危害,进一步指出了政府在幼儿园安全管理中存在规划、财政、监督职能等方面的缺位问题,从政策法规、责任意识、财政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剖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指出了政府在幼儿园安全问题的预防和治理方面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加强对幼儿园的日常规范管理;建立社会监督体系等具体对策,加强对幼儿园安全的监督管理,以保障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

罗意[3](2019)在《基于共享理念的校园打印机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共享狂热与科技化浪潮的涌现,共享产品的研究成为工业设计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校园打印服务长久以来为“人工打印”方式,打印受时间限制并造成集中、人多等问题。本文探讨“共享理念”视角下的校园打印机设计,是基于平台的自助式服务研究。首先论文以“共享理念”为理论内容,从产品服务系统的概念、特点,以分解的方式归纳、总结产品服务系统概念。再通过分析产品服务系统与共享理念的密切关系,梳理出产品服务系统的平台化与共享操作系统的简约化和行为共识的知识体系融合,重构共享理念的概念、特点、设计方法等内容。其次论文将传统打印机与共享打印机的主要构造对比分析,提取可借鉴的构造及设计因素作为共享打印机的支撑。从大学生人群特点出发,区分校园环境与其他环境的打印需求异同点,总结和归纳出目标用户的打印需求。根据共享理念调研“发现的问题”,依据平台与共享主体设计要素“解决问题”。综合分析出校园共享打印机设计主要环节,并从服务形式、人机工程、操作流程、结构模块、其他因素等六个方面进行整合。最后,以校园共享打印机产品设计要素为基础,以共享产品的共享性、舒适性、易用性和智能性四大定位关键词为引导,提出校园共享打印机的设计原则,即遵循人性化原则、美观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来佐证本次研究的可行性。校园共享打印机设计以“共享理念”为理论基础,搭配使用以用户为中心、系统设计等设计方法来设计校园共享打印机,从校园用户需求出发,以校园共享打印机为产品媒介,为目标用户带来良好的自助打印服务体验,从而达到提高目标用户打印服务的体验感。同时本次研究为共享产品设计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工业设计方面的参考,助力于共享产品设计的发展。

李喆[4](2017)在《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环境残留及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9种常见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噻虫啉、呋虫胺、烯啶虫胺、氟啶虫酰胺和氯噻啉)为研究对象,通过固相萃取结合UPLC-MS/MS技术检测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南方水稻种植土壤、杭州市市售水果、蔬菜及人体尿液中的残留,并且建立了尿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主要取得的研究成果分为以下三部分:(1)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果蔬中的残留及其累积风险评价:新烟碱类杀虫剂在杭州市市售蔬菜、水果中有较高的检出频率。24种蔬菜中,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均有检出,其中青菜中啶虫脒残留为140.5 μg/kg,长豇豆中噻虫嗪残留为46.5 μg/kg,代表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在蔬菜中残留的最高值;12种水果中,除了氟啶虫酰胺以外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均有检出,苹果中吡虫啉残留为45.3 μg/kg,菠萝中吡虫啉残留为50.3 μg/kg,是水果里新烟碱类农药残留的最高值。新烟碱类农药通过儿童饮食摄入的累积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无论是水果、蔬菜还是整体的估计平均摄入量(UI)均比吡虫啉的RfD值(0.057 mg/kg/day)低,UI的第95百分位数也都不超过RfD值。而按照人群性别的ADD累积分布来看,男孩或女孩的摄入量几乎没有区别,摄入风险在可控范围内。(2)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人体尿液中的检测:建立了 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人体尿液中的提取、净化与同步检测方法,并且验证了该方法在2 mL的儿童尿液样品量下的灵敏度、精密度、稳定性和基质效应。结果显示:使用Oasis HLB作为固相萃取柱,样品经萃取柱净化后直接用二氯甲烷:乙腈(7:3)溶剂洗脱目标化合物并用UPLC-MS/MS检测有相对较好的回收率,其中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 80.8-103%(1 μg/L),81.5-91.7%(25 μg/L)和 83.0-92.3%(100 μg/L)。此外,3种同位素内标吡虫啉-d4(89.5-97.4%),噻虫嗪-d3(85.6-91.1%),噻虫胺-d3(84.7-101.0%)也有相似的回收率。10例儿童尿液样品中检出7种新烟碱类杀虫剂,检出率为10-80%,氟啶虫酰胺和烯啶虫胺均未被检出。其中检出率较高的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分别为啶虫脒(80%),吡虫啉(80%),噻虫嗪(70%)和噻虫胺(70%)。吡虫啉(ND-2.65 μg/L),噻虫嗪(ND-1.42μg/L),啶虫脒(ND-0.92 μμg/L)和噻虫胺(ND-1.94μg/L)的检出浓度相对较高,样品的回收率范围为82.03-91.50%,相对标准偏差为0.1-2.7%,该结果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风险评价奠定了基础。(3)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南方水稻种植土壤中的残留:浙江、江苏、广东和江西4省水稻种植土壤中新烟碱类杀虫剂普遍检出,尤其是吡虫啉、唾虫嗪、噻虫胺和呋虫胺检出率较高。其中,吡虫啉在四个省的土壤样品检出率江苏省100%,浙江省、广东省和江西省均为96%。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样品中的最高残留为29.88 μg/kg,土壤样品的回收率范围为78.9-103.0%,残留浓度范围尚在可接受范围内。根据土壤总平均联合暴露浓度,浙江省最高,接下来是广东省,江西省和江苏省。另外,4省的累积摄入暴露量均小于吡虫啉的慢性参考剂量(0.057 mg/kg/day),暴露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钱欣欣[5](2017)在《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留守儿童问题备受政府、家庭、社会和学界的关注,而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也曾多次引发社会舆论热潮。留守儿童安全保护力量薄弱的现状,严重威胁着留守儿童的生存质量和成长健康。尤其是近些年,留守儿童安全问题频频被新闻媒体曝光,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反思也进一步加深,甚至于留守儿童安全保护被提上了国家治理议程。由此,自2016年始,国家积极实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措施,排查统计留守儿童信息,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力求为留守儿童的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在诸多学者探究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品德的基础上,本研究着力于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问题。基于家庭、学校、政府在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保护中的局限性,研究提出由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留守儿童安全保护。在论述了留守儿童安全保护中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庆市石柱县样本选取地的留守儿童本人、留守儿童监护人、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任课教师和留守儿童学校负责人、留守儿童居住地村干部的实地访谈调查以及对“青助会”、“三生志愿者”等社会组织的案例分析,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剖析了社会工作组织在留守儿童安全保护中的介入要素、介入过程,其中介入要素分析了介入内容、介入方式、社会工作组织介入过程中与其他组织间的互动关系,介入过程探讨了介入流程和介入形式。研究肯定了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有效性,分析了其介入的现实成效,并进一步挖掘其介入的有效经验,如发挥组织内部团队合力、注重安全教育反馈、采用游戏性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等,同时就社会工作组织自身内部阻碍因素和外部阻碍因素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原因,研究认为造成其介入障碍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工作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弱、社会工作组织的服务对象泛化、社会工作组织的服务联动性差、公民意识缺失、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提出要汲取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有效做法并提倡予以推广,同时提出多项留守儿童安全保护建议,一是政府与社会工作组织的协同治理,融合学校、家庭等主体建立协作机制,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保护格局;二是邻里互助,发挥熟人社会的力量;三是借用“互联网+”,挖掘线上资源,建设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网络体系;四是对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产生的源头进行治理,也就是从留守儿童家庭入手,一方面健全并落实留守儿童的监护机制,提高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通过扶持留守儿童父母回乡就业或留守儿童同父母随迁进城来重建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另一方面建立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系统工作程序和操作标准;五是从留守儿童自身建设着手,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唐敏[6](2014)在《诱发儿童交往行为的城市儿童游戏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往不良、社交退绾、交流障碍、抑郁、狂躁、缺乏责任感等,这些都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交往行为的缺失所引起的社会行为问题。儿童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交往行为是儿童心理和身体共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然而儿童对交往的需求却往往被成人、被社会所忽视。儿童交往行为多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城市儿童游戏空间是儿童进行游戏的物质环境基础。本文通过结合儿童心理学相关理论、环境认知和空间行为学相关理论,对城市儿童游戏空间中的儿童交往行进行分析,探讨诱发儿童交往行为的城市儿童游戏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本文主要选取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城市公园儿童游戏空间和街巷儿童游戏空间进行详细的分类研究。总结这三种儿童游戏空间的主要空间类型,针对不同空间类型结合儿童交往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全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儿童心理学、儿童交往行为及城市儿童游戏空间的相关概念,并对儿童的交往心理及行为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儿童不同年龄组交往行为的分类,以及儿童交往行为产生的步骤及不同类别的交往方式。最后结合空间行为相关理论对儿童行为与空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二章主要对儿童交往行为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儿童交往现状类型进行了划分,主要分为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和动植物交往四类。同时对儿童交往行为的主要发生地城市儿童游戏空间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对城市儿童游戏空间中的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城市公园儿童游戏空间、街巷儿童游戏空间的不同空间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三类儿童游戏空间中儿童的交往时间、交往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第四章针对城市儿童游戏空间中诱发儿童交往行为的空间要素、环境要素及设施小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得出诱发儿童交往行为的城市儿童游戏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原则分别是:满足交往需求原则、寓教于乐原则、适应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设计方法分别是:空间功能的合理划分与渗透、空间界面的丰富变化与多样、自然元素的灵活运用与共生、设施小品的增添趣味与创新。

赵喜凤[7](2013)在《科学论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公众参与科学”维度的方法论解析》文中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代最突出的风险问题之一。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指出科学与政治是风险产生的两种主要因素。在唯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科学以审判官的身份存在,占有绝对的话语权,科学的辩护与政治的解释使得风险被遮蔽。社会建构主义对科学的可信性进行解构,拉图尔、伍尔加、夏平、谢弗、布尔迪厄、齐曼等人的研究揭示出科学权力与修辞维度。迫使科学对自身进行反思,被科学主义霸权所拒斥掉的公众维度凸显出来。公众参与科学成为STS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中,公众参与经历了两种模型,一种是精英科学模型,另一种是大众参与模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中,坚持的是精英科学观,黑箱化的科学是由具有资格的科学家所操控的,科学的标准在科学共同体内确定,在传播中共同体之外的人员只是接受者,这也导致了风险问题的产生。在大众参与模型中,行动者具有了多元性,各种异质性要素能够平等地参与,技能的引入、公众的介入使得问题趋于公开与透明,打破黑箱化,风险分析与处理中的权力维度、修辞维度被解构。公众参与的障碍得以明晰,公众参与所需技能被呈现。公众参与的障碍被一些科学家、政府管理人员描述为“公众是无知”的。从公众的“无知”入手,分析公众技能积累中的限制因素,结合贾萨诺夫、温、柯林斯、席宾格、普罗克特的研究,梳理出公众“无知”的发展路径,从专业知识上的缺乏到“公民认识论”到“知识遮蔽”的过程,即经历了“我们不知道”到“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到“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过程,因此以“公众无知”为借口阻止公众参与是不成立的。而科学文化所负载的政治制度、社会因素才是公众参与的路障。贾萨诺夫、温等的分析指出了公众参与的弊端,但是如何能够使公众切实地参与,却没能提出现实的可行性,柯林斯的SEE理论提出用技能指导公众进行参与,参与科学的公众并不是外行,而是经验型的专家。技能周期表中相关技能的积累使得公众参与科学具有合法性与可行性。因此,“公众参与”就经历了“作为传播的受众”到“作为口号的形式参与”到“切实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案例生动地表现出来,坎伯兰牧民、基因被采集的农民、黄金大米喂养实验的儿童因为不具备相关技能、不能理解科学的语言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科学家才是唯一的行动者;被疯牛病危机所困扰的公众虽然具有民主权利,但是政府科学家认为公众及其他科学家将会打乱他们的计划而拒绝其参与,并在公众健康和经济利益上选择了后者,FSA的会议为了凸显公众的地位而损害了其他利益群体,公众参与虽然被意识到,但是对政府的决策并没有实质影响;转基因技术共识会议中,各种利益群体以及外行公众都能平等地参加,打破了行动者的唯一性,多元行动者的参与体现了民主的最大化,公众的决策能够得到合理审议,因为公众凭借技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合理的决策,对政府决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公众参与发展过程的案例分析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论参考。针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法律与管理上的漏洞,公众参与是问题解决中的重要维度。多种专家的贡献性技能的积累、社会学家的相互性技能的转译、消费者相关技能的辨别、政府的宏观指导的共同作用促进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风险是实在与建构的双重结果。食品安全中科学与民主的问题是科学哲学中划界问题的现实体现。国内外共识会议与大陆听证会的对比分析,为大陆民主提供现实借鉴。现代化的今天,民主问题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游戏,涉及多种异质性要素的结合,科学、企业、政治、技能、公众、技术、全球化等,民主的实现是多方面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公众参与过程中,要吸取西方民主的教训,保持科学家与大众、民主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张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主面临生物技术发展中的新问题,生物剽窃、生物政治涉及其中。

江陆堂[8](2008)在《基于信息技术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中职化工专业《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信息技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正是顺应这种时代发展的变化和需要而提出的,体现了时代对教学的改革要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让学生亲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对学生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课题立足于《化验室管理》课程的教学,对基于信息技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该课程的应用进行了设计并实施。为了有效的评价课堂教学实验效果,对学生进行了成绩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实验部分数据采用SPSS软件处理,并通过t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该模式应用情况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结构如下:第一章阐明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及问题探究方面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三章分析了本研究所应用的基础理论,并阐述了这些理论对课题实施的指导作用。第四章介绍了基于信息技术问题探究模式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具体过程。第五章对基于信息技术问题探究模式在教学中应用与效果研究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第六章总结了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黄丽华[9](2003)在《急性鼠药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卫生和社会问题》文中研究说明 据资料统计,全国每年发生急性中毒的有10万人左右,其中急性鼠药中毒是发病人数最多的,每年约有5~7万人。在我国无论是城镇或是农村,鼠害都较为严重,老鼠破坏植被、损耗粮食、咬烂衣被、传播疾病等。群众对鼠害非常愤恨,对鼠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灭鼠是一件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灭鼠的目的是为了除害灭病,保障身体健康。然而由于群众普遍缺

聂伟光,张灵珠[10](2002)在《5名儿童误食苹果毒饵引起中毒的调查》文中提出2001年2月16日,家住海口市海甸岛海岸路爵士大饭店附近“烂尾楼”的5名儿童发生集体中毒事件。根据现场调查、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诊断,证实为因误食浸泡毒鼠强的毒饵——苹果所致。现报告如

二、5名儿童误食苹果毒饵引起中毒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名儿童误食苹果毒饵引起中毒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社会发展下化学安全问题的不断发生
        1.1.2 国家对化学安全教育的重视
        1.1.3 化学安全教育存在问题
    1.2 化学安全教育文献综述
        1.2.1 化学安全教育国外研究现状
        1.2.2 化学安全教育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及过程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安全教育
        2.1.2 化学安全教育
        2.1.3 化学安全意识
    2.2 理论基础
        2.2.1 需要层次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做中学理论
3 化学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社会中的化学安全问题调查分析
    3.2 化学安全教育状况调查
        3.2.1 化学安全教育学生状况调查
        3.2.2 化学安全教育教师访谈
4 化学安全教育策略与实施
    4.1 微课设计与应用,渗透化学安全教育
        4.1.1 实施案例——《过氧化钠的性质与用途》
        4.1.2 微课应用效果分析
    4.2 利用科学写作,渗透化学安全教育
        4.2.1 科学写作任务设计与完成流程
        4.2.2 化学安全知识科学写作作业设计案例
        4.2.3 科学写作作业结果与分析
    4.3 专题手抄报设计与制作,渗透化学安全教育
        4.3.1 化学安全教育手抄报主题与内容要求设计
        4.3.2 化学安全教育手抄报实施与结果分析
    4.4 学生后测访谈
    4.5 其他策略建议
        4.5.1 通过主题演讲进行安全教育
        4.5.2 通过趣味绘画进行化学安全教育
        4.5.3 通过化学实验进行化学安全教育
5 研究结论及反思
    5.1 研究结论
        5.1.1 化学安全教育现状
        5.1.2 多元化化学安全教育实施效果
    5.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中部分新闻统计
    附录2 化学安全教育学生问卷调查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2)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二、幼儿园安全管理中政府责任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基本概念
        1.幼儿园
        2.安全管理
        3.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4.政府责任
    (二)理论基础
        1.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2.新公共服务理论
        3.事故安全理论
三、政府加强对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一)幼儿园现状
    (二)幼儿园安全问题的种类及危害
        1.幼儿园安全隐患的种类
        2.幼儿园安全问题产生的危害
    (三)加强政府对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2.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3.实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的需要
四、幼儿园安全管理中政府责任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幼儿园安全管理中暴露出的政府责任问题
        1.规划职能缺失
        2.财政投入不足
        3.政策落实不到位
        4.监督监管不力
    (二)幼儿园安全管理中政府责任问题产生的原因
        1.重视程度不够高
        2.财政投入不均衡
        3.法律体系不完善
        4.预防机制不健全
五、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中政府责任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二)强化政府责任意识
    (三)增加教育资源投入
    (四)扩大安全管理范围
    (五)健全安全预防机制
        1.加强宣传,引导多方合作
        2.建立独立机构,加强安全监督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3)基于共享理念的校园打印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课题来源
        1.共享经济持续增长
        2.智能化影响现代设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产品服务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2.共享打印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组织结构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的创新点
        3.组织结构
        4.研究方法
        5.研究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二、产品服务系统与共享理念
    (一)产品服务系统概念界定
        1.产品服务系统的定义
        2.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特征及要素
    (二)产品服务系统与共享理念的融合思考
        1.产品服务系统基本特性的分解
        2.产品服务系统与共享理念的包含关系
        3.共享理念基本概念的重构
        4.认知共识影响行为共识形成共享理念
        5.融入共享理念的产品设计研究
三、共享打印机的需求分析
    (一)用户诉求归纳与整理
        1.大学生人群特点分析
        2.校园环境与其他环境打印需求的区分
        3.用户打印需求的分析
    (二)传统打印机的主要构造及对形成共享打印的共识要素分析
        1.传统打印机的主要构造
        2.共享打印机可借鉴的主要构造、功能和形态
        3.形成共享打印的共识要素
    (三)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功能系统
        1.平台+维护的服务形式
        2.人性化操作流程
        3.营造适宜的产品系统环境
        4.结构模块排序重组
        5.其他因素综合辅助
    (四)本章小结
四、基于共享理念的校园打印机设计理念与原则
    (一)共享打印机设计定位
        1.提供消费平台服务系统
        2.具备共识的智能信息控制系统符合共识行为
        3.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
        4.设备使用安全与环境防护的双重安全保障系统
    (二)共享打印机设计原则
        1.操作宜人性原则
        2.造型简洁美观原则
        3.设备与环境安全性原则
        4.人-机-环境和谐原则
    (三)共享打印机系统性的设计路径
        1.需求分析与环境因素
        2.打印机共识环节确定
        3.根据设计定位做形态设计
        4.人机分析确定人-产品-环境的关系
        5.做质感与色彩设计
    (四)共享产品设计评估标准及方法
        1.评估标准
        2.评估方法
    (五)本章小节
五、基于共享理念的校园打印机设计实践
    (一)外观设计实践
        1.外观设计初案
        2.设计实践初期设计评估
        3.外观设计修改后方案
        4.设计实践中期设计评估
    (二)界面设计实践
        1.操作面板设计
        2.手机APP界面设计
        3.手板模型与展板效果图
        4.共享打印机最终评估
    (三)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件1:研究思路框架
附件2:设计研究领域变化示意图
附件3:产品服务系统与共享理念研究思路图
附件4:产品服务系统与共享理念包含关系图
附件5:共享产品设计思路图
附件6:共享产品系统解析图
附件7:校园共享打印流程图
附件8:校园共享打印机功能结构图
附件9:校园共享打印机研究思路图
附件10:展板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4)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环境残留及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新烟碱类杀虫剂概述
        1.1.1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及危害
        1.1.2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环境残留
        1.1.3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登记情况及管理制度
    1.2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分析检测方法现状
        1.2.1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前处理方法
        1.2.2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检测方法
    1.3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潜在暴露及生物监测现状
        1.3.1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经口摄入暴露
        1.3.2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吸入暴露
        1.3.3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生物监测
    1.4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联合暴露风险评价
        1.4.1 农药联合暴露评估的方法
        1.4.2 农药联合暴露评估展望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目标化合物
        2.1.4 目标化合物储备条件
    2.2 样品采集及问卷调查
        2.2.1 果蔬样品采集及儿童饮食情况调查问卷
        2.2.2 尿液样品的采集与问卷调查
        2.2.3 土壤样品的采集
    2.3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提取
        2.3.1 蔬菜水果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提取
        2.3.2 尿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提取
        2.3.3 土壤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提取
    2.4 仪器条件
    2.5 相对毒效因子法(RPF)
    2.6 摄入累积风险评价模型
    2.7 数据分析
第三章 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果蔬中的残留及其累积风险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
        3.2.1 调查问卷统计
        3.2.2 新烟碱类农药在果蔬中的残留
        3.2.3 新烟碱类农药通过儿童饮食摄入的累积风险评价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人体尿液中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
        4.2.1 固相萃取条件优化
        4.2.2 LC-MS/MS条件优化
        4.2.3 方法验证
        4.2.4 方法应用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南方水稻种植土壤中的残留
    5.1 引言
    5.2 实验结果
        5.2.1 土壤样品采集
        5.2.2 标准曲线配置
        5.2.3 四个省土壤样品中新烟碱类杀虫剂残留检测
        5.2.4 四个省土壤样品中的联合暴露浓度及累积摄入风险(IMI_(RPF))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重难点与创新
一、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必要性
    (二)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可行性
    (三)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二、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现状调查
    (一)访谈调查设计
    (二)案例基本情况
    (三)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的工作过程及介入效果
三、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阻碍性因素分析
    (一)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内部性因素分析
    (二)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外部性因素分析
四、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思考与建议
    (一)社会工作组织的介入经验总结
    (二)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诱发儿童交往行为的城市儿童游戏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问题
        0.1.1 当前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
        0.1.2 儿童交往行为的重要性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0.2.1 国外相关研究
        0.2.2 国内相关研究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对象
        0.3.3 研究方法
    0.4 研究目的与意义
        0.4.1 研究目的
        0.4.2 研究意义
    0.5 研究框架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综述
    1.1 概念界定
        1.1.1 儿童心理学
        1.1.2 儿童交往行为
        1.1.3 城市儿童游戏空间
    1.2 儿童心理与行为分析
        1.2.1 儿童交往行为相关理论
        1.2.2 儿童交往行为分类
        1.2.3 儿童游戏行为和儿童发展
    1.3 空间行为相互关系理论
        1.3.1 环境认知理论
        1.3.2 空间行为理论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儿童交往行为与城市儿童游戏空间的现状与问题
    2.1 儿童交往行为的现状与问题
        2.1.1 心理空间被封闭
        2.1.2 物理空间被封闭
        2.1.3 儿童交往行为方式的转变
    2.2 儿童交往现状类型的划分
        2.2.1 亲子交往
        2.2.2 同伴交往
        2.2.3 师生交往
        2.2.4 动植物交往
    2.3 城市儿童游戏空间的现状与问题
        2.3.1 儿童游戏空间的缺乏
        2.3.2 现有游戏空间功能缺乏合理性
        2.3.3 存在安全隐患
        2.3.4 科技发展的不良影响
        2.3.5 不注重可持续生态环境的营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诱发儿童交往行为的城市儿童游戏空间分析
    3.1 城市儿童游戏空间类型分析
        3.1.1 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类型分析
        3.1.2 城市公园儿童游戏空间类型分析
        3.1.3 街巷儿童游戏空间类型分析
    3.2 空间类型与儿童交往行为关系分析
        3.2.1 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中儿童的交往行为
        3.2.2 城市公园儿童游戏空间中儿童的交往行为
        3.2.3 街巷儿童游戏空间中儿童的交往行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诱发儿童交往行为的城市儿童游戏空间设计
    4.1 设计要素
        4.1.1 空间要素
        4.1.2 环境要素
        4.1.3 设施小品
    4.2 设计原则
        4.2.1 满足交往需求原则
        4.2.2 寓教于乐原则
        4.2.3 适应性原则
        4.2.4 互动性原则
        4.2.5 安全性原则
        4.2.6 可持续性原则
    4.3 设计方法
        4.3.1 空间功能的合理划分与渗透
        4.3.2 空间界面的丰富变化与多样
        4.3.3 自然元素的灵活运用与共生
        4.3.4 设施小品的增添趣味与创新
    4.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科学论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公众参与科学”维度的方法论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食品安全问题分析的新视角——科学论的第三波
    一、风险社会领域中食品安全研究的定位
    二、长期以来的实证主义以及话语分析的视角
    三、SEE理论作为问题解决的方法论尝试
    四、食品安全问题分析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五、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六、食品安全案例选取标准与排列顺序
第一章 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第一节 风险问题的来源
        一、风险社会状况概述
        二、风险解释的政治可塑性
        三、风险解释的科学原因探究
    第二节 问题的全球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
        一、高标准的欧盟国家食品问题依然存在
        二、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反复性
        三、食品安全问题所涉及的利益团体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科学论视角下的风险社会——风险问题的方法论思考
    第一节 科学论的第一波与第二波——风险的建构与解构
        一、科学论的第一波——风险产生的催化剂
        二、科学论的第二波——风险解释的溶化剂
        三、科学的可信性
        四、可信性危机:打破“黑箱化”的存在
        五、公众的话语权与自身利益博弈
    第二节 科学论的第三波——风险解决的处方药
        一、传统公众理解科学的困境
        二、打破困境——相关技能的介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食品安全中“公众缺席”的案例
    第一节 坎伯兰牧民案例
        一、坎伯兰地区核污染事件
        二、农业部政策调整
        三、当地牧民的社会认同
        四、柯林斯:坎伯兰牧民技能缺乏与参与障碍
        五、温与柯林斯PUS理论异同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节 基因探测案例
        一、基因采集的人体试验
        二、非议中存在的“黄金大米”
        三、生物勘测中“知情同意”原则执行的困境
        四、后殖民视角下的民主境遇
        五、公众参与亟待凸显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食品安全中“公众形式上参与”的案例——英国疯牛病的分析
    第一节 英国疯牛病的案例介绍
        一、疯牛病引起欧洲对风险问题的重视
        二、疯牛病问题处理经历三个阶段
    第二节 对疯牛病案例的科学论分析
        一、路易斯:从科学的不确定性到共识
        二、贾萨诺夫:不过高估计专业知识的能力
    第三节 公众参与的逐渐实现
        一、政府的信任危机:公众参与不能仅是口号
        二、科学论第二波的启示:公众参与的理论上建构
        三、公众参与的落脚点
        四、案例得出的教训:公众参与必须被搬到前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食品安全中“公众切实参与”案例—转基因食品中公众与科学家的交流
    第一节 案例简述
        一、转基因食品介绍
        二、转基因食品商业化进程中的争议
        三、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所持态度
    第二节 风险分析中的公众参与
        一、“知识社会”还是“民主社会”
        二、多种异质性要素的解析
    第三节 风险分析中公众参与的案例:共识会议
        一、共识会议的介绍
        二、共识会议的应用
        三、转基因农作物的共识会议
        四、公众切实参与的实现
        五、公众参与作用的分析
    第四节 欧洲、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公众参与形式比较
        一、欧洲和台湾共识会议比较研究
        二、听证会与共识会议比较研究
        三、公众参与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语境下的公众参与——瘦肉精事件解析
    第一节 瘦肉精事件始末
        一、瘦肉精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
        二、河南瘦肉精问题回顾
    第二节 公众的未参与与不可知
        一、学术界:瘦肉精的科学研究
        二、投入使用:公民不知情
        三、政策上:瘦肉精的禁止使用
        四、销售过程:消费者无法识别
    第三节 SSE理论的分析——公众理解科学
        一、贡献性技能专家提出的针对消费者的措施
        二、措施所应用的技能分析
        三、消费者践行措施的可能性
        四、解决消费者践行问题的应对方法
    第四节 公众介入科学的可能性探讨
        一、第一阶段:投入使用时的风险交流
        二、第二阶段:禁令颁布中的风险告知
        三、第三阶段:安全防范中的共识会议
    第五节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探究
        一、贡献性技能专家措施的积极提供
        二、相互性技能专家的引导
        三、公众(消费者)专业性技能的积累
        四、风险分析的交流与共识会议的召开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食品安全问题的哲学反思与现实借鉴
    第一节 食品安全问题的哲学反思
        一、风险的认识论:实在还是建构
        二、科学哲学的划界问题
    第二节 国内外共识会议对中国大陆借鉴作用的探讨
        一、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对共识会议的现实需求
        二、共识会议在中国大陆的适应情况探讨
        三、中国特色民主的经验积累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博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8)基于信息技术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中职化工专业《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1.1.3 学科背景
    1.2 课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综述
    2.2 国内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综述
    2.3 国外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
    2.4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3.1 相关概念
        3.1.1 信息技术
        3.1.2 教学模式
        3.1.3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3.1.4 课程整合
    3.2 理论基础
        3.2.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3.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2.4 多元智能理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目标
        4.1.2 研究内容
        4.1.3 研究方法
    4.2 基于信息技术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4.2.1 教学目标分析
        4.2.2 实验对象选择与控制
        4.2.3 教学内容分析
        4.2.4 教学环境
        4.2.5 教学模式的选择
        4.2.6 课堂问题探究的实施过程
        4.2.7 教学评价
    4.3 课堂教学实例一:《化验室化学试剂的管理》
    4.4 课堂教学实例二《化学性伤害的预防和急救》
第五章 数据处理与分析
    5.1 学习成绩数据处理
    5.2 实验班与控制班的自主学习问卷评价
    5.3 基于信息技术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教学问卷调查及座谈
        5.3.1 问卷调查
        5.3.2 座谈调查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实验班和控制班自主学习问卷
    附录二 实验班调查问卷
致谢

四、5名儿童误食苹果毒饵引起中毒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D]. 范秋菊.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2]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邓亮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3]基于共享理念的校园打印机设计研究[D]. 罗意.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4]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环境残留及风险评价研究[D]. 李喆.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1)
  • [5]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研究[D]. 钱欣欣. 西南大学, 2017(02)
  • [6]诱发儿童交往行为的城市儿童游戏空间设计研究[D]. 唐敏. 江南大学, 2014(01)
  • [7]科学论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公众参与科学”维度的方法论解析[D]. 赵喜凤. 南京大学, 2013(05)
  • [8]基于信息技术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中职化工专业《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 江陆堂.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3)
  • [9]急性鼠药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卫生和社会问题[J]. 黄丽华.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3(04)
  • [10]5名儿童误食苹果毒饵引起中毒的调查[J]. 聂伟光,张灵珠. 中国热带医学, 2002(S1)

标签:;  ;  ;  

5名儿童误食毒苹果毒饵中毒事件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