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同化政策对台湾社会的伤害——以台中五峰林家为例

日本同化政策对台湾社会的伤害——以台中五峰林家为例

一、日本同化政策对台湾社会的戕伤——以台中雾峰林氏家族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1](2018)在《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殖民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迫与祖国大陆分离长达半个世纪。鉴于台湾突出的战略位置,日本在占据台湾的50年里,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施行了一系列高压殖民政策,给台湾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文化方面,日本殖民者试图通过输出殖民文化,对台湾民众进行“洗脑”;在教育层面,大力普及日语教育,以强化殖民教育;在宗教习俗上,限制中国传统宗教,推广日本佛教和神道,要求台湾民众实行日式生活方式;在文学艺术领域,控制舆论宣传途径,大肆鼓吹皇民文学艺术。这些举措无一不是意图以文化同化的方式破坏台湾原有的中华文化,植入日本大和文化,改造台湾民众的思想,使其成为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性的“顺民”,进而达到长期殖民统治台湾的最终目标。与之相对的是,台湾民众对日本殖民文化的抵制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即使面对殖民者的高压文化政策,台湾民众仍坚持说汉语、学汉字,传承传统信仰和习俗,以文学形式记载着台湾民众的隐忍和反抗,使中华文脉在台湾地区得以保留。台湾民众以各种形式对日本殖民统治进行斗争,坚守中华文化的传统,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日据台湾的50年就是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文化斗争的50年。由于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日本文化殖民台湾的阴谋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日据台湾50年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至今依然存在,“文化台独”的阴霾还在台湾岛内弥漫,“台独”势力企图切断中华文化在海峡两岸血脉相续的妄想正在死灰复燃。两岸同胞应当在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共同担负起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时代任务。

杨光[2](2018)在《日据时期台湾包装设计的视觉风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时期(1895-1945)的台湾包装设计的视觉风格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研究、视觉图像风格分析,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归纳总结出日据时期不同视觉风格的包装设计的三大阶段,并通过对历史的系统梳理与图像资料研究,进而探究殖民环境下的包装设计视觉风格形成背景、发展脉络以及视觉特色,并反映出当时社会历史环境变化、政治方针的渗透、外来文化输入等因素对包装设计的影响。日据时期是台湾现代化的开端,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文化的更迭,都在改变着台湾原有传统社会形态与人民生活方式,并对当时的包装设计表现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日据时期不同阶段所呈现的视觉风格的包装设计,进而还原日据时期台湾包装设计的历史原貌,系统梳理出日据时期台湾包装设计的发展与变化所展现的历史意义,从而得出结论:历史背景的各方面因素常会左右台湾包装设计的发展,各类商品的包装设计,也随着各阶段的殖民政策发展以及人们的认知而有不同风格的演变。无论是早期传承自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包装,还是中期受到日本殖民流行文化和同化思想的日本设计风格,亦或是战争时期被用作是宣传政令的传播工具,台湾日据时期的包装设计都有着多元而独特的魅力。

周雨琪[3](2017)在《日据时期台湾传统知识分子对时局的处变 ——以彰化地区士绅吴德功为中心》文中指出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及澎湖列岛被迫割让给日本,台湾总督府在台湾建立殖民统治,士绅的科举之路断绝,地区秩序动荡,台湾传统知识分子面临着重大变局。以往研究根据当时台湾士绅的反应,大致将其分为两种倾向——内渡和留台,但我们认为在具体个案中情况似乎更为复杂,往往会随着时局的变动呈现出交杂的取向。其中的典型如吴德功在清代已成为台湾彰化地区的社会中坚,深受儒家传统教育的影响。日本攫取台湾后,吴氏积极筹设联甲维持地方秩序,支援反割台运动,后隐居避世消极抵制殖民政权。但迫于生计考虑和殖民者压力,受佩绅章,出任地方参事。从这点来看,吴德功集隐居、抵抗、合作三种行为类型于一身,可以代表台湾传统知识分子应对动荡时局所表现出的复杂行为取向。在日据时期,面对总督府的笼络政策和日语普及运动,吴德功的关注点始终在于儒家文化能否得到重视和保护,汉学命脉和儒家道统能否得到延续。本文以吴德功为中心,试图展现受儒家“天下观”影响的台湾传统知识分子,在面对殖民者或近代文明时如何从文化视域进行应对。并同明清之际士大夫的反应相比,发现虽然以吴德功为缩影的台湾传统知识分子应对的是与以往性质完全不同的政权和政策,但其所采取的因应手段却依然同过去相似——以不变应万变。尽管如此,从客观角度来看,汉学和中华文化在日据时代能得到延续和传承,与台湾传统知识分子的坚持和努力是分不开关系的。

冯琳[4](2015)在《1949年以来国内对日据时期台湾政治与涉外关系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据时期台湾史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承上启下的延续性和某种意义上的断裂性。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国内起步较晚,近二十年研究状况有较大发展,有细化和深化趋势,并有对海外研究的互动、争鸣与驳斥,但仍有较大伸展空间。文章对日本据台、台湾民众的反抗和政治运动、台湾籍民和台湾义勇队、国际视野中的台湾及台湾对外关系,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等方面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期以利于学界。

郭权[5](2013)在《台湾内渡士绅施士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台湾内渡士绅,是乙未割台后内渡大陆的一个特殊“地域历史人群”,是闽台近代关系研究中一个不可逾越的社会群体。作为台湾社会的菁英人物,内渡之后,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剧变紧紧相扣,渐次实现人生转型,最终在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涌现了一批可圈可点的优秀人才。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台湾内渡士绅如何转型、如何融入内地社会、哪些因素促使他们转型、他们的转型对台湾岛内士绅产生哪些影响等,并力图透过施士洁这一代表人物的分析来提供答案。施士洁是清末台湾文学一代宗师,在台湾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幼承庭训,弘扬家学,科举顺利,早成进士,与父亲施琼芳成为台湾唯一的“父子进士”。青年施士洁凭藉科举功名和诗文名气,被唐景崧延聘为台湾最高学府——海东书院山长等职,成为引领台湾士类、声望极高的名士。与文学史塑造的诗人形象不同,施士洁亦是一位台湾名绅。1860年代台湾由移民社会转为定居社会,台湾科举士绅阶层随之形成、壮大,施士洁作为名绅则介入台湾公共事务,在管理培元局、协助清赋、举办团练、调解案件、掌管盐务等方面留下新的作为。日本侵占台湾,中断了台湾社会发展的“内地化”进程,殖民政府推行以警察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系,彻底破坏在台湾生根发芽的传统乡绅制度,台湾乡绅的乡村社会主导权被警察侵夺,社会活动空间也被相关殖民机构挤占。遭遇制度威胁的台湾士绅,激于民族气节纷纷离台内渡,施士洁作为其中的一员也返回祖籍泉州西岑定居,快速融入祖籍社会,成为泉南的一位知名乡绅,在乡村宗族事务、调解械斗、文教事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甲午战后,中国社会进入加速转变期,商品经济大潮对传统农村经营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力,维持“乡绅之治”的宗法体系渐次松动,促使施士洁开始向城市经济体靠拢,向新兴职业转型。在泉州、福州两地寻求机遇无果的情况下,施士洁迁居厦门,供职于厦门商务总会,’完成了由名绅向绅商的转型。随着商会的发展,绅商阶层成为地方经济命脉的掌控者和地方财政的提供者,实为地方政府仰赖的对象。在清末民初政权嬗替的特殊时期,以厦门商会领导人为主体的厦门参事会担负起地方的安全事务和经济事务,成为地方社会稳定和市政管理的主导力量。在厦门商会的帮助下,施士洁出任厦门周边的马巷通判,代表着商会权力向地方政权的延伸,是绅商阶层在近代政治舞台的一次尝试。以施士洁为例分析内渡士绅转型,本文得出:一、中国传统乡绅制度的渐次破坏推动内渡士绅不断转型,同时得出日本侵台后台湾乡绅制度的破坏崩溃,也是士绅纷纷内渡大陆的一个重要的制度性因素。二、内渡士绅的转型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相契合,体现内渡士绅的历史进步性。三、清末民初的政治更替为内渡士绅的转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使他们登上近代政治、经济舞台,对日据台湾岛内士绅参与政治、经济活动产生极大影响。四、内渡士绅在转型的同时坚守民族核心文化,他们以旧文学为载体,开展与岛内士绅的文化交流,共同推进汉文化在日据台湾的传承。

吴丽仙[6](2013)在《日据时期台湾传统文人的教育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据时期,台湾的传统文人深受儒学教育的洗礼,是当时社会的地方领导阶层,具有功名的传统文人在社会上更是享有较高的声望与地位。同时,面对传统儒学教育的式微与近代学校殖民教育体系的冲击,传统文人的教育活动呈现出与大一统社会迥然不同的风貌,具有复杂性与多元性的特点。本文利用台湾总督府的相关文件,并发掘地方志、人物志、报刊,以及传统文人的回忆录、日记、自传、年谱等,对日据时期传统文人的书房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活动、社会教育活动、留学教育活动,以及民间办学活动进行论述,以期较完整地呈现传统文人的教育活动图谱,在原有教育史研究的整体框架下,对日据时期的台湾教育进行更加细致的历史还原,尽可能展现接近事实的历史面貌及多面性的动态过程。此外,探讨传统文人在殖民教育体系冲击下的多元选择,以及传统文人与台湾近代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而诠释传统文人教育活动在特定时代中的特殊意义。

连慧珠[7](2011)在《被驯化的猎人社会 台湾日治时期《理蕃の友》呈现的少数民族政策》文中研究指明泰雅族(Atayal)分布于台湾中北部地区,原属"平权化社会"形态,清帝国政府以君临天下的方式,以消极的治理态度,采用被动的防堵政策。1895年以后,日本政府为了实践国土山林资源管理,透过较为现代化的策略,采用教育、集体迁居等方式,试图建立统治、管理原住民,以达成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与管理的目标。日本总督太田政弘在"雾社事件"后颁布新的"理蕃政策大纲",后来被刊行于官方的《理蕃(?)友》杂志。《理蕃(?)友》乃是雾社事件后第二年所创办,作为官方刊物显现了殖民帝国欲将原始社会进行开发、导入安土重迁之农业社会的历程,并将其传统文化重塑为统治者属意的进步文明,作为政策发展的导向,以便于殖民者进行统一式的管理。本文将以《理蕃(?)友》为讲述核心,探讨围绕在此一刊物底下,日本于殖民台湾时期的少数民族策略,透过此一刊物的刊发与发行,所进行的政策宣导和驯化原住民社会,由猎人社会转向农业社会的企图。

翁志承[8](2011)在《1895—1945年闽台中国画传衍》文中提出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自古唇齿相依,一脉相承,即使是在1895-1945年间,台湾被沦为日本的殖民统治地,闽台历经了一系列激荡变化的特殊历史时期,闽台两地的国画家仍然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割舍不断的关联,闽台两地之间的中国画传承交流与内在关联互动依存,并有着充分的体现。1995-1945年间,闽台两地不同身份的国画家个人与群体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通过不同渠道往来于两地之间,自觉或不自觉中进行着中国画艺术的传承交流与互动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在闽台中国画艺术的传衍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一个承前启后、出古开新的特定嬗变时期,影响并推动着闽台中国画艺术的绵延与发展。论文从美术学与区域社会文化学的研究角度,分析研究1895-1945年间闽台中国画的传承交流与互动状况,分析综合、整理归纳闽台两地往来的国画家群体,比较分析其风格之异同,深入剖析其内在的本质亲缘关联。从艺术形态的传承亲缘角度,考察闽台中国画艺术在特殊时期的传承、交融与变迁;从中国画传统符号的继承守护以及传承方式等方面,探寻闽台两地画家在携手互动交流与传承传统文脉上所作的努力与贡献,使他们回归客观历史,并从中剖析其盛衰消长的内外动因,探寻其区域特质。通过全面深入地探寻研究这一时期、这一区域的国画家往来与中国画艺术的传承、交流、互动现象及其文脉关联事实,其所凸显出来的闽台两地血浓于水的一脉相承本质亲缘关联,或许能给予我们看待现阶段闽台关系诸多有益的启示,对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闽台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演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吕若淮[9](2010)在《台湾文社及其《台湾文艺丛志》研究》文中认为台湾文社是1918年台湾传统知识分子“恐斯文之将丧”之时,为“作砥柱于中流”而创设的以“鼓吹文明、研究文章诗词、互通学者声气”为宗旨,具有现代社团组织结构特点的文学团体。它是在特殊的历史年代,当诗歌蓬勃发展却日益缺乏内涵之时,传统知识分子希望通过“文”的形式来完成诗歌不能完成的历史使命的呼吁下诞生的。它靠着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聚集全台精英知识分子,成功地将台中的知识分子群体范围拓展至全台,成为台湾文艺届的领头雁。它充分利用先进的印刷技术手段,创办机关刊物《台湾文艺丛志》,开辟了稳定的文学场域,既是全台知识分子文章交流的场所,亦为刊登大小诗社佳作的园地,修补并纠正了文坛诗文一度不平衡的状态,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学史料。台湾文社以《台湾文艺丛志》为中心,汲取“五四”文思,传承中华文化,译介西方文明,反思东方传统,始终坚持一种相对自由开通的文化立场,追求东西文明的融会贯通,以此对抗强势的日文压制和殖民现代性的入侵。台湾文社与时俱进,旧中有新,保守中有进步,是一个自觉的文学启蒙团体,它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台湾文学史上第一个知识分子共同体的诞生。

胡海凤[10](2008)在《日据末期台湾政治与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知识分子研究(1937-1945)》文中指出本文以日据末期(1937—1945年)台湾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本文以生态学为视角,考察了日据末期台湾知识分子的政治与文化生态,探究了在殖民高压政策和“同化主义”的文化生态下,台湾知识分子群体发生的分化与嬗变以及面对殖民者长期的文化渗透和腐蚀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态度,并阐释日据末期台湾知识分子思想意识变化、国家认同感差异及其影响。

二、日本同化政策对台湾社会的戕伤——以台中雾峰林氏家族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同化政策对台湾社会的戕伤——以台中雾峰林氏家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殖民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日据台湾时期的文化殖民政策
    第一节 日据台湾初期的文化殖民政策
    第二节 日据台湾中期的文化殖民政策
    第三节 日据台湾后期的文化殖民政策
第二章 台湾人民对殖民教育的抵制
    第一节 日据之前的台湾教育概况
    第二节 总督府的日语普及教育
    第三节 台湾人民以儒学抵制殖民教育
第三章 台湾人民对宗教习俗日本化改造的抵制
    第一节 总督府对台湾传统宗教习俗的调查改造
    第二节 台湾人民坚守传统宗教习俗的努力
第四章 台湾人民的文学抗争
    第一节 日据之前的台湾文学
    第二节 殖民统治下的台湾旧文学
    第三节 台湾新文学运动
    第四节 台湾新旧文学论争
    第五节 日据后期的台湾文学抗争
第五章 台湾艺术界的反殖民斗争
    第一节 台湾美术界的反殖民斗争
    第二节 台湾电影与戏剧界的反殖民斗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日据时期台湾包装设计的视觉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和内容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日据时期台湾社会背景及发展概述
    第一节 日据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
        一、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制度
        二、日据时期的经济建设
        三、日据时期的外来文化输入
        四、日据时期的台湾教育状况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划分
        一、日据时期的安抚阶段
        二、日据时期的同化阶段
        三、日据时期的皇民化阶段
    小结
第二章 现代性生成——安抚阶段台湾的包装设计(1895-1919)
    第一节 传统文化符号的延续
        一、中国传统图形符号为主的包装
        二、书法字体或美术字为主的包装
        三、图文并置为主的包装
    第二节 殖民文化的符号更迭
        一、风格的照搬
        二、专卖局的引导
    小结
第三章 多元与发展——同化阶段台湾的包装设计(1919-1937)
    第一节 日人主导的日式风格
        一、日式风格的人物图形
        二、日式风格的动植物图形
        三、多种形式与题材的符号图形
    第二节 强调台湾的地域特色
        一、台湾原住民文化
        二、热带动植物
        三、建筑与风景
    第三节 西方设计文化的渗入
        一、受风格思潮影响的包装设计
        二、受新鲜事物影响的包装设计
    小结
第四章 文化与碰撞——皇民化阶段的台湾包装设计(1937-1945)
    第一节 战争宣传的色彩特性
        一、战争宣传符号
        二、全面日本化风格
    第二节 中国传统符号的嬗变
        一、传统商品的坚守
        二、中日融合色彩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论着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图片来源
致谢

(3)日据时期台湾传统知识分子对时局的处变 ——以彰化地区士绅吴德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1、选题缘由
    2、文献综述
    3、研究方法
    5、文章架构
二、清代吴德功地方社会中间地位的形成
    1、台湾地方士绅阶层的行为模式
    2、名绅崛起——吴德功地方中坚地位的形成
三、从对立到“共事”——割台之际的退进之道
    1、割台之际台湾士绅面临的动荡变局
    2、投身保卫桑梓
    3、隐逸避世
    4、从接触到“共事”
四、殖民笼络政策下的应对之道
    1、台湾总督府的笼络政策
    2、官绅唱和与扬文会
    3、重振地方公共事业
五、台湾总督府教育政策下的应对之策
    1、殖民者的教育政策:“同化”与日语普及运动
    2、吴德功维系汉学的努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语

(4)1949年以来国内对日据时期台湾政治与涉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对台湾的占据
二、台湾民众的反抗及政治运动
三、台湾籍民及台湾义勇队
四、国际视野中的台湾及台湾的对外关系
五、相关历史人物

(5)台湾内渡士绅施士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及创新
    第二节 学术研究回顾
        一、关于施士洁及其作品的研究
        二、对施士洁的史学研究
        三、对台湾内渡士绅群体的研究
    第三节 理论准备及研究方法
        一、掌故学理论
        二、社会流动等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近代士绅研究
        三、哈贝马斯交往理论
        四、“边沿”研究理论
    第四节 施士洁生平、文献版本及其他
        一、施士洁生平
        二、《后苏龛合集》文献版本
        三、章节结构
第二章 从名士到名绅——兼谈施士洁对地方事务的介入
    第一节 乙未内渡前施士洁的交游
        一、施士洁在台交游人物
        二、交游人物的分类与特点
    第二节 名士的家世渊源与人际空间
        一、家世渊源
        二、学术背景
        三、名士个性
    第三节 从名士到名绅
        一、对地方公共事务的介入——以参与全台培元局事务等为例
        二、对地方政治军事事务的介入——以参与中法甲申战役、施九缎事件为例
        三、对地方矛盾调解的介入——以雾峰林家京控案息讼为例
第三章 从乡绅到城绅——兼谈台湾士绅的内渡原因和水平流动
    第一节 台湾士绅内渡原因新探
        一、台湾乡绅向上流动的渠道被堵
        二、乡绅的基层权力为日本警察制度所取代
        三、殖产政策引发原有生产结构和财富的调整
        四、殖民政府同化政策企图瓦解乡绅文化影响力
        五、生命安危
    第二节 迁居厦门前施士洁的交游
        一、内渡初期施士洁交游概况
        二、交游人物的分类与特点
    第三节 西岑乡绅生活
        一、内渡乡绅的形成
        二、参与西岑族务
        三、乡绅的政治场域
        四、乡绅的文化场域
        五、迁居泉州及交游对象
    第四节 内渡士绅的省城活动空间
        一、“泰西之行”钩沉——兼谈与闽省官员的关系
        二、与省垣文人的诗酒酬唱——兼谈城绅的文化生活
    第五节 由泉迁厦:近代城市的魅力
        一、生存安全考量
        二、经济收入考量
        三、交游需要考量
        四、新思想、新生活的冲击
        五、其他因素
第四章 从绅商到官员——兼谈内渡士绅的垂直流动
    第一节 居厦前期施士洁的交游
        一、施士洁居厦前期的交游概况
        二、交游人物的分类与特点
    第二节 绅商转型的背景
        一、晚清社会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
        二、清季“重商主义”思潮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三、台湾士绅的个性及岛内士绅转型对内渡士绅的推动
        四、厦门本埠商业贸易的繁荣与商业氛围的熏陶
    第三节 施士洁安嘉总馆从商考
        一、掌管安嘉总馆的缘由
        二、掌管安嘉总馆的时间
        三、安嘉总馆的概况与职责
    第四节 施士洁入厦门保商局考
        一、保商局概况与入局缘由
        二、保商局绅董及其经营
    第五节 供职厦门商务总会
        一、厦门商务总会的成立
        二、任职厦门商务总会
        三、厦门商务总会任上的交往
    第六节 出任马巷通判——商务总会的延伸
        一、马巷厅及马巷通判
        二、任职马巷与厦门参事会
        三、出任马巷通判的原因及作为
结论:内渡士绅转型的历史内涵和两岸影响
    一、中国传统乡绅制度的渐次破坏推动内渡士绅不断转型
    二、内渡士绅的转型与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化相契合,体现内渡士绅的历史进步性
    三、清末民初的政治更替为转型的内渡士绅提供广阔的舞台空间,为日据时期台湾士绅参与政治活动产生引领作用
    四、内渡士绅与台湾士绅以旧文学的载体共同承担汉文化在日据台湾的传承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6)日据时期台湾传统文人的教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目的
第一章 日据时期传统文人教育活动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儒学教育与传统文人阶层的形成
    第二节 从传统儒学教育到近代学校教育
        一、传统儒学教育的改变
        二、近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日本殖民当局对传统文人的笼络政策
        一、颁发绅章
        二、举办扬文会
        三、举办飨老典
        四、鼓励汉诗吟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统文人的书房教育活动
    第一节 书房教育的式微
    第二节 传统文人参与书房教育的整体分析
        一、台中地区传统文人的书房教育活动
        二、台北地区传统文人的书房教育活动
        三、新竹地区传统文人的书房教育活动
    第三节 传统文人参与书房教育的个案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文人的学校教育活动
    第一节 传统文人在公学校的教育活动
        一、公学校及其汉文教育
        二、传统文人的汉文教学及其待遇
    第二节 传统文人在国语学校的教育活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文人的社会教育活动
    第一节 传统文人与文化协会的社会教育活动
        一、文化协会的创立
        二、设置读报社
        三、举办讲习会
        四、举行文化讲演会
        五、开办夏季学校
    第二节 传统文人对雾峰一新会社会教育活动的参与
        一、创立与组织机构
        二、举办日曜讲座
        三、成立读书会
        四、开办夏季讲习会
        五、举办巡回讲演与通俗讲演
        六、成立一新诗文研究会
        七、开办一新义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文人与留学教育活动
    第一节 传统文人赴日留学
    第二节 传统文人资助子女留学
        一、总督府不平等的殖民教育政策
        二、传统文人子女留学概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传统文人的民间办学活动
    第一节 同化教育下民间集资办学的兴起
    第二节 传统文人创建私立中学的尝试
        一、创建私立台中中学
        二、创办私立台阳中学
    第三节 参与公学校的筹办与管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日据时期台湾传统文人教育活动的若干分析
    第一节 殖民教育体系冲击下传统文人的多元选择
        一、坚守书房教育,维系斯文于一线
        二、任职或求学于殖民教育机构
        三、在新旧两种教育体系之间徘徊
    第二节 传统文人与台湾近代教育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传统文人教育活动的社会功能
        一、传承汉民族语言文化
        二、推动台湾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三、促进大众文化启蒙,激发民族意识
结论
附录1 台中中学创立纪念碑碑文
附录2 雾峰一新会日曜讲座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1895—1945年闽台中国画传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回顾及本文研究意义
    第三节 有关选题的几点界定说明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闽台中国画传衍的区域背景
    第一节 区域位置与区域特质
    第二节 闽台中国画传衍历史概略
    第三节 1895-1945年闽台中国画传衍的历史背景
第三章 闽台往来国画家与风格师承
    第一节 闽台往来国画家钩沉
    第二节 闽台往来国画家结构分析
    第三节 闽台中国画风格师承与图式比较
第四章 闽台国画家的交游互动与意义解读
    第一节 台湾传统中国画的处境与画家的心态际遇
    第二节 闽台国画家的交游互动
    第三节 闽台画会盛起与两岸的眺望守护
    第四节 交游互动的意义解读
第五章 闽台中国画传承
    第一节 美术展览
    第二节 书房教习与课徒
    第三节 书画雅集
    第四节 鬻画与民间书画消费
    第五节 书画供养人制度
第六章 闽台中国画的交融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闽台中国画格局新变
    第二节 闽台中国画的坚守与突围
    第三节 闽台中国画的交融与身份认同
第七章 闽台中国画传衍中的艺术形态特征与品格
    第一节 士人的人格气象与花鸟画的审美品格
    第二节 忠义气节涵育下的人物画精神
    第三节 固守正统的山水画气韵
    第四节 崇贵尚仙题材的审美蕴意与情怀
    第五节 文人画的世俗化交融
    第六节 笔墨风骨与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9)台湾文社及其《台湾文艺丛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中文文摘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一、以台湾文社和《台湾文艺丛志》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论文
        二、其他相关着述
        三、栎社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目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论述结构
第一章 台湾文社的创立
    第一节 汉文化存亡断续的时代
        一、西风东渐对汉学的冲击
        二、日本对台湾的殖民政策及对汉学和汉语的打压
        三、日本殖民当局对士绅文人的拉拢及诗社兴盛、文社稀缺的现象
    第二节 台湾文社正式成立
    第三节 台湾文社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
        一、组织结构
        二、财务结算
    第四节 台湾文社的活动状况
        一、召开理事会议
        二、征文征诗
        三、支部活动和社团往来
        四、接待大陆文人团体
        五、其他社会活动
    第五节 台湾文社人物榜
        一、人物综合统计
        二、人物综合分析
第二章 《台湾文艺丛志》的刊发
    第一节 《台湾文艺丛志》的创刊和运作
        一、创刊
        二、出刊异常情况
        三、改版及版面沿革
        四、栏目设置:兼容并蓄、雅俗共赏
    第二节 台湾文社解散和《台湾文艺丛志》停刊原因探析
        一、文社经费不足
        二、"治警事件"的冲击
        三、新旧文学论争日益激烈
第三章 汲取与传承
    第一节 汲取"五四"文思
        一、论说类
        二、小说类
        三、游戏文章和随笔类
    第二节 两岸文人交流
    第三节 传承中华文化
    第四节 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学
        一、知识精英文化
        二、现代通俗文学
        三、通俗文学创作影响
        四、折中与调和
第四章 译介与反思
    第一节 引介异质文明
        一、关于西方国家的历史演变、政治改革和经济变革
        二、关于西方哲学
        三、关于西方科学
    第二节 翻译语言、风格评析
        一、源语言为英语
        二、源语言为日语或其他语种
    第三节 译作议题解析
    第四节 译者主体性的隐藏与凸现
第五章 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林子瑾(1878-1954)
        一、生平简略
        二、同栎社和台湾文社的渊源
        三、创办樗社和组织中嘉南联和吟会
        四、诗文成就
        五、理想与抱负
        六、被栎社退社风波
    第二节 蔡氏昆仲《丛志》显名
        一、蔡子昭(1888-1936)
        二、蔡梓舟(1895-?)
第六章 文社·刊物·知识分子共同体
    第一节 台湾传统知识分子结社
    第二节 转型时代的传统知识分子
    第三节 台湾文社:知识分子共同体的形成
        一、价值共识
        二、团体领袖:栎社诗人群体
        三、身份归属和交往网络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台湾文社大事(历年活动)一览表(1918-1925)
    附录二 台湾文社人物传略
    附录三 《台湾文艺丛志》目录明细表(按栏目分)(1919-1924)
    附录四 台湾文社征文一览表
    附录五 台湾文社征诗证词一览表
    附录六 其他诗社活动情况表
    附录七 台湾文社和崇文社同期征文列表(1918-1925)
参考文献
致谢

(10)日据末期台湾政治与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知识分子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概念的界定、研究视角及史料来源
    1.4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2章 高压政治体制下知识分子的政治困境
    2.1 殖民统治政策
    2.2 政治团体的演变
    2.3 知识分子的政治困境
    2.4 在大陆寻找解放台湾之路
第3章 “同化”政策下的文化空间和社会生活
    3.1 “同化主义”的教育政策
    3.2 “延斯文于一线”的诗社
    3.3 被“束缚”的艺术家
    3.4 殖民者对传统习俗的破坏
    3.5 知识分子努力保留传统习俗
第4章 “皇民化运动”下知识分子的认同意识
    4.1 知识分子的认同意识
    4.2 台湾意识的出现和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日本同化政策对台湾社会的戕伤——以台中雾峰林氏家族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殖民文化研究[D]. 陈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2]日据时期台湾包装设计的视觉风格研究[D]. 杨光. 苏州大学, 2018(01)
  • [3]日据时期台湾传统知识分子对时局的处变 ——以彰化地区士绅吴德功为中心[D]. 周雨琪. 厦门大学, 2017(05)
  • [4]1949年以来国内对日据时期台湾政治与涉外关系史的研究[J]. 冯琳. 兰州学刊, 2015(06)
  • [5]台湾内渡士绅施士洁研究[D]. 郭权.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6]日据时期台湾传统文人的教育活动研究[D]. 吴丽仙.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1)
  • [7]被驯化的猎人社会 台湾日治时期《理蕃の友》呈现的少数民族政策[A]. 连慧珠.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1年刊), 2011
  • [8]1895—1945年闽台中国画传衍[D]. 翁志承.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9]台湾文社及其《台湾文艺丛志》研究[D]. 吕若淮.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1)
  • [10]日据末期台湾政治与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知识分子研究(1937-1945)[D]. 胡海凤. 福建师范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日本同化政策对台湾社会的伤害——以台中五峰林家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