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乡镇企业大事回顾

2000年乡镇企业大事回顾

一、二000年乡镇企业要事回眸(论文文献综述)

韩福国[1](2004)在《市场、组织与国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及民间商会(ACFIC)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面对中国在 1978 年后的制度变迁的革命性和平稳性,理论界提出了成功的理论解释:渐进的制度转型路径。但是这一渐进路径如何得以实现?是什么内在的逻辑因素支撑着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转型中采取渐进而不是苏东制度转型的激进?中国制度变迁最为激烈和明显的领域就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及其产生的社会结构带来的社会制度变迁,因此上述问题在这一领域就转化为非公有制经济及其社会结构所涉及的制度变迁的渐进路径何以进行?在对这一制度领域的具体考察过程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基本架设:非公有制经济的代理组织——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及民间商会 (All-China Federation of Industry & Commerce ,简称 ACFIC)提供了国家与社会在制度博弈中载体,从而使二者在制度变迁中的合作博弈得以实现,减少了制度成本。ACFIC 通过对国家和社会的双重代理功能而承担了这一博弈载体的功能。本文应用新政治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博弈分析的方法,采取实证研究路径,基于 ACFIC 成立后的历史发展,以及 1979 年后的具体功能发挥来论证这一假设。

蔡纯一[2](2003)在《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家人力资本继劳动、资本和土地之后,成为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第四个要素,不但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是国家、地区乃至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也就是说,利用好这种稀缺性的企业家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体制变革和创新,乃至社会进步都是极其重要的。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企业制度受体制、历史因素的限制而存在种种缺陷,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这不但障碍了国企改革的进程,更不利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当前就如何为企业家市场运作创造条件,以便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稀缺的人力资本自然就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国内许多学者在现实问题推动下,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局限于描述性和理论性研究,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和对策框架。 本论文旨在尝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方法,结合数量经济模型分析,探讨较完整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同时对我国现代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一个系统的对策框架。这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家队伍的发展及经济的增长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共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是论文的绪论,首先简要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明确研究所力图解决的问题;然后,对国内外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研究现状进行较全面的论述,即分别对企业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企业家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以便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方法和基础。 第二章在阐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进而分析其开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指出企业家人力资本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最后,结合当前的政治和经济形势,阐述现阶段我国开发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 第三章旨在于寻求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的国际借鉴。通过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制度形成的内外部环境的国际比较,指出目前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制度形成的内外部环境存在的种种问题。建议从市场环境、企业的股权结构、企业家就业市场、资本市场等方面入手,营造和完善一个有利于企业家制度形成的环境体系。进一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从而结合我国国情,构建一个由企业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选拔和评价机制组成的合理有效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管理模式。 第四章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数量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价值实现、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的效率实现、企业家人力资本供需关系、企业家流动及企业家职业选择的理论模型,以进一步为我国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第五章综合运用前几章得出的各种结论,对今后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战略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进而从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构建入手,提出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的对策建议及制度安排,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和实践对策框架。 最后一章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是以企业家产权价值的实现和企业家人力资本制度的建立为前提和条件的。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观点进行了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的研究。全文思路按“人力资本投资——产权认可——评价选拔——激励约束——资本价值升值”的主线展开,有理论分析,有对策建议和模型分析。总的来说,文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较合理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对策框架,以期望为新时期我国合理利用和管理企业家人力资本提供有益的诀策参考依据。

靳相木[3](2002)在《中国农地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纪交替和千年轮回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回眸历史,前瞻未来,清理传统的理论和认识,对过去的实践活动予以重新审视,对新的实践活动进行抽象和归纳,以形成新的理论,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实践,是当代理论工作者无可回避的历史责任。回顾最近二十年来理论界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在“繁荣”和“活跃”的背后,无论是研究的视角、方法,还是分析框架,都有着一些不足和缺陷。因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农业文明史的发展中农业大国来讲,从农地制度这一角度,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反思和创新,有着不言而喻的特殊意义。 本文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评析的基础上,首先在一个长达三千年的超长期分析框架中对中国农地制度的历史变迁作了分析,提出了高水平制度均衡陷阱假说。然后,构造了一个短期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对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接下来,着力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最后,对走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建设的目标与方针作了探讨,并在法律层面对二十一世纪中国农地制度中的关键制度安排进行了分析、设计。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本项研究提出和论证了高水平制度均衡陷阱假说:从比较世界史的角度看,在华夏农业文明肇始之初期,作为制度供给者的国家(皇权)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原始的历史条件下,跃进式地不断提供具有“现代性”的土地制度安排,地主土地私有制比西方世界超前确立约二千年,从而华夏民族由于享有压倒性的制度比较优势,在与西方世界的较量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和遥遥领先的科学技术,迄至14世纪,已经通达爆发全面的工业和科技革命的大门。然而,在此之后,作为制度供给者的国家(皇权),由于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状态下没有能把传统土地私有制推向现代化,土地制度处于一种长期均衡状态。不仅如此,传统土地私有制所蕴含的特殊经济规律——土地兼并规律,把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也都窒息了,因而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条件在14世纪的中国虽然都已经存在了,但中国却始终没能爆发工业革命。 2.在秦汉以来二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行程中,皇权在催生了土地私有制之后,又始终是传统土地私有制向现代土地私有制变迁的最大障碍,从而皇权专制之下的中国封建社会也就始终未能从高水平制度均衡陷阱中摆脱出来。当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以中国国民党人和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为了促使中华民族走出高水平制度均衡陷阱,实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以彻底摆脱“光荣的历 靳相木:中国农地制度研究(摘要)史与屈辱的现实”的尴尬,在一百年间先后进行了两次划时代的价值取向截然不同的伟大探索性实践。 3.在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土地集体所有制一直是一个在实践中活动着的范畴。在农业合作化时期,土地集体所有制没有否认社员的土地私人产权,社员享有携带其产权份额离去的权利,正是这种机制才维持了合作社的较高的组织效率;在人民公社时期,国家的行政权力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中,全面否定了社员的土地私人产权,人民公社体制也因此无论怎样调整,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组织效率低下的难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农村改革,使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形式,再次获得了一种私人化的士地权利,集体农作制也因此重新退回到家庭农作制,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组织效率难题。这段历史表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头30年时间内,在否定土地私有制的问题上存在着“矫枉过正”的成份。 4.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从“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向“集体组织——农户”两级分享体制的转换,是沿着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变通式地权私人化道路不断前进的。这条改革路线非常策略地借助“变通性”、“阶段性”而得以贯彻始终。这样的一条改革路线不仅实现了新旧体制转轨的“软着陆”,而且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大前提下,实现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刻而广泛的变革。这是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道路的最本质概括。二十一世纪上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仍将沿着这条改革道路继续前进,也惟有如此,才能吸收私人地权制度的积极因素,顺利实现传统土地集体所有制向现代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转换。 5.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形成了两大过渡性制度成果,即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与村庄制度。到目前,《宪法》、《民法通则》、《农业法》、《土地管理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担保法》等,己经分别从不同侧面对改革后所形成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进行了反映、修正和规范,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相对统一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基本框架。与此同时,人民公社体制在我国农村退出历史舞台后,并没有出现“集体”的组织真空,旋即继承其衣钵的是村庄制度,即:凡农村社会成员都被组织在国家认可或设立的村庄

张桂英[4](2001)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乡镇企业发展外部环境日益趋紧、乡镇企业经济增长幅度下降、企业盈利能力下滑,这些现象集中反映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一深层次问题。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今后5-10年内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当前乡镇企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还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本文运用统计资料分析了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历程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并进一步剖析了产业结构的缺陷和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然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原则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指标。最后提出了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对策。

魏永刚[5](2001)在《试论九十年代经济日报热点难点报道》文中指出本论文从报道特征、报道环境和传媒竞争三个角度考察了经济日报在九十年代经济热 点难点报道中所体现出的特点,探讨在媒介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如何搞好热点难点报道。 从报道本身来看,经济日报九十年代的热点难点报道表现出个性化、理性化和新闻化 的特征。报道个性化的形成依赖于新闻资源的运用和报道角度的把握两个方面;理性化特 征表现为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理性引导,努力从规律层次认识新闻事实,在报道中注意平 衡等几个方面;新闻化特征包括“用事实说话”和“就事实说话”,在一种舆论环境下,一 种现象已经成为热点,或者工作中有了难点,需要报道和引导,但这种热点难点不是表现 为新闻事实,新闻工作者就要寻找能代表当前热点难点的典型事实来进行报道,发挥引导 舆论的作用,这就是“用事实说话”;一个事实发生后,充分发掘其社会意义,从各个层面 进行报道;这就是“就事实说话”。 在报道形式上,经济日报有许多创新,本论文重点分析了热点难点报道的专刊化延伸 和单项报道的体裁创新两个方面。经济日报的热点难点报道和报道专刊化延伸之间是一种 互动关系:专刊的设置是为了适应报道的需要,专版和专刊的设置又促进了报道的发展。 论文从热点难点变化、传媒环境和受众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经济日报九十年代热点难 点报道的报道环境。论文认为,九十年代经济热点难点的特点是:工作难点和社会热点往 往重合,改革的纵深推进使改革措施与普通群众的关联度加大,改革措施出台很快就成为 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 就报道的传媒环境来说,报纸构成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日报面对的竞争对象更多, 各新闻媒体的经济报道增多,网络媒体的兴起又使媒体格局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这些 都使经济日报报道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通过对经济日报多次读者调查的综合分析,论文把经济日报的读者特征概括为读报目 的明确,知识水平高等。素质较高的读者群对报道提出了有深度和有特色的要求。 论文最后从媒介竞争的角度概括了经济日报搞好热点难点报道的优势:编辑记者主观 上的认识优势,经济日报作为传播者的形象优势和在热点难点报道中的理性认识的优势。

二、二000年乡镇企业要事回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000年乡镇企业要事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市场、组织与国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及民间商会(ACFIC)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理论与假设的缘起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问题:工商联在社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二) 研究的假设:ACFIC 组织功能发挥与制度变迁
    二 解释变迁的分析框架:制度博弈中的组织双重代理功能
        (一) 理论综述:中国制度变迁的研究视角
        (二) 方法论:新政治经济经学
        (三) 分析框架:制度博弈中的组织代理
第二章 ACFIC 双重代理人的形成和历史作用
    一 民营经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二 全国工商联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双重代理角色
        (一) 中华全国工商联的建立的基础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正面评价
        (二) 中华全国工商联建立是国家与社会的共同行为
        (三) 全国工商联的双重代理功能的发挥
        (四) 对历史上全国工商联代理绩效的评价
    三 ACFIC双重代理在1978年后的定位
        (一) 工商联的制度规定
        (二) ACFIC 组织与政党、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和联系
        (三) ACFIC 双重代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
        (四) ACFIC 背后的经济和社会
第三章 ACFIC 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
    一 ACFIC 的代理功能
        (一) ACFIC 对私营经济的制度启动
        (二) ACFIC 代表阶层的制度需求和制度阻力
        (三) ACFIC 在产权制度变迁中的信息沟通
        (四) ACFIC 的政治表达:政党中的民营企业家
        (五) ACFIC 的组织安排:政协和人大中的民营企业家
        (六) ACFIC 对自己代表阶层的规制和引导
    二 ACFIC 双重代理下的制度博弈
        (一) 参与人的博弈函数与组织缺失下的博弈模型
        (二) 组织代理下的博弈模型
    三ACFIC双重代理的结果:博弈均衡与制度发展
        (一) 修改宪法将促使国家价值观发生改变
        (二) 政治结构的开放性
        (三) 多元社会结构的合作
        (四) 经济竞争与政治平等间的共同进展
第四章 、组织的双重代理与非均衡状态的渐进转型
    一、 非均衡社会制度转型结构与渐进转型路径
        (一) 非均衡制度转型结构的中国现实
        (二) 延续的组织为非均衡制度转型结构的渐进提供了载体和空间
    二、 以组织为支点实现渐进制度转型的理论意义
    三、 结论及其延展:ACFIC 类中间领域组织在社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2)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2.1 企业理论
        1.2.2 人力资本学说
        1.2.3 企业家理论
    1.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第二章 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概况分析
    2.1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2.1.1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含义
        2.1.2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征
    2.2 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2.2.1 形成过程
        2.2.2 现状分析
    2.3 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2.3.1 人力资本和我国经济增长
        2.3.2 企业家人力资本和经济可持续增长
    2.4 我国开发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4.1 必要性分析
        2.4.2 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的国际借鉴
    3.1 企业家人力资本制度形成因素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3.1.1 外部因素
        3.1.2 内部因素
    3.2 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分析
        3.2.1 企业家选拔机制
        3.2.2 企业家激励机制
        3.2.3 企业家约束机制
        3.2.4 企业家绩效评价机制
    3.3 国际经验对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的启示
        3.3.1 营造和完善企业家市场的内外部环境
        3.3.2 建立有效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3.3.3 完善企业家人力资本监督约束机制
        3.3.4 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家人力资本选拔和评价机制
第四章 企业家人力资本相关问题的数量模型分析
    4.1 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实现分析
        4.1.1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形成分析
        4.1.2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分析
    4.2 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模型分析
        4.2.1 年薪制
        4.2.2 股权激励方式
    4.3 企业家人力资本流动及选拔机制分析
        4.3.1 供需分析
        4.3.2 企业家流动
    4.4 企业家职业选择机制分析
第五章 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的对策研究及制度安排
    5.1 新时期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及实践探索
        5.1.1 发展背景分析
        5.1.2 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及实践探索
    5.2 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的对策建议及制度安排
        5.2.1 构建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体系
        5.2.2 构建企业家人力资本管理体系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学习工作期间的科研及成果情况
后记

(3)中国农地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目标
    1.3 本项研究的方法论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1.5 研究内容
2 文献回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二十年
    2.1 第一阶段:从“包产到户”在新时期再度发生,到“包产到户”全面推开,在时间起止上大约是从1978年到1985年
    2.2 第二阶段:从“包干到户”普遍推开到十三届八中全会召开,在时间起止上大约是从1986年到1991年
    2.3 第三阶段:从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到十五届三中全会,在时间起止上大约从1992年到1998年
    2.4 第四阶段: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时间起止上从1998年底至今
    2.5 总体性简要评析
    2.6 小结
3 高水平制度均衡陷阱假说:一个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超长期分析框架
    3.1 中国在西周初年即进入了封建社会
    3.2 高水平制度均衡陷阱假说
    3.3 滑入高水平制度均衡陷阱之中的超长期土地制度变迁(上):地主土地私有制在“传统”范围内的演变和自我调整
    3.4 滑入高水平制度均衡陷阱之中的超长期土地制度变迁(下):历代封建王朝的“抑兼并”措施
    3.5 结论与启示
4 二十世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百年变迁:走出高水平制度均衡陷阱的尝试和探索
    4.1 第一次探索:传统土地私有制向现代土地私有制的跃迁
    4.2 第二次探索:土地集体所有制取代土地私有制
    4.3 土地集体所有制与土地私有制的“对话”
    4.4 小结
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为什么会发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个短期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5.1 一个比较静态的短期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5.2 土地改革
    5.3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4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5 农村人民公社
    5.6 农业双层经营体制
    5.7 结论与讨论
6 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的变通性、阶段性和一贯性
    6.1 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变通性
    6.2 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阶段性
    6.3 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贯性
    6.4 结论
7 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果估量(上):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7.1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基本框架:从制度文本入手
    7.2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运行:实证研究
    7.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及其发展趋势
    7.4 小结
8 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果估量(下):村庄制度
    8.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8.2 中国农村社会的“单位”和基础:作为制度的村庄
    8.3 村庄里的制度安排
    8.4 村庄制度的发展趋势
    8.5 结论与启示
9 走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地制度改革与建设
    9.1 走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地制度改革与建设的目标和方针
    9.2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9.3 土地所有权制度
    9.4 土地他项权利制度
    9.5 地税(地租、地价)制度
    9.6 小结
10 结论
    10.1 全文小结
    10.2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在读博士期间主要工作成绩

(4)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的特点和方法
1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基本内涵
    1.1 产业结构的内涵
    1.2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2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2.1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2.2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缺陷
    2.3 影响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制约因素
3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原则和依据
    3.1 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3.2 乡镇企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指标
4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对策研究
    4.1 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定位
    4.2 健全和完善乡镇企业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支持体系
    4.3 乡镇企业的资产结构调整对策
    4.4 乡镇企业实施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
    4.5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微观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5)试论九十年代经济日报热点难点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报道内容分析
    第一节 个性化特征
    第二节 理性化特征
    第三节 新闻化特征
第二章 报道形式变化
    第一节 报道的专刊化延伸
    第二节 报道形式创新
第三章 报道环境分析
    第一节 热点难点变化
    第二节 传媒环境分析
    第三节 受众特征
第四章 传媒竞争与热点难点报道
    第一节 网络兴起与媒介共生
    第二节 经济日报的报道优势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经济日报九十年代热点难点报道存目
致谢

四、二000年乡镇企业要事回眸(论文参考文献)

  • [1]市场、组织与国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及民间商会(ACFIC)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分析[D]. 韩福国. 复旦大学, 2004(01)
  • [2]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的对策研究[D]. 蔡纯一. 华侨大学, 2003(03)
  • [3]中国农地制度研究[D]. 靳相木. 山东农业大学, 2002(02)
  • [4]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D]. 张桂英. 四川农业大学, 2001(01)
  • [5]试论九十年代经济日报热点难点报道[D]. 魏永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01)

标签:;  ;  ;  ;  ;  

2000年乡镇企业大事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