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木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特征

彩木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特征

一、蔡木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杨静[1](2020)在《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核心,能为人类提供一系列有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了解植被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记录和描述了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植被类型,分析了植物群落物种区系特征及主要植被类型特征。利用分层随机典型抽样法在保护区不同区域和不同生境地点选取了 39个典型植物群落设置样地,使用R软件进行flexible聚类、DCA排序和CCA排序,研究植物群落分布格局与海拔、坡位、坡度和坡向4种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4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区系成分多样且复杂。共计维管束植物347种,隶属于92科221属。其中蕨类植物14科21属25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75科197属319种,占有绝对优势。群落优势科明显,以樟科、壳斗科、蔷薇科、禾本科、杜鹃花科和山茶科为主,单种属较多。种子植物在科级水平划分为10个分布型,其中热带分布成分(34科)较温带分布成分(22科)多,属级水平划分为14个分布类型,温带分布成分(96属)略多于热带分布成分(85属),群落内植物区系具有热带亲缘属性,与邻近植物区系均有联系,受温带植物成分影响较大,具有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植物区系的一般特点。2.植被类型丰富,次生植被类型多样,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46个群系。具有典型的南岭森林植被类型,如罗浮栲林、华南五针松林、包果柯和亮叶水青冈混交林等。常绿阔叶林占植被类型总数的1/4,落叶阔叶林和灌丛的类型较多。毛竹林在保护区中低海拔地区分布面积较大,群落结构稳定的亚热带地区优势植被类型多分布于高海拔地区或中低海拔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坡山脊部,阔叶群落多数呈斑块状分布。3.flexible聚类根据植物群落优势层物种组成及结构特征将保护区的39个样地分为6种植物群落类型,并结合生境特点分别命名。高海拔山坡灌丛及矮林,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上的上坡位、山脊、山顶,指示种有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等;中海拔沟谷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000m左右沟谷地区,指示种有陀螺果(Melliodendron xylocarpum);中海拔山坡灌丛及矮林,分布在海拔1000m左右坡度较大,土壤贫瘠的山坡,指示种有西南山茶(Camelliapitardii)等;高海拔山坡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500 m以上的上坡位,指示种有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等;低海拔沟谷阔叶林,分布在海拔600 m左右的沟谷地区,指示种有罗浮槭(Acerfabri)等;低海拔山坡阔叶林,分布在海拔600m左右的山坡,指示种有甜槠(Castanopsiseyrei)等。4.DCA排序前两轴特征值分别为0.9221、0.8525,DCA排序图中6种植物群落类型分布范围和界限与flexible聚类的结果基本一致。不同群落类型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高海拔山坡灌丛及矮林与高海拔山坡阔叶林关系紧密,低海拔沟谷阔叶林与低海拔山坡阔叶林关系紧密,生境特点具有相似性;中海拔山坡灌丛及矮林与其他群落类型相隔的距离较远,关系不密切,生境特异性强;中海拔沟谷阔叶林在排序图中分布不集中,群落类型不典型,受到除海拔和坡位以外其他环境因子综合影响较大。5.CCA排序的前3个排序轴的累计解释量为84.37%,坡位、坡向、坡度、海拔对植物群落分布均有显着影响(P<0.05)。第一轴和第二轴的排序结果中坡位对群落分布的影响最大(R2=0.7443),第一轴和第三轴的排序结果中海拔对群落分布的影响最大(R2=0.7331),坡位和海拔是影响植物群落分布最为重要的环境因子。4个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分布的解释率仅有12.37%,未能解释部分远超过50%,可能存在其他对植物群落分布有显着影响的环境因子。6.4种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海拔梯度的关系不一致,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Patrick丰富度指数与海拔高度极显着负相关(P<0.001),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海拔高度显着负相关(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与Patrick丰富度指数相似,呈下降趋势,但与海拔高度关系不显着(P>0.05),整体沿海拔梯度没有明显变化。

张娜,姚晓洁[2](2019)在《江西马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自然保护区是守护生态安全底线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维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本文基于生态冗余理论和生态演替理论,以景观单元和景观结构为判断依据,从纵横两个方向对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群落的培育提供合理意见。研究结果表明:江西马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植被群落是位于顶级稳定群落前一阶段的稳定生态系统占据了主要的优势,并且极稳定生态系统和稳定生态系统已经达到了保护地总面积的73.88%;极不稳定生态系统和不稳定生态系统的土地单元占保护地总面积的23.04%。

田书荣[3](2019)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特征与适应性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称壶瓶山保护区)地处湖南省石门县,与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地理位置在北纬29°50’~30°09’和东经110°29’~110°59’之间。总面积66568公顷,其中97%为集体林。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包括金钱豹(Panthera pardus)、云豹(Neofelis nebulosa)、林麝(Moschus berezovski)、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以及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由于保护区内97%的森林属于集体所有,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长期以来,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缓和矛盾,但是,保护管理成效缺乏系统评估,双赢机制的建立尚未实现。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长期存在成为我国南方集体林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本研究针对不同类型野生动物的特点,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收集方法,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系统收集了壶瓶山保护区日常工作中的野外巡护、监测数据,分析壶瓶山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分布特征,进而对壶瓶山保护区的威胁因素、保护对策进行探讨,提出适应性管理方案,期望有益于提高保护管理水平,缓和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并为其他同类型保护地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本研究开展了野外巡护线路直接活动调查数据收集和基于120台红外线相机照片的动物的多样性调查,利用生境和分布之间关系从兽类、鸟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三个类别进行了分布格局分析。通过对保护区巡护监测线路采集到的野生动物数据的分析,共记录兽类动物25种,鸟类202种,两栖、爬行动物62种。核心区监测站点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核心区外监测站点,表明核心区内生境质量较高。红外线相机监测到兽类21种,鸟类3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黑熊(Ursus thi Betanus)、猕猴(Macaca mulatta)等11种。其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功能区划有一定差异。其中位于核心区外的剩头、八峰山两处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在6个样地中分别列第2、4位,说明核心区外部分区域具有高保护价值。2、按照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程度,壶瓶山保护区面临的威胁从高到低依次为森林火灾,薪柴采集,非法猎捕,道路建设,非法采伐林木,旅游,非法采集,放牧。通过分析主要威胁的空间分布格局,壶瓶山保护区受到人类活动严重干扰的面积达到28%。从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功能分区来看,缓冲区耕地面积和经济林面积占比达到14.73%,在三个功能区中占比最大。相应地,缓冲区也是受威胁比例最大的区域,受威胁比例达到35.9%。3、根据野生动物的分布特征,叠加人为活动和现有功能区划,表明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划需要优化。范围和功能区优化后,核心区从相互分离的5块调整为集中连片的4块;维管束植物物种数量增加记录244种,脊椎动物物种数量增加记录13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增加了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增加了5种。优化方案大幅度降低了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人为干扰,其中核心区人口由6726人减少至3207人,对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系统地收集本底资源信息,通过野生动物分布特征分析和适应性调整等方式应用于提升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关键物种和关键生态系统的保护。二是应用空间分析方法精细化地分析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化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黄木娇[4](2017)在《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足迹的自然保护区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实现更广泛的社会目标来说至关重要。在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实现实质性的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实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点。合理划分自然保护区类型,明确管理目标是有效管理的关键。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无法充分体现保护区不同的管理目标,对所有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的保护”,不仅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也难以在现实中发挥最大的保护成效。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分类体系,综合考虑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人类足迹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857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重新分类,主要结论如下:(1)首次运用生态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及人类足迹数据集等量化数据,结合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分类体系和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成果,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类型划分方法。(2)不同地区、级别、类型和规模的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和人类影响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1),不同地区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洪水调蓄和土壤保持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1),不同地区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在水源涵养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1),反映对保护区实行不同管理方式的必要性。(3)在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中国西部和南部,如广西、云南和四川;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内蒙古、四川和湖南;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在内蒙古、河北和北京;洪水调蓄重要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长江、淮河和海河流域。土壤保持重要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主要在四川、云南和内蒙古。(4)人类足迹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的特点。海洋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平均人类足迹最高,其次为古生物遗迹和草原草甸类型,人类足迹最低的为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级别越高,人类足迹越低。自然保护区面积与人类足迹呈负相关关系。(5)对我国857个自然保护区进行重新分类,严格保护类171个、生态安全管理类自然保护区102个、物种及栖息地管理类自然保护区184个、自然景观类自然保护区280个、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32个、资源管理类自然保护区88个,并提出了各类型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

李静[5](2017)在《南矶山湿地典型植物分布特征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选取了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对区域内南荻群落、苔草群落和芦苇群落3种典型植被进行多样性分析,实验检测典型植被下,表层土壤内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氮的含量,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典型植被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综合分析。同时使用ENVI和Arcgis等软件处理多年间的Landsat遥感影像获取研究区多年间丰枯水期的植被面积,以期为南矶山湿地生态保护和发展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年间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将植被区与非植被区分类后,获取了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植被面积。结果显示多年间研究区的植被面积变动幅度很大,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植被面积差别明显,其中枯水期总体呈下降趋势,丰水期总体呈上降趋势。南矶山湿地多年内枯水期的植被主要分布区域发生了变化。总体上样方内典型植株高度越高,样方内植株株数越少,伴生种就越多,丰富度就越大,多样性指数值越大。3种典型植被的丰富度依次为:芦苇群落>南荻群落>苔草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的三个指标中,多样性指数(H)依次为:芦苇>南荻>苔草;均匀度指数(U)依次为:南荻>芦苇>苔草;优势度指数(D)依次为:苔草>芦苇>南荻。苔草群落在3种典型植被属于绝对的优势种。3种典型植被的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南矶山湿地生态健康性良好。典型植被下的表层土壤养分检测结果为:有机质含量为917g/kg;有效氮的含量为616mg/kg;有效磷含量为1322mg/kg。不同植被下3种土壤养分的含量之间存在差异,其中有机质含量的排序为:苔草群落>南荻群落>芦苇群落;有效氮含量的排序为:芦苇群落>南荻群落>苔草群落;有效磷含量的排序为:芦苇群落>南荻群落>苔草群落。不同植被下的表层土壤中养分含量存在的极显着差异,表层土壤内养分含量与其表面生长的植被种类有密切的关联。3种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相关性,其中有机质与有效氮之间呈显着负相关;有机质与有效磷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有效氮与有效磷之间呈显着负相关。

李润利[6](2016)在《锡林郭勒盟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浅析》文中指出本文详细叙述了锡盟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现状、野生动植物资源概况以及保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和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李淑英,张翠萍,王蓓,张宏雨,史云东,卢国理,周元清[7](2016)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物物种丰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本研究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哀牢山东坡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性质及植被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植被类型为露珠杜鹃(Rhododendron irroratum)群落,硬斗石栎(Lithocarpus hancei)群落和云南铁杉(Tsuga dumosa)群落;植被监测样方内共有植物55科78属107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1属14种,裸子植物2科3属3种,单子叶植物6科9属11种,双子叶植物37科55属79种;中国野生保护植物有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和大花八角(Illicium macranthum);经过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物种丰富度表现为灌木—层间层>乔木层>草本层,而物种多样性比较均匀;样地土壤呈酸性,表层土透气性好,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丰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物种。本研究将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郭子良[8](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认为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程红梅[9](2015)在《江淮丘陵(皖中)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分异》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造成的生境丧失比其他因素更具有持久性,由此导致植被的破碎化日益严重。城市及近郊保留下来的残存自然植被无疑保存着最多的地带性特征,是区域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核心区。本文以江淮丘陵地区自然山地残存植被为研究对象,以合肥市大蜀山和肥西县紫蓬山山体植被为契入点,对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分异进行了系统研究。大蜀山是位于合肥市的一座孤岛状山体,肥西县紫蓬山为大别山的东向余脉,二者是研究江淮丘陵地区残存植被物种多样性特征和植被发育的理想场所。研究结果可为该区森林植被的科学管理以及受损、退化植被的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采用样方法和固定样地法相结合,野外实验和室内数据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从残存植被物种多样性组成及地理成分、入侵种类型、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群落分布格局、种群不同更新类型及数量动态等方面分析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和分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大蜀山孤岛状山体残存植被物种多样性组成及地理成分研究,共有维管束植物508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表现出北亚热带植物区系明显过渡性特征。植物区系R/T值为0.6429,其热带性质大于安徽岳西鹞落坪和萧县皇藏峪,小于滁州琅琊山和江苏南京幕府山,与南京紫金山较为接近。大蜀山外来入侵植物有20种,主要来源于美洲地区,其次是欧洲。入侵种表现出不同的分布密度和分布格局。2.对植被优势种和伴生种的植物学特性研究,壳斗科、榆科、金缕梅科、槭树科和椴树科等树种是构成落叶阔叶林乔木层的主要成分。群落基本建群种为壳斗科的栓皮栋、小叶栎和麻栎,榆科的大叶榉和朴,金缕梅科的枫香、椴树科的短毛椴和槭树科的五角枫等。五角枫和短毛椴表现出顶极种特征,黄檀、朴、黄连木和化香具有先锋种的特征。枫香群落、大叶榉群落分布在相对稳定的生境中,小叶栎群落分布于干扰频繁的地形单元,短毛椴群落、五角枫群落分布在立地条件较为严峻的地形单元。3.紫蓬山栓皮栎林固定样地研究表明,维管束植物有81种,仅含1个种的科属较多,栓皮栎为群落建群种。从物种多度来看,个体数超过100株的物种共4个树种,从大到小依次为栓皮栎、白檀、杉木和化香。木本植物胸高断面积为20.9249 m2.hm-2。其中,栓皮栎的胸高断面积为17.9381 m2.hm-2,占总胸高断面积的85.73%,其余物种胸高断面积均小于1 m2.hm-2。4.采用“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研究方法,对落叶阔叶林演替序列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从马尾松林向针阔混交林、麻栎林的演替过程中,群落乔木层Shannon指数分别为1.9572、1.4849、0.7384,呈降低的趋势;而短毛椴林乔木层Shannon指数为1.6943。麻栋林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显着低于其他3个群落(P<0.05),均匀度显着低于马尾松林和短毛椴林(P<0.05)。4种群落灌木层、草本层之间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差异均不显着(P>0.05),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以马尾松林最高、短毛椴林最低;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以马尾松林最高。处于演替顶极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不是最高,群落演替过程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5.群落优势种表现出多种更新类型,大叶榉、枫香和小叶栎种群更新类型均为逆-J型,个体径阶连续分布,为成熟稳定类型。五角枫和短毛椴种群表现为间歇型,更新具有波动性和机会性。马尾松、火炬松和栓皮栎种群表现为单峰型,缺乏小径级后继更新个体。6.对优势种群数量动态研究,栓皮栎种群以中龄、成熟个体数量较多,数量动态指数(Vpi)为0,死亡率高峰出现在第Ⅲ、V径级,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大叶榉种群呈增长型,数量动态指数(Vpi)=2.7%,更新个体丰富,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短毛椴种群成年个体数量丰富,数量动态指数为1.73%,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种子向幼苗的转化率低。五角枫种群以中老龄立木为主,数量动态指数为2.42%,幼龄阶段发展不稳定,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

温远光,李治基,李信贤,朱宏光,梁宏温,和太平,庄嘉,罗应华,吴庆标,严理[10](2014)在《广西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植被是地球上最为敏感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在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广西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为植被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对已发表记载有广西植被类型以及作者近60年来对广西植被的调查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按照《中国植被》一书的植被类型的划分原则、单位和系统,编制成广西天然植被类型分类系统和广西人工植被类型分类系统。【结果】广西天然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纲,26个植被型组,722个群系;广西人工植被分为5个植被型,20个植被亚型,298个群系(组合)。在722个天然植被类型中,森林植被类型占63%,竹林4%,灌丛10%,草丛6%,水生植被17%;在298个人工植被类型中,用材林占28%,经济果木林20%,城市园林植被29%,农作物植被17%,人工沼泽和水生植被6%。【结论】广西植被共有1020个类型(群系),是我国植被类型最丰富的省区,在全国植被保护、研究和利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蔡木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蔡木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进展
        1.1.1 植被分类
        1.1.2 植被一环境关系
        1.1.3 物种多样性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3 研究方法
    3.1 样方设置与调查
        3.1.1 样方设置
        3.1.2 调查内容
    3.2 数据处理
        3.2.1 区系分析
        3.2.2 植被分类原则
        3.2.3 重要值计算
        3.2.4 多样性指数计算
        3.2.5 环境指标转换
        3.2.6 聚类与排序
        3.2.7 统计软件
4 结果与分析
    4.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
        4.1.1 维管束植物数量统计
        4.1.2 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4.2 植被类型组成及结构
        4.2.1 植被类型
        4.2.2 主要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4.3 植物群落聚类与排序
        4.3.1 聚类分析
        4.3.2 DCA排序分析
        4.3.3 CCA排序分析
    4.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关系
5 讨论
    5.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区系特征
    5.2 植被特征
    5.3 植被—环境关系
    5.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落植物名录
附录B 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植物群落照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江西马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生态系统稳定性内涵
2 研究方法
3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演替序列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马头山植被现状
    3.3 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演替序列
        3.3.1 生态演替模式
        3.3.2 江西马头山演替序列
4 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级划分
    4.1 生态系统稳定性
    4.2 景观单元、景观结构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5 小结

(3)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特征与适应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集体林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现状
        1.2.2 保护空缺分析与系统保护规划的应用现状
        1.2.3 红外线相机在自然保护区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1.2.4 野外巡护监测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1.2.5 参与式的威胁因素分析方法应用进展
        1.2.6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1.2.7 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壶瓶山保护区基本情况
        1.3.2 社区人口统计数据
        1.3.3 管理目标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壶瓶山保护区兽类动物分布特征分析
    2.1 数据收集方法
        2.1.1 监测点与野外巡护监测路线
        2.1.2 巡护监测方案与数据采集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物种相对丰富度分析
        2.2.2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2.2.3 Beta多样性指数分析
        2.2.4 监测站点间物种组成的差异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兽类动物分布特征
        2.3.2 兽类动物区系组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壶瓶山保护区鸟类分布特征分析
    3.1 数据收集方法
        3.1.1 数据收集区域
        3.1.2 样线设置
        3.1.3 数据采集
    3.2 数据处理方法
        3.2.1 鸟类种类多样性分析
        3.2.2 均匀度指数分析
        3.2.3 遇见频次
    3.3 研究结果
        3.3.1 物种组成及优势状况
        3.3.2 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季节性差异
        3.3.3 优势种分析
        3.3.4 重要物种监测结果
        3.3.5 不同季节的鸟类群落组成
        3.3.6 区系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壶瓶山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分布特征分析
    4.1 数据收集方法
        4.1.1 监测点与野外巡护监测路线
        4.1.2 巡护监测方案与数据数据采集
    4.2 数据处理方法
        4.2.1 物种相对丰富度分析
        4.2.2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4.2.3 Beta多样性指数分析
        4.2.4 监测站点间物种组成的差异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两栖爬行动物分布特征
        4.3.2 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红外线相机监测的鸟兽分布特征分析
    5.1 数据收集方法
        5.1.1 监测点的选择
        5.1.2 红外线相机的安装与维护
    5.2 数据处理方法
        5.2.1 照片整理与统计
        5.2.2 多样性指数分析
        5.2.3 相对丰富度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物种多样性
        5.3.2 相对丰富度
        5.3.3 各监测样点差异性比较
        5.3.4 野生动物日活动节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壶瓶山保护区威胁因素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威胁因素收集与排序
        6.1.2 威胁影响范围分析
        6.1.3 管理对策分析
    6.2 研究结果
        6.2.1 威胁因素清单
        6.2.2 威胁因素排序结果
        6.2.3 威胁因素的综合分析
    6.3 保护管理趋势与对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壶瓶山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优化研究
    7.1 分析方法
        7.1.1 保护优先区确定方法
        7.1.2 人为干扰程度分析
        7.1.3 功能区优化方法
    7.2 研究结果
        7.2.1 保护优先区与人为干扰区
        7.2.2 优化方案
        7.2.3 效果检验
    7.3 本章小结
        7.3.1 原有范围与功能区划的局限
        7.3.2 范围与功能区优化后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足迹的自然保护区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
        1.2.1. 相关概念
        1.2.2. 国外保护地类型划分
        1.2.3.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
    1.3. 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方法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2.1. 数据收集
        2.1.1. 保护区数据
        2.1.2.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数据
        2.1.3. 人类足迹数据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1. 自然保护区数据预处理
        2.2.2. 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数据和人类足迹数据提取
        2.2.3. 数据分析与制图
    2.3. 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方法
3. 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足迹
    3.1.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重要性
        3.1.1. 整体情况
        3.1.2. 地域特征
        3.1.3. 级别特征
        3.1.4. 类型特征
        3.1.5. 面积特征
    3.2. 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
    3.3. 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
    3.4. 洪水调蓄功能重要性
    3.5. 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
    3.6. 自然保护区人类足迹
        3.6.1. 整体情况
        3.6.2. 地域特征
        3.6.3. 级别特征
        3.6.4. 类型特征
        3.6.5. 面积特征
4. 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结果
    4.1. 严格保护类
        4.1.1. 基本情况
        4.1.2. 管理目标和措施
    4.2. 生态安全管理类
        4.2.1. 基本情况
        4.2.2. 管理目标和措施
    4.3. 物种及栖息地管理类
        4.3.1. 基本情况
        4.3.2. 管理目标和措施
    4.4. 自然景观类
        4.4.1. 基本情况
        4.4.2. 管理目标和措施
    4.5. 自然遗迹类
        4.5.1. 基本情况
        4.5.2. 管理目标和措施
    4.6. 资源管理类
        4.6.1. 基本情况
        4.6.2. 管理目标和措施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方法及指标选择
        5.2.2. 新类型与国家公园的关系
        5.2.3. 保护区类型划分与人类影响的关系
        5.2.4. 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南矶山湿地典型植物分布特征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遥感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
        1.2.2 湿地植被多样性研究
        1.2.3 湿地土壤养分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质和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资源
    2.2 遥感影像处理和计算
        2.2.1 数据来源
        2.2.2 遥感影像的处理
        2.2.3 图像绘制
    2.3 调研与采样
        2.3.1 样方区的布设
        2.3.2 样品采集
    2.4 植被多样性分析的方法
    2.5 土壤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2.5.1 土壤样品预处理
        2.5.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5.3 土壤营养元素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与图形绘制
    2.7 数据处理评价的方法
        2.7.1 单因素方差分析
        2.7.2 聚类分析
        2.7.3 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多年内植物面积的分布特征
    3.1 数据选取
    3.2 多年内丰枯水期的植被面积分布
        3.2.1 植被面积的分布
        3.2.2 植被主要分布区域的变动
    3.3 植被面积分布特征的成因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被资源的对比和典型植被的多样性分析
    4.1 不同湿地的植被资源对比
        4.1.1 不同湿地的维管束植物区系组成
        4.1.2 不同湿地的湿地植被的生态型分布
    4.2 典型植被多样性评价
        4.2.1 典型植被分布特征
        4.2.2 典型植被的丰富度
        4.2.3 典型植被的Shannon-Wiener指数
    4.3 讨论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分布特征
    5.1 土壤养分含量分布
    5.2 土壤养分含量分析
        5.2.2 土壤养分分布的聚类分析
        5.2.3 不同养分间相关性分析
        5.2.4 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差异的分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6)锡林郭勒盟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概况
    1.1 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1.2 野生动植物资源
    1.3 保护管理情况
        1.3.1 组建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 保护区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1.3.2 认真贯彻法律法规, 执法力度有所加强
        1.3.3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2 存在的问题
    2.1 对野生动植物保护认识还有一定差距
    2.2 投入严重不足, 保护和管理经费缺乏
    2.3 生物资源过度利用, 生物多样性下降
    2.4 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滞后
3 加强保护管理与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7)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自然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和多样性分析
        1.2.2 土壤取样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种类与生活型组成
    2.2 各样地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2.3 特有种类、濒危植物和保护物种
    2.4 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3 讨论
    3.1 植物群落特征
    3.2 土壤养分特征
    3.3 植物多样性以及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8)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江淮丘陵(皖中)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分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残存自然植被涵义及研究内容
        1.2.2 国外残存斑块的植被研究
        1.2.3 国内残存斑块的植被研究
        1.2.4 丘陵地区植被共存机制研究
        1.2.5 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1.2.6 群落稳定性性研究
        1.2.7 植被性质研究
        1.2.8 群落演替及更新动态研究
        1.2.9 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
        2.1.2 植被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实验方法
        2.2.2 标本采集和物种鉴定
        2.2.3 数据分析方法
        2.2.4 群落特征分析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植被类型及特征
    3.1 大蜀山森林植被类型及特征
        3.1.1 野外基底调查
        3.1.2 主要植被类型
        3.1.3 植被优势科属的地理成分
        3.1.4 植被优势种的重要值分析
        3.1.5 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
        3.1.6 森林群落组成特点
    3.2 紫蓬山森林植被类型及特征
        3.2.1 森林植被概况
        3.2.2 野外基底调查
        3.2.3 植被类型划分
第四章 大蜀山孤岛状山体物种多样性组成及地理成分
    4.1 大蜀山植物多样性组成
        4.1.1 植物种类组成
        4.1.2 科属的多样性组成
    4.2 植物地理成分分析
        4.2.1 科属的分布区类型
        4.2.2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特点
        4.2.3 与邻近山地植物区系成分R/T值比较
    4.3 入侵种类型及分布
        4.3.1 入侵植物种类
        4.3.2 入侵植物分布
    4.4 讨论
第五章 群落相互关系和多样性格局
    5.1 群落相互关系和分布格局
        5.1.1 群落优势种和伴生种的更新策略
        5.1.2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分析
        5.1.3 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
    5.2 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
        5.2.1 紫蓬山栓皮栎群落物种多样性
        5.2.2 大蜀山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
        5.2.3 大蜀山五角枫群落物种多样性
    5.3 不同群落类型分布格局
第六章 江淮丘陵山地落叶阔叶林演替序列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样地调查
        6.1.2 数据处理
    6.2 结果分析
        6.2.1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相似度系数
        6.2.2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6.2.3 群落分层物种多样性变化
        6.2.4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垂直结构物种多样性变化
        6.2.5 演替阶段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
        6.2.6 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优势种群径级结构及更新类型
    7.1 种群径级结构划分
    7.2 种群结构更新类型
        7.2.1 逆-J型
        7.2.2 间歇型
        7.2.3 单峰型
    7.3 种群更新类型分析
第八章 种群数量动态特征分析
    8.1 栓皮栎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8.1.1 样地设置和数据分析
        8.1.2 种群数量动态指数分析
        8.1.3 种群静态生命表编制
        8.1.4 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
        8.1.5 种群生存函数分析
        8.1.6 讨论
    8.2 大叶榉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8.2.1 样地设置和数据分析
        8.2.2 种群数量动态指数分析
        8.2.3 种群静态生命表
        8.2.4 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
        8.2.5 种群生存函数分析
        8.2.6 讨论
    8.3 五角枫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8.3.1 样地设置
        8.3.2 种群结构动态指数计算
        8.3.3 静态生命表数据处理和编制
        8.3.4 存活曲线分析
        8.3.5 种群生存函数分析
        8.3.6 讨论
    8.4 短毛椴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8.4.1 样地设置和数据分析
        8.4.2 生命表数据处理
        8.4.3 生命表编制
        8.4.4 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
        8.4.5 种群生存分析
        8.4.6 讨论
第九章 结果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果
        9.1.1 植被优势种的地理成分和重要值
        9.1.2 植被群落组成特点
        9.1.3 大蜀山残存植被植物多样性组成及地理成分
        9.1.4 入侵植物种类及分布
        9.1.5 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
        9.1.6 栓皮栎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更新
        9.1.7 优势种群径级结构及更新类型
        9.1.8 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
        9.1.9 种群数量动态特征
    9.2 创新性成果要点
    9.3 展望
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10)广西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植被类型的多样性
2广西植被类型的分布规律
    2.1植被分布格局
    2.2广西植被类型数量分布格局
    2.3植被分布规律
3广西植被类型分类系统
    3.1广西天然植被分类系统
        广西天然植被分类系统
        一、森林
        (一) 针叶林
        (二) 阔叶林
        (三) 竹林
        二、灌丛
        (一) 暖性灌丛
        (二) 热性灌丛
        三、草丛
        (一) 暖性草丛
        (二) 热性草丛
        四、沼泽和水生植被[8, 19, 36, 111, 115, 128, 145]
        (一) 沼泽
        (二) 水生植被
    3.2广西人工植被分类系统
        广西人工植被分类系统
        一、用材、纸浆林[3~7, 16, 17, 18, 20, 24, 44, 45, 55]
        (一) 针叶林
        (二) 阔叶林
        (三) 混交林
        (四) 竹林
        二、经济果木林[3~7, 16, 17~18, 20, 21, 24, 44, 45, 55]
        (一) 油料香料类植物
        (二) 干鲜果类植物
        (三) 药材类植物
        (四) 栲胶类植物
        (五) 保健饮料及饲料植物
        三、城市园林植被[66, 116, 117, 122, 124, 129, 132, 136]
        (一) 树 (园) 林
        (二) 竹林
        (三) 灌木丛
        (四) 草地
        四、农作物植被
        (一) 粮食作物
        (二) 经济作物
        (三) 蔬菜作物
        (四) 药用作物
        (五) 饲料作物
        五、人工沼泽和水生植被[8, 145]
        (一) 木本植物沼泽
        (二) 草本植物沼泽
4结束语

四、蔡木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研究[D]. 杨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2]江西马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J]. 张娜,姚晓洁.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9(02)
  • [3]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特征与适应性管理研究[D]. 田书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4]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足迹的自然保护区分类研究[D]. 黄木娇.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南矶山湿地典型植物分布特征及分析[D]. 李静. 南昌工程学院, 2017(05)
  • [6]锡林郭勒盟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浅析[J]. 李润利. 防护林科技, 2016(11)
  • [7]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特征研究[J]. 李淑英,张翠萍,王蓓,张宏雨,史云东,卢国理,周元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04)
  • [8]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9]江淮丘陵(皖中)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分异[D]. 程红梅. 南京大学, 2015(01)
  • [10]广西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J]. 温远光,李治基,李信贤,朱宏光,梁宏温,和太平,庄嘉,罗应华,吴庆标,严理. 广西科学, 2014(05)

标签:;  ;  ;  ;  ;  

彩木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