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蠕变测试系统中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电缆蠕变测试系统中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一、电缆蠕变测试系统中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付纹畅[1](2021)在《基于流变学的XLPE电缆绝缘交联度在线测试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和电压等级的提高,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凭借优异的绝缘性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紫外光交联法相对于其他聚乙烯交联方法,具有极高的能效,并且能实现挤出和交联同步进行,从而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但如何在线评定交联程度是控制交联生产质量的关键。目前,交联度的在线测试系统还未见报导和应用,本文基于流变学研制了一种电缆绝缘交联度在线测试系统,能够实现紫外光辐照交联聚乙烯的交联度在线测试,实时提供交联质量数据,在线指导交联电缆的生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探究交联度测量原理并设计静态试验。基于交联聚乙烯的流变机理和机械物理性能确定测量原理,进行静态试验,得出恒定力作用下XLPE试样的形变变化规律,通过MATLAB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分别得到形变、热延伸、弹性模量与交联度的关系表达式。其次,确定在线测试原理并研制交联度在线测试装置。该装置选择在固定形变的条件下研究力的变化情况,位移传感器控制固定形变,压力传感器实时测定力的变化,从而在线评定电缆绝缘交联度。再次,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装置的测量辊进行瞬态热仿真和动力学仿真。热仿真能够预测测量辊表面温度达到平衡的时间和温度值,用于确定有效检测开始的时间;动力学仿真分析不同结构测量辊的受力变化情况,可指导测量辊的结构设计。最后,应用研制的实验样机进行交联度在线测试实验研究。针对紫外光交联生产线,采用不同凸尖尺寸的测量辊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仿真及理论的正确性;通过不同辐照功率对比实验,得到交联度与所测力之间的关系。在线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交联度测试方法可应用到生产线中,并能实时指导电缆的交联生产。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2](2020)在《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与路面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实际路面工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面工程7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智能环保路面技术、先进路面材料、先进施工技术、路面养护技术、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路面再生技术等。可为路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宋卫宾[3](2020)在《环氧基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智能力学行为表征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环氧基形状记忆聚合物(Shape Memory Epoxy Polymers,简称SMEPs)是一种新型智能记忆材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可加热变形、刚度可调、变形大等优势与广阔工程应用前景。当SMEPs受到外界光、电、力与热刺激时,其可以完成“变形—记忆—恢复”智能形状记忆过程,可用于医疗设备、柔性电子器件、航空航天构件的设计与实现智能记忆功能。本文从SMEP材料的合成和设计制备入手,优化设计固化剂含量多变复合结构,系统开展了SMEP板记忆特性、粘弹性、屈曲形貌的力学性能研究,进一步从实验测试与理论计算手段研究了其双层柱屈曲性质,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制备了4组不同固化剂含量的SMEP单层板,利用高温实验固定方法得到弯曲板,继而采取动态与静态两种形状恢复实验方法,使弯曲板在温度激励下逐渐恢复到其初始状态。同时,选用工业照相机在线拍摄板的变形照片和读取变形数据,并根据此数据计算得到固定率与固化剂含量、温度与动/静态恢复率的变化规律,完整展现SMEP板的“弯曲—展开”智能记忆功能。此外,实验研究了SMEP单层板在应力循环、应力松弛和蠕变的粘弹性:在不同温度下,分析了应力循环中应力应变关系与杨氏模量的变化规律,讨论应力松弛中玻璃态/高弹态时应力随着时间改变关系,以及蠕变实验中应变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2)设计制备了SMEP三层薄膜—基体复合板,然后对其进行四点弯曲加载得到屈曲形貌,并利用智能控温箱对复合结构逐渐升温,同时观察屈曲形貌恢复过程;根据基体和薄膜的应力松弛实验测试结果,确定有限元数值模拟中Prony级数值。建立SMEP三层复合板的有限元模型和设置相应参数,数值模拟其升温屈曲形貌恢复过程,研究了温度、位移载荷、薄膜厚度和基体厚度对屈曲幅值和屈曲波数的影响,把所得实验数据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3)设计制备了SMEP双层柱体,进而多次实验得到其合理的位移加载速率、加载温度和预应变大小,通过升温实验测试SMEP双层柱屈曲形貌恢复过程,验证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易于产生较好屈曲形貌变形;并给出恰当的预应变和薄膜厚度值,实验获取了较好的屈曲形貌。此外,讨论了预应变、基体半径和薄膜厚度等参数对SMEP双层柱屈曲形貌的影响,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得到屈曲形貌的表征参数。

陈伟庆[4](2020)在《乙烯裂解炉炉管渗碳损伤定量评价与磁性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乙烯裂解炉是石化企业中的重要装置,炉管为其核心部件,乙烯裂解炉炉管的运行情况影响着企业的良性运行与生产成本。在国内外乙烯裂解炉使用过程中,炉管渗碳损伤问题频发,目前却缺乏对服役炉管的渗碳区内外组织与性能定量分析的方法,同时难以以一种无损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查。本文对乙烯裂解炉炉管进行渗碳损伤定量评价,同时探究乙烯裂解炉炉管渗碳损伤磁性检测技术,结合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磁力传感器开发一种针对乙烯裂解炉炉管的渗碳层厚度检测系统。1.乙烯裂解炉服役炉管渗碳层组织与性能定量关系研究。通过对长时间服役的乙烯裂解炉炉管进行金相检测试验、扫描电镜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探究服役炉管渗碳层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在炉管渗碳层内外的微观组织与其对应的力学性能上寻找出一种定量关系。同时,对课题中的试验炉管进行失效损伤机理讨论,并利用三种对应性及适用性较高的寿命评价方法对课题中的试验炉管进行简单的寿命评估与分析。2.乙烯裂解炉炉管渗碳损伤磁性检测技术研究。结合金相试验与力学性能测试等,通过两种磁性检测试验(磁性矫顽力检测与磁力检测)探究乙烯裂解炉炉管磁性与其渗碳情况的对应关系,比较两种磁性检测试验的优劣以及应用前景。3.基于PLC与磁力传感器的渗碳层厚度检测系统开发。利用存在渗碳损伤问题的服役炉管以及磁力检测原理,开发出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乙烯裂解炉炉管渗碳层磁力检测软硬件系统,从传感器选择、PLC选型与通信设置以及基于Visual Basic 6.0的PC端监控界面编程与设置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介绍,通过试验验证本系统能够满足实际检修工况下的检测任务。

杨凡[5](2020)在《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联合校准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冲击波压力是评价弹药爆炸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冲击波信号的压力幅值高、频率成分丰富,且爆炸场环境复杂,为冲击波压力测量带来困难。冲击波压力测量中存在测不准、不可比、不能进行溯源等问题,准确测量冲击波压力能够提高毁伤威力评估的准确性,对于国防建设及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常用的冲击波压力测量方法为电测法。考虑到爆炸场的复杂性,常选择压电式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由于爆炸场中存在高热、强冲击振动等寄生效应,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输出寄生响应。为抑制寄生效应,需对传感器进行改造,这必然引起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工作特性及传递特性的改变。另外,电缆长度的不同、传感器的多次使用等因素,同样会引入测量误差。因此,需对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进行校准,其校准频带应覆盖冲击波压力信号的有效带宽0~100k Hz,本文称之为宽频段校准。而现有校准装置均无法实现该宽频段校准。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与验证的方法,针对改造后的压电式冲击波地表反射压力测量系统,对其宽频段校准、动态建模与补偿以及工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开展研究。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联合校准方法。基于准静态校准,可求取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工作特性参数及0~1k Hz低频段传递特性;基于激波管动态校准,可求取其1k Hz以上中高频段传递特性。因此,联合校准可实现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宽频段校准。基于联合校准,需对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进行动态建模及补偿,以实现工程无失真测量,这证明了动态建模与补偿的必要性,同时对提高冲击波压力测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2)对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开展了联合校准实验研究。针对0~7MPa和0~50MPa量程的三种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首先,基于落锤液压装置,对其0~1k Hz低频段进行了比对式准静态校准;组建了标准压力监测系统,研究了标准压力监测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了准静态校准的量值传递途径,证明了联合校准结果的可溯源性。其次,基于双膜激波管,对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1k Hz以上中高频段进行了动态校准;针对抑制寄生效应措施对传递特性的影响、不同厂家传感器系统传递特性的差异性、重复动态校准结果的差异性等问题,分别设计了动态校准实验。最后,针对压电式压力测量系统不适合静态校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准静态校准的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工作特性求取方法,得到了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工作特性曲线及灵敏度、非线性度、重复性等工作特性参数。联合校准实现了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宽频段校准及工作特性参数求取,并为动态建模与补偿奠定了基础。(3)基于联合校准实验,对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传递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0~1k Hz低频段以及1k Hz以上中高频段传递特性的非参数模型的定性分析,证明了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低频特性良好,中高频特性无法满足工程测量无失真条件。为定量分析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传递特性,进一步研究其参数模型,提出了局部(100k Hz以内)参数建模方法;比较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传统建模方法和BP神经网络建模法,针对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优选更快捷、方便、可靠的特殊白化滤波器的广义最小二乘法(GLS(SF)),建立了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局部参数模型,并证明了该方法的普适性。较之全局建模,局部建模法能够提高模型效率和精度;传递特性的分析是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是否需要动态补偿的判断依据,对提高冲击波压力测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4)基于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传递特性的局部参数模型,对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局部动态补偿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零极点相消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动态补偿的效果和适用性;针对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优选更快捷、方便、可靠的零极点相消法,对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进行了动态补偿,验证了零极点相消法的有效性,并证明了该方法的普适性;对实际典型爆炸冲击波压力信号进行了动态补偿,其补偿前后压力峰值误差约10%,说明了动态补偿对于提高冲击波压力测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是其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零极点相消法,实现了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工程无失真测量,保证了冲击波压力测量精度。(5)为对冲击波压力测量精度进行定量评估,研究了冲击波压力工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首先,根据静态及准静态校准实验,求取了仪表计量性能的不确定度分量;通过热仿真和冲击加载实验,评定了寄生效应的不确定度分量;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工程安装的不确定度分量;基于灰色方法,提出了动态校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方法;然后,通过不确定度分量的合成,得到了冲击波压力工程测量不确定度;最后,提出了能够进一步控制不确定度、提高测试精度的相应措施。典型冲击波压力工程测量不确定度中,动态校准不确定度分量的影响最大,寄生效应和工程安装分量次之,而仪器仪表性能分量最小。典型冲击波压力工程测量两倍扩展不确定度为9.8%,符合冲击波压力8%~10%的测试要求,这对于准确评估冲击波毁伤威力具有重要意义。

缪海宾[6](2020)在《抚顺西露天矿高陡边坡蠕变-大变形综合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抚顺西露天矿百年开采过程中,在其南帮形成了高陡蠕变-大变形边坡,高陡边坡蠕变-大变形综合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成为了影响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为研究软岩蠕变-大变形机理,对弱层软岩进行了压缩蠕变实验,结果显示软岩常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了明显的弹脆塑性向弹塑性转化的趋势,且对围压的敏感度较高;根据蠕变损伤原理,将M-C模型中的应变软化(S-S)特性引入到蠕变损伤方程中,建立软岩蠕变大变形BNSS损伤模型,得到蠕变软岩粘聚力和摩擦角随着蠕应变的扩展而衰减的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验证;采用In SAR干涉雷达测量、SSR边坡稳定雷达监测、IMS微震监测、钻孔影像、D-In SAR、MAI矿区滑坡遥感监测等技术综合确定了大变形体后缘(裂缝)、左右、深部和前缘(底鼓)边界;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和SSR边坡稳定雷达对西露天矿大变形边坡进行监测,推断高陡边坡可能存在的断层和破碎带及滑坡变形所处阶段;采用有限元方法结合RFPA软件,对西露天矿不同工况条件下(现状、设计和压脚回填三种工况)边坡破坏模式进行了模拟验证,得出西露天矿大变形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呈现为“拉裂-滑移-剪断”三段式特征;采用了“分区域、分区段”治理、“有效防水”、“调整采矿布局”等综合防治措施,分别对坑口油厂装置区采用抗滑桩工程、对裂缝带采用了注浆工程、对地下水采用了防汛系统建设、对主变形区域实施回填压脚工程,在此基础上对露天矿整体采矿布局进行了调整。西露天矿区高陡边坡安全问题的解决,对于保护矿区周边建(构)筑物、公共设施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促进矿-城协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同时,随着全国各类型露天矿逐渐向深部延伸,高陡边坡的安全问题也将成为各露天矿的共性问题,抚顺西露天矿高陡边坡综合预警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可为该类型矿山的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及工程示范作用。论文有图146幅,表8个,参考文献148篇。

钮月[7](2020)在《含瓦斯煤损伤破坏电位响应时空演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同时也是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随着浅部资源不断减少,煤炭开采深度及强度逐步增加,地应力、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也不断增高,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日趋严峻及复杂,监测预警难度增大,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对煤与瓦斯突出前兆特征及精准监测方法的研究是亟需解决的科学难题。前期研究表明,电位信号具有对煤岩体应力及破裂过程敏感性强、抗干扰能力好的优势。本文针对采掘现场煤与瓦斯突出监测预警的应用需求,紧密围绕含瓦斯煤损伤破坏电位响应时空演化规律的关键科学问题,采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现场应用等方法,对含瓦斯煤受载破坏过程电位时空响应规律、电位响应机制、损伤演化电位本构模型、掘进工作面电位分布演化规律及突出危险电位精细判识方法等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建立了含瓦斯煤受载及电位测试实验系统,研究了应力与瓦斯耦合作用下煤体损伤破坏电位时序响应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电位信号与试样载荷及损伤状态呈正相关;试样局部剧烈损伤时,电位强度发生“阶跃式”突变,并在试样失稳破坏时最为显着。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加,电位强度峰值及变异性系数呈增大趋势,电位响应增强。(2)电位数据时间序列具有多重分形特征与临界慢化特征,多重分形参量Δ?、Δfm及方差V可作为监测含瓦斯煤失稳破坏的时序前兆信息。试样发生主破裂前,多重分形谱参量Δ?突增至峰值,同时Δfm显着变化降至负值,方差V突增至峰值。(3)电位空间分布云图在煤体损伤剧烈区域出现局部高值中心与等值线密集特征,与声发射矩张量反演结果(破裂类型、空间分布与运动矢量)、裂纹扩展实物图等验证结果相对应,高值中心的连线为诱发煤体断裂的裂隙带贯通区域。电位空间分布的异常演化规律反映了煤体损伤局部化特征,能够监测识别含瓦斯煤发生动力破坏的危险区域。研究揭示了含瓦斯煤损伤破坏电位响应机制,建立了损伤演化电位本构模型。结果表明:(1)电荷分离是电位响应的物质基础,主要来源于受载煤体裂隙尖端应力集中效应、裂纹扩展、摩擦作用等过程;原生带电缺陷及新生电荷在煤岩介质非均匀变形中的运移诱发电荷分布发生改变;吸附态瓦斯能够蚀损煤基质,游离态瓦斯改变裂隙面应力分布,促进煤体变形破裂,增强了电位响应。(2)静电荷电场能够诱发煤介质形成极化电场,两者的共同作用在含瓦斯煤介质表面产生电位信号;理论分析了等效静电荷电场、煤介质极化效应及电荷扩散过程的电位响应特征;利用分离变量法构建了电位计算的数学模型。(3)基于双重孔隙模型研究了裂隙分布与扩展对煤体损伤特性的影响,修正含瓦斯煤有效应力方程;构建了损伤演化电位本构模型,得到含瓦斯煤有效应力与损伤的电位表征方法。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在数值及变化趋势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反映含瓦斯煤受载状态与损伤程度。开发了矿用多通道电位监测仪器,现场测试分析了掘进工作面煤体电位分布与演化规律,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电位精细判识方法。结果表明:(1)随着掘进工作面的推进,工作面前方煤体电位信号呈先增大后降低变化,与采动应力的分布变化相一致;工作面后方煤体电位信号在巷道发生煤炮、瓦斯浓度突增等现象时处于高值且波动剧烈,电位信号的时序变化整体上与对应区域煤体采动应力、煤体变形破裂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性,能够反映煤体受载破坏状态的变化。(2)利用掘进工作面多点电位测试结果进行电位反演成像,研究电位分布与煤体损伤异常区域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作面后方煤体单边反演云图中高值区域与电磁辐射指标高值及巷帮断层、底鼓现象等分布区间基本重合,能够反映煤体局部损伤剧烈区域;工作面前方煤体双边反演云图中高值区域与钻屑量、瓦斯涌出初速度指标的超限位置及喷孔、顶钻现象的发生位置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确定了电位反演临界值,利用双边反演结果判识掘进工作面前方煤体突出危险区域,并结合常规监测指标进行验证。统计表明,电位判识结果准确率高且针对性强,无漏报事例,能够精细判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本文研究揭示了应力与瓦斯耦合作用下煤体损伤破坏电位响应的时空演化规律,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电位精细判识方法,对于深入认识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的孕育发展过程,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该论文有图100幅,表7个,参考文献199篇。

张亦海[8](2020)在《考虑岩体非线弹性的深部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地应力是地下岩体工程的基本荷载条件,也是地下岩体工程稳定安全分析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对地下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目前基于岩体线弹性假设为前提的地应力测量理论在深部岩体地应力测量中产生了较大偏差,本文在研究了现有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测量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深部岩体在高应力状态下非线弹性变形特性,改进标定了适用于深部解除法试验方法与技术,提出了一种考虑应力解除过程的原岩应力分段叠加算法,同时对现有空心包体应变计在探头结构、胶结材料、采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便捷性、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山东黄金集团莱州三山岛金矿及甘肃金川集团镍矿二矿区埋深800m和1000m深部花岗岩进行花岗岩单轴、三轴静态力学加载试验。针对深部花岗岩试件结晶颗粒大,节理裂隙发育,不同试件之间差异较大等特性,设计了同一试件在多个围压下的三轴阶梯加载试验,通过分析同一岩样在围压1OMPa、30MPa、50MPa下弹性变形段应力-应变数据,建立了体应力与变形模量之间的非线弹性模型,模型中包含三个物理参量a、b、K0(c、d、Go),并具有明确的物理含义。(2)针对现行围压率定试验装置最大压力值无法满足模拟深部岩体所受原岩应力大小的现状,研发了基于液压油自密封原理的多尺寸岩芯通用型高围压率定装置和高压长效加载率定系统,该装置由加载系统、高压舱体、多口径适用型盖板、高强度自密封皮套等部分组成,实现了最大径向压力达100MPa和60MPa下长期保载2个月的性能。(3)应用高围压加卸载试验技术,进行了深部解除岩芯高压率定试验研究,将提出的非线性模型引入到原岩应力计算参数的增量公式中,推导出解除岩芯所受平均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公式,提出了非线性岩体地应力测量的围压率定修正方法。(4)在岩芯解除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应变测量结果引起的误差是不可忽略的,在蔡美峰院士发明的温度补偿空心包体应变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测量应变片和采集电路进行双温度补偿修正解除应变值,尽可能的减小应变片和采集电路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测量误差。三山岛金矿-795水平深部花岗岩无线式空心包体应变计解除岩芯,采用温度补偿算法计算的热敏通道(T1)数据从424με修正为359με,修正量为15%,采用双温度补偿算法后,各测量通道补偿修正值在10~23με。解除过程中测点温度变化约在3℃左右,变化规律符合空心包体解除应变曲线特征。(5)为了消除空心包体应变计与岩壁之间有几毫米左右的环氧树脂胶对所测地应力结果的影响,计算公式中引入四个k系数。讨论了岩芯所受平均应力从0到30MPa时k1、k2、k3、k4系数变化取值,分别为1.021到1.163,0.967到1.140,0.738到0.788,1.944到1.132。若按分段取值方法确定,则对计算时引起的最大误差为8.14%,10.27%,4.06%,11.84%,若采取每段都是按相同值计算引起的最大误差为11.34%,13.01%,5.48%,18.1%,因此采用分段取值方式确定k系数有助于提高地应力计算精度。(6)基于深部岩体非线性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应力解除过程的原岩应力分段叠加算法,消除了传统计算方法中线性拟合计算参数所带来的误差。算法中每个阶段的应变计算值是应变计探头最小时间间隔所采集解除应变值,上一阶段的原岩应力计算值用于下一阶段K和G参数代入计算获取,初始计算参数为完全解除状态时的K0和G0。(7)在三山岛金矿-795水平原位地应力反演计算中,应用分段叠加算法和传统算法分别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考虑深部岩石高应力加载状态下非线性变形特征,应用双温度补偿技术修正解除应变,采用分段取值方法确定k系数等方面提高了应力分量计算精度,所提出的分段叠加算法计算的原岩应力平均值比传统算法计算值大19%,且两种算法计算的三个主应力方向和倾角基本一致。

李皓飞[9](2019)在《滑坡预测中阵列传感器的研究》文中提出滑坡因其隐密性和突发性强的特点,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研究,滑坡监测仪器从简单逐步趋于智能化。在我国大多数滑坡监测仪器监测信息较为单一,自动化程度较低,因此本课题针对滑坡进行阵列传感器的研究。本文从滑坡分析滑坡因素和滑坡阶段出发,结合当前滑坡监测技术和仪器,并详细阐述了本课题总体方案和实现过程。文中重点研究阵列传感器构建的三维模型、阵列传感器监测点数据处理算法、阵列传感器监测点位移预测、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等部分。在总体研究方案中主要根据阵列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和需要达到的要求,从阵列传感器结构、数据传输、供电方面进行了方案设计。在构建阵列传感器三维模型中主要根据阵列传感器的监测点之间的位姿关系来确定坐标,从而对三维模型的构建。阵列传感器监测点数据处理包括角度解算、噪声滤除和温度补偿等方面。角度解算采用AHRS姿态算法,其主要通过四元数与欧拉角结合的方式进行角度求取。考虑到环境中随机噪声对数据的影响和温度对相关数据的影响,主要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对阵列传感器的角度数据降低随机噪声的干扰,利用最小二乘多项式数据拟合算法进行阻抗的温度补偿。阵列传感器监测点位移预测主要通过建立灰色Verhulst模型对位移数据进行预测。根据总体研究方案和相关指标进行硬件设计,硬件主要包括阵列传感器监测点结构、数据远传和供电部分等组成。其中阵列传感器监测点主要包括阻抗监测模块、姿态监测模块、温湿度监测模块等部分。在实验室自主搭建滑坡模型平台进行测试,并通过高精度仪器仪表进行阵列传感器相关参数的标定,达到了指标要求。

宋文娟[10](2019)在《高温超导复合导体及超导线圈的交流损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导线圈是高温超导电力设备的关键部件之一。对高温超导线圈的研究不仅是高温超导电力装置的基础性工作,还是高温超导电力装置亟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和关键性问题。交流损耗是研究超导线圈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超导电力装备的效率、制造和运行成本、重量以及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大容量超导电力设备要求大电流超导线圈和高载流性能的导体。因此,对高载流能力的高温超导复合导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值计算和实验测试的研究手段,本文先后分析超导带材、大电流复合导体和超导线圈的电流分布、磁场分布与交流损耗特性。以超导线圈在超导变压器中的应用为例,开展超导变压器绕组结构优化设计、绕组的损耗特性及失超检测方法研究。(1)建立传输电流在堆叠导体各股线中的分布均匀性对损耗影响的数值分析模型,提出电流在堆叠导体各股线间演变分布的电路模型。通过比较由4/2罗贝尔电缆绕制的无感堆叠导体与由多根带材并绕而成的无感堆叠导体的交流损耗值,得出如下结论:电流在堆叠体各股线间均匀分布时,交流损耗最低;在高均一化电流段,电流非均匀分布的堆叠体损耗是均匀分布时的2倍以上。首次提出由高载流能力的罗贝尔电缆绕制大容量无感线圈的方案,以及罗贝尔电缆的临界电流和损耗可由单个电压引线回路测试的简化实验方案。(2)提出依据超导单带的临界电流和交流损耗评估由任意根同性能该带材组成的简单垂直堆叠导体交流损耗的经验公式。发现由任意偶数根带材组成的ABAB型无感堆叠导体的损耗与AB无感堆叠体的损耗数值基本相同。实验测试了由1、2、4和6根超导带以不同的排列方式组成的有感/无感堆叠导体的交流损耗。以两带材堆叠导体为例,若电流在两根导体中的方向相同,记为AA,否则记为AB。结果表明,相比于AAAA和ABAB型导体,AABB型堆叠导体既能提高导体的通流能力,又能降低交流损耗。(3)创新性的综合采用H公式法、均质化方法、边缘元法以及结构化剖分法,并首次将其应用于搭建MW级以上大匝数超导变压器绕组交流损耗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该数值方法突破了传统上大匝数超导电力设备中超导线圈的计算周期长的禁锢,并保持较高的计算精度。在应用该方法分析1 MVA超导变压器绕组的损耗特性时,提出当固定高压绕组的高度后,在低压绕组中存在最优匝间距值,使得变压器绕组的损耗最低。当匝间距小于最优匝间距时,变压器绕组的损耗随着匝间距的增加而降低;当匝间距大于最优匝间距时,变压器绕组的损耗随着匝间距的增加而增加。(4)以降低交流损耗为目标,开展6.5 MVA超导牵引变压器绕组结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给定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后,变压器绕组的交流损耗随着绕组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变压器绕组的交流损耗随着短路阻抗的增大而增加;带材的临界电流越高,临界电流在外磁场中的衰减程度越小,绕组损耗越小;在绕组端部安装导磁环来改变绕组端部的垂直磁场分布,可以使绕组损耗降低20%-40%。(5)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差与相位角的超导线圈的失超检测方法。从超导线圈中间引出的抽头将线圈分成两部分,以电流相位为基准,根据两部分超导线圈的端电压之差ΔU,及该电压差与纯感性电压的相位角Δφ,可计算得出失超电压的幅值,Ur=ΔU*sin(Δφ)。该方法将线圈端电压与失超电压的微弱相位角放大,利于快速检测到失超电压信号。

二、电缆蠕变测试系统中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缆蠕变测试系统中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流变学的XLPE电缆绝缘交联度在线测试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交联聚乙烯(XLPE)交联方式
        1.2.2 交联聚乙烯交联度测定方法
        1.2.3 在线测试交联度的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XLPE交联度测量原理及试验设计
    2.1 测量原理及试验设计
        2.1.1 流变机理
        2.1.2 测量原理
        2.1.3 静态试验设计
    2.2 静态试验
        2.2.1 试样制备
        2.2.2 基于热延伸法的交联度标定
        2.2.3 静态试验及数据处理
    2.3 试验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缆绝缘的交联度在线测试系统
    3.1 交联度在线测试原理
    3.2 交联度在线测试的方案设计
        3.2.1 技术要求
        3.2.2 测试装置的方案拟定
    3.3 在线测试装置的结构设计
    3.4 测量辊的设计
        3.4.1 测量辊工作情况分析
        3.4.2 测量辊材质的选择
    3.5 实验样机
    3.6 控制系统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在线测试系统关键部件的仿真分析
    4.1 测量辊瞬态热分析
        4.1.1 瞬态热分析
        4.1.2 模型建立及定义材料
        4.1.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4.1.4 测量辊瞬态热分析
    4.2 测量辊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4.2.1 创建分析模型
        4.2.2 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在线测试系统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5.2 交联度在线测试实验研究
        5.2.1 实验设计
        5.2.2 不同凸尖尺寸的测量辊对比实验
        5.2.3 不同辐照功率的对比实验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致谢

(2)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 引言(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1智能环保路面技术
    1.1 自净化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1.1.1 光催化技术
        1.1.2 自清洁技术
        1.1.3 其他自净化技术
        1.1.4 自净化路面技术发展展望
    1.2 凉爽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1.2.1 路面热反射技术
        1.2.2 相变调温技术
        1.2.3 其他路面调温技术
        1.2.4 凉爽路面技术发展前景
    1.3 自感知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1.3.1 基于外部手段的感知技术
        1.3.2 基于感知元件的感知技术
        1.3.3 基于自感知功能材料的感知技术
        1.3.4 自感知技术发展前景
    1.4 主动除冰雪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1.4.1 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
        1.4.2 低冰点路面
        1.4.3 能量转化型路面
        1.4.4 相变材料融冰雪路面
        1.4.5 主动融冰雪路面研究前景
    1.5 自供能路面技术(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1.5.1 道路压电能量采集技术
        1.5.2 道路热电能量采集技术
        1.5.3 光伏路面能量采集技术
        1.5.4 路域能量采集技术发展前景
    1.6 透水降噪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1.6.1 透水降噪路面材料组成设计
        1.6.2 路面材料性能与功能
        1.6.3 路面功能衰变与恢复
        1.6.4 透水降噪路面发展前景
2先进路面材料
    2.1 自愈合路面材料(由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2.1.1 基于诱导加热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2.1.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2.1.3 其他自愈合路面材料
        2.1.4 自愈合路面材料发展展望
    2.2 聚氨酯混合料(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2.2.1 聚氨酯硬质混合料
        2.2.2 聚氨酯弹性混合料
        2.2.3 多孔聚氨酯混合料
        2.2.4 聚氨酯桥面铺装材料
        2.2.5 聚氨酯混合料的服役性能
        2.2.6 聚氨酯混合料发展前景
    2.3 纤维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2.3.1 碳纤维
        2.3.2 玻璃纤维
        2.3.3 玄武岩纤维
        2.3.4 合成纤维和木质纤维
        2.3.5 纤维改性沥青发展前景
    2.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2.4.1 多聚磷酸改性剂的制备与生产
        2.4.2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
        2.4.3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2.4.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2.4.5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与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对比分析
        2.4.6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技术发展展望
    2.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2.5.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2.5.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2.5.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
        2.5.4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发展前景
    2.6 桥面铺装材料(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2.6.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2.6.2 环氧沥青混凝土
        2.6.3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前景
3先进施工技术
    3.1 装配式路面(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3.1.1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
        3.1.2 地毯式柔性铺面
        3.1.3 装配式路面发展前景
    3.2 智能压实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3.3.1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理念
        3.3.2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要点
        3.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发展前景
    3.4 大温差路面修筑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3.4.1 大温差作用下沥青路面性能劣化行为
        3.4.2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要点
        3.4.3 大温差地区路面设计控制
        3.4.4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发展前景
4路面养护技术
    4.1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4.1.1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病害识别
        4.1.2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表面构造分析
        4.1.3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4.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智能养护(北京工业大学侯越老师提供初稿)
    4.3 功能性/高性能预防性养护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4.3.1 裂缝处治
        4.3.2 雾封层
        4.3.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
        4.3.4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
        4.3.5 薄层罩面和超薄罩面
        4.3.6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趋势
    4.4 超薄磨耗层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4.4.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4.4.2 国内外常见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
        4.4.3 超薄磨耗层材料与级配设计
        4.4.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5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
    5.1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5.1.1 基于有限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5.1.2 基于离散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5.1.3 未来展望
    5.2 路面多尺度力学试验与仿真(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5.2.1 基于纳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5.2.2 基于细微观结构观测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5.2.3 未来展望
    5.3 微观力学分析(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5.3.1 分析微观力学模型
        5.3.2 数值微观力学模型
        5.3.3 未来展望
    5.4 长寿命路面结构(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6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6.1 工业废渣(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6.1.1 钢渣再利用
        6.1.2 其他工业废渣
        6.1.3 粉煤灰再利用
    6.2 建筑垃圾(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6.2.1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
        6.2.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6.3 生物油沥青(长安大学张久鹏老师提供初稿)
        6.3.1 生物沥青制备工艺
        6.3.2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
        6.3.3 生物沥青抗老化性能
        6.3.4 生物沥青再生性能
        6.3.5 生物沥青其他应用
        6.3.6 生物沥青发展前景
    6.4 废轮胎
        6.4.1 大掺量胶粉改性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6.4.2 SBS/胶粉复合高黏高弹改性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6.4.3 温拌橡胶沥青(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7路面再生技术
    7.1 热再生技术(北京工业大学郭猛老师提供初稿)
        7.1.1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
        7.1.2 温拌再生技术
        7.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洁净化技术
        7.1.4 热再生技术未来展望
    7.2 高性能冷再生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7.2.1 强度机理研究
        7.2.2 路用性能研究
        7.2.3 微细观结构研究
        7.2.4 发展前景

(3)环氧基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智能力学行为表征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形状记忆聚合物概述
        1.2.1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记忆原理
        1.2.2 形状记忆聚合物分类
        1.2.3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热力学研究概述
    1.3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复合材料
        1.3.1 纳米材料增强型SMP复合材料
        1.3.2 颗粒与短纤维增强型SMP复合材料
        1.3.3 长纤维填充型SMP物复合材料
    1.4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应用
        1.4.1 SMP热收缩管
        1.4.2 SMP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的应用
        1.4.3 SMP复合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1.5 硬膜-软基复合结构的屈曲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2 SMEP单层板制备及记忆特性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SMEP单层板制备
        2.2.1 试件制备原料和仪器
        2.2.2 材料组分
        2.2.3 材料制备过程
    2.3 SMEP单层板系列固定率
        2.3.1 SMEP单层板形状固定率测试方案
        2.3.2 SMEP单层板形状固定率测试结果
        2.3.3 SMEP单层板形状固定率实验研究
    2.4 SMEP单层板动态恢复率测试
        2.4.1 SMEP动态恢复率测试方案
        2.4.2 SMEP单层板动态恢复实验过程
        2.4.3 SMEP单层板动态恢复率实验结果
    2.5 SMEP单层板静态恢复率测试
        2.5.1 SMEP单层板静态形状恢复率测试方案
        2.5.2 SMEP单层板静态恢复实验过程
        2.5.3 SMEP单层板静态恢复实验结果
        2.5.4 两种测试方法结果比较
    2.6 本章小结
3 SMEP单层板粘弹性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SMEP单层板粘弹性试件制备
    3.3 SMEP单层板实验方案
    3.4 SMEP单层板应力循环实验
        3.4.1 单轴拉伸加载方式
        3.4.2 SMEP单层板单轴拉伸测试
        3.4.3 杨氏模量和残余应变因子
    3.5 SMEP单层板应力松弛实验
        3.5.1 应力松弛加载方式
        3.5.2 SMEP单层板试件应力松弛测试
        3.5.3 应力松弛因子
    3.6 SMEP单层板蠕变实验
        3.6.1 蠕变加载方式
        3.6.2 SMEP单层板试件蠕变测试
        3.6.3 蠕变因子
    3.7 本章小节
4 SMEP三层板制备及屈曲行为理论分析
    4.1 引言
    4.2 SMEP三层板制备
    4.3 SMEP三层板四点弯曲测试
        4.3.1 屈曲加载方案
        4.3.2 屈曲恢复全过程
    4.4 屈曲理论分析及参数确定
        4.4.1 薄膜与基体屈曲理论
        4.4.2 Prony级数确定
        4.4.3 时温等效原理
    4.5 本章小节
5 SMEP三层板屈曲行为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SMEP三层板有限元模型
        5.2.1 建立模型
        5.2.2 设置参数
        5.2.3 施加荷载及恢复步骤
    5.3 数值模拟屈曲恢复及数据分析
        5.3.1 SMEP板屈曲恢复过程
        5.3.2 SMEP板屈曲恢复数据处理
    5.4 参数对屈曲恢复形貌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SMEP双层柱屈曲行为理论及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SMEP双层结构屈曲理论介绍
    6.3 SMEP双层柱结构制备及实验研究
        6.3.1 双层柱结构制备
        6.3.2 双层柱结构加载及恢复过程
        6.3.3 双层柱结构恢复过程
    6.4 参数对双层柱结构屈曲形貌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乙烯裂解炉炉管渗碳损伤定量评价与磁性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乙烯裂解炉及炉管使用情况与背景
        1.1.2 乙烯裂解炉炉管失效损伤形式及研究背景
    1.2 渗碳损伤对乙烯裂解炉炉管组织性能影响
        1.2.1 乙烯裂解炉炉管渗碳损伤研究
        1.2.2 炉管组织与性能关系相关研究
        1.2.3 乙烯裂解炉炉管评价方法概述
    1.3 乙烯裂解炉炉管检测技术研究
        1.3.1 炉管常用的检测方法概述
        1.3.2 炉管磁性检测原理
        1.3.3 本课题检测系统采集及监控模块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意义
        1.4.1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1.4.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2 乙烯裂解炉服役炉管渗碳层组织与性能定量关系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及检测方法
        2.2.1 试验管材情况概述
        2.2.2 检测及试验方法
    2.3 试验结果分析
        2.3.1 金相组织观察结果
        2.3.2 扫描电镜试验结果
        2.3.3 X射线衍射(XRD)结果分析
        2.3.4 化学成分分析
        2.3.5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2.4 试验结果讨论
        2.4.1 管壁内外侧(渗碳区与非渗碳区)碳化物定量变化规律
        2.4.2 管壁内外侧组织与力学性能关系
        2.4.3 试验炉管可能的失效损伤形式讨论及寿命评估
    2.5 本章小结
3 乙烯裂解炉炉管渗碳损伤磁性检测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及检测方法
        3.2.1 试验管材情况概述
        3.2.2 检测及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炉管外径及壁厚测量结果
        3.3.2 金相检测结果
        3.3.3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3.3.4 磁性检测试验
    3.4 试验结果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PLC与磁力传感器的渗碳层厚度检测系统开发
    4.1 引言
    4.2 采集系统硬件选用
        4.2.1 磁力传感器
        4.2.2 采集控制系统选型
    4.3 系统Omron PLC软件主要设计
        4.3.1 PLC软件编程主要设计
        4.3.2 PLC与上位机的通信设计和连接
    4.4 基于Visual Basic 6.0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4.4.1 磁力传感器输出信号采样分析
        4.4.2 采集界面软件编程及主要控件
    4.5 试验验证磁力信号采集及炉管渗碳层检测结果分析
        4.5.1 模拟试验过程
        4.5.2 初步测试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5)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联合校准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存在问题分析及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冲击波压力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3.2 压力测量系统校准技术研究现状
        1.3.3 测量系统动态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1.3.4 测量系统动态补偿技术研究现状
        1.3.5 测量不确定度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2 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联合校准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压电式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静动态特性分析
    2.3 常用校准方法适用范围分析
    2.4 爆炸场寄生效应及抑制方法
    2.5 联合校准方法
        2.5.1 联合校准方法原理
        2.5.2 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准静态校准方法
        2.5.3 基于激波管的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动态校准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联合校准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落锤液压装置的准静态校准方法实践
        3.2.1 标准压力监测系统
        3.2.2 被校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
        3.2.3 最优脉宽选择
        3.2.4 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准静态校准实验
    3.3 准静态校准的标准压力监测不确定度分析及量传途径
        3.3.1 标准压力监测不确定度分析
        3.3.2 量值传递途径
    3.4 基于准静态校准的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工作特性求取方法
        3.4.1 工作特性求取的准静态校准实验
        3.4.2 工作特性曲线求取
        3.4.3 灵敏度求取
        3.4.4 非线性度求取
        3.4.5 重复性求取
    3.5 基于激波管的动态校准方法实践
        3.5.1 动态校准系统组成
        3.5.2 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动态校准实验
        3.5.3 抑制寄生效应措施对传递特性影响研究实验
        3.5.4 不同厂家传感器系统传递特性差异性研究实验
        3.5.5 重复动态校准结果差异性研究实验
    3.6 工作特性求取方法典型应用例
    3.7 本章小结
4 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传递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传递特性非参数模型求取方法
        4.2.1 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低频段传递特性非参数模型求取方法
        4.2.2 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中高频段传递特性非参数模型求取方法
        4.2.3 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低频段传递特性非参数模型求取
        4.2.4 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中高频段传递特性非参数模型求取
    4.3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局部参数模型求取方法
        4.3.1 引言
        4.3.2 最小二乘(LS)法
        4.3.3 同时辨识阶次和参数(SIM)法
        4.3.4 广义最小二乘(GLS)法
        4.3.5 特殊白化滤波器的广义最小二乘(GLS(SF))法
    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局部参数模型求取方法
    4.5 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参数模型求取方法比较与选择
    4.6 基于GLS(SF)法的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局部参数模型求取方法普适性
    4.7 本章小结
5 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动态补偿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动态补偿方法
        5.2.1 补偿原理简介
        5.2.2 基于零极点相消法的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动态补偿
        5.2.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动态补偿
    5.3 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动态补偿效果验证
        5.3.1 基于零极点相消法的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动态补偿效果验证
        5.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典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动态补偿效果验证
    5.4 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动态补偿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5.5 基于零极点相消法的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动态补偿方法普适性
    5.6 实际冲击波压力测量信号的动态补偿实践
    5.7 本章小结
6 冲击波压力工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冲击波压力工程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分析
    6.3 冲击波压力工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6.3.1 仪表计量性能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6.3.2 寄生效应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6.3.3 工程安装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6.3.4 动态校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6.3.5 冲击波压力工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6.4 典型冲击波压力工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践
        6.4.1 仪表计量性能的不确定度评定
        6.4.2 寄生效应的不确定度评定
        6.4.3 工程安装的不确定度评定
        6.4.4 动态校准不确定度评定
        6.4.5 典型冲击波压力工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
    7.1 本文主要工作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抚顺西露天矿高陡边坡蠕变-大变形综合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软岩蠕变-大变形实验及模型研究
    2.1 实验方案
    2.2 软岩常规应力-应变曲线
    2.3 软岩蠕变-大变形曲线
    2.4 软岩蠕变-大变形模型
    2.5 软岩蠕变-大变形模型参数识别
    2.6 数值模型验证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蠕变-大变形高陡边坡破坏机理研究
    3.1 蠕变-大变形边坡岩性及过往滑坡灾害调研
    3.2 蠕变-大变形边坡破坏失稳模式
    3.3 蠕变-大变形边坡破坏机理模拟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蠕变-大变形高陡边坡滑体边界多元判定关键技术
    4.1 边界判定方法的选取
    4.2 滑体地表裂缝形态的确定
    4.3 滑体深部形态的确定
    4.4 滑体前缘位置的确定
    4.5 基于边界判定的安全保障
    4.6 本章小结
5 隐患体综合监测及短临危险性预报关键技术
    5.1 露天矿边坡变形阶段的判定
    5.2 隐患体监测技术概况
    5.3 西露天矿边坡综合监测技术
    5.4 基于监测数据的安全保障
    5.5 本章小结
6 蠕变-大变形高陡边坡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6.1 坑口油厂装置区抗滑桩加固工程
    6.2 地下水防治
    6.3 内排回填压脚工程
    6.4 南帮滑体综合治理效果及最新进展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查新结论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含瓦斯煤损伤破坏电位响应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及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含瓦斯煤受载破坏电位响应实验测试与分析
    2.1 实验系统及方案
    2.2 含瓦斯煤受载破坏实验结果
    2.3 煤体吸附瓦斯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含瓦斯煤失稳破坏电位响应时空前兆特征
    3.1 含瓦斯煤损伤破坏力学条件
    3.2 含瓦斯煤失稳破坏电位时序前兆特征
    3.3 含瓦斯煤受载损伤局部化特征
    3.4 含瓦斯煤电位空间分布演化规律
    3.5 本章小结
4 含瓦斯煤损伤破坏电位响应机制及损伤演化电位本构模型
    4.1 含瓦斯煤变形破裂电荷产生机理
    4.2 瓦斯对煤体损伤电位的影响机制
    4.3 含瓦斯煤电位响应机制
    4.4 含瓦斯煤损伤演化电位本构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掘进工作面电位响应分布规律及突出危险电位判识方法
    5.1 矿用电位监测仪器
    5.2 煤层掘进过程电位监测方案
    5.3 掘进工作面煤体电位时序响应特征
    5.4 掘进工作面煤体电位分布规律
    5.5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电位精细判识
    5.6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考虑岩体非线弹性的深部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地应力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
        2.1.1 国外地应力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
        2.1.2 国内地应力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
    2.2 地应力测量方法总结及研究进展
    2.3 空心包体应变计研究发展现状
    2.4 岩石非线性特性研究现状
    2.5 本文技术路线
3 深部花岗岩非线弹性特征试验研究
    3.1 岩石试件径向应变数据处理原理
    3.2 深部花岗岩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3.2.1 岩石试件获取加工及物理性质
        3.2.2 单轴、三轴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3.2.3 岩样多围压阶梯加载试验研究
    3.3 花岗岩非线弹性变形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深部岩体应力解除法试验标定技术研究
    4.1 岩石试验设备研发改进
        4.1.1 应力解除岩芯高围压率定试验系统
        4.1.2 基于双温度补偿技术无线式空心包体应变计
    4.2 解除岩芯高围压标定试验研究
    4.3 深部解除岩芯非线性应力应变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考虑深部岩体非线弹性地应力算法
    5.1 传统原位应力计算公式
        5.1.1 解除应变和原岩应力分量之间的关系式
        5.1.2 修正系数k计算公式
        5.1.3 岩芯参数计算公式
    5.2 考虑岩体非线弹性地应力分段叠加算法
        5.2.1 原岩应力分段叠加算法公式
        5.2.2 k系数取值方法及误差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三山岛金矿地应力测量实例应用
    6.1 三山岛金矿原位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
        6.1.1 原岩应力测点情况
        6.1.2 原位测量施工概况
        6.1.3 解除应变采集数据读取
    6.2 解除岩芯温度补偿标定试验
        6.2.1 应变花的温度补偿性能标定试验
        6.2.2 测温传感器补偿标定试验
    6.3 测点原岩应力分量的计算
        6.3.1 最小二乘优化算法
        6.3.2 考虑非线弹性原岩应力分段叠加计算
        6.3.3 两种计算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滑坡预测中阵列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2 阵列传感器总体研究方案
    2.1 滑坡因素分析及监测原理
        2.1.1 引发滑坡发生的因素分析
        2.1.2 滑坡发生阶段分析
        2.1.3 滑坡监测原理
    2.2 主要问题的解决及指标
        2.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2.2.2 关键技术
        2.2.3 主要技术指标
    2.3 总体研究方案
        2.3.1 阵列传感器三维模型的研究
        2.3.2 阵列传感器硬件总体方案
        2.3.3 阵列传感器软件总体方案
    2.4 本章小结
3 阵列传感器三维模型的研究
    3.1 阵列传感器三维模型的构建
        3.1.1 阵列传感器监测点坐标求取
        3.1.2 阵列传感器监测区域曲面拟合
        3.1.3 阵列传感器滑坡区域划分算法研究
    3.2 阵列传感器监测点数据处理
        3.2.1 角度解算算法
        3.2.2 卡尔曼滤波算法
        3.2.3 阻抗温度补偿算法
    3.3 阵列传感器监测点滑坡位移预测
        3.3.1 监测点预报方法选取
        3.3.2 监测点位移预测模型
        3.3.3 监测点算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阵列传感器硬件实现
    4.1 阵列传感器监测点硬件设计
        4.1.1 最小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2 电源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4.1.3 姿态模块电路设计
        4.1.4 阻抗监测模块电路设计
        4.1.5 温湿度模块设计
        4.1.6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4.1.7 电路板及电磁兼容设计
    4.2 阵列传感器数据远传设计
    4.3 阵列传感器供电设计
        4.3.1 阵列传感器对电源的要求
        4.3.2 供电设备
    4.4 本章小结
5 阵列传感器软件实现
    5.1 阵列传感器软件思路
    5.2 阵列传感器软件设计
        5.2.1 低功耗软件设计
        5.2.2 阻抗监测软件设计
        5.2.3 姿态监测模块软件设计
        5.2.4 温湿度监测模块软件设计
        5.2.5 通讯监测模块软件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阵列传感器调试及标定
    6.1 滑坡平台搭建
    6.2 阵列传感器调试及标定
        6.2.1 阵列传感器调试
        6.2.2 阵列传感器标定
    6.3 阵列传感器误差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代的论文和专利
致谢

(10)高温超导复合导体及超导线圈的交流损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超导体交流损耗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3 超导线圈在超导电力设备中的研究发展现状
        1.3.1 超导变压器的研究发展现状
        1.3.2 超导限流器的研究发展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高温超导体交流损耗理论与建模
    2.1 超导体基本理论
    2.2 超导体基本模型
        2.2.1 临界态模型
        2.2.2 E-J幂次定律
        2.2.3 Kim模型
    2.3 交流损耗的分类
    2.4 交流损耗的计算
        2.4.1 交流损耗的求解原理
        2.4.2 交流损耗的解析计算方法
        2.4.3 交流损耗的数值计算方法-H公式法
        2.4.4 均质化理论
    2.5 临界电流测试原理
    2.6 交流损耗测试原理
    2.7 本章小结
3 高温超导复合导体及超导线圈的交流损耗数值分析
    3.1 超导单带的交流损耗计算与分析
        3.1.1 单带交流损耗计算模型的建立
        3.1.2 单带的传输损耗结果分析
        3.1.3 单带的磁化损耗结果分析
        3.1.4 单带的总的交流损耗结果分析
    3.2 超导堆叠导体的交流损耗计算与分析
        3.2.1 堆叠导体的传输损耗结果分析
        3.2.2 谐波电流对堆叠导体交流损耗的影响
    3.3 两双饼堆叠线圈的交流损耗计算与分析
        3.3.1 两双饼堆叠线圈的建模
        3.3.2 两双饼堆叠线圈的损耗结果分析
    3.4 基于不同带材的六双饼混合堆叠线圈的损耗计算与分析
        3.4.1 六双饼混合堆叠线圈的建模
        3.4.2 六双饼混合堆叠线圈的损耗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高温超导复合导体及超导线圈的交流损耗实验研究
    4.1 超导单带及其构成的有感/无感堆叠体的损耗的实验研究
        4.1.1 堆叠导体对比实验设置与测试方法
        4.1.2 单带及有感/无感堆叠导体的临界电流测试及分析
        4.1.3 单带及有感/无感堆叠导体的交流损耗测试及分析
    4.2 Roebel电缆及其构成的无感堆叠导体的损耗的实验研究
        4.2.1 实验设置与实验方法
        4.2.2 计算方法与模型建立
        4.2.3 Roebel及其构成无感堆叠体的临界电流测试及分析
        4.2.4 Roebel及其构成无感堆叠体的交流损耗测试及分析
        4.2.5 Roebel及其构成无感堆叠体的交流损耗计算及分析
        4.2.6 股线间电流分布的均匀性对交流损耗的影响分析
    4.3 超导线圈的交流损耗实验研究
        4.3.1 超导线圈的规格参数与绕制
        4.3.2 超导线圈的临界电流与损耗测试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超导变压器绕组结构设计与损耗及失超检测方法研究
    5.1 三相1 MVA/11 kV超导变压器绕组的损耗分析
        5.1.1 超导变压器单相绕组建模
        5.1.2 超导变压器单相绕组的损耗计算与结果分析
        5.1.3 低压绕组匝间距对交流损耗的影响分析
    5.2 6.5MVA/25 kV超导变压器绕组结构设计与损耗研究
        5.2.1 超导牵引变压器绕组建模
        5.2.2 绕组高度对绕组损耗的影响研究
        5.2.3 短路阻抗对绕组损耗的影响研究
        5.2.4 超导带临界电流性能对绕组损耗的影响研究
        5.2.5 导磁环对绕组损耗的影响研究
    5.3 面向超导变压器绕组的失超检测方法研究
        5.3.1 新型高温超导线圈的失超检测方法研究
        5.3.2 新型高温超导线圈失超检测方法的实验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电缆蠕变测试系统中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流变学的XLPE电缆绝缘交联度在线测试系统的研究[D]. 付纹畅.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2]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J].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 中国公路学报, 2020(10)
  • [3]环氧基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智能力学行为表征及实验研究[D]. 宋卫宾.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4]乙烯裂解炉炉管渗碳损伤定量评价与磁性检测技术研究[D]. 陈伟庆.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联合校准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D]. 杨凡.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6]抚顺西露天矿高陡边坡蠕变-大变形综合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D]. 缪海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1)
  • [7]含瓦斯煤损伤破坏电位响应时空演化规律研究[D]. 钮月.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8]考虑岩体非线弹性的深部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D]. 张亦海.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9]滑坡预测中阵列传感器的研究[D]. 李皓飞.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10]高温超导复合导体及超导线圈的交流损耗研究[D]. 宋文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电缆蠕变测试系统中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