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蛋白激酶激活对灵长类动物脊髓丘脑束神经元对外周机械刺激反应的不同影响

不同蛋白激酶激活对灵长类动物脊髓丘脑束神经元对外周机械刺激反应的不同影响

一、DIFFERENT EFFECTS OF ACTIVATION OF DIFFERENT PROTEIN KINASES ON THE RESPONSES OF PRIMATE SPINOTHALAMIC TRACT NEURONS TO MECHANICAL STIMULI-IN THE PERIPHERY(论文文献综述)

张徐雯[1](2021)在《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电针对肥胖迷你猪肠-脑轴调控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fMRI以肠-脑轴为轴线通过急性电针刺激正常迷你猪的三组不同穴位组合,选出最佳穴位组合。然后以高脂饮食造模方法诱导肥胖迷你猪动物模型,对选出的最佳穴位组合进行一个月的慢性电针治疗,同样基于功能磁共振以肠-脑轴为轴线探索电针对肥胖迷你猪肠-脑轴相关的神经生理、代谢稳态、脑特定功能区及甜味进食偏好的调控。方法:我们首次把Yucatan迷你猪作为实验动物运用到电针的研究中。第一部分试验为急性电针试验。颈静脉置管手术后。运用功能磁共振、热像仪、多种仪器和软件等检测研究方法以肠-脑轴为轴线从神经生理、代谢稳态等方面比较了三组不同穴位组合和一组假电针穴位。以4只成年的正常迷你猪为试验动物,每只迷你猪在试验开始前一周都进行颈静脉置管手术,按照我们设计的拉丁方程图隔天接受一次不同穴位电针刺激,急性电针刺激前后都取血样和相关指标测量。试验结果对比后筛选出最佳穴位组合#70-#35。第二部分试验不同的是为期一个月的慢性电针治疗。16只正常成年迷你猪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14周高热量饮食诱导成迷你猪肥胖动物模型后分别进行干预。电针组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电针治疗共12次,对照组无电针干预,麻醉和控制方法和电针组相同。所有迷你猪都接受颈静脉置管手术,造模和治疗前后都分别进行采样检测并组间和组内进行比较。以肠-脑轴为轴线运用功能磁共振fMRI、热像仪、IVGTT、甜味食物偏好试验、荧光免疫等检测研究方法。探讨了电针疗效及对肠-脑轴相关神经生理、代谢稳态、特定脑区对甜味刺激的反应及甜味食物偏好的调控。结果:第一部分急性电针试验,基于功能性磁共振以肠-脑轴为轴线,先通过急性电针试验比较了 4组穴位组合(3组电针和1组假电针穴位组合)和无电针仅麻醉的状态。我们发现不同穴位组合对不同指标的影响不同,急性电针刺激#70-#35后产生特定的热信号,和假电针相比显着降低了穴位温度,迷走神经张力指标HRV显着高于#79-#63,传递食欲信号的激素(血清总ghrelin显着低于假电针,ghrelin active也比其他穴位有下降趋势)和进食愉悦感相关的(唾液皮质醇和其他穴位组合相比仅有升高趋势),显着增加了参与享乐和认知控制食物摄入量的脑区(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活动。只有急性电针刺激#79-#63后血清瘦素没有显着降低,血清胰岛素也显着高于假电针。综上我们选择穴位组合#70-#35。第二部分慢性电针治疗,根据第一部分试验结果我们选择穴位#70-#35对14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迷你猪模型进行一个月慢性电针治疗后。基于功能性磁共振以肠-脑轴为轴线,我们发现为期一个月的电针治疗对肥胖迷你猪肠-脑轴及甜味饮食偏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治疗后电针组迷你猪的腹围显着减小,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显着增高,迷走神经张力指标HRV显着增高、改善了 IVGTT葡萄糖耐量。甜味刺激后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也比对照组显着激活,并降低了甜味进食偏好。但是对炎症参数结合珠蛋白、体重、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ghrelin active、瘦素没有显着改善。结论:通过第一部分急性电针试验基于功能磁共振以肠-脑轴为轴线选出穴位组合#70-#35。第二部分试验以#70-#35为治疗穴位,为期一个月的电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肥胖迷你猪肠-脑轴相关的部分神经生理及代谢稳态,调控了和认知及进食控制相关的脑特定功能区的活动并降低了肥胖迷你猪的甜味进食偏好。

李婷[2](2021)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疼痛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为40%~85%,疼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PD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罗替戈汀是非麦角类多巴胺激动剂,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是长效缓释制剂。研究表明,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在疼痛感知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研究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是否能够缓解疼痛及其作用机制,以及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解热镇痛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及非典型阿片类药物曲马多联合应用是否具有协同镇痛作用。方法:实验一:大鼠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旷场实验评价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大鼠自主运动的影响;大鼠左后足跖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制备炎症性疼痛模型,热板实验和压板实验检测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5 mg/kg、10 mg/kg、20mg/kg)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对炎症性疼痛大鼠的痛阈值影响。实验二:大鼠左侧坐骨神经结扎,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热板实验和压板实验检测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5 mg/kg、10 mg/kg、20 mg/kg)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阈值的影响。实验三:制备炎症性疼痛模型,应用超高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前额叶皮质、纹状体、海马以及炎症足组织部位的罗替戈汀药物浓度;侧脑室注射D2D3sh RNA,Western blot检测D2D3 sh RNA对纹状体和导水管周围灰质D2和D3受体表达的影响,热板实验和压板实验评价沉默D2和D3受体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的影响;分别侧脑室或腹腔注射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热板实验和压板实验检测阻断中枢或外周多巴胺受体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的影响;侧脑室注射非选择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热板实验和压板实验评价阻断阿片受体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的影响。实验四:旷场实验评价大鼠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对乙酰氨基酚或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曲马对大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应用等压分析法研究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对乙酰氨基酚或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曲马多是否具有协同镇痛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3天,7天以及14天后移动距离和平均速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在炎症性疼痛模型,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第3天和第7天,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显着增加(P<0.01);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第14天,大鼠的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大鼠的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均无显着变化(P>0.05)。在炎症性疼痛模型,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第3天和第7天,血浆、前额叶皮质、纹状体、海马以及炎症足组织罗替戈汀药物浓度较高,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第14天血浆、前额叶皮质、纹状体、海马以及炎症足组织罗替戈汀药物浓度低于检测限。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后第3天和第7天,侧脑室注射D2D3 sh RNA能显着降低纹状体和导水管周围灰质D2和D3受体的表达(P<0.05),且减弱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提高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的作用(P<0.01)。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后第3天和第7天,侧脑室注射多潘立酮显着减弱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提高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的作用(P<0.01);但腹腔注射多潘立酮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提高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的作用无明显影响(P>0.05)。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后第3天和第7天,侧脑室注射纳洛酮减弱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提高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的作用(P<0.01)。与对照组相比,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对乙酰氨基酚或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曲马多对大鼠移动距离和平均速度均无明显影响(P>0.05)。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后第3天和第7天,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对乙酰氨基酚或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曲马多的ED50在等压线下方。结论: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具有缓解炎症性疼痛作用,单次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后其镇痛作用至少可持续7天;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未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通过作用于中枢D2和D3受体发挥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与外周D2和D3受体无关。阿片受体参与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的镇痛作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对乙酰氨基酚或曲马多联合应用具有协同镇痛作用。创新点:本课题首次明确了长效多巴胺激动剂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可缓解炎症性疼痛;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机制与其作用于中枢D2和D3受体有关,而与外周D2和D3受体无关。明确了罗替戈汀缓释微球解热镇痛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及非典型阿片类药物曲马多联合应用具有协同镇痛作用。

魏朝行,张明,孔亚卓[3](2020)在《疼痛与痒神经机制的异同:感受、传导与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疼痛和痒是人体最重要的两种保护性躯体感觉,它们会导致个体产生不同的保护性反射行为.疼痛和痒在感觉信息传导过程中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两者是否共享神经通路,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以近些年神经影像和电生理学领域的研究结果为主,从躯体感觉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上行传导和下行调控的角度系统总结和比较了疼痛和痒在神经机制方面的异同.首先,本文从外周神经系统、脊髓水平以及大脑水平3个层面阐述了疼痛与痒的神经编码机制及其异同点;其次介绍了两者中枢调控系统的异同,并从感觉缓解与奖赏系统激活的角度阐述两者神经机制的关系.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疼痛和痒之间并不是单纯的独立、重叠或拮抗关系,而是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并且疼痛与痒的缓解也与奖赏系统存在双向调控关系.

吕桃桃[4](2020)在《利用RNA-Seq技术探究三法三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修复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行为学探究三法三穴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大鼠恢复的疗效,基于形态学观察三法三穴对SNI大鼠超微结构的影响,利用RNA-Seq技术探究三法三穴对SNI大鼠的神经传导通路关键部位即神经损伤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脊髓背角、脊髓腹角和腓肠肌的基因表达情况,从转录组水平阐明推拿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恢复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三法三穴组。假手术组暴露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不做夹持。模型组通过建立右侧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造成大鼠坐骨神经挤压损伤。造模7 d后,每日利用“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专利号:ZL 2007 1 0187403.1)对三法三穴组大鼠术侧殷门穴、承山穴、阳陵泉穴依次定量施以点法、拨法、揉法刺激1次,每法、每穴刺激1 min,每只大鼠干预9 min/d(1 min/穴/法×3法×3穴)。治疗10次休息1 d,共治疗20次。具体方法如下:1.行为学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index,SFI)评价大鼠后肢精细运动情况;斜板试验评价大鼠后肢肌力变化;累积疼痛评分评价大鼠的痛觉功能改变。探究三法三穴干预对SNI大鼠的感觉与运动功能的影响,阐明推拿促进周围神经损伤恢复的疗效。2.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神经损伤点、脊髓腹角、腓肠肌的超微结构,为三法三穴促进SNI大鼠功能恢复提供形态学依据。3.利用RNA-Seq技术检测三法三穴对SNI大鼠神经传导通路关键部位即神经损伤点、DRG、脊髓背角、脊髓腹角和腓肠肌的基因表达影响,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等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推拿促进损伤神经修复的分子机制。4.从初级神经元DRG的测序结果中筛选出参与神经元突触调节、感觉神经元调节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Pdzd2、Camk2a、Mdk、C1q13、Klf7,并利用Real Time-PCR进行验证,进一步阐明推拿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疼痛功能障碍的调控机制。[结果]1.行为学结果1.1 SFI结果与基线比较,干预0次(术后7 d)模型组和三法三穴组大鼠的SFI数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干预10次后三法三穴组大鼠SFI数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15次、20次后三法三穴组SFI数值显着升高(P<0.01)。1.2 斜板试验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干预0次(术后7 d)、5次模型组和三法三穴组斜板角度显着降低(P<0.01),模型组和三法三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干预10次三法三穴组斜板角度开始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15次、20次三法三穴组斜板角度明显增加(P<0.01),但与假手术组相比仍有显着性差异(P<0.01)。1.3 累积疼痛评分结果基线期各组大鼠累计疼痛评分一致且均为0。推拿干预0次,模型组和三法三穴组大鼠累积疼痛评分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干预10次和20次后,三法三穴组大鼠累积疼痛评分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但与假手术组相比仍有一定差距(P<0.05)。2.透射电镜结果2.1 神经损伤点电镜结果假手术组髓鞘结构完整,排列整齐且无萎缩;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髓鞘完整性破坏,崩脱严重甚至形成髓鞘球,伴轴索萎缩及线粒体变性;三法三穴干预可改善神经损伤点超微结构,三法三穴组神经纤维髓鞘保留较完整,轴索无明显肿胀或萎缩,但无空泡状线粒体。2.2 脊髓腹角电镜结果假手术组脊髓腹角神经元超微结构基本正常;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严重,核仁、染色质、线粒体固缩,核膜凹凸不平;与模型组相比,三法三穴组脊髓腹角神经元受损减轻,染色质深染明显减轻,核膜较光滑、完整,线粒体等细胞器较完整,无明显固缩及肿胀。2.3 腓肠肌电镜结果假手术组肌球蛋白丝排列整齐,A带、I带、Z线、M线等典型结构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肌丝排列紊乱及A带、I带、Z线、M线消失,肌束萎缩严重,卫星细胞坏死、凋亡,线粒体失活;三法三穴组肌丝排列有序,可清晰观察到Z线、M线,卫星细胞坏死数量明显减少,线粒体结构相对完整。3.RNA-Seq 结果将OD260/280值介于1.8-2.2,RIN评分>8的样本建库并测序。测序结果如下:3.1 神经损伤点测序结果模型组与三法三穴组的221个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在多细胞组织过程的调控、病毒防御反应、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免疫系统过程、对生物刺激的反应、防御反应等;KEGG通路分析显示与信号转导通路、免疫系统通路、内分泌系统通路、细胞增长和凋亡通路相关。GO功能富集在横纹肌细胞分化的调控、肌肉细胞分化的调控、成肌细胞分化的调控、肌管分化的调控、横纹肌收缩、肌肉器官发育、收缩纤维部分等,与肌细胞调控相关的生物学过程。3.2 DRG测序结果三组差异表达基因共计369个;差异表达GO功能包括生物调节过程、对刺激的反应、生物过程的积极调节、参与化学突触传递的突触前过程、运动、生长、分子传感器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在Wn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3.3 脊髓背角测序结果三法三穴组与模型组比较有61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基因的GO功能富集在信号调节、突触部分、信号转导调控、细胞分化调控等;KEGG通路富集在MAPK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等。3.4 脊髓腹角测序结果三组差异表达基因共217个;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与细胞过程、对刺激的反应、免疫系统过程、生物过程的负调节等相关;KEGG通路分析与免疫系统、癌症、信号转导等通路密切相关。3.5 腓肠肌测序结果三组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包括细胞过程单有机体过程、代谢过程、生物调控、对刺激的反应、多细胞组织过程、生物过程的正向调节等;KEGG通路富集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AMPK信号通路等。4.Real Time-PCR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DRG中差异表达基因Pdzd2、Camk2a、Mdk、Clq13、Klf7的基因表达量增加,三法三穴干预可使损伤大鼠DRG中这些基因表达降低,表达趋势与RNA-Seq获得的结果一致。[结论]1.推拿可以促进SNI大鼠的精细运动、后肢肌力及疼痛功能的恢复,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2.推拿可保护SNI大鼠髓鞘完整性、恢复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结构以及重建腓肠肌肌丝结构,发挥对损伤神经的形态学恢复作用。3.推拿促进SNI大鼠恢复,是通过调控大鼠神经损伤点、DRG、脊髓背角、脊髓腹角和腓肠肌的基因表达实现的,其过程可涉及多个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4.推拿对神经损伤大鼠的修复,可能是通过降低DRG中的Pdzd2、Camk2a、Mdk、Clq13、Klf7等基因表达,促进SNI大鼠的轴突再生、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这些基因可能成为推拿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重要治疗靶点。

王春燕[5](2020)在《LPEMFs抑制氧化应激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脊柱外科最严重的创伤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性、低死亡率、修复困难的特点。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SH-SY5Y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和体内大鼠脊髓挫伤模型的实验研究,明确低频脉冲电磁场(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LPEMFs)对脊髓损伤大鼠局部抗氧化应激的修复作用及最佳刺激参数,并验证其抗氧化应激机制是否与PI3K/Akt/HSP70信号通路相关,为脊髓损伤的早期干预提供一种无创的替代治疗方法。【方法】1.细胞存活和活性氧生成实验:使用不同浓度H2O2体外构建SH-SY5Y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选取半抑制浓度(IC50)构建标准模型,选取不同磁场强度(0.5m T-3m T)、不同作用时长(0.5h-2.5h/d)LPEMFs干预,观测细胞形态变化,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最佳LPEMFs刺激参数(50Hz,2.5m T,1h/d),使用荧光活性氧检测试剂盒(ROS assay kit)检测SH-SY5Y细胞中活性氧生成情况;2.脊髓损伤模型制备:使用Impactor Model-III打击仪制作大鼠T10脊髓挫裂伤模型,选取最优磁场强度、作用时长的LPEMFs对脊髓损伤大鼠进行干预,连续2周对实验动物行BBB评分,研究LPEMFs对大鼠行为学变化影响;伤后2周使用电生理仪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监测,研究LPEMFs对大鼠神经电生理变化的影响;3.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测定:伤后2周取大鼠脊髓组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免疫因子TNF?α和IL?1β在组织中表达情况;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评估脊髓组织切片中NF?κB的表达情况;4.氧化应激反应测定: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损伤脊髓组织中i NOS的表达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测定抗氧化应激因子SOD和CAT在脊髓组织中的表达;使用荧光活性氧检测试剂盒(ROS assay kit)检测脊髓组织中活性氧生成情况;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评估脊髓组织切片中抗氧化应激蛋白HSP70的表达情况;5.PI3K/Akt信号通路检测: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SH-SY5Y细胞中磷酸化和非磷酸化Akt以及HSP70表达变化;使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干预后测定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状态变化以及HSP70表达变化;6.统计学分析:使用Graph Pad Prism 8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Mean±SD)形式表示,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事后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法分析组间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随着过氧化氢浓度增高,SH-SY5Y细胞死亡逐渐增加,存活减少,发现IC50浓度约为50μM,使用该浓度构建标准模型;筛选出最佳LPEMFs刺激参数(50Hz,2.5m T,1h/d)细胞存活率(77.80±6.22%)显着高于单纯氧化应激组(54.60±7.37%)(P<0.05);使用最优LPEMFs干预后能够一定程度减少SH-SY5Y细胞中ROS的产生(5.87±0.62:2.53±0.96)(P<0.05);2.选取最佳刺激参数LPEMFs(50Hz,2.5m T,1h/d)对中度脊髓挫伤模型大鼠进行干预。各组实验动物BBB评分损伤前均为21分,损伤后均为0分。脊髓损伤后大鼠展现出运动功能恢复,单纯脊髓损伤组和LPEMFs干预组在损伤后前7天BBB评分无明显差异,7天后LPEMFs干预组较单纯脊髓损伤组显示出更好的运动功能恢复(P<0.05)。LPEMFs干预后大鼠MEP和SEP波幅均较SCI组明显升高(P<0.05),而LPEMFs组MEP和SEP潜伏期则较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脊髓损伤后2周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在脊髓组织中表达升高,LPEMFs干预后能够显着降低损伤脊髓内TNF?α和IL?1β的表达(P<0.05);LPEMFs干预后能够显着减少损伤部位脊髓前角的NF?κB的表达(P<0.05);4.LPEMFs干预后显着降低损伤脊髓内i NOS和ROS的表达(P<0.05),并显着增加损伤脊髓内SOD、CAT和HSP70的表达(P<0.05);5.LPEMFs干预后激活SH-SY5Y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增加体外SH-SY5Y细胞HSP70表达(P<0.05);使用抑制剂干预能够抑制SH-SY5Y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体外SH-SY5Y细胞HSP70表达并能拮抗LPEMFs的抗氧化应激作用。【结论】1.LPEMFs可以在体外抑制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发现LPEMFs抗氧化应激作用最佳刺激参数为(50Hz,2.5m T,1h/d),为体内实验提供依据;2.LPEMFs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并增加SEP和MEP的波幅;LPEMFs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局部微环境,降低炎症反应,并通过上调抗氧化酶CAT和SOD而减轻氧化应激,其潜在机制与HSP70高表达相关;3.LPEMFs抑制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与激活PI3K/Akt/HSP70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刘志元[6](2019)在《CXCL12/CXCR4通过中枢敏化机制调控大鼠脊神经结扎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文中认为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指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所直接引起的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原因很多,包括物理,化学损伤,代谢性复合性神经病变外伤,代谢紊乱,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肿瘤,神经压迫等多种病因均会导致中枢或外周性神经损伤,从而进·步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可概括为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脊髓及脊髓水平以上的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在损伤后诱导白细胞向损伤部位迁移、聚集的具有细胞因子活性的小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元(包括初级传入神经元和脊髓背角的二级神经元)均能合成趋化因子以及相应的受体,提示趋化因子同样参与了痛觉的传递。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大量关于趋化因子和疼痛的相关性研究。作为近期比较热门的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病理病理性疼痛中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探讨CXCL12/CXCR4信号通路是否通过中枢敏化机制调控脊神经结扎(SNL)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方法:1、制作大鼠SNL模型并评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2、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CL12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和分布。3、通过行为学测试研究外源性CXCL12,CXCL12中和型抗体,CXCR4拮抗剂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代谢抑制剂对正常或者SNL模型的大鼠的痛觉敏感性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4、通过RT-PCR检测c-Fos和CGRP mRNA的表达水平以评估神经元兴奋性;检测GFAP和iba-1的mRNA水平来评估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检测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评估神经炎症的发展过程;同样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调节因子(Connexin 30,Connexin 43,EAAT 1,EAAT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SNL损伤后引起了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行为学表现,同时伴有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增加。SNL模型同样引起相应脊髓节段CXCL12和CXCR4蛋白的表达上调。2、在SNL模型中,CXCL12主要在神经元中表达,而CXCR4在脊髓背角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均有表达。3、鞘内注射外源性CXCL12能够诱导正常大鼠的痛觉过敏状态,并且能够被星形胶质细胞的代谢抑制剂fluorocitrate部分逆转。此外,CXCL12还能够增加c-Fos,GFAP和iba-1的mRNA水平。4、单次鞘内注射CXCL12中和性抗体能够短暂逆转大鼠SNL模型引起的神经性疼痛的发生。连续使用CXCL12中和性抗体能够使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出现明显的延迟,并减少脊髓背角中GFAP和iba-1的蛋白表达。5、鞘内注射CXCR4拮抗剂AMD3100同样能够抑制神经性疼痛的发生并部分缓解神经性病理性疼痛的持续。进一步研究证实AMD3100是通过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c-Fos,CGRP),减少胶质细胞活化(GFAP,iba-1)以及减少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来实现上述作用。不仅如此,CXCR4拮抗剂AMD3100还能够引起其定位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调节因子表达的上调或下调,其中Connexin 30和Connexin 43表达降低,而EAAT 1和EAAT 2 mRNA水平增加。结论:CXCL12/CXCR4信号通路能够通过中枢敏化机制以及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调控SNL模型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效干预CXCL12/CXCR4轴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李玉娇[7](2019)在《肝X受体β在慢性炎性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痛被定义为在多种病理条件下,由持续的组织炎症或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表观遗传学疾病,并伴有从基因调节到突触功能障碍和情绪障碍等持久的、多方面的适应不良反应。炎症、组织或神经损伤导致的脊髓背根神经节、脊髓背角和疼痛相关脑区感觉神经元基因表达的改变,被认为参与慢性痛的发生发展。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影响这些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表观遗传学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小分子核糖核酸,被广泛证实可有效地调控基因的表达。表观遗传学改变可能会持续数年甚至数代,参与调控慢性痛条件下的疼痛超敏反应。中枢敏化在慢性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与躯体感觉皮质、岛叶皮质和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的分布结构群的激活有关。ACC在疼痛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证实ACC在疼痛调节、学习、记忆和注意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多种机制影响慢性痛的中枢敏化过程。其中,神经炎症信号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引起包括神经递质传递、神经内分泌功能和神经可塑性的变化,导致大脑痛觉敏化,成为慢性痛发生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也证实,小鼠ACC区突触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增加导致慢性炎性痛的发生。另有研究表明,中枢敏化与CNS中处理痛觉信号的细胞内基因异常的表达有关。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s)是核受体超家族的一种转录因子,包括LXRα(即NR1h3)和LXRβ(即NR1h2),具有调节细胞和全身胆固醇稳态的重要功能,其在CNS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关注。LXRα主要表达在脂类代谢相关的器官,而LXRβ广泛表达于全身各系统,并在免疫系统和CNS中发挥重要作用。敲除LXRα基本不引起小鼠的发育缺陷,而敲除LXRβ则导致大脑皮质构筑紊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焦虑等行为异常。此外,LXRβ在脊髓中亦有表达,雄性LXRβ-/-小鼠表现出成熟运动神经元退化,而激动剂T0901317通过激活LXRβ发挥脊髓保护的作用。GW3965是另一种人工合成的LXRs激动剂,可同时激活LXRα和LXRβ亚型,易透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LXRs的激动剂T0901317或者GW3965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痛的机械痛觉过敏,延迟肥胖引起的痛觉过敏。然而,LXRs在慢性痛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本研究拟建立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痛(Chronic inflammatory pain,CIP)小鼠模型,综合采用动物行为学、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等实验手段,开展以下研究:(1)明确LXRs功能失调是否参与CIP的发病;(2)探讨激活LXRs在CIP中发挥镇痛效应的可能机制;(3)确定GW3965发挥镇痛效应的LXRs受体途径;(4)阐明CIP中调控ACC区LXRβ表达和功能异常的表观遗传学机制。通过以上研究,旨在评价LXRβ作为治疗慢性痛药物新靶点的可能性,为慢性痛的临床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以及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激活LXRs在改善CIP小鼠痛行为中的作用1.1检测LXRs在痛觉高度相关脑区——ACC区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LXRs,包括LXRα和LXRβ,在ACC区的表达及细胞特异性。将LXRβ分别与神经元标记物β-tubulin III、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进行共标,以确定LXRβ在ACC区的细胞表达模式;将LXRβ分别与兴奋性神经元标记物CAMK IIa、抑制性神经元标记物GAD67进行共标,以确定LXRβ在ACC表达的神经元类型。1.2 CIP小鼠ACC区LXRs表达的变化建立小鼠足底皮下注射CFA(CFA:0.9%生理盐水=1:1,共10μl)诱导的CIP小鼠模型。CFA注射后的1、3、5、7和14 d,Von Frey和热刺痛仪分别检测小鼠的机械痛和热痛行为。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CIP模型小鼠不同时间点ACC区LXRα和LXRβ表达水平的变化。1.3 LXRs的激动剂GW3965对CIP小鼠痛行为的影响建立CIP小鼠模型,给予LXRs的激动剂GW3965预处理和后治疗,评价GW3965对CIP小鼠痛行为的影响。1.4 GW3965对CIP小鼠ACC区LXRs表达及功能的影响给予小鼠GW3965预处理后建立CIP小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GW3965对LXRs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GW3965治疗前后CIP小鼠ACC和血清中LXRs的靶基因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ABCA1)、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的表达变化,以确定GW3965对LXRs功能的影响。1.5慢病毒下调ACC区LXRs的表达对小鼠痛行为的影响设计并包装LXRα、LXRβ的慢病毒干扰表达载体(short hairpin RNA for LXRα,shLXRα;short hairpin RNA for LXRβ,shLXRβ),以及它们的阴性对照(short hairpin RNA for negative control,shNC)。利用脑立体定向和微量注射系统,分别向小鼠双侧ACC区定量注射慢病毒shLXRα、shLXRβ或shNC;2周后,Western blot检验shLXRα、shLXRβ下调ACC区LXRα、LXRβ蛋白表达的效果。Von Frey和热刺痛仪检测下调ACC区LXRα、LXRβ蛋白表达后,小鼠机械痛和热痛阈值的变化;同时,利用旷场实验和转棒实验,检测下调ACC区LXRα、LXRβ表达对小鼠自主运动能力的影响,以确保痛行为检测的准确性。1.6确定GW3965发挥镇痛效应的LXRs受体亚型途径采用慢病毒shLXRα、shLXRβ下调ACC区LXRα、LXRβ表达后,给予GW3965预处理,并建立CIP小鼠模型,观察shLXRα、shLXRβ对GW3965镇痛作用的影响,以确定GW3965发挥镇痛效应的LXRs受体亚型。2激活LXRs对CIP小鼠镇痛作用的机制研究2.1 CIP小鼠ACC区胶质细胞状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IP小鼠ACC区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表达水平的变化。2.2 GW3965对CIP小鼠ACC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W3965治疗前后,CIP小鼠ACC区MAPKs信号通路(ERK、JNK和p38磷酸化水平)的变化。2.3确定LXRs不同受体亚型在GW3965抑制MAPKs激活中的作用shLXRα和shLXRβ下调ACC区LXRα和LXRβ表达后,建立CIP小鼠模型,并给予LXRs的激动剂GW3965治疗,观察shLXRα、shLXRβ对CIP中GW3965介导的抑制MAPKs信号通路激活作用的影响,确定介导GW3965调控MAPKs信号通路的LXRs受体途径。2.4 GW3965对CIP小鼠ACC区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免疫共沉淀(Co-immunocoprecipitation,Co-IP)方法检测ACC区LXRβ与NF-κB p65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给予GW3965治疗前后,CIP小鼠ACC区NF-κB p65和p50核转位活动的变化。2.5 GW3965对CIP小鼠ACC区促炎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ELISA检测GW3965治疗前后CIP小鼠ACC和血清中TNF-a表达水平的变化。2.6 GW3965对CIP小鼠ACC区异常的突触传递的影响全细胞膜片钳检测CIP小鼠ACC区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包括由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ate receptor,AMPAR)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mEPSCs)发放的频率和幅度,以及不同输入电压下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s),即Input-Output(I-O)曲线的变化。3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CIP中LXRβ表达的机制研究3.1 CIP小鼠ACC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IP小鼠ACC区HDACs,包括HDAC2和HDAC5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其与ACC区LXRβ表达水平变化的关系。3.2 HDAC抑制剂(HDACI)SAHA对乙酰化组蛋白和LxrβmRNA水平的影响培养原代胎鼠皮层神经元,给予HDACI SAHA处理,Western blot检测乙酰化组蛋白H3(AcH3)和乙酰化组蛋白H4(AcH4)表达水平的变化,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LxrβmRNA水平的变化。3.3确定乙酰化组蛋白在Lxrβ启动子区域结合的位点针对Lxrβ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000 bp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匹配度最佳的特异性引物。收集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检测,结合PCR产物的启动子扩增测序,确定乙酰化组蛋白AcH3和AcH4在Lxrβ启动子区的结合位点。3.4 SAHA对Lxrβ启动子区乙酰化组蛋白水平的影响SAHA处理原代皮层神经元,采用ChIP结合RT-PCR,神经元AcH3和AcH4在Lxrβ启动子区的表达变化,以确定SAHA对Lxrβ转录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1激活LXRs在改善CIP小鼠痛行为中的作用1.1 LXRs在ACC区的表达分布及细胞表达模式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LXRβ在ACC区广泛表达,而LXRα在ACC区的表达则很低。LXRβ主要表达在神经元,少量表达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此外,LXRβ高表达于兴奋性神经元,少量表达在抑制性神经元上。1.2 CIP小鼠ACC区LXRs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IP小鼠ACC区LXRβ的表达显着降低,LXRα的表达很低且无显着变化。1.3 LXRs的激动剂GW3965对CIP小鼠痛行为的影响给予小鼠GW3965(0.1、1或10 mg/kg,i.p)的预处理或后治疗,可显着缓解CIP小鼠的痛觉超敏,且GW3965的镇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1.4 GW3965对CIP小鼠ACC区LXRs表达及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W3965预处理不影响CIP小鼠ACC区LXRs的表达水平。ELISA结果显示,GW3965可显着提高CIP小鼠ACC和血清中ABCA1和ApoE的表达水平。1.5 shLXRs下调ACC区LXRs的表达对小鼠痛行为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hLXRα、shLXRβ感染ACC区可显着下调LXRα、LXRβ的蛋白表达。Von Frey和热刺痛仪结果显示,与shNC组相比,下调ACC区LXRβ的表达,引起小鼠的热痛觉超敏,但不影响小鼠机械痛阈值。下调小鼠ACC区LXRα的表达,不影响小鼠的痛行为。旷场和转棒实验结果显示,shLXRs不影响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和焦虑行为。1.6确定GW3965发挥镇痛效应的LXRs受体途径Von Frey和热刺痛仪结果显示,shLXRβ可阻断GW3965对CIP小鼠的镇痛作用,而shLXRα不影响GW3965的镇痛效应,提示GW3965通过激活LXRβ受体亚型发挥镇痛作用。同时,shLXRβ增强CIP小鼠的热痛觉超敏,更加证明LXRβ在慢性痛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激活LXRs对CIP小鼠镇痛作用的机制研究2.1小鼠ACC区胶质细胞状态的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IP小鼠ACC区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的表达显着升高,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变化。2.2 GW3965对CIP小鼠ACC区激活的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IP小鼠ACC区MAPK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ERK、p-JNK的表达水平显着提高,而p-p38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给予GW3965治疗可显着抑制ERK和JNK的磷酸化。2.3确定LXRs的不同受体亚型在GW3965抑制激活的MAPKs信号通路中的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下调小鼠ACC区中LXRβ的表达,可部分阻断GW3965介导的对p-ERK、p-JNK的抑制作用。下调ACC中LXRα的表达,无此抑制作用。2.4 GW3965对CIP小鼠ACC区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Co-IP实验证明,ACC区LXRβ与NF-κB p65之间存在相互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IP小鼠ACC区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GW3965治疗可显着抑制IkBα的磷酸化、p65和p50的核转位。2.5 GW3965对CIP小鼠ACC区促炎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ELISA结果显示,CIP小鼠ACC区促炎细胞因子TNF-α表达显着增加。GW3965可显着减少TNF-α的释放。2.6 GW3965对CIP小鼠ACC区异常的突触传递的影响全细胞膜片钳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IP小鼠ACC区锥体神经元EPSCs的I-O曲线斜率、mEPSC发放频率显着增加。脑片灌流GW3965,可抑制神经元异常增强的I-O曲线斜率及mEPSC发放频率。3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CIP中LXRβ表达的机制研究3.1 CIP小鼠ACC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IP小鼠ACC区HDAC5表达水平显着增加,而HDAC2表达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ACC区HDAC5的表达与LXRβ表达呈负相关。3.2 HDACI SAHA对乙酰化组蛋白和Lxrβ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用SAHA处理原代皮层神经元,可显着增加AcH3和AcH4的表达水平。RT-PCR结果显示,SAHA可显着提高神经元LxrβmRNA的表达水平。3.3确定乙酰化组蛋白在Lxrβ启动子区域结合的位点RT-PCR产物的一代测序结果显示,AcH3和AcH4分别结合于Lxrβ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大约1,900 bp(启动子I)、1,600 bp(启动子II)、和350 bp(启动子IV)区域,与Lxrβ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大约1,100 bp(启动区III)的区域没有结合。3.4 HDACI SAHA对Lxrβ启动子区乙酰化组蛋白水平的影响ChIP结合RT-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SAHA处理神经元1 h后,Lxrβ启动子I、启动子II和启动子IV区AcH3的表达即显着升高,24 h内逐渐降低恢复至基础水平。AcH4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提示,SAHA通过增加Lxrβ启动子区的AcH3水平,促进Lxrβ的转录活动。【研究结论】我们的研究揭示了LXRβ功能失调参与CIP神经炎症反应和中枢敏化;GW3965镇痛作用通过激活LXRβ实现;首次阐明了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LXRβ表达下降,参与CIP发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总结如下,(1)ACC区LXRβ的表达及功能异常参与慢性炎性痛的发生发展。(2)下调ACC区LXRβ的表达,引起小鼠的热痛觉超敏行为。(3)GW3965激活LXRβ,通过抑制ACC区神经炎症反应和异常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发挥镇痛效应。(4)CIP小鼠ACC区HDAC5与LXRβ表达呈负相关。(5)HDAC5可能通过抑制Lxrβ启动子区AcH3水平,促进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Lxrβ转录,调控其表达。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不仅阐明了LXRβ在慢性炎性痛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也为慢性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药物开发靶点。

董源基[8](2019)在《人源GABA能脊髓前体细胞在大鼠脊髓移植后的分化及对行为学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究人源GABA能脊髓前体细胞移植大鼠后在体的分化和对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对SD雌性大鼠的胸段脊髓进行干细胞移植后,记录其移植后体重变化确定纳入和排除标准,记录步态BBB评分和ladder评分评估运动功能的变化,并分别在移植后1.5m和3m时间点通过IITC测量双下肢疼痛的阈值,以及通过肌电图来评估H反射和频率依赖的抑制来反应痉挛。进一步应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确定移植细胞的存活的比例,迁移的距离,分化的程度。并在腹腔注射CNO后,激活移植细胞的DREADDs受体,刺激细胞分泌更多GABA递质,进一步验证对正常大鼠中疼痛和痉挛的影响。结果:移植1.5个月后,细胞成功存活,存活数目为15208±9126,迁移距离2.88±0.83mm。然而在移植1.5个月后仍有超过90%的细胞大量表达DCX,只有约12%表达成熟神经元标记Neu N,并且着色比大鼠自身的正常神经元浅,没有出现微管蛋白MAP2的阳性着色,没有表达突触的标志物;行为学上疼痛阈值在1.5个月sham组、vehicle组和graft组相比没有差异,CNO前后也没有明显差异;肌电图H反射,各组之间没有差异,CNO注射前后同样没有差异;通过记录体重发现我们的SD大鼠体重均在基线值的80%以上,符合纳入标准,BBB评分3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ladder错误率中也没有明显的差异;移植3个月后,超过90%的移植细胞开始表达成熟神经元标记Neun,细胞开始生长出不成熟的轴突,少数细胞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的标记物SOX9。3个月的行为学中疼痛在3组间没有差异,CNO前后也没有差异;H反射在3组间没有差异,CNO前后也没有差异。结论:在正常大鼠的胸段脊髓中移植人来源的GABA能的前体细胞,细胞可以存活并按照内源性的发育程序来分化,人的神经前体细胞分化成熟需要3个月,并且这些存活的神经元并没有显着影响正常大鼠自身的生理功能,没有改变疼痛阈值也没有改变肌电图的H反射,可能的原因是正常情况下,大鼠自身的环路结构和突触功能是完整的,并不需要外来的功能整合,外来的移植物也并没有在行为学上发生改变。

赵亓[9](2019)在《驱动蛋白17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中的作用机制》文中提出目的 研究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痛敏行为学特点以及其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和电生理改变,初步证实疼痛记忆的形成并进一步探讨蛋白激酶Mζ(protein kinase Mζ,PKMζ)对驱动蛋白17(kinesin superfamily protein 17,KIF17)介导的含Glu A1亚基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转运在痛觉记忆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第一部分选取2-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40g-260g)56只,随机分为7组(n=8):C组(生理盐水组);I+I组(切口痛二次建模组)、R+R组(瑞芬太尼二次输注组);IR+NS组、IR+I组、IR+R组、IR+IR组则为首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后第8天行二次建模,各组分别给予单纯输注生理盐水、切口痛、瑞芬太尼输注以及瑞芬太尼切口痛处理。各组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4h,输注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T)和热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L)检测。离体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以4天为时间间隔给予瑞芬太尼孵育处理,应用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标记神经元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变化,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AMPA受体介导的神经元自发活动。第二部分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2-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40g-260g)随机分为5组:C+DMSO组(生理盐水+溶媒);C+Myr-RC-13组(生理盐水+溶于DMSO的小肽抑制剂);IR+IR+DMSO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以及二次建模前给予溶媒处理)、IR+IR+Myr-RC-13(2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给予小肽处理);IR+IR+Myr-RC-13(8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二次建模前给予小肽处理),各组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h,建模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PWT和PWL检测,并根据对痛敏行为的缓解情况并结合临床可行性来确定最佳给药时间。于行为学检测后进行在体电生理实验,以评价C纤维到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改变;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KIF17、磷酸化KIF17、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及总蛋白动态表达变化;蛋白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检测KIF17与Glu A1亚基之间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检测脊髓背角KIF17表达变化以及KIF17与Glu A1共表达情况;高尔基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及形态改变。另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C+NASPM组、IR+IR+NASPM组,并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h,建模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PWT和PWL检测,在体电生理实验评价应用钙离子通透性AMPA受体的选择性抑制剂NASPM对C纤维到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的作用;Co-Ip检测NASPM对KIF17与Glu A1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第三部分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2-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40g-260g)随机分为8组:C+DMSO组(生理盐水+溶媒);C+ZIP组(生理盐水+溶于DMSO的ZIP);C+NPC-15437组(生理盐水+溶于DMSO的NPC-15437);IR+IR+DMSO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二次建模前以及二次建模后1天给予溶媒处理);IR+IR+ZIP(2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给予ZIP处理);IR+IR+ZIP(8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二次建模前即第8天给予ZIP处理);IR+IR+ZIP(9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二次建模后1天即第9天给予ZIP处理);IR+IR+NPC-15437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二次建模后1天给予NPC-15437处理)。各组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h,建模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PWT和PWL检测;在体电生理实验于行为学检测后进行,以评价抑制PKMζ的活性对于二次建模大鼠C纤维到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高尔基染色检测ZIP对于二次建模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目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检测二次建模大鼠脊髓组织PKMζ、磷酸化PKMζ以及PKCι/λ动态表达变化;应用免疫印迹以及免疫荧光评价鞘内给予ZIP或者NPC-15437对于二次建模大鼠脊髓PKMζ、磷酸化PKMζ、PKCι/λ、KIF17、磷酸化KIF17、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Glu A1-AMPA受体膜总蛋白表达变化以及KIF17与Glu A1二者共表达的影响;Co-Ip检测鞘内给予ZIP对于二次建模大鼠脊髓KIF17与Glu R1之间相互作用的干扰。结果 第一部分在体行为学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I+I、R+R、IR+NS、IR+I、IR+R和IR+IR组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P<0.01)。IR+IR组于首次建模后2天达到一次痛敏高峰,于二次建模后1天达到二次痛敏高峰,且二次痛敏高峰时点的PWT和PWL值明显低于一次痛敏高峰时点(P<0.01);IR+NS组单次造模后痛敏持续时间为8天,IR+IR组二次建模后痛敏持续时间长达至少14天。与一次痛敏高峰时点比较,I+I组二次痛敏高峰时点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延长,相同情况也见于R+R组。与IR+IR组比较,IR+I、IR+R组在二次痛敏高峰时点的PWT和PWL值明显升高(P<0.01)。离体实验结果显示:于首次孵育瑞芬太尼4天后二次给药,脊髓神经元树突分支数量较对照组增加(P<0.01);AMPA受体介导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s)的频率和幅度增加(P<0.01)。第二部分结果1:行为学实验显示,鞘内给予小肽抑制剂Myr-RC-13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IR+IR+Myr-RC-13(2d)组、IR+IR+Myr-RC-13(8d)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n=8,P<0.01);与IR+IR+DMSO比较,IR+IR+Myr-RC-13组在给予Myr-RC-13后时点PWT和PWL值升高(n=8,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缩短;IR+IR+Myr-RC-13(2d)组和IR+IR+Myr-RC-13(8d)组在二次痛敏高峰及以后各时点PWT和PWL值无统计学差异(n=8,P>0.05)。结果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基础水平比较,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大鼠脊髓KIF17、丝氨酸磷酸化KIF17表达上调(n=6,P<0.05),并于二次建模后1d达到高峰,持续时间至少14天,并于18天恢复至正常水平。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上调(n=6,P<0.05),且膜蛋白/总蛋白比值升高(n=6,P<0.01);鞘内给予Myr-RC-13后,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表达下调,膜蛋白/总蛋白比值下降(n=6,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大鼠脊髓背角KIF17、Glu A1-AMPA受体以及二者共表达增加。结果3: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IR+IR+DMSO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增加(n=6,P<0.01),且可见蘑菇型树突棘;鞘内给予Myr-RC-13可下调二次建模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n=6,P<0.01)。在体电生理结果显示IR+IR+DMSO组大鼠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的形成,鞘内给予Myr-RC-13可减小二次建模大鼠群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幅度(n=6,P<0.01)。结果4:Co-ip结果显示二次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建立大鼠脊髓KIF17与Glu A1-AMPA受体相互作用增强(n=6,P<0.05),而应用小肽抑制剂Myr-RC-13干扰KIF17功能(n=6,P<0.05)亦或鞘内给予NASPM(n=6,P<0.05)均可使这种相互作用减弱。此外,行为学结果显示,鞘内给予NASPM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IR+IR+DMSO组比较,IR+IR+NASPM组在给予NASPM后时点PWT和PWL值升高(n=8,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缩短。在体电生理结果显示,与IR+IR+DMSO组比较,鞘内给予NASPM可减小二次建模大鼠PS波幅度(n=6,P<0.01)。第三部分结果1:行为学实验显示,鞘内给予PKMζ抑制剂ZIP10ng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IR+IR+ZIP(2d)组、IR+IR+ZIP(8d)组、IR+IR+ZIP(9d)组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n=8,P<0.01);与IR+IR+DMSO比较,IR+IR+ZIP组在给予ZIP后时点PWT和PWL值升高(n=8,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缩短。鞘内给予PKC抑制剂NPC-1543710nmol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IR+IR+NPC-15437组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n=8,P<0.01);与IR+IR+DMSO组比较,IR+IR+NPC-15437组在各时点PWT和PWL值无统计学差异(n=8,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基础水平比较,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PKMζ、磷酸化PKMζ表达上调(n=6,P<0.05),并于二次建模后1d达到表达高峰,高峰可持续至二次建模后第7天,高表达持续时间至少14天。与基础水平比较,痛敏大鼠脊髓PKCι/λ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后2h表达上调(n=6,P<0.05),且在二次建模后1d恢复至基线水平,以后各时点表达水平与基础水平无统计学差异(n=6,P>0.05)。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和IR+IR+ZIP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增加(n=6,P<0.01);与IR+IR+DMSO组比较,IR+IR+ZIP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减少(n=6,P<0.01)。在体电生理结果显示鞘内给予ZIP可减小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PS波幅度(n=6,P<0.01)。结果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二次建模前鞘内给予ZIP 10ng而非二次建模后第1天鞘内给予10nmol NPC-15437,可减轻由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导致的脊髓组织中磷酸化PKMζ、KIF17(n=6,P<0.05)、Glu A1膜蛋白(n=6,P<0.05)以及总蛋白(n=6,P<0.05)的过表达情况;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IR+IR+DMSO组比较,IR+IR+ZIP组大鼠脊髓背角KIF17、Glu A1-AMPA受体二者共表达减少。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与IR+IR+DMSO组比较,IR+IR+ZIP组脊髓KIF17与Glu A1-AMPA受体相互作用减弱(n=6,P<0.05)。结论:驱动蛋白17介导的Glu A1亚基-AMPA受体转运活动可在PKMζ而非PKCι/λ的调控下参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的发展过程。

乔丽娜[10](2019)在《背根神经节GABA/SP/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介导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的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术后痛属于急性痛的范畴,是临床外科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问题。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近些年来的研究结果证明局部组织及神经损伤诱发整个机体免疫及神经系统的交互作用,进而引起外周及中枢的敏化反应。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对缓解术后痛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地减轻口腔手术、颈部、四肢及胸腹部手术等所致的术后痛,但是其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穴能明显缓解颈部切口痛,并能明显降低颈段脊髓内痛敏物质如P物质(substance P,SP)、NK-1R、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COX-1、前列腺素E2(prostagladine,PGE2)、5-HT1AR等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影响细胞内痛信号转导,降低细胞内cAMP、CREB表达,也与显着上调颈段脊髓中5-HT2AR的基因与蛋白水平,下调脊髓内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动密切相关,但是电针对术后痛的缓解效应的机制仍需大量工作去深入研究。随着近年来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被许多专家确认为疼痛神经调节的关键治疗靶点,其在感觉调节和痛觉调制过程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电针是否能通过调节DRG内神经细胞的功能而发挥缓解术后痛的效应,尤其是通过DRG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SP阳性神经元/卫星胶质细胞(satellite glia cells,SGCs)交流对话缓解术后痛尚未见报道。DRG聚集有绝大部分的初级感觉神经元,是伤害性冲动的起始处,神经元-神经元之间信息交流对痛觉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整合,SGCs紧密围绕感觉神经元胞体,是外周神经系统特有的结构特点,为DRG内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基础。本文围绕针刺是否能调动DRG内GABA能调控,通过调节GABARs功能,增强GABA能神经元与伤害性神经元,GABA能神经元与SGCs之间的信息交流,最终减弱伤害性信息向脊髓中枢的传递,而发挥镇痛效应的假说。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颈部甲状腺区手术造成急性术后痛模型上,应用行为学、免疫荧光组化、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印迹等方法,进行四个方面的研究:(1)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段DRGs内GABA/SP/CGRP阳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2)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段DRG内SGCs活动的影响;(3)DRG内GABA受体介导的GABA神经元/肽能神经元/卫星胶质细胞之间的交互作用在针刺缓解颈部切口痛中的作用;(4)DRG内GABA能调控介导针刺缓解颈部切口痛效应的验证,从DRG内神经元-神经元、神经元-SGCs间交互作用角度探讨针刺缓解术后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更好地揭示针刺缓解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痛机理提供实验依据。一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DRGs内GABA/SP/CGRP阳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目的:观察甲状腺区颈部切口疼痛模型大鼠颈DRGs内表达GABA和SP、CGRP的初级感觉神经元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效应。方法:7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突(LI18)组、合谷-内关(LI4-PC6)组,足三里-阳陵泉(ST36-GB34)组,每组15只,采用颈部中线纵行切口及反复的机械分离刺激建立疼痛模型。术后4h、24h、48h,在双侧“扶突”、“合谷-内关”或“足三里-阳陵泉”分别给予电针刺激(2/100Hz,1mA,30min),测量切口局部热痛阈值(pain threshold,PT)。30min后处死大鼠,取颈段(C2-6)DRGs,用免疫荧光(每组8只)和RT-PCR(每组7只)方法测定GABA神经标记物谷氨酸脱羧酶(GAD67)和SP、CGRP的免疫反应性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扶突组和合谷-内关组痛阈值升高(P<0.05),而足三里-阳陵泉组未见明显的改变(P>0.05);此外,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显着抑制了颈部切口诱导的C2-6DRGs中SP、CGRP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并显着上调了GAD67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电针扶突/合谷-内关使颈部切口痛大鼠的痛阈值升高,这可能与下调颈部切口痛大鼠颈DRGs内促痛介质SP/CGRP与上调抑制性递质GABA有关。二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段DRG内SGCs活动的影响目的:观察电针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DRGs内SGCs活性的影响,探讨针刺缓解术后痛或针刺镇痛行甲状腺手术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突组、合谷-内关组、足三里-阳陵泉组,每组20只。制作甲状腺区切口痛模型。在术后4h、24h和48h分别电针双侧“扶突”、“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测大鼠颈部/切口部位热痛阈;用免疫荧光染色(每组6只)、Real-time PCR(每组6只)、ELISA(每组8只)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每组6只)分别检测颈段(C2-C6)DRGs内SGC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和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颈部的热痛阈值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扶突组和合谷-内关组大鼠的热痛阈均较模型组显着延长(P<0.05);足三里-阳陵泉组痛阈值与模型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但明显低于扶突组和合谷-内关组。DRG内GFAP免疫活性及其mRNA表达与IL-1β、TNF-α、IL-6mRNA和蛋白含量在模型组大鼠均明显上调(P<0.05),电针双侧“扶突”、“合谷-内关”穴后GFAP免疫活性和mRNA表达与IL-1β、TNF-α、IL-6mRNA表达均显着下调(P<0.05),扶突组IL-11β、TNF-α与合谷-内关组IL-6蛋白含量也均明显下调(P<0.05),足三里-阳陵泉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但IL-11β、TNF-α mRNA表达除外)。结论: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穴可缓解大鼠颈部切口痛,该作用可能与电针下调C2-6DRGs内卫星胶质细胞活性,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相关。三DRG内GABA受体亚型/SP/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在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中的作用目的:观察C2-6DRGs GABA受体亚型GABAAαα2R和GABABR1在GABA能神经元/SP神经元/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扶突组、合谷-内关组和足三里-阳陵泉组。建立颈切口疼痛模型。术后4h、24h、48h分别给予双侧扶突、合谷-内关或足三里-阳陵泉30min的电针。切口局部热痛阈由热辐射测痛仪检测,取材C2-6DRGs,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进行SP和GABAAα2R,GFAP+GABABR1与NK-1R+GABAAR的免疫荧光双标记,并分析connexin43的免疫反应性(每组6只),用RT-PCR(每组6只)和WB方法(每组6只)检测DRGs内GABAAα2R、GABABR1和Kir4.1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DRGs内NK-1R mRNA表达水平以及connexin43蛋白表达量。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GABAAα2R与SP+神经元共表达,GABABR1在SGCs有表达,GABAAα2R与NK-1R共表达。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穴明显抑制颈部切口引起的SP、GFAP、NK-1R与connexin43免疫反应性的上调(分别P<0.001,P<0.01;P<0.01,P<0.001;P<0.05,P<0.05),并显着逆转了颈部切口引起的 GABAAα2R和GABABR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扶突”和“合谷-内关”后Kir4.1通道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connexin43蛋白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而足三里-阳陵泉组大鼠无显着变化(P>0.05)。结论:电针“扶突”穴和“合谷-内关”穴对颈切口痛大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这与其上调颈DRGs中GABAAα2R和GABABR1表达水平,增强对伤害性痛觉性肽能神经元、SGCs以及神经细胞间的缝隙连接的抑制性调节作用有关。四背根神经节内GABA能调控介导电针缓解切口痛的镇痛效应的验证目的:采用GABARs拮抗剂验证DRGs内GABAA受体和GABABR调控DRG内神经细胞信息交流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DMSO+扶突(LI18)组,NS/DMSO+合谷-内关(LI4-PC6)组,Bicuculine(Bic,GABAAR拮抗剂)/Phaclofen(Pha,GABABR拮抗剂)+扶突穴组,Bic/Pha+合谷-内关组,每组各20只。C3-C6 DRGs局部注射bicuculline(4.6ug/DRG)或phaclofen(110mM),或等体积的DMSO、或生理盐水(1Oul/DRG),术后恢复3天,行颈部甲状腺区切口痛手术,并在切口术后4h、24h和48h电针双侧“扶突”或“合谷-内关”穴,1mA,2/100Hz,30min。热辐射测痛仪测定痛阈值,免疫荧光测定DRG局部应用拮抗剂后C3-C6DRGs内SP、NK-1R(每组6只)和GFAP(每组6只)的免疫反应,RT-PCR方法检测SP、NK-1R(每组6只)、GFAP、IL-1β、IL-6、TNF-α、Kir4.1(每组6只)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IL-1β、IL-6、TNF-α的蛋白含量(每组6只),用WB方法检测Kir4.1蛋白的蛋白表达量(每组6只)。结果:在C3-C6DRG内局部成功注射GABAAR拮抗剂bicuculline和GABABR拮抗剂phaclofen后,与NS/DMSO+扶突组和NS/DMSO+合谷-内关组相比,Bic/Pha+扶突和Bic/Pha+合谷-内关组大鼠的热辐射躲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与DMSO+扶突组和DMSO+合谷-内关组相比,Bic+扶突和Bic+合谷-内关组大鼠C3-C6DRGs内SP阳性神经元比率、NK-1R的免疫荧光强度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NS+扶突组和NS+合谷-内关组相比,Pha+扶突组和Pha+合谷-内关组大鼠GFAP免疫荧光强度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IL-1β、IL-6和TNF-α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kir4.1蛋白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也显着下调(P<0.05)。结论:C3-6DRGs内GABAAR和GABABR被阻断后,逆转了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的镇痛效应,电针对肽能SP神经元及其NK-1R的抑制作用减弱,对SGCs活性的抑制作用也减弱,并且GABABR通过Kir4.1蛋白实现对SGCs的抑制作用,说明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对颈部切口痛的缓解效应部分是通过DRG内GABAAR和GABABR介导调节GABA神经元与SP肽能神经元,GABA神经元与SGCs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的。

二、DIFFERENT EFFECTS OF ACTIVATION OF DIFFERENT PROTEIN KINASES ON THE RESPONSES OF PRIMATE SPINOTHALAMIC TRACT NEURONS TO MECHANICAL STIMULI-IN THE PERIPHER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IFFERENT EFFECTS OF ACTIVATION OF DIFFERENT PROTEIN KINASES ON THE RESPONSES OF PRIMATE SPINOTHALAMIC TRACT NEURONS TO MECHANICAL STIMULI-IN THE PERIPHERY(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电针对肥胖迷你猪肠-脑轴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对肥胖的认识及治疗
        一、中医学对肥胖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中医对肥胖患者大脑功能及饮食行为失常的认识
        三、肥胖的中医治疗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的认识及治疗
        一、肥胖的发病机制
        二、肠-脑轴在肥胖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一) 肠-脑轴对饮食行为的影响及调控
        (二) 肠-脑轴相关自主神经系统对肥胖的影响及调控
        (三) 肠-脑轴相关激素对肥胖的影响及调控
        (四) 肠-脑轴对肥胖相关炎症的影响及调控
        三、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
        四、肥胖动物模型及其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
        (一)肥胖啮齿类动物模型及其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
        (二) 肥胖迷你猪模型及其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
        五、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一) 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二) 功能磁共振在脑功能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六、针刺对肥胖动物和人类肠-脑轴的调控及研究进展
        (一) 针刺对肠-脑轴相关炎症的调节
        (二) 针刺对肠-脑轴相关激素的调节
        (三) 针刺对肠-脑轴相关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四) 针刺对脑功能区的调节
第二章 基于功能磁共振急性电针不同穴位对正常迷你猪肠-脑轴的调控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及饲养
        二、迷你猪穴位的定位
        (一) 定位规则
        (二) 穴位选择的依据
        (三) 迷你猪穴位和人类穴位的呼应关系
        三、试验设计及方法
        (一) 试验设计
        (二) 迷你猪颈静脉置管手术
        (三) 急性电针刺激时迷你猪的麻醉方法
        (四) 电针刺激方法及针具
        (五) 功能磁共振脑成像试验方法
        1. 功能磁共振试验时迷你猪的麻醉方法
        2. 功能磁共振试验设计
        3. 功能磁共振图像采集方法
        (1) T1加权解剖图像采集方法
        (2) 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采集方法
        4.功能磁共振图像和数据分析方法
        (1) 功能磁共振图像分析方法
        ① 图像格式处理方法
        ② 功能像层面的时间校正方法
        ③ 功能像层面的运动校正方法
        ④ 频域滤波与空间平滑方法
        ⑤ 种子点的选取方法
        (2) 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方法
        (六) 样本采集方法
        (七) 肠-脑轴相关神经生理、代谢参数检测方法
        (八) 穴位温度及肛温测量方法
        四、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第二节 试验结果
        一、肠-脑轴相关神经生理、代谢参数分析结果
        (一) 激素及代谢参数分析结果
        (二) 自主神经稳态指数HRV分析结果
        二、功能磁共振试验结果
        三、穴位温度和肛温测量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三章 基于功能磁共振慢性电针治疗对肥胖迷你猪肠-脑轴的调控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及饲养
        二、肥胖迷你猪动物模型的制备
        三、试验设计及方法
        (一) 试验设计
        (二) 肥胖迷你猪颈静脉置管手术
        (三) 动物分组及电针治疗方法
        (四) 功能磁共振脑成像试验方法
        1. 功能磁共振试验时迷你猪的麻醉方法
        2. 功能磁共振试验设计
        3. 功能磁共振图像采集方法
        (1) T1加权解剖图像采集方法
        (2) 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采集方法
        4.磁共振图像和数据分析方法
        (1)功能磁共振图像处理分析方法
        ① 图像格式处理方法
        ② 功能像层面的时间校正方法
        ③ 功能像层面的运动校正方法
        ④ 频域滤波与空间平滑方法
        ⑤ 种子点的选取方法
        (2) 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方法
        (五) 样本采集方法
        (六) 生物电阻抗体成分分析方法
        (七) 肠-脑轴相关神经生理、代谢参数分析方法
        (九) 穴位温度及肛温测量方法
        (十) 甜味食物偏好试验方法
        四、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第二节 试验结果
        一、肥胖迷你猪模型制备结果
        二、一个月电针治疗后试验结果
        (一) 身体测量指标结果
        (二) 肠-脑轴相关神经生理、代谢参数分析结果
        (三) 功能磁共振试验结果
        (四) 穴位温度和肛温测量结果
        (五) 甜味食物偏好试验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2)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前言
    1.1 疼痛概述
        1.1.1 疼痛的保护作用
        1.1.2 疼痛的分类
        1.1.3 疼痛的解剖学
        1.1.4 疼痛的生理学
        1.1.5 疼痛的调节
    1.2 多巴胺神经系统与疼痛
        1.2.1 多巴胺受体
        1.2.2 多巴胺神经通路
        1.2.3 多巴胺神经系统障碍
        1.2.4 多巴胺神经系统对疼痛的调节
        1.2.5 多巴胺神经系统与大脑奖励系统
        1.2.6 多巴胺类药物与疼痛
2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仪器
        2.1.5 药品与试剂配制
    2.2 实验原理及方法
        2.2.1 痛觉行为学测试
        2.2.2 炎症性疼痛模型
        2.2.3 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
        2.2.4 组织样品制备
        2.2.5 旷场实验
        2.2.6 脑内埋管
        2.2.7 腺相关病毒注射和转导
        2.2.8 Western blot
        2.2.9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2.3 统计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大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2.4.2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炎症性疼痛的影响
        2.4.3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2.4.4 单次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后罗替戈汀的体内分布
        2.4.5 侧脑室注射腺相关病毒包装的D_2D_3 shRNA对 D_2和D_3受体表达的影响
        2.4.6 D_2和D_3受体沉默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的影响
        2.4.7 多潘立酮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的影响
        2.4.8 侧脑室注射纳洛酮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的影响
3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镇痛药联合应用对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式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药品
        3.1.3 实验试剂
        3.1.4 实验仪器
        3.1.5 药品与试剂配制
    3.2 实验原理及方法
        3.2.1 痛觉行为学测试
        3.2.2 炎症性疼痛模型
        3.2.3 旷场实验
        3.2.4 等压分析法
        3.2.5 观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3.3 统计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镇痛药联合应用对大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3.4.2 对乙酰氨基酚的血浆药物浓度
        3.4.3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3.4.4 对乙酰氨基酚对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3.4.5 曲马多对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3.4.6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应用对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3.4.7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曲马多联合应用对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3)疼痛与痒神经机制的异同:感受、传导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 疼痛和痒传导与表征机制的神经编码
    1.1 外周系统神经编码
    1.2 脊髓层面的神经编码
    1.3 大脑皮质、皮质下结构和小脑的神经编码
2 疼痛和痒中枢调控系统的异同
    2.1 下行调控系统异同
    2.2 感觉缓解与奖赏系统激活的关系
3 疼痛与痒的相互作用
4 未来研究展望

(4)利用RNA-Seq技术探究三法三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修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坐骨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1 坐骨神经损伤的概述
        2 坐骨神经损伤的病理变化及表现
        3 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与再生
        4 神经传导通路
        5 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研究
        6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推拿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研究概况
        1 推拿可以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与再生
        2 推拿促进周围神经损伤恢复的行为学研究
        3 推拿促进周围神经损伤恢复的形态学研究
        4 推拿促进周围神经损伤恢复的机制研究
        5 三法三穴干预SNI大鼠的取穴依据
        6 思考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RNA-Seq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概况
        1 RNA-Seq技术的原理
        2 测序数据质控
        3 数据标准化
        4 基因集分析
        5 技术优势
        6 RNA-Seq技术与周围神经损伤
        7 思考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探究三法三穴对SNI大鼠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干预方法
        2.3 行为学观察
        2.4 组织样本制备及电镜观察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一般状况
        3.2 SFI结果
        3.3 斜板试验结果
        3.4 累积疼痛评结果
        3.5 电镜观察大鼠神经损伤点超微结构变化
        3.6 电镜观察大鼠脊髓腹角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
        3.7 电镜观察大鼠腓肠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利用RNA-Seq技术探究三法三穴对SNI大鼠的基因表达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干预方法
        2.3 RNA提取
        2.4 测序步骤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神经损伤点测序结果
        3.2 DRG测序结果
        3.3 脊髓背角测序结果
        3.4 脊髓腹角测序结果
        3.5 腓肠肌测序结果
        4 讨论
        4.1 三法三穴对神经损伤点的基因调控机制
        4.2 三法三穴对DRG的基因调控机制
        4.3 三法三穴对脊髓背角的基因调控机制
        4.4 三法三穴对脊髓腹角的基因调控机制
        4.5 三法三穴对腓肠肌的基因调控机制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探究三法三穴对SNI大鼠DRG神经元的调控机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干预方法
        2.3 RNA提取过程
        2.4 Real Time-PCR反应步骤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LPEMFs抑制氧化应激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LPEMFs体外抑制SH-SY5Y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器械
        1.1.2 实验试剂
        1.1.3 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建立
        1.1.4 不同参数LPEMFs干预
        1.1.5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
        1.1.6 ROS分析
        1.1.7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氧化应激损伤对神经元细胞系SH-SY5Y细胞作用
        1.2.2 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建立
        1.2.3 LPEMFs抑制SH-SY5Y细胞死亡最优参数的确定
        1.2.4 LPEMFs对 SH-SY5Y细胞活性氧的作用
    1.3 讨论
        1.3.1 SH-SY5Y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的选择
        1.3.2 LPEMFs的生物学效应
        1.3.3 氧化应激在脊髓损伤后微环境病理变化中的作用
        1.3.4 脊髓损伤抗氧化应激损伤治疗策略
    1.4 小结
二、最优生物学参数下,LPEMFs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机制探讨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器械
        2.1.2 实验试剂
        2.1.3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建立
        2.1.4 脊髓标本取出
        2.1.5 石蜡切片制备
        2.1.6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2.1.7 BBB运动功能评分
        2.1.8 神经电生理评价
        2.1.9 Western Blot检测
        2.1.10 ELISA检测
        2.1.11 ROS分析
        2.1.12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LPEMFs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
        2.2.2 LPEMFs降低脊髓损伤大鼠促炎细胞因子表达
        2.2.3 LPEMFs抑制脊髓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反应
        2.2.4 LPEMFs上调脊髓损伤大鼠抗氧化酶表达
        2.2.5 LPEMFs上调脊髓损伤大鼠HSP70 表达
    2.3 讨论
        2.3.1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运动功能评价指标的选择
        2.3.2 LPEMFs对脊髓损伤大鼠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的保护作用
        2.3.3 LPEMFs修复脊髓损伤大鼠的可能机制
    2.4 小结
三、LPEMFs抑制SH-SY5Y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器械
        3.1.2 实验试剂
        3.1.3 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建立
        3.1.4 Western Blot检测HSP70及Akt表达
        3.1.5 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干预
        3.1.6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LPEMFs上调SH-SY5Y细胞HSP70 表达
        3.2.2 LPEMFs对 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3.2.3 LPEMFs增加HSP70 表达的机制分析
        3.2.4 LPEMFs抑制SH-SY5Y氧化应激的机制分析
    3.3 讨论
        3.3.1 HSP70在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
        3.3.2 脊髓损伤后信号通路变化
        3.3.3 PI3K/Akt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低频脉冲电磁场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CXCL12/CXCR4通过中枢敏化机制调控大鼠脊神经结扎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CXCL12/CXCR4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NL模型)脊髓中表达的变化以及在脊髓背角的分布
    一 材料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
        3 主要仪器以及耗材
        4、实验试剂购买以及配制
    二 方法
        1 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的建立
        2 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测试
        3 RT-PCR测定GFAP和iba-1以及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
        4 Western Blot检测CXCL12以及CXCR4在SNL后的表达曲线
        5 利用IHC检测CXCL12以及受体CXCR4在脊髓背角表达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其定位的细胞
    三 统计学处理
    四 结果
        1 SNL模型产生的机械性痛觉过敏以及温度痛觉敏感
        2 SNL导致活化的神经胶质细胞和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增加
        3 在SNL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后CXCL12/CXCR4在脊髓中表达的变化及其在脊髓背角的分布情况
    五 讨论
第二章 CXCL12/CXCR4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以及维持阶段中的作用及其涉及的中枢敏化机制
    一 材料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
        3 主要仪器以及耗材
        4 实验试剂配制
    二 方法
        1 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的建立
        2 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测试
        3 鞘内注射
        4 RT-PCR测定c-Fos,CGRP,GFAP和iba-1以及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
        5 利用IHC检测GFAP以及OX-42在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三 统计学处理
    四 结果
        1 鞘内注射外源性CXCL12能够通过改变神经元(c-FOS)以及胶质细胞(GFAP,iba-1)兴奋性引起正常大鼠痛觉敏感性(包括机械痛域和热痛阈)的变化
        2 CXCL12中和型抗体对SNL模型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和维持的影响
        3 阻断SNL后CXCL12的上调能够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
        4 鞘内注射CXCR4拮抗剂AMD3100对SNL模型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和维持的影响
        5 降低CXCR4活性能够通过调控中枢敏化机制来缓解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五 讨论
第三章 CXCL12/CXCR4通过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机制调节神经病理性疼痛
    一 材料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
        3 主要仪器以及耗材
        4 实验试剂配制
    二 方法
        1 IHC免疫荧光双染确定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脊髓背角的细胞定位
        2 行为学测试探究星形胶质细胞代谢抑制剂fluorocitrate能否逆转外源性的大鼠CXCL12引起的痛觉敏感状态
        3 RT-PCR检测鞘内注射CXCR4拮抗剂是否能够影响CXCR4定位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相关的神经性病理性疼痛调控因子mRNA的表达
    三 统计学处理
    四 结果
        1 SNL模型引起CXCL12在神经元表达,CXCR4在神经元以及星形胶质细胞表
        2 氟柠檬酸盐(Fluorocitrate)能够部分缓解CXCL12在正常大鼠引起的痛觉敏感状态
        3 CXCR4拮抗剂AMD3100能够降低星形胶质源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调节因子的mRNA表达
    五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表
综述(一) 神经性疼痛的病因学以及治疗策略
    References
综述(二) 趋化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References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肝X受体β在慢性炎性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慢性痛的分类
    2 慢性痛的敏化机制
    3 神经炎症反应参与中枢敏化,调控慢性痛的发生发展
    4 神经可塑性变化参与中枢敏化,调控慢性痛的发生发展
    5 表观遗传学调控参与慢性痛的发生发展
    6 LXRs及其作用
    7 展望
第一部分 激活LXRS改善慢性炎性痛(CIP)小鼠痛行为的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激活LXRS对CIP小鼠镇痛作用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CIP中LXRβ表达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人源GABA能脊髓前体细胞在大鼠脊髓移植后的分化及对行为学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在体移植前体细胞1.5个月,细胞分化情况和对行为学的影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在体移植前体细胞3个月,细胞分化情况以及与1.5个月之间的对比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点概述
缩略词表
致谢

(9)驱动蛋白17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痛敏行为学改变及其发生机制的初步探讨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在体动物实验方法
        1.1.3 离体细胞实验方法
        1.1.4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痛敏行为更甚,显示疼痛记忆加强
        1.2.2 二次孵育瑞芬太尼后,脊髓背角神经元电生理及形态学改变为疼痛记忆加强以及瑞芬太尼促发痛敏提供证据支持
    1.3 讨论
        1.3.1 关于瑞芬诱发痛敏的剂量
        1.3.2 关于实验方法的讨论
        1.3.3 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
    1.4 小结
二、 驱动蛋白17通过与Glu A1 亚基-AMPA受体相互作用参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痛觉过敏的发生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鞘内给予Myr-RC-13 可减轻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机械痛敏及热痛敏
        2.2.2 KIF17 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表达变化
        2.2.3 鞘内给予Myr-RC-13 干扰了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2.2.4 KIF17 与Glu A1-AMPA受体存在相互作用
    2.3 讨论
        2.3.1 关于给药剂量的讨论
        2.3.2 主要实验方法的讨论
        2.3.3 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
    2.4 小结
三、PKMζ通过调控KIF17-Glu A1 亚基AMPA受体转运活动参与维持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的疼痛记忆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在体实验方法
        3.1.3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鞘内给予 10ng ZIP可改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机械痛敏及热痛敏
        3.2.2 鞘内给予NPC-15437 对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机械痛敏及热痛敏无明显改善作用
        3.2.3 脊髓PKMζ而非PKCι/λ 参与维持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的疼痛记忆
        3.2.4 鞘内给予ZIP对二次建模大鼠C纤维诱发电位以及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的影响
        3.2.5 鞘内给予ZIP干扰二次建模大鼠脊髓KIF17 与Glu A1-AMPA受体相互作用以及共表达
    3.3 讨论
        3.3.1 关于给药剂量的讨论
        3.3.2 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RIH 的研究进展及其防治策略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背根神经节GABA/SP/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介导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麻镇痛在甲状腺手术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 针刺复合麻醉镇痛在甲状腺手术术中和术后应用的优势与临床价值
        2 针刺镇痛在颈、胸腹、四肢和妇科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3 针麻镇痛行甲状腺手术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 电针缓解术后痛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进展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背根神经节参与痛觉传递和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
        1 背根神 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 背根神经节内卫星胶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 背根神经节内初级感觉神经元与卫星胶质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4 背根神经节参与痛觉的传递与调制
        5 针刺通过对背根神经节内神经元、卫星细胞的影响发挥镇痛效应
        6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背根神经节γ-氨基酸(GABA)及其GABA_(A/B)R参与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
        1 背根神经节内GABA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2 背根神经节内GABA_AR的功能及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3 背根神经节内GABA_BR的功能及其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背根节内GABA/SP/CGRP阳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段背根节内卫星胶质细胞活动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节 背根神经节内GABA受体亚型/SP阳性神经元/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在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中的作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节 背根神经节内GABA能调控介导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镇痛效应的验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全文总结
5 本研究的创新点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DIFFERENT EFFECTS OF ACTIVATION OF DIFFERENT PROTEIN KINASES ON THE RESPONSES OF PRIMATE SPINOTHALAMIC TRACT NEURONS TO MECHANICAL STIMULI-IN THE PERIPHERY(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电针对肥胖迷你猪肠-脑轴调控的研究[D]. 张徐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D]. 李婷. 烟台大学, 2021(09)
  • [3]疼痛与痒神经机制的异同:感受、传导与调控[J]. 魏朝行,张明,孔亚卓. 科学通报, 2020(16)
  • [4]利用RNA-Seq技术探究三法三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修复机制[D]. 吕桃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LPEMFs抑制氧化应激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 王春燕. 天津医科大学, 2020
  • [6]CXCL12/CXCR4通过中枢敏化机制调控大鼠脊神经结扎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D]. 刘志元. 苏州大学, 2019(06)
  • [7]肝X受体β在慢性炎性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玉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1)
  • [8]人源GABA能脊髓前体细胞在大鼠脊髓移植后的分化及对行为学影响[D]. 董源基.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驱动蛋白17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中的作用机制[D]. 赵亓.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背根神经节GABA/SP/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介导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的效应[D]. 乔丽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标签:;  ;  ;  ;  

不同蛋白激酶激活对灵长类动物脊髓丘脑束神经元对外周机械刺激反应的不同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