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02年云南社科论文被引统计分析

1995-2002年云南社科论文被引统计分析

一、《云南社会科学》1995~2002年论文、引文统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峥[1](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张然[2](2020)在《“珞珈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心雕龙》研究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显学,自黄侃先生拉开了《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序幕,一代代学者砥砺前行。现如今,《文心雕龙》研究被称为“龙学”,这项研究已经成果斐然、蔚为大观。武汉大学位于中国的中部,其前身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在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早的百年老校之一。《文心雕龙》与武汉大学的缘分,也已有百年历程。1914至1919年,黄侃先生于北京大学传授《文心雕龙》。1919年离开北大后,他将有关《文心雕龙》的课程带至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等高校,珞珈龙学由此开启。时至今日,已逾百年。黄侃、朱东润、刘永济、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李建中等多位先生的薪火相传,力保珞咖龙学历经风雨,仍龙脉不断。梳理珞珈龙学的百年历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珞珈龙学初创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黄侃、朱东润、刘永济三位先生。黄先生是导夫先路之人,在学术研究和三尺讲坛上,均点燃了珞珈龙学的星星之火。朱先生接棒,以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贡献了精彩的“刘勰”一章,进一步强化了对义理阐释的重视。刘先生则是筑其重镇式的学者,《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成为“龙学”经典,由此奠定了珞珈龙学重义理阐释、重宏观研究的学派特质。这三位先生皆注重理论阐释,尤其关注刘勰的创作论思想,此研究倾向对路珈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后的俊贤们基本都沿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化、拓展。同时,对理论阐释重视的背后,也有着学者们借古鉴今的良苦用心,注重现实的研究品格开始逐渐显现。简言之,初创期的珞珈龙学之特点可以概括为:开始重视对义理的阐释,并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对《文心雕龙》做研究。阶段二,珞珈龙学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五位先生。刘绶松先生的学术蓬勃期遇上了政治运动的蓬勃期,他的“龙学”研究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时时处处都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刘勰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相关理论。虽然这种研究视角在无形中削弱了对《文心雕龙》审美思想的探讨,但却成为珞珈龙学现实品格的一种独特的表现。珞珈龙脉传至刘纲纪先生,刘先生凭借极高的理论水平,使珞珈龙学又上了一个高度。他以极强的逻辑性建构了刘勰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并将刘勰及《文心雕龙》定位为哲学家与哲学典籍,这一观点仍时常被后学征引。同时,其专着《刘勰》是较早在台出版的来自大陆的学术专着,是珞珈龙学扩大对外影响的一个范例。吴林伯先生则是珞珈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位大家,虽着作等身,但所获声名并不相称,这与其专着《<文心雕龙)义疏》《<文心雕龙>字义疏证》出版时间较晚有关,但吴先生真正做到了校注释义全面发展,又因国学基本功扎实,其“龙学”着述功力深厚,是“龙学”界亟待挖掘的一座宝藏。吴先生还指导过一篇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此文的作者是易中天先生,他同刘纲纪先生一样也研究了《文心雕龙》的美学问题。这篇讨论《文心雕龙》美学问题的论文,历经多次修改后,出版了同名专着《<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是首部研究《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专着。发展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罗立乾先生,他同吴先生一样,在校注释义方面均有建树。他对刘永济先生及《文心雕龙校释》素有研究,其《新译文心雕龙》明显有《校释》的影子。罗先生还注重探讨《文心雕龙》的当下之用,在珞珈龙学现实品格方面,极具代表性。发展期的这几位代表人物,沿着初创期先贤们奠定的重义理、重宏观的研究方向,继承并光大了珞珈龙学的这种学统。无论是刘绶松先生被誉为“《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奠基石”①的《<文心雕龙)初探》,还是刘纲纪、易中天两位先生在建构刘勰美学思想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抑或是吴林伯先生对刘勰文学思想与其它典籍理论之间关系的厘清,以及罗立乾先生对《文心雕龙》理论精义当下之用的多番探讨,这些都彰显了珞珈学人对初创期先贤们理论品格的自觉追求,以及对刘勰文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现实性考虑。概言之,发展期的珞珈龙学承接了初创期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品格,在政治运动纷杂的历史时期没有放弃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研究,并想方设法从各种角度为刘勰及《文心雕龙》赋予“新生”,这也使得现实的品格一直流淌在珞珈龙学的血脉中,并成为其一大亮点。改革开放后,珞珈龙学的发展日益蓬勃。研究领域及方向日渐多元,理论着述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这些都使珞珈龙学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今珞珈龙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龙学”学派。阶段三,珞珈龙学拓新期(2001至2019年),这一时期的珞珈龙学成果不断,学人辈出,李建中先生是此期代表。他在《文心雕龙》文本的译注,理论的阐释与解读,刘勰的人格精神,“龙学”的学术史等多个研究领域,皆有涉猎。依靠以中西比较和古今对话的学术思路,他为新世纪的珞珈龙学不仅贡献了《文心雕龙讲演录》《文心雕龙导读》《龙学档案》等重要成果,还凭借“青春版《文心雕龙》”成功地完成了《文心雕龙》课程的教改。拓新期的其他珞珈学人同样在注重理论研究,强调现实针对性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对《文心雕龙》各种重要理论、观点、命题的探讨仍旧是主要的研究选题。尤其是珞珈讲坛上的老师善于把《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与学科的学术动向相结合,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珞珈龙学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有序。尤其是2011年成功承办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后,珞珈龙学更是维持每年都有相关“龙学”着述发表的势头,而这也体现了珞珈龙学积极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合理的人员梯队建设。总体而言,新时期珞珈龙学的着述质量及学界认可度均较高,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及多视角的特点,并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前辈学人及整个学派的研究成果。不过,发展至百年的该学派仍然没有出现可以比肩《文心雕龙校释》的经典之作,缺乏可以扛鼎的“龙学”专着。这是种遗憾,但更是对珞珈龙学的鞭策与期待。总之,珞珈龙学以20世纪初黄侃先生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坛上传授《文心雕龙》为发端,以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并将讲义集结成书,作为其学统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代表学人及作品有刘永济先生的《文心雕龙校释》、刘纲纪先生的《刘勰》、吴林伯先生的《<文心雕龙>义疏》、易中天先生的《<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罗立乾先生的《新译文心雕龙》以及李建中先生的《文心雕龙讲演录》等。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在于注重对《文心雕龙》做整体性的研究,善于从义理阐释的角度去剖析刘勰的文学思想,突出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并着力与教学相结合。

李琳[3](2020)在《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医药文化文献计量研究》文中提出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近年来,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将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层面。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也紧随时代潮流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中医药文化研究。由于中医药文化研究的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对中医药文化的整体发展态势和研究内容很难把控,而且从当前中医药文化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鲜少有研究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1989—2018年我国中医药文化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及信息可视化技术,从发文量、基金论文分布、文献类型、作者分析、引文分析和热点主题分布方面对中医药文化主题论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三十年来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论文数量虽未连续递增但整体呈增长趋势,说明学者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视。(2)在1989—2018年中医药文化主题论文中,获得国家、省市、院级各类基金论文资助的有415篇,占论文总数的7.5%,整体来看国家社科基金论文数量正在呈稳步增长趋势。(3)中医药文化主题论文大多发表在中医药行业期刊,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的开始关注中医药文化,并将其作为学位论文研究。(4)中医药文化研究的主力军是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首的中医类高校,发文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分布较不均匀。从发文作者来看,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学者多为哲学社会科学者,41—60岁之间的教授或副教授是中医药文化研究领域的主力军。(5)近三十年来,中医药文化文献的引文数量不断上升,引文类型以期刊论文为主,其次是图书专着。同时论文的水平和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相关论文的被引频率达到59%,中医药的文化发展与传播、中医翻译、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研究主题。(6)1989—1998年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热点主题概括为中医药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现代化;1999—2008年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热点主题总体概括为中医教育、中医翻译和中医药文化产业;2009—2018年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国际传播和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三十年来,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多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中医临床专业人才涉足较少;中医药文化还局限在中医药行业内部,其他学科对中医药文化的涉猎不多;中医药文化研究内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1)中医药文化研究要关注临床、走近临床,从中医药临床中发现中医药文化问题。(2)加强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厘清中医药文化内涵与外延,正确处理好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与中医药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3)中医药文化发展要联合多学科力量,打造高水平研究团队,同时加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4](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杨超[5](2019)在《对2013-201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论文作为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的最终展示,代表了论文作者的综合学术水平,往往是学科最新研究动态的体现。本文通过文献计量等方法对2013-2017年508篇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重点从论文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被引用量、参考文献引文等角度展开统计分析。了解近年来该学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得出研究样本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科研动态,为以后的科研者提供一些研究思路与参考,避免重复性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截止到2017年,全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120所,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的单位共有63所,占体育学学位授予规模的52.5%。508篇样本论文学位授予单位达到56所,其中综合类院校19所,师范类院校24所,体育专业院校13所,民族类院校3所。可以看出师范类与综合类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授予规模所占比例最大;在样本统计中,体育类与师范类硕士学位论文出产量最高,占据64.96%。508篇硕士论文中导师具有教授职称的有377人,占导师总人数的74.2%,雄厚的师资力量为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论文提供了保证。2.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分析中,有关武术研究的文章达到247篇,占论文总量的48.62%,反映出武术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健身气功正成为研究的热点,选题角度呈多样化特征,其中一部分文章是对中华传统养生术的研究;武术项目中太极拳是研究最多的主题;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研究中,对于民俗民间传统体育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较多,其中舞龙舞狮与龙舟项目研究占据较大比例;单个民族传统体育在研究主题分布中,占据19.34%;民族传统理论研究成果不足,有待加强。3.民族传统体育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分析中,运用4-6种研究方法的论文数量总计410篇,占样本量的80%,得出该学科硕士学位论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已成为趋势;具体研究方法中,文献法和访谈法使用最多;值得一提的是,实地考察法与田野调查法的使用数量占据一定的比例,说明硕士研究生在对研究对象探究时逐渐倾向于用实地调查的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4.在所选的高被引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有关武术研究主题的论文被引用率较高;成都体育学院、河南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出产的硕士论文,被引用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高校较强的学科科研能力水平。5.在样本中,参考文献引文量总计27739篇,篇均引文量54.6篇。2015-2017年篇均引文量有明显增长趋势;引文类型呈多样化特征,主要以期刊、专着、学位论文为主;外文参考文献引入量只占总引入量的1.63%,硕士研究生利用外文文献能力较差。

李梦婷[6](2019)在《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文中提出近四十年发展历程中,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企业档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使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得到爆炸指数的增长,诞生出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学术着作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文献,丰富了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知识积累。在实践领域,出现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学者,以及各类国有企业、档案局(馆)、高等院校等专业性研究机构,为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提供了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的视角。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读秀学术搜索引擎等多种文献数据库的日益更新完善,使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角度,跟踪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知识网络的发展状态与历史演进成为现实,为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完备的数据基础。为了进行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探究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主体合作关系和内容主题演变规律,本文运用统计分析工具SPSS、文献计量分析工具BibExcel,和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Gephi、Ucinet及其组件Netdraw,针对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读秀学术搜索引擎收录的近四十年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相关文献,从年代分布、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引用关系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将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文献量变化、学科分布特征、基金支持情况、研究主体演变、热点主题内容、主要研究领域以及作者、期刊、文献的共被引关系,用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总结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思考建议,为今后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现实背景及科研意义,参考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发展进程及知识图谱技术应用现状,系统介绍本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针对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具体说明,表达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二章为研究工具与数据来源。通过介绍可视化软件的产生及发展,对本文的样本收集、数据来源、选文标准进行解释说明,为后文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第三章为企业档案相关文献的年代分布。对近四十年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的总体概况进行描述,从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专着等不同文献类别分析介绍了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详细探讨期刊论文的来源及核心期刊的载文特点。并从学科分类、基金支持等不同角度对企业档案管理论文数量的演变规律、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分析。第四章为研究主体的知识图谱分析。研究主体包括作者和机构两个方面,通过统计研究主体的发文数量、第一作者数量、核心期刊载文数量等属性,总结出我国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核心机构群的发文特点及分布规律。从研究主体的机构类型、地理分布、首次发文时间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第五章为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分析。通过SPSS、BibExcel软件中的文献计量功能统计企业档案管理研究领域的高频、高中心性关键词,依据关键词的主题内容进行知识聚类。结合不同时代特征分析历年发文量和关键词的演变,分别讨论各研究阶段的发展特点与热点主题,并总结归纳近十年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研究前沿。第六章为共被引知识图谱分析。包括作者共被引、期刊共被引、文献共被引三个方面。通过对CSSCI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知识图谱展示,从发文作者、载文期刊等维度勾勒出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领域的共被引关系。通过分类统计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被引频次,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企业档案主题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第七章为针对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分析与思考,总结我国近四十年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程竹仪[7](2018)在《学术成果零被引分析 ——以国家社科基金:图书情报文献学项目为例》文中提出零被引论文是指在发表后一段时间内没有被其他论文引用或者极少被引用的论文。零被引论文一直存在于科学界,通常来说这种“零关注”的论文是被人忽视的对象,但随着长尾理论的提出,研究者们也开始关注这类论文。Garfield总结导致论文零被引的原因,除了论文太过普通或者质量不佳等让论文未被引用以外,还可能存在因为论文广为人知或太过优秀超前而未被引用[3]。通过绘制引文曲线分布,Raan在零被引论文中发现了一类特殊的论文,这类论文在发表之初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其他论文引用,但多年后其被引频次突然快速增长,他将这一现象称之为“睡美人”。“睡美人”论文说明科学研究中存在一类研究存在巨大价值但因为其选题新颖、内容过于超前,在发表当时不被同行所理解和关注。鉴于国家社科基金是我国人文社科类研究课题的最高档次,代表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因此,本文认为通过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中的零被引项目,不仅能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从不同角度了解项目研究成果的利用情况及其主题分布,还能进一步发现潜在的“睡美人”论文及研究方向,把握我国科研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国家基金资助项目论文中的“睡美人”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中获取了 1991年-2014年间所有图书馆、情报学和文献学的立项项目数据,并从CNKI和维普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抓取了这些项目的论文成果,并从CNKI引文数据库中获取到论文的被引信息。本文在分析国家社科基金零被引论文成果时主要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在论文层面,通过对零被引论文所属的项目类型、项目立项时间。论文发表时间和论文发表与项目立项时间间隔,来分析基金项目在立项到项目验收这一系列的管理流程上对项目成果的影响。通过零被引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论文关键词词频统计来了解零被引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通过零被引论文关键词的共现分析,从而挖掘零被引论文中存在的亮点,找出潜在的“睡美人”论文和富有研究价值的主题。二是从论文上升到项目层面,对项目发表的所有论文都不曾被其他论文引用的社科基金项目(本文称其为零被引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从项目类型和立项时间上考察其对项目成的影响。另外,通过对零被引项目所属领域和研究主题的总结,了解国家社科基金在立项上的选择和引导与论文成果之间的存在的关联,以及这些项目与前述的零被引论文的主题的重合之处。

王小妍[8](2018)在《ESI学科论文的计量分析 ——以包含致谢信息的论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致谢是一篇科学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致谢信息可以看出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资助和帮助,而这些资助和帮助信息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作者的研究背景、研究主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直到2008年,Thomson Reuters的Web of Science平台才开始在其记录中增加基金致谢信息,这一新信息为系统地利用文献计量数据提供了 一个新的维度。科学论文中致谢信息的具体内容以及作用是文献计量领域一个新的挑战。到目前为止,国外对于致谢信息的分析才刚刚起步,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因此研究包含致谢信息的论文特征及这些论文中的致谢信息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本研究选择ESI农业科学、微生物学、空间科学3个学科2012-2016年间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每年5月更新的ESI期刊列表,在Web of Science平台的SCIE和SSCI数据库中,以来源出版物为检索条件,共获取380529篇论文数据。之后通过自编的Java程序,对这些论文数据进行处理,清理出FX字段和FU字段不为空的纪录共计256841篇,接着作者使用斯坦福大学CoreNLP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对256841篇论文的FX字段进行NER命名实体识别筛选,最终得到在致谢部分包含有ORGANIZATION和PERSON的论文,共计241583篇。笔者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41583篇论文产出的年代分布、基金资助机构分布、研究主题分布和致谢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 3个学科论文的特征与差异。笔者在研究中发现,2012-2016年间农业科学领域每年有超过50%的论文包含致谢信息,微生物学领域每年大约有60%的论文包含致谢信息,空间科学领域每年有将近80%的论文包含致谢信息;随着领域论文数量的增加,基金资助机构资助的论文数量也随之增加,然而3个学科的增幅却存在差异,空间科学增幅最大,农业科学增幅其次,增幅最小的是微生物学;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热点也随之变化,2012年的出现的主题词在2016年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与新一轮研究有关的热点词汇,这一现象在微生物学的体现最为明显,其次是农业科学,最后是空间科学。而对于致谢信息部分的分析发现:机构识别和人名识别的情况存在差异,3个学科人名识别的情况,空间科学致谢中提及人名的数量最多,微生物学其次,农业科学较少,表明作者对致谢人员的提及因学科性质的差异有所不同;通过对工具的应用,发现ORGANIZATION和PERSON的识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但是PERSON的识别较ORGANIZATION更为精准。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由于学科的差异,不同国家基金资助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存在差异。从研究的样本数据发现,无论美国、西班牙还是加拿大,他们资助的重点是空间科学领域;从研究主题来看,“galaxies:evolution”、“galaxies:active”、“methods:numerical”、“stars:formation”和“methods:data analysis”的论文数量最多,反映这些研究者更加注重研究规范,同时也可能表明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得到基金机构的更多资助以及他们的研究群体庞大,另外一种可能性是,致谢信息中包含了他们的潜在合作者,这也是后续的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结合基金资助机构的信息,可以对包含致谢信息的论文进行计量分析,为基金资助机构研究者和其他相关利益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选择的学科覆盖不够全面,因此导致样本数据缺乏足够的代表性。作者在数据处理过程当中,由于数据的复杂性原因及人工处理的精度不足,可能会将一些有用的数据过滤掉,因此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

郭凤娇[9](2017)在《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科学作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水平是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研究也逐渐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在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下,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机构也日益重视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以提高研究机构、学术成果乃至学者个人的国际影响力。学术论文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最主要形式,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研究能全面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能反映研究成果所具有的科研学术价值以及其被社会公众认知了解的程度,还对项目成果、创新研究及前沿科技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科学交流模式和学术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需要扩展以适应时代发展与科学进步的需要。学术论文的传统影响力体现了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获得认可和被吸收;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体现了学术论文的知识信息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得了大众群体关注,把两种模式融合才能全面的反映学术论文影响力。本文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进行了全面研究,除了引言和总结与展望部分以外,还包含6部分研究内容,各部分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界定了相关术语,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其次对科学交流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再次,梳理了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Altmetrics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以及学术论文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本论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方法基础。第二部分,对学术论文影响力和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进行分析。首先,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研究,包括内涵、类型划分和产生过程;其次,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原生影响因素和次生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框架;最后,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学术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中国社会科学国际研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通过与世界其它国家/地区的比较,了解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数量的世界水平;然后,分别对学术论文的学科结构和研究方向、研究机构、来源期刊以及基金的论文数量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传统影响力表现进行了分析。传统影响力包括原生影响力和线下影响力两种类型,论文基于期刊影响因子对原生影响力进行分析,基于被引频次和ESI高水平论文对线下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探讨了原生影响因素(发表时间、研究机构、论文篇幅、基金资助以及参考文献量)与各指标间的影响关系,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的具体措施。第五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在线影响力表现进行了分析。在线影响力包括webl.0影响力和web2.0影响力两种类型,论文基于使用次数对webl.0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基于Altmetrics指标对web2.0影响力进行了分析。论文还基于Altmetrics指标构建了含媒介传播、论文使用、读者数量、论文质量和公信力5个一级指标的影响力评价模型,得到每篇学术论文的AIF得分。最后,根据原生影响因素与使用次数、Altmetrics指标的影响关系,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的具体措施。第六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了评价实证研究。首先,融合传统影响力指标和在线影响力指标,构建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两个数据组(包含1个对照组)进行了实证,计算得到每篇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得分;其次,对影响力得分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力得分与学术论文来源期刊相对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最相关;再次,根据学术论文影响力得分,挖掘出每个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得分高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机构,并对学术论文覆盖的学科领域按影响力相对大小进行了分类,了解了每个学科领域的世界影响水平;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龙梅[10](2016)在《从建筑期刊探究学科知识生产的演变 ——以《建筑学报》、《建筑师》为研究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日益浮现且愈发严重的种种城市问题——超速的城市增量发展导致空间与资源的不堪重负,中国特色建筑文化意识形态的薄弱导致建筑价值判断失衡,全球化趋势下跨文化思考的缺乏导致对外来建筑潮流囫囵吞枣——急需得到重视和严肃对待。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审视总结、除弊创新刻不容缓。众多反映建筑理论、设计实践和物质空间规划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专业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建筑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对学科期刊的剖析能回顾与梳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国第一批建筑学学术期刊诞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传播意义上的专业媒体,建筑专业期刊除了发挥媒介作用传播建筑学信息,其刊载的专业论文具有学科代表性和权威性,能较直观全面的反映出我国建筑理论、建筑实践、建筑技术、建筑评论等专业领域的基本演变状况。本文选择建筑专业期刊的量化数据作为观察学科关注点演化变迁、学术空间生产发展嬗变的切入点,以《建筑学报》、《建筑师》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两本期刊自创刊到2014年间的研究热点、学术产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以期揭示这段时间内的建筑学科发展势态,勾勒学科发展的宏观轨迹,管窥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演进图景,为建筑研究、学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全文共五章,第一章阐述了建筑学专业期刊研究的目的和基于学术、社会、方法三方面的研究意义,总结归纳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就研究对象——两本期刊的选取依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做了详细说明。第二章主要为量的研究,从宏观的整体角度出发,揭示两本期刊历年发行情况和发文量的演化历程,对期刊核心作者群及其被引量也有一定的量化分析。第三章、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分别涉及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统计和剖析。第三章通过对作者机构的分类,了解机构发文情况,探究学界、业界的研究势态;对机构和文章题名所提及的地域信息的统计,观察学科学术生产的地域空间分布格局的变迁。第四章采集期刊关键词和题名有效词做高频词分析,试图呈现学科热点和其嬗变过程。第五章以前面章节实证研究为基础进行剖切分析,总结和判断学科知识成产动态和趋势,反思论文研究对学科发展的启示,以期揭示学科发展新要求。

二、《云南社会科学》1995~2002年论文、引文统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社会科学》1995~2002年论文、引文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2.3.1 热力学熵概念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2.3.3 信息熵概念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2.3.5 信息熵的应用
    2.4 小结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3.2.1 构造指标矩阵
        3.2.2 标准化处理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3.3.1 数据来源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3.3.3 指标计算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3.4 小结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4.1.1 研究假设
        4.1.2 测度思路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4.3.1 实证测算
        4.3.2 结果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5.1 构建指标体系
        5.1.1 准则层构建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5.2.3 计算权重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5.3.1 样本的特点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6.3 讨论
        6.3.1 未来研究展望
        6.3.2 研究局限性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2)“珞珈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初创期的“珞珈龙学”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奠基
        一、珞珈龙学之诞生
        二、黄侃与珞珈龙学
        三、朱东润的“龙学”成果
    第二节 刘永济:珞珈龙学之功臣
        一、“龙学”专着之特点
        二、《文心雕龙校释》义理研究
        三、“龙学”对词学的影响
        四、“龙学”的中西比较思维
第二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上)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发展
        一、珞珈龙学之长成
        二、胡国瑞的“龙学”成果
    第二节 刘绶松对“龙学”的贡献
        一、高度强调政治性的学术研究思路
        二、论《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
        三、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阶级性”
        四、刘绶松“龙学”之特点
    第三节 刘纲纪的“龙学”成就
        一、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定位
        二、《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三、刘勰的人格精神、佛学思想与思维模式
        四、对刘勰生平事迹之考证
        五、与刘纲纪先生的商榷
    第四节 吴林伯:珞珈“龙学”的巨匠
        一、极富特点的“龙学”着作
        二、论《文心雕龙》诸命题
        三、论《文心雕龙》与其它典籍的关系
        四、吴林伯“龙学”治学方法
第三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下)
    第一节 易中天的“龙学”着作
        一、《文心雕龙》之文学本体论
        二、《文心雕龙》之创作规律论
        三、《文心雕龙》之审美理想论
        四、易中天对珞珈龙学的贡献
    第二节 罗立乾的“龙学”着述
        一、《新译文心雕龙》的“承”与“新”
        二、两大类“龙学”论文
        三、罗立乾对“龙学”的态度
第四章 拓新期的“珞珈龙学”
    第一节 新世纪的珞珈龙学
        一、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二、珞珈龙学之壮大
    第二节 李建中:传承“珞珈龙学”的薪火
        一、发现《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
        二、重释《文心雕龙》的关键词
        三、创生《文心雕龙》青春版
结语
    一、珞珈龙学的现实品格
    二、珞珈龙学的辐射效应
附录 “珞珈龙学”大事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医药文化文献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际应用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医药文化领域研究现状
        1.2.2 文献计量学在我国的发展
        1.2.3 文献计量学在中医药文化领域的应用
    1.3 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文献计量学分析法
        1.4.3 信息可视化分析
        1.4.4 综合归纳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基本概况分析
    2.1 年度发文量分析
    2.2 基金论文分布
    2.3 文献类型构成
        2.3.1 期刊文献分布
        2.3.2 硕博论文分布
第三章 发文机构和作者分析
    3.1 发文机构分布
    3.2 机构地区分布
    3.3 核心作者发文量分析
    3.4 核心作者年龄分布
    3.5 核心作者学历和职称分布
第四章 引文分析
    4.1 引文量的分析
    4.2 论文被引频次分析
    4.3 高被引论文分析
    4.4 引文类型分析
第五章 热点主题分布
    5.1 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5.2 起步期高频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5.3 活跃期高频关键词分布
    5.4 上升期高频关键词主题分布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对2013-201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对我国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现状综述
        2.1.1 关于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
        2.1.2 关于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研究
        2.1.3 关于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
        2.1.4 关于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综合研究
    2.2 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计量研究
    2.3 文献计量学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文献计量法
        3.2.4 比较分析法
        3.2.5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特点及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4.1.1 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分布
        4.1.2 2013-2017 年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分布
        4.1.3 不同类型的高校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分布
    4.2 2013-2017 年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分析
    4.3 2013-2017 年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4.3.1 武术研究主题统计分析
        4.3.2 健身气功研究主题统计分析
        4.3.3 民族传统体育(除武术、气功)研究主题统计分析
        4.3.4 其他相关研究主题分布
    4.4 2013-2017 年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4.4.1 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数量统计分析
        4.4.2 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具体研究方法统计分析
        4.4.3 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类别统计分析
        4.4.4 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问卷调查法”分析
        4.4.5 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数理统计法”分析
    4.5 2013-2017 年民族传统体育学高被引硕士学位论文统计分析
        4.5.1 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高被引频次统计分析
        4.5.2 民族传统体育学高被引硕士学位论文来源单位统计分析
        4.5.3 民族传统体育学高被引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统计分析
    4.6 2013-2017 年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引文分析
        4.6.1 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引文量统计分析
        4.6.2 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引文类型分析
        4.6.3 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引文语种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综述
        1.2.2 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工具
        2.2.1 统计分析工具
        2.2.2 文献计量分析工具
        2.2.3 知识图谱软件
第三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分析
    3.1 论文发表年度分布
    3.2 论文学科领域分布
    3.3 核心期刊载文统计
    3.4 学术着作出版分析
    3.5 基金项目资助分析
第四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主体分析
    4.1 研究者合作关系
        4.1.1 研究者共现分析
        4.1.2 核心作者发文统计
        4.1.3 近十年作者演进分析
    4.2 研究机构合作关系
        4.2.1 研究机构共现分析
        4.2.2 核心机构发文统计
        4.2.3 近十年研究机构演进分析
第五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主题分析
    5.1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热点
        5.1.1 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5.1.2 高中心性关键词统计
        5.1.3 研究热点的时区分布
    5.2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主要领域
        5.2.1 基础理论及应用理论领域
        5.2.2 应用技术领域
        5.2.3 工作实践领域
    5.3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趋势的历时分析
        5.3.1 式微型研究主题
        5.3.2 渐强型研究主题
        5.3.3 稳健型研究主题
第六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共被引分析
    6.1 作者共被引关系
    6.2 期刊共被引关系
    6.3 高被引文献统计分析
        6.3.1 高被引期刊论文
        6.3.2 高被引学位论文
第七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7.1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取得的成就
        7.1.1 研究成果增长迅速
        7.1.2 研究领域分布广泛
        7.1.3 核心力量发展稳定
        7.1.4 研究主题与时俱进
    7.2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7.2.1 高质量研究成果较少
        7.2.2 研究领域的比重失衡
        7.2.3 研究主体分布不均匀
        7.2.4 研究内容存在局限性
    7.3 推动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发展的建议
        7.3.1 国家层面
        7.3.2 机构层面
        7.3.3 个人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学术成果零被引分析 ——以国家社科基金:图书情报文献学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1.3 主要内容和框架
    1.4 小结
第2章 研究概况
    2.1 零被引研究进展
        2.1.1 论文零被引率研究
        2.1.2 零被引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2.1.3 睡美人现象研究
    2.2 基金项目概况分析
        2.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发展概况
        2.2.2 基金项目成果计量研究
        2.2.3 基金项目成果零被引研究
    2.3 小结
第3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
    3.3 数据结果
    3.4 小结
第4章 图情档项目零被引论文计量分析
    4.1 零被引基金论文基本概况
        4.1.1 零被引基金论文所属项目的分布情况
        4.1.2 零被引基金论文所属项目的立项年度分布情况
        4.1.3 零被引基金论文发表时间分布情况
        4.1.4 零被引基金论文发表时间与立项时间间隔分布
    4.2 零被引基金论文主题分析
        4.2.1 零被引基金论文标题关键词统计
        4.2.2 零被引基金论文关键词统计
        4.2.3 潜在睡美人文献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图情档零被引项目计量分析
    5.1 零被引项目基本概况
        5.1.1 各类项目的零被引论文分布
        5.1.2 零被引项目立项年度分析
    5.2 零被引项目主题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ESI学科论文的计量分析 ——以包含致谢信息的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调查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4.3 文献计量法
        1.4.4 对比分析法
第2章 研究现状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步骤
        3.2.1 研究样本的确定
        3.2.2 数据来源
        3.2.3 数据处理与清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ESI学科论文的计量分析
    4.1 包含致谢信息论文的年度分布
        4.1.1 农业科学论文致谢信息的年度分布
        4.1.2 微生物学论文致谢信息的年度分布
        4.1.3 空间科学论文致谢信息的年度分布
    4.2 包含致谢信息论文的基金资助机构分布
        4.2.1 农业科学论文致谢信息中资助机构的分布
        4.2.2 微生物学论文致谢信息中资助机构的分布
        4.2.3 空间科学论文致谢信息中资助机构的分布
        4.2.4 重点基金资助机构的分析
    4.3 包含致谢信息论文的主题分布
        4.3.1 农业科学论文致谢信息中研究主题的分布
        4.3.2 微生物学论文致谢信息中研究主题的分析
        4.3.3 空间科学论文致谢信息中研究主题的分析
    4.4 致谢信息的识别结果
        4.4.1 机构识别结果分析
        4.4.2 人名识别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包含致谢信息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
        5.1.2 ESI空间科学是基金资助的重点领域
        5.1.3 ESI微生物学的研究主题变化最为明显
    5.2 研究展望
        5.2.1 本文的创新之处
        5.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5.2.3 本文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术语界定
        2.1.1 社会科学
        2.1.2 国际学术论文
        2.1.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
    2.2 科学交流的类型划分
    2.3 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
        2.3.1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
        2.3.2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原则
        2.3.3 引文分析法
    2.4 Altmetrics的兴起与发展
    2.5 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方法
        2.5.1 科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2.5.2 比较与分类理论
        2.5.3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2.5.4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
        2.5.5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
    2.6 本章小结
3 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与评价框架
    3.1 学术论文影响力
        3.1.1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
        3.1.2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类型
        3.1.3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产生过程
    3.2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
        3.2.1 原生影响因素
        3.2.2 次生影响因素
        3.2.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选取
        3.3.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3.3.3 评价指标体系融合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影响分析
    4.1 论文数量增长变化趋势及与其它国家/地区的比较
        4.1.1 学术论文的年代分布
        4.1.2 学术论文数量的增长变化趋势
        4.1.3 论文数量与其它国家/地区论文数量的比较
    4.2 学科结构与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
        4.2.1 学科结构的论文数量
        4.2.2 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
    4.3 研究机构的论文数量
        4.3.1 高产研究机构
        4.3.2 研究机构合作情况
        4.3.3 第一/通讯作者研究机构
    4.4 来源期刊的论文数量
    4.5 资助基金的论文数量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分析
    5.1 基于期刊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原生影响力
        5.1.1 期刊影响因子的相对转化
        5.1.2 发表时间对篇均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1.3 研究机构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1.4 学术论文篇幅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1.5 基金资助情况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1.6 参考文献数量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2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5.2.1 发表时间对篇均被引频次的影响
        5.2.2 研究机构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5.2.3 学术论文篇幅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5.2.4 基金资助情况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5.2.5 参考文献数量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5.3 基于ESI高水平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5.3.1 基于高被引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5.3.2 基于热门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5.4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的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分析
    6.1 基于使用次数的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
        6.1.1 发表时间对篇均使用次数的影响
        6.1.2 研究机构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6.1.3 基金资助情况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6.1.4 学术论文篇幅与参考文献数量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6.2 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
        6.2.1 Altmetrics论文的数量发展影响分析
        6.2.2 Altmetrics论文的指标特征
        6.2.3 Altmetrics论文的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
        6.2.4 基于Altmetrics指标的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评价
    6.3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的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实证分析
    7.1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与模型
        7.1.1 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7.1.2 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7.1.3 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7.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分析
        7.2.1 影响力与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7.2.2 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7.2.3 研究机构的学术论文影响力
        7.2.4 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影响力
    7.3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10)从建筑期刊探究学科知识生产的演变 ——以《建筑学报》、《建筑师》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研究基础论述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社会变迁与期刊发展
        1.1.2 研究目的:学科动态与现代化进程
        1.1.3 研究意义:学术意义、社会意义与方法意义
    1.2 相关研究成果述要
        1.2.1 对期刊文献特征的研究
        1.2.2 对期刊媒介自身和社会效益的研究
        1.2.3 小结:国内建筑期刊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1.3.2 研究内容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1.3.3 原始数据的来源
        1.3.4 本研究可能的局限
    1.4 论文结构
2 期刊论文生产与作者发文量研究
    2.1 两本期刊历年发行情况
        2.1.1 《建筑学报》历年发行情况
        2.1.2 《建筑师》历年发行情况
    2.2 两本期刊发文量及其年度变化
        2.2.1 《建筑学报》发文量及年度变化
        2.2.2 《建筑师》发文量及年度变化
        2.2.3 小结:两本期刊学术生产情况
    2.3 作者发文量及被引量分析
        2.3.1 《建筑学报》的作者发文量及被引量分析
        2.3.2 《建筑师》的作者发文量及被引量分析
3 作者机构发文量和空间分布研究
    3.1 作者机构分类和发文量研究
        3.1.1 机构分类依据
        3.1.2 《建筑学报》发文机构论文生产总量及年度变化
        3.1.3 《建筑师》发文机构论文生产总量及年度变化
        3.1.4 小结:发文机构论文生产情况
    3.2 高等院校机构的发文量研究
        3.2.1 建筑院校机构研究统计项的延续与扩充
        3.2.2 八大院校在两本期刊上的发文总量
        3.2.3 1954-2014年八大院校在两本期刊上的发文年度总量
    3.3 机构地域空间分布
        3.3.1 机构地域信息录入依据
        3.3.2 《建筑学报》论文生产的地域空间分布
        3.3.3 《建筑师》论文生产的地域空间分布
        3.3.4 小结:发文机构空间分布情况
    3.4 研究对象地域空间分布
        3.4.1 数据采集
        3.4.2 《建筑学报》研究对象地域空间分布
        3.4.3 《建筑师》研究对象地域空间分布
        3.4.4 小结:研究对象空间分布情况
4 关键词、题名名词年度变化研究
    4.1 工作方法说明
        4.1.1 数据采集
        4.1.2 数据整理
        4.1.3 分析方法
    4.2 关键词、题名名词词频概况
        4.2.1 研究情境
        4.2.2 《建筑学报》关键词、题名名词词频概况
        4.2.3 《建筑师》关键词、题名名词词频概况
    4.3 高频关键词年度变化
        4.3.1 数据源分析
        4.3.2 《建筑学报》高频词年度变化
        4.3.3 《建筑师》高频词年度变化
    4.4 关键词研究结果对比
        4.4.1 时间段内高频关键词的对比
        4.4.2 高频关键词年度变化趋势对比
5 结论与展望
    5.1 建筑类知识生产基本状态
        5.1.1 从两本期刊看建筑类知识生产量性分布
        5.1.2 从两本期刊看建筑类知识生产地理分布
        5.1.3 从两本期刊看建筑类知识生产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关键词研究
    5.2 学科知识生产呈现的中国建筑现代化图景与发展趋势
        5.2.1 总结:知识生产历程
        5.2.2 讨论:动态与趋势
        5.2.3 展望:学科发展要求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云南社会科学》1995~2002年论文、引文统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2]“珞珈龙学”研究[D]. 张然. 山东大学, 2020(11)
  • [3]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医药文化文献计量研究[D]. 李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5]对2013-201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分析[D]. 杨超.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6]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D]. 李梦婷. 湖北大学, 2019(05)
  • [7]学术成果零被引分析 ——以国家社科基金:图书情报文献学项目为例[D]. 程竹仪. 南京大学, 2018(01)
  • [8]ESI学科论文的计量分析 ——以包含致谢信息的论文为例[D]. 王小妍.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9)
  • [9]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郭凤娇. 武汉大学, 2017(06)
  • [10]从建筑期刊探究学科知识生产的演变 ——以《建筑学报》、《建筑师》为研究对象[D]. 龙梅. 重庆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1995-2002年云南社科论文被引统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