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捕收剂电化学浮选技术研究

无捕收剂电化学浮选技术研究

一、无捕收剂电化学浮选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普[1](2021)在《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和可浮性研究》文中认为磁黄铁矿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硫铁矿,受缺位固溶体结构的影响,常见的磁黄铁矿主要为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论文从国内较为典型的矿床分别选取了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矿物学特征,并对比两者的浮选行为差异,分析不同晶系磁黄铁矿与药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其可浮性的因素。矿物学特征研究表明: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化学组成有所区别。在接触角测试中,单斜磁黄铁矿接触角整体高于六方磁黄铁矿,疏水性更强。经空气氧化后,自然矿浆p H发生了轻微改变。在硬度测试中,单斜磁黄铁矿表面维氏硬度为247.1kg/mm2,六方磁黄铁矿表面维氏硬度为234.8kg/mm2,且经XPS粉末测试,单斜磁黄铁矿的表明元素Fe、S含量明显高于六方磁黄铁矿。在SEM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单斜磁黄铁矿多以台阶状呈现,而六方磁黄铁矿呈现平滑型条状形貌。在热电性能表征测试中,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在温度区间300-700K范围内,塞贝克系数较小,电导率呈106S/m量级,具金属性质的高电导率。浮选试验研究表明:自诱导条件下,单斜磁黄铁矿最高回收率为71%,六方磁黄铁矿最高回收率为59%,且浮选回收基本2min之内完成。对比使用丁基黄药和乙硫氮捕收剂,确定使用丁基黄药为试验捕收剂,用量为1×10-4mol/L。硫化钠在捕收剂浮选体系下,可发挥抑制剂的作用。硫酸铜能够较好的活化磁黄铁矿,单斜磁黄铁矿回收率提升在10%以内,六方磁黄铁矿回收率提升20%以内。石灰对于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均能发挥很好的抑制作用,单斜磁黄铁矿回收率最低下降约为30%,六方磁黄铁矿回收率最低下降约为35%,但对于经硫酸铜活化后的磁黄铁矿却无法抑制,组合抑制剂腐殖酸钠+氯化钙对于活化后的磁黄铁矿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回收率能够控制在20%以下。从接触角的变化和吸附量测试来看,丁黄能够较好改善矿物表面的疏水性。硫化钠和石灰均能够调节矿物表面的亲水性。从Zeta电位的测定来看,单斜磁黄铁矿的零电点为7.1,六方磁黄铁矿的零电点8.3,阴离子药剂丁基黄药和硫化钠在矿物表面产生了吸附,降低了表面动电位。从红外光谱分析的角度来看,丁基黄药捕收剂与不同晶系磁黄铁矿作用过后的产物都是双黄药,但是由于晶体结构不同,丁基黄药分子与两种矿物表面的的键合力不同,吸附产物虽然相同,吸收峰波数偏移的程度不同。从物性影响因素来看,影响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因素有:自然接触角、杂质元素含量、矿石硬度、塞贝克系数、破裂面微观形貌以及表面元素含量。

张威[2](2016)在《陕西某混合镍矿电化学调控浮选研究》文中指出不同地区镍矿在矿石性质、嵌布特征、伴生关系等方面差异性较大,所采用选别工艺也不尽相同。课题以陕西某混合镍矿为原料,该矿石属岩浆熔离型低品位镍矿,镍品位为0.53%,氧化率为24.60%。由于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蛇纹石和滑石易泥化、天然可浮性好,且与有用矿物共生关系密切难以充分解离,导致现场生产管理困难、药剂制度复杂、生产指标不稳定。为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选别作业药剂制度,提高企业效益提出了电化学调控浮选选矿工艺。常规浮选工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对镍粗精矿品位影响较为显着;硫酸铜和丁基黄药对镍粗精矿产率影响较为显着。综合镍粗精矿产率和品位分析,确定粗选最佳药剂制度为:六偏磷酸钠350g/t,羧甲基纤维素500g/t,硫酸铜360g/t,丁基黄药420g/t。在此条件下,常规浮选工艺最终可获得品位为5.12%,产率为6.83%,回收率为68.57%的镍精矿。电化学调控浮选工艺最佳条件:DHN用量为150 g/t,硫酸铜用量为20 g/t,六偏磷酸钠用量为290 g/t,羧甲基纤维素用量420 g/t,丁基黄药用量240g/t。在此条件下,以原矿品位0.53%,其中硅酸镍含量高达18%的镍矿石为原料,最终可获得产率为7.12%,品位为5.20%,回收率为72.60%的镍精矿。与常规浮选工艺相比,电化学浮选调控浮选工艺所得镍精矿产率可提高0.29%,品位增加0.08%,回收率可提高4.03%;丁基黄药用量可降低42.8%,硫酸铜用量减少94.44%。以矿山现有生产能力计,电化学调控浮选工艺每天可节约药剂成本27090元,镍精矿增产每天可多获产值62590元,经济效益明显。通过zeta电位测试、FTIR、XPS等现代检测手段对药剂作用前后的矿物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随DHN用量增加,ζ电位负向增大,有助于DHN和丁基黄药在矿物表面作用。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在矿物表面先生成黄原酸盐和丁基黄药分子分子,其次为双黄药。DHN对丁基黄药在矿物表面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HS-与黄原酸根在矿物表面阳极区的竞争吸附。XPS结果显示,DHN与矿物表面作用后形成的疏水性物质主要为单质硫和多硫化物。

王花[3](2016)在《从程潮铁尾矿中回收黄铁矿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尾矿是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排放量大和利用率低两大显着特点。铁尾矿的综合利用可以节约资源,防止水质污染,延长尾矿库服务年限。程潮铁尾矿年产生量达到500万吨左右,大量尾矿的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污染环境。论文针对程潮铁尾矿含黄铁矿较高的特点,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铁尾矿回收黄铁矿浮选过程中的药剂制度,包括常规浮选试验和电化学浮选试验,并对黄铁矿与药剂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从程潮铁尾矿中回收黄铁矿,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铁尾矿的整体利用。常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程潮铁尾矿回收硫的粗选试验中,浮选时间是硫粗精矿回收率的最显着影响因素,2#油用量是硫粗精矿回收率的显着影响因素,硫酸铜用量和丁基黄药用量是该硫粗精矿回收率的不显着影响因素。在硫酸铜用量为800g/t,丁基黄药用量为330g/t,2#油用量为120g/t的最佳药剂制度下,采用一粗一精二扫的闭路试验流程,可获得产率为26.68%、品位为48.36%、回收率为83.93%的硫精矿。电化学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程潮铁尾矿回收硫的粗选试验中,浮选时间是硫粗精矿回收率的最显着影响因素,2#油用量和硫化钠用量是硫粗精矿回收率的显着影响因素。在硫化钠用量为550g/t,丁基黄药用量为125g/t,2#油用量为70g/t的最佳药剂制度下,采用一粗一精二扫的闭路试验流程,可获得产率为26.54%、品位为48.64%、回收率为83.45%的硫精矿。本文利用Zeta电位、红外和XPS等检测手段,对黄铁矿纯矿物与药剂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蒸馏水中(p H=6.5),单独使用硫化钠并不能实现黄铁矿无捕收剂浮选,可能是因为黄铁矿表面生成的S单质含量较少;丁基黄药在黄铁矿表面发生反应,生成黄原酸铁疏水性物质,从而实现对黄铁矿的捕收性能。

罗仙平,韩统坤,马鹏飞,程琍琍[4](2015)在《镍黄铁矿无捕收剂浮选行为及表面氧化电化学》文中提出运用单矿物浮选和循环伏安曲线研究镍黄铁矿在无捕收剂条件下浮选行为及表面氧化电化学过程。结果表明,在4.0<p H<11.0时,镍黄铁矿表面容易发生适度氧化生成大量疏水性单质硫,矿物表面疏水实现无捕收剂可浮,对应的电位区间为110386 m V。在强碱条件下,镍黄铁矿表面前期氧化生成的疏水性单质硫易深度氧化为高价亲水化合物致钝层,阻碍电化学反应的继续进行,使镍黄铁矿无捕收剂可浮性变差。

黄水鹏[5](2014)在《铅锑锌硫化矿高浓度与电位调控浮选的研究》文中指出摘要:本论文根据大厂锡石多金属硫化矿贫矿石的性质特点,以及原来选矿生产和工艺上存在的难题,针对矿石中各种硫化矿物可浮性差异较大的特点,研究高浓度开路浮选技术,并引入矿浆电位调控,解决铁闪锌矿与硫铁矿、脆硫铅锑矿之间与硫-锌之间的通过浮选的方法分离的问题。此前,国内外对铅锑锌硫化矿物的矿浆电位调控浮选的研究相对比较少。本论文研究了大厂的铁闪锌矿和脆硫铅锑矿在乙硫氮和丁黄药体系下的浮选行为,研究了矿浆电位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研究表明脆硫锑铅矿在以乙硫氮或丁黄药为捕收剂时,脆硫锑铅矿在pH小于10时,可浮性都很好,在pH大于10可浮性开始急剧下降;在酸性条件下(pH小于5)铁闪锌矿拥有比较好的可浮性,但是其可浮性随着pH的升高,开始急剧降低。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在酸性条件下的可浮电位区间(Eh(1)<Eh<Eh(u))要宽于碱性条件下的可浮电位区间,且铁闪锌矿碱性条件下,无论如何调整矿浆电位均无可浮性。在一定的pH、电位、药剂制度下可实现铁闪锌矿和脆硫铅锑矿的分离。通过动电位、红外光谱、循环伏安、塔菲尔曲线研究了铁闪锌矿和脆硫锑铅矿与捕收剂乙硫氮和丁黄药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用乙硫氮和丁黄药做捕收剂时,铁闪锌矿和脆硫锑铅矿表面生成了捕收剂金属盐,并以化学吸附的方式吸附在矿物表面,且乙硫氮的选择性比较强,可作为铁闪锌矿和脆硫锑铅矿分离的捕收剂。以大厂92号矿体为对象,研究了铁闪锌矿和脆硫锑铅矿的分离,运用高浓度电位调控浮选技术实现铁闪锌矿和脆硫锑铅矿的分离,试验所得铅精矿中铅的品位为24.82%,锑的品位为20.91%,回收率分别为80.26%、81.08%;锌精矿的品位为46.75%,回收率为89.07%。

陶红标[6](2014)在《高碱体系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浮选分离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是我国锑和铅的重要来源,两者可浮性相近,难以分离。针对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混合矿的浮选分离问题,本文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溶液化学计算、吸附量测定、红外光谱测试、接触角测定、循环伏安扫描曲线和塔菲尔曲线测试手段进行了高碱体系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混合矿浮选分离的研究。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矿浆pH值、次氯酸钙用量、乙硫氮浓度和矿浆电位对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最终确定两者的最佳分离条件为:饱和石灰水调节矿浆pH为11-12、矿浆电位约50mV、次氯酸钙1.2×10-5mol/L、乙硫氮1.0×10-4mol/L溶液化学计算、吸附量测定、红外光谱及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中性环境,乙硫氮在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表面都能发生吸附并生成PbD2,吸附类型属Langmuir型单分子层吸附。高碱体系中,由于OH-和CaOH+在脆硫锑铅矿表面吸附强烈,且次氯酸钙的加入进一步加速了其表面的氧化,导致乙硫氮与脆硫锑铅矿的相互作用变得很微弱;而方铅矿表面性质受其影响较小,乙硫氮对方铅矿仍有很强的吸附和捕收能力。循环伏安扫描曲线和塔菲尔测试结果表明:乙硫氮与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的作用都是一个电化学过程,且高pH体系对方铅矿表面的电化学性质及乙硫氮与方铅矿的作用没有明显影响;对于脆硫锑铅矿,高碱体系中,由于自身氧化、OH-和CaOH+等的特性吸附,其表面会生成非电活性的羟基化合物及低导电性的钙系化合物,阻碍了电极表面电子的进一步传递,且使得乙硫氮难以在脆硫锑铅矿表面吸附并发生反应,最终导致其可浮性急剧下降。方铅矿与脆硫锑铅矿混合精矿的浮选分离试验表明:高碱高钙-乙硫氮体系可以实现两者的有效分离。最终获得了铅品位为72.09%,回收率为50.96%的铅精矿;锑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0.89%和76.67%、铅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40.84%和37%的锑精矿

夏忠勇[7](2013)在《不同海拔下铅锌硫化矿浮选电化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铅、锌等有色金属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铅锌等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西部高原铅锌矿产资源量大,但矿山大多采用传统生产工艺,铅锌分离精度差,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电位调控浮选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不仅分离效率高、工艺流程短,而且生产成本低,对高原地区铅锌矿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与不同海拔对铅锌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的影响有关的研究很少。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和生产的意义。本文在北京(海拔52米)、西宁(海拔2261米)、锡铁山(海拔3100米)三个不同海拔点通过磨矿实验,研究了铅锌硫化矿磨矿过程中的电化学;通过浮选实验,研究了浮选过程中电位对铅锌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探讨。最后考查了锡铁山选矿厂的生产实际。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对不同海拔条件下铅锌硫化矿浮选过程的电化学研究表明:1)酸性条件下方铅矿与闪锌矿都易浮,不利于二者的分离;在碱性条件下二者的可浮性相差大,有利于分离。2)方铅矿与闪锌矿分离的最佳条件是:pH>11.2,乙硫氮为捕收剂,Eh<130mv。3)随着海拔的升高,方铅矿与闪锌矿的分离区间变大,分离效果变好。(2)对不同海拔条件下铅锌硫化矿磨矿过程的电化学研究表明:1)无论方铅矿还是闪锌矿,铁介质磨矿时,矿浆溶氧随pH值的升高先快速升高后降低,在pH=8.06时溶氧量最大。在pH=4.46时溶氧很低,原因是该条件磨矿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还原性的铁屑及Fe2+,消耗了矿浆中的氧。浮选结束时的矿浆溶氧要明显高于磨矿结束时的矿浆溶氧,这是由于在浮选的过程中不断向矿浆充气,氧化了还原性物质的结果。2)对矿浆电位和方铅矿闪锌矿的回收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pH值,其次是磨矿介质和海拔。当用铁介质磨矿时,磨矿时间影响也比较大;用瓷介质磨矿时,磨矿时间影响不大。捕收剂添加地点影响不大。用石灰调整pH值的结果与用pH缓冲溶液的结果一致。3)随着海拔的升高,矿浆溶氧降低,矿浆电位降低,方铅矿的回收率升高,闪锌矿的回收率降低。(3)理论探讨表明:采用电化学调控浮选工艺,高pH值能使闪锌矿表面氧化生成亲水物质而抑制。高海拔条件下矿浆溶氧量低,导致矿浆电位低,而这较低的电位对方铅矿与乙硫氮反应生成金属捕收剂盐的影响很小,故不会对方铅矿的浮选产生影响。但低电位对D2的生成不利,且海拔越高,电位越低,D2越难生成,而要使闪锌矿浮选,则需大量D2,故对闪锌矿的浮选越不利,这正好有利于方铅矿与闪锌矿浮选分离。(4)生产实践表明,海拔3100米的锡铁山选矿厂采用电化学调控浮选,不仅比传统工艺流程短,生产指标好,而且比其他的低海拔地区采用电位调控浮选工艺的选厂生产指标也好,与理论探讨相一致。

何名飞[8](2012)在《滇东南含锡难处理铅锌矿选矿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滇东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富含锡、银、铟、铅、锌、钨、铜等有价金属,滇东南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个旧、白牛厂、都龙3个矿区。本论文以云南蒙自白牛厂含锡难处理铅锌硫化矿物为研究对象,全面详细地考察了各种硫化矿物的浮选行为以及锡矿物的浮选性能,在此基础上,对此类矿石的浮选分离流程结构进行了设计,形成了滇东南含锡难处理铅锌矿选矿关键技术,并成功用于生产实践,为矿山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可行依据。对白牛厂铅锌硫化矿的硫化矿物方铅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和毒砂浮选行为进行研究,基本查明了五种矿物浮选行为:丁基黄药、乙硫氮、丁铵黑药、苯胺黑药对五种矿物表现不同的捕收能力,在弱碱性条件下,使用苯胺黑药作捕获收剂,对方铅矿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能;乙硫氮在高碱条件下对方铅矿捕收能力强,而对其它硫化矿物捕收能力弱;丁铵黑药选择性最差。浮选行为与矿浆电位的关系研究表明:以苯胺黑药为捕收剂,0.05-0.02mV电位区间有利于方铅矿与其它四种硫化矿分离;以乙硫氮为捕收剂,石灰调节矿浆pH=12.0,电位低于0.175V时,方铅矿可以与其它四种硫化矿物分离。应用电化学测试、红外光谱测试、循环伏安法测试等多种现代表面测试技术,研究了矿物在有捕收剂存在条件下的表面氧化机理,探讨了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吸附反应和矿物表面生成物的种类。锡石试验研究表明,水杨羟肟酸对微细粒锡石的捕收效果好,且用量也少,但水杨羟肟酸对石英的捕收能力也很强;选择木质素作石英、方解石抑制剂,此药剂抑制效果明显,对锡石的浮选影响不大。重选分级所有溢流样,经过浓缩脱泥脱硫,通过浮选,锡精矿锡的品位45.71%,锡的回收率73.46%。采用浮选柱,锡精矿的品位可以达到42.68%,回收率82.87%。与浮选机相比,不仅选矿指标好,且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简单,选矿成本大大降低。重选试验结果表明,白牛厂矿由于含硫高,需脱完硫之后再重选效果比较好,锡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都要高,大部分的硫精矿也得到了回收,有利于资源综合回收。针对白牛厂矿区主要产出两种不同类型的铅锌硫化矿,一种矿银含量高(100g/t),另一种矿银含量低(65g/t)。开发出了低碱电位调控浮选与高碱电位调控浮选。高碱电位调控浮选是在矿浆pH大于12,矿浆电位在130mV左右,使用黄药与乙硫氮作捕收剂,石灰作pH调整剂,使铅矿物与其它矿物达到浮选分离的目的。高碱流程药剂制度简单,但对于含银高的铅锌矿,使用此方法银的回收率低。使用苯胺黑药与乙硫氮作选铅的捕收剂,硫酸锌与亚硫酸钠作抑制剂,在低碱电位调控下选铅,银的回收率大副度提高。两种生产工艺流程铅锌都获得了较好的生产指标,2010年1-11月份二选厂主要处理含银高白羊段铅锌矿,铅精矿品位达52.62%,铅回收率83.67%,银回收率60.47%;锌精矿品位达44.70%,锌回收率93.59%。三选厂2010年6-11月份主要处理含银低的对门山段铅锌矿,铅精矿品位达56.13%,铅回收率80.15%,银回收率51.12%;锌精矿品位达45.31%,锌回收率91.24%。铅锌精选作业采用浮选柱与浮选机相比,铅精矿品位提高了8%,锌精矿品位提高5%。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复杂硫化矿的电化学浮选行为,有助于推动电位调控浮选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形成新的多金属复杂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先进技术。本研究得到了中南大学产业化基地—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

徐其红[9](2011)在《硫化铜矿电位调控浮选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某矿山矿石属于性质复杂的铜硫矿石,该矿石矿物组成复杂,尤其是铜矿物种类繁杂,有8种之多。矿物结构构造也复杂多样,嵌布粒度为不等粒嵌布,跨中、细、微三个粒级,以中、细粒为主,矿物单体解离度差。因此,该矿石铜硫分离困难。本文主要以电化学调控技术为指导思想,研究复杂铜硫低碱分离技术,寻找适合复杂铜硫高选择性浮选分离的药剂和工艺流程。首先通过对黄铜矿、黄铁矿单矿物各种浮选进行了研究,全面的了解两种矿物各种浮选电化学性质。然后以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为指导,根据对实际矿物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成功的研发出适合复杂铜硫矿的电位调控低碱分离技术。为了能较好的解释捕收剂(QX)的作用机理,通过紫外光谱测试以及红外光谱测试,对捕收剂与矿物表面作用前后进行分析。此外还通过热力学分析阐明黄铜矿、黄铁矿表面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三种诱导浮选行为中,捕收剂诱导浮选行为最好,其次为硫诱导无捕收剂浮选,自诱导可浮性最差。黄铜矿、黄铁矿在中性矿浆条件下可浮性较好,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浮性变差,特别是在强酸、强碱性条件下可浮性较差。②在以QX为捕收剂的条件下,硫代硫酸钠(Na2S2O3)、次氯化钙(Ca(ClO)2)、石灰(CaO)三种抑制剂,以石灰(CaO)抑制效果为最佳。③黄铜矿与黄铁矿的分离,矿浆电位的选择非常重要,但同时pH值、药剂与矿浆电位之间的匹配也很重要,只要三者之间匹配,两种矿物就可以被分离。④通过紫外光谱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表明:黄铜矿在有无抑制剂石灰(CaO)的条件下,捕收剂QX在黄铜矿表明吸附都较明显,但黄铁矿在有抑制剂石灰(CaO)的条件下,捕收剂QX在其表面的吸附不明显。⑤热力学分析表明:只要矿浆电位合适,两种矿物在整个pH范围内,都有可能氧化为单质硫S0。⑥实际矿石采用分步优先中矿再磨精选流程,以QX为捕收剂,抑制剂石灰(CaO)为电位、pH调整剂,较好的适用了实际矿石复杂的性质,可以得到品位18.43%、回收率87.54%的铜精矿。

高立强[10](2011)在《黄铜矿—闪锌矿浮选电化学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贫、细、杂矿石较多,选别作业难度也日益加大,特别是对于铜锌共生矿,由于铜离子是闪锌矿的活化剂,从而增加了两种矿物的浮选分离难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探索黄铜矿和闪锌矿的电位调控浮选分离的可行性。本论文以江西德兴铜矿的黄铜矿和青海锡铁山铅锌矿的闪锌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外控电位对黄铜矿和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找出外控电位下,黄铜矿和闪锌矿电位调控浮选分离的最佳分离条件;同时考察了磨矿过程对黄铜矿和闪锌矿矿浆电位和浮选行为影响,并进行原生电位调控浮选分离试验研究;通过电化学测试,分析了黄铜矿和闪锌矿表面电化学反应和生成的疏水产物。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1、黄铜矿和闪锌矿在理想的热力学体系上可以进行无捕收剂分离,但是在实际浮选矿浆体系中很难使黄铜矿和闪锌矿达到无捕收剂有效分离。2、外控电位调控浮选,在碱性介质、低电位、添加捕收剂的条件下,有利于黄铜矿和闪锌矿浮选分离。Z-200是铜锌分离的优良捕收剂。在[Z-200]=1×10-4mol/LpH=10.05时,黄铜矿和闪锌矿最佳的分离电位区间为-48mV~-210mV。在Eh=-200 mV时,铜精矿中铜回收率可以达到84.40%,而铜精矿中的锌占有率为24.29%。外控电位与传统浮选因素进行匹配,在[Z-200]=1×10-4mol/L、pH=10.05时添加ZnSO4抑制剂扩大了黄铜矿和闪锌矿浮选分离电位区间,达到.-30mV~-240mV.同时提高浮选分离指标,使分离效果更好。在Eh=-200 mV时、铜精矿中铜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4.75%,而锌的占有率下降到17.97%;3、瓷介质磨矿时,黄铜矿和闪锌矿矿浆电位随着pH增大而降低,铁介质磨矿时黄铜矿和闪锌矿随着矿浆pH升高先升高再下降。延长磨矿时间可使矿浆电位变低。捕收剂的添加也降低了矿浆电位,但降幅不大。4、矿浆pH对闪锌矿浮选行为影响很大,回收率随着pH升高迅速下降。瓷介质磨矿,延长磨矿时间增加可升高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回收率;铁介质磨矿,延长磨矿时间可降低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回收率,对闪锌矿的影响较大。对黄铜矿来说,不论瓷介质磨矿还是铁介质磨矿,捕收剂加在磨机中的浮选回收率要高于加在浮选槽中;对于闪锌矿,不论瓷介质磨矿还是铁介质磨矿,捕收剂加在浮选槽中的浮选回收率均高于加在磨机中。5、人工混合矿原生电位调控浮选最佳分离条件是:选择铁球作为磨矿介质,将药剂直接加入磨机中,初始pH=11,磨矿时间为10min, [Z-200]=0.5×10-4mol/L矿浆电位Eh=-63mV,分离结果是铜精矿中铜回收率为87.43%,锌占有率为26.61%。锌精矿中铜的占有率为12.57%。若添加少量ZnSO4做为锌抑制剂,可以获得更好的原生电位调控浮选分离效果,铜精矿中铜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1.66%,而锌的占有率下降到19.03%;锌精矿中锌的回收率也达到了80.97%,铜的占有率也降到了8.34%。6、随着pH值增大,黄铜矿的腐蚀电位Ecorr负方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Icorr也增大,说明碱性介质更有利于阳极反应,可以提高黄铜矿表面电化学反应速率;随着pH值增大,闪锌矿的腐蚀电位Ecorr负方向移动,而腐蚀电流密度Icorr也减小,说明碱性介质有利于阳极反应,但生产大量亲水性物质沉积在矿物表面降低了闪锌矿表面电化学反应速率。黄铜矿在广泛pH范围表面的氧化产物中都有元素硫S0的存在,但碱性介质中,元素硫S0的生成量不多。闪锌矿在酸性介质中,表面的氧化产物中有元素硫S0,并且能够稳定存在。在碱性,特别是强碱性介质中闪锌矿自身发生了强烈的氧化,不能生成稳定存在的元素硫S0。从矿物晶体构造和吸附量测试推断,Z-200化学吸附于黄铜矿表面,在闪锌矿表面既有化学吸附又有物理吸附。

二、无捕收剂电化学浮选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捕收剂电化学浮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和可浮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磁黄铁矿资源
        1.1.1 硫铁矿资源
        1.1.2 磁黄铁矿的矿物性质
        1.1.3 不同产地磁黄铁矿的研究意义
    1.2 磁黄铁矿矿物的化学标型特征
    1.3 磁黄铁矿的物性特征研究现状
    1.4 磁黄铁矿的氧化和溶解
        1.4.1 磁黄铁矿的氧化
        1.4.2 磁黄铁矿的溶解
    1.5 磁黄铁矿浮选技术与理论进展
        1.5.1 磁黄铁矿浮选工艺研究现状
        1.5.2 磁黄铁矿浮选药剂研究现状
        1.5.3 磁黄铁矿浮选理论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单矿物试样来源与制备
        2.1.2 试样分析
    2.2 实验仪器及试验药剂
        2.2.1 试验仪器
        2.2.2 试验药剂
    2.3 研究方法
        2.3.1 单矿物浮选试验
        2.3.2 磁黄铁矿的化学组成分析
        2.3.3 矿浆初始pH值测试
        2.3.4 矿物接触角测定
        2.3.5 矿物动电位的测定
        2.3.6 矿物塞贝克系数的测定
        2.3.7 矿物硬度的测定
        2.3.8 矿物破裂形貌分析
        2.3.9 红外光谱测试
        2.3.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2.3.11 紫外光谱分析及吸附量测定
第三章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研究
    3.1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成因及产状
        3.1.1 单斜磁黄铁矿的成因及产状
        3.1.2 六方磁黄铁矿的成因及产状
    3.2 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性研究
        3.2.1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化学组成
        3.2.2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单矿物的自然pH值
        3.2.3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硬度测试
        3.2.4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接触角
        3.2.5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塞贝克系数测定
        3.2.6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破裂面形貌
        3.2.7 磁黄铁矿的XPS分析及表面铁原子相对含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研究
    4.1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自诱导浮选行为
        4.1.1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无捕收剂浮选
        4.1.2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浮选速率
    4.2 捕收剂作用下不同成因磁黄铁矿的可浮性研究
        4.2.1 捕收剂用量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2.2 丁黄在不同pH条件下对磁黄铁矿浮选回收率的影响
    4.3 硫化钠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3.1 硫化钠用量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3.2 硫化钠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4 硫酸铜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4.1 硫酸铜用量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4.2 经硫酸铜活化后的磁黄铁矿可浮性表现
    4.5 抑制剂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5.1 石灰用量对未经硫酸铜活化的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5.2 石灰用量对经硫酸铜活化的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5.3 组合抑制剂用量对经硫酸铜活化单斜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5.4 组合抑制剂用量对经硫酸铜活化六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可浮性差异的机理研究
    5.1 磁黄铁矿表面润湿性及表面自由能变化与浮游性的关系
        5.1.1 捕收剂浓度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表面接触角大小的影响
        5.1.2 不同液相中磁黄铁矿表面自由能与可浮性的关系
        5.1.3 抑制剂浓度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接触角的影响
    5.2 不同成因磁黄铁矿的吸附机理研究
        5.2.1 丁黄捕收剂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吸附机理研究
        5.2.2 调整剂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吸附机理研究
    5.3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表面电性
    5.4 红外光谱分析
    5.5 塞贝克系数与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关系
    5.6 杂质含量与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关系
    5.7 破裂面形貌及表面Fe原子相对含量与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关系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陕西某混合镍矿电化学调控浮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镍的性质及资源概况
        1.1.1 镍的性质及用途
        1.1.2 镍资源概况及矿床特点
    1.2 镍选矿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2.1 镍选矿工艺有待进一步完善
        1.2.2 高效环保型镍选矿药剂仍处于研发推广阶段
        1.2.3 镍选矿设备研究始终受到重视
    1.3 电化学调控浮选技术有待推广
        1.3.1 电化学调控浮选技术提出
        1.3.2 电化学调控浮选影响因素复杂
        1.3.3 电化学调控浮选推广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1.4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2 试样、药剂及研究方法
    2.1 矿样采集与制备
        2.1.1 试验样制备
        2.1.2 富镍黄铁矿制备
    2.2 试剂和试验仪器
    2.3 试验研究方法
        2.3.1 工艺矿物学研究
        2.3.2 富镍黄铁矿浮选试验
        2.3.3 检测方法
    2.4 技术线路
3 陕西某混合镍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3.1 矿石化学成分分析
        3.1.1 原矿X荧光分析
        3.1.2 原矿多元素分析
        3.1.3 镍物相分析
    3.2 矿物结构与构造
        3.2.1 有用矿物岩矿特性及共生关系
        3.2.2 脉石岩矿特性及共生关系
    3.3 本章小结
4 常规浮选试验
    4.1 粗选正交试验研究
        4.1.1 各因素及水平设计
        4.1.2 试验结果及初步分析
        4.1.3 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4.1.4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4.1.5 正交试验结果线性回归分析
    4.2 精选条件试验
    4.3 开路试验
    4.4 常规浮选闭路试验
    4.5 本章小结
5 电化学调控浮选试验
    5.1 电化学调控浮选条件试验
        5.1.1 电化学调控剂DHN用量试验
        5.1.2 丁基黄药用量试验
        5.1.3 硫酸铜用量试验
        5.1.4 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
        5.1.5 羧甲基纤维素用量试验
        5.1.6 浮选时间试验
        5.1.7 DHN添加方式试验
        5.1.8 精选条件试验
    5.2 电化学调控浮选开路试验
        5.2.1 流程一开路试验
        5.2.2 流程二开路试验
    5.3 电化学调控浮选闭路试验
    5.4 精矿产品质量检测
    5.5 不同工艺经济效益概算
        5.5.1 不同浮选工艺药剂成本核算
        5.5.2 不同浮选工艺生产效益核算
    5.6 本章小结
6 DHN对富镍黄铁矿表面性质及可浮性影响
    6.1 富镍黄铁矿可浮性试验
        6.1.1 DHN对富镍黄铁矿可浮性影响
        6.1.2 丁基黄药用量对富镍黄铁矿可浮性影响
        6.1.3 DHN用量对丁基黄药浮选体系中富镍黄铁矿可浮性影响
        6.1.4 不同粒级富镍黄铁矿可浮性差异
    6.2 DHN对矿物表面性质影响
        6.2.1 DHN用量对富镍黄铁矿ζ电位影响
        6.2.2 pH对富镍黄铁矿ζ电位影响
        6.2.3 富镍黄铁矿样品矿物表面红外光谱分析
        6.2.4 富镍黄铁矿样品矿物表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从程潮铁尾矿中回收黄铁矿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铁尾矿利用现状
        1.1.1 铁尾矿资源概况
        1.1.2 铁尾矿的特点
        1.1.3 铁尾矿综合利用现状
        1.1.4 铁尾矿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 黄铁矿资源现状及选矿工艺现状
        1.2.1 黄铁矿资源概况
        1.2.2 黄铁矿物理化学性质及可浮性
        1.2.3 黄铁矿回收的选矿工艺现状
        1.2.4 黄铁矿回收工艺优缺点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2 试验材料、设备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铁尾矿
        2.1.2 黄铁矿纯矿物
    2.2 试验主要设备及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铁尾矿浮选试验
        2.3.2 纯矿物浮选试验
    2.4 检测方法
        2.4.1 矿物表面Zeta电位测试
        2.4.2 矿物表面红外光谱检测
        2.4.3 矿物表面XPS检测
3 从程潮铁尾矿中回收黄铁矿的浮选试验研究
    3.1 常规浮选试验
        3.1.1 常规浮选粗选条件试验
        3.1.2 常规浮选粗选正交试验
        3.1.3 开路试验
        3.1.4 闭路试验
    3.2 电化学浮选试验
        3.2.1 电化学浮选粗选条件试验
        3.2.2 电化学浮选粗选正交试验
        3.2.3 开路试验
        3.2.4 闭路试验
    3.3 电化学浮选试验与常规浮选试验对比
    3.4 不同浮选工艺经济效益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黄铁矿浮选机理探讨
    4.1 黄铁矿纯矿物条件试验
        4.1.1 捕收剂用量试验
        4.1.2 硫化钠用量试验
        4.1.3 硫酸铜用量试验
    4.2 溶液化学分析
        4.2.1 Na_2S溶液化学分析
        4.2.2 丁基黄药溶液化学分析
    4.3 黄铁矿表面性质分析
        4.3.1 黄铁矿试样的Zeta电位检测
        4.3.2 黄铁矿试样的红外光谱检测
        4.3.3 黄铁矿试样的XPS检测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镍黄铁矿无捕收剂浮选行为及表面氧化电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方法
    1. 1试样与药剂
    1. 2单矿物试验
    1. 3电化学试验
2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p H值对镍黄铁矿无捕收剂浮选行为的影响
    2. 2循环伏安扫描曲线
3结论

(5)铅锑锌硫化矿高浓度与电位调控浮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硫化矿物浮选研究发展的历程
    1.2 硫化矿物电位调控浮选中调控矿浆电位的方法
        1.2.1 化学方法调控矿浆的电位
        1.2.2 外加电场法调控矿浆的电位
    1.3 硫化矿物浮选电化学的理论
        1.3.1 无捕收剂浮选电化学理论
        1.3.2 捕收剂作用的混合电位机理
        1.3.3 硫化矿物调整剂的浮选电化学
    1.4 铁闪锌矿、脆硫锑铅矿的矿石性质和浮选电化学的研究现状
        1.4.1 脆硫锑铅矿的矿石性质和浮选电化学的研究现状
        1.4.2 铁闪锌矿的矿石性质和电化学浮选的研究现状
2 试验试样、设备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试样
    2.2 试验药剂
    2.3 试验设备
    2.4 试验方法
        2.4.1 纯矿物浮选试验
        2.4.2 实际矿物浮选试验
        2.4.3 动电位试验
        2.4.4 红外光谱分析试验
        2.4.5 电化学试验
3 大厂硫化矿物的浮选性质研究
    3.1 硫化矿物的无捕收剂浮选性质
    3.2 硫化矿物的捕收剂诱导浮选
        3.2.1 硫化矿物的丁黄药诱导浮选
        3.2.2 硫化矿物的乙硫氮诱导浮选
    3.3 硫酸铜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
    3.4 抑制剂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
        3.4.1 硫酸锌和焦亚硫酸钠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
        3.4.2 石灰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
    3.5 矿浆电位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
        3.5.1 矿浆电位对丁黄药诱导浮选的影响
        3.5.2 矿浆电位对乙硫氮诱导浮选的影响
    3.6 混合矿的分离试验
    3.7 本章小结
4 铅锑锌硫化矿物与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4.1 硫化矿物与药剂作用的动电位研究
        4.1.1 硫化矿物表面动电位与pH的关系
        4.1.2 丁黄药体系下硫化矿物表面动电位与pH的关系
        4.1.3 乙硫氮体系下硫化矿物表面动电位与pH的关系
    4.2 硫化矿物与药剂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4.2.1 硫化矿物与丁黄药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4.2.2 硫化矿物与乙硫氮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铅锑锌硫化矿物电化学机理的研究
    5.1 铅锑锌硫化矿物的循环伏安研究
        5.1.1 脆硫锑铅矿与丁黄药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5.1.2 铁闪锌矿与丁黄药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5.1.3 脆硫锑铅矿与乙硫氮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5.1.4 铁闪锌矿与乙硫氮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5.2 铅锑锌硫化矿物的塔菲尔曲线研究
        5.2.1 铅锑锌硫化矿物与丁黄药作用的塔菲尔曲线研究
        5.2.2 铅锑锌硫化矿物与乙硫氮作用的塔菲尔曲线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试验研究
    6.1 矿物的性质
    6.2 硫化矿混合浮选试验研究
        6.2.1 磨矿细度试验
        6.2.2 矿浆浓度对硫化矿混合浮选的影响
        6.2.3 混合浮选开路试验
        6.2.4 混合浮选闭路试验
    6.3 脆硫锑铅矿的浮选分离试验
    6.4 铁闪锌矿的浮选分离试验
    6.5 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的全闭路试验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高碱体系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浮选分离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矿物浮选简介
    1.2 电位调控浮选理论
        1.2.1 无捕收剂浮选
        1.2.2 捕收剂与硫化矿作用的电化学理论
        1.2.3 浮选抑制的电化学
    1.3 铅、锑性质及用途
        1.3.1 铅的性质及用途
        1.3.2 锑的性质及用途
    1.4 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的矿石性质及浮选行为研究现状
        1.4.1 方铅矿的矿石性质及浮选行为研究现状
        1.4.2 脆硫锑铅矿的矿石性质及浮选行为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矿样
        2.1.1 单矿物矿样
        2.1.2 实际矿石矿样
    2.2 试验药剂与设备
        2.2.1 试验药剂
        2.2.2 试验所用设备
    2.3 矿物电极
    2.4 研究方法
        2.4.1 单矿物浮选试验
        2.4.2 实际矿石浮选试验
        2.4.3 吸附量测定
        2.4.4 红外光谱分析
        2.4.5 表面接触角测定
        2.4.6 电化学测试
3 乙硫氮体系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浮选行为
    3.1 pH值对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3.2 乙硫氮浓度对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3.3 次氯酸钙用量对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3.4 矿浆电位对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3.5 高碱高钙乙硫氮体系人工混合矿分离试验
    3.6 本章小结
4 乙硫氮在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表面的吸附研究
    4.1 溶液化学计算
        4.1.1 Barsky常数
        4.1.2 钙离子浓度组分图
    4.2 乙硫氮的药剂机理研究
        4.2.1 乙硫氮的化学反应特性
        4.2.2 乙硫氮溶液的标准曲线
        4.2.3 乙硫氮的红外光谱特征
    4.3 吸附量测定讨论捕收剂与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的相互作用
        4.3.1 乙硫氮在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表面的吸附等温线及模型
        4.3.2 pH值对乙硫氮在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4.3.3 次氯酸钙用量对乙硫氮在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4.4 乙硫氮与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相互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4.4.1 不同体系乙硫氮对方铅矿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4.4.2 不同体系乙硫氮对脆硫锑铅矿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4.5 乙硫氮吸附对方铅矿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4.5.1 pH值对方铅矿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4.5.2 乙硫氮浓度对方铅矿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4.5.3 次氯酸钙用量对方铅矿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乙硫氮与方铅矿及脆硫锑铅矿作用的电化学机理
    5.1 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表面氧化的研究
        5.1.1 矿物表面热力学平衡计算
        5.1.2 方铅矿及脆硫锑铅矿表面氧化的热力学分析
        5.1.3 方铅矿电极表面氧化的电化学研究
        5.1.4 脆硫锑铅矿电极表面氧化的电化学研究
    5.2 乙硫氮在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电极表面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5.2.1 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与乙硫氮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分析
        5.2.2 乙硫氮在方铅矿电极表面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5.2.3 乙硫氮在脆硫锑铅矿电极表面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实际矿石浮选分离试验
    6.1 原矿性质
        6.1.1 原矿成分
        6.1.2 矿物组成及铅和锑的赋存状态
    6.2 试验结果和分析
        6.2.1 粗选条件试验
        6.2.2 浮选分离试验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不同海拔下铅锌硫化矿浮选电化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文献综述
        1.1.1 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的发展
        1.1.2 硫化矿的特点
        1.1.3 硫化矿-水体系的研究
        1.1.4 硫化矿-水-捕收剂体系的研究
        1.1.5 硫化矿-水-调整剂体系的研究
        1.1.6 磨矿过程中的电化学
        1.1.7 硫化矿的新分类
        1.1.8 铅锌硫化矿电化学调控浮选现状
        1.1.9 氧在硫化矿浮选中的重要作用
    1.2 选题依据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 浮选实验方法
    2.3 磨矿实验方法
3 不同海拔条件下铅锌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研究
    3.1 转速的确定
    3.2 缓冲液体系下pH值对铅锌回收率的影响
        3.2.1 丁黄为捕收剂时pH值对铅锌回收率的影响
        3.2.2 乙硫氮为捕收剂时pH值对铅锌回收率的影响
    3.3 不同pH值条件下电位对铅锌回收率的影响
        3.3.1 弱酸条件下电位对铅锌回收率的影响
        3.3.2 酸性条件下电位对铅锌回收率的影响
        3.3.3 碱性条件下电位对铅锌回收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海拔条件下铅锌硫化矿磨矿电化学研究
    4.1 缓冲体系下pH值对矿浆溶氧电位和铅锌回收率的影响
        4.1.1 铁介质磨矿时pH值的影响
        4.1.2 瓷介质磨矿时pH值的影响
    4.2 磨矿时间对矿浆溶氧电位和铅锌回收率的影响
        4.2.1 铁介质磨矿时磨矿时间的影响
        4.2.2 瓷介质磨矿时磨矿时间的影响
    4.3 捕收剂添加地点对矿浆溶氧电位和铅锌回收率的影响
        4.3.1 铁介质磨矿时捕收剂添加地点的影响
        4.3.2 瓷介质磨矿时捕收剂添加地点的影响
    4.4 用石灰调节pH值的磨矿电化学研究
        4.4.1 pH值对磨矿结果的影响
        4.4.2 磨矿时间对磨矿结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高海拔条件下铅锌硫化矿电位调控分离的理论探讨
    5.1 铅锌硫化矿与丁黄乙硫氮反应的电化学机理
        5.1.1 方铅矿与丁黄和乙硫氮的反应
        5.1.2 闪锌矿与丁黄和乙硫氮的反应
    5.2 高海拔条件下铅锌硫化矿电位调控分离的优势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滇东南含锡难处理铅锌矿选矿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含锡难处理铅锌矿的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
        1.1.1 我国铅锌矿产资源特征
        1.1.2 含锡难处理铅锌矿选矿工艺
        1.1.3 含锡难处理铅锌矿选矿药剂制度
    1.2 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理论与电位控制浮选技术的进展
        1.2.1 硫化矿的电化学基本性质
        1.2.2 硫化矿电化学浮选理论研究现状
    1.3 滇东南含锡难处理铅锌矿资源现状
    1.4 滇东南含锡难处理铅锌矿资源回收工艺的发展
    1.5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试验矿样
    2.2 试剂
    2.3 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浮选实验
        2.4.2 循环伏安测试
        2.4.3 红外光谱测试
        2.4.4 动电位(ζ-电位)的测量
第三章 铅锌矿硫化矿物浮选行为的研究
    3.1 铅锌硫化矿物的基本浮选行为研究
        3.1.1 捕收剂对硫化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3.1.2 矿浆pH值对硫化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3.1.3 活化剂CuSO_4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3.1.4 抑制剂对矿物的浮选行为的影响
    3.2 矿浆电位对硫化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3.3 浮选新药剂在硫化矿物浮选中的应用
    3.4 控制电位条件下硫化矿物的浮选分离研究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浮选体系硫化矿物与捕收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4.1 动电位测定讨论硫化矿物与药剂的相互作用
        4.1.1 硫化矿物的Zeta电位与pH的关系
        4.1.2 不同捕收剂作用下硫化矿物Zeta电位
        4.1.3 抑制剂作用条件下的硫化矿物的Zeta电位
    4.2 在浮选剂体系下硫化矿物的循环伏安电位扫描分析
        4.2.1 方铅矿的循环伏安电位扫描分析
        4.2.2 铁闪锌矿的循环伏安电位扫描分析
        4.2.3 磁黄铁矿的循环伏安电位扫描分析
    4.3 红外光谱分析
        4.3.1 苯胺黑药与硫化矿物作用红外光谱图
        4.3.2 有机抑制剂黄原酸三钠与黄铁矿、毒砂作用红外光谱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电位条件下铅锌硫化矿的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5.1 铅锌矿原矿性质
        5.1.1 原矿的化学成分与物相分析
        5.1.2 矿物组成及含量
    5.2 不同电位条件下难处理铅锌硫化矿中的铅矿物的浮选分离
        5.2.1 高碱性条件下铅锌硫化矿物的电位调控浮选分离
        5.2.2 弱碱性条件下铅锌硫化矿物电位调控浮选分离
    5.3 不同电位条件下锌硫混合硫化矿的浮选分离
        5.3.1 优先选锌工艺流程
        5.3.2 锌硫混浮工艺流程
    5.4 使用浮选柱提高铅锌精矿品位研究
    5.5 不同电位条件下硫砷混合硫化矿的浮选分离
    5.6 难处理铅锌矿电位调控清洁浮选技术的应用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滇南含锡难处理铅锌矿中锡矿物的回收
    6.1 锡的赋存状态与工艺特性研究
    6.2 生产流程中锡矿物的分布
    6.3 细粒锡石的浮选行为研究
        6.3.1 捕收剂性能研究
        6.3.2 水杨羟肟酸浮选分离锡石、方解石、石英时抑制剂的选择
    6.4 锡石矿物的选矿性质研究
        6.4.1 重选试验
        6.4.2 使用圆盘选矿机从摇床尾矿中回收细粒级锡矿研究
        6.4.3 细粒锡石浮选试验
    6.5 铅锌硫化矿选矿流程中锡矿物的回收
    6.6 滇东南含锡难处理铅锌锡矿选矿关键技术
        6.6.1 白羊铅锌锡矿选矿关键技术
        6.6.2 对门山铅锌锡矿选矿关键技术
        6.6.3 现场生产指标
    6.7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9)硫化铜矿电位调控浮选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铜资源概况
    1.2 黄铜矿、黄铁矿的性质与可浮性
        1.2.1 黄铜矿的性质与可浮性
        1.2.2 黄铁矿的性质与可浮性
    1.3 铜硫分离药剂研究进展
        1.3.1 黄铜矿捕收剂研究进展
        1.3.2 黄铁矿抑制剂研究进展
    1.4 硫化矿浮选过程中的电化学研究
        1.4.1 硫化矿浮选的电化学研究现状
        1.4.2 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理论研究
        1.4.3 目前电化学浮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试验矿样
        2.1.1 纯矿物
        2.1.2 实际矿样
    2.2 试验试剂
    2.3 试验仪器设备
    2.4 试验方法
        2.4.1 纯矿物浮选试验
        2.4.2 实际矿物浮选试验
        2.4.3 矿浆电位测量
        2.4.4 红外光谱测试
        2.4.5 紫外光谱测试
第三章 黄铜矿、黄铁矿的浮选行为研究
    3.1 黄铜矿、黄铁矿自诱导浮选行为
    3.2 黄铜矿、黄铁矿硫诱导浮选行为
    3.3 黄铜矿、黄铁矿捕收剂诱导浮选行为
        3.3.1 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时,pH 值对矿浆电位和回收率浮选的影响
        3.3.2 QX 为捕收剂时,pH 值对矿浆电位和回收率浮选的影响
    3.4 抑制剂对黄铜矿、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3.4.1 石灰(CaO)用量对硫化矿的抑制作用
        3.4.2 硫代硫酸钠(Na_2S_2O_3)用量对硫化矿的抑制作用
        3.4.3 次氯酸钙(Ca(ClO)_2)用量对硫化矿的抑制作用
    3.5 矿浆电位对浮选行为的研究
        3.5.1 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时矿浆电位对矿物浮选的影响
        3.5.2 QX 为捕收剂时矿浆电位对矿物浮选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化矿—捕收剂QX 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4.1 捕收剂与硫化矿作用红外光谱分析
        4.1.1 捕收剂(QX)红外光谱分析
        4.1.2 黄铜矿与捕收剂(QX)作用红外光谱分析
        4.1.3 黄铁矿与捕收剂(QX)作用红外光谱分析
    4.2 捕收剂与硫化矿作用紫外光谱分析
        4.2.1 捕收剂(QX)紫外光谱分析
        4.2.2 黄铜矿与捕收剂(QX)作用紫外光谱分析
        4.2.3 黄铁矿与捕收剂(QX)作用紫外光谱分析
    4.3 硫化矿表面热力学分析
        4.3.1 黄铜矿在水系中表面氧化的Eh—pH 关系
        4.3.2 黄铁矿在水系中表面氧化的Eh—pH 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矿石工艺学研究
    5.1 矿石的化学成分
    5.2 矿石矿物组成
    5.3 矿石的结构构造
        5.3.1 矿石结构
        5.3.2 矿石构造
    5.4 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
        5.4.1 矿石矿物嵌布特征
        5.4.2 主要矿物嵌布粒度
    5.5 矿石性质小结
第六章 实际矿石铜硫分离浮选试验研究
    6.1 实际矿物试验研究方案
    6.2 粗选条件试验
        6.2.1 磨矿曲线
        6.2.2 铜粗选捕收剂种类试验
        6.2.3 铜粗选捕收剂用量试验
        6.2.4 铜粗选石灰(CaO)用量试验
        6.2.5 磨矿细度试验
        6.2.6 浮选时间试验
    6.3 中矿再磨精选条件试验
    6.4 闭路试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校期间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附录B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10)黄铜矿—闪锌矿浮选电化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硫化矿浮选技术的发展
    1.2 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理论
        1.2.1 无捕收剂浮选理论
        1.2.2 捕收剂作用的混合电位机理
        1.2.3 硫化矿浮选调整剂的电化学
    1.3 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研究现状
        1.3.1 氧化还原药剂控制矿浆电位
        1.3.2 外加电极控制浮选
        1.3.3 原生电位调控浮选
    1.4 铜锌电化学浮选研究现状
    1.5 黄铜矿、闪锌矿的性质及电化学研究
        1.5.1 工艺矿物学性质
        1.5.2 闪锌矿的抑制
        1.5.3 黄铜矿浮选电化学研究
        1.5.4 闪锌矿电化学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纯矿物
        2.1.2 研究电极
        2.1.3 试验药剂与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外控电极浮选实验
        2.2.2 磨矿浮选实验
        2.2.3 氧化还原电位测量
        2.2.4 药剂吸附量测量
        2.2.5 电化学测试
3 黄铜矿-闪锌矿浮选的热力学研究
    3.1 黄铜矿-闪锌矿水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
        3.1.1 黄铜矿水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及氧化
        3.1.2 闪锌矿水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及氧化
    3.2 黄铜矿-闪锌矿无捕收剂浮选分离的热力学
    3.3 黄铜矿-闪锌矿浮选分离pH选择
    3.4 黄铜矿-闪锌矿捕收剂浮选分离的热力学
    3.5 本章小结
4 外控电极控制电位下硫化矿浮选行为
    4.1 外控电位下硫化矿无捕收剂浮选行为
        4.1.1 闪锌矿无捕收剂浮选行为
        4.1.2 黄铜矿无捕收剂自诱导浮选行为
    4.2 外控电位下硫化矿捕收剂浮选行为
        4.2.1 黄药做捕收剂时硫化矿浮选的电位区间
        4.2.2 Z-200做捕收剂时硫化矿浮选的电位区间
    4.3 黄铜矿与闪锌矿电位调控浮选分离的电位区间
        4.3.1 黄铜矿与闪锌矿无捕收剂时浮选分离的电位区间
        4.3.2 黄铜矿与闪锌矿捕收剂时浮选分离的电位区间
    4.4 人工混合矿电位调控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4.4.1 无捕收剂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试验
        4.4.2 有捕收剂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试验
    4.5 本章小结
5 黄铜矿和闪锌矿磨矿矿浆电位和浮选行为研究
    5.1 磨矿过程中矿浆电位变化规律
        5.1.1 矿浆pH对磨矿矿浆电位影响
        5.1.2 磨矿时间对矿浆电位影响
        5.1.3 捕收剂添加对矿浆电位影响
    5.2 磨矿过程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5.2.1 矿浆pH对黄铜矿和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5.2.2 磨矿时间对黄铜矿和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5.2.3 捕收剂加药点对黄铜矿和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5.3 黄铜矿-闪锌矿原生电位浮选分离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黄铜矿和闪锌矿表面氧化的电化学行为
    6.1 黄铜矿表面氧化的电化学行为
        6.1.1 pH对黄铜矿表面腐蚀的影响
        6.1.2 黄铜矿表面电化学反应及生成疏水产物
    6.2 闪锌矿表面氧化的电化学行为
        6.2.1 pH对闪锌矿表面腐蚀的影响
        6.2.2 闪锌矿表面电化学反应及生成疏水产物
    6.3 硫化矿与捕收剂作用及疏水产物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无捕收剂电化学浮选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和可浮性研究[D]. 张小普.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陕西某混合镍矿电化学调控浮选研究[D]. 张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3]从程潮铁尾矿中回收黄铁矿的试验研究[D]. 王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4]镍黄铁矿无捕收剂浮选行为及表面氧化电化学[J]. 罗仙平,韩统坤,马鹏飞,程琍琍. 有色金属工程, 2015(06)
  • [5]铅锑锌硫化矿高浓度与电位调控浮选的研究[D]. 黄水鹏. 中南大学, 2014(03)
  • [6]高碱体系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浮选分离研究与应用[D]. 陶红标. 中南大学, 2014(03)
  • [7]不同海拔下铅锌硫化矿浮选电化学行为研究[D]. 夏忠勇.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13(S1)
  • [8]滇东南含锡难处理铅锌矿选矿关键技术研究[D]. 何名飞. 中南大学, 2012(12)
  • [9]硫化铜矿电位调控浮选试验研究[D]. 徐其红. 江西理工大学, 2011(11)
  • [10]黄铜矿—闪锌矿浮选电化学行为研究[D]. 高立强.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11(10)

标签:;  ;  ;  ;  ;  

无捕收剂电化学浮选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