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方法在生态学中的潜力和局限性

分子标记方法在生态学中的潜力和局限性

一、分子标记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潜力和局限(论文文献综述)

吕锋[1](2021)在《基于果实表型及SSR标记的麻栎遗传多样性》文中研究说明麻栎是中国暖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先锋树种,因其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已被列为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由于广泛的地理分布、复杂的生境条件以及物种间无处不在的基因交换,在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复杂性,至今其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仍不清楚。开展其种质资源收集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当前麻栎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其形成和演化历史,对我国麻栎种质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形态学和分子标记学角度对采自中国东北部到西南部地区的麻栎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7个麻栎天然居群果实表型差异在居群间和居群内都达到了极显着的水平,其遗传变异较为丰富,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麻栎居群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8.84%,居群间的变异大于居群内。其中,麻栎果实6个表型性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形态学聚类分析(UPGMA聚类)将7个居群分为2个组,cluster A包括山西、辽宁、河南、云南居群,cluster B包括贵州、山东、河北居群;各个表型性状中,果实体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8.18%;果实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0.34%;7个居群中,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山东居群,为20.58%;最小的是贵州居群,为13.17%。为麻栎多样性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2.18对SSR标记在8个麻栎居群150个个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9.58%,麻栎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其观测杂合度高达0.895,其中东北部地区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西南部地区;AMOVA分析显示,麻栎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居群内(98%);麻栎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相对较小,遗传分化系数为0.02;分子标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8个麻栎居群分为两组,其中cluster 1包括河北、辽宁、鲁东、鲁中南、江苏和山西居群,为东北部地区;cluster 2包括河南、云南居群,为西南部地区,仅云南居群例外。3.瓶颈效应Wilcoxon’s sign-rank test检测显示,在TPM模型和SMM模型下,居群LZN、SX、YN、HB、HN和JD居群可能经历了瓶颈效应;在Model shift检测中显示,只有居群SX、YN呈现Shifted模型分布,不符合“L”型分布。除了居群LN和JS,其它居群近期可能都经历过瓶颈效应。

邱超[2](2021)在《发展rpoC基因为肠道菌群调查的新分子标记及其在中医药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肠道微生物群可以被视为一种代谢“器官”,参与着宿主的生命活动。目前在肠道菌群的分离、鉴定及分类中,16S rRNA基因技术为黄金标准。然而,16S rRNA基因技术存在局限性。本文旨在发展新方法对16S rRNA基因技术进行补充,并对其在中医药微生态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1、基于perl语言对16S rRNA基因技术的局限性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从NCBI数据库中典型肠道菌全基因组进行获取,比对找到同源性高的片段设计通用引物,测试找到能稳定扩增的通用引物。2、通过人工模拟肠道菌群总DNA,并利用rpoC基因引物与16S rRNA基因的不同引物对其进行扩增,基于一代sanger测序获得多样性特征,进行全面对比。3、获取模拟肠道菌群总DNA、正常大鼠肠道菌群总DNA、正常人类肠道菌群总DNA,并利用rpoC基因引物与16S rRNA基因引物对其进行扩增,基于二代、三代测序获得多样性特征,进行全面对比。4、获得理中汤治疗AAD模型大鼠过程中的肠道菌群总DNA,并利用rpoC基因引物与16S rRNA基因引物对其进行扩增,基于二代、三代测序获得多样性特征,进行全面对比。结果:1.分别对11个典型肠道菌门(Bacteroidetes、Firmicutes、Alpha Proteobacteri a、Beta Proteobacteria、Gamma Proteobacteria、Delta Proteobacteria、Epsilon Proteo bacteria、Actinobacteria、Planctomycetes、Verrucomicrobia、Spirochaetes)的大量细菌的16S rRNA基因拷贝数进行统计,肠道菌群的典型门类中,Alpha Proteob acteria、Beta Proteobacteria、Gamma Proteobacteria、Firmicutes、Bacteroidetes的16S rRNA基因平均拷贝数分别为2.55、3.8、5.19、6.57、3.46,带有多拷贝16S rRNA基因的菌株超过70%,8个拷贝以上的菌株存在16S rRNA基因序列的异化。随机提取的312条rpoC功能基因中,序列整体平均差异率集中在20-60%,远远高于16S rRNA基因的5-30%。对比门内菌株比较碱基相似性,Proteobacte ria门集中在40-44%,Firmicutes门集中在42-45%;基于蛋白质水平比较,Prote obacteria门相似性较低,只有23-30%,Firmicutes门拥有45-57%的高相似性。观察分析,有13个明显的保守区可用于设计引物和探针。理论上看:16S rRNA基因多拷贝现象普遍存在;碱基差异率功能基因高于16S rRNA基因2.基于一代sanger测序比较4对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与rpoC基因对模拟肠道菌群结构的描述,其中模拟肠道菌群样中门类的实际比例为:Bacteroidetes门占8.97%,Firmicutes门62.82%,Proteobacteria门占28.21%;引物8F/518R扩增获得的多样性结果:Bacteroidetes占0.52%,Firmicutes门占71.35%,Proteobacteria门占28.36%,属水平的命中率为80%;引物338F/806R扩增获得的多样性结果:Bacteroidetes门占5.38%,Firmicutes门占61.83%,Proteobacteria门占32.79%,属水平命中率为73.3%;引物515F/926R扩增获得的多样性结果:Bacteroidetes门占13.30%,Firmicutes门占59.04%,Proteobacteria门占28.36%,属水平命中率为80%;引物27F/1492R扩增获得的多样性结果:Bacteroidetes门占0.50%,Firmicutes门占60.50%,Proteobacteria门占39.00%,属水平命中率为80%;rpoC基因引物扩增获得的多样性结果:Bacteroidetes门占36.68%,Firmicutes门占35.69%,Proteobacteria门占27.63%,属水平命中率为66.67%。基于门水平的多样性调查,338F/806R和515F/926R获得了更加接近的多样性结果,rpoC偏好扩增Bacteroidetes门。基于属水平的多样性,应用比较广泛的4对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在属的命中率皆高于rpoC基因,但是依然无法扩增出全部菌属,如Clostridioides属与Salmonella属,而rpoC基因却能很好的扩增出来。3.基于高通量测序比较16S rRNA基因与rpoC基因对模拟肠道菌群(M)、正常大鼠肠道菌群(R1,R2)和正常人类肠道菌群(F,Q)结构的描述,在菌群结构上,M样为已知样,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获得了多样性结果如下:Bacteroidetes门占9.03%,Firmicutes门占58.49%,Proteobacteria门占32.48%,基于rpoC基因的高通量测序获得了多样性结果如下:Bacteroidetes门占18.60%,Firmicutes门占57.24%,Proteobacteria门占24.09%。模拟肠道菌群(M)与普通肠道菌群(R1,R2,F,Q)5个样品中,OTU计数结果:基于rpoC基因分子标记,模拟肠道菌群(M)获得了115个OTU,正常大鼠肠道菌群(R1,R2)分别获得了437与307个OTU,正常人类肠道菌群(F,Q)分别获得了392与309个OTU;基于16S rRNA分子标记,模拟肠道菌群(M)获得了29个OTU,正常大鼠肠道菌群(R1,R2)分别获得了628与552个OTU,正常人类肠道菌群(F,Q)分别获得了148与165个OTU。稀释曲线上,16S rRNA基因在20000reads时就已经趋于平稳,而rpoC基因曲线并未趋于平稳。OTU计数结果rpoC基因在模拟肠道菌群样M、正常人类肠道菌群样F、Q在OTU数量上存在优势,而16S rRNA基因在正常大鼠肠道菌群样R1、R2上存在优势。在属水平上,无论是16S rRNA基因还是rpoC基因都无法命中全部的属。在属的命中率上,rpoC基因要低于16S rRNA基因。4.基于两种分子标记对理中汤治疗AAD模型大鼠过程中(DML1:正常喂养大鼠肠道粪便取样;DML2:抗生素灌胃一周后粪便取样;DML3:艰难梭菌灌胃一周后粪便取样;DML4:理中汤治疗后粪便取样)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进行调查,发现OTU变化趋势,α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及治疗过程AAD大鼠F/B比值变化趋势相同。在属的水平,正常大鼠肠道菌群样DML1中,rpoC基因与16S rRNA基因分别命中65与129个属,两种方法共同命中24个属,rpoC方法获得的优势菌属为Lactobacillus属、Campylobacter属、Bacteroides属、Prevotella属和Barnesiella属,16S rRNA基因方法获得的优势菌属为Bacteroidales属、Lactobacillus属和Bacteroides属;抗生素灌胃后样本DML2中,rpoC基因与16S rRNA基因分别命中11与67个属,两种方法共同命中8个属,rpoC方法获得的优势菌属为Bacteroides属、Escherichia属,16S rRNA基因方法获得的优势菌属为Bacteroides属、Escherichia属和Bacteroidales属;艰难梭菌灌胃后样本DML3中,rpoC基因与16S rRNA基因分别命中28与71个属,两种方法共同命中12个属,rpoC基因方法获得的优势菌属为以Bacteroides属、Lachnoclostridium属、Parabacteroides属,16S rRNA基因方法获得的优势菌属为Bacteroides属、Bacteroidales属、Ruminococcaceae属;理中汤汤剂治疗后中rpoC基因与16S rRNA基因分别命中63与110个属,两种方法共同命中30个属,rpoC基因方法获得的优势菌属为Barnesiella属、Mordavella属、Francisella属、Prevotella属,16S rRNA基因方法获得的优势菌属为Bacteroidales属、Lactobacillus属、Prevotella属和Bacteroides属。不难看出,无论是16S rRNA基因还是rpoC基因在属水平上都无法获得全部的属。在属的命中率上,rpoC基因要低于16S rRNA基因。无论是基于rpoC基因的属的数量,还是16S rRNA基因的属的数量,都呈现同样的趋势。结论:(1)通过perl编程,对肠道主要的几大细菌门基因组分析,发现近70%的基因组16S rRNA基因存在多拷贝现象,而rpoC基因为单拷贝基因;不同门水平的16S rRNA基因的碱基差异率为5-30%(DNA水平),而rpoC基因序列的碱基差异率为20-60%,具更高的碱基突变率,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rpoC基因是极具潜力的分子标记基因;(2)无论是对不同的环境样、还是采用不同的测序技术(一、二、三代测序技术),基于16S rRNA基因的菌群检测技术均无法全部获得菌群的真实多样性,需要其它分子标记(如rpoC基因的分子标记的补充和验证);(3)在本论文的中药模拟治疗AAD动物模型菌群多样性变化的研究中,基于rpoC基因为分子标记的技术获得了和16S rRNA基因技术相近的结果,但在菌群丰度检测和近缘菌分辨等方面,rpoC基因技术可以补充16S rRNA基因技术的缺点;(4)二三代测序技术测序深度高的优点无法弥补16S rRNA基因固有的缺陷“分辨率相对较低/无法穷尽所有多样性”,而rpoC基因分子标记可以对16S rRNA基因技术起补充作用。

王立宏[3](2021)在《?种群形态学差异与群体遗传的研究》文中提出?(Hemiculter leucisculus)和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小型土着鱼类,它们均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鲌亚科(Culterinae)中的?属(Hemiculter)。?和贝氏?具有突出的生境适应性和较高的入侵潜力,是我国许多水体中的优势种,它们如何适应高度异质性的环境并成为优势种,是值得关注的。本研究通过几何形态学的方法获得了18个地理种群?的形态差异,对?形态与气候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以线粒体基因Cytb,核基因RAG2与Rho做为分子标志,分析了来自不同水系的这18个?种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对?的亲缘地理学进行了研究,并就形态差异与遗传分化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此外,还对来自8个地理种群的?脑及脑组成部分体积的差异与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我们也利用几何形态学的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6个不同地点的贝氏?的形态差异与气候的关系;以Cytb、RAG2、Rho做为分子标志分析了贝氏?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亲缘地理学的研究,分析了贝氏?的形态差异与遗传距离的关系。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的大小和形态与气候相关,沿气候的纬度、经度梯度存在着显着的变异。沿纬度梯度,高纬度的北方地区鱼体大;沿经度梯度,内陆地区、高海拔地区比沿海、低海拔地区的鱼体大;但是在气候交互效应的作用下变化比较复杂,存在着一个临界点,临界点两侧的变化趋势相反。鱼体的形态沿经度梯度,内陆地区的?较沿海地区的体高小,臀鳍前移并变长,背鳍后移、背部曲线加深突出,尾柄变短体积减小,气候的交互项效应沿经度梯度在南方和北方的作用大小不同,甚至对某些性状的效应还相反;沿纬度梯度,高纬度北方的?较南方的体高变小、臀鳍变短,尾柄变长、体积增大,交互项效应沿纬度梯度的作用在沿海地区要强于内陆。2、不同地理种群的?的脑及脑组成部分体积的差异与气候条件显着相关。沿纬度梯度,由北方到南方,端脑、下丘脑、全脑、小脑和视顶盖体积均减小;沿经度梯度,由沿海到内陆,嗅泡、下丘脑、小脑和端脑体积均增大;同时气候交互项沿纬度、经度梯度对脑及脑的某些区域体积的作用有一个临界点,在临界点的两侧,对脑体积的效应趋势是相反的。3、以线粒体基因Cytb和两个核基因RAG2、Rho做为分子标志,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亲缘地理学进行了研究。获得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与其它鱼类相比处于较高的水平,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变化范围大,表明?种群已经高度分化。BI系统发育树、单倍型网络图、STRUCTURE分析结果、AMOVA分析结果尽管在线粒体Cytb和两个核基因RAG2、Rho之间存在差别,但是均支持北海、海南种群与其它种群分化明显,形成了独立的进化支系,此外基于线粒体Cytb的遗传结构分析的结果也支持黄河、长江水系的?种群有水系聚集的情形,存在较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与地理距离的Mantel检验结果表明种群间存在着地理隔离,该结果也与遗传结构的分析互相支持。4、对?种群间形态、遗传和气候的差别执行了Mantel和偏Mantel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种群形态的差别在控制了遗传因素影响的前后都与气候的差别相关,这与前面陈述的18个地理种群的?的形态沿纬度、经度气候梯度都存在着显着的变化结论一致。但是?形态差异在控制气候因素后,与遗传分化不再相关。因此就目前的采样范围和实验结果,我们无法认为?形态的变化有了遗传基础,但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可塑性在形态的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通过对长江流域6个地理种群的贝氏?形态和大小的研究,发现贝氏?大小和形态的变化与气候经度梯度的变化有关。通过协方差分析明确了越往内陆,贝氏?鱼体越大,尾柄越发达,尾柄体积变大,臀鳍变短,身体轮廓更具流线型。我们通过偏最小二乘法也明确了距海距离、海拔、年降水量在贝氏?鱼体形态变化中的贡献很大。6、采用线粒体基因Cytb和两个核基因RAG2、Rho做为分子标志对贝氏?种群的遗传分化、遗传结构和亲缘地理学进行了研究。遗传多样性参数表明贝氏?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BI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显示无地理种群聚集、无明显分支,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较小,表明种群间分化小,STRUCTURE分析结果表明地理种群的遗传簇构成相似,AMOVA分析结果提示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6个种群间FST与地理距离的Mnatel检验表明种群间无地理隔离,提示贝氏?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7、对贝氏?种群间的形态变化、遗传变异和气候差别执行了Mnatel检验和偏Mnatel检验,结果表明控制遗传因素前后,贝氏?形态差别与气候的变化都具有相关性,与协方差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结果一致,但种群间形态的差别与遗传差异不相关。本研究对?进行了广域范围的采样,另外采集了沿长江流域分布的6个地理种群的贝氏?,分别进行了生态形态学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并分析了形态变化和气候差异的相关性、形态变化与遗传分化的相关性,探讨了可塑性机制在气候梯度相关的形态改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杜海龙[4](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刘云祥[5](2020)在《四种中国蝉科昆虫谱系地理学研究暨枯蝉适应性进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蝉科Cicadidae昆虫的若虫长期在地下生活,成虫寿命短,扩散能力低,是研究物种形成和生物地理较为理想的模式生物。该类群鸣声可以用来快速评估分布区物种的多样性,尤其对隐存物种发现、近缘种区分、系统发育树冲突解析及物种形成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关于蝉科昆虫谱系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地中海地区和美国等,而中国及东亚的蝉科昆虫研究主要以传统形态分类、系统发育、生物声学以及行为生态学为主,谱系地理学研究非常有限。因此,本研究综合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声学及行为生态学方法,以中国及周边地区的4种蝉科昆虫为研究对象,对其起源、扩散、分布格局成因和演化历史等进行了研究,旨在阐明相关种类的起源及分布格局形成过程,并明晰其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模式。此外,鉴于地理隔离和寄主转变对昆虫的表型和遗传分化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而前期研究表明中国特有的枯蝉Subpsaltria yangi分布范围狭小,但不同种群的生境及遗传分化显着,本研究重点基于基因分型测序(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等分子数据,结合声学和生态学数据对其不同种群的遗传分化、鸣声分化及适应性进化等进行了研究,以明晰地理隔离和寄主转变等对该物种表型分化和遗传分化的潜在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斑透翅蝉Hyalessa maculaticollis整合分类与种群分化研究: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在东亚地区分布范围广泛,但具有较大的形态变异。该种与其近缘种透翅蝉H.fuscata之间的关系长期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形态特征、线粒体基因(COI、COII、Cytb)和细胞核基因(EF-α1、ITS1)及雄性鸣声结构的分析比较,探讨了该物种的种群分化、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结构。结果表明,斑透翅蝉复杂的形态变异与高水平的遗传分化相一致。系统发育和单倍型网络分析表明,该种由两个主要支系组成,即中国和日本支系。在冰期,东海陆桥为该种的扩散通道,更新世的气候振荡和东亚地质结构都影响了该物种的种群分化和谱系地理形成。东海两岸的支系分化时间约在1.05 Ma(95%CI=0.80–1.30 Ma),与“琉球珊瑚海阶段”海平面迅速上升的时间(0.2–1.3 Ma)大致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群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中国分布的种群分化为较多的单倍群,具有较复杂的结构;秦岭山脉和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区是该物种在冰期时的主要避难所,而在秦岭北麓的种群发生了显着扩张;华东地区种群中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程度较高,表明较平坦的低海拔丘陵地形适合该种的生存。另外,形态变异、鸣声结构分析以及声学回放实验研究结果揭示出暗透翅蝉H.fuscata与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为同一物种,前者为后者的次异名。2)黄蟪蛄Platypleura hilpa谱系地理研究:气候变化和地理事件对生物种群遗传结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从未被冰川覆盖过,因此气候变化和地理事件等对不同地区分布的物种产生的影响可能不同。本研究重点基于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及微卫星标记,并综合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南部及越南东北部沿海地区的黄蟪蛄种群遗传结构、多样性及进化历史,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及地质事件对其演化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该物种由5个主要支系组成,每个支系都具有几乎独特的谱系结构和单独的地理分布区。生态位模拟和多样性分析表明,其谱系地理形成与多种气候因素有关。基于分子数据的祖先区域重建结果表明,该物种在更新世发生了一次大的分化。生态位建模结果表明,在末次盛冰期(LGM),其潜在分布区在华南地区明显扩大,并沿南海陆桥向南延伸,而雷州半岛的分布区基本保持稳定。华南地区的种群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表明该地区气候稳定,但预计到2050年适宜生境会有所下降。更新世海平面的波动对该物种的遗传结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与琼州海峡相比,北部湾是一个更重要的地理屏障,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流动。这些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东亚沿海地区昆虫在自然演化和进化过程中的影响。3)合哑蝉Karenia caelatata分布格局及演化历史:横断山脉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具有复杂而独特的地质结构。合哑蝉是分布于横断山脉、秦岭、巴山、云贵高原以及我国南岭地区的山地特有物种,发声机制独特(靠翅拍击腹板边缘发音);其形态与鸣声(振翅音)在地理种群间呈现明显分化,是研究东亚地区山地昆虫物种形成机制和多样性分化的理想材料。本研究综合采用形态学、生物声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了合哑蝉的种群分化、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结构。结果表明,该物种多样的形态变异与高水平的遗传分化是一致的。系统发育、贝叶斯种群结构(BAPS)和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合哑蝉主要分为6个支系,各支系几乎形成各自独立的单倍群及地理分布区。鸣声结构分析表明,横断山脉、武夷山脉的种群与其它种群产生了显着的分化。分子测年与祖先位点重建结果表明,该物种的主要分化发生在上新世与更新世时期,该分化时间与横断山脉的隆起时期大致吻合(约3.0 Ma),表明造山运动及气候变化等历史事件在推动横断山脉山地物种多样性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因流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起源于横断山脉,并向东扩散至大娄山(贵州高原),向北扩散至邛崃山,再由邛崃山扩散到秦岭和巴山;多样化及种群分化分析结果一起反映了分布于横断山脉的种群存在较高的分化,该结果支持了“山脉隆升驱动型多样化”假说;生态位模拟表明该物种在末次盛冰期(LGM)的最适生境与现在的分布区基本一致(主要分布于横断山脉、秦岭、巴山山脉及南岭地区),表明这些地区为该物种提供了冰期避难所。相关结果为研究东亚大陆复杂地质事件塑造物种多样性的机制提供新的重要信息。4)枯蝉S.yangi种群分化及谱系地理研究:地理隔离是导致物种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数据分析了分布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枯蝉的遗传分化,并比较了该物种的雄性鸣声结构。结果表明,枯蝉各种群具有低水平的遗传分化和相对比较简单的谱系地理结构,但不同种群间的分化和谱系关系明显;分歧时间分析表明,该物种的地理分布格局与中国西北地区的冰期生物避难所分布基本一致,遗传分化时间和冰期与间冰期气候波动周期也基本吻合;贺兰山种群和其它种群的遗传分化最为显着,而且鸣声结构也与其它种群产生显着差异,贺兰山和周边地区的种群在末次盛冰期(LGM)出现种群扩张现象。地理隔离(如贺兰山周边的沙漠和半荒漠)与不同分布地的气候差异一起加速了种群分化过程。5)基于基因分型测序(GBS)技术的枯蝉S.yangi适应性进化研究:基于GBS数据,共检测到枯蝉平均7,2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种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枯蝉各种群可被分为4个主要支系,且支系分化与寄主植物和生态环境明显相关,每个支系都具有较为独特的谱系结构和鸣声结构。不同种群的基因型和鸣声表型变异联合比较结果表明,根据地理距离与鸣声表型差异能很好地预测基因组的差异。鸣声表型变量和地理距离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表明,声音信号与地理距离联合起来可揭示种群间60%以上的基因组差异。与更新世冰期密切相关的地理屏障和气候波动是影响该物种种群遗传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寄主改变对其种群分化及早期物种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为蝉科昆虫的物种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示例,有助于解析贺兰山及其周边地区特有物种的形成、分化、适应性微进化和谱系地理结构形成,并为进一步研究植食性昆虫遗传分化与表型变化的相关性及其对新寄主、生境的适应性进化研究提供参考。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出气候变化与重大地质历史事件是影响东亚地区蝉科昆虫多样性分化、物种形成及谱系地理结构的重要因素。另外,研究结果表明,综合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声学和行为生态学等数据,可在解决长期阻碍蝉科昆虫系统学研究相关难题的同时,能进一步为深入开展东亚地区其它昆虫的物种分化、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及谱系地理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信息。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曲蒙[7](2019)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东铁路建筑遗产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与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热点。然而,纵观当前对中东铁路建筑遗产的保护研究,大多数只针对某一方面,缺乏将整个铁路附属遗产相互关联、统一为整体的系统性研究。在这个前提下,本文跳出传统保护思路,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将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城镇和遗产廊道整合至同一体系内,增强中东铁路文化遗产完整性;另一方面突破以往分析方法,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空间组构理论,构建针对于遗产区域格局特征和空间演化过程的量化模型以及针对中东铁路遗产地的分类评级模型,并对各项遗产特征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首先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以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为例,重新解读概念意义和特征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遗产地斑块-遗产廊道-城镇基质”的研究思路。同时,借鉴景观生态学量化分析方法,通过景观指数浓缩景观特征信息,将其中反应斑块结构特征和内部物种特征的指数提取并引至遗产保护中,结合空间组构理论,建立空间量化模型,解读该模型在研究遗产区域空间演化机制和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具体量化干线遗产地空间特征奠定基础。继而,将该研究思路与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相融合,从景观生态学视角重新审视该遗产体系的形成背景、分布规律、发展特征,解读中东铁路时期各遗产地斑块的布局模式和肌理形态,揭示其在遗产廊道内所承担的历史功能和风貌特点,据此分析在特定历史与文化背景下,依托独特自然环境,受铁路工业促发而形成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空间地域特征及其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其次,将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样本导入分析模型,对遗产地斑块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量化研究,对比其在中东铁路时期与当前时期的空间结构变化,分析导致改变的诱因,揭示其空间特征和遗产分布特征。与此同时,将遗产地斑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地图导入模型,模拟遗产地斑块在城镇基质中的时空演进过程,揭示其与城镇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遗产地空间目前在城镇基质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分析,将模型中能够高度概括上述特征的量化指标提取出来,并结合其他针对遗产本体品质的指标,归纳、总结、建立针对于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的分类评级模型。该模型从遗产地斑块的形状特征、遗产地斑块的空间异质性以及遗产地斑块与周边基质的关系三方面评价。根据结果为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划分等级,通过对每一级别遗产地特征的聚类分析,揭示遗产区域在遗产廊道内的保护现状和存在价值,并为后续遗产廊道划分价值区段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本文从遗产廊道、遗产地斑块和城镇基质三个层面对中东铁路干线遗产进行景观生态学保护策略的探索。遗产廊道层面提出将所有遗产元素关联重构,在整合遗产要素的同时,融合沿线景观,通过分类评级系统重估遗产廊道价值区段。遗产地斑块层面注重历史信息的传递和山水格局的稳定度以及优势度保持,提出相应措施以提升遗产地的空间品质。城镇基质层面注重调整历史空间当前角色,使其更加适应当代历史城镇发展,并适当进行良性干扰以达到遗产地斑块与城镇基质的动态性可持续发展。

王雯[8](2019)在《群落理论范式争论研究 ——基于生态学家科学与哲学的综合》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群落理论范式争论为切入点,探讨了三个中心领域:群落演替、群落聚集和群落构建的争论。在对历史文献以实证考察的基础上,依据时间顺序和内在逻辑,对群落争论之焦点问题进行梳理,以厘清研究主题及其发展脉络,展现出更为系统和实在的理论变化和演进动态,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对立范式予以综合,以深入理解生态学的本质,解构论争和对抗。该研究澄清了相关概念的界定,明确了群落的实在意义,充实了研究的维度,丰富了传统命题的内涵。对于群落演替的机体论与个体论之争,首先对争论的历程做出了梳理:它开始于克莱门茨“单元演替顶极学说”的提出,格里森以“个体论”假说对其反驳,后经由“新克莱门茨主义”与“新个体主义”之间的激烈较量,延续至今。在此基础上,详细概述了克莱门茨“机体论”群落演替理论与格里森“个体论”群落演替理论的内涵,以及作为其逻辑延续和内容充实的“新克莱门茨主义”和“新个体主义”演替理论的含义。其中所涉及的理论范式提出的背景、遭遇的否定与质疑以及完善与推进等,均做出了详实的分析,并展示出“机体论”范式与“个体论”范式之间的对抗、转移和消解。对于群落聚集的整体论与还原论之争,主要涉及岛屿生物地理学的两个研究纲领:其中一个由戴蒙德引领,其观点具有整体论特征,认为严格确定的聚集规则决定了群落结构;另一个则由森博洛夫引领,持有激进的还原论立场,指出在致力于生物学解释之前,应首先检验“零假设”。在详细阐述聚集之争演进脉络的基础对“聚集规则”的内涵、“零假设-证伪”原则的操作,以及哲学与科学层面的批判做出了详实的分析。争论结果显示出,对立双方的观点都已开始弱化,且最终由激烈趋向缓和。对于群落构建的决定论与随机论之争,梳理和阐述了“生态位理论”与“中性理论”争论脉络的演进,明确了争论的焦点问题,以系统方式体现出理论的发展动态。以此,集中探讨了生态位理论的概念和内涵,并对其内涵的三次转变和内在辩证关系做出了详实分析;同时针对中性理论的提出、内涵及其架构基础、实证性研究,以及质疑和推进等不同侧面予以阐述;最后对争论趋势进行了探讨:对现有理论做出权衡,构建出包含随机性和确定性过程的综合模型,以实现全面、完整的解释多样性机制和模式。在对群落理论范式争论历程予以梳理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研究主题做出了进一步的哲学分析。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剖析了理论范式争论产生的原因:本体论的不同预设、认识体系的架构以及整体论与还原论、证实和证伪等研究方法的差异性选择。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对现有理论和数据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综合可能是消解群落理论范式争论和对抗的可行路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以理论综合的基本原则为基准:在定义概念和假定条件时要精确;尽可能提升理论的完整性和综合程度;实现不同理论之间的自由转换;以及构建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等级性的框架,以实现渐进式的理论综合。这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态学本质的理解,获得了正确的认识,增强了其应用并推进了生态学哲学的发展。作为从“科学”到“哲学”的阶段性研究,暂获得如下结论:群落理论范式的争论和转变是错综复杂的;争论趋势由激烈对抗走向交叉和融合;从模糊到精确的渐进式综合具有可行性;生态学研究应“回归本位”,以获得其在“自然状态下”的实在意义。由此,在历史的构建和发展中,以忠实的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渐进产生最佳说明性解释,使生态学哲学对自然的本质作出最真实的表征。这是本研究的终极追求。

靳鹏宇[9](2019)在《我国重要叶螨的系统发育与种群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了解害虫的发生规律和发生原因是建立害虫综合防控体系的基础。叶螨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螨,该类群中约100多种在世界各地为害严重。由于全球变化、抗药性以及种植制度等问题,叶螨的危害日趋严重。由于其个体微小,难以鉴定,叶螨在我国的发生格局以及造成当前发生格局的原因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通过长期的野外调查(2013-2017),并结合实验室2008-2012的调查结果,基本明确了我国叶螨的发生格局;通过线粒体和核基因DNA序列重建了叶螨系统发育关系,利用系统发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害螨发生与其进化历史之间的关系;并基于线粒体标记和微:卫星标记,通过种群遗传学的方法分析了三种主要害螨(截形叶螨、红叶螨和二斑叶螨红色型)的遗传分化和种群历史。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经过2008-2017的长期野外调查,我们发现叶螨属害螨发生最为严重,其中最常见的为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48.5%),其次是红叶螨T.pueraricola(21.2%)、神泽氏叶螨T.kanzawai(12.5%)、二斑叶螨红色型 T.urticae(red)(5.7%)和二斑叶螨绿色型T.urticae(green)(4.5%)。截型叶螨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螨类害虫,神泽氏叶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优势种,而红叶螨是西南地区的重要种。其他发生较为严重的害螨包括山楂叶螨Amphitetranychus viennensis(6.8%)和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3.8%)。这一发生格局与之前报道的发生情况有明显不同。二斑叶螨(绿色和红色)一直被认为是最严重的螨类害虫。我们推测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害螨优势种由其它螨类演替为截型叶螨的原因之一。进一步研究优势物种变化的机制将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害螨防治策略。2)系统发育信号(phylogenetic signal)常用来检测物种性状与其进化历史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本研究中,我们把系统发育信号作为害虫发生的一个预测因子。在大量的样本采集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通过重建叶螨在不同尺度上的系统发育树,我们检测了叶螨发生量是否存在显着的系统发育信号。结果显示,在区域(中国)和全球尺度上,害螨的发生量都有显着的系统发育信号。害螨的发生在系统发育树上并不随机分布,发生量较大的物种多集中在特定支系上。此外,我们发现害螨的发生量与其生态位宽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运用系统发育独立比较的方法去除系统发育信号的影响后,这种相关关系显着减弱。这些结果表明,害螨的发生量与系统发育关系有显着的相关关系,系统发育信号能够作为预测因子预评估害螨的暴发风险。我们建议在其他生物学信息缺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把系统发育信号纳入害虫风险评估体系中。3)截形叶螨是我国发生最为严重的叶螨,然而不同地区截形叶螨出现的比例并不相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清楚。中心-边缘假说(CPH)是生物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假设,它认为种群遗传多样性,基因流和种群丰度(或出现频率)在物种的分布中心最高,而在地理分布的边缘附近减少。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当前气候数据(生态因素)、末次盛冰期的历史气候数据(历史因素)和距离分布中心的地理距离(地理因素)来定义物种的中心-边缘。我们利用种群遗传数据和相对发生量对三种CPH假说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三种假设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害螨的发生和种群遗传结构相关。种群的相对发生量、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从地理中心到分布边缘逐渐减少,种群遗传分化逐渐增加。此外,高的遗传多样性、害螨发生量和较高的基因流通常发生在当前或者历史上气候适宜的区域。然而,单个CPH的定义都不能很好地解释种群遗传和发生格局。种群的相对发生量和生态因子相关性更高,和地理和历史因素关系较弱。生态因素和地理因素能够较好的解释微卫星的遗传多样性,而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只与历史因素有显着的相关性。总体而言,本研究发现截形叶螨的发生量和种群遗传结构不仅与地理因素相关,更重要的是,生态因素和历史动态对害螨的分布、发生和种群遗传结构有重要的影响。4)近年来红色型二斑叶螨(也叫朱砂叶螨)的发生频率很低。该螨是否经历了快速的种群衰退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16个微卫星位点和线粒体COI标记研究了该螨五个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检测了其所有种群的瓶颈效应。我们发现五个地理种群有且只有一个单倍型,并且所有种群的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均较低(有效等位基因Ne=1.443±0.055;期望杂合度He=0.234±0.025)。该螨的遗传多样性甚至低于入侵性的绿色型二斑叶螨种群。我们也没有在红色型二斑叶螨种群中检测到显着的瓶颈效应。综合这些结果,我们怀疑红色型二斑叶螨可能并不是我国的本地叶螨,该螨的发生量可能一直不高,并没有经历迅速衰退的过程。至于一直被认为是优势种的“朱砂叶螨”可能只是体色为红色叶螨的统称,真正优势的叶螨可能是其他体色也为红色的叶螨,例如神泽氏叶螨、截形叶螨和红叶螨等。5)红叶螨Tetranychus pueraricola是近年来在我国新报道的一种重要害螨。该螨在我国分布广泛,发生率很高。该物种有可能是近期入侵的物种。然而,体色为红色的叶螨常常容易混淆。中国的红叶螨种群也有可能长期被鉴定为其近似种二斑叶螨。本研究通过15个微卫星位点和一个线粒体COI标记,对来自红叶螨的14个地理种群进行种群遗传分析。我们发现红叶螨的遗传多样性非常高,具有较高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16个单倍型)、有效等位基因数(Ne=2.038±0.081)和期望杂合度(He=0.395±0.016)。绝大多数种群也没有检测到显着的瓶颈效应。这些结果表明红叶螨不太可能是近期的入侵性害虫,而是一种长期存在于中国的害螨。该物种可能长期被鉴定为红色型二斑叶螨。

施雯[10](2018)在《入侵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表观遗传变异的稳定性及其适应意义》文中指出表观遗传修饰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表达、产生表型变异,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表观遗传变异响应环境刺激,影响植物对异质环境的适应。若表观遗传变异对环境的响应是适应性的并且能够遗传,那么很有可能影响着进化过程。对于无性生殖的物种而言,表观遗传变异的进化作用尤其值得关注。入侵物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恶性入侵植物。入侵中国的喜旱莲子草种内遗传多样性很低,主要通过克隆繁殖进行扩散,但是对不同的地理环境有广泛的适应性。因此,推测喜旱莲子草种内的表观遗传变异可能在其适应不同地理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喜旱莲子草表观遗传变异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多态性以及稳定性还缺乏有力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喜旱莲子草入侵机制和入侵力的了解。本研究综合运用野外调查与同质园、人工气候箱多代栽培实验,结合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技术以及二代测序技术,旨在研究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区喜旱莲子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表观遗传变异,了解表观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化格局;探讨表观遗传变异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验证显着的表观遗传分化可能与喜旱莲子草适应异质生境直接相关的假说;揭示表观遗传变异在植物成功入侵不同环境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集了分布于中国昆明、南昌、桂林、南宁、武汉和济南的6个野生喜旱莲子草种群,分别运用AFLP和MSA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各种群的遗传变异和表观遗传变异,并在原样点重复采样,评估野生种群表观遗传变异的稳定性;在同质园和人工气候箱中对采集的野生种群进行长期的连续多代无性繁殖栽培,抽取其中5个世代的样品进行实验室检验并与野外采集的样品一起进行m SLAF测序检验,观察在均质环境下喜旱莲子草种群表观遗传变异的变化;结合World Clim气候数据,运用环境关联分析等统计分析手段,计算喜旱莲子草表观遗传变异位点与环境因子的关联。经数据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喜旱莲子草种群几乎没有遗传变异,但是却有丰富的表观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结果显示喜旱莲子草种群内遗传多样性指数(P%、I)几乎为零,种群间没有显着的遗传分化;相反,MSAP分析却显示种群内表观遗传多态性位点(epi-P%)从2.60-9.29%不等,香农信息指数(epiI)为0.017-0.067,种群间表观遗传分化显着。(2)自然条件下,不同喜旱莲子草种群的表观遗传变异具有稳定性;但在同质园和人工培养箱环境中,随着栽培时间的增长,种群间表观遗传变异出现显着的逐渐趋同的趋势。在野外重复两年的原位监测显示,两次检测得到的喜旱莲子草表观遗传变异模式没有显着差异,在PCo A图上占据相同的空间位置,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地理格局;在同质园和人工气候箱的培养过程中,种群内表观遗传变异显着降低,种群间相同的表观遗传位点逐渐增多,差异的表观遗传位点逐渐降低,在PCo A图上占据的空间趋于相似;经过多世代培养后,少数表观遗传位点能够被稳定的保留下来,并且稳定性可能与时间尺度和甲基化类型有关。(3)表观遗传变异可能与气候因子有显着的相关性。通过db RDA计算结果显示,喜旱莲子草种群的表观遗传变异模式分别与5个与温度和降水有关气候因子呈显着的相关关系;分别用Bayscan和Sambada方法计算每个表观遗传位点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至少有10个表观遗传位点与气候因子关联。表明这些表观遗传位点可能具有适应性意义。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遗传变异很低的情况下,喜旱莲子草种群较高的表观遗传多样性水平可能与其对异质生境的适应能力有关;表观遗传变异同时具有可塑性和稳定性,这样的机制可能有利于喜旱莲子草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部分表观遗传位点与环境因子显着相关,可能具有适应性意义。研究结果支持丰富的表观遗传变异可能有利于喜旱莲子草适应异质生境这一假说。在本研究中观察到的表观遗传变异很可能赋予喜旱莲子草一种高度灵活的适应性机制,能够保护种群在异质环境中不受到环境因子的限制,可能是其强大入侵能力的有力保障。

二、分子标记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潜力和局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子标记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潜力和局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果实表型及SSR标记的麻栎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麻栎研究概述
        1.1.1 麻栎基本生物学特征
        1.1.2 麻栎分布及生境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
        1.2.1 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 麻栎研究进展
        1.3.1 表型多样性研究
        1.3.2 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
        1.3.3 瓶颈效应
    1.4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麻栎天然居群的果实表型变异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表型性状测定及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麻栎果实表型性状的居群间变异
        2.2.2 麻栎果实表型性状的居群内变异
        2.2.3 麻栎果实表型性状的居群间分化
        2.2.4 表型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2.3 麻栎居群表型聚类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微卫星位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研究材料
        3.1.1 采样地点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DNA提取
        3.2.2 琼脂糖凝胶电泳
        3.2.3 PCR扩增
        3.2.4 聚丙烯酰胺(PAGE)凝胶电泳检测
        3.2.5 SSR引物筛选
        3.2.6 SSR检测
    3.3 数据分析
        3.3.1 哈迪-温伯格平衡
        3.3.2 遗传多样性分析
        3.3.3 遗传分化分析
        3.3.4 遗传结构分析
        3.3.5 瓶颈效应检测
    3.4 实验结果
        3.4.1 SSR引物筛选结果及遗传多样性
        3.4.2 哈迪-温伯格平衡
        3.4.3 遗传分化分析
        3.4.4 遗传结构分析
        3.4.5 主成分分析
        3.4.6 UPGMA聚类分析
        3.4.7 瓶颈效应
    3.5 小结与讨论
        3.5.1 麻栎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3.5.2 麻栎居群的遗传结构
        3.5.3 麻栎居群的遗传分化
        3.5.4 瓶颈效应
第四章 总结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附表 麻栎种质资源采集信息

(2)发展rpoC基因为肠道菌群调查的新分子标记及其在中医药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对单拷贝基因引物的设计及测试
    1 材料
        1.1 药品
    2 方法
        2.1 生信分析及脚本开发流程
        2.2 构建本地基因组数据库I核心代码(perl语言)
        2.3 构建本地基因组数据库II核心代码(perl语言)
        2.4 序列核酸碱基变化差异统计
        2.5 引物设计方法
        2.6 单拷贝基因通用引物的测试
    3 结果
        3.1 本地基因组数据库Ⅰ
        3.2 本地基因组数据库Ⅱ
        3.3 利用本地数据库I对肠道主要菌群进行拷贝数统计结果
        3.4 利用本地基因组数据库II对单拷贝功能基因引物的设计结果
    4 讨论
        4.1 利用SVARAP比较功能基因与16S rRNA基因序列在核酸碱基变化差异统计----以rpoC基因为例
        4.2 通用引物测试
    5 小结
第二章 基于一代测序与模拟肠道菌群发展rpoC基因
    1 材料
        1.1 实验菌种
        1.2 药品
        1.3 实验仪器
        1.4 其他
    2 方法
        2.1 菌种的分离培养
        2.2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3 聚合酶链式反应
        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2.5 16S rRNA基因的扩增
        2.6 rpoC基因的扩增
        2.7 测序及序列处理
    3 结果
        3.1 模拟肠道菌群样实际组成结果
        3.2 引物8F/518R扩增获得的多样性结果
        3.3 引物338F/806R扩增获得的多样性结果
        3.4 引物515F/926R扩增获得的多样性结果
        3.5 引物27F/1492R扩增获得的多样性结果
        3.6 引物rpoC基因扩增获得的多样性结果
    4 讨论
        4.1 门水平的多样性比较
        4.2 属水平的多样性比较
    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和模拟肠道菌群、环境菌群样品发展rpoC基因
    1 材料
        1.1 实验样品(实验室保藏用名)
        1.2 药品
        1.3 实验仪器
        1.4 其他
    2 方法
        2.1 菌种的分离培养
        2.2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3 粪便基因组DNA的提取
        2.4 聚合酶链式反应
        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2.6 测序过程
        2.7 Illumina MiSeq测序与PacBio测序的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5个混合样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
        3.2 5个混合样rpoC基因测序结果
    4 讨论
        4.1 基于OTU比较16S rRNA基因与rpoC基因分子标记
        4.2 基于属的命中比较
    5 小结
第四章 以理中汤治疗AAD模型大鼠为例发展rpoC基因
    1 材料
        1.1 动物
        1.2 药材
        1.3 试剂
        1.4 菌株
        1.5 仪器
    2 方法
        2.1 AAD模型构建和治疗
        2.2 粪便样品采集
        2.3 粪便基因组DNA的提取
        2.4 rpoC基因的扩增
        2.5 Illumina MiSeq测序与PacBio测序的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4个阶段大鼠粪便样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
        3.2 4个阶段大鼠粪便样样rpoC基因测序结果
    4 讨论
        4.1 基于OTU比较16S rRNA基因与rpoC基因分子标记
        4.2 基于α多样性指数比较16S rRNA基因与rpoC基因分子标记
        4.3 基于样本多样性结构比较16S rRNA基因与rpoC基因分子标记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模拟肠道菌群中各菌属的比对结果
综述 肠道菌群调查的单拷贝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种群形态学差异与群体遗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态学的概述
        1.1.1 生态适应
        1.1.2 表型可塑性
        1.1.3 适应与可塑性的关系
    1.2 形态学表型特征比较的研究方法
        1.2.1 传统的形态测量法
        1.2.2 几何形态测量
    1.3 分子生态学中的分子标记方法
        1.3.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1.3.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1.3.3 扩增片段多态性
        1.3.4 简单序列重复即微卫星
        1.3.5 间隔区序列多态性
        1.3.6 表达序列标签
        1.3.7 单核苷酸多态性
        1.3.8 线粒体DNA的应用
        1.3.8.1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3.8.2 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
        1.3.8.3 系统发育的研究
        1.3.8.4 谱系地理格局的研究
        1.3.8.5 种群鉴定的研究
        1.3.8.6 适应性演化的研究
    1.4 ?的研究进展
        1.4.1 关于?的研究概况
        1.4.2 关于贝氏?的研究概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的形态变化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用鱼
        2.2.2 气候数据的收集
        2.2.3 形态差异测定
    2.3 结果
        2.3.1 气候主成分分析结果
        2.3.2 形状主成分分析结果
        2.3.3 形状典型变量分析结果
        2.3.4 鱼体大小
        2.3.5 鱼体形态学的差异
    2.4 讨论
        2.4.1 鱼体大小与气候梯度的关系
        2.4.2 ?形态沿气候主梯度的变化
    2.5 小结
第三章 ?的脑体积的变化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用鱼
        3.2.2 实验仪器
        3.2.3 气候数据
        3.2.4 ?脑的解剖和数据的测量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气候主成分分析结果
        3.3.2 标准体长和脑质量主成分分析结果
        3.3.3 鱼脑容量差异分析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线粒体序列的?的群体遗传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用鱼
        4.2.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4.2.3 DNA提取和PCR扩增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Cytb序列信息
        4.3.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4.3.3 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
        4.3.4 形态变化和遗传分化的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核基因片段的?的群体遗传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用鱼
        5.2.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5.2.3 DNA提取和PCR扩增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核基因序列信息
        5.3.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5.3.3 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贝氏?形态变化的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用鱼
        6.2.2 气候数据的收集
        6.2.3 形态差异测定
    6.3 结果
        6.3.1 表型的变化
        6.3.2 气候主成分分析结果
        6.3.3 形状主成分分析结果
        6.3.4 鱼体形状的变化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贝氏?的群体遗传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实验用鱼的采集
        7.2.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7.2.3 提取DNA和 PCR扩增目的序列
        7.2.4 数据处理
    7.3 结果
        7.3.1 贝氏?基因序列信息
        7.3.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7.3.3 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
        7.3.4 形态变化与遗传分化的关系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5)四种中国蝉科昆虫谱系地理学研究暨枯蝉适应性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地理学
        1.1.1 生物地理学研究概况
        1.1.2 谱系地理学研究概况
        1.1.3 主要地质事件概况
        1.1.4 岛屿生物地理学概况
        1.1.5 第四纪冰期的潜在影响
    1.2 分类学研究概况
        1.2.1 分类学研究原理和现状
        1.2.2 分子系统发生学的应用
        1.2.3 简化基因组学的应用
    1.3 物种、物种界定与物种形成
        1.3.1 物种的基本概念
        1.3.2 物种界定
        1.3.3 物种形成
    1.4 生物声学概述
        1.4.1 生物声学概念
        1.4.2 脊椎动物声学研究进展
        1.4.3 昆虫声学研究进展
    1.5 蝉科昆虫研究现状
        1.5.1 中国蝉科昆虫代表种概述
        1.5.2 蝉科昆虫谱系地理学研究概况
        1.5.3 蝉鸣声在蝉科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斑透翅蝉Hyalessa maculaticollis整合分类与种群分化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样品及样品收集
        2.2.2 形态学研究
        2.2.3 目的DNA提取、扩增、测序
        2.2.4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2.2.5 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与种群空间分布动态分析
        2.2.6 分歧时间评估
        2.2.7 种群鸣声结构的比较分析
        2.2.8 声音回放实验
    2.3 结果
        2.3.1 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和“H.fuscata”的形态变异
        2.3.2 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种群结构和系统发育关系
        2.3.3 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动态
        2.3.4 分歧时间估算
        2.3.5 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种内遗传距离与Hyalessa种间遗传距离
        2.3.6 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雄性鸣声结构分析与比较
        2.3.7 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与“H.fuscata”雄性鸣声结构比较
        2.3.8 鸣声回放实验
    2.4 讨论
        2.4.1 形态变异与遗传变异
        2.4.2 种群分化与谱系地理结构
        2.4.3 种群历史动态
        2.4.4 物种界定
第三章 黄蟪蛄Platypleura hilpa谱系地理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样本采集
        3.2.2 目的DNA提取、扩增、测序及微卫星基因分型
        3.2.3 系统发育分析
        3.2.4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3.2.5 分歧时间评估
        3.2.6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和种群结构分析
        3.2.7 随时间变化的多样化率
        3.2.8 祖先的地区重建
        3.2.9 生态位建模(ENM)和关键环境变量
    3.3 结果
        3.3.1 多样性指数和中立性检验
        3.3.2 系统发育与遗传结构
        3.3.3 分歧时间估算
        3.3.4 种群历史动态
        3.3.5 遗传距离及Fst值
        3.3.6 微卫星多样性与种群结构
        3.3.7 祖先位点重建
        3.3.8 当前、过去和未来的生态位模型
    3.4 讨论
        3.4.1 遗传多样性与谱系地理结构的关系
        3.4.2 气候变化对海南岛及其邻近大陆种群遗传分化的影响
        3.4.3 蝉在海洋中的长距离扩散
        3.4.4 种群历史动态
        3.4.5 基于ENM证据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潜在影响
第四章 合哑蝉Karenia caelatata分布格局及演化历史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
        4.2.1 样品收集、DNA提取、扩增、测序
        4.2.2 形态学研究
        4.2.3 系统发育分析
        4.2.4 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
        4.2.5 种群鸣声结构的比较分析
        4.2.6 分歧时间评估及祖先区域重建
        4.2.7 种群历史动态及种群基因流动
        4.2.8 生态位建模(ENM)和关键环境变量
    4.3 结果
        4.3.1 合哑蝉K.caelatata形态变异
        4.3.2 系统发育关系和种群结构
        4.3.3 振翅声分析与比较
        4.3.4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距离
        4.3.5 分歧时间评估及祖先区域重建
        4.3.6 种群历史动态、多样化及种群基因流动
        4.3.7 当前和过去的生态位模型
    4.4 讨论
        4.4.1 表型分化与遗传分化
        4.4.2 山脉隆升作用的影响
        4.4.3 种群多样化模式
第五章 枯蝉Subpsaltria yangi种群分化及谱系地理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0 样品及样品收集
        5.2.1 目的DNA提取、扩增、测序
        5.2.2 系统发育分析
        5.2.3 系统发育分析
        5.2.4 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与种群空间分布动态分析
        5.2.5 分歧时间评估
        5.2.6 种群鸣声结构的比较分析
    5.3 结果
        5.3.1 序列特征
        5.3.2 系统发育关系和种群结构
        5.3.3 种群动态分析
        5.3.4 遗传距离
        5.3.5 分歧时间的评估
        5.3.6 种群间的鸣声结构比较
    5.4 讨论
        5.4.1 枯蝉种群分化的形成因素
        5.4.2 两种进化速率造成的分歧时间差异
        5.4.3 分子方差分析(AMOVA)多样化
第六章 基于基因分型测序(GBS)技术的枯蝉Subpsaltria yangi适应性进化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
        6.2.1 样本收集和寄主植物调查
        6.2.2 目的DNA提取、SNP检测、基因型与多态性分析
        6.2.3 系统发育及种群结构分析
        6.2.4 分歧时期估算、多样化及祖先位点重建
        6.2.5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6.2.6 生态位建模(ENM)和关键环境变量
        6.2.7 种群鸣声结构的比较分析
        6.2.8 环境、地理距离、鸣声表型和寄主与遗传分化的关系
    6.3 结果
        6.3.1 测序分析、SNP检测和过滤
        6.3.2 单倍型网络、系统发育、主成分分析和种群结构
        6.3.3 分歧时间、多样化的评估及祖先位点重建
        6.3.4 种群历史动态
        6.3.5 种群间的鸣声结构比较
        6.3.6 当前、过去和未来的生态位模型
        6.3.7 环境变量、鸣声表型、地理距离、寄主植物与遗传分化的相关性
    6.4 讨论
        6.4.1 地理隔离促进种群分化
        6.4.2 寄主植物差异对种群分化的影响
        6.4.3 种群基因组结构和表型分化
        6.4.4 遗传多样性比较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7)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概念界定
        1.2.2 内容简述
    1.3 研究综述
        1.3.1 中东铁路与干线城镇的研究
        1.3.2 景观生态学与遗产保护的研究
        1.3.3 空间分析法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1.3.4 遗产地评价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景观生态学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2.1 景观的结构层级和功能特征与遗产保护
        2.1.1 景观结构层级与遗产保护
        2.1.2 景观功能特征与遗产保护
    2.2 斑块和廊道的结构特征与遗产保护
        2.2.1 斑块的结构特征与遗产保护
        2.2.2 廊道的结构特征与遗产保护
    2.3 空间量化模型与遗产保护
        2.3.1 景观指数与空间量化
        2.3.2 其他模型与空间量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景观生态学与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
    3.1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的形成
        3.1.1 中东铁路的起源与概况
        3.1.2 遗产地斑块的分布特点
        3.1.3 遗产廊道的内涵
    3.2 遗产地斑块的初始格局
        3.2.1 总体格局
        3.2.2 功能组群格局
    3.3 遗产地斑块在廊道内的历史职能与特色
        3.3.1 度假休闲职能
        3.3.2 工商业及商品集散职能
        3.3.3 资源开采职能
        3.3.4 军事防御职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的格局变化与时空演进
    4.1 量化模型与研究范围
        4.1.1 量化指标的选择
        4.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4.2 斑块空间发展的演进形态
        4.2.1 中东铁路时期斑块空间形态
        4.2.2 斑块格局形态的发展与变化
        4.2.3 当前时期斑块空间的构型特征
    4.3 斑块与基质的空间关系量化
        4.3.1 轴线模型的生成
        4.3.2 中东铁路时期斑块空间的组织机制
        4.3.3 当前时期斑块与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在廊道中的分类评级
    5.1 依据遗产地斑块特征选取指标
        5.1.1 指标选取原则
        5.1.2 建立层次结构
        5.1.3 评价因子释义
    5.2 依据专家系统确定权重
        5.2.1 确定权重原则与方法
        5.2.2 建立评分标准
    5.3 评级系统在遗产廊道中的应用
        5.3.1 分类评级系统的优势体现
        5.3.2 遗产地斑块在廊道内的等级划分
        5.3.3 依据等级聚类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的景观生态学保护策略
    6.1 廊道遗产的结构性完善
        6.1.1 遗产要素的关联整合
        6.1.2 沿线景观的动态融合
        6.1.3 主体区段的价值重估
    6.2 斑块品质的系统性提升
        6.2.1 历史信息传播的延续性与无阻抑流通
        6.2.2 山水格局的稳定性与优势度保持
        6.2.3 自然生态的系统性恢复与景观重塑
    6.3 基质景观的动态性发展
        6.3.1 历史空间的角色适应与定位调整
        6.3.2 边界空间的协调过渡与过滤渗透
        6.3.3 历史城镇的整体调控与良性干扰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评级系统专家问卷
附录2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评级系统权重计算
附录3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空间句法分析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群落理论范式争论研究 ——基于生态学家科学与哲学的综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为什么研究群落理论范式争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与写作思路
    四、应用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一篇 群落演替的机体论与个体论之争
    第一章 克莱门茨与新克莱门茨主义群落演替理论
        1.1 克莱门茨“机体论”群落演替理论的内涵
        1.2 “机体论”群落演替理论提出的背景
        1.3 对克莱门茨“机体论”群落演替理论的质疑
        1.3.1 对群落演替起因(动因)的质疑
        1.3.2 对群落演替路径(方式)的质疑
        1.3.3 对群落演替趋向(终点)的质疑
        1.4 “新克莱门茨主义”群落演替理论的提出
        1.4.1 马格列夫将热动力学和控制论应用到群落演替理论中
        1.4.2 奥德姆将群落演替理论的有机整体性扩展到生态系统中
        1.5 对“新克莱门茨主义”群落演替理论的批判
        1.5.1 对生物能学原则的批判
        1.5.2 对物种多样性结论的批判
        1.5.3 对进程有序性的批判
    第二章 格里森群落演替“个体论”的提出及其推进
        2.1 格里森群落演替“个体论”的提出
        2.1.1 格里森群落演替“个体论”的内涵
        2.1.2 格里森群落演替“个体论”提出的背景
        2.2 格里森群落演替“个体论”的遭遇
        2.3 群落演替“个体论”的复兴
        2.4 群落演替“个体论”的推进
        2.4.1 格莱姆的植物适应对策模型
        2.4.2 蒂尔曼的资源比率假说
        2.4.3 休斯顿和史密斯的个体-本位模型
    第三章 群落演替“机体论”与“个体论”之争的弱化与综合
        3.1 三重机制演替模型解释
        3.1.1 三重机制模型的内涵
        3.1.2 三重机制演替模型的局限性分析
        3.2 综合的群落演替因果性框架
        3.3 变化镶嵌体稳态学说
        附图
第二篇 群落聚集的整体论与还原论之争
    第四章 戴蒙德群落聚集整体论的提出及质疑
        4.1 戴蒙德群落聚集整体论的提出及其他学者的支持
        4.1.1 戴蒙德群落聚集整体论的提出
        4.1.2 其他生态学者的支持
        4.2 森博洛夫等群落聚集还原论者的质疑
        4.2.1 森博洛夫以及康纳和森博洛夫的质疑
        4.2.2 斯特朗等对“种间竞争”的质疑
        4.2.3 康奈尔拒斥“竞争后的幽灵”
    第五章 戴蒙德群落聚集整体论者的回应及质疑
        5.1 格兰特和阿尔伯特对斯特朗等的回应及质疑
        5.2 赖特和毕尓对森博洛夫和康纳分析方法的质疑
        5.3 戴蒙德和吉尔平的回应及质疑
        5.4 拉夫加登对群落聚集还原论者的回应及质疑
    第六章 森博洛夫等群落聚集还原论者的回应及质疑
        6.1 康纳和森博洛夫对戴蒙德和吉尔平以及赖特和毕尔等的回应和质疑
        6.2 森博洛夫对拉夫加登的回应及质疑
        6.2.1 对哲学批判的回应
        6.2.2 对技术批判的反驳
        6.3 森博洛夫和康纳对赖特和毕尓的回应及质疑
        6.3.1 对赖特和毕尔批判Q模式分析的回应
        6.3.2 赖特和毕尔提出新R模式分析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群落聚集整体论与还原论争论的延续
        7.1 群落聚集整体论与还原论者的总结性交锋和陈词
        7.1.1 吉尔平和戴蒙德基本观点
        7.1.2 康纳和森博洛夫对吉尔平和戴蒙德的回应及质疑
        7.1.3 吉尔平和戴蒙德对康纳和森博洛夫的反驳
        7.1.4 康纳和森博洛夫的总体性回应
        7.2 新世纪群落聚集整体论与还原论争论的再延续
        7.2.1 对物种共现模式的重申
        7.2.2 对棋盘分布的再争论
        附图
第三篇 群落构建的决定论与随机论之争
    第八章 群落构建决定论的生态位理论内涵及疑难
        8.1 生态位理论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8.1.1 两种内涵:生境生态位与功能生态位
        8.1.2 量化研究:n-维超体积生态位
        8.1.3 操作性描述:资源利用生态位
        8.2 生态位理论的疑难
        8.2.1 实证研究的责难
        8.2.2 多元观点的冲击
        8.2.3 区域过程的忽略
        8.2.4 解释能力的缺乏
    第九章 群落构建随机论中性理论的提出及推进
        9.1 中性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分析
        9.1.1 中性理论的理论基础
        9.1.2 中性模型的框架结构
        9.1.3 中性理论的实证研究
        9.1.4 意义分析
        9.2 对中性理论的质疑及其推进
        9.2.1 中性理论的质疑
        9.2.2 中性理论的推进
    第十章 生态位理论的复兴及争论趋势
        10.1 生态位理论的复兴
        10.1.1 生态位概念的修订
        10.1.2 随机生态位理论的提出
        10.2 争论趋于融合
        10.2.1 生态位-中性连续体假说
        10.2.2 基于过程的统一框架
        附图
    第十一章 群落生态学理论范式争论的哲学启示
        11.1 群落演替机体论与个体论之争的哲学启示
        11.2 群落聚集整体论与还原论之争的哲学启示
        11.3 群落构建决定论与随机论之争的哲学启示
        11.4 争论解决的可能路径——渐进式理论综合
        11.4.1 理论综合的内涵及其可行性
        11.4.2 理论综合的工具
        11.4.3 理论综合的方法
        11.4.4 理论综合的原则
        附图
结语与展望
    一、本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
    二、本研究取得的基本结论
    三、研究展望
    四、本研究的欠缺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我国重要叶螨的系统发育与种群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叶螨对农作物的危害
        1.1 害螨发生特点
        1.2 我国害螨发生特点
    2 系统发育比较分析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2.1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 性状进化模式与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
        2.3 系统发育信号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3 种群遗传学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3.1 种群遗传学基本概念
        3.2 种群遗传学常用分子标记
        3.3 通过种群遗传学分析种群历史
        3.4 种群遗传学研究与害虫风险评估
    4 叶螨系统发育和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
        4.1 叶螨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
        4.2 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4.3 入侵害螨的系统发育和种群遗传学
        4.4 叶螨寄主适应的进化与种群遗传研究
    5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目的
第二章 我国重要叶螨发生规律(2008-2017)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8-2017年叶螨发生情况
        2.2 主要农作物害螨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叶螨发生的系统发育信号
    1 材料与方法
        1.1 叶螨样本采集(中国)与发生量统计
        1.2 叶螨生态位:寄主范围与生境宽度
        1.3 系统发育树重建与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1.4 物种发生量与生态位之间的关系
        1.5 世界范围内叶螨发生、系统发育信号以及生态位与发生量之间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螨发生量的系统发育信号
        2.2 叶螨食性和分布的系统发育信号
        2.3 生态位-发生量关系
        2.4 全球尺度的害螨发生和系统发育之间的关系
        2.5 叶螨生态位的祖征重建
    3 讨论
第四章 截形叶螨发生和遗传结构的中心-边缘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1.1 截形叶螨的相对发生量统计
        1.2 确定物种分布范围内的中心-边缘
        1.3 害螨发生的中心-边缘分布检验
        1.4 种群遗传特征的中心-边缘分布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截形叶螨发生频率与CPH之间的关系
        2.2 中心-边缘模型检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2.3 遗传结构和基因流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红色型二斑叶螨的种群遗传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DNA提取和线粒体DNA分析
        1.2 微卫星分型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1.3 基因流分析
        1.4 瓶颈效应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遗传多样性
        2.2 遗传分化
        2.3 瓶颈效应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红叶螨的种群遗传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红叶螨的采集、DNA提取与线粒体DNA分析
        1.2 红叶螨微卫星分型与种群遗传分析
        1.3 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分析
        1.4 种群瓶颈效应
    2 结果与分析
        2.1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2.2 遗传结构与基因流
        2.3 瓶颈效应分析
    3 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讨论与展望
    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10)入侵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表观遗传变异的稳定性及其适应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表观遗传变异及其生态、进化意义
        1.1.1 表观遗传变异
        1.1.2 表观遗传变异的生态、进化意义
        1.1.3 入侵物种的表观遗传变异
    1.2 入侵种喜旱莲子草的研究进展
        1.2.1 入侵种喜旱莲子草
        1.2.2 喜旱莲子草的入侵机制
        1.2.3 在入侵地的危害和防治策略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野外采样
    2.2 同质园栽培实验以及人工气候室培养
    2.3 遗传多样性及表观遗传多样性检测
        2.3.1 主要试剂
        2.3.2 DNA提取
        2.3.3 基因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
        2.3.4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分析
        2.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3.6 SLAF与mSLAF文库构建与高通量测序
    2.4 数据分析
        2.4.1 聚丙烯凝胶电泳条带读取和转换
        2.4.2 遗传多样性(AFLP)和表观遗传多样性(MSAP)分析
        2.4.3 表观遗传变异稳定性分析
        2.4.4 SLAF高通量测序分析
        2.4.5 环境关联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野外喜旱莲子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表观遗传多样性
        3.1.1 2012年野外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3.1.2 2012年野外种群表观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野外条件和同质环境中表观遗传变异的动态变化
        3.2.1 野外条件下喜旱莲子草种群表观遗传变异的动态变化
        3.2.2 同质园及人工气候箱条件下喜旱莲子草种群表观遗传变异的动态变化
    3.3 世代间表观遗传变异的稳定性
    3.4 环境关联分析
4.讨论
    4.1 喜旱莲子草自然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和表观遗传变异
    4.2 表观遗传变异的稳定性
    4.3 表观遗传变异的生态学意义
    4.4 对入侵种研究的启示
5.结论
6.特色与创新
7.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缩略语表
    附录2 采用“MixedScoring2”方法转换后三类表观遗传位点的多样性分析
    附录3 WorldClim中55个气候变量
    附录4 55个气候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加粗数据表示两个变量之间Pearson’s相关性系数丨r丨≥0.8
    附录5 筛选出的10个气候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系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四、分子标记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潜力和局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果实表型及SSR标记的麻栎遗传多样性[D]. 吕锋.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发展rpoC基因为肠道菌群调查的新分子标记及其在中医药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D]. 邱超.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种群形态学差异与群体遗传的研究[D]. 王立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5]四种中国蝉科昆虫谱系地理学研究暨枯蝉适应性进化研究[D]. 刘云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研究[D]. 曲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群落理论范式争论研究 ——基于生态学家科学与哲学的综合[D]. 王雯. 山西大学, 2019(05)
  • [9]我国重要叶螨的系统发育与种群遗传学研究[D]. 靳鹏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入侵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表观遗传变异的稳定性及其适应意义[D]. 施雯. 云南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分子标记方法在生态学中的潜力和局限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