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部配音电影

央视国际部配音电影

一、论CCTV国际部的译制片(论文文献综述)

李柯颖[1](2020)在《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跨国生产与文化建构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影视译制剧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绝佳载体。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是通过影视剧译制方法减少中老文化交流障碍、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中国影视剧的老挝语译制还存在着实践薄弱、理论不足、文化折扣等问题。本文的调查对象——云南皇威传媒有限公司是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乃至东南亚语译制的领头羊,本文基于对昆明、老挝两个调查地点的实地调研,针对相关译制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大量一手资料和真实数据,采用归纳研究、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综合文化研究、传播学、符号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进行译制现象的微观写作和作品解读,旨在提升对老挝语译制生产及其文化建构的认知和理解。全文共四章:第一章梳理中国影视剧对外译制业的发展历程,以及面向东南亚和老挝的影视译制发展情况。第二章结合个案调查,总结并分析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跨国联合译制生产模式、流程和内容。第三章在跨国生产与文化建构的辩证关系基础上,对老挝语译制剧进行文本分析,阐述文化建构的具体内容。第四章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问题与反思。本文研究重点是通过总结老挝语译制“生产实践”内容,分析老挝译制剧“文化产品”价值内涵,探究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文化意义”——建构老挝观众的文化认同和译制参与者的特殊文化身份,从而为减少中国影视文化向老挝传播的文化折扣,提升我国影视译制事业的理论研究与译制事业实践能力进献微薄之力。

郑建宁[2](2019)在《配音翻译在影视剧跨域传播中之必需性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从界定"译制片""影视翻译"等概念入手,介绍了外国影片在我国的译介模式,指出配音译制片和字幕片是如今的两大译制途径。针对配音译制是否已过时的疑问,首先分析该疑问产生的原因,探析配音译制不可或缺的缘由,指出配音译制片只是失去了昔日的垄断地位,在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在汉语影片的民族语译制以及在我国影片的国际传播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应重视影视翻译研究,推动民族语译制和影视剧对外译制,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郭志恒[3](2018)在《否定和超越:从西方主义视角看新中国17年间译制片对西方的构建》文中认为本文将通过新中国17年期间引进的18部来自英国和美国的译制片,讨论西方主义在中国作为手段和目的的体现。在17年期间,译制片是中国接触西方文化的少数途径之一。影片的译制和配音过程反映了经过译者之手映射出的英美国家的现实和历史,在制作当中体现了当时中国对于西方现实和历史的构建,表达了中国希望超越西方世界的理想。西方主义作为后殖民翻译视角下诞生的理论,其定义是东方如何看待西方,其研究对象是基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产生的产品。17年期间,在译制电影的过程中,中国通过建构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西方世界形象,希望达到强化自身政治文化话语,形成建设“现代中国”的理念。通过西方主义视角研究译制片的意义在于,通过考察译制电影中的具体内容,以及对同时代历史文献的参考,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对于西方世界形象建构成果的认识。本文认为,西方主义由于其主观性和变化性,不可被视作是静止的理论,而是一个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改变自身,同时塑造他者的理论。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西方主义主导的译制电影代言了人们想象中构建的西方,成为了当时希望超越和否定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世界的某些正面特质也被中国所吸收。西方主义的话语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但是其对于现象的解释力始终不变,并且在新时代中也可以发挥出强大的生命力。

邓微波[4](2016)在《从电影翻译到视听翻译——国内视听翻译实践的历史与现状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历史描写的方法,按照视听产品传播媒介的发展,将国内视听翻译实践的发展过程分为电影翻译、影视翻译、盘带与电视翻译以及视听翻译四个阶段,并探究各阶段视听翻译在文本来源、翻译模式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以期为国内视听翻译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刘春华,胡冬梅[5](2015)在《翻译生态学视野下看《绝望主妇》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文中认为在生态学视野下,通过对美剧《绝望主妇》网络字幕组翻译和央视组翻译的对比分析,探讨影响译者适应与选择的不同要素,提出译者要协调好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种要素才能保证译品的生命力。

刘春华,周宏图[6](2014)在《美剧《绝望主妇》字幕翻译的翻译生态学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在生态翻译学视野下,以美剧Desperate Housewives的字幕翻译为研究个例,对比分析央视组和字幕组在不同翻译生态环境中主体性的体现,指出译者的主体作用受到翻译生态环境的限制,体现为对生态要素的适应与选择。我们提出,翻译生态学的"译者中心"指翻译生态系统中译事的"中心",并非生态系统的中心。译者的翻译行为是基于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受制于生态要素的主体性生态行为。这是"译者中心"的翻译生态学内涵。

杨晓青[7](2013)在《文本分析与传播方式研究:中日关系蜜月期中国银幕上的日本电影(1978-1989)》文中认为日本电影与中国电影的交流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两国电影诞生之日起,两国电影的文化交流除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中断以外,一直保持着紧密的互动。尤其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关系蜜月期间(1978年——1989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改变,中日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中国在这期间引进了大量的日本电影,获得了中国观众狂热的追捧。至此,中日电影的文化交流在中国面对全民开展的“中日友好”的教育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构建了两国人民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的美好蓝图,体现了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同时在电影创作上对经历了十年浩劫重创的中国电影具有全方位、积极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两国文化艺术的进步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中日电影文化的交流在两国国际政治、经济的进步过程中亦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也是“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随着中日两国今后在更广泛层面上开展电影合作的前景越来越可观,对中日电影的交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则成为必要。因此,本文针对中日关系蜜月期,也是中日电影交流的黄金期这段时间日本电影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方式与典型文本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中国银幕上出现的日本电影在该时期的文本影像艺术特点和复杂影响展开了学理性的讨论。以中国银幕上出现的日本电影的文本分析和传播方式为主要讨论焦点,建立起该时期日本电影在中国传播的多维图景,从而揭示日本电影在中日关系蜜月期的传播奥秘以及这一跨文化传播的独特性和深远意义。包括绪论与结语,全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在第一章绪论中,笔者对中日关系蜜月期进行了时间上的界定以及背景上的介绍,并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思路和意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接着笔者在第二章中对蜜月期日本电影在中国大陆的三种传播方式进行了概述,然后在接下来的两个章节中分别以《追捕》和《望乡》两种典型且不同风格的日本影片为案例进一步细致探讨了日本电影在蜜月期中国大陆的传播方式、传播特点以及电影的文本特征。最后,在结论部分笔者对中日蜜月期日本电影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特征与接受转化问题进行了总结性论述。

马建丽,徐轶瑛[8](2011)在《中国影视译制业市场化进程及困境》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影视译制业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经历了其初期发展、辉煌和目前市场化进程时期。本文从中国政治、经济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发展三个方面,回顾中国影视译制业60年发展历程,从三个不同时期的发展实际情况入手,概括说明了目前中国影视译制业市场化发展现状符合当今中国社会需要,分析了目前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克服目前的问题要从造成问题的根源入手,提出了推进中国影视译制业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初步设想。

董海雅[9](2010)在《论意识形态对影视译制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结合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从意识形态角度对影视作品的译制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出涉及赞助人力量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影视翻译选材以及微观层面上翻译策略的影响。

张乐[10](2010)在《生存还是灭亡?——译制片配音前景探究》文中提出在经历过一个黄金时代之后,进口译制片配音在中国逐渐落寞。本文分析了发生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译制片配音存在的重要性和价值,为译制片配音的继续发展和复兴提出一些建议。

二、论CCTV国际部的译制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CCTV国际部的译制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跨国生产与文化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课题的缘起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影视剧“走出去”相关研究
        (二)中国影视剧译制产业与发展的研究
        (三)老挝传媒影视业发展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五、调查研究的对象与实施策划
        (一)调查研究的对象
        (二)调查研究的实施计划
第一章 中国影视剧对外译制业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国影视剧译制业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后初步发展时期
        二、改革开放后短暂辉煌时期
        三、新千年多元化发展时期
    第二节 中国影视剧东南亚语译制业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影视剧东南亚语译制业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影视剧东南亚语译制的发展优势
        三、中国影视剧东南亚语译制业的现状调查
    第三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发展概况
        一、老挝国内传媒业发展背景
        二、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发展特点
        三、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个案调查
第二章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跨国生产
    第一节 老挝语译制剧的跨国联合译制生产模式
        一、跨国联合译制生产模式的形成历程
        二、跨国联合译制生产模式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老挝语译制剧跨国生产的生产流程
        一、翻译
        二、审稿与审查
        三、选角与培训
        四、棚内实录阶段
        五、后期合成
    第三节 老挝语译制剧跨国生产的主要内容
        一、老挝语译制剧的作品情况
        二、老挝语译制剧的传播情况分析
第三章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文化建构
    第一节 老挝语译制跨国生产与文化建构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剧的亲缘文化共鸣
    第三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剧的普世价值传达
    第四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剧的国家形象重识
        一、国家形象:从刻板印象到立体现代
        二、国民形象:从单一片面到生动多元
    第五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剧的译者文化身份建构
        一、跨国交流的文化中介
        二、跨国文化的作者和受众
第四章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问题与反思
    第一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文化折扣问题
        一、文本语义韵味流失
        二、译制工作的行为方式差异
        三、受众接受差异
    第二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反思与建议
        一、优化影视译制内容,降低文化折扣影响
        二、拓展传播渠道,加强跨国交流合作
        三、坚持和而不同,实现民心相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影视剧东南亚语译制情况统计
    附录2 2014-2019年皇威传媒译制作品片单统计表
    附录3 老挝国家电视台2019年4月节目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配音翻译在影视剧跨域传播中之必需性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1. 相关概念界定
    2. 外国影片译介模式
二、配音译制片渐行渐远之原因
三、配音译制片不可或缺之缘由
四、加强影视翻译研究之思考
五、结语

(3)否定和超越:从西方主义视角看新中国17年间译制片对西方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和简介
    1.2 研究问题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译制片的翻译研究综述
        2.1.1 关于译制片的翻译实践研究综述
        2.1.2 译制片的历史研究
        2.1.3 译制片相关的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
        2.1.4 总结
    2.2 西方主义理论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西方主义理论在译制片研究中的适用性
    3.1 东方主义的对应话语体系:西方主义理论的缘起和发展
    3.2 西方主义的理论框架:东方学者对于西方主义理论的重新定义
    3.3 西方主义在中国译制片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
第四章 17年间中国译制片具体内容的考察
    4.1 1949 -1966年两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简介以及中国译介英国和美国电影的情况简介
    4.2 英国历史形态重构:以译制片《孤星血泪》为例
        4.2.1 政治形态重构
        4.2.2 强化阶级特性
        4.2.3 总结
    4.3 美国现实社会形态重构:以影片《社会中坚》为例
        4.3.1 工会和工人身份的改变
        4.3.2 神化工人的战斗精神
        4.3.3 重构美国社会结构:对治安和行政的融合
        4.3.4 总结
    4.4 西方形象在中国变化的总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参考电影(国家,年份排序)

(4)从电影翻译到视听翻译——国内视听翻译实践的历史与现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影翻译时期
2. 影视翻译时期
    2.1 电影翻译
    2.2 电视翻译
3. 盘带与电视翻译时期
4. 视听翻译时期
    4.1 电影翻译
    4.2 电视翻译
    4.3 网络翻译
5. 结语

(5)翻译生态学视野下看《绝望主妇》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
    (一)翻译生态环境的差异
        (1)主要的生存危机不同
        (2)译品的不同要求
    (二)不同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
二、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一)净化与保”纯”
    (二)保守与夸张
    (三)严守与突破

(6)美剧《绝望主妇》字幕翻译的翻译生态学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不同译者的翻译生态环境对比分析
    ( 一) 翻译的社会环境
        1. 社会生存环境不同
        2. 播出渠道以及受众的不同
    ( 二) 翻译的内部系统
三、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 一) 翻译生态环境与译者选择
    ( 二) 译者对社会环境因素的适应与选择
    ( 三) 译者对翻译内部生态系统的适应
四、译者有中心地位吗
五、结语

(7)文本分析与传播方式研究:中日关系蜜月期中国银幕上的日本电影(1978-198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日关系蜜月期时间的界定与背景的介绍
    1.1.1 中日关系蜜月期时间的界定
    1.1.2 中日关系蜜月期背景的介绍
1.2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思路、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二章 中日蜜月期日本电影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方式
2.1 蜜月期日本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实绩概述
2.2 蜜月期日本电影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方式
    2.2.1 传播方式一 译制与传播
    2.2.2 传播方式二 大众媒介传播
    2.2.3 传播方式三 学者传播 第三章 中国银幕上的日本商业类型片——以《追捕》为例
3.1 蜜月期中国大陆银幕上的日本商业类型片
3.2 《追捕》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方式
    3.2.1 译制与传播
    3.2.2 大众媒介传播
    3.2.3 学者传播
3.3 风尚传播与《追捕》的文本特征分析 第四章 中国银幕上的日本战争历史题材影片——以《望乡》为例
4.1 蜜月期中国大陆银幕上的日本战争历史题材影片
4.2 《望乡》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方式
    4.2.1 译制传播
    4.2.2 大众媒介传播
    4.2.3 学者传播
4.3 政治正确与《望乡》的文本特征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中国影视译制业市场化进程及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影视译制业回顾
二、中国影视译制业市场化进程现状
三、中国影视译制业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困境
    1. 中国影视译制管理体制上的局限。
    2. 中国社会媒介生态环境对于影视译制业的局限。
    3. 中国影视翻译理论研究不足, 从业人员缺乏理论指导, 素质参差不齐, 许多低劣影视译制作品充斥市场。

(9)论意识形态对影视译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0 引言
2.0 意识形态对影视译制选材的影响
3.0 意识形态与影视译制作品中的删改
4.0 结语

(10)生存还是灭亡?——译制片配音前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译制片的前世今生
    1、时代背景造就了译制片的辉煌与衰落
    2、体制问题带来的恶性循环
    3、译制片配音制作自身跟不上观众的要求
二、配音终将被字幕替代而成为历史?
三、如何维持中国译制片配音的生命力
    1、启用明星配音
    2、成立配音协会, 实行“经纪人制度”
    3、学术研究和专业奖项

四、论CCTV国际部的译制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跨国生产与文化建构研究[D]. 李柯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2]配音翻译在影视剧跨域传播中之必需性探析[J]. 郑建宁.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9(02)
  • [3]否定和超越:从西方主义视角看新中国17年间译制片对西方的构建[D]. 郭志恒.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2)
  • [4]从电影翻译到视听翻译——国内视听翻译实践的历史与现状探究[J]. 邓微波. 中国翻译, 2016(01)
  • [5]翻译生态学视野下看《绝望主妇》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J]. 刘春华,胡冬梅.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5(01)
  • [6]美剧《绝望主妇》字幕翻译的翻译生态学对比分析[J]. 刘春华,周宏图.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4(06)
  • [7]文本分析与传播方式研究:中日关系蜜月期中国银幕上的日本电影(1978-1989)[D]. 杨晓青.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8]中国影视译制业市场化进程及困境[J]. 马建丽,徐轶瑛. 理论界, 2011(03)
  • [9]论意识形态对影视译制的影响[J]. 董海雅. 山东外语教学, 2010(06)
  • [10]生存还是灭亡?——译制片配音前景探究[J]. 张乐. 新闻世界, 2010(04)

标签:;  ;  ;  ;  ;  

央视国际部配音电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