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沿海地区农林业经营类型及模式优化初报

山东省沿海地区农林业经营类型及模式优化初报

一、山东省海岸带复合农林业的经营类型及模式优化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胡海波,陈雪,杨兵[1](2021)在《我国沿海防护林复合经营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沿海防护林是在沿海地区建立的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和灌木林,在防灾减灾、护岸固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景观美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对沿海防护林复合经营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复合经营模式配置、复合经营关键技术以及功能与效益等方面。文中通过总结我国既有沿海防护林复合经营模式和经营技术等研究成果,对今后海防林复合经营研究进行了展望:1)与乡村振兴等战略紧密结合,重视复合经营项目的规划布局;2)提升复合经营科技含量,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研发;3)开展复合经营技术综合应用研究,建立试验示范基地,提高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陈曦[2](2020)在《海洋环境影响下灵山岛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山东省三面环海,拥有众多海岛。这些海岛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不同于内陆农耕文明的海洋渔业文明,孕育了海岛聚落这一特色鲜明的聚落空间形态。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发展,但因海岛地理阻隔、资源约束、缺乏深入的研究等现实情况,导致大多数的海岛村落在更新发展的过程中,未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选取典型山东海岛村落群——青岛市灵山岛聚落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目的是科学系统的分析灵山岛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未来发展的空间优化策略,以期能够为灵山岛聚落的发展与建设实践提供新的思路。研究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灵山岛聚落的概况,以此作为空间形态特征的分析基础。首先将灵山岛聚落置于区域背景中,以求在了解整个山东海岛聚落概况的基础上,对灵山岛聚落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分析村落群共同拥有的环境背景,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最后从每个村落的个性入手,阐述各个村落不同的发展环境。第二部分(第三、四章)在梳理了相关背景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阐述了灵山岛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首先,从宏观层面归纳总结了灵山岛聚落的分布特征、空间构成要素和聚落边界特征。其次在中观层面,分别分析了村落的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特征。最后在微观层面上,对建筑及其使用人群的心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建筑发展的类型、院落和单体空间的特征、建筑材料、营造方式和不同心理环境对空间功能需求的变化。第三部分(第五章)主要是在对灵山岛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的分析后,总结灵山岛聚落的价值和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在规划建设中优化居住生活空间,在尊重自然生态的基础上,适应新的经济生产方式。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促进灵山岛聚落的生产空间宜业,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宜游提供启发和引导作用。

公丕宏[3](2019)在《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从时间维度看,集中体现为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从空间维度看,表现出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态势与不充分状态。本文旨在从空间维度研究中国经济格局演化,基于对经济空间的几何解析,结合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具体形态,从散点尺度研究乡村、从节点簇尺度研究城市群、从轴线尺度研究基础设施、从域面尺度研究区域、从立体尺度研究海洋,运用科学隐喻与归纳综合的方法,提出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作为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顶层设计。第一部分是理论准备。首先对经济空间演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系统梳理国内、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立足研究现状,确立理论逻辑基点,在明确研究对象、主体框架的基础上,从空间几何要素切入,解析经济空间要素,基于对场理论的科学隐喻,形成经济空间场理论。运用经济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构成,构建以乡村演化散点、城市群演化节点簇、基础设施演化轴线、区域演化域面、海洋演化立体为主体的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提出建设以经济空间势、经济空间熵、经济空间流、经济空间集、经济空间域为变量的五度经济空间场。第二部分是中国经济空间的多尺度分析。乡村散点、城市群节点簇构成了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微观支撑,从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变轨迹出发,研究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与系统,分析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规律;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空间演化的轴线,拓展了演化的地理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推进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乡村经济的通道优化;从区域经济空间演化视角来看,四大板块呈现出点线网面的演化态势,京津冀网络型演化、长江经济带联通演化、“一带一路”开放演化正在重塑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海洋经济空间立体演化的两大支撑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第三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对策建议。把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相结合,依据五度经济空间场的作用机理,把增强经济空间势、降低经济空间熵、加大经济空间流、丰富经济空间集、拓展经济空间域,作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实践进路,从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能、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值两个维度,持续强化城乡经济空间的微观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的中观融联,推进陆域、海洋经济空间的宏观统筹。以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供给体系、现代信息传输体系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持续增大经济空间流,贯通微观支撑、中观融联、宏观统筹。第四部分结语,对论文的可能创新点进行简要归纳,主要是构建了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得出了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的规律,提出了建设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的理论与进路,使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历史与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逻辑辩证统一。最后对论文的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总结,指出定量分析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亓军红[4](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提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董玮[5](2017)在《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森林的生物机能为核心的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越来越表现出基础性、主体性和先导性。由于林业的基础是森林,其公益性、产业性和弱质性密不可分,经营、管理和外部性都伴随着较高的综合风险,尤其需要公共政策的协同发力和持续保障。当前,在“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新战略,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同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实施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发展以林业为支撑的林业生态经济正在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推进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面。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完善林业公共政策体系日益上升为国家战略,日渐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讨论的热点。在促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林业公共政策,通过政策的实行完成对相关群体利益的调节,利用利益激励机制实现对森林生态建设的推动和林业经济增长的促进,进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林业公共政策作为经济激励方式,在体现生态保护经济性的同时又兼顾了经济发展的生态性,其实行有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本文以公共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为分析基础,从林业的两大特殊属性——公共品与外部性出发,从理论上阐释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并从实践上进行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与公共政策的效应测度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网站资料以及实际调研,本文对省级和农户层面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以及公共政策实施与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评价并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对林业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林业财政政策、林业产权政策和林业管制政策三大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3-2013年涵盖9个省份1497个样本农户的跟踪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我国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并测算了各政策的贡献度。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双重分析结果提出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的优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视经济系统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思想,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释义模型,认为经济的扩大化再生产不是无限的,必须受到能量传递不可逆转条件的制约。林业经济增长也并非无限,而必须有适度的规模,适度规模的约束条件即林业生态的承载力。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在一定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发展林业经济,达到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以及废弃物的吸收平衡,即达到稳态均衡。(2)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及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研究。通过宏观统计数据,认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总体状况以及区域生态发展差异状况,明确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描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较大,森林生态功能较弱。基于公共品与外部性理论,指出了林业公共政策施行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通过对我国林业公共政策的演进以及当前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梳理,结合对政策执行及需求等现实情况的调研,反映了林业公共政策的总体情况,并指出存在财政支出结构刚性、产权改革目标偏离、管制寻租及委托代理风险等问题。(3)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利用历年森林资源普查数据、林业发展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从宏观、微观两方面以及规模、结构、分配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对我国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进行了测算。整体来看,南方林区及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好,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的均值分别为1.899和1.821,南方林区对区域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更高,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更多依赖对林业资源消耗。而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差,其指数分别为0.908和0.871,尽管东北林区及西南林区林业资源丰富,但是对林业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存在效率损失。(4)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区段和类型划分。按照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大小,将我国不同区域林区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优质区、良好区、成长区和落后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优质区主要包括贵州、广东等5个省份,均分布在南方林区,单位林业生态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倍以上,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林业生态良好区主要包括江西、辽宁等9个省份,单位林业生态所生产的经济效益处于1和2之间,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好。成长区包括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基本分布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尽管这两大国有林区林业资源特别丰富,但是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并未发挥森林资源的比较优势。林业生态经济落后区包括山东、江苏和甘肃3个省份,该区域省份在考察期间生态水平均呈现了下降趋势,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严重损害了林业生态资源和环境。(5)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与差异分析。根据对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结果,分析案例省份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并继而比较省份之间政策因素的差异,识别出重点政策因素,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不同地区间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政治基础的差异,其公共政策的实施与执行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财政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公共管护支出、林区补偿标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方面;产权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林权证的规范化管理、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保险以及林权纠纷调处问题等方面;相较于林业财政政策和产权政策,各省份间的管制政策差异性较小,只是对于不同林区伐后森林郁闭度、林分蓄积量、采伐强度等的数值规定略有不同。(6)林业公共政策的生态经济效应测度。在定性分析找出政策因素的基础上,做更深一步的公共政策效应及贡献度定量分析,以遴选出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有突出作用的政策类别,为政策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效应。其中,对林业生态经济效应影响系数最高的三项分别是:产权政策中的林地流转政策、管制政策中的林木采伐指标是否易获得以及财政政策中的造林补贴政策。造林补贴主要针对生态林有较为显着的效果;而对于商品林,抚育补贴、集体林权改革、林木资源管制政策效果较为明显。(7)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析。对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林业生态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35.53%,管制政策8.63%,财政政策8.21%。对于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5.14%,财政政策0.83%,管制政策0.16%。不同省区由于所处区位、资源、环境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各项林业公共政策在各地区的贡献度表现不同。综合来看,产权政策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管制政策在湖南、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财政政策在湖南、辽宁、福建三省贡献度较高。(8)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是当地资源、经济、社会、体制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不同的发展模式与政策搭配存在效力的差异。从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要素利用角度,提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提高林地产出率、森林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林业资本产出率、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制度效率等。结合对生态经济和公共经济学理论的演绎推理,明确公共政策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进而针对不同林区所处的不同区位、不同权属、不同林种等特征,设计差别化的林业公共政策组合方案,并辅以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多层次公共政策组合体系。

冯有良[6](2013)在《海洋灾害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测度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始终离不开自然资源。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正逐渐加深。从古到今,自然资源开发经历了从单一地上到地上地下兼顾,从单一陆地到陆地海洋兼顾的进程。广袤无垠的海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洋生物、海洋油气、海洋矿产等自然资源。20世纪80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率先制定了海洋开发战略,随后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也先后制定了海洋开发战略。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制定《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提出把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作为我国发展海洋事业的指导思想。海洋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海洋资源开发不同于陆地资源开发,除了技术、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海洋灾害是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不可忽略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洋灾害是制约近海海洋资源开发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鉴于此,在研究过程中立足于系统工程论、灾害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协同学、海洋资源开发理论、海洋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做了如下研究工作:(1)在明确研究背景与目的,熟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准确界定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灾害管理的研究边界,阐述本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述评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海洋灾害的测度方法。界定海洋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对海洋资源的构成,我国近海海洋资源的分布进行阐述;分析研究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灾害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对比测度海洋灾害的理论与方法。(2)针对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不同类型海洋灾害发生的时间、空间、方位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着重分析海洋灾害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致灾机理,介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现状,对海洋灾害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致灾机理进行剖析;理论联系实际,从海洋灾害影响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程度和导致灾害发生两个层面进行分析。(3)海洋灾害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测度体系构建作为论文研究的核心部分。在定性剖析近海致灾因子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考虑致灾因子影响海洋资源开发的特点,构建致灾因子的定量测度模型。然后在定性剖析近海主要海洋灾害致灾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考虑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海域利用类型、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的15个指标,构建海洋灾害定性测度体系。统计分析收集到的我国近海海域海况数据资料和相关文献,根据要测度的各个致灾因子形成不同的样本,根据海洋灾害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影响程度设定阈值,运用建立的定量测度模型对我国近海的主要致灾因子按照不同重现期从不同的空间、方位进行测度,最终得到致灾因子的定量测度结果。运用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定性测度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经过专家打分确定各个指标的数值,把计算出的定量测度结果带入定性测度指标体系,最终得到定性测度结果。海洋灾害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定量测度结果反映的是海洋灾害的破坏强度;把定量结果带入定性测度指标体系,经过专家打分确定的是海洋灾害影响海洋资源开发的致灾概率。经过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后基本得出特定海域海洋灾害影响海洋资源开发的情况。(4)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国际经验总结。借鉴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灾害管理、海洋综合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着重参考以上各国在海洋灾害御灾管理组织、御灾管理运行机制、御灾管理法律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先进做法,总结发达国家在海洋灾害管理和海洋资源开发方面的共同特点。(5)保障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御灾管理实现路径。在以上各个部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海洋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确定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提出优化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机制的建议,从海洋灾害日常管理、海洋灾害监测预报、海洋灾害事中控制和海洋灾害后恢复重建四个方面确定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的实现路径。御灾管理涵盖主要海洋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日常管理工作、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监测与预警工作、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实现路径综合考虑灾害应急机制、灾害预防机制、灾害预警机制、御灾反应机制和灾害控制机制,从全灾种、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全人员和全社会的角度寻求保障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可行路径。

韩逸悠[7](2012)在《河北省沿海地区防护林构建模式的研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渤海湾泥质海岸带土壤渗透性差、质地粘重、养分贫瘠、盐渍化程度重,地下咸水水位浅,不利于植被生存。本文以沧州市、唐山市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树种配置研究和沿海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借以指导河北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通过对沧州市沿海地区盐碱地不同立地条件下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乔木树种中,107杨成活率高、生长快、长势好,是适宜做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以及四旁绿化的优良造林树种。绒毛白蜡耐盐碱性好,能在含盐量大于0.2%的土壤上生长,可做四旁绿化树种。旱柳是盐碱地速生树种之一,耐水湿,适宜在轻度盐碱地上生长。在涝碱相随的河渠两侧及盐碱洼地也可种植,宜作为薪炭林,也是农田防护林的良好树种。刺槐根系可以固定氮素,也是盐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可作为行道树。冬枣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除沼泽地和重碱性土(ph>9)外均可栽培,对地下水位的高低也无严格要求,同时也是很好的经济作物。灌木树种的紫穗槐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可作为盐碱地林带中的底层林木,不仅具有经济发展前景也具有观赏价值。通过对唐山沿海地区盐碱改良技术的调查,主要有四种技术模式,“一带一沟挑沟做台绿化工程模式”栽植模式减少了客土量,节约了工程成本,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模式;“浅潜暗管排盐工程技术模式”工程量大、成本高、维护费用大,但排盐效果好,只有在一些局部地区,例如行道树绿化可采取,应用有局限性;人造土壤技术是二十一世纪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技术途径,可解决填海造地的土壤改良与绿化难题,并缓解一些沿海城市因为受到建设用地使用限制的压力。道路绿化配置模式是当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模式,该模式根据立地条件和防护功能需求,选用不同性状的树种进行混交,乔、灌、草相结合,保证防护林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通过对河北省沿海防护林体树种及技术的研究,设计出15种沿海防护林体配置图,主要包括不同盐碱程度下的河渠、农田防护林网与主干道路的树种配置,为防护林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数。

季永华[8](2011)在《林改背景下苏北沿海林下经济模式选择及可持续经营技术》文中指出"林下经济"在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近年来,苏北沿海林下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林农、林果、林菌、林蔬、林草、林禽、林渔、林药、林油和林游10种经营模式。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技术含量低、经营管理不规范、政策扶持不到位等制约因素。本文在对苏北沿海林改和林下经济发展情况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从耐盐植物筛选、模式结构优化、经营管理措施和宏观政策扶持4个层面上提出了一系列林下经济可持续经营技术,以建立一种多种群、多层次、多序列、多功能、多效益、低投入、高产出的新型林农生产系统。

冯瑞[9](2012)在《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海洋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展海洋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目前我国重要的国家级战略。把握海洋经济发展新趋向,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标志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将实现新的突破,意义重大而深远。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和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整体发展进行了研究。以翔实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充分讨论了山东半岛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客观地分析了蓝色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所在,从其功能定位与发展布局出发,探讨了如何以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来实现整个半岛经济区域的发展,阐述了实现发展所需要采取的推进措施以及政策支持。2、围绕如何构建半岛蓝色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搞好统计和考核评价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管理工作,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完善的考核办法,加强统计工作,以此为基础才能为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对半岛蓝色经济区指标统计范围进行了界定并设计了统计指标体系;从科学的角度选择了半岛蓝色经济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综合考核评价方法,并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3、深入分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的发展问题。沿海港口的发展是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点所在,在对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发展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十二五”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并应用线性回归、时间序列法以及组合预测模型三种方法对山东省沿海港口的发展需求进行了预测。4、提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十二五”发展战略。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形势,提出了山东省沿海港口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战略总体思路;结合其发展预测提出了实现其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孙加韬[10](2011)在《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 ——基于海陆产业关联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刚刚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一次将发展海洋经济提到了战略高度,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到与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等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对海洋经济的研究,多集中在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环境和地域空间的现状描述和定性评价。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生态资源环境的海陆产业关联度研究框架,侧重于海陆一体化的定量研究和产业政策研究。论文希望能够实现两个目标:(1)构建产业领域海陆一体化发展研究的基本架构。(2)研究能够切实推进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本文以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海陆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借鉴缪尔达尔的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的经典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海陆产业关联的内在动因和机制是海陆二元经济结构一体化,其表现形式是海陆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具有关联性、海陆产业空间布局具有关联性、海陆产业的生态资源环境具有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中国的海陆产业关联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接下来,本文重点对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中国海陆产业关联度主要受海陆产业结构、海陆产业空间布局和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等三大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并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区位基尼系数、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卡方检验、脉冲响应模型等一系列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海洋产业结构绩效的优化、海洋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和海洋资源环境承载率的提高都会促进沿海地区海陆产业关联度的提高,即无论在短期内(1-2期),还是在中长期(3-10期),三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海陆产业关联度正向波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进行了研究。中国当前海陆一体化产业政策的重点主要放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海陆产业空间布局方面,对我国海陆一体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海陆一体化产业政策在发展理念上相对落后,且缺乏较为明晰的配套政策、保障措施,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资源生态环境三个角度,建议我国政府要产业政策调整,并建议我国政府要实现五大产业政策构建:实施梯度推移的海陆产业统筹发展政策、实施产城融合的海陆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实施“点—轴”推进的海陆区域开发政策、实施协调合作的海陆区域统筹发展政策、实施以海定陆的海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等。全文共七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与理论回顾和梳理;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通过对海陆产业关联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构建了产业领域海陆一体发展的基本架构。第三部分为第五章,研究了我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和调整方向。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全文总结。具体为: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以及主要内容,中外研究现状,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阐述了海陆一体化的内涵,回顾与梳理了国内外海陆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海陆产业关联的理论文献以及海陆产业关联的产业政策。第三章中国海陆产业关联度分析。以海陆二元经济结构一体化理论为基本框架展开对海陆产业关联的理论分析,并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海洋经济的三次产业和陆域经济的三次产业之间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研究。第四章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分析了影响中国海陆产业关联度的三大因素:海陆产业结构、海陆产业空间布局和海陆资源环境承载率并对三大因素对中国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章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构建。解析了我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海陆一体化产业政策及其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我国海洋产业政策调整方向,及推进我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建议。第六章结论。对全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论文的主要结论;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山东省海岸带复合农林业的经营类型及模式优化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海岸带复合农林业的经营类型及模式优化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2)海洋环境影响下灵山岛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下的美丽海岛建设
        1.1.2 经略海洋背景下的海洋强省要求
    1.2 相关概念解读
        1.2.1 聚落空间
        1.2.2 聚落空间形态
        1.2.3 海洋环境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1.3.1 关于海洋环境的研究现状
        1.3.2 关于海岛研究现状
        1.3.3 海洋渔村聚落空间研究现状
        1.3.4 研究小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灵山岛聚落概况
    2.1 山东海岛聚落概况
        2.1.1 海岛聚落基本特征
        2.1.2 山东省海岛聚落概况
    2.2 灵山岛的环境概况
        2.2.1 自然环境概况
        2.2.2 社会环境概况
    2.3 灵山岛各聚落概况
        2.3.1 灵山岛聚落的发展概况
        2.3.2 灵山岛聚落的发展规律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灵山岛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特征
    3.1 灵山岛聚落的分布
        3.1.1 聚落分布总体特征
        3.1.2 对地形地貌的选择
        3.1.3 对海洋资源的利用
        3.1.4 对海洋气候的适应
    3.2 灵山岛聚落空间构成要素与边界
        3.2.1 聚落空间的构成要素
        3.2.2 聚落空间的边界
    3.3 灵山岛聚落的生活空间
        3.3.1 布局形态分析
        3.3.2 街巷空间
        3.3.3 公共空间
    3.4 灵山岛聚落的生产空间
        3.4.1 聚落生产空间的演变特征
        3.4.2 依赖海洋的渔业空间
        3.4.3 利用地形的农林业空间
        3.4.4 海上交通路线上的港口空间
        3.4.5 沿海分布的宗教空间
    3.5 灵山岛聚落的生态空间
        3.5.1 海洋生态空间
        3.5.2 近海岸线生态空间
        3.5.3 山林生态空间
    3.6 小结
第四章 灵山岛民居空间形态特征
    4.1 建筑发展与类型
    4.2 民居建筑院落
    4.3 民居建筑单体
        4.3.1 平面形制与功能
        4.3.2 立面与细部构造
        4.3.3 海洋渔业与民居空间的多样结合方式
    4.4 建筑材料和营造方式
        4.4.1 适应气候的建材选择
        4.4.2 资源匮乏下的结构形式与接地模式
        4.4.3 适应气候的火炕设计
    4.5 不同心理环境对空间功能需求的变化
        4.5.1 对院落功能要求的变化
        4.5.2 对建筑功能要求的变化
    4.6 小结
第五章 灵山岛聚落空间优化策略
    5.1 聚落空间的价值研判
    5.2 灵山岛聚落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
        5.2.1 岛域范围发展面临的问题
        5.2.2 村域范围发展面临的问题
        5.2.3 单体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5.3 灵山岛聚落空间优化更新策略
        5.3.1 更新原则
        5.3.2 岛域范围的更新策略
        5.3.3 村域范围的更新策略
        5.3.4 单体建筑的更新策略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归纳与总结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3)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向的选定
        二、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三、经济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四、经济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
        五、中国经济空间的分维研究
        六、结论与展望
第一章 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经济空间演化的文献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研究述评
        一、马克思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发轫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代表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深化与实践
    第三节 西方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经典区位理论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三、新经济地理学
    第四节 国内空间经济学中的经济空间演化研究述评
        一、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二、运用经济空间演化相关理论进行综合性分析
        三、经验性研究某一区域的经济空间演化
        四、研究某一产业的经济空间演化
第二章 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主体框架
        一、研究对象
        二、主体框架
    第二节 几何分析
        一、空间的基本要素
        二、经济空间的界定与属性
        三、经济空间的要素解析
    第三节 经济空间场理论
        一、空间场相关理论
        二、经济空间场作用机理
第三章 中国经济空间尺度层级与经济空间场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层级结构
        一、乡村演化散点
        二、城市群演化节点簇
        三、基础设施演化轴线
        四、区域演化域面
        五、海洋演化立体
    第二节 五度经济空间场
        一、经济空间势
        二、经济空间熵
        三、经济空间流
        四、经济空间集
        五、经济空间域
第四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散点尺度:乡村
    第一节 乡村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轨迹
        一、传统乡村经济空间的均质性分析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乡村经济空间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经济空间
    第二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分析
        一、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
        二、乡村经济空间的系统解析
        三、土地制度跃迁的演化影响
    第三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一、需求导向下的市场机制
        二、政府调控下的空间演化
        三、乡村主体的空间区位选择
第五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节点簇尺度:城市群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特征与模式
        一、城市群概念演化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本质特征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一、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政策变迁解析
        三、全球化与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特征
        一、城市群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主体
        二、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负外部性
        三、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异质性
第六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轴线尺度:基础设施
    第一节 经济空间中基础设施的属性与功能
        一、基础设施的内涵界定
        二、基础设施的属性特征
        三、基础设施的重要功能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的拓展
        一、基础设施对经济地理空间的拓展
        二、基础设施对经济生产空间的延展
        三、基础设施对经济生活空间的扩展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优化
        一、基础设施供给与经济空间结构优化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群经济空间优化
        三、基础设施与乡村经济空间优化
第七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域面尺度:区域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演进历程
        一、西部经济空间的开发演化
        二、东北经济空间的振兴演化
        三、中部经济空间的崛起演化
        四、东部经济空间的率先演化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点-轴-网-面演化
        一、东部经济空间的多极网络演化
        二、中部经济空间的轴线-网络演化
        三、东北经济空间的节点-轴线演化
        四、西部经济空间的多中心节点演化
    第三节 中国全域经济空间的融合联通
        一、京津冀经济空间的网络型演化
        二、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的联通演化
        三、“一带一路”重塑经济开放空间
第八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立体尺度:海洋
    第一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宏观构成
        一、中国的海洋国土
        二、中国海洋经济区空间格局
        三、中国海洋经济空间的延展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演化布局
        一、海洋经济空间的演化基础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海洋经济空间的区域演化
    第三节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一、完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二、建立海洋经济创新体系
        三、促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
    第四节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
        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现实困境
        三、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优化路径
第九章 中国高质量经济空间场建设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
        一、五度经济空间场的建设
        二、中国经济空间场建设的顶层设计
    第二节 强化城乡演化节点的微观支撑
        一、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
        二、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
    第三节 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
        一、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二、建设现代能源供给体系
        三、构筑现代信息传输体系
    第四节 推进区域经济空间的协调融联
        一、多维推进区域融联
        二、构建协调制度体系
    第五节 陆海统筹拓展海洋经济空间
        一、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
        二、陆海统筹的主要内容
        三、陆海统筹的制度创新
        四、推进海洋治理现代化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一、可能创新之域
    二、有待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林业生态经济
        二、林业公共政策
        三、政策贡献度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林业属性特征与政府干预
        一、林业的公共品特性
        二、林业外部性的相关研究
        三、政府干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林业生态经济与公共政策相关研究
        一、林业生态经济演进、内涵和模式
        二、林业财政政策相关研究
        三、林业产权政策相关研究
        四、林业管制政策相关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第三章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与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第一节 中国林业发展总体状况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描述
        一、林地资源数量变动及趋势
        二、林地资源质量变化
        三、林木资源变动及趋势
        四、林木资源质量变化
    第三节 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及演进
        一、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二、中国林业公共政策演进及存在的问题
        三、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国际视角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
    第一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林业生态经济规模情况
        二、林业生态经济结构情况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微观农户的考察
        四、基于林业经济分配情况进一步考察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测度:改进熵值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
        二、评价方法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指标评价结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效应
    第一节 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与区域差异
        一、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
        二、林业公共政策区域差异
    第二节 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
        一、基本研究框架构建
        二、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三、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基于公共政策贡献度的进一步分析
        一、贡献度理论模型构建
        二、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测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建议
    第一节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二、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二节 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一、林业公共政策的优化目标
        二、促进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局限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典型案例调研情况
    调研情况一:林业生态经济
    调研情况二:政策需求情况
附录 B:部分国际林业公共政策列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后记

(6)海洋灾害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测度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综述
        1.2.2 海洋灾害测度综述
        1.2.3 海洋灾害管理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构安排
        1.4.1 研究边界界定
        1.4.2 研究逻辑框架
2 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海洋资源
        2.1.2 海洋资源开发
        2.1.3 海洋灾害
        2.1.4 海洋灾害管理
    2.2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分布与开发情况
        2.2.1 海洋资源分类
        2.2.2 海洋资源分布的一般规律
        2.2.3 我国近海主要海洋资源分布
        2.2.4 我国近海主要海洋资源开发情况对比
    2.3 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原则
        2.3.1 科学规划开发原则
        2.3.2 可持续开发原则
        2.3.3 预防保护原则
        2.3.4 综合利用原则
        2.3.5 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原则
    2.4 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2.4.1 自然灾害理论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3 应急管理理论
        2.4.4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
        2.4.5 海洋综合管理理论
3 我国海洋灾害类型与时空分布规律
    3.1 海洋灾害概述
        3.1.1 海洋灾害
        3.1.2 我国海洋环境概况
        3.1.3 我国近海海洋灾害分布
    3.2 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主要灾害类型
        3.2.1 海洋气象灾害
        3.2.2 海洋生态灾害
        3.2.3 海洋地质灾害
        3.2.4 其他灾害
    3.3 我国主要海洋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我国海洋灾害特征
        3.3.2 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
        3.3.3 灾害的其他规律
4 海洋灾害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机理分析
    4.1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4.1.1 技术影响因素
        4.1.2 管理影响因素
        4.1.3 灾害影响因素
        4.1.4 生态影响因素
        4.1.5 其他影响因素
    4.2 海洋灾害影响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表现
        4.2.1 海洋灾害影响正常的海洋资源开发活动
        4.2.2 海洋灾害造成巨大损失
    4.3 海洋灾害对海洋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影响
        4.3.1 海洋灾害的不可预测性
        4.3.2 海洋灾害的地域差异性
        4.3.3 海洋资源开发的地域差异性
5 海洋灾害影响近海海洋资源开发测度体系构建
    5.1 测度对象选择
        5.1.1 测度对象的划分
        5.1.2 选择依据及原则
    5.2 测度对象数值特征分析
        5.2.1 测度对象数据来源
        5.2.2 海洋灾害影响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等级划分
        5.2.3 生成测度样本的原则
        5.2.4 生成测度样本的方法选择
    5.3 海洋灾害致灾机理分析
        5.3.1 致灾因子
        5.3.2 孕灾环境
        5.3.3 承灾体
        5.3.4 区域御灾能力
        5.3.5 定性分析体系构建
    5.4 定量测度模型构建
        5.4.1 模型的数学来源
        5.4.2 构建模型需要考虑的因素
        5.4.3 模型构建
6 海洋灾害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测度
    6.1 实测数据收集
        6.1.1 数据资料
        6.1.2 实测数据处理
    6.2 海上大风致灾因子测度
        6.2.1 形成测度样本
        6.2.2 海上大风致灾因子极值测度
        6.2.3 测度结果分析
    6.3 灾害性海浪致灾因子测度
        6.3.1 形成测度样本
        6.3.2 灾害性海浪致灾因子极值测度
        6.3.3 测度结果分析
    6.4 海洋灾害影响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定性分析
        6.4.1 将定量计算结果带入指标体系计算致灾因子强度
        6.4.2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6.4.3 得到定性分析结果
7 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国际经验
    7.1 美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
        7.1.1 御灾管理组织
        7.1.2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
        7.1.3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特点
    7.2 英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
        7.2.1 御灾管理组织
        7.2.2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
        7.2.3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特点
    7.3 日本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
        7.3.1 御灾管理组织
        7.3.2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
        7.3.3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特点
    7.4 俄罗斯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
        7.4.1 御灾管理组织
        7.4.2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
        7.4.3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特点
    7.5 国际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7.5.1 发达国家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运行模式共同特点
        7.5.2 发达国家管理经验给我国的启示
8 保障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御灾管理实现路径
    8.1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原则
        8.1.1 区域针对性原则
        8.1.2 规划综合性原则
        8.1.3 全面参与性原则
        8.1.4 应对时效性原则
    8.2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模式优化
        8.2.1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模式
        8.2.2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模式优化
    8.3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路径实现
        8.3.1 海洋灾害日常防御
        8.3.2 御灾管理事前预测预报
        8.3.3 御灾管理事中控制
        8.3.4 御灾管理事后处置
9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之处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河北省沿海地区防护林构建模式的研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绪论
    2.1 研究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2.1 沿海防护林研究进展
        2.2.2 沿海环境对海防林的影响
        2.2.3 泥质海岸防护林的研究
        2.2.4 沿海防护林体系结构配置和模式优化的研究
3 研究区基本情况
    3.1 自然条件和林业经济状况
    3.2 防护林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3 植物资源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4.2.1 标准地调查分析
        4.2.2 土壤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5. 结果与分析
    5.1 沧州市海岸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5.1.1 造林地立地条件调查分析
        5.1.2 盐碱土改良措施
        5.1.3 调查结果与评价分析
        5.1.4 经济林调查结果分析
        5.1.5 堤坝调查结果分析
        5.1.6 小结
    5.2 唐山市海岸造林绿化技术研究
        5.2.1 造林地立地条件调查分析
        5.2.2 盐碱地绿化改良技术研究
        5.2.3 小结
6 河北省沿海防护林规划设计
    6.1 树种配置原则
    6.2 树种选择
    6.3 主要造林技术
        6.3.1 整地方式
        6.3.2 造林方法
        6.3.3 造林时间
        6.3.4 抚育管理
    6.4 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设计
        6.4.1 主要沟渠林带规划设计图
        6.4.2 农田防护林网规划设计图
        6.4.3 主干道路造林设计图
7 河北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战略对策
    7.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合力
    7.2 突出建设重点,促进体系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7.3 广筹资金,增加投入
    7.4 加快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兴林
8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9)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论文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主要内容
        1.3.3 主要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2.1 蓝色经济区概念介绍
        2.1.1 基本含义解释
        2.1.2 半岛蓝色经济的内涵
        2.1.3 本文提出的蓝色经济区的定义
    2.2 蓝色经济区的研究概况
    2.3 国外研究综述
    2.4 国内研究综述
        2.4.1 有关蓝色经济区域全局建设
        2.4.2 有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发展
        2.4.3 有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域建设与开发
        2.4.4 有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建设
第三章 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3.2 区域经济建设的基础
        3.2.1 区域经济发展与行政区划的关联性
        3.2.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基础
    3.3 国外蓝色经济区发展经验借鉴
        3.3.1 主要经验借鉴
        3.3.2 启示与建议
第四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
    4.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构成
    4.2 发展现状与特点
    4.3 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
    4.4 功能定位
    4.5 发展布局
    4.6 区域发展重点
    4.7 产业重点
    4.8 推进措施
第五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1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5.2 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5.2.1 统计范围的界定
        5.2.2 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5.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3.1 指导思想
        5.3.2 遵循的原则
        5.3.3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5.3.4 考核评价各项指标数据的获取
        5.3.5 综合考核评价方法
    5.4 考核评价实证分析
        5.4.1 指数差异情况分析
        5.4.2 指标绝对数值的分析
    5.5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第六章 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实证分析——以沿海港口为例
    6.1 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6.1.1 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发展历程回顾
        6.1.2 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发展现状
        6.1.3 蓝色经济区六大板块及港口的发展定位
        6.1.4 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的地位和作用
        6.1.5 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
    6.2 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
        6.2.1 国际港口发展趋势分析
        6.2.2 政策环境
        6.2.3 经济环境
        6.2.4 社会环境
        6.2.5 竞争环境
    6.3 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十二五”发展需求预测
        6.3.1 预测思路
        6.3.2 预测方法介绍
        6.3.3 预测依据及原始数据的选择
        6.3.4 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吞吐量定量预测及分析
        6.3.5 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吞吐量定性分析
        6.3.6 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吞吐量预测结果汇总及分析
    6.4 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十二五”发展战略总体思路
        6.4.1 发展战略定位
        6.4.2 发展重点
    6.5 实现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十二五”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6.5.1 给予港口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
        6.5.2 鼓励港口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6.5.3 争取特殊经济区优惠政策
        6.5.4 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组织协调机制
        6.5.5 稳步推进航运服务业发展
        6.5.6 优化口岸通关环境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 ——基于海陆产业关联度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中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主要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1.5 章末总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海陆一体化的内涵
    2.2 海陆一体化发展的理论
    2.3 海陆产业关联度分析的主要理论
    2.4 海陆关联的产业政策理论
    2.5 章末总结
第3章 中国海陆产业关联度分析
    3.1 海洋产业的分类与特点
    3.2 海洋与陆域产业关联的理论分析
    3.3 中国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3.4 章末总结
第4章 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实证研究
    4.1 产业结构对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
    4.2 空间布局对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
    4.3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率对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
    4.4 章末总结
第5章 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构建
    5.1 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及其效果评价
    5.2 中国海陆一体化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
    5.3 国外海陆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5.4 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5.5 章末总结
第6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山东省海岸带复合农林业的经营类型及模式优化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沿海防护林复合经营技术研究进展[J]. 胡海波,陈雪,杨兵. 世界林业研究, 2021(04)
  • [2]海洋环境影响下灵山岛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陈曦.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3]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D]. 公丕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D]. 董玮. 安徽大学, 2017(12)
  • [6]海洋灾害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测度与管理研究[D]. 冯有良.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7]河北省沿海地区防护林构建模式的研究设计[D]. 韩逸悠.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8]林改背景下苏北沿海林下经济模式选择及可持续经营技术[A]. 季永华.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
  • [9]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 冯瑞. 天津大学, 2012(07)
  • [10]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 ——基于海陆产业关联度影响因素的分析[D]. 孙加韬. 复旦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山东省沿海地区农林业经营类型及模式优化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