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肌功能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婴儿心肌功能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一、婴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1](2021)在《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心动图诊断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发育不全的心肌表型, 病理特征是心室内异常增多的突出的肌小梁和深陷的小梁间隐窝。目前主要检查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以及心脏CT, 其中超声心动图是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技术, 但其各个标准并不统一, 尚无金标准。现就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的进展进行回顾和综述, 以期对该病的诊断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商爱,董静,谢小均,白娇[2](2021)在《主动脉缩窄合并少见畸形诊治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动脉缩窄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其可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最常见的为室间隔缺损,早治疗可降低患儿死亡率,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赖于准确诊断。诊断时,易发现常见畸形而忽略少见畸形,现对主动脉缩窄合并颅内动脉瘤、心肌致密化不全等少见畸形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杨泽光[3](2021)在《心肌致密化不全预后影响因素meta分析和22例患者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心肌致密化不全预后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目的:左心室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是一种罕见病,预后较差,虽然目前不少研究报道了各种因素对LVNC预后的影响,结果仍然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拟通过meta分析进一步评估各种影响因素对心肌致密化不全预后的作用。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获取2021年1月之前发表的所有与LVNC预后因素的文献。提取文献的基本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如患者一般特征、合并其它疾病、生化指标及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相关指标。纳入研究由两位作者依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完成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5.0软件对各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使用风险比(hazard ratio,HR),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来评估各因素与LVNC预后的关系,敏感性分析来评估汇总结果的稳健性,使用Egger’s检验评价发表偏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项队列研究,总计:1910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如下:1.患者的纽约心脏功能分级为三级或四级(NYHA Ⅲ/Ⅳ)、N末端脑钠素前体肽(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LVNC的预后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NYHA Ⅲ/Ⅳ级(HR=3.93,95%Cl:1.66-9.29),(NT-proBNP)升高(HR=1.98,95%CI:1.10-3.58),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HR=1.04,95%CI:1.03-1.06),LVEDD增大(HR=1.03,95%CI:1.01-1.06)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BMI(HR=0.80,95%CI:0.64-0.98)为独立的保护因素。合并房颤(HR=1.71,95%CI:1.22-2.41)和左房直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HR=1.06,95%CI:1.02-1.11)在LVNC的预后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患者的年龄(HR=1.03,95%CI:0.99-1.07)、性别(HR=1.20,95%CI:0.87-1.67)、合并高血压(HR=1.05,95%CI:0.46-2.39)、合并冠心病(HR=1.01,95%CI:0.64-1.62)、合并糖尿病(HR=1.59,95%CI:0.69-3.04)、肌酐水平(HR=1.09,95%CI:0.95-1.25)、延迟钆增强成像(late gadolinium-enhanced,LGE)(HR=3.1,95%CI:0.85-11.31)均在LVNC的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LVNC患者中,NYHA Ⅲ/Ⅳ级、NT-proBNP水平升高、LVEF降低、LVEDD增大可能导致不良的预后,BMI增加可能改善LVNC的预后。第二部分22例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分析目的:收集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影像学特征及回顾性分析部分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14年至2020年期间所诊断为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22例。统计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心电图、N端脑钠前体肽、肌酐水平,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如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房直径、致密层厚度、非致密层厚度与致密层厚度比值及非致密心肌受累心室节段数量。按纽约心脏协会(AHA)左室节段划分法,根据患者受累节段数量分为3组,运用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22例患者,其中男性17例(77.3%),女性5例(22.7%),平均年龄:50.05±20.61岁(19-86岁)。7例反复住院患者均以胸闷、胸痛为主诉入院,其中3例患者末次与初次就诊时左房直径增大,4例患者末次与初次就诊时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增大,6例患者就诊时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18例患者纳入统计学分析结果如下:1.左室射血分数与致密层厚度、非致密层厚度与致密层厚度比值均没有相关性,P>0.05;2.受累节段数对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的影响,每两组之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3.受累节段数对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每两组之间比较,假设受累节段数对左室射血分数无影响,检验结果显示P>0.05,保留原假设。4.年龄>50岁的患者合并两种以上心电图改变较多,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以男性较多见,临床表现以心衰症状为主,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是患者反复入院的原因。

刘玫汐[4](2021)在《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分析及发病分子通路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心肌病,其特征为心肌小梁突出及小梁间隐窝深陷。目前其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既往研究认为其可能涉及胚胎发育、遗传基因突变、或后天环境因素导致获得性心肌致密化不全,但尚无血清标志物及致病分子通路相关研究。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也尚不明确,国内缺乏随访期长的临床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总结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预后情况,探索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潜在的血清标志物及分子致病通路。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 200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患者。利用病历系统获取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临床病史、实验室检验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为心血管原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因心血管事件再次住院。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利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探究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收集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利用生信分析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并使用GO、KEGG及结构域富集方法探寻潜在分子通路。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名患者,平均确诊年龄为46.07岁,男性占44人(62.9%)。中位75[48-94]个月的随访时间中,死亡患者15人(21.4%),再住院患者20人(28.6%)。单因素Cox分析显示男性、吸烟、BMI、体重减轻、NYHA分级、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性粒细胞、D二聚体、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血栓、及右心增大均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BMI、右心室增大是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预后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男性及女性生存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吸烟情况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与健康对照的血清差异蛋白主要为免疫球蛋白、纤连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涉及的分子通路主要为蛋白磷酸化通路、胞内蛋白修饰通路及转移酶通路。这些通路多为炎症及自身免疫病相关通路。结论:本研究汇总的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队列与既往文献报道的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相似。与预后相关的因素为:男性、吸烟、BMI、体重减轻、NYHA分级、日常生活评分、炎症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血栓及右心增大。其中,BMI与右心室增大是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显示炎症、免疫及纤维化相关通路可能参与到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夏丽红[5](2021)在《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表型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特征分析》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是一种罕见的心肌病,其特征在于突出的心室小梁和交错的深隐窝。NVM的临床表现多样,但都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血栓栓塞事件以及心律失常。NVM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NVM病因是先天性起源还是后天获得仍不清楚。有研究表明NVM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不仅起源于受累心肌,还起源于对侧心肌,临床表现多样。因此,我们收集近年来我院NV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NVM患者的起源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特征和起源部位,为临床良好的识别这一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1)收集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连续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确诊NVM患者32例,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史、既往史、NVM家族史、首发症状、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生化指标等;NVM患者的主要临床表型;(2)根据超声心动图及心脏磁共振(CMR)影像及部分患者左心室造影的变化,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V)、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V)、左房内径(LA)、右室内径(RV)、右房左右径(RA)以及瓣膜反流等,分析NVM心脏结构改变及瓣膜反流以及反流的严重程度;根据CMR确定患者致密化不全心肌与致密化心肌(NC/C)的比值,统计患者致密化不全心肌发生部位;(3)为确定瓣膜反流是否与年龄相关,将NVM患者分为年龄<45岁组(n=18)及年龄>45岁组(n=14),分析两组患者的瓣膜反流严重程度是否有差异性;(4)根据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和或7天长程动态心电图及部分患者心内电生理,分析NVM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特征和起源部位;研究设计得到南昌大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本研究使用的所有数据均以匿名方式处理。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表型:32例患者,男性26例(81.3%),女性6例(18.7%),临床表现以胸闷为首发症状患者16例(50.0%),心悸为表现20例(62.5%),以气促为首发症状患者14例(43.7%),无症状患者例4(12.5%),其余首发症状有晕厥、胸痛、水肿等。(2)心脏形态学变化:32例患者中,29例(90.6%)表现为LVNC,1例表现为右心室致密化不全(RVNC),2例表现为双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32例患者均累及心尖部,1例基底部受累,室间隔无一例累及。MRI心脏NC/C的比值介于2.0-5.0之间,25例(78.1%)患者出现室壁运动减弱。(3)所有NVM患者均伴有瓣膜反流,年龄<45岁组和年龄>45岁组之间的瓣膜反流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824)。32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出Ebstein畸形。在32例患者中,22例(68.7%)患者心脏收缩功能下降,两年龄组间EF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74)。(4)心律失常: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律失常发生(1)房性早搏13例(40.6%),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5例(15.6%)、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各4例(12.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异常Q波6例、QT延长2例。(2)室性心律失常:32例患者中Lown II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22例(68.7%),单纯表现为室性早搏(VPC)9例(40.9%),其中单形态室性早搏4例,多源性室性早搏5例;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0例(其中3例多形性);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3例。(3)室性心律失常起源:11例(50%)LVNC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双心室;4例仅起源于右心室,其中2例为室性心动过速。其余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均来源于左心室,而1例右心室致密化不全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左心室。(4)22例患者中9例患者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并进行了射频消融。7例成功消融,2例多源性室早进行部分消融。心电图室早、室速起源与体表12导心电图判断一致。5例患病对侧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生理标到碎裂或晚电位。结论:1.NVM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心力衰竭症状为主,伴有各种心律失常,所有NVM患者均有瓣膜反流,从瓣膜反流的表现判断NVM患者病因可能是先天性起源。2.NVM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心律失常,大部分有室性心律失常,且有多种形态,而72.7%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患病对侧。3.尽管形态学虽然无明显变化,但心内标测表明NVM大部分双室受累。

董雨辰[6](2021)在《成人孤立性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患者的心律失常特征和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左心室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是一种相对罕见的以左心室肌小梁突出、小梁间巨大隐窝形成为表现的遗传性心肌病。自1990年LVNC首次被命名以来,30年间人们对该疾病的诊断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其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仍存在诸多未知。目前对于LVNC的大宗病例研究相对匮乏,单中心大样本量的临床分析对提高该疾病的认知,不断总结和改进对该病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北京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LVNC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分析,总结LVNC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功能学检查及影像学表现。重点分析LVNC患者心律失常特征、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和可能的不良预后因素。研究方法连续纳入自2011年5月至2021年1月北京阜外医院收治的满足Jenni超声心动图标准和/或Petersen心脏磁共振显像标准的共计255例成人孤立性LVNC患者。收集其临床信息并具进行规律随访,对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均值检验、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等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患者的平均诊断年龄为45.4岁,男女比例为1.87:1。LVNC前三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82.4%)、心悸(54.9%)、下肢水肿(25.5%)。96.4%的患者存在心电图检查异常,66.7%的患者出现左室收缩功能障碍,9.8%的患者出现血栓栓塞事件。在中位4.3年的随访期间,共计43例(18.1%)患者死亡,其中41例(17.2%)为心源性死亡,共15例(6.3%)患者接受心脏移植,患者5年生存率为71%。LVNC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大内皮素(OR 3.18,95%CI 1.44-7.04,P=0.004),其预测的切点值为0.335 pmol/L(灵敏度74.5%,特异度61.0%)。LVNC的独立不良预后危险因素为NT-proBNP(调整后的HR 2.39,95%CI 1.51-3.76,P<0.001)与延迟钆增强显像阳性(HR 7.56,95%CI 1.91-29.97,P=0.004)。结论在中国成人孤立性LVNC患者中,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有较高的比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是LVNC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心律失常表现多样,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血清大内皮素水平是LVNC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心室纤维化和左心功能减退是LVNC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血清大内皮素水平、NT-proBNP水平与延迟钆增强显像阳性三项指标对LVNC患者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心动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超声心动图委员会[7](2020)在《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病临床应用指南》文中研究说明心肌病是一类病因和临床表现均比较复杂的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各种影像技术如心脏磁共振(CMR)、心脏CT和超声心动图等在心肌病的诊断和分类中发挥重要作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操作简单, 可直观显示心脏形态结构改变、室壁运动、心脏血流和功能情况, 在心肌病的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成为心肌病检查及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近年来超声声学增强剂(ultrasonic enhancing

熊国均,欧荣华,周芳明,雷宇,兰青,邓晓剑[8](2020)在《18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磁共振和超声心动图等资料,并随访(17±5)个月。结果 18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发病年龄为36~71岁,其中男性10例(55.6%)。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15例(83.3%)、心悸8例(44.4%)、心律失常导致黑蒙、晕厥2例(11.1%)、胸痛2例(11.1%)和血栓栓塞1例(5.6%),此外无临床症状1例(5.6%)。17例(94.4%)患者有心电图异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ST-T改变、左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异常Q波、R波递增不良及室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及心脏磁共振显示,左心室病变17例(94.4%),双心室病变1例(5.6%),最常累及部位为左室心尖部(18例,100%),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及瓣膜关闭不全,14例(77.8%)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50%。随访期间,4例患者出现难治性心力衰竭,1例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1例发生心原性猝死。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超声心动图在其诊断和随访中有重要价值,心脏磁共振是更佳的诊断工具。

单光颂[9](2020)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儿心脏扩大伴心衰类心肌病的单中心、非随机、开放性真实世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小儿心脏扩大伴心衰类心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为其进一步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就诊并定期门诊随访的心脏扩大伴心衰类心肌病患儿纳入本研究,根据患儿及家属的治疗意愿非随机性分为hUC-MSCs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收集两组患儿性别、身高、体重、就诊年龄、就诊前病程、随访时间、心功能分级、辅助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基因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中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hUC-MSCs治疗组40例,其中DCM 17例,LVNC 17例,EFE 5例,ARVC 1例,男女比例1.1:1,平均身高(98.58±25.28)cm,平均体重(20.04±16.32)kg,平均年龄(62.08±44.06)月,入组前平均病程(36.25±29.02)个月;常规治疗组33例,其中DCM 28例,LVNC 4例,EFE 1例;男女比例0.94:1,平均身高(87.61±34.28)cm,平均体重(13.76±12.20)kg,平均年龄(23.88±28.04)个月,入组前平均病程(19.58±24.04)个月。治疗前NYHA III级及以上的患儿,hUC-MSCs治疗组24例,常规治疗组为26例;hUC-MSCs治疗组外周血NT-proBNP为(4211.68±7234.88)pg/ml,常规治疗组为(17961.59±14713.08)pg/ml。两组患儿治疗前LVPWd Z值及IVSd Z值均在正常范围,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LVDd Z值、LVM Z值、LVEDV Z值以及LVMI、LVEDVI均高于正常,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2.随访截止,hUC-MSCs治疗组患儿无死亡病例,平均存活(26.75±17.80)个月;常规治疗组有4例患儿死亡,29例患儿存活,平均存活(19.03±13.98)个月。hUC-MSCs治疗组NYHA分级好转率为77.5%,外周血NT-proBNP差值为(-2950.33±6014.95)pg/ml;常规治疗组患儿NYHA分级的好转率为57.58%,外周血NT-proBNP差值(-11740.10±14572.18)pg/ml。3.hUC-MSCs治疗组LVEF较治疗前提高(22.14±13.70)%,LVFS提高(9.37±7.83)%;LVPWd Z值及IVSd Z值在正常范围;LVDd Z值较治疗前下降(-4.84±3.89);LVM Z值下降(-6.94±7.54),LVEDV Z值下降(-11.67±13.13)。常规治疗组LVEF较治疗前提高(10.73±15.38)%,LVFS提高(5.11±8.72)%;LVPWd Z值及IVSd Z值在正常范围;LVDd Z值较治疗前下降(2.07±4.30),LVM Z值下降(2.92±6.67),LVEDV Z值下降(4.77±7.56)。4.hUC-MSCs治疗组异常心电图好转率94.12%,常规治疗组为70.59%。两组患儿心肌病患儿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脏、肾脏功能均无显着差异;hUC-MSCs治疗组无免疫排斥等异常反应。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脏扩大伴心衰类心肌病患儿的中短期疗效较好,可改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作用。

吕建利[10](2020)在《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诊断和随访价值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AFM)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成像对儿童AFM的诊断与随访价值。方法对我院小儿心脏科收治的20例AF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以及治疗过程中CMR的动态变化等。结果20例AFM患儿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16岁,首发症状以腹痛、呕吐、乏力及晕厥、抽搐多见。病原学检查6例支原体抗体阳性,3例抗0阳性,1例EB病毒感染,1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例EB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混合感染。所有患儿超敏肌钙蛋白T(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及 N 末端 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均显着升高。心电图表现除了非特异性ST-T改变外,有10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室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腔内径增大者15例,左室射血分数减低17例。CMR检查有16例患儿结果异常,主要有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T2WI)高信号13例(65%),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14 例(70%),心肌变薄5例,心肌动度减低6例,心包积液6例,心肌灌注缺损3例。在发病后14天内接受CMR的患者中,T2WI和LGE的敏感性和阳性诊断率均高于14天后接受CMR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R随访10例,7例随访时检查结果正常,3例仍有持续LGE,其中1例4月后发展为炎症性扩张型心肌病,另外2例仍在随访观察中。所有患儿均应用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其中1 1例合用糖皮质激素,8例安装临时起搏器,1例应用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机械循环支持,无 1 例死亡。糖皮质激素组的hs-cTnT峰值显着高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组(分别为2853.4±2217.2 pg/ml 和 1124.7±527.3 pg/ml),但二者住院时间和 LVEF 恢复正常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CMR成像不仅可以显示心肌损伤的位置,还可以显示心肌炎症的程度和范围以及炎症后纤维化修复情况,有利于早期识别儿童AFM。LGE的持续存在可能是AFM发展为炎症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不良因素,通过CMR检查对AFM患儿病程进行动态观察及随访,有利于指导临床决策,评估预后。第二部分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AFM)与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11至2020-01在我院小儿心脏科住院并行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检查的 20 名 AFM 和 10 名 DCM 儿童,分为两组:AFM组与DCM组,观察其首发症状、心脏生物标志物、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以及CMR心肌形态、心功能以及心肌组织相关的结果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FM与DCM首发症状均以腹痛、呕吐多见,NYHA心功能分级AFM组以Ⅲ、Ⅳ级为主,而DCM组以Ⅰ、Ⅱ级为主。AFM组超敏肌钙蛋白T(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及 N 末端 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显着高于 DCM 组,其中 hs-cTnT 诊断 AFM 的临界值为663.95pg/ml。AFM心电图主要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和广泛ST-T改变,DCM组主要为室性早搏。AFM与DCM组胸片显示心脏扩大发生率均为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FM组与DCM组左室射血分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AFM组CMR扫描结果:13例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T2WI)高信号,14例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其中12例呈斑片状强化,2例呈条带状强化),5例心肌变薄,6例心肌动度减低,3例心肌灌注缺损,6例心包积液。DCM组CMR扫描结果:7例LGE(其中2例呈斑片状强化,5例呈条带状强化),6例心肌变薄,7例心肌动度减低,6例肌小梁增多,1例心肌灌注缺损,4例心包积液。AFM组与DCM组在T2WI高信号、肌小梁增多以及LGE形态三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cTnT显着升高(>663.95pg/ml),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CMR显示T2WI高信号,LGE呈斑片状,提示AFM,而心功能Ⅰ或Ⅱ级、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CMR显示肌小梁增多,LGE呈条带状,则提示DCM。心脏磁共振成像能够为儿童AFM与DCM提供有效的鉴别诊断信息。

二、婴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婴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2)主动脉缩窄合并少见畸形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o A合并少见畸形
    1.1 Co A合并颅内动脉瘤
    1.2 Co A合并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1.3 永存第五主动脉弓缩窄
    1.4 Co A合并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
    1.5 Co A合并三尖瓣下移畸形
2 总结与展望

(3)心肌致密化不全预后影响因素meta分析和22例患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心肌致密化不全预后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前言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的检索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
        1.4 数据提取
        1.5 质量评价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与筛选
        2.2 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一般特征对LVNC预后的影响
        2.4 合并其他疾病对LVNC预后的影响
        2.5 实验室生化指标对LVNC预后的影响
        2.6 超声心动图和心脏核磁相关指标对LVNC预后的影响
        2.7 敏感性分析
        2.8 发表偏倚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22 例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分析
    前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2 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7 例NVM患者反复住院的临床重要数据资料总结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肌致密化不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分析及发病分子通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概况
    1.2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研究现状
    1.3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1.4 小结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3 患者基线资料及临床信息的收集
    2.4 随访
    2.5 患者血清标本的获取
    2.6 对照组选择及血清标本的获取
    2.7 蛋白质组学实验
    2.8 蛋白组学数据生信分析
    2.9 数据统计
3.研究结果
    3.1 临床特征
    3.2 随访情况
    3.3 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临床特征对比
    3.4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预后危险因素
    3.5 性别与其他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3.6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微循环病变的探索
    3.7 蛋白组学及分子通路分析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缩略词中英文对照(按字母顺序排列)
    附录B.随访问卷
文献综述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从发病到预后
    参考文献
致谢

(5)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表型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诊断标准
        2.3.1 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
        2.3.2 心脏磁共振诊断标准
    2.4 心室收缩功能
    2.5 室性心律失常特征及起源判断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NVM患者的临床特征
    3.2 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结果
    3.3 超声心动图及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
        3.3.1 NVM患者的心脏结构
        3.3.2 NVM的心脏收缩功能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成人孤立性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患者的心律失常特征和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入选及排除标准
    三、研究内容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临床数据情况
    二、心律失常分析
    三、预后分析
讨论
    一、主要临床表现
    二、心律失常特征
    三、恶性心律失常预测
    四、预后分析
    五、研究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左心室致密化不全的诊疗现状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8)18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影像学检查
    1.3 NVM诊断标准
    1.4 随访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心电图表现
    2.3 超声心动图表现
    2.4 CMR表现
    2.5 CMR与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
    2.6 治疗和随访
3 讨论

(9)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儿心脏扩大伴心衰类心肌病的单中心、非随机、开放性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对象与方法
    1.1 心脏扩大伴心衰类心肌病的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3 分组
    1.4 心脏扩大伴心衰类心肌病的治疗方法
    1.5 测定指标
    1.6 疗效判定指标
    1.7 伦理审批
    1.8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心肌病患儿的基线资料
    2.2 心肌病患儿治疗后的生存质量
    2.3 心肌病患儿治疗前后 NYHA 心功能分级的比较
    2.4 心肌病患儿治疗后外周静脉血 NT-pro BNP 的比较
    2.5 心肌病患儿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比较
    2.6 心肌病患儿的安全性指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10)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诊断和随访价值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总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大会发言
外文论文Ⅰ
外文论文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婴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心动图诊断进展[J]. 王静. 中华儿科杂志, 2021(12)
  • [2]主动脉缩窄合并少见畸形诊治进展[J]. 商爱,董静,谢小均,白娇.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1(08)
  • [3]心肌致密化不全预后影响因素meta分析和22例患者临床分析[D]. 杨泽光.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分析及发病分子通路探究[D]. 刘玫汐.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5]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表型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特征分析[D]. 夏丽红. 南昌大学, 2021(01)
  • [6]成人孤立性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患者的心律失常特征和预后分析[D]. 董雨辰.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7]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病临床应用指南[J].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心动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超声心动图委员会.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0(10)
  • [8]18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 熊国均,欧荣华,周芳明,雷宇,兰青,邓晓剑.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04)
  • [9]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儿心脏扩大伴心衰类心肌病的单中心、非随机、开放性真实世界研究[D]. 单光颂. 青岛大学, 2020(01)
  • [10]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吕建利. 山东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婴儿心肌功能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