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信使(电视剧本)

永恒的信使(电视剧本)

一、永恒的使者(电视剧本)(论文文献综述)

李香[1](2020)在《赫尔伯特·罗森朵夫作品怪诞性研究》文中指出赫尔伯特·罗森朵夫(Herbert Rosendorfer,1934-2012)是一位风格独特的德语作家。他弥补了德语小说中所欠缺的幽默与诙谐,用喜剧性的笔调抨击了德国的历史和现实。他的作品在具象和抽象创作两方面成果累累,可以说熔哲理和艺术于一炉。其作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学体裁,从自传性质的散文到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杂文、传记,乃至剧本。该作家作品的主题大多表现自身与所生存之世界的格格不入、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和疏离感,甚至滋生出悲观主义世界观与末世论。异化和人类的灭亡是其核心主题。塑造的人物涉及大学教授、诗人、作家、银行家、小企业家、企业员工、理发师等社会职业,但关注的重点是那些与周围环境并不融洽的社会边缘人物。他们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着一份体面的职业,属于社会上层人士,却宁愿忍受寂寞与孤独,自愿成为被社会忽视和隔离的“边缘人”。在语言运用上有着明显的杂糅色彩,不论是语言层面还是用词方面(指作者自创一些夹杂德语以及中文拼音成份的词汇)。怪诞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是贯穿罗森朵夫众多作品的一条主线,也是其作品的魅力所在。本文以凯泽尔的异化世界论、巴赫金的怪诞躯体论以及彼得·弗施的文化转型媒介为理论依据,重点分析罗森朵夫的《废墟制造大师》、《德国组曲》、《安东的伟大独奏》和《写往中国往昔的信札》四个文本,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怪诞概念形成、发展、衍变的过程;怪诞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怪诞在德语文化中的地位和呈现方式;罗森朵夫作品的怪诞性;怪诞之于罗森朵夫和其作品的内涵和实质以及罗森朵夫和E.T.A.霍夫曼作品之间的联系。文本通过阐释和分析类比等方式得出以下结论:一、罗森朵夫通过梦境、时空穿越等方式,使主人公突破时空的限制,穿梭于双重或多重时空之间。其独特之处在于任何一种形式的时空变异都有一种客观存在物以致虚构和现实的融通。二、罗森朵夫作品的怪诞性处理方式主要分为倒置机制、畸变机制和杂糅机制这三大类。通过这三种处理方式,习见的、现实的客体被反常态化处理,以达到异化、怪诞的效应。三、罗森朵夫通过怪诞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映射出作者厌世论、末世论的倾向。《废墟制造大师》中的那个“诺亚方舟”,《安东的伟大独奏》中的那个现代化荒岛都一一展现了世界末日后的荒芜景象。《写往中国往昔的信札》更是赤裸裸地控诉了人类的诸多罪责,警示世人世界末日的来临。四、不论在人物塑造、社会批判主题,还是在叙事风格上,罗森朵夫都传承了霍夫曼的写作模式。但罗森朵夫并非一味模仿,更多的是发展和变异。本文以怪诞为切入点,以文本阐释的方式解读罗森朵夫小说的怪诞性,挖掘其潜藏在怪诞背后的内涵和实质,并从历时的维度剖析其对怪诞作家霍夫曼的传承和发扬。

李珊珊[2](2020)在《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1949—1966年)作为中国文艺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并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把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结构、叙事人物、叙事语言、叙事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以图发现隐藏在文本及现象背后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探寻“红色经典”电影独特的叙事策略和价值意义。第一章,“红色经典”电影的概念界定和叙事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在前人对“红色经典”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红色经典”和“红色经典”电影的概念。其次,阐述了本文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叙事学、符号学等理论依据。第二章,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结构。本章从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视点和视角三个方面总结解析“红色经典”与众不同的叙事结构策略。首先,对比其他文艺作品的结构,凸显出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失败到胜利的螺旋式上升的崇高的叙事结构特征。其次,探究出“红色经典”电影区别于中国其他代际导演作品的叙事时间和空间,体现的是革命化、社会化的革命历史时空。最后,“红色经典”电影以全知全能为主的视点和视角构建起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第三章,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人物。首先,依据普洛普的人物角色功能理论和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阐述了“红色经典”电影中人物在叙事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其次,运用符号学矩阵分析了“红色经典”电影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对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光明与黑暗、强大与弱小等阶级矛盾特征进行阐释,突出崇高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第四章,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语言。这种叙事语言的独特性表现在影像叙事、声音叙事、蒙太奇运用手段三方面。首先,革命现实主义崇高化的叙事语言风格体现在“红色经典”电影场面调度、镜头运用、光影色彩三方面。其次,具有崇高美的革命情感表达体现在生动贴切的音乐、真实动人的音响和朴实生动的人声上。最后,崇高的影片审美主旨和革命英雄形象塑造通过对比、隐喻、重复蒙太奇的镜头组接方式表现出来。第五章,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价值意义。结合前几章节对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考察,探讨了“红色经典”电影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意义。首先,“红色经典”电影具有革命历史书写的艺术价值,所体现的人民性特征和崇高的思想情感在中国百年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具有革命信仰的感召作用,在当下,“红色经典”电影中革命精神的传承对国民素养的提升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因此,运用崇高化叙事策略的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对于影视作品的创作具有理论指导和启发意义。结语,“红色经典”电影叙事策略的反思和未来创作的展望。“红色经典”电影叙事策略的缺憾在于性别叙事的压抑性和人物形象脸谱化、单一化特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重构红色叙事,传承红色基因是电影工作者未来努力的方向。

张柠[3](2019)在《普仁农庄里的女人》文中研究表明一我放弃写作梦想,投身于蓬勃兴起的互联网事业,掘到了第一桶金。翻稿纸变成了数钞票,这种爽快感是难以言表的。我趾高气昂,扬言要改变一代人的生存观念,说话时还总不忘记捎带着嘲弄文学。我目中无人,即使瞧你一眼,也有点俯视的感觉。然而好景不长,这两年我突然开始走背运,我的"绿橄榄"(轰动一时

殷慧琳[4](2019)在《彼得·谢弗“信仰三部曲”中的隐喻》文中提出西方文学发展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以奥斯本为代表的愤怒派戏剧和以贝克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热潮涌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其中英国成为当时的戏剧活动中心。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1926-2016)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剧作,无论是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剧场性,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文学性和商业性上取得了双丰收。本文以彼得˙谢弗的代表作“寻找信仰三部曲”——《皇家太阳猎队》、《伊库斯》(又名《恋马狂》或《马》)和《上帝的宠儿》(又名《莫扎特之死》或《阿玛德乌斯》)为研究对象,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就研究角度与方法而言,拟从隐喻的角度来解读这三部作品,首先分析了作品中的隐喻表现,包括人物隐喻、意象隐喻以及情节隐喻,将剧中人物还原为“疯癫”与“文明”两类,通过对太阳、马以及上帝这三种意象的选择,将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信仰遗失和找寻自由融入到戏剧情节之中。其次分析这些作品中隐喻具有的特点,具体有反复叙事和梦境书写,在不断重复的话语中表现人物的精神危机,在潜意识深处的梦境里凸显对现存秩序的质疑。最后总结彼得˙谢弗戏剧中隐喻背后体现的文学价值,即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陌生化和由此带来的审美体验。隐喻作为一种提升文本内涵的表现手段,已经不单单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而存在,在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后,它也被学者赋予了一些其他的功能。彼得˙谢弗的剧本之所以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离不开隐喻手法的使用。通用隐喻,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物欲对人的诱惑、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世界秩序对人的奴役以及人对作为“绝对精神”的“上帝”之反抗。隐喻已经成为彼得˙谢弗剧本中的一部分,渗透到了文本的方方面面。

李浪[5](2019)在《谭力创作的雅俗矛盾与蜕变》文中研究指明谭力的文学创作经历了严肃文学、通俗文学、影视文学三个时期。本文通过归纳谭力三个时期作品的特征,分析他在不同时期对雅俗文学的不同态度,进一步分析促使他的创作理念转变的外在客观因素和内在动力,并着重指出他的通俗文学创作即雪米莉小说对当代通俗文学的影响。雪米莉是新时期中国第一个具有策划意识的文学品牌,它对之后通俗文学的精神面貌和发展方向有着重要影响。谭力是雪米莉的核心一员,因而研究谭力是研究雪米莉及通俗文学的重要一环。此外,在对雅俗文学关系的看法上,从相互悖逆到相互融合,谭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心理矛盾和纠结在同时代作家中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通过阐述谭力及雪米莉的研究现状说明国内外研究对其的忽视,再阐述本论题的思路和框架,并指出研究的必要性即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对谭力严肃文学的研究。其严肃文学作品整体呈现出诗意化审美特征,这是其严肃文学创作观念决定的,这个创作观念也是其创作思路的局限之处,是导致其严肃文学创作郁郁不得志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文学市场大变天以及严肃文学创作的这种现实状况下,谭力开始寻求将创作道路转向通俗文学。第三部分是对谭力通俗文学的研究。其通俗文学整体呈现出向读者意识无限靠拢的特征,与严肃文学的“雅”相悖逆,这也是决定雪米莉最终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雪米莉没落以及时代接受心理发生改变的前提下,谭力又将创作道路转向影视文学。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通俗文学创作,不仅对作家后面的文学创作理念产生重要影响,也在众多方面影响着当代通俗文学的走向。第四部分是对谭力第三个创作阶段的研究。这一阶段的作品主要是影视作品,但也有非常重要的长篇小说。在经过严肃文学以及通俗文学创作后,谭力最终形成雅俗融合的文学观念,这些作品便是其理念的实际运用。这一章节主要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对其理念加以说明。

黄勇军[6](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提出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左广明[7](2018)在《伊恩·麦克尤恩的忧郁》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当代英国文坛公认的“常青树”,伊恩·拉塞尔·麦克尤恩(Ian Russell McEwan)在文学生涯与活力方面已经超越了他的同辈作家包括马丁 ·艾米斯和朱利安·巴恩斯。自1975年发表成名代表作《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以来,他在文坛上已经耕耘了四十余年,出版长篇小说15部,剧本4部,短篇小说集两部,以及若干宗教剧、音乐剧、报刊文章等。《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发表第二年即获毛姆奖,后期作品也不断获奖,其中包括英国最重要的布克奖。其作品被译成德、法、中等30多种文字,有不少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上映。那么,他的魅力何在?我将通过追寻麦克尤恩的生活轨迹和作品提供一种解释,那就是忧郁带来的艺术感染力。作为西方核心文化观念之一,忧郁贯穿人类的历史,具有悠久的传统。人类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主观臆断到科学分析的漫长探索过程:从早期的“体液说”、星相说、魔鬼作祟说和懒惰说,到现代医学的精神分析说,人类对忧郁的认识经历多样性与多元化。简而言之,忧郁既可以指人的一种气质或情绪,也可以是人的一种精神疾病;既可以代表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状态(如十八、十九世纪的世纪病),也可以代表一种审美潮流(如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有鉴于此,从传统来看,忧郁广泛应用于医学、哲学、文学、宗教、美术等领域,成为人们用来诠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重要手段,以及探寻永恒真理、改变和适应环境、克服生存危机的途径。麦克尤恩的忧郁源于对传统的继承。他的忧郁首先是精神气质的体现。这要归功于家庭制造与环境制造。童年时期的麦克尤恩与父母生活在海外,他继承了母亲的害羞,对父亲的大男子主义权威感到惧怕,对军营生活的单调与流动性感到紧张、无聊与压抑,加之心理上的“独子”身份使他感到孤独,因此,他童年所经历的恐惧、痛苦、失望、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经过内化最终形成其忧郁气质。除此以外,麦克尤恩还受到七、八十年代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危机的影响。国际政治地位下滑,国内政治局面混乱,“福利国家”经济政策弊端凸显,社会关系紧张,反文化潮流兴起,整个英国社会陷入全面忧郁的时代,作为其中一员的麦克尤恩无疑深受其影响。所以,麦克尤恩的忧郁,从精神气质上看,是家庭与环境制造的产物。在麦克尤恩走上文学道路以后,忧郁成为他观察世界,揣摩人性的姿态,成为他对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多危机做出文学反应的风格。自二战以来,英国社会经历了世界战争、冷战、核威胁、经济萧条、政治地位衰退、反文化运动、全球变暖、恐袭等地区或全球性危机,这些造成英国社会及人类社会普遍不安、恐惧、焦虑与担忧等忧郁情绪。作为作家的麦克尤恩必然将自己的忧郁与社会的忧郁融合到他的作品中去,换言之,通过作品代言社会的普遍忧郁情绪,他剖析忧郁背后人性的本质,唤起读者内心对人性黑暗的警醒,同时激发他们内心的道德与正义感,以期他们为克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多危机尽更多努力。我将在本论文中系统剖析麦克尤恩的忧郁与其成长经历、时代背景、日常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其忧郁在作品中多层次的表现,以揭示其忧郁的内涵及其进化过程。本论文的研究将以作品忧郁情感为切入点,借用希尔万的情感理论、剧本理论以及约翰·伽农和威廉·西蒙的性别剧本理论,并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动力学理论。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分三小节。第一节概述麦克尤恩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第二节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麦克尤恩研究的现状;第三节介绍本文研究主旨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讨论麦克尤恩的成长原发性忧郁。以麦克尤恩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为参照,以麦克尤恩早期的作品《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水泥花园》为细读文本,分析小说人物社会行为背后隐含的消极情感因素及其可能的形成原因,揭示麦克尤恩忧郁的早期表现。第三章讨论麦克尤恩的时代继发性忧郁。麦克尤恩转型之后的作品大多关注社会和历史题材,如涉及冷战的《无辜者》和《甜牙》,涉及二战的《黑犬》和《赎罪》,涉及911恐怖袭击和伊拉克战争的《星期六》,涉及环境问题的《追日》,等等。战争、恐怖袭击和环境问题,直到今天,依然是困扰人类的毒瘤。如何看待这些影响人类安全与发展的问题,如何解决它们造成的危机,是全人类应该反思的课题。本章选取其转型代表作《时间中的孩子》及转型之后的《无辜者》、《星期六》集中讨论麦克尤恩对社会和历史重大事件的反思。第四章讨论麦克尤恩的日常继发性忧郁。日常继发性忧郁往往涉及个体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性事件。本章选取《爱无可忍》、《儿童法案》和《坚果壳》为分析样本,讨论在日常意外或常规性事件可能给我们造成的困境以及我们面对困境的无能为力使我们陷入忧郁漩涡的现状。第五章为结论。从作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麦克尤恩的忧郁是其个人气质的体现,这源于他的成长环境与经历;麦克尤恩的忧郁是病态的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变态表现就说明这一点;麦克尤恩的忧郁是一种认知方法,他以“低垂的头”的姿态审视现代性危机及其对人性的扭曲;麦克尤恩的忧郁是社会情绪的体现,作品人物的前忧郁情绪则是对自身生存与社会危机的心理反应;麦克尤恩的忧郁是其艺术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他继承了“伟大的传统”,试图通过作品,唤起人们对道德、信仰、价值观和人性的反思,提高自我意识和道德认知,产生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麦克尤恩的忧郁是其艺术魅力的体现,他用细腻的文笔,疏冷的文风,精致的构思虚构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世界,使其作品“经久耐读”。总而言之,麦克尤恩的忧郁是一个复杂的意识综合体。

赵艳[8](2017)在《马华作家戴小华和朵拉的中华文化认同合论》文中提出戴小华和朵拉是着名的马华女作家,她们的创作不仅在马来西亚本国华族间流传,而且在中国大陆、台湾乃至世界各地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她们书写了现代马来西亚人的生活和精神存在方式,在传统文化认同中缓解了身处多民族国家中的身份危机和边缘焦虑。传统文化给予她们美感体验和精神力量,贯穿了她们创作的始终。本论文即讨论戴小华和朵拉这两位作家的中华文化认同,以她们的散文和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探寻其作品中的中华文化意蕴,以及马来西亚华族如何在文化认同中确认自我的存在价值,缓解身处多民族国家的生存困境。第一章,探讨戴小华和朵拉的文化自觉。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结合马来西亚华人的移民史和华文教育发展史,论述马华文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戴小华和朵拉选择华语创作是一种文化自觉,即出于对本民族认同和情感宣泄的需要。第二,面对现实的困境,她们承继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智慧,在自然中得到精神自由;戴小华和朵拉同时提倡女性的自我修养,通过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来面对多民族国家的挑战。第二章,通过对戴小华和朵拉作品中有关血缘和民俗部分的梳理,探讨传统文化因素如何体现在马来西亚华族的家庭以及节庆生活中。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戴小华和朵拉的作品中体现了血缘维系的马来西亚华族家庭和亲族关系,认同传统文化强调的血缘羁绊巩固了华族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地位。第二,戴小华和朵拉作品中展现了中国传统的节庆风俗以及宗教信仰。带有中华文化特征的风俗和宗教成为华族区别于马来西亚其他民族的最为显着的特征。第三章,探讨戴小华和朵拉的家国认同。身处夹缝位置,她们对何处是家园展开了追问。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戴小华和朵拉身处马来西亚,现实的不如意让她们构建了想象的原乡。想象的原乡更多的是指文化的原乡,文化有明确的来源,精神有所依归,缓解了所在地华族精神的痛苦;戴小华和朵拉的作品中同时书写了当真正回到原乡,原乡古典不再,想象原乡走向破灭和重构的全过程。第二,华人有着自强不息、随遇而安的品质,在马来西亚长期奋斗,扎根于在地,认可所在国为母国,戴小华和朵拉热爱自己的母国并产生了多元共生的家国认同意识。第四章,讨论在中华文化浸润下,戴小华和朵拉在关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道德选择。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第一,戴小华和朵拉的创作中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仁爱”的原则,既关爱弱势群体,又有着对全人类的大爱。第二,戴小华和朵拉自觉维护整体利益,既关注本民族的历史和生存现状,又对所在国的发展和多民族的和谐共居承担起责任。认同中华文化,切实地帮助戴小华和朵拉投身于多民族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高红梅[9](2017)在《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文中研究指明圣杯是西方文学最重要的意象之一,也是西方价值体系的核心意象。它反复出现于中世纪文学及艺术作品中,尤其是以亚瑟王为题材的骑士文学作品,仅西欧各国就多达几十本。其中克雷蒂安的《帕西法尔》是第一部以圣杯意象为核心的骑士传奇,他所开创的圣杯追寻的母题被后世很多作家所继承,并对欧洲文学与文化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圣杯意象仍持续被影视、戏剧、网络游戏等大众传媒重新演绎,其家喻户晓的程度,也表明它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圣杯意象是古代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它凝结着西方文学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本论文分别以此为起点和中心线索,选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对圣杯意象内涵的不断变化进行梳理与论述,以揭示西方文学与文化追求向上飞升的超越精神。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导论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文献综述。第一章主要探讨圣杯意象的特征,首先介绍关于圣杯意象文学创作的基本概况,从而探讨圣杯意象的特征。圣杯追寻是西方文学追寻母题的一种类型,为西方文学提供了圣杯原型,圣杯原型在后世文学中不断被置换,它具有符号性。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梳理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圣杯意象的起源、发展、繁荣、衰落乃至沉潜的过程。第二章首先考证圣杯意象的原始神话渊源、凯尔特渊源和基督教渊源,三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但它们都过分强调其中某种文化要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章还以中世纪的圣杯传奇为对象,探讨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具体分析从克雷蒂安的《帕西法尔》、沃尔夫拉姆的《帕西法尔》、罗贝尔的《亚利马太的约瑟》到希伯来版本《亚瑟王》,说明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解析《亚瑟王之死》中圣杯追寻与亚瑟王朝的衰落,论证15世纪时世俗价值已逐步流行。综合圣杯意象渊源的考证与圣杯意象基督教化过程的考察,揭示中世纪圣杯意象是基督教统合东方两河流域文明、西方蛮族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成果,是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第三章探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圣杯意象从衰落到沉寂的过程及其原因。从文化上,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明,是圣杯意象衰落、沉寂的原因。而亚利欧斯多的《疯狂的奥兰多》、斯宾塞的《仙后》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则见证了从嘲讽骑士精神到瓦解骑士文学的历程。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论证从19世纪到20世纪圣杯意象的复兴与质疑、变异与解构,从而揭示圣杯意象的现代化过程。第四章主要研究19世纪的圣杯意象,圣杯传奇在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推动下复兴,华兹华斯的《埃及少女或水仙的传奇》、丁尼生的《国王叙事诗》和瓦格纳的《帕西法尔》是其中的代表。深入分析这三部作品,我们会发现有的作家对圣杯幻象是持质疑态度的,有的作家则坚持信仰,从而形成了世俗与宗教的交锋,这也是19世纪欧洲最典型的思想论争。第五章介绍20世纪圣杯意象的变异与解构。具体分析乔伊斯的《都柏林人》、艾略特的《荒原》、怀特的《残缺骑士》和洛奇的《小世界》中圣杯意象的置换变形,揭示圣杯意象不断被世俗化的过程与意义。另一方面,个人主体意识的强化,使得圣杯意象在走向世俗化的同时,也走向了个性化,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圣杯。由此,圣杯意象的现代化也逐渐完成。第四部分是第六章,探讨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前十年圣杯意象的重塑与兴盛。这一时期圣杯意象的重塑是从颠覆圣杯的基督教传统开始,《圣血与圣杯》将耶稣由神还原成人间国王,认为圣杯象征耶稣王室的血脉和抹大拉的子宫。丹·布朗从《圣血与圣杯》中得到启示,以圣杯、玫瑰和Ⅴ型符号等组成圣杯意象符号体系,重新挖掘女性崇拜的思想,以建构不同性别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虽然《圣杯奇谋》以传统的契约结构安排情节,却表达了对生命、尊严、和平等人类普世价值的祈愿与追寻。在现代传媒的推动下,圣杯意象也被塑造成多种表现形式,传播并推广到世界各地,这体现了圣杯意象的后现代化与全球化。第五部分是结语,探讨圣杯意象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价值意义。圣杯意象凝结着西方文学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圣杯意象的流变,不仅体现了西方文学与文化追求向上飞升的超越精神,而且体现了西方文学象征手法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圣杯意象体现了道德理性的规约、超越精神的外化以及生命意识的焦虑,其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而圣杯意象的传播性、故事性和不断被世俗化是圣杯意象产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黄艳[10](2017)在《鲁西迪小说的魔幻叙事与印度文化形象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根于印度丰富多元文化、移民身份体验以及后殖民全球化反思之中,萨曼·鲁西迪的小说呈现出巨大而丰富的阐释空间。特别是在叙事策略方面,他的小说凸显印度特色和文化历史交流碰撞的魔幻叙事成为研究的焦点和亮点。本研究通过对其文本的细读发现,在鲁西迪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里,现实、过去、未来的线性时间被打破,印度与英国、实和幻、同与异等空间被糅合,在魔幻的时空里做着历史与现实的魔方游戏。在梳理其魔幻叙事特征之后,深入到鲁西迪的魔幻叙事肌理当中,分析和总结其魔幻叙事的特点。借用拉康的“三界”理论,以想象界、象征界和真实界的三界理论对其小说的元素进行梳理,通过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解剖魔幻叙事内置的“三环扭结”(BorromeanKnot)叙事结构:想象、象征和真实通过鲁西迪巧妙的叙事实践,在“变形”“镜像对应”等模式下促成了鲁西迪独特的“印度书写”。此为本研究第一章内容。第二章进一步分析鲁西迪魔幻叙事的策略,分别从时间策略、空间策略入手,深入研究鲁西迪几部代表作魔幻叙事的时空特点。鲁西迪小说打破了时间的线性特征,在他的魔幻叙事中时间成为可以膨胀、或者压缩的“可变体”。在空间上,鲁西迪的小说中既有物质与精神的二元空间,又有母国与异国的二元空间,同时在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又构建了一个“第三空间”,在这里面融入了作家对宗教、种族、国家等的“乌托邦”想象。同时,鲁西迪的魔幻叙事是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历史学科班出生的他对历史的“真”进行了解构,撕下大写历史的面具,而以重写历史的姿态来接近历史的真相。对于宗教,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鲁西迪对于当代宗教问题尤其是伊斯兰教的困境进行文学性的阐释,这给他带来了20年的亡命生活。但鲁西迪的宗教观不能单纯看一部《魔鬼诗篇》,他在很多其他小说中都诉诸了自己对于宗教包容和多元化的思考与期待。从更大意义上的文明范畴来看,他在讨伐一些宗教愚民心智的同时,更多地倾向于宗教的多元共生,消弭宗教带来的意识形态冲突。种族冲突也是鲁西迪魔幻叙事观照的重要内容,民族之“异”在权力斗争的背景下被推向种族冲突,这些印度历史事件都成为了魔幻叙事的批判与反思的对象,鲁西迪被誉为“后殖民写作教父”,在他的反思中固然有对殖民国家和后殖民时期国家关系的批判,但他不局限于后殖民批判,而是带着一种反讽的姿态观照这些冲突本身的必然性以及偶然性。第三章主要是从文本研究拓展到文化研究,即鲁西迪的魔幻叙事塑造了怎样的印度文化形象,展现了哪些印度文化的特质,从整个逻辑框架得到深入和拓展。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有着瑰丽多姿的传统文化,立足于鲁西迪小说文本提炼出鲁西迪小说创作所展现的印度文化形象,其神秘性、异质相融的多元性,以及近现代历史上与英国的镜像构建关系。这些文化特质以及形象如何在鲁西迪的小说或者叙事中得以构建或者通过他的魔幻叙事来构建印度文化形象,以实现他用写作“回家”的目的,这个流散海外的印裔作家在他的散文集《想象的家园》中深刻剖析他的印度书写。写作可以“回家”,但这种回家的方式既有强烈的想象色彩,同时也内置了一个批判机制。他以跨文化的姿态和去神圣化的姿态反思印度的现实、历史、宗教以及文化。第四章主要是上升到一般意义上的母国文化形象构建的研究层面。依据对鲁西迪小说中印度文化形象的分析,探究鲁西迪塑造印度文化形象的深层背景因素,这其中主要是对鲁西迪本人的身份意识、文化立场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回答作家所构建之印度文化形象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形象学研究出发,鲁西迪小说中呈现出神秘魔幻、文化多样和自由包容的的整体文化形象,作为整体形象的构建,鲁西迪经由神话叙事路径采取互文重叠等策略构建母国的文化形象。在前述的层层分析论述基础之上,本研究提出一个结论性话题,即从鲁西迪魔幻叙事塑造印度文化形象中有哪些反思及启示。在普遍意义上,文学文本对母国形象的塑造在深层次上是话语输出和权力较量的问题,依然会遭遇阐释与建构、自我与他者,以及跨界想象等相关挑战。鲁西迪以其魔幻叙事为母国形象建构开辟路径,尤其是在拉康想象界、象征界和真实界及其“三环扭结”关系等理论的观照下,魔幻叙事得以化解或绕开母国形象建构方面存在的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等意识障碍,在表现方式和意义生成等维度得以实现跨界沟通与对话。

二、永恒的使者(电视剧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永恒的使者(电视剧本)(论文提纲范文)

(1)赫尔伯特·罗森朵夫作品怪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德语和欧洲文化语境中的怪诞研究
    1.1 怪诞概念的界定与发展
    1.2 怪诞理论研究
        1.2.1 凯泽尔:异化的世界
        1.2.2 巴赫金:怪诞的躯体论
        1.2.3 彼得·弗施:文化转型的媒介
    1.3 德语文学中怪诞性的典型呈现
2 罗森朵夫作品中的怪诞性
    2.1 现实要素和虚构场景的融通
    2.2 时空变异——梦中梦、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穿越
    2.3 怪诞的变形机制
        2.3.1 倒置机制
        2.3.2 畸变机制
        2.3.3 杂糅机制
3 对E.T.A.霍夫曼怪诞小说的传承和发展
    3.1 社会的边缘人物
    3.2 社会批判主题
    3.3 浪漫派的叙事风格
4 末世论——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变异
    4.1 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实践——“孤独的修行者”
    4.2 “诺亚方舟”悲剧
5 异化的世界
    5.1 人自身的异化
    5.2 人与社会的异化
    5.3 科技异化
结语
缩略语说明
附表1:罗森朵夫作品外译情况一览表
附表2:Umschrifttabelle pinyin/Wade-Giles拼音对照表
附录3 :期刊、报纸类文章
参考文献

(2)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红色经典”的概念界定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二、叙事学理论
        三、符号学理论
        四、结构主义理论
第二章 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结构方式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戏剧式线性结构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崇高化叙事结构
    第二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时空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时间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空间
    第三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视点和视角
        一、叙事视点和视角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视点和视角
第三章 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人物
    第一节 人物在叙事中的功能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人物角色功能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行动元模式
    第二节 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
        一、符号学矩阵
        二、“红色经典”电影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
第四章 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语言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影像叙事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场面调度安排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镜头运用规律
        三、“红色经典”电影的光影色彩运用
    第二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声音叙事
        一、生动贴切的音乐表达
        二、真实动人的音响效果
        三、朴实生动的人声语言
    第三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蒙太奇手段
        一、对比蒙太奇:敌我冲突的渲染
        二、隐喻蒙太奇:红色符号的象征
        三、重复蒙太奇:革命力量的累积
第五章 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艺术价值
        一、革命历史的影像书写
        二、电影史中的“红色经典”
    第二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社会意义
        一、革命信仰的感召
        二、革命精神的传承
结语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策略反思
    二、重构红色叙事传承红色基因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普仁农庄里的女人(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4)彼得·谢弗“信仰三部曲”中的隐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2 隐喻的概念与发展
    2.1 隐喻的概念与发展
    2.2 隐喻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3 “三部曲”中的隐喻表现
    3.1 人物隐喻
        3.1.1 “疯癫”的“局外客”
        3.1.2 “文明”的“套中人”
        3.1.3 “疯癫”与“文明”
    3.2 意象隐喻
        3.2.1 太阳
        3.2.2 马
        3.2.3 上帝
    3.3 情节隐喻
        3.3.1 精神之困
        3.3.2 信仰之名
        3.3.3 自由之路
4 “三部曲”中的隐喻特点
    4.1 反复叙事
    4.2 梦境书写
5 “三部曲”中隐喻的文学价值
    5.1 隐喻与思想性
    5.2 隐喻与陌生化
    5.3 隐喻与审美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谭力创作的雅俗矛盾与蜕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严肃文学
        1.1.2 通俗文学
    1.2 思路与框架
    1.3 研究意义
2 起航:严肃文学
    2.1 特征:自我情感与价值观的表达
        2.1.1 情感“摇摆”
        2.1.2 宣扬“正能量”
    2.2 局限:“纯粹化”严肃文学追求
        2.2.1 谭力:严肃文学“雅化”
        2.2.2 贾平凹、莫言:严肃文学“俗化”
    2.3 创作转变机制
        2.3.1 严肃文学:“由盛转衰”
        2.3.2 心理机制:“三管齐下”
3 转向:通俗文学
    3.1 特征:积极向读者意识靠拢
        3.1.1 雪米莉:“新鲜”港味小说
        3.1.2 谭力:文学理想“垂死挣扎”
    3.2 局限:过低的通俗文学定位
        3.2.1 琼瑶:通俗文学“雅化”
        3.2.2 谭力:通俗文学“俗化”
    3.3 创作转变机制
        3.3.1 雪米莉的必然没落
        3.3.2 时代接受心理的改变
    3.4 创作影响
        3.4.1 对作家主体的影响
        3.4.2 对当代通俗文学的影响
4 蜕变:影视文学
    4.1 从“雅俗悖逆”到“雅俗融合”
    4.2 《怀念爱情》
        4.2.1 丰满多样的人物形象
        4.2.2 纷繁复杂的思想矛盾
    4.3 《文成公主》
        4.3.1 角色性格的“鲜明性”
        4.3.2 人物对话的“合理性”
        4.3.3 故事线索的“清晰性”
    4.4 创作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伊恩·麦克尤恩的忧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麦克尤恩生平及其作品概述
    第二节 麦克尤恩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主旨与方法
第一章 成长原发性忧郁
    第一节 成长原发性忧郁
    第二节 阴影地带的忧郁:《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第三节 凝固的忧郁:《水泥花园》
    小结
第二章 时代继发性忧郁
    第一节 时代继发性忧郁
    第二节 时间停滞下的忧郁:《时间中的孩子》
    第三节 历史阴霾下的忧郁:《无辜者》
    第四节 恐怖阴影下的忧郁:《星期六》
    小结
第三章 日常继发性忧郁
    第一节 日常继发性忧郁
    第二节 偶发性忧郁:《爱无可忍》
    第三节 两难之忧郁:《儿童法案》
    第四节 桎梏之忧郁:《坚果壳》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马华作家戴小华和朵拉的中华文化认同合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华女作家的文化自觉 第一节
    汉语汉字的认同 第二节
    传统道德境界的追寻 第二章
    民族特征的多样表现 第一节
    血缘与家庭家族关系 第二节
    节庆风俗与民间信仰 第三章
    家国认同的交流融合 第一节“在地”华族的想象原乡 第二节
    多元共生的家园意识 第四章
    济世思想的积极实践 第一节
    推崇“仁爱”原则 第二节
    维护整体利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

(9)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及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及文献综述
第一章 关于圣杯意象的总论
    第一节 西方追寻母题的源起与发展
        一、民间口头故事与西方文学追寻母题的起源
        二、西方文学追寻母题的类型与发展阶段
        三、追寻母题的结构模式:英雄历险
    第二节 关于圣杯意象文学创作的概述
        一、骑士传奇与亚瑟王浪漫传奇的形成
        二、亚瑟王浪漫传奇的演变
        三、圣杯意象在西方文学中的传承
    第三节 追寻母题与圣杯意象的特征
        一、追寻母题与圣杯意象
        二、圣杯原型及其置换:从追寻永生到追寻某种理想境界
        三、圣杯意象的特征:符号化
第二章 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圣杯意象的起源、发展与繁荣
    第一节 圣杯意象渊源的考证
        一、圣杯的原始神话渊源
        二、圣杯的凯尔特渊源
        三、圣杯的基督教渊源
    第二节 克雷蒂安《帕西法尔》及其续篇对圣杯意象的宗教想象
        一、圣杯意象体系、骑士身份建构与世俗政治观念的变革
        二、圣杯意象体系的空间政治:教会对贵族骑士的同化
        三、基督教政治文化语境下:《帕西法尔》续篇的圣杯意象
    第三节 沃尔夫拉姆《帕西法尔》:圣灵滋养下的圣杯意象及其民族性
        一、圣杯意象与三个世界的构建
        二、圣杯意象与三个世界的构建作用
        三、圣杯意象与三个世界的象征意蕴
    第四节 从《亚利马太的约瑟》到《亚瑟王》:圣杯意象基督教化的完成
        一、《亚利马太的约瑟》中的圣杯意象:圣杯与《新约》的融合
        二、《亚瑟王》圣杯征途的后果:希伯来化的道德训诫
    第五节 《亚瑟王之死》的圣杯追寻:对世俗价值的认同
        一、圣杯意象体系与君权神授框架的建构
        二、圣杯征途对君权神授框架的负面影响
        三、个人价值与个性解放观念对神圣王权的颠覆
    第六节 中世纪文化与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
        一、圣杯意象与信仰维系方式
        二、圣杯意象的本质:古代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
        三、圣杯意象的中世纪文化价值
第三章 宗教精神的弱化: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圣杯意象的沉潜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圣杯意象的衰落
        一、宗教改革与圣餐仪式、圣物崇拜的争论
        二、国家意识的兴起:世俗王权对神权统治的反抗
        三、人文主义观念与人文主义文学的盛行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追寻母题的改写
        一、追寻爱情的失败:《疯狂的奥兰多》对骑士精神的嘲讽
        二、追寻道德的完善:《仙后》的新教伦理与民族国家意识
        三、追寻理想的悲壮:《堂·吉诃德》对骑士文学的瓦解
    第三节 圣杯追寻的失落:启蒙时期理性文明的飞升
        一、从信仰统合、英雄崇拜到理性维系的转型
        二、个人价值、利益与群体理想
        三、为理性服务的虚构文学
第四章 关于宗教信仰认同与质疑的争论:19 世纪圣杯意象的复兴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圣杯传奇的复兴
        一、民族自我形象与骑士文学的复苏
        二、对宗教神性的缅怀与圣杯传奇的复兴
        三、浪漫主义对圣杯的想象
    第二节 《埃及少女或水仙的传奇》:圣杯骑士与华兹华斯的帝国意识
        一、圣杯传奇的改编:信仰之光普照异教地区的宗教理想
        二、埃及幻象中的性别政治与东方主义
        三、亚瑟王及圣杯骑士的自恋症候:大英帝国形象的自我建构
    第三节 丁尼生《国王叙事诗》的圣杯追寻:诚实地怀疑
        一、怀旧情结与圣杯质疑
        二、相信科学理性却又不拒绝圣杯的幻象
        三、质疑圣杯的神圣属性与追求精神的超验性
    第四节 瓦格纳《帕西法尔》的宗教仪式与圣杯意象:进步亦或倒退的争论
        一、圣杯、圣矛与爱的主题
        二、宗教仪式与信仰的主题
        三、宗教精神及其争议
第五章 祛神圣化与文学隐喻:20 世纪圣杯意象的变异与解构
    第一节 《都柏林人》的圣杯追寻:诗性政治与精神荒原症候
        一、圣杯神圣性的消解与宗教社会的诗性批判
        二、失落的圣杯之爱与殖民政治的诗性批判
        三、双重主体建构的迷惘与现代人的精神荒原
    第二节 艾略特《荒原》圣杯意象的变异:神话思维与宗教精神的复兴
        一、女性形象与圣杯传说的意象变异
        二、女人的双重角色与男权叙事
        三、作为重生源泉的女性
    第三节 怀特《残缺骑士》对技术理性的反驳:人文主义视域下的两难追求
        一、圣杯征途的动力:亚瑟王与怀特的诗性政治
        二、圣杯征途及其目标:宗教的神圣价值与实用性
        三、圣杯征途的逃避:兰斯洛特的残缺与亚瑟王朝的繁荣
    第四节 洛奇《小世界》的圣杯隐喻与自省意识:无法完成的追寻
        一、传统圣杯寓意的解构:对自我中心主义的反省
        二、圣杯隐喻的个性化:对知识分子庸俗化的反省
        三、圣杯隐喻的深层结构:对人类追寻意识的深刻自省
    第五节 圣杯意象的现代化潮流
        一、对技术理性的质疑
        二、圣杯意象的世俗化
        三、现代主义审美视域下的圣杯意象
第六章 圣杯意象的多元阐释:世纪之交圣杯意象的重塑
    第一节 《圣血与圣杯》对圣杯阐释传统的颠覆
        一、“祛魅”与“返魅”并存下的宗教阐释
        二、对耶稣受难的解构与圣杯意象的本质
        三、抹大拉、生殖崇拜与圣杯意象的本质
    第二节 《达·芬奇密码》对圣杯的重塑:女神崇拜与文化和谐
        一、神权话语对传统圣杯符号体系与女性的规训
        二、圣杯符号体系的重塑与女神崇拜的复归
        三、性别平等与文化和谐
    第三节 《圣杯奇谋》的圣杯意象:对和谐与和平的追寻
        一、叙事结构与视角的变异:上帝对人间的俯视
        二、追寻主体与模式的变异:上帝启示下世俗的升华
        三、契约型结构的主题变异:尊重生命与追求和平的祈愿
    第四节 圣杯意象的后现代化与全球化
        一、新时代运动与“圣杯热”
        二、后现代主义对圣杯意象的形塑
        三、后现代主义社会对圣杯意象的传播
结语:圣杯意象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价值意义
    一、圣杯意象与西方文学
        (一)人文主义视域中圣杯意象的本质
        (二)圣杯意象的演进:信仰——质疑——文学隐喻
        (三)圣杯意象的审美价值
    二、圣杯意象与西方文化
        (一)圣杯意象的文化内涵
        (二)圣杯意象的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后记

(10)鲁西迪小说的魔幻叙事与印度文化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学术价值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角度与创新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二) 研究的观点与创新
第一章 鲁西迪小说魔幻叙事的“三环扭结”模式
    第一节 想象界:熔化的蜡像
        (一) 熔化:充斥想象的蜡像
        (二) “重写”:“变形之想象”
        (三) 电影叙事的“想象维度”
    第二节 象征界:隐喻丛林
        (一) 神灵:象征叙事的元结构
        (二) 女人以及动物:意义生成元素
        (三) 神话/民间故事:隐喻丛林
    第三节 真实界:魔鬼藏于细节
        (一) 梦境:被暴露的“潜意识”叙事
        (二) “历史”:遮蔽真相的“幕布”
        (三) 新闻:内核缺席的新闻效应
    第四节 鲁西迪魔幻叙事的“三环扭结”结构
        (一) “三环扭结”的叙事学实践
        (二) 变形:查姆恰的山羊之变
        (三) 镜像对应
第二章 鲁西迪小说魔幻叙事策略
    第一节 鲁西迪魔幻叙事的时间策略
        (一) “非线性”时间观
        (二) 虚实相融的时间
    第二节 鲁西迪魔幻叙事的空间策略
        (一) 物质/精神
        (二) 母国/异国
        (三) “第三空间”
    第三节 魔幻叙事背后的批判维度
        (一) 解构历史的“真”
        (二) 祛除宗教的“魅”
        (三) 化解民族的“异”
第三章 鲁西迪小说中的印度文化特质
    第一节 混杂多样神秘的印度文化特质
        (一) 混杂的多样性
        (二) 万物有灵的神秘
    第二节 鲁西迪小说中的印度文化形象
        (一) 魔幻叙事构建之“魔幻印度”
        (二) 异质相融的可能性:文化乌托邦
        (三) 印度与英国的张力关系
    第三节 批判视角下的“回家”方式
        (一) 重写历史
        (二) 批判性“回家”
第四章 母国文化形象的艺术建构
    第一节 鲁西迪艺术建构母国形象的背景
        (一) 身份混杂
        (二) 跨文化立场
    第二节 鲁西迪构建母国形象的基本特质
        (一) 神秘形象
        (二) 文化多样的国家形象
        (三) 自由包容的国家形象
    第三节 鲁西迪艺术建构母国形象的方式
        (一) 神话叙事路径
        (二) “去神圣化”的姿态
        (三) 互文重叠
结论 鲁西迪魔幻叙事重构印度文化形象之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四、永恒的使者(电视剧本)(论文参考文献)

  • [1]赫尔伯特·罗森朵夫作品怪诞性研究[D]. 李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2]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D]. 李珊珊.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普仁农庄里的女人[J]. 张柠. 作家, 2019(07)
  • [4]彼得·谢弗“信仰三部曲”中的隐喻[D]. 殷慧琳.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谭力创作的雅俗矛盾与蜕变[D]. 李浪.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6]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7]伊恩·麦克尤恩的忧郁[D]. 左广明. 武汉大学, 2018(06)
  • [8]马华作家戴小华和朵拉的中华文化认同合论[D]. 赵艳. 江苏师范大学, 2017(10)
  • [9]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D]. 高红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3)
  • [10]鲁西迪小说的魔幻叙事与印度文化形象建构[D]. 黄艳.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永恒的信使(电视剧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