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石油导热油

新一代石油导热油

一、新一代石油导热油(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爽[1](2021)在《高温熔盐及熔盐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实验和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温熔盐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设备,以其运行温度高、系统压力低和经济性能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新一代核能、太阳能发电和过程传热等领域。而熔盐作为熔盐换热器的传热介质是一种新型的传蓄热流体,现阶段对熔盐传热机理和熔盐换热器强化传热性能还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其次,高温熔盐换热器结构种类繁多、布置形式各异,导致其传热性能差异较大,而传统的换热器设计过程、理论计算方法和模拟分析手段是否适用于高温熔盐换热器还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特别是对高熔点盐熔盐换热器的结构热设计及动态运行特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基于此,本文依托多个高温熔盐回路试验台架,以应用较为广泛的间壁式换热器(包括:圆管套管式换热器、横纹管套管式换热器、单根蛇形盘管换热器、列管换热器等)为实验对象,开展了高温熔盐及熔盐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实验和模拟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本文第一部分设计了两种套管式熔盐换热器(圆管套管换热器、横纹管套管换热器),采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熔盐对流传热特性和传热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剖析。首先,实验获得熔盐圆管传热数据并与多种熔盐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给出熔盐圆管换热准则关联式并与传统经典关联式进行比较。其次,通过理论分析深入剖析了熔盐的传热机理。最后,实验获得了熔盐横纹管内不同流态下的传热规律和横纹管换热器的性能,深入揭示了熔盐强化传热规律和传热机理。研究表明:(1)熔盐圆管的湍流对流传热特性符合传统经验准则关联式,拟合的换热关联式与实验结果吻合的很好,偏差在±20%;(2)熔盐在横纹管内的过渡流和湍流的流态转折点较圆管的发生前移,分别为Re≈1300和Re≈6000;(3)横纹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明显高于圆管的,在过渡流和湍流状态,总传热系数平圴提高约2.5~2.8倍。本文第二部分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蛇形盘管式空气换热器,建立了一套分析计算特殊设计的换热器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验证。首先,系统地阐述了利用自编程序开展熔盐换热器热工水力设计的理论设计方法和过程。然后,分析讨论了变参数(熔盐温度、空气温升和换热管管径等)对结构热设计的影响规律。最后,对该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和设计验证。此外,深刻揭示了影响换热器性能设计的壳程空气的对流换热规律。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设计吻合较好,在工程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验证了理论设计的合理性;并且壳程传热实验结果与理论公式Zhukauskas符合的较好,最大偏差约为5.56%。该结果表明硝酸盐空气换热器的理论设计方法经验证可以应用于指导同种类熔盐换热器的工程设计。本文第三部分完成了国内首台高温氟盐列管式换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突破了熔盐传热实验只集中于硝酸盐和钠盐等低熔点盐的研究现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开展了换热器全尺寸空间上的三维仿真,论证了CFD软件在高温熔盐换热器上的适用性,并对高熔点盐空气换热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动态传热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的较好,偏差在±10%以内,仿真分析不仅能较合理的反映出高温熔盐换热器的传热规律和传热特性,而且对高熔点盐空气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也提供了新思路。综上,本课题的研究增进了对高温熔盐和熔盐换热器传热特性的理解,通过理论热分析及其软件实现并辅以数值模拟等手段,全面深入认识了高温熔盐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及传热机制,同时验证了设计和分析软件的工程适用性。不但为熔盐换热器的工程设计及性能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而且为其工程化规模设计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更对其在清洁能源中的应用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杨洪伦[2](2021)在《基于光谱-空间优化的新型高温真空集热管及槽式热发电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阳能高温聚光热利用是未来太阳能高效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太阳能聚光热发电技术是最重要高温光热利用技术之一。槽式聚光热发电技术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商业化应用程度最高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其运行的最高温度可达550℃。太阳聚光集热场是完成太阳能光热转换和能量传输主要场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光热发电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随着集热温度的提升和高温熔融盐工质的应用,光热转换的核心部件真空集热管的热损显着增加,同时高温熔融盐工质与动力循环的水工质之间换热存在显着的(?)损失,作为集热末端高品位的能量损失,对系统综合性能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槽式高温太阳能聚光热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实现光热发电系统高效能量转化为目标,基于集热管热辐射传热和热发电系统热力学基本原理,开展了真空集热管和热发电系统配置优化设计研究,探究了选择性吸收涂层光谱和温度的分布特征与集热管表面太阳辐射能流密度的耦合关系以及熔融盐/水换热器中相变换热(?)损特性,提出了双区域选择性吸收涂层(下称:双涂层)真空集热管和直接蒸汽-熔融盐复合热发电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分析了环境参数、集热管性能、系统配置、传热工质等多因素对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性能影响的规律。1.建立集热管光谱-空间耦合的热辐射传热分析模型,研究了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光谱参数对集热管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不同温度和光强工况下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最优截止波长。结果表明:谱坡宽度、光谱发射率和截止波长是影响集热管性能的关键参数。最优截止波长随光强增加而增加,但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热效率随谱坡宽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当谱坡宽度变化±1μm时,在600℃的温度时热效率的变化范围为±6.5%。2.基于最优截止波长变化规律,提出双涂层真空集热管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并试制传统真空集热管和双涂层真空集热管,并对其进行热损实验测试。实验数据表明:当温度为550℃时,传统集热管、120°和150°角的双涂层集热管的热损失分别为658W/m、493 W/m和431W/m,120°和150°双涂层集热管的热损降低百分比分别为25.07%和34.50%。3.建立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综合热力学和经济性模型,以预测和比较采用传统和双涂层集热管的热发电站性能,分析熔融盐防凝温度和集热管热性能等参数对热发电站性能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集热管相比,采用新型集热管的热发电站在凤凰城,塞维利亚和沱沱河年发电量可分别高8.5%,10.5%和14.4%,平均电力成本可以分别降低6.9%,8.5%和11.6%。集热管热量损失和防凝温度的升高对发电量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采用低热损集热管与低熔点熔融盐的结合是改善电站整体性能的有效方法。4.提出了槽式直接蒸汽-熔融盐复合热发电系统,以降低集热场热损,改善传统单一工质系统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建立了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价数学模型,比较了不同地理位置,蒸汽轮机和系统配置对发电站发电量的影响。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与熔融盐系统相比,位于托诺帕和拉萨的新型复合系统的年发电量分别增长了 14.0%和14.8%。在托诺帕,熔融盐系统、有和无再热过程的复合系统的年集热量分别为639.7 GWh、685.1 GWh和691.7 GWh,无再热系统的熔盐防凝所需能量占总集热量百分比从传统熔盐系统的7.6%降低到2.7%。

张晓明[3](2020)在《熔盐蓄热系统安全问题研究及泛(火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目前世界面临的一系列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各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由于可以与大规模、低成本的蓄热系统相结合,使太阳能热发电成为一种电网友好型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众多蓄热技术中,熔盐蓄热技术是最被认可的大规模蓄热技术。作为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关键部分之一,熔盐蓄热系统虽然已成功实现商业化运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站蓄热系统的安全性,完善电站评价体系,本文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针对大型熔盐罐结构强度、高温熔盐的流动腐蚀问题和带蓄热系统的太阳能热发电的系统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对于运行温度达565℃的高温熔盐罐的设计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本文结合API650标准和GB50341标准,针对容积2×104m3的大型高、低温熔盐罐进行了结构设计。为进一步研究tf熔盐罐热过程和结构强度提供了分析模型。(2)针对目前高温熔盐储罐温度场分布缺乏问题以及热分层现象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设计搭建了小型熔盐储罐温度场分布实验装置,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温度范围为550℃~180℃熔盐自然冷却过程中,熔盐罐内温度分布和热损失。结果表明:(1)在自然冷却过程中,当罐内熔盐温度低于470℃时将开始出现热分层现象,并且热分层区域保持在罐底150mm范围内;(2)罐内熔盐最低温度出现在罐体下边缘位置,最大温差达到16.1℃;(3)通过分析发现,罐底保温基础底面的温度并非均匀一致的,这与之前文献中采用的等温边界条件不同;(4)通过对罐体散热损失的研究发现,热分层区域的存在额外增加了罐底部热阻,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储罐热损失。(3)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大型熔盐罐温度分布和罐体热损失,本文利用CFD计算软件Fluent,根据大型高、低温熔盐罐结构的设计尺寸建立了计算模型,通过设置边界条件,计算得到了高、低温熔盐罐在自然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1)在15小时的自然冷却过过程中,高、低温罐内熔盐温度下降约1.5℃和0.8℃.同时,低温罐内出现明显热分层现象出现。(2)通过对不同风速、不同罐底换热系数、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罐内冷却过程研究发现,不同的边界条件只对罐内熔盐温度有影响,而对其分布规律几乎不产生影响。(3)根据模拟结果对罐体热损失进行分析,得到了在设计的保温层尺寸下高、低温熔盐罐罐壁、罐底和罐顶表面的的热损失。(4)冷却过程中高、低温熔盐罐的罐壁与罐内熔盐中心位置分别出现两个速度较区域,最大流速约为23~32mm/s。(4)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储罐静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角焊缝区域存在严重的结构突变,造成了该区域较大的应力集中。其中大角焊缝内侧与罐壁的连接处出现了最大应力强度。第一层和第二层罐壁应力水平也相对较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之一。除此以外,利用第三强度理论的评定原则对设计的高、低温熔盐储罐的应力水平进行了评定,结果显示设计结果满足评定准则,可以达到强度要求。通过在有限元分析中加载温度载荷,完成了稳态静载荷下高、低温熔盐罐罐热应力分析,结果表明罐体在热膨胀作用下产生的热应力对最大应力强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但仍然满足应力评定要求。(5)已有大量的文献针对熔盐静态腐蚀进行了研究,但在实际熔盐系统中熔盐一般处于流动状态,所以针对熔盐流动腐蚀进行研究更具有实际工程价值。本文利用自行设计搭建的高温熔盐流动腐蚀实验台,对316和321不锈钢在565℃熔盐中的流动腐蚀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当流速为3m/s时,熔盐对不锈钢的腐蚀速率比静态情况下增加了35~40%;(2)腐蚀后,金属表面形成多层氧化结构,其主要成分沿厚度由Fe2O3、Fe3O4、Mg Fe2O4和Na Fe O2向(Fe,Cr,Ni)3O4的转变;(3)熔盐流动作用将对腐蚀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产生影响。(6)结合SAM软件,对蓄热时长为6h的槽式光热电站的最佳经济点系统模型进行了能量分析、(火用)分析及泛(火用)分析,并得到以下结论:(1)在模型最佳经济点,槽式太阳能热发系统的热效率、(火用)效率和泛(火用)利用系数分别为13.1%、14.0%和8.6%。(2)CSP系统中能量利用、(火用)利用和泛(火用)利用最薄弱的环节分别为换热发电子系统、集热子系统和蓄热子系统;(3)集热镜场面积、几何聚光比、蓄热子系统成本和贷款利率可以对系统的热效率、(火用)效率和泛(火用)利用系数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

黄梓庭[4](2020)在《DN3200有机硅流化床的实验研究与结构优化》文中指出迅速发展的有机硅产业对有机硅单体合成核心装备有机硅流化床的大型化、高效化要求越来越高。为研发更高产能的主体直径3200mm(DN3200)的有机硅流化床,开展了实验样机的设计试制与运行实验、服役期满装备运行数据提取及二次建模分析、有限元仿真、进一步优化设计与新型装备试制试运行等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设计试制了DN3200有机硅流化床实验样机,通过样机运行反馈数据分析,证实DN3200实验样机产能较DN2600有机硅流化床有显着提升。发现实验样机工作时,由下至上,内部温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且中部温度分布不均的变化趋势,内部压力呈现逐渐降低且降低速度越来越慢的变化趋势,为DN3200有机硅流化床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2)完成了服役期满的DN3200有机硅流化床实验样机和技术相对成熟的DN2600有机硅流化床旧床的回收拆解数据提取工作;基于冲蚀磨损理论,利用Origin数据分析软件完成了对两台装备拆解提取数据的对比分析工作,得到两台装备由下至上管束磨损及流场强度分布情况呈现“变强→减弱→变强”的趋势,其中DN3200实验样机中部区域流场分布极不均匀,为DN3200有机硅流化床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3)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完成了有机硅流化床下部不同筒体变径方案及气体分布板锥角角度流体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不同角度的二级变径筒体的压力云图和速度云图分析得出:在下段变径角度控制在16°-19°,上变径段角度在11°-14°时,筒体内的压力变化较为平缓,筒体内的压降较小,颗粒在筒体内能充分的流化,在筒体壁面不易形成物料堆积及沟流现象。通过对不同锥角气体分布板的气固两相分布云图分析得出:在锥角为140°时,气体分布板总体表现较佳。(4)基于有机硅流化床实验装置实验分析结果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完成了有机硅流化床栅格、换热管束、变径筒体及气体分布板等部分的优化设计,参与了新型有机硅流化床的设计制造与试运行。运行反馈数据显示,DN3200有机硅流化床装备介质氯甲烷一次转化率达50%,有机硅单体年产能达15万吨。基于本文实验研究、运行数据监测与提取分析、有限元模拟分析、新型装备结构优化等研究制造的DN3200有机硅流化床,总体性能较原有装备有显着提高,其中单台装备年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刘江涛[5](2019)在《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风载特性及热力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在中高温太阳能热利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槽式集热系统光热转换效率方面,对系统中聚光装置风载特性和吸收器热应力研究不多。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主要建立在室外空旷场所,风况比较复杂,而构成聚光装置的弧形反射镜和支撑结构的钢梁部件,都属于风敏感结构,因此对槽式聚光装置风荷载特性和结构稳定性的研究十分重要。现有的槽式集热系统大量采用直通式真空管作为集热器,真空管具有热损小,效率高的优点,但存在成本高,运输和长期使用易出现破损的情况。针对真空管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黑腔”原理的金属腔体吸收器,该腔体集热效率和真空管相当。对该腔体吸收器的传热特性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腔体吸收器进行热应力的分析研究,为腔体的结构性能优化和安全稳定使用提供依据。本文通过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分析槽式聚光镜的风载荷特性,对聚光镜支撑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金属腔体吸收器进行传热特性分析和结构优化,并研究分析热力作用下腔体吸收器受力情况。通过实验和计算仿真方法构建以研究对象槽式聚光镜、腔体吸收器为主要部件的供热系统,用于烟丝干燥,实现了太阳能集热与用热系统之间的合理匹配。主要完成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近地面大气层气流特点,以格子Boltzmann方法为理论依据,建立槽式聚光镜分析模型,设定实际环境存在的52个工况,对槽式聚光镜进行计算,得出聚光镜流场分布规律,并对原因进行分析。获得每个工况下聚光镜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扭矩系数,得出当俯视角为0°和方向角为15°时候,有最大阻力系数,其值为1.77032;在俯视角为60°和方向角为15°时,有最大的升力系数,其值为-1.91148。在俯视角为30°和方向角为120°时,有最大的扭转系数,其值为-0.4545。选择俯视角为60°和方向角为0°的工况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对风压分布、涡流形态和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和分析。(2)利用ANSYS软件针对聚光镜支撑结构进行结构力学分析,得出结构的固有模态频率,通过施加固定风荷载,获得聚光镜支架应力和应变变化规律,根据分析结果对聚光镜支架进行优化。进行优化设计后聚光装置第一阶固有频率5.388Hz提高到6.46Hz,避免低阶频率的共振现象发生。通过施加风荷载后计算得出,优化后的支撑结构最大位移由12.9mm减少到8.2mm,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聚光效率。(3)利用光学仿真软件,分析腔体吸收器吸热面所接受的能流分布规律,并进行实验研究。建立三种不同结构的腔体吸收器,通过模拟计算获得腔体内部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规律,得到传热性能较优的腔体结构。通过模拟计算和实验研究,得出腔体吸收器内工质温度随太阳直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管内压损与工质温度的变化规律,恒温入口工质在不同流速下温度变化规律。(4)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计算对腔体吸收器的热—应力耦合问题进行研究,得出腔体吸收器热应力和应变的分布规律。研究得到:腔体吸收器在冷却条件下温度梯度分为出入口段、腔体内肋片部分和中间外壁中间区域,冷却过程中高温区域集中在腔体内肋片部分和出入口段,低温区域集中在中间区域外壁部分。出口和入口附近区域产生较大热应变和应力,腔体内部肋片区域热应变和应力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随着腔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大,最大等效应力呈增大的趋势。在对流系数不超过1000W/(m2?k)范围内,最大等效应力没有超过材料屈服强度,最大形变量在5.8834mm5.6061mm范围内。计算出热应力下的腔体吸收器的前六阶固有模态频率,其中第一阶固有模态频率为90.882Hz。(5)基于本文中所研究的聚光镜、支架结构和腔体吸收器搭建烟丝干燥实验平台,该平台以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提供热源,利用干燥管实现烟丝快速脱水。对烟丝在高温气流干燥过程中的运动方程和热平衡方程进行了推导,采用模拟仿真方法对影响干燥效果的速度和温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与实验测试数据相符,确定了基于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的烟丝干燥最佳工况。实验表明:搭建的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各部分功能匹配,能满足烟丝干燥所需200℃的用热需求。

岳题[6](2019)在《管柱式气液分离器(GLCC)上部筒体气液流动行为及分离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管柱式气液分离器(GLCC)结构轻巧、性能优异,在海洋油气水下生产系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GLCC也存在气相携液(LCO)现象,导致液相分离效率不佳,也使得工程应用受限。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认清GLCC上部空间的气液分离过程和分离机理,但现有的文献对之研究不足。有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数值模拟、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方法,对GLCC上部筒体中液膜相、液滴相的整体流动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得到如下成果和结论:(1)本文完善了GLCC的气液两相模拟方法。首先优选了气液两相流的湍流模型(RNG k-ε)、多相流模型(双流体+Multiphase VOF算法)、曳力模型(Symmetric),编译了适用于GLCC的气液两相入口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液膜、液滴进行专门模拟。液膜模拟方面,引入了新兴的欧拉壁面液膜(EWF)模型,认为Eulerian-EWF耦合方法更适用于上行旋流液膜(USLF)的模拟,且液滴颗粒平衡模型(PBM)的补充有助于液膜的修正。液滴模拟方面,将湍流扩散因素、壁面液膜因素融入离散相颗粒模型(DPM)进行原始液滴跟踪,随后加入TAB液滴破碎、O`Rourke液滴聚并模型进行二次液滴统计。通过上述模拟方法,得到了与实验贴合度较好的液膜、液滴数据,形成了一套实用的GLCC气液流动行为数值模拟方法。(2)本文分析了液相中的液膜相、液滴相的流动行为。根据不同工况下的气液两相流场相含率、离心力和曳力的空间分布,发现LCO率与倾斜管中液滴携带率FE线性正相关,与分流区处表征液膜不稳定性的索莫菲数K存在先减后增的转折关系(转折点K≈57.7),与主筒体中的临界粒径分离因子Sp0存在反向关系。(3)对于上行旋流液膜(USLF),其液膜厚度、液膜轴向速度、液膜切向速度对气量较为敏感,对液量较不敏感;液膜厚度、切向速度沿轴向逐渐衰减,液膜轴向速度沿轴向波动振荡衰减。另外,旋流液膜轴向速度存在特有的“翻正”现象,且可将其用于流型识别:当液膜轴向速度为负且不发生翻正时可识别为旋环流;当液膜轴向速度发生翻正时可识别为搅混流;当液膜轴向速度始终为正时可识别为环状流。(4)对液滴轨迹的跟踪分析表明,出口处液滴粒径基本在1~10μm;同时,统计分析了筒体内液滴破碎、液滴聚并、液膜喷溅的发生条件,发现液滴破碎和液膜喷溅主要发生在粒径30~50μm的液滴上,且二次液滴对GLCC分离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5)借鉴淹没流理论,结合受力分析和液相上行率分析,建立了上行旋流液膜的旋环流-搅混流、搅混流-环状流流型判别式,对实验工况下的液膜流型进行预判。经实验验证,该模型与各介质(水、甘油溶液、T55导热油)下的实验现象均能贴合,可较好地实现上行旋流液膜的流型判定。(6)建立了基于USLF流型的LCO率理论计算模型。基于实验观察和数值模拟结果,根据上部筒体空间质量守恒原则,将LCO率分为液膜溢出率(LFCO率)和液滴逃逸率(LDCO率)两部分,并根据不同的USLF流型计算其液相逃逸率(LFCO率)、结合不同的入口粒径分布计算液滴逃逸率(LDCO)。对于旋环流,其液膜溢出率为零;对于环状流,其液膜溢出率可通过环状液膜的稳定溢出求得;对于搅混流,引入驻波理论,通过其迭代计算得到气相出口的液膜溢出量。该方法修正了前人未考虑液膜溢出量的不足,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可为GLCC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指导。

张文壮[7](2019)在《CCHP系统中U型管式中温相变蓄能装置蓄/释能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支撑了人类文明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进入化石能源时代以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费量与日俱增。日益严峻的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形势要求能源发展必须走可持续的道路,这一方面要求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则应当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分布式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就是为了实现能量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起来的,它临近用户,能够独立向用户提供冷热电负荷,实现对能量的温度对口利用,节能潜力大,可作为集中式供能的重要补充。而引入蓄能调控的新一代CCHP系统通过“削峰填谷”的作用,理论上可以解决用户负荷三维逐时波动与系统供给负荷一维输出在时空上不匹配的矛盾,而且200~300℃的中温段蓄能可以降低动力机组装机容量,使其稳定在额定工况运行,可以进一步提高现行CCHP系统较低的相对节能率。而主动蓄能调控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是蓄能装置具有充足的调控能力,这既要求蓄能装置有足够大的蓄能容量,也意味着蓄能装置要有快的响应特性,换言之,蓄能装置要有足够的蓄能量、大的蓄/释能功率和大的蓄能密度,而这3个目标又取决于蓄能材料和蓄能装置结构。具体来说,要求筛选合适的蓄能材料、强化蓄能材料传热性能并改善其长期加热循环稳定性,优化设计蓄能装置,增加其换热面积、改善换热均匀性并减少漏热。基于此,本文筛选出了肌醇这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有机相变材料作为中温蓄能材料,并探索其强化传热的方法,发现添加一种特定的导热碳纤维对提高热导率有明显作用,通过测试不同添加比例的肌醇-导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加热循环特性、长期加热循环周期与相变焓变化、红外光谱特性测试等,发现较低的添加比例既能明显提高热导率,又可以改善材料的长期加热循环稳定性;还设计了U型管式中温相变蓄能装置,通过比较发现其在换热面积、换热均匀性及工作效率方面均优于直管管壳式。在此基础上,设计和搭建了蓄能实验系统,开展了中温相变蓄能装置蓄/释能特性研究,分析了蓄释能全周期规律、分别比较了换热流体不同进口温度和流量对蓄/释能实时功率、平均功率、潜热功率、累积蓄/释能量、蓄能效率的影响,计算了蓄能密度及蓄能总效率,对主动蓄能调控具有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价值。

廖曲波[8](2018)在《基于DCS系统的天然气液化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天然气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液化天然气将成为天然气上下游一体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化天然气厂是接收、储存与分配天然气的重要中转站,其构建结构复杂,系统运行方式灵活,对温度、压力、液位高度、调节阀设置等要求严格,且天然气易燃易爆的危险性质使得液化天然气厂的控制系统不同于其他周转站,液化天然气厂的控制系统更需要严格地控制和要求。本文以某液化天然气厂为研究和设计对象,结合实际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进行总体设计。按照DCS应用中的选型原则和企业的生产要求,采用浙大中控的ECS-100系统,深入研究该系统的设计方式。以天然气的液化工艺流程为依据,及天然气液化生产控制系统设计的原则和特点对液化生产线进行功能性设计,并根据需要对压缩机控制进行优化及连锁设计,通过对喘振及相似性原理的分析,设计了防喘振控制器。分析了液化装置系统功能,储罐系统功能,预处理系统功能以及系统控制回路。最后完成了天然气液化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实现,包括控制系统的组态原理以及控制系统的实现结构,同时还完成了信号联络的安全性设计。最后本文的设计结果显示,本文基于DCS系统设计的天然气液化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运行良好,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整个系统已完成设计并进行现场调试,系统运行稳定,达到设计目的。

李鹏,刘壮,慕蓉,赵毅刚,唐晓梅,何元龙,张波,曹军军[9](2018)在《导热油供热系统在天然气净化厂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导热油作为一种传热介质已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造纸纺织、航空航天等各个行业。某天然气净化厂建厂时采用导热油供热,根据运行效果评价,导热油供热系统具有高温低压、热效率高、系统耗水量小、温度易于控制等优点,且数字化水平高、安全可靠、经济节能且运行平稳、操作维护简便等优点。为此,对两座净化厂采用导热油供热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进行投资预算及能耗分析,为导热油供热系统在天然气净化厂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陈晓慧[10](2018)在《流体物性对管柱式气液分离器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新一代水下生产系统紧凑型布局理念给应用于其中的气液分离器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管柱式气液分离器(简称GLCC)因其独特的优势在深海富气田开采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前人对GLCC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液体携带起始点之前的情况,且缺少针对完全分离型GLCC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气液相出口管不发生汇合的完全分离型GLCC,以液相介质对分离器性能影响作为切入点,通过实验的手段研究了GLCC各段流型分布、溢流压降、LCO起始点曲线和液相分离效率。将相似理论融入到实验数据的分析中,来探索GLCC气液两相流的运动特性,进一步完善用于预测分离性能的经验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量纲分析得到了表征溢流压降的准数关系式为Eug=f(Rel,Reg,Frg,KA,D/dg,KF)。该关系式囊括了液量、气量、渐缩喷嘴尺寸、溢流管直径以及液体物性等影响因素,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溢流压降,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2)运用方程分析法获得了影响GLCC液体携带过程的无量纲数,并结合学者们对液滴破碎过程的研究结论,对原始准则数进行了加工。绘制了以无量纲表观气速Nvg和无量纲表观液速Nvl为坐标的LCO起始点曲线,并根据三种不同浓度甘油溶液的实验数据,建立了LCO起始点曲线的函数方程。(3)将液相分离效率转化为液体携带率,通过类比竖直管环状流的液体携带问题,引入无量纲数S(S=We0.5Rρ0.6)来反映液体携带率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双曲正切函数来描绘携带率曲线。分别得到了环状流和搅混流机制下的液体携带率经验关系式,这两个公式预测的分离效率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分别落在±0.5%和±1%范围内,精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二、新一代石油导热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一代石油导热油(论文提纲范文)

(1)高温熔盐及熔盐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实验和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工作内容
第2章 熔盐传热特性及熔盐强化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2.1 硝酸盐熔盐回路实验系统简介
        2.1.1 熔盐循环系统
        2.1.2 熔盐套管换热器试验件设计
    2.2 熔盐和冷却介质的热物性
    2.3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2.4 实验数据处理
        2.4.1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2.4.2 实验数据处理过程
        2.4.3 本实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2.5 实验参数
    2.6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2.6.1 圆管套管换热器内熔盐湍流传热特性分析
        2.6.2 熔盐圆管内湍流传热机理分析
        2.6.3 横纹管换热器强化传热机理分析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硝酸盐熔盐换热器结构热设计及实验验证
    3.1 硝酸盐空气换热器设计方案选择
        3.1.1 设计目标与原则
        3.1.2 方案选择说明
    3.2 硝酸盐空气换热器热力计算
        3.2.1 硝酸盐空气换热器热力计算过程
        3.2.2 硝酸盐空气换热器水力计算过程
        3.2.3 硝酸盐空气换热器热工水力设计流程
    3.3.硝酸盐空气换热器热工设计参数分析及结构确定
        3.3.1 热力计算
        3.3.2 压降计算
        3.3.3 硝酸盐空气换热器工艺参数
        3.3.4 硝酸盐空气换热器结构
    3.4.传热实验及验证分析
        3.4.1 硝酸盐空气换热器传热实验
        3.4.2 硝酸盐空气换热器理论结果的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高温氟盐-空气换热器传热特性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4.1 高温氟盐-空气换热器结构简介
    4.2 高温氟盐-空气换热器传热特性仿真分析
        4.2.1 数值模型
        4.2.2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4.2.3 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
        4.2.4 氟盐-空气换热器稳态模拟结果
    4.3 高温氟盐-空气换热器传热实验与实验验证
        4.3.1 高温氟盐-空气换热器传热实验结果
        4.3.2 高温氟盐-空气换热器传热特性仿真分析的实验验证
    4.4 高温氟盐-空气换热器结构优化设计与动态传热特性分析
        4.4.1 高温氟盐-空气换热器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4.4.2 高温氟盐-空气换热器动态传热特性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2)基于光谱-空间优化的新型高温真空集热管及槽式热发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全球能源现状
        1.1.2 太阳能资源分布
        1.1.3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1.2 太阳能聚光高温热发电技术
        1.2.1 槽式系统
        1.2.2 菲涅尔系统
        1.2.3 碟式系统
        1.2.4 塔式系统
    1.3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1.3.1 槽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1.3.2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和双涂层槽式真空集热管的理论研究
    2.1 引言
    2.2 选择性吸收涂层光谱分布特性
    2.3 真空集热管传热分析模型及验证
        2.3.1 集热管热损模型
        2.3.2 热效率计算模型
        2.3.3 集热单元年度集热量计算模型
        2.3.4 模型验证
    2.4 选择性吸收涂层光谱优化设计及参数分析
        2.4.1 截止波长优化
        2.4.2 谱坡宽度
        2.4.3 吸收率和发射率分析
        2.4.4 年收益截止波长优化
    2.5 双涂层真空管设计及初步性能预测
        2.5.1 双涂层集热管设计
        2.5.2 集热管初步性能预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槽式真空集热管设计及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集热管设计及加工制造
    3.3 实验测试平台
        3.3.1 玻璃外管及膜层发射率测试
        3.3.2 槽式真空集热管热损测试平台
    3.4 集热管热损测试与评价方法
        3.4.1 基于CFD模型的热损计算方法
        3.4.2 槽式真空集热管热损性能测试方法
        3.4.3 槽式真空集热管热损性能测试误差分析
    3.5 结论
        3.5.1 实验结果
        3.5.2 性能预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新型集热管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系统数学模型
        4.2.1 太阳能集热场子系统
        4.2.2 传热工质的传热模型
        4.2.3 热力循环子系统
        4.2.4 能量平衡模型
        4.2.5 模型验证
    4.3 结果和讨论
        4.3.1 区域选择和设计配置
        4.3.2 能量转化过程
        4.3.3 运行温度优化
        4.3.4 经济性分析
        4.3.5 敏感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槽式直接蒸汽-熔融盐复合热发电系统研究
    5.1 引言
    5.2 电站描述
        5.2.1 系统配置
        5.2.2 动力循环
        5.2.3 电站位置
    5.3 系统数学模型
        5.3.1 水工质传热和水力模型
        5.3.2 热效率和(?)效率模型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设计参数对比
        5.4.2 模型验证
        5.4.3 典型天的热效率和(?)效率分析
        5.4.4 系统能量平衡分析
        5.4.5 年性能分析
        5.4.6 经济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符号表
附录2 图清单
附录3 表清单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熔盐蓄热系统安全问题研究及泛(火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物理理名称及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CSP中熔盐应用概况及面临的问题
    1.3 熔盐罐静力强度分析研究现状
        1.3.1 储罐静力强度研究方法
        1.3.2 熔盐储罐结构强度的研究现状
        1.3.3 大型储罐的设计标准
    1.4 熔盐罐热过程分析研究现状
    1.5 高温熔盐腐蚀研究现状
        1.5.1 CSP中硝酸盐的腐蚀机理
        1.5.2 CSP中硝酸盐腐蚀现状
    1.6 熔盐蓄热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6.1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热力系统分析评价方法
        1.6.2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力系统分析评价方法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型熔盐罐的设计
    2.1 熔盐罐的设计条件和材料特性
    2.2 大型熔盐罐罐体的设计方法
        2.2.1 大型熔盐罐罐壁的设计方法
        2.2.2 大型熔盐罐罐底设计方法
        2.2.3 大型熔盐罐罐顶的设计方法
        2.2.4 抗风圈的设计方法
    2.3 大型熔盐罐保温结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型熔盐罐的温度场分析
    3.1 高温熔盐罐温度分布实验研究
        3.1.1 实验装置和过程
        3.1.2 液态冷却阶段罐内温度分布
        3.1.3 相变阶段温度分布
        3.1.4 保温基础的温度分布
        3.1.5 罐体热损失分析
    3.2 大型熔盐储罐温度场数值模拟
        3.2.1 CFD软件的概述
        3.2.2 大型熔盐储罐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3.2.3 控制方程和求解方法
        3.2.4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3.2.5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型熔盐罐的结构强度分析
    4.1 有限元分析方法及软件简介
    4.2 熔盐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边界条件
        4.2.1 熔盐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
        4.2.2 载荷与边界条件
    4.3 罐体强度计算结果和应力评定
        4.3.1 应力强度的评判依据
        4.3.2 高温熔盐罐有限元分析结果
        4.3.3 低温熔盐罐有限元分析结果
    4.4 不同的设计参数对罐体强度的影响
        4.4.1 边缘板厚度对应力强度的影响
        4.4.2 边缘板外伸长度的影响
        4.4.3 边缘板内伸长度的影响
        4.4.4 大角焊缝对应力强度的影响
    4.5 熔盐罐热应力
        4.5.1 储罐热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有限元分析方法
        4.5.2 熔盐罐有限元热应力分析模型
        4.5.3 材料属性的定义
        4.5.4 热应力分析载荷与边界条件
        4.5.5 高温熔盐罐稳态工况下热应力分析结果
        4.5.6 低温熔盐罐稳态工况下热应力分析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温熔盐的流动腐蚀研究
    5.1 流动腐蚀实验台
    5.2 熔盐及试片成分介绍
        5.2.1 熔盐材料
        5.2.2 不锈钢试片成分
    5.3 实验过程及处理方法
        5.3.1 实验过程
        5.3.2 数据处理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不锈钢腐蚀速率
        5.4.2 腐蚀试片后外观检测
        5.4.3 试片腐蚀后的SEM检测
        5.4.4 试片腐蚀后的截面检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带熔盐蓄热的太阳能热发电站泛(火用)分析和评价方法
    6.1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能量及(火用)分析方法
        6.1.1 聚光集热子系统能量分析与(火用)分析
        6.1.2 蓄热子系统能量分析与(火用)分析
        6.1.3 换热发电子系统能量分析与(火用)分析
        6.1.4 整个系统的热效率和(火用)效率
    6.2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泛(火用)分析
        6.2.1 泛(火用)的概念
        6.2.2 泛(火用)分析法
        6.2.3 泛(火用)的计算方法
        6.2.4 泛(火用)分析法的评价指数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模型的选取
        6.3.2 模型能量、(火用)和泛(火用)分析结果
        6.3.3 集热镜场面积对热效率、(火用)效率和泛(火用)利用系数的影响
        6.3.4 聚光比对系统热效率、(火用)效率和泛(火用)利用系数的影响
        6.3.5 蓄热子系统成本对泛(火用)利用系数的影响
        6.3.6 贷款利率对泛(火用)利用系数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DN3200有机硅流化床的实验研究与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有机硅单体合成技术发展现状
        1.2.1 直接法合成有机硅单体机理
        1.2.2 流化床合成工艺的特点
        1.2.3 国内外有机硅流化床技术发展现状
    1.3 基于国知局专利平台的有机硅流化床行业趋势分析
        1.3.1 主要厂家技术研发趋势分析
        1.3.2 主要厂家技术侧重点分析
        1.3.3 国内有机硅流化床装备制造行业存在的问题
    1.4 传统有机硅流化床普遍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2 DN3200有机硅流化床实验样机的设计与实验
    2.1 实验样机的设计
        2.1.1 整体方案的确定
        2.1.2 筒体方案的确定
        2.1.3 进气方案的确定
        2.1.4 换热管束方案的确定
        2.1.5 测温探头及测压探头设置方案的确定
    2.2 实验样机的试制与试运行
    2.3 本章小结
3 服役期满装备运行数据监测、提取与二次建模分析
    3.1 仪表数据采集及分析
        3.1.1 温度数据采集及分析
        3.1.2 压力数据采集及分析
    3.2 换热管束数据拆解提取
        3.2.1 拆解前处理
        3.2.2 拆解方案及编号
        3.2.3 换热管壁厚测量方法及结果
        3.2.4 换热管区结碳情况
    3.3 换热管束径向磨损与流场分布情况数据分析
        3.3.1 数据分析前处理
        3.3.2 换热管壁厚径向分布等高线图的绘制与分析
    3.4 换热管束轴向磨损与流场分布情况数据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变径筒体与气体分布器的模拟分析
    4.1 数学模型
        4.1.1 质量守恒方程
        4.1.2 动量守恒方程
        4.1.3 湍流模型
    4.2 基于Eulerian模型对筒体变径方案的数值模拟
        4.2.1 变径筒体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4.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4.2.3 变径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4.3 基于Eulerian模型对气体分布板锥角方案的数值模拟
        4.3.1 气体分布板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4.3.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4.3.3 气体分布板锥角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实验与模拟分析结果的优化设计与试运行
    5.1 优化方案的提出
        5.1.1 换热管排管方案的优化设计
        5.1.2 栅格的优化设计
        5.1.3 换热管壁厚优化方案
        5.1.4 下部变径段与气体分布板的优化方案
    5.2 DN3200有机硅流化床的设计制造与试运行
        5.2.1 DN3200有机硅流化床的设计
        5.2.2 DN3200有机硅流化床的制造
        5.2.3 DN3200有机硅流化床的试运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风载特性及热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太阳能与能源问题
    1.2 国内外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应用现状
        1.2.2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风荷载及结构研究
        1.2.3 腔体吸收器结构及传热研究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任务
第2章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聚光镜风荷载数值分析
    2.1 结构风工程研究方法
    2.2 大气边界层风特性
        2.2.1 平均风速
        2.2.2 风速波动
        2.2.3 风荷载的确定
        2.2.4 结构对风荷载的响应
    2.3 格子Boltzmann方法
        2.3.1 LGA格子气自动机
        2.3.2 粒子动力学
        2.3.3 分布函数
        2.3.4 输运方程
        2.3.5 格子排列
    2.4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实现
        2.4.1 流场分析模型的建立
    2.5 槽式聚光镜风荷载研究
        2.5.1 不同工况下阻力系数变化情况
        2.5.2 不同工况下升力系数变化情况
        2.5.3 不同工况下扭矩系数变化情况
        2.5.4 不同俯视角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2.5.5 俯仰角为60°风压和涡度分布
    2.6 小结
第3章 聚光系统支撑结构力学分析及优化
    3.1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支撑结构
    3.2 有限元模态计算理论
        3.2.1 有限元计算理论
        3.2.2 模态分析理论
    3.3 聚光器模态分析
        3.3.1 ANSYS WORKBENCH介绍
        3.3.2 模态分析前处理
        3.3.3 模态分析计算
        3.3.4 典型风况下应力和位移计算分析
        3.3.5 结果分析
    3.4 支架结构优化
        3.4.1 结构总体优化方案的确定
        3.4.2 槽式聚光器支架优化
    3.5 小结
第4章 腔体吸收器光热转换分析
    4.1 腔体吸收器结构分析
        4.1.1 腔体吸收器的设计
        4.1.2 腔体吸收器热流密度分布
    4.2 腔体吸收器传热流动模型
        4.2.1 腔体吸收器物理模型
        4.2.2 腔体吸收器传热计算建模
        4.2.3 模型对比验证
    4.3 腔体吸收器传热性能分析
        4.3.1 太阳直辐射的影响
        4.3.2 流体流速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腔体吸收器结构传热分析
    5.1 腔体吸收器内工质运动形态
    5.2 腔体吸收器有限元分析
        5.2.1 腔体吸收器流体动力学模型
        5.2.2 腔体内直翅片散热有限元模型
        5.2.3 控制方程的简化
        5.2.4 三种腔体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
    5.3 FLUENT数值求解和仿真
        5.3.1 定义边界条件
        5.3.2 瞬时迭代计算
    5.4 腔体吸收器结构性能对比
        5.4.1 实验研究
        5.4.2 改进后的腔体模拟性能对比
    5.5 小结
第6章 腔体吸收器热应力耦合分析
    6.1 热弹性力学及热模态基本原理
        6.1.1 腔体吸热壁的热应力
        6.1.2 腔体吸收器的应力-应变关系
        6.1.3 热应力对结构模态影响
        6.1.4 腔体吸收器热力学分析方法
    6.2 腔体吸收器的热应力分析
        6.2.1 腔体吸收器有限元建模
        6.2.2 计算结果分析
    6.3 热应力对腔体吸收器结构模态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槽式聚光太阳供热干燥系统研究
    7.1 槽式聚光太阳能供热干燥实验平台
        7.1.1 实验平台的结构与原理
        7.1.2 实验仪器
        7.1.3 烟丝干燥样品
    7.2 气流干燥烟丝模型分析
        7.2.1 模型假设条件
        7.2.2 烟丝运动方程
        7.2.3 烟丝干燥热平衡方程
    7.3 干燥过程仿真与结果分析
        7.3.1 仿真分析
        7.3.2 直辐射下供热系统温度变化
        7.3.3 烟丝在干燥管内不同位置的含水率和温度
        7.3.4 温度对烟丝含水率的影响
        7.3.5 干燥气流速度对烟丝含水率的影响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参与科研工作与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管柱式气液分离器(GLCC)上部筒体气液流动行为及分离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新型管柱式气液分离器(GLCC)概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气相带液(LCO)现象
        2.1.1 LCO现象的两个评价指标
        2.1.2 LCO现象研究进展
    2.2 LCO现象的根本原因——液膜与液滴
    2.3 液膜流动行为的研究
        2.3.1 GLCC中的气液两相流型
        2.3.2 液膜破碎现象研究
        2.3.3 液膜喷溅现象研究
        2.3.4 液膜溢出现象研究
    2.4 液滴离心分离的研究
        2.4.1 旋流场流动形态
        2.4.2 颗粒离心分离模型
    2.5 GLCC气液两相数值模拟现状
        2.5.1 欧拉-欧拉方法
        2.5.2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2.6 小结
第3章 GLCC上部筒体气液流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
    3.1 引言
    3.2 气液两相基础流场的模拟方法
        3.2.1 几何对象及操作工况
        3.2.2 关于边界条件的讨论
        3.2.3 湍流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3.2.4 多相流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3.2.5 曳力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3.2.6 网格及求解器设置
        3.2.7 基础流场的实验验证
    3.3 液膜数值模拟方法
        3.3.1 离散相成膜方法(DPM-EWF耦合法)
        3.3.2 连续相成膜方法(Eulerian-EWF耦合法)
        3.3.3 液膜模拟的补充
        3.3.4 液膜模拟的实验验证方法
    3.4 液滴数值模拟方法
        3.4.1 原始液滴计算模型
        3.4.2 二次液滴计算模型
        3.4.3 液滴模拟的计算过程
        3.4.4 液滴模拟的实验验证
    3.5 小结
第4章 GLCC气液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
    4.1 气液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
        4.1.1 相含率分布
        4.1.2 离心力空间分布
        4.1.3 轴向曳力空间分布
    4.2 上部筒体携液过程分析
        4.2.1 倾斜管液相携带率
        4.2.2 分流区液膜不稳定性
        4.2.3 主筒体分离能力
    4.3 小结
第5章 GLCC上行旋流液膜流动行为分析
    5.1 上行旋流液膜(USLF)概述
    5.2 液膜的形成和溢出
        5.2.1 液膜的形成
        5.2.2 液膜的溢出
    5.3 旋流液膜流动特征
        5.3.1 液膜厚度的实验验证
        5.3.2 液膜厚度分布
        5.3.3 液膜轴向速度分布
        5.3.4 液膜切向速度分布
    5.4 旋流液膜厚度和速度的典型分布
        5.4.1 不同流型下的液膜流动特征比较
        5.4.2 旋流液膜流动参数的典型分布
    5.5 小结
第6章 GLCC上部筒体液滴携带行为分析
    6.1 原始液滴携带规律分析
        6.1.1 液滴轨迹跟踪
        6.1.2 液滴浓度分布
        6.1.3 逃逸液滴粒径分布
        6.1.4 液滴分级逃逸率
    6.2 二次液滴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6.2.1 液滴破碎的影响
        6.2.2 液滴聚并的影响
        6.2.3 液膜飞溅的影响
        6.2.4 二次液滴的综合评定
    6.3 小结
第7章 USLF液膜流型判定方法
    7.1 液膜流型淹没机制
    7.2 USLF液膜液量计算
        7.2.1 液膜上行分流比
        7.2.2 液滴上行分流比
    7.3 USLF液膜流型判据
        7.3.1 USLF液膜受力分析
        7.3.2 摩擦系数的计算
        7.3.3 液相折算速度的计算
        7.3.4 液膜平均厚度的计算
        7.3.5 USLF流型判据及验证
    7.4 小结
第8章 基于USLF流型的液相带出LCO率计算方法
    8.1 LCO率计算方法思路和框架
    8.2 上部筒体液滴的逃逸(LDCO)
    8.3 上部筒体液膜的溢出(LFCO)
        8.3.1 GLCC液膜驻波模型
        8.3.2 GLCC液膜溢出率
    8.4 LCO率(液相分离效率)的分流型计算
        8.4.1 旋环流下的液相带出率计算
        8.4.2 搅混流下的液相带出率计算
        8.4.3 环状流下的液相带出率计算
        8.4.4 液相带出率的模型验证
    8.5 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倾斜管分层流/环状流气液流动参数计算
附录 B 倾斜管非均相入口边界UDF编译程序
附录 C GLCC上部筒体气相旋流场速度分布
附录 D 液滴逃逸率(LDCO)模型Matlab程序
附录 E 液膜溢出率(LFCO)模型Matlab程序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CCHP系统中U型管式中温相变蓄能装置蓄/释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当前能源形势
        1.1.2 CCHP系统的发展历程
        1.1.3 蓄能在CCHP系统中的作用
    1.2 研究现状
        1.2.1 相变蓄能材料的研究
        1.2.2 相变蓄能模型的研究
        1.2.3 蓄/释能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中温相变蓄能材料的筛选与强化传热
    2.1 蓄能材料的筛选
        2.1.1 蓄能材料筛选的原则
        2.1.2 蓄能材料的选择
    2.2 蓄能材料的初步测试
        2.2.1 体积膨胀率测试
        2.2.2 循环特性测试
    2.3 蓄能材料的强化传热
        2.3.1 蓄能材料的强化传热方法
        2.3.2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2.3.3 热导率测试
        2.3.4 加热循环周期测试
        2.3.5 循环稳定性测试
        2.3.6 相变焓测试
        2.3.7 红外光谱特性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U型管式中温相变蓄能实验系统的搭建
    3.1 实验系统设计
        3.1.1 实验系统基本参数与要求
        3.1.2 蓄/释能流程的构建
        3.1.3 U型管式蓄能装置的设计
        3.1.4 温度测点的布置方案
        3.1.5 系统控制界面的设计
        3.1.6 仪器设备的选型与采购
        3.1.7 实验系统的空间设计
    3.2 实验系统的搭建与调试
        3.2.1 实验系统的搭建
        3.2.2 换热流体物性测试
        3.2.3 实验系统的调试
    3.3 蓄能材料的装填
        3.3.1 蓄能材料的制备
        3.3.2 蓄能材料的填充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U型管式相变蓄能装置蓄/释能特性实验研究
    4.1 实验研究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内容
        4.1.3 实验步骤
        4.1.4 实验工况
    4.2 蓄/释能特性指标
        4.2.1 蓄/释能实时功率
        4.2.2 蓄/释能效率
        4.2.3 蓄/释能平均功率
        4.2.4 蓄/释能潜热功率
        4.2.5 蓄能密度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蓄/释能规律
        4.3.2 换热流体进口温度的影响
        4.3.3 换热流体流量的影响
        4.3.4 蓄能密度及蓄能总效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DCS系统的天然气液化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液化天然气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
        1.2.1 国外液化天然气技术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液化天然气的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天然气液化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天然气液化生产工艺原理及特点
        2.1.1 脱二氧化碳系统
        2.1.2 脱水脱重烃及脱汞系统
        2.1.3 导热油系统
        2.1.4 冷冻盐水单元
        2.1.5 脱苯污水处理单元
        2.1.6 混合制冷工艺(MRC)原理
    2.2 主要工艺操作条件
    2.3 DCS控制系统的选型
    2.4 天然气液化生产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
        2.4.1 控制系统设计的原则
        2.4.2 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
        2.4.3 控制系统的特点
3 天然气液化生产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
    3.1 液化装置系统功能
        3.1.1 仪器检查点
        3.1.2 阀门控制点
        3.1.3 手动、自动控制及连锁保护控制过程
    3.2 储罐系统功能
        3.2.1 LNG储气罐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3.2.2 仪表检测点
    3.3 预处理系统功能
    3.4 系统控制回路设计
        3.4.1 单回路控制的设计
        3.4.2 压缩机负荷控制
        3.4.3 压缩机控制的DCS方案设计
    3.5 压缩机防喘振设计
        3.5.1 压缩机喘振机理
        3.5.2 安全线
        3.5.3 防喘控制原理
        3.5.4 防喘振控制方式分析
        3.5.5 压缩机防喘控制器设计
4 天然气液化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实现
    4.1 控制系统的组态原理
        4.1.1 控制站组态
        4.1.2 操作站组态
    4.2 控制系统的实现结构
        4.2.1 控制系统的组成
        4.2.2 控制系统的网络设计
    4.3 信号联络的安全性设计
5 系统的调试及运行
    5.1 控制系统调试
        5.1.1 控制系统硬件检测
        5.1.2 控制系统组态调试
        5.1.3 逻辑控制调试
    5.2 系统调试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导热油供热系统在天然气净化厂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1.1 导热油技术参数
    1.2 导热油供热系统组成
    1.3 工作原理及流程
2 导热油供热系统运行评价
3 导热油供热系统推广应用评价
    3.1 一、二厂导热油供热可行性分析
        3.1.1 相关计算公式
        3.1.2 生产需热量及导热油用量对比
        3.1.3 热量利用率对比
        3.1.4 换热设备校核
    3.2 一、二厂导热油供热经济效益评价
        3.2.1 投资计算依据
        3.2.2 投资估算
        3.2.3 能耗对比分析
4 结论

(10)流体物性对管柱式气液分离器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石油化工领域气液分离技术
        1.1.1 重力式气液分离器
        1.1.2 旋流式气液分离器
        1.1.3 折流式气液分离器
        1.1.4 丝网式气液分离器
    1.2 GLCC分离技术概述
        1.2.1 GLCC原理与结构
        1.2.2 GLCC性能评价指标
        1.2.3 GLCC机理模型
    1.3 介质物性对GLCC分离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1.3.1 介质物性对流型的影响
        1.3.2 介质物性对LCO起始点曲线的影响
        1.3.3 介质物性对气液两相流压降的影响
    1.4 气液两相流压降分类与计算方法
        1.4.1 摩阻压力降梯度
        1.4.2 重位压力降梯度
        1.4.3 气液两相弯管压力降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2.1 GLCC结构及尺寸
    2.2 实验装置流程
    2.3 实验设备选型
        2.3.1 液体物性测量仪器
        2.3.2 动力系统
        2.3.3 测量系统
        2.3.4 冷却盘管设计
    2.4 实验内容及测量方法
        2.4.1 分离压降测量
        2.4.2 液相分离效率测量
        2.4.3 LCO起始点判据
    2.5 测量误差分析及不确定度评定
        2.5.1 测量误差分析
        2.5.2 不确定度评定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GLCC压降分析与计算
    3.1 GLCC溢流压降建模
        3.1.1 量纲分析及无量纲数群的确定
        3.1.2 气液相流量的影响
        3.1.3 液体物性的影响
        3.1.4 入口喷嘴尺寸的影响
        3.1.5 溢流管直径的影响
        3.1.6 经验公式建立与结果验证
    3.2 GLCC组合入口管压降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GLCC两相流流型与液体携带现象
    4.1 倾斜入口管流型
        4.1.1 倾斜入口管分层流分界线
        4.1.2 倾斜入口管流型分布
    4.2 GLCC上部筒体流型
    4.3 液体携带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GLCC液相分离效率分析与建模
    5.1 液体物性对液相分离效率的影响
        5.1.1 物性对液相分离效率曲线的影响
        5.1.2 物性对LCO起始点曲线的影响
    5.2 LCO起始点曲线方程
        5.2.1 气体携带液滴现象影响因素分析
        5.2.2 准数引入与方程建立
    5.3 液相携带率经验模型
        5.3.1 基于环状流的液相携带率模型
        5.3.2 基于搅混流的液相携带率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组合入口管压降计算代码
致谢

四、新一代石油导热油(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温熔盐及熔盐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 陈玉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基于光谱-空间优化的新型高温真空集热管及槽式热发电系统研究[D]. 杨洪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熔盐蓄热系统安全问题研究及泛(火用)分析[D]. 张晓明.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4]DN3200有机硅流化床的实验研究与结构优化[D]. 黄梓庭. 淮阴工学院, 2020(02)
  • [5]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风载特性及热力性能研究[D]. 刘江涛.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6]管柱式气液分离器(GLCC)上部筒体气液流动行为及分离机理研究[D]. 岳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7]CCHP系统中U型管式中温相变蓄能装置蓄/释能特性研究[D]. 张文壮. 清华大学, 2019
  • [8]基于DCS系统的天然气液化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D]. 廖曲波.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9]导热油供热系统在天然气净化厂生产中的应用[J]. 李鹏,刘壮,慕蓉,赵毅刚,唐晓梅,何元龙,张波,曹军军. 石油化工应用, 2018(11)
  • [10]流体物性对管柱式气液分离器性能影响的研究[D]. 陈晓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标签:;  ;  ;  ;  ;  

新一代石油导热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