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灰岩区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灵山灰岩区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一、灵山石灰岩地区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唐灵明,陈学军,黄翔,毕鹏雁,张晓宸[1](2021)在《炭质灰岩地区抽水致塌控制因素和影响因素——以广西兴安县为例》文中认为为研究炭质灰岩地区抽水致塌控制因素和影响因素,通过电法物探、地质钻探及抽水致塌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对兴安县石炭系下统岩关组(C1y)炭质灰岩地区的岩溶塌陷进行关联分析,建立降深水位与时间、恢复水位与时间的关系对比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炭质灰岩地区进行抽水活动时,其主要补给源为小溶洞内储存水,运输通道为岩溶裂隙;该炭质灰岩地区岩溶裂隙具有不规则性,因此,在同类地层中测得的渗透系数k及影响半径R有较大差异;研究区域内抽水致塌的位置受地质构造的影响较为明显;钻井人为抽水致塌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而地下水位升降为主要影响因素。

牟希言[2](2021)在《基于植物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因素判译及绿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投资建设的日益增加,公路工程病害呈现出一种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大多数的公路工程病害主要是源于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对于各项工程地质条件的判断不足。所以进行良好的工程地质勘察和判断是减小公路工程病害,降低工程建设费用,缩短工程建设周期的一个主要途径。很显然,传统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手段并不能达到相对满意的勘察效果。传统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钻探、坑探、井探了解的是局部点位的地质情况,无法把握整体的地质情况,且存在成本高,工期长的缺点。故需要一种新的勘察方法对传统勘察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本文总结提炼研究了制约植物生存、生长、分布的影响因素、影响机理。总结了植物景观与土壤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含水率、土层厚度之间的联系。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总结提炼了一些野外常见的酸性土指示植物、钙质土指示植物、盐渍土指示植物、不同土壤含水率指示植物、深根与浅根系植物。建立了利用植物自然景观进行土壤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含水率、土层厚度的公路工程地质判别方法。本文总结提炼研究了植物自然景观与地层岩性之间的联系。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归纳、对九个国内外不同地点实际调查案例分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综合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在一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利用植物自然景观判译地层岩性是一种可行、高效且经济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辅助方法。在气候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在具体的区域可以利用植物自然景观指示地层岩性,这打破传统认为只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稀少的地区才适用的观点。通过研究发现并总结了利用植物自然景观判译地层岩性方法的四种模式:(1)植被的一般生态外貌性质的差异模式,(2)植物种属之间的差异模式,(3)同种属植物生活强度的差异模式,(4)同种植物发育节奏的差异模式。本文总结提炼研究了植物自然景观与地质构造、地质灾害之间的联系。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归纳、对岩溶地区和红砂岩地区实地调查案例分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气候环境相同的具体区域,利用植物自然景观指示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是一种可行、高效经济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辅助方法。作为一种定性判别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的辅助方法和思路,配合传统的勘察方法综合分析,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是非常有效的。本文通过对植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表现进行理论研究、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建立了基于植物自然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这是一种简易、快捷且经济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可以对传统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从而可以“点、线、面”相结合,综合分析判别公路工程地质条件。同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植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表现,并考虑各种不同的公路环境及运行条件后,建立了基于植物生活习性和公路环境及运行要求的植物绿化品种选择方法。研究总结了24种不同特性的植物类型,完善了公路绿化设计选种时的一些不足。

钱开铸,苏铁志,屈浩,马世敏[3](2020)在《北京西部典型石灰岩地区高危边坡的灾害防治》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北京城镇化发展,许多工程非适宜地区也逐渐面临开发利用,如何超前识别与防治潜在的工程隐患,需要提前进行评估并及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该专业性的指导建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选取北京西部典型石灰岩的废弃采石场,有意将其作为潜在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并针对所存在及潜在的多类型高危边坡进行现状与预测评估,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了场地工程建设用途的装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工作经验。

张俞[4](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宗健业[5](2020)在《利用背景噪声研究广州地区场地效应及估算地震灾害结构》文中研究说明场地效应是指地表松散的沉积层会对地震波产生明显的放大作用,不同的场地对地震波的放大作用不同,所以场地效应可以作为预测地震灾害分布的主要依据。广州城区内断裂广泛分布,且部分断裂仍具有活动性,很有可能触发地震。从历史上看广州地区虽然发生地震的震级普遍较小,但地震发生频率较高,其带来的破坏性仍不容忽视。广州作为人口密集聚集的城市,明确场地效应进而降低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对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背景噪声进行场地效应研究,可以有效的克服传统探测浅地表结构方法面临的破坏性和开销大等难题。为了得到广州地区的场地效应,我们于2018年1月及2019年7月在广州地区共放置了165台地震仪,台站间距2-5公里。对记录到的背景噪声数据利用HVSR(水平-垂直频谱比)方法进行处理,得到了广州地区场地效应参数共振频率和放大倍数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地区沉积层共振频率分布在1-6.5Hz范围内,自东北向西南呈逐渐增加趋势;广州地区放大倍数分布在1-6.8范围内,在广州地区南部和北部放大倍数较小,在广州地区中部的珠江流域及白云区西部放大倍数普遍较大,可能与这些区域沉积层厚度较大且力学性质等较差有关。广州地区近些年来地质灾害频发,且地质灾害发生的种类呈现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性很可能与沉积层分布有关。为了得到广州地区沉积层厚度分布,我们通过场地共振频率—沉积层厚度间的转换关系式,计算得到了广州地区的沉积层厚度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地区沉积层厚度分布在3-52米范围内,自东北向西南呈逐渐增大趋势,在珠江下游及南沙地区沉积层厚度普遍较大,可能与这些区域附近河流发育,冲积出来的淤泥质土较多有关。场地易破坏程度(K值)是表征地震灾害对地表结构破坏能力的量。为了评估广州地区在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中场地的安全性,在得到广州地区场地效应参数分布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广州地区场地易破坏程度(K值)的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地区场地易破坏程度整体较低,属于相对安全区域,仅在个别区域如花都区南部和南沙区南部等部分区域出现了场地易破坏程度超过安全值的情况,属于危险区域,在这些区域施工建设时应通过提高建设标准等方法进行防震减灾工作。断裂带破碎区域是在浅地表进行生产和施工建设时较为特殊的位置,瘦狗岭断裂作为广州城区的三个控制性断裂之一,其精确的位置是进行施工建设时特别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时特别需要的地质资料。为了尝试利用背景噪声判断断裂破碎带的具体位置,我们分别于2018年8月14日和15日晚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附近沿着瘦狗岭断裂方向和垂直于瘦狗岭断裂方向布设了100台地震仪,台站间距约50米。对记录到的背景噪声利用了HVSR方法计算得到了沉积层厚度分布,通过互相关函数计算得到了“伪反射”剖面,通过反演HVSR曲线得到了浅地表剪切波速度结构。通过沉积层厚度跳变的位置、浅地表S波速度结构倾斜界面位置及“伪反射”剖面判定了瘦狗岭断裂滑动界面在测线上200-600米间。

史鹏韬[6](2019)在《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以施秉喀斯特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和经济问题之一,它不仅直接对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复杂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负效应:水土流失、资源承载力不足、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石漠化加剧。通过对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研究,以期为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生态保护与维护生态功能提供参考,进而为白云岩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及预防石漠化提供理论支撑,确保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的生态安全。本研究立足于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变化的实际情况,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前人的研究进展和实际考察结果,总结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和退化机理,同时界定了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退化的形式;其次,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体系特点,建立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并利用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以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开展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最后,综合考虑施秉喀斯特生态监测结果,对生态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秉白云岩喀斯特的典型生态环境特征是生态系统发育完整、类型多样化且具有独特的亚热带景观生态类型。白云岩喀斯特与石灰岩喀斯特相比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一旦发生生态退化,白云岩的恢复难度比石灰岩高,两者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岩石结构、形态、岩性、岩石组分等的差异引起的。白云岩石漠化作为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退化的终极形式,其是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系统在特定条件下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形式是在植被被破坏后,在自然演替下由荒地恢复到草本层速度较快,但难以恢复到更高一级的植被类型;土层较薄,且砾石较多,基岩几乎不裸露,且有轻度水土流失的生态退化景观。(2)在分析生态监测和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退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宏观生态监测和微观生态监测两个角度入手,分别从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覆被、气候、土壤、水环境、植物多样性等要素出发,建立了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3)运用监测指标体系对施秉喀斯特监测发现:(1)核心区的植被覆盖本底优于缓冲区,北部优于南部,西部优于东部;植被覆盖度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空间格局;同时,生态环境总体呈缓慢退化状态,退化幅度较小。(2)该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较为稳定,但气温在90年代末期开始发生暖突变,之后气温一直在上升。(3)该区的植被从乔木林退化到荒草丛以后,土壤的养分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次生未退化迹地的养分含量高于原始未退化迹地,退化迹地的C、N、P含量显着高于原始未退化迹地,但K含量平均损失13.07%。所有养分含量及深度的变化,在原始未退化迹地大部分指标间的相关性十分明显,在次生未退化迹地部分指标间相关性比较明显,在退化迹地少部分指标间相关性极强。(4)当生态环境发生退化,土壤的pH更加趋于中性或碱性;不同生态类型土壤C:P与N:P的显着性均较为明显。(5)研究区河流的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波动性较大,氨氮、总磷比较平稳,硅藻门和绿藻门为优势类群,基本上属于贫营养化级别。(6)该区6个样地共158种高等植物和32个优势种,灌木层在建群种数量上普遍高于乔木层,且研究区植物多样性受人为干扰较大。(4)根据施秉喀斯特生态监测结果,优化指标,从目标层、类别层、要素层、指标层等四个基本层次出发,最终构建了含有1个目标层、2个类别层、5个要素层、23个指标层的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5)根据建立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属于第Ⅱ等级,生态环境良好。

朱晓青[7](2019)在《湖南某石灰岩矿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与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区位于湘潭市区西北部,年产50万吨,露天凹陷式开采。近年来,随着矿区开采加深及长期疏排水,地下水水位差、水动力条件等发生改变以及矿区开采过程中如运输、爆破等人类工程活动,导致地表出现下沉、变形、开裂最终形成塌陷,对区内群众生产生活及矿区安全生产造成威胁。本文在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物探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区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特点,总结分析了该区域内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了影响矿区岩溶塌陷的各因素,尤其是水文地质特征,并针对区内岩溶发育特点、分布规律和演化机制,对矿区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进行评价,为矿区安全生产与人民生产生活,恢复区内生态环境提出了合理的治理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矿区基本地质特征。综合研究区域地质资料,结合野外调查、勘探等,查明了矿区由老至新主要出露地层依次为石炭系马平组(CPm)、二叠系栖霞组(Pq)及第四系白水江组(Qbs)。矿区地层风化强烈,覆盖层较厚。构造方向上以北东-南西向为主,小的背向斜褶曲交互并列。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层状岩类裂隙孔隙水和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其排泄、补给受当地气候及矿区抽排水共同影响。(2)矿区地面塌陷特征、分布规律、发育程度。结合矿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特点,对矿区岩溶地面塌陷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地面塌陷特征、分布规律和发育程度。(3)综合分析建模,分析地面塌陷成因与形成机理。通过对地质资料、现场调查、物探和开采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该区岩溶塌陷成因,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抽排地下水与岩溶地面塌陷过程进行演化,深入分析了抽排水与该区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的关系。(4)矿区地面塌陷危险性分区评价,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在对现有的塌陷坑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该区地面塌陷影响权重,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对矿区及其周边塌陷区进行危险性分区与评价。得出该区未来地面塌陷可能发展趋势,对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性措施、工程治理措施及监测措施等,进而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钱开铸,吴敏,吕京京[8](2019)在《天津蓟县典型石灰岩地区地质灾害的评估与防治》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与需要,建设用地逐渐有适宜地区转向非适宜地区的开发利用,如何识别与防治潜在的隐患,需要提前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为避免盲目开发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选取天津蓟县典型石灰岩的商业开发区域,针对所存在及潜在的崩塌及滑坡的地质灾害进行现状与预测评估,并提出宏观有效的防治措施,为进一步的建设指明了科学合理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工作经验,保障了工程建设的安全与顺利。

涂为熙[9](2018)在《粤北6种石灰岩风景林树种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粤北石灰岩山地生境脆弱,风景林的营建对该地区植被恢复和景观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研究石灰岩风景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机制及不同树种的营养平衡策略,本文以粤北石灰岩山地6种风景林树种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方法,测定和计算林地土壤、植物根系和叶片的C、N、P、K、Ca、Mg含量及计量比。综合分析了不同树种土壤、根系和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及其计量特征,比较不同生活型树种叶片的养分含量及计量比值,探讨土壤、根系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与其化学计量比间的相关关系,并揭示粤北石灰岩风景林在养分循环过程中,土壤、根系和叶片之间的协同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风景林树种林地土壤的C、N、P、K、Ca、Mg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和P以光皮树(Cornus wilsoniana Wangerin)显着高于其他树种,N、K和Mg以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显着最高,Ca则以毛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 A.Juss.)最高。土壤养分含量总体特征研究显示,C、N、P、K、Ca、Mg变异系数不高,各元素含量种间离散程度不大。N/P、C/P、C/K、N/K比值均以杨梅(Myrica rubra(Lour.)S.et Zucc.)显着高于其他树种,C/N、Ca/K、Ca/Mg比值以任豆(Zenia insignis Chun)最高,K/P、K/Mg则以枫香最高。土壤Ca/K和Ca/Mg比值变异系数较高,种间离散程度较大。林地土壤C、N、P元素含量与C/N、N/P、C/P比值的相关性研究发现,C/N与N显着负相关(P<0.05),N/P与P、C/P与P极显着负相关(P<0.01)。(2)不同风景林树种间的根系C、N、P、K、Ca、Mg含量存在差异,杨梅根系C和N含量最高,P和K以毛麻楝显着最高,Ca和Mg则以枫香显着最高。总体而言,根系K、Ca、Mg变异系数较高,种间离散程度较大。N/P、C/P、C/K、K/P、N/K比值均以杨梅显着高于其他树种,Ca/Mg和K/Mg比值以毛麻楝最高,C/N和Ca/K比值分别以光皮树和枫香最高。根系N/P、C/P、N/K、Ca/K、K/Mg比值属于强变异,其种间离散程度较大。根系C/N与N、N/P与P、C/P与P均极显着负相关(P<0.01),而N/P与N极显着正相关(P<0.01)。(3)不同风景林树种间的叶片C、N、P、K、Ca、Mg含量存在差异,杨梅叶片C含量最高,叶片N含量以任豆显着最高,P和K以毛麻楝显着最高,Ca和Mg则以光皮树显着最高。总体看来,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特点为Ca>K>Mg型。叶片P和Ca变异系数较高,种间离散程度较大。C/N、N/P、C/P、C/K、K/P比值均以杨梅显着高于其他树种,N/K比值也以杨梅最高,Ca/K、Ca/Mg、K/Mg比值分别以光皮树、任豆、毛麻楝显着最高。叶片N/P、C/P、Ca/K、K/Mg比值在种间离散程度均较大。叶片C/N与N、N/P与P、C/P与P均极显着负相关(P<0.01),而N/P与N极显着正相关(P<0.01),这与根系C、N、P元素含量与C/N、N/P、C/P比值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一致。叶片C与Ca、C与Mg极显着负相关(P<0.01),而N与P、P与K、Ca与Mg均极显着正相关(P<0.01)。不同生活型的树种叶片C、P、K、Ca、Mg元素含量差异性显着,常绿树种叶片C显着高于落叶树种,而落叶树种叶片P、K、Ca、Mg均显着高于常绿树种。常绿树种叶片C/N、N/P、C/P、C/K、K/P、N/K比值均显着高于落叶树种,而Ca/K和Ca/Mg比值显着低于落叶树种。(4)土壤和根系之间各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根系C与土壤K,根系N与土壤N、P、K均极显着负相关(P<0.01),而根系K与土壤Ca,根系P与土壤N、P、K、Ca,根系Ca与土壤C、N、P、K、Ca,根系Mg与土壤N、K、Mg均极显着正相关(P<0.01);土壤和叶片方面,叶片C与土壤C、N、P、K、Mg,叶片N与土壤K、Mg均极显着负相关(P<0.01),而叶片Ca与土壤K,叶片Mg与土壤N均极显着正相关(P<0.01);根系和叶片方面,叶片C与根系P、Ca、Mg,叶片N与根系Mg,叶片Ca与根系N均极显着负相关(P<0.01),而叶片C与根系N,叶片P与根系P和K,叶片K与根系P和K,叶片Ca与根系Ca,叶片Mg与根系Ca和Mg均极显着正相关(P<0.01)。土根叶三者间各营养元素含量呈现错综复杂的相关性,整体而言,正相关性多于负相关性。

郑志乐[10](2017)在《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清远地理位置处于粤北山区,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地貌类型众多,雨水充沛,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等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加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点多面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清远市现有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进行总结,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借鉴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经验,找出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存在的不足,研究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对策,提高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文献研究、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全文分为5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提出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并对主要概念和文献综述进行阐述。第二章收集清远地质灾害现状资料,汇总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梳理清远市对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权责落实情况。第三章分析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第四章选取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先进经验进行借鉴。第五章结合清远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对策建议。根据研究,本文建议清远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立社会参与制度和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监督机制,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

二、灵山石灰岩地区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山石灰岩地区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炭质灰岩地区抽水致塌控制因素和影响因素——以广西兴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1.1 地层岩性
    1.2 地质构造
    1.3 水文地质条件
2 人为抽水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2.1 人为抽水试验过程
    2.2 人为抽水试验结果分析
        2.2.1 研究钻井稳定流抽水参数计算
        2.2.2 抽水试验及水位恢复试验曲线结果分析
3 抽水致塌的控制因素和影响因素
    3.1 地形地貌对抽水致塌的影响
    3.2 覆盖层岩性特征对抽水致塌的影响
    3.3 区域地质构造对抽水致塌的影响
    3.4 岩溶发育程度对抽水致塌的影响
    3.5 水动力因素对抽水致塌的影响
    3.6 成井工艺对抽水致塌的影响
4 预防措施建议
    4.1 减小抽水水位降深
    4.2 正确抽水方式
    4.3 减少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水力联系
    4.4 其他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2)基于植物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因素判译及绿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土壤理化性质及结构的关系研究
    2.1 制约植物景观的机理
    2.2 基于气候的植被宏观分布
    2.3 植物与土壤化学性质的联系
    2.4 植物与土壤物理性质的联系
    2.5 植物与土壤含水率的联系
    2.6 植物与土层厚度的联系
    2.7 植物指示土壤的理论方法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地层岩性的关系研究
    3.1 岩石-土壤-植物自然景观的理论联系
    3.2 植物景观指示地层岩性上的应用
    3.3 利用植物景观指示地层岩性的理论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
    4.1 植物景观与构造、地下水的理论联系
    4.2 植物景观在指示地质构造上的应用研究
    4.3 崩塌灾害发生的机理及植物景观类型
    4.4 滑坡灾害发生的机理及景观类型
    4.5 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4.6 通过植物景观判别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应注意的事项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气候(大风、光照)的关系研究
    5.1 植物与大风的关系
    5.2 植物与光照的联系
第六章 基于植物自然景观及生活习性的公路勘察、绿化设计的理论研究
    6.1 基于植物自然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理论研究
    6.2 基于植物生活习性和公路环境及运行要求的品种选择研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3)北京西部典型石灰岩地区高危边坡的灾害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项目区介绍
    1.1 项目概况
    1.2 自然地理
    1.3 地质条件
2 危险性评估
    2.1 现状评估
    2.2 预测评估
    2.3 综合评估
3 防治措施
4 结论

(4)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一 服务功能特性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利用背景噪声研究广州地区场地效应及估算地震灾害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场地效应研究的意义
        1.1.1 场地条件对震害分布的影响
        1.1.2 场地效应研究进展
        1.1.3 场地效应研究的意义
    1.2 背景噪声的应用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广州地区区域地质和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2.1 广州地区地质概况
        2.1.1 广州地区地貌特征
        2.1.2 广州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3 广州地区断层构造分布
        2.1.4 广州地表岩土体类型
    2.2 广州地区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2.2.1 斜坡类地质灾害
        2.2.2 地面塌陷
        2.2.3 地震
第3章 计算场地效应和速度结构的方法
    3.1 计算场地效应的HVSR方法
        3.1.1 HVSR方法
        3.1.2 计算流程
        3.1.3 提取场地效应参数
    3.2 计算地表沉积层厚度
    3.3 计算场地易破坏程度
    3.4 OpenHVSR方法
第4章 广州地区的场地效应
    4.1 广州地区的场地效应
        4.1.1 数据
        4.1.2 计算场地效应
        4.1.3 计算沉积层厚度
    4.2 结果和讨论
        4.2.1 共振频率
        4.2.2 放大倍数
        4.2.3 沉积层厚度
        4.2.4 场地易破坏程度(K值)
    4.3 小结
第5章 HVSR方法在瘦狗岭断裂附近的应用
    5.1 数据
    5.2 HVSR计算
    5.3 互相关函数计算
    5.4 浅地表速度结构反演
    5.5 结果和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以施秉喀斯特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
    2.1 白云岩喀斯特的形成
    2.2 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特征
    2.3 白云岩喀斯特生态退化机理
    2.4 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退化形式界定
第三章 构建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3.1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生态监测体系的特点
    3.3 生态监测指标的选择
    3.4 建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第四章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
    4.1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概况
    4.2 植被动态变化
    4.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态监测
    4.4 气候指标监测
    4.5 土壤指标监测
    4.6 水环境监测
    4.7 植物多样性监测
第五章 优化白云岩区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5.1 指标的优化分析
    5.2 指标体系的基本层次
    5.3 监测频度及方法的确定
    5.4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5.5 生态监测指标权重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湖南某石灰岩矿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塌陷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2 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小结
第二章 矿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与气象水文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矿床特征
        2.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3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2.4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岩组特征
        2.4.2 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第三章 岩溶地面塌陷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3.1 研究区岩溶地面塌陷概况
    3.2 岩溶地面塌陷分布特征与规律
        3.2.1 岩溶地面塌陷的类型
        3.2.2 岩溶地面塌陷时间分布规律
        3.2.3 岩溶地面塌陷空间分布规律
        3.2.4 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态特征
    3.3 岩溶地面塌陷影响因素与发育模式
        3.3.1 岩溶地面塌陷影响因素
        3.3.2 岩溶地面塌陷发育模式
第四章 基于FLAC3D的矿区岩溶地面塌陷数值模拟
    4.1 FLAC3D简介
    4.2 FLAC3D中的流固耦合分析
    4.3 FLAC3D数值模拟模型
        4.3.1 模型的建立、尺寸
        4.3.2 设定条件、计算参数
        4.3.3 数值模型建模方案
    4.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4.4.1 阶段一结果与分析
        4.4.2 阶段二结果与分析
        4.4.3 阶段三结果与分析
        4.4.4 阶段四结果与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矿区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
    5.1 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5.1.1 评价指标的选取根据
        5.1.2 评价因子的选取
        5.1.3 层次分析法
    5.2 矿区层次分析法权重系数
    5.3 基于GIS的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
第六章 岩溶地面塌陷防治对策
    6.1 岩溶地面塌陷防治原则
    6.2 研究区岩溶地面塌陷防治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8)天津蓟县典型石灰岩地区地质灾害的评估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项目区介绍
    1.1 项目概况
    1.2 自然地理
    1.3 地质条件
2 危险性评估
    2.1 现状评估
    2.2 预测评估
    2.3 综合评估
3 防治措施
4 结论

(9)粤北6种石灰岩风景林树种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石灰岩山地的相关概述
        1.2.1 石灰岩的概念与分布
        1.2.2 石灰岩研究进展
    1.3 风景林及其树种选择的研究现状
    1.4 粤北6种石灰岩风景林树种的观赏特性
    1.5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相关概述
        1.5.1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基本概念
        1.5.2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应用
        1.5.3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历程
        1.5.4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6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发展趋势
2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样地设立
        2.4.2 样品采集
        2.4.3 样品处理与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风景林树种林地土壤C、N、P、K、Ca、Mg含量及其计量特征
        3.1.1 土壤C、N、P、K、Ca、Mg元素含量
        3.1.2 土壤C、N、P、K、Ca、Mg化学计量比特征
        3.1.3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与化学计量比间的相关关系
    3.2 不同风景林树种根系C、N、P、K、Ca、Mg含量及其计量特征
        3.2.1 根系C、N、P、K、Ca、Mg元素含量
        3.2.2 根系C、N、P、K、Ca、Mg化学计量比特征
        3.2.3 根系营养元素含量与化学计量比间的相关关系
    3.3 不同风景林树种叶片C、N、P、K、Ca、Mg含量及其计量特征
        3.3.1 叶片C、N、P、K、Ca、Mg元素含量
        3.3.2 叶片C、N、P、K、Ca、Mg化学计量比特征
        3.3.3 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与化学计量比间的相关关系
        3.3.4 叶片C、N、P、K、Ca、Mg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4 土壤、根系和叶片C、N、P、K、Ca、Mg生态化学计量学总体特征
        3.4.1 土壤养分含量与化学计量总体特征
        3.4.2 根系养分含量与化学计量总体特征
        3.4.3 叶片养分含量与化学计量总体特征
        3.4.4 不同生活型树种叶片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对比
    3.5 土壤、根系和叶片之间C、N、P、K、Ca、Mg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5.1 土壤和根系C、N、P、K、Ca、Mg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5.2 土壤和叶片C、N、P、K、Ca、Mg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5.3 根系和叶片C、N、P、K、Ca、Mg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人工风景林树种与天然次生林优势树种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比较
        4.2.2 粤北石灰岩山地风景林树种与其他地区植物叶片养分特征比较
        4.2.3 土壤、根系和叶片之间营养元素含量的关系探讨
        4.2.4 不同风景林树种生长的限制性元素判断与相关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0)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
    1.2.1 地质灾害
    1.2.2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现状
2.1 清远市地质灾害现状
    2.1.1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
    2.1.2 地质灾害特点
2.2 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组织机构与基础制度
    2.2.1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组织机构
    2.2.2 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制度
2.3 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2.3.1 进行地质灾害调查
    2.3.2 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3.3 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3.4 构建了地质灾害预防管理体系
    2.3.5 建立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制度
    2.3.6 完善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管理制度
2.4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成效
    2.4.1 群测群防体系发挥了有效作用
    2.4.2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体系的建成降低了灾害的危险性
    2.4.3 地质灾害防治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成效显现 第三章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3.1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 地质灾害防治组织机构不健全,未形成部门间长效协作机制
    3.1.2 预警监测手段比较落后
    3.1.3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存在质量隐患
    3.1.4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装备、经费不足
    3.1.5 群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薄弱
3.2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3.2.1 部门间职能分工不明确
    3.2.2 相关制度规定不合理
    3.2.3 社会力量调动不够,群众宣传教育仍有待加强
    3.2.4 地方财政实力不强,存在重经济轻民生的倾向 第四章 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经验借鉴
4.1 国内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经验
    4.1.1 巴东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经验
    4.1.2 舟曲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经验
4.2 国外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经验
    4.2.1 美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经验
    4.2.2 日本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经验
4.3 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先进经验启示 第五章 完善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制机制
    5.1.1 细化部门权责,优化重组部门职能
    5.1.2 完善组织机构,合理增加人员数量
    5.1.3 建立信息沟通、行政协调和资源共享机制
5.2 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
    5.2.1 健全调查评价制度
    5.2.2 完善预警监测制度
    5.2.3 健全应急防治制度
5.3 完善和拓展资金筹措渠道
    5.3.1 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5.3.2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
    5.3.3 出台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5.4 培养社会化管理能力
5.5 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监督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灵山石灰岩地区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炭质灰岩地区抽水致塌控制因素和影响因素——以广西兴安县为例[J]. 唐灵明,陈学军,黄翔,毕鹏雁,张晓宸.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
  • [2]基于植物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因素判译及绿化设计研究[D]. 牟希言.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北京西部典型石灰岩地区高危边坡的灾害防治[A]. 钱开铸,苏铁志,屈浩,马世敏. 第十二届全国边坡工程技术大会论文集, 2020
  • [4]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5]利用背景噪声研究广州地区场地效应及估算地震灾害结构[D]. 宗健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8)
  • [6]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以施秉喀斯特研究为例[D]. 史鹏韬.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7]湖南某石灰岩矿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与防治研究[D]. 朱晓青.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4)
  • [8]天津蓟县典型石灰岩地区地质灾害的评估与防治[A]. 钱开铸,吴敏,吕京京. 第十一届边坡工程技术大会论文集, 2019
  • [9]粤北6种石灰岩风景林树种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D]. 涂为熙.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研究[D]. 郑志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灵山灰岩区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