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聚苯乙烯装置脱灰造粒系统的速度控制

通用聚苯乙烯装置脱灰造粒系统的速度控制

一、通用级聚苯乙烯装置脱灰造粒系统的速度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袁洪跃[1](2019)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物理发泡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是用途广泛的通用聚合物材料,它本身的性能和以它为基体的多种增强体复合材料的性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PP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不仅依赖于增强体与PP基体自身的性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加工过程的影响。微孔聚合物以其轻质、高强度、抗疲劳、寿命长、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用、微电子、汽车零部件、建筑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材料”之一。近年围绕微孔材料制备工艺、泡孔成核与增长机理、泡孔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研究成为热点。本文把PP复合材料与物理发泡工艺相结合,基于不同增强体系的PP复合材料,以超临界CO2为物理发泡剂,利用快速卸压式固态间歇式发泡(Batch Foaming)和微孔注塑成型(Microcellular Injection Molding,MIM)工艺制备PP基微孔复合材料,探讨静态、动态两种微孔发泡工艺条件下不同增强体系PP复合材料微孔发泡行为及其性能。借助DSC、流变仪、SEM等多种表征测试设备,研究PP复合材料组分、加工条件、微观形态对其微孔发泡行为及其泡孔结构的影响。论文为多相增强体系PP复合材料的微孔发泡及其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撑。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PP/PS共混物的粘弹性行为、结晶性能、拉伸性能和间歇发泡行为。PS的加入使PP粘度和储能模量升高,粘弹性响应加快,晶体成核和生长受到抑制,共混物的结晶度随PS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共混物模量升高,断裂伸长率和屈服强度降低。在间歇发泡实验中,PS作为异相成核剂显着提高了PP的发泡密度和发泡倍率,降低了泡孔尺寸。由于超临界CO2在PP和PS中溶解度存在显着差异,PP/PS共混物多孔材料内部呈现出明显的双峰泡孔结构。2.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研究了PP/CNT复合材料的粘弹性行为、结晶性能、拉伸性能。分散于PP基体内的CNT相互作用形成三维有序结构,复合材料的粘弹性响应加快。CNT的存在促进结晶成核,但因复合材料粘度增加和大量晶核间的相互作用,晶体生长受到抑制,且相比于成核过程的促进,晶体生长的抑制占主导因素,因而最终复合材料结晶度低于纯PP的结晶度。CNT以团聚形式分散于PP基体中,说明常规的熔融共混方法不能有效的将CNT均匀地分布在PP基体中,但CNT团聚体尺寸不大。通过对PP/CNT和PP/PS/CNT间歇发泡行为的对比研究,CNT在PP/CNT复合材料中作为异相成核剂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泡孔密度,降低了泡孔尺寸。CNT的存在使PP熔体内部构建了异质熔体结构,随着高密度复合材料泡孔的持续生长,泡孔壁越来越薄,PP和CNT界面处的剥离形成开孔结构,当CNT和PS同时加入PP后,三相复合体系中呈现出兼具双峰泡孔与高开孔的新型微纳复合结构。3.基于单壁碳纳米管,在PP复合材料间歇发泡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PP/CNT连续微孔注塑发泡工艺研究。针对不同组分PP/CNT开展热、力学及流变性能分析。相比于间歇发泡工艺得到的高开孔率微纳复合多孔结构,微孔发泡注塑试样内部泡孔尺寸较大,泡孔均匀性较差,泡孔壁较厚且完全闭孔,不同微孔发泡工艺下相同填充体系的异相成核效应差别巨大。比较发泡前后试样力学性能,相同CNT含量未发泡PP/CNT试样的杨氏模量大于微孔发泡试样,不同CNT含量的PP/CNT的实体和微孔试样的杨氏模量呈非线性形式变化但变化范围不大。实体PP/CNT的断裂伸长率在120%左右,但微孔注塑后的PP/CNT的断裂伸长率在550%以上。4.基于单壁碳纳米管,在PP/CNT的基础上添加了定量的经过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玻璃微球(GB),制备了多种组分的CNT/GB增强体系PP复合材料。GB的加入增强了PP基体与CNT、GB间界面结合,复合材料体系黏度增大。此外加入定量GB后,相同CNT含量的PP/CNT/GB复合材料比PP/CNT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平均提高了5°C。三相PP复合材料微孔注塑试样平均泡孔尺寸35μm,较PP/CNT微孔注塑结果降低了60%,泡孔密度增加了一个数量级,说明复合填充体系能在微孔发泡过程种产生更多的异相成核点。PP/CNT/GB试样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与PP/CNT试样趋势一致,加入定量GB后的PP/CNT/GB的实体和微孔试样的杨氏模量也成非线性变化,但变化范围更小。PP/CNT/GB实体试样均大于微孔试样的断裂伸长率,实体PP/CNT/GB的断裂伸长率在150%左右,相比于相同CNT含量的PP/CNT实体的断裂伸长率增大了30%左右。

张凯伦[2](2019)在《串级催化溶液聚合定制梳状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文中指出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TPE-O)具有良好的力学、耐化学品、耐候、电绝缘等性能,且易加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医疗、电子电气等行业。但高性能TPE-O,包括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POE)和烯烃嵌段共聚物(OBC),国内目前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原料只能依赖于进口,且缺乏相关的生产技术。因此,开展聚烯烃弹性体的研究对当前我国聚烯烃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至关重要。OBC的链穿梭聚合机理决定了聚合过程很难实现对软硬段长度、嵌段数量及分子量分布的精密调控,且无法抑制OBC中乙烯均聚物、无规共聚物的生成。然而,OBC的链结构特点启示我们通过链结构的设计和调控可有效地构建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为此,本文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将可结晶的聚乙烯(PE)硬段集中在侧链、乙烯/α-烯烃的无规共聚软段集中在聚合物主链的梳状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CPOE)。针对此目标,首先筛选出适合串级催化的PE大单体催化剂,研究不同聚合条件对PE大单体的调控规律;其次,开发串级催化剂体系,合成一系列不同结构的CPOE,揭示聚合条件与CPOE链结构的内在关系;第三,表征CPOE的力学性能,掌握CPOE链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第四,研究PE大单体共混对聚烯烃弹性体性能的影响,考察熔融接枝消耗CPOE中残留PE大单体后材料的性能;最后,通过使用二烯类单体参与共聚,构建具有双支化结构的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DPOE),探究聚合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筛选了一种苯氧亚胺型催化剂(PTFI),其在90℃下能够催化乙烯聚合,合成末端双键含量超过90%、分子量几千的PE大单体;共聚过程中高浓度1-辛烯的存在对于所形成的PE大单体的末端双键含量、分子量和熔点基本没有影响;通过聚合压力的控制可有效地调节PE大单体的分子量。(2)开发了 PTFI/限定几何构型催化剂(CGC-Ti)的串级催化剂体系,通过串级催化乙烯/1-辛烯溶液聚合,合成了一种侧链是结晶PE硬段,主链是乙烯/1-辛烯软段的CPOE,合成的CPOE同时具有高熔点(>120℃)和低玻璃化转变温度(<-60℃),表现出了比OBC更宽的使用温度;聚合产物还包含未反应的PE大单体和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所有CPOE样品的硬段和软段聚集态结构之间存在相分离,相分离程度受残留的PE大单体含量及其与梳状共聚物的共结晶作用共同影响;PTFI用量、预聚时间、1-辛烯进料浓度以及PE大单体链长等都会对聚合物结构产生影响。(3)研究了 CPOE的链结构和材料性能的关系规律,CPOE存在更明显的剪切稀化,共聚物中所含PE大单体分子量越高,剪切稀化越明显,熔体弹性越高;CPOE中PE大单体插入量和链长的增加及主链1-辛烯含量的降低,使得材料强度逐渐提高,但会导致弹性恢复性能变差;未反应PE大单体高残留量对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不利;材料的力学性能由软硬段含量、组成和相分离程度共同决定。(4)研究了 PE大单体共混对TPE-O性能的影响,发现PE大单体可在保持甚至提高POE和OBC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大大改善加工性能;CPOE中共聚的PE大单体越多、残留的PE大单体越少,CPOE的力学性能就越好;通过熔融接枝改性减少共聚物中PE大单体残留量可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恢复性能。(5)通过1,5-己二烯参与乙烯/1-辛烯/PE大单体的无规共聚,构建了具有双支化结构的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DPOE,其在保持了 CPOE材料高熔融温度、低玻璃化温度、高断裂伸长率等优点的同时,在力学强度和弹性恢复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郝永杰[3](2016)在《高熔融指数聚丙烯注塑料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丙烯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物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是一种用途最广泛的通用塑料。我国的聚丙烯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随着煤制烯烃和丙烷脱氢装置的相继投产,聚丙烯产能将进一步加大,有产能过剩之势,聚丙烯企业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削弱。但国内新增装置以生产低端料为主,高端产品仍需大量进口。如何提高专用料生产比例,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将是聚丙烯生产企业未来面临的首要问题。目前,在注塑制品市场上,国产料占据中低端市场,而进口料则独占高端市场,如市场急需的薄壁注塑专用料等。薄壁注塑料市场潜力巨大,2008年消费量为150万吨,绝大部分需要进口。为此,青岛炼化公司聚丙烯装置成功地采用氢调法生产了高熔融指数注塑料,产品质量指标全部达到要求。该新牌号产品为国内同类型装置中首次采用氢调法生产。为生产新牌号产品,本论文首先解决了生产的系列基础工艺问题:一是氢气加入量与熔融指数的对应关系;二是氢气加入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三是氢气加入量对产品等规度的影响;四是生产高熔融指数产品时,关键设备如何调整。通过分析研究,在反应温度为70oC、反应压力为3.45MPa的条件下,通过将氢气的加入量提高到5500×10-6mol/mol,降低铝硅比至12.4 mol/mol,并通过添加适量的添加剂,最终将产品熔融指数提高到60g/10min以上,产品等规度保持在95%以上,产品冲击强度可达2.1 kJ/m2,弹性模量达1680MPa,且热变形温度可达110oC以上。产品具有透明度高、光泽度好、韧性优、加工流动性高、翘曲变形小等优点,部分性能指标优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充分得到下游用户的认可。高熔融指数聚丙烯注塑料的成功研制可为公司带来近千万元/年的经济效益。

张春雨[4](2014)在《聚丙烯釜内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化学品性,相对密度小,产品透明度高、无毒、价格低等优点,使之成为近年世界通用树脂中增长较快的品种。高抗冲聚丙烯(hiPP)因其良好的刚韧平衡性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聚烯烃材料得到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颗粒反应器技术”(GRT)的出现,聚丙烯釜内合金得到了极大发展。本论文以催化剂技术为核心,对催化剂进行小试中试条件试验,并在不同规模的聚合装置上进行了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制备。探索了给电子体,载体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应用此催化剂所制备的聚丙烯釜内合金的结构、性能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以磷酸酯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制备MgCl2/ID/TiCl4负载型高效Ziegler-Natta催化剂,研究了给电子体种类,加入量等条件对催化剂活性及聚丙烯等规度的影响规律,并考察其与邻苯二甲酸酯并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规律。2.以磷酸酯/DIBP混合给电子体作为内给电子体制备出类球形负载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聚丙烯釜内合金(PP/EPR)的合成,制备出不同乙烯含量的低熔融指数的聚丙烯釜内合金,以此聚丙烯釜内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13C-NMR, DSC,红外光谱等手段分析了聚丙烯合金的微观结构及聚集态结构;并应用升温淋洗分级和溶剂分级方法将合金进行了分级处理,详细研究了应用此催化剂所制备的聚丙烯合金的组成、含量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聚丙烯合金增韧机理。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体系可获得高乙烯含量高性能聚丙烯合金。3.通过改进催化剂制备工艺,使用混合给电子体制备出的球形负载催化剂,合成出不同己烷可溶级分含量的高熔融指数聚丙烯釜内合金。比较了球形催化剂与类球形催化剂所制备的合金颗粒形态及微观相态,表明球型催化剂所制备的聚丙烯釜内合金颗粒可容纳更多的橡胶相,并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更适用于注射成型工艺。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聚合条件对聚丙烯釜内合金熔融指数及合金中己烷可溶级分含量的影响。所制备的聚丙烯釜内合金与相同熔融指数的牌号为SP179、AW191的进口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冲击强度。4.将中试合成的球型催化剂应用于千吨级环管气相工艺中试装置,得到的聚丙烯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优异的力学性能,验证了小试结果,产品达到制作汽车仪表盘及保险杠要求。将合金进行分级处理,通过核磁、DSC、透射电镜、偏光显微镜等手段表征了合金各级分的组成及形态。并考察了各级分在提高合金冲击性能上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釜内合金中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是提高合金冲击性能的关键。5.采用球形高效负载TiCl4/MgCl2/DIBP催化剂,在本体聚合工艺条件下,初步考察了丙烯与1-丁烯共聚,单体效应对共聚活性、聚合物立构规整性的影响;通过13C-NMR, DSC, IR, GPC等手段分析了共聚物结构。结果表明:随着1-丁烯/丙烯投料比的增加,催化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较低投料比(B/P=0.26)条件下聚合活性达到最高,并随着共聚物中异丁烯含量的升高,共聚物的熔点明显下降,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布变窄,同时共聚物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

刘博[5](2014)在《Zn/Mg/Al-LDHs/神府煤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以煤炭自燃防治材料和新型无卤阻燃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为背景,基于煤特殊的微纳米孔隙结构和官能团结构特征,借鉴锌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Zn/Mg/Al-LDHs)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探讨了Zn/Mg/Al-LDHs/神府煤复合材料(CLCs)的制备方法、结构及性能。研究成果对新型矿物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FTIR、XRD、GC-MS和低温氮气吸附等手段,系统研究了低温氧化对神府煤(SFC)腐植酸产率及其各级分腐植酸分布的影响,以及低温氧化、脱灰及脱腐植酸等预处理对SFC孔结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SFC的总腐植酸产率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及氧化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加。预处理SFC中的黑腐酸产率最高,其次为棕腐酸,黄腐酸产率最低。预处理SFC的中孔增加、比表面积减小。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Mg/Al-LDHs。通过XRD、FTIR、SEM和TG-DSC分析研究了金属离子比例、阴离子(煤基腐植酸及其不同级分)种类、以及微波和超声强化方式等对Zn/Mg/Al-LDHs组成、结构和热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在水滑石层板表面的络合及吸附作用诱导Zn/Mg/Al-CO3-LDHs层板沿着腐植酸的表面弯曲生长,从而形成球形团簇状Zn/Mg/Al-HAs-LDHs复合材料。微波、超声辅助共沉淀法可提高Zn/Mg/Al-LDHs晶体颗粒的均匀性、使粒径减小、团聚降低。Zn/Mg/Al-LDHs的热稳定性与其中的金属元素的比例有关,镁离子增加时热稳定性降低,吸热分解温度范围变宽。采用原位共沉淀法方法合成了CLCs。CLCs的结晶度随SFC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结果表明,改变煤低温氧化温度及LDHs的晶化时间,可对CLCs表面Zn/Mg/Al-LDHs的形貌进行调控,其调控机理为煤表面官能团对金属离子络合与孔道吸附之间耦合作用。采用TG-DSC热分析方法,系统研究LDHs-煤复配材料及CLCs的热性能,探讨CLCs的煤自燃防治性能。结果表明,当Zn2Al1-CO3-LDHs、 Mg2Al1-CO3-LDHs、Zn1Mg1Al1-CO3-LDHs以物理混合方式加入SFC,添加量分别为3%、5%和15%时,SFC自燃临界温度较高。当Zn1Mg2Al1-CO3-LDHs以纳米纤维状复合分散于SFC时,预防煤炭自燃效果最好,这主要归因于在煤炭自燃过程中,CLCs可形成致密的金属氧化物-碳(LDOs-C)阻隔层。Zn/Mg/Al-LDHs和CLCs预防煤炭自燃的机理为煤低温氧化放热过程与LDHs和CLCs吸热分解过程耦合作用。CLCs具有独特的自修复性能。用共混方法制备CLCs/EVA复合材料。用热释放速率、氧指数和UL94阻燃级别等指标评价了CLCs/EVA的阻燃特性。结果表明,CLCs具有高效抑烟的阻燃优势。CLCs/EV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随CLCs的填充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LDHs和SFC之间具有协同阻燃效应。CLCs在CLCs/EVA复合材料中呈现增强增韧作用。

陈剑飞[6](2010)在《基于聚碳酸酯回收料的增韧及阻燃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新型“核-壳”型硅橡胶对聚碳酸酯(PC)回收料进行增韧及阻燃改性,考察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断裂面形貌及热稳定性。研究表明,两相不相容导致“核-壳”型硅橡胶与PC回收料共混没有增韧效果。只有添加增容剂环氧树脂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后,缺口冲击强度才大幅提高,并且环氧树脂的增容效果要优于SMA。增容剂能够有效提高MSiS的甲基丙烯酸酯外壳与PC基体间的界面黏结性,降低两相界面张力,断面形貌显示,在增容剂存在下硅橡胶粒子可在基体中获得均匀分布,这是取得优异增韧效果的关键。此外,“核-壳”型硅橡胶还能显着提高PC回收料阻燃性能。在共混物燃烧过程中,硅橡胶能迅速迁移到PC表面,形成高阻燃性的炭保护层;同时在PC基体与硅橡胶之间形成交联结构,从而对PC回收料产生阻燃作用。添加质量百分比为7%的“核-壳”型硅橡胶和3%的增容剂,就可使PC回收料的阻燃级别达到UL94 V-0级。本文还采用与PC折光指数接近(<0.01)的聚苯乙烯(PS)粒子对PC回收料进行共混改性,考察了共混体系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相容性及热稳定性。研究表明,PC/PS共混物仍具有优良的透明性,但由于两相相容性差导致缺口冲击强度下降。在添加了与PC、PS折光指数相近的增容剂SMA后,两相相容性得到提高,PS发挥了刚性有机粒子既增韧又增强的效果,缺口冲击强度及拉伸强度均高于PC回收料,透明性也得到提高。SMA加入后不仅提高了两相的相容性,还提高了共混物的热分解温度,使共混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当共混物配方为PC/PS/SMA (93/7/7)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最佳且综合性能良好。

刘均[7](2008)在《低指数聚苯乙烯产品工艺研究及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聚苯乙烯树脂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对该产品需求的日趋专用化,以及其它树脂取代部分PS树脂的严峻形势,开发研制高性能的PS树脂产品已经成为提高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低指数产品开发的目标就是为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和未来市场发展的需要,开发出市场前景好、有发展潜力的聚苯乙烯新产品,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大庆石化总厂聚苯乙烯装置采用ABBLCI和HUNISMAN的连续本体聚合工艺技术,该装置具有流程短、投资少、能耗低、三废少、占地面积小系等优点。但产品单一、产量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因此开发市场前景好、占有率高的新产品是目前该厂的首要任务。为了充分发挥的特点,拓宽大庆产品应用范围,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高质量的通用级低指数的聚苯乙烯树脂势在必行。本论文根据大庆石化总厂化工厂聚苯乙烯装置的特点,首先对其工艺流程进行筛选,主要对原料的聚合工艺、造粒系统、风送系统及导热油系统流程进行选择,确定最佳的聚合工艺流程。结合聚合工艺过程及催化剂的半衰期、引发适宜温度、引发的反应速率对引发剂进行了筛选,确定低温新型引发剂是该聚合工艺的最佳引发剂。聚合过程中,聚合反应温度是影响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反应速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本论文还对聚合反应的温度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发现,当聚合反应温度为120℃左右时,聚苯乙烯产品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5-2.5 g/10min。在对聚合反应条件研究的基础上,还对工业生产参数进行了探索。在此聚合条件下,生产出了熔体流动速率为2.5-4g/10min的聚苯乙烯产品(牌号GPPS-202D),该牌号的产品适合于挤出发泡,生产XPS板材。在聚苯乙烯GPPS-202D成功合成的基础上,我们又试生产熔体流动速率为1.5-2.5 g/10min的聚苯乙烯产品(牌号GPPS-201D),该产品适合双向拉伸包装材料。这两种低指数树脂适用于加工XPS和BOPS产品两个牌号的生产技术,并将该技术用于装置的工业生产。最后,本论文还对这两种低指数树脂产品质量、物耗、能耗标定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李双彬[8](2007)在《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的建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聚丙烯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聚丙烯产品逐渐成为世界合成树脂中发展最快,品种开发最活跃、应用范围最广的品种之一。丙烯聚合属于非均相阴离子配位反应,其反应机理非常复杂,加之聚丙烯生产工艺多种多样,如何建立聚合反应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实现聚合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是进行聚丙烯生产过程优化和控制的基础。本文针对海蒙特公司的Spheriol工艺,深入分析了聚丙烯反应机理和工艺过程,探讨了催化剂、助催化剂、单体浓度和氢气浓度等对于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给出了聚合反应速率、各组分密度等相关物性的计算方法。基于聚合反应过程的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和化学平衡等,建立了聚丙烯连续环管反应器稳态数学模型,模型的仿真计算过程采用了四阶龙格-库塔法。针对某工业装置的实际操作数据,给出了浆液中氢气浓度、丙烯单体浓度、催化剂浓度、固含率、浆液温度以及夹套水温度等沿环管分布情况的仿真结果。为满足市场的需要,工业聚丙烯装置需要经常切换产品牌号。牌号切换过程的控制与优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聚合过程动态数学模型。论文在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稳态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该反应器的动态数学模型,模型的求解过程采用有限元正交配置法。仿真计算给出了浆液浓度、浆液中氢气含量、固含率、丙烯单体的浓度、反应器内浆液温度、夹套水温度的动态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操作条件变化对整个反应器的影响。聚丙烯颗粒的熔融指数是衡量聚丙烯品质的一个常用指标,但熔融指数难以在线测量。目前熔融指数主要以化验分析方式检测,化验周期通常在两个小时以上,对于聚丙烯产品质量控制而言缺乏及时性。论文在分析聚合过程中各组分对熔融指数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熔融指数的在线计算模型,对聚丙烯产品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闫大海[9](2006)在《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产物应用及热解机理和动力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固体废物回转式制取洁净燃料的基础研究”(No.50076037)和国家“211”工程项目“废弃物回转式热化学处理试验和评价”,在自行开发的废轮胎处理量10-40kg/h的连续式回转窑中试热解装置上进行废轮胎中试热解试验,对中试热解产物的应用以及废轮胎和单胶体的热解动力学和热解机理进行分析。 文中首先对废轮胎连续式回转窑中试热解装置和废轮胎中试热解试验工况做了介绍,并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热解产物的产率。 之后,对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气理化特性进行分析。通过FT-IR对热解气官能团进行定性分析,通过GC-MS对热解气组分进行定性与半定量分析,通过定量GC和烟气连续检测系统对热解气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着重研究热解温度对热解气组分、平均分子量、热值的影响,并分析了废轮胎热解气的生成机理和废轮胎中S元素在热解产物中的分布。研究表明,热解气可视为一种较清洁的燃料,足以提供热解所需热量。 继而,对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炭理化特性及代替商用炭黑的应用进行研究。对热解炭和商用炭黑N330、N660进行工业与元素分析的比较;通过N2吸附法、SEM、FT-IR、XPS、EDAX、XRD、RDF分别对热解炭和商用炭黑的孔隙特性、微观形貌、表面化学特性、元素含量、无机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对热解炭硫化橡胶机械性能进行分析,对热解炭代替商用炭黑的可行性进行讨论。研究表明,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炭代替中品质炭黑如N660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于机械性能要求较低的胶带、垫圈、鞋底等橡胶制品所用的更低品质炭黑则完全可以替代。 由于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炭中灰分和S含量高,因此对热解炭进行酸碱清洗实验研究。研究了酸碱试剂种类、用量、浓度、温度、循环使用次数、清洗时间、热解炭粒径等因素对除灰除S效果的影响;通过EDAX、XRD、N2吸附、SEM、RDF分析了热解炭元素含量、无机物相、孔隙特性、微观结构在酸碱清洗中的变化;对酸碱清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进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酸洗处理是提高提升热解炭品质的有效性、经济性途径。 对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炭作为吸附剂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原始热解炭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Pb2+、Cr3+、Cr6+的吸附特性,研究了溶液PH值、接触时间、吸附剂用量以及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机理;然后在自行设计的活化装置上对热解炭进行了水蒸汽活化实验研究,分析了活化工况对活化炭孔隙特性、微观形貌的影响以及活化炭的化学组分、微观结构,并与商用活性炭进行比较,同时还对活化炭进行了酸洗除灰脱S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炭作为吸附剂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后,对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油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热解油在热天平中的燃烧动力学特性;分析了热解油在炉膛内的燃烧烟气特性及SO2、NOX、PAH、烟黑等污染物排放特性;对热解油重质馏分焦化实验及热解油焦理化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解油作为燃料直接燃烧和重质馏分焦化制取焦炭都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应用途径。 最后,结合TG/DTG/DTA/FT-IR实验分析结果,对单胶体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和轮胎热解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胶体和轮胎

徐永宁[10](2006)在《大庆ABS装置改造技术方案及综合评价》文中认为ABS是由丙烯腈(Acrylonitrile)、丁二烯(Butadiene)和苯乙烯(Styrene)共聚而成的一种三元树脂,又称为丙丁苯树脂。它是由50%以上的苯乙烯和适量的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而成。兼有聚苯乙烯的光泽性、电性能、易加工性,聚丁二烯橡胶的韧性、低温耐冲击性以及聚丙烯腈的耐候性、耐热性和耐化学性能。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工程塑料,广泛用于汽车、家电、通讯器材及日用品等领域。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于1997年8月建成投入运行的5万吨/年ABS装置规模较小,技术落后,丁二烯胶乳聚合时间长,ABS接枝聚合时间长,ABS产品中SAN的掺混比较低(60%),而先进工艺ABS产品中掺入SAN的比例达75%,掺入SAN比例越高,产品成本越低;这些因素使大庆ABS产品能耗高、生产成本高,再加上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生产的ABS高附加值专用料少,使生产流程过长,聚合时间过长,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导致生产的ABS产品成本高、质量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效益较差。大庆ABS装置自开工以来都在进行不断的技术升级和技术改造,使装置从能耗、物耗等各方面渐趋合理。但是ABS颗粒颜色和国外产品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黄度指数偏高,影响产品的质量,销售价格较低。 随着ABS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自主工艺技术研发能力的提高,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利用国内高质量ABS产品短缺的矛盾及原料和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的优势,采用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ABS自有成套工艺技术,对现有5万吨/年ABS装置进行扩能和技术改造,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产品结构,降低了能耗,降低了加工成本,缓解了市场需求的矛盾。这项改造符合国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确保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 本课题是针对大庆ABS装置对原5万吨/年扩能改造至10.5万吨/年的工艺技术方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改造后的生产运行情况及改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优缺点的比较,结合大庆石油化工总厂最近几年自身研发的ABS的技术成果,确定了改造规模和工艺方案,确保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同时,结合大庆现有资源和条件,采用技术、生产运行、经济和市场竞争力等多种评价方法,对大庆ABS装置技术改造方案实施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大庆ABS改造技术方案科学合理的结论,该方案的实施促进了大庆ABS装置的节能降耗,实现了装置的低成本扩张,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通用级聚苯乙烯装置脱灰造粒系统的速度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用级聚苯乙烯装置脱灰造粒系统的速度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物理发泡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分子复合材料
        1.2.1 热塑性复合材料
        1.2.2 纳米复合材料
        1.2.3 多相复合材料
        1.2.4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
    1.3 微孔发泡技术
        1.3.1 微孔发泡原理
        1.3.2 超临界流体
        1.3.3 泡孔成核和均相体系
        1.3.4 微孔成核
        1.3.5 异相成核理论
        1.3.6 混合型成核理论
        1.3.7 微孔注塑成型技术
        1.3.8 间歇式发泡技术
    1.4 聚丙烯复合材料
        1.4.1 聚丙烯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1.4.2 聚丙烯发泡材料
        1.4.3 聚丙烯发泡材料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聚苯乙烯对聚丙烯复合材料微孔间歇发泡行为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配方设计
        2.2.4 PP/PS共混物制备
        2.2.5 超临界CO_2间歇发泡实验
        2.2.6 结构与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扫面电镜测试结果
        2.3.2 流变特性
        2.3.3 结晶性能测试
        2.3.4 拉伸性能
        2.3.5 分散相对PP/PS共混物微孔发泡行为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壁碳纳米管对聚丙烯复合材料微孔间歇发泡行为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配方设计
        3.2.4 复合材料制备
        3.2.5 超临界CO_2间歇发泡实验
        3.2.6 实验测试与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扫描电镜测试(SEM)结果
        3.3.2 流变特性
        3.3.3 结晶行为
        3.3.4 拉伸性能
        3.3.5 分散相对PP/CNT微孔发泡行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壁碳纳米管对聚丙烯复合材料微孔注塑发泡行为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2.3 配方设计
        4.2.4 试样制备
        4.2.5 结构与性能表征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熔体流动性能
        4.3.2 热稳定性
        4.3.3 微观结构
        4.3.4 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相增强体聚丙烯复合材料微孔注塑发泡行为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料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2.3 配方设计
        5.2.4 GB表面改性处理
        5.2.5 试样制备
        5.2.6 结构与性能表征
    5.3 试样结果与讨论
        5.3.1 熔体流动性能
        5.3.2 热稳定性
        5.3.3 微观结构
        5.3.4 力学性能
        5.3.5 红外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本人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串级催化溶液聚合定制梳状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2.1.1 共混型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
        2.1.1.1 机械共混型
        2.1.1.2 动态硫化橡胶
        2.1.2 反应器型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
        2.1.3 共聚型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
        2.1.3.1 乙烯/α-烯烃共聚物POE
        2.1.3.2 丙烯基热塑性弹性体
        2.1.3.3 烯烃嵌段共聚物
        2.1.4 其它新型结构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
        2.1.4.1 活性聚合制备的嵌段共聚物
        2.1.4.2 立构嵌段聚丙烯弹性体
        2.1.4.3 链行走法制备的聚烯烃弹性体
        2.1.4.4 接枝型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
    2.2 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
        2.2.1 Phillips催化剂
        2.2.2 Ziegler-Natta催化剂
        2.2.3 茂金属催化剂
        2.2.4 后茂催化剂
        2.2.5 合成聚烯烃大单体的催化剂
    2.3 聚乙烯生产工艺
        2.3.1 气相聚合工艺
        2.3.2 淤浆聚合工艺
        2.3.3 溶液聚合工艺
    2.4 串级催化制备聚烯烃材料
        2.4.1 基于齐聚催化剂的串级催化体系
        2.4.2 基于长链α-烯烃催化剂的串级催化体系
        2.4.3 基于负载化的串级催化体系
        2.4.4 基于双核催化剂的串级催化体系
    2.5 本论文选题思想和主要内容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聚乙烯大单体的合成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实验原料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2.1 配体N-(3-叔丁基水杨醛)-环戊胺的合成
        3.2.2.2 催化剂PTFI的合成
        3.2.3 dMAO的制备
        3.2.4 常压聚合
        3.2.5 间歇高压聚合
        3.2.6 聚合物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均聚催化剂筛选
        3.3.1.1 催化剂1乙烯聚合
        3.3.1.2 催化剂2乙烯聚合
        3.3.1.3 催化剂3乙烯聚合
        3.3.2 不同条件下PTFI乙烯均聚研究
        3.3.2.1 低温下不同压力乙烯均聚
        3.3.2.2 高温下不同压力乙烯均聚
        3.3.2.3 高压下不同温度乙烯均聚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串级催化制备梳状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实验原料
        4.2.2 串级催化聚合
        4.2.3 间歇共聚实验
        4.2.4 聚合物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串级催化合成梳状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
        4.3.1.1 PTFI用量的影响
        4.3.1.2 预聚时间的影响
        4.3.1.3 1-辛烯进料浓度的影响
        4.3.1.4 不同聚乙烯大单体链长的影响
        4.3.2 梳状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分析
        4.3.2.1 溶剂分级
        4.3.2.2 核磁分析
        4.3.2.3 SSA热分析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梳状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流变特性和力学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实验原料
        5.2.2 聚合物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POE的流变性能研究
        5.3.2 CPOE的动态热机械性能研究
        5.3.3 CPOE的力学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PE大单体和聚烯烃弹性体共混物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
        6.2.1 实验原料
        6.2.2 PE大单体和聚烯烃弹性体共混
        6.2.2.1 熔融共混
        6.2.2.2 溶液共混
        6.2.3 CPOE熔融接枝
        6.2.4 聚合物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E大单体和POE共混研究
        6.3.2 PE大单体和OBC共混研究
        6.3.3 PE大单体和CPOE共混研究
        6.3.4 CPOE熔融接枝研究
    6.4 本章小结
    6.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双支化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和表征
    7.1 引言
    7.2 实验
        7.2.1 实验原料
        7.2.2 DPOE的合成
        7.2.3 聚合物表征
    7.3 结果与讨论
        7.3.1 DPOE的合成和结构分析
        7.3.2 DPOE的力学性能研究
    7.4 本章小结
    7.5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3)高熔融指数聚丙烯注塑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本课题主要任务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聚丙烯国内外供需状况
    2.2 聚丙烯国内消费结构
    2.3 高熔融指数聚丙烯国内外研发情况
        2.3.1 国外开发现状
        2.3.2 国内开发现状
    2.4 聚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2.5 聚丙烯给电子体的研究进展
    2.6 聚丙烯工艺的进展
    2.7 成核剂的应用研究
    2.8 高熔融指数注塑料的性能要求
        2.8.1 树脂对流动性的要求
        2.8.2 树脂对刚性的要求
        2.8.3 树脂对抗冲击强度的要求
        2.8.4 树脂对分子量分布的要求
        2.8.5 树脂对耐热性能的要求
    2.9 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
    2.10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
    3.1 工艺路线的对比分析
    3.2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催化剂
    3.3 对比分析两种外给电子体
    3.4 使用成核剂提高产品性能
    3.5 生产前小试试验
        3.5.1 试验原料
        3.5.2 聚合方法
        3.5.3 聚合物性能检测
        3.5.4 小试结果与讨论
    3.6 生产高熔融指数产品对造粒机的影响
    3.7 生产高熔融指数产品时的压缩机分离罐液位控制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牌号产品的生产过程
    4.1 装置概况
    4.2 国产化第二代环管丙烯工艺技术流程
    4.3 主要工艺参数控制
        4.3.1 反应温度的控制
        4.3.2 反应器内浆液密度的控制
        4.3.3 反应器压力的控制
        4.3.4 反应氢气加入浓度的控制
    4.4 原料及三剂性质
        4.4.1 丙烯原料的质量指标
        4.4.2 氢气原料质量指标
        4.4.3 主催化剂的性质、规格
        4.4.4 外给电子体的性能指标
    4.5 生产方案调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4.5.1 牌号V30G转产PPH-MM45-S方案
        4.5.2 牌号PPH-FH08转产PPH-MM45-S方案
        4.5.3 牌号PPH-T03转产PPH-MM60-S方案
        4.5.4 牌号V30G转产PPH-MM60-S方案
    4.6 产品质量对比分析
    4.7 工业试用情况
第五章 生产研究小结
    5.1 氢气加入量和熔融指数的关系
    5.2 催化剂活性与熔融指数的关系
    5.3 产品的物理性能变化
    5.4 生产高熔融指数产品时PK301分液罐需加强排油
    5.5 造粒机根据熔融指数及时调整参数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聚丙烯釜内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聚丙烯催化剂的发展
        1.2.1 催化剂载体作用
        1.2.2 内给电子体的发展历程及其作用
        1.2.3 外给电子体的发展历程及其作用
    1.3 聚丙烯工业发展
    1.4 聚丙烯合金
        1.4.1 聚丙烯合金简介
        1.4.2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主要生产工艺
        1.4.2.1 Spheripol 工艺
        1.4.2.2 Catalloy 工艺
        1.4.2.3 多区循环反应器工艺
        1.4.2.4 Interloy 工艺
        1.4.2.5 MRG 工艺
        1.4.2.6 Borstar 工艺
        1.4.2.7 Hypol 工艺
        1.4.2.8 Unipol 工艺
        1.4.2.9 Novolene 气相法工艺
        1.4.2.10 Innovene 气相法工艺和 Chisso 工艺
        1.4.2.11 Sumitomo 工艺
        1.4.3 聚丙烯釜内合金催化剂
        1.4.3.1 Ziegler-Natta 催化剂
        1.4.3.1.1 Ziegler-Natta 钒系催化剂
        1.4.3.1.2 Ziegler-Natta 钛系催化剂
        1.4.3.1.3 复合载体催化剂
        1.4.3.2 茂金属催化剂
        1.4.3.3 复合催化剂
        1.4.3.4 新一代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
    1.5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形态结构及组成
    1.6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颗粒形态及其形成机理
    1.7 聚丙烯合金的增韧机理
    1.8 聚丙烯合金的结构性能
    1.9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方法
    2.1 原料及来源
    2.2 分析仪器与设备
    2.3 分析测试条件及标准
    2.4 Ziegler-Natta 催化剂的制备
        2.4.1 类球形催化剂的制备
        2.4.2 球型载体的制备
        2.4.3 球型催化剂的制备
    2.5 聚合反应
        2.5.1 本体-气相工艺聚合装置
        2.5.2 均聚聚丙烯的制备
        2.5.3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制备
    2.6 聚合物分级
        2.6.1 聚丙烯等规度的测定
        2.6.2 聚丙烯合金中橡胶相含量测定
        2.6.3 升温溶解分级(TRDF)
        2.6.4 聚丙烯合金温度分级
    2.7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2.7.1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GPC)
        2.7.2 磁共振碳谱(13C-NMR)
        2.7.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2.7.4 热分析(DSC)
        2.7.5 动态力学分析(DMA)
        2.7.6 力学性能测定
        2.7.7 聚丙烯釜内合金颗粒形态及微结构形貌
        2.7.8 聚丙烯合金结晶形态
第三章 类球形 Ziegler-Natta 催化剂的制备及低熔融指数聚丙烯合 金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3.1 磷酸酯为内给电子体的类球形 Ziegler-Natta 催化剂制备
        3.1.1 磷酸酯内给电子体与载体及四氯化钛作用机理
        3.1.2 磷酸酯内给电子体对催化剂聚合活性的影响
    3.2 类球形 Ziegler-Natta 催化剂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制备
        3.2.1 低熔融指数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制备
    3.3 类球形催化剂制备聚丙烯合金结构和性能表征
        3.3.1 聚丙烯合金的颗粒形态
        3.3.2 聚丙烯合金的13C-NMR 分析
        3.3.3 聚丙烯合金的红外光谱分析
        3.3.4 聚丙烯合金样品变温红外研究
    3.4 聚丙烯力学性能
    3.5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形态
        3.5.1 聚丙烯合金模压样品表面相形态
        3.5.2 聚丙烯合金模压样品脆断表面相形态
        3.5.3 聚丙烯合金模压样品冲击断裂过程的相形态
        3.5.4 聚丙烯合金溶液铸膜相形态
    3.6 聚丙烯合金的流变行为和动态力学行为
        3.6.1 聚丙烯合金的流变学行为
        3.6.2 聚丙烯合金的动态力学行为
    3.7 聚丙烯釜内合金结晶行为研究
        3.7.1 聚丙烯合金的 DSC 表征
        3.7.2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光学显微镜表征
        3.7.3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 X 射线衍射表征
    3.8 聚丙烯合金样品分级研究
        3.8.1 聚丙烯合金分级样品的红外分析
        3.8.2 合金各级分的 DSC 研究
        3.8.3 聚丙烯合金和其分级样品的序列分布
        3.8.4 聚丙烯合金和其分级样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3.9 小结
第四章 球型催化剂制备高融熔指数聚丙烯合金研究
    4.1 球型载体催化剂制备及形态
    4.2 聚合条件对聚丙烯合金熔融指数影响
        4.2.1 氢气分压对均聚聚丙烯融指数的影响
        4.2.2 本体聚合条件对聚丙烯合金融指数的影响
        4.2.3 气相共聚条件对熔融指数的影响
    4.3 聚丙烯釜内合金中乙丙橡胶含量的调节
        4.3.1 聚合时间对乙丙橡胶含量的影响
        4.3.2 乙丙混合气压力对乙丙橡胶含量的影响
    4.4 聚丙烯合金的结构分析
        4.4.1 聚丙烯合金的13C-NMR 分析
        4.4.2 聚丙烯合金的 GPC 分析
        4.4.3 合金的结晶动力学
        4.4.4 聚丙烯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
    4.5 聚丙烯合金力学性能
    4.6 球型聚丙烯合金颗粒形态结构
    4.7 聚丙烯合金结晶形态
    4.8 聚丙烯釜内合金分级
        4.8.1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分级处理
        4.8.2 聚丙烯釜内合金不同级分的 DSC 谱图分析
        4.8.3 聚丙烯釜内合金不同级分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4.9 小结
第五章 球型 ZIEGLER-NATTA 催化剂及聚丙烯合金中试及其制品应用
    5.1 实验部分
        5.1.1 球型催化剂中试设备
        5.1.2 球型载体中试制备
        5.1.3 球型催化剂中试制备
    5.2 中试聚合工艺流程
    5.3 催化剂性能及指标
    5.4 中试工艺条件及控制指标
    5.5 中试产品性能表征
    5.6 中试产品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5.7 中试产品及其各组分含量核磁分析
    5.8 中试产品 3#及其各组分 DSC 分析
    5.9 中试产品 3#及其各组分的微观形态
    5.10 中试产品后加工
    5.11 小结
第六章 丙烯/1-丁烯合金的制备及表征
    6.1 实验部分
        6.1.1 试剂与仪器
        6.1.2 催化剂的制备
        6.1.3 丙烯/1-丁烯液相本体共聚合反应
    6.2 进料比与聚合活性
    6.3 丙烯/1-丁烯共聚物红外光谱分析
    6.4 丙烯/1-丁烯共聚物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6.5 丙烯/1-丁烯共聚物 DSC 分析
    6.6 丙烯/1-丁烯共聚物 GPC 分析
    6.7 丙烯/1-丁烯共聚物力学性能
    6.8 丙烯/1-丁烯共聚物偏光显微镜分析
    6.9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简历

(5)Zn/Mg/Al-LDHs/神府煤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煤的结构
        1.2.1 煤的孔结构
        1.2.2 煤的化学及物理结构
        1.2.3 煤的氧化反应研究
        1.2.4 煤基材料研究进展
    1.3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的结构性能及应用
        1.3.1 LDHs 的结构
        1.3.2 LDHs 的性能
        1.3.3 LDHs 的应用
        1.3.4 LDHs 的制备
    1.4 煤自燃防治
        1.4.1 煤自燃机理
        1.4.2 煤炭自燃预防材料研究
    1.5 复配阻燃技术
        1.5.1 复配阻燃技术
        1.5.2 煤基复配阻燃技术
        1.5.3 LDHs 复配阻燃技术研究
    1.6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神府煤的结构研究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 煤样的制备
    2.3 神府煤的性质分析
        2.3.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2.3.2 腐植酸的产率及级分分布的测定
        2.3.3 腐植酸的提取
        2.3.4 总酸性基、羧基和羟基含量的测定
        2.3.5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2.4 神府煤的结构表征
        2.4.1 FTIR 分析
        2.4.2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低温氧化处理对神府煤的基本性质的影响
        2.5.2 低温氧化处理对神府煤的腐植酸产率及分布的影响
        2.5.3 低温氧化处理对神府煤的化学结构的影响
        2.5.4 预处理对神府煤的孔隙结构及其分布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Zn/Mg/Al-LDHs 的制备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1.2 煤基腐植酸的制备
        3.1.3 LDHs 的制备
        3.1.4 结构与性能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金属离子比例对 Zn/Mg/Al-CO3-LDHs 结构的影响
        3.2.2 阴离子环境对 Zn/Mg/Al-LDHs 结构的影响
        3.2.3 强化方式对 Zn/Mg/Al-CO3-LDHs 结构的影响
        3.2.4 影响 Zn/Mg/Al-LDHs 热性能的因素
    3.3 本章小结
4 Zn/Mg/Al-LDHs/神府煤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1.2 样品的制备
        4.1.3 结构及性能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煤盐比对 CLCs 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4.2.2 金属离子比例对 CLCs 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4.2.3 晶化 pH 对 CLCs 结构的影响
        4.2.4 脱灰处理对 CLCs 结构的影响
        4.2.5 氧化温度对 CLCs 结构的影响
        4.2.6 CLCs 的结构调控机理
    4.3 本章小结
5 CLCs 的热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5.1.2 Zn/Mg/Al-LDHs 的制备
        5.1.3 Zn/Mg/Al-LDHs/神府煤复合材料的制备
        5.1.4 神府煤与 Zn/Mg/Al-LDHs 复配材料的制备
        5.1.5 结构及性能表征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神府煤自燃特征温度的测定
        5.2.2 CLCs 热性能的影响因素
        5.2.3 SFC-LDHs 复配材料的热性能
        5.2.4 OSFC-LDHs 复配材料的热性能
        5.2.5 CLCs 的自修复性能
        5.2.6 LDHs 及 CLCs 的预防煤自燃机理
    5.3 本章小结
6 CLCs 在 EVA 阻燃材料中的应用
    6.1 实验部分
        6.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6.1.2 LDHs 及 CLCs 的制备
        6.1.3 CLCs/EVA 复合材料制备
        6.1.4 结构及性能表征
    6.2 结果与讨论
        6.2.1 CLCs 填充量对 CLCs/EVA 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6.2.2 SFC 与 LDHs 的协同阻燃作用
        6.2.3 填充量对 CLCs/EVA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创新点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聚碳酸酯回收料的增韧及阻燃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碳酸酯的结构及性能特点
        1.2.1 力学性能
        1.2.2 耐老化和燃烧性能
        1.2.3 耐化学试剂和耐腐蚀性能
        1.2.4 热性能
        1.2.5 光学性能
        1.2.6 电性能
        1.2.7 相容性
        1.2.8 流动性
    1.3 聚碳酸酯的循环利用技术
        1.3.1 聚碳酸酯的回收
        1.3.1.1 化学法
        1.3.1.2 熔体过滤法
        1.3.1.3 机械分离法
        1.3.1.4 超声波法
        1.3.1.5 沉淀法
        1.3.2 聚碳酸酯的循环利用
        1.3.2.1 降解成单体
        1.3.2.2 直接利用
        1.3.2.3 利用扩链剂
        1.3.2.4 纳米改性
    1.4 聚碳酸酯改性研究进展
        1.4.1 聚碳酸酯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1.4.1.1 核-壳结构聚合物改性聚碳酸酯
        1.4.1.2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共混改性聚碳酸酯
        1.4.1.3 聚烯烃共混改性聚碳酸酯
        1.4.1.4 热塑性弹性体共混改性聚碳酸酯
        1.4.2 聚碳酸酯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1.4.2.1 硅系阻燃剂阻燃改性聚碳酸酯
        1.4.2.2 芳香族磺酸盐阻燃改性聚碳酸酯
        1.4.2.3 磷系阻燃剂阻燃改性聚碳酸酯
        1.4.2.4 磷-氮系阻燃剂阻燃改性聚碳酸酯
        1.4.2.5 硼系阻燃剂阻燃改性聚碳酸酯
        1.4.2.6 无机纳米阻燃改性聚碳酸酯
        1.4.3 透明聚碳酸酯共混合金研究进展
        1.4.4 其它树脂共混改性聚碳酸酯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核-壳"结构硅橡胶增韧阻燃聚碳酸酯回收料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样品制备
        2.2.2.1 制备工艺流程
        2.2.2.2 原料预处理
        2.2.2.3 双螺杆共混挤出
        2.2.2.4 注塑成型
        2.2.3 性能测试
        2.2.3.1 力学性能
        2.2.3.2 阻燃性能
        2.2.3.3 扫描电镜
        2.2.3.4 热失重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C/MSi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2.3.1.1 未增容PC/MSi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2.3.1.2 增容后PC/MSi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2.3.1.3 增韧机理
        2.3.2 PC/MSiS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
        2.3.2.1 未增容PC/MSiS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
        2.3.2.2 增容后PC/MSiS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
        2.3.3 PC/MSiS共混物的亚微相态观察
        2.3.4 PC/MSiS共混物的热失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苯乙烯增韧增强透明聚碳酸酯回收料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样品制备
        3.2.2.1 制备工艺流程
        3.2.2.2 原料预处理
        3.2.2.3 双螺杆共混挤出
        3.2.2.4 注塑成型
        3.2.3 性能测试
        3.2.3.1 光学性能
        3.2.3.2 力学性能
        3.2.3.3 差热扫描分析
        3.2.3.4 热失重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C/PS共混体系的光学性能
        3.3.1.1 未增容PC/PS共混体系的光学性能
        3.3.1.2 增容后PC/PS共混体系的光学性能
        3.3.2 PC/P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3.3.2.1 未增容PC/P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3.3.2.2 增容后PC/P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3.3.3 PC/PS共混物的差热扫描分析
        3.3.4 PC/PS共混物的热失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7)低指数聚苯乙烯产品工艺研究及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聚苯乙烯生产工艺路线
        1.1.1 苯乙烯本体聚合工艺
        1.1.2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工艺
    1.2 国内外聚苯乙烯供需状况
        1.2.1 世界聚苯乙烯需求现状
        1.2.2 国内聚苯乙烯需求现状
        1.2.3 未来需求发展分析
第二章 低指数聚苯乙烯的制备
    2.1 工艺流程选择
        2.1.1 原料-聚合单元流程
        2.1.2 造粒系统流程
        2.1.3 风送系统流程
        2.1.4 导热油系统流程
    2.2 引发剂选择
    2.3 工艺配方研究
    2.4 聚合反应温度模式试验
    2.5 工业试生产参数摸索
        2.5.1 基础参数的确定
        2.5.2 GPPS-202D 试生产参数的确定
        2.5.3 GPPS-201D 试生产参数的确定
第三章 产品质量及能耗、物耗情况
    3.1 产品质量情况
        3.1.1 GPPS-202D 产品质量
        3.1.2 GPPS-201D 产品质量
    3.2 物耗、能耗情况
        3.2.1 GPPS-202D 物耗、能耗标定结果
        3.2.2 GPPS-201D 物耗、能耗标定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详细摘要

(8)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的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聚丙烯工业简介
        1.1.2 聚丙烯工业现状
        1.1.3 聚丙烯工业面临的挑战
    1.2 聚丙烯工艺及催化剂的发展
        1.2.1 溶剂法工艺
        1.2.2 溶液法工艺
        1.2.3 本体法工艺
        1.2.4 气相法工艺
        1.2.5 聚丙烯催化剂技术的发展
    1.3 丙烯聚合过程模型化
        1.3.1 微观动力学模型
        1.3.2 中间物理传输模型
        1.3.3 宏观反应器模型
    1.4 丙烯聚合先进控制技术
        1.4.1 聚丙烯控制与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1.4.2 对丙烯聚合实施先进控制的目标
        1.4.3 丙烯聚合过程的先进控制思路
    1.5 聚合过程模拟软件
        1.5.1 Polymer Plus
        1.5.2 Polyred和Polysim
        1.5.3 PRO/Ⅱ
        1.5.4 Polypro
    1.6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
第二章 丙烯聚合的机理分析及相关物性计算
    2.1 引言
    2.2 丙烯聚合过程的机理分析
        2.2.1 丙烯均聚反应机理
        2.2.2 乙烯丙烯共聚反应机理
    2.3 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
        2.3.1 丙烯均聚动力学
        2.3.2 乙烯丙烯共聚动力学
    2.4 聚合过程相关物性计算
        2.4.1 热力学物性计算
        2.4.2 液体密度的物性计算
        2.4.3 传质过程的物性计算
        2.4.4 聚丙烯基础物性数据
    2.5 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5.1 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5.2 聚合单体浓度和氢调作用的影响
        2.5.3 聚合温度和时间对聚合过程的影响
    2.6 小结
第三章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的稳态建模与仿真
    3.1 引言
    3.2 聚丙烯生产工艺流程
    3.3 Spheripol工艺过程
    3.4 丙烯聚合过程模型化
        3.4.1 丙烯聚合动力学
        3.4.2 基元反应方程
    3.5 丙烯聚合过程的稳态数学模型
    3.6 模型求解与计算结果分析
        3.6.1 仿真数据与工艺参数
        3.6.2 仿真过程描述与流程图
        3.6.3 反应器稳态仿真结果及分析
    3.7 小结
    符号说明:
第四章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的动态建模与仿真
    4.1 引言
    4.2 Spheripol工艺过程机理分析
    4.3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4.3.1 模型假设
        4.3.2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的动态模型
        4.3.3 熔融指数的在线计算
    4.4 模型的有限元正交配置法求解
        4.4.1 正交配置法简介
        4.4.2 有限元正交配置法离散化聚合过程数学模型
        4.4.3 数学模型求解
    4.5 聚丙烯反应器的仿真模拟
        4.5.1 丙烯的进料温度变化对反应器系统的影响
        4.5.2 冷却水的温度及流量变化对反应器系统的影响
        4.5.3 反应器传热系数的变化对反应器系统的影响
        4.5.4 氢气进料速率对反应器系统的影响
    4.6 总结
    符号说明: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的创新点和结论
    5.2 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附录

(9)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产物应用及热解机理和动力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废轮胎回收利用技术
    1.3 废轮胎热解研究综述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试验
    2.1 概述
    2.2 本文的连续式回转窑中试热解装置
    2.3 热解工况及热解产物产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废轮胎连续式回转窑中试热解气分析
    3.1 概述
    3.2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3.3 热解气FT-IR定性分析
    3.4 热解气GC-MS定性与半定量分析
    3.5 热解气组分定量分析
    3.6 热解气平均分子量及热解热平衡分析
    3.7 废轮胎中S元素在热解产物中的分布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废轮胎连续式回转窑中试热解炭特性及替代商用炭黑的应用研究
    4.1 概述
    4.2 热解装置与实验样品
    4.3 热解炭与商用炭黑孔隙特性分析
    4.4 热解炭与商用炭黑扫描电镜(SEM)形貌分析
    4.5 热解炭与商用炭黑FT-IR分析
    4.6 热解炭与商用炭黑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4.7 热解炭与商用炭黑X射线能谱(EDAX)分析
    4.8 热解炭与商用炭黑X射线衍射(XRD)分析
    4.9 热解炭和商用炭黑原子径向分布函数(RDF)分析
    4.10 热解炭代替商用炭黑的可行性分析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废轮胎连续式回转窑中试热解炭酸碱清洗实验研究
    5.1 概述
    5.2 酸碱清洗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5.3 清洗后热解炭工业与元素分析
    5.4 清洗后热解炭X射线能谱(EDAX)与X射线衍射(XRD)分析
    5.5 热解炭酸碱清洗中的化学反应
    5.6 清洗处理对热解炭孔隙特性的影响
    5.7 清洗处理对热解炭微观形貌的影响
    5.8 清洗处理对热解炭微观结构的影响
    5.9 清洗处理经济性分析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废轮胎连续式回转窑中试热解炭作为吸附剂的应用研究
    6.1 概述
    6.2 热解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特性
    6.3 热解炭水蒸汽活化实验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油的应用研究
    7.1 概述
    7.2 热解油燃烧动力学特性分析
    7.3 热解油炉内燃烧试验研究
    7.4 热解油重质馏分焦化实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TG/DTG/DTA/FT-IR实验的单胶体及轮胎热解机理和动力学模型研究
    8.1 概述
    8.2 实验样品与实验方法
    8.3 热分析动力学模型讨论
    8.4 NR的热解
    8.5 IR的热解
    8.6 BR的热解
    8.7 SBR的热解
    8.8 轮胎的热解
    8.9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9.1 全文工作和结论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大庆ABS装置改造技术方案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ABS树脂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
2.1 世界ABS贸易状况概述
2.2 ABS树脂应用领域
2.3 我国ABS树脂进出口情况
    2.3.1 中国大陆
    2.3.2 台湾地区
2.4 世界ABS树脂进出口状况分析
    2.4.1 出口状况分析
    2.4.2 进口状况分析
2.5 未来世界ABS树脂发展趋势及预测 第三章 大庆ABS装置改造方案的制定
3.1 大庆ABS装置改造的理由
3.2 ABS装置改造方案的制定原则
3.3 大庆ABS装置改造的有利条件
3.4 大庆ABS装置改造规模及产品方案
    3.4.1 改造规模的确定
    3.4.2 产品方案 第四章 大庆ABS装置改造技术方案
4.1 ABS装置工艺技术路线
    4.1.1 国外工艺技术路线
    4.1.2 国内工艺技术路线
4.2 ABS新技术发展状况
    4.2.1 ABS技术进展
    4.2.2 ABS新产品的开发
4.3 ABS技术水平分析
4.4 工艺技术的选择
    4.4.1 工艺技术的选择
    4.4.2 工艺技术方案
4.5 ABS合成反应机理
4.6 工艺流程叙述
    4.6.1 ABS粉料单元
    4.6.2 SAN单元
4.7 改造前后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4.8 ABS装置改造的技术方案
    4.8.1 小粒径PB胶乳聚合技术
    4.8.2 PB附聚技术
    4.8.3 高胶接枝聚合技术
    4.8.4 掺混造粒
    4.8.5 工业化试生产
4.9 改造前后原材料、燃料
    4.9.1 原料规格
    4.9.2 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来源
    4.9.3 原料消耗
    4.9.4 燃料供应
4.10 改造前后产品质量
4.11 改造前后能耗
    4.11.1 能耗分析
    4.11.2 节能、节水措施 第五章 ABS装置改造后运行情况及技术方案综合评价
5.1 大庆ABS装置改造后运行情况
5.2 大庆ABS装置改造后技术方案综合评价
    5.2.1 工艺技术评价
    5.2.2 生产运行情况评价
    5.2.3 经济评价
    5.2.4 产品竞争力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中文详细摘要

四、通用级聚苯乙烯装置脱灰造粒系统的速度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物理发泡行为的研究[D]. 袁洪跃. 郑州大学, 2019(02)
  • [2]串级催化溶液聚合定制梳状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D]. 张凯伦. 浙江大学, 2019(03)
  • [3]高熔融指数聚丙烯注塑料的研制[D]. 郝永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4]聚丙烯釜内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春雨. 吉林大学, 2014(03)
  • [5]Zn/Mg/Al-LDHs/神府煤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D]. 刘博. 西安科技大学, 2014(12)
  • [6]基于聚碳酸酯回收料的增韧及阻燃改性研究[D]. 陈剑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1)
  • [7]低指数聚苯乙烯产品工艺研究及开发[D]. 刘均. 大庆石油学院, 2008(04)
  • [8]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的建模研究[D]. 李双彬. 浙江大学, 2007(06)
  • [9]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产物应用及热解机理和动力学模型研究[D]. 闫大海. 浙江大学, 2006(01)
  • [10]大庆ABS装置改造技术方案及综合评价[D]. 徐永宁. 大庆石油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通用聚苯乙烯装置脱灰造粒系统的速度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