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一课

创业教育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一课

一、创业教育是毕业生工作的重要一课(论文文献综述)

王锐杰[1](2021)在《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对大型机械制造加工类企业的薪酬绩效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该类企业薪酬绩效管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从内外部薪酬绩效水平调查来看,其仍需通过内部薪酬绩效的完善与优化,提升整体管控水平,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期待本次研究能够为大型机械制造加工类企业的薪酬绩效管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宓现义[2](2021)在《就业创业观视野下大学生素质提升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群体综合素质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息息相关。加强政治信仰教育,塑造大学生高尚理想人格;夯实专业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动力;加大智慧网络教育,为大学生在校园学习开辟新途径,是高校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策略。

李文俊[3](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和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劳动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劳动实践,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新时代劳动观,既有利于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因此,加强大学生劳动观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增强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科学化水平,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以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研究,着力回应当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该部分在阐释劳动、劳动观、新时代劳动观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时代意义,即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奋斗幸福观。第二,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理论基础及思想来源进行了深入挖掘。该部分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包括劳动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作用,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观培养理论基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劳动思想,包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四个尊重”的方针,“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荣辱观,“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归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劳动的思想,包括“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勤劳风尚,“宁俭勿奢”的节俭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夙夜在公”的奉献品质。第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经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代三个历史时期。历史经验表明,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必须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充分发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育人作用,劳动观培养需要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第四,运用实证调查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劳动价值认知趋向功利化、劳动态度倾向消极化、艰苦奋斗和创新的劳动精神缺失、诚信和生态劳动理念欠缺等问题。导致当代大学生劳动观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高校忽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家庭劳动观培养普遍缺失、受到社会不公正劳动分配现象的影响。第五,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和内容。为使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认知,热爱劳动的情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诚实、守法、生态的劳动信念,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内容应为马克思主义劳动基本理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教育、劳模精神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生态劳动理念教育。第六,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对策。一是坚持发挥课堂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劳动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作用,挖掘专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资源,增强就业、创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功能;二是重视以劳动实践教育助推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创新劳动实践教学,积极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教育,注重生产劳动实践教育,拓展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三是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文化环境,打造崇尚劳动的网络文化环境,优化校园劳动文化环境,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文化环境;四是完善劳动观培养的制度保障。确立劳动观培养的物质保障机制,健全劳动观培养的高校管理制度,完善协同育人的劳动观培养机制。总之,本文力求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借鉴。

郭凯頔[4](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下校友助力大学生阶段性职业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面对逐渐增长的就业压力,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成长成才,作为学生工作者必须引导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特色,不断挖掘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校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资源,是助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契机。本文通过调查探究了校友资源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现状,并根据处在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

魏饴[5](2020)在《基于一流人才培养的大学办学核心要素与策略》文中指出在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从全球视野、高等教育学的角度,联系全国正在推进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客观深入地阐释了基于一流人才培养的大学办学的核心要素与策略,即突出内涵发展,坚持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其中,特色是学校的名片或牌子,是所有大学的共同办学追求,必须从小处着手抓起。

刘超辉[6](2020)在《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M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民办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服务为研究对象,以M学院为研究样本,以归纳就业服务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剖析为主要内容,以给出解决就业服务问题的建议为研究目标,力争能为民办独立学院的招生与就业决策提供智识贡献。“就业乃民生之本,民生乃政府工作之本”,就业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施政的重点领域。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总体就业问题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群体的高教育程度,该问题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影响因素复杂,既要靠政府政策和财政项目工程支持,又要靠高校良好的就业组织管理,同时还离不开毕业生本人的努力,更离不开社会人才交流市场的平台服务,这是各要素间功能互促互增的系统。在办学体制多元化政策背景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获得快速发展且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9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1),2017年我国民办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75.37万人,在校生数628.46万人,毕业生人数为163.16万人;2018年我国民办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为183.94万人,在校生数为649.60万人,毕业生人数为166.2万人,创历年来最高,加上历年离校显性未就业和潜在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据会更大。独立学院虽然是民办普通本科院校,但由于其民办性质和录取批次靠后的身份,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正所谓“出口畅,进口才会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招生,也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进一步影响独立学院办学的社会评价。因此,研究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既是社会总体就业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独立学院办学研究的关键环节。独立学院自身的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及工作方式受制于学院管理体制,一般在母体学校指导下开展,就业服务形式比较单一,且有一定被动性,这与其民办性质和学生差异性大基础上的多元化需求不相符,独立学院应该立足于办学性质和学生实际情况,完善就业服务组织管理部门设置,优化服务项目,提供有针对性且灵活的就业服务,真正成为多方就业供给与需求信息交互的就业服务平台,成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有力组织者。本研究以河南省M独立学院为个案,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以问题--原因--对策三段式逻辑展开研究。研究认为M学院存在就业服务提供碎片化、学校就业服务组织不力、合作办学方被动就业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就业服务的统筹力度不够、学校重招生轻就业治校思路、办学方以利益为导向降低治校成本、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等。最后,提出完善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建议。从宏观层面上讲,政府应该强化就业服务提供的系统性,从微观层面上讲,学校应该从就业服务机构完善、就业服务教育全过程提供、就业服务组织有力等方面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同时强化办学方、学院和母体学校之间的合作力度,优化服务职能结构,以求达到分工施责,形成合力的服务供给效果。

仇慧[7](2020)在《高邮市村干部创业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村干部承担着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维护农村基层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村基层群众的责任,对整个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村干部是基层最有力的宣传者、推动者和落实者。但村干部创新创业的比例和富民成效还有待引导、提升,特别是在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还不足,还需进一步研究相关鼓励激励对策。本文以高邮市村干部创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在对村干部创业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创业政策衡量框架理论,分析了高邮市政府扶持村干部创业的主要做法、意义和成效,村干部创业群体的基本特征、创业的基本模式,以及存在问题,并从政府职能视角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完善高邮市优化政府职能扶持村干部创业的可行路径。希望能为其他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农村地区,在引导村干部创业富民、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介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创业政策衡量框架理论。第三章介绍高邮市村干部创业现状,包括高邮市政府扶持村干部创业的主要做法、意义和成效,以及村干部创业群体的基本特征、创业的基本模式等。第四章分析高邮市村干部创业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职能视角进行原因分析。第五章提出高邮市优化政府职能扶持村干部创业的对策建议。最后,在结论中指出,应通过组织推动、政策扶持,树立鼓励村干部创业富民的鲜明导向。一要完善高邮市村干部创业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简化创业审批程序,实行县乡联动扶持;二要树立高邮市村干部创业富民导向,加强村干部创业富民宣传力度,建立村干部创业鼓励激励机制,完善村干部创业富民工作机制;三要健全高邮市村干部创业扶持保障体系,完善风险保障机制,优化农村产业基础,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四要加强高邮市村干部创业能力培养,双向培养创业人才,引导树立创业理念,培养经营管理能力,建立创业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激发全市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增强创业富民效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陈艳霞[8](2019)在《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研究 ——以莫纳什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专业形式、整合形式和实践形式三种创新创业教育类型组成。莫纳什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莫纳什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强调技术创新”以及“关注社会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培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才”的理念引导下,建立了由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组成的灵活的教育体系,其中,顶石课程和服务性学习实践活动的特色尤为明显。企业将其面临的真实问题带到顶石课程的课堂上,由大学组织学生解决问题,在行动学习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学习创新创业技能,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服务性学习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以跨学科团队的形式入驻企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为企业完成既定项目,不仅应用了专业知识,锻炼了创新创业能力,还提升了跨学科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在实践过程中,莫纳什大学特别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细化和落实,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来突出问题导向教学,以多元主体参与评估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构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效较为显着,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借鉴。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我国应注重教育目标的细化和落实、强化顶石课程的设计和完善、抓好服务性学习环节的开展和推广,以此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成效。

骆语辰,侯鑫[9](2019)在《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问题与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没有构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导致了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诸多潜在性问题和隐形弊端。以西部地区某综合性大学为例,从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现状出发,通过多元化的视角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吴蓉蓉[10](2018)在《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优秀运动员安置方式发生转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这些现状使得体育高职院校的运动员学生就业压力倍增。因此,做好在校运动员学生的就业服务管理工作是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缓解体育高职院校运动员就业困境的关键。然而,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自身存在社会服务意识不强、开放度不够、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本文尝试运用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结合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分析当前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政府、高职院校、用人单位、运动员自身多个角度出发,提出树立就业服务新理念、丰富就业服务课程体系、健全就业服务相关机制、保障运动员专项资金等对策,优化资源配置,调动社会多方参与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就业服务的发展。

二、创业教育是毕业生工作的重要一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业教育是毕业生工作的重要一课(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方法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员工薪酬绩效满意度的整体调查结果
    ●影响员工内部薪酬绩效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影响员工外部薪酬绩效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结论

(2)就业创业观视野下大学生素质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政治信仰教育,塑造大学生高尚的理想人格
二、夯实专业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动力
三、加强智慧网络教育,开辟大学生校园学习新路径

(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1 理论联系实际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调查研究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相关概念界定
    2.1 劳动的内涵
        2.1.1 劳动的基本含义
        2.1.2 劳动的特征
        2.1.3 劳动的作用
    2.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界定
        2.2.1 劳动观的基本含义
        2.2.2 新时代劳动观的基本内涵
        2.2.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含义
    2.3 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时代价值
        2.3.1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3.2 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3.3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奋斗幸福观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理论基础及思想来源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
        3.1.1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3.1.2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
        3.1.3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1.4 倡导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劳动态度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劳动思想
        3.2.1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思想
        3.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3.2.3 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
        3.2.4 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荣辱观
        3.2.5 倡导“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劳动的思想
        3.3.1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3.3.2 “宁俭勿奢”
        3.3.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3.4 “夙夜在公”
第4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
        4.1.1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4.1.2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4.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4.2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经验
        4.2.1 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4.2.2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4.2.3 充分发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育人作用
        4.2.4 劳动观培养需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现状分析
    5.1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主流积极向上
        5.1.1 具有正确的劳动认知
        5.1.2 热爱劳动
        5.1.3 具有积极的劳动精神
        5.1.4 劳动信念坚定
    5.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
        5.2.1 劳动价值认知趋向功利化
        5.2.2 劳动态度倾向消极化
        5.2.3 艰苦奋斗及创新劳动精神缺失
        5.2.4 诚信与生态劳动理念欠缺
    5.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高校忽视大学生劳动培养
        5.3.2 家庭劳动观培养普遍缺失
        5.3.3 受到社会不公正劳动分配现象的影响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与内容
    6.1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
        6.1.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6.1.2 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相结合
        6.1.3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6.1.4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6.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内容
        6.2.1 马克思主义劳动基本理论教育
        6.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教育
        6.2.3 劳模精神教育
        6.2.4 创新创业教育
        6.2.5 劳动法律法规教育
        6.2.6 生态劳动理念教育
第7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对策
    7.1 发挥课堂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7.1.1 发挥劳动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7.1.2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作用
        7.1.3 挖掘专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资源
        7.1.4 增强就业及创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功能
    7.2 以劳动实践教育助推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7.2.1 创新劳动实践教学
        7.2.2 积极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教育
        7.2.3 注重生产劳动实践教育
        7.2.4 拓展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
    7.3 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
        7.3.1 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文化环境
        7.3.2 打造崇尚劳动的网络文化环境
        7.3.3 优化校园劳动文化环境
        7.3.4 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文化环境
    7.4 完善劳动观培养的制度保障
        7.4.1 确立劳动观培养的物质保障机制
        7.4.2 健全劳动观培养的高校管理制度
        7.4.3 完善协同育人的劳动观培养机制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思想政治教育下校友助力大学生阶段性职业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校友资源助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必要性
    1.校友资源拥有特殊的情感优势
    2.校友资源影响大学生职业规划选择
    3.校友资源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二、大学生阶段性职业规划面临现状
    1.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有所欠缺
    2.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不清晰
    3.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类课程接受度不够
二、思政视角下校友助力大学生阶段性职业规划路径
    1.新生适应阶段——校友宣讲助力习惯养成教育
    2.职业观培养阶段——校友导师计划助力职业观培养
    3.发展方向选择阶段——校企合作助力职业技能提升
    4.就业创业实践阶段——校友企业招聘助力就业实践
三、结语

(5)基于一流人才培养的大学办学核心要素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求最大,但求最优:贵在突出内涵发展
二、坚持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
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
    (一)做强“人无我有”,以错位竞争求特色
    (二)弘扬“人有我优”,努力强化比较优势
    (三)聚焦“人优我强”,集中做大“我”的特色

(6)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M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境外研究现状
        (三)现有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独立学院
        (二)公共就业服务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
    二、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脉络及主要内容
        (二)公共产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现状
    一、M学院的概况
        (一)M学院简介
        (二)M学院特性
        (三)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概况
    二、M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设计
        (一)问卷设计思路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三、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M学院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二)学生对学院组织就业服务的满意度
        (三)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
        (四)学生就业服务需求的特征与结构分析
        (五)学生对办学方就业服务供给的满意度调查
第三章 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就业服务提供碎片化
        (一)制度保障不健全且缺乏有效监管
        (二)大学生就业扶助专项资金缺位
        (三)缺乏对大学生就业信息有效整合
    二、学院就业服务管理粗略化
        (一)就业服务范围狭窄
        (二)专职服务人员严重缺乏
        (三)就业服务机构功能弱化
        (四)毕业生实习流于形式
        (五)就业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六)对学生就业认知教育不够
    三、办学方就业服务主体意识缺失
        (一)报业集团的就业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到位
        (二)母体学校对学院的就业工作重视度不够
    四、用人单位参与就业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一)用人单位与M学院合作的愿望不强
        (二)M学院毕业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五、毕业生主动参与就业的意识不强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自我意识强
        (二)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低
第四章 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就业服务供给的统筹力度不够
        (一)就业扶持资金未得到落实
        (二)大学生就业环境亟待改善
    二、就业教育实效性弱
        (一)就业教育严重不足
        (二)突击性教育现象突出
        (三)就业教育内容的错误偏向
    三、办学方重招生轻就业
        (一)就业政策与资金明显不足
        (二)办公条件亟待改善
    四、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主体意识不强
        (一)用人单位的平台供给缺位
        (二)用人单位就业反馈时效性差
    五、毕业生受家庭环境影响较深
        (一)自我为中心意识强
        (二)家庭期望值太高
第五章 完善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就业服务体系的系统性
        (一)建立健全政策落实和制度保障
        (二)搭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
    二、加大办学方就业服务供给的参与度
        (一)报业集团应对就业服务足够的重视
        (二)母体学校应加大对M学院的帮扶力度
    三、构建科学的就业准备教育体系
        (一)建立就业教育课程体系
        (二)完善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和专业队伍建设
        (三)规范实习制度并大力拓展实习基地
        (四)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服务
    四、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
        (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二)提高用人单位的参与度
    五、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一)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二)提高就业认知度和参与度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高邮市村干部创业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的述评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村干部
        2.1.2 村干部创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2 创业政策衡量框架理论
第3章 高邮市村干部创业现状
    3.1 高邮市政府扶持村干部创业的主要做法
        3.1.1 激励政策方面
        3.1.2 融资政策方面
        3.1.3 技术扶持方面
        3.1.4 保障机制方面
    3.2 高邮市政府扶持村干部创业的示范意义
        3.2.1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3.2.2 带动个人、家庭及周边群众增收
        3.2.3 示范经营农业新模式和新产品
        3.2.4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观光旅游业发展
    3.3 高邮市村干部创业群体的基本特征
        3.3.1 中青年村干部是创业的中坚力量
        3.3.2 男性村干部创业比例更高
        3.3.3 创业群体多为大中专学历
        3.3.4 产业基础好的区域创业者多
    3.4 高邮市村干部创业的基本模式
        3.4.1 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
        3.4.2 以个体经营为主
        3.4.3 以低投入、低产出为主
第4章 高邮市村干部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高邮市村干部创业存在的问题
        4.1.1 村干部创业的层次不高、体量不大
        4.1.2 村干部创业的带动影响力不足
        4.1.3 村干部抵御创业风险的能力不强
        4.1.4 政府未能充分保障村干部创业时间精力
        4.1.5 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完善
        4.1.6 政府对专业技能型村干部培养不足
    4.2 高邮市村干部创业问题的原因分析——基于政府职能视角
        4.2.1 资金资源扶持不到位
        4.2.2 示范引领机制不健全
        4.2.3 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
        4.2.4 村级事务准入不明晰
        4.2.5 农村基础投入不均衡
        4.2.6 干部培养机制不健全
第5章 高邮市优化政府职能扶持村干部创业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高邮市村干部创业扶持政策
        5.1.1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5.1.2 简化创业审批程序
        5.1.3 实行县乡联动扶持
    5.2 树立高邮市村干部创业富民导向
        5.2.1 加强村干部创业富民宣传力度
        5.2.2 建立村干部创业鼓励激励机制
        5.2.3 完善村干部创业富民工作机制
    5.3 健全高邮市村干部创业扶持保障体系
        5.3.1 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5.3.2 优化农村产业基础
        5.3.3 搭建创业服务平台
    5.4 加强高邮市村干部创业能力培养
        5.4.1 双向培养创业人才
        5.4.2 引导树立创业理念
        5.4.3 培养经营管理能力
        5.4.4 建立创业培训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高邮市村干部创业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8)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研究 ——以莫纳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方兴未艾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三、研究者对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的体悟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创新教育: 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素养的一种新型教育
        二、创业教育: 一种重在培养创业相关能力的素质教育
        三、创新创业教育: 一种整合和超越了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意蕴多重的教育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二、澳大利亚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总评
    第四节 研究问题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探究中澳两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共性和差异性
        二、现实意义: 为提升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供可借鉴经验
第二章 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第一节 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演进
        一、对英国传统大学理念的突破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萌芽提供土壤
        二、在美国经验的引领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
        三、在创业型大学改革过程中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
    第二节 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二、澳大利亚高校目前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三、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的政府保障
第三章 莫纳什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第一节 莫纳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注重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强调技术创新
        二、关注社会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培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才
    第二节 莫纳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一、以“顶石课程”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三、莫纳什大学的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的开展
    第三节 莫纳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评价
        一、校内评价突出学习成果与学习体验
        二、校外评价重视学生就业与科研成果转化
        三、对创新成果转化的关注
第四章 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第一节 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
        一、设定循序渐进的教育目标,提升可操作性
        二、高校充分把握校企合作机会,落实问题导向的教育理念
    第二节 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合理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二、加强顶石课程建设,完善毕业设计要求
        三、积极推广服务性学习环节,提升实习教学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致谢

(9)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问题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学生特点——以某综合性大学为例
2 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系尚未完善
    2.2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单一, 缺乏个性化指导
    2.3 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不足
3 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体措施
    3.1 开展全方位, 系统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2 坚持一条符合学情校情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道路
    3.3 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3.4 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10)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与特征
        一、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内涵
        二、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理论
        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第三节 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的必要性
        二、加强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的紧迫性
第二章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就业服务现状
    第一节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就业服务已经取得的成果
        一、确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
        二、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
        三、成立“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
        四、建立运动员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五、签订运动员就业服务相关管理协议书
        六、开展运动员就业服务活动
    第二节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运动员就业服务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二、运动员就业服务师资队伍薄弱
        三、运动员就业服务个性化不强
第三章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就业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运动员就业服务理念滞后
        一、重运动训练、轻就业培训
        二、重招生计划、轻配套就业政策支持
    第二节 运动员就业服务课程改革目标不明确
    第三节 运动员就业服务相关机制不健全
        一、就业服务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
        二、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
        三、就业导师评估机制不完善
        四、运动员激励机制不健全
    第四节 运动员就业服务资金匮乏
        一、运动员退役安置补偿有限
        二、运动员创业融资难度大
第四章 解决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就业服务问题的对策
    第一节 树立运动员就业服务改革新理念
        一、着眼就业目标,创新就业服务理念
        二、运用新媒体实现多样化就业服务
    第二节 完善运动员就业服务课程体系
        一、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授课方式
        二、推进创业教育课程改革
        三、深化校企合作
    第三节 建立健全运动员就业服务相关机制
        一、完善运动员就业服务信息反馈机制
        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三、完善就业导师评估机制
        四、完善运动员激励机制
    第四节 保障运动员就业专项资金
        一、建立健全运动员退役安置补偿制度
        二、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运动员创业融资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创业教育是毕业生工作的重要一课(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J]. 王锐杰. 人力资源, 2021(22)
  • [2]就业创业观视野下大学生素质提升策略[J]. 宓现义.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30)
  • [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D]. 李文俊. 辽宁大学, 2021
  • [4]思想政治教育下校友助力大学生阶段性职业规划路径研究[J]. 郭凯頔.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1(02)
  • [5]基于一流人才培养的大学办学核心要素与策略[J]. 魏饴. 闽江学院学报, 2020(04)
  • [6]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M学院为例[D]. 刘超辉. 河南大学, 2020(02)
  • [7]高邮市村干部创业问题和对策研究[D]. 仇慧. 扬州大学, 2020(05)
  • [8]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研究 ——以莫纳什大学为例[D]. 陈艳霞. 厦门大学, 2019(08)
  • [9]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问题与策略[J]. 骆语辰,侯鑫.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07)
  • [10]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问题研究[D]. 吴蓉蓉.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创业教育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一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