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的发展与教育

论青少年的发展与教育

一、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向荣[1](2020)在《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内生逻辑与战略指向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党的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统揽国际国内发展全局,高度重视、关怀青年,提出一系列关涉青年健康成长及青年教育的重大战略思想、理论观点和决策部署,融通历史、现实、未来,含括方向、目标、路径,蕴涵丰富的青年教育理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为什么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宏大的涉及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凸显厚重的历史底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供给延绵不断的力量源泉。对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作整体性、系统性研究,深入挖掘其生成的思想、历史和实践逻辑,条分缕析其内容构成,挖掘主体构成要素内部及各要素之间的逻辑顺序与关系,呈现其独具的显明的逻辑体系,在对其内生理路与战略指向的深入研究中,探究并总结出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的产生的逻辑维度、内容体系、时代意蕴、理论品格等,理论指导实践,可以通过宏阔的思想体系从不同的切入点着手,立足当代社会实践,探求不同侧面、不同方面的路径增强青年铸魂、立德的实效性。全文由文献综述、前言、四章及结语构成。文献综述:扼要梳理该研究已有的成绩与经验。前言:简要介绍探究此论题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第一章:阐释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渊源,即从何而来。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思想之渊、实践之源、现实之缘即本部分所探讨的关键内容。第二章:阐释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逻辑,即有何内涵。以起始点、切入点、关键点、落脚点作为剖析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逻辑主线,探索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对青年特点地位的概述,研判其关于青年教育原则、青年教育内容、青年教育路径的架构。第三章:阐释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指向,即指向何处。习近平基于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人民康乐的战略布局高度聚焦青年教育,其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必定立位宏阔、指向明晰,剖析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遵循、战略着力,是研究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关键问题。第四章:阐释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价值旨归,即有何贡献。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源自实践的理论,更是指引实践的理论,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度剖析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既利于促进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指导的落实落细,又利于提升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开展的效度深度,更利于新时代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结语:梳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研究的结论。

王睿[2](2019)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人而无德,行之不远”。道德对于国家生存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道德的根基在于养成,而道德养成之难以至于中外先贤都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以试图破解这一难题,也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德养成思想与实践智慧,它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宋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是继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是中国教育思想与文化奔流涌动的黄金时代。其中,宋代理学家“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道德养成思想是这一时代教育思想丰赡发展的成果和重要标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为宋代乃至之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主体思想与道德言说,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是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历史样态。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回顾、意义澄清和现代价值转化,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的本土创生、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历史依据,是对新时代德育工作新要求的时代回应,是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坚定教育自信的必然选择,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现状仍然差强人意:在价值定位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常被冠以“以理杀人”的帽子,被当做中国文化难以现代转化的原罪;在研究视角方面,鲜见有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当做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进行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作为学界广泛使用的术语,没有获得准确定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独特性、时代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研究结论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如何从儒家学者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转化成普罗大众普遍认同、易知易行的教育实践的这一中间环节阐述语焉不详,这些不足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创新的空间,这也是本研究的学术价值所在。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一是在研究视角方面,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展开研究,注重其整体性、独特性的同时聚焦其历史意蕴和现实价值的挖掘;二是提出一种观点,即认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实施与传播是儒家思想从书斋到民间,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它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特性;三是以古鉴今,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生命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和合理转化,为当下德育理论的完善与创新提供重要的历史参照与理论支撑,挖掘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立德树人”智慧,以回应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主要围绕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一反道德滑坡、势力浇漓之乱象,成功实现“尽人情之美”、风敦俗睦的同时汇聚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这些被广泛使用却含义不清的概念进行学理分析,确定道德养成的特征与内涵。采用思想史、专题史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陆九渊、张栻、陈亮、叶适等宋代理学家的道德养成思想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回答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从中发现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总体趋势。第二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的问题。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描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创生环境的宏大画卷,进而揭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其次,分析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对宋代社会的深刻影响,阐述其时代影响和历史意蕴。最后回答“新时期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问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虽存在历史局限性,但仍然饱含立德树人智慧,为当今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关注人生根本问题的道德养成可以很好的解决和回答现今德育针对性不强、方法陈旧刻板等问题;德育应该兼顾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性与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性的双重功效;道德养成在倡导内省修身、道德践履的同时不应排斥以道德理想为价值导向的功利追求,而应该将二者整合为一;道德养成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道德养成应该是“道德的实践”与“实践的道德”之统一;道德养成必须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杜娟[3](2019)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河南省郑州市X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地基”,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养成教育仍处于探索与前进的阶段,虽然在探索过程中仍不断出现问题,但这些问题也不断推动着养成教育,成为转折的契机。小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责任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品质,这也是养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对学校和家庭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并指导德育工作的进行。本文以笔者所在的郑州市X小学学校为例,对郑州市X小学的基本情况,开展养成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原则要求进行叙述途径,阐述学校所取得的成效及问题,最后总结经验并提出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养成教育相关概述,主要阐述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及特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的现实依据以及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郑州市X小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校的整体概述、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原则要求。第四部分是郑州市X小学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包括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路径、所取成效、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因素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是经验和反思,包括开展养成教育工作的经验,以及反思和对策。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通过实践寻找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宝贵经验,反思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为其他养成教育提供参考价值。

沙金华[4](2016)在《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在于“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教育……”毋庸置疑,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就是大学时期,大学生道德观即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关于道德问题的总体看法与根本观点,具体内容涉及到道德的起源、概念、本质、特征、作用等方方面面,然而,大学生道德观不能自动生成、亦非“无待而然也”,它的养成需要教化、需要引领、需要提升、需要敦厚、需要践行等。大学生道德观的养成不仅仅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生活规范与良好习惯的自觉遵守,更是一种以认识为基础,追求更高的生活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自我修养与提升,是一个逐步认识道德,从而养成道德习惯、坚守道德理性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实中,由于存在着诸多原因,大学生道德观养成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大学生道德规范观养成上的认识不足;大学生道德品质观养成上的徘徊迷茫;大学生道德践行观养成上的知行冲突等。究其原因,有来自个体的、学校的、外在环境的和文化的原因,要想根治这些症结,需要动员学校、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力量,并形成合力,如荀子云:“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共同筑成大学生道德观养成之万里长城,带来大学生道德品格生长之完美路径,贡献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本论文对大学生道德观养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是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研究的相关知识探讨;第三部分是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的有效路径探究。

党克强[5](2016)在《石河子市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需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开展养成教育是针对小学生行为方式指导与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从简单方面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他指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协助学生养成科学文化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开展的养成教育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一定要重视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尽管我国教育学家和各领域学者对养成教育的研究成果取得较为丰富,但与之相关的小学生养成教育层面调查研究相对较少。而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能够直接反映了学生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基本情况。同时也能够对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主要以石河子市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为切入点,了解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本情况,并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抽样调查石河子市6所小学,重点分析小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共四方面的基本行为习惯养成情况。问卷回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找到现阶段石河子市小学生养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及影响,提出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对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以相关文献调查与核心概念界定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主,其中对小学生养成教育文献综述梳理和养成教育、习惯等核心概念的界定,明确了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为养成教育现状调查部分,主要以问卷设计与发放及现状调查为主,其中笔者深入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环境,亲身了解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过程,并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培养方式;第三部分为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部分,主要以深度分析所存在问题和影响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因素为主,其中从小学生自身、家长、学校三方面对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对养成教育中学生自身因素、同伴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第四部分为养成教育实施对策部分,主要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实效性的对策,其中从小学生自身养成、教师培养、家长示范、社会多途径培养等五方面提出对策。

陈劲[6](2016)在《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 ——以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为对象》文中提出本论文从当前时代背景及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的内容出发,提出了研究的方向、目的及其意义;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法综合分析了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关的研究。本文理论部分主要探讨了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的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内容的独特性。从“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等关键词的分析去界定相关概念;从学习行为、道德行为、交际行为和个人日常行为等五个维度去讨论了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内容的独特性。实证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到肇庆市端州区部分中小学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衔接的现状,并从该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道德行为、交际行为和个人日常行为等几个方面对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在对现状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衔接方面存在的几点问题: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动力;学习方法、生活习惯脱节滞后;教学手段衔接不上,效率低下;中小学各校管理模式不一致,学生教育缺乏侧重点;家长忽视子女的成长需要,学生长期缺乏关爱;学生心理变化不稳定,产生诸多行为障碍。最后分析出导致这些不衔接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生理、心理原因;学校管理原因;家庭背景原因;社会环境原因;义务教育阶段学制原因。综合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围绕“学生的角度”、“教师的角度”、“学校的角度”、“家庭的角度”及“社会的角度”五个方面提出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的具体策略。

王欣,王辉[7](2015)在《试论青少年养成教育》文中提出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养成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本文从人的属性出发,分析出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外在养成和内在养成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目前青少年养成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今后青少年养成教育应遵循系统化、发展化、生活化的发展路径。

胡小伟,孙敬华[8](2013)在《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古今中外不少学者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养成教育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系统而完整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养成教育理论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贾海丽[9](2013)在《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道德素质状况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从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入手,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难点、关键点和薄弱环节。结合当代青少年道德的实际状况,进一步探索适合其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有必要的。目前,我国专家、学者关于道德养成教育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在养成教育实施途径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重视度不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等等。在进一步加强道德养成教育中,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联合起来在巩固已有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地探索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新规律、新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提出符合青少年实际的新方法、新途径。以促进青少年道德素质不断地迈向更高的台阶。本文研究目的是引导教育工作者抓住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期,突破难点,克服薄弱环节,使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积淀成优良道德素质,进而推动公民道德素质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对本课题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对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对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及道德养成概念进行了描述。第三部分分析了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现实原因和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从国外和中国古代养成教育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道德实践观的理论基础、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实践条件不同的方面对道德养成教育可能性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构成。第五部分青少年道德养成的途径,从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改善学校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马伟宁[10](2011)在《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逐步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高校逐年扩招,高职院校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也逐年增大。高职院校学生受招生层次的影响及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专业发展,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养成教育有助于解决学生德育教育及日常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本文旨在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本论文分四个部分对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进行系统研究。第一部分是养成教育概述及研究意义。主要探讨了养成教育的理论构建,解决养成教育是什么的问题。从古人的研究及近当代学术界的研究,探讨了养成教育的内涵及特点,总结分析了其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的问题分析,通过问卷分析,归纳了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第三部分是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策略分析,从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等不同层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展养成教育的对策及方法,力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内生逻辑与战略指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渊源
    一、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之渊
        (一)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教育思想
        (二)承继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核心青年教育观
        (三)涵养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核青年教育理念
    二、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之源
        (一)近代青年追求梦想与振兴中华的历史实践
        (二)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实践探索的深刻总结
        (三)习近平奋斗的青年时代与丰富的人生阅历
    三、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现实之缘
        (一)多元价值观念颠覆青年价值观
        (二)多方的敌对势力抢夺青年群体
        (三)实现“中国梦”的国情所需
        (四)世界发展新情况的时代使然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逻辑
    一、起始点:青年特点地位
        (一)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
        (二)青年最富有梦想与最具有创造性
        (三)青年是引领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
        (四)青年是圆“中国梦”的有生力量
        (五)青年是推进国际交往的中坚力量
    二、切入点:青年教育原则
        (一)坚持党管青年原则
        (二)坚守立德树人原则
        (三)坚信青年为本原则
    三、关键点:青年教育内容
        (一)以“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的理想信念教育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价值养成教育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底色的伟大使命教育
        (四)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本的法治理念教育
    四、落脚点:青年教育路径
        (一)关切青年理论引导
        (二)注重模范榜样示范
        (三)着眼现实实践养成
        (四)多方力量协同育人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指向
    一、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目标
        (一)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成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重点
        (一)聚焦青年学生成才
        (二)着眼青年干部成熟
        (三)扶持青年人才成长
    三、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遵循
        (一)固守“四个坚持”,提升青年责任感
        (二)认知“四重关系”,厚重青年时代感
        (三)牢铸“四点希望”,增强青年获得感
    四、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着力
        (一)凝聚人心:相信青年为前提
        (二)完善人格:关爱青年为核心
        (三)开发人力:要求青年为基础
        (四)培育人才:引导青年为根本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价值旨归
    一、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
        (一)继承和丰富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
        (二)促进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思想的发展
        (三)助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创新
    二、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一)赋予正确认识当代青年科学依据
        (二)提供引领青年价值观的根本遵循
        (三)明确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方向
        (四)开创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新局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2)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研究缘起
        (一)当代中国道德伦理重建之需要
        (二)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内在价值之体现
        (三)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之诉求
        (四)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之旨归
    二、研究综述
        (一)有关道德养成的相关研究
        (二)有关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三)有关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相关研究
        (四)相关研究呈现的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问题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
        (三)新时代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四)个案研究法
    五、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价值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本研究的创新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道德养成的学理审视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与“理学”
        (二)宋代理学家
        (三)道德养成
    二、道德养成思想的基础与依据
        (一)哲学基础:道德可教
        (二)心理学基础:习惯可成
        (三)历史依据:思想渊源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划分依据
        (一)以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依据
        (二)以学派主张或地域为依据
        (三)以宋代理学思想发展阶段为依据
第二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奠基塑型
    一、一理二气,五行分合: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
        (一)“自太极论始”的哲学基础
        (二)“顺万物化万民”的教育目的
        (三)以“诚”为主的教育内容
        (四)“主静”“行之”的原则方法
        (五)“穷禅客”真儒家: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二、以物观物,体四用三:邵雍道德养成思想
        (一)以“即物穷理”为哲学基础
        (二)“以道尽人”“正人”“效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三)以儒家典籍为主要内容
        (四)“循理”“润心”“慎独尚行”的原则方法
        (五)“以物观物”的“异数”:邵雍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三、民胞物与,礼以持性:张载道德养成思想
        (一)以气本论与人性二元论为哲学基础
        (二)“变化气质”,“敦本善俗”的教育目的
        (三)“民胞物与”,“尊礼贵德”的教育内容
        (四)“养正于蒙”、“事中明理”的原则方法
        (五)“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四、养正于蒙,敬义兼持:二程道德养成思想
        (一)“人与天地一物”的哲学基础
        (二)“醇教化”“尽人情之美”的教育目标
        (三)“九德”“六艺”的教育内容
        (四)“敬义兼持”“习而后能安”的原则方法
        (五)“德性宽宏”“文理密察”:二程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五、性情一也,陶冶成之: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
        (一)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基础
        (二)“仁者圣之次也,智者仁之次也”的教育目标
        (三)“德以仁为主”“德以礼为体”的教育内容
        (四)“振民育德”“风俗法度”的原则方法
        (五)“经世致用”“知命厉节”: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大成分化
    一、去欲存理,易知易行:朱熹的道德养成思想
        (一)“君子务本,本立道生”的教育目标
        (二)“尊德性,道问学”的教育内容
        (三)“知行相须”,“整齐严肃”的践履举措
        (四)“去欲存理”,“易知易行”的思想特质
        (五)“穷理禁欲”:朱熹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二、明理立心,代天理物: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
        (一)以“心即理”为哲学基础
        (二)“君子”、“存心”的教育目的
        (三)“仁义者,仁之本心也”的教育内容
        (四)陆九渊道德养成方法体系
        (五)“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三、其为有渐,其进有序:张栻道德养成思想
        (一)“性,天下之大本也”的哲学基础
        (二)“尽仁道者圣人”,“传道济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三)“礼俗”、“伦纪”的教育内容
        (四)“知行互发”“其为有渐,其进有序”的原则方法
        (五)“只说践履而不务穷理”:张栻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四、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浙东学派道德养成思想
        (一)兼顾内外,本末并举:吕祖谦道德养成思想
        (二)复正情性,义利双行:陈亮、叶适道德养成思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
        (一)经济环境:富庶繁荣,一道德以同俗
        (二)政治环境:内权集上,外权不竞
        (三)文化环境:多元圆融,返之淳正
        (四)科技环境:嘉惠学林,公诸同好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社会的互动
        (一)义利相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经济之互动
        (二)才资德帅: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政治之互动
        (三)教化人伦: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文化之互动
        (四)格物致知: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科技之互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历史经验与现实观照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经验
        (一)哲学基础:关注道德人格尊严,“参赞天地之化育”
        (二)目标定位:以内圣外王为旨归
        (三)内容选择:“身心”“内外”“知行”与“纲常名教”
        (四)原则方法:“躬行”、“事上磨练”的实践品格
        (五)思想传播:构建多元化、多途径的传播体系
        (六)文化立场:兼顾文化继承与文化互鉴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评价之依据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现实观照
        (一)准确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二)目标设计: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个人修养提升与社会能力增强
        (三)内容选择:聚焦人生根本问题,精选道德榜样
        (四)原则方法:内在超越与外在约束并举,坚守实践品格
        (五)实施基础: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为道德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河南省郑州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推进德育工作改革与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1.1.2 小学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
        1.1.3 个人的研究兴趣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良好行为习惯
        1.4.2 养成教育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1.7.1 研究重点与难点
        1.7.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概述
    2.1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2.1.1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
        2.1.2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特征
    2.2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的现实依据
    2.3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2.3.1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组成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2.3.2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2.3.3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三章 郑州市X小学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规划设计
    3.1 郑州市X小学的整体概述
    3.2 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理念目标
        3.2.1 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总目标
        3.2.2 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阶段发展性目标
        3.2.3 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分级目标
    3.3 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3.3.1 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3.3.2 礼仪习惯养成教育
        3.3.3 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3.3.4 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3.4 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原则要求
        3.4.1 循序渐进,要求低一点
        3.4.2 分级分层,目标细一点
        3.4.3 贴近生活,内容多一点
        3.4.4 寓教于乐,方式活一点
第四章 郑州市X小学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
    4.1 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路径
        4.1.1 利用班会,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4.1.2 润泽心灵,让阅读融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4.1.3 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完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途径
        4.1.4 利用学科渗透,丰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4.1.5 创建文明校园,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4.1.6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4.1.7 开展特色校本课程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形成突破口
    4.2 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所取成效
        4.2.1 学习习惯提升
        4.2.2 礼仪习惯逐步形成
        4.2.3 劳动习惯好转
        4.2.4 安全意识增强
    4.3 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问题及成因
        4.3.1 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问题
        4.3.2 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问题成因
第五章 郑州市X小学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经验与反思
    5.1 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所得经验
        5.1.1 全员参与,高度重视
        5.1.2 内容细化,评价完善
        5.1.3 家校共育,形成合力
        5.1.4 利用网络平台,丰富德育形式
    5.2 学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建议
    5.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4)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历史分析法
        3.实证研究法
        4.问卷调查法
    (四)创新点
一、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研究的相关知识探讨
    (一)基本概念
        1.道德
        2.道德观
        3.大学生道德观
        4.道德观养成
    (二)大学生道德观的内容
        1.大学生道德规范观
        2.大学生道德品质观
        3.大学生道德践行观
    (三)大学生道德观的功能
        1.大学生道德观的导向功能
        2.大学生道德观的激励功能
        3.大学生道德观的调节功能
二、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现状与原因
    (一)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的现状
        1.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的主流现状
        2.大学生道德观养成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大学生道德观养成存在问题的原因
        1.大学生个体对道德观养成意识不强
        2.学校对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的重视度不足
        3.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的支撑力不足
        4.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的化育不够
三、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的有效路径探究
    (一)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的目标设想
        1.基础的规范观
        2.敦厚的品质观
        3.踏实的践行观
        4.追求“道德人”目标
    (二)大学生道德观养成应坚持的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2.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
        3.循序渐进原则
        4.广泛性和先进性要求相结合原则
        5.教养并重原则
    (三)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的具体路径
        1.强化大学生自身道德观养成的自觉性
        2.提高高校对大学生道德观养成教育的重视
        3.发挥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的积极影响
        4.完善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的支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石河子市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养成教育研究现状
        (一)国外养成教育相关研究
        (二)国内养成教育相关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养成教育
        (二)习惯
    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关键期理论
        (二)条件反射理论
        (三)系统生态理论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石河子市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定
        (二)调查问卷设计及说明
    二、问卷施测过程及信效度检验
        (一)初测过程
        (二)测式问卷的录入数据
        (三)信效度检验
    三、石河子市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
        (二)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现状
        (三)小学生生活习惯现状
        (四)小学生卫生习惯现状
    四、石河子市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方式
        (一)城区样本学校培养方式
        (二)城郊样本学校培养方式
第二章 石河子市小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石河子市小学生养成教育存在问题
        (一)学生自身学习习惯不足
        (二)学校缺乏养成教育理念
        (三)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二、石河子市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
        (二)同伴因素
        (三)家庭教育因素
        (四)学校因素
        (五)社会因素
第三章 石河子市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对策
    一、注重小学生自身良好习惯养成
        (一)充分利用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专心听课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多思考多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培养小学生创新性复习意识
        (四)采用作业多样化,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
    二、养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意识
        (一)运用行为训练法,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
        (二)从小培养学生学习卫生习惯
    三、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小学生自身能力
        (一)榜样示范,言传身教
        (二)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
        (三)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培养学生自身能力
    四、多途径助力小学生养成教育
        (一)政府应采用互联网传媒引导小学生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养成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6)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 ——以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5 关键概念界定
第二章 国内关于中小学行为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研究的综述
    2.1 养成教育内涵、意义、培养实施的相关研究
    2.2 中小学教育有效衔接的相关研究
    2.3 中小学学生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研究存在问题
第三章 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的实证研究
    3.1 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独特内容
    3.2 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的问卷调查
第四章 六、七年级行为养成教育不衔接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4.1 行为养成教育不衔接的主要表现
    4.2 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不衔接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的策略
    5.1 从学生的角度谈策略
    5.2 从教师的角度谈策略
    5.3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谈策略
    5.4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谈策略
    5.5 从社会的角度谈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试论青少年养成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 养成教育的内涵
2 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
3 青少年养成教育的路径选择

(8)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养成教育含义的研究
2 国外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
    2.1 国外着名学者的重要理论
    2.2 国外在养成教育方面的具体实践
3 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
    3.1 古代我国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
    3.2 当代我国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
        3.2.1 当代我国进行养成教育的实践
        3.2.2 当代我国养成教育理论
4 已有研究的意义及不足之处

(9)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青少年
    2.2 道德
    2.3 养成教育
    2.4 道德养成
3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3.1.1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现实原因
        3.1.2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现实意义
    3.2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可能性
        3.2.1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思想资源
        3.2.2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
        3.2.3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实践条件
4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构成
    4.1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原则
        4.1.1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客观性原则
        4.1.2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具体性原则
    4.2 道德养成教育的特点
        4.2.1 道德养成的自律性
        4.2.2 道德养成的自觉性
        4.2.3 道德养成的实践性
    4.3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4.3.1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遵守日常交往规范
        4.3.2 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遵守普遍社会规范
5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5.1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5.1.1 父母要为青少年道德养成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
        5.1.2 父母要为青少年道德养成树立良好榜样
    5.2 改善学校教育环境
        5.2.1 学校要改善自身的教育理念
        5.2.2 学校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5.2.3 学校要为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5.3 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5.3.1 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教育
        5.3.2 社会要为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提供实践平台
        5.3.3 社会要优化青少年道德养成的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引言
第一章 养成教育概述及研究意义
    一、养成教育概述
        (一) 养成教育的定义
        (二)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定义
    二、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意义
        (一)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是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二)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是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
        (三)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是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举措
        (四)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是全面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第二章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目标设置不够合理
        (二)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方法比较单一
        (三)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内容针对性相对不强
        (四) 高职院校养成教育师资缺乏,教育职责不明确
        (五)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时效性相对较低
    二、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高职院校未能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二) 高职院校师资配备不全,不能及时开展养成教育
        (三) 高职院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限制了养成教育的发展
        (四) 社会不良因素存在,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推进
        1. 高职院校养成教育缺乏足够的社会氛围
        2. 社会不良思想对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冲击
        3. 高职院校养成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第三章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原则及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指导原则
        (一) 方向性原则
        (二) 整体性原则
        (三) 以人为本原则
        (四) 动态发展性原则
        (五) 层次性原则
    二、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具体对策
        (一) 学校转变教育理念,健全养成教育制度
        (二) 学校加强资金投入,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 教师转变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四) 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自觉参与养成教育
        (五) 社会增强舆论关注,营造养成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附录: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问卷调查
致谢

四、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内生逻辑与战略指向研究[D]. 向荣. 西南大学, 2020(02)
  • [2]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D]. 王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河南省郑州市X小学为例[D]. 杜娟.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 [4]大学生道德观养成研究[D]. 沙金华. 渤海大学, 2016(08)
  • [5]石河子市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 党克强.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6]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 ——以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为对象[D]. 陈劲. 广州大学, 2016(03)
  • [7]试论青少年养成教育[J]. 王欣,王辉. 科技视界, 2015(11)
  • [8]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综述[J]. 胡小伟,孙敬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3(23)
  • [9]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 贾海丽.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3(05)
  • [10]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马伟宁. 西南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论青少年的发展与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