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委开展系列宣传纪念活动纪念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治好海河”40周年

海河委开展系列宣传纪念活动纪念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治好海河”40周年

一、海委开展纪念毛泽东“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40周年系列宣传纪念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赵津津[1](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城乡生态环境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城乡生态关系理论逐步完善、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为我国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工作在短短几年时间迈上新台阶,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积累了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以及促进城乡利益协调。美丽中国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谋划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统筹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创新,施行最严密的法治,是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自上而下层层推动、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则是有效推动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城乡利益协调采取的重要举措有:第一,统筹城乡空间规划。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第二,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多年来,流域生态补偿与森林生态补偿在政策制定、法律保障和地方实践各层面都做出丰富的探索。第三,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我国重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补齐农村环境短板,为城市提供生态支持。但也应看到,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依然面临现实挑战,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张雪阳[2](2020)在《毛泽东书法的革命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精神,是党在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毛泽东的书法创作,真实反映他的人生经历与革命经历,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不同于传统书法家的纯粹艺术创作,毛泽东的书法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形式等方面,均包含深刻的革命精神,有其独特的政治意义。毛泽东的书法是跟随革命历程而变化的书法。在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毛泽东的书法相应发生风格变化。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社会主义建设的带头人,毛泽东的书法是服务于人民的书法,书写内容始终围绕着人民取得最终的胜利,与各界人士沟通、激励军民、推动宣传教育等。同时,毛泽东的书法蕴含深刻的革命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精神、革命必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精神。以跨学科的方式,综合分析书法理论与中共党史思想政治史理论,对比研究毛泽东书法中蕴含的革命精神。以书法风格、书法内容与书学理论为各章节的逻辑线索,论述毛泽东书法随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历程而相应发生变化、文字化为无形的力量在全中国人民的奋斗史中发挥的作用、毛泽东对书法的态度与他一贯的革命精神相呼应。从中汲取营养,对于继承好、发挥好、弘扬好革命精神,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从书法角度来看毛泽东把中华优秀精神文明发挥与落实的动态过程,是由小及大的归纳过程。毛泽东革命精神运用到具体的艺术领域,是由大缩小的演绎过程。两条线索穿插、交叠,为艺术创作与其文化根基、精神文明的关系研究,提供新思路,拓宽研究范围。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3](201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突出反映党领导人民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重大理论、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19年9月)》。现将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薛韡[4](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开展了刀刃向内、气势磅礴的反腐败斗争。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主轴贯穿其中,推动了反腐败斗争从“胶着状态”到如今取得“压倒性胜利”,不敢腐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历史性成就表明,构建“三不腐”机制成效显着。立足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望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方的路,进一步研究总结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历程和经验,研究凝炼出构建“三不腐”机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基本路径。这条基本路径是由反腐败斗争的历史性变革和实践成效演进而来的,是对党的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构建“三不腐”机制这条基本路径,是贯通一体的有机整体,是相融相成、相互促进的标本兼治,是一体推进的系统工程。反腐败斗争虽然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但还没有取得彻底胜利,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考验危险和风险挑战依旧长期存在。当前,构建“三不腐”机制在目标实现和作用发挥的程度上还存在着不均衡、不平衡问题,腐败存量和增量并存,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还未严丝合缝,涵养自律意识的土壤尚未完全厚植,需要以坚韧执着的斗志攻坚克难,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体推进“三不腐”,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要重点在传承经验和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和集成联动、内在活力和外部动力、常态效能和长效机制这“四个方面”统筹把握,以“3+2+1”为基本建构格局一体推进,健全完善惩戒、预防、自律三大运行机制、制度和责任两个保障机制,同时全力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作用。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基本路径的生动实践,必将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直至海晏河清。

左能雪[5](2017)在《毛泽东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自古是一个多灾的国家,灾种多、灾情重、区域广、频率高,给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和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自然灾害救助问题,并积极探寻应对和预防自然灾害的方法、措施、政策和制度等,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蕴含深刻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关于发展民生事业方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毛泽东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具体化研究的必然要求,同时有利于加深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时代背景、艰苦历程和历史意义,也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现实需要。文章通过搜集史料,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分析毛泽东自然灾害救助思想产生的灾情背景和思想来源的基础上,总结毛泽东自然灾害救助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总体性评价,探讨了毛泽东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的主要特点、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是对毛泽东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所进行的一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通过研究,文章认为毛泽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两个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任务出发,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这些形成于不同时期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具有连贯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其主线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众谋福利,故而毛泽东关于自然灾害救助、发展民生的思想,理应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面对自然灾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与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和信心,证明了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的社会主义制度在集中力量战胜自然灾害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将毛泽东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与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推进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继承传统、创新发展。

郑晓光[6](2017)在《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文中指出本文对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进行了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注重延揽、重用民国时期有留美背景的水电科技精英群体,派遣优秀青年赴苏联学习水电工程科技,同时注重自行培养人才,为水电科技精英从事水电开发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励起水电科技精英群体为国为民奉献、掀起水电建设新高潮的热情和干劲,新中国大中型水电站建设迅速迎来高潮,取得卓越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科技实践分布、群体特征、科研创新活动及成果,评述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中的历史作用。力图以水电科技精英群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域展示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培养的水电人才为新中国水电开发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科技精英在水电开发体制的创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水电科技精英在河流泥沙、高速水流、高含沙水流等水电基础科研方面,成果卓越,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电科技精英在岩溶等复杂地质环境下,主持建造多种坝型的高坝,使中国坝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水电科技精英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下,中国自行建造的大中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为改革开放后水电开发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鹏帅[7](2016)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世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普遍提高。然而,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也随之出现,严重制约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威胁着民众的身心健康。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博弈的新焦点,探索绿色发展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理应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一道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并将其作为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使命。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就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做出战略部署。这就对学术研究中的生态文明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产生了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为当今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石。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及系统分析法等,从历史角度出发,对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研究。首先,深入挖掘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为下文研究寻找理论依据和思想根源;其次,系统研究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林业、人口和资源四个方面的思想。其中,水利思想部分主要谈到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水资源的重要性有着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着重对我国江河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创造性地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林业思想部分主要涉及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两方面的思想;人口思想主要包括不同时期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办法;资源思想主要探讨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通过节约现有资源与开发新型资源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资源紧缺问题。据此得出的主要经验有:完善公众参与与监督机制,制定政策时应该从实际出发,切忌固步自封,发挥科技对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作用;历史教训有:政策的连贯性不足,忽视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发展全局。进而提出了一些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启示:实事求是、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根基,共建共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统筹兼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依法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最后,以结语的形式重申了本文的主要思想并对文章中存在的不足而未能及时纠正之处做简要的说明。总之,本文以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研究课题,通过梳理该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脉络,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进而从中提出一些启示性建议,以期助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杨哲[8](2015)在《海河水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水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水而生的水文化除了体现在古代的文献中,还表现在古今的都城与城市里,城市外的水环境与城市内的水系是水文化形成、发展、传承的载体之一。水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传统文化和当今社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海河流域,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南界黄河、北接蒙古高原,由滦河、海河、徒骇—马颊河三大水系构成。海河,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水系,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由海河干流以及上游的北运河、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五大支流组成。水文化分为物态水文化、制度水文化和精神水文化三个方面。海河物态水文化包括海河重大水利工程、海河主要桥梁建设和经典建筑景观;海河制度水文化包括海河治理过程成就以及海河管水制度文化;海河精神水文化包括海河地区的民间信仰、民风习俗和民间艺术。研究海河水文化不仅因为海河拥有丰富的水文化内容值得了解开发,更重要的是,从现实考虑,当前海河的开发利用中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当今海河生态环境恶化,究其原因之一是水文化的缺失、对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水文化的传承保护融合到一起。加强对海河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海河水污染治理;确立资源理念,加强海河水资源保护;发展海河文化,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袁博[9](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马修伦[10](2013)在《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电影生产运作机制进入了高度意识形态化时期。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亚类型之一,纪实影片被权力机构定位为“形象化的政论”。本文以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重点考察这一时期纪实影片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对传统观念进行了呈现与重构,并将这种呈现与重构作为一种影像修辞和话语策略加以使用,以实现纪实影片创作的目的表述。具体来看,首先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创作中,“载道”功能是其最突出的价值特点;其中体现的由“天人合一”转化而来的“人定胜天”的自然观,与当时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与情感鼓动宣传相关;新的政府和执政党在塑造其合法地位的要求表述方面,纪实影片借助了“家国同构”的传统观念加以完成;为了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的表述,该时期的纪实影片借用了剧情电影的“影戏”观念与“影戏”手段、民俗和传统艺术形式,通过这些手段和方式的使用提高了影像的修辞表达能力。传统观念在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中充当了意识形态影像展示的修辞手段和话语方式。其次,这一时期纪实影片与传统观念之间重构的原初动力,来自于对政治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宣传的目标要求,来自于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变化,更来自于不同历史时期对艺术形式的不同价值观念定位。该时期的纪实影片中对许多观念的极端强调(如“载道”、“家国同构”等观念在意识形态上的偏执和滥用),直接导致了观众与众多艺术工作者对这些观念的排斥和抵触,也造成了这些观念在政治传统道路上表述的终结;并推动新时期的纪实影片在表述目的和表述方式上走向多元共生之路。再次,时代纪录影像与传统观念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矛盾辩证关系: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既反对又借用,既抵抗又发展,既排斥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共融的关系。立足当下回望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间的纪实影片,已经作为一种历史景观和历史文本存在,成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影像建构的参照物象。文章共分为下述部分:绪论部分除阐明本论文写作的背景和研究缘起外,重点对研究视域内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从而发现本论题得以成立的前提,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学术背景和方法。第一章总体上对1949—1976年间的纪实影片进行概貌总结,主要对当时的创作环境与创作状况进行归纳与分析;并试图概括出其总体特点,以便为下面的论述提供基础。第二章从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天人合一”入手,论述1949—1976年的纪实影片呈现出“人定胜天”的表征,这一表征的形式是“天人合一”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异化。本部分结合影像文本,重点从题材角度分析了阶级斗争、现代化建设、科考等方面的纪实影片中,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同时,从人物造型、自然造型、场景造型、氛围造型等影像本体角度,分析了纪实影片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以及这一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第三章从对中国传统政治伦理观念“家国同构”渊源的探究出发,论述了该观念在中国电影中的发展,然后从劳动场景、人物身份、解说词等方面阐述了“国家利益”至上的特点;通过纪实影片题材的选择、民众对“政党”与“国家”情感的微妙差别等角度论述了“国党”符号的合二为一;从劳动场景与生活空间等方面论述了私人空间的“国有化”;从性别定位,特别是女性身份定位体现出了国家中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纪实影片实现了多层次、多维度地对“家国同构”观念的呈现与重构。第四章论述了从中国传统文艺价值观念“文以载道”在电影中形成“影以载道”的过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载道”也成为中国电影的传统观念,并通过叙事结构、场景渲染、色彩修辞强化等角度,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对“载道”观念的呈现与重构。第五章从中国电影“影戏”观的形成与发展着手,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在人物形象的定型化、字幕与解说的程式化、幕表式的叙事单元、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策略、以及注重表现而疏离写实等方面,对“影戏观”的呈现与重构。第六章结合传统民俗、民族艺术、以及少数民族艺术形式,论述了纪实影片对传统民俗、民族艺术的呈现与重构。第七章作为延伸和总述,在前六章的基础上对该时期的纪实影片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认为该时期的纪实影片对传统观念的呈现与重构存在着历史的必然性及矛盾性;这种呈现与重构有明确的意识形态目的,体现了政治想象与观念引导的纠结;传统观念在纪实影片中作为一种影像修辞与话语策略存在。时至今日,当时的纪实影片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景观和历史文本,成为进一步了解当时艺术形式与社会现实关系的独特影像文本。

二、海委开展纪念毛泽东“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40周年系列宣传纪念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委开展纪念毛泽东“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40周年系列宣传纪念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萌芽
        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二、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一、国土空间布局表现出较为合理的趋向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得以扭转
    第二节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现
        二、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一、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实现程度大幅提高
        二、生态补偿取得明显成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
    第一节 高屋建瓴制定发展战略
        一、美丽中国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第二节 推动政策制定和法制化进程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加速推进
    第三节 推动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
        一、自上而下层层推动
        二、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
        三、以生态环保责任制强化落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二:促进城乡利益协调
    第一节 城乡利益协调的理论阐释
        一、城乡利益分配不均的困境
        二、以城市利益让渡调整利益格局
        三、城乡互利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第二节 统筹城乡空间规划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导向
        二、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三、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
        四、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
    第三节 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
        一、推动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二、推动森林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第四节 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
        一、以城带乡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补齐农村环境短板锚固城市生态本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
        一、城乡空间规划仍不平衡不协调
        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能力不平衡
        三、生态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
    第二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二、要素配置不均衡导致城乡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三、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不健全
    第三节 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有待完善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三、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不彰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城乡空间发展
        二、坚持“生态价值论”和“两山论”理念引领生态补偿
        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生态保护修复
    第二节 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
        一、平衡协调城乡空间规划
        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
        三、挖掘生态农业发展潜力
    第三节 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
        二、以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统筹推进机制
        三、健全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
    第四节 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一、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
        二、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三、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提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毛泽东书法的革命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关于毛泽东书法的研究
        二 关于毛泽东革命精神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 文献资料法
        二 交叉研究法
        三 重点与难点
        四 创新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辨析
        一 书法
        二 汉字书法
        三 毛泽东书法
第二章 书随革命动——毛泽东书法创作历程
    第一节 过渡期(1920年代)
        一 从严谨法度向线条创新的转变
        二 秋收起义时期的书体转变
        三 书法风格逐渐“西歪”的转变
    第二节 “西歪”期(1930年代)
        一 字形发生倾斜
        二 渐变式“西歪”动态发展
        三 彻底“西歪”
    第三节 “东倒”期(1940年代)
        一 陡然“东倒”
        二 书法佳作
    第四节 “东倒西歪”期(1950年代)
        一 五十 年代前半期:“东倒”
        二 五十 年代后半期:“西歪”
    第五节 “八面出锋”期(1960年代)
        一 不均匀,有变化
        二 “随心所欲不逾矩”
第三章 毛泽东书法在中共党史中的作用
    第一节 革命作用
        一 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二 “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三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第二节 教育作用
        一 紧握正确政治方向
        二 开展教育事业
        三 “改造我们的学习”
    第三节 宣传作用
        一 制定政策
        二 奖励干部
        三 坚定信念
    第四节 号召作用
        一 明确任务
        二 共同语言
        三 树立典型
第四章 毛泽东书法蕴含的革命精神
    第一节 爱国主义精神
        一 忧国救民
        二 热爱祖国河山
        三 体育救国
    第二节 “以人民为中心”精神
        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 关心人民生活
        三 关怀基础建设
    第三节 革命必胜精神
        一 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二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四节 艰苦奋斗精神
        一 艰苦奋斗
        二 独立自主
        三 自强不息
    第五节 实事求是精神
        一 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二 实事求是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〇年
一九五一年
一九五二年
一九五三年
一九五四年
一九五五年
一九五六年
一九五七年
一九五八年
一九五九年
一九六〇年
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二年
一九六三年
一九六四年
一九六五年
一九六六年
一九六七年
一九六八年
一九六九年
一九七〇年
一九七一年
一九七二年
一九七三年
一九七四年
一九七五年
一九七六年
一九七七年
一九七八年
一九七九年
一九八〇年
一九八一年
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五年
一九八六年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〇年
一九九一年
一九九二年
一九九三年
一九九四年
一九九五年
一九九六年
一九九七年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基本概念阐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三不腐”机制的理论源泉和文明成果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中的反腐败思想
        二、列宁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中的反腐败思想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政思想借鉴
        一、以廉治国理政
        二、以廉选吏治吏
        三、以廉修身为官
    第三节 国际反腐败文明成果借鉴
        一、注重道德教育和职业保障
        二、坚持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
        三、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坚持从思想上建设党
        二、严肃党的纪律
        三、重视民主监督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一、集中开展思想教育和惩治腐败
        二、探索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始终坚持教育为主
        二、着力强化制度建设
        三、加强权力监督制约
        四、保持惩治腐败力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三不腐”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三不腐”机制的提出及其必然性
        一、“三不腐”机制的提出过程
        二、“三不腐”机制提出的必然性
    第二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实践进程
        一、构建不敢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二、构建不能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三、构建不想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第三节 “三不腐”机制的深刻内涵
        一、“三不腐”机制的基本内容
        二、“三不腐”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三不腐”机制的实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构建“三不腐”机制的成效和经验
    第一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显着成效
        一、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二、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三、人民群众信任支持提升
        四、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五、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第二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重要经验
        一、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二、政治统领和全面推进相统一
        三、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融合
        四、抓住少数和管住多数相并重
        五、自我革命和加强监督相协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腐败存量和腐败增量并存
        二、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还未严丝合缝
        三、涵养自律意识的土壤尚未完全厚植
    第二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复杂
        二、党自身结构变化带来多重影响
        三、党内政治生态改善存在薄弱环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价值导向和基本考量
    第一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价值导向
        一、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题中之义
        二、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
        四、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
    第二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基本考量
        一、传承经验和改革创新有机结合
        二、重点突破和集成联动齐头并进
        三、内在活力和外部动力同向发力
        四、常态效能和长效机制并驾齐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完善健全三大运行机制
        一、强化以惩治震慑为重点的惩戒机制
        二、健全以监督制约为重点的预防机制
        三、完善以教育引导为重点的自律机制
    第二节 强化制度和责任保障机制
        一、持续强化制度保障机制
        二、严格落实责任保障机制
    第三节 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专责作用
        一、始终坚守政治机关定位
        二、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三、打造一支纪检监察铁军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毛泽东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1.自然灾害
        2.社会救助
        3.自然灾害救助
    (三)研究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毛泽东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的灾情背景与思想来源
    (一)灾情背景
        1.近代中国灾情概述(1840年-1949年)
        2.1949-1976年爆发的若干重大自然灾害
    (二)思想来源
        1.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观点
三、毛泽东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重视自然灾害救助
        2.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3.垦荒备荒,发展农业生产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统筹兼顾,防救结合
        2.鼓励生产自救,加强政府救助
        3.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4.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
四、毛泽东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的总体评价
    (一)主要特点
        1.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统一
        2.科学性和人文性相渗透
        3.理论性和实践性相联系
        4.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
    (二)历史意义
        1.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2.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助力
        3.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观点
        4.是当代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
    (三)现实启示
        1.人民利益至上,重视民生问题
        2.防患于未然,坚持防救结合
        3.发展科学技术,增强物质保障
        4.充分发挥媒体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积极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6)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和主要依据的资料
    四、本论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中国水电开发事业肇始的人才基础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工程实践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培养水电人才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水电人才的发端
第二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始创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水电人才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探索
    第四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水电科技创新
第三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水主火辅”政策的出台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水电科技创新
第四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余波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水电科技精英群像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三线建设中的水电开发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建设中的成就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生态文明的概念
        1.3.1 生态文明的内涵
        1.3.2 生态文明的特征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背景及根源
    2.1 产生背景
        2.1.1 国内背景
        2.1.2 国际背景
    2.2 理论根源
        2.2.1 理论依据
        2.2.2 文化渊源
第三章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化害为利
        3.1.1“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
        3.1.2 对江河的主干道及其流域开发、利用和保护
        3.1.3 摆脱时空限制,跨区域调水
    3.2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3.2.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3.2.2 合理保护森林资源
    3.3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3.1 不同时期的人口政策
        3.3.2 双管齐下,控制人口数量
        3.3.3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口健康
    3.4 倡导勤俭节约,综合利用资源
        3.4.1 增产节约,反对浪费
        3.4.2 开发新型替代能源
第四章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评价及启示
    4.1 当代评价
        4.1.1 成功的经验
        4.1.2 失误的教训
    4.2 现实启示
        4.2.1 实事求是、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根基..544.2.2 共建共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
        4.2.2 共建共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
        4.2.3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
        4.2.4 统筹兼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4.2.5 依法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海河水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河水文化研究的意义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
        1.1.2 研究海河水文化的意义
    1.2 海河水文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海河水文化研究现状
        1.2.2 国外海河水文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海河水文化的思路
        1.3.1 研究海河水文化的方法
        1.3.2 研究海河水文化的思路
第二章 津门人民生命之源——海河
    2.1 海河与海河流域概观
        2.1.1 海河和海河流域
        2.1.2 海河流域水系分布
        2.1.3 新中国的海河治理
    2.2 海河水系的历史变迁
        2.2.1 海河水系前形态
        2.2.2 海河水系的形成
        2.2.3 海河水系的素描
    2.3 水文化与海河水文化
        2.3.1 文化及水文化概念
        2.3.2 海河水文化的内涵
        2.3.3 海河水文化的结构
第三章 因地制宜工程利民——物态水文化
    3.1 海河的重大水利工程
        3.1.1 海河水利工程概览
        3.1.2 海河水利工程建设
        3.1.3 海河水利工程的文化价值
    3.2 海河的主要桥梁建设
        3.2.1 海河桥梁建设概览
        3.2.2 海河桥梁利国利民
        3.2.3 海河桥梁的文化价值
    3.3 海河的经典建筑景观
        3.3.1 近现代海河沿岸建筑景观
        3.3.2 海河建筑景观的游览价值
        3.3.3 海河经典建筑的文化价值
第四章 管水治水造福于民——制度水文化
    4.1 人类治水管水的经验教训
        4.1.1 古代大禹治水及影响
        4.1.2 黄河治泛和黄河治理
        4.1.3 国外的治水管水案例
    4.2 海河治理过程和巨大成就
        4.2.1 海河的“功过”经历
        4.2.2 “根治海河”运动的兴起
        4.2.3 “根治海河”运动的成就
        4.2.4 海河治水的文化价值
    4.3 海河管水制度和精神文化
        4.3.1 海河管水的水利法规
        4.3.2 海河管水的文化成就
        4.3.3 海河管水的文化价值
第五章 海河水土造就民韵——精神水文化
    5.1 海河流传民间信仰
        5.1.1 妈祖信仰传入天津
        5.1.2 天津妈祖信仰的特点
        5.1.3 妈祖信仰在天津的影响
    5.2 海河孕育民风习俗
        5.2.1 天津地区的丧葬习俗
        5.2.2 天津地区的庙会习俗
        5.2.3 天津地区的商业习俗
    5.3 海河塑造民间艺术
        5.3.1 天津的民俗娱乐
        5.3.2 天津的民俗工艺
        5.3.3 海河民俗的文化价值
第六章 海河水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承
    6.1 海河水文化蕴含人本意蕴
        6.1.1 人本思想与海河水文化
        6.1.2 海河影响天津人民
        6.1.3 海河水文化的利民成就
    6.2 海河水文化对天津发展的作用启示
        6.2.1 海河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6.2.2 海河水文化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6.2.3 海河水文化推动城市文化发展
    6.3 海河水文化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6.3.1 海河工程建设统筹京津冀发展
        6.3.2 海河水利管治统筹京津冀发展
        6.3.3 弘扬海河精神促进京津冀发展
    6.4 海河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6.4.1 保护和传承海河水文化的原因
        6.4.2 保护和传承海河水文化的意义
        6.4.3 保护和传承海河水文化的措施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一、历代水官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四、历代水利专着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一、诸子论水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三、祈雨文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一、水与音乐
        二、水与绘画
        三、水与古典园林
        四、其它方面的“水”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一、晚清河政变化
        二、晚清漕运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二、民国水法规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四、派遣留学生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三、张謇倡导治淮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一、近代大禹崇拜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小结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小结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10)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缘起
    二、 纪实影片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纪实影片的创作及特点(1949-1976)
    第一节 纪实影片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纪实影片的创作概貌及特点
        一、 创作概貌
        二、 创作特点
第二章 自然观的呈现与重构:“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
    第一节 “天人合一”观念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人定胜天”观念的发展演变
    第三节 纪实影片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一、 题材选择与“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
        二、 造型表征与“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
        三、 “人定胜天”观念重构的内在驱动
第三章 政治伦理观的呈现与重构:“家国同构”
    第一节 “家国同构”观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中国电影与“家国同构”观
    第三节 纪实影片与“家国同构”观念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一、 “国家利益”至上
        二、 “党”“国”符号的合二为一
        三、 “私人空间”的“国有化”
        四、 性别定位与国家中心
第四章 文艺价值观的呈现与重构:“文以载道”到“影以载道”
    第一节 “文以载道”到“影以载道”的发展
        一、 “文以载道”观的历史渊源
        二、 “影以载道”观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纪实影片的“载道”历史
    第三节 纪实影片对“载道”观的呈现(1949-1976)
        一、 叙事结构展示“载道”功能
        二、 场景呈现“载道”功能
        三、 “色彩”修辞强化“载道”功能
    第四节 纪实影片对“载道”观的重构(1949-1976)
第五章 影像观的呈现与重构:“影戏”观
    第一节 中国电影理论与“影戏”观
        一、 关于“影戏”的论争与定型
        二、 “影戏”观念发展历史
    第二节 “影戏”观与电影创作
        一、 早期电影创作与“影戏”观
        二、 新中国的电影创作与“影戏”观
    第三节 纪实影片与“影戏”观的呈现(1949-1976)
        一、 人物形象的定型化
        二、 “幕表”式的叙事单元
        三、 戏剧冲突律
        四、 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策略
        五、 注重表现,疏离写实
    第四节 纪实影片对“影戏”观的重构(1949-1976)
第六章 民俗与民族艺术形式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第一节 纪实影片中的民俗、民族仪式
        一、 传统民俗仪式的借用与呈现
        二、 “仪式”化的影像
        三、 少数民族仪式的借用与呈现
    第二节 传统艺术与政治表述
    第三节 作为修辞的传统民俗和民族艺术
第七章 对传统观念影像呈现与重构的反思
    第一节 传统观念影像呈现与重构的必然
        一、 传统观念的稳定性
        二、 传统观念重构的必然性
    第二节 影像修辞与话语策略
        一、 影像修辞
        二、 话语策略
    第三节 政治想象与观念纠结
    第四节 景观呈现与纪实影片
附录
    重要参考资料
        一、 参考文献
        二、 参考影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 公开发表的论文
        二、 参与的科研项目
        三、 获奖情况
后记

四、海委开展纪念毛泽东“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40周年系列宣传纪念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D]. 赵津津.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2]毛泽东书法的革命精神研究[D]. 张雪阳. 郑州大学, 2020(03)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J].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兵团工运, 2019(10)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D]. 薛韡.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毛泽东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研究[D]. 左能雪.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6]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 郑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7]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张鹏帅.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8]海河水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杨哲.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4)
  • [9]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10]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D]. 马修伦. 上海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海河委开展系列宣传纪念活动纪念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治好海河”40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