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F NERTAJET 等离子切割系统

SAF NERTAJET 等离子切割系统

一、SAF NERTAJET等离子切割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赵洋[1](2021)在《激光支持吸收波二元等离子体的时空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Laser-induced plasma spectroscopy,LIPS)又称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它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的定量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多元素同时分析、无需复杂样品制备等优点,在化工、冶金等工业过程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LIBS的光谱源是激光烧蚀样品材料诱导的、具有瞬态特性、寿命为微秒量级的等离子体,其辐射光谱包含了样品成分信息和含量信息。尽管时间分辨和门控检测可以极大地提高LIBS技术的分析表现,但LIBS光谱性能还与等离子体形态和空间不均匀性有关,会影响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因此,研究等离子体的形态、内部结构及其在环境气体中的膨胀演变过程有着重要意义:(1)深入理解激光和样品相互作用以及等离子体动力学等过程所涉及的复杂现象;(2)为理论模型提供实验验证的手段;(3)指导优化光学采集参数,为高灵敏高时空分辨LIBS定量分析的实现开辟新途径;(4)计算不同时刻等离子体中粒子数密度及吸收路径长度,探索自吸收效应产生和演化的机制,丰富自吸收免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Self-absorption-fre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SAFLIBS)理论;(5)为进一步优化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相关技术包括脉冲激光沉积、纳米材料制造、激光焊接等的应用奠定基础。基于LIPS演化的复杂性,国际上许多研究者都使用简化模型或数值模拟描述纳秒激光诱导产生的等离子体在环境气体中的传播过程。然而,很少有实验数据能从物理原理层面出发,有效结合激光支持吸收波(Laser-supported absorption wave,LSA wave)的传播理论和粒子分布来阐明不同条件下等离子体粒子间相互作用机制。本文围绕LIBS等离子体时空演化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一、发展用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演化研究的时空分辨技术,包括时空分辨光谱层析技术和等离子体瞬态成像技术;二、研究二元等离子体的时空演化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综述了LIBS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应用瓶颈,介绍了等离子体时空演化的研究现状,回顾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物理过程。随后,介绍了两种等离子体时空分辨技术的测量方案设计、光学分析方法、等离子体的局域热力学平衡判定方法、等离子体参数获取方法和自吸收校正方法。接着,对易混溶和难混溶二元合金产生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结构和动力学演化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不同LSA波等离子体的演化特征,如形态、粒子寿命、内部结构、粒子衰减速度等,并探索了等离子体中粒子分布与LSA波的关系,由此得出结论:难混溶合金产生的激光支持燃烧波(Laser-supported combustion wave,LSC wave)型等离子体的粒子分布受组成元素熔点的影响较大,而易混溶合金产生的LSC波型等离子体的粒子分布则与元素沸点有关;无论是易混溶的还是难混溶合金,激光支持爆轰(Laser-supported detonation wave,LSD wave)波型等离子体中粒子的分布只与相对原子质量有关;LSC波型等离子体中粒子衰减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与跃迁几率有关,而LSD波型等离子体中粒子衰减速度则与上能级的粒子数密度有关。本文的创新之处:一、基于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及激光支持吸收波二元等离子形态、结构及粒子分布的时空演化分析,结合等离子体组成元素的物理性质、等离子体特征参数、谱线跃迁结构、谱线属性,形成了不同传播类型的二元等离子体时空演化理论机制;二、发展了高时空分辨的瞬态等离子体成像技术和光谱层析技术,实现了精密分析不同时域和空间等离子体的形态、内部结构及等离子体参数,为等离子体、激光光谱等学科的相关时空分辨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王新宇[2](2021)在《稀土掺杂氟化钇钡激光晶体生长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稀土掺杂氟化物晶体由于其低声子能量和优异的发光性能,广泛地应用于通讯、遥感、测距等领域,自发现以来,一直是激光晶体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这些晶体材料获得典型的波段输出,如2.0μm、2.9μm等,具有更广泛、更重要的应用。目前常用的晶体生长方法主要有提拉法(Cz)、下降法(B-S法)和温度梯度法(TGT)等,对于结构对称性低、性能优异的晶体,获得尺寸大、质量高、具有多波段发射的稀土掺杂氟化物晶体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Ho3+离子丰富的能级结构以及在红外波长范围具有多波段发射的潜力,再引入敏化离子和退敏化离子来调节晶体发射波长,优化光学性能。一方面,研究晶体生长参数、晶体结构和晶体密度等性能;另一方面,系统地研究不同离子掺杂晶体的物相结构、光谱参数以预测晶体的激光性能,具体的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采用共沉淀法和气氛烧结炉等设备成功制备了高纯度Re,Ho:BaY2F8晶体生长料,最佳烧结温度为650℃,烧结时间为2.5 h。结合界面理论,相变驱动力理论和固液界面形状的理论分析,优化了下降炉温场的温度梯度参数以及晶体生长参数。利用自主设计的坩埚下降炉成功培育了氟化钇钡籽晶,并以0.2-0.5 mm/h的坩埚下降速度制备了不同系列的Re,Ho:BaY2F8晶体。2)基于889 nm激光源与Ho3+离子5I5能级相匹配的特点,直接泵浦3.9μm(5I5→5I6)辐射跃迁的上能级,分别获得了2.0μm和3.9μm有效光输出。这一方案避免了光参量激光系统的复杂性,降低泵浦源的能量损耗。3.9μm波长的发射截面经计算为7.759×10-20 cm2,吸收截面为3.563×10-20 cm2。并且通过自搭建的激光测试系统,获得了3.9μm的有效激光输出,最高能量输出为5.6 m J。3)虽然Ho:BaY2F8晶体在2.0μm附近获得了光输出,但泵浦能量优先用于3.9μm发射,导致Ho:BaY2F8晶体在2.0μm波段的光谱参数并不高。针对这一点,引入了敏化剂Yb3+离子来提高晶体对泵浦源能量的吸收,以改善Ho3+离子在2.0μm波段的光谱性能。依据吸收光谱的结果采用980 nm激光源泵浦晶体,并研究了Ho,Yb:BaY2F8晶体在1.2μm和2.0μm处的红外辐射特性和荧光衰减曲线。通过Yb3+离子的敏化作用,显着增强了Ho3+离子对应2.0μm辐射的上能级,即5I7能级。结合光谱和能级寿命数据详细计算了Ho,Yb:BaY2F8晶体包括吸收与发射截面、增益截面等光谱参数,证实了Ho,Yb:BaY2F8晶体在2.0μm波段优异的光学性能。4)Ho:BaY2F8和Ho,Yb:BaY2F8晶体均通过增强辐射跃迁上能级来实现光输出,但很难找到有效的光源或敏化剂用于实现Ho3+离子在2.9μm(5I6→5I7)波段发射。基于激光四能级结构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引入退敏化剂Pr3+离子来削弱Ho3+:5I7能级,从而实现5I6→5I7辐射跃迁的粒子数反转。采用坩埚下降法,成功制备了1%Ho,%Pr:BaY2F8(=0,0.2,0.5,0.8,1.2)晶体,发射光谱的结果表明了掺杂Pr3+离子减弱了晶体在2.0μm处的发射峰强度,并增强了晶体在2.9μm处的发射峰强度。随着Pr3+离子的掺杂浓度增加,Ho3+离子的5I7能级寿命从2.03 ms降低到0.23 ms,从而促进了Ho3+离子在2.9μm处粒子数反转。通过计算增益截面得到2.9μm的粒子反转百分比为36.8%。对于Ho,Pr:BaY2F8晶体,从Ho:5I7能级到Pr:3F2能级的能量转移效率经计算为88.7%。这一理念可以推广到更多难以实现粒子数反转的辐射跃迁中,以研究不同稀土离子在更多波段的激光输出。5)为更好的开发Ho3+离子在2.0μm波段的发射潜力,通过引入Nd3+离子来进一步优化2.0μm波段的光谱参数。这一方案避免了Yb3+离子敏化方案中泵浦能量用于上转换发射的情况,提高了红外波段发射的效率。采用坩埚下降方法生长并研究了1%Ho,%Nd:BaY2F8晶体的性能(=1,1.5,2,2.5,3)。对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表明,Ho,Nd:BaY2F8晶体属单斜晶相,空间群为C2/m。通过分析荧光光谱,获得了1.3μm和2.0μm的红外波段发射,表明Nd3+离子是有效的敏化剂,能量传递效率最高达73.7%。结合Ho,Nd:BaY2F8晶体在2.0μm的辐射光谱以及2.0μm的荧光寿命,计算了晶体的光谱参数,其中最强发射截面高达11.52×10-20 cm2,这要比Yb3+离子作为敏化剂在2.0μm处获得的发射截面高出一个数量级,这对于获得高效的2.0μm激光输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静[3](2020)在《基于钴基材料的隧穿整流磁电阻与电控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器件提出了微型化、高速度、高密度、低功耗、非易失的要求。为了满足上述要求,研究者寄希望于自旋电子器件。自旋电子器件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电子的自旋自由度,克服微纳尺度下因为量子效应以及高能耗等问题造成的电子器件性能低下的难题。电子自旋具有向上和向下两个取向,通常通过样品的磁性表现出来,其自旋取向可以作为信息处理和存储的媒介。磁电阻效应一直以来都是自旋电子学的研究热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Albert Fert和Peter Grunberg就在[Fe/Cr]n和Fe/Cr/Fe结构中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之后,研究者又相继在Al203、Mg0磁性隧道结中,发现了隧穿磁电阻效应。与巨磁电阻效应相比,隧穿磁电阻效应有磁电阻值大、集成度高的优势,并且该效应被广泛应用在了磁随机存储器、自旋逻辑器件以及自旋纳米振荡器中。此外,利用电学的方法来调控电子自旋也是目前自旋电子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相较于传统的磁场调控,该调控方式能够更快地实现信息的写入,还能够极大地提高信息的存储密度。并且用电学方法调控电子自旋与现有的集成电路工艺兼容,因此,通过电学方式调控电子自旋不仅具有理论研究意义,也是自旋电子器件走向应用的关键。本论文围绕磁电阻效应和磁性的电学调控,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Co/CoO-ZnO/Co磁性隧道结中隧穿整流磁电阻效应及其电调控的研究。我们制备了 Co/CoO-ZnO/Co非对称势垒磁性隧道结,且在该隧道结中将隧穿磁电阻效应和整流效应相结合,发现了隧穿整流磁电阻效应。隧穿整流磁电阻效应是指:在磁性隧道结两端施加一个交流电流,能够探测到整流电压,并且整流电压随外磁场的变化与电子通过非对称势垒的隧穿效应有关。此外,我们在Co/CoO-ZnO/Co磁性隧道结两端同时施加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通过改变直流电流的大小,实现了隧穿整流磁电阻由-300%到2200%的显着变化。隧穿整流磁电阻效应的发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利用交流电流调控器件的方法,且该效应可应用于其它相似的具有非对称势垒的磁性异质结中,为多功能自旋电子器件的研发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2)Co/PMN-PT(001)异质结中电场调控磁性以及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我们利用磁控溅射结合金属掩膜的方法制备了 ZnO/Co/PMN-PT(001)异质结。在该结构中,我们把电场作用下的应力效应和氧离子迁移效应相结合,室温下实现了电场对样品磁性以及反常霍尔效应的非易失、可逆调控。在该结构中,应力效应以及氧离子迁移效应对Co磁性的调控具有相反的效果,即在正电场的作用下,氧离子由CoO层向ZnO层迁移,使CoO由原来的绝缘态转变为铁磁金属态,Co的磁性增强,反常霍尔电阻增大;而正电场作用下的应力效应使Co的磁性减弱。负电场下,氧离子从ZnO层迁移到Co层,Co的磁性减弱,反常霍尔电阻减小,而基于应力机制的电场调控使Co的磁性增强。Co的最终磁化状态是应力效应和氧离子迁移效应竞争的结果。这种将多种电场调控机制相结合的电场调控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优化以及增强电控磁效应的方法。(3)Pt/[Co/Pt/Co]异质结中电流驱动的磁化翻转研究。我们用磁控溅射仪制备了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Pt/Co/Pt/Co]多层膜,利用光刻、氩刻将样品制备成了宽度为5 μm的Hall bar。基于重金属Pt层的自旋霍尔效应,研究了不同外加磁场下,自旋轨道力矩作用下的磁化翻转情况。利用谐波霍尔电压测量方法表征了作用在磁畴上的类阻尼力矩的效率,对于沿+z方向和沿-z方向的磁畴,damping-like 有效场的效率分别为(13.52±0.28)Oe/(107A/cm2)和(-13.28±0.38)Oe/(107A/cm2),Pt的有效自旋霍尔角约为0.052。利用磁光克尔显微系统观察了电流诱导的磁化翻转过程,发现该磁化翻转是磁畴成核和畴壁移动的结果。该实验验证了此前研究者的结论,为深入研究基于Pt/[Co/Pt/Co]结构的人工反铁磁器件奠定了基础。

康洁[4](2020)在《基于SAF结构的自旋阀材料的制备与优化》文中认为自1988年在磁性/非磁性多层膜材料中发现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 Resistance,GMR)效应以来,巨磁电阻材料在传感器、存储器件等领域迅速获得了产业化和商业应用,由于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吸引了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公司相关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和投入。1991年,B.Dieny提出了磁性层/非磁性隔离层/磁性层/反铁磁层的四层薄膜的自旋阀(Spin Valve)材料结构,相比于1988年发现的磁性/非磁性多层膜材料,自旋阀材料因灵敏度高、对磁场方向敏感及饱和场低等优势,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展自旋阀材料的制备、优化以及自旋阀传感器设计及制备工艺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包括:自旋阀材料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与工艺优化,获得高性能的自旋阀材料;探索在柔性衬底上生长自旋阀材料,为柔性传感器的研制奠定基础;对基于自旋阀材料的传感器的设计及制备工艺流程进行研究,为下一步开展传感器制备及性能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GMR效应的研究背景和应用前景,基于自旋阀材料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接下来分析了GMR效应产生的物理机制以及自旋阀材料的基本工作机理。在自旋阀材料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与工艺优化部分,为了增强材料在器件应用时的磁场稳定性,选用人工合成反铁磁材料作为被钉扎层,通过高真空磁控溅射方法在硅基衬底上制备了结构为“衬底/Ta/Ni Fe/Co Fe/Cu/Co Fe/Ru/Co Fe/Ir Mn/Ta”的SAF结构顶钉扎自旋阀材料,通过自由层、Cu层、被钉扎层和钉扎层等各层的优化,尤其是对SAF三明治结构Co Fe/Ru/Co Fe进行了重点优化,获得的自旋阀材料巨磁电阻比为6.4%、交换偏置场为950Oe。在对SAF三明治结构Co Fe/Ru/Co Fe进行优化时,通过调控两个Co Fe层的相对厚度,获得了具有正巨磁电阻效应和负巨磁电阻效应的不同性能的自旋阀材料,从而为自旋阀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基于硅基衬底自旋阀材料的工艺优化结果,采用柔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a,PET)衬底,生长了SAF结构的自旋阀材料,材料的巨磁电阻比为5%、交换偏置场为500Oe,相比于硅基衬底,材料的交换场有所降低,这与衬底表面的平整度及自旋阀材料的生长界面状态有关,要想提高材料性能,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地,本文对基于自旋阀材料的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及制备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正巨磁电阻效应材料和负巨磁电阻效应材料设计传感器,以及设置芯上在位磁场调制结构减小传感器的噪声,并设计了自旋阀传感器的制造工艺流程,为下一步开展自旋阀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熊丽林[5](2019)在《PM2.5诱导的炎性反应对心血管内皮的损伤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PM2.5是一种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其化学成分多样、复杂的混合颗粒物。PM2.5作为空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虽然目前研究揭示PM2.5诱导的炎性反应及继发的血管内皮损伤是心血管毒效应的重要机制,但是关注点大多集中在PM2.5导致了炎性效应后果上。对于血管炎症级联反应如何激发,炎性、粘附、血小板活化等血管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的来源及受哪些因素调控,以及炎性因子如何作用于血管内皮引起内皮功能紊乱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另外,评价PM2.5毒性效应时,仅仅考虑颗粒物本身还不够,还应充分评估其化学成分的毒性效应。鉴于此,本论文拟以大气PM2.5对南京居民心血管疾病的死因关系研究为切入点,通过人群健康效应大数据、固定群组人群重复测量观察、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mRNA转录组测序,并在人群调查研究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基础上,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整体动物实验,进一步深入探讨PM2.5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作用机制,以寻找调控PM2.5炎性损伤级联反应的关键基因、PM2.5致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重要金属组分、评价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敏感指标及潜在的预防靶标,为PM2.5引起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防护提供理论依据。一、PM2.5对心血管疾病死亡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目的:了解2013-2017年南京市大气PM2.5日平均浓度及心血管疾病日死亡人数的变化趋势,定量评估南京市大气PM2.5对居民各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南京市每日大气污染物资料(PM2.5、SO2、NO2、O3)、气象资料(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资料,根据ICD-10编码进行疾病分类。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广义相加模型,调整了长期时间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后,定量研究2013-2017年南京市PM2.5在夏季、冬季、过渡季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心血管疾病总死亡,以及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死亡的影响,并计算PM2.5浓度增加每10μg/m3时,每日因各类疾病死亡人数的超额危险度。结果:(1)2013-2017年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为PM2.5,且所有大气污染物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情况均呈季节性变化,除O3浓度夏季高于冬季外,其余均表现为冬季高于夏季。(2)单污染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M2.5对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从全年水平看,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43%(95%CI:0.080.78%)。PM2.5对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夏季高于冬季和过渡季,且4565岁组更为敏感。在心血管疾病病种分层中,PM2.5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效应在滞后7天(Lag7)最明显,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风险增加1.02%(95%CI:0.401.64%);PM2.5对动脉粥样硬化、冠脉供血不足、心绞痛等缺血性心脏病,以及高血压的效应均在滞后当天最明显,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10%(0.591.60%)和1.11%(0.142.09%)。(3)在双污染物及多污染物模型中调整其他污染物后,PM2.5对不同种类心血管疾病的效应较单污染物模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提示污染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结论:PM2.5可以增加南京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冠脉供血不足、心绞痛等缺血性心脏病,以及高血压死亡风险,且以夏季、4565岁组更敏感,但没有观察到PM2.5与心律失常死亡的相关性。二、PM2.5及金属成分对血清金属和心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人群重复测量研究目的:从人群水平探讨PM2.5及其金属成分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效应和机制,寻找导致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主要金属成分,以及外周血中评价该类损伤的敏感指标。方法:利用重大活动保障期间政府采取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带来的大气质量暂时改善,选择一组31人健康中年人群,在南京青奥会举办前、举办期间及举办后进行连续5次纵向、多时点的重复测量研究;跟踪观察在此期间大气PM2.5及金属成分浓度、人群金属血清浓度,以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PM2.5金属成分(Al、Cr、Mn、Hg、Sb、Pb、Cd、Ni、As)与相应血清金属间、PM2.5与细胞因子(IL-18、IL-10、IL-1β、TNF-α、CRP、MCP-1、P-selectin、ICAM-1、VCAM-1、sCD40L)间、各血清金属与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以此探讨PM2.5及金属成分对体内金属负荷的影响,以及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效应和机制。结果:严格的大气污染控制政策,使得大气PM2.5浓度在青奥期间下降33.82%,PM2.5金属成分,除了Be外(75%的PM2.5样品Be浓度低于检测限),Al、Cr、Mn、Hg、Pb、Cd、Ni、Tl、Se、Sb和As浓度在青奥会期间均下降,下降幅度前6位的金属为Hg、Mn、As、Cd、Pb、Se,其下降幅度分别为37.85%、33.13%、30.77%、29.45%、18.89%和16.18%。青奥会后,PM2.5浓度及上述金属成分浓度均回升,上升幅度前6位金属为Cd、Be、Hg、Pb、As、Ni,其上升幅度分别为63.04%、50.00%、30.45%、21.31%、21.20%和15.40%。该组人群血清金属浓度变化趋势总体与此变化趋势一致,大多数表现为青奥会期间浓度下降,赛事结束大气污染控制政策解除后回升,其中2448h PM2.5Ni与血清Ni、07d PM2.5Cd与血清Cd存在正相关。在研究的10种参与炎性、血管粘附、血小板激活等与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效应相关的细胞因子中,血清IL-1β、IL-18、sCD40L、VCAM-1、CRP等亦在青奥中下降,青奥后回升。大气PM2.5与血清IL-1β、IL-18、sCD40L、ICAM-1、VCAM-1和P-selectin浓度存在正相关,正相关效应大多出现在1324h和024h。大气PM2.5与血清IL-10在712h、024h表现为负相关。另外,血清金属浓度与血清细胞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清Sb的效应尤为明显,与MCP-1、TNF-α和IL-18存在正相关;血清As与ICAM-1、血清Al与IL-18、血清Mn与VCAM-1存在正相关。结论:PM2.5可以通过激发全身性炎性级联反应,分泌多种炎性、粘附、血小板活化相关细胞因子,以血管内皮为主要攻击标靶,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PM2.5金属成分参与了此过程,在本研究中Sb、As、Al和Mn的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效应较为显着。血清白介素类炎性因子IL-1β、IL-18、IL-10,参与血管粘附的ICAM-1、VCAM-1分子和血小板活化标记物sCD40L、P-selectin等细胞因子联合使用,可以作为PM2.5致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综合评价指标。三、PM2.5对EA.hy926细胞毒性及mRNA转录组分析目的:弄清PM2.5如何激发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级联反应、各类炎性因子如何相互作用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该过程受哪些机制调控及金属离子是否参与其中?以转录组学较完整地了解PM2.5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潜在复杂机制,为进一步的分子机制探讨提供线索。方法:用mRNA表达谱芯片的方法,对PM2.5处理的EA.hy926细胞进行mRNA转录组测序。染毒剂量由MTT法细胞活性检测、细胞周期试验和细胞凋亡试验来确定。mRNA表达谱芯片结果,通过差异表达mRNA筛选、GO分析、KEGG分析、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等生物信息分析方法,了解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差异基因富集的主要生物过程和通路。结果:mRNA转录组测序设2个处理组:没有明显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改变的2.5μg/cm2较低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接近80%,出现明显细胞凋亡和S期阻滞的10μg/cm2较高剂量组。通过差异表达mRNA筛选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2.5μg/cm2剂量组中有107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中75个基因表达上调,32个基因表达下调。在10μg/cm2剂量组中,有440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中297个基因表达上调,143个基因表达下调。高剂量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由GO分析、KEGG分析等生物信息分析,PM2.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在2.5μg/cm2低剂量组以炎性反应为主,多个炎性相关通路和多种金属离子相关的生物学过程被激活,ROS负担也已开始增加。在10μg/cm2高剂量组,氧化应激和炎症级联反应进一步加重,粘附、血小板激活、血管收缩等效应突出;此外,吞噬、脂质代谢异常、纤维化等亦不能忽视。为了检验测序结果的可靠性,且为下一章机制研究提供线索,选择了与炎性、粘附、氧化应激相关的10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RT-qPCR验证,其中8个基因的RT-qPCR结果与mRNA表达谱芯片结果一致,说明测序结果可靠。结论:PM2.5激活了与膜受体介导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粘附效应、内吞作用、代谢异常,以及多种金属离子参与的生物过程和通路。mRNA信号网络分析提示PM2.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由多个参与氧化应激、炎性和粘附生物过程的基因相互调控和作用。四、NOX1在PM2.5致心血管内皮炎性损伤中的作用目的:进一步验证和探讨NOX1在PM2.5对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用NOX1抑制剂ML090对PM2.5染毒EA.hy926细胞进行干预,比较ML090干预前后,ROS水平及IL-1β、IL-18、IL-10、ICAM-1、VCAM-1和P-seletin等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用平均粒径1μm的金属铝粉代替PM2.5染毒EA.hy926细胞,通过检测金属Al对EA.hy926细胞NOX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此验证PM2.5金属成分是否参与了NOX1介导的氧化应激和血管炎性损伤。最后,对小鼠进行PM2.5动态吸入染毒,从整体动物水平观察血清中前炎性因子浓度的变化,以及心、肺、肾等脏器血管内皮NOX1和ICAM-1的表达。结果:EA.hy926细胞经PM2.5染毒后,在多个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IL-18、IL-10、VCAM-1、ICAM-1和P-seletin)水平尚未明显变化的2.5μg/cm2较低剂量组,NOX1基因表达水平和ROS水平已显着升高。ML090干预使PM2.5诱导的NOX1过表达水平下降了54.38%。同时,ML090干预后ROS水平、IL-1β、IL-18、ICAM-1水平较PM2.5染毒组显着下降,IL-10水平升高。C57BL/6小鼠0.4mg/m3 PM2.5吸入染毒,染毒3d和7d,小鼠血清IL-18和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均显着升高,染毒14d,肺、心脏和肾NOX1和ICAM-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M2.5染毒使小鼠肺泡壁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的NOX1和ICAM-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心肌间质血管内皮细胞ICAM-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但是心肌间质血管内皮细胞NOX1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未观察到染色增强。另外,本研究选择了在PM2.5金属成分构成比中较高的金属Al对EA.hy926细胞染毒观察NOX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金属Al使NOX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结论:NOX1参与了PM2.5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ROS堆积和血管炎性反应,其可能是PM2.5致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调控基因,下调NOX1可以降低ROS,减轻PM2.5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金属Al对NOX1基因表达上调作用,提示PM2.5金属成分可能参与了NOX1调控ROS生成和血管炎性反应过程。综上,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PM2.5诱导的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是其致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多种心脏疾病的重要机制,且该过程是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粘附等多个基因、多种生物功能和多条通路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结果。PM2.5炎症级联反应激活了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其中血清白介素类炎性因子IL-1β、IL-18、IL-10,参与血管粘附的ICAM-1、VCAM-1分子和血小板活化标记物sCD40L、P-selectin等细胞因子联合使用,可以作为PM2.5致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综合评价指标。在PM2.5心血管炎性反应激活、级联反应增强过程中,ROS的地位不容忽视,NOX1可以通过ROS影响IL-1β、IL-18、IL-10、ICAM-1等因子的水平,从而调控PM2.5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NOX1对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调控作用,可以是PM2.5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引起,也可以是PM2.5经呼吸道进入机体,对肺、肾等多脏器ROS及血管炎症因子影响而产生的全身性反应。PM2.5金属成分在致血管内皮炎性损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金属可能参与了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粘附反应相关的多个生物过程和通路。在PM2.5金属成分致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中,可对Sb、As、Al和Mn的毒性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霍敏锋[6](2019)在《基于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纳米催化肿瘤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的发生、检测、治疗以及预防是现代纳米技术与纳米医学研究的重点。传统的化疗、放疗等临床治疗模式由于缺乏对恶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使得这些治疗模式不可避免地对人体正常的细胞和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并为患者带来消极的预后。本论文从恶性肿瘤的特殊微环境出发,发展新型高效且具有肿瘤特异性的纳米催化策略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的研究内容分为如下三个部分。首先,基于肿瘤细胞内营养过剩及乳酸中毒的微观生物学特征,以及肿瘤内形成的过氧化氢浓度不足以引发高效芬顿反应产生足量的活性氧物种的问题,本章引入连锁纳米催化肿瘤治疗的概念,构建“葡萄糖氧化酶”和“Fe3O4纳米粒子”双催化剂共负载的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催化剂(GOD-Fe3O4@DMSN Nanocatalysts,GFD NCs)对肿瘤部位进行连锁催化剂的递送。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将葡萄糖催化转化为H2O2的生物催化反应,原位提升瘤内H2O2的含量,并在弱酸性环境下增强以H2O2为反应物、Fe3O4纳米粒子为催化剂的芬顿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的作用,引发肿瘤细胞的凋亡。我们通过电子顺磁共振谱(ESR)和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验证了在弱酸性环境下,GFD NCs在葡萄糖的存在下可以发生连锁催化反应,产生大量高毒性的羟基自由基。在细胞及动物层面,我们采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及人源脑胶质瘤U87细胞对GFD NCs的连锁催化治疗效果进行了验证,在较低剂量的GFD NCs(12.5μg ml-1)给药量的情况下就获得较好的细胞毒性以及肿瘤生长抑制的效果。同时,基于肿瘤微环境作为催化环境为GFD NCs赋予了对正常的细胞和组织较高的生物安全性。本工作所设计的连锁催化剂递送有助于在消耗葡萄糖营养的同时增加瘤内H2O2的含量,从而选择性地提高Fenton纳米催化剂Fe3O4的催化作用,有效地克服了因瘤内H2O2浓度过低造成的由原位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量不足的缺点,为催化纳米医学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的研究范例。其次,针对传统的Fe3O4芬顿催化剂催化活性较低的问题,为了高效地利用肿瘤内原位过表达的H2O2进行Fenton治疗,本章从提高Fenton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活性出发,采用“限域-热解”二步法制备了原子级分散的单原子铁位点镶嵌的含氮无定型碳纳米催化剂SAF NCs,并探索其在肿瘤催化治疗中的生物学效应与应用。所制备的SAF NCs虽然在生理微酸性条件下没有检测到游离Fe2+和Fe3+的释放,但从电子自旋共振谱中却检测到了单原子催化剂催化低浓度H2O2的分解反应产生的大量羟基自由基特征峰。我们推测这种原子级分散的单原子铁纳米催化剂与H2O2反应生成自由基的过程为非均相反应。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我们模拟并计算了SAF NCs中单原子Fe位点在H+存在条件下会发生过氧化氢的均裂与产物的脱附,有助于初始的催化表面重新暴露从而确保持续的非均相芬顿反应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使用蛋白抑制剂及特异性荧光探针,我们确认了表面PEG化改性后的PSAF NCs能够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及铁死亡,并在体内小鼠乳腺癌模型的治疗中获得了较好的肿瘤抑制效果。该研究拓展了原子级分散的非均相反应催化剂在纳米医学特别是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与生物学价值。本论文的第三项工作主要针对瘤内乏氧环境与II型光敏剂光动力学肿瘤治疗效果的主要矛盾。在本章中,受到蓝藻细菌在可见光下利用水作为还原剂进行光合产氧的启发,我们使蓝藻细菌(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CC 7942)对Ce6光敏剂进行内吞,构建一种在同一光源(660 nm)激发下集光合作用产氧和光敏化产生单线态氧功能于一体的光敏细菌ceCyan,并研究其体外及体内层面对移植瘤的光动力学治疗作用。我们通过紫外可见及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确认了蓝藻细菌成功内吞ce6光敏剂,进一步通过在激光照射下单线态氧(1O2)产生量的比较,我们发现ceCyan产生单线态氧的效率是等量纯光敏剂的17-19倍,大幅提高了其光动力学作用效果。在细胞层面,接受ceCyan处理的4T1肿瘤细胞在660 nm激光照射下,细胞内的单线态氧水平急剧上升,并诱导肿瘤细胞的大量死亡。这一工作为传统光动力学在乏氧肿瘤治疗中氧分压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安全的、便捷的解决方案,为微生物纳米医学提供一种重要的有机杂合体构建方法和治疗模式。

王广进[7](2019)在《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是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最为优良的双相不锈钢种之一,广泛运用于船舶海洋、桥梁管道、压力容器等场所。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拥有高性能的同时,拥有良好的焊接性能,钨极氩弧焊、搅拌摩擦焊、激光焊、等离子弧焊等焊接方式均可运用于焊接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但SAF2507含有的高含量合金元素,也会使其在焊接接头容易析出金属间化合物,两相比例失衡,从而导致焊接结构力学及腐蚀性能的降低,尤其是激光焊接等高能量密度能源的焊接中更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在工程上的应用,也阻碍激光焊接等高效率焊接工艺在该合金中的应用。因此,本文采用钨极氩弧焊、激光自熔焊以及激光-MIG复合焊三种焊接方式焊接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通过焊后热处理的方法改善焊接接头失衡的双相比例,消除接头中的金属间化合物,对比分析三种焊接接头的组织演变对力学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自熔焊接的焊缝成形最佳,但其由于过快的焊接冷却速度,焊缝区域双相组织失衡严重,铁素体组织含量高达69.3%;钨极氩弧焊的焊缝成形最差,但得益于较慢的焊接速度以及较大的焊缝散热面积,焊接冷却速度慢,铁素体大量转变为奥氏体组织,双相组织最为均衡,比例接近于1:1;激光-MIG复合焊接头分上下部分,上部分受到填丝和激光的共同影响,焊丝的加入使得焊缝冷却速度变慢,同时焊丝中奥氏体化元素Ni的含量比母材更高,更多的奥氏体组织析出,下部分只受到激光的影响,冷却速度较快,组织与激光自熔焊类似。三种焊接方式在接头热影响区都出现了金属间化合物Cr2N,其会影响接头的综合性能,通过焊后固溶处理的方式消除Cr2N组织,同时调节双相比例。固溶处理后,激光自熔焊接头的双相组织优化很多,双相比例接近于1:1,但是在激光-MIG复合焊填丝部分以及钨极氩弧焊接头中出现了许多σ相。接头力学性能检测结果显示,焊缝的抗拉强度以及显微硬度高于母材,三种接头拉伸均断裂在母材位置,断口呈现大小不一的韧窝,是韧性断裂;由于双相组织比例的差别,激光自熔焊接头的冲击性能最差,钨极氩弧焊的冲击性能最好,经过固溶处理后,钨极氩弧焊接头的冲击韧性下降明显,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激光自熔焊接头韧性提高。接头的耐蚀性结果显示,三种焊接接头均有良好的耐蚀性,钨极氩弧焊的耐蚀性能略优于激光自熔焊以及激光-MIG复合焊,经过固溶处理之后,由于激光-MIG复合焊和钨极氩弧焊缝中出现了σ相,腐蚀性能下降,而双相比例有所调节的激光自熔焊接的耐蚀性能变好。三种焊接接头在含有硫离子的溶液中腐蚀性能均变差较多,说明超级双相不锈钢对硫离子较为敏感。接头腐蚀形貌显示,σ相是焊接接头点蚀萌发的区域,奥氏体的存在阻碍了蚀坑的进一步扩展;对焊接接头进行深度腐蚀,更多的铁素体组织被腐蚀掉,而奥氏体组织大多被保留了下来,说明奥氏体的耐蚀性优于铁素体组织。

刘成[8](2019)在《2205双相不锈钢双丝CMT焊接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双相不锈钢焊后接头铁素体/奥氏体(α/γ)比例失衡严重限制了双相不锈钢的使用范围。冷金属过渡焊接(Cold Metal Transfer,CMT)技术具有无飞溅、低热输入、高效优质等优势,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焊接方法。本文将双丝CMT(Twin-CMT)焊接技术应用于16 mm厚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采用ER2209实心焊丝,研究了双丝焊接过程的熔滴过渡行为、电流电压波形控制特点与焊缝成形特征,然后开发了不同双丝匹配模式下的多层多道焊接工艺,采用数值模拟对2205(Duplex Stainless Steel,DSS)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研究。采用高速摄像和焊接电信号同步采集系统对“前丝脉冲—后丝CMT”、“前丝CMT—后丝CMT”熔滴过渡过程进行分析焊接过程的实时电流电压波形特点。随着脉冲前丝电流增加,脉冲熔滴经历了粗滴-射滴-射流过渡,CMT熔滴过渡方式基本不变;脉冲焊丝的熔滴频率明显高于CMT过渡频率;四因素三水平焊缝成形正交试验发现不同双丝CMT匹配方式均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参数。保持前/后丝电流为270/155 A,同时控制焊接速度以改变线能量(热输入),对比前丝脉冲/CMT—后丝CMT两种工艺在16 mm厚V型坡口多层多道焊试验结果并进行检测,运用OM、SEM、XRD等表征手段对2205DSS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组织形貌进行观察,并检测了其力学性能(拉伸、低温冲击、显微硬度),接着分别测定了其阻抗、极化曲线、微区电化学(SVET)测量局部电流密度。获得如下试验结果:(1)焊接接头中的相比例出现较大偏差,热影响区和焊缝区组织状态差异较大,且焊缝区的上、中、下部出现组织的不均匀性。(2)力学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两工艺下均可以获得抗拉强度sb≥620 MPa,延伸率d≥20%,低温冲击功kA≥60 J的焊接接头,满足双相不锈钢的工程焊接要求。(3)脉冲前丝的低温冲击韧性优于前丝CMT工艺,但是其接头耐腐蚀能力较弱。脉冲前丝增大了热输入使得焊缝和热影响区中有较多的γ2,增强了其韧性同时弱化了其耐蚀性。此外,依据双丝CMT热源特点,基于热-弹塑性理论依据建立了2205双相不锈钢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与热循环测试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反变形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反变形有利于减少外加约束,降低结构的横向残余应力约210 MPa,并且反变形角度为13°时可获得较为合理的变形控制效果。

王资龙[9](2019)在《几种不锈钢低温等离子体渗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能优异,是现代工业常用的工程材料。然而,硬度低、耐磨性差严重影响了它的使用寿命。奥氏体不锈钢的常规渗氮工艺由于温度高(T>500℃),导致器件表面有大量的含Cr氮化物析出,虽然提高了耐磨性但耐蚀性却显着降低。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渗氮技术在不降低耐蚀性的前提下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磨性,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对三种奥氏体不锈钢AISI 316L、AISI 321和AISI 904L以及双相不锈钢SAF 2205进行了低温等离子体渗氮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工作站、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设备研究分析了渗氮温度对试验材料渗层的相组成、微结构、耐蚀性和耐磨性的影响,取得了如下的几点研究结果:(1)对三种奥氏体不锈钢AISI 316L、AISI 321和AISI 904L,在360℃进行低温等离子体渗氮处理,其表面渗层均可以获得单一的S相。经分析S相在光镜下为白亮色,是一种氮(N)的间隙型过饱和膨胀奥氏体,其N浓度高达22.2at.%,晶格常数增大9.7%。S相的(200)晶面间距膨胀了11.7%,比其它晶面要高。由于晶格畸变,S相硬度高达868HV0.05,是基体的3倍。(2)不锈钢低温等离子体渗氮后,磨损机制由以粘着磨损为主,转变为以氧化磨损为主,耐磨性显着提升,磨痕宽度减小到渗氮前的1/3。随着渗氮温度升高,渗层厚度增加并有析出物产生,硬度和耐磨性继续提升,其中AISI 904L的耐磨性提升最为显着。(3)S相的存在使不锈钢的耐蚀性能提高,尤其是耐点蚀性能。380℃渗氮后,AISI 316L的点蚀电位由0.37V增大到0.59V,AISI 321甚至已观察不到点蚀击穿特征。S相是亚稳相,随着渗氮温度的提高S相会分解成γ相、α相和氮化物,渗层耐蚀性能降低。三种奥氏体不锈钢AISI 321、AISI 316L和AISI 904L形成的S相的分解速度依次增加。(4)综合考虑耐蚀性和耐磨性,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AISI 316L、AISI 321和AISI 904L三种不锈钢的最佳渗氮温度分别为380℃、360℃和450℃。(5)由于N在铁素体中的固溶度低,双相不锈钢SAF 2205渗氮时,渗入的N易与Cr结合生成稳定的氮化物,从而造成贫Cr,很难形成S相。这样,SAF 2205渗氮后尽管耐磨性比较高但耐蚀性下降。

姜顺超[10](2019)在《焊缝孔洞三维特征对钢-铝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钢-铝混合车身材料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方案,钢-铝激光焊接结合了铝材质量轻和激光焊自动化程度高、焊接速度快、对材料热损伤小等优点,钢-铝激光焊作为解决汽车车身钢-铝连接的理想技术手段,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钢-铝异种金属激光搭接焊在实际焊接过程中焊缝处会产生许多孔洞缺陷,这些孔洞会引起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导致疲劳裂纹的萌生。通过三维X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探究焊缝中孔洞的三维形貌并提取三维特征数据,然后结合有限元模拟和疲劳试验是分析微观孔洞对接头疲劳性能影响规律的理想途径。本文首先以SGC440高强度合金钢和6016铝合金作为母材进行激光焊接试验,制备疲劳试件。然后利用三维X断层扫描技术得到焊缝孔洞的三维特征数据,并分析了焊缝孔洞的分布特点。最后,选取焊缝孔洞的几组主要参数作为变量,在ABAQUS软件中建立钢-铝焊接接头有限元模型,进行不同孔洞三维特征参数的有限元分析。根据应力的计算结果并结合等效应力理论系统地研究了孔洞三维特征对焊缝疲劳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焊缝表面应力集中处的应力值随着孔洞的三维特征参数改变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孔洞的大小、孔洞距应力集中点的距离、孔洞的空间位置对激光搭接焊缝表面应力具有重要影响,且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孔洞越大或者孔洞距离应力集中点的距离越小,则应力集中点的应力就越大。最后,推导出孔洞三维特征对焊缝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

二、SAF NERTAJET等离子切割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AF NERTAJET等离子切割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激光支持吸收波二元等离子体的时空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概述
        1.1.1 基本原理
        1.1.2 发展历史
        1.1.3 研究现状
        1.1.4 应用瓶颈
    1.2 等离子体时空演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激光支持吸收波等离子体理论
    2.1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概述
    2.2 激光烧蚀过程
        2.2.1 激光烧蚀机制
        2.2.2 激光与金属的耦合
        2.2.3 激光对金属的持续热作用
    2.3 等离子体的形成过程
        2.3.1 羽流的产生
        2.3.2 蒸汽等离子体和冲击气体对激光的吸收过程
    2.4 激光支持吸收波等离子体传播过程
        2.4.1 激光支持燃烧(LSC)波型等离子体
        2.4.2 激光支持爆轰(LSD)波型等离子体
    2.5 等离子体辐射、冷却及再凝聚过程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等离子体时空分辨技术研究
    3.1 时空分辨光谱层析技术
    3.2 等离子体瞬态成像技术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二元难混溶铝锡合金表面等离子体的时空演化机制
    4.1 构造激光支持吸收波等离子体
    4.2 验证激光支持吸收波等离子体传播机制
    4.3 激光支持吸收波等离子体的时间演化
    4.4 激光支持吸收波等离子体的空间演化
    4.5 元素比例对等离子体演化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二元易混溶铝镁合金表面等离子体的时空演化机制
    5.1 构造激光支持吸收波等离子体
    5.2 验证激光支持吸收波等离子体传播机制
    5.3 激光支持吸收波等离子体的时间演化
    5.4 激光支持吸收波等离子体的空间演化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稀土掺杂氟化钇钡激光晶体生长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红外波段激光研究意义
    1.2 红外波段激光实现方式
    1.3 Re~(3+)掺杂激光晶体中典型的稀土离子
    1.4 激光晶体的分类与选择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6.1 本文研究目的
        1.6.2 本文研究内容
第2 章 多晶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高温固相法制备多晶料
    2.2 共沉淀法制备多晶料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2 前驱体的制备过程
        2.2.3 原料的纯化与相图分析
    2.3 多晶料的性能表征
        2.3.1 热重差热分析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2.3.3 样品中的化学键及形貌分析
    2.4 晶体中Ho~(3+)离子的浓度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3 章 晶体生长与表征方法
    3.1 晶体生长理论
        3.1.1 成核理论
        3.1.2 晶体生长相变驱动力
        3.1.3 熔体中的生长动力学
        3.1.4 固体-熔体界面形状的影响及控制
        3.1.5 生长炉温区的设计
    3.2 晶体生长工艺
        3.2.1 晶体生长装置
        3.2.2 坩埚的设计及制作
        3.2.3 晶体生长实验
        3.2.4 晶体生长及加工
    3.3 晶体性能测试
        3.3.1 X射线衍射(XRD)
        3.3.2 激光显微拉曼测试
        3.3.3 晶体密度测试
        3.3.4 热导率测试
        3.3.5 吸收光谱测试
        3.3.6 发射光谱测试
        3.3.7 衰减曲线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Ho:BaY_2F_8晶体的性能表征
    4.1 晶体结构与热性能
        4.1.1 X射线衍射分析
        4.1.2 晶体密度分析
        4.1.3 晶体导热性能研究
    4.2 200-2200 nm波段吸收光谱分析
    4.3 红外波段发射光谱及3.9μm光谱参数分析
    4.4 能量传递分析
    4.5 荧光寿命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Ho,Yb:BaY_2F_8晶体的性能表征
    5.1 晶体物相与结构表征
        5.1.1 X射线衍射分析
        5.1.2 拉曼光谱分析
    5.2 晶体密度分析
    5.3 300-1300 nm波段吸收光谱分析
    5.4 红外波段发射光谱分析
    5.5 2.0μm波段光谱参数计算
    5.6 浓度猝灭机理研究
    5.7 荧光寿命计算及能量传递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Ho,Pr:BaY_2F_8晶体的性能表征
    6.1 晶体物相与结构表征
        6.1.1 X射线衍射分析
        6.1.2 拉曼光谱分析
    6.2 晶体密度分析
    6.3 300-1300 nm波段吸收光谱分析
    6.4 1-3μm红外波段发射光谱分析
    6.5 2.9μm波段光谱参数计算
    6.6 浓度猝灭机理研究
    6.7 荧光寿命计算及能量传递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Ho,Nd:BaY_2F_8晶体的性能表征
    7.1 晶体物相与结构表征
        7.1.1 X射线衍射分析
        7.1.2 拉曼光谱分析
    7.2 晶体密度分析
    7.3 700-1300 nm波段吸收光谱分析
    7.4 红外波段发射光谱分析
    7.5 2.0μm波段光谱参数计算
    7.6 浓度猝灭机理研究
    7.7 荧光寿命计算及能量传递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Ho:BaY_2F_8晶体激光性能表征
    8.1 激光
    8.2 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发射
    8.3 粒子数反转分布
    8.4 激光产生原理及特点
    8.5 Ho:BaY_2F_8晶体的激光性能测试与分析
        8.5.1 3.9μm激光发射谱分析
        8.5.2 晶体输出能量测试与分析
    8.6 本章小结
第9 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基于钴基材料的隧穿整流磁电阻与电控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自旋电子学简介
    1.2 隧穿磁电阻效应
    1.3 磁性的电调控
        1.3.1 自旋转移力矩效应
        1.3.2 多铁材料中的磁电耦合效应
        1.3.3 电荷效应
        1.3.4 电化学效应
    1.4 自旋轨道力矩效应
        1.4.1 自旋霍尔效应
        1.4.2 Rashba效应
        1.4.3 磁化翻转
        1.4.4 磁畴壁移动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2章 样品的制备技术和表征方法
    2.1 样品制备技术
        2.1.1 磁控溅射原理及仪器
        2.1.2 光学曝光
        2.1.3 刻蚀技术
        2.1.4 氧等离子体清洗
    2.2 样品的表征测量方法
        2.2.1 X射线衍射(XRD)
        2.2.2 交变梯度磁强计(AGM)
        2.2.3 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
        2.2.4 台阶仪
        2.2.5 综合物性测量系统
        2.2.6 范德堡四端法
        2.2.7 磁光克尔显微镜
    参考文献
第3章 Co/CoO-ZnO/Co磁性隧道结中隧穿整流磁电阻及其电调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细节
        3.2.1 Co/CoO-ZnO/Co磁性薄膜的生长
        3.2.2 Co/CoO-ZnO/Co磁性隧道结的微纳加工
        3.2.3 样品电输运性质测量示意图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Co/CoO-ZnO/Co磁性隧道结的微结构表征
        3.3.2 Co/CoO-ZnO/Co磁性隧道结的磁性表征
        3.3.3 Co/CoO-ZnO/Co磁性隧道结的隧穿磁电阻效应
        3.3.4 Co/CoO-ZnO/Co磁性隧道结的隧穿整流磁电阻效应
        3.3.5 隧穿整流磁电阻效应的电调控
        3.3.6 机理讨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Co/PMN-PT(001)异质结中电场调控磁性以及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细节
        4.2.1 Co/PMN-PT (001)异质结的制备
        4.2.2 样品电场调控示意图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PMN-PT (001)基本性质的表征
        4.3.2 电场对磁性的调控
        4.3.3 电场对反常霍尔效应的调控
        4.3.4 机理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Pt/[Co/Pt/Co]磁性异质结中电流驱动的磁化翻转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细节
        5.2.1 Pt/[Co/Pt/Co]异质结的制备
        5.2.2 样品电输运性质测量示意图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Pt/[Co/Pt/Co]异质结的磁性表征
        5.3.2 Pt/[Co/Pt/Co]异质结的磁化翻转
        5.3.3 Pt/[Co/Pt/Co]异质结的自旋轨道矩
        5.3.4 磁化翻转过程中的磁畴运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
    6.3 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SAF结构的自旋阀材料的制备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磁电子学简介
    1.2 磁电阻效应综述
        1.2.1 磁电阻效应发展历程
        1.2.2 磁电阻效应的种类
        1.2.2.1 正常磁电阻效应
        1.2.2.2 各向异性磁电阻效应
        1.2.2.3 隧穿磁电阻效应
        1.2.2.4 巨磁电阻效应
        1.2.2.5 庞磁电阻效应
        1.2.3 基于GMR效应的材料分类
        1.2.3.1 多层膜结构的GMR材料
        1.2.3.2 颗粒膜结构的GMR材料
        1.2.3.3 自旋阀结构的GMR材料
        1.2.4 GMR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2 GMR巨磁阻材料
    2.1 GMR效应的产生机理
        2.1.1 自旋相关散射
        2.1.2 铁磁/反铁磁交换偏置
        2.1.3 “Mott二流体”模型
    2.2 自旋阀材料的典型结构
        2.2.1 基本的自旋阀结构
        2.2.2 具有复合自由层的自旋阀结构
        2.2.3 具有人工合成反铁磁结构的自旋阀结构
    2.3 自旋阀材料的工作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自旋阀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3.1 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
        3.1.1 磁控溅射原理
        3.1.2 磁控溅射系统
    3.2 自旋阀材料制备流程
        3.2.1 衬底的处理流程
        3.2.2 自旋阀薄膜的溅射生长流程
    3.3 自旋阀薄膜的性能测试
        3.3.1 磁电阻测试系统
        3.3.2 磁电阻曲线的测试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自旋阀材料的性能优化
    4.1 自由层的厚度优化
        4.1.1 NiFe的厚度优化
        4.1.2 CoFe的厚度优化
    4.2 非磁性隔离层的厚度优化
    4.3 SAF的优化
        4.3.1 相同厚度的磁性层的优化
        4.3.2 CoFe1的厚度优化
        4.3.3 CoFe2的厚度优化
    4.4 SAF自旋阀材料中的负巨磁阻效应
    4.5 基于柔性PET衬底的自旋阀材料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自旋阀材料的传感器结构设计与制备工艺流程设计
    5.1 基于自旋阀材料的传感器结构设计
        5.1.1 电桥搭建
        5.1.2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5.2 基于自旋阀材料的传感器制备工艺流程设计
    5.3 传感器制造关键工艺
        5.3.1 光刻工艺
        5.3.2 刻蚀工艺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5)PM2.5诱导的炎性反应对心血管内皮的损伤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进展
        1.1.1 PM_(2.5)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1.1.2 PM_(2.5)金属成分的毒性作用研究
        1.1.3 PM_(2.5)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研究
        1.1.4 重大活动环境保护在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1.2 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主要思路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PM_(2.5)对心血管疾病死亡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现场
        2.1.2 资料收集
        2.1.3 统计学方法
        2.1.4 评价标准
    2.2 结果
        2.2.1 描述性分析
        2.2.2 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描述
    2.3 讨论
        2.3.1 南京大气污染物的一般水平和特征
        2.3.2 PM_(2.5)对心血管疾病死亡数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PM_(2.5)及金属成分对血清金属和心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人群重复测量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设计思路
        3.1.2 青奥会期间污染控制政策
        3.1.3 调查时间
        3.1.4 调查地点
        3.1.5 研究对象
        3.1.6 调查内容
        3.1.7 质量控制
    3.2 南京青奥会期间PM_(2.5)及金属成分浓度变化
        3.2.1 资料收集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方法
        3.2.4 结果
    3.3 PM_(2.5)及金属成分对人血清金属、心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
    3.4 讨论
        3.4.1 南京青奥会期间PM_(2.5)及金属成分浓度变化
        3.4.2 PM_(2.5)及金属成分对人血清金属、心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PM_(2.5)对EA.hy926 细胞毒性及m RNA转录组分析
    4.1 PM_(2.5)对EA.hy926 细胞毒性研究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结果
    4.2 PM_(2.5) 染毒EA.hy926 细胞的MRNA转录组分析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
    4.3 讨论
        4.3.1 PM_(2.5)对EA.hy926 的一般细胞毒性
        4.3.2 PM_(2.5) 染毒EA.hy926 细胞的mRNA转录组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NOX1在PM_(2.5)致心血管内皮炎性损伤中的作用
    5.1 体外细胞实验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结果
    5.2 整体动物实验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基于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纳米催化肿瘤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恶性肿瘤的现状与临床治疗
    1.2 肿瘤的生物化学环境
        1.2.1 肿瘤的发生
        1.2.2 肿瘤细胞的血氧供应
        1.2.3 肿瘤细胞的呼吸与代谢
        1.2.4 肿瘤细胞的氧化还原稳态
    1.3 肿瘤的特异性治疗模式
        1.3.1 光动力学肿瘤治疗
        1.3.2 化学反应与化学动力学治疗
        1.3.3 其他内外场特异性治疗模式
    1.4 论文的选题与意义
第2章 生物酶-芬顿催化剂连锁反应用于肿瘤特异高效治疗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原料
        2.2.2 纳米催化剂GFD NCs的合成与表面改性
        2.2.3 材料性质与结构表征
        2.2.4 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测定
        2.2.5 体外细胞水平实验
        2.2.6 体内动物水平实验
        2.2.7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的设计合成
        2.3.2 材料结构表征
        2.3.3 溶液层面催化性能研究
        2.3.4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2.3.5 体外可降解性能研究
        2.3.6 体内动物安全性评价
        2.3.7 体内肿瘤连锁催化治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原子催化剂非均相芬顿反应的肿瘤治疗与机理探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原料
        3.2.2 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改性
        3.2.3 体外结构性质研究
        3.2.4 体外细胞水平实验
        3.2.5 体内动物水平实验
        3.2.6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的设计合成
        3.3.2 结构表征与精细结构解析
        3.3.3 非均相芬顿反应机理探究
        3.3.4 细胞凋亡与铁死亡研究
        3.3.5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3.3.6 体内肿瘤治疗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合蓝细菌增强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原料
        4.2.2 蓝细菌的培养
        4.2.3 光敏蓝细菌ce Cyan MPs的制备
        4.2.4 材料形貌表征及性能研究
        4.2.5 体外细胞水平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设计合成
        4.3.2 光敏蓝细菌的结构表征
        4.3.3 溶液层面产氧实验
        4.3.4 溶液层面光动力学研究
        4.3.5 细胞杀伤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与结论
    5.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双相不锈钢概论
        1.2.1 双相不锈钢的应用前景
        1.2.2 SAF2507 的特点与性能
    1.3 激光自熔焊技术概论
    1.4 钨极氩弧焊技术概论
    1.5 激光-电弧复合焊技术概论
    1.6 双相不锈钢焊接研究现状
        1.6.1 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
        1.6.2 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力学及腐蚀性能
    1.7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备
    2.3 焊接试验
    2.4 热处理试验
    2.5 焊接接头微观组织观察
        2.5.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5.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2.6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2.6.1 拉伸试验
        2.6.2 冲击试验
        2.6.3 显微硬度试验
        2.6.4 纳米压痕试验
        2.6.5 弯曲试验
    2.7 焊接接头耐蚀性能测试
第3章 焊接接头组织研究
    3.1 焊接接头的焊缝成形及宏观形貌
        3.1.1 三种接头焊缝成形
        3.1.2 焊缝横截面的宏观形貌
    3.2 焊接接头微观组织
        3.2.1 激光自熔焊接头微观组织
        3.2.2 激光-MIG复合焊接头微观组织
        3.2.3 钨极氩弧焊接头微观组织
    3.3 固溶热处理对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
        3.3.1 激光自熔焊接头固溶处理后微观组织
        3.3.2 激光-MIG复合焊接头固溶处理后微观组织
        3.3.3 钨极氩弧焊接头固溶处理后微观组织
        3.3.4 SAF2507和Er2594σ 相析出特点及TTT曲线
    3.4 焊接接头XRD物相分析
    3.5 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组织分析
    3.6 焊接接头双相组织比例对比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研究
    4.1 焊接接头各区域组织的纳米压痕
        4.1.1 焊缝及母材区双相组织纳米压痕
        4.1.2 热处理对双相组织纳米压痕的影响
    4.2 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
        4.2.1 激光自熔焊显微硬度
        4.2.2 激光-MIG复合焊显微硬度
        4.2.3 钨极氩弧焊显微硬度
        4.2.4 固溶热处理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4.3 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
    4.4 焊接接头的冲击韧性
    4.5 焊接接头的抗弯曲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焊接接头的耐蚀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焊接接头动电位扫描
    5.3 固溶热处理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5.4 温度对腐蚀性能的影响
    5.5 硫元素对腐蚀性能的影响
    5.6 腐蚀形貌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2205双相不锈钢双丝CMT焊接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双相不锈钢焊接的发展概况
        1.2.1 双相不锈钢的发展与应用
        1.2.2 双相不锈钢焊接研究现状
    1.3 双丝CMT焊接技术研究现状
        1.3.1 双丝CMT焊接技术的原理
        1.3.2 CMT焊接的工艺研究现状
    1.4 焊接有限元方法研究与应用
        1.4.1 焊接有限元方法发展简介
        1.4.2 熔焊有限元方法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主要研究目标
2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母材成分与显微组织
        2.1.2 焊丝成分
    2.2 试验设备与方案
        2.2.1 试验设备
        2.2.2 试验方案
    2.3 试验及分析方法
        2.3.1 坡口设计分析
        2.3.2 熔滴过渡分析
        2.3.3 焊接温度场分析
        2.3.4 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2.3.5 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2.3.6 接头腐蚀行为分析
    2.4 焊接数值模拟软件
        2.4.1 HyperMesh简介
        2.4.2 MSC.Marc简介
3 双丝CMT焊接熔滴过渡规律及焊缝成形
    3.1 熔滴过渡的基本形式与受力分析
        3.1.1 熔滴过渡的基本形式
        3.1.2 双丝熔滴过渡受力分析
    3.2 焊接参数对双丝熔滴过渡行为影响
        3.2.1 焊接模式对单丝滴过渡的影响
        3.2.2 焊接模式对双丝熔滴过渡的影响
    3.3 电弧的能量输入与焊缝成形
        3.3.1 单/双丝电弧的能量输入特点分析
        3.3.2 双丝CMT焊缝成形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
    4.1 中厚板2205双相不锈钢多层多道焊接工艺
        4.1.1 中厚板的多层多道焊接方法
        4.1.2 2205双相不锈钢的对接焊工艺
    4.2 不同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
        4.2.1 接头宏观形貌
        4.2.2 接头微观组织
        4.2.3 接头铁素体含量
    4.3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性能分析
        4.3.1 接头显微硬度
        4.3.2 接头拉伸力学性能
        4.3.3 接头冲击力学性能
    4.4 接头不同区域腐蚀性能分析
        4.4.1 电化学腐蚀分析
        4.4.2 微区电化学腐蚀性能
    4.5 本章小结
5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温度场应力场数值模拟
    5.1 数学模型与材料参数
        5.1.1 温度场控制方程理论
        5.1.2 热-弹-塑性本构方程理论
    5.2 焊接热源模型和高温材料参数
        5.2.1 熔焊热源模型
        5.2.2 JMATPRO材料性能模拟计算
    5.3 网格模型与约束条件
        5.3.1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5.3.2 约束方式与载荷步
    5.4 温度场应力场结果分析与验证
        5.4.1 热源校核与试验对比
        5.4.2 温度场结果分析
        5.4.3 应力变形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9)几种不锈钢低温等离子体渗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不锈钢基本知识
        1.2.1 不锈钢的耐腐蚀机制
        1.2.2 不锈钢的分类
        1.2.3 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
    1.3 等离子体渗氮技术
        1.3.1 等离子体渗氮原理
        1.3.2 等离子体渗氮技术的发展
        1.3.3 等离子体渗氮新技术
    1.4 不锈钢低温等离子体渗氮技术
        1.4.1 渗层的显微组织
        1.4.2 S相的晶体结构
        1.4.3 S相的耐磨与耐蚀性能
        1.4.4 双相不锈钢的低温等离子体渗氮
        1.4.5 不锈钢低温等离子体渗氮发展趋势
        1.4.6 低温等离子体渗氮的工业应用
    1.5 研究内容与目的
第2章 试验过程
    2.1 试验材料
    2.2 等离子体渗氮装置
    2.3 等离子体渗氮工艺参数
    2.4 渗氮层测试表征方法
        2.4.1 显微组织分析
        2.4.2 耐磨性能分析
        2.4.3 耐蚀性能分析
第3章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不锈钢低温渗氮层组织结构分析
        3.1.1 相组成分析
        3.1.2 微结构分析
        3.1.3 氮浓度分析
    3.2 不锈钢低温渗氮层耐蚀性能分析
        3.2.1 盐雾试验
        3.2.2 电化学试验
    3.3 不锈钢低温渗氮层耐磨性能分析
        3.3.1 渗氮层硬度分析
        3.3.2 渗氮层摩擦磨损行为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焊缝孔洞三维特征对钢-铝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钢-铝激光焊接技术
        1.2.1 激光焊接原理
        1.2.2 钢-铝激光焊接难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钢-铝激光焊接研究现状
        1.3.2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分析研究现状
        1.3.3 焊缝孔洞缺陷形成研究现状
        1.3.4 焊缝孔洞缺陷的疲劳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1.4 主要内容
2 激光焊接试验与疲劳试样制备
    2.1 焊接试验
        2.1.1 试验材料及材料预处理
        2.1.2 搭接焊接头布置
        2.1.3 焊接夹具
        2.1.4 焊接设备及参数选择
    2.2 疲劳试样制备
    2.3 本章小结
3 焊缝孔三维特征与有限元模型建立
    3.1 焊缝的断层扫描及三维重构
    3.2 微观孔洞的三维特征概述
    3.3 有限元模型假设
    3.4 二维模型与三维模型
    3.5 有限元材料参数
    3.6 本章小结
4 孔洞三维特征对焊缝应力及疲劳寿命的影响
    4.1 孔洞三维特征对焊缝应力的影响
        4.1.1 无孔洞理想焊缝应力分析
        4.1.2 孔洞直径对表面应力集中的影响
        4.1.3 孔洞与应力集中点的距离对表面应力集中的影响
        4.1.4 孔洞空间相对位置对表面应力集中的影响
        4.1.5 孔洞综合几何形貌对表面应力集中的影响
        4.1.6 多孔洞对表面应力集中的影响
    4.2 疲劳理论与疲劳试验
        4.2.1 疲劳理论
        4.2.2 疲劳试验
        4.2.3 孔洞引起的应力放大效应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4.3 孔洞三维特征对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
        4.3.1 孔洞直径对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
        4.3.2 孔洞与应力集中点的距离对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
        4.3.3 孔洞空间相对位置对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
        4.3.4 多孔洞对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SAF NERTAJET等离子切割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光支持吸收波二元等离子体的时空演化研究[D]. 赵洋. 山西大学, 2021(01)
  • [2]稀土掺杂氟化钇钡激光晶体生长及性能研究[D]. 王新宇.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钴基材料的隧穿整流磁电阻与电控磁研究[D]. 王静. 山东大学, 2020(08)
  • [4]基于SAF结构的自旋阀材料的制备与优化[D]. 康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5]PM2.5诱导的炎性反应对心血管内皮的损伤及分子机制研究[D]. 熊丽林. 东南大学, 2019
  • [6]基于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纳米催化肿瘤治疗[D]. 霍敏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19(03)
  • [7]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D]. 王广进.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9)
  • [8]2205双相不锈钢双丝CMT焊接及数值模拟研究[D]. 刘成. 重庆科技学院, 2019(10)
  • [9]几种不锈钢低温等离子体渗氮技术研究[D]. 王资龙.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9)
  • [10]焊缝孔洞三维特征对钢-铝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影响[D]. 姜顺超. 温州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SAF NERTAJET 等离子切割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