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逆冲带临界角模型研究进展

褶皱逆冲带临界角模型研究进展

一、褶皱逆冲带临界角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冯琦[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位于多个构造域交汇的部位,地质构造特征复杂,其中又以西缘中南段最为典型。该地区已开发马家滩、大水坑等中生代油田。近年来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奥陶系、二叠系等多个地层钻获高产工业气流,显示其在多个层系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然而,该地区断裂构造特征极其复杂,已发现的油气藏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明显,且经历了多期次强烈的后期改造,加之前期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探井较少,致使对该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的认识存疑较多,油气赋存、成藏主控因素仍不甚明确。本文以西缘中南段为主要研究对象,调研前人诸多研究成果,对新采集及重处理的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进行了精细剖析,结合野外露头调查,系统研究了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和认识:研究区自西向东分别发育青铜峡—固原、青龙山—平凉、韦州—安国和惠安堡—沙井子四条分带断裂。在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东部的烟墩山—马家滩地区,以石炭—二叠系煤层及泥岩层为滑脱面,发育多组次级断裂。此外在天环向斜西部还发育多组与西缘构造演化相关的低序级断层。厘定了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并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区自北向南可划分为石沟驿—马家滩、惠安堡、沙井子三段,呈现南高北低的构造格局。其中,北部的韦州—石沟驿向斜与周边地层呈现出明显的不协调性,分析认为该复向斜为由南向北滑覆形成,叠加在已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之上,分别以奥陶系顶风化剥蚀面、石炭—二叠系及刘家沟组、延安组的煤层及泥岩层和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为滑脱面,并使二叠系砂岩发生脆—韧性变形,由南向北滑移,并在前缘及外缘形成推挤带,该构造形成时间在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沉积前。在上述成果与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生长地层分析、平衡剖面恢复、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统计等研究,认为研究区演化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而现今构造格局主要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以来。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初,西缘中南段发生了强烈的自西向东逆冲挤压,并由于挤压强度的差异形成了南高北低的格局,形成了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和叠加其上的拆离滑覆构造。而此后研究区及邻区又经历了早白垩世伸展、晚白垩世区域性隆升、始新世反转伸展断陷、中新世晚期差异升降,使断裂构造格局进一步复杂化。研究区发育多套烃源岩,油气藏赋存于多个层位、类型多样,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类型有中生界构造油藏、上古生界构造—岩性油气藏、石炭系羊虎沟组致密气藏、中上奥陶统海相页岩气以及煤层气等。构造活动对油气藏赋存控制明显,如控制烃源岩的展布范围和热演化程度、控制构造圈闭的形成及演化,在改善储层物性、提供运移通道等方面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同时也会造成油气藏的重新调整再分配或破坏散失。

赵旭东[2](2021)在《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河流体系的建立,以及其展布样式的时空演变是岩石圈构造运动、气候系统演化以及地表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保存在盆地内的河流沉积物可能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河流地貌在构造-气候相互作用下的演化过程。本论文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北天山为实际例证,以沉积学和物源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时空尺度下构造、气候以及河流自身调节在河流地貌演化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并以此讨论了印度-欧亚碰撞前、后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形-地貌演变,限定了现今高原东缘水系格局的建立时间。论文具体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南缘、西昌盆地、会理盆地、楚雄盆地的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地层与沉积特征,结合砂岩碎屑成分、重矿物组合和碎屑锆石U-Pb年龄综合物源分析发现,晚白垩世–早古近纪青藏高原东缘存在一个近南–北向、大陆尺度的南流水系,其物源主要来自松潘-甘孜、义敦和四川盆地的早中生代沉积岩。结合以往的古高程、碎屑锆石物源及蒸发岩来源研究推断,这一大型水系在流经印支地体的思茅和呵叻盆地后最终汇入新特提斯洋。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区域性的南流模式与现今高原东部的东流水系格局截然不同,暗示藏东地区地形-地貌在晚白垩世以来发生了巨大改变。大陆尺度河流的长期存在也暗示当时区域构造环境长期保持稳定,地形起伏有限,海平面稳定。在这种区域背景下,青藏高原东缘逐渐发育一大型夷平面。同时,大型水系横向迁移、摆动反过来又会促进广泛低起伏地貌的发育。直至新生代中晚期,随着地表加速抬升、断裂活动加剧,以及河流快速下切,这一区域性的夷平面逐渐被分割解体,残留的低起伏地貌面被保存在现今青藏高原东部各深切峡谷之间。(2)基于沉积学分析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砂岩碎屑成分、重矿物组分、砾石成分以及古水流相等多种物源分析方法,探讨了始新世宁蒗盆地的演化历史。研究认为,早始新世(~56–45 Ma)宁蒗盆地为小型内流盆地,宁蒗组一段时期主要受一系列垂直山体的横向水系控制,沉积环境以水动力较强的冲积扇体系为主;二段时期的沉积环境由冲积扇逐渐转变为辫状河和湖泊为主,水动力环境整体较弱。至三段沉积期(~45 Ma),区内水系由内流转为外流,流域规模迅速扩张。盆地北部形成了一条近南–北向的纵向水系,其上游可追溯至靠近高原内部的贡觉地区,流域规模类似于现今金沙江上段;同时,在盆地南部可能还存在着另一个类似于现今雅砻江的大型水系与之汇合。宁蒗组四段时期,盆地南部外流水系消亡,但盆地北部仍处于大河系统之下;直至~35 Ma,流经宁蒗地区的大河系统彻底消亡。结合以往低温热年代学和古高程重建等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在~45Ma和~35Ma两次区域构造抬升分别导致宁蒗盆地水系发生内流–外流转换和最终消亡。此外,在始新世中后期逐渐湿润的气候背景下,增加的降雨量会加大河川径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两次区域性水系重组事件的发生。(3)以分布于高原东缘金沙江、安宁河河谷及周边地区的上新统–下更新统昔格达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018个昔格达组和现代河沙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结合已发表数据,重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水系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分布于金沙江华坪–攀枝花一带的昔格达组碎屑锆石年龄谱呈现多峰值特征,且含有晚白垩世–新生代锆石组分,与现今金沙江碎屑锆石信号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更靠近上游的涛源地区昔格达组呈现出700–900 Ma显着峰值,类似于现今雅砻江物源信号。残存于安宁河谷内的昔格达组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200–240Ma,与大渡河锆石组分基本一致。物源结果证实,金沙江至少在上新世之前就已经开始向东流动,但大渡河、雅砻江和安宁河在昔格达组沉积之前展布模式与现今明显不同。由此推测,上新世时期小江断裂的快速走滑可能阻断了金沙江,形成昔格达古湖;早更新世古昔格达湖的溃决诱发了金沙江及其主要支流的快速下切,进而导致水系发生袭夺–重组,最终形成现今水系格局。(4)以北天山奎屯河流域及流经的晚中新世-第四纪独山子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1632个碎屑锆石年龄和17个重矿物样品的物源综合分析,探讨了北天山中新世以来沉积过程的驱动因素。该研究首先证实了北天山~7.0 Ma的构造隆升事件,之后揭示3.3–2.5 Ma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现今奎屯河上游的冰川覆盖区。这表明,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沉积速率加快、沉积相转换,以及物源信号变化可能是对全球气候变冷、北半球冰期开始–扩张的响应。尽管复杂,但这项研究强调,中国北天山在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是可以区分的。

叶轶佳[3](2021)在《侵蚀作用对逆冲断裂带断层分段的影响 ——以龙门山中南段为例》文中指出龙门山逆冲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2008年在龙门山中段发生了汶川地震,2013年在龙门山南段发生了芦山地震。根据余震精定位结果显示,龙门山南段的大邑次级段在两次地震中都没有发生破裂。1970年在大邑次级段前缘发生了Ms 6.2大邑地震,该次地震可能已经释放了大邑段积累的应力。上述现象表明龙门山中南段的断裂活动性存在明显的横向差异。对于龙门山中南段断裂分段的成因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1)大邑段的地壳物质相对软弱,该区域以“塑性变形”为主,无法积累应力;(2)大邑段的侵蚀作用较弱,造成内部断裂活动性减弱,并逐渐向盆地迁移。根据临界楔理论(Critical-Taper Wedge Theory),两种不同的成因机制将会使大邑段形成明显不同的地貌形态特征以及侵蚀空间分布差异。为了检验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我们在大邑段获得了10个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3-44 Ma),热历史模拟结果显示,自6-8 Ma以来,大邑段的双石-大川断裂上盘的剥蚀速率在0.5-0.6 mm/yr,下盘的剥蚀速率在0.3-0.4 mm/yr;汶川-茂县断裂上盘的剥蚀速率在0.6-0.8 mm/yr。另外,通过一系列的野外实测以及室内资料处理,我们计算了龙门山中南段地区5条河的河流剪切力(Shear Stress)以及希尔兹力(Shields Stress),基于已有的希尔兹力与侵蚀速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将龙门山中南段的5条河流708个点的希尔兹力转化为了侵蚀速率。由低温热年代学获得的平均侵蚀速率与河流剪切力获得的平均侵蚀速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龙门山中南段自5 Myr或更早以来达到了剥蚀稳定(Exhumational Steady)状态。我们以主断裂为界线,将大邑段分为3×3网格,研究发现龙门山中南段的地形以及侵蚀速率具有沿走向、系统性的差异变化:在后山区域,大邑段的海拔高于两侧区域,而侵蚀速率则低于两侧区域;而在前山区域,大邑段的地形以及侵蚀速率均高于相邻两侧区域。侵蚀速率和地形的空间分布表明差异侵蚀在龙门山中南段断层分段的成因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大邑段在龙门山地区的几次大地震中作为障碍体,阻止了地震的传播,因此,大邑段前缘的地震危险性不可低估。

陈峰[4](2020)在《华南雪峰陆内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隆升与转换研究》文中提出陆内造山带的形成机制是近年国际构造地质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华南雪峰造山带经历了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以雪峰造山带为实例建立构造模型,不仅对于揭示陆内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约束和评价该地区矿床剥露历史也十分关键。本文对雪峰造山带东段的湘中后陆逆冲构造带为重点研究区,开展了野外构造解析、显微构造观察和深部构造解译。结合古构造应力场和构造变形序列进行综合分析,以构造—热年代学研究和构造物理模拟为研究手段,本文对雪峰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其构造转向过程进行了重点论述。通过对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译,厘定出雪峰造山带东段的湘中后陆构造带以在深度约10km出存在拆离断层及其上的断展褶皱。根据古构造应力场计算,梳理了雪峰山东缘燕山期以来五个阶段的构造应力场,先后经历了 NW-SE向挤压构造体制、NWW-SEE向挤压和NNE-SSW向伸展的走滑构造体制、近东西向挤压构造体制、NNW-SSE向伸展构造体制、NEE-SWW向挤压和NNW-SSE向伸展的走滑构造体制。通过构造解析,将湘中后陆构造带燕山期构造变形划分为三阶段构造变形:D31阶段构造变形以向NW逆冲为主;D32阶段表现为共轭走滑断层;D33阶段表现为东逆冲的脆性断层和穹隆群。根据碎屑锆石U-Pb同位素结果,将雪峰造山带东段燕山期构造变形的时间下限定为176 Ma。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表明,晚白垩世以来,湘中后陆构造带平均剥露速度约在0.06-0.07km/Ma,剥露厚度6.5-6.6km,是西部厚皮-薄皮构造带的两倍。热演化史综合分析表明,在~90Ma,雪峰山东侧发生快速冷却事件。D33阶段的构造应力场转换为东西向挤压,导致湘中后陆构造带的强烈变形和大规模隆升剥露,造成大乘山、龙山和猪婆山穹隆出露于地表,是雪峰造山带向东递进扩展的结果。雪峰造山带发生构造转向与前陆逆冲带受到四川盆地刚性基底克拉通的阻挡有关。通过沙箱模拟实验与综合研究,本文认为前陆块体阻挡导致造山楔达到临界角状态,由此引发的向后陆扩展隆升是控制陆内变形扩展的内在原因。雪峰造山带在结构上经历了多次构造转换,并于90 Ma后基本定型。而约60-30 Ma和10Ma存在两次快速冷却在整个华南板块基本一致,对雪峰造山带进行了改造,可能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中国南海板块扩张有关。

刘俊[5](2020)在《南黄海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文中研究指明南黄海位于山东、江苏海岸的东部,是我国近海唯一没有工业油气发现的盆地,南黄海盆地不仅是扬子地台在海域的延伸,而且是下扬子地块的主体,是叠合于下扬子地台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上由中-古生界海相残留盆地和中-新生界陆相断陷盆地构成的多旋回叠合盆地。盆地构造单元从南往北划分为勿南沙隆起、青岛坳陷(南部坳陷)、崂山隆起(中部隆起)、烟台坳陷(北部坳陷)和千里岩隆起,众多学者认为南黄海崂山隆起古生界变形较弱,构造相对稳定,发育厚度较大的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此外大陆科学钻探CSDP-2井(崂山隆起唯一一口钻井,钻至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也证实了崂山隆起发育三叠系-下志留统较完整的中-古生代地层。但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崂山隆起中-新生代地层遭受大量剥蚀,新近系与中-古生界之间形成的强屏蔽界面使地震波能量往下传播困难,加之中-古生界内幕地层反射系数差异小,同时浅水相关多次波比较发育,以及中-古生代地层中逆断层多、地层倾角大的构造特征,导致中-古生界地震成像较差。此外目前整个南黄盆地仅有5口井大都钻至上古生界,因此还未建立针对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的技术方法,同时受勘探成本和油气风险等因素制约,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油气勘探进程依然缓慢。本文针对南黄海崂山隆起中-古生界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存在的问题,以构造变形较弱的崂山隆起东南部为研究区,开展了强屏蔽层下宽频地震成像处理技术方法研究,主要包括拓频处理、浅水组合多次波压制和高精度速度网格层析建模等技术,有效改善了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中-古生界地震成像效果;同时结合已有钻井资料,运用海陆对比思路,针对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特点,开展了孔隙型和裂缝-岩溶型储层预测,主要包括叠后稀疏脉冲阻抗反演、叠前同时反演和频谱分解等技术方法,预测了研究区石炭系-下二叠统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在研究区开展宽频地震成像技术和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与认识。(1)受强屏蔽层影响,崂山隆起中-古生界地震反射同相轴有效频带范围为7-35Hz,其频带较窄。为了拓宽地震反射信号的频带宽度,首先采用线性radon变换最小平方求解方法有效衰减了炮检点鬼波,拓宽了信号频带宽度,特别是提升了低频有效信号能量;运用Q补偿技术,对高频端信号能量进行了补偿。结合鬼波压制和Q补偿方法,实现了对浅水低信噪比常规拖缆地震数据的宽频处理尝试,改善了强屏蔽层下中-古生界波组特征,为下一步地震反演提供了可靠的低频数据信息。(2)研究区水深较浅,平均水深为50m,地震数据中海底相关短周期多次波异常发育,同时强屏蔽层界面的存在,该界面与海水面之间产生的海底相关长周期多次波也普遍发育,此外强屏蔽界面以下的层间多次波也可能存在。通过分析多次波产生机制和特点,制定了浅水组合多次波压制和剩余多次波衰减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采用确定性海底多次波压制和广义自由表面多次波预测的组合方法,相对以往常规方法取得了更好的多次波压制效果,使强屏蔽层界面下中-古生界地震有效反射同向轴得到了不断凸显,速度谱上深部发散的能量团获得了一定收敛。(3)针对研究区勘探程度较低,中-古生界地震反射信噪比相对较差的特点,总结了一套适合崂山隆起高精度速度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多手段质控速度分析提取中-古生界速度信息,同时利用长排列地震的初至波,开展初至波层析反演方法揭示强屏蔽层(平均深度约700m)下部附近地层的速度变化信息,以指导中-古生界速度提取的准确性,从而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其次以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为初始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开展网格层析速度反演,获得地震资料信噪比较高的中浅部地层层速度模型,迭代反演过程中遵循先浅后深的原则,即先获得较准确的新生代地层层速度,再获得三叠系-志留系层速度;其次综合海域已有钻井的地层速度、层位解释和陆域震旦系-志留系(Tg-T11)的地层认识,建立研究区三叠系-震旦系(T9-Tg)层速度格架,对网格层析速度模型中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的层速度进行填充、平滑;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层位约束的网格层析速度迭代反演,通过共成像点道集拉平和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效果不断优化速度模型,最后获得了研究区高精度速度模型,为开展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提供了关键的速度模型。(4)系统分析了海域已有钻井和野外露头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在对测井曲线校正的基础上,根据井-震响应特征和岩石物理分析总结了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关键敏感弹性参数,vp高值是区分生物碎屑灰岩、纯灰岩和碎屑岩的岩性敏感参数,λρ低值是重要的孔隙度敏感弹性参数,λ/μ低值和σ低值是油气流体敏感弹性参数。(5)孔隙型和裂缝-岩溶型是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基于高精度速度模型、偏移成像数据和已有测井资料,采用叠后稀疏脉冲阻抗反演方法的岩性预测,以及叠前同时反演方法的物性和流体检测,对孔隙型储层进行了预测分析;综合运用频率域多尺度的裂缝预测、RGB融合的岩溶风化壳刻画和时频分析的油气检测方法对裂缝-岩溶型储层进行了预测分析。由此建立了针对崂山隆起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技术方法,有效预测了碳酸盐岩有利储层分布。(6)总结了崂山隆起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认为研究区储层以裂缝-岩溶型为主,孔隙型为辅,礁滩相储层局部分布,虽受到深埋藏压实作用,但次生孔隙比较发育;后期受印支构造运动作用,裂缝和岩溶不断发育,进一步改善了孔隙空间。

李长圣[6](2019)在《基于离散元的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定量分析与模拟》文中提出离散元数值模拟作为构造变形研究的新方法,可以定量的观测分析模型内应力、应变的演化过程,有助于揭示褶皱冲断带的变形特征与变形机制,分析应力应变分布对油气储层物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地震剖面解析和构造物理模拟试验,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对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变形演化机制和控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取得了如下成果:1)采用结构体数组构建离散元的基本数据结构,改进基于网格法的邻居搜索算法,加快邻居搜索与接触判断的速度,重组邻居搜索与接触判断和接触力的更新模块,实现了无锁、高效的并行计算。嵌入线弹性和Hertz-Mindlin接触力学模型,开发适用于构造模拟的易扩展、高性能的离散元程序VBOX,并给出了离散元程序测试流程。2)提出等效参数与等效模型的概念,通过休止角试验和双轴试验标定反映石英砂宏观力学特性的颗粒的细观参数,构建一个典型的物理模拟和离散元数值模拟试验,提出基于网格的挤压楔体定量方法,定量(如坡角、断层倾角等)对比了两种方法在构造变形研究中的差异与相似点。3)通过系统的离散元数值模拟试验给出颗粒细观参数与岩石宏观参数的对应表,研究岩层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滑脱层强度和厚度对褶皱冲断构造形成与演化的控制作用,定量分析了褶皱冲断构造变形特征与变形机制,为复杂褶皱冲断构造地质理论的完善提供了定量依据。岩层粘聚力较低时,内部应变分散,裂隙分布较为分散;岩层粘聚力较强时,应变集中,断层断距较大,单个断层位移量大,楔体内部可能出现明显的反冲断层。也就是说,粘聚力弱的岩层,应力集中不明显,挤压楔体内部裂隙发育松散、均匀,具有连通孔隙,利于油气在其中储存和渗滤。而粘聚力强的岩层中裂隙发育集中,成带状,可以作为优势的油气运移通道。滑脱层的强度对褶皱冲断带构造形态影响很大,高摩擦滑脱层模型中,主要构造形态为前展式逆冲叠瓦构造;在低摩擦滑脱模型中,正向和反向逆冲断层间隔出现,形成冲起构造;褶皱冲断带盖层岩石强度对褶皱冲断构造影响较小,整体构造演化主要受基底滑脱层强度影响。并且,滑脱层厚度对构造变形样式影响较弱。4)以库车坳陷新生代褶皱冲断带为切入点,标定了岩盐宏观参数所对应的颗粒的细观参数。通过数值模拟证实了同构造沉积对变形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认为秋里塔格盐丘形成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是同构造沉积作用。盐岩使得库车坳陷西段构造具“垂向分层”特点,盐下构造以紧密排布的逆冲断层为主,盐上构造以宽缓褶皱为主。同时,通过数值模拟了揭示初始盐盆宽度可能是影响库车坳陷西段构造沿走向差异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初始盐盆宽度和盐层厚度差异使得库车坳陷构造变形具“横向分段”特征。盐岩使得地层中应力有明显的分层性,分成盐上、盐层和盐下三层,盐层中应力最小,盐下应力最大。盐岩流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同构造沉积使得盐岩表现明显的顺层流动特点,总体流动趋势与挤压方向相同。

陈勇[7](2018)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面波层析成像》文中指出青藏高原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接地带,属于典型的板块汇聚边界地带,自显生代开始,印度板块在大陆构造动力的作用下持续向北挤压亚欧板块,造成青藏高原在陆陆碰撞过程中发生构造变形。作为全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活动性最强的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内部构造变化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极大关注,关于其隆升机制,物质运移方式,动力学成因等问题饱受争议,始终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对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动力学、板块学说等构造演化的地球科学问题。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青藏高原的向大陆东北方向扩张运动的前沿地带,研究其壳幔结构以及构造变形方式对于认识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扩展变形和大陆动力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利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布设的674个流动台站获取到2013-2016年间390个事件的远震面波波形资料,主要是利用多道波形互相关技术得到在该区域范围内基于程函方程的20-150S Rayleigh波视相速度和群速度,网格大小为0.4°x0.4°,再利用基于Helmholtz方程对相速度和群速度做与频率有关的有限频效应校正可以得到台站下方更接近真实的结构速度分布,对每个网格点得到的相速度和群速度频散曲线作线性一维S波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这样可以在研究区域建立起一个三维的速度结构模型,结合前人在此区域得到的研究结果,分析并推测各个块体区域速度结构的分布特点和成因,以及物质运移通道,此外地震分布也与速度结构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由面波相速度,群速度联合反演得到的S波速度结构成像结果给出了地壳和地幔的层位划分和结构构造信息:高低速分界线从祁连山脉一直延续到龙门山处的南北地震带,两侧的速度差异十分明显,印证了青藏高原作为软弱低速块体在北向挤压过程中受到坚硬的阿拉善块体,鄂尔多斯块体,以及扬子块体的阻挡下发生了软弱介质的地形隆升和应力破碎问题;地壳上地幔范围内,沿着银川-临河断裂带附近始终处于低速分布状态,且随着深度增大低速分布范围逐渐扩张,可能是由于块体挤压过程中鄂尔多斯块体发生了从地表到地幔的地层破裂,地幔中热流物质顺着裂缝上涌造成的低速现象;中下地壳深度范围内,青藏高原的低速分布与银川-临河断陷带的低速分布连为一体;150km深度以下阿拉善块体的速度结构与周缘块体差异较大,呈现出明显的相对低速,可能已经达到了软流圈深度。此次密集台阵探测实验为我们得到了比以往更高分辨率结果的速度分布图,成像结果提供了小范围块体内更加精细的局部特征以及整个三维的速度结构模型,为整个东北缘区域内物质运移和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李英强[8](2018)在《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带的地质结构与成因机制》文中指出龙门山造山带是研究陆内构造变形多期构造活动的理想场所之一,同时也是资源矿产及地震灾害防治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对其地质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论文以断层相关褶皱和韧性剪切带等理论为基础,综合利用数字高程、浅表地质、钻井数据、地震剖面、地球物理测深、震源机制解等资料,对龙门山的地质结构进行系统地解析,定量分析盆-山结合带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测试,厘定时-空格架上构造隆升剥露迁移规律,从物质组成、边界条件和应力场转换等探讨复杂构造格局成因。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及热史模拟结果揭示,龙门山前缘系列褶皱冲断带的隆升主要发生在新生代,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快速隆升剥露:第一阶段为古新世-始新世(65-35 Ma)的快速隆升剥露,表现为“前展式”(向前陆递进)的抬升冷却过程,第二阶段为中新世(15-12 Ma)以来的快速隆升剥露,具有“后展式”(向造山带后撤)的抬升冷却特征。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带的构造变形具有倾向上分带、走向上分段、垂向上分层的特征:倾向上(NW→SE)具有变形层次渐浅、卷入层系渐新、变形程度渐弱、脆性变形渐强的趋势;走向上(SW→NE)具有前缘扩展范围渐小、前陆沉积层系渐老、构造变形时间渐早、新生代构造缩短程度渐小、新构造运动渐弱的趋势;垂向上表现为以中-上地壳韧性变形层、前震旦系滑脱层和中-下三叠统滑脱层为载体的分层滑脱构造变形。龙门山地区2030 km深存在的低速、低阻层(韧性变形层)既是上地壳变形的主要滑脱层,又是下地壳向四川盆地俯冲解耦的滑脱层;地壳尺度的构造楔是龙门山陆内挤压变形的重要模式;沉积层中的构造楔复合作用和逆冲推覆作用是控制上地壳构造缩短和龙门山隆升的主要成因;断层相关褶皱和褶皱调节断层是龙门山前缘褶皱-冲断带的重要构造变形形式;滑脱层侧向上的非均一性、中-新生代期间构造应力场的多次转换是导致差异构造变形的重要原因。2017年9月30日青川Mw5.4级地震中先存低角度逆冲断层的复活和新生右旋走滑破裂的形成,以及两次破裂活动在空间上的叠置,指示了龙门山前山断裂构造的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研究结果揭示龙门山是一个典型的陆内造山带,是在大陆板块内部伸展-聚敛旋回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在现今仍保持较强的构造活动性。

孙闯[9](2017)在《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构造物理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作为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扩展生长的前锋,晚新生代以来持续受到来自高原的挤压作用,形成了现今陡峭的地形。其构造变形过程是了解高原与相邻四川盆地之间变形传递转换的关键,一直以来都是关注的热点。本论文以临界楔体理论为指导,通过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对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向前陆扩展生长的过程进行了相似模拟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物理模拟研究表明垂直造山带构造走向的先存地形控制褶皱冲断带内部的变形分配方式,而平行于造山带走向上的先存地形分段则是转换构造产生的原因之一。根据临界楔体理论将褶皱冲断带的地形梯度划分为次临界、临界和超临界三种,并作为初始边界条件引入模拟实验。模型实验中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过程,包括侧向扩展和垂向抬升,都随初始地形边界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在先存地形小于临界和大于等于临界两种情况下,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特征同样可以分为两类,分别对应生长扩展过程中不同的内部断层滑移分配方式。这种由地形引起的构造演化差异导致转换构造,如撕裂断层和侧断坡的形成。粒子速度场成像分析揭示模拟实验中的褶皱冲断带正是通过这些转换构造的形成与活动来实现侧向差异的调节。模拟实验中撕裂断层所呈现出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与2008年汶川地震中参与同震破裂的小鱼洞断层类似,暗示走向上的地形分段是控制现代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侧向上差异演化和内部断层活动的主控因素之一。(2)物理模拟实验还揭示在前陆产生新断层之后,褶皱冲断带的活动变形会自前陆回撤到后陆,并优先活化后陆处于区域地形包络面之下的老断层。这是因为产生前陆新断层之后,褶皱冲断带纵向上发生了扩展,使得构造楔体整体进入次临界状态,需要通过后陆位置的构造增厚来重新建立临界形态。而龙门山南段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可能就是发生在龙泉山背斜形成之后,整个龙门山南段处于重建临界形态的背景之下。(3)物理模拟实验证实滑脱层的性质和区域缩短速率控制山前双重构造的形成演化。缩短速率越大,或者底部韧性流变滑脱层强度越大,则位于中部滑脱层之下的深部构造通过乱序式断块叠置形成堆垛构造,而中部滑脱层之上的浅层构造以山前单斜构造和前陆紧密集中的箱状褶皱为主。由于深部双重构造内部吸收较多缩短,导致山前浅层构造变形带较窄。底部滑脱层为脆性的模型与强韧性流变滑脱层模型在构造形态上相似,但是深部断块产生的次序为前展式。在缩短速率较小,底部韧性流变滑脱层强度弱的实验中,深部断块更大,浅层褶皱变形的影响范围也更广。在缩短速率足够低(5mm/a),底部滑脱层足够弱的情况下,上下构造耦合,在地表产生由深部断坡控制的长间距孤立背斜构造。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的洪雅背斜就是这样一个由深部洪雅隐伏断裂控制的孤立背斜。这说明在低缩短速率的区域背景之下,川西盆地内寒武系膏泥岩作为褶皱冲断带的底部滑脱层,控制了山前构造带的形态与演化。

田雨[10](2016)在《阿姆河盆地右岸地区中上侏罗统礁滩储层地质研究》文中认为阿姆河右岸区块横跨阿姆河盆地东北部,是中亚天然气管道及西气东输的主供气源地,主要发育盐下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天然气资源丰富。阿姆河右岸经历了卡洛夫期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向牛津期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的演化,沉积微相类型丰富,储层类型多样。与国内碳酸盐岩主要勘探开发的台缘礁滩、台内白云岩滩及风化壳岩溶型储层不同,阿姆河右岸主要勘探开发对象集中在台内及台缘斜坡两个相区,而台内及台缘斜坡规模性储集体类型及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楚,预测难度大,严重制约着勘探开发进程,沉积储层研究对于碳酸盐岩天然气高效勘探开发意义重大。本论文以阿姆河右岸地区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露头、岩芯、薄片、录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在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对台内及台缘斜坡礁滩储层的发育特征、成因类型、主控因素及地质模式等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卡洛夫-牛津阶层序地层格架,厘清岩石地层、电性地层与层序地层单元间的关系,形成碳酸盐台地体系不同相区多重地层统层方案。前人将阿姆河右岸西部台地边缘与台内相区卡洛夫-牛津阶划分出8个岩性段,在中东部台缘斜坡与盆地相区划分出6个岩性段,不同相区间岩石地层单元等时对比关系不清,影响地质规律认识。通过野外露头岩石学特征、岩性组合规律深入研究,将露头岩石地层单元与钻井常规测井、成像测井等进行对比,对各岩性段界面以及内部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明确了阿姆河右岸卡洛夫-牛津阶岩石地层单元的精细地层对比关系。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识别出了不同级别层序地层界面,将阿姆河右岸卡洛夫-牛津阶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单个三级层序由海侵体系域、早期高位体系域和晚期高位体系域组成,体系域内部可进一步划分为出两个准层序组及若干个准层序。通过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厘清了岩石地层、电性地层与层序地层单元间的对比关系,形成阿姆河右岸碳酸盐台地体系不同相区间的多重地层统层方案,进而完成了右岸60余口井的卡洛夫-牛津阶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案,得到油田公司采纳并应用于生产,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勘探的碳酸盐岩各岩性段区域上等时地层对比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恢复了阿姆河右岸卡洛夫期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向牛津期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的演化过程,揭示了不同地区岩石地层单元类型及岩石组合特征差异的地质基础,为台内与台缘斜坡相区沉积微相及储层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2.基于取芯段沉积微相与测井相分析,建立沉积微相相序演化标准剖面,创建了台内及台缘斜坡沉积微相高分辨率图形聚类测井相定量解释图版,实现全井段沉积微相连续解释,揭示了台内与台缘斜坡沉积微相空间展布规律。阿姆河右岸卡洛夫-牛津阶发育完整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台内与台缘斜坡沉积微相类型丰富,岩石类型多样。基于取芯资料建立沉积微相测井识别图版,有助于实现全井段沉积微相连续解释及台内与台缘斜坡沉积微相空间展布规律。在取芯资料岩石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台缘斜坡及盆地相区各种沉积微相类型。通过长井段连续取芯资料深入分析,建立了台内与台缘斜坡沉积微相相序演化标准剖面。建立岩芯段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样式,形成台内与台缘斜坡不同沉积微相常规测井、聚类测井相、成像测井相模式,创建了台内及台缘斜坡沉积微相高分辨率图形聚类测井相定量解释图版,实现全井段沉积微相连续解释。通过单井沉积微相分析与地震相分析相结合,编制了联井及平面沉积微相图,揭示了台内与台缘斜坡沉积微相空间展布特征。3.开展台内与台缘斜坡礁滩储层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明确储集空间与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演化阶段,建立了常规测井与成像测井定量解释模版,确定了碳酸盐岩储层下限及流体识别标准。阿姆河右岸卡洛夫-牛津阶台内与台缘斜坡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以次生粒内及粒间溶孔为主,台内高能颗粒滩保留部分原生孔,中东部台缘斜坡区裂缝发育。成岩作用研究表明,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为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类型;包括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在内的埋藏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为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通过成岩流体古温度与古盐度、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分析,划分了成岩演化阶段,分别建立了台内与台缘斜坡成岩与孔隙演化模式,为储层成因分析奠定了基础。在分区、分层矿物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选取适合台内与台缘斜坡碳酸盐岩的测井解释数学模型,通过测井资料统计及实验室分析数据优选合理参数,形成了台内与台缘斜坡碳酸盐岩储层常规测井定量解释模版;在裂缝类型识别的基础上,开展了成像测井缝洞定量解释。结合测井多参数交会图版以及试油结论等生产数据,明确了台内与台缘斜坡碳酸盐岩孔隙度4%的保守储层下限级别。通过多手段流体性质判别研究,确立了流体类型划分标准,即:气层sw≤50%、气水同层50%<sw<70%、水层:sw≥70%,为气水界面识别、气藏类型研究、储量计算、试油层段以及开发射孔段的选取奠定了基础。4.划分台内与台缘斜坡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建立不同类型储层综合识别图版,创建以常规测井资料为变量的储层类型定量判别模型,分析储层形成主控因素,明确规模性储层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建立了台内与台缘斜坡储层类型分布模式。台内与台缘斜坡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及组合方式的多样,揭示出储层类型及成因的复杂性,明确储层类型平面及纵向分布规律对于高效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基于岩芯、物性分析及测井资料,揭示出阿姆河右岸台内与台缘斜坡相碳酸盐岩发育孔隙型、孔洞型、裂缝孔隙型和缝洞型四类储层,建立了各类储层综合识别图版。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类储层测井响应值进行分析,建立了深浅电阻比值(RD/RS)、密度中子总孔隙度与声波孔隙度差值(Φt-Φs)为多变量的储层类型测井定量识别模型,形成了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定量储层类型划分方法,解决了储层类型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各类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表明,孔隙型与孔洞型储层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层序界面及相关溶蚀作用,裂缝孔隙型储层主要受控于受沉积微相、裂缝及相关溶蚀作用,缝洞型储层主要受控于裂缝和相关埋藏溶蚀作用。结合层序格架内联井储层对比等分析,明确规模性储层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建立了台内与台缘斜坡储层类型分布模式。5.揭示了萨曼杰佩为隐伏古隆起上叠置的厚层台内滩,打破了前人对该气田主力产层为台缘堤礁的传统认识,明确了规模性台内滩发育的沉积地质特征、控制因素及展布规律,建立了规模性台内滩发育模式,指导了阿姆河右岸西部多个规模性台内滩的发现。前人研究认为右岸西部发现的萨曼杰佩气田为台地边缘礁滩相气田。岩石微相与地震相分析相结合,揭示出萨曼杰佩气田下牛津组产层为隐伏古隆起上叠置连片的厚层台内颗粒滩,打破了该主力气田产层为“台缘堤礁”的地质认识。古地貌与海平面变化分析相结合,明确了台内滩平面展布、发育层位、滩体类型及组合特征、规模性台内滩储集体发育条件,建立了台内滩发育的地质模式。隐伏基底古隆起发育区古地貌高部位滩体单层厚度大,垂向上多期叠置,横向展布范围广,形成规模性叠合台内滩;古地貌低洼部位滩体单层厚度薄,总厚度小,台内滩规模有限,层序地层格架内台内滩储层发育于准层序组中上部。基于古地貌对台内滩发育控制作用的地质认识,通过过层拉平技术、补偿厚度法、残余厚度法,识别出西部查尔朱及坚基兹库尔古隆起发育多个次级古地貌高地。预测了多个规模性叠合台内滩发育区,并得到钻探证实,指导了阿姆河右岸西部多个规模性台内滩的发现。

二、褶皱逆冲带临界角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褶皱逆冲带临界角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西缘构造属性
        1.2.2 西缘分段性
        1.2.3 西缘及邻区构造演化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层分布特点
        2.2.1 中、上元古界
        2.2.2 下古生界
        2.2.3 上古生界
        2.2.4 中生界
        2.2.5 新生界
    2.3 研究区地震地层特征
第三章 西缘中南段断裂构造特征
    3.1 断裂特征
        3.1.1 边界断裂
        3.1.2 东西分带断裂
        3.1.3 南北分段断裂
        3.1.4 次级断裂
        3.1.5 低序级断层
    3.2 构造分段特征
        3.2.1 马家滩段构造特征
        3.2.2 甜水堡段构造特征
        3.2.3 沙井子段构造特征
第四章 西缘中南段拆离滑覆构造的发现与厘定
    4.1 拆离滑覆构造的定义
    4.2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的确定依据
        4.2.1 地震反射特征不协调
        4.2.2 地层厚度与沉积特征不协调
        4.2.3 构造特征不协调
    4.3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特征
        4.3.1 拆离滑覆构造的展布范围
        4.3.2 拆离滑覆构造变形系统特征
    4.4 拆离滑覆构造的滑移方向、距离与形成时间
        4.4.1 滑移方向
        4.4.2 滑移距离
        4.4.3 形成时间
第五章 西缘中南段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背景
    5.1 前中生代西缘中南段构造演化背景
        5.1.1 早古生代台地边缘阶段
        5.1.2 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拗陷阶段
    5.2 西缘中南段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5.2.1 三叠纪—中侏罗世残延克拉通内叠合盆地
        5.2.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坳陷盆地
        5.2.3 晚白垩世以来后期改造
    5.3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第六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赋存的影响
    6.1 研究区油气藏主要类型与分布特点
        6.1.1 油气藏类型
        6.1.2 油气藏分布
    6.2 构造活动对油气成藏赋存的影响
        6.2.1 构造活动对烃源岩演化的控制
        6.2.2 构造活动对圈闭形成的控制
        6.2.3 构造活动对油气疏导运聚的控制
        6.2.4 后期改造对原生油气藏的破坏与调整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2.1 青藏高原东缘古水系演化
        1.2.2 北天山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5.1 文献调研与前人资料汇总
        1.5.2 野外实地考察
        1.5.3 室内实验测试
        1.5.4 数据处理、绘制图件
    1.6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青藏高原东缘晚白垩世–早古近纪水系格局重建及其对低起伏地貌面形成机制的启示
    2.1 引言
    2.2 青藏高原东缘晚中生代构造稳定
    2.3 地层时代与沉积特征
        2.3.1 都江堰剖面
        2.3.2 乐山剖面
        2.3.3 西昌盆地
        2.3.4 会理盆地
        2.3.5 楚雄盆地
    2.4 物源结果及分析
    2.5 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大陆尺度古水系
    2.6 低起伏古地貌形成机制
    2.7 结论
第3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始新世水系演化及其对高原生长的启示:来自宁蒗盆地沉积和物源证据
    3.1 前言
    3.2 区域地质背景
    3.3 地层与沉积特征
    3.4 宁蒗组时代归属
    3.5 物源结果
        3.5.1 砾石成分
        3.5.2 砂岩碎屑成分
        3.5.3 重矿物
        3.5.4 碎屑锆石年龄
    3.6 物源分析
        3.6.1 周邻潜在物源区对比
        3.6.2 物源综合分析
    3.7 水系演化历史
    3.8 水系转换机制及对青藏高原生长的启示意义
    3.9 结论
第4章 青藏高原东缘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水系袭夺–重组加速河流下切
    4.1 引言
    4.2 地质背景
    4.3 样品信息
    4.4 碎屑锆石年龄结果
    4.5 物源分析
    4.6 上新世–早更新世藏东地区水系演化
    4.7 早更新世河流下切机制探讨
    4.8 结论
第5章 北天山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5.1.引言
    5.2 地质背景
    5.3 沉积与物源结果
        5.3.1 地层与沉积特征
        5.3.2 重矿物组合
        5.3.3 锆石U-Pb年龄
    5.4 讨论
        5.4.1 北天山晚新生代地貌演化
        5.4.2 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分析及其意义
        5.4.3 对全球范围内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砾石成因的启示意义
    5.5 结论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6.1 结论
    6.2 论文存在不足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侵蚀作用对逆冲断裂带断层分段的影响 ——以龙门山中南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逆冲断裂带断层活动性分段研究
        1.1.1 逆冲断裂带断层活动性分段的成因机制
        1.1.2 龙门山中南段断层活动性分段研究
        1.1.3 两种模型假设及其预测
    1.2 龙门山逆冲断裂带的热年代学研究
    1.3 本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2章 龙门山区域地质地貌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龙门山地区地质背景
    2.3 龙门山区域地貌背景
第3章 低温热代学研究
    3.1 采样方法以及结果
    3.2 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模拟和解释
第4章 河流剪切力研究
    4.1 河流剪切力相关理论
    4.2 相关参数计算
        4.2.1 河道宽度W
        4.2.2 流量Q
        4.2.3 河道坡度S
        4.2.4 河道粗糙度系数N以及D50
        4.2.5 岩石可蚀系数
    4.3 结果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龙门山中南段侵蚀与变形研究
    5.2 造山带侵蚀速率的横、纵向对比
    5.3 龙门山中南段断裂分段的成因机制
    5.4 对地震活动的启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结果

(4)华南雪峰陆内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隆升与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陆内造山带及其结构对称性
    1.2 雪峰造山带与江南造山带、江南古陆和江南隆起
        1.2.1 江南古陆和江南隆起
        1.2.2 江南造山带
        1.2.3 雪峰造山带
    1.3 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与项目依托
        1.4.1 选题意义
        1.4.2 项目依托
    1.5 主要内容与研究路线
        1.5.1 主要内容
        1.5.2 研究路线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1.7.1 论文特色
        1.7.2 论文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
        2.1.1 区域断裂
        2.1.2 主要韧性剪切带
        2.1.3 区域构造事件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喷出岩
        2.3.2 侵入岩
    2.4 区域变质作用
    2.5 深部地球物理资料
        2.5.1 地震层析成像
        2.5.2 地震测深与大地电磁剖面
        2.5.3 大地热流
3. 湘中后陆逆冲构造带
    3.1 构造边界厘定
    3.2 浅部构造样式
    3.3 深部构造解译
4. 湘中构造带构造序列与古构造应力场
    4.1 构造层划分的原则
    4.2 构造样式与构造运动学
        4.2.1 D_1~1期挤压构造变形
        4.2.2 D_1~2期伸展构造
        4.2.3 D_2~1期挤压构造变形
        4.2.4 D_2~2期韧性剪切变形
        4.2.5 D_3期构造变形
        4.2.6 D_4期伸展构造变形
        4.2.7 D_5期走滑构造变形
    4.3 古构造应力场重建
    4.4 构造变形与古构造应力场演化序列
5. 构造变形时代限定
    5.1 D_1~1期
    5.2 D_1~2期
    5.3 D_2~1期
    5.4 D_2~2期
    5.5 D_3期
        5.5.1 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5.5.2 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限定
    5.6 D_3期构造变形时间讨论
6. 雪峰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与隆升
    6.1 一维稳态热模拟
        6.1.1 原理与方法
        6.1.2 一维稳态热模拟结果
    6.2 热演化史与隆升过程
    6.3 雪峰造山带裂变径迹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6.4 讨论
7. 雪峰造山带构造演化与动力学机制
    7.1 岩石圈构造变形的深部基础
    7.2 来自构造物理模拟的启示
        7.2.1 方法
        7.2.2 结果
        7.2.3 构造意义
    7.3 雪峰陆内造山带演化模式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南黄海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与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1.2.2 海洋地震成像关键技术
        1.2.3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南黄海盆地构造特征
        2.1.1 盆地构造演化过程
        2.1.2 主要边界划分
    2.2 崂山隆起地质条件分析
        2.2.1 隆起主要构造单元
        2.2.2 断裂特征
        2.2.3 地震反射特征
    2.3 崂山隆起碳酸盐岩储层条件
        2.3.1 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环境
        2.3.2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与特征
第三章 强屏蔽层下宽频地震成像
    3.1 地震处理成像难点分析
        3.1.1 强屏蔽层界面分析
        3.1.2 中-古生界弱反射系数
        3.1.3 浅水多次波干扰
    3.2 浅水组合多次波压制
        3.2.1 叠前多域去噪
        3.2.2 海底多次波周期提取
        3.2.3 海底相关多次波衰减
        3.2.4 剩余多次波压制
    3.3 地震拓频处理分析
        3.3.1 虚反射压制
        3.3.2 弱振幅补偿
    3.4 高精度速度建模
        3.4.1 初至波速度层析反演
        3.4.2 基于层控网格层析速度建模
    3.5 宽频成像效果分析
第四章 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4.1 碳酸盐岩储层的井-震响应特征
    4.2 测井曲线校正与虚拟井建立
        4.2.1 测井曲线校正
        4.2.2 研究区虚拟井建立
    4.3 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物理分析
        4.3.1 横波测井曲线预测
        4.3.2 敏感弹性参数分析
    4.4 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4.4.1 岩性预测分析
        4.4.2 物性与流体预测分析
        4.4.3 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4.5 裂缝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4.5.1 裂缝预测
        4.5.2 岩溶风化壳预测
        4.5.3 油气检测分析
第五章 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分析
    5.1 有利储层分布
        5.1.1 研究区圈闭构造特征
        5.1.2 石炭系-下二叠统栖霞组有利储层分布
    5.2 石炭系-下二叠统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
    5.3 石炭系-下二叠统裂缝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离散元的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定量分析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参照表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1.2 构造变形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1 平衡剖面技术
        1.2.2 临界角库伦楔模型
        1.2.3 构造物理模拟
        1.2.4 构造数值模拟
    1.3 本文内容提要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离散元软件的开发与测试
    2.1 离散元理论与软件
    2.2 数据结构
    2.3 邻居搜索与接触判断
    2.4 颗粒位置的更新
    2.5 接触力的计算
        2.5.1 线弹性模型
        2.5.2 Hertz-Mindlin接触模型
    2.6 阻尼和时间步
    2.7 应力应变表征方法
        2.7.1 应力
        2.7.2 应变
    2.8 并行设计
    2.9 软件测试
        2.9.1 1个颗粒
        2.9.2 2个颗粒
        2.9.3 颗粒集合体
    2.10 小结
3 构造数值模拟参数选取与标定
    3.1 等效参数与等效模型
    3.2 石英砂的离散元细观参数标定
        3.2.1 休止角试验
        3.2.2 双轴试验
        3.2.3 小结
    3.3 物理模拟
    3.4 数值模拟
    3.5 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对比
        3.5.1 变形与应变分析
        3.5.2 构造解译
        3.5.3 楔体演化
    3.6 小结
4 褶皱冲断带变形机制及影响因素
    4.1 参数选取与调试
    4.2 初始条件与计算设备
    4.3 岩层粘聚力
    4.4 岩层内摩擦角
    4.5 岩层厚度
    4.6 滑脱层对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的影响
        4.6.1 基底滑脱层厚度
        4.6.2 基底滑脱层厚度
        4.6.3 讨论
    4.7 小结
5 褶皱冲断带盐构造数值模拟
    5.1 盐岩及盐构造
    5.2 盐岩对应的颗粒细观参数
    5.3 库车前陆盆地数值模拟
        5.3.1 同构造沉积
        5.3.2 初始盐盆宽度
        5.3.3 盐层厚度
    5.4 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7 附录
    7.1 硬件和软件环境
    7.2 石英砂双轴试验数值模拟
    7.3 岩石双轴试验
        7.3.1 不同围压下的双轴试验结果
        7.3.2 不同摩擦系数下的双轴试验结果
        7.3.3 不同粘结参数下的双轴试验结果
    7.4 生长墙
    7.5 测试实例NO、N1、S0和S1
    7.6 离散元中的平面几何知识
    7.7 初始条件与计算设备M1C1、M1C2、M2C1、M3C1和M4C1
    7.8 岩层粘聚力C1、C10、C19、C24
    7.9 岩层内摩擦角中5,φ13,φ17,φ20
    7.10 基底滑脱层强度μ0、μ1、μ2、μ3
    7.11 基底滑脱层厚度D0、D300、D500、D1000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青藏高原东北缘面波层析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地质背景
1.2 地质构造单元
    1.2.1 松潘—甘孜地块
    1.2.2 祁连山褶皱带
    1.2.3 阿拉善地块
    1.2.4 鄂尔多斯地块
1.3 研究现状
    1.3.1 青藏高原隆升方式
    1.3.2 青藏高原物质运移机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文概述 第二章 面波理论
2.1 Rayleigh波和Love波
2.2 面波的表示
2.3 相速度的确定 第三章 面波程函方程层析成像方法
3.1 程函方程面波层析成像及赫姆霍兹面波层析成像
3.2 程函方程面波层析成像及赫姆霍兹面波层析成像的优缺点 第四章 数据处理方法
4.1 数据来源及相关工作
4.2 面波相、群速度成像处理
4.3 S波速度结构反演处理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北由面波层析成像和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
5.1 面波相速度、群速度结果
5.2 S波速度结构结果
5.3 面波和S波成像结果讨论
    5.3.1 低速层分布
    5.3.2 下地壳流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THE AUTHOR 基金项目资助

(8)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带的地质结构与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陆内构造研究进展
        1.2.2 冲断构造研究进展
        1.2.3 龙门山冲断构造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基底
        2.2.2 沉积层
    2.3 构造演化简史
    2.4 构造单元划分
    2.5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
        2.5.1 龙门山南段深部结构特征
        2.5.2 龙门山中段深部结构特征
        2.5.3 龙门山北段深部结构特征
        2.5.4 小结
3 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带构造-地层层序
    3.1 不整合面
    3.2 地震层序
    3.3 年代地层格架
    3.4 构造-地层层序
4 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带构造热年代学
    4.1 磷灰石裂变径迹及热史模拟方法简介
    4.2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磷灰石裂变径迹及热史模拟
        4.2.1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径迹长度
        4.2.2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
    4.3 讨论:盆-山结合带构造隆升剥露期次与迁移规律
        4.3.1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倾向上的隆升剥露期次与迁移规律
        4.3.2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走向上的隆升剥露期次与迁移规律
    4.4 小结
5 龙门山南段-川西南坳陷过渡关系与构造模型
    5.1 区域地质结构特征
        5.1.1 宝兴-南溪剖面
        5.1.2 芦山-乐山剖面
    5.2 盆-山结合带构造几何学、运动学模型
        5.2.1 芦山-莲花山构造几何学特征
        5.2.2 芦山-莲花山构造运动学模型
    5.3 小结
6 龙门山中段-川西坳陷过渡关系与构造模型
    6.1 区域地质结构特征
        6.1.1 阿坝-中江剖面
        6.1.2 大宝山-万年场剖面
        6.1.3 映秀-郫县剖面
    6.2 盆-山结合带构造几何学、运动学模型
        6.2.1 彭县隐伏构造带构造几何学特征
        6.2.2 彭县隐伏构造带三维构造模型
    6.3 小结
7 龙门山北段-川西北坳陷过渡关系与构造模型
    7.1 区域地质结构特征
        7.1.1 高庄坝-马角坝剖面
        7.1.2 窝前-天井山剖面
    7.2 讨论:青川地震同震断层与发震构造模型
    7.3 小结
8 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带地质结构的成因机制
    8.1 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带构造格局的形成
        8.1.1 中三叠世之前的构造-沉积背景
        8.1.2 中三叠世以来的构造格局演化
    8.2 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带差异构造变形及成因探讨
    8.3 龙门山隆升机制的探讨
    8.4 小结
9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构造物理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1.3 主要工作量
    1.4 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褶皱冲断带概述及研究进展
    2.1 临界楔体理论及其应用
        2.1.1 褶皱冲断带基本特征
        2.1.2 临界楔体理论的提出
        2.1.3 临界楔角的推导
        2.1.4 构造楔体运动学特征
        2.1.5 构造楔体状态转换
        2.1.6 临界楔体理论的前提假设
        2.1.7 临界楔体理论的应用
    2.2 褶皱冲断带的物理模拟研究
        2.2.1 物理模拟发展史
        2.2.2 模拟材料选用原理
        2.2.3 物理模拟中挤压变形的常用设置
    2.3 褶皱冲断带三维构造模拟的进展
第三章 先存地形对龙门山冲断带断层活动的影响
    3.1 研究背景
    3.2 龙门山地质背景
        3.2.1 区域地质概况
        3.2.2 龙门山隆起机制
        3.2.3 龙门山中-下地壳结构
        3.2.4 龙门山上地壳结构——冲断带构造特征
        3.2.5 龙门山断层活动性研究
    3.3 模拟实验设计
        3.3.1 模拟实验设计依据
        3.3.2 临界楔体理论与实验初始地形划分
        3.3.3 模拟实验设备、材料和模型相似性
    3.4 模拟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参考实验——无初始地形起伏
        3.4.2 实验系列1——垂直构造走向上地形梯度的研究
        3.4.3 参考实验和实验系列1运动学分析
        3.4.4 地形起伏对断层活动的影响
        3.4.5 实验系列2-平行构造走向上地形分段的研究
        3.4.5.1 实验C8(临界地形段VS次临界地形段)
        3.4.5.2 实验C7(超临界地形段VS次临界地形段)
        3.4.5.3 实验C6(超临界地形段VS临界地形段)
        3.4.6 变形速度场分析
        3.4.7 转换构造形成机制
    3.5 实验限制
    3.6 实验结果对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启示
        3.6.1 龙泉山背斜构造走向发生变化的原因
        3.6.2 龙门山冲断带内部变形定位
        3.6.3 小鱼洞撕裂断层的形成机制
    3.7 小结
第四章 滑脱层对褶皱冲断带演化的影响
    4.0 研究背景
    4.1 模拟实验设计依据
    4.2 模拟实验设备、材料和模型相似性
    4.3 模拟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实验系列1——关于滑脱层力学性质的研究
        4.3.1.1 实验A1——强韧性流变滑脱层
        4.3.1.2 实验A2——弱韧性流变滑脱层
        4.3.1.3 实验A3——脆性底部滑脱层
        4.3.2 实验系列2-关于缩短速率的研究
    4.4 模拟实验讨论
    4.5 模拟实验对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启示
    4.6 小结
主要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阿姆河盆地右岸地区中上侏罗统礁滩储层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
        1.3.2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
        1.3.3 碳酸盐岩礁滩储层研究
        1.3.4 碳酸盐岩测井地质研究
        1.3.5 阿姆河右岸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技术路线
    1.7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7.1 完成主要工作量
        1.7.2 论文创新点
2 阿姆河右岸构造与地层特征
    2.1 阿姆河盆地构造背景及演化特征
        2.1.1 盆地构造单元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2 阿姆河盆地地层特征
        2.2.1 基底
        2.2.2 过渡层
        2.2.3 沉积盖层
    2.3 阿姆河右岸构造特征
        2.3.1 阿姆河右岸构造单元
        2.3.2 阿姆河右岸断层特征
    2.4 阿姆河右岸侏罗系生储盖组合特征
        2.4.1 中下侏罗统烃源岩
        2.4.2 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储层
        2.4.3 上侏罗统基末利阶盖层
    2.5 本章小结
3 卡洛夫-牛津阶层序地层学研究
    3.1 卡洛夫-牛津阶岩石地层划分
        3.1.1 中东部岩性单元界面识别与划分
        3.1.2 西部岩性单元界面识别与划分
    3.2 卡洛夫-牛津阶层序地层特征
        3.2.1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
        3.2.2 层序地层划分
        3.2.3 层序地层格架
    3.3 层序演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卡洛夫-牛津阶沉积微相研究
    4.1 岩石类型及特征
        4.1.1 石灰岩
        4.1.2 白云岩
        4.1.3 泥岩
        4.1.4 硬石膏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2.1 蒸发台地相
        4.2.2 局限台地相
        4.2.3 开阔台地相
        4.2.4 台地边缘相
        4.2.5 台缘斜坡相
        4.2.6 盆地相
    4.3 沉积微相相序演化标准剖面
    4.4 测井相模式建立与沉积微相测井定量划分
        4.4.1 测井相划分与标定
        4.4.2 台地与台缘斜坡-盆地测井相模式
        4.4.3 沉积微相聚类测井相定量解释图版
        4.4.4 单井连续聚类测井相划分及沉积微相解释
    4.5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4.6 本章小结
5 台内与台缘斜坡礁滩储层特征与测井定量评价
    5.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5.1.1 孔隙
        5.1.2 裂缝
        5.1.3 孔洞
    5.2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5.2.1 破坏性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5.2.2 建设性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5.3 成岩流体特征与成岩阶段划分
        5.3.1 成岩流体特征
        5.3.2 成岩阶段划分
    5.4 测井储层定量评价与有效性研究
        5.4.1 常规测井储层定量评价
        5.4.2 成像测井缝洞定量解释
        5.4.3 储层下限确定
        5.4.4 流体性质判别
    5.5 本章小结
6 台内与台缘斜坡礁滩储层类型及主控因素研究
    6.1 储层类型及特征
        6.1.1 孔隙型储层
        6.1.2 孔洞型储层
        6.1.3 裂缝-孔隙型储层
        6.1.4 缝洞型储层
    6.2 测井储层类型定量划分
        6.2.1 储层常规测井敏感性分析
        6.2.2 测井储层类型定量判别模型
        6.2.3 储层展布特征
    6.3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6.3.1 台地低能滩孔隙型储层主控因素
        6.3.2 台内与台缘斜坡高能礁滩孔洞型储层主控因素
        6.3.3 台缘斜坡低能礁滩裂缝-孔隙型储层主控因素
        6.3.4 逆冲带缝洞型储层主控因素
    6.4 储层类型发育模式
    6.5 本章小结
7 规模性台内滩储层分布规律研究
    7.1 台内滩沉积地质特征
        7.1.1 沉积相特征
        7.1.2 地震相特征
        7.1.3 古地貌分析
    7.2 规模性台内滩分布规律研究
        7.2.1 古地貌对台内滩平面展布的控制作用
        7.2.2 古地貌对台内滩发育层位的控制作用
        7.2.3 古地貌对滩体类型及组合的控制作用
        7.2.4 古地貌对规模性台内滩储集体的控制作用
    7.3 规模性台内滩发育模式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图版

四、褶皱逆冲带临界角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D]. 冯琦. 西北大学, 2021(12)
  • [2]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D]. 赵旭东.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3]侵蚀作用对逆冲断裂带断层分段的影响 ——以龙门山中南段为例[D]. 叶轶佳.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
  • [4]华南雪峰陆内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隆升与转换研究[D]. 陈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南黄海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D]. 刘俊.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基于离散元的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定量分析与模拟[D]. 李长圣. 南京大学, 2019(06)
  • [7]青藏高原东北缘面波层析成像[D]. 陈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8(01)
  • [8]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带的地质结构与成因机制[D]. 李英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9]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构造物理模拟研究[D]. 孙闯. 南京大学, 2017(08)
  • [10]阿姆河盆地右岸地区中上侏罗统礁滩储层地质研究[D]. 田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标签:;  ;  ;  ;  ;  

褶皱逆冲带临界角模型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