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智能化——仿真系统

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智能化——仿真系统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智能──仿真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樊启祥,陆佑楣,李果,强茂山,林鹏,刘益勇,邬昆[1](2021)在《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创新与实践》文中认为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工程面临建设环境复杂、资源流动强、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施工风险多、建设历时长等管理挑战,通过智能建造管理实现高质量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围绕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环保、工期及造价等管理内容,提出了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定义、特征和体系,构建了工程建设智能建造"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闭环控制管理理论;其次,面向电站设计、建设、运行的全生命期,围绕工程建设中资源投入、工艺过程、业务流程、结构性态、工程进度及实物成本等六大管理要素,以建筑物结构性态安全为核心,构建了深度融合关键智能建造技术的实时动态分析、耦合仿真预测和交互协同调控的智能化管理方法;最后,运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构建了智能建造工程数据系统DIM和集成应用GIS+BIM+MIS技术的智能建造管理平台iDam,研发智能化控制成套设备和应用软件,并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及协同创新,达到优质安全绿色高效的工程建设绩效,实现价值创造。智能建造管理成果在金沙江溪洛渡300m级高拱坝智能化建设中取得了显着成效,并在乌东德、白鹤滩大坝工程中全面深化应用,也可在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

刘占省,孙啸涛,史国梁[2](2021)在《智能建造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建筑业转型的形势下,智能建造成为土木工程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智能建造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建造物及建造活动进行感知、分析和控制,从而达到保证质量、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等目标。综述了智能建造的概念,分析了智能建造的特征,论述了近年来智能建造的相关政策和智能建造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展,具体包括BIM技术、GIS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三维扫描技术、智能装备和建筑机器人。同时分析了当前智能建造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了施工中应用智能建造技术的前景。

陈丹,刘喆,刘建友,房倩,海路[3](2021)在《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化理论方法还不成熟,智能技术较落后,大部分理论研究成果缺乏实用性;盾构隧道各环节未建立起有效信息交换渠道,没有形成盾构隧道全生命周期系统的完整体系。为了推动智能化建造在我国铁路盾构隧道中的发展应用,通过对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化建造在地质勘察、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建立完善的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完善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建造理论创新,启动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建造相关规程的编制,完备标准体系,是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化建造技术发展的方向。

孙梓倞[4](2021)在《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站场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在有限的施工空间中,因施工管理混乱和管理手段落后造成多专业交叉施工资源浪费和工期延误,从而严重制约了此类项目施工的良性发展和项目效益提升,而多专业交叉施工可更新资源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其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的成败。因此,本文从可更新资源配置角度出发,以研究工作面资源为主导影响因素,建立多专业交叉施工蚁群优化模型,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多专业交叉组织优化系统平台。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为识别影响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的主要因素,根据现场调研、查找文献以及站场工程的特点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资源是制约施工组织管理的关键因素,是导致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混乱、项目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多的根本所在。(2)为解决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的问题,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施工条件,将站场工程施工时有限的施工工作面划分为若干个工作区。基于蚁群算法特性构建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蚁群模型。为符合多专业交叉施工的顺序逻辑和工作面资源约束规则,定义了模型中工作面资源转移规则、基于交叉关键点数量计算的分配优先级权重计算方法。(3)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某站场工程施工案例进行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智能优化。通过例证仿真结果与传统方法计算的结果对比显示,该模型具备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零冲突”优势,能有效优化工作面的工作安排顺序和缩短施工总工期、降低施工管理成本,解决了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混乱和工期延误问题。并基于MATLAB平台实现了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集成系统平台开发。(4)根据影响工作面资源配置的专业间交叉关键点数量计算专业间的交叉关联程度,结合各专业的施工特点和施工要求,基于合同管理理论制作符合项目的合同表,将合同表经多方确认编入项目合同文件,使其产生法律效力。通过优化发承包模式减少合同数量和分包单位数量,减少各专业管理的风险。通过制作合同表可以针对施工变更和专业间的融合进行动态管理,预防后期的经济纠纷。合同措施优化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优化施工组织管理,还可以对优化模型的计算结果做出进一步应对的措施,促进专业工序间的融合,两者共用会大大提升多专业施工组织管理的水平。通过本文研究构建的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模型及智能优化系统平台,结合合同优化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服务于工程实践。

王芳[5](2021)在《基于智能建造的铁路工程造价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

刘敬一[6](2021)在《住宅的BIM全周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BIM一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其实作为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本身一词来说早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被提出,BIM并不仅仅是一款软件,而是一个理念,国外给的官方定义是“20%的模型可视化,80%的协同交流”。目前我国房地产业迅速的发展,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住宅种种词汇频繁被作用于各种住宅的分类当中。将BIM技术应用在现有的居住建筑设计当中,不仅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而且对于一个需要多专业进行协同设计的住宅项目来说,BIM毫无疑问会将居住建筑设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尽管BIM技术在各大领域和企业都有所涉猎,但是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希望通过对BIM技术全周期的住宅设计研究展示,引发人们对居住建筑设计中使用BIM技术的必要性,使得更多的青年建筑师可以接触到BIM带来的机遇,推广BIM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为新一代居住建筑制定更好的设计流程。本文将从BIM的发展、应用、实践多角度的进行阐述,从建筑方案设计初期到施工图设计结束,均采用BIM软件的技术应用,最后以北京长阳天地住宅项目为例,具体展现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介绍BIM技术在协同设计中的应用以及优势,希望未来青年建筑师可以多角度多维度的看到BIM技术的发展,将建筑设计提升到新的高度。

李伟[7](2021)在《基于Lyapunov Drift-Plus-Penalty技术的施工队列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建设项目施工管理正随着前沿科技战略的发展和生态能源政策的覆盖发生多元化的改变,既是技术更新所带来的新机遇,亦是面临生态能源约束所带来的新挑战。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热化期,其主要用途是通过计算机结合智能算法实现对社会、工作和生活中所遇问题的决策,其中施工期多目标策略优化是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施工期能耗和工期长久以来是业内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由能耗和工期优化后所产生的收益更是业内管理者长期追求的目标,然而施工期难以避免的突发事件对能耗、工期及其收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考虑施工期随机性事件发生的前提下,将施工过程作业转化为数据传输队列,并且基于Lyapunov优化理论设计了一种处理施工期多目标的寻优模型。首先,基于本文的研究方向,查阅国内外文献并进行系统性对比分析,重点研究施工期多目标之间的权衡关系;学习Lyapunov Drift-Plus-Penalty算法的适用环境、工作机理和参数调配;掌握计算模型的仿真流程、相关软件的操作环境和研究数据的预处理等前提基础。其次,构建施工期队列网络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理论框架和过程指示性参数,描述施工期过程机理,以此构造施工期随机性事件的影响参数bi(t),并定义其影响等级,随后构建施工期能耗、工期和收益数学模型,将施工期数据以单位t内的施工阶段为载体进行处理。在上述过程的基础上引入Lyapunov二次函数,经过漂移过程后进入惩罚阶段,引入非负惩罚参数V,构造虚拟施工队列,得到加权和最小化的目标函数。最后,本研究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某施工项目为试验对象,根据施工队列模型的内容进行案例仿真,为了清楚地表达施工期随机性的建模思想,以施工期天气因素为例进行分析,利用MATLAB和Python等软件进行计算机端的编程和运算,并且根据仿真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

王宣[8](2020)在《结合静动图像分析的BIM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工程建设逐渐从以前快速施工模式转变成精细化的施工模式,提高建设的信息化率也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BIM技术在房屋建筑领域的蓬勃发展也给基础设施中的桥梁工程带来了新的方向,随着政策层面推动桥梁BIM的应用,其实用价值也逐渐体现。本文研究以提高桥梁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率为中心,将数字图像分析方法与BIM技术结合,应用到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为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诸多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研究首先针对桥梁BIM建模困难的问题,探讨了Revit参数化建模、Revit软件编程开发建模和可视化编程建模三种高效、精细的建模方式。在桥梁BIM技术应用方面,实现典型工法施工技术交底、施工全过程仿真模拟和施工碰撞检查三个方面的可视化施工技术。此外,还针对BIM平台的扩展性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C#编程语言对Revit软件进行功能拓展,从而实现高效的BIM应用。最后针对某实际工程进行了实际桥梁建模和应用分析,验证了文章内容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可行性。在以静态图像分析技术为研究方向的工作中,实现工程现场图像辨识和现场实景三维重建两个技术方向的工程应用。首先根据相关理论开发Matlab程序,实现工程现场的图像内容识别,并提出预制梁厂管理、施工进度管理两个方向的技术应用。其次利用倾斜摄影获取的图像资料,通过软件进行图像三维重构,形成工程的实景重建三维模型,并探索了三维重构模型和精确BIM模型的匹配比对方法,进行了工程进度控制、竣工验收和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将处理结果整合到BIM平台中,实现工程现场科学管理。在以动态图像分析技术为研究方向的工作中,提出一种基于光照强度时程分析的构运动信息测量新方法。针对视频测量结果,分别提出像素点频率概率分布直方图方法和结构图像频率点云方法,直接获取结构振动频率。基于该方法开发结构振动和拉索索力两个方向的应用,并设计采用手机对单自由度小球振动测量,以及采用高速相机对拉索索力测量两个验证实验,最终利用本文方法计算小球的振动频率和拉索索力,结果表明分析准确、效果理想。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9](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提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花昌涛[10](2020)在《BIM技术在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与施工安全、工程造价、工期进度一样,是建设项目管理中不可以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人们往往比较关注建筑的造价和工期进度,对质量的关注较少,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隐患和不安全。实际上项目质量的水平不仅影响到建设项目的工期进度,也关系到使用寿命,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项目将面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所以说项目质量与工程造价、工期进度是整体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任何项目管理过程都不能单独的突显某一块内容而忽视项目质量管理。而随着包括现代建设工程在内的项目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的、人工的质量管控手段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信息化程度低、无法及时共享、数据准确率低误差大、不能进行数据分析、不可视化和人物画像缺乏精细化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数据库的支持等缺点。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已经难适应这种信息化高速发展,将BIM技术应用到施工质量管理方面来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是大势所趋。本文从BIM的概念和理论研究入手,通过对于BIM系统的介绍和建模开始,尝试建立基于BIM技术的质量管理系统,同时将BIM技术与PDCA管理循环法等先进的管理理论结合起来,最终形成BIM技术支持下的施工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流程,并通过BIM进行深化设计,实现可视化的全部功能。通过施工仿真技术来实现各专业角色之间的“碰撞”,避免矛盾的出现,通过碰撞检查等手段对施工技术环节加强管控,再基于BIM技术对管理组织机构进行重塑,加强质量管理的组织措施等,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通过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从具体的案例中提炼出BIM技术解决项目质量管理中诸多问题的方法,最后对提高施工质量的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智能──仿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智能──仿真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创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智能建造管理理论
    (二)智能建造管理技术
    (三)智能建造工程实践
三、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的实践背景和发展历程
    (一)工程建设面临的挑战需要智能建造管理
    (二)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发展历程
四、金沙江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体系
    (一)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定义
    (二)智能建造管理闭环控制理论
    (三)智能建造管理体系
    (四)智能建造管理的创新特性
五、六大管理要素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
    (一)资源投入管理
    (二)工艺过程管理
    (三)业务流程管理
    (四)结构性态管理
    (五)工程进度管理
    (六)实物成本管理
六、智能建造管理平台
    (一)工程数据模型及编码体系
    (二)工程数据的感知传输
    (三)智能建造管理的成套设备
    (四)智能建造管理平台iDam
七、实践成效
    (一)溪洛渡大坝智能化建设成效
    (二)乌东德和白鹤滩工程智能建造成效
八、结语与展望

(2)智能建造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智能建造特征
2 国家相关政策
3 智能建造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 BIM技术应用
    3.2 GIS技术应用
    3.3 物联网技术应用
    3.4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3.5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3.6 三维扫描技术应用
    3.7 智能装备及建筑机器人
4 总结与展望

(3)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特点
    1.1 铁路盾构隧道特点
    1.2 隧道智能建造的概念
    1.3 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特点
    1.4 智能管理平台
2 智能建造关键技术
    2.1 地质勘察
    2.2 建造设计
        2.2.1 基于BIM的隧道智能仿真设计流程
        2.2.2 基于BIM的隧道智能仿真设计内容
    2.3 隧道施工
        2.3.1 盾构掘进
        2.3.2 管片预制、抓取与拼装
        2.3.3 监控量测
        2.3.3. 1 智能监测系统的功能
        2.3.3. 2 智能监测系统原则
        2.3.3. 3 智能监测系统的监测内容
        2.3.4 风险管理
        2.3.4. 1 风险源
        2.3.4. 2 风险评估方法
        2.3.4. 3 风险预测与控制
    2.4 运营维护
3 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3.1 存在问题
    3.2 发展方向
4 结论与建议

(4)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RCPSP问题研究现状
        1.2.2 合同管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重点和难点
2 站场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特征分析
    2.1 站场工程项目特征
        2.1.1 站场工程特征
        2.1.2 站场工程项目特点
        2.1.3 站场工程项目资源特点
    2.2 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
        2.2.2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不科学
        2.2.3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粗放
        2.2.4 项目工期延误率高
    2.3 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流程
        2.3.1 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的依据
        2.3.2 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原则
        2.3.3 施工组织优化辅助方法
    2.4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思路
    2.5 本章小结
3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建模与求解
    3.1 蚁群算法思想的借鉴与应用
        3.1.1 蚁群算法对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模型构建启发
        3.1.2 蚁群算法在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应用的关键步骤
        3.1.3 蚁群算法应用于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的先进性分析
        3.1.4 蚁群寻优系统与多专业交叉施工优化相似性分析
    3.2 施工组织优化蚁群模型构建
        3.2.1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蚁群算法模型约束
        3.2.2 施工资源配置蚁群模型优化流程
        3.2.3 施工逻辑思路
        3.2.4 基于多专业交叉施工优先级权重计算
        3.2.5 施工优化蚁群模型可行解构造
    3.3 基于MATLAB平台的施工组织优化蚁群模型求解
        3.3.1 施工组织优化蚁群模型求解思路
        3.3.2 搜索逻辑实现
    3.4 本章小结
4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模型验算及智能优化系统平台设计
    4.1 项目概况
    4.2 利用传统流水施工方法计算
        4.2.1 统计专业工程量和工期
        4.2.2 计算施工工期和相关费用
    4.3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模型计算
        4.3.1 求解步骤与建立相关矩阵
        4.3.2 工作区优先级权重计算
        4.3.3 案例数值仿真求解
        4.3.4 施工工期优化有效性分析
        4.3.5 施工经济优化有效性分析
    4.4 施工组织智能优化配置系统设计
        4.4.1 智能优化系统基础框架设计
        4.4.2 项目资源智能优化配置系统功能设计
        4.4.3 智能优化系统案例应用展示
    4.5 本章小结
5 施工合同措施研究
    5.1 计算交叉关联程度
        5.1.1 解决思路
        5.1.2 计算交叉关联程度
    5.2 优化发承包模式
    5.3 合同措施研究
        5.3.1 施工工作面的运输通道配合合同表
        5.3.2 施工变更合同表
        5.3.3 通信、信号及电力专业的配合施工合同表
        5.3.4 消防及给水专业的配合施工合同表
        5.3.5 汇编入项目合同文件
        5.3.6 合同管理流程
    5.4 项目施工组织管理的建议
        5.4.1 构建有效直接的的多专业综合评价决策依据
        5.4.2 施工组织管理系统建设
    5.5 项目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议
        5.5.1 建立完善制度体系
        5.5.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6)住宅的BIM全周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文献综述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BIM的设计方法的应用现状
    2.1 BIM设计的概念
        2.1.1 BIM设计发展
        2.1.2 BIM技术发展的意义
        2.1.3 BIM技术初期的发展概况
        2.1.4 BIM技术的跨越与发展
        2.1.5 BIM的优势
    2.2 BIM的常用软件
        2.2.1 Bentley
        2.2.2 GraphiSOFT/Nemetschek Archicad
        2.2.3 三维CAD
        2.2.4 Revit系列
    2.3 BIM的应用
        2.3.1 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3.2 BIM在施工中的应用
    2.4 BIM与传统工程制图的对比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BIM体系下的住宅全周期设计
    3.1 BIM技术在住宅前期策划阶段的应用
        3.1.1 前期资料信息的收集
        3.1.2 相关信息资料的整理和分享
        3.1.3 设计信息的交流设计
    3.2 BIM技术在住宅初步设计阶段的应用
        3.2.1 建立概念模型
        3.2.2 进行基础体量分析
        3.2.3 方案的初步设计
    3.3 BIM技术在住宅方案深化阶段的应用
        3.3.1 平面空间深化
        3.3.2 立面设计深化
        3.3.3 剖面绘制
        3.3.4 详图绘制
    3.4 BIM技术在住宅的施工优化阶段的应用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BIM实践案例——以北京长阳西站产业化居住项目为例
    4.1 案例基本情况
        4.1.1 项目概况
        4.1.2 BIM如何介入项目
    4.2 前期规划策划阶段
    4.3 初步概念设计阶段
        4.3.1 “强排”概念规划
        4.3.2 小区道路分析
        4.3.3 建立图元数据库绘制图纸
        4.3.4 空间设计
        4.3.5 构建BIM信息模型的优势和问题
    4.4 方案深化阶段
        4.4.1 可视化分析场地布局和初步户型
        4.4.2 BIM在方案深化阶段的优势
    4.5 建筑施工构件优化阶段
        4.5.1 施工图出图
        4.5.2 专业协同设计与图纸表达
        4.5.3 施工阶段BIM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5.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Lyapunov Drift-Plus-Penalty技术的施工队列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课题来源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2.1 施工期多目标优化理论
        2.1.1 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
        2.1.2 施工期多目标优化问题
    2.2 施工期系统随机性
        2.2.1 系统的随机性定义与特征
        2.2.2 施工期随机性分类与数学模型
    2.3 Lyapunov优化理论
        2.3.1 动态系统与排队网络
        2.3.2 Lyapunov漂移加惩罚理论
        2.3.3 Lyapunov Optimization理论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施工队列多目标优化模型
    3.1 施工队列数学模型
        3.1.1 问题描述
        3.1.2 相关规定与假设
        3.1.3 施工队列模型
    3.2 工期模型
        3.2.1 过程工期T_i
        3.2.2 流水间歇时间T_z
        3.2.3 验收工期T_s
    3.3 能耗模型
        3.3.1 施工过程能耗E_1
        3.3.2 生活及办公区的能耗E_2
        3.3.3 施工后期废弃物处理能耗E_3
    3.4 施工队列多目标优化模型
        3.4.1 T(t)与E(t)标准化
        3.4.2 考虑随机性下的施工期能耗、工期和收益函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程案例仿真
    4.1 工程概况与数据
    4.2 算法仿真设计
        4.2.1 仿真流程
        4.2.2 仿真参数设计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1 施工队列模型中惩罚参数 V和随机性参数 b_i(t)的分析
        4.3.2 天气因素影响下施工队列模型中目标的权衡
        4.3.3 权重参数α对施工队列模型中收益的影响
    4.4 相关问题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结合静动图像分析的BIM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课题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概述
        1.3.1 桥梁BIM技术的应用
        1.3.2 静态图像分析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1.3.3 动态图像分析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BIM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2.1 桥梁BIM技术概述
    2.2 桥梁BIM精细化快速建模方法
        2.2.1 Revit参数化建模方法
        2.2.2 Revit软件编程开发建模方法
        2.2.3 可视化编程建模方法
    2.3 某大桥BIM建模技术应用
    2.4 桥梁可视化施工及仿真分析
        2.4.1 典型工法可视化技术交底
        2.4.2 桥梁工程全过程施工仿真模拟
        2.4.3 桥梁施工碰撞检查
    2.5 桥梁BIM平台的扩展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静态图像分析在桥梁施工中的研究应用
    3.1 静态图像分析技术概述
    3.2 工程现场的图像采集方法
        3.2.1 无人机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优势
        3.2.2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
    3.3 图像辨识技术的实现及应用
        3.3.1 图像辨识技术的理论与实现方法
        3.3.2 图像辨识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应用
    3.4 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实现及应用
        3.4.1 图像三维重建的关键理论与实现方法
        3.4.2 三维重建模型的建立
        3.4.3 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3.5 静态图像分析结果与BIM平台的结合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态图像分析在桥梁工程中的研究应用
    4.1 动态图像分析技术概述
    4.2 图像资料的处理方法及实现
        4.2.1 有效区域选取
        4.2.2 像素点处理方法
        4.2.3 像素点灰度值的离散Fourier分析方法
    4.3 结构频率信息提取
        4.3.1 频响结果基频提取
        4.3.2 结构阻尼影响分析
        4.3.3 结构图像频率点云法
        4.3.4 像素点的频率概率分布直方图法
    4.4 动态图像分析技术的工程应用
        4.4.1 斜拉桥拉索结构索力计算
        4.4.2 商业手机摄像实现结构运动测量的可行性分析
    4.5 基于动态图像分析技术的测量实验
        4.5.1 利用商业手机摄像机测量固定频率小球振动信息
        4.5.2 利用高速摄像机测量有阻尼拉索结构振动信息
    4.6 动态图像分析结果与BIM平台的结合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作总结及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未来研究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10)BIM技术在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3 技术线路
第二章 BIM技术和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BIM技术相关理论研究
        2.1.1 BIM技术的概念
        2.1.2 BIM技术的特点
        2.1.3 BIM软件介绍
    2.2 施工质量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施工质量管理的概述
        2.2.2 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程序
        2.2.3 传统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3 BIM技术对4M1E的影响
        2.3.1 BIM技术对人的影响
        2.3.2 BIM技术对机械设备的影响
        2.3.3 BIM技术对材料的影响
        2.3.4 BIM技术对方法的影响
        2.3.5 BIM技术对施工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基于BIM技术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建立及应用
    3.1 基于BIM技术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
        3.1.1 施工项目BIM技术管理机构的建立
        3.1.2 构建BIM技术施工质量管理系统
        3.1.3 BIM技术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功能简述
    3.2 基于BIM技术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的应用过程
        3.2.1 基于BIM技术事前质量控制
        3.2.2 基于BIM技术事中质量控制
        3.2.3 基于BIM技术事后质量控制
    3.3 基于BIM技术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的应用手段
        3.3.1 基于BIM技术的图纸会审
        3.3.2 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技术交底
        3.3.3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仿真模拟
        3.3.4 基于BIM技术的碰撞检测
    3.4 BIM技术在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五大因素控制中的应用
第四章 BIM技术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4.1 项目概况
    4.2 BIM技术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4.2.1 施工前质量控制
        4.2.2 施工中质量控制
        4.2.3 施工后质量控制
    4.3 问题解决的程度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局限
    5.3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智能──仿真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创新与实践[J]. 樊启祥,陆佑楣,李果,强茂山,林鹏,刘益勇,邬昆. 管理世界, 2021(11)
  • [2]智能建造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综述[J]. 刘占省,孙啸涛,史国梁.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1(13)
  • [3]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现状与展望[J]. 陈丹,刘喆,刘建友,房倩,海路.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1(06)
  • [4]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研究[D]. 孙梓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智能建造的铁路工程造价形成机制研究[D]. 王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6]住宅的BIM全周期设计研究[D]. 刘敬一.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7]基于Lyapunov Drift-Plus-Penalty技术的施工队列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分析[D]. 李伟. 燕山大学, 2021(01)
  • [8]结合静动图像分析的BIM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D]. 王宣.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10]BIM技术在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花昌涛.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智能化——仿真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